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式思维

2024-11-29

颠覆式思维(共7篇)

颠覆式思维 篇1

在采访之前, 蒋宗斌曾陪《今日零售》记者巡视了几家门店, 遇到不合规范的陈列, 或者是没有按照上级的要求宣传, 他都会一一提出, 看到改正之后才会离开, 不允许员工给自己懈怠的机会。

蒋宗斌在做企业上可谓是兢兢业业、推陈出新, 但是在私下里他却是格外的和气, 《今日零售》记者在采访中看到, 蒋宗斌的办公室并不大, 仅与普通员工用一块透明的玻璃隔开, 并没有总经理这个身份的气派, 蒋宗斌解释说, “我原本有另一间办公室, 但是离大家太远, 我更想与大家在一起。”

都说要管理好一个企业, 最重要的先会做人, 蒋宗斌对员工工作的严格, 并不妨碍他为员工着想, 与员工亲密无间, 正是这种反差, 使得他得到了员工的真心尊敬, 既收获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又收获了许多并肩作战的事业伙伴。

身为一名职业经理人, 蒋宗斌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干练, 一身笔挺的西装, 讲起话来观点明确, 很有一套自己的条理, 很难想象这样能够侃侃而谈的人最初从事的是建筑行业, 实在让人惊讶不已。本期, 《今日零售》走进36524, 走进蒋宗斌。

《今日零售》:以往的经历给您经营企业带来了哪些启发?

蒋宗斌:在外人的眼中, 我算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 我毕业的那年正是国家包分配的最后一年, 毕业后, 我顺理成章的进入了一家大型建筑企业, 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 可是我不想人生就此平淡下去, 我想在别的领域有一番自己的作为, 于是在2000年念MBA毕业后改行到零售业。

这以后的十多年, 我一直在零售企业干, 接触过很多业态, 但做得最多的还是便利店。

2010 年, 我来到河北国大36524担任唐山区总经理, 在这个急需企业转型的时期, 需要扩展思路, 在传统经营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破坏”, 我认为, “破坏”也是一种颠覆式的创新。

《今日零售》:有客流才会有销售, 对于便利店来说怎样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呢?

蒋宗斌:每隔一段时间, 36524都会推出几件特价商品, 商品直接从厂家进货, 以低毛利向消费者卖出, 让价格回到十年前, 高质量的产品, 低廉的价格, 如何不让顾客心动呢?只要客源被引进店内, 改变便利店价格“高大上”的印象, 增加顾客与店面的黏性, 店面便有生存的空间。

除此之外, 我还研究将常用的水果蔬菜引入店内, 变成多功能的便利店, 虽然在这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专业, 但是我们会尽最大努力让顾客觉得方便、满意。

《今日零售》:我们看36524 的宣传单, 有“一元吃早餐”的活动, 您能谈谈这个“破坏”的构思来源吗?

蒋宗斌:想要在市场上生存下去, 就必须有客流、有销售。那么怎么吸引客流就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随着“双十一”、“双十二”在近两年的火爆, 我想, 自己为什么不能造节呢, 于是周三早餐日, 也可以称之为绿色早餐日便在唐山应运而生。

在这一天来唐山36524 吃早餐的人, 便能够享受到最为优惠价格的食物, 活动推出后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于是人们知道了原来便利店也可以卖早餐。

但是一周七天, 仅仅一天的早餐优惠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一元吃早餐的活动就此展开, 为那些每天忙忙碌碌的人提供了方便、快捷、实惠的早餐服务。

我们以后要做的不仅仅是早餐, 应该是“五餐”, 分别为早餐、午餐、晚餐、宵夜和随吃。36524 能做的还有很多, 具体更丰富的服务还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之中。

《今日零售》:这些跨界的“破坏”行为, 为企业带来了哪些好处?

蒋宗斌:既可以引流, 还能增加顾客的信任感, 以及赚取一定的利润。这绝对是只赚不赔的买卖, 面对经济的不景气, 更需要的便是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 在竞争对手的面前, 想要占据优势, 便只有先人一步的占领市场, 占据人心, 既然大家存在的意义都是服务于民, 那么就有义务将自己的服务在可能的范围内做到最好。

颠覆式思维 篇2

(一)风斯若

作者:卢克·威廉姆斯

译者:房小冉

出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时间: 2010.8

一、为了创意而创意是创意最大的危机

这是真正经典的一句话,但是目前市场中的人很少有能了解这一点的,更不要说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工作了,如果你是市场工作领域中的人,你看看周围,是不是有太多的工作伙伴、客户都在标榜自己的创意,都在以创意为最自豪的工作成绩,可是,销售业绩呢?围绕产品、宣传的创意需要与销售挂钩吗?如果这是你的问题,我会回答,不需要吗?

二、不是一切都要靠利益来评估的,道德自有价值

书中有一些小细节很有意思,一是说废除奴隶制不是因为奴隶制不再带来经济利益了,另一是说一战的胜利不全归功于英法的军队,作者在解释这两件事情的时候,都谈到了道德的价值,虽然作者想说的是思维的方式,但是细细品来,却很有一番探讨人性的味道。

三、读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大家获得知识的渠道也越来越单一,但即使在这些少数的读书人之中,又有多少是知道读书的“道”呢?

