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驱动力

2024-06-11

旅游驱动力(共12篇)

旅游驱动力 篇1

城市旅游是把城市作为目的地的旅游活动。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始, 城市旅游作为旅游目的地发挥愈来愈显著的作用, 已经成为现代旅游的支柱。城市旅游的发展由众多动力因子合力推动, 涉及城市经济、 社会、 文化等诸多方面, 这些动力因子各自发挥着效用力, 同时相互关联、 协同作用构成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组成相应结构和功能, 反映了城市旅游发展综合能力。 我国的许多城市在大力培育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推进城市旅游的发展, 城市旅游已经成为当代旅游的主体。

城市旅游驱动力的构造

学者彭华提出的城市旅游动力系统模型包括引力系统、 需求系统、 支持系统和中介系统。 需求系统由主观需求和客观需求组成, 需求子系统导致消费从而引起旅游活动的开始。 中介系统包括口碑、 广告、 旅行社、 旅游交通、 服务等, 起着引导整个系统的作用。 引力系统分为物质性吸引和非物质性吸引两大类, 该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提供产品来支持整个系统的运行。 支持系统包括软硬环境, 支持系统能增强旅游吸引力和推动旅游产品的供给。 彭华的研究比较注重旅游活动的过程, 但忽略了各个系统之间联系, 而且一些系统内容有交叉。

本文参照彭华提出的这个系统, 将旅游驱动力系统分为4个子系统: 吸引子系统、 需求子系统、 保障子系统、决策子系统。 城市旅游发展驱动力吸引子系统主要包括: 旅游资源、 城市区位交通、 旅游形象、 城市文化, 需求子系统包括旅游总量、 客源市场、需要时间、 需要类型, 支撑子系统包括旅游基础设施和城市发展, 决策系统包括政策制定、 管理体制、 城市创新。

青岛市城市旅游发展的驱动力系统分析

(一) 青岛市城市旅游发展的吸引子系统分析

1.旅游资源

青岛市调查登记的旅游资源单体3617 个, 涵盖8 个主类、 31 个亚类和125 个基本类型, 认定特品级单体32个、 优良级单体1036个、 普通级单体2486个、 未入级单体95 个, 分别占资源总数的0.88% 、 28.64% 、 68.73% 、2.63% , 全市旅游资源类型多、 品种全、 级别高。 青岛市自然旅游资源单体达1117个, 占资源总数的31%。 全市人文旅游资源单体共2500个, 占资源总数的69%。 (数据来源:2013-2020年青岛市旅游总体规划) 青岛市共有A级景区84家, 其中3A级40个、4A级18个、5A级1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有9家, 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有7家。 (数据来源:青岛市旅游局官方网站)

2.旅游形象

青岛依山傍海, 红瓦绿树, 碧海蓝天, 气候宜人, 素有 “黄海名珠、 东方瑞士” 的美誉。 青岛是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世界30个最美海湾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2008年青岛承办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帆船赛, 2013、 2014年又连续举办了两届世界杯帆船赛, 是中国的 “帆船之都”。 2014年, 园艺界的 “奥林匹克” 盛会——世界园艺博览会在青岛举办, 进一步提升了青岛的城市形象。

3.城市区位和交通

青岛处在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都市圈之间, 与日本、 韩国隔海相望, 一小时飞行距离内, 青岛拥有国内多个大城市和日、 韩等周边国家大量旅游人群。 青岛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领军城市, 是整个沿黄流域最主要的出海口和最具吸引力的城市, 是世界性区域贸易中心、 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中国的品牌之都。

2014年青岛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600万人次, 在省内机场中处于龙头地位, 是华东地区继上海之后的第二大空港, 是内陆飞赴日韩的重要中转站、 华东地区区域性枢纽机场, 目前, 青岛机场共有基地航空公司3家, 驻场航空公司36家, 通航航线131条, 通航城市76个。 青岛公路交通十分发达, 到2015年1月, 已建成9条高速公路, 通车总里程达到729公里, 高速公路数量、 长度、 密度等多项指标均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第一, 并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青岛已开通了八对高铁, 通过建成的高速铁路网, 与国内重点城市之间的便捷互通正在实现。 而随着铁路北客站、 青荣城际铁路和青连铁路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 连接我国南北的重要线路都将在青岛汇集, 青岛将变成一个交通枢纽站。

