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工作论文

2024-08-28

剪辑工作论文(精选9篇)

剪辑工作论文 篇1

画面剪辑是整个电视节目制作当中的后期部分,但其重要性却不言而喻。一个好的画面剪辑对于整个电视节目节奏的把握至关重要。因此,要想把握好画面剪辑的节奏,就需要电视编导在节目制作过程中把握逻辑、重视细节,最后才能制作出一部优秀的电视节目作品。

1 如何寻找画面剪辑的节奏

画面剪辑首先要收集大量的信息,可以多看电影多看书,目的是为了找到节目制作过程中的节奏感,或者找到一个参考。然后就是多实践,有什么软件就用什么软件,重新学习一款剪辑软件的时间成本其实并不高,重要的是你的剪辑思维的养成。有了属于自己的节奏感,有了属于自己的剪辑思维,剩下的就是多练习。

当然,在可能的前提下,多参与剧本讨论和前期拍摄,目的是为了解一个故事是如何形成、实施,以及最后和观众见面的。电影的三个重要创作环节,分别是剧作、拍摄和剪辑。剧作类似画蓝图,拍摄类似生产零件,而剪辑则类似最后的总装。作为将前期设计思路和前期生产最后总成的创作环节,剪辑还是要清晰地了解前两个环节的过程。因为剧作阶段已经完成了功能设计和方向性的框架设计,而拍摄阶段则是细化到具体镜头和空间关系,再予以视觉呈现。剪辑阶段则是确保设计功能的完整体现,以及注入最重要的灵魂——流畅的气息、氛围和节奏,以及准确的时间和空间呈现。

也可以通过模拟剪辑的方式寻找这种节奏感。比如你想剪个动作片,你可以尝试把007的预告放在时间线最底层,然后把它拆分,前十秒是什么,中间20秒讲了什么,用了什么音乐,画面是怎么样的,段落之间是如何衔接,当然还有节奏是哪松哪紧,等等依次类推。分析完,先去找风格类似的音乐,编辑完音乐,再从自己要剪的电影中找出和007预告中大致意思相同的动作,一个一个镜头对照着007套着剪。

2 探索每一个剪辑的细节

好看的纪录片都是故事讲得好,怎么去讲每个剪辑师都有自己的方法,这里只说目前为止适合笔者自己的素材整理——粗剪工作方法。

2.1 看素材之前,先听导演讲一遍故事

主要弄明白大概的时间发展顺序,人物关系,搞清楚这个故事什么地方打动了导演,也就是他/她为什么拍并且坚持拍完。除非制作时间超级紧张,否则,导演如果直接给出了故事结构大纲,那么就直接扔掉。不是不尊重导演,是为了保持剪辑师对素材独立的、客观的思考。没看素材就出结构是剪辑师偷懒加不负责。

2.2 看素材,分类,标marker,做log

首先,在剪辑软件里对素材用颜色进行简单分类,分类系统一般不固定,有时和潘德棋提到的类似——“Interview”(采访),“B-roll”(空镜),“Archival”(档案),和“Recreation”(历史重现),有时也会按照人物或者事件进行子分类,因片而异。然后把所有的素材一条不落的看至少一遍。看的同时会在所有的key moments打marker做标记,并在comments或者log栏里输入关键词。关键词要用词统一,拼写正确,因为在素材量很大的情况下,剪辑师经常会通过搜索关键词来寻找需要的素材。

2.3 听采访,做transcript

Transcript也就是把所有采访内容一字不差听写出电子版文字稿,每段起始注明对应的timecode。这相当于给厨师“洗菜&切菜”类工作,一般会交给intern或者专门的trancript公司来做。为了节省时间,会和步骤2.2同时进行,剪辑师会在这段时间内看素材。

2.4 读transcript,画重点

把transcript打印出来,看的同时,画出所有重要的内容,并在旁边写关键词。

受制于被采访人的说话速度和人类大脑的工作模式,相比我们看一段采访视频并处理其中的语音信息,我们的大脑处理一段同样的文字信息要高效得多。所以个人认为阅读transcript要比只看采访视频的速度快,而且能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发现更多的内在逻辑关系,保持清晰的思路来理出故事线。

2.5 与导演讨论出结构

到此为止,所全部素材都很仔细的看完至少一遍,并且在写关键词的同时顺带对所有的信息进行了初步的思考、筛选、分类,故事的结构其实也该心中有数了。这时候根据看过的素材,画出一张详细的故事结构的mindmap去找导演,讨论,修改。笔者的经验是,剪辑师在对素材的熟悉程度与导演相当之前,不要去找导演聊故事结构,否则:1)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给什么做什么,纪录片剪辑的乐趣丧失了大半;2)就算有好的想法也拿不出充足的理由说服导演,搞不好还会把自己逼得没退路。剪辑师作为较晚进入团队的人,对片子的了解不会比导演更多,所以只有当剪辑师和导演所掌握的信息尽可能对等时,讨论才会有价值。

2.6 Transcript paper editing

把transcript里所有的画过的重要内容用剪刀剪下来(连同timecode一起,不然之后很难找到是哪一段),分类,整理,排列在一起。

这时候会有很多发现:比如很多重复内容,有些表达精炼,有些断断续续(可能是情绪激动导致);比如被采访人本来没有讲清楚的事情,通过几句话,甚至几个词的重新组合,突然变得简单清楚;比如两个人的不同的观点放在一起,哪怕只是各一句,矛盾瞬间激化;再比如某种排列顺序其实比原定的故事结构效果更好。总之,无限可能,惊喜连连,这个步骤做好了,之后可以让导演觉得很impressive。

2.7 按照paper editing搭出纯采访骨架,开始剪辑

拿着满是补丁的paper cut,找到对应的采访视频片段全部拼接起来,现在才进入真正传统意义上的剪辑。首先这是一条很长的timeline,啰嗦无比,要把所有重复的无用的信息剪掉,只留精华。然后通过调整顺序,控制每段采访之间的间隔,让这条纯采访的timeline在情绪上和逻辑上听起来make sense。

至此,片子的骨架大概出来了,闭上眼睛听得懂,但没法看,全是jump cut。接下来要用合适的b-roll等其他类型素材来填肉,让它变得好看,也就是用画面来讲故事——影像艺术的魅力所在和剪辑师的功力所在。之前已经对所有的素材进行过关键词整理,所以需要什么样的镜头应该能通过搜索关键词快速得到很多选择。一般情况下,能用画面讲清楚的内容,不会用采访同时赘述,所以采访会进一步删减。

3 用调整剪辑方式处理冲突与矛盾

还是个人剪辑中的一点经验,比如在剪辑故事的过程中,可能要在原剧本的基础上把结构再调整一下,把人物的脉络关系、矛盾冲突剪的更激烈一些,是平行叙事还是线性叙事,是多切正反打还是盯住主要人物的表演。

笔者总结了一个剪常规叙事的小窍门,特别适用于电视剧对白量很大的戏,就是尾紧头松。人物A的台词刚一结束,马上切到人物B,但不要人物B马上接下一句台词,可以稍做停顿再接下一句。

其实每一个镜头,每一条要看仔仔细细清清楚楚的,很多细节都很重要。要挑表演,挑台词,挑构图,挑调度。从镜头调度到演员调度都要看,一定是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做起。剪辑师要懂构图,要懂声音设计,要懂镜头,要懂表演,还有就是编剧非常重要。很多片子,观众看到的不是编剧剧本那个样子,而是经过剪辑师对结构进行重新解构、结构以后呈现给观众的,第二次创作真的非常重要。剪辑真的是综合的艺术,剪辑以前还被称为后期导演。

4 结束语

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其他通过画面剪辑表达的作品,都离不开画面剪辑这样一个重要环节。剪辑只是一个名词,它是多形态的存在,没办法解释清楚这是一个什么手法,剪辑在任何情况下,它都能以不同的形式手法出现,抓住画面剪辑的细节、特点,形成自己独有的剪辑节奏、剪辑风格,画面剪辑才能更加鲜活。

参考文献

[1]李轶.如何做好剪辑工作的几点体会[J].新闻传播,2012(6).

