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驱动力(共11篇)
生产驱动力 篇1
作为国民经济的最大基础产业, 农业正在发挥越来越多的功能和作用。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是全社会应该思考的问题。
1 科技投入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
自从中国工业发展到具有反哺农业的能力以后, 中央审时度势, 提出了“以工补农, 以城带乡”的方针, 此后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越来越大, 资金方面投入进入了新阶段。
政策方面, 从2004年起, 中央连续7年发布一号文件, 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 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2007年, 国家为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提出“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 农业、农村的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建设目标。我国于2006年取消了延续2 600多年的“皇粮国税”, 让农业、农村、农民休养生息, 同时实行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农村医保、低保等优惠政策, 对农业生产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长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
科技是农业生产的第一推动力。现代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很高, 生产的农产品都是以商品外销为主, 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要求很高, 加上全球气候变暖, 气候变化无常, 为应对自然条件的不稳定性, 应逐步完善农业科技。如何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是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现代农业正是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向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方向发展。
2 黄平县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黄平县是贫困县, 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 农村贫困程度深, 农业基础薄弱, 农村发展滞后, 农村经济总量小, 农业科技普及推广程度不深。山区耕地占绝大多数, 交通条件极为不便, 农产品市场发育程度低, 农产品销售还是以最初级产品外销为主, 加工产品级别低、产业链短, 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省和全州都是靠后的, 与全国平均水平更是无法比较, 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8亩, 约有三分之一是中低产田, 现在农村多数有文化的年轻人外出打工, 农村居民以妇女、儿童、老人为主, 导致农业科技工作找不到对象、农业科技成果无法转化、科技示范基地无法落脚生根等。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方面, 人均农业科技人员不足、素质不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较低、生产成本较高, 社会投入严重不足, 制约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 是目前未能达到“扩培训、强机制、增效果”要求的主要原因, 还打击了农业科技工作者开展工作的信心。
黄平县农业生产的大宗作物有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传统作物, 经济作物有烤烟、西瓜、油菜、蔬菜等, 作为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产业还有茶叶、中药材。畜牧业有养牛、养猪、养禽等, 除了满足黄平县发展和生活所需, 其余的外销。但是外销产品都是以初级产品或加工级别很低的产品为主, 这与黄平县作为黔东南州农业大县的地位非常不相称。
目前黄平县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投入不足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农业粗放经营与资源短缺及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等, 这些问题将长期存在。而提高复种指数、实现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已经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3 黄平县农业科技投入的方向
针对存在的问题, 黄平县农业科技应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3.1 把科技作为保持和夯实农业基础产业的最大支撑
水稻、马铃薯、玉米、草地生态畜牧业、养猪是黄平县农业的基础产业, 同时也是黄平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为了加强并壮大这些基础产业, 必须加强对种子或种畜的培育、引进、示范、推广研究, 主要解决高产问题;加强种植业技术和养殖业技术研究, 保护和充分利用农村环境资源, 解决农业生产及养殖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生产过程后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等相关的技术问题, 延长产业链, 提高附加值。加强植物保护与检疫工作、加强动物保护与检疫工作, 除了必要的化学防治外, 在日常种植、养殖过程中, 尽量不用或少用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不利的化肥、农药、兽药及添加剂, 采用生态、环保的种养技术, 在优质、生态、安全要求上取得突破;培育农产品品牌, 特别是黄平县主要农作物 (水稻、玉米、马铃薯) 和主要牲畜 (牛、猪等) 农产品品牌, 在此过程中高度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与检验工作, 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维护品牌展开, 从而最大可能推出品牌, 扩大黄平县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实现高效益。
3.2 把农业科技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最大杠杆
由于种养业品种单一导致市场竞争无力的问题日益严重, 这就要求黄平县必须时常注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从特色、优质方面入手, 培育特色农产品, 主要是种植特色农作物、养殖特种动物, 提高种养效率、降低种养成本, 充分运用相关技术, 创立并保持品牌, 调整农业种养结构, 取得特色效益。
3.3 农业科技推广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经济腾飞的“点睛之笔”
1) 建立健全新型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强化农技推广服务的公益性质, 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业科技推广惠及全体农民, 是惠民工程, 其公益性质不言而喻, 这要求政府必须加大投入, 强化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理顺和完善管理体制, 细化职能, 激活机制,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推广多元化作用, 把社会力量充分引导进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入户工程, 结合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 才能将农业科技种在农家、养在农家, 才能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日益成熟, 为广泛应用打下良好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 必须广泛应用农业科技, 在基础设施、种养技术上取得突破。切实运用好沼气生态工程技术、烟水配套工程技术、农村小水利、小水电技术等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生活条件的相关技术, 特别是沼气生态技术, 应该在提高应用效果、改善生活环境上下足功夫, 让农民群众真正体会到沼气生态技术能够改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
2)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农科教学研相结合的多元化创新体系。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是以农业科技的持续创新为基础, 只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才能将现有的农业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 从而改善农民生活。需加大投入, 以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和推动者, 形成农科教学研相结合的多元化创新体系, 在应用、研究上取得突破, 达到科技推动生产、提高效益、改善农民生活的根本目的。
在充分发挥现有农业科技成果作用的同时, 因地制宜地搞好农业科技推广, 把一切有利于改变和推进农业技术进步、推动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方法、技术加以认真的研究、引进, 并推广、应用。
生产驱动力 篇2
热动10-1班
1062117125
生产实习报告
为期三周的生产实习终于结束了。在这三周内我们的收获很多,也让我们马上毕业为即将登上工作岗位做下铺垫。
这次实习总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去厂或工地实践实习;另一部分为上机由老师带领做仿真系统模拟操作实习。其实呢,锅炉房就是锻炼我们的最好地方了。当我们一进锅炉房就亮眼了,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慢慢回想和老师的讲解我们就想到许许多多书本上的知识。
锅炉是火力发电厂的三大主机中最基本的能量转换设备。其作用是使燃料在炉内燃烧放热,并将锅内工质由水加热成具有足够数量和一定质量(汽温、汽压)的过热蒸汽,供汽轮机使用。
目前我国电厂锅炉所用燃料主要是煤。现代大型电厂锅炉一般是先将煤磨制成煤粉,然后送入锅炉燃烧放热并产生过热蒸汽。我们去锅炉房时,正是校园供暖前检修工作。所以我们看到了炉排,炉条链和锅炉内部。锅炉的型号也是不相同的,我们记了有SZL4.2-0.7/95/70-AIII.其中S是代表的双锅筒,Z是说纵置式锅炉,L是链条炉,4.2MW的功率,蒸汽是0.7M Pa,产生热蒸汽的是95摄氏度,70摄氏度是回水温度,AIII是三类烟煤。后来还看了一个DIL10.5-1.0/105/100-AIII,道理是相同的。在锅炉中实现煤的化学能转换成蒸汽的热能时‘进行着四个相互关联的工作过程,即每份制备工程,燃烧工程,通风工程和过热蒸汽的生产过程。由此可将电厂锅炉划分为这样几个系统:制粉和燃烧系统,烟风系统,汽水系统。煤粉制备过程是在煤粉制备系统内进行的。煤粉制备过程的任务是将初步破碎后送入锅炉房的原料磨成符合锅炉燃烧要求的细小煤粉颗粒,供锅炉燃烧。燃烧过程在禄堂内进行的,其任务是使燃料燃烧放出热量,产生高温火焰和烟气。为了使燃烧过程稳定持续地进行,必须连续提供燃烧需要的助燃氧气和将燃烧产生的烟气及时引出锅炉,这就是由锅炉的烟风系统来完成的通风过程。汽水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换热器设备将高温火焰和烟气的热量传递给锅炉内的工质。
煤是由煤仓落下的原煤经给煤机送入磨煤机磨制成煤粉。在煤粉磨制过程中需要热空气对煤进行加热和干燥。送风机将冷空气送入锅炉尾部的空气预热器被烟气加热。从空气预热器出来的热空气一部分经排粉风机送入磨煤机种,对煤进行加热和干燥,同时这部分热空气也是输送煤粉的介质。从磨煤机排出的煤粉和空气的混合物经煤粉燃烧器进入炉膛燃烧。由空气预热器来的另一部分热空气直接经燃烧器进入炉膛参与燃烧反应。
