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驱动力

2024-06-27

旅游发展驱动力(共12篇)

旅游发展驱动力 篇1

一、公益旅游

公益旅游 (Voluntourism) , 顾名思义, 是由志愿者“volunteer”与旅游“tourism”组合而成, 是一种将志愿服务与旅游有机结合的旅游形式。国外的研究学者视公益旅游为最有价值的旅游形式之一, 区别与大众旅游的是公益旅游的利他性、公益性和效益性, 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旅游目的地更好地发展。公益旅游被看作强调可持续性、负责性和教育性的可替代性旅游的一种新兴旅游休闲方式。Mark Rogers认为公益旅游是旅游者在参观旅行的同时对目的地社会作出贡献。目前, 中外学者对于公益旅游的定义没有形成统一, 但综合而言, 研究学者对于公益旅游都有相同的认识:公益旅游是志愿服务与旅游的有机结合, 并且以利他主义为动机, 以旅游为形式载体, 包含志愿服务的内容或项目, 以帮助目的地更好地发展为目的, 从而维持和促进自然、社会和文化多样性。本文认为, 公益旅游是以旅游为目的, 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 基于利他主义思想同时能够为个人带来身心发展, 为目的地带来经济、文化、环境、社会等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旅游休闲方式。

二、文献回顾

通过查阅 (CNKI) 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 键入关键词“公益旅游”和“志愿者旅游”, 共查到与此相关的论文有33篇, 其中硕士论文4篇。经过对文献逐年度的分析发现, 近五年, 与“公益旅游”有关的学术论文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 见表1。

从列表中可以看出, 国内公益旅游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研究成果也仅限于最近五年发表的相关论文, 在研究内容上主要侧重于对公益旅游的概念探讨、参与者行为模式、动机等行为特征及公益旅游的宏观影响方面的研究, 涉及较多的是公益旅游在我国的发展研究, 主要包括公益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发展机制、发展模式、发展的主体动机和制约因素及利益相关者研究等。还有一些学者进行了其他方面的研究, 涉及公益旅游行为模式、公益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公益旅游市场、公益旅游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但对于公益旅游动力机制的研究为数不多。虽然有学者研究了公益旅游发展的动力系统, 但也只是进行了简单的研究。本文主要应用系统理论研究公益旅游的动力机制, 为未来公益旅游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公益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所谓动力机制就是指在事物运动与发展过程中各种动力的作用原理与传导过程, 是动力要素发生效用的过程、规律与机理。公益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就是促进公益旅游发展的各要素的协调互动过程, 其主要依赖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本文根据系统学理论, 结合我国公益旅游目前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研究, 将我国公益旅游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如图1所示。

(一) 内力

目前我国落后的农村现状需要解决的问题及依然客观存在的精神上和经济上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成为发展公益旅游的内因,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问题

我国东西差距、城乡差距等已成为当下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 日渐扩大的区域差距为公益旅游的兴起提供了可能。长期以来, 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的相对滞后形成了二元经济结构。在二元经济结构下, 城乡居民的差距扩大, 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 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 每年约有6000万以上的灾民需要救济, 还有7500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需要帮忙, 各地区贫困的现状必然会形成对志愿者和公益项目的需求。

2.生态失衡造成的各种自然灾害频生

注:数据来源于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

我国贫困乡村的自然生态系统脆弱。随着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不易恢复, 通过温和而又延续的公益旅游活动对灾区人民进行医疗援助、心理辅导及经济支持等是必需的。

3.贫困地区教育落后的问题亟待解决

农村教育设施的落后, 加上师资力量缺乏, 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依然未得到很好解决。公益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方式, 能够组织公益旅游者到边远的贫困地区帮助当地的学校传播知识、文化, 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一份力量。

4.旅游消费意识的转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人的消费观念和模式正悄然发生变化。旅游消费观念逐渐从福特主义转向个性化消费的后福特主义消费形式。后福特主义消费主张人们根据个人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消费, 公益旅游活动的消费正符合后福特主义消费观念, 使游客在深度体验旅游的同时满足其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二) 外力

1.原动力 (引力系统)

旅游原动力也就是吸引力。吸引力存在的基础在于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差异性。对于公益旅游者而言, 公益旅游的吸引力主要包括物质性吸引和非物质性吸引。

物质性吸引主要指的是公益旅游目的地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特色建筑等。我国的公益旅游目的地大多是边远的乡村贫困地区, 这些地区往往是生态环境脆弱或是经济贫困地区。然而, 大多数贫困地区与旅游资源富集又有一定的叠加性, 秀美的自然风光、风格迥异的民居建筑、别有韵味的人文景观等有形资源对于公益旅游者来说都有着强烈的吸引力。非物质性吸引主要指的是公益旅游者自身的心理动机, 如出于热心帮助他人的利他主义动机及学习交流、精神放松与净化的动机。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经历对于公益旅游者来说最具吸引力。旅游者不仅希望能感受到公益旅游目的地真实的风景、当地的人文及独特的民俗风情等无形资源, 而且希望通过自己的公益行为帮助当地的社区、居民和环境。

2.驱动力 (需求系统)

(1) 个性化旅游市场需求的推动。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 游客对旅游的需求逐渐增多, 由最初的大众形式旅游到可替代性旅游, 传统的以观光为主的大众式旅游方式和商业化开发模式的旅游线路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 旅游者更加在乎旅游过程中能否获得一种有意义的深度体验。公益旅游的产生正是对旅游体验的深层次需求的反应。公益旅游在我国主要是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城市向农村之间的流动过程, 也是城市居民寻求不同于城市生活的个性化旅游方式, 这便为公益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2) 经济发展推动公益旅游。首先,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加强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越来越多的人具备“有钱有闲”的条件, 这使得公益旅游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其次, 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志愿服务。在我国, 国民的生活和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旅游消费者。这对于推动个性化旅游休闲方式、鼓励国民旅游消费具有很大的催化作用。

(3) 政府推动公益旅游需求的产生。为了提高公众的志愿服务意识,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公民参与公益旅游活动。20世纪90年代, 全国性的青年志愿者组织出现, 公益旅游开始分散于不同类型的志愿活动之中。2007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标志着政府已经将志愿服务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2008年, 更多的公益旅游活动因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而逐渐兴起。2010年, 上海世博会再次延续以节事会赛为主题的志愿者的公益旅游。

3.诱导力 (中介系统)

公益旅游发展的诱导力主要指的是各种传媒及其各种宣传品对公益旅游发展的推动, 主要包括各种传媒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 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旅行社及其组织工作等。

(1) 媒体参与。我国公益旅游的兴起和流行首先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公益旅游依托网络技术、网络论坛、公益网站等媒介平台进行产品推介、沟通交流和组织服务。目前一些知名度高的网站, 如华声论坛、中国公益旅游网等都设有专题的公益旅游项目, 可以说互联网是推广我国公益旅游发展的加速器。我国的公益旅游处于亟待宣传和进行普及的阶段。公益旅游广告通过借助相关媒体进行宣传推介公益旅游产品和品牌, 从而提高公益旅游的市场形象, 获得更多旅游者的关注和认可, 最终吸引旅游者前来消费。

(2) 旅行社参与。除了有关的媒体进行公益旅游的宣传外, 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开始参与到发展公益旅游当中, 为有意于既旅游又公益的游客设计公益旅游产品, 或者跟已经具有一定品牌的公益旅游组织合作, 提供公益旅游线路。例如, 2007年12月, 上海推出首个公益旅游线路“黄果树瀑布、天龙屯堡、红枫湖双飞5日游”, 游客在游览景点的同时, 有机会去周边的学校和孩子们互动交流等, 公益旅游作为旅游产品正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旅行社凭借着企业本身组织宣传能力强、信息传播广泛、深刻了解旅游者需求、市场意识敏感等优势针对旅游者需求设计公益旅游线路, 参与公益旅游的产品推广, 从而推动了公益旅游市场和规模的发展。

(3) 非营利组织的宣传推广。非营利组织主要指的是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公益组织、慈善组织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国外绝大多数的公益旅游组织属于非政府组织 (NGO) , 如全球志愿者组织 (Global Volunteer) , 地球守望者组织 (Earth Watch) 等。作为公益旅游活动开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的民间公益组织 (NGO/NPO) 中比较成功的就是“多背一公斤”, 它是一个开放的、自助式的公益旅游形式, 鼓励旅游者在旅途中参加举手之劳的公益活动以帮助贫困落后地区的孩子。目前, 已有近万人次参与了“多背一公斤”的活动实践, 间接影响的人群保守地估计也已超过了百万。可见, NPO组织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从而也会推动公益旅游的发展。

4.助推力 (支持系统)

(1) 基础设施条件的完善。在我国, 公益旅游活动的目的地一般都是可进入性差, 基础设施条件差, 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非热点的边缘乡村地区。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更好地推动公益旅游的发展。目前, 在公益旅游线路上建立的负责接待公益旅游者的乡村“益栈”为乡村公益活动的开展搭建了平台。这些乡村“益栈”主要是在偏远贫困地区或是灾后重建地区甄选出的具有自然或人文等旅游资源的村落, 同时结合当地情况, 设计不同公益主题, 从而开展不同的公益旅游活动。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将会有力地推动公益旅游的发展。

(2) 企业介入。现如今,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介入社会公益领域。企业的介入推进了我国公益旅游由自发行为向有组织方向的发展。发展公益旅游对于旅游企业来说, 其主要意义在于企业形象的塑造及随之而来的经济效益。一方面, 旅游企业联合公益机构进行公益旅游产品的开发, 在规范产品的同时, 利用公益机构的信誉组织大型的公益旅游活动, 并且能够更好地提升公益旅游的知名度, 较好地推广公益旅游, 开拓市场空间。另一方面, 其他外来企业加入公益旅游活动中, 发展自己的公益旅游事业, 很大程度上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深化企业文化、加强企业员工凝聚力、减小员工的工作压力等为目的而开展的。此举均有助于推动我国公益旅游的规模发展。

(3) 政府及慈善机构等相关部门的支持。目前, 公益旅游在我国发展的主体形式主要是由政府主导支持的扶贫旅游, 贫困旅游目的地政府通过规划、开发、宣传、促销发展公益旅游, 鼓励旅游者前来旅游。然而, 政府又往往对公益旅游的发展政策起着制约的作用。政府对公益旅游活动的支持与认可及对公益旅游市场和组织的合理规范将会积极地促进公益旅游的发展。同时, 慈善公益事业在我国已日渐掀起热潮,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贫困弱势群体及贫困地区少年儿童的成长, 这是公益旅游的催化动力。

四、小结

通过上述的研究分析可知, 我国公益旅游发展的原动力、驱动力、助推力、诱导力成为主要驱动因子, 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共同推进公益旅游的发展。我国发展公益旅游已成趋势, 应适时根据我国国情, 深入分析各地发展公益旅游的核心优势, 尤其是我国的贫困边远地区, 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作用, 合力促进公益旅游的发展。文章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于公益旅游动力机制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文字描述性阶段, 缺乏相关的案例分析及定量分析, 尤其是对公益旅游发展中各种动力占据的权重及如何判断何种动力是主导动力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对公益旅游动力机制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总结, 弥补此领域研究方面的不足。

旅游发展驱动力 篇2

摘 要:天柱山作为同黄山、九华山一同入选国家首批风景名胜区,发展态势却远远不如其余两山,如何从黄山、九华山的遮蔽下走出,天柱山特色旅游想必是一条可行之路。本文从创新角度,结合现有资源,构想独属于天柱山的特色旅游,以期实现天柱山的长久发展。

关键词:天柱山;创新驱动;弱势旅游地;特色旅游

一、研究背景

1.国家政策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在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堪忧的背景下提出的;同时,为了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生态文明建设必然要被提上日程。旅游业作为“无烟工业”,毫无疑问地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这从近些年来旅游业收入占GDP比率的上升态势可以窥知一二。

“新常态”,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在河南考察时提出。新常态下,要求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要求我国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这从某些方面来看是给旅游业发的重要信号,加大绿色环保的旅游业的发展力度,争取为经济结构升级添砖加瓦。

2.国内外研究情况

国内外对天柱山的研究是以地质方面为主。马先娜等对世界地质公园生命周期的研究;刘磊等天柱山中酸性岩起源和地质意义的探讨;余世金等对天柱山植被的调查情况等等。同时,还有针对天柱山发展情况的研究:如琚胜利等对天柱山旅游产品组合与客流时空分布分析;张满生对天柱山风景区环境容量的研究;杜传奇关于天柱山森林公园可持续经营的对策等等。

在宏观背景下,天柱山如何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力求不过分落后于黄山、九华山,真正助力潜山的发展,使得旅游城市真的能依靠旅游来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摆脱贫困县的称号,势在必行。

二、天柱山简介及发展局限

1.天柱山简介

天柱山,坐落于安徽省安庆市下设的潜山县西面,大别山山脉东延的组成部分。1982年,天柱山与黄山、九华山一同入选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于2011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5A级旅游景区称号,同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天柱山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天柱山素有“世界最美花岗岩景观”之称,拥有全球面积最大、剥露最深、出露最好、超高压矿物和岩石组合最丰富的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关键部位。

天柱山除了拥有让人流连忘返的自然景观,还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天柱山素有“古南岳”之称,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后因隋炀帝开拓疆土的需要而废除,但历史文化的积淀却长存。

2.天柱山发展的局限

天柱山在现有的诸多旅游资源的条件下,知名度却有限,每年的旅游接待人次及旅游总收入虽然有所增长但总量远远低于黄山、九华山,更是存在资源开发水平低、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点原因:

首先,外部原因主要是空间竞争压力大。作为皖西南山脉旅游代表,天柱山同皖南地区的黄山、九华山距离较近,提供的观光旅游产品具有同质性。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导致天柱山成为弱势旅游地,长期处在黄山、九华山的遮蔽下。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九华山也是作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存在,都深受大尺度游客的关注,满足了他们追求级别较高的旅游点的愿望;而对于中小尺度的游客,交通便利的旅游地成为他们的首选,天柱山由于地理位置的偏僻,难免成为最后的备胎。

其次,内部原因。第一个就是管理制度不完善。自1982年被批准成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后,虽设立了园林管理处,但是作用不大,导致天柱山错过了发展的黄金时刻,直到2003年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天柱山管委会,组建安徽天柱山旅游发展公司,才改善了政企不分这一现状。然而,也是此次改革奠定了天柱山管理体制的发展弊端:过于强调天柱山旅游发展,忽视了与周边景点的联合开发,使得天柱山旅游留不住旅客,对带动本县经济的增长的作用较小。

第二,笔者于2016年4月11日在两大搜索引擎百度、搜狗上以“黄山”、“九华山”、“天柱山”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以期从网络认知度上有所区分,具体结果见表。

由上表可知,天柱山的网络知名度明显偏低,这多是由于网上宣传力度不大的原因,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天柱山的名气必然大打折扣。此外,笔者尝试从其他途径了解天柱山,却发现能够拥有的资料也是少之又少,无论是电视宣传片还是报纸宣传。

旅游项目单一也是一大原因。天柱山所在的潜山县拥有的资源异常丰富,诸多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本可以为现有的自然风光旅游锦上添花,经过调研却发现,目前开发的较好的仅仅是天柱山,对于天柱山周边的卫星景点,人烟稀少,甚至对于部分游客是没有存在的概念。曾就国家三星级的博物馆做过调查,仅有四成不到的潜山县本地人知道潜山县博物馆,近七成的人不知道博物馆具体位置。

三、创新驱动:天柱山特色旅游发展构想旅游

1.发展特色旅游项目

鉴于天柱山目前提供的旅游产品项目单一,仅限于山岳旅游,而此类项目同黄山、九华山提供的旅游产品具有同质性,因此,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局限于观光的旅游景点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游客的多样化需求,他们迫切要求文化上的多样体验。针对天柱山现有的文化资源,可以制定以薛家岗文化遗址为中心的历史体验游、以三祖寺为中心的宗教游和以水吼镇为中心的乡村游这三条主线。

以薛家岗文化遗址为中心的历史体验游,要求政府方面必须加强对薛家岗文化遗址的保护基础上的发展。如果只是流于文化遗址这一表面而不将文化渗透到景点的每个角落,也是在做无用功。此处可以结合新媒体进行文化的宣传:投影仪循环播放有关薛家岗文化遗址的记录片、利用3D技术多方位展示历史文物,一改以往呆板的陈列方式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借鉴国内部分景点的经验,成立主题公园,多方面展现天柱山厚重的历史文化。

九华山作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游客络绎不绝,不同于观光旅游的一次性特征,宗教游是具有很大一部分固定的游客的。因此,天柱山发展以三祖寺为中心的宗教游可以改善旅游季节性带来的影响,留住一批固定游客。旅游景点的联合营销有时候是有利于名气的增大和收益的增加的,三祖寺应与周边寺庙如二祖寺等联合,加大旅游的可观赏性以及趣味性。

现如今旅游多是追求一种新奇体验,力求在旅游中逃离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琐碎,实现全身心的放松,乡村游明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水吼镇坐落于天柱山脚下,境内地形复杂多变,适宜发展攀岩、漂流等运动项目,村民自筹资金创办的白马潭漂流公司以及农家乐项目均颇受欢迎。水吼镇还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茶桑采摘、草莓种植及采摘等项目来给游客带去不同的体验。

2.创新经营策略

经营是旅游产业的制胜秘诀,如何正确运用市场的引导和政府的调控作用,并以此来创新旅游产业经营机制,最终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有两点措施。

一是旅游产业化的创新,以实现加快进程的目标。依靠现存的天柱山旅游景点管理部门的自身实力,完全不可能实现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造成明珠蒙尘。因此,要加快旅游产品的规范化进程、提高旅游部门对旅游产品的引导能力。潜山县还是安徽省著名的贫困县,这也决定了其自身资金实力和政府补给能力的有限,于天柱山旅游业的发展尤为不利,此时,创新投融资平台显得极其重要。通过投资商的投资、开拓天柱山的文化资源以及卫星景点,实现拉动消费、留住顾客的目标。

二是创新宣传模式。现如今民众出行最不可缺少的就是手机,百度地图、大众点评、去哪儿等APP成为出行必备,这对于天柱山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机遇。在此,天柱山应摆脱以往局限于报纸、电视的宣传模式,加大在网络方面的宣传,如微博、微信的优惠推送,加入去哪儿等旅游APP的首页推送,通过给予游客一定的优惠来吸引他们有来此旅游的欲望、再通过改善后的旅游环境吸引顾客流连忘返,以期培养一批“常客”。

3.创新服务环境

旅游,归根结底就是一种体验,对于自然风光的欣赏,对于人文景观的感叹,对于当地风俗民情的感受以及对于当地基础设施的体验。因此,旅游公共服务是旅游地发展的基础,交通不便利、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旅游地就相当于把游客拒之门外了,创新服务环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至于如何创新服务环境,主要是智慧旅游的建设,此处,黄山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作为最先开启智慧旅游的城市之一,黄山目前凭借智慧旅游在安徽乃至整个中国景区中的影响力都是不容小觑的。天柱山应该借鉴黄山的成功之处,全力建设智慧旅游景区,以旅游数据为基础,构建智慧旅游体系,包括加大新媒体宣传力度和途径、智慧化公共服务如二维码自动购票等。

参考文献:

旅游发展驱动力 篇3

一、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发展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展乡村旅游适应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是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实现了“大农业”和“大旅游”的有效结合,加快了城乡经济融合和三次产业的联动发展,加快了城市信息、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的流动。

2.发展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农民生活富裕。旅游业是关联性很强的产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要素,一地乡村旅游的开发,可以带动多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集农业生产过程与旅游、餐饮和服务于一体,可以把农村的生态环境、民俗文化等潜在资源转化成产品,增加农民收入。

3.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乡村旅游是城乡居民的互动,必然带来城乡居民在生活观念、生活习惯、价值取向、消费理念等意识形态领域的相互影响;必然会打破农村原有的封闭状态,使农村居民接受更多先进的科学、民主、文化知识,为实现农村移风易俗,抛弃陈规陋习、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风尚带来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会带来农民民主意识的觉醒,促进农村管理民主化。

4.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须要有便利的道路交通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等,旅游目的地受市场影响和驱动,必须进行道路、环境、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

二、乡村旅游在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贡献突出

乡村旅游作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发挥了旅游业在扩大就业方面的突出作用。

1.乡村旅游具有很好的产业集群带动效应,关联带动性强。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个大问题,而乡村旅游是为游客提供综合性消费的服务行业,行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可以让农民在当地就业,成为拉动就业增长的重要渠道。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至7个间接就业机会。河北安新白洋淀,就通过发展旅游使该县2万渔民转向了旅游产业。

2.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就业门槛低、包容性强。能够有效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且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许多工作农民只需短期培训后即可胜任,对于弱势群体的就业有着很好的包容性,对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民就业提供了有效途径,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3.乡村旅游就业方式灵活,劳动力需求季节性强。由于大多数地区旅游业都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其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有较强的季节性,旅游旺季时,农村劳动力可分出较大精力从事旅游经营活动,平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这样亦农亦旅、农旅结合,有利于农村就业,有利于农村收入的增加,也有利于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

1.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策扶持、管理有度,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提。

(1)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提供有力保障。各级政府都应建立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立足本地实际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把乡村旅游作为政治任务或公益事业来发展,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采取各种措施,给予乡村旅游开发积极的引导和支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在项目立项、环境综合评价、风景名胜区规划和保护等方面给予支持,形成合力。

(2)加大扶持力度,積极出台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利用各种专项支持政策,推动重点地区农村旅游项目的集中招商,吸引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引导大型旅游企业参与开发和经营,推动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挂钩,争取把支持农村发展的小额贷款按照有关规定用于农村旅游户,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用于乡村旅游发展。

(3)加强监管力度,提高乡村旅游质量。在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特色文化开发、客房接待以及卫生标准等方面制定出台统一规范的要求,整合旅游资源,进行规范的管理,保障游客的权益和自然资源。

2.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提高素质、保护生态、适度开发、立足长远,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根本。

(1)不断提高农民素质。人是发展乡村旅游,建设新农村的最重要的资源,是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大量低素质人口集中在农村,造成农村缺乏开展乡村旅游的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直接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要千方百计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生存之本,一定要坚持保护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保护优先原则,严格按照规划制定的功能分区开展生态旅游。确保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生物多样性和地质遗迹独特性,走资源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矛盾,合理确定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受四项指标限制,即:乡村经济环境承载力;社会心理环境承载力;资源空间环境承载力;管理能力环境承载力。应当科学测算乡村旅游的承载力,适当控制游客数量,妥善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

3.大力改进农村职业教育,明确定位、健全体系、模式灵活、内容实用,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保障。

(1)农村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农村职业教育应加强农民的服务技能培训,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农民掌握餐饮、客房、导游服务等基本技术技能,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开展乡村旅游职业技术培训,应立足县级职教中心,以初、中级培训为主,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到在更高层次加强职业教育和培养,利用各级职业技术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从事乡村旅游的较高层次人才,努力构建起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以不断满足随着乡村旅游快速发展而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旅游发展驱动力 篇4

智慧旅游,打造的是集旅游体验、电子商务、政务办公、产业发展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是运用了高科技实现旅游数据资源共享,整合了与旅游相关的各要素。我省《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一个龙头、二个中心、五个支撑城市、一条廊道、四条精品带、六大功能区”构建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旅游就是利用大数据与新的信息技术的相融合,提升旅游业的全面发展水平、相关产业地位、行业专业能力,进而推动旅游业对智慧旅游的全面应用。

二、湖南的智慧旅游的发展

大湘西地区包括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怀化市、永州和邵阳的部分县市,是湖南西部地区的统称。该地区拥有的纯净原始的生态环境和雄奇独特的自然景观,是多小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拥有独特的民族风情,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大成,深得中外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需要。

2013年, “数字新宁,智慧崀山” 智慧旅游试点景区已经开始投入使用,这是湖南省的首个数字智慧景区。在2014年,“湖南旅游监管网”获全国智慧旅游创新成果奖。2014年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智慧旅游年”。2015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任务分解表》正式对外公布,要求“制定旅游信息化标准,加快智慧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建设,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在2015年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2015年月3日,湖南旅游电商平台上线运营,只需轻点鼠标搜索平台或用手机下载云端,就可在平台上轻松搞定旅行中的吃住行游购娱预订,放心消费。

三、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发展的驱动力分析

我省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来源于外部推动力和内部推动力。需求的总量和需求的结构变化受外部推动力影响。大湘西旅游圈总体增长的趋势受其需求总量的增长趋势影响。影响大湘西旅游圈目的地地位变化的主要外部因素是需求结构的变化。随着新的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移动物联网消费终端的便捷化,人们的旅游消费理念的发生了变化,消费者的出游呈现个性化的趋势。同时,旅游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旅游的市场之中,某些细分市场会渐渐的失去吸引力,而某些细分市场会慢慢的壮大。旅游新市场的旅游目的地出现了较快的增长趋势,因为这些新市场迎合了消费者的口味。保持原状的旅游细分市场的旅游目的地则会停滞发展和衰落。

我省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内部推动力由资源、区域、经济等因素构成。随着大湘西旅游经济圈政府政策的变化和旅游市场需求结构的改变,大湘西旅游圈发展动力推动的主导因素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驱动力的转变,使旅游目的地的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

四、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智慧旅游动力的大小与驱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密切相关。驱动力与阻力这两者力量的壮大与消弱与智慧旅游发展的进程有直接的关系。以下将从智慧旅游的推力、智慧旅游的拉力、智慧旅游的阻力来对大湘西旅游圈的智慧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

(一)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发展的推力

1、消费者智慧旅游方式的驱动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旅游的要求越来越高。智慧旅游发展的最原始动力是旅游市场对智慧旅游的需求。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信息化建设逐渐加速,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些更加推动了智慧旅游的发展。很多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开始起步并且有了一定的规模,制定了智慧旅游建设方案。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建设逐步进行,智慧旅游景区也遍地开花。旅游者的智慧旅游消费也倾向与大湘西旅游圈的蓬勃发展,使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的发展具有巨大潜力。

2、智慧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驱动

2006年,湖南省就把旅游产业定位为湖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9年-2012年,三年时间湖南的总收入翻番,实现了既定目标,靠的是“锦绣潇湘,快乐湖南”不断的提升旅游品牌影响力。2012年,湖南省的旅游收入等指标不断提高,旅游产业所创造的GDP占整个湖南GDP的10.08%。湖南旅游业的产业体系、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产品结构等得到了不断的完善。湖南的交通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493公里,形成了以长沙为中心的四小时高速经济圈。2015年11月底,岳阳三荷机场将开工建设,力争3年内建成投入使用。目前,湖南建成投入使用的民用机场有长沙机场、张家界机场、常德机场、怀化机场、永州机场和衡阳机场等。交通的发展,扩大了旅游市场的容量。六要素相结合的“食、住、行、游、购、娱”产业体系已经逐步形成。智慧旅游要求旅游发展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数据化,景区门票、酒店,足不出户就能预订;三维地图,让我们做自己的导游;实时路况,告别烦心的交通拥堵;免费WIFI,随时与朋友分享一路美景与心情,科技的进步,让更多的智能应用出现在人们的旅行中。智慧旅游在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3、智慧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

