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保险合同

2024-05-08

保证保险合同(精选9篇)

保证保险合同 篇1

随着商业信用的喷涌式发展,约18世纪末19世纪初,保证保险随之出现。保证保险由于其具有得天独厚的资金融通功能,并益于拉动消费需求,深受银行业以及保险公司的青睐。但不得不引人深思的是,对如何解决保证保险合同中的法律性质上的问题以及法律适用,同时能够兼顾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均衡,无疑是现今司法实务审判中的难题。

一、保证保险合同性质在机构中认定并不统一

1999年8月,中国保监会《关于保证保险合同纠纷案的复函》(下称保险会复函)中提出:“保证保险是财产保险的一种,是指由作为保证人的保险人为作为被保证人的被保险人向权利人提供担保的一种形式,如果由于被保险人不履行合同义务,致使权利人遭受到了一定的经济损害,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国人民银行“银复[1997]48号”《关于'保证保险'业务的批复》中指出:“由于保证保险业务是信用保险业务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九十一条关于财产保险业务包括信用保险的规定,同意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所属中保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开办'保证保险'业务。由此可见,人民银行对于保证保险的性质,认为应归于财产保险一类。

2000年8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1999)经监字第266号”《中国工商银行郴州市苏仙区支行与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支公司保证保险合同纠纷一案的请示报告的复函》中提出:保证保险是由保险人为投保人向被保险人提供担保的保险,当投保人不能履行与被保险人签订合同所规定的义务,给被保险人造成一定经济损失时,由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向被保险人承担代为补偿的责任。

由此可见,保监会、人民银行以及最高院对于保证保险法律性质的认定并不统一。并未形成统一观点的局面即在客观上造成了保证保险合同性质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无法确定主流的操作指南,以供今后实践中保证保险合同规范明确指引。

二、当下主要存在的学说

目前在学术界的争鸣焦点无论是对保证保险的保险性还是担保性的论证,对保证保险性质的研究仍有失偏颇,故笔者认为尚有深入探索研究的空间与需要。

国内学术界与实务界关于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问题主要学说有:保证保险“保证说”、保证保险“保险说”、保证保险“二元说”。上述的争论非单纯的学术争鸣,而是引发一系列保险实务问题的根源。

(一)“保证说”认为:

保证保险是保险公司以保险方式开办的保证业务。其主要依据在于:一般保险仅为双方当事人,但是保证保险合同有三方的当事人,包括金融机构、债务人及其公司。保证保险合同是借款合同的从合同,具有从属性,此属于保证合同的性质。在法律适用上,应当是适用担保法解决法律问题。

此观点在法律依据上也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撑: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保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指出了保证保险合同具有担保属性。

(二)“保险说”认为:

保证保险应当归于财产保险的范畴,因此保证保险应当适用财产保险的相关规定,即适用保险法来解决,保险人只需要承担在保险合同中所规定的责任范围内的损失补偿责任。

(三)保证保险“二元说”认为:保证保险合同的法律关系具有交叉性,保证保险同时具备保险性和担保性。

笔者认为,“二元说”的理论依据在于: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人在保证保险合同中都是不可分割的重要主题,各自均扮演着法律关系中的重要角色,且角色均具有双重性,其中任何一种关系的缺失,都会导致理论上研究的不全面。从合同主体入手,依保险性角度观之,保证保险合同的主体是保险人(保险公司),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银行);依担保性角度观之,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双方主题的关系是债务人和债权人,保险人(保险公司)是保证人,保险合同中同时包含了债权人与保险公司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用非此薄彼的单一“保险说”或者“保证说”没有办法全面的理解保证保险合同中的复杂法律关系。

此理论的法律依据在于:于2003年12月9日,最高法院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保险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保证保险为保障合同债务人的完全履行而订立的合同,其具有担保性;当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后,有权依照合同约定向投保人追偿,人民法院审理保证保险合同纠纷时,适用保险法,保险法没有规定的,适用担保法”。此《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了保险人有权向投保人追偿,这实质上保证其中的追偿权问题,折射出保证保险合同中的保证性质。而且,在保险法没有规定的情况下,适用担保法,这同样体现了保证保险合同的二元化的双重性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保证保险属于一种特殊的具有双重性质的财产保险,是以保险形式外观提供的具有内在担保属性的财产保险。

三、司法实践中的处理

那么若承认保证保险合同具有保险性和担保性,司法实践中又应当具体操作呢?是应当适用《保险法》还是《担保法》,甚至是《合同法》呢?在实务中的案例当中,探究保证保险的合同性质往往是由于争议中追偿权是否可以行使的问题。倘若合同性质主要定性为保证合同,那么保险公司依法取得向投保人行使追偿权的权利而无须其他的合同约定,若合同性质主要定性为保险合同,未另行约定,则保险公司在赔付后不可行使追偿权。

以《人保机动车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条款》为例,条款规定:被保险人获得保险人给予的保险赔偿的同时,应将其有关追偿权益转让给保险人。该条款即在法律上明确赋予了保险人的追偿权,无需合同另行约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条款是特别条款还是一般条款呢?其是否预示着一般保证合同,在法律上都赋予了保险人的追偿权,而无需合同另行规定呢?其他的一般保证保险合同参照此条款规定,赋予保险人承保后追偿的权利呢?

笔者认为,保证保险“二元说”更能精准全面的阐述保证保险合同的性质。其能够将保险的二元次性质展露的更为全面、具体。保证保险应当是兼具保险性与担保性的保险,任何非此即彼得单一论都无从全面阐述该保险中的合同主体以及法律关系的复杂性。但是追偿权的行使,应当就具体保证保险合同的法律性质来进行权衡明确,《人保机动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条款》中有关追偿权的规定,应当视为是保证保险中的特别条款,不能适用所有一般的保证保险合同,不可以比照上述条款规定类推适用一般保证保险合同。

因此,对保证保险合同的法律性质的分析判断,必须结合具体合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个案中保证保险合同性质的判断,应当以个案中具体合同的约定为切入口。全方位观之,保证保险合同具有二元性的特征是不可否定的,那么最终合同性质的认定应当由当事人协商所签署的协议加以认定。好比秤砣上一边一个保险性的砝码,一边一个担保性砝码,两者趋于平衡。当事人签订的协议中若添加了追偿权的内容,则合同的性质偏向于担保性一侧倾斜,应认为此合同更趋向于保证合同,则保险人有权行使追偿权;同理,若保单中对保险人追偿权未作约定,即减弱了合同中的保证性质,保险人不可享有追偿权。

据此,我国一般保证保险合同的法律性质问题是今后值得法律人深究的。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各机构规定的不统一,势必会使得保证保险合同性质处于不稳定状态,不利于保险业和银行业实践操作,也不利于司法实务操作中的统一。因此,保证保险合同性质法律上的明确,是立法机关在今后《保险法》修订中必须着眼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贾林青.《重构保险制度的法律思考》.保险研究,2012(2).

[2]施卫忠,王静.《保证保险与保险——保险法与担保法的交错》.南京大学学报,2008(3).

[3]徐卫东,陈泽桐.《保证保险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当代法学,2006.5.

[4]贾林青.《重构保险制度的法律思考》.保险研究,2012(2).

[5]《人保机动车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条款》.

[6]韦宜萍.《贷款保证保险合同法律问题探析》.中国法院网,2012.8.

[7]王石磊,卢国龙.《保险追偿权法律适用研究》.中国法院网廊坊开发区法院,2016.2.

