保证保险论文

2024-07-06

保证保险论文(共10篇)

保证保险论文 篇1

近日, 众安保险首款产品“众乐宝”推出, 其立足为电商平台提供信用风险保障, 并在阿里或腾讯的平台上发布。“众乐宝”在业内人士看来, 也成为了“三马保险”挑战传统保险产品设计和营销模式的重要创新点。

据悉, “众乐宝”是一款保证保险类产品, 主要针对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信用风险。众安保险总经理尹海表示, “众安保险会与电商平台合作研究电商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用保险的形式来解决。比如商家销售过程存在的风险性问题。”

所谓的信用保证保险, 是以信用风险为保险标的, 它实际上是由保险人 (保证人) 为信用关系中的义务人 (被保证人) 提供信用担保的一类保险业务, 可分为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两类。

尹海表示, 对买家来说, 消费保证金保障主要体现在消费过程的终端, 有相当的滞后性, 削弱了用户体验。而“众乐宝”将改变电商平台现有的经营缺陷。对于卖家来说, 通过此类保险取代缴纳“消保金”可以盘活一笔流动资金, 减轻资金压力,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于买家来说, 保险的先行赔付可以缩短维权过程, 提升购物体验。

完善我国保证保险法律制度的思考 篇2

关键词:保证保险;法律制度问题;法律制度完善

一、保证保险的定义

多年以来,法学界、经济学界都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试图对保证保险作出一个明确的且有说服力的界定。但由于中国现阶段并无明确的法律规范对保证保险的概念作出统一的界定,因此关于保证保险的概念仍是众说纷纭。在此,本文对此不做深入探讨,仅出于法律制度层面上的考虑做以下定义。

保证保险是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合同约定的债务人不履约行为而造成的被保险人的财产损失予以赔偿的一种财产保险制度。

二、我国保证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后果

(一)我国保证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以《保险法》为主体,以保监会的各项规章规定为辅助的保险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成为我国保险经营的基本法律依据。但总体上看,离保证保险经营的要求还相距甚远,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保证保险的法律地位不明确。(1)法律位阶较低:我国保险法第95条第1款的第2项关于财产保险的种类中涉及到了保证保险。仅此一条法律条文涉及到保证保险,而相关的行政法规与行政规章没有涉及保证保险。关于保证保险内容较多的规定是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和银监会保监会的规定或是对某一问题的复函,这些文件的法律效力较低。(2)内容相互冲突:《保险法》对保证保险合同未作出具体规定,而保监会等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法律位阶较低,而且内容相互矛盾,甚至与《保险法》冲突。另外,保证保险的法律建设中一直没有将其与类似制度加以区分。比如未明确界定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保险法》第九十二条所列举的财产保险业务中并没有提及保证保险,仅仅包括了信用保险。而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第四十五条规定的财产保险业务中包括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这本身就容易导致内容相互冲突、两个标准。(3)法律空白较多:《保险法》本应是保证保险经营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法律依据。我国《保险法》对市场中的一些主要险种有特别规定,而对保证保险,保险法并没有特别规定,这导致保证保险在保险法中存在空白。

2.我国征信体系不完善。所谓保证保险,从命名就可以看出经营保证保险,要求保险人能够迅速、低成本地掌握债务人的资信情况和风险信息,以决定是否承保和承保费率的高低。可以说,保证保险正是市场经济应对信用缺失的产物,但反过来,社会征信体系的不完善正严重影响了保证保险的健康发展。

(二)信用保证保险法律制度缺失的后果

1.业务开展举步维艰。法律作为社会规范具有指引、预测作用,通过规定权利、义务,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某种模式,指引人们的行为,人们也可以通过法律规范来预测到他人的行为及双方行为的法律后果。保证保险是市场经济和契约自由的产物,其业务的开展,同样需要保证保险法律发挥行为指引和预测的作用。然而,由于保证保险法律制度的缺位,人们对如何开展保证保险业务以及其所能产生的法律后果缺少一种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预测。保证保险法律制度的缺位,使得保证保险业务的开展举步维艰。

2.纠纷解决无法可依。保证保险法律制度缺失带来的最直接和明显的不利后果即保证保险纠纷解决的无法可依。如果说保证保险业务在没有法律规范的情况下,仍可凭借行业内部自发的努力以及各方当事人形成的共识有所发展的话,那么,一旦纠纷产生,各方当事人出现意见上的分歧,矛盾被引向裁判机关——法院时,作为裁判者的法官将面临一种无计可施、无法可依的局面。

三、完善我国保证保险法律制度的建议

上文提到虽然保证保险业务在我国金融实践中已运作数年,但其在立法上相比于其他法律明显落后。为此,必须加快推进完善保证保险法律制度的进程,完善保证保险相关制度、规范。关于推进保证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完善保证保险立法和其他规范

1.完善保险法:保证保险业务作为一种特殊的财产保险业务,新《保险法》己将其纳入其中,但未明确其性质和地位,可以通过对《保险法》进行司法解释的方式进一步详细规定保证保险的相关细节问题。关于保证保险的概念、种类、主体、法律适用、性质、保险标的、合同和基础合同的关系、保险人的追偿权、担保和保险并存时的处理、投保人恶意骗保的处理、保险人的除外责任等都必须做出详细的解释。

2.完善保监会规章:保监会是我国商业保险的主管部门和统一监管我国保险市场的机构,保监会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现状适时出台相关的规范性和制度性的文件,从而引导保险业务发展方向,规范保险行业的相关行为,促进其健康发展。保监会需要在保证保险被执行落实之前做好相关的行业调查和调研工作,充分分析市场的反应,然后权衡各利益相关体之间的关系,听取各方的建议,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关的制度,然后在保险行业内逐级落实下去,引导保证保险业务有序、合理的展开。

3.完善相关行业规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是保险自律性的社团组织,它可以通过号召各保险公司共同遵循相关保险行业制度,签订自律公约,自觉维护保险行业业务开展秩序,倡导良性竞争,反对恶性竞争,打击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促使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建立健全保险业诚信体系,加强保证保险从业人员和中介机构的自律管理,监督执业行为,进行自律惩戒。

(二)配套相关领域法律法规

保证保险法律制度构建的实践表明,不同的保证保险险种涉及不同的专业领域,一部保险法难以囊括各个保险险种可能面临的情形和问题,因此完善的保证保险法律制度不仅仅需要保险法对保证保险明确而全面的规范,也需要相关专业领域法律法规的配合。