景区拥堵、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是大湘西旅游圈的旅游产业大规模发展的负面影响。湘西凤凰沱江水质下降,张家界珍贵动植物数量减少,景区空气品质下降、植被遭到破坏和环境卫生被污染,民族文化被破坏,湖南的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智慧旅游的发展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因为融合了绿色旅游和低碳经济旅游,能有效的对游客进行疏导,规避拥堵,绿色出行,保护环境。

(二)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发展的拉力

1、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的资源驱动

2015年2月3日,由湖南省旅游局牵头打造的平台湖南旅游电商平台上线运营,只需轻点鼠标搜索平台或用手机下载云端,就可轻松搞定旅行中的吃住行游购娱预订,放心消费。线上所有发布的产品都经过了筛选、审核、把关,信息准确、可靠。确保了产品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公信力。而且围绕目的地进行关联产品推荐,游客只要搜索目的地,平台将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关联信息查询,避免了信息的零散和碎片式,目前,湖南旅游电商平台已整合全省600多家旅游关联企业。平台独特的国家专利技术的采用,无需依赖数据平台和宽带,也方便了湘西地区的旅游企业在线销售产品。它还为游客和企业提供定位、产品溯源、无线WIFI、建网店、支付结算、远程监控等服务。大湘西旅游圈的核心目的地张家界,已经开通了掌上轻松智游,可享受优惠价格购买景区门票和预订酒店住宿。吃、住、娱、天气等这些困扰自助行游客的问题,在此应用上都能有效解决。未来,湖南的更多的景区都会开通此应用。

2、湖南旅游业竞争压力驱动

2014年,湖南省旅游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达到3046.19亿元,同比增长13.58%。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总人数为4.12亿人次。但是全国旅游市场份额还是低于江苏、浙江、广东、湖北、福建等省。在湖南,四大经济区域长株潭、环洞庭湖、大湘西、泛湘南的旅游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旅游资源禀赋存在着差异。长株潭区域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区位优势较好的区域,旅游产业具有很明显的优势。大湘西虽然有张家界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对周边的旅游市场的辐射作用不强。四大经济区域旅游业发展不均衡,发达地区对周边地区的旅游业也没有起到辐射作用。因此,加强各企业的旅游业的合作,是湖南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而智慧旅游对于湖南,特别是大湘西旅游圈可以形成缓解竞争压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的契机。

3、湖南地区智慧旅游建设契机驱动

进入十三五时期,移动互联消费终端消费的便捷化和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未来会产生新的消费理念。80后90后这些后消费群体的兴起和新的旅游消费市场共同萌生新的消费模式。例如,自助旅游者可以借助旅游信息平台或搜素渠道,自行定制个性化旅游线路,通过社交媒体、微博微信分享旅游的喜悦。移动智能终端(手机、平板电脑)和大数据的提供可以让旅游消费便民化。旅游者可以个性化定制旅游、在线支付(门票、餐饮、住宿)以及分享点评。游客可以在途中通过扫描目的地或景区的二维码轻松实现自助旅游。十三五期间游客在旅游全过程中呈现明显的智能化和自助化特征。湖南的旅游消费市场呈现出新的景象,把握新的消费理念和新的消费走向,是促进湖南地区智慧旅游建设契机的驱动力。

(三)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发展的阻力

1、政府的智慧旅游管理水平不高

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要加强完善的方面。在智慧旅游大的坏境下,政府承担的是服务性管理的角色。针对现阶段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建设的脱节,散客主流化的趋势,政府的任务是加强高铁、车站、机场与目的地城市、景区之间的交通衔接,引导规划沿江的码头建设。政府的主要精力是放在对市场主体的合作与引导上,定位于公益旅游咨询,加大对综合性旅游服务咨询平台、游客的满意度检测和投诉建议处理等公共性服务的投入与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化服务的水平。实现动态检测游客的满意情况,及时反应游客的询问,快速处理游客的投诉。

2、智慧旅游技术门槛高

目前,全国统一的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和景区门票预订系统还不够完备。未来可用市场化的机制,加快推动智慧旅游服务,包含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上预定、网上支付等服务功能。政府可以引导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景区门票预定系统和综合性在线旅游服务平台。以5A级景区为重点推动智慧旅游景区标准的制定。以点带面,实行智慧旅游景区的试点,带动智慧旅游企业和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

3、智慧景区所需建设资金压力大

建设智慧旅游的初始投资资金比较大,智慧旅游的系统的开发与引进、日常维护的成本,都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湖南大湘西地区经济不发达,政府对大湘西旅游产业在资金方面的投入有限,资金短缺构成了对湖南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发展的瓶颈,旅游业的投资者考虑风险和回报率等问题也是谨慎投资。

智慧旅游发展推力、智慧旅游发展拉力和智慧旅游发展阻力都是智慧旅游发展中的影响因素,这三方面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政府、景区、旅游公司在建设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过程中要密切关注三者的发展趋势,由此来制定相应的智慧旅游发展的策略。

旅游发展驱动力 篇5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旅游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院(系、部):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工商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专业

成广须 0814090102 张春梅

2012年10月21日

摘要

旅游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其注重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与此不谋而合。在实际教学中,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课堂,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旅游英语;英语导游;任务驱动;课堂教学

新形势下,中国的旅游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形成对比的是,导游人员特别是涉外导游人员极度紧缺。目前,许多大中专院校开设了旅游英语专业或旅游英语课程。旅游英语是旅游专业选修课程之一,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使他们对旅游业及相关领域有一定了解,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该课程重点在于锻炼学生语言技能,使学生通过专题的形式了解旅游英语材料的翻译、英语导游服务、国内外民俗文化、自然人文景观等,从地域差异、民族差异、文化差异的角度来透视旅游文化和相关专业知识,突出中国旅游资源的历史和优势,为学生将来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对于高校学生,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至关重要。

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任务驱动模式在旅游英语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注重学生职业实践技能的培养。笔者认为在教授《旅游英语》这门课程时,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教学中,并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就地取材,将中国的风情地貌、旅游状况融入到任务驱动模式教学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

1、简单介绍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2、基本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学生的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能力。

3、基本环节

(1)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

(2)确定问题(任务):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问题(任务)的解决有可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问题的解决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了理想的平台,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建构知识,正是探索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3)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4)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和意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通过实践发现“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一大败笔。

从学生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从浅显的实例入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一个“任务” 完成了,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伴随着一个跟着一个的成就感,减少学生们以往由于片面追求信息技术课程的“系统性”而导致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法带来的茫然。

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任务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为每一位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民主、充满了个性、充满了人性,课堂氛围真正活跃起来。[5]

三、任务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应用

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合格的英语导游。一名合格的英语导游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又要有熟练的业务素质。这里的知识储备包涵两方面,一是指对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概况、旅游景点典故的掌握;二是指流利的英语表述。英语导游在接待外宾时,要充分地将中国文化介绍给外宾,充当好“讲演者”的角色。此外,导游行业属于服务行业,英语导游除了做好文化的传达者以外,还需安排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活动。在此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情况需应对,导游人员需培养熟练的业务应对素质。旅游英语课堂上,学生的能力培养从这两方面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将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法融入到了导游专业知识和导游业务素质培养中,突出在“练中教,在教中学”。

3.1 导游专业知识培养中的任务驱动(1)素材搜集与主题发言 作为一名英语导游,要有渊博的知识,要努力追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境界。根据职能的划分,导游分为全陪、地陪和领队三种岗位。全陪侧重国家、省份概况讲解,地陪侧重景点介绍,而领队侧重出境旅游国、旅游地概况介绍。针对以上三种岗位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笔者认为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分配了相关资料收集任务,然后拿到课堂上归纳总结。以河北省的旅游资源为例,笔者给学生分配了以下资料搜集任务:河北省概况、清东陵、西柏坡、山海关的景点介绍。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书籍、报纸等途径寻找关于这几个景点的英文资料。

(2)英语训练与模拟讲解

作为一个英语导游,流利的口语至关重要。在导游英语讲解过程中,涉及到许多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按照导游工作中不同岗位的需求,给学生分配了模拟讲解的任务,鼓励学生多说多练口语。

以Unit13 City Tours 为例,这一单元主要讲述了银川、泸州、成都、重庆、西安等中国旅游发展比较好的城市。在讲述该单元之前,应该将班级分成若干组,每一组对应一个城市。让学生们课下去搜集该城市的相关资料,比如人文地理,历史,发展现状等,在课上的时候按照课本上的顺序。在讲Listening之前,先让银川组的同学用英语讲述关于银川的资料(也可以做成PPt),然后再按正常顺序讲课。这样对于学生来说,让学生有一定的学习任务、学习压力(不宜过重)地学习,既拓展了知识面,又相应地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能更充分的达到课程学习的效果。

3.2 导游业务素质培养中的任务驱动 导游工作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导游人员要有熟练的应对带团过程中吃住行、游购娱问题的业务素质。在课堂上,按照导游服务的流程:机场接待、沿途讲解、行程介绍、酒店入住、景点讲解、机场送别等环节,让学生制定接待计划,并分组模拟演示各个环节。通过该项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实战能力。

(1)接待计划与课堂讨论

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分组完成接待计划。例如,今年是辛亥革命100 周年的纪念,可以给同学们出题目:假定旅行社将接待来武汉参观访问的法籍华人组成的旅游团,请给他们制定一个为期三天的接待计划。在小组任务中,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到其中并通过。最后一个环节的课堂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一一鉴别每种接待计划的合理性。

(2)随机应答与综合素质培养

在实际导游工作中,计划赶不上变化。真正的计划只存在于书中。实际工作中,面临突发状况,我们要有足够的应对能力。比如在去省博的参观途中,遇见堵车该怎么办?有客人对安排的餐不满意,想换餐怎么办?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的各方面问题我们都要了如指掌,这样面对问题时才能不慌不忙地应对。

四、结束语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围绕教学任务,教师尽可能提供真实的情境、典型的案例和海量的信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种活动,相互交流切磋解决问题实现任务的办法。在教学设计时要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原有的经验和知识,通过实践来理解接受新知识并建构相关知识。学生在任务型教学课堂中,自始至终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学习旅游相关知识以及语言表达的情景方式等。在“干”中学,“用”中学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6]。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在应用性实践性强的旅游英语教学中值得推广。

五、参考文献

[1] 黄慧娟,毛亮青.ESP教学方法在高职旅游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马祈春.高职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5).[3] 王方.情景教学法在高职旅游英语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大学学报,2011(3).[4] 朱文翠.“任务驱动”——旅游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6).[5] 来自任务驱动教学法百度百科

旅游发展驱动力 篇6

【关键词】两轮驱动;果旅联姻;模式;启示

礼泉县位于关中平原和渭北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素有“天降甘露,地出醴泉”之美誉,被称为“贞观文化圣地,北国花果之乡,休闲度假天堂”。近年来,礼泉县依靠得天独厚自然优势,丰富旅游资源,进行区域创新,在县委、县政府“旅游活商、果畜富农”发展方针的指导下,树立新理念,开拓新思路,实施新做法,取得新成绩,走出了一条“果业+旅游业”两轮驱动生态型发展特色之路。

一、礼泉县果旅联姻的新实践

(一)新理念和新思路

为了启开新的发展思路,充分调动村镇干部和农民朋友的积极性,县上多次开办旅游讲座,请专家和上级旅游官员讲授以旅促农,以旅兴业的经验和措施,并由县主要领导带队赴先进地方考察,以旅游业的社会经济效应论理悟道,积极促进经营农业、建设农村、致富农民的“五个观念更新”:一是更新片面的旅游资源观,把思想从过去单一的文物旅游概念统一到文物资源、“三农”资源、区位优势三项旅游资源互动促进的理念上来;二是更新固有的村镇建设习俗,坚持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地方,建设旅游型村镇;三是更新单一的出外打工模式,把就业观念大力向旅游领域延伸,为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开辟新的途径;四是更新果业生产的传统价值取向,推进林果园区景观化、休闲化,抓好果、旅联姻,实现果业园林的自在价值和衍生价值双到位;五是更新“日出而作”的自足心理,提高农民依托“三农”资源自办旅游的积极性。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县上及时作出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确立了旅游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由此,拉开了礼泉旅游业腾飞的序幕。

(二)新做法和新成绩

县委、县政府的主要做法突出了6个特点,一是给足地位。把乡村旅游作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优化产业结构、造福百姓的主渠道之一,进行重点扶持,优先发展;二是制定目标。在陕西率先编制了县级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了近期建成乡村旅游特色县的奋进方向;三是领导到位。成立了务实的乡村旅游领导小组,孙矿玲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安排部署,凡遇乡村旅游重要活动“事必恭亲”,她还亲自走村串户,与村干部和农户座谈,并逐一到每个旅游开发村镇现场办公。各大班子相关领导成员也联乡包片,支持、指导乡村旅游建设和环境整治;四是上下联动。增强相关部局、乡镇以发展旅游为己任的意识,按照各自职权抓好落实,使不少“三农”资源当年规划,当年开发,当年见效。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大为改善;五是差异化发展。突出盛唐贞观文化、“御果”文化、山水民俗的地方特色,着力塑造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中国最大的生态果园、陕西新兴的水上乐园、关中优美的和谐家园四大市场形象;六是理性推进。以“农家乐”为开端,先行示范,实现乡村旅游从无到有的突破,再由村到园、由点到线、由初级到高级逐步推进,滚动发展,最终形成乡村旅游大格局。