[2]李谦.浅议电视访谈节目的剪辑技巧[J].电视研究,2012(7):63-64.

剪辑工作论文 篇2

王俊凯工作室要求的节目组道歉

随后,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王俊凯竟然删了原来的宣传节目的微博。此次行为就更是激起了粉丝们的保护欲和愤怒,在网上开始铺天盖地声讨高能节目组。

王俊凯删博

粉丝的声讨图

粉丝的声讨图

可是高能节目组迟迟不肯发声,直到今天下午节目组才发出一份道歉通知,表明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严肃的处理。

节目组的`道歉声明

节目组终于发表道歉声明

就下面的评论来看,很明显这一份道歉声明并不能完全的消解粉丝的怒气,很多粉丝依然不屈不挠的在下面评论声讨。

其实不用想也是,节目组为了博得收视率而故意进行魔鬼剪辑,完全把一个真人秀节目硬生生剪辑成剧本人设,这样也是很过分了,而王俊凯的=在娱乐圈里一直是谦虚低调的代名词,从来没有删过微博的他竟气到用删博来表明自己的态度,看来也是真的生气了。自古以来,各家的魔鬼剪辑害过不少人,也希望各位编辑也能好好地动动脑子,在扭曲事实之前,好好想想这样做能不能经得住粉丝团们的狂轰乱炸吧~

剪辑工作论文 篇3

1 职业素质是记者正能量的来源

2014年9月,在我国来宾市开展了一场名为“好记者讲述好故事”的演讲活动,来自各个县区的多名新闻从业人员作为代表参加了该场比赛。在演讲的过程中,记者用他们朴实真诚的话语讲述了自己在采访、剪辑的工作中的亲身经历,充分发扬了新闻职业的精神和职业道德,展现了我国地方记者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面貌。经过一系列的精彩比拼,最终来自来宾市人民广播电视台的罗姓记者、县电视台的曾姓记者获得了一等奖的殊荣。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够激发记者内心世界的正能量。记者真正把自己看做人民的眼睛,能够设身处地的为人民着想,能够用最真实的言语和镜头捕捉每一个真相,将一些感动人心的英雄人物的英雄事件展现在大众面前。拥有了良好的职业素质可以用最利于群众接受的视角将好人好事,一些见义勇为的新闻进行公开的表扬和追踪,让人民群众对我们的社会更加有信心,进而多关注身边的一些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带动更多人为社会贡献力量。这些都是记者具备了职业素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发扬正能量的源泉。

例如,广西省某地方台记者,在报道一项见义勇为的事件后对见义勇为的男子进行了深入追踪,发现了其家庭并不富裕,依然协同警察将追回的钱财还给失主并且没有索取任何的报酬。记者将这些内容补充进整个剪辑内容中,播放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群众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该男子。记者剪辑呈献的新闻,造就群众的暖心行为就是正能量的传播,就是源于职业素质的呼唤。

2 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及其重要性

新闻作为一项社会性质的事业,肩负着向社会各界传递新闻和讯息、引导舆论倾向的责任。作为一名精神文明的传递员——记者个人职业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剪辑工作,也间接地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和道德风尚。因此,只有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才能真正的会剪辑、会做新闻、会做一个成熟的媒体人,也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地方电视台记者的职业素质之所以备受重视,是因为他们是距离群众最近的,其素质直接影响到新闻行业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因此,地方台的记者要恪守原则,做到群众利益最大、合理剪辑、报道要还原事实真相。具体要拥有的职业素质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作风要端正,包括意识的自觉和判断自控性等。有了自觉性,记者们才能有明确的针对性,从社会意义的角度认知采访剪辑行为真实性的重要意义,即使面临要损失一定的自我利益,也要秉持公正的信念,做到为人民服务。拥有了判断的自控力,记者就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能极大程度的做好剪辑工作,把事件本真的状态呈献给大众。

第二,职业道德要严守。记者是社会的良心,如果记者本身的道德人品有残缺,如何能够引领他人,又怎么会有信服力。

第三,知识面要广。在信息时代,每天都会发生很多的事件,要把事件尽量真实的、细致地传递很有挑战性。新闻报道就是向大众传递最新的信息内容。记者一旦拥有了较高的知识涵养,在采访包括后期剪辑时更容易抓住重点,提升新闻质量,也能让呈现出来的新闻更贴近受众意愿。此外,技能方面的修养提升主要涵盖了方言、外语、电脑等。

第四,情感上的号召力。记者在传播新闻内容的同时更多的是在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用理性看待事实,用情感引导事实背后的深层意义。新闻作品要想吸引观众,除了真实性,还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情感厚度,情理并重,才有强大的号召力,才能直击人心。

为了最大程度维护新闻媒体在群众心中的名誉,各级地方媒体必须加强记者的素质教育,提升业务的质量以及思想的水平;制定规范帮助记者提升道德和工作水平,强化自身的文化、职业素养,尽心竭力服务于地方人民。新闻内容的剪辑要做到无愧于事实,无愧于观众,要做到对社会负责,按照新闻的标准进行选材,剪辑和播放。

3 结语

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坚定地支持正义,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己任,尊重事实,自律自强。只有地方电视台的记者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质,才能健全整个的新闻市场,保证新闻质量。

参考文献

[1]章敏.论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J].西部广播电视,2013,(8).

剪辑师要素 篇4

·在有限的素材中找出最好的表情和动作的眼力、·剪辑素材并发现它们与下一画面连接的剪切的能力、·运用影像和选择音乐的能力,以及制造旋律和情节的创造力。

·剪辑者还要赋予由连续的静止画面所组成的电影以跳动感,给影像注入生命。

剪辑者会自然而然地在众多的镜头中找出最棒的表情,找出哪一点是剪切点,这就是剪辑的旋律感。与此同时作品的全貌也会在许许多多的摄影素材中慢慢呈现出来。透过素材,看到作品应有的面貌。

二:寻找剪切点的方法

应该在哪些地方进行剪切和连接呢?寻找剪切点无疑是编辑者的重要工作之一。在这里有点需要注意,这就是画面的顶点。

所谓画面的顶点,是指画面是动作、表情的转折点,比如人物手臂完全伸展时,点头打招呼后低头动作结束时,球体上升即将下落时,收回笑容的瞬间等。

影像是一连串静止画面的连续,因为前面的胶片在人眼中会形成残留的影像,所以胶片上的画面看起来才是动态的。因此,越是激烈的运动,在画面的顶点或者在动作开始的前一刻进行剪切,会在后面的胶片上产生强烈的残留影像的效果,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产生旋律感的剪切点

