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病学

2024-12-21

流行性病学(通用12篇)

流行性病学 篇1

目前, 在欧洲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及我国发生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让人们不禁想起2003年那场高病死率的SARS, 也使现场流行病学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现场流行病学不仅仅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技术支持, 越来越多的慢性非传染病也通过现场调查研究来解决[1]。笔者借助哈尔滨医科大学吴群红教授承担的卫生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基于卫生应急关键技术集成与创新的应急能力在线培训与演练信息平台构建及示范区建设》”平台, 开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关键技术, 结合多年现场流行病调查经验, 从现场流行病学的特征、技术要点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的先进技术进行综述, 特别是研发了“现场流行病学电子信息采集器”, 旨在使人们了解我国现场流行病学的技术发展现状。

1 现场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是指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2]。现场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有所区别, 最初就是要迅速对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出反应, 一方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另一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控制疾病的暴发、中断疾病流行;现在已发展至解决各种公共卫生问题的方法学, 是流行病学方法和其他方法的组合, 包括公共关系、侦探学、心理学、计算机、传媒学、法学等系统知识[3]。

关于现场流行病学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美国学者Gregg[4]主编的《现场流行病学》认为, 现场流行病学没有过多的技术而言, 就是流行病学在某些情形下的应用。Last[5]在《流行病学词典》中认为现场流行病学就是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服务和社区人群等现场工作中的实践。

王陇德院士、叶临湘教授[6,7]认为现场流行病学主要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为目的, 是多门学科的交叉, 是流行病学向群体和宏观应用方面发展而产生的分支学科。

曾光教授曾宏观地阐述了现场流行病学的概念是指“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和其他方法, 到现场去解决实际发生的公共卫生问题[8]”, 并从方法学系统加以解释, 强调现场流行病学的产出不仅仅是调查论文或学术报告, 更重要的是疾病控制的效果和防治对策的建议。

2 现场流行病学国内外现状

Snow早在150年前, 在病原未知的情形下, 成功提出依水传播霍乱的控制措施, 也开启了现场流行病学的先河;我国早在1910年, 伍连德教授深入东北鼠疫疫区, 利用现场流行病学技术, 提出鼠疫防治策略, 开启了我国的卫生防疫事业。目前, FETP及其类似的培训项目已先后在五大洲的35个国家开展, 其中既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及欧洲的发达国家, 也包括韩国、菲律宾、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到目前为止已培养出2 300多名现场流行病学人才。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 1951年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创立的流行病学情报服务 (epidemical intelligence service, EIS) 项目, 培养高级现场流行病学人才, 早期作为反生物战和人为的疾病流行, 加强监测—应急系统能力, 经过50余年的发展, 美国的EIS项目成为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全球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 (field epidemiology training program, FETP) , 在全球消灭天花、脊灰疫苗的使用和评价, 发现HIV传播途径等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做出举世瞩目的成就[9]。2005年欧盟成员国成立了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ECDC) [8], 用以加强疾病监测及现场流行病学任务;1975年加拿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现场流行病学项目[1];日本因1996年O157∶H7爆发, 日本政府1999年为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力度建立了FETP[10]。

为培养中国自己的高级现场流行病学人才, 在曾光教授等公共卫生专家进行了极大的努力, 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CEF) 的积极参与下,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与美国CDC进行了长期的接触, 2001年10月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 (CFETP) 正式启动[11];10年来CFETP项目在全国建立省地级培训基地22个, 培养出毕业生达120多名, 他们中大多数成为中国疾控中心或省、市级疾控中心领导和业务骨干;广东、浙江、上海、贵州、福建等省仿照CFETP模式, 结合各省需要开办省级的FETP项目, 也培养出很多优秀的现场流行病学骨干[12,13]。

3 现场流行病学技术

现场流行病学技术主要涉及科学的现场调查步骤、资料分析技术和现代科技在现场流行病中的应用。

3.1 科学的现场调查步骤

科学的现场调查步骤目前比较公认的“十步法”, 在美国疾控中心编写的《流行病学原理》 (曾光译) 一书中, 有详细叙述, 已被我国现场流行病专业人员广泛采用。“十步法”为:①准备工作。包括技术方案, 人员及设备等;②核实诊断。需医疗机构配合调查, 收集整理疾病危险因素相关信息;③确定事件的发生。根据当地的历史监测数据并分析病例增多的可能原因;④建立合适的病例定义。调查早期使用敏感度高的定义, 有利于发现较多的病例, 调查中期使用特异度高的病例定义;⑤病例搜索。包括主动搜索和被动搜索。现场调查时高危人群相对容易识别, 可设一览表, 主动搜索;⑥描述性分析。即三间分布, 描述流行病学是现场流行病学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流行病学描述可以阐明事件的基本因素, 提供事件的基本特征, 明确高危人群, 验证病因、传播方式等证据[14];⑦建立并验证病因假设。利用所获得的资料信息推测可能的病因, 假设应具有合理性, 被调查中的事实支持 (描述性资料结果及卫生统计学结果) , 能够解释大多数病例;⑧反复推敲, 验证假设。随着调查的深入, 整合资料信息, 评价事件的因果联系和关联性;⑨控制措施。主要措施从消除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 (或高危) 人群方面, 最终达到终止暴发或流行;控制措施一般是伴随着调查进行的;⑩报告和交流。建议行政报告与业务报告区分开。事件终止后, 可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员围绕本次调查的亮点和局限性开展讨论, 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建议, 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

3.2 现代分析技术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当中依调查者习惯不同, 使用的软件也不尽相同。微软的Office组件是被用户所认可的, 下面着重介绍几款FETP的常用软件。

3.2.1 Epi Info在现场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Epi Info是美国CDC专门为公共卫生领域工作人员开发的流行病学、统计学分析软件, 最早的版本为1985年的DOS版, 2000年9月发布Windows版Epi Info 2000, 现已更新到7.x版本。Epi Info具有小巧、简便、免费、易学易用等优点。Epi Info免费使用及免费升级服务的特性, 使得该软件已在发展中国家得到广泛推广及应用。Epi Info常用的模块有数据库的建立, 为用户提供调查问卷的建立, 数据录入/修改;图表统计;分析模块, 提供常用的样本量计算及统计分析功能;外延模块提供电子地图的制作。我国现在将其作为CFETP入门级软件, 所有经典案例的数据管理均采用Epi Info, 教学中的数据分析均已Epi Info为例。国内有用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报道。

Epi Info软件的局限性在于, 缺少复杂统计分析功能, 同时其绘图功能不强[15]。

3.2.2 GIS系统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GIS) 是为了获取、存储、检索、分析和显示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多种信息而建立的计算机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系统[16]。一般的GIS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功能:①数据采集与输入;②数据编辑与更新;③数据存储与管理;④空间查询与分析;⑤数据显示与输出。GIS的最大特点在于空间数据库的建立、空间数据分析和基于地图的可视化信息查询、统计和检索。

我国GIS技术在现场流行病学中只有少数探索和专题研究, 如:四川不明原因猝死;某地区甲肝的暴发调查等。20世纪90年代, 疾控部门仅是将外来GIS软件汉化, 但仍然难以推广。原因是: GIS更新速度快;现场流行病专业人员在GIS研究领域投入精力有限;GIS软件数据库建立比较复杂;GIS软件开发公司对卫生领域了解不够全面, SARS后期, 疾控部门对GIS的研究开始增多。近年来, 随着现场流行病大量采用信息化手段, 现场调查、计划免疫监测、碘盐监测、防病救灾信等GIS软件相继投入使用。Map Info软件在现场流行病学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3.3 掌上终端发展