4.城市文化

海洋文化、 齐鲁文化、 移民文化、工商文化、 时尚休闲文化、 奥运文化等文化相互交融, 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青岛文化。 青岛海洋文化源远流长, 又受到国外海洋文化的影响, 再加上海洋科技教育、 海洋产业比较发达, 人们的海洋观念、 海洋意识相对来说比较强烈。 经过从小渔村到现代化大都市的100多年的发展, 青岛形成了开放、 包容、 海纳百川的移民文化, 宽松的文化氛围、 多样的生活方式, 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在这里自由舒适地生活和工作; 众多的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 彰显出青岛独具特色的工商文化, 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齐鲁文化的深远影响, 使现代青岛人形成了朴实善良、 急公好义、乐于奉献等优良传统, 涌现出好市民葛路、 爱心群体 “微尘” 等一大批富有时代特色的先模人物和群体; 追求时尚、 求新求变、 悠闲从容是青岛人的重要特征之一, 时尚文化和其他文化共同构成了青岛城市文化。

(二) 青岛市城市旅游发展的需求系统分析

1.旅游总量

历年啤酒节的举行和2008年奥帆赛的举办, 推升了青岛城市旅游的热度。 表1反映了最近5年青岛旅游经济的发展概况。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 2009 年到2013 年青岛市的旅游人数和收入的总体趋势是增多的, 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 从2010年开始, 已经连续4年超过10%, 表明旅游业已经成为青岛市的支柱产业。

2.客源市场

从表1可以看出青岛市的游客以国内为主。 从国内游客的主要客源地来看 ( 图2) , 2013 年山东游客占据了57% , 江苏占据7% , 黑龙江、 河北、河南占据了5%, 其次是安徽、 吉林、辽宁、 浙江、 四川、 湖北、 山西、 北京等地的游客。 山东、 江苏、 河南客源地距离青岛较近, 交通方便, 占全部来青国内游客比重大。 从入境游市场的构成来看 (图3) , 亚洲、 欧洲、美洲是青岛入境游市场的主要客源地。2014 年, 中国入境游市场连续下降, 青岛却实现了稳步增长。 韩国游客前三季度实现了6.6%的增幅。 同时, 在青岛与法兰克福、 青岛与旧金山开通直航的基础上, 前三季度欧美市场增幅较大, 美国市场增幅达到了6.6%, 欧洲市场达到了5%。 此外, 在调整营销策略、 加大营销力度之下, 台湾市场本年度有了较大增幅。 (中国网11月3日讯)

资料来源:青岛市旅游局官方网站

数据来源:青岛市旅游局信息中心

数据来源:青岛旅游局信息中心

3.需求时间

黄志平用时间 (季节) 强度指数, 对2007-2009年青岛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人数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显示, 青岛第Ⅰ季度和Ⅳ季度是淡季, Ⅱ季度和Ⅲ季度为旺季, Ⅲ季度时间强度指数最高, 其值为146.9%, 比年平均数高46.9%。 Ⅰ季度时间强度指数最低, 其值为63.26%, 比年平均数低36.74%。 因此, 青岛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是提高青岛城市第Ⅰ季度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数量。

4. 需求类型。 在一份国内游客来青目的的图表中, 2013年观光/旅游占了62%的比例, 休闲/度假占15%, 商务旅游占8%, 探亲访友占了6%, 而会议、 购物分别占据1%。 观光旅游占了主体, 主要在于青岛市宜人的气候和优美的环境。 高层次的休闲度假还比例较低, 但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 将会成为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选择。

(三) 青岛市城市旅游发展的支撑系统分析

1.旅游基础设施

青岛市共有星级宾馆18家, 其中五星级9家, 四星级31家。 旅行社442家, 无论从旅行社数量还是综合实力来看, 均居山东省首位, 其中有4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旅行社行列。 岛城已经开放了27家旅游信息咨询中心, 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咨询服务。 青岛市目前拥有旅游购物商场10家。 (数据来源: 青岛旅游局信息中心) 青岛市目前共有11处旅游码头, 比较大的有银海码头、 奥帆中心码头、 飞洋码头、 盛世游艇码头。 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占地35公顷, 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 投资约50亿元。

