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工程的成本控制

2024-10-30

国外工程的成本控制(精选10篇)

国外工程的成本控制 篇1

市政工程管理在整个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而市政工程质量控制是市政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生产力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国外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方面有很多先进的思想和理念,通过对其分析和研究可以促使我国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得到成效。市政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直接影响到社会秩序、经济秩序和人民生活秩序,从现实社会看只有保持社会、经济、人民秩序稳定,社会经济才能取得全面的发展。从建筑行业的现行发展阶段看,已经处理激烈市场竞争阶段,市场管理处于不规范状态,这对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是不利的。从2008年以来,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开始学习国外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经验,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因此在新的国际市场环境启示下,必须要规范我国市政工程管理市场秩序,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一、国外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先进模式分析

国外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坚持责任落实到位原则,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只有做到责、权、利的统一,才能全面落实质量标准。国外在责任问题上把关非常严格,因此其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始终处于很高的水平。国外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严格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向前推进,坚持目标原则,最终保证市政工程按照质量要求顺利完成[1]。国外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坚持全员努力原则,发挥每一个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终形成合力保证整个市政工程按照质量要求全面完成预期目标。

国外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监督有力,严格按照预期的策略对市政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监理单位特别注重市政工程施工关键环节的监理,严格控制关键环节的质量问题,如果监理过程中出现问题进行严厉处理,并且按照相关规定对市政工程项目进行质量验证,直到质量服务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国外在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过程中把发现问题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因此其能及时发现质量,从而找到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

国外对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实施同步施工质量管理策略,如果位于慢车道和人行道上进行同步施工,各类管线检查标准不统一,国外坚持各行其责的原则,把各种差异性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保证路面能够符合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2]。国外针对部分市政路段管线没有按照标准化施工处理的进行全面检查,为以后市政工程质量安全控制奠定了重要基础。针对不符合规范的施工道路进行回填和处理,从而保证地基下的质量安全隐患得到消除。

国外对市政工程附属工程和隐蔽工程质量要求非常高,软土地基和回填土处理过程进行全面质量评测,从根本上消除地面出现破损和裂缝。针对混凝土路面施工养护问题,国外采取定期抽样检测。国外对市政附属工程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导致市政附属工程质量得到保障,为整个市政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控制总目标实现创造了条件。

二、国外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

国外市政工程质量控制管理过程中注重基础工作建设,搞好基础工作是整个市政工程全面质量控制管理的开始。国外市政工程施工单位的高层管理者把基础工作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因此其踏踏实实做到了基础工作,后续工作会在基础工作的带动下顺利完成[3]。国外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重视质量教育工作,其在具体工作中主要从两个方面抓起,第一促使广大施工和管理人员拥有安全质量意识,同时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施工知识教育,强化全体员工拥有质量第一的意识。第二国外主要对广大员工进行专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教育培训主要是针对市政施工单位的员工特点开展工作。此种教育培训必须结合市政工程施工员工专业工作特点,进行专业化的操作技能培训和技术教育,促使市政工程施工人员拥有一流的专业技术和娴熟的专业技能,对提高市政工程质量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国外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过程中严格按照员工的专业特点,从而能够不断适应新技术新设备的要求。

国外市政工程质量重视标准化工作,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标准化工作。培养员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实现全员参与,充分发挥现代管理技术的优势,保持各个部门标准的连贯性和统一性,最终形成配套体系,最后进行定期修订[4]。国外市政工程质量责任制落实到位是其工程质量控制的一个特色,建立质量责任制过程中,国外主要是按照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按照不同的层次、对象、业务制定不同的规则,建立不同类别的人员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最终能够促使市政施工单位建立覆盖全面、纵横有序、职责明确、层次分明的责任制网络。通过对质量责任制的建设,可以从市政施工企业的实际出发,可以客观合理的处理数量化和具体化的工作。

国外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非常重视工程过程化管理工作,这为提高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奠定了重要基础。从国外对市政工程的设计角度看,其把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管理作为整个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首要环节。针对这一阶段的特点,进行耐心设置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部署。针对施工图中与施工过程不方便处理的问题早日修改,从而制定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模式和设计施工方案。同时国外对施工程度把握非常严格,严格控制违反施工程序的事件发生。施工过程在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国外主要是针对质量控制这条主线,最终形成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国外把施工过程管理的根本任务规定为工程质量控制。因此需要建立一个能够稳定工程质量的控制管理系统,国外在这方面主要做了如下工作,组织好质量检验工作,其主要包括半成品、原材料、成品的检验、施工工序的质量评定等,最后对各项工作进行严格管理、科学组织、文明施工。最终把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控制好管理好,保证了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

三、国外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对我国启示

市政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形成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根据国外针对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的模式和管理方法,可以看出我国针对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从国外的管理经验出发,按照人、机、料、环、法五个要素管理的策略,需要对市政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从而保证安全控制体系能够顺利实现。劳动主体控制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国外这个先进管理经验对我国市政工程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中需要注重人、机、料、环、法五个要素,需要把这五个要素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国外市政工程质量管理非常重视员工的素质培养,这点对我国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需要积极学习和阶段,员工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市政工程质量的好与坏,通过岗位教育和技术培训树立全员的质量控制策略,最终形成人人关心质量的局面,个人重视质量才能保证整个工程质量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按照国外的思想还需要对分包商的资质进行全面考核,对施工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查,按照工种进行分类,坚持持证上岗的制度。市政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坚持激励机制和奖罚机制相结合的思路,从而达到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根本目的。

劳动对象在市政工程质量控制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国外对劳动对象的管理非常重视,因此我国市政工程质量控制管理过程中需要保证原材料能够按时按量进行供应,从而建立完整的项目质量和安全控制策略。材料质量控制方面需要充分发挥技术质量检测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原材料检验合格,检验品种、质量、数量符合要求。施工机械设备控制在市政工程质量控制管理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我国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施工机械设备虽然对市政工程项目质量不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但是其产生的间接影响还是比较多的,国外非常重视其对工程质量的间接影响,我国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过程中也需要考虑机械设备对工程质量间接影响的因素。在市政工程施工方案确定过程中,选择可靠、先进、符合技术要求、适用的设备,对保证和提高市政工程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一些带有计算功能的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从而能够满足额定的功能需求,最终达到工程质量的根本要求。施工环境控制是国外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保证工程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气象变化、地质水文状况、其他不可抗拒因素,同时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照明、通风、安全卫生防护设施等劳动作业环境也会对质量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环境因素对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影响不可避免,施工人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外界环境的变化状况,同时需要对变化的环境进行准确有效的预测,并且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从而减少环境变化对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的影响。

国外市政工程质量控制非常重视工程项目过程管理,这对我国市政项目提高工程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标主要是管理人员实现与下层人员的全面互动,最终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程序。目标管理对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技能和以工作为中心的管理技能能够充分结合起来,在市政工程公司推行工程目标管理,从根本控制工程质量能够符合项目计划的要求。按照国外对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公司在市政工程实施过程中每年都要制定质量目标,等到公司质量目标发布之后,各个部门需要把自身的目标与公司的总体目标进行比对、评估、分析,每个小目标都必须符合公司的总体目标要求。在质量控制目标制定过程中需要借鉴国外四点经验,一是目标必须是通过努力才能得到,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二是目标必须进行明确,实现具体化、数量化、可测量、便于检查考核、便于组织实施,三是下一级目标需要对上一级目标进行全面支撑,从而保证目标内容与实际工程项目状况相适应,四是目标管理需要与绩效考核进行全面结合,市政工程实施过程中如果确定了质量目标,必须要建立相应的配套考核体系对质量目标的实现进行考核,或者质量目标的制定就失去其原本的意义[5]。推行项目工程目标管理需要把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把小目标和大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激励考核员工的根本目的,只有按照目标体系管理要求向前推进工作,才能真正实现组织目标,才能定期对员工目标的实现状况进行考核,保证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目标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秦虹,盛洪.市政公用事业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借鉴[J].城市发展研究,2006,(01).

[2]范合君,柳学信,王家.英国、德国市政公用事业监管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08).

[3]吴庆玲.对中国市政公用事业政府监管体制改革的思考[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01).

[4]吴庆玲.我国市政公用事业政府监管体制改革初探[J].建筑经济,2009,(06).

[5]袭亮,徐晖.市政公用事业政府监管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5).

国外工程的成本控制 篇2

关键词:开放链接 质量控制 IOTA KBART

中图分类号: G250.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3-0080-07

1 引言

在数字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馆藏越发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用户也更愿意采用电子访问的形式。为了更好地体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今日的图书馆在很大程度上更需要依赖电子全文内容。OpenURL标准引导了一种新的、情景敏感的方式来链接到许可的电子资源内容,它的建立和产生为图书馆员解决了很多问题[1],实现了不同类型、不同格式、分布式信息资源的无缝链接。

OpenURL框架是一种开放的信息资源与查询服务之间的通讯协议标准,是开放的、上下文相关的链接框架[2]。OpenURL最早产生于2000年,随着其在信息资源整合和内容服务中的应用,美国国家信息标准组织在2005年批准了OpenURL标准版1.0为新的美国国家标准NISO Z39.88[3]。SFX[4]是最为著名的链接解析器,Ex Libris在2010年6月发布了SFX 4.0,目前SFX已经部署在1800多家机构,50多个国家。此外,EBSCO Linksource,Innovative Interfaces的WebBridge,Serials Solutions的360 Link,WorldCat Link Manager等链接解析器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比重。

十多年来,OpenURL框架及链接解析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图书馆用户能够检索到更多的上下文敏感链接的学术信息。然而,即使采用技术成熟的OpenURL和链接解析器,从引文链接到获取全文的过程依旧经常困扰着图书馆的用户[5]。无论链接解析器技术如何发展,从引文链接到全文的访问失败依旧经常发生;一种提供完全可靠、从参考文献引文到全文之间无缝链接的目标还没有实现[5]。甚至,当链接解析正确时,由于提供商网站中期刊内容的表现方式不同,用户有时也不能找到他们所需的内容[6]。因此,进行OpenURL质量控制的研究就显得愈加重要。

2 OpenURL质量问题及研究现状

OpenURL质量问题并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具有其一定的根源。近年来,OpenURL质量控制的研究在国外越发受到关注。

2.1 OpenURL的质量问题

动态参考链接模型中,假设包含在OpenURL中的引文元数据是固定的、一致的、准确的,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5]。早在1997年,Clifford Lynch[7]就预料到这种链接元数据的不可靠性:实践经验显示链接的数据通常是不准确或不完整的;而他假定市场压力会迫使供应商提高其链接质量。

2002年,Miriam E. Blake 和Frances L. Knudson[8]根据OpenURL框架的第一个测试实例的结果反馈,鉴别出导致OpenURL链接错误的多种不完整或不准确的方式有:匹配复本造成的多个ISSN、卷期信息转录时的错误或不一致、引用文献中的错误页码以及不正确的出版日期。ProQuest's Todd Fegan[9]注意到OpenURL的标准并不是完美的,不能解决数据差异:OpenURL假定元数据能够从一个系统准确地翻译和匹配转换到另一个系统中,而实际上不同的编辑政策、标签规则等都是有问题的。

2007年,UKSG给出了题为“链接解析器和连续性资源供应链”的报告[10],从信息供应链的角度探讨了OpenURL框架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强调了缺少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控制。与此同时,UKSG委托开展一项探讨链接解析器及连续性资源供应链前景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72%的回复者认为链接解析器最主要的问题是通过数据库产生的OpenURL不完整或不正确。

2010年10月,在以“像元数据一样有益:提高OpenURL和知识库的质量”(“It's Only as Good as the Metadata: Improving OpenURL and Knowledge Base Quality”)[11]为主题的网络研讨会中,NISO在现场所做的一项关于OpenURL出现问题频次的调查中,有40%的用户回答是“每天”,有15%用户的答案是“每周”,而没有用户选择“无”。当询问到造成OpenURL无法工作的最大问题时,有38%的人选择了“构造的OpenURL不完全或不充分”,36%的人选择了“知识库链接解析器的错误”,5%的人认为是“链接句法错误”,还有20%的人承认不知是何原因。调查说明OpenURL经常不能正常工作并且没有人能够确定是何原因。

2.2 OpenURL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针对OpenURL链接的问题,有学者从现有的元数据质量研究中引入了一些相关概念[12]。例如:完备性(completeness),准确率(accuracy),符合预期率(conformance to expectations),逻辑一致性和相关性(logical consistency and coherence)以及其他评价元数据质量方法。

