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

2024-07-13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共7篇)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 篇1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患者均经病理证实, 男15例, 女7例;年龄29~72岁, 平均51.3岁, 中位年龄51岁;症状出现至确诊时间为3周至3年, 平均6个月;临床主要症状有黄疸、上腹部隐痛、腹胀、呕吐、呕血、黑便、腹块, 此外尚有6例患者合并胆囊结石、息肉或胆总管结石。临床主要症状与癌肿部位的关系见表1。

1.2 诊断方法

本组22例分别进行了B超、CT扫描、胃肠钡餐照影 (包括十二指肠低张照影) 、纤维内窥镜检 (包括ER-CP) 、手术探查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将检查结果分为两类, 见表2。

2 结果

22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患者共有20例接受手术治疗, 2例虽经内窥镜活检病理证实, 但患者自愿放弃手术治疗。癌灶部位与手术方法见表3。

3 讨论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症状缺乏特异性, 早期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 大多数就诊时已属中晚期。首发症状主要为体重减轻和腹痛, 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 上腹部隐痛为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疼痛呈阵发性, 多于餐后发生, 餐后2h可自然缓解, 有时伴有恶心、呕吐, 易与溃疡病及胃、胆道、胰腺疾病相混淆。乳头部及壶腹部癌可以侵犯或阻塞胆总管开口部而致不同程度的黄疸, 极易误诊为胆管结石、胆管癌及胰头癌。肿瘤生长堵塞肠腔会引起胃、十二指肠梗阻, 表现为频繁的恶心、呕吐, 常误诊为幽门梗阻和十二指肠瘀滞症。肿瘤组织溃烂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以血便为多见、严重者可呕血, 有时出血可能为其唯一的早期症状, 常误诊为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巨大瘤体常可触及腹部包块。患者一般有营养不良、贫血, 主要是由长期呕吐及肿瘤溃疡出血引起。

十二指肠位于腹膜后, 位置隐蔽, 多以肠腔外和肠壁间生长为主, 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影像学和内镜检查是其诊断的主要手段。内镜检查是诊断十二指肠肿瘤的首选手段, 可以直接观察肿瘤的形态、部位、大小和范围, 并可发现早期癌肿。通过活检在术前做出组织学诊断, 操作时尽可能观察到十二指肠降部以下, 可望提高诊断率。

手术切除是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最基本、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肿瘤发生的部位、病变的早晚、癌肿转移情况及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 手术切除治愈率明显提高, 手术死亡率降低。乳周区癌肿出现症状早, 且多为乳头状腺癌, 分化程度好, 手术切除机会多。节段性肠切除和连同球部的胃大部切除术, 适用于乳下区或乳上区界限清楚的小癌肿或不能耐受大手术, 若晚期远处有转移难以根治的病例, 可暂时解除梗阻出血症状。对于乳头部早期较小的癌肿或十二指肠小腺瘤怀疑恶变者或高龄体弱者, 可采用单纯乳头或肿瘤切除术, 才能提高手术后疗效和远期生存期。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外科治疗方式, 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十二指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分别通过B超、CT、钡餐、内窥镜、手术探查 (冰冻) 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6%、12.5%、71.4%、83.3%、100%。结论:十二指肠腺癌起病隐匿, 恶性程度较高, 及早诊断及选择根治性的切除手术有望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ROSE DM, HOCHWALD SN, KLIMSTRA DM, et al.Primary duodenal adenoc-arcinaoma:a ten 2year experience with79 patients[J].Am Coll Surg, 1996, 183 (1) :89.

[2]彭俊生, 王吉甫, 王颀, 等.胃肠道平滑肌肉瘤159例临床病理特点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1998, 13 (4) :346-348.

[3]金震东, 刘枫.内镜超声检查术在胃肠道疾病诊治方面的进展[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2004, 1 (6) :284-286.

[4]刘永锋.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外科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7, 17 (10) :623-624.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篇2