读书,不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死记硬背,不过如鹦鹉学舌,不知其然亦不知其所以然,即使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也是多是一知半解,实际上我觉得在读书的时候,或者说是在学习的时候,被别是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是我们想到了什么。

作为一个市场营销人,在读一本市场营销书籍的时候,难道不该想到些什么吗?也许是和自己手里的工作相关的,也许是一种新的营销方法,也也许是别的国家的营销方法可以用在自己所生活的环境……,这才是读书、学习的真谛,才有价值,否则,读书的人都像学校里的小学生一样,永远无法超越老师的知识范畴。

颠覆性思维读后感

(二)颠覆性思维浅析

最近看了一本《颠覆性思维》的书。对于颠覆性思维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下。

书中提到颠覆性思维的路线如下:

1.提出颠覆性假设

在这个阶段,需要大胆的假设,打破理性的约束。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思维定式,我们首先要找到那些陈规旧律,想想有什么地方可以逆向思考,有什么地方可以否定,有什么地方可以调整。譬如:如果筷子不是用来吃饭的?

2.找到具有颠覆性的市场商机

仔细观察消费者和消费者的需求,找到商机,把你的假设变为现实。譬如苹果公司的设计师在苹果商店中观察消费者的行为得出“消费者在苹果店中更注重的是亲身接触的体验感受,他们从不介意通过移动或触摸这些电脑来体验。”这对于苹果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商机。

3.找出一些具有颠覆性的创意

譬如上面所说的苹果公司获得商机:通过科学技术在消费者和电脑之间建立一种直接的身体接触体验,让消费着产生一种实实在在的控制感。苹果公司将商机转变为创意:可以触摸操作的平板电脑,以及一系列的手势操作的交互形式。

4.将上述创意整合成颠覆性的解决方案

这一步积极让终端用户参与进来,将颠覆性创意转变为实用的市场方案。可以制作模型,并根据你的产品初始模型拍摄一段介绍视频向用户展示。在此阶段,目标消费者已经对你的创意进行了监测,并对创意进行了建设性的修改,而你也通过制作模型将创意转变为一个具有颠覆性的市场方案。

5.演示颠覆性方案

这一步是推销工作,而大部分人之所以不能接受颠覆性方案正式因为方案的颠覆性,因此如果你想让他们接受你的方案,你就要让他们充分了解你的方案所蕴涵的价值。这就考验你对于PPT演说的技巧。

试着用上面的理论来分析一个案例。

日本“大便”餐厅的案例可能比较恶俗,但却是具备颠覆性。

首先,我们提出一个颠覆性的假设,如果厕所不是用来方便的,会怎么样?

然后对餐厅的用户进行分析,用户对于餐厅的感受不仅仅局限于食物的色香味,也在于环境的独特感受。这种用户追究环境的新奇感是一个很好的商机。

而把这个商机转化为创意就是,创建一家以厕所为原型的主题餐厅。这是一个真正颠覆性的点子,甚至颠覆到常人难以接受。

开始可以做一些小范围的测试,通过用户的直接反馈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最后日本“大便”餐厅的生意异常火爆。这是他颠覆性思维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当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我们主要还是在于分析它的思维模式。

总结下我的看法,颠覆性思维的关键在于特立独行的思维,就像苹果公司的标语“Think Different”.它是一种追求与众不同的意识。在第一阶段,任何假设都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创意往往存在于那些非理性的想法之中。而在你对常规定式提出诸多颠覆性假设的时候,你需要找出最有价值的一点,通过

市场调研与观察,根据用户目标及利益确定产品模型,并及时让用户参与鉴定,最终修改调整为成功的具有颠覆性的产品。

颠覆性思维读后感

(三)hey

作者LUKE WILLIAMS ,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咨询顾问,教育家以及颠覆性思维方法与创新战略的演讲家。

作者凭借自己在青蛙设计多年的工作经验,向读者介绍了五步颠覆性创意法则:第一步,指导你突破常规,提出颠覆性假设;第二步,针对假设发现颠覆性商机;()第三步,将诱人的商机转化为切实可行的颠覆性创意;第四步,经目标市场检验后,整合创意形成颠覆性解决方案;第五步,以颠覆性方式演示方案,说服投资者。

在介绍第五步的章节中,作者提出著名的“9分钟演示颠覆性?案”,主要围绕四个维度展开。

1、10秒抓住注意力

为什么是9分钟?

9分钟9张幻灯片强迫演讲者提高演示的精确性。

保证演讲者总是记住演示关键内容,不会错失良机。

用10秒钟时间抓住听众注意力,然后剩下的8分50秒,仍让听众保持这种关注。

9分钟演示vs“电梯说服”

2、如何让听众感同身受

介绍当前市场现状中的陈规旧律,指出问题,描述现状。

解释说明指出问题的原因(通过观察得出到结),可以利用视频,照片以及用户的话来增强感染力。

描述消费者对此的不满(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听众与己相关的感情。

3、如何制造冲突

介绍听众不知道的情况(颠覆性结论),采取打破听众期望的方式介绍,重点强调“与听众共识不符”的部分。

介绍方案中的结论如何可以颠覆市场(颠覆性商机),先回顾形成方案的主要结论和商机,然后采用与听众期望相反、颠覆性的方式传达,再用大量的支持论据进行说明。

通过熟悉的例子(类比)帮助听众理解方案的潜能,控制好奇心,找一个不同行业的参照物,完善其中你认为最具代表性、能够完美地讲你的颠覆性创意与听众已知事物相类比的句子。例如:这就像喷墨打印机中的沃尔沃xc70客货两用车;我们专注袜子就像星巴克专注咖啡,耐克专注跑鞋。

4、如何获得听众的信任

介绍如何利用商机(你的市场方案),明确方案的核心价值和主要受益。包含:1)名称;2)简述;3)通过视觉化手段展示方案如何运作;4)差异性。(指出除你以外,还有其他人也在考虑同样的问题会增加演示说服力)

鼓励改变,说明消费者与股东采纳你的方案所获得的好处(改变的动力)。消费者更针对早期受众,股东要尽可能广泛:包括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商业同盟。