(三)逐步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

保证保险的承保标的是投保人的履约行为,即对投保人履行债务信用的保险,投保人的信用风险同时也包括其主观信用风险。在实际生活中,我国个人信用建设这一块尚处空白,虽然近年来有所发展但是仍是十分薄弱,至今都还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联网查询系统,保险公司在面临投保人投保的时候,只能被动的通过投保人自己提交的工资流水证明,任职公司出具的相关证明等一些材料了解到投保人的信用状况。这些情况因为是投保人提供的,其展示出来的信息无疑是对投保人有力的,但保险公司又不能得到真实的信息,所以只能依赖于投保人。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我国针对诚信缺失的处罚措施是十分少的,在我们国内个人失信的成本代价是很低的,这也引发了个人诚信的低下,所以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积极构建个人诚信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洋,保证保险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2008年

[2]王松梅.保证保险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经济法学,2009年

[3]何绍慰,中国保证保险制度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保证保险”的伪保险性探讨 篇3

一、“保证保险”业务与保险业务的区别

1. 存在原因不同。

从“保证保险”产生的背景来看, 保证业务由产生到近代均由个人做出, 且往往是无偿的。但随着经济发展, 由公司经营保证业务的情况逐渐产生。19世纪后半叶, 便出现了专门的担保公司, 以收取费用为代价提供保证业务, 保证由无偿走向有偿。20世纪60年代, 出现了银行为国际工程建筑项目提供独立担保业务, 20世纪70年代保险公司也开始涉足这一业务, 由此产生了“保证保险”。在实际操作中, 债务人以“投保人”的身份选择“保证保险”作为债务的担保形式, 债务人作出这样的选择主要基于这样的理由, 即保险公司作为保证人, 具有雄厚的资本, 可以获得债务人的信任。

2. 运作方式不同。

“保证保险”和普通保险业务的一个重大区别在于其运作方式上的不同。保险是保险公司根据大数法则和概率论预测保险标的的可能损失的情况, 据以计算保险费率并向投保人收取保费, 表面上看是保险公司将单个个体的风险集于一身, 但实际上则是保险人以中介人的身份聚集共同的社会基金, 从而将单个人的风险分散给众多投保人, 体现为一种“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互助共济关系 (由图1所示) 。

但在“保证保险”中, 保险人 (保证人) 一一收集研究投保人 (被保证人) 的信息, 在经验判断的基础上收取担保金, 而独立承担被保证人的违约风险 (由图2所示) 。

3. 履约前提不同。

“保证保险”履约的前提必须是债务人 (被保险人) 无力承担对于权利人所造成的利益损失, 只要债务人有承担这种损失的能力, 即使这种担保事件的发生属于保险人的担保范畴, 保险人也不承担任何责任。而在普通保险业务中, 只要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 无论被保险人是否有能力承担, 保险人都必须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对其进行赔偿, 不能以被保险人有能力承担损失为由拒绝承担赔偿责任。

4. 赔偿要求不同。

在“保证保险”中, 投保人 (也是“保证保险”的被保险人, 即债务人) 对于保险人支付给债权人的任何补偿都有偿还的义务, 即保险人并不因为债务人支付了“保费”并且是合同保护的对象而放弃向其追偿的权利, 这一点和普通保险业务大不相同。在保险业务中, 保险合同规定保险事故发生, 保险人向被保险人履行经济赔偿责任后, 除了可对造成保险事故的第三者进行追偿外, 不得以任何借口要求被保险人偿还保险人所付出的经济赔偿。

5. 损失预想不同。

在一些“确实保证保险”的业务进行过程中, 保险人 (保证人) 经过认真审查投保人 (被保证人) 的担保申请和与权利人签署的合同文本, 除了收取以保费名义的担保金外, 还要求被保证人办理反担保手续。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 在“确实保证保险”中并无预想的损失, 名义上的保费实则是保险公司收取的担保金;而普通保险非但有预想的损失, 而且据以为保费计算的根据。

6. 客户动机不同。

保险的根本职能在于保障, 在普通保险业务中, 投保人是通过交纳保险费积累共同的保险基金, 转移自己的风险, 其根本动机在于风险事故发生时获得保险赔偿;而在“保证保险”中, 投保人 (债务人) 是利用保险人 (保证人) 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为其提供保证担保, 从而间接提高其资信度, 以获得和受益人 (债权人) 的合作机会。

二、保证保险“保险说”的存在原因及缺陷

1.“保险说”的存在原因。

(1) 保证合同是单务无偿性合同, 而保险合同为双务有偿性合同, 故“保证保险”合同符合保险合同之特征。 (2) “保证保险”中的保险人享有诸多权利, 可积极制约投保人, 控制风险, 不同于保证人被动消极的给付。 (3) “保证保险”中保险人的责任是一种定额责任, 一经确定便独立存在, 而保证责任是一种补充责任。 (4) “保证保险”是以转嫁被保险人 (即债权人) 所面临的投保人 (即债务人) 不能履行债务的风险为目的的一种保险, 其经营的是信用风险。

2.“保险说”存在的重大缺陷:

(1) 以“有偿性”作为“保证保险”从保证业务走向保险业务的桥梁的观点并不能令人信服。由担保和“保证保险”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 早在19世纪后半叶, 就出现了以收取费用为代价提供保证业务的专业担保公司。显然, 以收取费用为判断“保证保险”性质的依据并站不住脚。 (2) 在“保证保险”中, 保险人虽然比担保公司的保证人有更多可以制约被保证人的权利, 但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 在一些确实保证中, 保险人甚至做出了要求投保人提供反担保这一有违保险经营原则的条件, 而且在履行赔偿责任后, 保险人具有了向被保险人追偿的权利。这一点也和普通保险大相径庭。 (3) “定额责任”只是保险人控制风险的一种手段, 保险人将其代债务人偿还的债务额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实际上这与保证合同中的保证人对其责任范围加以明确并无本质区别。 (4) 对于“‘保证保险’经营的是信用风险”之说实则没有弄清信用保险与保险公司经营的保证业务之间的区别。信用保险是债权人投保, 以转移其面临的债务人不能偿还债务的风险, 它才是真正的经营信用风险的保险;而“保证保险”则是债务人通过交纳担保金, 以寻求保险公司对其偿还债务的能力予以担保, 当债务人不能偿还债权人的债务时, 由保险人代其偿还, 它实际上只是保险公司经营的保证业务。