1 病例报告

病例1:患者女性, 53岁。因上腹饱胀伴黑便一年入院。患者一年前出现不明原因上腹饱胀, 伴隐痛或胀痛和消化不良, 有黑色大便。曾就诊多家医院, 均按“胃炎”、“胆囊炎”治疗, 症状时有好转。近两个月来, 患者感到背部隐痛, 且明显消瘦。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查体:T 36.3℃, P 95次/分, R 21次/分, BP 110/85mmHg。慢性病容, 精神萎靡, 全身皮肤黏膜呈苍白色,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腹部无压痛, 未触及包块。余未查出异常。实验室检查:RBC 3.27×1012/L, WBC 5.4×109/L, Hb 78g/L, Pt 375×109/L, HCT 25.8%。钡餐摄影:20%BaSO4, 30mL, 显示胃排空延迟缓慢, 伴中等潴留, 球部外形欠规则, 充盈不完全, 降部多处缺损, 呈”线“样通过。提示:十二指肠球炎和病变性质待查。CT示:十二指肠形态不规则, 密度不均, 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影像。电子胃镜:十二指肠降段溃疡新生物, 污秽苔, 边不规则隆起, 取活检数块。病检结果:粘液腺癌。手术探查见:十二指肠降部上段有一7cm×5cm×5cm肿块, 不光滑, 与右肾、下腔静脉、结肠肝区粘连。幽门下淋巴结肿大、质硬。盆腔有一1×0.5×0.5cm3肿块, 不光滑。肝正常。行胃空肠和空肠空肠吻合。术后病检结果:幽门下淋巴结转移 (腺癌) 。患者生存3.5个月。

病例2:患者男性, 49岁, 因反复呕吐、黑便1个月入院。患者1个月前因饮食不当, 出现进食后腹痛、腹胀、呕吐, 呕吐物含有胆汁, 伴排出柏油样大便。自感虚弱无力。多次就诊外院, 给予对症治疗, 症状时有好转。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转入我院, 门诊以“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体检:T 36.2℃, P 105次/min, R 24次/min, Bp100/75mmHg。精神萎靡, 痛苦面容。全身皮肤黏膜稍显苍白, 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异常。腹稍膨隆, 无压痛反跳痛, 未触及包块。余未异常。实验室检查:Hb 89g/L, RBC 3.40×1012/L, WBC 8.5×109/L, Pt 95×109/L。肝肾功能正常。腹部X线示:未见隔下游离气体和气液平面。B超:肝胆胰脾未见异常。CT示:十二指肠三四段狭窄, 肠壁增厚, 呈占位改变。X线钡餐造影:十二指肠降段狭窄, 钡剂下降缓慢, 有充盈缺损。剖腹探查:十二指肠降段肠壁上有一约8cm×8cm×5cm肿块, 浸润胰头部。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十二指肠腺癌。患者生存21个月。

2 讨论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发病率低, 占消化道肿瘤的0.3%~0.5%, 占小肠肿瘤的25%~45%[1]。因早期症状不典型, 易误诊为常见消化道疾病, 延误了患者的诊治。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早期表现有上腹隐痛、腹胀、消化不良等不典型的上消化道症状, 甚至呕吐和黑便, 不易引起医师的重视, 常常误诊为普通的上消化道疾病如“慢性胃炎”、“胆囊炎”或仅对症处理。等到出现中晚期症状如“腰背部疼痛”、“贫血”、“持续消瘦”时, 已为中晚期。病例1因为误诊误治了一年余而耽误了手术治疗。病例2在外院就诊1个月, 未能明确诊断。皆说明此病未引起足够重视。位于乳头区肿瘤, 可表现为阻塞性黄疸、胆囊炎、胆管炎、胰腺炎等[2]。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早期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 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B超、CT、钡餐造影、胃镜、十二指肠镜等, 各有其优缺点。B超声像图主要表现为肠壁的不规则增厚, 部分患者有近端肠管扩张、积液、周围脏器浸润和淋巴结肿大。但B超诊断率不高, 仅23%~30%[2]。CT主要表现为肠壁增厚、肠腔局限性狭窄或有向腔外生长的软组织肿块、近端肠管扩张, 其正确诊断率43%~58%[2]。十二指肠钡餐造影诊断率可达82%~93%, 主要表现为息肉样充盈缺损、肿瘤溃疡形成的龛影、环形狭窄及肠壁僵硬, 但是它不能判断病变的性质[2]。内镜和手术探查加活检, 诊断价值高, 尤其是乳头周围及其以上部位的肿瘤, 诊断率分别达到83.3%和100%[3]。本组病例1, 多次就诊基层医院, 行B超和CT检查均无异常发现。病例2的CT检查仅提示肠壁占位和形态改变。二者都在行钡餐造影时提示十二指肠病变引起肠壁占位、肠腔狭窄和梗阻, 但不明确病变的性质。病例1在电子胃镜下取材活检确诊为“腺癌”, 病例2在术中病检确诊。可见, 诊断价值较高的和首选的检查方法应是钡餐造影、胃镜或十二指肠镜加活检。CT检查虽不能明确病变的性质, 但可以显示肿瘤的浸润范围、毗邻血管关系和邻近脏器的转移情况, 有利于术前肿瘤分级、手术切除的估计和术式的选择。