近些年,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 FETP掌上终端也随之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数字终端技术被用来研究传染病、慢性病及其他公共卫生问题。掌上终端大多融合GPS, 并且代替了传统“纸+笔”的工作模式[17], 免去繁琐的数据录入, 并且可在调查结束后立即得出初步的统计结果。目前统计软件分析能力和数据挖掘的迅速发展[18], 可以预见, 掌上终端将在现场调查中发挥其更大的功用。中国疾控中心以平板电脑为载体, 基于Android 系统开发专业的现场调查调查软件, 实现了在无网络传输条件下,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表信息录入、汇总及统计分析;可将录入数据导出到Excel表格。浙江、上海也有基于智能手机或以PDA为载体的现场流行病学电子信息采集分析技术。

4 结语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加强, CFETP项目横向纵向的发展, 人才培养速度加快, 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 我国现场流行病学技术将会明显提高。掌上终端的发展是疾病控制领域的必经之路, 但是软件公司为卫生领域开发软件的速度及数量的限制, 使得掌上终端使用范围较小;硬件成本高, 系统更新快, 软件升级速度滞后也成为掌上终端使用局限性。传统的流行病学方法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会经历较长的磨合期, 并会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流行性病学 篇2

分析2004-2009年安岳县麻疹发病与流行趋势,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09年安岳县麻疹监测系统确诊的632例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6年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07年发病数显著上升,且呈现散发与局部暴发并存的态势。2008年3月全县开展8月龄~15岁儿童普种麻疹疫苗,疫情得到明显控制,2009年发病数仅有3例。发病高峰集中在3-7月;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30.54%,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占44.78%和24.68%。结论

麻疹初免及加强免疫接种不及时、流动儿童增多是造成麻疹发病上升的主要原因。提高麻疹疫苗接种质量和及时接种率,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是控制麻疹暴发和流行的重要手段。

为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对安岳县2004-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探讨麻疹发病的影响因素,从而加速控制麻疹发病。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安岳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法定传染病疫情常规报告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县统计局。

1.2 监测病例定义和分类

按照WHO标准病例定义开展监测,并按照中国现行病例分类方法进行最终分类[1]。

1.3 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技术监督局《麻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3-1995)。1.4 统计分析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并用统计软件和EXCEL表格进行处理。2 结果

2.1 发病概况

2004-2009年安岳县共发生麻疹病例63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6.79/10万。2004年发病132例,发病率为8.63/10万;2004-2006年发病率为8.63/10万~3.05/10万,麻疹发病呈下降趋势。2007年发病378例,发病率高达24.23/10万,与2006年相比,发病数显著上升;2008年3月全县开展8月龄~15岁儿童麻疹疫苗普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009年发病数仅为3例,发病率为0.19/10万。

2.2 季节分布

全年各月均有麻疹病例报告,3-7月为发病高峰,病例数464例,占全年病例总数的73.42%(表1)。

2.4 发病模式

全县69个乡镇均有麻疹病例发生,以散发为主,但个别年份麻疹散发疫情与局部暴发并存。以2007年为例,全县报告麻疹发病数378例;其中石羊镇发生局部暴发疫情1起,发病43人(采集病例早期血清标本38份,送资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者18份,阳性率47.37%),占当年病例总数的11.38%。2.5 免疫史

632例病例中,“零”剂次283例,占44.78%;1剂次162例,占25.63%;2剂次31例,占4.91%;不详156例,占24.68%。免疫史不详中以成人为主(56例),占35.90%。3 讨论

随着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加强,2004-2006年安岳县麻疹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麻疹发病率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但在2007年呈现上升态势,且发病模式出现麻疹散发与局部暴发并存的局面。充分说明个别乡镇对适龄儿童疫苗接种不及时,也存在部分乡镇接种质量不标达,很多流动儿童和计划外生育的儿童未按时按质接种麻疹疫苗,是造成麻疹发病率回升或局部暴发的重要原因。

2008年3月在全县范围内对8月龄~15岁儿童进行麻疹普种。县政府高度重视,在全县召开文教、卫生、公安、工商、畜牧等相关部门的“麻疹普种”动员大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了全县乡镇的公卫人员进行麻疹接种培训,县政府印制公告330份,全县共制作宣传横幅595幅、发放宣传画2 025张、印发接种宣传资料24.50万张;城乡电视宣传273d、乡镇广播宣传1 725次;且县政府在每个乡镇均派有麻疹强免督导员,督导各个乡镇卫生院保质保量地对适龄儿童接种疫苗。全县接种麻疹疫苗20.97万人,接种率高达99.48%。因此在2008年、2009年麻疹发病数大大降低,2009年全年发病数仅为3例。

麻疹病例的季节分布,显示季节高峰“后移”,呈现春夏季发病高峰,3-7月发病占73.42%,与其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发病季节高峰推迟的原因,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流行性病学 篇3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预防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1],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病症,其突出病症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病毒可以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如肝、肾、心、关节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流行性腮腺炎具有高度传染性,因此研究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点,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与控制措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县接受腮腺炎治疗的467例患者,男性患者320例,女性患者147例,年龄1~75岁,平均年龄(9.05±5.25)岁。

1.2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建立统计数据库,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逻辑检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通过表1可以看出,6~10岁儿童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的占比最高,占49.25%;1~5岁儿童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的占比为33.40%。随着年龄的增大,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构成呈下降趋势。

通过表2可以看出,小儿内科科室流行性腮腺炎占比最高,占80.94%,其次为发热门诊,占8.78%。由此可以看出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的多发群体。

3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病症[2]。腮腺炎病毒与副流感、麻疹、呼吸道合胞病等病毒同属于副黏液病毒,系核糖核酸型病毒,病毒在患者唾液中的留存时间较长,一般在患者腮肿前6天,腮肿后9天均可分离出病毒[3],因此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前2周传染性高,具有易感性特点。其潜伏期一般为8~30天,平均潜伏期18天[4],患者大多无前驱期症状,首发病象为耳下部肿胀,少数患者可出现短暂非特异性不适,出现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倦怠、头痛、低热、结膜炎等症状。流行性腮腺炎多发于儿童以及青少年群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唾液腺急性非化脓性肿胀,多伴有脑膜炎、胰腺炎及睾丸炎等。流行性腮腺炎可以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等进行传播,多发于春季、冬季,发病较急且伴有发热、寒意、头痛、咽痛、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流行性腮腺炎主要侵犯腮腺,也可侵犯卵巢、睾丸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是导致男性不育和儿童后天耳聋的主要原因,一般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为12~22天。通过本组研究可以看出,6~10岁儿童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的占比最高,占49.25%;1~5岁儿童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的占比为33.40%。随着年龄的增大,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构成呈下降趋势。小儿内科科室流行性腮腺炎占比最高,占80.94%,其次为发热门诊,占8.78%。由此可以看出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的多发群体。流行性腮腺炎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感染症状,病毒经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腺体或器官而产生相应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神经系统并发症、生殖系统并发症、胰腺炎等。针对流行性腮腺炎的特点,应采取多种措施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主要有:①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特别是1~10岁的儿童;②发生大规模呼吸道疾病时,应尽量减少到人员密集地区,特别是1~10岁儿童应尽量外出;外出时应戴口罩,特别是在公交车上[5];③做好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工作。因流行性腮腺炎可以实现疫苗可预防控制,因此应扩大免疫规划,做好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工作,对儿童进行常规性接种疫苗,1.5岁接种一次,6岁接种一次;政府部门应根据流腮发病情况,适时开展在校学生的免疫接种工作,教育、卫生部门应全力做好入学入托接种证检查工作,发现漏种儿童应及时进行补种。④若发现儿童疑似患有流行性腮腺炎病症,有发热或上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⑤养成良好个人习惯,做到勤通风、勤洗手、勤喝水、勤晒衣被。⑥禁食酸性食物,患有腮腺炎患者若食用酸性食物会增加腮腺的分泌,增加疼痛感,因此应忌食酸性食物,还应忌食鱼、虾等海鲜和辛辣刺激的食物[6]。

参考文献

[1]蒋景华.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调查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3(3):2238.