让我们以翻书的动作为例,看一下寻找剪切点的方法。

如果从动作完全停止的状态开始拍摄,忠实地将翻书的动作从一开始拍摄到结束,这样观众一看就能知道是翻书的动作。

但是,仅仅让人看明白是无法体现出影像的美妙之处的,旋律感和舒适感同样不可缺少。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把最开始的剪切点选择在翻书动作已经开始的状态。若把翻书这个动作分解成1~24个画面,那么就把最前面的3~4个片断剪切掉,作为开始的剪切点。

这种改变对于理解翻书的动作没有任何影响。相反,还能表现出动作的旋律感和舒适感。这种剪辑方法也可以运用到其他影像中去。

四:电影剪辑的正确方法不是只有一个

有一点希望大家不要误解,那就是剪切点并不是唯一的。

书页翻到中间时可以作为一个剪切点,翻书动作快要结束的时候也可以作为一个剪切点。

根据作品的不同,前后画面的不同,剪切点可以有所变化。正确的剪辑方法不是唯一的。当然,剪辑也有其固定的形式几约定,它们可以说是剪辑的规则。了解这些规则非常重要,但由于剪辑本身是一项富于创造性的工作,所以有时也会打破规则,进行一些新的尝试。

五:剪辑的目的

从物理制约中解放,自由控制时间和空间

·在摄影和制作中有时需要分割镜头,在后面把它们构成一个情节

·在作品中省略故事中实际时间的流逝

·省略故事中空间的移动

结合演出意图构成剧情,确定作品的最终面貌

·有目的地进行镜头的连接,明确、强调想表达的内容

·使镜头的顺序和结构更严密,突出情节性要素

六:动作剪辑中的固定规则

被拍摄物体为移动时的剪辑方法。

动作连接,是指对被拍摄物体的动作进行的剪辑。

从前,常常要因为更换胶卷而不得不中断对一个动作的拍摄,然而用不同的镜头连接起来的同一个动作,看上去效果却出奇的流畅,给人以深刻印象。据说这就是这一剪辑方法的起源所在。

七:

一、动作以7:3连接

首先看一下动作剪辑中的基本之基本,“动作连接”。

“动作连接”是指把一个动作用两个画面来连接的剪辑方法。

从理论上不说,这两组影像只是画面大小上的差别,描述的是同一时刻的同一动作,所以从任何一点开始剪辑都可以。

但是,这时会出现动作不连贯或重复的现象。最终剪辑出来的影像缺少节奏感。

一般的影像剪辑方法是按照7:3或3:7的比例来连接动作,以达到动作流畅的效果。这样一来,不仅前后动作看起来连贯,节奏感和生动感也应运而生。

当然,按照7:3的比例连接并不是绝对的真理。根据素材和剪切点的不同,人眼有时会产生重复、跳越的错觉。

所以,故意将某些镜头剪切掉或是重叠起来,动作反而看起来更加自然流畅。在不同的影像中尝试着改变剪切点来看看效果吧。

二、把两个动作连接成一个

将不同的被拍摄物体的多个动作连接成一个,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单个动作剪辑”。

下文是使用的范例是:被打出本垒打的投手和一垒手回头看着飞出去的球。两位选手在同一时刻完成“回首”这一动作。

要想充分运用甩有的素材,一定会采用这样的连接:打出全垒打->投手回头->垒手回头->远远飞出去的球。但是,采用这种连接方法,两位选手回头的动作就重复了,会给观众赞成一种沉闷的印象。

单个动作剪辑会把这两个回头动作整合成一个,通过剪辑来消除时间差。

具体而言,就是在投手回头动作的前半部分进行剪切,连接上一垒手回头动作的后半部分,这样能加强速度感并使画面连贯。

动作连接的要点

两台摄像机在相同的位置和角度拍摄出了两种不同大小的影像。如果是不同的位置和角度,也可以使用这一规则来处理。

当然,如果素材不是同时拍摄而成的,只要改变一下角度,以某一动作的顶点(某一具特征性的动作)为剪切点,连接的方法会有很多种。例如,先拍摄球出手前的一瞬间,随后再拍摄出球后手向下收回的动作,然后把它们进行连接。

以动作为中心进行剪辑时,必须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以下就是要点所在。

①将时间看起来较长的镜头作为主要镜头。

②考虑画面的上下左右,以免影响动作的连续性。

③大幅度改变运用和摄像机的位置会画面的气势。

④按照实际时间进行的连接看上去会比较拖沓,因此要压缩过渡动作中能省略的部分。特别是动作激烈的场面,镜头的长度要缩短。

⑤同时拍摄而成的素材理论上可以在任意一点进行剪辑,但是选择不同的剪切点,重复或省略一些镜头,动作会更为流畅。⑥同一动作使用不同的画面连接时,要尽量在动作的顶点处进行连接。

三、有目的地重叠动作用以强调

通过有目的地重复,用以强调某一动作,这种方法被称为双重动作或是三重动作。

范例影像中,把投手手臂举到最高点的镜头作为剪切点,连接从前方、后方拍摄到的这一动作,最后再连接出球后手向下收回的侧面全镜头。

这样一来,对于观众不说,动作可能并不是那么流畅,但是“出球”的动作重复了3次(三重动作),给人印象十分深刻。

双重动作,只有当有意识地想要突出某一动作时才有效,而且要尽量精短,以免冗长。

四、激烈的动作场面可能省略中间部分

剪辑的目的之一在于时间和空间上的省略。

如果按照实际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移动进行剪辑,再多的时间都不够表现,观众也会觉得冗长、乏味。

这时,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抽取同一动作的部分中间镜头,然后连接组合。

这种方法也被称为中间抽去手法。

它的作用是能大幅度地缩减时间,增加影片的速度感,让观众百看不厌。

运用这种手法时,必须选择抽去哪些镜头,这是难点所在。最重要的是不能剪切掉动作的顶点(特征性动作)。手臂举到最高处、手臂放到最低点、最生气时的脸、笑得最灿烂时的脸等,如果抽去了这些顶点镜头,就无法了解动作会朝哪个方向发展。

跳跃式剪辑发展了这一手法,它是中间抽去手法的一种,由戈达你创立,如唱机针般地对影像进行跳跃式的连接。

跳跃式剪辑敢于打破传统剪辑的禁忌,使制作让人印象深刻的场面成为可能。

动作的中间抽去手法

通过抽去中间镜头来省略时间并突出速度感时,必须注意选择应该省略哪些.省略其他镜头,最初状态、投球时手臂位置达到最高时,手臂下垂,仅用这3个镜头就能最低限度地表现了出投球的动作。

五、连接FRAME IN和FRAME OUT画面

被拍摄物体在拍摄框架中,这被 称为FRAME IN。

反之,被拍摄物体离开拍摄范围,则称之为FRAME OUT。

走路或奔跑中的人、动物、小轿车、电车,这些移动中的物体都可以对它们进行剪辑。

我们一起来考虑一下怎样连接同一被拍摄物体在不同背景下的FRAME IN和FRAME OUT画面。

自行车从镜头前骑过的场面,在不同地点拍摄两组同样大小的镜头。

当然,我们可以按照从自行车驶入空舞台(镜头中只有背景,没有被拍摄物体)到自行车驶出镜头的顺序连接。这样的连接方法没有错,但是空间上显得过于空旷,而且动作不够流畅。

优秀的、有节奏感的动作连接方法是在前一组镜头是被拍摄物体即将离开拍摄范围时,然后连接上后一组镜头中物体刚刚进入拍摄范围的镜头。

要点是使用被拍摄物体一半在镜头中,一半在镜头外的画面。这样连接动作看上去会比较流畅。

如果被拍摄物体在前后两组镜头中的角度不同,在FRAME IN和FRAME OUT之间加入一帧空舞台镜头,画面前后会更为连贯。

六、用暗镜头或共同点连接不同被拍摄物体的动作

不同被拍摄物体的动作怎样连接?