锅炉的炉膛具有较大的空间,煤粉在此空间内进行悬浮燃烧。煤粉燃烧放出热量,燃烧火焰中心具有1500摄氏度或更高的温度。炉膛周围布置大量水冷壁管,炉膛上部布置着顶棚过热器屏式过热器等受热面。水冷壁和顶棚过热器等是炉膛的辐射受热面,其受热面管内有水和蒸汽流过,既能吸收炉膛的辐射热,使火焰温度降低;又能保护炉墙不致被烧坏。为了防止熔化的灰渣粘结在烟道内受热面上,烟气向上流动到达炉膛上部出口处时,其温度要低于煤灰的熔点。
高温烟气经炉膛上部出口离开炉膛进入水平烟道,然后再向下流动I加你入垂直烟道。在锅炉本体的烟道内部布置有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等受热面。烟气在流经这些受热面时以对流换热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工质,这些受热面称对流受热面。过热器和再热器主要布置于烟气温度较高的区域,称高温受热面,而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布置在烟气温度较低的尾部烟道中,故成为低温受热面或尾部受热面。烟气流经一系列对流受热面时,不断放出热量而逐步冷却下来,离开空气预热器的烟气温度已经相当低,通常在110到160摄氏度之间。
由于煤中含有灰分,煤粉燃烧缩生成的较大灰粒沉降至库塘底部的冷灰斗中,逐渐冷却和凝固,并落入排渣装置,形成固态排渣,大量较细的灰粒随烟气流动一起离开锅炉。为了防止环境污染,锅炉的排烟首先流经除尘器,使绝大部分飞灰被捕捉下降。最后,只有少量细微灰粒通过引风机随烟气排入大气。
在锅炉房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也是必不可少的地方必须介绍。那就是水处理房,它的作用就是要把水中钙镁盐类的含量降低,俗称软化,防止锅内结垢现象。最常见的有盐池,最常用的是数值交换。
磨煤机是最重要的工具,它把煤磨好了工作效率就会很高,可影响磨煤机工作因素有很多,如转速,转速太高,离心力过大,煤来不及磨碎就通过碾磨不见;而太低磨煤机磨的过细,损耗增加。通风量的大小主要影响磨煤出力和煤粉细度。风环气流速度应能保证在煤粉细度下的磨煤出力,碾磨压力,燃料性质也对其有影响。
煤粉制备系统可分为直吹式和中间储仓式两种。所谓直吹式系统,是指煤粉经磨煤机磨成煤粉后直接吹入炉膛燃烧;而中间式制粉系统,是将磨好的煤粉先储存在煤粉仓中,然后再根据锅炉运行负荷的需要,从煤粉仓经给煤机送入炉膛燃烧。它的辅助设备有给煤机,粗粉分离器,细粉分离器,给粉机,排粉风机等。
固体燃料颗粒的燃烧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无力化学过程。与燃烧化学反应进行的同时还伴随着某些物理过程,如传质和传热,动量和能量的交换等。
炭粒的多相燃烧反应由几个连续阶段组成,即参加燃烧的氧气从周围环境中扩散到炭粒的反应表面;氧气被炭粒表面吸附,在炭粒表面进行燃烧化学反应;燃烧产物由炭粒解吸附;燃烧产物离开炭粒表面,扩散到周围环境中。燃烧过程可处于三个不同区域,有动力燃烧区,扩散燃烧区,过度燃烧区;对层燃炉来说,燃烧块煤时,一般燃烧是在扩散区进行的。因此只要能保证及时着火即可,而过分提高燃烧区的温度对强化燃烧的作用不大,主要应该提高气流速度以强化扩散。因此,对于层燃炉,采用强制通风是强化燃烧的主要措施。
煤粉的燃烧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着火前的准备阶段,煤粉气流喷如炉内至着火这一阶段为着火前的准备阶段;燃烧阶段,煤粉着火以后进入燃烧阶段;燃尽阶段,是燃烧过程的继续。
锅炉点火装置主要是在锅炉机组启动时,用它来点燃主燃烧器的煤粉气流。此外,当锅炉机组在低负荷运行,或者当燃煤质量变差,炉膛温度降低,危及煤粉气流的稳定,炉内气流发生脉动以致有熄火危险时,也用点火装置来稳定着火和燃烧,同时也可作为辅助燃烧的一种手段。
现代大、中型煤粉炉常用过度燃料的点火装置,可分为气——油——煤粉的三级点火和油——煤粉的二级点火系统两种。三级点火系统是用点火器点燃火能量最小的气体燃料,在点燃雾化的燃料油,最后点燃主燃烧器的煤粉气流。二级点火系统则采用一种过度燃料——燃料油,即用点火器点燃燃料油,再点主燃气煤粉气流。
锅炉中吸收火焰和烟气的热量使水转化为饱和蒸汽的受热面积称为蒸发受热面。自然循环锅炉的蒸发设备由汽包、下降带、水冷壁、联箱及连接管道等组成。
汽包、下降带、水冷壁、联箱、连接管道等位于炉外不受热。水冷壁布置在炉膛四周,接受炉膛内高温火焰的辐射传热。给水经省煤器加热后被送入汽包,在汽包内保持一定的水位。汽包内的水通过下降带,水冷壁下联箱进入水冷壁,水在上升管内受热达到饱和并部分变成蒸汽,形成汽水混合物,由于上升管吸热,其管内汽水混合物的密度小于下降管内水的密度,再者的密度差使上升管内的汽水混合物自动上升,然后由水冷壁上联箱经汽水引出管引入汽包,并在汽包内依靠汽水密度差和分离装置的作用.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出来的蒸汽进入过热器系统;分离出来的饱和水与给水混合后再流经下降管,继续循环。由汽包,下降管,上升管,联箱和连接管道所组成的闭合蒸发系统,成为水循环回路。工质在依次沿着汽包,下降管,下联箱,上升管、上联箱、导汽管、汽包这样的循环回路流动过程中,其流动的推动力是由汽水密度差产生的,故成为自然循环。
为维持蒸发受热面中工质的良好换热,受热管子中的工质要有足够多大的流速。在亚临界压力时,由于汽水密度差的减小,工质在循环回流中的流动速度下降,这是需要用辅助循环泵来推动工质的流动,这是一种控制流动方式。对于采用控制流动方式的控制循环锅炉,循环泵是其重要的蒸发设备之一。
水冷壁是汽水系统中最为作用的一种,它是用作加热水和过热蒸汽的,它设有蒸发区段。现代锅炉的水冷壁主要有光管式、膜式和销钉式三种类型。现代大中型锅炉普遍采用膜式水冷壁,膜式水冷壁是由鳍片管焊接而成。
膜式水冷壁具有如下优点和缺点:1)膜式水冷壁使炉膛具有良好的气密性,适用于正压或负压的炉膛,对于负压炉膛还能减少漏风,降低锅炉的排烟热损失。2)对炉墙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膜式水冷壁将炉墙与炉膛完全隔开,炉墙接受不到炉膛高温火焰的直接辐射,因而炉墙不用高温耐火材料,秩序轻质的保温材料,是炉膛重量减轻很多,便于采用全悬吊结构。炉墙蓄热量明显减少,燃烧室升温和冷却快,使炉启动和停运过程缩短
3)、在相同的炉墙面积下,膜式水冷壁的辐射传热面积比一般光管水冷壁大,且角函数x=1,并用鳍片代替部分管材,因而节约高价材。
4)、膜式水冷壁可在现场成片吊装,使安装工作量大大减少,加快了锅炉安装进度。5)、膜式水冷壁能承受较大的侧向力,加大了抗炉膛爆炸的能力。缺点是: 1)制造、检修工作量大且工艺要求高。
2)运行过程中要求相邻管间温差小。为了防止管间产生过大的热应力,使管壁受到损坏,在锅炉运行过程中相邻管间温差一般不应大于50℃。
3)设计膜式水冷壁时必须有足够的膨胀延伸自由,还应保证人孔、检查孔、观火孔等处的密封性。
4)采用敷管炉墙的膜式水冷壁,由于炉墙外无防护和框架梁,因此刚性差。为了能承受炉膛爆炸产生的压力及炉内气压的波动,防止水冷壁产生过大的结构变形或损坏,在水冷壁外侧、延炉膛高度每隔一定距离布置一层围绕炉膛周界的腰带横梁,即刚性梁。
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是现代锅炉不可缺少的受热面。由于他们装在锅炉尾部烟道内,故统称为尾部受热面。省煤器是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热量加热锅炉给水设备。省煤器是现代锅炉中不可缺少的受热面,一般布置在烟箱内,吸收烟气的对流传热,个别锅炉有与水冷壁相间布置的,以吸收炉内高温烟气的辐射热。
省煤器可以节省材料,可以改善汽包的工作条件;还可降低锅炉造价。
空气预热器是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热量加热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的设备、空气预热器对锅炉的作用有进一步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改善燃料的着火与燃烧条件,降低不完全燃烧热损失;节省金属,降低造价。由于炉膛温度提高,因而强化了锅炉内的辐射传热,在一定的蒸发量下,炉内水冷壁受热面可以布置的少一些,节省金属材料,降低锅炉造价;
改善了引风机的工作条件。由于排烟温度的降低,改善了引风机的工作条件,同时也降低了引风机电耗。
空气预热器按传热方式可分为导热式和蓄热式两种。目前电厂锅炉常用的空气预热器有钢管式和回转式两种。
尾部受热面有低温腐蚀其危害有:1)导致受热面泄露,大量空气经泄露点短路进入烟气中,影响锅炉燃烧所用的空气量,并使送、引风机负荷增加,电耗增大;
2)造成低温粘结性积灰,这种积灰与管子金属结成一体,在锅炉运行中难于消除,造成排烟温度升高,引风阻力增加,锅炉出力下降,严重时被迫停炉清灰; 3)严重的腐蚀将导致大量受热面更换,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锅炉燃用的燃料中含有一定的硫分,燃烧时将生成的二氧化硫,其中一部分又会进一步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烟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硫酸蒸汽。当受热面的壁温低于硫酸蒸汽露点时,硫酸蒸汽就会在壁面上凝结成为酸液而腐蚀受热面。
减轻低温腐蚀的措施有减少烟气中三氧化硫的含量;二是提高金属壁温使壁温避开严重腐蚀区域;此外还可以采用抗腐蚀材料制作的低温受热面。
这些知识就是这次实习又让我们巩固了一次,熟悉的掌握这些重要知识对我们将来参加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
工厂锅炉房实习完之后我们就又做了仿真实习。对操作系统先熟悉后具体操作,试着用电脑控制来完成对整个发电厂实行控制!对锅炉,汽机,风机,泵等全面控制。
生产驱动力 篇3
印刷生产流程的智能化建设
随着印刷技术工艺流程和设备制造的不断发展,设备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设备功能向模块化、复杂化发展。印刷加工设备兼容JDF文件,设备接口的不断开放,为企业各种管理系统与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传递架起了桥梁。印前数字工作流程中的数据将直接控制印刷机进行生产,印刷以及印后设备之间实现联线生产。
1.印前智能化
印前处理从半智能到全智能化的建设,即客户文件从进入到数字化工作流程中,系统自动执行各环节工作,自动切换到下一处理环节,自动进行信息传递,最终完成产品的加工,人员的参与只是起到了一个监控的作用。全自动印前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客户稿件、网络DIY文件以及设计文件通过网络印刷平台,传送到全自动数据处理平台服务器,服务器自动生成标准化的PDF文件以及包含所有订单ERP数据,PDF文件以及ERP数据被一起传送到数字工作流程中,全自动数据处理平台中的智能识别器根据订单判定该订单是采用传统印刷还是数字印刷方式,判定完后,全自动数据处理平台自动完成PDF文件的精炼、色彩的自动校正以及自动拼版。处理完成后,识别为传统的印刷方式,则将文件输送到CTP制版设备,进行制版输出;识别为数字印刷机则将文件直接输送到数字印刷机进行输出。
2.印刷生产智能化
在印刷机上安装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各种智能传感器检测输纸、传纸、印刷、烘干、收纸等印刷过程中各类信号,能够实时、准确地获取纸张传递、油墨供给、颜色套准、缺陷检测、故障预测与诊断等各类信号;自动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然后给印刷机的各个单元发出合理的指令,实现智能化控制印刷全过程的目的。
3.印后生产智能化
智能印后设备能根据程序指令自动选择相关工艺并设置参数,自动配置集成相应生产设施,实现一键完成整个印后加工工序。当更换活件时,设备能通过伺服电机自动调整设备相关参数,缩短活件更换时间。同时,自动捕捉和反馈生产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4.印刷物料智能化管控
与ERP系统连接,运用AGV和在智能化的仓库管理系统的指导下,实现连续的物料控制。同时在印刷生产过程中应用二维码技术实现原材料出入库、半成品入库、成品入库以及成品出库标识。应用射频识别技术,实现半成品与加工设备之间的交互、物流追踪、原材料检索与校核、库存管理,实现生产产品的智能化。运用智能机器人,实现企业内部物流的的自动化、智能化,实现机器人、设备、人之间的协同合作。
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
1.信息系统的互联
在智慧印刷厂中,生产设备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机台之间互联,同时连接到同一网络。在信息化系统应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ERP信息系统将与电子商务平台互联,ERP与MES系统的互联,MES系统与生产设备互联。以MES系统与生产设备互联如图3所示。
MES系统与生产设备互联的优势:
①机台可以将生产的完成情况及时上报给MES系统,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实现下一生产任务的切换,缩短了生产周期,并且方便生产管理人员对实时生产任务进度的全面把握。
②由于是机器自动化生产,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得到了保障。
③节省了劳动力成本,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劳动密集型型企业不断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设备的自动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印刷制造企业招工压力。
④由于设备与MES系统是互联的,可以实时监控和反馈设备生产状态,出现故障能及时得到解决,降低了停机造成的损失。