保证保险合同 篇2

11月15日,郭某与H银行签订了汽车消费贷款合同,约定郭某为购买汽车向H银行贷款,贷款金额为23.7万元,贷款期限为5年,月息率4.4175%,每月还款额为4505.24元,逾期还款按照逾期本金余额和逾期天数以日计收0.21%的罚息,并对逾期支付的利息计收复利。

月23日,郭某向C保险公司投保机动车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约定被保险人为H银行,保险期限从年11月24日至11月23日止,保险金额为23.7万元。

合同签订后,郭某未能按约定履行还款义务,C保险公司履行保证保险责任,2月,H银行与C保险公司签订机动车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结案协议书及保证保险权益转让书,双方核定此次保险事故保险赔偿金额为139498.86元,C保险公司已先行赔付。后郭某并未偿还C保险公司先行赔付的金额,故C保险公司诉至法院,请求判令郭某偿还该公司代其偿还的贷款本金、利息及其他各项费用139498.86元。

保证保险合同 篇3

据悉, “众乐宝”是一款保证保险类产品, 主要针对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信用风险。众安保险总经理尹海表示, “众安保险会与电商平台合作研究电商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用保险的形式来解决。比如商家销售过程存在的风险性问题。”

所谓的信用保证保险, 是以信用风险为保险标的, 它实际上是由保险人 (保证人) 为信用关系中的义务人 (被保证人) 提供信用担保的一类保险业务, 可分为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两类。

保证保险合同 篇4

原告(被上诉人)黄华,女。

原告(被上诉人)沈雨晨,黄华之女。

被告(上诉人)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人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宁支行。

2000年4月,沈朝柱(黄华之夫,沈雨晨之父)与两原告共同购买位于上海市长宁路1302弄55支弄21号101室的商品房。同年4月6日,沈朝柱作为借款人向第三人抵押贷款人民币30万元。同日,沈朝柱又与第三人签订个人住房抵押合同。

2000年4月8日,沈朝柱以被保险人的身份与被告签订抵押商品住房保险合同。约定,保险项目住宅,保险地址长宁路1302弄55支弄21号101室,抵押权人第三人,保险期限共15年,自2000年4月30日中午12时起至2015年4月29日中午12时,保险金额人民币433139元,保险费合计人民币3248元,保险单第一受益人为“上海银行长宁支行”。保险单印明,发生保险事故后,在24小时内通知保险人和贷款银行。保险条款还对责任免除和被保险人的义务作了约定。

2001年8月10日,沈朝柱取得了本市长宁路1302弄55支弄21号101室的房地产权证。两原告对该房屋共同共有。

2002年1月5日,沈朝柱不慎跌倒并于同年1月7日至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病历卡记载病人陈述“摔倒后头痛„„。同年1月10日,沈朝柱在医院作了MR(核磁共振)检查,诊断意见“右颞叶脑内血肿,考虑为血管畸形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区域”。同年1月11日,沈朝柱再次因跌倒被送至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病历卡记载病人陈述“骑车跌倒后突发头痛、呕吐1小时余„„”,急诊诊断“脑出血”。同年1月12日,沈朝柱住入该院神经内科病房,入院诊断“脑出血”。

同年1月29日,沈朝柱死亡。死亡小结上的诊断为“脑出血”。沈朝柱死后,原告未在24小时内通知被告及第三人,尸体亦进行了火化。

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于2001年11月15日发布公告。明确,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上海地区自2001年11月15日零时起统一实施“上海个人抵押住房综合保险条款”。原持有上海地区各保险公司签发的有关抵押住房保险的有效保单,自动扩展该条款新增的还贷保证保险责任。各保险公司自扩展相应责任起承担保险责任,原有效保单持有人不必到各保险公司办理有关批改及变更手续。该公告由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在报刊媒体上向社会颁布。被告作为承保该险种的保险公司之一,并未在公告发布后将相关事宜通知投保人和利益相关人。

“上海个人抵押住房综合保险条款”规定,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因遭受意外伤害事故所致死亡或伤残,而丧失全部或部分还贷能力,造成连续三个月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个人住房抵押借款合同》约定的还贷责任,由保险人按条款中规定的条文偿付比例承担被保险人出险当时《个人住房抵押借款合同》项下借款余额的全部或部分还贷责任。

2002年3月,原告黄华在知道保险同业公会的公告后,至第三人处,告知沈朝柱的死亡及保险同业公会公告之事,希望第三人根据原保单中新增的还贷保证保险责任的规定,出面与银行交涉理赔事宜。

2002年4月22日,原告黄华自行向被告提出了理赔。被告于同年9月作出拒绝理赔通知,理由:根据沈朝柱病史记录,已排除由意外事故引起脑出血死亡的可能,故拒赔。2002年10月25日,第三人出具沈朝柱还款情况,证明至2002年1月份,沈朝柱未还公积金及商业贷款余额共计人民币277069.16元。

两原告诉称沈朝柱两次摔倒引起脑出血从而导致死亡后果发生。从保险的近因原则看,自沈朝柱从木凳上摔伤,导致脑出血,进而引起死亡,其间的因果关系是连续的。该事件是一次意外事件,符合被告出具的上海个人抵押住房综合保险条款约定的“外来的、明显的、不可预料的、突然的意外事故”的特征,被告理应承担全部的还贷责任。故原告起诉要求被告承担保险责任,并根据保险合同的规定,将应由沈朝柱偿付的借款余额人民币277069.16元划拨至第三人“上海银行长宁支行”专用账户。

被告辩称:(1)沈朝柱并非死于保险合同规定的意外事故。从住院诊断和病史的资料看,沈朝柱系脑出血,是其个人肌体自身造成发病原因。从木凳上摔下没有任何事实依据,也没有任何因果关系。(2)根据本案涉及的法律关系,原告无权向被告提出诉讼请求。保险单受益人是“上海银行长宁支行”,只有受益人才具有起诉的权利,本案原告不是保险的受益人。

(3)保险合同应以合同的建立为准。保险行业公会是行业组织,由它发布的公告不能发生原、被告之间的法律关系。公告没有任何对价基础,在2001年11月15日之前的保险合同,被告收不到任何增加的保费,这违背了合同法的自愿协商和公平、合理、等价有偿的原则。

(4)原告首次提出理赔时间是2002年4月22日,而投保人死亡是同年1月29日,且尸体已火化。由于原告未在合理的时间内通知被告,致使无法了解保险事故的原因,也不能进行法医鉴定。在无任何司法鉴定证明被保险人是意外死亡的情况下,应该推定责任在原告。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本案原、被告存在四方面争议焦点,分析如下:

1.关于原告是否有权起诉,要求被告承担保险责任的问题。虽然第三人既是保险合同的受益人,又是房屋的抵押权人,但根据我国《担保法》第二十八条之规定,第三人放弃物的担保的,保险公司在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因此,第三人遇到投保人死亡的事故,并非一定要向保险公司提起诉讼。但是,第三人不提起诉讼,不主张保险利益,原告就要继续履行还款的义务。如果投保人的死亡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保险公司应当承担付款保证义务的话,原告就可以免除向第三人继续承担还款的义务。因此,当第三人不主张保险利益时,原告为了自身利益,自然会积极主张保险利益,甚至通过诉讼来主张权益。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原告应当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

2.保险同业公会是否有权作出扩展保险责任的规定,被告是否应当履行在公告中作出的承诺义务。本院根据公告内容和被告新印制的保险单以及被告在重大利益问题上的无异议的不作为表现和法官的司法认知能力,并根据《民法通则》第六十六条之规定“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认定被告同意同业公会代表自己对社会公众作出扩展保险责任范围的承诺。被告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民事行为原则,履行自己承诺的义务。

3.关于原告未在24小时内将投保人死亡情况通知被告与第三人以及将投保人火化后才向被告主张保险利益,是否违反合同约定,负有过错责任。在投保人火化前,原告并不知道合同中的财产保险已经自动扩展到投保人的人身保险。由于投保人的死亡与财产保险责任无关,因此,原告不会想到在24小时内通知被告,在对投保人火化时,也不会想到通知被告。原告不存在违约行为,也不应当对上述后果承担责任。