[2]任亮,閻俊,刘丽.平凉市2004-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4):113-114.

[3]李猛,孙丽萍,相梅.竹山县2004年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特征及控制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6(6):1644-1645.

[4]雷源貌,谢丰光,张传禄.2001-2008年桂阳县流行性腮腺炎监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9):1771-1772.

[5]李伟强,黎桂荣.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与控制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8):1644-1645.

流行性病学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 009—2 01 3年我中心性病门诊确诊的153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 资料均完整。报告病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规定的法定及监测性病[梅毒、淋病、艾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 (宫颈) 炎、软下疳、生殖器疱疹及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1.2 方法

对153 0例的临床资料,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职业、所患性病类型等进行整理分析,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性病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

年龄<1 0岁5例 (0.3%) ;10岁~, 140例 (9.2%) ;20岁~, 560例 (36.6%) ;30岁~, 55 0例 (35.9%) ;40岁~, 25 5例 (16.7%) ;50岁~, 2 0例 (1.3%) 。男性患者9 24例 (60.4%) , 女性患者606例 (39.6%) , 详见表1。

2.2 文化程度

文盲46例 (3.0%) , 学龄前5例 (0.3%) , 小学550例 (35.9%) , 中学749例 (49.0%) , 大专以上1 8 0例 (1 1.8%) 。

2.3 职业分布

职业不详550例 (35.9%) , 待业人员275例 (18.0%) , 个体商人228例 (14.9%) , 促销人员130例 (8.5%) , 服务行业人员102例 (6.7%) , 职员85例 (5.6%) , 农民80例 (5.2%) , 工人75例 (4.9%) , 学龄前儿童5例 (0.3%) 。

2.4 不同性别患者的婚姻状况

已婚男性645例 (42.2%) , 已婚女性378例 (24.7%) ;未婚男性279例 (18.2%) , 未婚女性228例 (14.9%) 。性病患者中已婚患者占66.9% (1023/1530) , 多于未婚患者。

3 讨论

本组资料中, 性病病种以梅毒为主, 占35.9%, 其次为非淋菌性尿道炎及淋病。这可能与梅毒病程长, 临床表现复杂和隐蔽及隐性梅毒的增多有关[1]。本次分析发现, 性病患者主要集中在20~39岁 (占72.5%) , 与卢和琨等[2]报道相一致。性病主要发生在性活跃阶段人群, 传播途径跟性生活有很大相关性, 因此在此类人群中应加强使用安全套的宣传, 通过切断传播途径降低性病发生率。本次分析发现, 因为男性在生理、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上都区别于女性, 导致男性患者更容易出现此类行为的发生[3]。同时分析还发现, 已婚患者所占比例高于未婚患者, 且以已婚男士为主, 这与婚后男人寻求家庭外的刺激等有关。从文化程度来看, 患者文化程度偏低, 缺乏对性和性病防治知识的了解, 相关知识淡薄, 自我防护意识不强。性病患者职业分布不详者占35.9%, 可能与性病患者不愿意说明或透露自己职业有关。

综上所述, 年龄20~39岁、已婚男性所占比例较高, 进一步加强本地区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 并加强性病防范知识的宣传。提高该地区的就业率, 使其达到能够保障一般生活水平的要求, 避免因无收入而走向性服务行业的情况发生, 同时继续打击卖淫嫖娼, 控制感染率。

参考文献

[1]施建林.二期梅毒误诊21例分析[J].中国性科学, 2007, 16 (5) :20.

[2]卢和琨, 黄丽卿, 谭雪玲, 等.1998~2007年江门市性病流行情况分析[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8, 15 (2) :111.

13章伤害流行病学-讲稿 篇5

讲稿 吴云凤

各位同学,今天给大家介绍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伤害流行病学。我们都知道流行病学的内涵十分丰富,因此其研究层次也已经扩大,包括疾病、伤害和健康。伤害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给社会经济、家庭和个人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它与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一起构成了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负担,其预防和控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什么是伤害流行病学,它研究什么?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定义得出答案。伤害流行病学是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描述伤害的发生频率及其分布,分析伤害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提出干预和防制措施,并对措施效果进行评价的一门流行病学分支学科。接下来给大家介绍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1)了解研究伤害流行学的意义;

(2)掌握伤害流行病学的概念、分类、测量指标、分布特征;伤害发生的条件;预防策略与措施。

第一节 概述

生活中伤害无处不在,我们可以随意举出很多例子“大到人类面临的死亡、小到感冒发烧、手指破了等等”。首先看一下伤害的定义:

伤害是指凡因能量(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等)的传递或干扰超过人体的耐受性造成组织损伤,或窒息导致缺氧,影响了正常活动,需要医治或看护,称之为伤害。

我国的伤害诊断标准

(1)经医疗单位诊断为某一类损伤(2)因损伤请假(休工、休学、休息)一日以上

伤害的分类:

(1)按照造成伤害的意图

a)故意伤害:有目的有计划地自害或加害于他人所造成的伤害 b)非故意伤害:无目的(无意)造成的伤害(2)按照伤害的性质,详见课本P229-P233 a)国际疾病分类 :ICD-10 b)国际伤害外部原因分类 :ICECI c)中国疾病分类 :CCD 伤害的种类很多,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下面我们看一下伤害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尽管伤寒的类型很多,预防和控制措施也不同,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致病机制---伤害能量交换模型。该模型源自流行病学的三角模型,因此,伤害发生的原因包括能量、宿主和环境三个方面。

(1)致病因子:包括动能、热能、电能、辐射能、化学能

(2)宿主:即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宿主对能量交换的耐受性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人口学特征、心理行为特征、其他如疲劳、疾病等。

(3)环境:十分复杂,主要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

第二节 流行特征与研究现状

我们看一下伤害的流行特征,实际上是描写伤害的三间分布。(1)全球流行特征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全球伤害造成的死亡约500万人,1500万人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800万人终生残疾。2008年的资料显示,全球伤害总死亡率约为76.1/10万。

a)地区分布:总体上来说,发展中国家的伤害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b)人群分布:伤害的发生有年龄依赖性,表现为0~14岁伤害发生率较低,15岁以后伤害死亡率攀升,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65岁以后伤害死亡率则再次攀升。其中0~14岁的儿童期,伤害死亡率变化规律呈现反向趋势,即0~1岁最高,伤害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c)时间分布:发达国家有下降趋势。(2)我国的流行特征

a)地区分布:在城乡分布上,城市与农村的伤害死亡均排在死因顺位的第5位,农村高于城市。城市人群伤害死亡的原因依次为:交通事故、自杀、意外坠落、中毒、他杀、溺水、火灾和烧伤;农村人群伤害死亡的原因依次为:自杀、交通事故、溺水、意外坠落、中毒、他杀、火灾和烧伤。

b)人群分布:除自杀外,其余死因均是男性高于女性。以交通事故致死的差别最大,农村和城市男女性别比分别为2.93∶1和2.56∶1。女性的伤害死亡率以自杀为首位,农村和城市分别达12.64/10万和11.13/10万。不同年龄阶段,主要的伤害致死原因各异。

c)时间分布:1995-2008年间中国伤害死亡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以自杀率的下降比例最高;中国前5位伤害死因排序为道路交通伤害、自杀、跌落、溺水和意外中毒。