手术切除是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最为重要的治疗方法, 可用的手术方法有胰十二指肠切除、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十二指肠肠段切除、局部肿瘤切除、短路手术如胃空肠吻合、胆管空肠吻合、T管架桥引流等。究竟应采用何种术式, 尚有争议。肿瘤部位不同, 手术方法也不一样。十二指肠乳头上方肿瘤以胃十二指肠切除为主, 乳头下方以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为主, 乳头周围肿瘤根据肿瘤生物学特性选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经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4]。手术方法的选择还取决于肿瘤病变的早晚、有无转移和身体状况。一般认为胰十二指切除术是最有效的根治性手术, 可以获得较长期的生存;但是, 部分学者主张对于病变局限于黏膜层、无淋巴结转移、直径<2.0cm或局限于黏膜下的肿瘤, 以及年老体质较差、不能耐受根治性手术者可考虑内镜下切除, 或置十二指肠支架[5]。Rose等报道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率53.2% (42/79) , 5年生存率为31%[6]。王婧等报道22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2例, 1、3、5年生存率86.7%、46.7%、26.75%;肠段切除4例, 5年生存1例;短路手术6例, 无1例超过1年[7]。按照Astler Coller修订的Duke’s分期法, 将腺癌分四期:A、癌肿局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B、癌肿浸润或穿透固有肌层;C、区域淋巴结转移;D、远处转移 (包括血行转移、腹主动脉旁淋巴转移、腹腔种植及广泛浸润邻近脏器组织) 。病例1属于D期, 在术前和术中均已诊断明确, 所以手术行胃空肠吻合和空肠空肠吻合。患者术后生存3.5个月。病例2, 在术中发现浸润胰头部和局部淋巴结肿大, 但没发现有远处转移, 属于C期, 所以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术后生存21个月。因此, 对于已经广泛转移的晚期患者, 采取短路手术, 可以解除梗阻, 提高生活质量, 延长寿命;对于无远处转移的十二指肠腺癌患者, 应主要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

目前,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治疗效果尚不理想, 关键是要提高早期发现和诊断率。尽管影像学检查已逐渐普及, 外科医师对此病的重视亦需要提高。凡是就诊患者有如反复呕吐、黑便、日渐消瘦、不明原因的贫血和黄疸者, 均应考虑到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建议做钡餐造影、胃镜或十二指肠镜, 必要时活检。早期手术, 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参考文献

[1]孙婧璟.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诊治现状[J].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 9 (3) :246-247.

[2]尉进宏, 孙焕宏.原发性十二指肠癌23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 12 (36) :78-79.

[3]申亦宁.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临床诊治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 2010, 6 (12) :72-74.

[4]江斌, 严斌, 满泉, 等.原发性十二指肠癌38例的诊治体会[J].腹部外科, 2010, 23 (6) :344-345.

[5]黄恒星, 罗忠金.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学, 2010, 11 (11) :136-138.

[6]Rose DM, Hochwald SN, Klimstra DS, et al.Primary duodenal adenocarcinoma:a ten-year experience with79patients[J].J Am Coll Surg, 1996, 183 (2) :89-96.

[7]王婧, 高继东, 邵永孚, 等.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 2003, 41 (1) :30-32.

原发性小肠腺癌68例临床分析 篇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8例原发性小肠腺癌患者。男38例、女30例。男女之比1.27∶1;年龄26~82岁,平均53.1岁,50岁和50岁以下19例,50岁以上49例;肿瘤部位:十二指肠45例(66.2%),空肠10例(14.7%),回肠13例(19.1%)。临床表现有腹痛、腹胀28例(41.1%)、梗阻性黄疸18例(26.5%)、腹部包块6例(8.8%)、肠梗阻13例(19.1%)、血便3例(4.4%),其他症状还有消瘦、贫血、腹泻、发热等。

1.2 病理特征

病理分期采用ACJJ分期,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按WHO分级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和未分化四级。高分化腺癌31例(45.6%),中分化腺癌18例(26.5%),低分化腺癌19例(27.9%)。临床分期Ⅰ期8例(11.8%),Ⅱ期12例(17.6%),Ⅲ期26例(38.2%),Ⅳ期12例(17.6%)。诊断和治疗方式本组68例患者中,术前明确诊断25例,确诊率为36.8%。

1.3 确诊方法

分别为内镜11例、X线胃肠钡餐5例、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2例、B超及CT检查7例。术后经病理学确诊43例(64.2%)。行根治性手术43例(63.2%),行姑息性手术25例(36.8%)。