2008年,康奈尔大学的Adame Chandler主持了对L’Année philologique引文资源相关的OpenURL链接的研究[13](以下简称Aph研究);旨在检查这些OpenURL的质量,迈出了提高链接质量的第一步。在Aph研究中,设计了OpenURL的质量指标,并给L’Année philologique中每个元素进行了评分,分析出元素对比报告及元素模式报表。其中,元素指title、spage、volume、issue、date、issn、DOI等。

nlc202309022056

在元素对比报表中,提供了两个常量“% link-tos that recommend or require element”、“% of all openurls that contain element”以及一个变量“% of this origin's openurls that contain element”[5]。常量“% link-tos that recommend or require element”给出了推荐或必须包含请求中的元素占康奈尔链接解析器样例中链接句法字符串的百分比;“% of all openurls that contain element”给出了在请求中出现的元素占康奈尔链接解析器样例中OpenURL的百分比[5]。这两个常量为目标OpenURL元素提供了定标比超。变量“% of this origin's openurls that contain element”给出了从源中获得的OpenURL中目标元素所占的百分比[5]。通过对此报表的分析,可揭示出OpenURL中最频繁推荐/请求的元素、请求缺失的元素等。

元素模式报表列出了元素值的字符串模式。如表1所示的volume元素模式报表中,建立了6个模式类别:5个与正则表达式匹配的类别,以及一个“other”类别。

Aph研究发现[5]:L'Année philologique数据库中有50%的“from origin with this pattern” OpenURL包含罗马数字,而这与“form all sample origins with this pattern”有鲜明的对比。数据集中99%的Volume元素仅包含阿拉伯数字,揭示了L'Année philologique使用volume元素与标准不同,以至于OpenURL链接解析器可能就不能优化或处理这些字符串模式。这就容易造成从链接句法到全文内容提供商中的传递出错。

受Aph研究的激励,Chandler向NISO建议继续该项研究,将结果向更大的范围推广。NISO采纳了该建议,并于2009年12月成立了OpenURL质量指标(the OpenURL Quality Metric)工作组,稍后改名为IOTA[14](Improving Open

URLs Through Analytics),宗旨是“改变一小步,提升一大步(small changes, big improvements)”。

针对电子期刊的情形,NISO于2010年12月设立了PIE-J工作组[15],推出了电子期刊表示和识别的推荐规范[16](Recommended Practices for the Present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E-Journals)。推荐规范中主要规定了期刊标题和引文信息、标题变化和标题历史、ISSN、计数制度(Enumeration System)、出版物信息、内容获取(access to content)、印本内容数字化的保存。

此外,UKSG“链接解析器和连续性资源供应链”的报告促动NISO和UKSG联合在2007年12月成立了KBART[17](Knowledge Bases And Related Tools,知识库和相关工具)工作组。此工作组关注如何在从内容提供商到知识库供应商的元数据批量交换过程中提高元数据准确性,发布了关于如何简化交换过程,从而使链接解析器知识库中的错误最少的推荐规范。

由于IOTA及KBART的项目成果已在国外图书馆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力,故在下文详细阐述了IOTA、KBART项目及其分析实践情况。

3 IOTA的研究内容及实践

IOTA项目源自于康奈尔大学的Aph研究,跟踪了从引文发送到链接解析器的OpenURL,利用机构或供应商的记录文件分析评估OpenURL的质量。

3.1 IOTA的研究内容

IOTA通过分析OpenURL链接如何工作来获取结果,假设有选择地修正OpenURL能够在本质上提高链接效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

(1)IOTA报表系统。在最初的两年研究后,项目组已开发出定性报告来帮助OpenURL提供商与他们的同行对比OpenURL质量,期望最终能够提高整个OpenURL行业的质量。目前,在IOTA报表系统[18]中提供了两种类型的OpenURL质量分析报表:metric和source。从metric报表中可查看某一特定的OpenURL元素被供应商或数据库使用的状况;而从source报表中可查看某一特定的供应商或数据库所使用的所有OpenURL元素的格式和频率。

截止到2012年10月07日,IOTA OpenURL报表系统已存有21,925,039条OpenURL数据可分析;报表系统通过选择日志文件提供商、报告类型(metric或source)、源类型(供应商或数据库)、时间、OpenURL类型、最小样本量等,进而可以分析相应供应商或数据库的OpenURL工作状况。

(2)OpenURL元素权重的确定。OpenURL元素权重基于元素相对重要性来确定。初始时,IOTA调研了300多个目标链接的链接句法,统计每个核心元素的出现次数,并结合了常识推理来确定了每个元素的权重值(见表2)。然而,使用该权重计算得到的完备性的平均得分与OpenURL准确率的相关系数为0.43,为弱相关,表明它们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强[19]。

然后采用了逐步回归(stepwise regression)的统计方法改进了OpenURL中元素的权重[19]。开始选取一个完美的OpenURL集合(不仅包含了所有的核心数据元素,还能在LinkSource和360Link中有效匹配到全文目标),选用的样本量为1500。接着,执行了一系列测试,将不同元素的OpenURL通过链接解析器,每个测试系列移除不同的元素;并记录下每个元素的相关准确率(或相关失败率)。使用失败率作为权重的基值,将结果取log10值,计算得到OpenURL元素的权重值(见表3)。

国外工程的成本控制 篇3

关键词:国外工程,设计供货 (EP) 总承包,成本要素分析

工程总承包合同的获取关键要素主要有:技术、成本、工期、质量、服务、资金、业绩等方面。根据FIDIC条款要求, 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情况下, 投标商以最低价格中标, 表示了成本因素的重要性。近几年, 关于成本要素及成本控制的讨论与研究越来越多、越来越引起各方重视。

我们多年从事工程造价实践及管理工作, 涉及投标及评标、项目预算、费用控制、结算、估概预算工作, 参与了多项国家大中型项目及国外项目有关工程费用方面的工作。

国外工程总承包EP (设计、服务+供货) 是经常出现的供货模式, 本文就EP项目成本因素进行分析, 清楚了成本因素就可以对项目成本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控制, 可以提升我们投标项目的竞争力。国外项目的施工及安装C的成本本文不做分析。

一、成本要素分析的重要性

一个企业生存及发展目标就是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及汇报社会, 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就是控制好每个环节的成本, 包括管理成本。

掌握了成本要素及每个要素的成本, 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成本控制。作出成本分析, 可以给领导者的决策提供依据, 使领导者考虑从哪方面去着手控制成本, 清楚了自己项目的成本构成所耗费用能够控制, 才能够做得更好。在投标报价时, 有了成本分析, 清楚了投标项目的真正成本价格, 报价才能够应对自如。通过对标分析, 可以找到成本控制的不足及改进方向。

二、成本要素分析

国外工程总承包EP项目成本要素, 根据成本的源流管理理念, 成本控制方法措施的重点应该放在成本发生的源流上, 成本要素的源流如下:

●前期投标费

源流成本:参加投标的人员数量及等级, 投标消耗的时间。即有资源的利用可以降低成本。

●设计费或设计分包费

源流成本:参加设计的人员数量及等级, 设计消耗的时间。即有资源的利用可以降低成本。

●设备购置费 (含运输费)

源流成本:设备购置数量、质量标准, 生产设备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 供货厂的利润, 国家的税收, 设备包装, 设备运输及上下车, 仓储等。设计方案优化及功能价值分析重要。

●材料购置费 (含运输费)

源流成本:材料购置数量、质量标准, 制造材料消耗的人工、原材料、机械, 供货厂的利润, 国家的税收, 材料包装, 材料运输及上下车, 仓储等。材料的选型、工程量的优化、采购时机重要。

●总承包管理成本, 如项目管理人员工资、福利、奖金、差旅、住宿;现场各种费用。

源流成本:参加管理的人员数量及等级, 项目工期, 差旅、住宿费用, 临时设施, 经营开销等。聘用有管理经验人员重要。

●联合试车配合费

源流成本:配合人员数量及等级, 消耗的时间等

●安全文明措施

源流成本:具体措施项, 人员数量等。

●招标代理费, 主要指分包招标费

源流成本:招投标公司所收取费用。

●培训费, 对业主人员进行培训的费用源流成本:培训时间, 参加培训的人数。●试生产

源流成本:消耗的人数、等级、时间。●工程保险费 (部分项目)

源流成本:参加保险的标底物数量, 保险公司收取的费用率。●一次填充油

源流成本:数量, 单价。●国内各种税费;

源流成本:税种, 税率。争取出口退税。●海运费及国外陆地运输费

源流成本:运输物的尺码吨, 运费单价。合理运输的批次、组合, 并合理分期。

●海运保险费及国外陆地运输保险费

源流成本:保险标底价值, 保费率。知晓当地运输标准及习惯做法。

●国内集港费用

源流成本:运输物的尺码吨, 集港时间, 单价。●国外清关及港务费

源流成本:国外清关及港务收费率。

●土建、安装、调试、试运转的指导费, 即SV; (针对EP项目) 源流成本:消耗的人数、等级、时间。派遣有经验工程师。●国外各种税费

源流成本:税种, 税率。聘用当地可靠的税务咨询机构或人员。●代理费用

源流成本:代理标底价值, 收费率。

●财务费用, 如汇兑损失、银行费用等

源流成本:结汇额, 汇率差, 银行收费率。重视汇率风险。●各种风险损失, 如技术、工期、索赔等

源流成本:技术指标、考核值不达标, 工期延误, 变更索赔等。

三、成本要素举例

工程建设项目具有不可重复性、时间性、个别性的特点, 不同行业、同行业的不同项目、不同的建设时期、不同的国家工程建设项目都不会相同, 项目成本也会不一样。

某国外高炉项目EP成本构成

四、国外项目比国内项目成本较高原因●质量成本

●工期成本

●包装、运输及保险成本

国外工程的成本控制 篇4

【关键词】 国外建设工程监督管理 经验 启示

1.国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运行模式

建设体制相适应,大多数政府的建设主管部门都把制定住宅、城市、交通、环境建设和建筑业质量管理的法规和监督执行作为主要任务,并把大型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作为质量管理监督的重点对象。他们都非常重视发挥社会上各种专业人士、组织(学会)和行业协会在建设市场中的专业管理作用,政府主管部门通过审核和认可,授权或委托这些组织和机构,将相应的政府职能向民间和半官方机构转移,实行对专业人士教育培训,考核注册制度,充分发挥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建造师等各类专业人士的作用,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阶段的质量进行直接的监督管理。

他们的普遍做法是依据法规,建立项目许可制度,承包商、供应商的市场准入制度,生产过程检测、认证制度,竣工后经审核颁发使用许可证制度等,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形成全过程进行管理。

在对具体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模式上,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承包商都按照“谁设计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质量自控,业主普遍采用委托工程咨询(监理)公司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控制的做法。为了提高监理工作的有效性,不少国家的业主往往委托在工程竞标中的失败方作为该工程的监理单位。而政府是否介入政府投资的公共工程以及民间投资的工程质量的具体监督检查,即政府主管部门是否直接参与微观层次的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控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不尽相同,归纳来讲,大致有两种模式:

1.1“法国模式”。主要表现在政府主管部门不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检查,而是主要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促使建筑企业提高工程质量。例如法国实行强制性的工程保险制度。按照法国的建筑法规《建筑职责与保险》的规定:凡涉及工程建设活动的所有单位,包括业主、总承包商、设计、施工、质检等单位,均须向保险公司投保,而保险公司则要求每项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委托一个质量检查公司进行质量检查,并给予投保单位可少付保险费的优惠。法国的质量检查公司在营业前,必须取得由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委员会审批颁发的证书,并每2—3年须经发证机构复审一次。为了保证质量,检查公司能保持其第三方客观公正地位,质量检查公司不得在国内参与除质检以外的任何商业活动。质量检查公司在接受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任务后,从工程的设计、施工招标阶段开始,直到工程竣工,最后提交工程质量评价报告送与工程建设的有关各方。法国的质检公司均配备完善的检测设备,以保证质量检验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1.2“美国模式”。主要表现在政府主管部门直接参与工程项目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在美国,政府参加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检查的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自己的检查人员;另一类是政府临时聘请或要求业主聘请的,属于政府认可的外部的专业人员。这类监督检查人员都直接参与每道重要工序和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由他们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对工程材料、制品质量的检验都由相对独立的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在所有监督检查中,又以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隐蔽工程作为重点。

上述国家和地区政府主管部门在参与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环节中,美、 法等国都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工程设计审核制度。工程设计审核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作为核发施工许可的重要内容之一,政府主管部门通常都委托国家认可的专业工程师或技术审核工程师,对由业主负责提交的设计图纸和设计计算书等设计文件及资料进行审核。另外,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对工程质量实施的具体监督检查中,主要依靠的是政府主管机构组织以外的各种专业人士,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可使政府机构比较精简,另一方面,由专业人员参与监督检查可以保证监督检查工作的高效和准确,同时,为了确保被授权或委托的专业人士能真正代表政府实施对工程监督检查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政府有关部门对这些人士资质的认可和管理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一旦这些专业人士在工作中发生拘私舞弊、滥用职权、收受贿赂或严重失误,都将终身取消执业资格,因此,这些专业人士亦十分珍惜自己的执业岗位,在工作中能尽职尽责、忠于职守。