2.企业信息化策略
对于信息化水平不高的印刷企业,应尽早树立企业信息化建设意识,结合企业的业务需要以及目前的信息化水平,积极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从单个部门出发,初步实现部门级的信息化,提高企业生产、管理、运营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对于有一定信息化基础的印刷企业,则重点应放在打破企业信息化孤岛,注重信息化系统之间的互联。不仅实现从订单生成,到生产订单的自动下达,再到生产一条链的信息化,还要实现企业、客户、供应商之间信息化的互通。使客户在网络印刷平台下单的同时,印刷企业进行生产的准备工作,供应商根据客户订单以及印刷企业原材料库存现状及时供应所需物料,实现原材料供应及时、订单生产及时、成品送货及时,进一步实现丰田汽车的准时生产管理思想。
智慧型印刷生产的必要条件
智能生产的前提是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的实现。对于印刷行业来说,要实现智能生产有赖于印刷设备制造商与印刷生产企业共同努力。
对于印刷设备制造商来说,需要运用当前最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结合印刷产品加工工艺,制造出满足印刷企业生产个性化、多样化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加工设备。印刷设备具有更多的开放接口,实现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企业内部软件系统之间的互联。
对于印刷生产企业来说,应从生产力、购买力、新旧设备衔接方面全面考虑,引进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综合考虑自身生产力,规划近期和远期业务发展方向,购置相应的智能设备;可以预见,未来劳动力市场会越来越紧张,用工成本会持续增加,印刷行业实现机器换人也是必然趋势,在购买力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购买智能化程度高、稳定性能更好的品牌设备;同时,根据企业现阶段以及未来业务需要,淘汰不适用的设备,或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以使之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或者新购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开展企业新的业务。
智慧型印刷生产的实现
印刷企业生产流程的智能化如图4所示。全自动化的智能生产线可通过信息系统控制的智能设备、智能机器人、AGV智能小车;印前中心通过对订单以及客户文件进行分析处理,转换为生产指令信息;信息系统接收生产指令,并作出分析,指导控制智能设备开始启动生产;智能设备通过信息提示智能机器人,使之完成初始材料的搬运以及上料生产。
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通过信息系统自动控制的地板链和输送带,使半成品进入到下一生产工序;同批次的产品制造信息设置在芯片或者二维码中,这个具有“大脑”功能的芯片或者二维码提前告知包装印刷设备印刷;颜色、模切、形状以及后道工序要求等生产信息。印刷厂的生产员工以及管理人员可有借助智能手机或中央控制系统进行查询或者全程操控。
智能印刷厂根据具有代表性的产品集成配置相应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达到设备的最大利用率。在生产过程中,信息系统根据生产指令,自动配置生产工艺,并指导相应的设备提前做生产准备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在印刷厂内部,智能产品的实现过程如图5所示。
生产驱动力 篇4
实践教学体系是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对于化工专业尤为重要。化工生产实习是学生获得实践性知识、强化化工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途经[2]。我系与扬州石油化工厂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安排学生在该厂进行生产实习,为期两周,每期安排一个班级。本文以0701石油化工班级生产实习为例,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提高生产实习教学质量的措施。
1 实习准备与动员
1.1 选择和落实合适的实训基地
选择实训基地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实训基地要有一定的规模和生产经济效益,产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让学生对工业化大生产有形象的认识,充满信心地去学习、工作;
(2)具有传统的工艺,能体现先进的化工生产技术和管理体制,在化工行业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3)实习内容能够与书本紧密结合,与化工生产实际相贴合,让学生明白自己在今后工作中的岗位及要求。
为此,我系与不少符合要求的化工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已经和其中一些合作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安排学生在其中进行生产实习。扬州石化厂生产装置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管理要求高,学生在扬州石油化工厂生产实习过程中主要了解石油炼化以及油品处理等过程,明确自己所学的知识在今后实际工作中的运用以及石油化工在社会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学生在得到锻炼的同时,企业也在学生中挑选人才,效果良好。
1.2 制定合理的实训计划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要建立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如果学生在生产实习前没有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实习的质量是不可能保证的。我系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将学生实习安排在修完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之后,如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生产实习前已经修完化工过程及设备等专业基础课、石油加工工艺学等专业课。学生在实习现场可以将课堂所学的化工设备结构及原理、催化裂化工艺流程与实际生产操作紧密联系起来,巩固及拓展专业知识提高学习质量。
1.3 做好实习总动员
在实习前集合班级所有同学,邀请班主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参加,使学生体会到系里对本次生产实习的重视程度,主要由实习带队教师做实习动员工作。
1.3.1 明确实习目的
学生近距离接触化工厂,将在校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在工厂得以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学习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工人师傅的勤奋工作和遵守纪律的良好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使其成为高素质、实用性的企业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3.2 提醒学生携带生活必需品,强调纪律和安全
由于实习基地距离学校较远,学生实习期间住在工厂招待所,因此,提醒学生携带生活必需品,告诉学生工厂有食堂、浴室,使他们在实习期间学而无忧。实习期间必需穿着工作服,佩戴临时进厂标志牌,戴好安全帽,穿好运动鞋。严禁在招待所大声喧哗,影响工人休息;晚9点查房,严禁外出;听从实习带队教师的要求,严格遵守工厂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规程,在实习中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外出必须事先请假,经批准方可离开。
2 实习内容安排与任务驱动式教学
2.1 入厂教育
邀请安全科工程师介绍工厂情况、企业发展史、组织结构、车间分布、产品系列,通过讲述近年来厂内发生的事故,对学生进行安全、厂纪和保密教育。厂方对学生所学的安全知识进行考核,考试合格发工厂临时出入证,考试不合格不予以进厂[3]。
2.2 听取专业讲座
为了保证和提高实习质量,在实习期间邀请人员结合实习要求作以下专题讲座:如,请催化裂化车间工程师讲解该车间的主要产品的工艺流程,产品性质、销路及其发展前景;具体到每个工段的设备及一些性能参数;生产技术及管理方面的经验和问题等。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邀请技术人员带领学生参观全厂,了解全厂主要产品的类型和结构。
2.3 任务驱动法车间跟班实习
在具体的化工生产车间,主要是催化裂化车间和聚丙烯车间进行跟班实习,把学生分成两组,一定时间进行轮换。
在车间跟班实习过程中,我们尝试模拟学生未来工作过程,学生体验新进职工角色。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布置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学习,思考问题。具体过程如下:
(1)任务保障——选出任务负责人。0701石油化工班第Ⅰ组和第Ⅱ组各有20名学生,由于人数众多,现场教学时,噪音大、空间小,学生学习效果不好,因此我们把每组的20人再分为4小队,每队5人,各选一名小队长,负责本组同学学习和安全。
(2)任务派发——识别工艺流程图(带控制点、注明设备名称)。由各小队长带领本队学生下车间共同研究工艺流程图,寻找化工设备、熟悉工艺流程,培养团队意识。
(3)任务检查——准确说出设备位置、工艺流程。一定时间后,指导教师集合小队长,询问学习情况,小队长汇总本队疑问,随教师深入现场,解决问题,纠正错误,再传达给本队同学。学生共同的问题需要集中讲解,比如:工艺原理、主要设备的结构、工艺参数、操作规程等。
(4)任务完成——再下车间学习,巩固学习内容。要求学生掌握主要化工设备的结构、主要控制指标和控制方法,基本操作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学习DCS操作过程。
(5)任务完善——培养职业素质。鼓励学生向车间技术员请教工艺问题、了解工艺员的工作职责及处理生产技术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可能情况下,协助工艺员做些具体技术工作。
3 实习作业与成绩评定
3.1 实习作业
实习期间学生利用晚自习时间应将每天的实习内容(现场观察及分析的结果、搜集的资料、听取的报告、拟提出的问题和所得到的解答)记入实习日记中。教师要每天批改实习日记,检查学生实习情况。实习结束时学生应完成一份8000字左右的书面实习报告,反映规定的实习内容、表达自己的收获体会,反映对所述问题的认识和分析。实习报告要求条理清楚,文字通顺、书写工整,重点突出,并附有手画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3.2 成绩评定
学生实习成绩评定由实习指导教师(可会同工厂实习带教人员)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的质量,以及实习现场答辩和书面考核成绩综合评定,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计分。具体评定标准如下:
4 结语
生产实习结束后,调整实习中考虑不周到地方;总结实习中探索出来的新教学方法;整理笔记、图片、视频资料,为课堂教学提供资源;还有一点不可忽略,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强调安全第一,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劳动素质。总之,合理安排生产实习,紧密联系课堂教学,使学生学有所获,近距离学习大化工,使学习更有动力,对未来职业有理性规划。生产实习教学是复杂的过程,教学、管理方法很多,我们要不断总结、探索,使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培养高素质的化工技术人才作出贡献。
摘要:生产实习是高职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我系化工实习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改进生产实习教学质量的措施,包括实习准备与动员、实习内容安排、任务驱动教学法及成绩评定。改进实习模式后,我系生产实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产实习,任务驱动,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王荣成,丁训言,伍学雷.“产学研”结合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16-17.