三、法律承认“保证保险”保险性质的影响及建议

在对“保证保险”性质的界定尚存在很大争议的情况下以法律形式承认其的保险属性, 会对保险业的发展起一定误导作用, 尤其是在中国保险公司盲目发展、管理松弛的现状下, 势必会导致保险公司对于“保证保险”的滥用, 以为其可以应用于一切合同保证保险之中, 而忽略其所存在的风险。鉴于“保证保险”的风险性, 英美等西方国家对其应用范围有严格的限制, 尤其是不涉及借贷合同项下的借贷保证。纵观中国“保证保险”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 从1997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试办汽车分期付款“保证保险”起, “保证保险”被广泛应用于房屋、汽车销售及其他信贷领域。自1998年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开办至2003年8月这一期间, 全国各大保险公司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保费收入为39.7亿元, “保证保险”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在这个过程中, 往往是银行和保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开办信贷业务, 表面上达到了“一举三得”的良好效果:银行的信贷业务飞速发展, 保险公司的保费迅速上升, 而借款人也能更加便捷地从银行贷款。但实则是保险公司成了最终受害者:产险公司的平均赔付率高达135.57%, 个别保险公司的赔付率竟达到400%。保险业不得不于2003年8月全面停止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这一业务。

“保证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刚刚十余年, 人们对其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完善, 在新保险法允许财产保险公司经营“保证保险”业务的情况下, 笔者提出如下建议:首先, 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 对“保证保险”的应用范围进行严格审批, 并对其保费的确定依据、准备金的计提标准给予明确的规定, 以加强风险控制, 不做被“信用保证”压倒的第二个AIG;其次, 在贷款“保证保险”业务中, 保险公司应注意“保证保险”流入时的风险控制, 防止银行等贷款部门因为借款人投了保而放松对于借款人资信度进行审查;再次, 相比“保证保险”, 业界更应引导债务人利用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更具保障性质的险种来保障其自身利益;最后, 学界不该因为保险法对于“保证保险”的保险性给予肯定而放弃对于其性质的研究, 相反, 我们更应加强对于“保证保险”理论的深层次探讨, 以指导实践发展。

摘要:新保险法对于财产保险公司业务范围重新界定, 增加了保证保险, 但无论从存在原因、运作方式、履约前提, 还是赔偿要求、损失预想、客户动机上, “保证保险”和普通保险业务都有很大不同, 而“保险说”又存在明显缺陷。故在新保险法即将实施的背景下, 从中国保险业自身的稳定出发, 立法部门及监管部门应对保证保险业务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对其费率及准备金计提给予规定。

关键词:保证保险,保险性,性质

参考文献

[1]郝演苏.保险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郝演苏.财产保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3]樊启荣, 李娟.保证保险性质之探讨——兼论中国保证保险之误区[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5, (5) .

[4]黎毅.保证保险法律性质之探讨[J].法制与社会, 2008, (8) .

[5]梁慧星.保证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N].人民法院报, 2006-02-20.

[6]李文中.试论信用保险、保证保险和保证之间的关系[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08, (1) .

借款保证保险合同案例 篇4

46岁的孙女士,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邹某是某矿业集团的合伙人之一,拥有千万身家。孙女士则是一个全职太太,安心抚养两个孩子。3月,邹某购买了一幢独立别墅,房屋总价250万元。在支付了78万元后,邹某向银行抵押贷款172万元,借款期限为60个月,到4月止。

5月,邹某到包头市谈一笔重要生意,孰料生意未成,遭人恶意报复,被杀害。丈夫死后,孙女士承担了还贷责任,到今年1月,将全部贷款本息清偿。银行在孙女士还清贷款后,退还了一份保单。孙女士感到莫名其妙,自己从来不知道丈夫生前购买过保险。原来,当初邹某在向银行抵押贷款的同时,与某保险公司签订了一份《上海个人抵押住房综合保险合同》,保费5千余元,保险金额172万。合同约定,当被保险人意外死亡、丧失还贷能力时,保险公司将按保险金额的100%的偿付比例进行赔付。因此,孙女士诉至法院,要求该保险公司承担还贷保证保险责任,赔付其108.5万元。

保证保险论文 篇5

摘 要:

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制约着小微企业的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业务的开展则能够有效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对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业务费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认真分析了当前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小额贷款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4014702

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数量最大、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创新、增加税收、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4年5月,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司长郑昕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50%以上的税收,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了70%以上的发明专利,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因此,小微企业如能更快更好的发展,将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推动力。而据广发银行2015年1月发布的《中国小微企业白皮书》中的数据推算,我国小微企业仍有22万亿的资金缺口未能通过有效融资渠道解决,整体市场融资需求空间非常巨大。“融资难”是目前我国小微企业经营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的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经营和行业竞争激烈等问题,存在着财务数据不健全、信用缺失、融资规模小、缺少抵押担保的情况,这使得大部分小微企业无法顺利的通过银行贷款途径进行融资。而目前蓬勃发展的各类网贷平台,行业自身存在着中间资金账户缺乏监管、网络平台良莠不齐等问题。据网贷之家2015年网贷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发生问题的网贷平台多达1269家。因此网贷平台也无法为小微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融资渠道。在此情况下,发展贷款保证保险可以为小微企业提高信用水平,是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的有效途径。

1 贷款保证保险简介和发展现状

贷款保证保险是承保投保人(借款人)按照保险合同向保险人缴纳相应保费,保险人则按照约定,当发生投保人不能按贷款合同约定的期限偿还所欠贷款的情况时,由保险人按保险合同承担偿还责任的一种保险。贷款保证保险加强了小微企業借款人的资信信用状况,降低了银行对小微企业抵押和信用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银行提供小微企业贷款时的风险。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起步较晚,2009年才开始在浙江省宁波市试点展开该保险业务。据《2015年9月全国保险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经验交流会会议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我国已有14个省市以政府名义出台小贷险业务的指导性文件,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地区从最初的少数几个省市扩大到全国25个省市,73个地市级(区),上半年承保金额1804.6亿元,服务小微企业30.4万家,同比增长56%。目前各试点地区保险公司均采用“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的模式,由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通过市场化运作如差别化保险费率等方式来向投保的小微企业提供服务。贷款多以短期、小额贷款为主,贷款期限一般在一年内,小型企业单户贷款金额在100万元至300万元之间,微型企业一般不超50万元。以一年期贷款保证保险为例,大部分保险公司的贷款保证保险年费率多为3%-4%之间。在贷款主体上,基本涵盖了全国主要类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少数试点地区把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中小金融机构也包括在内。在风险分担方面,试点银行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贷后管理的责任与风险,银行与保险公司一般按照3:7的比例承担贷款本金损失的风险。各试点省市的政府根据自身财力及小额贷款发放情况设立小额贷款保证保险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并根据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时调整补充。

2 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存在的问题

第一,保险企业主动服务意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在贷款保证保险业务中,保险企业与投保企业是信息不对称的双方,企业比保险公司更了解自己的信用和经营状况,因此对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保证保险的经营只采取“等客上门”的模式,自身的经营仍非常被动。其次不少保险公司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工作重点仍然是在传统的财产险业务,对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业务的重视和宣传力度不够,使得有需要贷款的借款人对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不了解,投保意愿不高。