2.加强和完善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建议

2.1转变角色,恢复执法地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强制性监督。转变角色就是要实现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方式的转 变:由授权执法向委托执法转变;由实体质量的环环把关向随机抽查转变;由“看、问”式现场检查向采用科学仪器,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的权威性监督转变;由直接审验工程质量等级向竣工验收备案制度转变;由以施工现场对承包商的监督为主向全面、全过程监督转变。改变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行政职能,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以经济和法律相结合为主要手段对建设工程质量所有参与者实施执法监督。

2.2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增强建设工程质量的社会保障能力,实现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的国际化和法制化。借鉴发达国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成熟经验,加强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的社会咨询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主要包括进一步规范建设监理行为,实施建设工程质量风险管理,有效地开展建设工程质量强制性担保和保险制度,培育有效的建设工程担保与保险市场,并加强对市场主体要素的监督管理,推动工程担保与保险市场和监理咨询市场的规范有效运转,充分发挥工程担保、保险和建设监理在建设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的社会保障作用,全方位挖掘各专业组织和专业人士从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智能潜力,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同时,加速相关法律、法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推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国际化和法制化进程。

2.3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三大体系,保证建设市场良性运作,提高建设工程整体质量。建设工程质量的形成是一个涉及多方主体参与、受众多因素影响、涵盖建设工程决策、勘察设计、施工准备、施工建设、使用维护全过程的复杂系统,从根本上治理建设工程质量差的问题,就必须树立系统工程的观点,对其进行全面、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治理,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三大体系,即各建设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建设监理与工程保险在内的社会监督保证体系,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体系。以规范建设主体质量保证体系为重点,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生产能力;以社会监督保证体系为突破口,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专业化服务;以政府监督管理体系为驱动力,推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和建设市场的高效运转。改善建设市场要素,增强建设工程质量转化能力,保证建设工程整体质量。

结束语

我国建筑业正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加入 WTO 建筑业国际化的機遇和挑战,尽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监督管理体系,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促进建筑业整体发展,是深化改革、寻求跨越式发展的首要任务,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开创性地实践,为我国建筑业的振兴做出贡献。

国外工程的成本控制 篇5

2010年中国财政部等五部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第四章“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指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应当根据现场测试获取的证据, 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初步认定, 并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对于内部控制披露研究, 国外已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 本文对其进行归类, 具体概括为如下几方面:

一、SOX法案后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影响

Bedard and Graham (2010) 针对SOX法案404对内部控制缺陷检测和严重性分类进行考察, 通过控制测试, 审计师可以检测出大约四分之三的未整改的内部控制缺陷。分析了单个控制水平的缺陷并直接通过合约团队的报告去考察缺陷方法。数据不仅包括MW (Material Weakness) , 而且还包括审计师检测出的其他不太严重的ICD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研究结论表明:审计师检测出四分之三的ICD, 是尤其严重和扩散的。没有发现内部审计功能的出现能够促进检测, 而发现有三分之二审计师检验MW通过控制测试, 且大多数SD (significant deficiency) 不会通过检测误报。

Hammersley, Myers和Shakespeare (2008) 主要探讨了在SOX法案302条款下股票价格对管理者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反应, 阐述了内部控制缺陷的特征, 包括它们的严重程度、管理层关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披露的模糊性等。揭示出对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内容主要依靠内部控制缺点的严重性。研究结论表明:发现市场反应级别和缺陷严重程度有关, 收益率对重大缺陷发生负相关关系;如果管理层得出内部控制是有效的, 收益会显著负相关下降;总的来说, 这些结果表明包含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中的信息是有效的, 是被投资者用来修正关于公司价值的期望的。

Kim Park (2009) 主要检测了SOX法案下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引起的不同股票市场的反应。主要研究结论为:考虑ICD市场不确定性的影响, 检验市场不确定性变化影响在横截面差异方面对ICD市场反应。研究主要贡献:第一, 研究中阐述激励对ICD的披露, 并显示市场不确定披露的影响;第二, 通过提供新的政策要求是如何影响资本市场, 研究可能会帮助政策制定者评估会计政策的内涵和会计准则制定的环境。

Ge Park (2009) 关注2002年以后SOX执行后管理层内部控制缺陷的描述。研究主要结论为提供在财务报表内部控制302条款下重大缺陷明确类型, 验证管理层披露显示较差内部控制与会计控制资源不足分配相关。统计分析中, 发现公司的重大缺陷趋向于更复杂的、更小型的、更少的盈利能力的企业。

Darrough, Huang和Zur (2010) 主要检验SOX302和404条款披露内部控制环境后如何影响公司控制的市场反应, 研究主要结论为: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会有增值会计信息评估企业价值;研究结果证明具有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存在较差的公司治理水平。阐述在宣告日期附近, 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收购者相对于没有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获得更小的累积异常收益率 (CAR) , 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相对于没有内部控制缺陷企业会收到较高的CAR。

二、内部控制缺陷对银行贷款影响

Costello and Wittenberg-Moerman (2011) 调查财务报告质量对借款协议中债权人监管机构的影响, 依据的是SOX内控报告衡量财务报告质量。研究结论为:当企业存在内控ICW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时, 贷款人会脱离财务条款并倾向于抵押保护和价格保护。对于更严重的缺陷ICW在贷款合约条款中影响会更强;在比较贷款合同设计变化时, 发现公司重视报财务报表数量, 还研究了在债务合约设计过程中提供财务报告质量重要性的证据;阐述了贷款人监管机制选择中报告质量对其的影响, 同时建立财务报告质量和与贷款人对财务条款依赖之间的重要关联。

Kim, Song and Zhang (2009) 采用SOX法案404条款下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贷款公司作为样本, 比较存在ICW和不存在ICW的公司之间的贷款合同的不同特点。研究结论:在控制其他已知贷款合同条款决定因素后, 存在ICW的公司贷款利差比不存在ICW公司高大约28%个基本点;更严峻的公司层面的ICW公司将会支付比存在缓和的会计层面的ICW公司更高的贷款利率;贷款者会给哪些存在ICW公司更严格的非价格条款;存在ICW公司在贷款合同方面比不存在ICW公司吸引更少的放贷人。

Schneider and Church (2008) 检验内部控制报告对贷款负责人评估公司贷款信用的影响。其主要调查内部控制报告的影响、在银行贷款负责人评估公司信贷方面的审计师规模;调查是否采用四大审计师会缓和在贷款人判断否定内部控制意见负面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贷款人发现审计师的内部控制意见在其决策制定中起到一定作用。但研究受制于提供参与者数据, 没有涵盖当其实际经历贷款申请程序时收到的信息, 且没有明确对于否定内部控制意见的重大缺陷的性质。

三、内部控制缺陷对应计质量影响

Ashbaugh-Skaife, Collins和Kinney, Jr. (2007) 调查内部控制缺陷及其修复对应计质量的影响, 通过截面测试和跨时期测试表明内部控制质量影响应计质量。研究表明: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比没有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应计质量更低;应计质量是通过应计项目噪音和绝对超额应计项目来衡量的;内部控制缺陷更有可能导致无意错误, 从而将噪音引入应计项目中。研究贡献为:识别应计质量影响因素, 首次调查内部控制如何影响应计质量以及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并通过采用SOX法案下302条款和404条款报告, 将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的作用与应计质量联系起来。

Doyle, Ge and Mc Vay (2007) 检验2002~2005年至少披露一个重大缺陷的705家公司质量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 发现这些缺陷与低估应计质量有关。研究表明弱的内部控制和低的应计质量之间相关, 对于一个内部控制较弱的公司, 会导致更多的估计错误并容许更多的程序性差错, 而且无意差错更多;内部控制出现重大缺陷的公司其盈利能力更低、规模更小、更年轻、业务更复杂, 成长速度更快或者经历公司重组。研究贡献:首次对内部控制缺陷与会计应计质量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弥补前人研究不足;提供了SOX302与404条款具有影响的经验证据。但研究局限在于所选择的样本可能无法代表真正的内部控制公司, 对于应计质量测量所依据的时间1996-2002年数据, 很难制定其明确的时间;模型采用的是Dechow and Dichev模型 (2002) 和修正的Mc Nichols (2002) and Francis (2005) 模型, 由于任何标准是有限的, 必然会受限制。

四、内部控制缺陷对权益资本/债务成本影响

Ogneva, Subramanyam and Raghunandan (2007) 主要检验权益成本与内部控制缺陷 (ICW) 之间联系在首次依照404条款向SEC呈报之后。研究发现存在ICW的公司有较高权益成本而不是披露无ICW的控制样本公司, 高权益成本与ICW相关联;在单变量研究中发现存在ICW的公司权益资本成本高于对照组的权益资本成本, ICW与权益资本成本直接关系并不十分显著。

Ashbaugh-Skaife, Collins, Kinney, Jr.and Lafond (2008) 探究内部控制质量和个别风险及系统风险之间的关系, 调查内部控制缺陷公司与有效的内部控制公司相比较, 是否显示更高的系统风险、个别风险和权益资本成本。研究表明横截面测试评估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呈现较高的个别风险、系统风险和权益资本成本;采用跨期测试研究评估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变更;内部控制有问题的公司相对于投资者而言存在更高的信息风险, 报告内部控制有效的公司和修正过已知的内部控制问题公司可以从低权益成本中获益。

Dhaliwal, Hogan, Trezevant and Wilkins (2010) 验证在404条款颁布后重大缺陷披露于企业债务成本关系。研究结论表明财务报告较弱或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 其公开发行债券的成本会增加;银行是债务市场有效的监管代表, 银行监管相对于评级代理监管更为重要。研究贡献在于首次对内部控制缺陷对债务成本影响进行研究, 相对于建立权益成本方法更加确定, 也更加简单;考虑信用评级代理或银行监管对债务成本的影响。

五、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相关内容关系

Lin, Pizzini, Vargus and Bardhan (2010) 研究调查公司内部审计在404条款下重大缺陷的披露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内部审计功能活动的性质和范围与MW披露具有更强的相关性;MW披露与内部审计功能的审计活动等级和外部审计师协调正向相关。研究贡献为:一是, 扩展研究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财务报告, 通过公司报告内部审计质量多样计量和重大缺陷的披露关系文件;二是, 在内部审计质量计量与重大缺陷披露中的关系提供证据, 表明内部审计属性和在检测重大缺陷中存在的作用;三是, 提供证据表明当外部审计师在协调内部审计功能工作时更有可能检测重大缺陷。

Lopez, Vandervedle and Wu (2009) 研究SOX法案之后审计师提出关于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意见。要求新的内部控制意见提供给投资者有价值相关的信息。研究表明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报告提供增量的价值相关信息给投资者超过所涵盖的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研究贡献为:一是, 提供管理者评估内部控制报告的支持资料, 提供给投资者有用的财务信息关于公司盈余质量和财务报告风险意见;二是, 提供审计师对内部控制报告审计意见。研究局限为所依赖的参与者不能更有效地代表投资者, 股票价格有可能与股票市场观测不同。

Naiker and Sharma (2008) 研究检验内部控制缺陷报告下审计委员会中前审计合伙人 (AFAPs) 与外部审计师 (UFAPs) 关系。研究发现在审计委员会中AFAPs与UFAPs负相关关系。进一步检测显示AFAPs不会允许管理层避免ICD披露。结果显示在审计委员会中AFAPs与UFAPs关联性更有效于监管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

Zhang, Zhou and Zhoua (2007) 研究审计委员会质量、审计师独立性和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之间的关系。通过搜集有缺陷的公司样本, 根据公司行业、规模和绩效, 将其与没有缺陷的公司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质量、审计师独立性和内部控制缺陷之间存在联系;如果公司审计委员会专家较少或者没有财务专家, 公司更有可能被识别出内部控制缺陷。

Raghunandan and Rama (2005) 验证了审计费用与依照404条款所执行的内部控制披露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样本中的企业在2004财政年度发生的审计费用均值 (中位数) 86% (128%) 高于2003财政年度的相应费用。存在重大缺陷披露的客户的2004财政年度的审计费用比没有披露的客户高43%;2003财政年度的审计费用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并不相关 (源自2004财政年度的10-K文件存档) ;同时发现审计费用与存在重大缺陷的披露之间的关系并不改变依赖于重大缺陷的类型 (系统的或非系统的) 。

六、内部控制与其他影响因素

Bronson, Hogan, Johnson and Ramesh (2011) 研究PCAOB审计准则NO.2和NO.5实施文件评估对审计完成延期。研究显示盈余发行审计报告日可能会有更多的投资需要及时披露, 会计和审计复杂程度会变得更大。

Li, Sun Ettredge (2010) 试图提供对更复杂的CFOs’职业资格、SOX404条款、CFOs’总销售额、CFOs’资格改进和MW修正之间关系的综合理解。研究发现在2004年度公司初步否定SOX404意见, 有更少的符合标准的CFOs。