(3)伤害流行病学的重要性

a)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全球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伤害 b)威胁劳动力人口健康与生命的主要原因

c)具有常见、多发、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

d)其中自杀对社会的危害比较大

(4)伤害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有关伤害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叶。全球范围大规模的开展伤害流行病学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

近年来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由个别发达国家扩展到世界各国,预防与控制

正在由专家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

(2)建立各类各级监测系统(3)研究呈现一般死因分析和伤害描述扩展到各类伤害研究的趋势(4)多学科交叉(5)开展社区伤害研究 我国伤害流行病学的进展:(1)萌芽期(1986-1998年)

(2)形成期(1999-2005年)

(3)发展期(2006-至今)

第二节 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

与其他流行病学研究一样,伤害的研究同样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首先,收集资料,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收集的资料包括死亡资料和发病资料。其次,选择适当的测量指标。测量指标包括伤害发生频率的测量指标如伤害发生率和伤害死亡率和造成损失程度的测量指标如潜在减寿年数和伤残调整寿命年。最后,进行伤害的监测。

伤害监测是指长期不间断地收集不用人群伤害发生、死亡、伤残和经济损失等资料,目的是寻找环境、人群和成本-效益相关的伤害预防与控制方法,确定与三间分布相关的伤害类型,结合Haddon模型对伤害进行系统评价,从根本上减少伤害的发生。

伤害的监测除了伤害监测外,还包括伤害监测系统,两者不同。伤害监测系统的目的: a)提供病因分析资料

b)观察暴发或聚集的发生趋势

c)提供干预成功资料

d)确认伤害发生最危险度的人群

e)进行预防活动的指导

研究方法应用:

在伤害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研究中,最常用的还是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随着方法学的发展,近些年来一些新的流行病学方法开始被用于伤害研究领域。① 病例交叉设计

② meta分析

③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④ 捕捉-标记-再捕捉法(CMR)⑤ 伤害的社会经济学研究

第三节 伤害的预防与控制

通过对伤害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的认识,人们逐渐认识到伤害是能够预防的。预防伤害可以可以减低伤害的严重性、预测伤害的发生以及对所有危险因素的积极控制。

伤害的因子通常是可知且可以被测量,能量由环境到宿主的转换机制也可以被描述,某些特殊的例子除外,因此伤害控制的主要步骤是明确促使伤害发生的能量形式和人类的暴露机制,在伤害的自然史中详细定位干预措施,并对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

接下来我们重点介绍伤害的预防策略和预防措施。

(一)预防策略(1)三级预防

① 一级预防:伤害发生前,预防其发生。包括全人群策略、高危人群策略、健康促进策略。

② 二级预防:伤害发生时,减少伤害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

③ 三级预防:伤害发生后,控制伤害的结果。(2)主动干预与被动干预

(3)Haddon伤害预防的十大策略 ① 预防危险因素的形成② 减少危险因素的含量

③ 预防已有危险因素的释放或减少其释放的可能性

④ 改变危险因素的释放率及其空间分布 ⑤ 将危险因素从时间、空间上与被保护者分开 ⑥ 用屏障将危险因素与受保护者分开

⑦ 改变危险因素的基本性质

⑧ 增加人体对危险因素的抵抗力

⑨ 对已造成的损伤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⑩ 采取有效的治疗及康复措施

(4)“5E”伤害预防综合策略

a)教育预防策略 b)环境改善策略

c)工程策略 d)强化执法策略 e)评估策略

(二)预防措施

(1)四步骤公共卫生方法 ① 搜集数据

② 确认问题的原因及修正风险因素

③ 设计、实施、监控和评估干预措施 ④ 更大规模上实施评估干预措施(2)Haddon模型

① 根据伤害发生的阶段,Haddon提出按伤害发生前、发生中和发生之后三个阶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

② 根据发生的不同阶段,针对致病因子、宿主和环境开展针对性的预防。

(3)安全社区

定义:具有针对所有人、环境和条件的积极的安全和伤害预防项目,并且作为国家制定的包括政府、卫生服务机构、志愿者组织、企业和个人等共同参与的工作网络的地方社区。

宗旨:为了整合社区资源,开展各类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活动,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类伤害的发生。

创建安全社区、积极开展安全社区活动能够通过创建安全的生活、工作环境从根本上消除发生伤害的隐患。

下面看一下我们对待伤害的一些政策方针。(1)伤害预防控制的政策法规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④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⑤ 《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

(2)伤害预防控制具体措施

①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从公共卫生的角度积极预防伤害的发生 ② 进一步加强对伤害预防控制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

③ 加强伤害预防有关的社会动员,提高全社会预防伤害的意识

④ 伤害预防与医疗急救、康复和社区卫生服务等工作结合起来,形成伤害防治网络

(3)我国伤害预防控制存在的不足

① 认识不足

② 无独立的组织机构,专业队伍缺乏,经费投入少

③ 部门间没有建立相互协作关系

④ 理论与实践脱离,学术研究的成果很难应用于现实工作中

流行性病学 篇6

【中图分类号】 R181.8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191-01

为了解2010年海西州性病流行病学特点,分析流行因素,提出完善我州性病预防控制策略的相关意见和建议。现对海西州2010年性病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全州八个地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2 结果 

2.1 发病情况

2010年全州共报告4种性病190例,报告发病率为51.24/10万,较2009年上升75.93%。其中4种性病发病数较2009年均有所增加,因沙眼衣原体感染缺乏实验室诊断,全年网络没有报告病例。(见表1)。

表1 海西州2008年性病报告情况与2009年的比较

* 2009年海西州总人口数370698,2010年总人口数370822。

2.2 病种分析 全州共计报告性病190例。其中梅毒、尖锐湿疣居病种构成的前两位。梅毒、尖锐湿疣、淋病和生殖器疱疹发病率(单位/10万)分别为22.65、14.29、7.55和6.74,与2008年相比梅毒上升104.88%,淋病上升33.33%,尖锐湿疣上升51.43%、生殖器疱疹上升127.27%。

2.3 地区分布 报告病例中本地常住人群135例,占71.05%,流动人群55例,占28.95%。各地区登记报告病例数极不均衡,有些地区存在严重漏报现象。

2.4 年龄分布 性病发病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组,共138例占总病例数的72.63%;其他年龄组40-49岁23例,占12.11%;15-19岁组15例,占总病例数的7.89%;50岁以上者12例,占6.32%。

2.5 职业分布 全年190例性病患者,职业主要以工人、农牧民、商业服务为主,分别占23.32%、17.62%和10.36%,其它职业均有少量病例。

2.6 性别分布 在190例中,男性134例,女性56例,男女之比2.39:1。

2.7 主要报告病种发病特点:

2.7.1 梅毒:报告发病84例,发病率为22.65/10万,较2009年病例报告增加104.88%。其中报告隐性梅毒最多53例,占梅毒发病总数的63.10%;Ⅰ期梅毒次之29例,占34.52%;Ⅱ期梅毒和胎传梅毒各1例,分别占发病总数的1.19%。男女之比为1:1。发病年龄以20~39岁组为主,占梅毒发病总数的71.43%。农牧民发病较多31例,占36.90%。报告病例来源以本地为主72例,占85.71%。

2.7.2 淋病:报告发病28例,发病率为7.55/10万,较2009年病例报告增加33.33%,全部为男性。发病年龄以20~39岁组为主,占淋病报告发病数的75%。各职业均有病例报告,报告2岁幼托儿童1例。报告病例来源以本地为主,占64.29%。

2.7.3尖锐湿疣:报告发病53例,发病率为14.29/10万,较去年上升51.43%。其中男女之比为2.79:1。发病年龄以20~39岁组为主,占79.24%,但40岁以上人群报告8例,各职业均有报告。