4.关于投保人死亡是否属于意外,被告是否应当承担保证还款的保险责任问题。法院认为,本案并无证据证明投保人在投保前已知道自己患有脑血管畸形。人的普遍心理是希望自己能健康长寿,投保人贷款购买新房可以表明,他和家人都在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憧憬未来的幸福生活。投保人意外摔倒并最终导致死亡,这对投保人及其家人都应当是个意外的不幸。如果这种死亡不属于意外,恐怕世人都会认为这种解释太不近人情。如果被告在保险合同中规定的意外死亡的本义,确属这种不近人情的解释,那么,被告应当在合同中予以注明,或者在与投保人订约时,明确予以说明。但是,被告在诉讼中没有举证证明其与投保人订约时,已经明确对投保人作了不近人情的解释。因此,当原、被告就意外死亡条款的理解

发生争议时,法院必须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一条之规定,“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据此,为维护社会诚信制度,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第六十条第二款、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应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履行还贷保证保险责任,将被保险人沈朝柱《个人住房抵押借款合同》项下的借款余额人民币277069.16元交付第三人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宁支行。

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

沈朝柱生前曾与案外人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订立综合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合同,该合同第四章约定,该合同的保险范围为被保险人在合同有效期内因遭遇外来的、突发的、非疾病所导致的意外事故,并以此意外事故为直接且单独原因导致其身体伤害、残疾或身故。2002年7月20日,被上诉人黄华向案外人提出理赔申请,2002年9月6日,案外人委托华东政法学院司法鉴定中心对沈朝柱是否有颅脑外伤,是否存在脑血管畸形并由此引起脑出血进行鉴定,该中心于2002年9月16日出具咨询意见书(即上诉人所提供之证据材料)。2002年9月20日,案外人致函两被上诉人,对被上诉人所提出的意外伤害医药补偿予以拒赔,理由为被上诉人所提供的资料不能证明系争事故系因遭遇外来的、突发的、非疾病所导致的意外事故直接且单独原因所导致。

对于二审期间本院查明的事实,法院认为,《上海个人抵押住房综合保险条款》中规定,意外伤害系指由于外来的、明显的、不可预料的、突然的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沈朝柱与案外人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约定保险范围为被保险人在合同有效期内因遭遇外来的、突发的、非疾病所导致的意外事故,并以此意外事故为直接且单独原因导致其身体伤害、残疾或身故,故该约定与《上海个人抵押住房综合保险条款》对于保险范围的约定不一致。上诉人在二审期间所提供的保险合同、理赔申请表、理赔通知书及信函等证据虽然也涉及对沈朝柱死亡原因的认同,无法对本案系争事实起到证明作用。因此,对被上诉人有关上述证据缺乏与本案关联性的质证意见,法院予以采纳,对上述证据的证明力法院不予确认。

经法院审理查明,原审认定的事实属实,证据充分,本院予以确认。

保证保险合同 篇5

(一) 合同相对性简要介绍

在引出本文的问题之前, 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合同相对性, 合同相对性作为合同法下的一项帝王原则, 可以说在任何类型的合同当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1]合同相对性的重要内容在于:合同的义务和责任应由当事人承担, 除法律和合同另有规定外, 第三人不对合同当事人承担合同上的义务与责任。合同乃是双方之间有关权利义务安排的一致协议, 合同约束的对象即缔结合同的双方当事人, 合同下的约定内容也仅对合同双方具有约束力, 他人不能基于合同当事人的违约行为而向违约方提出合同上的请求。

(二) 个人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合同

个人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合同是保证保险合同的一种, 保证保险是《保险法》中明确规定的一个险种, 属于财产保险范畴 (1) 。有关保证保险的概念, 最高人民法院在有关复函 (2) 中有明确定义:“保证保险是由保险人为投保人向被保险人 (即债权人) 提供担保的保险, 当投保人不能履行与被保险人签订合同所规定的义务, 给被保险人造成经济损失时, 由保险人按照其对投保人的承诺向被保险人承担代为补偿的责任”。

(三) 合作协议

在个人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中, 保险公司首先是与银行就个人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协商签订合作协议。有关理赔、保险事故等事项均是保险合同与合作协议下重点约定的内容, 保险合同与合作协议中当事人的利益差异会导致就同一事项做出差异的安排, 这种差异的安排固定在合同中哪些属于是有效的约定, 哪些又是属于无效的约定是需要经过斟酌的, 无效的约定写在合同里当然是没有必要的, 也会给当事人行使纸面上的权利带来障碍, 成为“镜中花, 水中月”, 当事人以为已经就相关事项做出具体的约定或变更, 其实已经突破了合同的相对性而不具备法律上的生效条件, 下文就具体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讨论合作协议与保险合同条款下相同事项冲突约定的效力鉴别。

二、合作协议有关约定与保险合同条款存在冲突的具体情形

(一) 关于保险人保险合同解除

在银行、保险公司及投保人之间的利益博弈中, 银行显然是不希望保险合同解除情况的发生, 因为保险合同一旦解除, 银行的贷款就失去了一层保障, 只能向债务人追偿债务, 债务人的履约能力总是在发生变化的, 银行当然希望是一个有还款能力的主体来承担贷款债务, 保险公司自然的还款能力应该是有保障的, 故而银行作为保险合同下的被保险人是无论如何不希望保险合同解除的;另一方面, 合同的解除是当事人的法定权利, 故而, 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存在有关合同解除的约定也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 在实践中, 银行总是试图在合作协议中限制保险公司在保险合同中的解除权, 表面上看, 合作协议中有关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中不得与客户解除保险合同的约定是突破了合同相对性的原则, 因为银行不是保险合同当事人, 不能就保险合同的解除事宜与任一方作出约定而对其他方有约束力。笔者认为, 在合作协议中, 银行与保险人之间有关保险合同解除的约定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 保险合同下解除权是一种权利, 可以由当事人处分, 保险人对解除权有自由处分的权利, 保险公司放弃保险合同下的合同解除权是合作协议下的一项义务, 且放弃保险合同解除权没有加重投保人义务, 对保险合同相对人的权利没有影响, 故而合作协议中有关保险合同解除的内容合法有效。

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做一些理解, 有一种合同叫做附条件合同, 附条件生效或者附条件终止的合同, 以条件成就或者不成就作为合同生效或终止的要件。那么在这样一种合同中, 所附条件就很有可能指向其他合同, 并且对附条件合同的当事人施加相应的义务, 合作协议中如果明确约定保险人放弃保险合同解除权, 否则合作协议终止的话, 可以直接认定合作协议为附终止条件的合同, 这样, 附条件的合同显然没有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 因而也是有约束力的。

(二) 关于保险合同生效时间

保险合同生效及保险期间只能够由保险人与投保人约定, 银行与保险人之间合作协议有关保险合同生效的约定对投保人来说没有意义。保险合同在保险人与投保人就保险事宜达成一致时即告成立, 而保险合同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属于成立即生效的合同, 如果合作协议中有关保险合同自签发保单之日起生效的约定有效, 那么保险合同自保单签发之日起生效, 保单签发之日通畅在保险人与投保人就保险事宜达成约定之后, 意味着保险合同生效时间被合作协议做了调整, 这样一来对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投保人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 投保人与银行之间仅具有借贷法律关系, 银行不能够通过合作协议来调整投保人在保险合同中的权利与义务。

三、问题分类

(一) 合作协议中对仅涉及保险合同中保险人权利义务的变更

上述具体问题实际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即是合作协议对仅涉及保险合同中保险人权利义务的变更, 且约定了在合作协议与保险合同就同一事项约定不一致时以合作协议为准的, 对于这类约定, 原则上应属于有效约定, 出现纠纷时, 保险人的权利义务以合作协议为准。

也就是, 在合作协议中, 有关权利义务的安排还是仅仅在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做出, 即使涉及投保人的权利义务, 也只能够在不加重投保人义务的前提下, 合作协议中的有关约定才为有效。