Chen and Guo (2010) 测试2006~2008年上海证交所上市CPA公司评估和内控自我评价报告自愿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市场反应与内控信息和累积异常收益 (CAR) 是正相关。自愿披露企业有更高的CAR, 强制性信息披露企业有较低的CAR。研究结果表明, 政府应当坚持内控披露原则, 特别是强制性信息披露, 鼓励上市公司自愿这样做。上市公司应当关注背景和信息披露形式, 并保持信息披露和商业机密之间的平衡关系。

Goh and Li (2010) 研究内部控制与条件保守主义之间的关系, 主要涉及及时性亏损的确认。研究发现, 存在重大缺陷的公司相对于没有重大缺陷的公司而言显示较低的保守主义。公司披露重大缺陷并随后修正这些缺陷显示较大保守主义相对于继续存在重大缺陷公司而言。

Rose, Norman and Rose (2010) 研究投资者是否调整评估投资风险对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的反应、MW扩散, 解释有关重大控制缺陷的扩散。研究发现投资者确认内部控制缺陷扩散并采用信息对投资风险进行评估。内部控制缺陷扩散对投资者判断风险具有充分影响。

Gao, Wu and Zimmerman (2009) 研究小型上市公司被豁免执行高昂的执行条例后所导致的意想不到的后果———诱使小型上市公司保持当前规模。研究发现这些企业会有意的控制在界限以下, 其为保持规模通常相对于样本企业而减少投资, 更多地向股东发放现金股利, 减少非子公司的股票数量和更多坏消息, 披露更低的收益。

Beneish and Hodder (2007) 研究内部控制缺陷与信息的不确定性关系, 具体通过分析302条款下信息披露和公司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是否降低, 及404条款下披露对股票价格或公司资本成本没有显著影响。研究进一步发现审计师的质量如何将会减弱公众对SOX法案302条款披露事项的负面反应。

Ashbaugh-Skaifea, Collins and Kinney Jr. (2006) 采用在内部控制审计师强制执行前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 探索促使企业披露企业控制失败的经济因素以及管理层披露和发现内控问题的动机。研究发现这些企业会有意的控制在界限以下, 同时发现这些企业为保持小型上市公司的规模通常相对比样本企业减少投资, 更多地向股东发放现金股利, 减少非子公司的股票数量, 披露更多的坏消息和更低的收益。

Doyle, Ge and Mc Vay (2007) 研究内部控制缺陷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存在内部控制的缺陷公司倾向于规模较小、较年轻、融资方面较弱、较复杂、发展速度快或者正在重组;存在更严重、广泛的控制问题的公司普遍规模更小、更年轻、融资能力更弱;研究发现决定因素也会基于产生重大缺陷的特殊原因而变化, 这归因于每个公司在建立内部控制系统时所面临独特挑战。研究局限在于搜集的数据是短期, 很难确定重大缺陷在SOX法案第一阶段期间披露;数据搜集存在不完整性, 对样本研究结果有影响。

七、评述与展望

在实务方面, 2010年4月26日, 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为内部控制实证研究发展提供更好地发展基础。未来我国的内部控制研究可以考虑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设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高低影响因素予以考虑;注重对内部控制与审计相关内容之间关系的研究, 例如审计费用、审计师变更等;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企业价值、资本成本、股票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考虑研究特定事项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

2010年以来, 财政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等陆续制定了《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的可拓展商业报告语言 (XBRL) 通用分类标准 (征求意见稿) 》, 要求将财务报表中列示和附注披露等相关要求转化为XBRL形式的电子文档。据此, 未来在内部控制研究关注点可以着眼于可拓展商业报告语言。

参考文献

[1].Beng Wee Goh, Dan Li.Internal Controls and Conditional Conservatism.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1;5

国外工程的成本控制 篇6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是在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8年, 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根据COSO报告制定并颁布了《银行组织内部控制系统评估框架》, 其中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定义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人员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遵循适用的法律和法规目标提供合理保证和影响的过程。”依据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9月18日公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 我国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概念确定为: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 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 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 、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及纠正的动态过程与机制。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 组织结构不完善

法人治理结构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良好运行的基础与保障。我国商业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造后虽然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不断完善, 但仍然面临着真正的银行家缺位、政府干预过多、内部控制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的困扰, 这些问题会制约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合理构建, 从而影响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有效运行。

在组织结构设置方面, 我国有些商业银行没有充分考虑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风险经营的特点与要求, 部门间及部门内部岗位职责不清, 岗位之间分工权责不明确, 重要的职能部门或岗位缺乏独立性和彼此的牵制与监督, 不相容岗位未能实现有效分离, 不合理的组织结构使内控制度难于有效落实与执行、内控的作用与效果弱化, 从而, 为舞弊行为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二) 内控文化氛围缺失

良好的内控文化是商业银行内控体系有效运行的前提。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起步较晚, 内控观念和内控意识相对滞后, 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认识内部控制与银行业务发展的关系, 不能把内部控制纳入银行总体战略规划管理中去, 缺乏全员风险管理和内控意识, 内部控制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文化氛围的普遍缺失严重阻碍了内控机制的良好运行。

(三) 内控执行不到位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缺乏内控文化建设和氛围, 导致内控执行力较弱, 内控制度在实施中不能落到实处, 有章不循, 或减少业务操作过程中的必要程序, 为风险和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主要表现在业务的审批和授权随意性较大, 甚至滥用职权;业务处理上不严格遵守规程, 甚至出现逆向操作状况;经办人员不按要求履行职责等。由于内控执行不足, 从而导致舞弊与风险的发生。

(四) 内审监督功能弱化

内部控制是在监督、评价、反馈、修正中不断完善的, 内部审计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决策层对内审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足, 使内审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不能满足内控需要, 再加之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不完善, 使得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等原因, 从而使我国内部审计的功能一直处于弱化状态。

三、国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分析

国外商业银行从长期的经营实践中积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的管理经验,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科学有效的组织结构

由于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是商业银行经营运作及内部控制的基础与保障, 因此, 国外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始终致力于组织结构的设计与完善。国外商业银行与一般公司制企业相同, 其组织结构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共同构成的管理和控制体系。其中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而董事会和监事会依据具体国情不同, 其所处地位和作用也不尽相同。在德国, 银行监事会的地位高于董事会;在日本, 银行监事会与董事会地位相同;在美国, 银行监事会作为董事会下属的一个机构。监事会的职能是负责对董事会及其成员, 以及高级经理人员的监督。

在组织结构设置方面, 鉴于监事会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方面的突出地位, 日本商业银行赋予监事强有力的职权, 作为各商业银行领导层的监事, 只对股东大会负责, 对各商业银行总行行长、分行行长、以及各部门负责人进行全面的内部监察。

在组织结构设置方面, 美国商业银行为了防范风险, 强化监督, 在董事会下设各种专业委员会, 其中包括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具有重要作用的审计委员会。同时, 美国商业银行特别强化内部审计在其内部控制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专门设立独立于其他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 该机构只对银行最高权力机构负责, 并在全球范围内设立若干业务审计或内部审计中心, 这种组织机构设置, 强化了银行内部监督控制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 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建设

国外商业银行非常重视内控文化建设。其中汇丰银行在该方面成绩卓著。汇丰银行一直以来视员工为银行最大的资源财富,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多方面的培训与考核, 尤其强化内部控制的合规性和风险控制意识。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保障了汇丰银行的稳健经营, 使其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中, 在同行业出现亏损, 甚至倒闭的情况下, 仍然保持利润的正常增长。

(三) 规范的内部控制运行机制

1. 严格的职责分离且相互牵制。

国外商业银行为有效实施内部控制, 在岗位、部门设置和职责分工方面, 既强调部门、岗位之间相互独立、职责分离, 又要求彼此之间相互牵制。

德国商业银行在职责分工方面遵循的是“四眼原则” (也称双人原则) , 即业务交叉核对、资产双重控制和双人签字, 要求在一线交易、后台结算、会计审核、监控四个业务层次的交易活动中必须有明确的职能分工。同一职能部门中, 相关工作由不同人员承担, 以确保岗位之间相互监督与牵制。银行中专门负责风险管理控制的人员与一线交易人员严格分离, 管理人员负责并授予头寸权限。

2. 严格的授权审批程序。

国外商业银行为了保证安全经营, 最大限度地防范控制资产风险, 设计了严格且完整的授权审批程序。其间, 任何交易都要经过不同人员的审批, 而任何人的审批权限都要受到限制。严格的授权审批程序在贷款的管理上尤其突出, 例如, 美国花旗银行对信贷业务的控制实行了一套科学有效的贷款管理模式。贷款从申请、评估、授信到发放都要遵循严格的审批过程。再如荷兰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 由项目经理和风险经理共同负责, 根据授信权限不同分别经过分行信贷委员会、总行信贷委员会、董事会及监事会三个层级的审批程序。

(四) 完善的稽核 (审计) 机制

内部稽核是实现内控目标的重要手段, 为此, 国外商业银行都着力于构建一整套比较完善的银行内部稽核 (审计) 机制。其中美国商业银行在内部稽核的组织机构设置及其实施运作方面具有代表性。美国商业银行在内部稽核的组织机构设置上的通常做法是:第一, 银行总行统一行使稽核权, 直接实施全辖稽核监督, 分行不设置稽核部门;第二, 稽核部门人员充足, 岗位分工细化;第三, 首席审计官作为高级副总裁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并报告稽核工作;第四, 稽核人员必须由总行稽核部门直接选聘;第五, 稽核部门财务预算独立, 稽核人员的待遇从优, 且全由总行负责。美国商业银行在建立集中、权威、独立的内部稽核组织机构的同时, 树立明确的稽核目标, 紧密围绕风险防范进行稽核监督。稽核内容具有针对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稽核工作重点是防范风险, 对于稽核结果, 美国商业银行的管理层十分重视, 对于稽核中发现的问题, 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后, 再交由稽核部门进行后续跟踪检查, 对整改不力的给予处罚, 从而使稽核部门及其人员始终保持了高度的权威性。

四、国外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给予我们的启示

国外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与完善, 从管理理念、制度建设及措施的落实与执行等许多方面都值得我国商业银行借鉴与学习。

(一) 完善组织结构

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是商业银行经营运作及内部控制的基础与保障。为此, 我国商业银行应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做法, 并结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情况和管理要求, 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各职能部门既彼此独立, 又相互牵制的组织架构, 以此来促进银行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我国商业银行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中, 可以以总行和一级分行为基础, 建立董事会和经理层分权治理框架, 形成以董事会为核心, 下设各专业委员会, 监事会和管理层独立有效运作制度, 逐步建立产权清晰、责权分明、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实现决策、执行、监督的有效制衡和相互监督。其间充分发挥各专业委员会的作用, 尤其是其中的审计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 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应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建立健全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

为了保证内部控制效果, 我国商业银行在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上既保证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合作与联系, 又要实现彼此的相互牵制与监督。尤其是在内控中起关键作用的审计稽核机构, 为保证稽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其必须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部门审视、监督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措施落实、效果评价等。

(二) 培育良好的内控文化

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 创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具体情况的内控文化。首先, 应强化银行高层管理人员的内控意识, 银行高层管理人员的内控意识不仅对银行内控文化的形成与完善起着关键的作用, 同时还广泛地影响着整个银行内部各层级人员内控观念的形成与深化。其次, 应提高全体员工内部控制的观念意识和责任意识, 通过各种培训课程和评估考核强化员工风险意识和内控观念, 同时所有员工应把内部控制视为己任, 树立责任意识,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自觉地用金融法规、内部控制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再次, 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 提高员工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使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三) 完善授权审批程序

首先, 实行商业银行总行统一授权, 并坚持“授权有限”的原则, 严格和完善法人授权制度以及转授权制度, 明确被授权者在履行权力时的责任和权限;其次, 明确授权范围和责任, 根据各分支机构和业务职能部门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区别授权, 同时根据业务金额大小、经济活动的重要程度确定不同的授权批准层级;再次, 商业银行应根据各分支机构和业务职能部门经营管理状况、风险变化情况以及授权制度执行和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授权;还有, 应严格制定各类业务的审批程序, 对越权行为予以严厉处罚, 对越权造成的损失应追究相应的责任。

(四) 完善稽核监督机制

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审计委员会模式, 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体系。首先, 应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 负责内部审计工作中政策的制定和组织领导;其次, 应在银行内部设立独立于其他业务部门, 直接对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负责的内部审计监督部门, 内部审计监督部门应具有较高的地位, 其部门负责人由董事会直接任命;再次, 总行的内部审计监督部门对各分支行的内部审计监督部门应实行派驻制, 从组织上保证内审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和超脱地位。这样从总行到分行, 逐级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监督部门, 上下相连、纵横贯通, 从而形成一套比较独立完整的内部审计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在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体系的同时, 应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 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大力引进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和方法, 并以规范化的制度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康洪波.浅谈美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对我国的启示 (J) .时代金融, 2010 (1) .

[2]张宏彦.德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对我国的启示 (J) .海南金融, 2007 (8) .

[3]王则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国际经验与我国对策 (J) .经济管理, 2008 (9) .