360的颠覆式创新 篇3

以“颠覆式创新”创造市场

企业员工由1变成超过7000人,市值由0变成80亿美元,业务战场由互联网变成了移动互联网。此时的360已成长为一头“大象”,再也不能偷偷闯进别人的“后园”,靠“破坏”来获得市场。大家会远远瞧见360这头“大象”来了,提前给“后园”扎紧篱笆。

创新,通过创新找到自己的市场,是360唯一的出路。周鸿祎认为,创新分为颠覆式创新和微创新,前者是道,后者是术。360应走颠覆式创新,因为这种不断地颠覆和被颠覆会推动产业的进步,推动技术和产品的创新,这也是最符合360血性的道路。

按照这个思路,360看中了智能手机和智能路由器。柯达的破产,是因为数字相机颠覆了胶卷相机。所以柯达胶卷卖不掉,但是今天智能手机又很可能把数字相机颠覆掉。而传统路由器,发展了十多年,还一成不变,在Wi-Fi变得如“水电煤”般不可或缺的今天,人机交互性更好,使用更傻瓜的智能路由器难道不能替代掉传统路由器?

这两年,360在智能手机和智能路由器上走了不少弯路,也下了血本。在2012年,360推出了AK47智能手机,3年后360仍然是手机领域的新兵,而与其同一时期的小米手机却成长为全球第5大手机厂商。 作为与雷军齐名的互联网领军人物,周鸿祎这张老脸被打得啪啪作响。同样,360推出的第一代智能路由器被小米和极路由碾压,按周鸿祎的原话,“360做了一个很愚蠢的产品,220元成本的路由器,用户完全感受不到。”

到这里,大多数公司都会认赔出局。然而360是颠覆式创新的信徒,有种近乎于偏执的执着。360并没放弃,“靠软件和杀毒起家,在硬件领域没有沉淀,也没有经验丰富的硬件团队。这是360在前期做手机和智能路由器失败的原因”,360深刻剖析该如何以最快的方式补上这一课?360想到的是“交学费”,先是砸下4.54亿美元重金与酷派合作,成立了合资手机厂商——奇酷。接着又出资2亿元宣布与磊科成立合资公司,研发智能路由器。通过一系列投资,360获得了酷派和磊科比较完整的硬件研发团队及供应链环节。

团队结构上的创新

要做出能颠覆行业的产品,首先就要革自己的命。周鸿祎指出,360要从“最大的互联网安全公司”转变成“最大的安全互联网公司”,将安全服务从线上延伸到线下。未来360的非核心安全业务将产生更多的独立品牌,通过外部投资、内部孵化两种方式,将团队拆分成一个个独立的垂直公司,并支持它们独立上市。

后发企业的颠覆式创新研究 篇4

一、颠覆式创新的内涵

颠覆式创新理论提出的时间虽然较晚, 但其对管理实践意义重大。整体上看, Christensen对其概念的界定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肯定, 颠覆式创新意为提供与主流技术所不同的价值, 且起初在某些功能上次于主流技术的技术创新, 但更“简单、方便、便宜”。后来, Christensen与Raynor又将其扩展到了服务和商业模式。本文认为颠覆式创新是指企业及时准确抓住市场契机, 根本性改变现有技术、产品/服务或者商业模式, 通过提供价格低廉但某些功能次于主流产品或具有新价值的产品, 赢得非主流市场, 再逐步侵蚀和颠覆主流市场, 最终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显著提高或占领新市场的创新。

二、颠覆式创新的特征

(1) 方向性。颠覆式创新总是从非主流市场发源并逐渐向主流市场侵蚀。Christensen认为颠覆式创新是企业从低端市场发源并对主流市场的在位巨头企业实现颠覆, 或者是开辟一块新市场再逐渐向主流市场扩散。Govindarajan等指出高端颠覆式创新发源于高端市场再逐渐向主流市场扩散, 其方向也是非主流市场向主流市场侵蚀。

(2) 不可预测性。颠覆式创新不具备特定的规律和周期, 无法准确预测, 常常突然发生, 原因是多元的, 技术变革、政策机遇、抓住商业契机等都有可能。

(3) 破坏性。颠覆式创新的破坏性很强, 改变了原有的技术、商业模式, 打破和改变了既有市场竞争关系和格局。

(4) 依托性。颠覆式创新成功与否, 往往依托于企业是否能获得颠覆性技术, 是否能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或服务, 能否掌握市场规则改变的契机, 以及是否有具有企业家魄力的领导人, 这些方面至少需要依托一个方面。

因此, 可以将颠覆式创新从技术、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上加以区分。

三、后发企业颠覆式创新的SWOT分析及其战略实施

后发企业与在位企业是相对的, 后发企业一般满足:进入行业的时间是该行业的市场成熟期;创建时处于资源匿乏、缺少运营资金及优秀人才等状况中;总体战略目标是赶超行业内在位领先企业;具有低成本运营的竞争优势。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都属于后发企业, 往往处于价值链低端, 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不利于培育其竞争优势。

(一) 后发企业颠覆式创新的SWOT分析

(1) 优势。后发企业最初规模较小, 结构组织相对简单, 因而进行技术或产品颠覆的灵活性更强, 成本更低, 转向新技术时成本不大, 较易成功, 即使失败, 损失也相对小。

(2) 劣势。后发企业若要攻占市场, 必须拥有互补性资产, 缺乏互补性资产会使具有发展潜力的新产品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这也正是后发企业的发展劣势。即使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能力强, 也会面临难以赶超在位企业的不利局面。

(3) 机会。颠覆式创新异于原有关键技术创新轨迹, 关键技术的更新速度一定程度上快于消费者对其认知和吸收的速度, 因而会产生产品性能过度供给或服务被过度使用的现象。后发企业可利用这种现象降低或去除消费者不常或不使用的产品性能或服务, 反过来满足对价格敏感而不过度关注产品性能的低端消费群体。此外消费市场中还存在潜在的巨大的非消费群体, 由于收入水平、知识背景、产品操作的难易程度等不同, 对主流产品尚未形成需求, 这也是后发企业将其变成新开发市场中的主流消费群体的机会。