两轮驱动”战略的实施,有力推动了礼泉乡村旅游历史的跨越,也重新激活了文物旅游市场。仅仅一年多时间,在礼泉已经造就了“花果氧吧”、“龙眠福地”、“御果之乡”、“湖边人家”、“桃乡客栈”、“和谐家园”、“传统民居”、“历史名村”、“时代新村”等多种模式的乡村旅游村庄,形成了一带(百里林果旅游休闲带)、十村、二十五个休闲观光果园的乡村旅游发展框架。礼泉,很快成了旅游市场的聚焦中心。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四季御果之旅”的全新理念,为农业和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指出了新的发力点。

红红火火的乡村旅游作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杠杆,不仅带动了农民致富、果业兴旺、招商引资、城镇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新农村建设以及社会就业,而且还全面激活了原已陷于极为被动的文物景点人气,使县域经济的实力大为增强,全县大唐文化旅游、乡村民俗旅游、果业林带旅游三大版块各显特色,互为促进。至目前,全县果品面积达到60万亩,其中苹果50万亩,石榴、葡萄、桃、杏等杂果10万亩,果品年总产高达到75万吨,果品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85%,占地方财政收入70%以上。围绕果品生产、包装、加工、运输、餐饮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果品贮藏能力达到30万吨,北京汇源、通达果汁等果业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果品远销东南亚、俄罗斯、港奥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西北最大的果品集散地,被评为中国果业强县。

礼泉县共有开放景点10个,观光采摘园25个,乡村旅游示范村12个,其中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个,农家乐接待户300余户,新增社会就业岗位3600多个。2009年,全县旅游接待突破200万人次大关;2011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5亿元。

二、礼泉县果旅联姻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和启示

礼泉县经济发展的实践,使礼泉优势资源充分得到发挥,以果业带动旅游业、以旅游业促果业发展,实施了两轮驱动的模式。通过这种模式的实践可得到启示:

启示一: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乡镇包抓、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机制:礼泉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部门服务的作用,政府用新理念、新思路、引导群众才有新做法。当地农民和有关专家说,礼泉县委县政府拉动消费的办法不但富民帮民,而且也促成了旅游业的早春潮,更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全县人民的观念更新带来了冲击波。政府加大对发展生态果业和旅游业的扶持和投入,县财政在十分吃紧的情况下,确保每年有150万元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并出资200多万元先后编制了《礼泉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唐昭陵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等指导文本,确保了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发展。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宣传、使生态产业理念深入到千家万户,使生态农产品、旅游产品得到群众认可。

nlc202309021125

启示二:因地制宜,两轮驱动,突出特色:礼泉的实践证明,要按照“因地制宜、统一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根据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考虑到市场需求状况,充分体现当地的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农业资源,切忌“求大、求洋”,贵在因地制宜,形成特色优势。指导和帮助经营者牢固树立“民俗文化就是资源,特色品牌就是客源”的理念,将富有农业特色休闲项目引入农庄企业,打造特色招牌。项目开发都能够结合农业生产,引导农民参与,体现农村特色,挖掘特色风土人情。同时,推出一些游客参与性强的农事活动,突出休闲性,增强参与性。休闲农业园区、旅游农业园区建设要充分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人文等资源,开发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将农业生产、生活、生态进行有机融合,将现代农业、科普教育,以及环保、农事体验于一体。整合资源,主题鲜明,坚持以乡村旅游和文物旅游相结合,实施两轮驱动,注重“土、特、奇、鲜、知识、参与”,用“特色”这块招牌树立形象、吸引游客,实现其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启示三: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礼泉充分发挥西咸国际化大都市郊区县的区位优势,鼓励和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引导产业向现代农业、科技农业和绿色农业的方向发展。礼泉县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了生态效益型道路,注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重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避免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过分依赖非自然技术手段,大兴土木,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为人们提供具有丰富情趣和文化内涵的一种消费服务的业态。这种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模式将具有广阔的市场。这样,礼泉县以果业和旅游业为特色的经济才能得以快速.持久的发展下去。

启示四:坚持整体策划、科学规划,不断注入高品味文化内涵:礼泉县首先做好旅游项目规划策划工作。二是坚持以规划指导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高起点地做好每个旅游景点的发展总体规划和项目规划。坚持先规划、后开发。三是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景区景点的建设充分体现“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的精神及历史文化品牌,做到景区景点和地区文化紧密结合、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素有“文化之乡、苹果之乡、御桃之乡”美誉之称的礼泉县在逐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过程中,立足自身资源、挖掘市场契机,将文化精髓注入旅游产业化发展链条中,凸显文化卖点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礼泉县先后推出盛唐文化之旅、乡村文化之旅、四季御果之旅三大旅游品牌,打造自身独具特色的旅游魅力,吸引大批游客及开发商来礼泉休闲消费及投资兴业,带动县域经济全面而快速地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应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浓厚舆论氛围

根据客源市场和旅游活动的变化情况,特别是结合“假日旅游”“周末休闲”的规律和特点,找准目标市场,进行重点宣传促销,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旅游部门适当推介自然景点、乡村旅游一日游线路,将乡村旅游与大旅游融为一体。对在农家乐旅游乡镇、村、户建设经营中涌现出来的示范村、带头户、带头人进行大力宣传,使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农村、农户自觉参与到乡村旅游建设中来,带动全县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二)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礼泉始终把加强行业管理,注重发展质量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专门下发了《礼泉县乡村旅游管理办法》、《礼泉县农家乐星级评标准》等多个规范性文件,行内企业积极承诺践行“诚信经营”和“三优一满意”。连续两年在黄金周和旅游重大节庆活动期间,全县旅游投诉为零。礼泉县旅游、果业、劳动等部门联合制订计划,抓好旅游业务培训、经营管理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随着旅游业发展应更加重视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管理和经营人才的培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管理与服务知识、风土人情知识、诚信意识及行业服务规范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休闲农业、旅游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三)应积极引导消费新观念,实现城乡互动

乡村是人们回归自然的平台,乡村旅游健康和绿色的特征对城市居民构成极大吸引力,乡村旅游点是人们释放压力,亲近自然回归田园的理想场所。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应积极参与宣传,“上山下乡”城乡互动,引导市民休闲消费新观念。必须“农”字当头。没有农业,就不叫农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因此,乡村旅游必须“农”字当头,以农为根,特别以农民为根。乡村旅游吸引人的核心魅力是农耕景象、农家习俗、农民的憨厚淳朴,归结到一点,就是“三农文化”。

为实施十二五规划,礼泉县将继续做大做强做优特色经济,以现代农业项目为平台,更新果业生产的传统价值取向,推进林果园区景观化、休闲化,抓好果、旅联姻,实现果业园林的自在价值和衍生价值双到位;对礼泉的旅游产品打造,将以文物旅游、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生态旅游为导向,适度发展养生类、文化类、游憩类、运动类产品。使礼泉这张旅游名片更美更靓,享誉中外。

四、小结

农业已经不再是人们传统观念中单纯的作物种植的产业,而是表现出观光性、环保性、生态性等多样化的产业潜能。相对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加缤纷起来。观光休闲农业把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现代产业体系,既增加了财政和农民的收入,又为游客提供了亮丽的旅游观光新景观。观光休闲农业已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方向。愿礼泉的经验能给全国更多县区经济发展提供可鉴之处。

【参考资料】

[1]王国莉,骆海峰,陈鸣春,李丘民,洪冰冰.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J].生态环境,2005,(03).

【作者简介】

赵小包,供职于中共渭城区委党校。

旅游发展驱动力 篇7

关键词: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述评

1 引言

旅游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近现代以来发展速度更是突飞猛进,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旅游业发展势头更加迅猛,旅游业已被提高到国家层面的战略性产业,逐步成为我国三产的中坚力量,各地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此发展源于何种动力,作用机制又是什么,一直是学术界、各级政府、旅游企业等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因此,对我国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进行回顾、梳理和评析是必要的,并能以此推动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为旅游发展实践提供借鉴。首先,简要综述了国内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理论框架,概括了国外的相关研究进展。其次,根据对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的集中度,按照类型特别是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乡村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旅游发展区域合作动力机制研究以及其他类型进行述评。第三,对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进行综述,特别是具体区域的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的案例进行了评析,提出我国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2 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述评

2.1 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理论研究

我国学者彭华在旅游发展动力机制方面做了开创性的研究,对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动力模型进行了探析,指出旅游发展动力是一个由旅游消费牵动和旅游产品吸引所构成的、并由中介系统和发展条件所联系的互动型动力系统[1]。钟韵、彭华通过对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发展动力系统初步研究,主要从旅游供给角度,针对经济发达地区构建区域旅游动力系统,并阐述了系统内各要素的概念和作用,系统包括吸引系统、支持系统和中介系统三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内又包括各种影响旅游发展的动力要素[2]。张立生通过对行政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在行政区域旅游发展特殊性的框架下,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行政区域旅游发展的主要动力,以及行政区域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3]。陈德广在其博士论文中对旅游驱动力进行了研究,根据城市居民的出游特征将其分类,进而研究城市居民出游类型与其社会经济特征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旅游发展驱动力模型中的缺陷,提出了一个旅游发展的微观驱动力模型[4]。

为了与国外研究的进展进行比较,笔者对国外的相关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典型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国外学者主要以Laws、室谷正裕和Butler为代表对旅游发展动力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直接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5]。Laws主要从旅游目的地发展动力产生的现象的角度进行了阐释,解释了由于旅游者的到来,旅游目的地相关设施及基础配套的完善,使游客量上升,再到游客量下降,直至旅游业重新“洗牌”,主要阐述了旅游发展以市场推动为主。室谷正裕主要偏向于从旅游系统的角度对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进行探索,阐释了旅游地魅力度,从资源赋存、活动菜单、食宿设施、空间快适四个方面建立了旅游地魅力度评价体系。Butler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即目的地演化表现为明显的周期性,呈“S”型曲线,共分为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和衰落或复苏阶段六个阶段,在各个阶段综合受到吸引力因素、效应因素、需求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而促进或减缓旅游地旅游业发展[5]。

通过对国内外旅游发展动力机理论研究的综述和比较,可得出国内外都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建立较典型的研究理论框架。国外学者们仅从某一角度做了阐述,主要集中在旅游影响、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等方面。我国学者较注重从系统角度,涵盖研究的因素较全面,注重供给和需求方面,总体而言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研究范式。

2.2 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类型研究

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城市旅游是指以现代化的城市设施为依托,以该城市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周到的服务为吸引要素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和消费者对城市旅游的态度的转变,城市旅游的研究成为热点。保继刚、朱对珠海市旅游发展驱动机制模型进行开创性的探索,得出主题城市、人文和自然景观特别是周边大环境是珠海市旅游发展驱动力的结论[6]。彭华借鉴利珀提出的人的需求+吸引物+信息的旅游吸引系统,提出了由旅游消费牵动和旅游产品吸引构成,并由中介系统和条件支持系统所联系的城市动力系统结构模型[7]。龙江智、保继刚运用“推—拉”模型分析了大连、深圳、珠海旅游发展动力,指出每个城市旅游目的地都存在相应的主导驱动机制,主导驱动机制因时因地而不同,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随着外部环境变化,适时转变主导的驱动力[8]。龚伟对国内城市旅游驱动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得出吸引物驱动论、需求驱动论、城市发展驱动论、系统驱动论、驱动阶段论几种观点[9]。彭华、冯进松、代媛媛和梁晓冬分别对汕头市、桂林市、郑州市进行了实证研究[10,11,12]。王旭科在其博士论文中阐述了城市旅游发展的体制动力模式、市场动力模式、形象动力模式和社会动力模式,并以泰安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13]。

乡村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乡村旅游以具有乡村性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乡村旅游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潘顺安系统论述了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得出需求和供给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动力,分析了乡村旅游的需求子系统、供给子系统、媒介子系统和出行子系统[14]。唐召英、阳宁光主要从市场需求拉力的角度探索了城郊乡村旅游的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可持续化的对策[15]。刘涛、徐福英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以“三农”问题为切入点,从农民增收压力、农村就业压力和农业现代化压力等内力方面,市场拉动力和政府推动力等外力角度探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16]。孟娇娇从经济收入、闲暇时间、旅游者心理需求、政府政策等推力因子和乡村文化、乡村风光、乡村生产生活等引力因子方面阐述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动力机制[17]。王娜、鲁峰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层次探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动力机制问题[18]。

旅游发展区域合作动力机制研究:旅游作为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在促进区域合作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旅游区域合作发展动力机制一直是研究热点。我国学者相对集中在旅游区域一体化、竞合等方面发展动力机制研究。孟爱云认为,旅游研究中的竞合通常是指基于竞争前提下的合作,竞争是合作的背景,而合作本质上是为了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19]。贾玉成认为,旅游区域一体化的动力具体包括内部推动力、外部推动力和阻碍力。内部推动力从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外部推动力从公权界定的驱动和一体化正外部性效应的诱导两个途径来进行解释,制约因素主要受制于市场壁垒、补偿欠缺两个方面[20]。李树民主要从现代社会区域竞争的角度,阐释了合作是迎接竞争挑战的较优选择[21]。靳诚等选取长江三角洲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区域旅游合作的演化进行了初步探讨,划分了3个不同的区域旅游合作阶段,并将区域旅游合作演化的动力归结为三类,即空间生长力、市场驱动力和政府调控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旅游合作演化的动力模型[22]。宋子千将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理解为区域基础条件和旅游市场对旅游企业或政府产生作用并促使他们采取合作行为的机制[23]。