1.4 预后

本组行根治性手术者随访39例,失访4例,平均生存时间14个月;行姑息性手术者随访21例,失访4例,平均生存时间4个月。

2 讨论

小肠肿瘤的发病率低,尤其恶性肿瘤则更少见,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2%~3%[1]。在我国,小肠恶性肿瘤以腺癌最常见,其次为恶性淋巴瘤、平滑肌肉瘤,类癌较少,目前对小肠腺癌大样本的荟萃分析较少[2]。原发性小肠腺癌的因其发病率低,且临床表现不典型,又缺乏有效的临床诊断方法,常常导致误诊。小肠腺癌的鉴别诊断[3,4,5]比较复杂,当发现小肠有占位性病变时,应同时考虑到小肠间质瘤、小肠淋巴瘤、类癌的可能性。都可以表现为肠壁增厚,肠腔狭窄。虽然小肠间质瘤可表现为息肉状或菜花状软组织肿块,但小肠间质瘤多为外生性生长,肿瘤生长迅速,且一般位于小肠腔外,引起梗阻表现的较少,除非肿瘤巨大,有压迫症状;CT表现为低密度团块影,如伴有坏死或囊性变,可表现为混杂密度。增强CT表现为延迟强化,有助于鉴别;而类癌细胞来源于胚胎神经鞘,主要集中于十二指肠、回肠。类癌易于侵犯肠壁,极易转移至肠系膜淋巴结,可伴有钙化,增强CT动脉期强化明显,病变边缘可呈放射状改变;小肠腺癌和淋巴瘤造成的肠管狭窄有一定相似,其都是环肠腔内生长,可以引起近端小肠扩张,但二者发生部位有所不同,小肠腺癌好发于空肠近段小肠,而淋巴瘤好发于末段回肠。腺癌累及肠段较短,一般不会超过10cm,且容易出现坏死。而淋巴瘤可出现节段性狭窄,狭窄之间伴有扩张。文献报道小肠肿瘤术前确诊率为21%~53%[6],与本组比例相近。一般患该病患者中老年比例较高,加之临床表现不典型,故针对上述患者应选用合理的检查方法,提高疾病的确诊率。目前全消化道内镜和钡餐是诊断小肠腺癌的主要手段。但针对空、回肠腺癌检出率非常低,对怀疑此病的应积极采用联合检查方法。对常规检查阴性者可行小肠钡灌肠或气钡双重造影以发现黏膜的微小病变,或者联合小肠镜检查,提高阳性率。随着CT、MRI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其在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越来越高,尤其对肿瘤分期,淋巴转移程度,手术方案的选择有较大价值。目前针对该疾病的治疗仍首选手术。如行根治性手术,两切缘应距肿瘤边缘10cm以上,两断段行术中冰冻,以明确切除范围是否足够,并同时行区域淋巴结清扫。对于近回盲部小肠腺癌应加行右半结肠切除。小肠腺癌对放化疗不太敏感,目前针对该疾病的化疗方案多采用大肠癌的方案,且临床疗效欠佳,故如能手术患者,应尽可能手术切除。

参考文献

[1]Bruecher BL,Roder JD,Fink U,et al.Prognostic Factors in ResectedPrimary Small Bowel Tumors[J].Dig Surg,1998,15(1):42-51.

[2]刘韬韬,王吉耀,沈锡中.原发性小肠肿瘤93例临床分析[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1,28(2):145-147.

[3]Kim JH,KimMJ,Chung JJ,et al.Differentialdiagnosisofperiampullary carcinomas at MR imaging[J].Radiographics,2002,22(6):1335-1352.

[4]Horton KM,Fishman EK.Multidetector-row computed tomog-raphy and3-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of smallbowelneoplasms:currentconcept in diagnosis[J].J ComputAssiTomogr,2004,28(1):106-116.

[5]陆明,巫北海,丁仕义,等.原发十二指肠癌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11):852-853.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

本组11例, 男性7例, 女性4例;年龄34~71岁, 平均58岁;发病至确诊时间:4天至3年。临床表现为腹部疼痛8例, 恶心呕吐5例, 间歇黑便5例, 腹部包块3例, 黄疸2例, 上消化道梗阻2例, 体重减轻2例, 仅1例无明显表现。

1.2 检查方法

6例患者经B超、CT或M R I检查怀疑十二指肠或壶腹部占位病变;11例患者行纤维十二指肠镜 (内镜) 检查, 结果呈阳性10例;行上消化道钡餐透视7例, 阳性5例, 均发现十二指肠充盈缺损、龛影、肠壁僵硬、狭窄或梗阻。其中, 球部肿瘤6例, 降部肿瘤4例, 水平部肿瘤1例。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 其中良性9例, 5例为平滑肌瘤, 4例为肉瘤;恶性2例, 均为腺癌。