(4) 威胁。后发企业颠覆式创新面临的主要威胁是在位企业反击, 尽管实证显示颠覆式创新是由行业新进入者在低端市场发起的, 但当在位企业意识到后发企业从非主流市场或低端市场切入时, 也会进行自我颠覆, 来应对可能被淘汰的命运。在位企业凭着丰富的技术和知识资源, 通过简化原有大众消费产品的功能及降低产品价格来进行反击, 可能会导致后发企业颠覆式创新活动的失败。

后发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同时存在, 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 寻找适合的路径。

(二) 后发企业颠覆式创新的战略实施

颠覆式创新使后发企业以弱胜强成为可能, 企业应有目的地开展行动, 扩散战略影响力。

(1) 后发企业应着手培育潜在的消费市场需求, 利用产品性能过度供给或服务被过度使用的现象, 充分针对特定消费者的基本特征和具体需求, 开发新的低端产品, 以获得逐步认可和接受。在市场竞争的早期阶段瞄准较低社会地位和收入的人群, 力求开发性价比高的新产品, 通过较为传统的媒体宣传, 便于低端人群接收讯息, 使渗透人群达到本层次最大化。

(2) 后发企业需密切注意相关竞争要素, 在技术竞争劣势下建立适应自身发展的市场竞争规则。在位企业通过不断更迭产品的技术和功能来留住既有消费者, 创造新的消费人群, 后发企业在技术上不能与其匹敌, 但在位企业却有可能忽视其他要素, 后发企业可以从这些被忽略的竞争要素出发, 建立新的市场竞争规则, 使其符合低端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基于此, 后发企业可形成面向客户需求的开发理念, 研究新的产品, 以其价廉物美获得消费者支持。

(3) 后发企业需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扩大市场占有率, 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通过提升技术的颠覆式创新能力, 后发企业可从便利性、小巧化、智能化等方面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尽管它们不具备在位企业的领先技术竞争能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意味着颠覆式创新的研发和市场能力的不断提升, 及企业知名度的上升, 这是掌握最大市场占有率和资源, 建立有效的市场壁垒的前提。另外, 后发企业可以通过新产品的特性去吸引并改变主流消费者的观念, 而市场反馈有利于进一步颠覆式创新, 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弥补相对技术劣势。

(4) 后发企业要具有颠覆主流市场消费观的勇气, 在位企业往往因为自身地位和实力, 对于低端技术并不重视, 后发企业就可以抓住这部分相对微薄的利润, 争取低端消费者, 从而使其产品研发和制造的技术不断革新, 逐渐成熟, 为消费者所喜爱, 在这过程中建立新的市场竞争规则。后发企业在受到规模和实力限制的同时, 也具备了充分的市场营销灵活性和市场退出机制, 代价相对小, 商业模式转换也更自如。尽管影响主流消费群体的态度与观念殊为不易, 但后发企业应具备蚕食既有主流消费观的勇气, 获得竞争力。

(三) 后发企业颠覆式创新的路径分析

颠覆式创新可以从技术、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加以区分, 这也是后发企业进行颠覆式创新的可行路径。

(1) 颠覆式技术创新。后发企业通过改变现有主流产品的性能标准去改变市场竞争基础, 这并非推翻而是将原有技术重新组装, 开发并不断改进新的消费产品功能, 使新技术进入主流消费市场。当主流消费者需要某项相对低端的技术的时候, 后发企业占据有利竞争位置, 在位企业错过研发时机, 再攻占市场已不具备优势, 是否需要开展竞争也是一个问题。

(2) 颠覆式产品/服务创新。在位企业更多的是根据消费者需求, 去改进产品需求和技术, 这与颠覆式创新实际上是在同一市场相抗衡的, 后发企业就可以在现有主流消费产品的操作简单便捷和价格优惠上进行颠覆式创新, 开发非主流消费产品, 通过非主流市场进入主流市场, 并逐渐扩大市场, 在主流市场获得竞争优势, 进而利用成本竞争优势, 构筑技术和品牌优势。后发企业可以深入研究消费者需求, 关注客户体验, 寻找创新途径和方法, 在自身经营的不断调整中, 从相对微薄的利润区进入高利润区。

(3) 颠覆式商业模式创新。后发企业打破现有的运营思维和模式, 从低端市场入手, 重新规划顾客价值、产品或服务的提供方式, 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利用低端和新兴消费市场逐渐渗入主流市场, 改变自身, 也改变整个行业的规则。后发企业需要关注对顾客和市场的重新定位与发掘, 改变其获取价值的方式和途径, 改变价值链, 力求获得相对的优势地位。

总之, 颠覆式创新对于后发企业来说是一条具有战胜在位企业契机的道路, 但其成功殊为不易, 实施颠覆式创新战略需要有步骤地开展行动, 扩展其影响力, 不论是对于潜在市场需求的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提升还是对于被忽视竞争要素的把握等, 归根结底还是与其技术、产品和服务以及商业模式紧密联系, 唯有充分运用自身的既有优势和资源条件, 探索创新, 提升实力, 增加企业价值, 使企业的颠覆式创新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使企业走向强大。

参考文献

[1]Christensen C.The innovator's dilemma: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M].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 1997:21-36.