第二,保险受理时间长。小微企业融资时,融资需求普遍呈现周期短、金额小、频次高、时间急的特征,而在选择贷款时,除了贷款成本以外,贷款的放款时间也是小微企业在贷款时考虑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广发银行2015年公布的《中国小微企业白皮书》中的调查,在放款时间方面,55%的小微企业需要在一周内获得放款。而办理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时,由于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的大部分风险由保险公司承担,因此保险公司需要独立调查、审核和审批小微企业的投保申请。承保的保险公司和申请贷款的银行各自都要对贷款企业进行实地资信调查,需要一定的受理时间。

第三,保险公司存在自身风险大。首先是贷款保证保险的保费收入不高,与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不相符。其次,很多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不透明、不公开,因此在承保贷款保证保险前的企业资信的真实状况保险公司很难全面掌握。目前国内的征信环境整体处于发展初期,不存在完善的征信担保体系,保险公司难以获得即时、真实、完整的企业信用记录信息。企业遵守信用缺乏激励制度,失信或故意违约也没有有效的惩罚制度。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由于保险业自身在小微型企业征信系统记录不够健全,致使保险公司对企业信用审核能力存在不足,增加了核保风险。最后,很多保险公司在与银行合作的过程中,银行为了转移自身风险,倾向于将高风险的小微企业客户推荐给保险公司承保,这样也进一步加大了保险公司自身的风险。

第四,缺乏相关的保险专业人才。目前我国的小微型企业贷款保证保险正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专业人才短缺。贷款保证保险的业务不仅需要保险精算的专门人才,同时也需要更多企业经营管理和熟悉财务、金融、法律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3 相关对策

3.1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政府除了设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及时对贷款损失进行风险补偿以外,在贷款保证保险试点期间,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对开展贷款保证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提供相关的税收优惠的支持政策,增加保险公司开展业务的动力。其次,由于保险公司和投保人之间信息不对称,政府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为小微企业和保险公司之间搭建沟通平台,向保险公司推荐优质的小微企业,进一步促进贷款保证保险业务的开展。最后,政府可以建立相应的优惠奖励政策,鼓励有贷款需求的小微企业参与投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

3.2 建立系统化的信用评价体系

保险公司在承保的同时,要注意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实行信息共享和工作配合,加强对每一笔业务的风险监控。其次,保险公司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已有经验、数据,分析不同行业的小微企业特点,制订自己的信用评价指标和体系。并注意在今后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动实时调整评价指标,确保差别化保险费率得到有效实施。模型建立好后,不仅可以降低每次保险展业前期的调查审批成本,也能够提高保险审批速度,更加适应小微企业对放款时间短的要求。

3.3 完善信用环境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与小微企业贷款人在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数据,与各地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向开展贷款保证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开放,进一步加强保险公司对保险人信用资料的可得性。其次是建立并完善借款人失信惩罚体系,对存在恶意违约、恶意骗保、拒不履行债务等行为的借款人加强惩罚力度,追加其法律责任,并记入相关的金融信息系统当中,增加其失信成本。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贷款保证保险业务的开展提供法律支持。

3.4 保險公司要主动化解自身风险

保险公司在承保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时,主要是根据投保企业和不同合作银行间的历史坏账率以及银行往来账单、现金流量表、月度利润表等资料来确定保险费率的调整系数。一些初创的有潜力的小微型企业可能存在财务制度尚不健全规范的情况,如无法提供相关材料,则很容易被保险公司拒之门外。其次,相关的财务数据如果存在造假,保险公司未能识别,则后续的承保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风险和损失。为此,保险公司不应只以企业信用和财务数据作为审批的依据,可以在此基础上,以拓宽融资渠道、化解融资风险为目标,引入科技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保证保险、商铺经营权质押贷款保证保险等多种融资形式。主动降低风险。最后,有条件的保险公司可以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的再保险业务,通过引入再保险业务,分散保险公司自身承担的、超过偿付能力的风险,以此保证保险公司业务经营的安全。也促进更多的保险公司加入到贷款保证保险的业务范围之中,有利于保险公司持续稳定运行。

3.5 培养相关人才,产品设计多样化

目前,贷款保证保险业务仍处于试点起步阶段,同时具备保险、金融、财务、法律、经营管理等相关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匮乏。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从其他金融机构招募熟悉信贷方面的专业人员来组成自己的风险管理团队,建立从贷前、贷中和贷后全程风险监控的运行系统。其次是对贷款保证保险的产品进行多样化设计。目前,我国很多保险公司进行的试点贷款保证保险主要是针对特定行业类别的企业,很多保证保险贷款获得的资金只能用于生产性用途,而不能用于其他用途。对于很多服务业的小微企业来说,可能就会因为达不到保险合同内所要求的资金用途而被拒之门外。保险公司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所在省市的市场环境,设计不同的保险产品,并根据各省市的实际经济水平制定不同的保险费率标准,使得更多不同类型的小微企业能够利用贷款保证保险顺利进行融资。

参考文献

[1]巴曙松,游春.我国小微型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相关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2015,(1):16.

[2]金在明.浅析小额贷款保证保险[J].经营管理者,2014,(6):1314.

[3]李广子.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的前景[J].中国金融,2015,(14):9091.

[4]郝博雯,郭心义.宁波市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经验与启示[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3,(1):4245.

[5]曾鸣.关于开办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的探讨[J].上海金融,2006,(5):7879.

[6]高琦.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基于四川的比较分析[J].西南金融,2015,(10):6165.

[7]唐金成,刘昕晰.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保险的海外经验[N].中国保险报,20101229.

保证保险论文 篇6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对于企业的类型都会划分为大、中、小, 确定标准建立在企业所在的地域、行业和时间的不同。我国现行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具体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同时该法还规定, 中小企业根据企业职工数、销售额度、资产总额等指标同时结合行业特点划分。

2 信用保证保险的概念

信用保证保险以信用风险为保险标的, 由保险人 (保证人) 为信用关系中义务人 (被保证人) 提供信用担保的一类保险业务。由于业务习惯, 投保人在信用关系中身份的不同将其分为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两类。

3 中小企业的风险分析

3.1 企业所处的行业风险

3.1.1 行业成本结构。

企业的产品由固定成本和流动成本两部分组成, 不同的行业对应不同的成本结构。高经营杠杆行业是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相对高的行业, 平均的成本会跟着生产规模扩大会有显著下降, 盈利水平随着产品销量的增高而上升。反之, 低杠杆行业是变动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相对高的行业, 生产规模扩大对成本和盈利水平的影响不明显。