[4]曹凤岐.中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创新 (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5]韦彩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D) .广州:暨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8.

[6]殷璐.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 (D) .厦门:厦门大学硕士论文, 2007.

政府成本管理国外研究综述 篇7

(一) 理论基础构建——新公共管理理论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 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行政改革的浪潮。这次改革的实质, 就是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指导, 通过政府再造来摆脱政府所面临的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是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和以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为基础的官僚组织理论。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 其理论基础主要是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

一是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运用现代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 多层次, 多角度, 用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 对官僚和官僚体制、政府财政扩张以及政府行为的垄断性质等问题都进行了创造性地开掘, 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法和途径, 主要有:建立一个精简、效能、统一、法制的行政管理体系和行政管理机构, 从源头、机制、制度上控制政府成本;规范财政税收制度, 建立科学健康的财政管理机制, 引入成本收益分析, 加强预算管理;打破政府垄断, 建立竞争机制, 如准产业化、内部市场外包、服务购买契约、招标投标、特许经营、税收、规制激励、委托和民营化等, 精简机构, 缩小规模, 缓解财政紧张状况, 从而降低政府成本。

二是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从制度成本比较的角度研究制度的选择和设计, 认为“在公共部门, 如果采用签约的形式来降低行政经费, 造成某种竞争, 将有可能使某些交易付出较低的成本”。国外学者们在控制政府成本的制度途径方面的成就主要包括:提出改革传统官僚制, 引入竞争机制、绩效考评机制、合同制等私人领域的管理方法, 改革组织制度和人事制度, 改进财政管理体制, 从而建立效能政府、企业家政府、责任制政府, 达到有效控制政府成本的目的。新制度学派则从“交易成本”概念出发, 把“制度”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解释人们在不同制度约束下的行为。科斯认为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省交易成本, 其思想很快在行政领域得到应用, 它的核心观点是交易成本因市场缺陷而存在, 而政府要履行克服市场缺陷的职能会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行政成本成为交易成本的一部分, 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

三是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私营部门的管理理论是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20世纪末, 信息化、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进程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同时也改变了私营部门的组织管理模式。私营部门为了适应环境, 很快进行了管理变革, 新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模式层出不穷。西方学者比较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不同效率后得出结论:企业效率远远高于政府效率。公共部门在私营部门获得成功的影响下, 开始引进在私营部门卓有成效的管理方式。

(二) 新公共管理与政府成本管理实践

20世纪80年代, 西方各国政府掀起了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为目的的行政改革浪潮。1993年, 时任美国副总统戈尔明确的提出了政府再造的四个方面, 特别提出“由注重规定和程序转向注重成果和绩效”, 并主张减少政府成本, 即“缩小政府规模, 建立一个花费少、成效好的政府”。从减少政府内各项财政开支角度出发, 为美国政府改革开出的十个“药方”对政府绩效、成本等研究很有价值。在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合著的《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公营部门》中, 作者将政府的角色和特征结合私人部门管理重新进行了定义, 将企业理论中关于成本收益的分析框架应用于政府管理的分析中, 提出了以企业家精神改造公营部门和塑造新政府的十条原则。此外, 西方政府中还推行“独立政府核算 (IGCE) ”的方法, 将政府成本与普通政府开支区别开来;Diomand通过进行政府支出与私人支出的集体和个人效应分析得到政府行政成本的均衡模型。

运行成本控制机制代表着国库的现金基础支出控制体制的进一步革新, 运行成本控制也是政府财务管理改革的一个成果。美国财政部期望通过运行成本控制把管理文化的精髓注入到中央政府, 形成一个框架用以提高管理效率, 精简市政公务员和鼓励政府重新定位。这些改变给部门的首席财务官员带来了压力, 为获得投标资格, 他们需要去平衡一系列复杂的因素, 许多国家也通过减少机构和人员来减少行政支出。

(三) 政府预算与财务管理

Christopher (2003) 检验了三种常见路径对州预算结果的决策影响, 结论表明关系预算结果的决策不应该只有一个模型予以决定。特定的理性预算能在总体上减少开支, 理性式预算在减少总开支方面较为成功, 但在减少职能开支方面则并不不成功。OECD调查研究认为:改进政府运营效率的政策行动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 在预算计划和开支管理应更多强调产出导向, 这有利于成本效率的估计, 同时使预算资源的再分配更具灵活性, 有助于成本效率和加强在政府运营中的计划和评估气氛。Vito and Tej (2000) 的研究报告认为:把效率和公共开支联系起来的习惯, 如以往所做的那样, 当公共部门使用公共资产 (土地和建筑等) , 而如往常一样没有考虑成本时, 可能导致错误的后果。因为缺乏激励, 政府在使用公共资产时经常较为浪费, 一个能被用于多种目的 (包括增加公共部门效率) 的公共资产的系统应该被建立起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02年10月名为《政府成本与公共财产的滥用》的工作报告研究了公共部门的效率, 将非生产性的“公共财产”的使用效率与国民收入中其他部分的使用效率进行比较研究, 并通过对世界各国政府开支、消费的研究得出政府的高成本将导致公共财产的流失与滥用。Sebastian Morris (1990) 认为在公共部门投资中的时间延误和成本超支降低了投资效率。公共部门系统和政府的内部因素充分解释了时间延误和成本超支现象:差的项目设计和实施、短缺的项目资金、官僚的优柔寡断和企业间协调的缺失。因为国有企业经常发生相互之间的交易, 一个时间延误的恶性循环被建立, 政治的权宜之计是占有大量的项目, 而资金短缺, 除了那些有最高特权的企业之外, 是时间延误的最主要因素。

(四) 政府成本管理相关法律制度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 西方许多国家把企业的绩效管理方法、手段引入政府部门来对政府部门进行客观、公正地绩效考核, 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如英国1983年颁布了《国家审计法》, 把审计中央政府资金的职责和权限授予了主计审计长, 并规定成立国家审计署以确保主计审计长履行绩效审计的职责。美国1993年颁布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 规定财政预算要与政府部门绩效挂钩;2002年日本制定了《政府政策评价法》, 根据这项法案, 内阁和政府的各个部都被要求在其权限范围内实行政府评价。西方发达国家还注重完善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力求使绩效评估体系制度化、规范化与科学化。西方国家在绩效评估中还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制度, 以发现政府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及时加以改进。

(五) 政府组织文化

Yew and Hina (2007) 研究了组织文化的不同维度对一个公共部门新管理会计实践的成功和采纳程度的相互影响, 研究结论提示了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实施改革必须要考虑组织文化的不同维度。Chia (2007) 研究了政府组织文化和采用财务管理新技术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组织文化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个人层面的组织内创新心里氛围和组织层面的管理层价值导向创新, 这两种不同维度的文化都会促使政府采用新的财务管理技术, 并有助于成功地实施这些变革, 但是这种促进作用会在这两种维度文化发生交互作用时受到一定的限制。

(六) 政府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技术方法

Ken and David (1998) 的研究提供了联邦储备应对1980年的货币控制行动在效率提高和成本转移的证据, 表明联邦储备通过改进定价服务的效率来迎合货币控制法案的一系列鼓励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竞争对于政府效率和会计系统设计和运用的重要性。Geiger and Ittner (1996) 发现面临竞争和法律要求的政府代理者为了通过收入弥补成本趋向于应用尖端复杂的成本会计系统。研究结果也表明, 效率和成本分配和竞争环境相关性。这些研究结论暗示通过市场化改革和服务收费改革改进政府绩效时应考虑其管理动机, 以及它们对成本会计数据有效性和使用的影响。Helden (1997) 认为成本分配和产出成本计算在地方政府组织中的的重要性在逐渐提升, 更高级的成本分配方法在地方政府组织中变得更为重要。Kemp and Simon (2003) 研究了操纵成本信息对政府部门服务评价的影响, 研究发现费用开支在政府服务中分配的偏好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成本的感知, 但被感知的服务的价值却极少被考虑其成本。Peter and Jens (2004) 通过三个丹麦政府机构年度报告的检验, 发现单位成本的计算并没有和决策变量相联系, 因此不适合决策的制定。考虑了所有的缺陷后, 作者认为试图把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实践结合的努力将会失败。Bjornenak (2000) 运用回归分析、作业成本分析、结构成本分析和产品特征分析四种方法, 研究了新公共管理改革背景下政府的成本动因, 与传统的成本估计方法相比, 政府部门中应用战略成本管理方法作为一种分析框架更具有广泛的解释力, 政府部门中这个框架涉及的成本动因主要包括提供产品的特征、制度因素和政府的政策。Kee Robert C (2004) 介绍了美国公共部门成本管理信息。功能成本分析方法把顾客的视角引入到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分析中, 管理人员能理解产品和服务的功能以及顾客赋予每种功能的价值。功能成本分析方法内部和外部的关注提供了一种能精确地决定在何种位置可以减少成本的方法, 还能同时帮助激发成本减少的动机。

二、国外政府成本管理研究特征

(一) 政府成本是政府提供服务与公共产品的成本

虽然极少有界定政府成本的研究, 但大多数政府成本管理的研究都默认了政府的成本实际上是政府提供服务和公共产品所发生的成本, 并不包括那些由政府行为所引发的社会成本。关于社会成本的探讨一般都集中体现在具体某项政府政策或法律的成本和效益的研究中。

(二)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引入

新公共管理理论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背景贯穿于政府成本管理研究中。新公共管理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将企业部门的商业管理方法引入政府部门, 从而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在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倡导下, 大量的研究探讨将广泛应用于企业部门的商业管理方法和模式引入政府部门以提高政府成本管理的绩效, 但这些研究忽视了管理技术方法背后的制度背景, 即在企业制度背景下形成的管理技术方法照搬到政府现有制度背景下并不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三) 制度理论广泛关注

主要体现在:制度理论能解释组织在与技术和制度环境互动关系中存在的趋同现象, 它能提供一个有用的逻辑框架研究组织怎样因受外部的压力而发生变革;政府组织的高级管理者对待制度变革的态度, 以及政府组织文化这些非正式制度因素都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新公共管理中其他各项制度改革也制约了政府成本管理的绩效。

(四) 政府成本管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国外政府成本管理研究既包括分析性研究、描述性和反映性研究的规范研究, 又包括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 而后者的比例占据大多数。

三、国外政府成本管理研究对我国的启示

(一) 国外政府成本管理研究与我国的差异性

国外政府成本管理研究在理论基础、研究技术方法的多样性、研究对象的层次性和研究内容的具体性等方面对我国政府成本管理的研究都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在借鉴过程中, 应首先充分认识到我国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和制度背景存在的差异, 我国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经验, 应理性地结合自身特殊的国情进行取舍, 再予以选择性借鉴。

(二) 国外政府成本管理研究对我国的启示

在研究内容方面, 重点是结合我国公共管理改革深入剖析我国政府成本管理所处的制度环境现状, 大力开展基础性的讨论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 应保持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从而推动理论不断的创新发展。一方面, 规范分析方法在发挥理性演绎逻辑推理功能, 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去总结实践, 形成一般性结论, 从而更好的为政府成本管理实践提供指导;另一方面, 实证研究方法以定量化和精确化的数据分析, 详实地反映了政府成本管理实践, 并为规范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研究资料, 为政府成本管理研究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架起了桥梁。因此, 政府成本管理研究必须坚持两类方法并用, 互为补充, 才能形成理论指导实践, 实践推动理论发展的良好循环。

参考文献

[1]凯特尔:《有效政府——全球公共管理革命》,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周镇宏、何翔舟:《政府成本论》, 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成本粘性国外最新研究进展 篇8

在管理会计中,传统成本性态理论假设业务量是成本变动的唯一驱动因素,成本变动与业务量变动具有完全线性关系,当业务量增减变动时,成本也相应地呈现对称性变化(Noreen,1991)。这一假设意味着成本只是机械地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仅与同期业务量变动幅度有关,而与前期或者未来业务量以及同期业务量的变动方向无关,也不受成本管理行为的影响。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业务量的变动方向对成本的影响并不具有严格的对称性(Malcom,1991;Banker和Johnston,1993;Noreen和Soderstrom,1994、1997;Cooper和Kaplan,1998)。不过,由于方法的限制,早期学者的研究局限于小范围或者特定行业的样本。随后,Anderson、Banker和Janakiraman(以下简称ABJ)(2003)首次利用大样本数据,对美国7629家上市公司1979 ~ 1998年的销售费用、一般费用和行政费用(以下简称“SG&A成本”)相对于同期销售收入的变化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销售收入增加1%时SG&A成本增加0.55%,销售收入减少1%时SG&A成本仅减少0.35%。由此,他们借鉴经济学中“粘性”的概念,将这种成本变动与业务量变动不对称的现象称为“成本粘性”,从而奠定了该领域相关研究的基石。