2.7.4生殖器疱疹:报告发病25例,发病率为6.74/10万,较去年上升127.27%,全部为男性。发病年龄以20-49岁年龄段为主,占88%。除学生外各职业均有报告病例。

3 讨论 海西州2010年性病发病率虽然较2009年增长75.93%,但近几年性病疫情呈现波动状态,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主要是近几年流动人口的增加,人们的性观念、性行为发生了改变,尤其是牧业区多性伴人群不安全的性行为,使性病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加强了性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对高危人群的干预工作,使性病报告进一步规范。同时也存在性病漏报现象,主要由于某些性病(如沙眼衣原体感染)报告必须要有实验室诊断,目前我州许多地区实验室还不具备检测条件,造成病例漏报。在性病性别分布上看,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2.39:1,但在农牧区的梅毒感染病例中,女性所占比例较大,女性感染人数增加,不仅危害妇女健康,同时增加了梅毒经母婴传播的危险,影响下一代的健康,社会后果严重。研究显示,孕产妇人群中隐性梅毒占66.25%[1]。隐性梅毒因没有临床症状而危险性更大,诊断主要依据血清学改变,因此,早期对孕妇进行产前保健,普及梅毒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可减少胎传梅毒的发生。另一方面,梅毒孕妇大多在20~39岁,正值性活跃期,其配偶必须同时进行梅毒检测和治疗,才能有效杜绝再传播。

患病群体以青壮年的农牧民为主,这一群体文化层次偏低,缺乏性病防治知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无保护性行为较为普遍,因而感染概率较高,因此为他们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咨询和就医环境,开展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已刻不容缓。传播途径以非婚性接触为主,提示应大力宣传性病的危害,加强道德规范教育和推广安全套使用,避免婚外性行为和不安全性行为。

控制性病流行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各种媒介,针对各类人群,加强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扩大性病重点人群的监测范围,及时了解性病发病动态并及时调整防治对策。加强对病人及其性伴的跟踪随访,控制传染源。加强对各级医务人员进行性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对性病的临床诊治水平,建立高效的宣传防治医疗队伍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鸭疫的流行病学调查 篇7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日龄鸭疫的发生情况 (见表1)

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分析:不同日龄的鸭发病率经卡方检验表明:P<0.05, 差异显著, 说明鸭疫的发病率与日龄有关;不同日龄的鸭病死率经卡方检验表明:P<0.05, 差异显著, 说明鸭疫的病死率与日龄有关。发病率、病死率之间的关系见下图1。

从图1可以看出鸭疫的发病率和着现实意义。

只、%

1调查方法

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 在本地的24个村进行问卷调查, 共调查鸭377 671羽, 并查阅病例档案进病死率与日龄存在一定关联:鸭疫的发病率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渐降低, 而病死率却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渐升高, 到3月龄至1年这段日龄达高峰期, 1年后病死率显著降低。

2.2 鸭疫与季节的关系 (见表2)

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季节的鸭发病率经卡方检验表明:P<0.05, 差异显著, 说明鸭疫的发病率与季节有关;不同季节的鸭病死率经卡方检验表明:P<0.05, 差异显著, 说明鸭疫的病死率与季节有关。发病率、病死率之间的关系见下图2。

只、%

只、%

从图2可以看出鸭疫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鸭疫在春、秋两季多发, 病死率在冬、春两季达高峰。

2.3 鸭疫与品种的关系 (见表3)

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品种的鸭发病率经卡方检验表明:P<0.05, 差异显著, 说明鸭疫的发病率与品种有关;不同品种的鸭病死率经卡方检验表明:P<0.05, 差异显著, 说明鸭疫的病死率与品种有关。发病率、病死率之间的关系见下图3。

从图3可以看出鸭疫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与品种存在一定关联:不同品种的鸭不同品种的鸭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麻鸭、白羽、番鸭、半番鸭、北京鸭;病死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半番鸭、北京鸭、白羽、番鸭、麻鸭。麻鸭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品种的鸭, 病死率却较其他品种低;半番鸭和北京鸭的发病率低于其他品种鸭, 病死率却远远高于其他品种鸭。

3 小结

本次调查发现, 2013年本地鸭疫的流行特点主要有。

3.1 不同日龄的鸭发病情况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鸭疫的发病率随日龄的增长逐渐降低, 病死率却逐渐升高, 到3月龄至1年这段日龄达高峰期, 1年后病死率显著降低, 甚至低于30日龄的雏鸭。雏鸭的免疫屏障未发育成熟, 所以对里默氏杆菌病的免疫力不如成年鸭, 故发病率较成年鸭高;成年鸭虽然发病率低, 但一旦发病, 病死率较高, 猜测是继发于禽流感、鸭疫等疾病, 使鸭疫的病死率升高了。商品肉鸭一般在60日龄左右会出栏销售, 故造成3月龄至1年这段日龄病死率达高峰期。

3.2 发病率与病死率

不同品种的鸭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麻鸭、白羽、番鸭、半番鸭、北京鸭;病死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半番鸭、北京鸭、白羽、番鸭、麻鸭。半番鸭和北京鸭对里默氏杆菌环境的要求较低, 发病率较其他品种鸭低, 但是耐受能力较差, 发病后病死率较高;麻鸭对细菌环境要求高, 发病率较其他品种鸭高, 但是耐受能力强, 发病后病死率较低。

3.3 不同季节具有不同发病表现

结核流行病学分析和防治 篇8

关键词:结核病,流行病学,预防措施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是全世界由单一致病菌引致死亡最多的疾病, 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2]。我国是仅次于印度全球第二高负担国家, 2004年WHO将我国列入结核病重点防治国家。本研究对比观察结核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相关因素, 取得较好的结果,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本地医疗机构2012年6月~2014年6月住院和门诊的结核病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35例, 占62.5%, 女21例, 占37.5%, 男女比例1.67:1。同时选择11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70例, 占62.5%, 女42例, 占37.5%, 男女比例1.67:1。所有选取的研究对象均需要按照国家统一标准诊断。排除肺炎肺癌等与结核相似的病症患者;排除HIV感染、糖尿病等免疫功能低下者。对照组纳入标准分别从人群中随机选取与病例年龄、性别相似的健康人。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查阅2012年6月~2014年6月住院和门诊结核患者病历;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记忆治疗情况。大量查阅文献找出影响结核病的各种可能因素,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进行患者自填式问卷调查收集资料病与研究对象进行深入随访, 收集结核病防治中纯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吸烟、饮酒比例远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体育锻炼、睡眠开窗意识健康教育和接种疫苗远远小于对照组 (P<0.05) , 而翻晒被褥和摄食新鲜蔬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bP>0.05

3 讨论

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由呼吸道传播为主的慢性传染病, 结核病的防治工作需要从结核病患者及家属、社会防治机构等共同努力完成。通过文献法和随访提出结核病的影响因素, 从结核病患者方面和结核病防治机构方面的影响因素, 最终调查出影响结核病可能因素[3,4],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结核患者吸烟、饮酒者比例相比对照组要高, 而且结核病患者大多数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良好的体育锻炼, 尤其在接种疫苗和接受健康教育方面结核病患者远不如对照组。结核病患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与抽烟饮酒和不讲究卫生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通过2012年6月~2014年6月2年期间的调查发现结合病的高发季节集中在3、9、12月份, 通风差、人口密集结核病患者患病率升高。我国结核病防治存在很多问题, 如结核病防治社会动员不足, 耐药结核病疫情严重, 结核病防治相关保障机制不健全, 结核病防治服务工作的质量和可及性有待进一步提高[5]。由于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要加强各项防治政策和措施的落实, 并进一步完善相关防治政策, 有效控制结核病流行, 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本研究结果显示, 此次调查结核病患者56例, 其中男35例, 占62.5%, 女21例, 占37.5%, 男女比例1.67:1, 男性患者高于女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56例结核病患者从文化程度分布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主要建议提高结核病的上报和转诊, 加强防治服务工作质量, 避免漏诊, 诊断延误和误诊现象;加强特殊人群如:学校、贫困人口、流动人口、监狱等的控制督促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追踪、诊断;提高结核病患者的等级、治疗和管理工作;完善社区 (乡镇) 及村级负责肺结核等传染性结核的管理工作, 防止结核进一步蔓延[6]。要增强该地区的结核病监管, 适当的隔离管理;加强宣传力度, 提高人群健康意识, 做到早发现, 早诊断, 早治疗。

综上所述, 本次调查住院和门诊结核病患者男性高于女性, 体育锻炼和接受结核健康教育情况差。提示不锻炼和防治知晓率度的人为高危人群。

参考文献

[1]赵娜, 陈虹, 陶娟.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西部医学, 2012, 24 (1) :21-23.