3.1.2 行业生命周期。

行业生命周期分为新兴、成熟和衰退三个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因其所经营的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不同, 有着不一样的风险和机遇。新兴阶段的行业的销售以每年20%至100%的成长速度增长。新兴行业的技术和产品更新快, 但是也会因为行业的相关经验不足, 新的竞争者不断加入这一行业, 会导致企业的淘汰率增高, 还贷来源的稳定性受到一些影响, 风险会稍微高一些。成熟阶段行业的销售额增长速度是0~20%/年。产品技术与行业标准基本成熟, 竞争焦点在价格和售后。这种行业申请贷款主要用于解决流动资金暂时短缺和厂房建造、设备更新。生产经营稳定, 还贷来源相对容易控制, 贷款风险程度小于新兴行业。衰退行业销售额为降低趋势, 企业的主要问题是维持生存, 已经开始进行资源转移和市场收缩, 行业风险最大。

3.1.3 行业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经济周期, 一些行业经济形势的变化与经济周期是一致的, 会随着经济的繁荣而繁荣、萧条而萧条。例如珠宝首饰行业、房地产行业等耐用消费品或奢侈品行业。一些行业反周期特征明显, 经济衰退期会比经济繁荣期的经营状况更好, 如维修业。也有部分行业不受经济周期影响, 属于非周期性的行业, 如食品工业、教育产业等。

周期性行业的经营状况受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影响较大。分析借款人经济周期规律是, 需要注重行业周期和经济周期时间差。行业周期可能滞后、同步或者超前于经济周期。

3.1.4 行业盈利水平。

盈利是整个行业和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若行业平均利润率长期低于社会水平, 甚至企业整体亏损, 该类行业企业的借贷人, 未来经营状况和还贷能力是值得关注。考虑行业盈利水平时, 还要注意现金流研究, 尤其在竞争激烈、大量采取赊销的行业, 通常应收账款拖欠严重, 而企业虽有盈利, 但现金流不佳。行业的盈利水平与行业周期也是密切相关的。

3.1.5 行业产品的可替代性。

可替代的产品指其他行业的产品有相似或相同功能或能满足相同需求的产品。行业的产品是否存在可能被代替的风险, 与替代品的多寡和顾客使用替代产品的转换成本的高低有关。行业产品的替代性高其风险也会相应大一些, 因为我们不会知道该企业的产品是被替代的还是替代其他产品的有竞争力的产品, 因此也要从多方面考虑。

3.1.6 行业法律、政策及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法律的调整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行业的发展,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借贷时的法律环境会影响借贷人的还贷风险。在借贷人提出借贷时要评估这个行业是不是具有良好的法律环境, 这样的法律环境对该行业经营与发展的重大影响。

3.2 经营管理风险

3.2.1 经营循环时间。

经营循环指企业收到顾客定单到向顾客销售产品提供服务的全过程。对于企业来说保证其经营环节的顺利进行, 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经营和资产的转换, 才能保证贷款的及时偿还。

3.2.2 产品特征。

企业的产品特征体现在其产品的竞争力。产品的竞争力取决于产品自身的性能价格比, 如果产品的性能先进、质量稳定、价格合理, 那么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强, 也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能为企业赢得一定的市场利润。当企业的产品定价出现问题或者质量有不稳定状况时, 经营问题随之产生。

3.2.3 市场状况。

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也是衡量其经营风险重要因素。评价企业的市场状况的主要指标有市场份额、企业客户的分散程度、企业对市场需求和价格的控制能力、企业保持和发展目标客户能力、企业声誉等。

3.2.4 企业管理风险。

企业拥有完善管理机制与管理思想, 企业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是衡量企业管理是否健全的重要标准。一个优秀的企业离不开良好的体制与思想, 要将思想与体制更好地落实下去也离不开优秀的管理层。因此企业的管理风险也是企业的借贷风险的重要因素。

3.2.5 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产品、技术、管理在市场优劣程度的综合体现, 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三个基本特征是:顾客价值———提供基本利益或效用;独特性———独树一帜, 区别与同行业;延伸性———在以后市场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并获取更大的利润。企业核心竞争力能为企业发展带来长期竞争优势, 取得同行业的服务领先地位, 带动企业发展, 成为企业能够长久发展的重要指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优越就会减小企业还贷的风险。

4 银行信贷管理的风险分析

4.1 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审查风险

银行对需要贷款的中小企业的授信资料及其他相关材料的审查的严密、认真、准确性, 确定其材料的真实可信性对中小企业的还贷风险有着重大的影响。如果中小企业的授信信息的虚假程度足以影响其公司的贷款情况, 那么便属于银行的重大过失, 银行和保险都会受到影响。

分析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审核系统是否完善严谨, 能否保证客户信息的真实可靠性。银行提供给保险公司的中小企业的证件信息, 中小企业的既往逾期状况的真实性对保险公司对中小企业的保险损失的评价的影响是显著的。

4.2 银行信贷管理风险

银行的贷款能否按时、足额的收回取决于银行信贷管理的强度。银行的信贷管理的有效性表现在银行是否准贷了违法、违规的贷款, 或者准贷了不符合银行信贷政策与管理制度的贷款, 或是即使贷款文件不够完备就批准了贷款。银行拥有有效的贷款监管机制对不良贷款可以进行有效的管理。

4.3 对逾期客户的管理风险

银行对于有逾期历史的不良客户应该有一定的管理机制, 一个有逾期先例的企业发生再次逾期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同时, 逾期时间的长短也可以判断企业的信誉问题。

5 保险公司内部风险分析

5.1 保险公司对银行信贷的管理风险

保险公司拥有完善的体制制度, 可以有效地评价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评价标准的合理、有效、全面性。那么保险公司便可以直接应用银行调查的关于中小企业的风险状况, 避免工作的重复性, 提高工作效率。保险公司研究并制定评判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评价标准对中小企业借贷逾期有重要的影响。

5.2 保险公司人员管理风险

保险公司制定了健全的评价体制与管理体制, 在运行中少不了企业员工的配合。保险公司的员工对工作的懈怠程度和差错率也会影响到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的风险概率。因此, 保险公司对其员工的管理、评价价值与奖惩制度的合理性影响着员工对工作的认真度, 对自身员工的合理管理可以减小风险。

参考文献

[1]唐金成.发达经济体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保险制度比较研究[J].东南亚纵横, 2012 (01) .

[2]王建丽.保险公司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信用保证保险的利弊与对策[J].南方金融, 2012 (08) .