范例中是奔跑而来的人物和飞驰而去的汽车之间的连接,首先让奔跑而来的人物越跑越近,直至充满整个画面,使画面变成黑色,然后连接上后续的镜头。

虽然人物的奔跑速度和汽车的速度不同,但是一来一往之间的黑屏(或者是光线很暗的镜头)成功地再现了流畅的动作。

对话剪辑中的固定规则

人物台词的剪辑方法,对话在这里就是指台词。

对话剪辑是指对登场人物的台词进行的剪辑。

它与动作剪辑并列为最具代表性的剪辑方法,是展示故事情节时不可或缺的因素。看起来简单的对话剪辑,其实也是一些用来表现特殊效果的固定规则。

一、台词以1:3连接

台词与台词之间,除去SE和BGM等之外,余下的就是无声状态了。

对于影像剪辑来说,重要的是如何制造出这种无声状态,并利用它来表现影片的节奏。

范例中是两个人在车上对话的场景。剪辑的关键在于两人的对话之间应该有怎样的间隔。一个一个的对话镜头都是用摄像机代替另一个人物拍摄而成的,因此两个人并没有进行真正的对话(=间隔)。剪辑时,如何制作出自然的对话间的间隔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对话与对话之间的间隔按照1:3的比例进行连接会比较连贯。

如果前组镜头中台词结束后所空的间隔为1个长度,那么在后续镜头中的对话开始前就要空出3个长度的间隔。

二、台词的上移下移,增加戏剧性效果

对话的上移下移,即将台词部分插入前一镜头(上移)或拖入后一镜头(下移)中。

它的作用在于突出人物因对话内容而产生的表情和动作的变化。

例如:A先生被某人叫住。B先生向他打招呼说“你好,A先生”,将这一部分上移,随后出现B先生的镜头中再插入上移了的A先生的台词,“这不是B先生吗!”。

这样一来,整个场面就显得更为流畅和连贯了。

例如:将前一镜头中的“我有了喜欢的人”这一关键名下移,突出表现在这句话的影响下男主角的表情变化。这是这一技巧的意图所在。

例如:为了突出女主角在男主角邀请兜风的前后表情的变化,将男主角的台词上移,和女主角的脸部镜头一起出现。如果不上移台词,画面中中有女主角无声的脸部镜头,影片会显得很长,而且没有节奏感。

并不是台词的长短决定镜头的剪切,而是要一边考虑情节一边进行有目的的剪切,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三、使用嵌入的蒙太奇手法表现心情

要想让上面的场面更戏剧化,可以使用在台词之间插入其他镜头的方法。比如,露出一点后续的镜头,这样也是可以的。

前组镜头中女主角的台词说到一半时,插入男主角的脸部镜头,这样不仅能表现出男主角在听了女友的回答后强烈的表情的变化,更是能强调之前平静愉快的状态。

非动作和台词的剪辑方法场景转换和制造连接点

一、初学者可以使用传统的O.L方法柔和地过渡镜头

O.L(OVER LAP重叠摄影)与淡入、淡出一样,是非常常见的过渡效果。

表示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移动,也可用于表现心情。

类似的过渡方法还有抹拭法、消散法等。

二、用遮蔽物连接不同场景!换窗 换窗是指被拍摄对象的前面有遮蔽物时,通过用遮蔽物遮挡画面的方法来过渡到后续镜头的剪辑方法。

遮蔽物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不可动遮蔽物(墙壁或是其他很大的东西)和行人等可以动的对象。

两者本来都是可以直接连接的,但是使用遮蔽物连接显得更加自然。

三、用模糊画面连接不同的场景

聚集和不聚集是指把模糊的图像渐渐合成清晰的图像,或把清楚的图像渐渐变为模糊的图像。

因为它是非常抽象的画面,所以用它来连接两个不同镜头时非常自然。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前面的图像和后面的图像在颜色和图像上没有共同之处,最后做出的结果看上去会很不和谐。

比如说,从红色的玫瑰转到警车的信号灯,或是从一个人的脸转到另一个的脸等,模糊画面连接的应该是具体的场面,在舞台或被拍摄对象在颜色和形式上有共同点时才能使用。

四、用运动造成的模糊效果连接镜头

快速移动拍摄是用极快的速度左右(也可以是上下)移动摄像机进行拍摄。

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会出现模糊的效果,连接不同的镜头。

这种手法给人以重视空间移动的印象,注意应该使用非常短的快速的镜头。如果使用了冗长的镜头,就很难作为场景转换的连接镜头来使用了。注意不同场景中的背景也应有较大变化。

五、用一样的风景来连接镜头

空切是在连接同时进行的两个不同场景时,在前面的镜头中将摄影机抬起拍摄天空,再将摄影机落下变为其他场景的镜头剪辑方法,不是蓝色的天空也可以,可以使用月亮、太阳、星星等。

两个镜头中的场景可以离得很远,但是一定要有共通点(如大海)。

六、用曝光效果连接镜头

像用强烈的闪光灯来拍摄一样,用闪光(快速闪光出现的完全白色的镜头)来连接不同,镜头的方法叫做闪光效果。

即使连接毫无共通点的镜头也能做到完全没有不和谐感。

广告和音乐电视中经常用到这一手法。

七、用分割画面过渡到后续镜头

一般做法是将同时进行的镜头分割后放在一起。如果不这样做,观众会很难理解画面。

将镜头的右半部分分割出去,插上其他镜头来构成整个画面的。在表现同步的事件时非常管用。

其他有代表性的剪辑方法

影像产品可以说是蒙太奇的集合

最后介绍的是CUT BACK(回切)等有代表性的剪辑方法,剪辑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剪辑方法,使情节、登场人物的心情,以及影像的含义等有很大的改变,有的作品甚至由此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蒙太奇就是通过画面的组合来产生出故事性的,这里向大家介绍这种效果非常好的剪辑方法。

一、让同时进行的不同镜头交替出现

让在不同场所同时发生的事情交替出现,这叫回切(也可以叫做交叉剪切)。

回切在强调场面连续性的同时,增强紧张感和表现力。

通过改变镜头的摄影速度(慢动作),可以使情节表现力更强。

在回切中让不同场所的镜头交替了出现,最后双方出现于同一场所,这种方法效果会更好。

例,约会迟到了,快速跑步的男性镜头与在约定地点等待的女性镜头交替出现。最后,无论是两人最终见面,还是男性没有赶到,女性一个人去逛街,镜头效果都会很好。

与回切相近的剪辑方法还有回闪(FLASH BACK)。

回闪是在表现登场人物的回忆或心里描写时,插入很多超短镜头。

二、当连接很困难时,插入黏合剂似的画面

切出(CUT AWAY)是像黏合剂一样连接前后镜头的剪辑方法。它是一种反传统理论的方法,在连接尺寸相同的两幅画面时全观众以很大的震撼力。

例如,拍摄两个人在咖啡厅的情景时,并不是把两个人的特定镜头连接在一起,而是在中间插入咖啡方糖的镜头,这样影片显得更有节奏感。

只要插入的镜头拍摄的是前面镜头中出现过的物体就可以。例,把女性看宝石的镜头、宝石的特写镜头和她在其他商店购物的镜头连接在一起。请大家自己感受一下,如果没有这个宝石的镜头,在节奏感和震撼力方面给观众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三、用不同框架的镜头连接,产生节奏感!