最后, 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保证保险合同合作协议的性质不因保险合同而局限, 在最高法院对有关案件的回复中, 最高院认为保证保险实质上就是保险公司对银行贷款的担保, 是保证 (3) , 合作协议在一定程度上是保证协议。因此, 保证协议中保证人与被保证人之间的约定与保证人与借款人之间的约定即借款人与被保证人之间的约定均是独立的, 尽管各协议之间有所牵连, 但这并不影响在各自独立的合同下, 合同当事人就各自权利义务所做的对各自的具体安排。

(二) 合作协议中涉及变更投保人权利义务的约定

这种情形就很好考虑了, 合作协议是由银行与保险人就保证保险合作所做的约定, 投保人没有参与合作协议的谈判与缔结, 即投保人没有涉及银行与保险人之间合作协议的任何意思表示, 故而合作协议不能扩及对投保人的权利与义务的安排。

例如, 在合作协议中可以约定保险人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解除保险合同, 但合作协议中如果约定投保人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解除保险合同, 或者对保险合同的生效、保险合同的期间等作出约定就是没有意义的。

本文所探讨的保证保险合作协议的法律问题, 其实也就是在探讨合同相对性的问题, 在具体的合同中, 合同相对性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 但合同相对性的实质永远都是不变的。当然, 合同相对性并不是绝对的, 在特定条件下, 合同以外的当事人也能够介入到合同关系当中来, 最典型的就是债的保全 (4) 。所以, 问题不是绝对的, 但, 变更的前提是要对现有法律制度要有深刻理解, 不能因为对现有法律制度的理解不到位而错误地认为现有法律制度已经跟不上发展的社会生活。故而, “徒法不足以自行”, 作为法律人必须要不断学习, 正确理解并运用法律才能够实现法律人的价值, 才能够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摘要:保险通常是基于保险合同在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所做的权利义务安排, 在个人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中, 保险人与受益人即商业银行之间往往会在保险人开展特定保证保险业务前, 首先就保证保险合作做出相应的安排, 这种安排会涉及对保险合同有关条款的变更, 显然就突破了合同相对性的原则, 本文通过对保险人与受益人之间合作协议法律问题的研究以期望能够将有关疑问阐述明晰。

关键词:合同相对性,保证保险,合作协议

参考文献

[1]王利明.论合同的相对性[J].中国法学, 1996 (4) :69.

保证保险合同 篇6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对于企业的类型都会划分为大、中、小, 确定标准建立在企业所在的地域、行业和时间的不同。我国现行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具体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同时该法还规定, 中小企业根据企业职工数、销售额度、资产总额等指标同时结合行业特点划分。

2 信用保证保险的概念

信用保证保险以信用风险为保险标的, 由保险人 (保证人) 为信用关系中义务人 (被保证人) 提供信用担保的一类保险业务。由于业务习惯, 投保人在信用关系中身份的不同将其分为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两类。

3 中小企业的风险分析

3.1 企业所处的行业风险

3.1.1 行业成本结构。

企业的产品由固定成本和流动成本两部分组成, 不同的行业对应不同的成本结构。高经营杠杆行业是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相对高的行业, 平均的成本会跟着生产规模扩大会有显著下降, 盈利水平随着产品销量的增高而上升。反之, 低杠杆行业是变动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相对高的行业, 生产规模扩大对成本和盈利水平的影响不明显。

3.1.2 行业生命周期。

行业生命周期分为新兴、成熟和衰退三个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因其所经营的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不同, 有着不一样的风险和机遇。新兴阶段的行业的销售以每年20%至100%的成长速度增长。新兴行业的技术和产品更新快, 但是也会因为行业的相关经验不足, 新的竞争者不断加入这一行业, 会导致企业的淘汰率增高, 还贷来源的稳定性受到一些影响, 风险会稍微高一些。成熟阶段行业的销售额增长速度是0~20%/年。产品技术与行业标准基本成熟, 竞争焦点在价格和售后。这种行业申请贷款主要用于解决流动资金暂时短缺和厂房建造、设备更新。生产经营稳定, 还贷来源相对容易控制, 贷款风险程度小于新兴行业。衰退行业销售额为降低趋势, 企业的主要问题是维持生存, 已经开始进行资源转移和市场收缩, 行业风险最大。

3.1.3 行业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经济周期, 一些行业经济形势的变化与经济周期是一致的, 会随着经济的繁荣而繁荣、萧条而萧条。例如珠宝首饰行业、房地产行业等耐用消费品或奢侈品行业。一些行业反周期特征明显, 经济衰退期会比经济繁荣期的经营状况更好, 如维修业。也有部分行业不受经济周期影响, 属于非周期性的行业, 如食品工业、教育产业等。

周期性行业的经营状况受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影响较大。分析借款人经济周期规律是, 需要注重行业周期和经济周期时间差。行业周期可能滞后、同步或者超前于经济周期。

3.1.4 行业盈利水平。

盈利是整个行业和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若行业平均利润率长期低于社会水平, 甚至企业整体亏损, 该类行业企业的借贷人, 未来经营状况和还贷能力是值得关注。考虑行业盈利水平时, 还要注意现金流研究, 尤其在竞争激烈、大量采取赊销的行业, 通常应收账款拖欠严重, 而企业虽有盈利, 但现金流不佳。行业的盈利水平与行业周期也是密切相关的。

3.1.5 行业产品的可替代性。

可替代的产品指其他行业的产品有相似或相同功能或能满足相同需求的产品。行业的产品是否存在可能被代替的风险, 与替代品的多寡和顾客使用替代产品的转换成本的高低有关。行业产品的替代性高其风险也会相应大一些, 因为我们不会知道该企业的产品是被替代的还是替代其他产品的有竞争力的产品, 因此也要从多方面考虑。

3.1.6 行业法律、政策及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法律的调整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行业的发展,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借贷时的法律环境会影响借贷人的还贷风险。在借贷人提出借贷时要评估这个行业是不是具有良好的法律环境, 这样的法律环境对该行业经营与发展的重大影响。

3.2 经营管理风险

3.2.1 经营循环时间。

经营循环指企业收到顾客定单到向顾客销售产品提供服务的全过程。对于企业来说保证其经营环节的顺利进行, 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经营和资产的转换, 才能保证贷款的及时偿还。

3.2.2 产品特征。

企业的产品特征体现在其产品的竞争力。产品的竞争力取决于产品自身的性能价格比, 如果产品的性能先进、质量稳定、价格合理, 那么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强, 也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能为企业赢得一定的市场利润。当企业的产品定价出现问题或者质量有不稳定状况时, 经营问题随之产生。

3.2.3 市场状况。

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也是衡量其经营风险重要因素。评价企业的市场状况的主要指标有市场份额、企业客户的分散程度、企业对市场需求和价格的控制能力、企业保持和发展目标客户能力、企业声誉等。

3.2.4 企业管理风险。

企业拥有完善管理机制与管理思想, 企业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是衡量企业管理是否健全的重要标准。一个优秀的企业离不开良好的体制与思想, 要将思想与体制更好地落实下去也离不开优秀的管理层。因此企业的管理风险也是企业的借贷风险的重要因素。

3.2.5 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产品、技术、管理在市场优劣程度的综合体现, 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三个基本特征是:顾客价值———提供基本利益或效用;独特性———独树一帜, 区别与同行业;延伸性———在以后市场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并获取更大的利润。企业核心竞争力能为企业发展带来长期竞争优势, 取得同行业的服务领先地位, 带动企业发展, 成为企业能够长久发展的重要指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优越就会减小企业还贷的风险。

4 银行信贷管理的风险分析

4.1 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审查风险

银行对需要贷款的中小企业的授信资料及其他相关材料的审查的严密、认真、准确性, 确定其材料的真实可信性对中小企业的还贷风险有着重大的影响。如果中小企业的授信信息的虚假程度足以影响其公司的贷款情况, 那么便属于银行的重大过失, 银行和保险都会受到影响。