颠覆式思维 篇5

——听《典范英语》绘本教学有感

摘要:从苏州外国语学校听课引发的对传统英语教学的思考:我了解了英语教学的本质是育人,从所听的阅读课中体会到要让学生具有英语思维,就必须开展语感阅读,为了培养他们的语感就必须让他们大量阅读,有积累才会有爆发,最后我们要回到课堂,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字:绘本阅读 英语思维 语感阅读 大输入 大输出 学生是主体

今天学校给了我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到苏州外国语学校听课学习。这次听课的内容是《典范英语》绘本教学,拿到这个内容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以前听过几堂绘本教学课的模式——单词、词组、句子、语法,最后是语篇复述或者表演。一边想,一边跨进了苏州外国语学校的大门,刚一进门,彬彬有礼的老师们马上把我们领进了活动的大礼堂。在入口处,我们每人领到了一份上课的教案。因为离上课还有十分钟,我便看起了手头的教案。乍一看,两份教案平淡无奇,而且跟我们心目中的详案相差甚远。但是仔细一读,我发现了两份教案的共同之处,这两堂课里居然没有独立的单词教学、句子教学和语法教学,大部分的篇幅都是请孩子们回答问题,想象故事情节,挖掘故事的内涵,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是我心目中的语篇阅读教学吗?这样教能行吗?不会冷场吗?不教单词不教语法到底行不行?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第一堂课拉开了序幕。由于我是小学英语教师,我就着重来讲讲第一堂课的感受吧。

这是一堂五年级的绘本阅读课,课一开始也是传统的free talk和看视频感受地球,让孩子们说说观看后的感受等等,但是越到后面孩子们的反响越强烈,我被学生在课上富有创新的回答,被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给震撼了。这是阅读课吗?没有我印象中的套路模式,没有枯燥的语法讲解,有的只有老师巧妙的引导和学生踊跃的回答。由于他们采用的教材是英国原版引进的教材,是没有被汉语“污染”过的原汁原味的东西,里面除了有趣的故事外,还有故事背后丰富的内涵,以及留给孩子们的大量的想象空间。上课的时候只看见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对这个故事时而展开讨论,时而进行想象,到最后用自己的方式来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整个过程精彩纷呈,不禁让人拍手叫好,连老师们都被故事所吸引了。在这节课上孩子们不仅仅学到了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故事隐含的道理,学会了用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来看待周围的事物。才上五年级的孩子就已经有如此出色的表现,这源自他们的自信,自信何来,自信从书中来。对比一下自己平时的教学,这真的只能说是“教学”,孩子们从英语课上学到了什么呢?单词?词组?语法?我们教学的时候最注重的就是这些东西,但是往往到最后孩子们错的最多的还是这些,有些语法点讲解了无数次,但孩子们还是不懂,为什么呢?听了这堂课以后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原来孩子们学了这些东西根本就不会用啊,没有运用就没有理解,只有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而外国语学校的孩子们之所以有这么出色的表现,有一部分原因是跟他们平时学习的氛围和时间是分不开的,但是我觉得更多的是他们的老师们注重教材的整体性,注重语言的自然性。在孩子们的心中,时态是没有难易之分的,但是我们的教材不自然的把英语的时态给分开了,教学的时候也人为的把它分开了。但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时态是不会分开的,我们只有遵循语言的平常性才能让孩子们学好时态。如果人为的分开了时态,那么孩子们在说句子的时候就会时不时地去想,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时态来说呢,那么他的思维就会受到限制,流利的语言就戛然而止了。反之,如果把所有的时态都让它以自然的形式存在的话,孩子们说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的把他们说出来了,不用刻意去思考它,我想这就是所谓的英语思维吧。

要培养英语思维,就必须开展语感阅读教学,学生必须要有大输入才会有大输出。只有大量的积累才会有爆发的时刻,要让学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就必须阅读大量的好书,等到水到渠成的时候你就会收获惊喜。所有的语言教学都是想通的,好的作品好的语言能启迪人的心智,不但可以从中学到知识,更能学到做人的道理,在美文美词熏陶下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会满口粗话呢,输入的是美好的东西,输出的当然也会是美好的东西,不是吗?说到输入,我们必须选择合适的书来给孩子们读。我们选择的书首先必须是孩子们喜欢的书,要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选择适合他们的书。比如小学阶段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性比较强,能激发孩子想象力的一些书。选书的时候我们首先关注的必须是书的内容,内容必须精彩,有启发性,然后再考虑单词和语法知识,对照孩子们现有的知识选择他们基本能看懂,但是又能学到新的知识的书,这样的书孩子们肯定会越读越喜欢。当他们爱上阅读的那个时刻开始,他们的知识之旅也会随之展开,他们的视野也会随之打开。阅读不是语文学科的专利,是学好所有语言学科所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听了专家的讲座后我还了解了语感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语感为首要目标,并且采用“基于原版文学作品的整进整出外语教学模式”,融拼读教学,整体教学和启发式教学于一体的新的教学方法来教学的。这种教学方法是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和任务教学模式,而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语言为中心的,我们忽视了语言的最终用途,以及我们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放眼我们的课堂,几乎都是以单词语法为中心的,就像我上面说的,学了这么多年的语法,我们在孩子们的作文中发现,错的最多的还是语法,还有就是空洞乏味的内容。那么语法到底要不要教呢?回答是肯定的,要学好一门语言,语法知识是必须的。那么问题就出在如何来学好语法呢?事实证明大量的阅读原版文学作品是学好外语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我想所有的语言都有一个相同的功能——交流的工具。那么我们的英语教学也可以向语文教学那样,用语言来触发思考,在思考中学习知识获得学习的力量。