近年来,成本粘性已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成本粘性如何度量?成本粘性是否普遍存在以及程度如何?成本粘性是怎样形成的?它又会带来哪些影响与后果?通过梳理大量国外相关文献并进行缜密分析之后,本文发现该领域的国外研究对上述问题均有涉足。为此,本文将国外成本粘性研究归纳为成本粘性存在性的相关研究、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研究、成本粘性的经济后果研究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已有研究的成果与贡献以及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二、成本粘性:概念、度量方法与存在性

(一)成本粘性相关概念界定

ABJ(2003)把成本在业务量上升时增加的幅度大于在业务量下降时减少的幅度这一变化规律定义为“成本粘性(cost stickiness)”。Anderson和Lanen(2007)提出了与成本粘性相对的成本“反粘性(anti-stickiness)”的概念,具体表现为成本在业务量上升时增加的幅度小于在业务量下降时减少的幅度。Banker等(2014)将成本粘性和反粘性统称为“成本变动的不对称性”。

由此可见,“不对称的非线性变动”是成本粘性概念的核心。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对成本粘性概念的界定还都是一种缺乏学术严谨性的描述性概括。除非特别说明,本文所称成本粘性概念可能涉及的外延包含了成本反粘性。

(二)成本粘性的度量

成本粘性的度量是开展其他相关研究的基础。到目前为止,研究成本粘性存在性和影响因素的学者采用的成本粘性度量方法大都来自于ABJ(2003)的间接测度模型。该方法通过构建成本变动与同期销售收入变动的对数线性模型来检验成本粘性的存在性及大小,他们采用在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以区别销售收入不同变动方向的方式来间接测度成本粘性水平。

2010年,Weiss提出了成本粘性的直接测度模型。该模型通过测量销售收入下降的最近一季度成本的变动率和销售收入增加的最近一季度成本的变动率间的差异“Sticky”来度量公司层面的成本粘性水平。根据Weiss提出的模型,如果成本具有粘性(反粘性),就意味着销售收入下降时成本的减少额小(大)于销售收入增加相同幅度时成本的增加额,此时“Sticky”的值应为负(正),且绝对值越大,粘性(反粘性)水平越高。

ABJ模型为成本粘性的存在性包括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独到的视角与工具,但无法克服一系列的不足,包括:成本粘性只能作为被解释变量而不能作为解释变量;行业层面的成本粘性只能通过截面数据回归进行估计,公司层面的成本粘性则需要通过时间序列回归来估计;不能测量成本反粘性以及参数估计量的值等。这些都大大限制了ABJ模型在进一步研究中的应用。相对而言,Weiss模型的直接测度思想将成本粘性推到了解释变量的位置,从而使得后续研究特别是成本粘性的经济后果研究成为可能,这显然更具有现实意义。当然,Weiss模型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模型假设成本函数是分段线性函数,不能克服将销售收入作为业务量替代变量从而导致变量非外生的缺陷等。随着成本粘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研究者也在不断考虑如何改进、完善现有的成本粘性度量模型。

(三)成本粘性的存在性研究

自从ABJ(2003)提出“成本是有粘性的”这一观点后,不断有后续研究者的结论支持这一观点(Banker和Chen,2006;Banker等,2010、2014;Chen,2013)。尽管如此,仍然存在持不同观点的学者。因此,成本粘性存在性的进一步研究就表现为对ABJ(2003)的方法模型和样本选取等方面的质疑和反质疑的“大辩论”。

在检验成本粘性存在性的方法模型方面,Anderson和Lanen(2007)认为ABJ(2003)将销售收入作为业务量的替代变量的做法不合理。原因在于,研究假设业务量是外生变量,而销售收入受价格和业务量的交互影响,不是外生变量。此外,公开发布的会计数据自身的局限性(没有包含历史价格因素、在会计准则变化时失去可比性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论的信度和效度。Balakrishnan等(2010)认为,ABJ(2003)的标准线性回归模型忽略了长期成本结构决策的影响,从而导致存在成本粘性的假象。他们构建了新的检验模型,并控制长期成本结构的影响后发现,成本粘性显著减弱或者不存在。

在检验成本粘性存在性的样本选取方面,Anderson和Lanen(2007)认为样本应当仅包括成本与收入同方向变动的情况,而将收入与成本变动方向不同的样本视为异常予以剔除(Chen等,2008、2012、2013;Dierynck和Renders,2009;Weiss,2010)。剔除这些样本后,成本粘性大大弱化,甚至表现出反粘性的现象。

针对以上种种质疑,不少学者给出了反驳证据。对于Balakrishnan等(2010)有关成本粘性存在性检验的方法模型的质疑,Banker等(2010)认为Balakrishnan等(2010)的研究暗含着一个关键假设,即以前期收入为基准,大公司的收入通常是增长的,而小公司的收入通常是下降的。然而,这个假设与现实情况不符,在对其进行修正之后,利用文章中采用的研究模型得出的结果实际上证实了成本粘性的存在。Porpo⁃rato和Werbin(2010)的研究发现,即使控制了成本结构的影响,成本粘性依然存在。

对于Anderson和Lanen(2007)有关成本粘性存在性检验的样本选取的质疑,Banker等(2010)、Balakrishnan等(2010)认为,根据Anderson和Lanen(2007)的理论,成本变动幅度比收入变动幅度更大的样本也属于异常样本,也应剔除。这种样本选择偏误使其得到的粘性系数是向下有偏的,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时至今日,有关成本粘性存在性的争论依然存在、研究还在继续。

三、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研究

对成本粘性影响因素的研究从成本粘性一经提出就受到较多的关注,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具体而言,企业内部的成本类型(Banker等,2008)、成本结构(Porporato和Werbin,2010)、产能利用率(Balakrishnan等,2004)等因素均会影响成本粘性;企业外部的宏观经济背景(Calleja等,2006;He等,2010;Banker等,2012)和法律环境(Banker和Chen,2006;Chen等,2014)等因素对成本粘性也具有重要作用。

尽管如此,根据成本粘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全面而系统地解释成本粘性形成机理的文献仍然相对较少,国外学者在这方面也尚未达成共识。ABJ(2003)从管理者的角度论述了成本粘性的形成机理:一是当未来需求不确定时,管理者必须做出削减或保留约束性资源的决策。但是管理者在削减约束性资源时会出现延迟,直到有充分证据表明未来需求将会下降。二是管理者保留未被利用的资源可能出于自利动机和降低代理成本方面的考虑。Banker等(2010)在对前人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以后,将成本粘性的成因从内因上归纳为“调整成本观”、“管理者乐观预期观”和“代理问题观”。

(一)调整成本观

企业根据收入变化来决定增加或者减少成本支出以使二者相配比,这种资源投入水平的变动会产生调整成本。调整成本包括向上调整成本(添置新的机器设备、雇佣更多的员工等)和向下调整成本(机器设备的减值损失、清理费用、劳动力的解雇金等)。

调整成本观认为,调整成本可以放大或缩小成本变动的幅度。一般情况下,向下调整成本大于向上调整成本(Jaramil⁃lo等,1993),因此管理者在面临收入下降的状况时,会谨慎作出缩减成本的选择,从而产生成本粘性。资本和劳动力依存度较高的公司在向下调整资源时调整成本更高(Stickney和Brown,1999),因而资本和劳动力的密集程度与成本粘性显著正相关(ABJ,2003;Calleja等,2006)。

此外,不同的成本类型、成本结构和产能利用程度由于具有迥异的调整成本,从而会对成本粘性产生不同的影响。ABJ(2003)之后,许多学者将研究视角从SG&A成本拓展到销货成本、研发支出、劳动力成本、广告费用、厂房和设备成本以及医疗、航空、金融等特殊行业、特殊部门的成本类型(Banker等,2008;Balakrishnan和Gruca,2008),发现不同类型的成本会表现出不同的成本性态。由于固定成本短期内不会变动,在企业的成本结构中,固定成本的比例越高,向下调整成本越大,成本调整的动机就越弱,因而会表现出较高的粘性程度(Porporato和Werbin,2010;Balakrishnan等,2010;Holzhacker等,2013;Banker等,2014)。根据Cannon(2014)的解释,成本表现出粘性是由于当需求下降时,管理者会降低产品售价来利用过剩产能;当需求上升时,管理者会选择产能扩张而不采用提高产品售价的方式,以规避过大的调整成本。

(二)管理者乐观预期观

管理者乐观预期观认为,若管理者对未来预期持乐观态度,即认为未来需求和收入变动(尤其是下降时)的趋势是暂时的,管理者很可能采取不削减闲置资源的决策。原因在于,虽然削减闲置资源可以实现短期盈利目标,但从长期来看,待企业生产经营恢复后,为了与增长的业务量相配比,必然需要重新购置这些资源,此时,闲置资源的保留避免了这些资源的重置成本。这就导致了成本粘性的产生。

ABJ(2003)研究发现,经济增长较为稳健的环境会强化管理者的乐观心态,使得成本粘性增加;时间间隔的延长会降低管理者对未来需求和收入预计的不确定性程度,进而导致成本粘性降低。一些学者考察了连续两期收入的变动方向对管理者未来需求和收入预计的影响,发现方向一致的信号会增强管理者对于未来预期的信心,导致成本粘性的程度增强,方向不一致的信号会削弱管理者对于未来预期的信心,导致成本粘性的程度弱化(Banker等,2006、2008、2014;Blue等,2013)。Chen等(2013)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对未来需求和收入的预计更倾向于乐观,进而强化成本的粘性程度。

(三)代理问题观

代理问题是基于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会伴随潜在的利益分歧而提出的学说。代理问题对成本粘性的作用主要通过影响管理者的行为体现出来。管理者的“帝国建造”和“盈余管理”行为都是代理问题的突出表现。

当管理者有“帝国建造”的动机时,会通过不断扩大公司规模追求个人薪酬、权利、地位、声誉等的提升(Jensen,1986;Stulz,1990;Hope和Thomas,2008),具体来讲,就是管理者更倾向于向上调整资源而非向下。一些研究者在将自由现金流、CEO任期、薪酬结构、离任时间以及内部控制质量等因素作为管理者“帝国建造”动机的代理变量进行检验后发现,代理问题导致成本粘性,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起到缓解作用(Chen等,2008、2012;Wiersma,2010;Kim等,2014),相对于处于成长期的公司,处于成熟期的公司其代理问题对成本粘性的影响更大。

然而,部分学者研究发现,代理问题也可能弱化成本粘性程度。尤其是为了实现短期盈利目标,避免因出现利润下降甚至亏损的情况而影响个人升迁,管理者可能会选择在收入下降时大幅削减多余资源以降低成本而在收入增加时严格控制成本支出的盈余管理行为。Dierynck和Renders(2009)、Dierynck等(2012)以比利时私人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盈余管理动机会削弱成本粘性,但如果管理者更多地依赖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就会减少通过真实成本变动来达到盈利目标的情况,相应地会强化成本粘性的程度。Kama和Weiss(2013)研究发现,管理者存在避免亏损或者迎合财务分析师预测的动机时,即使他们认为收入下降是暂时的,仍会大幅削减资源,使成本粘性显著降低。

(四)其他观点

除了以上三种观点,Yasukata和Kajiwara(2011)还提出“管理者蓄意决策理论”和“成本调整延迟理论”来解释成本粘性。尽管在文字表述上有所不同,但这两种理论实际上也为调整成本观、管理者乐观预期观及代理问题观提供了文献支持。

需要说明的是,成本粘性作为成本变动的复杂现象,其成因必须融合多种理论解释,没有哪一种单一观点能够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研究者们在应用这些观点解释成本粘性时,也并不认为它们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关系。

四、成本粘性的经济后果研究

成本粘性已经成为企业投资者、管理者、财务分析师等利益相关者决策的重要信息基础。因此,对成本粘性的经济后果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已有文献表明,考察成本粘性与财务分析师、投资者、管理者等利益相关者决策行为间的关系以及成本粘性对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盈余反应的影响等课题,深化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成本粘性的理解。

(一)成本粘性与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

由于获取内部成本数据存在困难,财务分析师通常采用没有将成本粘性因素包含在内的简化的线性成本模型进行盈利预测。然而,成本粘性会放大盈余分布的波动性,从而降低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准确性(Weiss,2010)。

Banker和Chen(2006)首次提出以成本为基础的盈利预测模型(CVCS模型),模型中的主要自变量由随销售收入的变动而变化的可变成本和当销售收入下降时成本中的粘性部分组成,研究发现考虑了成本粘性的盈利预测模型准确性更高。Kim和Prather-Kinsey(2010)研究表明,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误差与分析师对公司预期的收入增长率正相关,这种正相关关系在成本粘性程度较高的公司表现得更为明显。Chen(2013)的研究发现,成本粘性对公司盈利意外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但财务分析师常常会忽略这一因素。Johnson(2013)认为,成本的变化在销售收入变动的不同时期不能提供有关公司未来盈利的一致信息,从而会干扰财务分析师对未来盈利的判断。Ciftci等(2013)考察了成本性态的两种类型(成本可变性和成本粘性)与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关系,研究发现,由于财务分析师对这两种成本性态的认知具有“收敛于平均水平”的特征,导致盈利预测出现大量和系统的误差,而且实际收入低于预期时的盈利预测误差比实际收入高于预期时的更大。