[2]全国化工高教学会主编.未来化工高级人才需求与培养目标及规格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动力车间安全生产责任书 篇5
一、车间主任在生产厂长的领导下,负责车间全面行政管理工作,是本车间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
二、爱岗敬业,执行并落实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车间主任对本车间生产、技术、质量、设备、安全等各项工作负全责。
三、根据生产部下达生产计划,组织车间生产,制定车间生产的具体计划,并有效落实到各个班组,掌握生产进度,保证车间生产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四、合理安排生产,确保车间安全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及经济效益;负责本车间人力资源调度,按权限批准员工加班加点(需提前告知)和各种假期。
五、教育员工严格按工艺流程操作,积极推广先进经验,贯彻产品质量理念,把好质量关,确保车间的产品质量。
六、组织车间人员研究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工艺技术和质量问题,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工艺改进活动,提高产量质量,降低消耗和员工劳动强度。
七、支持质检员的质量检验工作,及时组织分析解决质量问题,出现重大的设备、技术、质量等问题要及时上报公司领导。
八、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定期检查机械设备,人员的安全生产情况;严格制定和执行每台设备、每个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杜绝一切安全事故发生。
九、对新进厂的员工有传帮带的义务,做好岗位技能培训、安全教育和厂规厂纪教育。
十、抓好文明生产工作,车间布置合理;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分开存放,堆垛整齐;设备、地面保持清洁;不断改善劳动环境。
十一、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坚决按技术规范施工,以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为首要职责。
二、车间安全员隶属于安环部,协助安环部贯彻上级安全生产的指示和规定,并检查监督执行。
三、协助车间主任做好班前安排布置,班中安全检查,班后安全总结。
四、配合车间主任组织开展各种安全活动,做好安全工作记录,提出改进安 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五、对新进厂员工进行岗位安全教育,上传下达,做好班组级安全教育。
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违章作业进行制止,并及时上报。
七、检查督促班组人员合理使用劳保用品和各种防护用品、安全设施、消防器材。
八、发生事故时需认真了解情况,维护现场,并及时向上级部门
一、负责设备的安全管理。
二、负责编制车间设备操作安全技术规程及管理制度。在编制设备维护、检修、保养制度、方案时,要有可靠的安全卫生技术措施,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三、对本车间的员工进行设备安全操作技术知识培训,组织设备安全练兵和考
核。
四、每天深入现场检查设备安全运行情况,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整改,制止违章
作业,在紧急情况下对不听劝阻者,有权停止作业,并立即报请领导处理。
五、参加车间新建、扩建、改建工程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参加设备改造、设
备操作条件变动方案的审查,使之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六、发生设备和与设备有关的事故,及时向安全主管部门上报,参加设备和有
关事故的调查、分析。
七、负责装置停工检修安全技术方案的制定,对安全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一、在车间主任的领导下,负责本车间的技术管理工作。
二、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思想方针,搞好安全生产。
三、负责制定设备管理制度、运行规程修改和编制设备大、小修计划和各种材料、物资、备品和工器具计划,制定有关技术措施。
四、负责解决运行中需要的有关图纸及技术问题,做好技术总结。
五、负责技术革新、技术改进和培训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工作。
六、负责车间各种技术材料的整理和管理,指导班组的技术管理,修编车间备品计划和制定本车间的备品清单。
七、负责设备大、小修的质量验收,参加设备整体验收和有关试验。
八、参加设备的评级鉴定试验工作,做好记录,并提供有关资料。
九、参加有关检修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原因,制定对策,督促实施。
十、协助车间主任对员工进行安全技术教育,负责员工的技术考核工作。
十一、组织反事故演习,发生事故时,及时直至现场协助处理,参加调查分析,写出事故报告和预防事故措施。
十二、有权制止和纠正不合规程要求的运行操作,修正不合理运行参数,有权处理运行工作中的技术问题,以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运行班长安全生产责任书
一、班长为运行班组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对车间主任负责,在车间主任领导下,全面负责锅炉、脱盐水、燃料的安全运行。
二、坚持安全生产,在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时,把安全放在首位,不安全不生产。
三、有权制止非当班人员、未经许可的外来人员和不穿戴符合安全规程规定的人员进入现场,对无理取闹影响生产秩序者可报保卫部门,司炉安全生产责任书
一、认真学习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指令、文件,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对当班锅炉安全运行负责。
二、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和有关规定,坚持持证上岗,确保锅炉安全运行。
三、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认真做好锅炉维修保养工作,延长锅炉使用寿命。
四、认真掌握锅炉操作技术,努力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能源,保持环境卫生。
五、认真填写各项记录,锅炉运行中,如出现故障应采取紧急措施,以防造成事故,并及时汇报,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和预防措施。
六、做好锅炉耐压试验、安全阀手动试验,冲洗水位计和排污工作,保证各种仪表显示准确、清晰。
七、定时定点对锅炉和辅助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协助处理。
生产驱动力 篇6
【摘要】生产实习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本文首先提出生产实习教学中存在的生产实习单位不易联系、生产实习过程形式化、生产实习时间地点选取不合理、带队教师指导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从加强实习前准备工作、改进实习教学模式及提高实习师资水平等方面提出解决办法,希望对提高生产实习教学效果有所裨益。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工程 生产实习 效果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46-02
1.引言
能源企业的技术革新引发了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1],如何既快又好地培养出适应国家能源工业的热动专业人才是各高校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2]。生产实习是热动专业培养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将课本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巩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生产实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产业状况和国情[3],并有利于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4]。因而生产实习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时所具有的专业素养。
放眼全球,发达国家高校早已十分重视工程实训环节的教学。日本明确提出,工科高校教育要始终围绕工程实际进行[5]。欧美大学实践环节占本科课程30%以上,而我国却不到20%[2]。2005年一项针对约230名热动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约79.8%的毕业生认为生产实践能力是专业教学中最需要加强的[6]。可见探讨热动专业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对策是我国各高校迫切需要的。
2.热动生产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在许多高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课程设计简化、毕业设计软化、生产实习形式化” 的不良现象[7]。尤其是生产实习教学中,许多高校都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现总结如下。
2.1 生产实习单位不易联系
首先,由于热动专业所限,一般生产实习单位都需选择各大电厂。但各电厂的工作核心都是安全稳定生产,接待大量实习生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电厂并不愿意接收实习生。其次,由于本科生数量较多,若同时进厂实习会给电厂的宿舍、食堂等后勤保障工作造成较大难度。最后,近年企业收取的实习费用逐年攀升,但各高校校拨实习经费标准仍停留在90年代,导致不得不放弃部分收费较高的实习单位。
2.2 生产实习过程形式化
由于热动专业生产实习地点多为电厂,随技术发展如今电厂均采用自动化集中控制系统,任何误操作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因此大多数电厂都将学生安置在会议室或集控室里集中学习文件资料,不允许实际动手操作,造成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即使有技术人员带学生到现场去参观学习,也多停留在走马观花层面,很难深入学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技术人员实际操作水平较高,但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因此讲解不够清晰透彻;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能力不足,工程实践背景弱,造成无法与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沟通。以上各种原因均导致学生在生产实习中学习主动性降低,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实习效果不理想。
2.3 生产实习时间、地点选取不合理
目前各高校热动专业实习地点多为电厂,但实际热动专业培养方向一般包括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新能源等方向[8],因此将所有学生统一安排到电厂实习并不合理,部分学生会觉得生产实习内容与己无关,学习态度敷衍,影响实习效果。
各高校生产实习的时间一般也是安排在第六或第七学期末,夏冬两季刚好是用电高峰期,因此电厂大多不会进行大修,学生此时去参观学习无法看到设备内部,甚至出现 “站在锅炉旁不知道锅炉在哪里”的现象,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2.4 带队教师指导实践能力欠缺
各高校骨干教师一般专业能力较强,但往往需承担较重的科研或教学任务,因此无法指导生产实习,而生产实习带队教师一般都是刚毕业就从事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这部分青年教师虽然科研能力较强,但工程实践经验一般较为薄弱,导致在指导生产实习时效果并不理想。
3.生产实习准备工作的加强
为了保证生产实习教学效果,实习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必须做到位,才能给生产实习教学创造良好的开端。
3.1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多个稳定生产实习基地
多个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的建立对于保障生产实习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当某一实习基地因故无法接收实习生时不至于导致学生生产实习中断。同时,校企合作也是培养企业急需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通过校企两方协商可以将学生的实习时间延长,从而学生可以获得更多工程实践知识,同时对企业文化也加深了解,而企业同时也对学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3.2 提前制定实习计划,做好实习动员工作
提前联系并确定实习企业,并根据企业特点制定实习计划。实习计划中除需要明确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及日程安排外,还需考虑到学生住宿、饮食、出行、医疗、安全保障等细节问题,以免在实习过程中出问题时无法应对。同时还要做好实习前的动员工作,需向学生说明以下内容:生产实习的重要性,实习的目的与内容,实习纪律与安全规程,实习考核方式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产实习的重要性,对实习内容有初步了解,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学习,使生产实习真正起到第二课堂的作用。
3.3 合理选择实习时间
电厂检修会涉及到众多热力设备,包括锅炉、汽轮机、制粉系统、电气设备等,在检修过程中可以看到热力设备的内部结构,因此选择电厂大修期间进行生产实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可以跟随技术人员详细了解设备内部结构,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也能及时向技术人员请教,并结合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的改进
4.1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
文华学院热动专业生产实习基地为汉川电厂和襄阳电厂,但热动专业方向除了热能工程,还包括制冷工程、新能源等,因此仅采用集中实习的方式无法满足部分非热能工程方向学生的需求,因此我校鼓励学生自行或通过专业教师联系方向对口的实习单位。分散实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习内容也更有针对性,对于就业也有所裨益。因此目前我校采用的是集中实习为主,分散实习为辅的生产实习教学模式。
4.2仿真教学与现场实习相结合
目前生产实习现场学习部分的效果不太理想,一方面是由于电厂对安全性的高要求导致学生不可能动手操作设备,另一方面是由于实习经费有限导致实习时间必须尽量压缩。而仿真教学的引入可以弥补现场教学的不足。在学生去现场实习之前,可先采用CAI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进行生产实习教学,通过CAI软件中的录像、图片等资料增加学生对电厂的感性认识。在现场实习之后,可采用电厂仿真实习软件学习机组启停、运行、故障处理等操作,强化现场实习所学知识。
4.3 生产实习与科研竞赛相结合
若要取得良好的生产实习学习效果,则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背景,因此在日常教学之余,鼓励学生参与科研与竞赛。教师如有科研项目,可以让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参与进来,处理实际工程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节能减排竞赛、“挑战杯”科学技术竞赛等专业相关竞赛,在完成竞赛项目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5.提高生产实习师资队伍的水平
生产实习带队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关系到实习教学的效果,因此首先青年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切忌眼高手低。目前我校已帮助部分青年教师实现企业挂职锻炼,在企业中学习专业实践技能,做到知行合一。其次,合理的师资队伍组成也是必要的,老教师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经验,青年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二者结合互补才能使生产实习教学效果达到最好。最后,可以聘请优秀技术人员来校授课或办讲座,有利于学生了解最新的工程实践知识。
6.结束语
生产实习是热动专业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因此探讨如何提高生产实习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可以从加强实习前准备工作、改进实习教学模式及提高实习师资水平等方面着手强化生产实习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晨, 苟小龙, 唐胜利.以仿真实习为主导的热动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模式[J]. 实践教学, 2009 : 107-109.