1.3 手术方式

全部患者行手术治疗, 术前予十二指肠镜取材活检或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9例良性肿瘤中5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 3例行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例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2例恶性肿瘤均行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4 结果

1 1例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治愈或好转出院, 无手术死亡病例, 术后均恢复良好, 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3~2 4个月, 所有患者均健康生存。

2 讨论

据文献报道, 十二指肠肿瘤患者年龄多在40~59岁, 平均50岁[2]。其中良性肿瘤以十二指肠平滑肌瘤多见, 恶性肿瘤中腺癌患病率最高, 平滑肌肉瘤次之, 好发部位多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及水平部。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症状、体征与肿瘤的部位、生物学特性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本组平均患病年龄为58岁, 良性肿瘤半数以上为平滑肌瘤, 恶性肿瘤均为腺癌, 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为好发部位。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病率低, 起病隐匿,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可出现上腹疼痛不适、腹胀、黄疸或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3]。本组病例临床表现与上述文献相仿。十二指肠位于腹膜后, 位置隐蔽, 多以肠腔外和肠壁间生长为主, 早期诊断较困难, 常用诊断方法有消化道气钡造影、腹部B超、CT扫描及内镜检查, 临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7.1%、35.9%、70.6%及90.5%[4]。内镜检查是诊断十二指肠肿瘤的首选手段, 可以直接观察肿瘤的形态、部位、大小和范围, 并可发现早期癌, 通过活检在术前作出组织学诊断, 操作时尽可能观察十二指肠降部以下组织, 有利于提高诊断率[5]。本组11例均予十二指肠镜检查, 结果呈阳性10例。诊断十二指肠肿瘤也可以选择上消化道钡餐透视, 十二指肠双重气钡和十二指肠低张力造影是较好的诊断方法, 在进行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时一定要注意旋转体位, 充分暴露十二指肠环, 在立位及仰卧位时注意轻压上腹部, 以充分显示十二指肠环的每一段, 持久性十二指肠黏膜皱襞变形是首先出现和唯一长期存在的征象。本组7例予上消化道钡餐透视, 结果呈阳性5例。B超检查包块检出率高, CT检查可清楚显示十二指肠腔内外的肿块, 了解肿瘤的大小、肿瘤对邻近组织结构的侵犯, 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而MRI检查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 能多方位精确定位。本组6例经B超、CT或MRI检查怀疑十二指肠或壶腹部有占位病变。

手术治疗方案主要根据十二指肠肿瘤所在的部位和病理学类型决定, 十二指肠部位划分除通常分为球部、降部、水平部、升部外, 也常以十二指肠乳头为界, 分为乳头上区、乳头区、乳头下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适用于十二指肠各段肿瘤的根治性治疗, 是首选术式。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主要适用于十二指肠乳头区或降部的良性肿瘤, 或因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根治性手术的十二指肠乳头区或降部小癌灶患者[6]。要求完全切除肿瘤基底部, 切缘至少离肿瘤基底1.5cm, 尽量避免切透十二指肠后壁。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术主要适用于界限清楚、无淋巴结转移、位于十二指肠第3、4段的小病灶或年老体质较差不能耐受根治性手术的患者。一般认为, 此术式使病变周围组织切除不足, 不能清扫附近淋巴结, 不符合肿瘤根治的原则, (下转12页) (上接7页) 较易导致疾病复发。但如能保证切缘肿瘤阴性, 末端十二指肠的手术类型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此时, 局部和根治性切除均不能移去淋巴引流池。本组病例经予相应手术, 术后均恢复良好, 无手术并发症。

综上所述,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缺乏特异性症状, 经内镜、气钡造影等联合检查, 可提高术前阳性诊断率。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患病的不同部位类型, 选择合理有效的手术方式, 以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慷, 李波, 罗亮, 等.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17例诊治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 2009, 6 (21) :23-25.

[2]杨炎辉.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16例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 3 (17) :1602.

[3]孙风林.5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术式选择与分析[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 (电子版) , 2010, 4 (3) :312-315.

[4]倪启超, 张春辉, 沈洪薰, 等.十二指肠肿瘤58例外科诊断与治疗[J].南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8, 28 (5) :354-356.