放大和缩小是给普通镜头带来新奇感的很常见的方法。

将框架不同的心情镜头(一般是可以表现人物心情的特写镜头)与场景镜头(状况镜头,一般是远镜头或超远镜头)阶段性地连接起来,通常的做法是分成3个阶段,注意不同镜头的框架是不同的。

例如一个分3次接近一个吸烟男性的镜头(放大)。也可以分3次将镜头逐渐拉远。

如果使用同样的框架单调,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从电影看“回切”的奇妙之处

回切,就是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场景镜头以某种关联XXXXX错出现的剪辑技巧。

这种方法看上去似乎很难,实际上,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剧与电影中看到,它是一种非常普通的剪辑手法。

比如,打电话的男人和女人交错出现,这是很常见的镜头,但它使用的就是回切方法。

回切的优点是让时间的流逝重复出现,给人以更加接近电影的时间感。

比如描写杀人犯以及追捕他的警察的时候,用回切的手法会使影片进入高潮,提高速度感,给观众以更高的紧张感。《沉默的羔羊》中的高潮情节就是用回切的手法巧妙地展开的。

回切的手法可以赋予镜头新的含义。

比如希区柯克的电影《捉贼记》中的情景:凯力.布兰德和格蕾斯.凯莉在旅馆的房间里交谈的时候,窗外放起了烟火为。这里烟火为了隐喻两人的恋情。这里对烟火煌镜头进行回切,使得影片的情节更有表现力。

在克波拉的影片《地狱默示录》中,回切又变得有几分哲学意味了。

剪辑工作论文 篇5

1 画面剪辑中易出现的误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我们使用的后期剪辑设备也不断更新。现在普遍使用的是非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设备比以前的编辑设备更容易操作, 同时设备本身有很多特技模板, 在制作电视片时更方便快捷。这些特技模板使很多初学剪辑的人认为, 只要能熟练掌握特技使用技巧就能够制作出高水平的电视作品。其实不然, 这些特技只是在制作电视片时的一个辅助手段, 如果剪辑人员不能够掌握电视片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只是频繁的使用特技, 只会让观众觉得一头雾水, 被炫目的特技弄花眼。

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剪辑人员, 不仅要掌握剪辑技巧, 更重要的是要准确把握电视节目中的主题思想, 把自己对于节目的理解和创造融入到剪辑之中, 非编特技只能作为一个可以锦上添花的工具。

2 画面剪辑的准备工作

2.1 修改脚本, 确定主题

在画面编辑之前, 首先要认真研究脚本, 确定节目的主题。文字稿件跟电视稿件在叙述和表达上是有所区别的, 语言不能过于繁冗和啰嗦, 要精炼简洁, 所以在研读脚本过程中, 有些不适合电视语言的文字要修改掉, 紧紧围绕节目主题, 表达主题中心思想。

2.2 了解素材, 扩充素材

根据已经确定的节目主题, 对拍摄的镜头素材进行大致了解, 这个过程除了可以初步判断素材是否充足, 是否符合主题之外, 也是一个激发想象力创造力的过程。

2.3 根据节目风格确定剪辑风格

不同的电视节目有不同的题材和主题表现形式, 例如电视节目短片有纪录片、专题片、宣传片等, 而电视新闻与电视节目短片又有着不同的表达需求。画面剪辑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想要表达的主题确定采用哪种风格。

3 画面剪辑技巧

3.1 抓住事物的规律

事物都有自己的客观规律, 在剪辑画面时, 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剪辑可以使画面更流畅。比如在剪辑两个人面对面对话的时候, 先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话, 接下来就应该是另一个人的反应镜头, 如果在这个时候插入别的画面, 就违反了事物的一般规律, 使得画面看起来跳跃又怪异。又或者在剪辑纪录片时, 想要表现一个人从早上起床之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就应该按照一般人们起床后的步骤来拍摄, 洗脸刷牙, 吃早饭, 出门等。这样安排剪辑既符合了事物的发展规律, 又成为镜头剪辑时的一个客观依据。使得节目流畅又符合一般观众的审美情趣, 不因为跳跃或突兀造成观众无法理解的情况。

3.2 镜头剪辑的手法

在对两个镜头进行拼接过度时, 剪辑人员可以使用淡入淡出、硬切软切等手法, 或者二维和三维特技等特技进行剪辑。通常情况下, 淡入和淡出使用在一部片子的开始和结尾, 或者其中某个片段告一段落的地方。二维和三维特技则可以在两个画面过度时起到特殊的划像作用。

硬切, 就是两个镜头之间不使用任何技巧的过度, 一般的新闻或者需要平铺直叙的电视段落都会采用硬切的方式。硬切可以通过控制画面时间的长短起到控制段落节奏的效果。如果需要表现一个人急切的寻找某样东西的时候, 就可以通过快速的切换短镜头来增加片段的紧张感, 通常情况下, 在一些节奏较快、以及高潮部分的电视片中, 可以使用硬切。

软切是指前一个镜头的最后几帧同后一个镜头的前几帧运用淡入淡出的特技重叠, 然后过度的方法。软切一般用来表现具有诗意的画面, 例如电视散文片, 或表现某人内心焦灼的情绪等需要表达画面情感的段落。剪辑人员应该多运用不同的镜头过度手法来体现电视片的节奏感和层次感, 从而提高电视片的艺术表达效果。

3.3 背景音乐的节奏

音乐也是在剪辑画面时一个重要的依据。在电视片中添加音乐能够烘托气氛, 表现更多的情感。制作电视片时背景音乐常用的有两种, 一种是舒缓的抒情的, 一种还激昂的紧张的。这时候镜头就要配合音乐节奏的强弱, 搭配舒缓的节奏就使用缓慢的摇镜头或软切镜头;搭配激昂紧张的节奏使用快速硬切的短镜头或者大气磅礴的大景别镜头。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为了使画面和节奏和谐统一, 能够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达到1+1>2的效果。

3.4 新闻类画面剪辑特点

新闻类画面剪辑也是后期剪辑人员比较重要的一项剪辑工作, 在新闻画面中, 首先要尽量根据解说词编辑画面, 解说词说到某一场景, 而画面还停留在上一场景中, 容易使观众产生错位感。画面与画面之间可以采用“动”接“静”、“静”接“动”, 或者“静”接“静”的方式衔接, 如果使用“动”接“动”的画面, 前一画面要有落幅, 后一画面要有起幅, 画面之间的链接才能顺畅, 不产生跳跃感。这其中的“静”是指固定镜头, “动”是指运动镜头。

新闻画面不追求紧张的节奏, 是以画面的稳定, 叙事表达清晰为准, 每个镜头的时长不宜过短。镜头时间太短给人紧张跳跃的感觉, 一般适用于专题片或者电视片中。在新闻编辑中, 为了追求现场感, 有时会在剪辑时加入一部分现场音, 例如在晚会演出的新闻报道中, 或者在一些重要的会议新闻中等。这样能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但是要注意背景音与画面不能声画错位。

电视画面剪辑是一项看似简单但是却不容易做好的工作。这项工作容易上手, 但是想要把画面剪辑的流畅优美, 起到升华主题作用还需要剪辑人员多年的经验与自身素养的积累。在各项技术快速更新的当下, 剪辑人员不仅要掌握更多的剪辑技术手段, 同时也要不断的学习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 才能制作出更优秀的电视作品。