[2]孟素艳, 范梦柏, 王晶晶, 等.肺结核患者结核病耐药性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公共卫生, 2012, 28 (20) :241-242.

[3]江丽丽.结核性脑膜炎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 (7) :58-59.

[4]陈晓敏, 李晖, 雷俊, 等.耐多药结核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进展.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 (17) :2095-2098.

[5]万正敏.卡介苗接种的职业安全危险因素及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 (3) :558-559.

现场流行病学思维模式研究 篇9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是形成现场流行病学思维模式的基础

1.1 现场流行病学处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该类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突发的、群发的、对公众影响较大的卫生事件,并需要紧急采取控制措施;暴发疫情、新发疾病流行;急性中毒(食物、化学、职业);环境污染、核放射事故;自然灾害、救灾防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导致的群体反应、偶合事件;突发社会事件(人口大流动、动乱、生物恐怖)。突发事件出现后采取应急措施的应急范畴,包括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取监测、预测、预防以及控制等措施,减少其对社会政治、经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危害[1]。理念涉及新发、再肆虐传染病暴发和流行的调查处理;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和流行的调查处理;生物恐怖等事件的应急处理。事件特点包括对人民生命健康、经济、政治和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1.2 现场流行病学思维模式特征

表现为更加全面的思维,它强调敬业、团队、探索和求实的学术精神与应用学科理论相平衡,鼓励流行病学工作者在自身知识和客观条件局限的情况下,大胆假设,快速做出推断,并尽快应用到预防控制的过程中;可以随着现场调查的进程提出进一步假设,甚至否定原来的假设,建立新的假设;结论可以是“时点性”的,即在当时条件下的某一时点,允许在紧急状态下,大胆推论,也可应用已往疫情的现场处置经验进行思维,这也是该思维模式与其他科学研究思维的不同之处,使其涵盖的思维空间更加广泛。

1.3 国外学者Graze和Last的观点

两者对现场流行病学思维模式的形成和建立有一定的影响,Greze强调现场流行病学就是流行病学在下列情形下的应用,第1要解决的问题具有突发性,出乎预料;第2,必须尽快对问题做出正确反应;第3,必须亲赴现场解决问题;第4,调查深度可能受到限制,必须及时地采取措施。last提出现场流行病学就是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服务和社区人群等现场工作中的实践,主要解决如何进行流行和暴发调查,如何采取措施保护和增进公众健康问题。面对应急性问题,必须立即作出反应,还要结合应急性问题的解决,对公共卫生措施作出评价。其任务不仅是及时提交调查结果,还必须采取措施,促进人群健康,必须考虑调查结果接受者如政府部门和公众等的需求。

1.4 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为主线

现场流行病学思维模式主要围绕采用现代流行病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推断和得出科学的调查结论,并对事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现场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应用于疾病预防控制实践,同时吸取其他相关学科理论和方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是流行病学向群体和宏观应用方面发展而产生的分支内容,这是现场流行病学思维必需依靠的理论知识基础。

1.5 现场流行病学思维模式的出发点

主要是针对疾病流行、暴发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展开的调查和事件控制措施,是一个特定的概念,现场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新的分支,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与经典流行病学思维要素的不同点是更加强调研究对象的群体广泛性,检验研究致病因素的逻辑性和推理性,研究范围包括了所有的健康问题,而不仅是生物学上的疾病:其最终目的是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和预防有关健康问题。

1.6 现场流行病学思维中现场调查的要求

通过调查解决以下诸方面问题,根据公共卫生评价指标,提出社区人群中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现场调查必须及时予以实施。尽早发现传染源等致病源并对其危害程度作出评价。使用合理的描述性或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在确定传染源或病因时要有充分的因果关系证据。建立行之有效的疾病适时控制和长期干预系统。

2 现场调查是现场流行病学思维模式主要的实践领域

2.1 现场调查的原则

应遵循控制优先思维的原则,针对不明原因疾病,优先考虑的是控制疾病发展,但在致病因子不明时,应同步做到控制与调查并重。实事求是原则,不明原因疾病的调查控制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应当尊重科学。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检验结合的原则,现场流行病学可判明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或推测病原,但只有通过实验检测才能确证,病原清楚后,就有利于病人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并且有利于深入开展研究工作。

2.2 现场调查的目的

通过调查及时找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防止事件和疾病进一步发展、终止暴发或流行;提出针对预防再次暴发的建议,分析评估监测系统和疫情发展趋势;通过质量评估和人员直接交流互动,加强区域监测或建立新的监测系统,提出完善监测系统的建议,改善监测系统,从而提高疾病控制能力;寻找病因线索及危险因素,获取更多的有关宿主、病因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信息;只有开展现场流行病学研究,才能掌握疾病的全貌和提供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的机会。

2.3现场调查实施过程中思维逻辑定位

其包括组织领导、准备工作、实施调查、现场调查的管理和调查工作的完成等思维准备。具体表述为明确调查目的和具体任务;合作与协商,取得权威的实验室支持、指导、帮助与合作,调查需要获取、协商或明确当地能提供的资源状况;指导日常调查工作的步骤安排;明确对调查进行监督和最终所承担责任的认定;各种数据如何分头收集,如何分析和撰写调查报告;了解本次事件概况,了解调查中可能出现的敏感问题,确定当地资源、监测、应急和检测能力,提供最新的进展情况;坚持列出必须完成的任务清单,每天检查;在现场工作结束后,完成数据的收集、清理、分析和初步处理,及时反馈交流,评价控制措施,分析保存资料和提交正式报告。

2.4建立准确的现场调查步骤思维理念

确定流行或暴发的存在并且核实诊断,思维推理主要从病人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为切入点;确定诊断标准和病例定义,核实计算病例数;描述三间分布和进行描述性分析,详细描述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明确事件所危害的人群,并提出有关病因;建立假设,通过分析现场调查资料,综合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建立关于该疾病的假设;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检验并验证假设;采取控制和预防措施,应用公共卫生控制措施并观察其效果;交流包括上报、反馈,媒体通报以及发表专业论文与同行共享,最后资料归档。

2.5现场处置要点思维

包括做好人员、装备、设备和试剂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在现场调查实际中应用现场流行病学知识;临床诊断和治疗,临床医生诊断疾病特别是一些传染性疾病时,必须结合流行病学史;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包括人体生物材料、分泌物及排出物,周围环境标本如水、食物和空气等。对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仍然不能查明原因的疾病在采取必要干预措施的同时,要再一次监测,并且考虑建立长期的监测系统。