[5]李鹏程, 张世和, 陶经安.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9例诊治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5, 14 (3) :194-196.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在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十二指肠良性肿瘤临床确诊患者, 共抽取其中的56例作为研究对象, 再将其分成A、B两组后, 在A组中有男16例和女12例, 年龄34-76岁, 平均为 (53.8±14.3) 岁;在B组中有男17例和女11例, 年龄33-75岁, 平均为 (52.4±14.2) 岁。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和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存在比较意义。所有纳入病例均符合原发性十二指肠良性肿瘤临床诊断标准。

1.2 方法

将以上搜集的56例研究对象以1:1的比例分成A、B;两组, 而后对这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手术方式和保留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进行治疗。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观察指标包括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存活率等。

1.3 数据处理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针对计数资料和组间对比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并在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 A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反流性食管炎者3例, 发生胆漏者2例, 发生其他并发症者4例;B组患者发生反流性食管炎者1例, 未有患者发生胆漏, 发生其他并发症者1例.显然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患者 (P<0.05) ;详见表1。

2.2 存活率

经统计发现, B组患者半年存活率为100.0%, 一年的存活率为96.4%, 三年的存活率为82.1%。与A组比较各时间段的存活率均显著升高 (P<0.05) , 详见表2。

3 讨论

原发性十二指肠良性肿瘤患者人数约占患有十二指肠肿瘤患者总人数的25%左右, 临床上主要以间质瘤、Brunner瘤、血管瘤、平滑肌瘤、脂肪瘤比较多见。患有该类肿瘤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中上腹部出现疼痛或不适感, 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发展会出现呕血、黑便及不同程度的贫血等症状[3]。

保留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 (PSD) 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对原发性十二指肠良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相关文献报道显示, 保留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适应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4]: (1) 良性的十二指肠疾病或癌前期的一些病变, 例如巨大腺瘤、绒毛状腺瘤等肿瘤; (2) 低度的恶性十二指肠肿瘤, 例如平滑肌肉瘤等; (3) 已经发展到晚期的十二指肠癌的姑息性切除; (4) 无法修补单纯性的且程度比较严重的十二指肠损伤现象。结合的术中实际探查情况对手术的方式进行选择, 良性病变、低度恶性肿瘤及早期癌, 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探查没有出现淋巴结转移现象的患者, 可以选择该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同时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可以通过冰冻切片检查保证吻合端不会出现肿瘤浸润现象。

保留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可以使吻合操作的过程煎炒, 缩短手术治疗的时间, 使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使胃肠道的解剖连续性得到充分恢复, 使正常的消化功能得以保留;同时不会将患者胰腺组织切除, 使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完整性得以维持。因此, 使保留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应用成为可能[5]。

采用保留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对胰头和十二指肠进行分离处理时, 要尽可能的靠近患者的十二指肠壁进行操作, 寻找到没有出血的分离间隙, 在十二指肠与胰头之间稍加一些张力可以对分离操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必要时可以残留一层相对较薄的十二指肠浆肌层, 避免出现出血过多现象, 或对供应胰头的血管造成损伤。对十二指肠的第3、4段进行游离处理时, 应该尽可能的靠近十二指肠壁进行操作, 避免对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供应空肠的血管造成损伤。避免张力是预防出现吻合口漏、胰漏, 胆汁漏等并发症现象的一个关键[6]。

总而言之, 采用保留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比较理想, 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常规手术低, 且存活率发生明显升高, 安全有效,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郑松柏, 项平, 徐富星.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特点、诊断及治疗[J].中华消化杂志, 2009, 22 (16) :368-369.

[2]张维建, 韩少良, 蒋飞照, 等.原发性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J].温州医学院学报, 2007, 17 (06) :286-287.

[3]王志东, 王荣, 王曙逢, 等.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附54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6, 19 (09) :217-218.

[4]郭春光, 田艳涛, 刘骞, 单毅, 赵平.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64例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 2008, 13 (04) :228-229.

[5]赵建妹, 沈云志, 茹佩瑛.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内镜诊断[J].中国内镜杂志, 2007, 18 (03) :274-275.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 篇6

1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1997年5月~2007年12月乳腺癌根治术病例125例, 详细复习临床病历、大体标本检查记录及病理切片, 标本上所找到的淋巴结全部取材制片, 标本经10%的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切片, HE染色, 光镜观察, 125例中2例为男性其余为女性, 年龄25~76岁, 平均年龄约50岁。25~30岁2例 (占1.6%) , 31~40岁15例 (占12%) , 41~50岁60例 (占48%) , 51~60岁38例 (占30.4%) , 61~70岁8例 (占6.4%) , 70岁以上2例 (占1.6%) 。右侧70例, 左侧55例。表现为肿块者110例, 其中无意中发现肿块者30例, 体检发现肿块者80例, 肿块伴乳头下陷及皮肤桔皮样改变者8例, 肿块伴乳头溢液者2例, 肿块伴腋窝淋巴结肿大者56例。按W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并对38例患者进行随访。根据国际抗癌协会制定的TNM临床分期原则[1]对本组38例随访患者临床分期如下:Ⅰ期5例, Ⅱ期20例, Ⅲ期10例, Ⅳ期3例。