摘要:电视画面剪辑是一项看似简单但是却不容易做好的工作。这项工作容易上手, 但是想要把画面剪辑的流畅优美, 起到升华主题作用, 还需要剪辑人员多年的经验与自身素养的积累。剪辑人员要把前期拍摄的画面进行重新编辑和剪切, 制作完成一部内容完整主题清晰的电视作品。就需要把握剪辑节奏, 根据剪辑技巧对画面进行剪辑, 为观众带来赏心悦目的电视节目。

剪辑工作论文 篇6

关键词:电视节目,画面剪辑,声音剪辑,技巧

随着经济的发展, 各种先进的技术不断的更新换代, 而电视节目的后期剪辑技巧也越来越受大家的关注, 那么, 如何不断完善电视节目的剪辑技巧, 成为了众多人的关注。本文将主要针对目前新形势下剪辑技巧进行探讨, 旨在能够对这些技术有更深的了解。

一、画面剪辑技巧

画面剪辑是电视创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每一个电视作品都是由许多个不同的画面组合的, 通过合理的组接, 构成了一个个段落, 因此, 电视创作必须要掌握好画面的剪辑技巧, 并将其完善, 对于电视剪辑者来说, 有以下几点必须注意:

1. 根据节目的内容来挑选镜头;

2. 必须要以最能够传达创作意图的方式来决定镜头的先后顺序;

3. 必须合理确定镜头角度、长短、景别, 来把握节奏, 从而达到预期的创作效果。电视画面的剪辑从内容上讲虽分为电视剧类剪辑、综艺类剪辑等, 但是其都有自身的规律和技巧, 下面我们简单讨论一下画面剪辑的一些技巧。

(1) 蒙太奇手法

蒙太奇简单说就是剪辑, 是段落与段落、镜头与镜头之间排列组合的方法, 其主要有叙事与表意两大功能, 所以说蒙太奇基本可以分为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叙事蒙太奇包括连续式蒙太奇、付现式蒙太奇、平行式蒙太奇等。而表现蒙太奇包括象征式蒙太奇、对比式蒙太奇、抒情式蒙太奇等。

(2) 画面类型

明确画面的类型则是确定画面的功用, 对节目主题能够起到点题的作用, 这就是支点画面, 围绕着支点画面的修饰性, 说明画面就是交待画面。交待镜头与支点有着逻辑上的联系, 二者在编排上没有固定模式, 穿插于支点画面和交待画面的画面被称之为过渡画面, 其功能主要体现在节奏过渡和气氛过渡等方面。

(3) 画面的选取

画面的选取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通常我们选取的画面表现影响着人们收视心理。由于不同的镜头向观众传达着不同的信息, 每一个镜头都有它特定的意图。据悉, 《断刺》很多场景在后期特效时都逐帧调色, 这对于电视剧一秒25帧画面来说, 每一帧调色可是不小的工作量。在经过调色后很多场景变成了暖色调画面, 和以往革命片常用的冷色调完全不同, 画面也随着修改, 变得明快起来, 而导演表示:“我们希望革命剧也能给大家带来温暖的感觉, 而不仅仅是被冰冷包围。”

4. 剪辑的手法

下面将简单介绍电视节目中经常使用的剪辑手法:

(1) 零度剪辑:这种方法是镜头与镜头之间采用连续对切的一种组接方式, 电视从始至终没有任何特技, 没有任何变化, 因此, 这种剪辑在无论是电影或者电视史上都被称之为“零度剪辑”。电影语言得到了革命性的改变。笔者试以1992年米克·杰克逊导演的影片《保镖》, 1997年奥利弗·斯通导演的影片《不准掉头》和2008年丹尼·波尔导演的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三部影片, 来说明对电影语言和零度剪辑手法都具有了变革性的改变。

(2) 暴雨剪辑手法:电视节目的剪辑有时会给观众带来某种“暴雨如注”的感觉, 特别是一些比较激烈、勇猛的电视剧的剪辑会形成一种连续不断的视觉影像的激流, 给观众造成心理强烈的冲击。如美国电影理论家大卫·波德威尔对胡金铨武侠电影的剪辑倍加推崇, 他认为胡金铨在《忠烈图》中处理的凌厉的飞踢, 都是“运用快如闪电的剪接法, 但每次的镜头组合皆有所不同。

(3) 流畅剪辑法:这是创造时间空间连续幻觉的一种摄影手法, 使一连串的镜头看起来像呈现事件发生的样子。

二、声音剪辑技巧

声音剪辑是通过声音的选择组接、创作等方式来表现人物感情、环境气氛的, 它是艺术化的听觉世界, 与画面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声音的剪辑又分为平行剪辑和交错剪辑两种, 这些都是针对画面而言的。

1. 平行剪辑

平行剪辑是指画面和声音同时出现, 其具有平稳、严肃、庄重等特点, 能够具体表现人物在规定情境中所需完成的任务。比如, 电视短剧《我爱我家》有一集描写了邻里之间因装修房子问题而引发的事件, 就是采用了平行剪辑。上一个镜头的声音结束后, 声音和画面立即切入, 当两个当事人在法庭上吵得面红耳赤、各不相让时, 电视里的声音和画面也是按着争吵的激烈程度进行短镜头的切换来渲染气氛。

2. 交错剪辑

传统的方法是镜头切换的同时声音也戛然而止, 而如今错位剪辑法是指把声音延续到了第二个镜头, 有序的连贯了电视的节奏。即上个镜头的人物切出的声音拖到下一个镜头人物的画面上。例如, 在综艺晚会中, 主持人串联声和下个节目观众的掌声及节目开始的画面处理等, 就必须采用交错剪辑法, 这样才能使画面活跃起来, 使观众感觉流畅、明快、生动而不呆板、拖沓。

作为剪辑者, 为了能够在剪辑台上准确体现导演的艺术构想, 就需要具有广泛的文化艺术知识, 在真正理解文学剧本, 深刻领会导演的创作意图的基础上, 参与从分镜头到现场拍摄的全部创作过程。

参考文献

[1]江强, 黄匡宇, 施建, 电视画面创作技巧,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

[2]徐行明, 电视节目编辑,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年

[3]徐威, 电视节目声音与制作,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年

浅析剪辑艺术 篇7

剪辑简单来讲就是把影片制作中拍摄的素材,进行重新组接,再次创作,处理好镜头与镜头之间的时空关系,最终完成一个寓意明确、有艺术感染力的连贯作品。剪辑在某种意义来说类似于蒙太奇。但实际操作中,剪辑要比蒙太奇复杂繁琐。要想让你的作品深入身心、脱颖而出, 不仅要把握作品的整体风格、节目立意、导演意图等主要内容,还要掌握很好的剪辑手法与技巧。

二、剪辑技巧

镜头的组接要符合生活思维的逻辑。达到主题明了,镜头的选用符合大众的心理需求,同时要遵循轴线规律,让画面有明确的方向感。拍摄机的位置始终要在主体运动轴线的同一侧,如果跳过运动轴线的另一侧就属于“越轴”了,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是不允许出现越轴的。