[2]徐旭, 赵晓东, 王玉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9): 148-149.
[3]田夫, 孙涛, 谢蓉等.工科院校生产实习工作的问题及建议[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12): 179-182.
[4]马爱纯,周孑民,欧俭平.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探索[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9): 195-197.
[5]杨连发,周娅,廖维奇等.工科类生产实习现状及实习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 (1): 90-93.
[6]潘颢丹,贾冯睿,王卫强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问题及建议[J].石油教育, 2014, (1): 33-35.
[7]李长庚, 孙克辉, 盛利元. 高校理工类专业生产实习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3, 6(3): 12-14.
[8]朱宝忠, 孙运兰.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J]. 科技信息, 2011, (29): 13-14.
作者简介:
生产驱动力 篇7
随着人们对中国煤矿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近几年,中国政府加大了煤炭行业整治力度,安全监管部门不断升格,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断出台,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促使了全国煤炭安全形势的一定好转。全国煤炭产量由2001年的11亿吨增加到2007年的25.5亿吨;百万吨死亡率由2001年的6.087人下降到2007年的1.484人。中国政府和企业为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所作的努力取得显著效果。
人们在为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思索:这种在高压政策的作用下取得的成绩能否经得住时间的检验?怎样才能形成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而不是短期现象呢?对此,业界以及理论界进行了广泛探讨[1,2,3,4,5]。从本质上看,煤矿安全生产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它具有自然技术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双重身份。系统论原理指出,任何系统的良好运行和发展演进,都必须获得足够的动力和科学的动力机制。因此,要推动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期化、常态化,就必须解决其动力和动力机制问题。本文拟深入探讨推动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动力机制,研究实现煤矿安全状况彻底改变的实现途径。
2 煤矿安全生产动力机制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这里所讨论的煤矿安全生产的动力机制是指煤矿安全生产系统运行演进过程中的动力获取及其内在的、本质的作用方式。一般应从动力系统的构成要素出发,研究各要素同动力系统的关系及作用原理。因此,找到动力源是研究煤矿安全生产动力机制的出发点。
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和煤矿安全生产的实践,笔者认为,在目前和将来更长时间内,推动我国煤矿安全发展的动力要素,可分为经济效益的驱动力、科学技术发展的支撑力、职工安全需求的拉动力、社会舆论的压力和政府政策的推动力等。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动力机制。由于不同动力主体和动力要素的目标、功能各不同,而且影响动力要素发挥作用的客观环境复杂多变,煤矿安全生产的动力机制并没有固定的模式。结合对近几年煤矿安全工作的分析,可以将中国煤矿安全动力体系中各动力要素的协同关系归纳为如下结构(见图1)。
2.1 经济利益驱动机制
企业是保证安全生产的主体,企业对安全生产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以及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和风格特质,而经济利益的驱动始终是最重要的因素。
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经济动物”,煤炭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它们会根据成本收益核算的结果进行抉择,这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利益基础。如果安全效益大于安全支出,企业就会主动增加投入;反之会减少投入或选择不投入。企业的安全总支出包括企业预防安全事故的投入和因安全事故引起的经济损失。因安全事故引起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的财产损失和支付给企业伤亡员工损失的生命经济价值补偿。而安全生产表现出的效益是多种多样的,不但有经济效益还会有社会效益(即外部经济性),有的是长期的、有的是眼前利益。这使得煤矿行为的选择趋于复杂。由于外部性与以及企业对经济利益(甚至是短期利益)的追求,企业行为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超出自身应有的边界,降低自身所应该遵循的安全标准。这当然就降低了成本支出,而增加企业自己的利润。但安全生产标准的降低,将会对社会、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产生不利影响。
此时,就需要政府通过法律或多种政策进行协调,并利用经济手段使企业的外部影响内部化,使企业具有足够的利益动力去投资安全生产。目前,国家采取的提高伤亡补偿标准、加大违规处罚力度等措施,就是试图使经济利益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核心动力。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有力推动了煤矿安全形势的好转。
2.2 安全技术支撑机制
煤矿生产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保证系统的安全离不开技术进步的支撑。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煤矿安全状况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煤矿安全基础薄弱、技术设备落后、整体防灾抗灾能力差[6,7]。随着中国“科技兴安”战略的实施,科技对安全生产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安全科技的不断创新逐步成为煤矿生产安全状况好转的原动力。近几年,针对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共性、关键性和前瞻性的技术问题,国家启动和推进了一批安全生产重点科技开发项目,在地质灾害防治、内外因火灾的控制与预防、瓦斯煤尘爆炸与尘害防治、矿山防灾救灾等方面,形成了先进的技术研发体系与成套装备,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工艺和装备支撑。随着采掘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监测监控数字化的应用、推广,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的明显好转。
2.3 职工需求拉动机制
需要是人类生理或心理的、潜在或显在的需求,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经过深入研究,提出来了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深刻揭示了人类需求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对生命安全的需求是人的最基本、最低层次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追求生命质量的提高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自发和自觉地行动。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人们开始追求生活品质的提高,逐步形成了环境意识、安全意识,并把生命安全的保障、工作环境的改善作为择业的重要标准。近年来,一些安全状况差的煤矿企业由于作业环境差、安全系数低等原因,采掘一线出现劳动力短缺[8],采矿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更不愿意去这些矿工作。而一些现代化矿井,由于拥有先进的技术与装备,安全生产达世界先进水平,逐步成为大学毕业生的理想选择。随着人才的聚集,这些优秀矿井的安全越来越好,形成良性循环,而那些安全状况不好的煤矿则陷入恶性循环,直至被政府或市场淘汰。这就迫使煤矿企业不断增加安全投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2.4 社会舆论促进机制
社会舆论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借助新闻媒介的力量增加“透明度”,能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对相关组织或个人施加心理压力,达到约束或激励的目的。
随着进一步开放和公众安全意识的提高,中国煤矿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每当发生事故,电视、报纸和网络等新闻媒体都会进行深入报道,使得中国煤矿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每况愈下。中国煤矿高伤亡率还多次受到国际劳工组织(ILO)的批评,国外某些势力也借此抨击中国的人权状况。国际舆论认为中国的煤矿开采已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之一。国际煤炭组织(ICO)谴责中国煤炭企业在缺乏应有的劳动保护下,让煤矿工人从事煤炭生产,使矿难频发。ICO强烈要求中国政府为矿工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否则将考虑呼吁世界各国抵制大陆生产的煤炭。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应,无形中给政府和企业带来巨大压力,促使中国政府和煤矿企业积极采取措施改善煤矿安全状况。
2.5 国家政策推动机制
政府作为代表公众利益的组织,有责任、有义务也有动力去关注煤矿安全问题。近几年国家对煤矿安全高度重视,从体制、法制、机制和投入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强煤矿安全工作。安全监管机构不断升格,政策措施接连出台,安全生产工作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地调整,推行了安全生产问责制,建立了地方政府领导干部联系重点煤矿安全工作制度、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一些地方也提高了处罚和赔偿遇难矿工的标准,并加大了对事故责任人的惩处力度。除机制上的保障外,国家还加大了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从2001年起,累计安排59亿元,对煤矿安全改造进行直接补助,带动银行贷款和企业自有资金投入54亿元。为从根本上解决煤矿安全投入不足的问题,出台了煤矿企业税前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的政策,全国所有煤矿每年可以提取60多亿元安全费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有力促进了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稳定,是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状况好转的根本动因。
3 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的路径选择
上述促进煤矿安全的几种动力机制不是孤立、独自发挥作用的,相反,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只有当几种机制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时,对中国煤矿安全的巨大推动力才能清楚地显示出来。另一方面,动力机制不是自生自发的,需要一个不断培育和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社会和企业都责无旁贷。政府应从政策引导、制度约束、监督管理等方面去营造适当的动力机制;社会主要发挥监督功能;企业则应从塑造共同远景、追求长远目标、担负社会责任等方面去培育相应的动力机制。
3.1 完善法律法规,提供制度保证