保证保险法律性质再探讨 篇7

保证保险脱胎于民法中的保证制度, 萌芽于18、19世纪的西方, 作为保险险种肇始于信用制度非常发达的美国。保证保险, 与商业信用的兴起密切相关, 保证保险合同的标的一般是银行消费信贷合同中借贷人的违约责任, 保证保险的实质是保险人对投保人的“信誉”进行保险。保证保险的出现, 是多方主体需求的结果。对于银行来说, 可以转移降低经营风险, 扩大贷款资产业务。对于保险公司来说, 保证保险是一项新的保险业务, 能增加保费收入。对于借款人来说, 投保保证保险, 花费小额的保险费, 能增强自身的“信誉”, 能顺利从银行借到所需的大额资金。

在我国, 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关于保证保险业务的批复》后, 保险公司开展保证保险业务。1998年9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颁布《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 各财险公司都开始针对银行汽车消费贷款业务开发设计车贷险。

二、保证保险合同性质简析

对保证保险合同性质的认识, 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是一种担保合同;二是认为是一种保险合同;三是认为是一种“混合合同”, 既有担保合同的性质, 又有保险合同的性质。

笔者认为, 保证保险合同是一种担保合同更合理, 它不过具有“保险”合同形式外衣, 如有“保险”合同的名称、是由保险公司开展的、还有保险合同当事人“投保人”“保险人”“被保险人”的特殊称谓等等, 但起决定作用的是借款人、保险公司、银行三者间法律关系。

第一, 保证保险合同的标的是银行消费信贷合同中借贷人的违约行为需承担的违约责任, 但真正保险合同所承担的, 是投保人自己无法控制的、偶然的、意外的风险, 投保方的故意行为造成的损失属于除外责任,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车贷险中, 如何区分投保人, 也就是借款人的违约行为, 是一种故意行为, 还是一种非故意行为?投保人有钱不还是一种故意行为, 投保人从申请贷款时起就没打算还, 也是一种故意行为, 投保人在保险期间转移资产导致没钱可还, 或投保人失去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生意经营失败也导致没钱可还, 是不是就是一种非故意行为?违约责任是合同责任, 是一种严格责任, 只要一方有违约行为、违约事实的发生, 而不考虑当事人的主观心态是故意还是非故意, 都要承担违约责任。可见在保证保险中, 借款人投保自己发生违约行为、违约责任的这种风险, 不具有真正保险中风险的特征:投保人自己无法控制的、偶然的、意外的。

与之类似的信用保险, 是一种真正的保险。举买卖合同的例子来说, 卖方向保险公司投保万一买方不支付货款的风险, 这是信用保险。反之, 买方通过银行向卖方提供保函担保自己支付货款, 这是付款担保。信用保险和付款担保是方向相反的一对, 二者的标的都是个卖方应收而买方应付的货款, 风险均为买方的不付款。信用保险的风险, 才是投保人自己无法控制的、偶然的、意外的风险。若将车贷险中投保人换成银行, 则所谓的保证保险就变成了真正的信用保险。保证保险, 更类似于付款担保。

第二, 若认定保证保险是一种保险合同, 在适用《保险法》时, 会带来很多不合逻辑的结果。车贷险一般一次性交足保费, 保险期间最长36个月。《保险法》第52条规定, 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的, 保险人可要求增加保费或解除合同。如何判断车贷险中保险标的危险程度的增加呢?再者, 保险人解除合同, 投保人并不关心, 因为投保人事实上不存在保险利益, 反倒会严重影响被保险人银行的利益。《保险法》第54条规定了投保人任意解除保险合同的法定权利, 但在车贷险中, 投保人似乎并不存在这种法定权利。《保险法》第16条规定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 投保人故意或重大过失未履行告知义务的, 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但车贷险中, 投保人并不在意保险人是否解除合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保证保险中投保人不存在自己无法控制的、偶然的、意外的风险, 但投保人自己无法控制的、偶然的、意外的风险却是《保险法》的基石。

可见, 《保险法》中几乎所有的重要制度都无法适应于保证保险, 再将保证保险定性为保险, 已经没有实际意义。

三、结论

虽然在《保险法》第四章“保险经营规则”第95条规定的保险公司业务范围中, 在财产保险业务中列举了保证保险, 但通过上文的分析, 对保证保险纠纷问题的法律适用上, 《保险法》的诸多重要制度是不适用的, 要适用《担保法》的有关规定, 若再将保证保险界定为保险合同, 已没有现实意义。保险经营是一项特许经营行业, 既然法律已经授权保险公司有经营保证保险的权利, 在尊重既定的法律和事实的前提下, 建议由国务院或保监会参照《担保法》有关制度, 单独颁布一份《保证保险经营细则》。

参考文献

[1]涂湘求、花玉萍, 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合同的理念模型与异化[J], 企业经济, 2006 (2)

[2]李建智, 保证保险辨析——兼评“借款保证保险”在保险学术理论上的认识误区[J], 保险研究, 1994 (2)

[3]李理, 保证保险究竟是保证还是保险[J], 金融与经济, 2005 (8)

保证保险论文 篇8

作为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一个重要增信手段, 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能让小微企业、农业种植养殖大户、农村各类生产经营性合作组织等贷款户可在无需提供抵押和担保的条件下, 以合理的融资成本获得贷款。目前, 通过自愿申报方式, 确定了18家参与试点的银行机构, 通过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方式, 确定了4家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 一旦发生贷款本金损失风险, 银行与保险公司将分别按3:7的比例承担风险。省财政的风险补偿资金将对赔付率超过120%的超额部分给予80%的补偿。

在试点中, 银行贷款利率最高不超过同档期基准利率的30%, 共保体的保险年费率不得高于贷款本金的2.7%, 如果企业自愿提供抵质押和担保, 应执行较低的贷款利率和保费费率。对小微企业和农村各类生产经营性合作组织的贷款, 单户累计不得超过300万元贷款额, 农村种植养殖大户单户累计不超过50万元贷款额度。一旦赔付率达到120%, 或者是贷款逾期率达到10%时, 相关金融机构应暂停业务。

目前, 云南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旅发委、省工商联正分别确定科技、商贸、旅游服务、工商等类别小微企业的推荐标准, 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确定农业种植大户、农村各类生产经营性合作组织的推荐标准, 第一批推荐名单将在10月底前完成。

保证保险论文 篇9

关键词:住宅,工程质量,保证保险,意义,对策

近年来,我国有关工程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已经逐步健全,但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保障手段作保证,法律责任将难于落实。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秩序之所以无序,主要原因就是市场主体信用差,发生事故或者违约后,往往是“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只能给予一定的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起到警戒作用,而对受害方的财务稳定毫无帮助。因此,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工程质量和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体制,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必须探索在我国尽快实行工程质量保证保险。在住宅建设过程中引入保险机制,是各国确保住宅质量,保护消费者而采取的普遍措施。中国在性能认定制度中引入住宅质量保证保险,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可以实现多赢的局面。