其他旅游动力机制研究:通过对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的文献检索,除以上三个方面较集中研究之外,不少学者还对其他相关类型进行了研究。刘焰和程绍文等对旅游产品发展和旅游网站建设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24,25]。王金伟、王士君以汶川为例,对黑色旅游发展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对震后四川旅游业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26]。熊国保等学者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27],丁娟对山岳型旅游地城镇化动力机制[28],杨守萍等对科技旅游发展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29]。还有些学者从动力的反面阻力角度对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进行了探索,亢雄等在这方面做了大胆尝试[30]。也有学者把旅游动力机制理论贴切的应用到旅游规划实践中,牟红等把其应用到走马镇旅游规划实践中进行探索,推动了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实践应用[31]。

2.3 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从组成要素上看,区域旅游研究是指以旅游产业要素为主体、以旅游产品为客体、以旅游者为主要对象,因此从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视角进行研究涉及的因素较多。杨新军、马晓龙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研究,认为区域旅游供给的五大空间影响要素:吸引物、交通、住宿、支持设施和基础设施,指出旅游地宏观区位因子和可进入性是衡量旅游地发展潜力的主要因素[32]。任瀚对我国区域旅游产业驱动力及其阶段性演进进行了论述,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省域旅游目的地的时空变化探讨了我国区域旅游产业驱动力的阶段性演化问题,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并提出了区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33]。张立生对中国城市RBD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从理论层面较系统地揭示了城市RBD发展驱动机制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3]。金丽、赵黎明指出国际旅游城市的形成发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推动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主导力量应是一个由外部推力与内在动力相互作用构成的,并主要由内在动力驱动的互动型动力系统推动,在不同历史阶段以及在同一历史阶段的不同城市,其形成发展的推动力量是不同的[34]。谢春山对如何结合中国国情,指出构建旅游产业区域效应及其调控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是我国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35]。

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对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起到了铺垫作用,为构建区域旅游发展动力系统提供依据,不少学者对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案例研究。罗婧、谢涛对改革开放以来桂林旅游影响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旅游业对桂林的经济影响、社会文化影响、环境影响和综合影响[36]。黄金火、吴必虎从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优化的角度,以西安地区为例进行了相关研究[37]。余冬林、周霄对湖北省县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湖北县域应当立足于实际,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加强旅游管理,构建旅游支持系统,从而使其旅游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动力机制之中[38]。李青以济南市为例,对城市近郊小城镇旅游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指出城市近郊小城镇旅游业的发展依托于一个多方面、全方位的因子系统,按照旅游发展的主导动力因素,将近郊小城划分为资源主导型、旅游接待型和环境依托型三种类型[39]。

2.4 述评小结

第一,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理论框架不完善,研究内容不够深入,还没有形成较为权威和统一的理论研究范式。第二,研究呈现出比较集中的态势,特别是在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逐步显现出多元化的研究趋势,涉及到旅游发展各个方面的动力机制研究。第三,研究者一般从系统角度进行研究,主要从推力和拉力角度,涵盖的动力研究因素较全面,同时也存在着缺少典型的旅游发展动力机制模型的研究。第四,在研究方法上,定性研究居多,案例研究占据了相当部分,实证研究偏少。第五,在研究的成果对实践指导方面,特别是对政府、企业、市场的战略制定、旅游规划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实际作用效果有待提升。

3 研究展望

论海岛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 篇8

1.1 海岛旅游发展动力

海岛旅游发展的动力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是海岛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二是海岛旅游消费的拉动。由旅游消费拉动和海岛旅游发展条件关联的交互式动力系统 (表1) , 主要包含了向往海岛旅游的需求者的推动、海岛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旅游媒介和海岛旅游结构支持等四个子系统。海岛旅游的发展需要这几个系统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互为表里的动力机制。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海岛旅游发展动力也有所不同, 表现形式主要有资源吸引型、经济吸引型、和需求推动型。

在海岛旅游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差异性和发展动力的多样性共同作用下, 海岛旅游的开发模式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类型。本文首先从海岛旅游开发的驱动力、投资主体、管理体制等三个维度, 对海岛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分类 (表2) , 对比分析海岛旅游的目的地旅游的旅游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海岛旅游特征、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社会宏观环境、客源地市场等方面因素, 借以研究海岛旅游开发模式和特有的规律, 在我国目前现实国情下大力发展海岛旅游的有利环境下,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等海岛旅游开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实际意义。

1.2 世界海岛旅游根据驱动力不同分类

(1) 资源型海岛旅游。

资源型海岛旅游富含发展海岛旅游所需的环境资源和人文资源。然而, 该海岛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比较落后, 社会开放程度较低。其主要特征是地理位置偏僻, 远离主要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客源地市场。这样交通的可进入性就是制约资源型海岛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资源型海岛旅游的典型地区是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火山地质构造、民俗风情、近现代的战争历史以及夏威夷传统的和善、奔放、真诚的阿罗哈文化构成了其极为丰富且独特的旅游资源。作为美国的一个海外州, 夏威夷也有着世界先进的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体系, 旅游业的服务和管理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在国际旅游目的地中享有极高声誉。

(2) 客源型海岛旅游。

客源型海岛旅游缺乏发展海岛旅游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但是其所处的区域经济发达, 社会稳定开放。如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南端, 处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东侧出入口, 北与马来西亚有海峡通道连接, 可以通行汽车和火车。新加坡的国土面积仅为647.5平方公里, 主要的旅游资源仅是海岛旅游阳光和海滩, 但是却发展成为“东南亚的旅游强国”。尽管地处海岛旅游同业竞争激烈的东南亚地区, 新加坡的行政当局敏锐地抓住并合理地利用了新加坡航空航运的枢纽地位, 对欧美澳、中日韩等几个重要的旅游客源地便利的可进入性使新加坡成为和巴厘岛, 普吉岛齐名的国际旅游岛。

(3) 资源客源型海岛旅游。

资源客源型海岛旅游通常具备丰富的所谓“3s” (sea, sun, seafood) 海岛旅游要素, 风光旖旎, 气候特征独特, 与旅游者的日常生活有着明显的隔断性, 同时人文名胜古迹也十分丰富。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客源市场都聚焦在这样的海岛旅游地区发挥作用使资源客源型海岛旅游成为海岛旅游业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此类海岛在区位上处于富裕发达, 人均消费水平高, 对于主题旅游和特色旅游有强烈追求的国家和地区。此类型海岛在长期的海岛旅游业开发中, 建成了便捷的交通网络、档次不一的酒店度假村和众多的娱乐休闲设施, 形成了优良完善的服务系统。旅游者在资源客源型海岛上的旅游活动能够达到理想的期望值, 因此这种类型的海岛受到国际旅游者的强烈欢迎。资源客源型海岛旅游接待容量大, 可以容纳大量过夜游客, 以此提高了人均消费水平, 良性循环体系又增强了该类海岛对潜在旅游者的吸引力, 引致出了新的旅游需求。例如美国南部的佛罗里达等近海岛屿, 地中海沿岸的希腊、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地。

1.3 世界海岛旅游根据投资主体不同分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宏观调控的时期不同, 世界海岛旅游的投资主体也是不断变化的。一般可以划分为行政主导型、资本主导型、民间主导型和外资开发型动力机制。

(1) 行政主导型。

行政主导型是指行政主管部门的定位和引导功能在海岛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行使出资人职能的政府, 对海岛旅游资源的规划、指导、管理和调控, 在海岛旅游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海岛旅游景区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些公益性大型开发项目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间长、蕴含风险大、责任和利益分配关系复杂。如跨区域的交通体系建设、能源供应基地、机场高铁的修建和大型环保项目等。这些基础设施是进一步发展海岛旅游的前提条件, 投资主体难以通过市场化解决。行政主导模式特别适合于旅游资源待开发区及经济落后地区的旅游开发。筹集资金的渠道主要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拨款。在这种模式下, 行政主管部门为了达到预想的治理效果并不采取过多插手干预海岛旅游开发项目的操作实践, 而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行政审批手段进行间接调控。

(2) 资本主导型。

资本主导型是指所在区域的行政管理部门将海岛旅游资源的开发运营权有偿转让给法人主体, 以吸引岛内外资本进入投资, 这种开发模式将逐渐成为优先考虑和最主要的海岛旅游开发模式。不同于上述行政主导型, 当地政府只在宏观层面上发挥指导和宏观调控的作用, 对开发海岛旅游的法人主体进行监管。在海岛旅游开发的初期, 政府以招拍挂的形式, 市场化拍卖海岛旅游资源的开发权及经营权, 选择有那些良好信誉和较强实力的企业法人参与开发海岛旅游资源, 突破了以行政主导开发模式的垄断地位。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国内公司法人实力的不断增强, 对于那些拥有良好的海岛自然资源, 但经济落后, 缺乏开发资本的海岛来说, 资本主导发展海岛旅游项目不失为最佳选择。资本主导型海岛区域的地方政府节约了建设资金而又增加了营业税金。开发企业则获得了稳定的现金流和长期利润。海岛社区通过旅游开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提供了广泛的就业岗位, 可谓是一石三鸟。

(3) 民间主导型。

按投资和收益配比的商业原则, 民间主导型投资海岛旅游的积极性正在不断提高。其一般的表现形式为民企或自然人出资, 广泛集中于见效快、回收期短、风险小、短期效益高的中小型海岛旅游开发项目。如在海岛旅游景区内及周边开办家庭旅馆、特色鲜蔬餐饮和土特产、旅游纪念品购物等辅助性服务体系上。民间主导型以独资, 或是集资的方式, 投标、承揽海岛旅游开发项目, 虽然只是单一或窄面的资本投入, 但却有着重要的意义。民间资本是旅游融资的一条重要管道, 对海岛社区旅游投资开发起着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作用。活跃的民间主导型发展模式是海岛旅游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

在法律法规健全, 商业道德良好, 旅游业总体发展成熟, 且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的海岛区域, 可以采用这一模式。但在充分调动岛上居民参与到海岛旅游发展的积极性的同时, 此类型的开发必须切实严格的监管, 特别注意以房地产投资为代表的金融风险。同时也要加强民间资本对环境的长期保护意识。

(4) 外资开发型。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 外资开发只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做过零星的试点, 并不是经常性项目, 范围有限且投资方式几乎都以合资为主。随着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使投资领域的扩大和放权再一次成为可能, 这种状况应该会得到改善。海南省可以积极争取和主动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 以增强旅游业吸引利用外资能力, 对海岛旅游基础设施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特别是最近提上议程的海南邮轮母港建设, 该项目可以允许外资注册实力永久性的经营机构, 利用国外大型邮轮公司先进的管理和技术, 开展国际邮轮航线业务。

2 海岛旅游的开发模式

2.1 整体租赁的开发模式

在整体租赁开发模式下, 海岛区域的地方政府出土地和资源的使用权, 拥有海岛旅游项目的所有权;企业出资金、管理和技术, 掌握项目的经营权。双方按约定的利益分配方案和比例分享收益, 分担风险, 达到最终政企和谐受益的目的。这种开发模式本质是市场化经营公共资源的方式, 可以短期内筹集海岛旅游资源开发所需的巨额资金, 适合于类似海南岛这样资源丰富, 但相对落后的地区。

2.2 特区式复合治理模式

在海岛旅游资源特别丰富的地区, 同时又十分依赖海岛旅游业的地区, 如海南三亚及其周边旅游景区建立特别权限的海岛旅游特区, 即设立拥有行政管理权限的海岛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对海岛旅游景区及周边进行综合统一 (即只有一个管理主体) 、全天候和全方位的发展模式。

区别于上述整体租赁开发的模式, 海岛旅游特区统一行使同级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的职权, 所有权及经营权都属于这一特殊的海岛旅游管委会。海岛旅游的直接经营可以采用两种模式。一种是由管委会出资设立独资企业直接进入运营阶段;二是控股权仍旧掌握在管委会手中, 由管委会与民间资本合资组建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项目公司经营。管委会负责开发区旅游资源的保护, 特区经营企业也负有保护资源环境的义务, 但主要任务是海岛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的开发建设。特模式环境保护权与资源开发权部分分离,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属于综合行政手段和市场化经营的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高建.海岛旅游开发模式探讨[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5) .

[2]刘伟.海岛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开发研究[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6) .

[3]马波.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J].旅游学刊, 2007, (12) .

[4]彭华.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动力模型探析[J].旅游学刊, 1999, (6) .