3查明病因是现场流行病学思维模式需要解决的最终课题

3.1提出假设与其他的疾病病因研究的起点相同,也是现场流行病学思维模式中逻辑推理的集中体现,首先提出病因假设,现场流行病学研究的病因是从群体观点的思维开始,推理依据是当其他因素固定不变时,某种因素在人群中增加或减少,以后伴随某种疾病频度增加或减少,就可认为此因素是该病的病因[2],此认识在疾病的防制上往往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现场流行病学通过研究疾病的三间分布,可从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提出病因线索并建立假设。病因假设的建立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建立在已有的调查资料、已往的经验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了解及其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决不能凭空臆断[3],即用哲学的逻辑思维推理确定病因,为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根本依据。

3.2描述疾病的分布三间分布是核实病因假设的途径,即疾病在不同时间、地点、人群中的发生频率,为探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提供线索,并阐明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的因素;并且用通俗易懂的基本术语描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详细特征,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危人群。时间分布的描述,分析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时,必须始终考虑时间因素,必须提出明确的时间段或时期概念,确定暴露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描述疾病的地区分布可阐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波及的范围,并有利于核实有关暴露地区或地点的假设。人群分布的描述,分析不同人群中疾病的分布全貌,描述病例特征,寻找病例与非病例的差异,将有助于探索有关的危险因素,以验证关于病因的假设。

3.3运用分析流行病学方法验证假设通过分析可获得因果联系的结论,主要是病例对照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这2种研究方法的目的都是检验病因假设,估计危险因素的作用程度,对病因假设与事件的联系强度进行测量。具体选择哪一种方法则需要依据暴露因素和暴露人群是否容易确定和是否能够全部或绝大部分被调查到,若较易实现应首先考虑选择回顾性队列研究,否则选择病例对照研究[3]。随后实施初步的干预措施和特异性检测与实验研究,以检验病因假设,同时通过对初步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进一步验证病因假设。

3.4现场流行病学干预效果评价根据病原学病因假设进行临床试验性治疗;针对流行病学病因假设,制定初步的控制措施,根据疾病的传染源或危害源、传播或危害途径以及疾病特征,确定应采取的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具体包括消除传染源或危害源、减少与暴露因素的接触,防止进一步暴露,保护易感人群或高危人群,最终达到控制、终止暴发或流行的目的;通过评价初步控制措施的效果来验证前期的病因假设,同时为改进和完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3.5评价病因假设的正确性以逻辑推断的思维方式评价病因假设,经过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核实病因假设,并且通过分析流行病学方法验证病因假设和干预试验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若通过验证后得出,提出的假设是错误的,则必须重新考虑修订或完善假设,有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反复研究多次,才能找到疾病或事件发生的真实原因。总之,关于现场流行病学思维模式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以期达到提高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现场流行病学,思维模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参考文献

[1]周晓林,雷杰,王昆,等.地震灾害后疾控应急工作的思考[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62-63.

[2]王陇德.现场流行病学案例与分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28.

流行性病学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深圳市皇岗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共666人(占社区总人口的1.94%),其中60~74岁468人(占70.3%),75岁以上198人(占29.7%),最大年龄96岁(表1)。

1.2 调查方法

随机抽取在皇岗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进行周期性体检的666名60岁以上老年人中的340人的个人体检报告和健康档案,根据名单入户调查,并进行老年功能量表评估、家庭功能评估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测评。

1.3 资料处理

采用SPSS 10.0 for Windows建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主要人口学特征

总人数为340人,其中男138人,占40.6%,女202人,占59.4%;年龄60~96岁,74岁以下老人为142人(占41.8%),75岁以上老人为198人(占58.2%),平均年龄为75.82±10.08岁;婚姻状况:有配偶193人(占56.8%),丧偶147人(占43.2%);文化程度:小学214人(占62.9%),中学105人(占30.9%),大专以上21人(占6.2%)。

2.2 社区老年人主要社会学特征

原职业为农民者190人(占55.9%),工人120人(占35.3%),干部30人(占8.8%);本市户口264人(占77.6%),经济状况较好294人(占86.5%),自有住房322人(占94.7%),与家人同住250人(73.5%),享受社会医疗保险待遇309人(90.9%),家中雇佣保姆69人(占20.3%)。社区老年人周期性体检率为100%,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建档率为100%。社区老年人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0.9%,健康行为形成率为77.6%。社区老年人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满意度为81.1%。

2.3 社区老年人健康情况

肥胖超重51人(占15.0%),血脂水平偏高96人(占28.2%)。患有非传染性慢性病169人,慢性病患病率为49.7%,有些老年人患有多种慢性病。高血压病患病率为37.1%,糖尿病患病率为19.7%,冠心病患病率为14.1%,伤残患病率为1.8%,其他慢性病患病率为13.2%,慢性病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9%。

2.4 社区老年人慢性病主要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

以慢性病事件为因变量,未患慢性病者记为0,患慢性病者记为1,以性别、年龄、遗传因素、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居住环境、与家人同住、雇佣保姆、医疗保险、体育活动、体重系数、胆固醇含量、甘油三脂含量和对社区健康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和社会环境评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经济状况、遗传、与家人同住、社区健康服务满意度、年龄、心理健康、健康行为、体育活动和社会医疗保险等(表2)。

3 讨论

3.1 老年人群是慢性病及退行性疾病的高发人群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身各系统的生理老化,人体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逐渐下降,患病率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均较高。研究结果显示,深圳市皇岗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49.7%。有关研究也表明,老年人群是慢性病及退行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其心理健康与年龄、医疗保障相关,老年人更需要较好的医疗条件作为健康保障[1]。根据全科医学模式,人类的健康受到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影响,老年期因其有上述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改变,老年人成为多种慢性病、多种器官损害及活动不能自理的高危和高发人群,对医疗保健需求越来越多。老年人大多数生活在社区,老年人保健自然而然地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全科医学保健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影响老年人健康的有关因素进行调节、降低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风险因子的负面作用,消除老年性疾病的诱发因素和行为危险因素,降低社区老年人群的患病率,提高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信念形成率、健康行为形成率、规范治疗率、疾病控制率和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提高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同时为社会和家庭节约医疗开支。

3.2 提高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

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经济状况、遗传、与家人同住、社区健康服务满意度、年龄、心理健康、健康行为、体育活动和社会医疗保险等。因此,提高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区健康服务人员及社区的管理人员与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去实现。应充分开发利用社区资源,以社区全科医学保健服务为载体,认真做好社区动员、社区诊断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高社区各部门和全体居民对老年人保健重要性的认识、支持力度和参与热情,加强社区的疾病预防与慢性病防治,改善社区生产、生活环境,建设和谐社区和健康社区。

3.2 社区老年人全科医学保健措施的干预

全科医学是在整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通科医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它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以预防医学为导向,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提供连续、协调和综合性医疗保健服务模式[2]。社区老年人全科医学保健措施关键是做好病因学预防、发病学预防、临床学预防和康复学预防的“四级预防”保健。

3.2.1 做好病因学预防和发病学预防。

开展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和日常生活保健指导,针对个体情况给予老年保健《健康教育处方》和咨询指导。经常举办老年人健康教育讲座和开展老年人健康促进活动。上门给每个家庭发放预防保健知识和健康行为知识等资料,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指导和家庭照顾指导。提高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信念形成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使社区老年人及其家人自觉形成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及心理平衡的生活方式和推广文明健康的行为方式。

3.2.2 做好临床学预防和康复学预防。

发挥社区全科医生学术核心的作用,当好慢性病临床学预防和康复学预防的组织者角色,使确诊患者获得最佳的临床治疗,将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及时转诊到慢性病防治院或综合性医院相应的专科进行诊治,并将已经确诊和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转回社区进行专案管理。开办家庭病床,上门服务,对疾病造成的失能和伤残的病人进行康复指导和照顾,提高规范治疗率、疾病控制率和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终末期病人实施爱心照顾和临终关怀服务,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翁学清,路孝琴,刘哲.北京市城市老年人生存质量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1):808-809.