掌握拼读规律是英语学习的突破口。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常常会为了孩子们读不准单词,默不出单词而烦恼,如果过不了单词这一关,那怎么能读懂好词好句好文呢?单词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我们不能过分重视它,但是千万不要忽视它。在英语中很多单词都有共同的拼读规律,如果能让孩子们达到见词能读,听词能拼的境界,何愁学不好英语呢?要练好这个基本功,我们必须从每一个单词抓起,每次拼读单词时,如果老师都能适当的引导孩子们去寻找拼读的规律,那么久而久之,这项技能就能被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苏州外国语学校的孩子们之所以能表现的如此出色,我想这跟他们掌握了单词的拼读规律是分不开的,课堂上老师的单词教学只需要简单的读几遍,孩子们就可以掌握了,有的甚至是孩子们看着单词直接读出来的。有了这样的基本功,他们才能有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单词以外的东西,他们才能做到大输入大输出。

最后,我们得把课堂还给学生,专家的一项实验表明我们教给孩子们的东西他们只能掌握5%,但是他们自己学来东西却可以掌握10%。老师教给学生的东西居然还不如孩子们自己学来的多呢。从这几个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们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那么课堂上教师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我想通过这些数据大家就都能明白了。我们能做的是引导,纠错,再引导,只有做到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回到今天听的这堂课,老师扮演的是一个教练,给学生的是任务,学生在完成了四个任务后本课的教学就基本结束了,从头到尾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问题的提出者,主角是学生,他们是课堂精彩的亮点。虽然回到现实后,我发现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是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的,但是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哪怕是细微的改变都是一种进步,都会离我们的目标更加接近。

颠覆式思维 篇6

2015年12月13日,这个建设耗时仅四个多月的系统在唯品会华南物流中心正式上线并对外召开发布会,唯品会高级副总裁唐倚智在发布会上指出:“蜂巢式电商4.0系统的正式上线是唯品会物流自动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整个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一进入发布会现场,眼前之景便深深地吸引了记者的眼球:一辆辆身躯娇小、动作敏捷、外观亮丽的黄色巷道穿梭车“怀抱”蓝色周转箱,在货架轨道上像小蜜蜂一样畅快地奔跑着,在中央调度系统的指挥下,穿梭车搬运周转箱摆出了三个大大的英文字母VIP。面对这一场景,在场的百名电商物流领域专家都被深深地吸引了。

蜂巢式电商4.0系统”是什么?

那么,这套系统究竟是什么?有何“过人之处”呢?

这还得从“蚂蚁雄兵”说起。“自然界的蚂蚁其实是一种很聪明的生物,善于将一个复杂的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任务与任务之间通过多个蚂蚁交接完成。蚂蚁个头虽小却能够发挥‘集团军作战’的优势。”兰剑物流科技董事长吴耀华博士解释到,正是沿着这个思路,兰剑颠覆了目前传统的集中式自动化物流系统,创新性地使用“分布式自动化物流系统”架构,搭建了一套集仓储分拣功能于一体的敏捷物流系统,蜂巢式电商4.0随之诞生。

据兰剑电商事业群总经理刘鹏博士介绍,蜂巢式电商4.0系统主要由智能巷道穿梭车、超高速转载穿梭车、高速垂直提升机三大智能运动单元及智能拣选站台构成。系统通过兰剑的Pro-XTM系列软件和Bee-NetTM系列大规模调度算法及计算引擎来驱动,实现成百上千台智能运动单元的精准配合,高速准确地完成订单的“货到人”拣选。

据悉,这套“货到人”系统在原理、构成、功能、性能等方面已经全面超越了目前亚马逊所采用的平面式“货到人”系统,在多个方面优势突出:首先,系统有效地利用了仓库高度空间,节省了面积,容积率成倍提高;其次,系统省去了拣选人员大量行走并查找货物的环节,处理效率是传统系统的数倍;此外,系统的操作人员大幅减少、拣选准确性显著提高、安全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整个系统采用了柔性化、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可根据用户的订单分拣量配置相应数量的处理模块或模组,高效适用地完成订单分拣作业。

为什么要开发蜂巢式电商4.0系统?

基于蜂巢式电商4.0系统的非凡表现,它被视为“对传统仓储物流的一次革命性创新!”。吴耀华博士表示“创新源于需求,唯品会的需求很具有代表性,蜂巢式电商4.0系统的实施也正是为了应对新环境下电商的高速发展对仓储物流提出的全新挑战。”作为用户,唐倚智副总裁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唯品会追求工作流程的简单、实用、高效和使用成本的经济合理,兰剑的蜂巢式电商4.0系统,与唯品会的发展理念和仓储物流的持续优化正相匹配。”那么,电商物流有何特殊性?传统解决方案又有何不足呢?

刘鹏博士分析称,目前高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已经进入了4.0时代,海量订单、海量SKU、订单行小、订单时效性高且波动性大等特点使其处理难度越来越大,订单拣选已成为制约电商发展的物流瓶颈,直接影响到客户对企业服务的满意度。如何实现订单的高效精准拣选和快速响应,是电商仓储物流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为此,兰剑对国内外电商企业现有的物流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与分析。

首先,电商配送中心的业务特点为以分拣为主、以存储为辅,难点在于大规模的高效精准拆零拣选。

其次,电商配送中心目前主要采用“人到货”分区组合拣选的方式,即作业人员穿越仓库访问某个区域的相关货位进行货物拣选和合单。这种作业方式占地面积大、拣选效率低、人员数量多。部分电商配送中心也采用了半自动化系统,借助电子标签、PDA、输送设备等辅助拣选,使用自动分拣机分拨。半自动化物流设备的使用有助于提高订单分拣的效率和准确性,但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和仓库租金的持续增长,配送中心运营成本高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业内也有其他尝试。例如,集中式自动化物流系统,采用堆垛机及输送设备实现货物的集中连续处理,这一模式对单一设备的依赖性比较大,适用于以仓储为主、分拣为辅的仓库。此外也有借助AGV实现“货到人”拣选的做法,由传统的集中式转变为分布式,可降低部分作业成本。但由于AGV运输的货架高度有限,不能充分利用仓库上部空间,存储成本仍然较高;而且,AGV设备数量巨大所带来的高成本投入也难以实现大批量应用。

兰剑是如何做的?