景别的变化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蒙太奇句型。前进式句型: 是指景物由大景别向小景别过渡,表现由低沉到高昂向上的发展。后退式句型反之,在镜头中是由小景别过渡到大景别。环行句型: 是将前两种句型一起运用。从特写逐渐过渡到远景,再由全景推到特写,这类的句型一般在影视故事片中常见。镜头组接,不能将画面内容变化小的同机位同景别同主体的画面组接起来。否则会让观众感觉画面重复,产生厌烦。再者就是,只要画面中的内容稍有变化,就会给人跳动的画面效果,破坏镜头的连续性。所以,画面人物的大小及角度的转变宁大勿小。如果我们遇到以上情况时,不妨试试采用过渡镜头。例如变换角度拍摄,然后进行分析并组接,或者机位不变,让表演者改变位置、动作,再或者编辑字幕让其过渡。总之,视觉效果上不要让人感觉错位和跳动。

在镜头组接的过程中还要遵循“动接动”。如果画面中角色的动作是流畅连贯的,我们就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表现画面,按照运动规律将主体的动作顺畅的连接在一起,既简洁又富有艺术性,我们称此方法为“动接动”。例如昆汀·塔伦蒂诺导演的作品《低俗小说》中,朱斯、魏文生在沃夫和朋友吉米的帮助下换掉染有血迹衣服的片段中,吉米正面向前接两人的脏衣服,此镜头紧接的就是吉米接衣服的过肩镜头,朱斯和文生正面向吉米递衣服。两个动作形成动接动,画面连冠流畅。

处理镜头节奏是一个很关键的过程。要根据影片主题、感情色彩来处理节奏。画面效果不要让观众觉得突兀跳跃,例如在缓慢的节奏里用到了很急的转换,那样观众难以理解。当画面节奏紧张强烈时,我们就需要减少镜头画面的帧数,使镜头变换的频率符合观众的心理需求,以此强化观众的情绪,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动作组接时我们可以借助人物、动物、生活用具等等作为镜头的转换手段达到动作的连贯性。在剪辑实践中我们一般会遇到这几种镜头的组接,组接方法如下: 特写镜头组接,上个结束镜头是特写,下一镜头要从特写逐渐拉镜到大画面,来说明另一情节的空间环境。景物镜头的组接: 在切换镜头时,可以用景物来过渡,在展示空间环境的同时又达到了以景抒情。声音转场: 用解说词转场,用画外音和画内音相互交替转场,例如,要表现一些电话场景。多屏画面转场: 这种技巧也被称为多画格和多银幕。在双方通电话的画面场景中就可以采用多屏的画面,这样通电话的双方或者单方都可以很好的表现出来。镜头组接的方法有很多,并没有具体的规定,只要是能够表达导演的意图,根据情节的内容和需要,达到更好的叙事效果即可。

三、声音的处理及作用

声音处理,不仅要控制好声音与画面的关系,还应该考虑到声音与声音的关系。当我们很认真的在观察一样东西时,或许会聚精会神的倾听某种声音,也或许没有精力听到周围其他的一切声音。所以,声音同样要像画面一样,必须经过精挑细选,有重点的运用,最后达到声音的统一,使其具有渲染气氛的效果。

剪辑节奏与声音的结合: 在剪辑中会包含很多种声音,有人声有大自然声还会有背景音乐。当剪辑点用人声来作为基本依据时,主要涉及到解说词和人物对话。处理这种剪辑节奏会比较客观,例如当画面内容为两人漫谈人生时,剪辑节奏就要配合画面内容慢下来,否则会违背观众的心理要求。当两个人在吵架,大吼大叫的时候,剪辑节奏就应该快起来。人声剪辑一般分为平行剪辑和错位剪辑,这两种形式在剪辑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密不可分的。例如当你要表现两个人物交流的场景时, 最好增添一些人物表情特写,这样既可以表现出他们交流的过程,又能生动的体现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

“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是一种很有艺术的表现方法,当要表现人物内心一片空白或者产生畏惧、孤寂、冷静的心理时就可以选用无声的艺术手法。这种“无声”的表现方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表达情绪和节奏上与“有声”形成鲜明的对比。例如在两个人声嘶力竭的吵完架后,双方都特别低沉郁闷,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胜有声”的不安,这时采用无声效果就会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但这种无声的场景如果出现频率偏多就会降低画面的节奏,使观众产生烦躁的主观情绪。

在影片中出现的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不应该盲目、重复运用,要有目的有节奏的选取素材,使其恰到好处。当我们选择一种声音素材时, 必须要问清自己为什么要用,用到哪里? 怎样来用? 要考虑到声音的背景,不要盲目使用,适得其反,我们应该避开那些苍白无力、不自然的转换,力争达到声画的密切结合,使情感主题得到更好的表达与升华。

剪辑是为了更好的叙事,是在有效的控制好时空关系,为故事本身服务的。我们要像好莱坞剪辑师说的那样,“如果观众没有注意到剪辑, 就说明他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故事身上了,这就达到了剪辑的目的。”

摘要:从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自己第一部作品开始,电影诞生。而那时候没有剪辑,只是一个镜头录制。直到美国导演格里菲斯开始采用分镜头拍摄,并把镜头组接起来时,才产生了剪辑艺术。如今,剪辑技术的发展已经从简单的镜头组合到了无缝剪辑的应用。本文针对剪辑技术内容进行简要的论述。

影片剪辑的妙用 篇8

学习影片剪辑之前, 必须要了解它自身的特性以及它与其他元件之间不同的特性。所以在给学生讲解影片剪辑时, 我特别强调了以下几个重要的特性, 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对影片剪辑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这是在动手制作前必须要做的一个理论准备, 否则即使学生做会了这个动画, 如果不知道所以然, 就无法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1 重要的特性

1) 特性一:一个影片剪辑其实就是一个迷你型的Flash影片。它有自己的时间轴和属性, 元件库中的影片剪辑元件可以重复使用, 每一次使用就调用影片剪辑的一个实例, 而且影片剪辑可以相互嵌套, 您还可以为每个实例定义一个实例名以相互区别。

2) 特性二:影片剪辑元件的播放不受场景时间线长度的制约, 它有元件自身独立的时间线, 它和按钮原件和图形元件有所区别, 按钮元件独特的4帧时间线并不自动播放, 而只是响应鼠标事件, 图形元件的播放完全受制于场景时间线。

3) 特性三:影片剪辑中可以嵌套另一个影片剪辑, 图形元件中也可以嵌套另一个图形元件, 但是按钮元件中不能嵌套另一个按钮元件;三种元件可以相互嵌套。

2 教学实例

下面就是一个教学过程中的实例, 我们制作的是一个葫芦熟了的动画, 动画可描述为:当鼠标点击葫芦, 葫芦摆动后从上往下掉落, 点击重播按钮, 动画重新播放。

我们采用了两种方法制作, 第一种是直接在场景里面做, 第二种是运用影片剪辑的方法。

最终的效果图如图1所示。

2.1 素材准备

·背景:太阳和云;

·图形元件:葫芦藤、葫芦

·按钮元件:葫芦按钮、重播按钮

所有素材分别放置在四个图层上:

·文字+按钮

·葫芦

·葫芦藤

·背景

1) 用画笔工具、填充工具等在背景图层上绘制太阳和云, 如图2所示。

2) 插入图形元件:葫芦藤, 用画笔工具绘制, 如图3所示。

3) 插入图形元件:葫芦, 用椭圆工具、画笔工具绘制, 如图4所示。

4) 插入按钮元件:葫芦按钮, 将图形元件“葫芦”拖入按钮元件“葫芦按钮”的“弹起”帧中, 并在“指针经过”帧中稍微旋转一下葫芦 (可以使鼠标移到按钮上时葫芦产生摇动的动画) , 制作出葫芦按钮, 如图5所示。