2结果

2.1 病理检查结果

2.1.1 大体检查。

肿瘤直径1m以下2例, 1~5 cm 120例, 5cm以上3例, 肿物表面不光滑, 部分呈结节状, 切面质硬, 灰白、灰黄色, 鱼肉状, 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楚, 大多粘连。

2.1.2 组织学分类。

非浸润性癌5例 (4%) , 其中导管内癌4例;小叶原位癌1例;浸润性癌120例 (96%) , 伴腋下淋巴结转移者87例, 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05例 (87.5%) , 77例有淋巴结转移 (88.6%) ;浸润性小叶癌10例 (12.5%) , 9例有淋巴结转移 (10.5%) ;粘液癌1例, 伴淋巴结转移 (0.9%) ;髓样癌1例, 乳头状癌1例, 小管癌1例。均未发现淋巴结转移。

2.2 随访结果

随访病例共38例, Ⅰ期5例, 术后2~5年未出现复发或远处转移, 均健在;II期20例, 8例无淋巴结转移中, 1例于术后1年后发现锁骨上淋巴结和肺转移死亡, 3例术后4~5年, 4例术后5年以上均健在, 其中1例患者6年前左侧乳腺导管内癌在我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 6年后发现右侧乳腺癌, 现行根治术后5年未见复发或转移。12例有淋巴结转移者中, 1例术后1年发现肺转移, 6例术后4年, 1例术后5年以上均健在。Ⅲ期10例, 4例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术后2年发现脑转移, 6例有淋巴结转移者中1例术后半年死亡;3例术后1年发现骨转移;2例术后4~5年健在。IV期3例, 3例术后1~2年死于肝及脑等多器官转移。在38例随访患者中, 术后转移者14例, 占39.2%;Ⅰ期术后转移率为0;Ⅱ期术后转移率10%;Ⅲ期术后转移率60%;Ⅳ期术后转移率100%。

3讨论

3.1 本组资料显示乳腺癌多发生在中老年妇女, 以40~60岁者为多见, 占78.4%。

肿瘤组织学类型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浸润性导管癌转移率最高, 而髓样癌转移率最低, 因浸润性导管癌病程较长, 大部分患者发现肿块后才就诊。值得提出的是由于农村医疗水平的提高及就医意识的提高, 对乳腺癌的知识了解越来越多, 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因而晚期的患者在农村发病率明显下降。

3.2 许多报道证实乳腺癌发病与内分泌和遗传因素有关

妇女内分泌失调, 卵巢分泌雌激素过多, 持续刺激乳腺, 使其上皮细胞增生癌变。绝经期愈晚者, 癌变机率高。初产年龄>35岁, 未生育或虽生育但未授乳者, 乳腺癌发病机会升高, 高产次对降低乳腺癌危险性有作用, 与未生育者比较, 每增加一次生产次数, 发生乳腺癌的危险降低10%。由于某些原因特别是年轻时行卵巢切除者, 发生率降低。男性乳腺癌少见, 但长期使用雌激素治疗前列腺疾病是则可以发生, 说明了乳腺癌的发生与雌激素刺激有关。乳腺癌患者有家族史比无家族史患癌高2~3倍, 可能与雌激素代谢和细胞内转运的基因有关。此外, 肥胖、高脂饮食、长期口服避孕药或其他激素类药物的人乳腺癌的发生率也高于一般人。

3.3 乳腺癌的防治和早期诊断:

在乳腺癌的防治上, 要对30岁以上特别是高危人群, 进行耐心细致的宣传, 告知与乳腺癌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 定期普查, 对一般人群可每年普查一次, 对高危因素的人可半年普查一次, 可采用干板照相、红外线扫描、B超CT, MRI等检查, 发现肿块者行穿刺细胞学检查或取活体组织行病理检查, 以达到乳腺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我院进行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包括男性患者21例, 女性患者15例;患者的年龄在34~72岁, 平均为 (42.1±12.3) 岁。其中, 胰头癌患者15例, 胆总管下端癌患者1例, 壶腹部癌患者5例, 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8例。患者的病程最长为3个月, 最短为8d。26例患者以黄疸作为主诉的症状, 其中包括无痛或者是伴有轻微的右上腹痛的患者有16例, 10例患者伴有明显的上腹或者是右上腹疼痛, 有4例患者出现中度以上的发热, 此次研究的患者在患病后都发现有体重下降的共同点。经临床检查有14例患者胆囊肿大, 13例患者肝肿大, 且都有上腹部或者是右上腹部压痛, 3例患者主诉症状为消化道出血;2例患者的主诉症状为右上腹触及包块, 另外2例患者没有黄疸史。