旅游发展驱动力 篇9

从全国各地的统筹城乡实践来看, 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统筹城乡的重要战略举措, 如江苏南京、四川成都、湖北鄂州、河北秦皇岛、湖南湘潭在制定出台的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中均将旅游产业作为有力的抓手和重要组成加快实施, 重庆、杭州等地还出台了如《重庆市“一带五区”统筹城乡旅游专项改革试验实施方案》 (2010年) 、《关于推进旅游产业城乡一体化发展》 (2011年) 专项旅游产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因此, 加强对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有关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

总体上看, 城乡一体化有关研究可归纳为三类:一是定义探讨, 截止目前, 城乡一体化尚无统一定义, 较为综合的观点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是从整体的角度和概念出发, 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看作一个整体, 进行统筹谋划、综合研究, 旨在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实现城乡在各个方面的一体化发展, 使城乡二元结构分离问题得到根本改变, 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 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 达到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二是理论分析, 从城市和乡村两个不同社会经济单元的综合因素 (包括经济、文化、交通、社会、环境等) , 分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特点、类型、模式与动力机制等, 如洪银兴等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科学内涵应包含体制一体化、城镇城市化、产业结构一体化、农业企业化和农民市民化等。[2]三是以某一区域城市或某一行业进行实证分析。如王建中对山西省太谷县的城乡一体化进行了研究, [3]马晓龙等以河南汝州市为例对特色旅游景观城镇建设对城乡一体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4]

城乡旅游一体化是在统筹城乡、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 旅游产业做出的积极响应和必然发展趋势, 相关研究主要有两类。一是基础理论及概念研究。杨世河等较为全面地提出了城乡旅游一体化概念, 认为城乡旅游一体化是在一定区域内的城市与乡村互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市场地, 同时又能以一个整体的统一系统成为区域外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市场地, 在该区域内打破体制束缚与制度障碍, 旅游经济各要素能够合理、有序和通畅地流动与交流, 实现城市型旅游产业与乡村型旅游产业的无缝链接, 从而使城市与乡村旅游经济和谐、共荣地发展。并在该概念的基础上, 对城乡旅游一体化的特征、要求、制度创新及城乡旅游互动模式进行了探讨。[5]二是研究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 涉及到乡村旅游、城镇旅游、体育旅游、红色旅游等专项旅游的发展, 弓志刚等通过对城乡旅游产业一体化的概念和共生特征的剖析, 阐述城乡旅游产业共生模式演化, 提出了山西城乡旅游产业一体化共生整合途径。[6]段兆雯等对渭河流域城乡一体化旅游发展的“一城、一轴、多中心”的旅游发展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7]赵宏等探讨了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河北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8]乔秋敏研究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农村旅游发展存在着环境城市化、文化商业化、产品趋同化等问题, 并提出了树立双赢观念, 深入挖掘农村文化内涵的对策建议。[9]刘清春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进行了微观案例研究, 提出了莒南县观光农业旅游开发的对策措施。[10]

综上, 尽管当前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自身专业出发对城乡一体化、城乡旅游一体化的研究取得长足进展, 但是对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实现路径的研究尚处于空白。加之公认的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成熟实例尚未大量涌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极有可能导致将城乡旅游一体化简单地等同于“城市旅游+乡村旅游”的错误认识, 进而影响城乡旅游一体化效益全面发挥。因此, 加强对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及发展路径研究是必要的。

二、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

1. 城乡旅游一体化DSR发展动力机制模型

参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UNCSD) 于1996年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 (Driving Force-Status-Response, 简称DSR) 模型”, (1)[11]构建城乡旅游一体化“驱动力—状态—响应” (DSR) 发展动力机制模型 (图1) 。

城乡旅游一体化DSR发展动力机制模型可以理解为:城乡二元经济和城乡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 在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和建设城乡旅游目的地诉求及其影响下, 由内部推动力和外部拉动力共同构成的驱动力迫使城乡旅游发展转型, 进而影响到城乡旅游功能、旅游形象、旅游氛围和旅游效益等状态, 并在转型压力和发展状态改变的共同作用下, 通过政府、城乡居民、市场参与者等主体的态度和行为作出响应, “响应”之后的变化又通过“状态”得到表征体现, 最终实现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阶段性达到城乡旅游一体化目标, 完成城乡旅游一体化螺旋式上升发展。

因此, 城乡旅游一体化 (URTI, theUrban andRuralTourismIntegration) 发展机制模型可以用一下函数来概括:

D代表发展驱动力, 由内部推动力和外部拉动力共同构成, 这是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外在压力和内在诉求;S代表发展状态, 用以表征某一时期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水平, 由城乡旅游功能、形象、氛围和效益四大指标综合构成, 这是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水平的具体体现;R是对城乡旅游一体化的响应, 用以表征政府、城乡居民、市场主体 (投资者、旅游者) 对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态度以及所采取的对策, 由P、C、M构成;P是政策响应, 包括规划布局、扶持政策等, 是加速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和外在刺激因素;C是社会响应, 主要是城乡居民的意愿和行动, 体现了城乡居民对城乡旅游一体化的支持和参与程度, 是城乡旅游一体化工作得以开展的基础和前提;M是市场响应, 包括旅游者对一体化的城乡旅游产品的接受和认可程度, 以及投资者对是城乡旅游一体化开发持有态度和投资行为, 是城乡旅游一体化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制约和关键。

可见, 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机制的驱动力 (D) 、发展状态 (S) 和响应 (R) 三个主体部分是相互联系, 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和耦合关系。三者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为地区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持。

2. 城乡旅游一体化DSR发展动力机制内涵分析

(1) 驱动力 (D) 。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驱动力包括内部驱动力和外部驱动力。

内部驱动力 (D1) 。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城乡多元差距增大压力和城乡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综合构成。城乡二元分离是长期以来阻碍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并由此导致城乡在收入水平、就业状态、基础建设、文明程度、环境氛围等方面形成的多元差距日益加大。因此, 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及其差距是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从而有机构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内部驱动力。

外部驱动力 (D2) 。主要是从旅游产业的角度出发, 包括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综合改革、旅游业转型升级和旅游市场多元化需求等。当前, 据国家旅游局统计, 全国已有30个省 (区、市) 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或龙头产业。新定位必然会有新要求, 这就迫切需要城乡打破原有各自单一的交通集散、餐饮住宿、景点承载的功能, 围绕“做大游客总量、做强旅游经济”目标, 扩充外向型服务功能, 以一个统一的城乡旅游目的地形象和功能出现, 提高旅游目的地竞争实力, 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 真正实现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人民群众日益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2) 发展状态 (S) 。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状态应是指在统一的城乡旅游目的地的理念下, 形成的完善的城乡旅游功能 (S1) 、统一的城乡旅游形象 (S2) 、和谐的城乡旅游氛围 (S3) 和显著的城乡旅游效益 (S4) 。

城乡旅游功能 (S1) 。由于城乡多元差距的客观存在和统一规划布局、规范配套建设的欠缺, 现阶段城乡旅游功能整体性较差, 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完善城乡旅游功能最重要的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和旅游产业功能的协调和融合。

城乡旅游形象 (S2) 。城乡的发达程度和规模大小影响景区发展状况, 城乡内部及周边景区的等级和数量将影响城乡定位和发展方向, 城乡与景区之间存在着互动发展的关系。[12]但是城乡旅游形象不是景区、城市和农村的简单叠加, 而是需要通过统一的旅游形象来体现。

城乡旅游氛围 (S3) 。旅游氛围可以细分为环境氛围、文化氛围和心理氛围。环境氛围体现在城乡环境的整洁和优美程度, 这是城市旅游氛围的基础性构件。文化氛围主要是蕴涵于城乡景观与民俗活动项目之中的地域文化、历史沉淀和文脉传递。心理氛围是旅游者参加城乡旅游活动时感受到的城乡文明、居民友好程度。城乡旅游氛围是三位一体的, 最终要求达到环境氛围最优、文化氛围最浓、心理氛围最佳的程度。

城乡旅游效益 (S4) 。这里的效益是由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共同构成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构建城乡旅游目的地, 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和先导作用, 促进城乡产业发展要素自由流动, 提高城乡居民就业, 实现城乡经济提升发展。社会效益则是通过城乡旅游一体化实现城乡居民的沟通, 城乡文化的交流, 科学技术的普及, 提升城乡居民的文明程度, 构建和谐的城乡社会环境。环境效益主要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 依托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新农村建设、城乡旅游通道优化、景区环境美化等措施, 实现城乡环境的优化和美化, 促进城乡环境可持续发展。

(3) 响应 (R) 。立足于不同的主体, 可以分为政策响应 (P) 、社会响应 (C) 和市场响应 (M) 。

政策响应 (P) 。主要是指各级政府关于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政策理念、规划和鼓励政策、管理理念等。由于城乡旅游一体化是一个多层面、复合型的概念, 还需要加大政府主导和引导力度, 着力提升政策实效。

社会响应 (C) 。主要是城乡居民对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接受度和支持度。城乡居民既是城乡旅游一体化的利益相关者, 更是参与者。获得城乡居民对城乡旅游一体化各项建设支持和理解, 引导其树立主人翁意识, 自觉融入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各项建设和工作中是城乡旅游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的关键。

市场响应 (M) 。主要是旅游者和投资者对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态度以及相应的旅游行为和投资行为。在城乡旅游一体化建设中, 对资金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企业的投资将成为主要力量, 特别是民营企业在旅游投资中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13]应积极关注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既要激发企业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又要引导企业规划开发符合旅游者需求的城乡旅游新业态、新产品。

三、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路径探析

推进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应围绕构建城乡旅游目的地这一中心和主题, 从发展的前提、目标、方向、措施等方面明确适当的发展路径, 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发展前提:着力机制创新, 提升龙头引领作用

机制创新是推进城乡旅游一体化的重要保障, 特别是在现阶段政府仍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导力量的背景下, 通过机制创新, 强化政府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导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城乡旅游一体化的机制创新主要集中在规划、发展要素、市场和利益分配四个方面。

城乡旅游规划机制创新。坚持“全域”理念, 从构建城乡旅游目的地的视角, 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的旅游发展规划, 为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提供科学的发展思路、发展定位、产业布局、项目支撑等规划保障。

城乡旅游发展要素机制创新。旅游产业发展要素涉及到城乡旅游产业发展领导、政策、资源、产品等, 通过创新要素管理机制, 加强城乡间资金、人员和技术的自由流动, 完善城乡旅游产品结构, 优化城乡旅游产业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 鼓励和支持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提升, 达到城乡旅游产业要素均衡发展。

城乡旅游市场机制创新。创新城乡旅游产业市场机制的核心是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经营体制、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特别是大胆探索通过银行贷款、股份制改造、租赁经营、委托管理等多种融资方式, 着力破解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的资金瓶颈。

城乡旅游利益分配机制创新。城乡旅游一体化的利益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城乡居民、企业。在城乡旅游一体化建设和经营中, 政府收益主要是来自间接 (经营环节) 的税收收入。企业的收益主要是投资开发的经营性项目的利润。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社区居民的收益主要是依靠“土地出租+打工”的模式, 这样农民虽然拥有了两份收益, 但都是初次分配的“死收益”, 无法获得土地通过旅游开发和经营后取得的增值“活收益”。[14]应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这一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核心问题, 大胆进行机制创新, 避免开发商与农民争利, 让农民成为增收主体, 让农民享受土地升值带来的二次分配成果。

2. 发展目标:设施、环境、效益“三共享”

这里提出的“共享”, 主要是协调城乡居民和游客之间的利益诉求。城乡居民作为城乡旅游一体化的重要主体, 既是参与者也应是受益者, 城乡旅游目的地的设施、环境和效益应该由城乡居民与游客共享。

设施共享。即汽车站、游客服务中心、快捷通道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便民设施和旅游服务接待设施的应由城乡居民和游客共享, 不能把城乡居民排斥在外, 确保城乡居民与游客享受同质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环境共享。即通过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带来的优美的城乡环境, 以及建设提升的城市绿地、休闲街区、特色场镇、乡村大地景观、文化广场等应向城乡居民和游客同等开放, 形成“远者来、近者悦”的和谐氛围。

效益共享。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带来的效益, 除了上面提到的设施完善、环境提升等, 更重要的是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 旅游业的根本优势是市场, 通过市场导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或产业融合点;旅游业的基础作用是促进就业, 通过扩大就业面, 实现城乡人员流动, 进而实现身份转化。所以在经济效益方面, 关键在于通过发展旅游提高城乡居民的就业率, 增加收入,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社会效益方面, 通过游客文明示范作用, 鼓励和引导乡村居民自觉提升自身文明素质, 提高生活质量, 推进缩小城乡多元的差距。

3. 发展方向:功能、主题、业态“三相融”

城乡旅游一体化的发展状态主要是体现在城乡旅游功能、形象、氛围上, 这也是城乡旅游一体化的工作方向。

旅游功能上。城乡旅游一体化一方面应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功能与旅游产业功能的相协调相融合, 如在设置建设交通站台、汽车站时, 在满足城乡居民出行的需求的同时, 还应满足游客集散和换乘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注重城乡居民参与旅游生产与生活功能的融合。如四川罗江县, 在新农村建中, 对民居的住房进行科学设计, 实现农民“楼上生活、楼下就业创业”, 从而满足农民融入景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需求。

城乡旅游主题上。城乡旅游一体化是一个整体的城乡旅游目的地, 应按照“统一主题、多样表现”要求, 树立一个形象鲜明、内涵丰富的城乡旅游主题, 并配套推出表现形式多样的宣传口号和旅游形象。如四川遂宁提出的“静静的遂宁、让心灵度假”主题, 就融合了城区宗教文化旅游产品和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产品的特色, 既满足了游客心灵和身体的双重放松需求, 又给游客一个整体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旅游业态上。旅游业态是各类旅游产品及其服务的经营表现形式总和, 能够直接反应出城乡旅游产品的现状, 还能反应出城乡旅游一体化的发展效益情况。城市和乡村在旅游产品研发上要注意互补性和完善性, 根据各自的资源特色、区位特征和客源市场情况, 研发各具特色又能相互衔接的旅游产品。