5) 将公用库中一个重播按钮拖入库中, 如图6所示。

2.2 开始制作

采用第一种方法直接在场景中制作。

1) 将“背景”图层帧延长至15帧;

2) 将各个元件拖入场景中的对应图层

(1) 将图形元件“葫芦藤”拖入葫芦藤图层第1帧, 帧延长至15帧;

(2) 将按钮元件“葫芦”按钮拖入葫芦图层第1帧, 在第2帧和第15帧分别插入关键帧, 在第15帧中将“葫芦”按钮移动至画面的底部, 并在第2帧和第15帧之间创建一个动作动画, 即葫芦从上往下掉的一个动画。

在第1帧的动作中输入语言:“stop () ;”, 在第2帧中选中按钮元件“葫芦按钮”, 在按钮动作中输入语言:“on (release) {GotoAndPlay (2) ;}”, 在第15帧的动作中输入语言:“stop () ;”。

(3) 在文字+按钮图层的第1帧输入文字“我熟了, 来摘我吧”, 在第15帧插入一个空白关键帧, 拖入重播按钮, 同样选中重播按钮, 在按钮动作中输入语言:“on (release) {GotoAndPlay (2) ;}”。

最终完成效果如图7所示。

动画可描述成如下:当鼠标移到葫芦上, 葫芦出现摆动, 当点击后, 葫芦自上而下落下, 并出现重播按钮, 当点击重播按钮, 葫芦有重新自上而下落下。

采用第二种运用影片剪辑的方法制作。

为了使动画层次更清晰, 我们引入了影片剪辑, 如图8所示。

背景图层上绘制太阳和云;

葫芦藤图层上拖入图形元件“葫芦藤”;

葫芦下落图层上放置影片剪辑“葫芦下落影片剪辑”。

影片剪辑“葫芦下落影片剪辑”制作:

(1) 插入两个图层:葫芦下落、文字+按钮;

(2) 葫芦下落图层将按钮元件“葫芦”按钮拖入葫芦图层第1帧, 在第2帧和第15帧分别插入关键帧, 在第15帧中将“葫芦”按钮移动至画面的底部, 并在第2帧和第15帧之间创建一个动作动画, 即葫芦从上往下掉的一个动画。在第1帧的动作中输入语言:“stop () ;”, 在第2帧中选中按钮元件“葫芦按钮”, 在按钮动作中输入语言:“on (release) {GotoAndPlay (2) ;}”, 在第15帧的动作中输入语言:“stop () ;”;

(3) 文字按钮图层第1帧输入文字“我熟了, 来摘我”, 在第15帧插入关键帧, 拖入重播按钮, 选中重播按钮, 在按钮动作中输入语言:“on (release) {GotoAndPlay (2) ;}”.

如图9所示。

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 我们可以看到运用影片剪辑元件的好处, 通过嵌套影片剪辑, 我们可以将原来复杂的动画变得层次清晰, 原本在场景中需要15帧, 而通过嵌套一个“葫芦下落影片剪辑”后, 在场景中我们只需要1帧就可以了, 这样便于我们制作更复杂的动画。

参考文献

[1]左超红, 周江北.中文版Flash CS3动画制作傻瓜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4.

[2]卓越科技.零起点——Flash CS3动画制作培训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刍议影视剪辑技巧 篇9

1 硬伤是影视剪辑中的大忌

所谓影视剪辑中的硬伤就是技术上的失误和逻辑的混淆。比如,在—个镜头中,一个人的戒指明明戴在食指上,切换到另外一个场景时,在没有任何说明的情况下又戴在了中指上。再如,几个连续的推拉镜头、同方向连续旋转的镜头,穿帮镜头、镜头焦点不真实或字幕出现失误等,若非剧情的需要,能够很明显察觉出错误的地方都是影视中硬伤。

2 确保风格统一,节奏协调

通常观众在对影片进行观看时,大部分的影片都呈现出前后不协调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前期拍摄与后期剪辑并非同一技术人员操作。不论具体原因为何,所呈现出的影视效果都在观众的心中大打折扣。若想让影片的风格始终如一,就必须从影片的运作方法和处理方式下功夫。

协调性在影视剪辑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剪辑时应做好内在节奏合同步协调工作。能够将观众的观看习惯、视觉感官需求和对故事情急的期望等一致被称为是同步。观众对影片的观赏过程同时也是满足观众关上需求的过程。这种满足并非是填鸭子式的填充,而是根据某种规律和节奏对观众的吸引和满足。

3 音乐背景要处理妥当

在进行影片剪辑时,技术人员会选择优美的音乐插入其中,增加影片的美感、和生动性。一部原本平淡无奇的影片,可能会因为一段音乐的插入而显得更加吸引人,好的音乐可以很好地将影片拍摄时的瑕疵等进行遮掩。因此,在节目进行编排过后在选择是否使用配乐既可。需要注意的是,音乐仅仅是在影片中起到衬托的作用,且不能在节目中喧宾夺主。在音乐的选择上,因根据整部影片的风格特色进行筛选,且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进行强行插入不同风格的音乐。

4 影音分离及连戏问题

一般来说,观众对于声音和画面剪辑点不平行的方式所作出的反应还是很好地,例如当镜头切换时对白还再继续等。笔者认为,剪辑时将影片剪辑的越真实越贴近生活越好,例如说当声音先进入,画面在出来,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先听见声音才会去看声音的来源(声音先进),例如当A对B说话时,人们往往会先注意B,在看到B的反应(画面先进),这种影音分离的剪辑技术方法与人们日常生活比较相像,因此整部影片在看起来也会觉得比较流畅。

5“跳轴”现象的处理

在前期拍摄时,由于摄像师未充分意识到轴线问趣,或者即使前期拍摄时建立并遵守了轴线原则,但后期剪辑时需打乱原来的镜头次序重新组合,就可能产生“跳轴”现象。如果这个问题不加以解决,会造成观众理解上的混乱。

当遇到“踏轴”问题时,剪辑师可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消除或减弱“跳轴”现象。

(1)利用动势改变轴线方向。在两个跳轴镜头中间,插入一个人物转身或运动物转弯的镜头,将轴线方向改变过来。

(2)插入中性镜头。在两个运动方向相反的镜头中间,插入一个无明显方向性的中性镜头,可减弱“跳轴”的影响。

6 结语

文章就影视节目中制作时的一些技巧及知识进行了归纳。从目前社会发展来看,在影视节目后期中,一些特效设计和剪辑手法都附带着浓烈的时代气息和高科技色彩,从电视节目上来看,针对影视后期中,不管是剪辑技术还是特效设计都有再进一步的空间,从另一角度来看,也能够成为我们对节目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辅助工具,从而对影视后期剪辑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工作效率。

摘要:在众多影视后期制作中,由视觉、声音等素材进行分解、组合和编辑后形成节目的过程被称为是影视剪辑。在视频剪辑中对不同镜头间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处理是最为基础的操作。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对影视剪辑过程中的技术和技巧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剪辑技巧,影视后期,制作,流程

参考文献

[1]马保生.试论影视剪辑工作的创造性与局限性[J].中国科技信息,2005(14).

[2]陈飞.影视剪辑中声音、画面与剪辑节奏之间的相互影响[J].科技信息,2011(20).

[3]甄幼萱.浅谈影视画面编辑[J].科技创业,2010(7).

[4]张岩.影视剪辑节奏的表现形式探究卟新闻传播,2009(8).

上一篇:永磁操作机构下一篇:调频立体声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