2.城市发展

青岛是副省级城市, 又是计划单列市, 很多经济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 2014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青岛的GDP总量为8692亿元, 在全国城市中排名13位。 2014年, 青岛市累计进出口总额798.9亿美元, 占山东省进出口总值的近三分之一, 进出口规模在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 青岛市的工业化、 城市化、国际化发展水平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内需拉动不断增强, 重点区域加快建设,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为青岛发展城市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数据来源:青岛市旅游局信息中心

(四) 青岛市城市旅游发展的推力系统分析

1.政策制定

2005 年, 青岛制定 《 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 》, 提出了青岛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方向:“由观光型向度假型、 由数量型向质量型、 由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 转变, 使旅游业发展成为青岛市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从此青岛开启了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 社会参与的 “大旅游” 发展模式, 进入前所未有的建设高峰期。2013 年青岛市制定了 《 关于加快旅游业率先科学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 》。30项奖励补贴政策出台, 在省内尚属首次, 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2.管理体制

青岛市旅游行业管理正从微观向宏观转变。 青岛市旅游局设有旅游市场开发处、 规划发展处、 监督管理处、人事处、 综合协调处、 旅游信息中心、旅游监察大队、 旅游培训中心等处室, 管理转为宏观管理、 间接管理, 将更多的管理权力转交给行业管理协会。目前承担的主要职能是产业促进、 资源统筹、 发展协调、 服务监管。

3.城市创新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能增加旅游吸引力。 2013年2月青岛市出台了 《关于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 和《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十大科技创新工程》, 形成了 “1+10” 的工作思路, 将意见与具体实施目标相结合, 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2013年, 科技部正式批准了12个城市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青岛位列其一。 青岛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承担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和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 “双试点”的城市。 2014年12月19日, 福布斯中文版发布中国大陆城市创新力排行榜, 在25个最具创新力的城市名列榜单里, 青岛列第18位, 成为山东省唯一入选的城市。

青岛市旅游发展动力系统存在的不足

(一) 引力系统的不足

1.城市文化挖掘得不够深入

一是缺乏国际化城市的文化品牌。青岛文化活动众多, 如啤酒节、 糖球会、 祭海节、 梅花节、 蛤蜊节、 秧歌文化节等, 但是这些活动缺乏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 国内外对其广泛的认同与参与度不高, 没有形成如上海的国际艺术节、 大连的国际时装周等闻名中外的文化品牌。 二是作为文化名城的人文氛围还不够。 相对于规模地位相仿的其他城市, 青岛拥有的高等学府较少, 一流的文化人才不多, 加上建制时间比较短等因素, 缺乏一种浓厚的人文精神和优良的社会风尚。三是主题文化定位不明确。 青岛市没有基于城市自身独特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环境, 确立自己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文化定位, 只好以 “多元化” 为特点。 四是文化产业尚未深度开发。从结构上看, 图书、 影像等传统文化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而网络电视、 创意动漫、 休闲娱乐、 文化旅游、 现代会展等高附加值的业态则比较薄弱; 从文化产业单位的规模来看, 大部分比较小, 文化主体竞争力不强。

2.旅游产品开发存在不足

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具体表现在:“崂山一日游”、“ 崂山海观光游” 等短平快旅游产品, 无法让游客对崂山道教的文化内涵深刻了解; 青岛虽然也有民俗风情大型歌舞 《蔚蓝青岛》、《蓝色畅想 》 等, 但是与 “云南印象”、“刘三姐印象” 、“ 魅力湘西” 等表演艺术品牌相比, 缺乏鲜明的表演特色, 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地域民俗文化, 如糖球会、 萝卜会、 胶州大秧歌、 莱西地秧歌、 黄岛剪纸等, 地域特色和乡土特色不够鲜明, 起不到感奋游客的效应。 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目前青岛更多的依赖于海边避暑、 崂山观光等项目, 旅游产品更新换代慢, 缺乏有吸引力的新产品, 难以全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青岛市存在旅游产品开发层次不够、 高端产品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的现状。 旅游产品中观光产品、 购物产品多, 而休闲度假、 邮轮旅游、 健康养生等高端旅游产品少, 导致了中高端客户的缺失。