4. 发展措施:规划、建设、运营“三衔接”

城乡旅游一体化建设应做到规划、建设和营销同步推进, 不能将城市和乡村的规划、建设、营销截然分开或者生硬地拼凑。

在规划方面。在编制城乡规划时要预留旅游发展空间, 做好旅游发展规划与城乡总体发展规划的对接和衔接, 加大对农业产业、社会事业、基础建设项目规划的“旅游化”引导, 为后期农业产业园、养老院、新农村安置点发展旅游打下基础。

在建设方面。把城乡建设与旅游功能完善、旅游形象提升相结合, 并充分考虑和体现城乡居民和游客的需要, 如把城乡快捷通道与城乡旅游通道的建设相结合, 在线路走向、建设规格、道路宽度、道路美化以及道路指示系统上进行统一思考。

在运营方面。从旅游角度来看, 做好城乡旅游一体化的运营工作, 应树立整体运营意识, 实施整合营销, 不断创新运营机制, 完善营销手段。改变过去以旅游景点、旅游线路为主体的“点、线”营销, 提升到“面”的宣传层次, 突出城乡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 全面提升城乡旅游品牌的影响力。

四、结论与讨论

“十二五”期间, 城乡旅游一体化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应从构建城乡一体的新型旅游目的地视角出发, 加快推进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

本文认为城乡旅游一体化DSR发展动力机制模型, 可以用函数f[D, S, R (P, C, M) ]来阐述。即城乡二元经济和城乡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 在内外部压力以及相关利益诉求共同驱动下, 对城乡旅游功能、形象、氛围和效益等状态产生影响, 迫使城乡旅游业通过政府、城乡居民、市场投资者的意愿和行为作出响应, 从而实现螺旋式上升发展和提高。

在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路径上, 理念层面应强调围绕城乡旅游目的地这一中心, 通过统筹推进城乡旅游协调稳步发展带动区域内的旅游业整体竞争实力, 实现城乡旅游的转型升级发展。操作方面应强调坚持以机制创新为龙头和引领, 以规划、建设、营销“三同步”为主要措施和重要保障, 以功能、形象、业态“三相融”为方向, 实现设施、环境、效益“三共享”, 最终实现城乡旅游目的地的构建, 进而实现城乡旅游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当前对城乡旅游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有关研究的缺尚, 以及城乡旅游一体化实践成功案例的匮乏, 本文提出的系列观点还需进一步完善和验证。本文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城乡旅游一体化DSR发展动力机制模型函数表达中的各个构成要素的认定和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 还需要引入适当的数量模型进行定量化分析, 并进一步厘清各要素间的耦合关系。二是对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路径的归纳和分析还需进行大量的实例验证, 同时还应加大对动力机制与发展路径的逻辑联系和内在关联的研究。

摘要: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模式。本文从驱动力 (D) 、发展状态 (S) 和响应 (R) 三个方面构建城乡旅游一体化DSR发展动力机制模型, 认为城乡旅游一体化是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城乡旅游目的地到一定程度必经的阶段和过程。该过程由内部拉动力和外部推动力共同驱动, 由城乡旅游功能、形象、氛围和效益等状态进行表征, 通过政府、城乡居民、市场参与者的态度和行为作出响应, 进而实现城乡旅游一体化的螺旋式提升发展。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城乡旅游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建议, 认为应围绕构建城乡旅游目的地这一中心, 从发展的前提、目标、方向和措施等方面推进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

旅游发展驱动力 篇10

一、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必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传统旅游方式已经逐渐变为体验旅游、创意旅游、文化旅游等,旅游为文化提供经济市场,文化给旅游带来内涵,把二者相融合,可以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共同繁荣。因此,把文化创意与旅游相结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与文化的共同发展,与传统的旅游业相比较,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具有更大的利润空间和更高的文化内涵,对提高传统旅游业的竞争力以及影响力有着很大作用,提高了传统旅游产业的吸引力。同时创意也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动力,所以,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们不断提高认识的结果。

二、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动力机制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指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动力,以及改善和维护动力机制的各种制度与经济关系的综合系统。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产业自身的动力机制;二是外部作用的动力机制。(一)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自身动力机制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除了外部动力机制可以促进产业发展外,其本身也存在着动力,与外部相协调,共同发展,本身的动力机制包含:学习机制、竞争机制、创新机制等。

1、学习机制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越来越注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一种集体行为,可以在全国的范围内进行学习促进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组织人员进行观察、思考、总结,在发现自身不足与缺点的同时吸取别人成功的经验,进行研究与分析形成自己独有的模式,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一旦构成学习机制,就会加快信息的深度与传播速度,提高行业的知识水平,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

2、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是市场中优胜劣汰的方法以及手段,也是市场机制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市场经济价值规律作用的成果。各地的旅游产业都希望可以最大程度的吸引游客,成为旅游行业的老大,因此就出现了旅游行业之间的竞争,在竞争中不仅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也增加了各地旅游业间的相互合作与学习,旅游产业不是通过降低自身成本来竞争的,而是通过时尚、个性、创意来赢得市场,凸显文化内涵,以文化创意的优势获得一定的利润。

3、创新机制

产业想要发展,就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就不会进步,会被逐渐发展的旅游行业淘汰,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机制主要是指集体方式的创新,是借助专业的合作与分工通过产业链产生的创新效应,以此得到创新优势的新形势,利用创新机制,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弥补资源的不足,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外部动力机制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外部动力机制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与市场,每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都是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的结果。根据成长协调机制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两个类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旅游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旅游业的需求,其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经济效益也接近饱和,把传统的旅游业与文化创意相结合后,还是同一个景,还是同一个地方,只是增加了无数创意与智慧,从而提高了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增加了经济利益,因此,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资本与智慧,使旅游创意产业可以得到有效地发展,可以对旅游产业提供较高的贡献与投资,完备的市场机制在确保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可以进行合理的规划,保障资源的顺利流通以及优化产业结构、节约成本。在经济市场的推动下,各种资源主要是通过市场的渠道进行自由配置,市场机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市场机制并不完全有效,也可能存在失误的情况,此时政府机制就对经济活动进行相应的干预。政府为了更好地实现其社会职能,必须要对市场进行一定干预,在旅游创意中,创意机制的形成依赖于政府的支持与营造,政府最主要的干预就是对制度进行一定安排,发展文化旅游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旅游业从业人数,这与政府的目标相符,从而取得了政府的支持。

四、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对策

(一)加入创意,促进纪念品的经营

建立旅游产品创意开发设计大赛,促进旅游纪念品的经营,吸引游客了解当地的旅游创意,增加当地旅游产业的知名度。游客到一个地方旅游,一定会带走具有当地特色的纪念产品,根据当地特色文化开发创意纪念品,吸引游客的注意,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加旅游商品带来的经济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发展旅游创意产业的时候,需要推广开发专业的品牌管理理念,突出自身与众不同的、特有的文化内涵,发挥旅游创意产业的作用,从而促进旅游与文化的共同发展。例如,永顺小溪重点突出自然植被特点、德夯打造苗寨风情游、芙蓉镇可以推广刘晓庆作品文化基地等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构架,不断地推动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创意产业园区

发展创意产业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室就可以完成的,是需要推动整个区域、整个城市的发展,不但可以实现文化的最大价值,而且也使人们充分享受了价值成果。建立创意产业园区,可以最大程带动旅游产业文化的发展,发挥一定规模效益,降低了创意产业成本,促进文化旅游产创意产业的经济效益。

(四)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人力资源是所有产业进步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任何产业想要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人们的智慧,因此,想要快速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增加人才培养。一方面,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与培训方式,提高对社会人才的培养,鼓励建立一定的创意培训机制,成为培养人才的有效方式,并且依据自身的经验教训,快速发展成为高素质的创意人才。另一面,在高校建立创意学科,尽可能的培养高素质、高创意的专业人才,根据市场的需要设置合理的课程,培养多方面的人才,使人才可以多样化,确保人才的完整性。只有有了人才的支持,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才能蓬勃的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意产业是通过创造力带来一定经济效益,是把文化、经济、创意相融合的统一整体。近几年来,随着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给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改革,同时也给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业不但要有旅游纪念产品,同时也应该营造一种生活方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行为产生的动力分析 篇11

[关键词] 旅游行为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动机

旅游行为是指旅游者的行为。其驱动导向的目标,首先是其自身利益的需要。因此,無论人们的动机如何,旅游只是为了满足某些特定的需求的行为方式之一,即,只有当人们产生某种欲望,其满足必须在异地才能实现时,这种欲望才能转化为发动和维持人们旅游行为的动力。

一般来说,旅游行为是由内在需求和外在刺激,即内在的“推力”和外在的“拉力”的合力下形成的。也就是说,主客观的因素对旅游行为的产生的影响很大,只有同时满足,才可能产生旅游行为。

一、旅游行为产生的客观因素

1.经济因素

旅游是一种高级的消费行为。也就是说只有一个人或家庭的收入超过日常开支的临界点后才会产生外出旅游的动机。经验数据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达到800美元~1000美元时,国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动机;达到4000美元~10000美元时将产生国际旅游动机。收入水平的高低是旅游消费的经济基础,它不仅决定着旅游动机能否产生,同时还影响着旅游者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及旅游消费方式。

2.闲暇时间

闲暇时间包括工作之后的闲暇时间、周末的闲暇时间和休假时间。在我国,人们有充裕的闲暇时间,周末和法定节假日是人人都可以依法享有的闲暇时间; 5天工作制使人们的闲暇时间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五一”、“十一”的7天长假又增加了闲暇时间。企事业单位带薪假期制度的执行使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这些充裕的闲暇时间为旅游提供了时间保证。

3.参照群体

能够对人们旅游行为产生影响的群体多是以参照群体出现的。一般情况下,参照群体的标准、目标和规范会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成为人们努力达到的基准。从个体而言,在一定时间内他可能属于某一个正式群体,也可能隶属于一个非正式群体。但不管属于何种群体,他都要扮演某一特定的角色,遵循某一特定角色的预期行为行事。因此,多数人会在群体的影响与压力下,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动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从众现象。

4.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是激发旅游动机的物质基础。旅游目的地是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对象物,人们通过游览旅游景点、景区的资源得到满足,实现旅游的最初目的。因此,旅游资源和其中的设施是否具有吸引游客的特点是相当重要的。比如,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独特的自然景观,新奇和有特色的旅游活动项目、旅游设施和服务等,所有这些也是旅游开发部门和旅游企业所希望找到的那些能导致旅游者选择某一具体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

5.旅游交通

地理学家将距离对旅游的阻止作用称为“距离的摩擦”(friction of diatance)。那么由于“距离的摩擦”的存在,旅游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包括经济上的代价、时间上的代价、机会上的代价、体力上的代价以及人们从一地到另一地而引起的情绪上的代价。随着距离的增大,旅游的代价也增加了,似乎旅游的可能性也随之减小了。因此,现代旅游业的产生、发展有赖于旅游交通条件:合理的交通路线、先进的交通设备、配套的交通服务设施(机场、车站、码头)及服务管理人员的优质服务等。对不同旅游者对旅游交通服务的满足有助于旅游行为的产生。

二、旅游行为产生的主观因素

1.好奇心、求知欲是旅游行为产生的原动力

旅游者只有对旅游目的地产生好奇,有趣了解得愿望,才能产生旅游行为。因此旅游目的地本身要有吸引力,要不断的推陈出新,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保持在发展期或重新进入新的生命周期。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刺激性,在人们的享受与发展需要不断增强时,它对许多人产生了吸引力,促使人们产生外出旅游的愿望。

2.成就感、优越感是旅游行为产生的巨大动力

众所周知,旅游是极富象征意义的产品,它能赋予旅游者以地位、声望和与众不同的感受,也能使其他的人仰望和羡慕。旅游又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在这个特殊的环境里,人们可以不受任何的限制和约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去体验人生价值,去超越自我,实现自己个性的充分发挥。事实上,不少人参加旅游活动就是用体现自我价值来满足自我实现的愿望。

3.个人偏好也对旅游行为的产生有一定影响

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对旅游的需求不同。因此,同一种旅游动机其旅游行为可能有很大的差异,而同一种旅游行为也可能出自不同的旅游动机。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使人们的兴趣、爱好以及处事的态度有所不同,兴趣广泛、喜欢新异事物、乐于结交朋友的人,热衷于外出旅游:喜欢安静、稳定生活的人,乐于利用闲暇时间在家读书、看电视、做家务,而不愿意去参加在他们看来费时、费力、费钱的旅游活动,前者对旅游总是抱有强烈的愿望,而后者则需要一定的诱因才有可能产生旅游欲望。

4.需要的单一性和复杂性

单一性需要是指人们几乎总是寻求平衡、和谐、相同、没有冲突和可预见性;而复杂性需要斯指人们对新奇、出乎意料、变化和不可预见性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环境的单一性或复杂性并不过分,大多数人对这些环境还是欢迎的。但是有些人却大量需要单一性或复杂性,而另外一些人所需要的单一性或复杂性却很有限。因此,人们一般都要设法使单一性需要和复杂性需要保持最佳的心理紧张程度的平衡。否则单一性过多,人会产生厌倦;复杂性太多,人会产生恐惧(见下图)。在不平衡的状态下,人们就会选择一些方式来达到平衡。旅游行为则是使人们达到最理想紧张程度的方式之一。