由于中国安全生产的监管体制目前正处于创新和完善阶段,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也相对滞后,加之人们的安全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执法的环境也有待改善,《安全生产法》所规定的一些法律制度还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在煤矿安全生产领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还普遍存在。为此,要围绕煤矿安全生产,加快构建以《安全生产法》为主干,以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为分支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并通过依法行政,把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
3.2 完善监察体系,强化监督管理
在目前多部门合作开展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有权威的煤矿安全监察体系。国家安监员不得与煤矿发生任何利益关系。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工资待遇等措施,使安检人员能够独立客观、科学公正地依法进行监督和检查,有效地推进煤矿安全工作。同时,在明确地方政府、企业各级领导和各类人员在安全生产中应负职责的基础上,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严格落实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行政、经济处罚力度,对违反安全生产法规的煤矿,发生重大、特大事故的责任人,必须依法严肃查处。
3.3 经济政策扶持,确保煤炭基础产业地位
国家应对煤炭行业重新进行定位,按基础性和高危性行业的特点,在税收、安全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实行特殊政策[9]。继续加大煤矿安全投入和支持力度,合理提高安全费用和维简费的计提标准。要完善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的监管措施,充分发挥此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3.4 积极发展安全科技,用科技创新支撑安全发展
应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支持等措施,形成国家和企业相结合的煤矿安全科技投入机制,整合社会科技资源,构建国家煤矿安全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撑体系。加强煤矿安全的基础理论研究,攻克主要灾害防灾救灾的重大理论问题及重大技术难题。从目前看,我国煤矿安全领域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有[10]:矿井机械化生产,高瓦斯区、高应力区、地质异常区超前探测技术与装备,粉尘浓度连续监测技术,突水水源与突水通道封堵材料与装备技术,重大事故遇险人员生命保障及快速救援技术与装备,井下人员定位与无线通讯技术等。解决这些关键技术的根本出路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将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引入矿井,最大限度减少井下人员,增加技术要素的贡献。
3.5 加强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
借助新闻媒介的力量增加“透明度”和“曝光度”。对每次事故的原因都要进行及时、全面、细致的调查分析,并利用互联网等媒介及时公布事故情况,这种信息公开的方式,能保证公众监督的透明化,是减少伤亡事故的重要且有效的手段。还要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建立煤矿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广大矿工和人民群众参与到煤矿安全治理工作中来,形成全社会的共识、支持和监督。
3.6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矿工素质
矿工的安全需要和安全生产技能是推动煤矿安全的基本动力。大量的事实都证明:监察重要,安全教育与技能培训更重要。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作业技能、职业道德、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提高安全素质。对从事采矿业的管理人员和工人,必须进行强制性的安全技术培训。新工人被录用后,必须接受安全基础知识的培训和法规的教育;改变工种的工人也必须重新接受安全知识教育后才能上岗。企业都要建立自己的安全培训中心,对职员和工人进行定期培训,以适应生产和安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孙成林.浅谈地方小型煤矿面临的安全生产问题及对策[J].煤矿安全,2003(1):54~55
[2]王德维.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探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4,31(3):19~28
[3]魏福生,胡国忠,王宏图,袁志刚.完善监管体系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J].煤矿安全,2007(9):94~96
[4]王军.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2(1):69~72
[5]赵子全.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创新机制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4):119~121
[6]赵洪广,王爱国.当前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原因浅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5,(283):72~73
[7]刘同金.加强现场管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J].煤矿安全,2000(9):45~47
[8]李厚清.浅析煤矿企业采掘一线劳动力短缺原因及对策[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4):122~123
[9]荆全忠,李焕荣,汪达慧.引发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煤炭,2006(5):62~65
数据驱动下的新闻生产的再思考 篇8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 人们可以直接摄取的信息, 在近几年之间正在成几何倍数增长, 各种搜索软件的横空出世, 也加速了这种现象, 例如百度, 谷歌, 雅虎, 这些搜索软件几乎可以满足人们任何想了解的事, 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搜索来找到, 而且全世界的人民利用互联网浏览的信息和足迹都被互联网保留了下来, 这随之产生了巨大的数据, 大数据这一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新闻媒体的发展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产生发生了变化, 新闻生产慢慢地去专业化, 新闻来自于大众, 发布取决人民的传统的新闻运作模式就会发生改变, 也就产生了开放新闻这一新的模式, 互联网上这么多的数据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如果使用合理的手段和技术, 通过从网络中对数据进行筛选和过滤,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和网络相连, 利用人民强大的分享能力更好的描述这个世界。
创新意味着对传统的冲击, 传统形式下, 新闻主编采取集中式管理, 掌管着采访, 写作, 一直到最后的新闻发布, 但是在大数据产生的当下, 足够多的数据对于新闻的产生可谓是易如反掌, 关键在于对大量数据的选择和整理, 所以有人说主编这个职位相当于名存实亡了, 在开放新闻的现代, 不创新就是落后, 传统新闻生产模式正在无可选择下变革, 主编, 记者等职业正在被取代。一系列新的职业也会随之而来。人们上网所留下的痕迹都被大数据所保存下来, 理论上通过对痕迹追踪, 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再现, 大数据所呈现的能力是人类无法观察到的, 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数据, 客观全面的呈现现实, 比人为逻辑推理更有说服力, 还能预测作用。在互联网所创造的媒介环境下, 大数据产生的新闻覆盖了人力所不能及的地方, 由此, 新的界限也被打开了, 在新的媒介环境中, 新闻发展的优点越来越明显, 新思维终将取代传统的新闻模式。
2 数据驱动下新闻应注意的关键点
2.1 由表及里
传统的新闻报道多用人为采访, 基于事实搜索情报, 组成数据报道, 而在大数据驱动下的新闻特征是通过对数据的探索发现事实, 从而报道, 具有数据量大, 取得速度快, 来源渠道广, 具有的价值高等特点, 但是在这些特点下, 取得的数据价值密度低, 虽然数据量大但是其中真假混杂, 需要有专业人士去做出准确判断, 取得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去除糟粕, 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新闻, 在科技发达的互联网背景下新闻传播的速度是难以想象的快, 新闻传播要去除不确定的信息, 因为新闻传播是在客观环境变动下提供真实的新闻, 所以新闻传播要注意事实的来源, 要真实可靠, 不真实的新闻对人民毫无意义, 有时还会起散播谣言的作用, 所以新闻工作者要注意一个做新闻的首要原则, 传播的新闻必须是真实的。但是, 在众多数据中寻找出真实的新闻不是件容易的事, 真实并非是仅限于表面, 而是找到用户所需要的和所感兴趣的新闻, 而不是因为网民某次无意间的点击成为原数据, 而被大量的信息推送, 这会使人民造成困扰。这即使数据需要筛选, 即使是数据也未必是用户真实的表达。数据新闻和传统新闻相比在于真实性的辨别方式的不同, 传统的新闻的人为采集, 在于有或没有, 而数据新闻在于是与否, 数据新闻根据著名学家祝建华所说可分为小、中、大3 种规模, 小规模的信息是非常多的, 而且易于获取, 而中型规模的数据大多低成本或者不用成本也可以得到,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是得不到的, 所以在新闻生产中要学会对数据辨别真假, 如果稍有不当就会出现虚假新闻, 这正是就目前大数据新闻的发展所需要重视的地方。
2.2 由因到果
是有科学的分析才能体现数据的相关性, 数据相关性是所处理的大数据所体现的意义。也就是数据的价值, 科学的分层次的分析数据是产生数据新闻的基础, 例如百度利用可视化分析的技术, 把春节人口迁徙地图表达出来, 使人们的影响深刻, 无独有偶, 沃尔玛公司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制作的啤酒与尿布的案例。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科学的分析是数据新闻产生的基础。在新闻传播中人们并不是没有缘由的崇拜, 有这么一句名言:一个个人的死是悲剧的, 但是一千人的死只是个数据, 新闻通过报道讲述故事, 来拉近人与世界之间的距离, 勾起人们人文关怀的心理需求, 这样才能使新闻丰富生动的客观世界在互联网与现实中表达出来, 数据需要人性, 在大数据背景下新闻也需要展示人性, 数据给新闻生产展开了新的领域与思路, 新闻生产要借此发展人性, 揭示世界变动的意义, 但是复杂丰富的人性层面需要人们自己去挖掘。
3 新媒体介质下新闻报道需要的改进
但是大数据背景下, 新媒介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 因为就目前中国的国情而言, 大数据的新闻报道难以引起人民的注意, 大多数还是处于传统思维, 难以打破, 或者是有些选题不当, 有些不能报道, 要学会打破固有思维, 才能破而后立。
除了打破传统思维, 还要学会利用新的技术呈现新闻, 因为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 互联网上形形色色的数据很吸引人们的眼球, 相比之下新闻工作者报道新闻时不应该还采用传统的数字加图像形势, 上网浏览的人们更倾向于直观形象, 通俗易懂的, 应充分利用和人民的互动, 带给人民以愉快的体验。
要更好的利用大数据产生的新闻, 不光要有新闻人所组成的团队, 队伍里还应有计算机类的人才, 因为大数据的搜索涉及多方面计算机领域, 通过新闻行业和IT行业的结合也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也能各需所需, 新闻人员能得到更多数据信息, 计算机人员也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双方面团队的结合下, 一定能制作出丰富多彩, 形势新颖的新闻报道。
4 结论
大数据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人民, 由于各种原因, 新闻工作者在选择新闻和制作新闻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造成权威低, 消息不真实等情况, 造成社会舆论。但是数据是死的人是活的, 新闻工作者要学会将人类活跃并且富有创造的思维注入数据当中, 我国目前对于大数据的开发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 需要不停的探索, 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 对数据进行挖掘, 这样才能使新闻内容丰富多元化, 给人们一个良好的精神世界, 给予人们更加开拓的视野, 去了解时事, 去了解世界, 另外, 人们对于为我们辛苦做新闻的新闻工作者也要给予理解, 鼓励和支持。
参考文献
[1]章戈浩.作为开放新闻的数据新闻——英国《卫报》的数据新闻实践[J].新闻记者, 2013 (6) :7-13.
[2]陈力丹, 李熠祺, 娜佳.大数据与新闻报道[J].新闻记者, 2015 (2) .