(二) 需求系统的不足

1.旅游接待人数在全国位次不高

2013 中国旅游总评榜组委会正式发布了2012年度中国旅游百强城市排行榜, 榜单是根据全国各城市2012年度旅游接待人数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排名, 青岛市以5717万人次位列20。武汉市以年旅游接待人数1.406亿人次位居第五, 成都市以1.224亿人次位居第六、 杭州市以8568万人次位居第10位, 青岛市旅游接待人数与3个副省级城市的差距非常大。 非副省级城市的苏州、 长沙、 洛阳、 无锡、 贵阳、 郑州也排在青岛前面, 其中苏州以8946万人次位居第九。 青岛市在这个榜单上的位次与青岛作为经济强市的地位是不相称的, 也与丰富的旅游资源不相称。 旅游空间布局的不合理, 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2.淡旺两季差别明显

每年的七八月是青岛旅游最旺季节, 各大旅游景点火爆异常。 而到了冬天, 岛城的各大景区非常冷清, 沿海一线只有零星的游客, 大街上也不见了大大小小旅游团和导游们不断的吆喝声。 许多景区 (点) 因游人过少、成本过高而被迫暂停歇业, 致使景区 ( 点) 资源浪费, 接待设施闲置。岛城酒店客房价格大幅回落, 平均降幅达到五成。 满大街都是空跑的出租车, 打车由夏季的被挑客转到现在的来挑车。

3.宣传促销不到位

宣传促销能够维护旅游品牌形象和巩固拓展客源旅游市场。 三亚市打造 “美丽和美女” 品牌, 美丽、 健康、时尚、 浪漫的形象渐入人心; 推广“清凉一夏三亚度假—— 三亚夏季旅游产品大营销推广活动”, 提升了三亚旅游品牌形象和认知程度。 青岛和三亚相比, 旅游的宣传和促销工作不到位。青岛市旅游宣传的内容单一, 主要集中在海滨风光和道教文化上。 旅游形象有待更新, 长期以来, 青岛以 “红瓦、 绿树、 碧海、 蓝天” 的形象而著称, 但是随着北方其他城市海滨旅游的开发, 以海洋为主要依托的城市旅游形象变得越来越不鲜明。 青岛市旅游宣传方式以宣传印刷品为主, 电视广告、 影视宣传等方式运用得较少, 风景多、 人情少、 静态多、 动态少等问题突出。 再一个是没有形成有效的投入和资源整合机制, 旅游宣传促销不能保持长期的声势。

(三) 保障系统的不足

1.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旅游旺季和部分时段出行难。 许多路段在旅游旺季和每天的上下班时刻, 交通堵塞的现象非常明显; 旅游旺季自驾游停车也是很严峻的问题;夏季打车难现象严重, 出租车无故拒载、 甩客、 不使用计价器高收费、 未经乘客同意擅自招揽他人同乘等严重违法经营行为时有发生; 公交车运营时间短, 游客夜间出行不便。 旅游旺季吃住难。 景点附近难觅价位适中、环境舒适的餐馆, 有些组团的游客干脆在大巴车上集体吃大碗面和盒饭;在旅游高峰期间, 经济型酒店开始出现了 “一房难求” 的情况, 价格也随之上涨, 原来一、 二百的房间涨到三、四百甚至是六、 七百元。 青岛的文化、娱乐设施不发达。 可供游客休闲的演出市场、 咖啡屋、 酒吧等场所数量少, 氛围不浓, 晚上营业时间也短。

2.区域合作力度不强

青岛市与周边多个城市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 2004年9月, 青岛与省内7个城市共同签署了 《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合作宣言》, 2012年与环渤海15个城市共同签署了 《区域联合共谋发展》 旅游合作协议。 青岛市与其他城市的旅游合作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 存在的问题较多。 区域旅游合作由政府间安排进行, 在政府提供政策平台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施, 大部分旅游企业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采取观望态度的居多, 合作难以深入持久地开展。 区域旅游协作的发展运行一直依靠一种非制度化的协作协调机制, 这种协作协调机制一般表现为 “旅游协作会” 或 “联席会议”, 整个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不足, 协作中的协调、 规划、 指导、 服务功能比较脆弱。 区域旅游合作中短期行为居多, 多是旅游线路和旅游客源的合作, 在旅游其他要素合作上表现力度不够。