三、激发旅游动机,推动旅游行为

1.完善我国旅游管理体制

这是激发旅游动机的政治前提。要充分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使我国旅游业提供的产品、设施、服务、交通通讯市场化、国际化、安全化、现代化、网络化。要加强旅游环境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增加旅游人力资本的投资,引进先进的管理和监测技术,规范旅游业的运作行为。通过旅游专业和在职培训,培养合格的旅游人才。建立相应的旅游资格顾问或服务证书考试制度,有效地改善旅游服务。与国外旅游机构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广泛的交流,提供国际、国内旅游变化趋势和旅游者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和选择市场目标,更新产品和服务。充分利用新闻广告手段,宣传旅游信息,增强旅游资信的时效性和明晰度。

2.旅游目的地本身是激发旅游动机的条件和保证

独特的,个性鲜明的特色是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所在,因此,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上,要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以别具一格的形象去吸引旅游者,并强化它、渲染它,以增加它的魅力,如九寨沟,正是以它独到的特色和鲜明的个性——原始古朴的山水美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旅游者,成了人人向往的“神话世界”;另外,旅游设施的数量、规模、档次、位置要充分满足旅游者需要,保证旅游者进得来,住得下,玩得开,走得动,出得去,在设计上要造型独特,外观雅致,内部舒适旅游设施要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不同心理旅游者的需要。

3.广泛传播旅游艺术和技术

这是激发旅游动机推动旅游行为的文化保证。要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各种教育手段广泛传播旅游艺术和技术,使旅游者不仅具有旅游动机,而且具有享受旅游的能力,提高旅游观赏素质和品位,增强旅游的审美情趣和修养。将旅游与个人的潜能相结合,融入自然与社会,提高交际能力,开阔知识视野,提高文化素养,扩大知识面,了解并认识社会,体验人生,使旅游者的学问、能力、素养更上一层楼,达到更高的境界。

旅游发展驱动力 篇12

一、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驱动机制

1、宏观政策支持

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建设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为加快区域旅游合作速度,2009年沈阳经济区成立了目前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旅游集散中心。2012年,八座城市为促进区域旅游业合作共赢签订了书面协议。2013年8月,辽宁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借旅游一体化的机遇,提高了沈阳经济区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力。2013年11月,在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会议代表对于进一步加快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进程给予了指导意见。同时,各行政区政府也在积极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将旅游集群发展提高到了一定的战略高度,如沈阳和抚顺为加快区域旅游合作, 共同签署了《沈抚旅游一体化协议》。

2、产业经济优势

沈阳经济区自成立以来,各城市积极推进区域旅游合作,使得经济区内旅游产业形成了一定规模,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据统计,2013年沈阳经济区旅游收入2497.5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53.7%,其国内旅游收入3224.09亿元,占全省国内旅游收入72.7%,旅游外汇收入281094.9万美元,占全省旅游外汇收入80.8%。接待国内旅游者28949.01万人次,占全省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次的71.6%,接待入境旅游者364.62万人次,占全省入境旅游者总量的72.5%。各项指标对全省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沈阳经济区旅游业收入自2008年到2013年,6年共增加了1553亿元(见图1)。因此,加快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提升辽宁省旅游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3、区位优势

沈阳经济区在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都市圈中占有重要地位。沈阳经济区自成立以来,八座城市以“一核五带” 的格局为产业发展的出发点,不断加快一体化进程。2012年,沈阳经济区的八所城市形成“1小时交通圈”,为加快区域旅游一体化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区域内城市的快速发展和自身的辐射带动作用必会促进区域的发展,如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发展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快速发展的意义一样。沈阳经济区是环渤海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一体化发展将为环渤海区域旅游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对于提高区域旅游业的竞争力具有深远影响。

4、资源优势

沈阳经济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截止2014年底,沈阳经济区有国家级旅游景区(点)158家,占全省264家的59.8%,其中沈阳经济区有4A景区40家(见图2), 占全省4A级景区总数的54.1%。在沈阳经济区内,旅游业已初步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八座城市旅游资源优势互补的格局。作为中心城市的沈阳,旅游资源丰富平均,拥有全国知名度很高的清文化旅游资源,如“一宫两陵”、张氏帅府等著名景点。同时,作为“东方的鲁尔”,其工业旅游资源也是一大特色,以铁西铸造博物馆为代表的中国工业博物馆是旅游制造业的代表;本溪、阜新、抚顺、铁岭、辽阳等五城市距离沈阳较近,自然旅游资源突出,如本溪水洞、关门山的中华枫叶路等自然风光;营口尤以温泉旅游资源著名,如熊岳温泉、思拉堡温泉等;鞍山是融自然风光、宗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千山风景区、玉佛苑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5、客源优势

作为沈阳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沈阳有巨大的客源市场。2013年,沈阳旅游业总收入833.4亿元,接待国内旅游人数7574.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792.2.亿元;接待入境旅游人数83.1万人次,入境旅游收入66451.3万美元。从2013年沈阳经济区各城市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来看,沈阳接待游客人数均位列第一(见表1)。目前沈阳已合作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有东三省、京津冀、鲁晋豫、长三角、珠三角和大西南等地;境外旅游市场主要有日韩、港澳台、东南亚和俄罗斯等国(地区)。因此,作为经济区发展的中心城市,沈阳应充分利用自身天然经济、政治、文化联系,发挥对周边旅游市场的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与其他七座城市的市场合作,实现沈阳经济区旅游市场开放、客源互送的共赢目标。

(注:资料来源:2014 年辽宁统计年鉴 。 )

二、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困境问题

目前沈抚、沈本旅游一体化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沈阳经济区旅游合作仍比较松散,多数是纸上谈兵,缺乏深层次的合作。实现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的发展目标还有一段距离,有很多瓶颈问题急待解决(见图3) 。

1、行政区域制约严重,没有形成一体化观念

目前,各城市在推进区域旅游业合作进程中做了很多努力,但多数是空谈,实际行动较少。区域大旅游的观念还没有真正实现,主要是因为各级行政区政府主导区内旅游经济发展,在追求行政区旅游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下, 导致旅游区域发展战略与旅游资源禀赋不协调。对于打造辽宁温泉第一大省这一规划,沈阳经济区各城市温泉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不一,对于水体资源丰富的营口市,开发温泉旅游资源是它的优势。而对于自然资源丰富的抚顺市,大量投资开发温泉资源匮乏的旅游项目,势必会造成一定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忽略对自身优势资源的投入,同时影响沈阳经济区打造区域旅游业特色的规划。因此,缺少一体化的管理机构,势必会导致各城市旅游业发展缺乏自身特色,忽视自身优势,同时不利于区域间资金、 人才、物资及信息等重要要素的流通,限制了区域旅游一体化联动机制的形成,影响了经济区旅游业“整合共赢”效果的发挥。

2、缺乏整体发展规划,没有形成区域大品牌

八座城市围绕区域旅游一体的目标,已建立相应的组织,但是缺乏一套能够协调经济区旅游发展的规划,导致区域旅游业缺乏一致的发展目标。同时,各行政区制定本区旅游业发展规划时,更多注重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忽略区域旅游业长远发展的利益。尽管沈本、沈抚开展旅游一体化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部分一体化的成果不能改变沈阳经济区整体一体化步伐缓慢的现状。虽然沈阳经济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因缺失整体发展规划, 致使旅游资源分割,各行政区旅游业独自奋战,发展目标雷同,忽略特色资源开发,影响了区域旅游资源特色的整合开发,导致沈阳经济区至今也没有形成自己的区域旅游品牌。

3、一体化发展缺少抓手,深层合作动力不足

随着各行政区对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视,相关城市旅游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八座城市携手举办了大量的节庆活动,如中国沈阳国际旅游节、中国沈阳国际冰雪节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推动了沈阳经济区城市间的旅游合作,同时对宣传经济区旅游资源,打造旅游集散中心都具有积极意义。相比旅游一体化比较成熟的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地区,沈阳经济区缺少加快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抓手,影响了相关城市合作的动力及深度,主要表现在旅游集散中心发展缓慢,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此外,沈阳经济区忽视了旅游业和信息业结合的重要性,缺乏一体化的旅游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离实现区域旅游“一卡通”的目标还有一段差距,缺少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必备的条件。

4、保障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大旅游环境

沈阳经济区要实现旅游一体化建设,除了树立一体化的发展观,建立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共建区域旅游品牌,还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方针,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 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取得的成果与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是分不开的,三个经济区的政府重视推动本区域旅游一体化,并在宏观政策、资金、信息及人才方面给予了很多的保障。而目前沈阳经济区在推动区域合作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步伐缓慢,主要表现在旅游一体化的相关政策缺乏、融资渠道有限、技术及人才匮乏等方面。因此,推动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建设,要以政府的引导为发展方向,将区域一体化相关项目落实,最终推动区域的整体合作,形成协作共赢的大旅游环境。

三、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选择

1、建立跨区域的联合管理模式,树立一体化发展观

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的实现需要政府进行宏观引导。目前,沈阳经济区处于旅游一体化发展的起步阶段,需要政府的积极干预,代替部分市场对区域内的旅游资源重新分配,这种政府间的一体化对于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政府应树立大旅游的发展观。首先,要使各行政区清楚认识到,区域旅游业合作不仅可以实现 “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还可以提升综合竞争力。其次,要建立跨区域的联合管理模式。沈阳经济区应尽快建立跨区域的旅游协调机构,负责人主要是各行政区政府及政府相关部门,其职责主要是协调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相关问题。同时,处理好政府、旅游企业、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 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促进区域旅游的平衡发展。最后,应定期举行各行政区政府的联席会议,共商区域旅游合作的内容及方式,做好区域旅游业全面发展的衔接。

2、制定一体化发展规划,共建区域旅游品牌

旅游业发展规划是进行旅游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总方针。因此,首先要加快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在考虑辽宁省旅游业发展目标和经济区旅游业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一套打破区域壁垒的发展规划。同时,制定相关合作项目的专项规划和计划,由沈阳经济区旅游协调机构监督实施。其次以区域内全部旅游资源为对象,针对沈阳经济区旅游资源优势,可以通过区域、国内、国际三个层次进行旅游品牌的塑造。在区域范围内,全力塑造工业旅游品牌。对沈阳经济区工业旅游的典型代表,如沈飞航空博览园、鞍山钢铁公司、本溪市南芬区露天矿、阜新海州露天煤矿等进行联合开发,创新工业旅游产品。在国内范围,精心打造沈阳经济区温泉旅游品牌。目前,沈阳经济区温泉旅游资源整体开发水平不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在国内影响范围小,因而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温泉文化内涵,塑造“东北生态温泉城”的品牌。在国际范围内,要重视塑造文化遗产旅游品牌。沈阳经济区内的文化遗产资源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应重视本区著名的沈阳 “一宫”、“三陵”及抚顺“三京”等清代历史遗址,将沈阳、抚顺、辽阳等地的清代遗址景点联合开发,共建区域文化遗产旅游精品。

3、明确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点,推进产业融合

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需要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各城市对推进旅游一体化的积极性是内因,而快速整合和营销特色旅游资源是外因。旅游集散中心为促进区域旅游合作和整合旅游市场提供了重要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地区加快旅游业发展必备的基础设施。旅游集散中心为了吸引更多游客,设计不同的旅游线路,会不断打破行政区域壁垒,进而促进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因此,沈阳经济区应借鉴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的成功经验,加快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发挥自身的交通、集散等服务功能,推进沈阳经济区无障碍旅游区的快速形成。此外,旅游集散中心还具有宣传城市形象、分解客流及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的外显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推动,沈阳经济区应抓住智慧旅游的时代契机,建立集区域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功能为一体的“大旅游网”。通过沈阳经济区旅游信息公共平台, 宣传旅游线路,传播城市形象,让游客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优的信息和服务,使游客体验到信息和服务的一体化。

4、建立一体化保障体系,促进区域旅游合作

经济区旅游一体化目标要求的实现,无论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还是人才保障方面都需要得到政府的重视。 首先,在政策方面,政府应针对各地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发展程度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协调合作双方的利益,做到利益均等化。同时,经济区在发展重大合作项目时,应采用合作竞争制,在宏观层面牵动各城市旅游合作共生。在微观层面要建立激励机制,确保合作项目的实施,要将合作成果与各地旅游管理机构的绩效挂钩,加快区域旅游业合作的速度。其次,在资金方面,政府自身应加大对经济区旅游基础设施和重大旅游项目的投入。同时,各行政区应设立发展经济区旅游一体化的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合作, 旅游公共平台建设,区域旅游品牌营销等相关活动。最后, 旅游人才是实现旅游一体化的重要保障。因此,沈阳经济区应重视区域旅游教育资源的共享,合力培养旅游人才, 并建立相应社会保障机制及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区域内旅游人力资源的无障碍流动。

由于旅游资源分布的差异性,区域旅游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在合作中竞争成为新兴旅游区域互惠共生的关键。沈阳经济区集聚了辽宁省主要的特色旅游资源, 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为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沈阳经济区应充分利用经济、区位、资源、客源方面的优势,打破区域壁垒,形成大旅游的合作形式,塑造沈阳经济区有代表性的区域旅游品牌。

摘要:在全球旅游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实现旅游一体化是提高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重点分析了沈阳经济区实现旅游一体化的驱动机制及面临的困境,并结合沈阳经济区旅游业发展实际,提出了一体化发展观、联合管理体制、共建区域品牌及保障措施等建议。

上一篇:先进的制造技术下一篇: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