(二)成本粘性与公司投资价值

SG&A成本占销售收入比重(以下简称“SG&A成本率”)是资本市场投资者评价公司投资价值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Palepu等,2000;Wild等,2003)。一般而言,SG&A成本率增大意味着公司成本管理的低效率,被认为是公司业绩及未来盈利能力的负面信号(Lev和Thiagarajan,1993;Abarbanell和Bushee,1997)。

然而,Anderson等(2007)认为,之所以得出这种结论,是由于忽视了成本固定性和成本粘性的存在。通过对一个包涵成本粘性因素的盈利预测模型的估计,考察SG&A成本率变化与下期盈余变化的关系(特别是在销售收入下降时),他们发现当销售收入上升时,SG&A成本率与未来盈余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当销售收入下降时,SG&A成本率与未来盈余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此时SG&A成本率上升实际上体现了管理者对未来需求的乐观预期,应视为传递了公司价值被低估、未来盈余上升的正面消息。Baumgarten等(2010)将SG&A成本率升高区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成本管理的失控;二是管理者有意识的决策导致的成本粘性现象。后一种原因导致的SG&A成本率的升高很可能预示着公司未来盈利将要增加。经过对5524 家上市公司26 年财务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这种情况下SG&A成本率的提高往往会让企业在未来的几年里通过缩减营业成本以取得可观的销售收入,因此可以将这种有意图的成本开支看做公司一种高效的运营投资。

(三)成本粘性与盈余反应的非对称性

学术界普遍认为盈余反应非对称性是稳健性会计的结果(Basu,1997)。Homburg和Nasev(2008)认为,成本粘性的存在使得在收入下降时公司会计盈余下降的幅度更大,进而加剧了会计盈余与股票收益之间的非对称程度。他们将成本粘性解释为具有不确定现金流的风险项目,并研究其对条件稳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本粘性通过削弱具有“好消息”的公司的盈余反应及时性,增强具有“坏消息”的公司的盈余反应及时性,增加了盈余反应及时性不对称的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成本粘性公司的盈余反应非对称性主要是通过会计要素如应计项目而不是通过非会计要素如现金流来驱动的。

Banker等(2014)认为,现有研究没有考虑成本粘性对会计盈余反应非对称性的影响,导致条件稳健性对会计盈余反应非对称性的影响被高估。他们构建了可以区分条件稳健性和成本粘性的新模型,以美国上市公司为对象进行研究后发现,当控制了成本粘性的影响后,基于条件稳健性视角的盈余反应非对称系数至少下降了1/4(25.3% ~ 27.2%)。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者持股可以缓解第一类代理问题,从而减少对稳健性会计的需求,进而使稳健性与盈余反应非对称性存在负相关关系,不过,成本粘性存在调节效应,会削弱这种负相关关系。

(四)成本粘性与管理者行为

1.成本粘性与投资决策和管理者激励。

Chen等(2008、2012)指出,公司治理较好同时成本粘性程度较高的公司,成本粘性更多地受外部经济因素而非代理问题的影响,这种情况下资源投入可以创造更为可观的未来价值,因而SG&A成本投资规模与公司未来价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Banker等(2010)在研究管理者投资行为和管理者激励之间的关系时发现,需要考虑SG&A成本投资规模所创造的公司未来价值的大小。当SG&A成本投资创造了高的公司未来价值时,公司会提升中长期管理激励(如股权激励)所占比例,激励管理者继续扩大SG&A成本投资规模,以带来更大的长期收益,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成本粘性与管理者经营决策。

以“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固定成本”为核心内容的传统本量(CVP)利分析方法在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和目标控制时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方法基于传统成本性态假设,没有考虑不同收入变化方向上成本粘性的影响,在收入下降时反映的成本偏低,导致利润被高估(Banker,2013)。

Banker在ACVP模型中加入了成本粘性因素,分别测量销售收入增加和销售收入下降时的盈利。研究结果表明,成本粘性对本量利分析会有影响,同时资本和劳动力密集程度的提高会加大成本粘性对本量利分析的影响,公司规模的扩大会减小成本粘性对本量利分析的影响。

在ACVP框架下,销售收入不仅仅是通过边际贡献(和传统本量利分析一样)影响利润,更重要的是通过管理者不对称地保留闲置资源的行为即成本粘性影响利润。ACVP意味着每个企业都有两个不同的盈亏平衡点。同样地,对于一个给定的预期销售水平,企业可以有两个不同的预算收入目标,这取决于未来销售收入变化的预计方向。

3.成本粘性与管理者成本管理行为。

管理和控制成本对公司至关重要,成本粘性的程度与管理者对成本的事前预测计划、事中决策调整及事后的考核评价均有重大影响。An⁃derson等(2013)指出,战略成本管理是公司基于需求不确定性而在柔性资源和约束性资源之间做出的选择。行业需求的增长和波动作为未来需求不确定性的两个方面会影响管理者成本管理行为。持续增长的公司通常会选择约束性资源,高波动性的公司则更青睐柔性资源。他们研究发现,成本粘性与行业需求增长(销售收入增长率、市净率)正相关,而与行业需求波动(销售收入波动)负相关,从而可以将成本粘性作为公司及其所处行业需求增长以及波动的前因变量和先验信息,指导管理者做出恰当的成本管理决策。

4.成本粘性与管理者预测。

Yasukata(2013)研究了日本发布管理者预测的公司的盈利预测误差,发现由于成本粘性的存在,当预期销售收入增加时,管理者常常低估成本的增长率;而当预期销售收入减少时,管理者又通常高估成本的下降率,而且此时成本预测误差比预期销售收入增加时的更大。因而管理者盈利预测的准确性较低,常会误导信息使用者。Bradbury和Scott(2014)研究发现,新西兰地方政府管理者在进行盈利预测时已经考虑了成本粘性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者盈利预测的准确性。

五、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对成本粘性的研究在管理会计与其他研究领域之间架起了桥梁,推动着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然而,由于现有研究存在诸如测量工具不完善、所提出的影响因素不够全面且相互之间存在关联、影响机理分析欠深入、经济后果研究不充分等问题,使得成本粘性还不足以成为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后续研究至少可以在以下方面加以完善和拓展:

1.成本粘性研究的许多方面都需要直接量化成本粘性水平并将其作为研究的解释变量。

目前相关研究几乎是空白的,只有Weiss(2010)的模型可以达到这一要求。但由于模型提出时间相对较晚,其有效性和适用性尚值得商榷,例如Jo⁃sep等(2011)提出用成本差量和收入差量而不是变化率作为研究变量可能是更为理想的研究模式。因此,着力开发成本粘性的度量模型是后续研究的必经之路。

2.成本结构中固定成本对成本粘性的影响。

调整成本观认为,鉴于固定成本在短期内的刚性,它与调整成本应是正相关关系,因此仅仅是固定成本的这种刚性特征就能导致成本粘性现象(Porporato和Werbin,2010;Holzhacker等,2013;Banker等,2014)。然而从长期来看,突破了一定期间的限制,所有成本都是可变的(Cooper,1988;Kaplan和Anderson,2003)。固定成本在长期条件下可能具有的非刚性特征是否也对成本粘性有所贡献?如果有,它又是如何影响成本粘性的?这些问题都需要研究者在延长观察期间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探索。

3.成本粘性的形成机理。

主流观点认为管理者的成本调整决策是导致成本粘性的主要原因。但这一结论的得出还停留在规范研究的层面,缺乏具有说服力的证据。一些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Anderson和Lanen,2007;Banker等,2008、2014;Porporato和Werbin,2010)。他们认为不是所有的成本性态都是管理者成本管理行为的结果,由此将成本粘性归因于管理者成本调整决策的证据不足。通过回顾文献可发现,形成机理研究本身就是成本粘性研究的“短板”,现有的理论阐释也大多是从其他领域借鉴发展而来,缺乏专有的理论基础。

4.适度成本粘性的研究。

有学者提出,企业经营优劣不能以成本粘性的绝对数值来评判。粘性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企业的长期绩效产生负面影响,而适度的成本粘性说明资源的调整决策会在收入下降时呈现适度的迟滞,将可能使企业享受到稳健带来的长期调整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有助于提高长期绩效(Anderson等,2007;Banker等,2010)。如何确定最优的成本粘性水平或者区间并将其作为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一项指标来考察,这涉及成本粘性的治理问题。而如何通过对成本粘性治理因素(如企业股权特征、董事会独立性、内部控制等)的考察探究适度的成本粘性水平,目前还没有研究给出结论。

5.从动态的视角研究成本粘性。

成本的变化是一种动态演化的复杂现象,现有研究将成本粘性作为某种孤立的静态变量进行考察,将其视为一种“滞后于现实需求水平的事后反应”。如何在事前预测成本粘性并跟踪粘性的变化趋势,以便建立更贴近实际的成本计划和控制系统,增强成本粘性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也可能是成本粘性作用于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的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需指出的是,这里的成本是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生产成本,还包含为保证生产经营而发生的非生产成本,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各项期间费用。

摘要:“成本粘性”度量了收入不同变动方向上成本变动幅度的不对称性程度,打破了人们对成本性态的固有认知。尽管不少学者对这一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总的来说研究比较零散。本文在阐述国外成本粘性研究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着重从成本粘性存在性的相关研究、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成本粘性的经济后果三个方面对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总结,并且分析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成本粘性,调整成本,管理者乐观预期,代理问题,盈利预测,盈余反应非对称性

参考文献

Anderson M.,Asdemir O.,Tripathy A..Use of Precedent and Antecedent Information in 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3(1).

Anderson M.,Banker R.,Huang R.,Janakiraman S..Cost Behavior and Fundamental Analysis of SG&A Costs[J].Journal of Accounting,Auditing and Finance,2007(1).

Anderson M.C.,Banker R.D.,Janakiraman S.N..Are Selling,General,and Administrative Costs“Sticky”?[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3(1).

Balakrishnan R.,Peterson M.J.,Soderstrom N.S..Does Capacity Utilization Affect the“Stickiness”of Cost?[J].Journal of Accounting,Auditing and Finance,2004(3).

Baumgarten D.,Bonenkamp U.,Homburg C..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the SG&A Ratio[J].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10(1).

关于国外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篇9

摘要:

发达国家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达到相对高的水平,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借鉴。选择部分国家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并对不良现象进行纠正。

关键词:水利工程;开发利用;管理体制

一、田纳西流域的开发管理模式

发达国家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在水资源管理体制,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田纳西流域管理局 (TVA) 是美国一家水利管理部门,目前他们已形成良性循环的机制、条件和流域经济运行与开发模式,这有利于我们学习美国流域管理的政策和法规以及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的先进经验,促进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流域管理能力建设。

(一)机构的组成

TVA是依据TVA法案成立的,制定TVA法案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田纳西河及其支流的航运和治理水灾、促进田纳西流域的植树造林和流域内贫瘩土地的合理利用、发展该地区的经济。为此目的需成立一个单一的政府机构来管理整个流域内所有的资源,同时应将政府的权利及服务与社会的动机与营利的私有企业的灵活性和主动性相结合,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农业地区的发展。基于此,TVA被定位为一个既享有政府的权利。

(二)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

设立TVA的宗旨,就是要促进田纳西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TVA成立后,积极发展防洪、航运事业,开发水电资源,帮助流域内的人民转变观念、改变生产和耕作方式,并以其自身的发展带动全流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日本管理模式

日本的水资源开发和管理有以下几方面

(一)在管理体制上,日本属于“多龙治水,多龙管水”的模式

水资源开发管理分别由国土厅、建设省、农林水产省、通商产业省、厚生省按准公益性政府赋予的职能进行管理。

(二)依法治水管水是其鲜明特点

二次世界大战后,从1949年起日本陆续制订了许多水的法律,如《水防法》、《国土综合开发法》、《工业用水法》、《水资源开发促进法》、《自然环境保护法》和《下水道法》等。从六十年代初期开始,日本开始编制全国综合开发、规划,陆续指定里根川、淀川、筑后川、木曾川、吉野川、簧川、丰川等七大水系为水资源开发水系。其范围覆盖了大半个日本,进行了一系列的工程建设。到了八十年代水资源工作继续深入,《21世纪水的供求》和《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制订和发表,标志着日本水资源开发、管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执法和监督

据日方介绍,主要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负责。据了解,一条河流的分水方案制订以后,各方均须遵守,不得转让,更不得违犯。

(四)水资源开发公团的作用

根据1961年制订的《水资源开发公团法》,于1962年创建了水资源开发公团。公团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国家的各项长期规划和地方政府的远景规划,对日本的七大水系统一进行开发、治理,调整各方面的关系、筹集资金、统筹全国的水资源开发事业。