1 国内外住宅质量保证保险的概况

住宅质量保证保险源于法国,类似的保险叫“潜在缺陷保险(Inherent Defects Insurance,简称IDI)”,又称“建筑物十年期责任保险(Liability For Ten years)”,主要承保的是建筑物自竣工验收之日起10年之内,因主体结构存在缺陷发生工程质量事故而造成的损失。该保险通过保险人的调查与监控,将工程竣工后隐藏的缺陷降到最低,保障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建筑所有者的利益(尤其是公共工程和民用建筑)。 保险公司出险后,取得代位追偿的权力,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设计、施工单位的责任。这时,如果设计、施工单位已投保设计责任险或施工责任险(维修保险),则可由投保的保险公司代为赔偿,以确保设计、施工单位的财务稳定。

该保险运作机制逐步被英国、新加坡等许多国家引入,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实行IDI强制保险,如意大利、芬兰、印度尼西亚、西班牙、瑞典、突尼斯及加拿大。目前,法国IDI保险的年保险费达到7.6亿欧元;英国IDI保险的年保险费达到7 000万欧元;西班牙为1.5亿欧元;澳大利亚为3 750万欧元。

2002年建设部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联合推出了住宅质量保证保险。根据双方协议,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将对通过建设部住宅性能认定的A级住宅,提供期限10年的住宅质量保证保险。该保险的投保费用将由开发商支付,消费者在购买房屋的同时获得保单。当因房屋质量问题而给消费者造成损失时,人保将直接向住宅权利人赔偿修理、加固或重新购置住宅所用的费用,最高赔偿金额为住宅的销售价格。2005年建设部出台了关于推进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工作的意见(建质[2005]133号),加快了住宅质量保险的推广力度,各地、市相继开展了此项工作。

2 住宅质量保证保险的意义

2.1 政府监管方面

首先,可以大大减少政府处理住宅质量事故的压力。当事故发生时,政府首当其冲要进行解决,但政府出资金为消费者重新盖楼则相当困难。通过引入住宅质量保险机制,一旦发生事故,消费者首先从保险公司获得赔偿,可以大大减少政府处理住宅质量事故的压力。其次,可以适应国内外市场发展的需要。我国房地产市场在处于市场机制逐步建立过程中,对于住宅质量造成的损失由政府或政府主管部门协调解决和事后处罚的做法已不能适应市场规律。通过建立住宅质量保证保险,实现用经济手段完善行业主管部门的行政监督职能,提高市场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从根本上推动社会进步,增加社会的福利。第三,一些开发商的行为还不规范,政府监管的任务繁重,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期望。通过认定和保险机制的建立,形成监督制约机制,使相关各方更加注重住宅质量问题。IDI在国外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IDI制度的建立,引入利益驱动的、专业的第三方,可以监督和规范开发商的建设行为,提高住宅性能品质,保证施工质量。

2.2 业主方面

首先,住宅质量保证保险的最大受益者是消费者。保险的受益人是消费者,使消费者的权益可以得到长期的保证。即使发生住宅倒塌等不幸的事件,消费者用50万元购买的住宅,还可以得到保险公司50万元的赔付。其次,解除消费者购房的后顾之忧。目前住宅质量纠纷不断,据统计,2008年商品房质量纠纷问题已成为我国消费领域十大投诉之一,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影响了住宅作为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的政策的实现。房地产项目公司的存在,使消费者不能确定当数年以后住宅出现问题时,是否还可以找到当初的开发商,对开发商的信誉没有把握,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引入保证保险机制,可以使消费者放心购房,即使出现质量问题,也可以首先找保险公司赔付,补偿损失。

2.3 房地产开发商方面

首先,开发商转移风险。住宅作为完整的产品是由开发商提供给消费者的,购房的契约是开发商和购房者签订的,开发商是住宅产品的提供者,购房者就质量问题能够直接追究的责任人只有开发商。购房者和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材料供应单位、住宅产品供应单位等,并没有直接的合同关系,也就不能去追究其他单位的责任。开发商只有首先承担责任后,才能去通过专家会审、技术鉴定等方式,确定到底是哪一个单位的责任。所以,开发商作为住宅最终产品的提供者,对消费者负有责任。国务院《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商品房交付使用时,向购买人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住宅质量保证书应当列明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核验的质量等级、保修范围、保修期和保修单位等内容。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住宅质量保证书的约定,承担商品房保修责任。保修期内,因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商品房进行维修,致使房屋原使用功能受到影响,给购买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其次,增加开发商诚信度。一些开发商的行为,已经危及到对整个开发行业的信任危机,影响了购房者的消费信心。在性能认定项目中引入保证保险机制,使开发商开发的项目加入了专业化认定的信用和保险公司的信用,使开发的住宅信用升级,可以增加开发商的诚信度。

3 对策

目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依托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的A级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只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质量监督与检验。这是一项旨在提高住宅质量的长期性制度,按照建设部《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的规定,住宅在适用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环境性能、经济性能五个方面由低至高被分为1A,2A,3A三个性能级别,每个级别都有相应的量化指标,经由专业的质量检查机构按照规定的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后,分别给出相应的性能级别。

专业质量检查机构必须要独立于工程建设主体各方,是独立的法人。当检查机构与某机构有隶属关系时,必须要有文件规定和说明检查机构的业务与所隶属的机构无关,以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检查机构的公正地位。我们的专业检查机构一般由工程质量监督站、工程监理公司、工程检测机构、工程图纸审查机构、A类住宅评定委员会及公估机构担任。由他们运用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对住宅的使用、安全、美观性能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审。

通过住宅性能评审,可以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住宅综合质量。政府可以做的工作是制定“住宅性能保证制度”和“住宅性能评价制度”。制定“住宅性能评价制度”的目的是防止产生用户只依靠住宅外观进行选择以及用户难于获得“价格/性能对比”的信息而造成错误选择。“住宅性能保证制度”是对“潜在缺陷”的经济补偿制度,比较多的国家只把对潜在缺陷的质量保证作为制度的对象,而不把“不履行制度的风险”纳入制度。

4 结语

应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开发商自身素质的提高,住宅质量保证保险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中国要与国际接轨,就要强制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实现小政府大社会,弱化政府行为,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和增加社会负担,带动房地产产业的良性发展和防止不正当恶性竞争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曲晶.积极发展我国住宅工程质量保证保险[J].辽宁经济,2007(2):4-5.