(四) 决策系统不足

1. 政策法规的制定跟不上旅游发展的需要

一是旅游新业态缺乏规范标准和政策的支持。 青岛旅游产业结构正面临着一个大的调整, 包括部门结构的调整、 地区结构的调整、 组织结构的调整、 产品结构的调整、 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调整推动了一系列新型优势产业的产生, 比如体育旅游、 会展旅游、 邮轮旅游、 农业生态旅游等。 这些新的旅游业态标准建设滞后、 存活空间不足、 发展基础不牢固, 急需政府部门出台政策法规, 对他们的经营给予必要的支持和规范。 二是政策法规调整不及时。 崂山风景区在1986年完成总体规划编制, 1990年制定并实施了 《青岛崂山风景区管理暂行办法》, 而在随后的20多年中, 崂山和周边城乡发生了巨大变化, 风景区的管理急需新的规划和立法出台。 而新规划和法规迟迟未出台, 导致景区开发强度过大, 违法建筑得不到很好的控制, 在景区保护上也缺乏一个支撑。

2.管理机制滞后

产业统筹力度不够, “大旅游”的格局还没有形成。 旅游业是一个的涉及到很多行业的综合性产业, 而各行业的主管部门都有本身的管理职能。因此要实现旅游业的有效管理, 必须实现相关部门的共同管理。 青岛市目前尚未形成这样的管理体制, 旅游市场存在 “职责不明、 责任不清、 推诿扯皮、 效率不高” 等问题。 例如, 青岛的海上旅游在交通、 旅游、 海事、工商、 公安、 城管等多个部门分头管理下, “小、 散、 乱” 问题突出。 部分旅游景点和接待设施政企不分。 部分景点和接待设施名义上由公司管理经营, 但实际上这些公司都是行政管理部门的下属单位, 政企不分现象突出, 导致了管理方法落后和生产行政化。

青岛市动力系统的优化与完善对策

(一) 增强引力系统

1.开发城市文化

一是通过挖掘、 宣传城市文化, 增强城市文化的号召力。 合理保护和科学开发欧陆风情区、 八大关保护区、工业遗产保护带、 名人故居、 历史文物古迹, 留存城市文化和延续历史文脉; 设计并宣传能够体现青岛城市文化特色的形象标识和口号, 塑造青岛旅游的新概念和新形象, 提高青岛旅游的知名度和认同感。 二是通过举办节庆会展和赛事, 扩大城市文化的影响力。 在高质量地办好 “ 国际啤酒节”、“中国国际海洋节”、“国际帆船周”、“国际服装周” 的基础上, 筹办好各种科技、 产业论坛, 推进国内外城市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资源, 办好海云庵糖球会、 萝卜会、 崂山论道等民俗文化活动, 创办山东半岛民俗文化展示区。 三是繁荣城市文化主题艺术品创作。 在 “蔚蓝青岛”、“蓝色畅想” 等节目的基础上, 再重点培育崂山风景区实景演出、 港中旅海泉湾大型演艺、 奥帆中心海上实景演艺等有固定场所的演出, 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城市文化演艺品牌; 影视和音乐作品创作要着重体现青岛的海洋文化、 齐鲁文化、 移民文化、 品牌文化等, 涌现出一批能代表城市形象的影视、 音乐作品。

2.深度开发旅游产品

提升传统观光类旅游产品。 开发新的旅游海域、 航线, 引导海上游艇升级换代, 推进海上旅游发展。 抓住承办2008年奥运帆船比赛契机, 积极承办帆船、 滑水、 航海模型表演等国际海上赛事活动, 融合观光与体育专项两个旅游产品。 进一步发挥青岛海洋科研优势, 建设和充实海洋科技馆、海洋博物馆和海军军事博物馆, 使观光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得到提高。 利用中山路和八大关等近代欧式建筑景观, 打造异国建筑艺术观赏区等, 提高观光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