生产驱动力 篇9
2012年中国民航发展论坛上, 中航信总经理朱晓星认为民航业是最先拥抱和最充分使用信息网络技术的一个行业, 英航前任CIO Paul Coby也指出IT每隔10年就将为航空业带来一场革命。事实也正是如此, 在航空公司我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计算机系统, 航空业是从信息网络技术行业发展中收益最大, 同时也是最受其发展影响的行业之一。对我国航空公司来说, 近年来, 几大航空公司也纷纷通过计算机系统提升整体竞争力, 南航、东航、国航先后引进美国SABRE公司的SOC系统, 以期实现航空公司资源的集中控制、统一调配, 从而将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工作由分散转向集中、由横向转向纵向、逐步建立集中统一控制的运行管理模式。
2 当前航空公司SOC生产组织方式
在民航局发布的《航空公司运行中心 (AOC) 的政策与标准》中, 指出AOC可以是一个独立的部门, 也可以依据公司的规模由几个不同的部门组成, 它是公司总裁的全天候运行授权的代表, 是公司组织和实施飞行的指挥中心, 是每时每刻协调、控制公司航班运行的职能部门。AOC是公司运行的决策中心, AOC是航空公司运行的“大脑”, 同时也是责任中心, 对于AOC的组织建议采用以下模式:
其中AOC值班主任:做出航空公司运行的战略决策, 监督AOC内的决策过程, 监控航空公司的所有运行, 处理不正常的运行, 与政府管理机构联系, 对AOC的高级管理层进行讲评。权力为根据执行管理层的授权, 对整个航空公司的日常运行进行决策。
区域经理在日常运行的战术管理方面向AOC值班主任负责。战术管理包括通过积极地决策和以最佳的方法是用所有的资源来有效地管理日常运行。管理一个以区域划分 (北、南、国际、国内等) 或以机型划分的分区。
维修协调员协调AOC和航空公司维修支持人员, 保证尽最大努力支持故障飞机的修理工作, 向管理层和部门领导提供最新的机队状态信息, 向AOC维修经理报告有关飞机、飞机部件以及其它维修情况。
通过以上的组织形式以期来实现安全、舒适、服务和效益, 使得航空公司的资源, 包括人员、机队、程序、技术支持工具和基础设施等以最佳的方式使用, 使航空公司提高安全水平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我们可以看到上述组织形式本质上是矩阵式组织结构, 均是由若干个“椭圆”和联结这些“椭圆”的“线段”组成的, 在组织结构图中的“椭圆”代表每个部门的责任领域, 而“线段”则表示权力和隶属关系。
3 基于契约驱动的航空公司SOC生产组织方式
契约关系代替权力关系的背后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权力关系的背后是控制, 是一种以过程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在矩阵结构中, “椭圆”代表的是专业职能的范围。由于“椭圆”的限制, 位于“方框”内的员工关注于专业成果, 而不是专业成果的根本目的。各部门员工侧重于“把事情做对”而不是“做对的事情”, 即侧重于效率而不是效果, 从根本上说, 这些组织方式将导致员工的以过程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契约式关系倡导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思维方式。
3.1 总经理-运行执行官:业主与业主代表的关系
总经理授权运行执行官全权负责航空公司的生产运行。
3.2 运行执行官-运行总监:业主代表与任务完成者的关系
运行执行官代表企业向SOC投资, 运行总监向运行执行官提供公司航班运行的安全、服务、效益。运行执行官根据公司航班运行的状况对运行总监进行考评。
3.3 总经理与各部门:投资者与资源/服务的育成者关系
部门经理在培育足够的专业资源方面向总经理负责。契约式组织关系并不是要彻底抛弃组织结构图中“方框”所代表的专业领域, 而是要使员工的努力由面向专业领域转变为面向根本结果, 从面向部门目标转而面向公司整体运行目标。实现这种转变的方式是将职能部门转变成专业资源育成和提供部门。管理人员的职责之一是培育人才、孕育资源, 总经理以职能部门向SOC提供的各种资源的质量情况作为对其绩效的考核。
3.4 运行总监与各部门:资源/服务的使用者与资源/服务的供给者的关系
运行总监并不拥有各种资源/服务, 而只是资源/服务的使用者, 并以各个部门提供资源的情况反馈运行执行官。SOC管理是通过各个席位完成任务, 各个部门的主要工作便是以SOC运行总监设置的生产任务情况安排资源的引进、培育、成长和监控, 并向SOC提供合格的资源和服务。
3.5 各部门与席位:资源/服务的育成者与专业资源的关系
各席位作为来自各个部门的业务负责人, 是各种资源的直接使用者, 如来自飞行部门的负责飞行机组的排班和调整, 机务部门的负责飞机的安排和调整, 运行部门的则负责航班的放行、监控、调整等等, 各个席位通过对机组、飞机、航班等等资源的使用确保公司生产的顺畅进行, 并向运行总监负责。
各席位不仅仅是来自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 而且是带着各个部门的相应资源进入SOC, 席位工作人员应当具有较高工作能力, 从公司航班运行的角度, 高效使用部门资源, 对于席位的工作绩效不由部门负责, 而是由运行总监负责。
3.6 运行总监与席位:雇主与雇员的关系
运行总监和席位是雇主和雇员的关系, 各席位对运行总监负责, 运行总监根据各席位的表现情况决定各席位负责人的合适与否, 如果不合适, 运行总监可以向相应部门要求更换合适的席位人员, 各部门负责席位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的提高。从而对于各席位来说, 确保各部门由简单的上级转变为顾问-教练。
对此, 从生产任务的完成来说, 总经理授权各个部门进行资源的培育, 部门经理就资源供给向总经理负责, 运行执行官向运行总监下达工作任务, 运行总监使用各个部门提供的资源完成工作任务, 并就任务的完成情况向运行执行官负责。
从绩效考核来说, 对于各部门, 总经理根据投入-产出的情况以及对SOC资源的提供情况, 对部门经理进行考核, 运行执行官根据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对运行总监进行考核, 并收集来自运行总监对各部门资源提供的资源的质量信息, 运行总监根据各席位对具体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4 结论
按照系统式思维, AOC是一个系统, 该系统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均对系统整体的绩效起作用, AOC的组织运行必须靠它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契约关系来驱动, 而不只是靠职权关系来驱动, AOC不拥有资源的所有权, 但拥有资源的使用权, 以资源为基础, 以契约关系为驱动力, 以共同绩效为目标,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发挥部门的协同作用。
摘要:对于航空公司来说, 先进系统的引进只是采用了更高级的生产工具, 如果要让生产工具发挥效力, 还需要组织结构、企业制度、相关企业文化方面的调整, 只有这样才能让生产工具融入企业中发挥效力, 因此航空公司针对SOC建设提出大一统的运行模式, 大一统运行模式应如何实现并未有统一明确说法, 为此, 基于机理分析, 采用契约驱动设计SOC生产组织方式。
生产驱动力 篇10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亟需得到相应的调整, 尽管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主导下, 我国经济结构得到了相应的调整, 但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三产业发展情况仍不理想, 这说明我国的经济仍主要依靠能源、资源消耗等进行发展,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不足。本文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出发, 分析了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现状, 进而结合前述分析结果, 提出经济增长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转变的措施。
二、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
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 国内外经济学领域已经给出了诸多相关理论定义, 本文所述的全要素生产率主要是指剔除如自然资源、劳动力等资本之外的技术进步和能力实现等形成的产出增加。其常常被视为科技进步的指标, 全要素生产率的要素主要包括出口拉动、国家政策、研发投入、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国际投资、组织创新和生产创新等。
在经济学领域, 经济学家们更倾向于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整体运行的指标。著名的经济学家索洛等人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定义为技术进步率, 即在生产经营中, 除去所有有形生产要素, 如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等以外的纯技术进步的生产率的增长。
三、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一) 三大产业发展速度稳定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 GDP总值从1978年的3650.2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636138.7亿元, 约增长了近174倍, 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 我国进入新时期以来, 我国的GDP总值从2000年的99776.3亿元一直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增长步伐。2000年我国第一大产业GDP贡献值为14716.2, 第二产业GDP贡献值为45326.0, 第三产业GDP贡献值为39734.1;2014年第一大产业GDP贡献值为58336.1, 第二产业GDP贡献值为271764.5, 第三产业GDP贡献值为306038.2, 由中国年鉴2015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来看, 我国三大产业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发展速度。
(二) 三大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从我国三大体经济增长情况来看, 我国的产业结构变化也十分显著。各大产业随着国际与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 进行着趋于合理的结构调整与优化。从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来看, 从2000年到2014年, 我国第一产业的GDP总产值增长率约为296.40%, 第二产业的GDP总产值增长率约为499.57%, 第三产业的GDP总产值增长率约为670.21%, 第一产业增长情况远远落后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同时, 我国第一产业1990年贡献率为40.5%, 第二产业贡献率为39.6%, 第三产业贡献率为19.9%, 截止到2014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 第一产业贡献率趋于逐年下降趋势, 到2014年第一产业贡献率为4.8%, 第二产业贡献率则是先下降后上升, 到2014年第二产业贡献率为47.1%, 第三产业贡献率处于逐年上升趋势, 但增长速度没有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快, 2014年第三产业贡献率为48.1%。这导致我国三大产业的比例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三) 第三产业趋于优化, 但增长缓慢
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 我国第三产业GDP产值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态势, 但其增长速度较为缓慢, 从1978年到2014年间, 第二产业有将近一半的时间增速超过了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相对缓慢的发展速度, 制约了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 第三产业目前为止为我国提供的劳动者就业率要远高于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 同时, 第三产业中包含的信息技术行业、金融行业、保险业、邮电通讯业等属于知识与技术密集型行业, 它代表着我国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意味着第二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情况, 使我国的各大行业随着市场发展的要求, 摆脱依赖于消耗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经营局面, 走向淘汰落后产能, 发展高端产能的阶段。
四、中国经济增长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转变的建议