分析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审核系统是否完善严谨, 能否保证客户信息的真实可靠性。银行提供给保险公司的中小企业的证件信息, 中小企业的既往逾期状况的真实性对保险公司对中小企业的保险损失的评价的影响是显著的。

4.2 银行信贷管理风险

银行的贷款能否按时、足额的收回取决于银行信贷管理的强度。银行的信贷管理的有效性表现在银行是否准贷了违法、违规的贷款, 或者准贷了不符合银行信贷政策与管理制度的贷款, 或是即使贷款文件不够完备就批准了贷款。银行拥有有效的贷款监管机制对不良贷款可以进行有效的管理。

4.3 对逾期客户的管理风险

银行对于有逾期历史的不良客户应该有一定的管理机制, 一个有逾期先例的企业发生再次逾期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同时, 逾期时间的长短也可以判断企业的信誉问题。

5 保险公司内部风险分析

5.1 保险公司对银行信贷的管理风险

保险公司拥有完善的体制制度, 可以有效地评价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评价标准的合理、有效、全面性。那么保险公司便可以直接应用银行调查的关于中小企业的风险状况, 避免工作的重复性, 提高工作效率。保险公司研究并制定评判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评价标准对中小企业借贷逾期有重要的影响。

5.2 保险公司人员管理风险

保险公司制定了健全的评价体制与管理体制, 在运行中少不了企业员工的配合。保险公司的员工对工作的懈怠程度和差错率也会影响到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的风险概率。因此, 保险公司对其员工的管理、评价价值与奖惩制度的合理性影响着员工对工作的认真度, 对自身员工的合理管理可以减小风险。

参考文献

[1]唐金成.发达经济体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保险制度比较研究[J].东南亚纵横, 2012 (01) .

[2]王建丽.保险公司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信用保证保险的利弊与对策[J].南方金融, 2012 (08) .

试论推行住宅质量保证保险机制 篇7

1 我国法律法规关于住宅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主要规定

我国《建筑法》规定“建筑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并明确保修期限应当按照保证建筑物合理寿命年限内正常使用,维护使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确定。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进一步明确工程质量保修的责任主体、最低期限和法律责任。在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中明确了工程质量的保修是指对在保修期限内的质量缺陷的修复,并定义质量缺陷是指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以及合同的约定。

另外,在《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和《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中也有相应的关于质量保修的规定。该条例和办法明确的质量保修的责任主体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保修期从房屋交付之日起计算。商品住宅的保修期限不得低于建设工程承包单位向建设单位出具的质量保修书约定保修期的存续期;存续期少于《规定》(《商品住宅实行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制度的规定》)中确定的最低保修期限的,保修期不得低于《规定》中确定的最低保修期限。

2 对当前住宅质量保修制度的分析

2.1 业主、开发商和施工单位之间关于工程质量保修的关系

根据以上法律法规的规定及相关合同示范文本的约定,业主与开发商是商品房买卖关系开发商对所售出的商品房有保修责任;开发商与施工单位是建设工程的承发包关系,也是一种特殊的“买卖”关系,施工单位对其所承建的建筑工程对开发商负有保修责任;若房屋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在保修期限和保修范围内,业主向开发商报修,开发商通知施工单位进行维修。

2.2 当前住宅质量保修制度存在的弊端

1)业主、开发商和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问题认定标准不一。

对于开发商和施工单位来讲,在工程质量验收和评定时,依据的是国家现行的验收规范和标准。从理论上讲,对于一个合格的单位工程是允许存在不合格点的。况且,在质量验收时还存在将不合格点误判为合格点的概率。对于业主来说,住房往往是一个人一生中的最大投资,加之售楼人员的美好说辞,业主对未来的住房常常存有很多美好的想象,这个“美好的想象”就是他的验收标准。

2)对质量缺陷缺少公正的第三方的认定。

前文所讲,在《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中对工程质量缺陷有明确的定义,但在处理工程质量保修时却缺少公正的第三方认定(除非是涉及到结构安全的质量缺陷)。一方面,由于大多数的业主不是建筑行家,对住宅工程中的一些真正的质量缺陷不能识别,即使有怀疑也可能被开发商或施工单位蒙骗过去;另一方面,一些不属于质量缺陷的瑕疵却被业主当成质量缺陷加以放大,提出保修甚至赔偿。这样,由于缺少公正的第三方的认定,就可能造成业主的权利受到侵害或过度维权现象。

3)开发商和施工单位承担过大的质量风险。

开发商是工程项目的投资者,自己拥有的真正资源是资金,开发商利用雄厚的资金,通过整合社会资源(设计、施工、监理、材料、设备等)实现项目的开发。可以说,住宅工程质量是诸多企业工作质量的集成,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反映。所以,对开发商来讲,工程质量缺陷风险是客观存在和无法避免的。

施工单位是建筑工程的实施者。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水平较低,无论是工程技术,还是从业人员的素质,都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在这样的一个客观条件下,工程质量要想超越当前的技术水平而大幅度提高是很困难的。也就是说,对施工单位来讲,工程质量缺陷风险也是客观存在和无法避免的。

4)企业寿命与保修期限存在矛盾。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过渡到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投资主体多元化使我国企业形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形态,企业的寿命也由过去的“长生不老”转变为短寿型。而我国规定的屋面及有防水要求的房间保修期限最低为5年,结构保修期限为结构寿命期(一般结构寿命为50年~100年)。

5)企业的流动性造成工程质量保修困难。

由于国内房地产市场和建筑市场的开放,近年来异地开发和异地施工已很普遍,这给工程质量的保修带来了困难。

6)涉外房地产交易的业主更希望对工程质量缺陷的处理与国际接轨。

3 国外住宅质量保证保险的情况简介

住宅质量保证保险源于法国,名为潜在缺陷保险,简称IDI,又称“建筑物十年期责任保险”。IDI保险有着悠久的历史,1804年拿破仑法典规定,建筑师和设计师必须在建筑完工10年内负有对房屋结构缺陷做修正的严格责任。在10年保证期后,除非能证明建筑师或设计师有欺诈行为,否则建筑所有者本人将对建筑负完全责任。后来法国对原法典进行了修订,开发商、承包商、部件生产商都要对房屋质量问题负连带责任。现在建筑结构工程的保证期是10年,非结构工程的保证期是2年,房屋的建造商必须对其在法典中法定责任投保责任保险。

针对IDI保险,法国制定了一套复杂的建筑技术评定检查机制,在技术评定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只要建筑商没有按要求整改,技术评定检查机构就有权要求工程停工。技术评定检查机构对建筑工程签发的合格证书是IDI保险生效的前提条件。

继法国创立了住宅质量保证保险以后,英国、新加坡、意大利、芬兰、印度尼西亚、西班牙、瑞典、加拿大等许多国家逐步借鉴和引入该运行机制。

4 我国推行住宅质量保证保险机制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住宅业蓬勃发展,住宅质量缺陷的处理,已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到个人的切身利益,也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及社会的稳定。因此,引入良好的质量保证机制具有迫切的必要性。

4.1 能真正保护业主的切身利益

房屋存在一定的潜在缺陷是无法避免的,如果解决不好,将会损害到业主的切身利益。在目前的机制下,如前所述,由于责任人(即开发商、施工单位)的寿命可能短于保修期,或企业异地经营,造成责任无法落实或很难落实,使业主应该享有的保修权益受到损害。推行住宅质量保证保险,将使住宅质量的潜在缺陷风险由保险公司承担,业主的权益能得到根本的保证。住宅质量保证保险机制与国际接轨,能保护购房者的切身利益。

4.2 能转嫁企业的质量风险

住宅质量保证保险能够消除开发商及施工单位因非欺诈行为而引起的潜在质量缺陷风险,减少因此造成的损失。同时由于有一套严格的理赔程序,使质量缺陷的处理规范化、程序化,有利于问题客观公正地解决,也使开发商和施工单位从这些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发展自己的企业。