兰剑的蜂巢式电商4.0系统将平面式“货到人”系统在竖向空间上进行了叠加,形成了一个多层的3D“货到人”系统,各层子系统、多类智能运动单元并行作业。刘鹏博士解释称,该系统的成功依赖于两个基础:一是硬件,即先进的智能装备;二是软件,即驱动智能装备的大规模调度算法。

(1)先进的智能装备

蜂巢式电商4.0系统采用的是目前业内最先进的兰剑第四代智能巷道穿梭车、超高速转载穿梭车和高速垂直提升机,三类智能运动单元柔性无缝衔接、高速稳定运行,实现了对货物的精准存取。同时,兰剑基于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对智能拣选站台进行了优化设计,使拣选作业识别时间最短、动作频率最低、动作幅度最小、单批次处理订单量最大,并且可同时兼容R2B和B2C业务。

(2)大规模调度算法

要高效调度好成百上千台智能运动单元也要依赖两个基础:第一,实现多个智能运动单元的协同,避免作业冲突与无序;第二,随着订单的分拣或者设备的运动,实现实时的动态调度优化。据此,兰剑技术研究院有针对性地研究出两个核心算法:除此之外,兰剑还运用自己的核心技术——三维物流仿真系统进行支撑,该系统既可用于设计方案的离线仿真验证,又可在系统正式运行时,作为设备的实时在线监控平台,帮助用户监控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据记者了解,兰剑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设计开发该类仿真系统并可进行离线和在线运行的物流系统集成商。

兰剑为什么能做到?

兰剑自1993年成立之初便致力于物流信息化的研究,1997年开始进入物流自动化领域,并陆续在烟草、医药、电力、轮胎等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雄厚的实力。唐倚智副总裁谈及兰剑的研发实力时指出:“兰剑团队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成本投入到先进系统的研发上,其研发成果已经走在了国际前沿!”

兰剑的专业技术优势离不开公司创始人吴耀华博士的影响。他带领着一支术业有专攻的博士团队,这样一支队伍想不强大、不专业都难。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持技术领先,兰剑还与连续二十四年全美物流工程领域排名第一的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着广泛的合作。兰剑每年都会有高管及技术高工到国外进修并实施具体的项目,这使得兰剑能够与国外最新的物流技术与应用保持同步。

凭借致胜的技术优势及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兰剑先后成功研制了国内第一条条烟半自动分拣线、第一套密集式件烟储分一体库、第一套重力式轮胎储分一体库、第一台瀑布式药品自动拣选机、第一套三维物流离线/在线仿真系统等,并形成了兰剑自有的基于并行分拣、预分拣缓存、矢量一致化的快速分拣理论和基于密集仓储、储分一体、SKU一元化的主动式仓储理论等原创性物流理论体系,凸显了强大的技术实力。

与此同时,兰剑还拥有目前国内最大的物流装备科技创新产业园,这填补了我国高科技物流装备与技术产业园的空白。产业园占地300亩,其中:装配制造车间建筑面积20000m2,拥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严格的生产内控标准,负责兰剑智能物流装备的加工、制造与装配;建筑面积8000 m2的兰剑技术研究院,作为兰剑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的孵化基地,担负着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物流装备、大规模调度算法、物流管理软件以及完善物流装备研发制造体系的使命;同时,研究院试验中心建筑面积5000 m2,所有创新产品的功能、技术性能都要在这里经过问世前最严格也是最全面的测试与考验。基于雄厚的研发实力和软硬件水平,这一现代化物流产业园区将巩固兰剑在物流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突破和拓展现代物流市场。

兰剑还可以做什么?

尽管取得了以上诸多成绩,但“唯有创新”的发展理念一直驱动着兰剑不停地寻求进步与超越。蜂巢系统除了可以解决电商行业的需求外,还可针对各行业的特定需求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不同的应用场景,如鞋服行业的正、逆向物流,日化行业的箱拣选作业,烟草行业卷烟物流中心的密集备货,医药行业物流中心的大规模拆零拣选,制造业零配件仓库的拆零拣选等等。

颠覆式思维 篇7

因此, 对于企业家、老板和所有营销从业者而言, 设计营销的时候, 不再是要去讨好媒体记者, 而是讨好一万人在社交媒体上去发声。这成千上万的用户会影响谁呢?会影响微信的公号, 他们会非常快速的跟进, 如果发现有十几个公号来跟进, 传统的网站就会跟上, 然后再返回来影响成百上万的用户。

笔者从事营销概念出身, 对别人造的概念不感兴趣。互联网是对现实生活的模拟和追进, 我认为移动新媒体时代的营销, 只需要真情本意的表达即可。笔者创建的公司很少做热点营销, 春节前夕我们做了一次表达。40个小时后, 仅微博平台就被转载了1010次, 其中我的个人账号被转发了454次, 这就是新媒体的威力。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 C) 统计, 2014年中国13.62亿人中手机注册人数已经达到12.4亿人, 渗透率达到91%;中国拥有7亿的智能手机注册用户, 每天手机上网超过4小时以上的达36.4%, 在线应用中的第一名就是“即时通讯”。

根据《in Mobi:2014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洞穿报告》, 移动互联网已经在娱乐、信息获取和沟通这三大应用领域全面超越了个人电脑网络。移动社交媒体凭借大数据、传感器、lbs定位技术、NFC近场通讯技术和在线支付系统等科技支持, 消弥了人类沟通互动和商贸交易的时空障碍, 建立起“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企业与消费者”、“网络”与“传统商业”之间崭新的对话机制或协同机制。“无处不联网, 处处皆数据”的时代已经到来。