1.2 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29例患者行PD, 其中包括行PPPD患者5例, 在手术中患者的出血量为500~1200mL, 平均出血量为700mL, 手术中患者的平均输血量为600mL, 平均手术耗用时间为4.8h。

2 结果

36例患者都得到了术后病理证实, 并均胰十二指肠根治术, 经过手术治疗之后有1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有5例患者有胆瘘的情况出现, 3例患者出现, 2例患者有腹腔出血, 1例患者肺部受到了感染, 还有1例患者有腹腔感染出现, 在经过对应的治疗之后所有的患者都得到了治愈并顺利出院, 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3d。

3 讨论

一般我们认为年龄不对此类手术造成直接的影响, 但是因为相对来说老年人的各项组织修复能力以及对抗二次手术创伤的能力比年轻人要低出很多, 所以,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 其胰瘘的发生率并无异于年轻人, 但是如果患有此病, 其病死率要远远的高于年轻人, 也就是说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加了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危险性, 所以说如何能够在最大的程度上避免胰瘘的发生以及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胰瘘极为重要。对于胰瘘的早期确诊主要是由术后患者的腹痛表现来决定的, 患者腹腔内引流液所呈现出来的颜色以及数量, 患者术后尽早对胰淀粉酶进行测定对于诊断有很大的意义。在进行观察时如果发现患者有腹痛或者是腹痛加剧的情况, 或者是引流液变为血性, 要考虑有胰瘘的情况发生[1]。

手术适应证及术式的选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适应证包括壶腹癌、原发性胆总管远端癌、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以及胰头癌。但是这些不同的病症的临床以及预后都是大为不同的, 壶腹癌以及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生长比较缓慢, 一般为局限性, 可呈波动性的黄疸, 手术切除率较高, 有较好的预后;其余两种尤其是胰腺癌一般患者的病情进展比较快, 而且黄疸持续强, 很容易出现转移, 手术切除率比较低, 预后相对较差。所以在进行治疗时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区别对待。临床上的实践发现因为老年患者一般会同时伴有心、肺、肝、肾以及脑功能不全和糖尿病等不同的并发症, 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加了胰腺癌手术的风险性, 所以在进行手术之前要对患者的手术耐受性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评估, 控制相关的疾病, 要做好以下准备: (1) 对患者实行静脉或者是肌内注射维生素K时间约为5~7d, 对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进行纠正, 直到正常或者是接近正常的水平; (2) 注意患者肝功能的改善, 降酶保肝, 给予患者激化液增加肝糖原的储备; (3) 纠正水、酸碱失衡、电解质, 纠正贫血以及低蛋白血症的状况。对于老年患者来说, 在手术中如何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出血并缩短手术的时间至关重要[2]。

术后早期DGE是现阶段来说PPPD最为常见的一种术后并发症, 发生率为从6%~64%不等。导致此证的相关因素有很多[3], 主要的致病因为手术时对患者的胃右动脉进行切断, 对幽门及十二指肠球部的血液供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另外, 在进行手术时对患者的迷走神经“鸦爪支”造成了损伤是造成患者胃排空延迟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有关的研究表明, 在进行治疗时, 采取结肠前位十二指肠-空肠吻合与结肠后位相比较可以使DGE的发生率由50%下降至5%。另一项相关的回顾性研究表明, 对患者的胃左静脉进行结扎可以使鼻胃管留置时间延长, 从而延长进食固体食物的时间。近年来经过不断的实践研究, 手术后DGE的发生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但是其发生率仍然在26.5%左右, 需要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 胰腺癌患者在进行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之后要采取相应的预后措施, 同时要注意选择正确的手术适应证以及手术方式, 这样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又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Srinarmwong C, Luechakiettisak P, Prasitvilai W.Standardwhipple’soperation versus pylorus preserving pancreaticoduodenectom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tudy[J].J Med Assoc Thai, 2008, 91 (5) :693-698.

[2]任师颜, 董家鸿, 张文智, 等.胰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回顾性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 2008, 16 (4) :256-258.

上一篇:临界特性下一篇:渗透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