4.3 能促进社会均衡健康的发展

住宅质量保证保险应该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越健全,就越能减轻和分担企业和个人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消除由于面临各种风险而引起社会心态的失衡和社会矛盾的加剧,促进社会和谐、均衡、健康地发展。

5 对我国住宅质量保证保险机制的设想

5.1 建立严格的合格认证机制

建立有保险公司参加的工程质量检查评定体系,即在目前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由保险公司参加对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政府退出工程质量的监督,只进行有关建设程序的管理。由于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利益,所以保险公司能对各方责任主体进行很好地监督,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整个工程过程中的腐败和欺诈行为,减轻政府质量监督的负担,提高住宅工程质量。

5.2 健全住宅质量保证保险的法律法规

建议设立《住宅质量保证保险法》,对于所有新建住宅要求强制投保,保险期限为10年,对不满10年的二手房交易,保单可随房屋产权的交易而一并交易,保险期限为其续存期。保费由开发商支付,购房者在购买房屋时同时获得保单。废除原先的住宅保修办法,规范建设各方主体在住宅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凡属于任何一方主观故意行为造成质量缺陷的,由该行为人承担责任。除此以外的一切质量缺陷责任由保险公司承担。对于房龄超过十年的,可由房屋所有人自愿投保。

5.3 完善质量缺陷认定和维修体系

建议设立房屋工程质量缺陷法定认定机构,由其出具的工程质量缺陷的认定书作为业主向保险公司理赔的依据。另外,由于房屋维修是一项具有专门维修技术和较强实践经验的工作,建筑公司虽然能新建房屋,但不一定能维修好房屋,建议由社会力量成立经过国家资质认定的专门从事房屋维修的法人企业,为社会提供房屋工程缺陷的维修。

住宅工程质量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关心的热点,如何适应当前形势,改革目前的住宅保修机制,本文只是笔者较为粗浅的想法,望能引起大家对该问题的关注。

摘要:论述了当前我国关于住宅工程质量保修的制度,分析了其存在的弊端,简要介绍了国外住宅质量保证保险的情况,论述了我国推行住宅质量保证保险机制的必要性,并提出对我国住宅质量保证保险机制的设想。

保证保险合同 篇8

作为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一个重要增信手段, 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能让小微企业、农业种植养殖大户、农村各类生产经营性合作组织等贷款户可在无需提供抵押和担保的条件下, 以合理的融资成本获得贷款。目前, 通过自愿申报方式, 确定了18家参与试点的银行机构, 通过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方式, 确定了4家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 一旦发生贷款本金损失风险, 银行与保险公司将分别按3:7的比例承担风险。省财政的风险补偿资金将对赔付率超过120%的超额部分给予80%的补偿。

在试点中, 银行贷款利率最高不超过同档期基准利率的30%, 共保体的保险年费率不得高于贷款本金的2.7%, 如果企业自愿提供抵质押和担保, 应执行较低的贷款利率和保费费率。对小微企业和农村各类生产经营性合作组织的贷款, 单户累计不得超过300万元贷款额, 农村种植养殖大户单户累计不超过50万元贷款额度。一旦赔付率达到120%, 或者是贷款逾期率达到10%时, 相关金融机构应暂停业务。

目前, 云南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旅发委、省工商联正分别确定科技、商贸、旅游服务、工商等类别小微企业的推荐标准, 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确定农业种植大户、农村各类生产经营性合作组织的推荐标准, 第一批推荐名单将在10月底前完成。

推行防水工程质量保证保险正当时 篇9

源自国外, 国内有过不少试点

防水工程质量保证保险是防水工程质量保证制度的一种, 是欧美等西方工业化国家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逐步推行和完善起来的, 有保险公司介入, 旨在保证防水工程质量的一项措施[1]。

在英国[1], 屋面承包商协会统一制订了会员承包屋面工程项目的合同文本, 规定承包商向保险公司缴纳工程承包总价的0.25%作为保险费, 由保险公司承担质量保证保险;屋面防水工程保证期统一规定为10年, 如果在保证期内发生渗漏事故, 保险公司补偿材料更换或修补所需的全部费用, 并承担由于渗漏带给用户 (建筑商) 的全部损失。同时规定, 承包商必须使用英国或欧洲标准的材料, 必须遵守施工规范, 设计也必须正确;承包商施工过程必须接受承包商协会和保险公司的质量监督、检查。

德、法两国[2]对防水工程的质量保证也有明确规定, 要求材料商都必须整体参加保险, 一旦工程由于材料质量而渗漏, 为材料商提供保险的保险公司负责向施工承包商赔偿费用;施工承包商对建筑商提供10年工程质量担保, 担保书在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同时由保险公司出具;建筑商在保证期内发现任何渗漏问题均可向为承包商提供服务的保险公司提出索赔。

美国[1]因各州立法不同, 防水工程质量保证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但共同点是通过保险公司运作, 承包商在投标书中必须附带有保险公司出具的保证。美国规定, 防水工程一旦因质量问题而漏水, 应赔偿所有的损失, 如以住宅建筑为例, 既包括室内设备损失, 还包括因漏水造成的住户在住房修理期间请假的误工损失和住旅馆的费用等。在赔偿支付方式上, 用户仅和保险公司发生关联, 如房屋质量保证期为15年, 在此期间出现的责任事故均由保险公司支付费用给用户。用户渗漏由保险公司赔偿, 保险公司的对策是提高出险严重的承包商以后每年的保险费率, 并每年经网络发出通知, 告知其他保险公司。而承包商如果能确定事故是由材料不合格发生的, 则经材料供应商认可, 由材料供应商的保险公司支付赔偿费用。

在日本[1], 防水工程的质量保证是由行业社团发起制订条款, 推动会员执行的。日本的保证期制度, 一般没有保险公司介入, 材料厂家把它作为一种促销手段联合施工单位一起运作, 但由于很有效, 发展也很快。日本防水界认为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要根据防水工法和防水部位的不同而规定不同的期限, 如屋面、阳台、走廊为10年, 外墙为5~7年。防水工程的保证年限、保证内容及免责范围, 都在施工合同上写明。合同规定的保证期内发生渗漏, 如不属于外来原因和免责范围, 施工单位无偿修补或赔偿由于漏水而造成的损失。

欧美日在上个世纪70年代底以前, 尚未实施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期的时候, 建筑渗漏问题也是比较严重的[1], 后来由于防水技术的发展, 功能更先进的防水材料的问世, 加上质量保证期制度的普遍实施, 有效地解决了渗漏问题。

上个世纪80年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 开启了一个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时代。在那个大赶快上的年代, 由于受到防水材料品种、防水技术及建设成本的制约, 防水工程出现了较多的质量问题, 一度建筑渗漏十分严重。1991年, 建设部组织调研队伍对100个城市1988—1990年竣工的2 000多栋房屋进行了调查, 结果是屋面渗漏占35%, 厕浴间渗漏占34%;在100个城市中每市抽查20栋以上, 发现每栋都有不同程度渗漏达到14个城市, 而无渗漏的城市仅有1个。

严重的渗漏引起了行业的关注, 寻找对策成了行业人士的话题。1991年初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在京召开之际, 会议代表、我国著名防水专家徐昭东[2]教授在接受《中国建材报》采访时指出:中国建筑渗漏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建筑管理制度存在重大瑕疵, 防水工程质量只有一年保修期, 没有保证期, 只管当年不漏;实施保修期就是从制度上允许建筑物渗漏。徐教授的观点获得了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在京专家的支持, 大家集思广益, 起草了一份《关于治理建筑渗漏问题的建议》, 由徐教授以人大代表的身份作为正式提案提交给了全国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提案组。《建议》共5项, 其中第2项内容是:“请建设部尽快制订建筑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期制度, 在保证期内出现渗漏应负责维修, 并向用户赔偿损失。国外防水工程保证期为10年、20年、30年, 建议我国保证期暂定为5年、10年、20年。不同保证期使用不同档次的防水材料。”这是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期制度在我国首次被正式提出。