移动社交媒体, 这种以科技为内核, 兼具通讯、娱乐、社交和媒体功能的新生物, 展现出极其蓬勃的生命力, 并彻底颠覆了企业营销信息的传播模式。对于传统企业而言, 其核心价值在于“供需一体化”。一方面, 通过移动设备和a PP将需求信息以极高的效率精确地传递给供应商;另一方面, 将企业产品和品牌的信息传播给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前者依靠互联网天然的传播属性, 后者则体现出营销信息的传播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移动社交新媒体对企业营销信息的颠覆, 笔者总结为四点:互动颠覆了自上而下、碎片化颠覆了集中式、社群化颠覆了一盘散沙、自产自销和产销融合颠覆了产销分离。见下图。

一、互动颠覆自上而下

移动社交媒体最核心的特点就是“互动”, 而互动的本质又是平等。传统营销的传播模式是由内而外的线性思维, 首先提炼企业想要表达什么, 然后自上而下地传播出来。没有反馈和沟通, 效果当然越来越差。而互动则是即时反馈, 随时更新, 不断迭代, 追求最精准和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传播方式。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 没有互动和参与就没有营销。

二、碎片化颠覆集中式

之前传统营销的传播节奏或者是“晚上8点的黄金时段”, 或者是三大门户网站, 都属于集中进攻性的。但移动社交媒体撕裂了受众的时间。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在上线。当然有所谓的饭后睡前等时间节点, 但整体上碎裂的零零碎碎、毫无规律可寻的触媒时间, 消费者注意力的碎片化直接导致媒介影响力的碎片化, 这简直令传统营销束手无策。

三、社群化颠覆一盘散沙

传统营销的传播对象是万千个人组成的“一盘散沙”的大众, 更是个人。传统营销的传播策略相当简陋和粗糙, 对受众的界定中, 只有年龄、薪酬、职业、爱好等简单的特点画像。

而移动社交新媒体时代的受众则完全不一样。他们已经强大到组建自己的“兴趣帮派”, 如微信群等。这种非正式组织联系紧密、相互信任, 有所谓的意见领袖, 但根基脆弱, 随心而动, 说退出就退出, 说解散就解散了, 且群与群之间没有管理, 很难将一个营销内容从一个群有效率地洞穿至另一个群。传统营销的传播, 以个人当作大众, 而移动社交媒体时代, 必须以无数个小群体作为传播目标, 需要完全不同的打法。

小米手机2011年的销量为21.5万台, 2012年为719万台, 2013年为1870万台, 2014年为6000万台, 2015年预计突破1亿台。小米通过出色的论坛、微博和互联网营销, 营造话题和事件, 以极低的成本将小米网做了起来, 而小米网自身手机的销量占所有销量的70%, 成为继阿里和京东后的第三大电商。这种全力以赴做自媒体的策略, 完胜一盘散沙的传统营销。

四、自产自销和产销融合颠覆产销分离

传统营销是企业和厂商作为营销动作的发出者, 如同打猎一样, 消费者都是“猎物”的角色。企业自己生产“弹药” (营销内容) , 通过传媒 (电视、报纸、杂志等) 发射出去, 中了枪的消费者才会购买企业的产品。

而移动社交时代, 微博微信等平台并不自己生产内容, 内容需要用户自己生产、相互消费。企业其实是被排除在外的, 而既然受众的注意力都开始归集至此, 企业无论如何也必须掺和一把。但自己生产“弹药”的事, 确实可以逐渐减量省下来了, 而要借助受众的口, 去曝光自己的品牌和卖自己的产品。也就是王晓峰总经理所说的从正三角 (厂商、媒体、用户) 变成倒三角 (用户发布声音、影响大号内容跟进、普罗大众) 的传播模式。

小结

如今的信息传播不再是自上而下、集中式、一对多的、单向线性传播;取而代之的是互动化、碎片化、生态社群化、多对多交叉的、传播与生产合二为一的立体式网状传播。

罗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是典型的传统媒体人转型新媒体的例子。他详细解释过两者之间的区别:“传统媒体是‘内容——渠道’之间的二元博弈;自媒体是‘魅力人格体——运营平台’之间的二元博弈。推动转型动力在:媒体作为信息渠道的价值在互联网冲击下不断贬值。传统媒体的价值枢纽是内容, 自媒体价值枢纽是人格魅力;传统媒体影响力在于受众规模的扩张, 自媒体的影响力在于应用场景的契合。”

传统媒体是自上而下的, 传播方式是由专业的战略咨询、品牌咨询、广告创意, 逐层落地, 最终海陆空齐头并进传播给亿万受众;而移动社交媒体是多对多交叉影响, 点赞、加粉、转发、评论, 圈层式立体传播。传统媒体是一对多的传播方式, 是大生产、大流通、大传播的必然产物;而移动社交媒体, 每个人变身为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消费者三位一体。

传统媒体的传播是“我说你听”, 而“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则是首先得让别人主动谈论你, 正如“三个爸爸”的创始人戴赛鹰曾经总结过:“一个信息要想被大家知道, 必须具备很强的评论、转帖能力。”你必须具备极强的“话题创造能力”, 才具备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的前提。

就像农夫山泉的钟睒睒一样, 你要善于挖掘和借势新闻点, 正奇并用, 创造社会舆论涟漪, 获得更高的曝光度和品质口碑。其次, 你的话题信息要在关系链里流动起来。这是至关重要的。

总体而言, 在实战中, 首先要创造出能流传开来的营销内容,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平台、时机和传播者将信息传播出去, 让其被刷屏、被评论、被探讨, 最好成为现象级的社会事件。

上一篇:大学知识下一篇:词汇联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