(一)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受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经济增长效率相对低下, 在我国GDP总值中占有重要生产力的第二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源、能源与劳动密集进行产业推动, 使我国的经济增长以依靠消耗能源、破坏生态环境等为代价来进行低效率的增长。要将我国的经济增长从能源消耗型向技术推动型发展, 需要建立健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让我国的经济在看不见的手的推动下, 趋于科学、合理、平衡地发展。主要做法为:第一, 继续大力推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重新调整我国经济布局, 精简国有企业内部机构, 淘汰落后发展产能, 积极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等。第二, 加快建设服务性政府, 转变政府职能, 让“看得见的手”合理施展。第三, 继续推进价格体制改革, 保障市场机制在土地、矿产、森林、能源等重要生产要素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二)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在第三产业中包含的信息技术产业、通讯产业、金融业、物流仓储业等都是知识与技术密集型行业, 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同时, 第三产业所代表的餐饮、旅游、房产等服务业是体现国民消费能力及拉动内需的重要指标。当前, 第三产业中为生产者提供生产性服务的信息技术服务业、仓储物流、法律咨询、金融理财企业等, 与生产性企业融合后能极大地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 帮助制造业发展高端产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毕业于海外优秀学府以及国内著名高校, 政府及企业应建立人才引进机制, 畅通人才引进渠道, 让专业性人才用专业化知识为第三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专业性的知识与技术指导, 同时进入企业专研技术研发, 申请更多的技术及产品专利, 并不断帮助企业延伸价值链、提高营销水平、创新管理活动等, 促进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及盈利水平, 用高端产能促进我国GDP增长总值。
(三)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当前, 我国城市拥挤, 农村土地荒废, 留守儿童越来越多, 农业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突出。这些问题与我国的经济增长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城市拥挤, 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 导致城市交通拥挤瘫痪, 降低工作效率;农村大量土地无劳动力耕种, 土地荒废;留守儿童无人看管, 教育问题堪忧, 导致农村人口通过培育下一代智力来提高劳动生产力几率较小。这些问题都不利于我国经济平衡发展及提高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城市发展需要农村劳动力参与, 但要均衡发展我国经济, 有效提高经济增长率, 必须平衡农村与城市发展情况, 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通过土地流转、大户承包等措施, 一方面运用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另一方面增加农村人口就业率。充分发挥第一产业生产效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当前我国政治经济形态正处于改革攻坚区, 国企改革、市场体制机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等都已经列入日程, 但有效提高我国经济增长情况, 使其从能源消耗型转变为全要素生产率型, 必须继续加大改革力度, 加大创新强度, 重视人才的引用, 重视管理的创新, 重视城乡协调发展等, 只有通过高效率、高水平的发展, 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地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国际国内经济与市场的发展, 我国三大产业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使我国从一个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逐渐转变, 但通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数据来看, 我国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远不如第二产业增长速度, 严重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基于此, 本文提出了如何使中国经济增长从资源消耗型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以期为经济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性指导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驱动
参考文献
[1]《中国年鉴》2015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
[2]聂丛笑, 第三产业增速慢于GDP增速, 需警惕发展陷入停滞[N].京华时报.2011年7月26日
生产驱动力 篇11
1 产品建线与工艺建线的区别
1.1 产品建线
所谓产品建线, 即按照一种或几种电池产品来规划整条生产线的建设, 要求单一厂房要具备生产电池产品的所有功能单元。在前期生产线设计过程中, 要按照产品的具体规格尺寸、技术指标及产能要求来对厂房的工艺布局、工艺设备、建安设备等进行统一规划, 最终完成电池产品的制造。
1.2 工艺建线
所谓工艺建线, 即按照电池生产的标准工艺路线和工艺条件来规划生产线的建设, 不再要求单一厂房要具备电池生产的所有功能, 而是根据工艺要求的不同建设不同的厂房, 最后采取必要的自动化物流, 实现电池产品的制造。
2 产品建线与工艺建线的优缺点对比
2.1 产品建线优缺点分析
产品建线最大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产线建设周期短。由于在单一厂房完成电池生产全部功能单元的建设, 所以生产线建设周期大幅降低, 投资风险也可有效控制。按照以往建线经验, 基本可以做到生产线开工后一年内形成产能, 充分发挥资金的时间价值。
(2) 自动化实现较为容易。产品建线时各工序衔接紧密, 生产节拍较易控制, 加之没有长距离的物流转运, 非常有利于电池自动化生产的实现。实际生产中, 只需要做好每一个工序的节拍统计, 几乎可以确保整个电池生产的畅通无阻。
(3) 便于生产管理。单一厂房即可实现电池生产, 便于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管理。一个厂房只需要设置一个车间主任, 即可实现对整个电池生产过程的有效管理, 杜绝了各工序责任不明、推诿扯皮的现象, 同时也利于公司生产计划的下达与执行。
除了以上优势, 产品建线在生产线的建设及管理上也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弊端。
(1) 设备使用率低。1) 以产品建线时, 单条生产线包含所有工序的生产设备, 各设备产能不一。为满足整条生产线的产能目标, 每一类设备都按照生产线最大产能进行设计。但是在实际生产中, 经常存在多种电池型号互相切换的现象, 这就容易造成部分设备的浪费现象。2) 如该生产线某一类设备需要维修或保养, 则整条生产线的产能都将受到影响, 甚至会因为某种设备发生故障导致整条生产线的停产。3) 生产线设计时虽考虑覆盖多款型号的生产, 但是只能以一种型号为基准, 设备产能、数量的匹配及自动化衔接也都以该种型号为基准做最优设计。在生产其他型号产品时, 设备间的产能匹配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从而导致部分设备闲置。
(2) 生产环境控制困难, 能源消耗大。1) 由于生产工艺不同, 锂电池生产各工序对温湿度、洁净度的控制要求各不相同。以产品建线时, 对环境有不同需求的设备集中在同一厂房, 造成空调管路及控制系统设计及施工时相对复杂, 增加了环境控制的难度及风险, 另外相对复杂的管路设计对后期厂房改造也带来诸多不便。2) 为了满足整体的产能需求, 单个厂房及需求环境控制区域的设计面积较大, 相对应的其环境控制难度及成本也相应增高。但这又使整个厂房的空调管路及控制系统更加复杂, 对后期整个系统的维护造成不便。3) 由于厂房面积较大, 造成空调管路过长, 其能耗相应增加, 而环境控制效果反而降低。
(3) 厂房安全问题突出。锂电池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电解液、隔膜、塑料壳体等均属易燃物品, 特别是电解液属低闪点 (30℃) 易燃液体, 遇明火、高温会着火, 遇空气会分解出具腐蚀性的氢氟酸。在注液、化成、储存等工序存在火灾甚至爆炸危险, 而合浆、涂布、电芯等工段则无明显危险源。以产品建线时, 各工序集中在同一厂房内。虽只有个别工序存在危险源, 但依据国家建筑设计规范, 整栋厂房都要依据危险源的类别进行分类定级设计建造。
(4) 真空、压缩、氮气设计难度大。由于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对真空、压缩空气及氮气都有要求, 而各设备所需真空度值、气压值及氮气纯度各有不同, 靠单一机组很难满足全部使用要求。而多个机组布局, 位置与管线又受制, 特别是真空机组对管线长度有严格要求, 设置过长造成极大的设备和施工浪费。
(5) 工艺路线对生产线建设影响大。现阶段, 锂电池生产标准尚不规范, 各电池生产企业工艺路线也多有不同, 没有一条相对成熟的工艺路线, 而是根据我们认识的提高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是, 以产品建线时只能按照既定工艺路线进行厂房布局与设备衔接, 后期一旦工艺路线发生变更, 将很难在现有生产线上进行改造, 存在较大的风险。
2.2 工艺建线
相比产品建线方式, 工艺建线有以下几点优势:
(1) 生产设备集中布局, 设备利用率高, 有利于柔性化生产。
(2) 单体厂房面积较小, 环境控制标准相对统一, 便于暖通及动力系统设计, 有利于关键工序的集中控制。
(3) 根据工艺路线的不同, 可对不同厂房设定不同的防火等级, 大幅降低建设成本。
(4) 工艺变化对厂房布局影响较小, 后期可根据不同的工艺路线对各厂房的衔接顺序进行调整, 有利于生产线的升级换代。
(5) 可严控厂房的人员管理, 有效防止不同人员在厂房流窜, 有利于严格控制厂房人员数量。
同时, 工艺建线方式也存在一些缺点:
(1) 生产线建设周期较长, 需要不同功能单元的厂房全部具备生产能力后才能生产出合格电池产品。
(2) 不同厂房之间转运距离较长, 降低了生产线的整体自动化程度。
(3) 当制品在不同厂房之间转运时环境控制难度较大, 需要增加专用的专业设备。
从以上分析可知, 工艺建线与产品建线各有优缺点, 如何选择, 还需要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论证, 表1为产品建线与工艺建线主要指标对比。
3 工艺建线的初步规划
3.1 金属壳电池基本工艺路线
图1为某款电池工艺流程图, 如果是按照产品建线, 流程图所包含的所有工序将全部在一个厂房完成;若要按照工艺建线, 则需要对流程图所示工序进行划分, 根据不同的工序建设不同的厂房。为流程图中所示各工序的环境控制要求, 按照工艺建线时, 环境控制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3.2 工艺建线设计基本原则
(1) 优先考虑将温湿度、洁净度要求相同的工序放置在同一厂房。
(2) 产生粉尘和不产粉尘的工序要放置在单独厂房, 方便对粉尘的集中控制。
(3) 注液等关键工序要单独设置厂房, 便于有效监控和管理。
(4) 危险、防火等级不同的工序要单独设置厂房, 便于消防设施的设置及安全管理。
3.3 工艺建线规划方案
按照以上划分原则及不同工序环境控制要求, 可以将电池生产划分在不同的四个厂房进行, 如图2, 以不同的颜色区分。
(1) 合浆涂布厂房
配料间、自动上料、高速分散、干混、合胶、合浆、涂布;保密要求、环境控制单一、谢绝参观、核心工序、人员管理;设置舒适性空调即可, 不用专门除尘设备, 做好上料时粉尘扩散即可。
(2) 电芯制作厂房
主要产尘源, 可在整个厂房设置集中除尘装置;设备种类多, 操作较为复杂, 建议由专人负责一类设备, 采用一人多机模式, 设备换型、改造较多, TPM工作较为困难, 需加强技术、管理工作;培训、备品备件管理等难度较大。
(3) 干燥注液厂房
核心工序, 直接关系电池质量;环境控制要求高, 专用转轮除湿系统, 电解液易燃易爆, 防火等级高, 需加强管理。
(4) 化成静置厂房
危险系数高, 容易出现安全事故;高温静置等。
4 总结
综上所述, 无论是以产品建线还是以工艺建线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如何选择, 还需进行充分论证, 组织认真评审, 找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生产线建设方案。
参考文献
[1]谢建国, 赵加宝.以技术创新推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智慧生产线建设[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14.
[2]张瀛瀚.大型生产项目前期决策的风险分析与控制[D].北京邮电大学, 2012.
[3]徐学军, 陆德谋, 等.生产线平衡与企业利润关系的研究[J].工业工程, 2009.
[4]彭文生, 李志明, 等.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5]寇猛.工业工程在生产线优化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
[6]王章忠.机械工程材料[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7]林清安.Pro/Engineer零件设计高级篇 (上)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生产驱动力】推荐阅读:
动力电池生产管理系统05-20
农业劳动力生产率提高08-12
动力车间安全生产责任书08-09
旅游驱动力06-11
学习驱动力08-30
情感驱动力09-10
驱动力模型09-28
政府驱动力10-01
旅游发展驱动力06-27
改革创新驱动力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