从1991年3月开始, 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联合中国建材报社在《中国建材报》上开展了“房屋渗漏问题”连续报道, 共发稿32期88篇, 历时半年, 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特别是徐教授的人大提案《建议》在《中国建材报》上登载后, 又得到了行业人士的呼应, 纷纷撰文赞成借鉴国外做法, 在我国推行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期制度。这也为后来企业的试点大造了舆论。

镇江市防水工程公司[3]是首吃螃蟹者, 1992年1月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建筑防水工程质量保险制度, 将竣工的所有防水工程在中国人保镇江分公司进行工程质量事故保险, 以上一年防水施工总产值的一定比例交纳保险金。在保险期内, 因工程质量问题造成漏水, 给用户财产带来损失时, 保险公司将负责赔偿。为了使理赔率降到最小, 该公司除了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还经常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并加强了质量管理, 建立了工程验收、雨后回访、定期保养、限时维修等管理制度。保证期的实施, 带动了工程质量的提高, 开展保证期试点后的1992年到2002年的11年间, 公司共签订4 000多个工程合同, 保险公司只理赔了2个工程, 金额不到5 000元。

广州鲁班[4]是紧随镇江防水之后进行试点的。广州鲁班原先实行的是分档次保修期制度, 即根据具体工程情况所用的材料和方案分为高、中、低三档, 高档的材料和工艺保修期为10年, 中档为5年, 低档为3年。1992年, 鲁班在保修制的基础上, 又根据用户的要求为客户上了防水工程质量保险, 这样便形成一个为客户利益着想的双重质量保证体系。鲁班的防水工程质量保险做法与镇江防水实行的不同, 叫“储存式保险”, 它是就具体某一个防水工程项目与保险公司签订工程质量保险合同, 防水公司向保险公司以3%的工程合同总价缴纳保险金, 保险公司收取3%保险金中的15%作为保险公司手续费, 其余85%作为质量风险储备金, 如果在保证期限5年或10年内不出险或不动用, 则由保险公司不计利息返还防水公司。保险期内, 如因材料、设计、施工引起的质量问题, 由防水公司负责处理解决, 或保险公司动用质量风险储备金找其他公司进行维修;涉及赔偿的, 直接动用质量风险储备金。保险合同中也规定了一些免责条款, 如因结构开裂、用户使用不当或地震等不可抗拒外力因素影响等不属于施工企业责任的。这一做法在鲁班实行了10年后, 因保险公司认为市场太小而关闭了此险种。

镇江防水、广州鲁班之后, 青岛房产、河北强凌、四川海之、威海天霸等[4]防水企业也都先后开展了防水工程质量保证保险试点。不同的企业做法略有不同, 但大部分采用的是镇江防水模式, 即防水施工企业与保险公司订立工程质量保险合同, 以上一年施工产值为参考, 按比例缴纳全年保费;凡是由该防水施工承担施工并与用户签订正式合同的防水工程, 都纳入防水质量保证期范围, 保证年限一般设定为5年;一旦防水工程在保证期内出现渗漏, 经保险公司、防水公司和用户三方认定, 只要是材料、设计和施工原因引起的, 用户都可以依据合同直接或者通过防水公司向保险公司索赔损失, 并要求防水公司维修, 维修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

1995年12月, 中国建筑学会施工与建材分会防水专业委员会[4]在广州召开第三届学术年会, 建设部监理司、科技司、标准定额司和广东省建委的领导及20多个省市的专家、代表180多人与会。有4位专家和4位企业的代表发表演讲, 探讨建立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期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中邓天宁和佘正华分别介绍了广州鲁班和镇江防水公司试点推行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期制度的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建议。

1996年4月, 《中国建筑防水》杂志组织了讨论防水工程实行质量保证期制度的专题报道, 共发表文章6篇, 论述了国内建立这项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介绍了国外实行保证期的做法与经验以及国内企业的试点情况。专题报道在行业内引起了很大反响, 对随后更多企业的试点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999年2月, 武汉理工大学徐昭东[2]教授在了解到国家储备粮库建设有可能采用低标准防水设计时, 焦虑万分, 直接上书朱钅容基总理, 阐明粮库建设中防水工程的重要性, 并提出4条建议, 其中一条即为“防水工程应实施质量保证期制度”。1999年7月29日, 时任建设部副部长的郑一军召见徐昭东教授。徐教授向郑部长汇报了我国实行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期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备的条件, 并一语中的地指出:我国现行的防水工程保修期就是从制度上允许建筑物渗漏, 保修期制度是目前建筑渗漏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实施保证期制度是规范我国防水工程市场和根治渗漏顽疾的必由之路。郑部长赞同徐教授的主要观点, 同时认为由于建筑工程质量保证期制度的复杂性, 全面推行需要做一些探索和过渡;并征求徐教授意见:建设部正在制订《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是否先将防水、供热、给排水等工程的保修期延长, 在搞清各部位相应保证期年限后, 再分步出台。2001年1月30日,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发布实施, 将防水工程保修期由3年提高到5年, 并首次规定发生质量问题的建设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

1999年8月, 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与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技术专委会联合中国建材报社在大连市召开推行建筑防水工程保证期制度“高级研讨会”[4]。15家防水材料生产企业和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及防水专家与会, 在总结交流推行“保证期”试点经验、分析问题的同时, 呼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 加快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期制度的推行。11月30日, 《中国建材报》头版头条刊登《建筑防水呼唤保质期》的述评, 揭开了推行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期制度大讨论系列报道的序幕。报道持续了两个月, 刊登了20多期。12月12日, 15家企业在报上发布了《推行防水工程保证期制度联合宣言》。由此, 防水行业“推保”的试点工作又扩大了成员。

政策推动, 工程质量保险试水渗漏险

1998年国家出台了《建筑法》, 规定建筑工程意外伤害保险实行强制保险制度, 其他险种自愿选择购买。1999年, 建设部下发了《关于在我国建立工程风险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 把推行工程保险作为建立工程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

2005年, 建设部和中国保监会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工作的意见》 (建质[2005]133号) 。2006年9月,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在北京、上海、天津、大连、青岛、厦门、深圳、兰州等14个城市进行新版建筑工程质量保险试点[5]。

建筑工程质量保险也称工程质量内在缺陷保险, 是国际通行的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方式, 可为建筑工程出现的主体结构与渗漏等问题提供风险保障。推行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是对我国现行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建筑工程质量保险的投保人为经国家或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资质认可的建筑开发商, 是需要对建筑物的质量事故承担责任的义务人, 而被保险人是对建筑物具有所有权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是因建筑物的质量事故受到损失有权依法向建筑物的开发商请求赔偿的权利人。

根据人保推出的新版建筑工程质量保险, 投保该险种的建筑物, 按规定的建设程序竣工验收合格满1年后, 经保险人指定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查控制机构检查通过,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 因潜在缺陷在10年内发生质量事故造成建筑物的损坏, 经被保险人向保险人提出索赔申请, 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修理、加固或重置的费用。同时, 考虑到建筑工程渗漏问题较突出, 新版建筑工程质量保险还包括一种开发商可选择投保的保险期为5年的渗漏附加险, 对房屋因屋面、外墙、厨房和卫生间地面、地下室、管道等防渗漏工程的潜在缺陷发生渗漏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长安、大地等保险公司也积极试点, 推出包含住宅渗漏附加险的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如2008年,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住宅指导委员会组织指导、长安保险公司具体实施的“工程竣工后内在工程质量缺陷责任保险试点”, 在珠海格力广场和苏州天辰花园这两个项目上获得成功[6]。

长安保险在两个试点小区推行的责任保险“保单”内容包括:1) 主险:基础保10年, 结构保10年;2) 附加险:屋面漏水保5年, 窗漏水墙漏水保3年, 厨房间、卫生间漏水保3年。