保证保险论文 篇10

一、保证保险合同性质在机构中认定并不统一

1999年8月,中国保监会《关于保证保险合同纠纷案的复函》(下称保险会复函)中提出:“保证保险是财产保险的一种,是指由作为保证人的保险人为作为被保证人的被保险人向权利人提供担保的一种形式,如果由于被保险人不履行合同义务,致使权利人遭受到了一定的经济损害,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国人民银行“银复[1997]48号”《关于'保证保险'业务的批复》中指出:“由于保证保险业务是信用保险业务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九十一条关于财产保险业务包括信用保险的规定,同意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所属中保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开办'保证保险'业务。由此可见,人民银行对于保证保险的性质,认为应归于财产保险一类。

2000年8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1999)经监字第266号”《中国工商银行郴州市苏仙区支行与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支公司保证保险合同纠纷一案的请示报告的复函》中提出:保证保险是由保险人为投保人向被保险人提供担保的保险,当投保人不能履行与被保险人签订合同所规定的义务,给被保险人造成一定经济损失时,由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向被保险人承担代为补偿的责任。

由此可见,保监会、人民银行以及最高院对于保证保险法律性质的认定并不统一。并未形成统一观点的局面即在客观上造成了保证保险合同性质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无法确定主流的操作指南,以供今后实践中保证保险合同规范明确指引。

二、当下主要存在的学说

目前在学术界的争鸣焦点无论是对保证保险的保险性还是担保性的论证,对保证保险性质的研究仍有失偏颇,故笔者认为尚有深入探索研究的空间与需要。

国内学术界与实务界关于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问题主要学说有:保证保险“保证说”、保证保险“保险说”、保证保险“二元说”。上述的争论非单纯的学术争鸣,而是引发一系列保险实务问题的根源。

(一)“保证说”认为:

保证保险是保险公司以保险方式开办的保证业务。其主要依据在于:一般保险仅为双方当事人,但是保证保险合同有三方的当事人,包括金融机构、债务人及其公司。保证保险合同是借款合同的从合同,具有从属性,此属于保证合同的性质。在法律适用上,应当是适用担保法解决法律问题。

此观点在法律依据上也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撑: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保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指出了保证保险合同具有担保属性。

(二)“保险说”认为:

保证保险应当归于财产保险的范畴,因此保证保险应当适用财产保险的相关规定,即适用保险法来解决,保险人只需要承担在保险合同中所规定的责任范围内的损失补偿责任。

(三)保证保险“二元说”认为:保证保险合同的法律关系具有交叉性,保证保险同时具备保险性和担保性。

笔者认为,“二元说”的理论依据在于: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人在保证保险合同中都是不可分割的重要主题,各自均扮演着法律关系中的重要角色,且角色均具有双重性,其中任何一种关系的缺失,都会导致理论上研究的不全面。从合同主体入手,依保险性角度观之,保证保险合同的主体是保险人(保险公司),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银行);依担保性角度观之,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双方主题的关系是债务人和债权人,保险人(保险公司)是保证人,保险合同中同时包含了债权人与保险公司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用非此薄彼的单一“保险说”或者“保证说”没有办法全面的理解保证保险合同中的复杂法律关系。

此理论的法律依据在于:于2003年12月9日,最高法院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保险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保证保险为保障合同债务人的完全履行而订立的合同,其具有担保性;当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后,有权依照合同约定向投保人追偿,人民法院审理保证保险合同纠纷时,适用保险法,保险法没有规定的,适用担保法”。此《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了保险人有权向投保人追偿,这实质上保证其中的追偿权问题,折射出保证保险合同中的保证性质。而且,在保险法没有规定的情况下,适用担保法,这同样体现了保证保险合同的二元化的双重性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保证保险属于一种特殊的具有双重性质的财产保险,是以保险形式外观提供的具有内在担保属性的财产保险。

三、司法实践中的处理

那么若承认保证保险合同具有保险性和担保性,司法实践中又应当具体操作呢?是应当适用《保险法》还是《担保法》,甚至是《合同法》呢?在实务中的案例当中,探究保证保险的合同性质往往是由于争议中追偿权是否可以行使的问题。倘若合同性质主要定性为保证合同,那么保险公司依法取得向投保人行使追偿权的权利而无须其他的合同约定,若合同性质主要定性为保险合同,未另行约定,则保险公司在赔付后不可行使追偿权。

以《人保机动车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条款》为例,条款规定:被保险人获得保险人给予的保险赔偿的同时,应将其有关追偿权益转让给保险人。该条款即在法律上明确赋予了保险人的追偿权,无需合同另行约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条款是特别条款还是一般条款呢?其是否预示着一般保证合同,在法律上都赋予了保险人的追偿权,而无需合同另行规定呢?其他的一般保证保险合同参照此条款规定,赋予保险人承保后追偿的权利呢?

笔者认为,保证保险“二元说”更能精准全面的阐述保证保险合同的性质。其能够将保险的二元次性质展露的更为全面、具体。保证保险应当是兼具保险性与担保性的保险,任何非此即彼得单一论都无从全面阐述该保险中的合同主体以及法律关系的复杂性。但是追偿权的行使,应当就具体保证保险合同的法律性质来进行权衡明确,《人保机动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条款》中有关追偿权的规定,应当视为是保证保险中的特别条款,不能适用所有一般的保证保险合同,不可以比照上述条款规定类推适用一般保证保险合同。

因此,对保证保险合同的法律性质的分析判断,必须结合具体合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个案中保证保险合同性质的判断,应当以个案中具体合同的约定为切入口。全方位观之,保证保险合同具有二元性的特征是不可否定的,那么最终合同性质的认定应当由当事人协商所签署的协议加以认定。好比秤砣上一边一个保险性的砝码,一边一个担保性砝码,两者趋于平衡。当事人签订的协议中若添加了追偿权的内容,则合同的性质偏向于担保性一侧倾斜,应认为此合同更趋向于保证合同,则保险人有权行使追偿权;同理,若保单中对保险人追偿权未作约定,即减弱了合同中的保证性质,保险人不可享有追偿权。

据此,我国一般保证保险合同的法律性质问题是今后值得法律人深究的。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各机构规定的不统一,势必会使得保证保险合同性质处于不稳定状态,不利于保险业和银行业实践操作,也不利于司法实务操作中的统一。因此,保证保险合同性质法律上的明确,是立法机关在今后《保险法》修订中必须着眼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贾林青.《重构保险制度的法律思考》.保险研究,2012(2).

[2]施卫忠,王静.《保证保险与保险——保险法与担保法的交错》.南京大学学报,2008(3).

[3]徐卫东,陈泽桐.《保证保险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当代法学,2006.5.

[4]贾林青.《重构保险制度的法律思考》.保险研究,2012(2).

[5]《人保机动车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条款》.

[6]韦宜萍.《贷款保证保险合同法律问题探析》.中国法院网,2012.8.

上一篇:教研管理体系下一篇:市场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