流行性病学 篇11

【关键词】急性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急性中毒是急诊常见的内科急症,据有关报道我国近年来急性中毒事件呈上升趋势,因此掌握本地区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将会对今后急性中毒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现将我院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急救中心诊治的108例急性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病史不详及资料不完整者未纳入此项研究。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08例急性中毒患者进行调查分析,调查项目有中毒类型、性别、意图、自杀事件中男女比例以及与族别的关系、中毒后院前有无给予早期初级处理等。

2 结果

2.1 中毒类型

一氧化碳中毒53例(49.07%),药物中毒34例(31%),其中有机磷中毒2例,百草枯中毒2例,灭鼠剂4例,不明药物1例,其它25例,酒精中毒9例(8.3%),食物中毒8例(7.4%),化学制剂中毒4例(3.7%),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一氧化碳中毒人数最多,其次是药物中毒。

2.2 各种中毒者男女比例

中毒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见表1。

2.3 意图

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食物中毒均为意外事件,药物中毒有1例男性为皮肤中毒,其余33例为自杀事件,化学制剂中毒中2例女性为自杀,2例男性为误服,自杀事件总人数为35例。

2.4 自杀事件中男女比例

男性6例,女性29例,男女之比0.2∶1,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女性自杀人数明显多于男性。

2.5 自杀的女性年龄情况

20~39岁是自杀高发年龄段。见图1。

2.6 自杀女性族别情况

回族20例,汉族6例,维吾尔族2例,哈萨克族1例,通过数据显示,回族女性自杀比例较高。

2.7 抢救成功率

108例中毒患者,有1例抢救无效死亡,其余均成功,抢救成功率达99%,通过数据显示,各种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很高。

2.8 中毒后院前是否给予早期的初级处理

108例中毒患者院前没有给予早期处理的61例(56.5%),其中一氧化碳中毒没有给予初级处理的7例(11.5%),其他类型中毒没有给予处理的54例(88.5%),通过数据显示,除了一氧化碳没有给予早期处理的人数少,其它中毒的患者没有给予早期处理的人数居多。

3 讨论

通过对本组108例患者中毒资料调查分析说明,急性中毒的类型首先是一氧化碳,原因是新疆为寒冷地区,主要中毒人员是来疆打工人员,男性居多,租住在生煤炉的平房,缺乏生火取暖的常识,高发季节在11月份和3~4月份。本调查资料中中毒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与近期国内外对中毒患者报道中男女比例相符合[1]。本次调查中药物中毒中有机磷較少,提示临床医生对女性及弱势群体要严格控制这类药物的处方剂量。

在自杀事件中,主要以女性为主,可能与女性情感脆弱,家庭不和谐,生活压力大等因素有关[2]。自杀高发年龄段在20~39岁,这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3]。本调查显示,在少数民族地区,回族女性自杀人数明显高于其他名族,这与农村回族家庭重男轻女思想有关,所以应关注女性的社会地位,家庭,情感,心理等因素。

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更应重视回族妇女心理疏导和关心,并逐步提升她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增加其价值感和社会责任感。在108例中毒患者中,有1例不明药物中毒,抢救无效死亡,其余107例均抢救成功,说明口服不明药物中毒在抢救治疗中是个难点,因无法早期正确选择有效的解毒药物,而影响抢救的成功。

本次调查中,108例患者院前没有给予早期处理的占到56.5%,而口服中毒中没有给予院前处理的占到50%,说明我市居民对口服中毒没有早期处理的知识,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延误,因此要重视提高急性中毒救治水平[4],普及各类中毒的预防和早期处理方法,做好郊区租住人群管理,重视药品监管和食品卫生,提倡文明饮酒,关注打工者,回族妇女,低收入、低学历者等弱势群体,加大经济和教育投入,是提高全民素质,防治中毒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何德剑,欧阳艳,徐自强,等.急性中毒患者1421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11(3):50-51.

[2]邓小飞,史忠,高全杰,等.急性中毒202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08,37(22):2533-2534.

[3]陈抗侵,张建华,周勇,等.重庆市涪陵区群体性突发事件流行病学和应急反应 [J].重庆医学,2007,36(20):2091.

流行性病学 篇12

资料与方法

2011-2013年收治流行性腮腺炎患者235例,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35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年度发病情况比较发病情况:2011年发病99例 (0.124%) , 2012年发病77例 (0.096%) , 2013年发病59例 (0.075%) , 发病率逐年降低, 发病率=发病例数/8万 (全市人口) ×100%。

流行性腮腺炎与年龄的关系:2011年0~4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25例 (25.3%) , 5~10岁发病52例 (52.5%) , 11~15岁发病22例 (22.2%) ;2012年0~4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19例 (24.7%) , 5~10岁发病37例 (48.1%) , 11~15岁发病21例 (27.3%) ;2013年0~4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12例 (20.3%) , 5~10岁发病27例 (45.8%) , 11~15岁发病20例 (33.9%) 。发病例数逐年减低, 0~4岁和5~10岁的发病人数发病率逐年减低, 11~15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见表1。

发病情况与性别的关系:本组2011年男孩发病66例 (66.7%) , 女孩发病33例 (33.3%) , 男女之比2:1;2012年男孩发病51例 (66.2%) , 女孩发病26例 (33.8%) , 男女之比1.96:1;2013年男孩发病40例 (67.8%) , 女孩发病19例 (32.2%) , 男女之比2.1:1;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我国在2004年以前未将该病纳入疫情网络直报, 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学生、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 5~10岁发病率最高。哈巴河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 由于本地经济欠发达, 而且人民的卫生条件和卫生习惯较差, 导致发病率较高。流行性腮腺炎的好发季节为冬春季, 易感人群为儿童, 且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因此做好学生、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的预防控制工作, 可以减少发病, 降低发病率。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长, 可达25天, 患者在潜伏期末即具有高度传染性, 因此隔离患者对控制传染源尤为重要, 隔离期一般2~3周。但因该病存在隐性感染的特点, 单纯对病例进行隔离等措施并不能有效控制疫情扩散[2]。

近几年来, 我们加强了腮腺炎疫苗的预防接种的力度, 同时, 大力开展流行性腮腺炎知识宣传教育, 特别是学校、幼儿园和家长的教育, 致使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而且0~10岁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11~15岁的发病率相对有升高趋势。因此, 加强卫生宣教和疫苗的接种对降低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哈巴河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2011-2013年收治流行性腮腺炎患者235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1年发病99例 (0.124%) , 2012年发病77例 (0.096%) , 2013年发病59例 (0.075%) , 发病率逐年降低。2011年04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25例 (25.3%) , 510岁发病52例 (52.5%) , 1115岁发病22例 (22.2%) ;2012年04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19例 (24.7%) , 510岁发病37例 (48.1%) , 1115岁发病21例 (27.3%) ;2013年04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12例 (20.3%) , 510岁发病27例 (45.8%) , 1115岁发病20例 (33.9%) , 发病人数逐年减低, 04岁和510岁的发病人数发病率逐年减低, 1115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组2011年男孩发病66例 (66.7%) , 女孩发病33例 (33.3%) , 男女之比2:1;2012年男孩发病51例 (66.2%) , 女孩发病26例 (33.8%) , 男女之比1.96:1;2013年男孩发病40例 (67.8%) , 女孩发病19例 (32.2%) , 男女之比2.1:1;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加强卫生宣教和疫苗的接种对降低流行性腮腺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哈巴河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

参考文献

[1]辛永乐.1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调查[J].医学动物防制, 2011, 27 (8) :769.

上一篇:卫生监督协管员下一篇:数学课上的兴趣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