三、英国管理体制

英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是以英格兰和威尔士两地区为代表的水管理体制。分为国家级、区域级和地方级。

(一) 国家级机构

英国没有专管水利的国家级行政部门,水利由环境、运输与区域等有关部门分管。①环境、运输及区域部。②国家环境署。③水服务办公室。④区域级机构。在英格兰和威尔士,自1970年开始,水管理体制发生了两次较大的变革。第一次是根据1973年议会通过的水法,实行按流域(或联合附近几个小流域)分区域管理,合并、整顿,改组了原来1000多个大小水管理机构,成立了10个水务局。流域内不再按过去的行政划分和受其管辖权的限制,每个水务局对本流域与水有关的事务全面负责、统一管理。第二次大的变革是八十年代中期,英国政府大力推行私有化政策。顺应这一政策的要求,1989年水务局实现私有化,改为水公司。英国的水工业私有化目前只限于英格兰和威尔士,而在苏格兰和北爱尔兰,至今供水管理部门还是国营公共事业机构。

(二)地方级机构

郡、区、乡镇地方级不设水管理机构,只有地方议会负责管理排水及污水管道。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在英国农村地区成立内地排水区。该排水区由农业土地和建筑物使用者(即交纳排水税者)成立用水用户协会,选举一个董事会进行管理。

四、我国可借鉴的经验

通过对各国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国外水资源管理体制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充分吸取国外有益的经验,对完善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十分必要。研究表明,国外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启示与借鉴之处主要是:

(一)依法治水

结合我国情况,国土面积大,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大,水资源分配不均,开发利用情况复杂,流域水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对较少,同时对水事活动中政、事、企单位划分不清,责任不明,使得我国的水管理工作困难很多。

(二)流域管理

国外流域管理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建议加强对国外流域管理和我国流域管理体制的研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求的流域管理体制。

(三)综合开发治理

治水、利水相结合。水资源的开发治理与防洪、供水、发电以及生态环境的治理综合考虑。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国家优先安排立项,鼓励并支持有关地区和部门联合开发具有综合效益的水资源工程。

(四)建立财政投入和补偿机制

首先,水利与电力、交通、通讯等同为基础设施,需要注意墓础设施之间的协同发展。其次,财政资金无偿投入和有偿使用相结合。最后,建立财政补偿机制。

(五)开发多种融资方式

水利事业是全民的事业,水利资金的筹集需要有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其数量才有保证。积极动员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是加快水利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国外较早对水利资金的融资开辟可间接融资方式,即允许水利项目开发公司(业主)上市发行股票、债券以及政府出面发行水利建设债券,并以其收益、收费、政府财政性补助资金还本付息。国外多种融资渠道的开辟保证了水利资金有足额的配置量,有力地推进了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2002年9月17日

国外工程机械发展趋势 篇10

新技术与新结构

近几年, 国外工程机械产品以信息技术为先导, 在发动机燃料燃烧与电控、液压控制系统、自动操纵、可视化驾驶、精确定位与作业、故障诊断与监控、节能与环保等方面,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开发出许多新结构 (或系统) 和新产品, 提高了工程机械的高科技含量, 促进了工程机械的发展。

1. 计算机辅助铲土运输技术与GPS定位 (全球定位系统)

卡特彼勒将其雄伟计划命名为“采矿铲土运输技术系统 (M E T S) ”。M E T S包括多种多样的技术产品, 如无线电数据通信、机器监测、诊断、工作与业务管理软件和机器控制等装置。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 计算机辅助铲土运输系统 (CAES) 包括机载计算、厘米级G P S微波定位和高速无线电通信三项技术。在运行中, 机载系统通过无线电接收整个无线网络中的铲土运输数据、工程数据或现场规划数据。这些数据都显示在驾驶室内的一个屏幕上, 司机在驾驶室内能直观地了解机器的作业位置, 并准确地判断需要挖掘、回填或装载的土方量。

(2) 关键信息管理系统 (VIMS) VIM S监测机器中极其关键的性能与作业参数, 并且通过无线电将数据从该机器传送到业主办公室。可立即分析数据以便估量机器的当前状态, 或加以收集和整理, 以便显示机器的作业趋势。

(3) CAESo ffice软件这种软件与来自装有C A E S的机器的数据相结合, 产生一个集成的现时作业模型, 使业主能在接近实时条件下对现场或远处监控各种作业。

2. 推土机定位系统与虚拟推土

DOZSIM1.5, 是一种极易使用的计算机程序, 可计算推土机的作业生产率。该软件包与Windows兼容, 采用3D模拟技术分析推土机距离、坡度、工场设计参数, 并可输出总土方量 (压实或松散) 、每趟移走的土方量、每小时移走的土方量、每趟总耗时、每趟总成本、总系统生产率等大量信息。计算机精度高于C AD系统。

Leica采用GPS技术的Dozer2000导航系统, 在无需勘察标桩的情况下, 允许司机精确地控制推土机的铲刀板和机器的位置, 实现虚拟推土作业。

模块采矿系统公司的推土机定位系统有助于司机完成诸如坡度与推土任务。驾驶室内安装有图像控制台, 向司机显示机器在作业区内的位置, 并实时显示关键作业参数, 如铲刀角度或被移动的土方体积。

Trimble的产品是Site Vision G P S, 可实现坡度的精确控制, 驾驶室内可视化显示系统指导司机精确作业, 精度可达厘米级。

3.装载机新技术与新结构

为了提高装载机的作业生产率,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各生产厂商在广泛采用新技术、新结构的同时, 经过不懈地努力, 相继研制出许多超强功能的系统。现列举如下:

(1) 行驶平稳性控制系统在动臂举升液压缸液压回路中增加一个蓄能器, 以衰减工作装置在机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 减少装载机的颠簸。

(2) 附着力控制系统在每个车轮上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 自动将所需的制动力施加到车轮上, 并将转矩传给与之紧密相连的车轮, 便于装载机直线行驶及转向。

(3) 动力电子控制/管理系统根据传动装置及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 自动调节发动机输出功率, 以满足不同作业工况的需要, 提高燃料的经济性。

(4) 发动机自动控制系统当装载机处于非作业工况时, 自动降低发动机转速, 减少燃料消耗及发动机噪声。

(5) 关键信息显示/管理系统采用网络通讯技术, 在办公室的控制中心实时监控装载机的作业状态, 据此向司机提供基于文字提示的精确故障诊断信息。

(6) 转向变速集成控制系统取消传统的方向盘和变速杆, 将转向与变速操纵装置集成为一个操纵手柄, 并采用简单的触发式方向控制开发和选挡用的分装式加速按钮。利用肘节的自然动作左右扳动操纵杆, 实现转向;利用大拇指选择按钮, 实现前进与后退、加速与减速行驶。

(7) 销轴润滑系统能为工作装置上的所有销轴提供为期200h的润滑服务, 并使销轴的润滑作业易于完成。

(8) 舒适驱动控制系统其目的是提高司机的舒适性, 帮助长时间进行作业的司机减轻劳累, 保持作业效率。

(9) 负载感应变速系统根据负载状态, 自动调节车速及发动机飞轮转矩, 实现高速、小转矩或低速、大转矩的动力输出。

(1 0) 计算机故障诊断系统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指示灯、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报警信号, 提醒司机可能潜在的故障隐患。这样, 司机只管全神贯注地工作而无需不断查看仪表读数。

(11) 负载自动稳定器采用一对钢膜氮气蓄能器, 安装在前车架中, 与工作装置液压系统联通。当作业或低速行驶时, 系统自动断开;当车速超过4.8k m/h时, 由电子速度开关控制的电磁阀自动开启, 蓄能器吸收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振动与冲击载荷, 提高了操作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12) 自动运输控制系统降低机器在凹凸不平路面上的振动, 提高驾驶舒适性和作业效率。J C B公司456BZX (18t) 安装此系统, 最高车速达38km/h。

(13) 燃油、空气比例控制系统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确保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符合环境控制法规要求。

(14) 计算机监控、管理系统连续监控、管理装载机数十项性能指标参数, 在遇到突发或紧急情况时, 很容易通过液晶仪表显示、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报警信号, 提醒驾驶人员注意。

(15) 装载量称量系统自动称量并显示铲斗的净装载量, 测量误差小于3%。

(16) 面板控制系统采用声、光、电及数字显示的控制面板, 实现装载机仪器与仪表的报警与监控。

(17) 油泵电子管理系统自动监控油泵的运行状态。

(18) 柴油发动机先进管理系统燃油喷射控制及维护发动机最佳性能的电子控制模块, 亦可与监测系统进行通信, 当发生故障时提醒司机注意。Cat3516B型发动机装备有此模块。

(19) 先进的转向系统替代传统的方向盘和控制手柄, 安装在WA1200型上。

发展趋势

广泛应用微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 完善计算机辅助驾驶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及故障诊断系统;采用单一吸声材料、噪声抑制方法等消除或降低机器噪声;通过不断改进电喷装置, 进一步降低柴油发动机的尾气排放量;研制无污染、经济型、环保型的动力装置;提高液压元件、传感元件和控制元件的可靠性与灵敏性, 提高整机的机—电—信一体化水平;在控制系统方面, 将广泛采用电子监控和自动报警系统、自动换挡变速装置;用于物料精确挖 (铲) 、装、载、运作业的工程机械将安装G P S定位与重量自动称量装置;开发特种用途的“机器人式”工程机械等。

1.系列化、特大型化

系列化是工程机械发展的重要趋势。国外著名大公司逐步实现其产品系列化进程, 形成了从微型到特大型不同规格的产品。与此同时, 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明显缩短。所谓特大型工程机械, 是指其装备的发动机额定功率超过1000H P (1H P=746W) , 主要用于大型露天矿山或大型水电工程工地。产品特点是科技含量高, 研制与生产周期较长, 投资大市场容量有限, 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少数几家公司。

2. 多用途、微型化

为了全方位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国外工程机械在朝着系列化、特大型化方向发展的同时, 已进入多用途、微型化发展阶段。推动这一发展的因素首先源于液压技术的发展——通过对液压系统的合理设计, 使得工作装置能够完成多种作业功能;其次, 快速可更换联接装置的诞生——安装在工作装置上的液压快速可更换联接器, 能在作业现场完成各种附属作业装置的快速装卸及液压软管的自动联接, 使得更换附属作业装置的工作在司机室通过操纵手柄即可快速完成。一方面, 工作机械通用性的提高, 可使用户在不增加投资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设备本身的效能, 能完成更多的工作;另一方面, 为了尽可能地用机器作业替代人力劳动, 提高生产效率, 适应城市狭窄施工场所以及在货栈、码头、仓库、舱位、农舍、建筑物层内和地下工程作业环境的使用要求, 小型及微型工程机械有了用武之地, 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占领这一市场, 各生产厂商都相继推出了多用途、小型和微型工程机械。

3. 电子化与信息化互动

以微电子、Internet为重要标志的信息时代, 不断研制出集液压、微电子及信息技术于一体的智能系统, 并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的产品设计之中, 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及高科技含量。Le Tourneau集成网络控制系统便是一例。通过显示在机载计算机屏幕的出错信息, 提示司机出错原因, 并采用三级报警灯光信号 (蓝、淡黄、红) 表示发动机、液压系统、电气和电子系统的各种状态。目前, 该系统已安装在L1350型矿用装载机上。

4. 不断创新的结构设计

以装载机为例, 工作装置已不再采用单一的“Z形”连杆机构, 继出现了八杆平行结构和TP连杆机构之后, 卡特彼勒公司于1996年首次在矿用大型装载机上采用了单动臂铸钢结构的特殊工作装置, 即所谓的“Versa Link机构”。这种机构替代综合多用机上的八杆平行举升机构和传统的“Z形”连杆机构, 可承受极大的转矩载荷和具有卓越的可靠性 (耐用性) , 驾驶室前端视野开阔。O&K公司研制的创新L E A R连杆机构, 专为小型装载机而设计。Schaeff公司于2000年3月在Intermat展览会上展出的高卸位式S K L873型轮式装载机的可折叠式创新连杆机构工作装置, 进一步增加了轮式装载机的工作装置的种类。

5. 安全、舒适、可靠

驾驶室将逐步实施R O P S和F O P S设计方法, 配装冷暖空调。全密封及降噪处理的“安全环保型”驾驶室, 采用人机工程学设计的司机座椅可全方位调节, 以及功能集成的操纵手柄、全自动换挡装置及电子监控与故障自诊断系统, 以改善司机的工作环境, 提高作业效率。大型工程机械安装有闭路监视系统以及超声波后障碍探测系统, 为司机安全作业提供音频和视频信号。微机监控和自动报警的集中润滑系统, 大大简化了机器的维修程序, 缩短了维修时间。如卡特彼勒公司的F系列装载机日常维修时间只需3.45m i n。目前, 大型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达2.05万h, 最高可达2.5万h。

6. 节能与环保

上一篇:瞬态响应信号下一篇:自叙传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