作为长安保险工程质量责任保险的首批试点项目, 珠海格力广场和苏州天辰花园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如珠海格力广场项目, 在现场建立了样板间, 培训工人严格按照样板间施工。所有设计, 都得到了土木工程学会住宅指导委员会专家的严格把关, 同时采用了大量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例如, 为了防止窗的渗漏, 增加了钢制的密封框;在屋面防水、构造柱施工时, 也都采用了新的工艺和做法, 这些都有力地防范了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由于建设方、保险公司和其他部门的共同努力, 施工过程中, 两个小区均未出现突出的安全事故;竣工后经当地质检部门鉴定验收, 两个小区合格率为100%, 质量通病基本消除;住户入住后对工程质量、小区环境均很满意, 成为当地质量、安全创精品工程的样板。

顶层设计, 推进时机正在成熟

近年来, 防水工程质量保证保险在我国未有实质性的推进, 其根源在于, 从法律层面上来讲, 我国目前对建筑防水工程质量实行的是5年保修期制度, 包括渗漏附加险在内的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保险, 也只是保险公司试点的商业险, 并非法定险种。

目前, 我国建筑防水工程质量问题较突出。据日前发布的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委托北京零点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对全国若干重点城市进行的渗漏调查结果, 在全部2 849个建筑屋面样本中, 2 716个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 渗漏率达95.33%;1 777个地下建筑样本中, 1 022个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 渗漏率达57.51%;3 674个入户调查住户样本中, 1 377个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 渗漏率达到37.48%。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理事长朱冬青[7]认为, 目前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行业集中度低, 这些问题反映到市场上, 就是以牺牲产品质量和企业诚信为代价的低价竞争, 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猖獗, 与占据建筑工地主要市场的无资质、无技能的施工队伍合流, 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 其结果是给建筑防水工程质量和建筑主体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隐患。要斩断这条“黑色产业链”, 祛除建筑渗漏顽疾, 需要动员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力量, 齐抓共管, 综合治理。

事实上, 国家质检总局已连续三年将建筑防水卷材列入质量提升重点产品, 联合防水协会、动员防水企业, 在行业开展了扎实有效的质量提升工作;住建部也十分重视防水工程质量, 将建筑渗漏综合治理列入了未来五年集中开展的全国工程质量专项治理———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中, 提出了实现“住宅工程质量水平明显提高, 住宅性能明显改善, 住宅质量投诉明显减少, 住宅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 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目标。

综合治理是政府监管制度的一种修复, 是现阶段主要的质量管理手段, 但要想彻底解决建筑渗漏问题, 必须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质量管理模式。只有在政府维护好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前提下, 才能发挥市场的作用, 靠优胜劣汰和行业重组完善市场机制, 化解行业落后产能严重过剩等诸多行业难题。

现行的建筑防水工程质量保修期制度和质量保证金制度是从政府质量控制角度提出的, 但却让一些企业有了可趁之机, 出现渗漏只要修补就行, 保修制变味成了允许渗漏的制度;5%的质量保证金与使用劣质产品带来的利润相比, 不足一提, 根本不能起到“保证”作用。因此, 必须充分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才能根治建筑渗漏顽疾。

可喜的是, 7月8日, 住建部发出了《关于推进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针对当前建筑市场和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提出了23条旨在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保障工程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建设水平的意见。其中第十一条“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中明确提出:“规范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 积极探索试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 对已实行工程质量保险的工程, 不再预留质量保证金。”

《关于推进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是住建部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总要求, 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为经济活动主体提供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为目标而进行的顶层设计。意见指明了建筑业市场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随着相关实施细则的出台, 可以预期包括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在内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将会得到实质性的推进。

创新之举, 开启质量保证保险新时代

防水行业始终不缺创新前行的企业。7月10日, 一向在行业高举“创新发展”大旗的深圳卓宝科技公司,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零缺陷”超级贴必定誖防水系统上市新闻发布会, 宣布采用该系统的任何防水工程, “一旦渗漏, 双倍赔偿”[8]。卓宝公司表示, 所谓“零缺陷”, 不仅是指该防水系统涵盖了防水工程设计、材料品质、施工管理、使用维护等各个环节对质量的严密把控, 筑起一道道防线, 还在风险保障上实现创新, 引入了工程质量保证保险模式。

据卓宝公司董事长邹先华介绍, 公司此次联手太平财险为“零缺陷”超级贴必定誖防水系统配套的工程质量保证保险, 综合保费费率为0.75%, 其中产品责任险为0.25%,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保险费率为0.5%, 以年预计业务量作为基数, 先进行预付, 待具体签订合同项目时再做单个保单, 保险期限为5年。

所谓“一旦渗漏, 双倍赔偿”是指, 若防水工程发包方选用了卓宝公司的“零缺陷”超级贴必定誖防水系统, 双方签订防水工程承包合同后, 保险公司即给防水工程发包方开具保单;如果防水工程出现渗漏, 凡属因卓宝公司产品质量或施工原因造成的渗漏, 根据协议约定条件, 防水工程发包方直接获得保险公司双倍赔偿 (即按照渗漏点所在的风险单元面积×该风险单元防水工程承包单价×2) 。同时, 卓宝公司还为客户承诺:使用“零缺陷”超级贴必定誖防水系统的防水工程, 施工期间如因非卓宝公司原因造成的渗漏, 由卓宝公司无条件负责维修, 直至不渗漏;在5年保证期内, 如因卓宝公司产品质量或施工原因造成的渗漏, 卓宝公司将第一时间进行维修, 直至不渗漏;保证期之后的维护期, 卓宝公司提供有偿维修及免费技术咨询服务。

卓宝公司的这一做法, 既表明了公司对新推出的防水系统质量的信心, 其“一旦渗漏, 双倍赔偿”的质量保证保险和5年“保修”的承诺, 也使用户彻底甩掉了对建筑防水工程出现渗漏后无人负责的担忧。

在防水行业对防水工程实行质量保证保险, 卓宝虽然不是第一个, 但此次卓宝联手保险公司专门设计的防水工程质量保证保险在做法上有两大创新点:一是针对特定的系统, 保证保险是其“零缺陷”防水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是5年保证期内, 保险公司的“双倍赔偿”加卓宝的“保修”, 风险保障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在国家提出构建全社会质量共治机制、质量强国目标, 倡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以社会信用、工程担保、保险等市场机制实现市场优胜劣汰的背景下, 卓宝成为防水行业中工程质量保证保险的首个践行者, 其“保证保险+‘零缺陷’系统”的全国路演, 表达了为社会奉献不渗漏工程的心愿和信心, 也必将带动更多的企业进入防水工程质量保证保险践行者的行列, 促使行业管理部门及相关方面积极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防水工程质量保证保险做法并在全国推广, 实现两代防水人“以工程质量保证期制度根治防水工程渗漏顽疾”的愿望。

参考文献

[1]田凤兰.国外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期执行情况综述[J].中国建筑防水, 1996 (2) :8-10.

[2]朱冬青.那些年, 我所经历的行业N个第一次[J].中国建筑防水, 2014 (19) :1-8.

[3]佘正华.实行防水工程质量保险促进我国防水系统工程质量的提高[J].中国建筑防水, 1996 (2) :13-14.

[4]孙庆祥.我国推行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期制度试点历程回顾及思考[J].中国建筑防水, 2003 (1) :24-27.

[5]伊生.五年渗漏险列入建筑工程质量保险附加险[J].中国建筑防水, 2006 (12) :4-7.

[6]李雄辉.工程质量责任保险是住宅建筑工程风险管控和质量保障的有效途径[J].中国建筑防水, 2010 (21) :15-18.

[7]刘志奇.建筑渗漏率居高不下, 防水材料要切断“黑色产业链”[N]经济日报:2014-07-04 (9) .

上一篇:文化专题片下一篇:持续增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