完善高端旅游产品体系。 要围绕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定位细分市场, 开发适合青岛旅游定位的产品。 针对欧美市场, 主推邮轮旅游、 帆船运动、齐鲁文化等。 在青岛港客运港区, 按照国际一流标准规划建设邮轮母港, 大力发展环球和近洋航线。 根据日韩游客爱好高尔夫球运动的特点, 开辟多种趣味组合的高尔夫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组合, 使高尔夫旅游产品内容丰富。 针对港澳台、 东南亚市场, 主推青岛国际啤酒节、 海洋节、 国际服装周等 “节会游” 产品。 针对俄罗斯市场, 主推海滨度假、 健身疗养、 购物旅游产品。 针对国内的高端旅游客户, 打造海滨度假、 海上运动、 商务旅游、 工业旅游、 会展旅游、 特色节会等品牌。 针对市内的高端旅游客户, 要着重发展旅游观光、 采摘垂钓、 餐饮娱乐、 避暑度假等旅游产品。

(二) 增强需求子系统

1.提高旅游可进出入性

依托航空和高速公路、 高速铁路等构筑青岛市辐射国内外、 方便游客进出的旅游廊道。 与航空公司合作开通新航线、 加密重点航线, 使航线网络能够覆盖所有的省会城市以及日韩两国的重要城市, 逐步增加河北、 河南、 安徽等重要客源地的航线。 加快济南至青岛高速铁路建设, 形成 “济青1小时经济圈”, 加快青连高速建设, 拉近青岛与日照、 连云港、 上海等城市间的时空距离。 加快建设青龙高速公路、 董家口疏港高速公路、 威青高速接青兰高速连接线工程等高速项目, 改造滨海公路、 环湾大道、 青银高速等干线公路。

提高旅游景点通达度和相对连通性。 在青岛山公园炮台遗址的东面或北面开辟一条新的旅游线路, 在太平山修筑一两条山间道路或人行山路, 改变太平区缺少旅游线路或连通不好的状况。 配套公交车、 出租、 地铁等便利的交通设施, 保证邮轮 (接驳) 码头与旅游景点、 购物景点、 火车站、汽车站、 机场的快速通达, 实现邮轮与城市的无缝衔接。 开辟前海至海岛的航线, 东翼开通前海至大管岛、 小管岛、 田横岛航线, 西翼开通前海至竹岔岛、 灵山岛、 斋堂岛航线; 同时开辟岛与岛之间的航线, 形成环岛旅游线路, 串联各景点。

2.发挥旅游假期的拉动作用

2008 年我国节假日调整后, 法定节假日和周末休息日增至115天, 再加上职工带薪年休假, 一年中平均休假时间超过1/3。 城市居民休假时间的增加为中近程旅游规模扩张带来了发展机遇。 青岛市要充分利用好假期对旅游的拉动作用, 根据不同的假期设定不同的主题来吸引游客。 例如, 春节期间举行系列民俗文化活动, 五一期间举办登山活动, 十一期间开展水果采摘活动。

3.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宣传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 制作与旅游有关的电视节目。现在很多卫视播放了 《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 》 等一些品牌节目, 带火了很多景点。 青岛也可以制作一些有看点的影响力大的节目或者影视剧等, 去宣传和推广青岛的旅游产品。 旅游宣传走进公交车。 公交车移动电视广告能够贴近消费群体, 影响他们的决策。 在主要旅游客源市场和潜在的客源市场的公交车上, 全天滚动播出一定时间的旅游宣传广告, 全方位、 多视角展示青岛秀美的自然景观、 多彩的人文风情。 建设好门户网站。 针对主要旅游群体, 提供涵盖吃、 住、 行、游、 购、 娱的有效信息链接, 关注潜在的旅游者的需求, 及时更新他们可能需要的信息与服务。

(三) 完善保障系统

1.完善旅游设施

在东岸、 西岸、 北岸三大主城区分别选址建设旅游集散中心, 依托主城旅游码头规划建设两到三处海上旅游集散中心, 成为方便广大游客到青岛市旅游的服务平台。 合理的规划建设地铁、 轻轨等高效运输工具; 逐步提高公交车的覆盖率、 准点率和运行速度, 视乘客数量来增加或减少班次, 适当延长公交车的夜间营运时间; 在主要景点周围建设停车泊位, 方便外地团体游客和自驾车游客停车。 在大景区周边或游客集散地增加饭店数量, 提供多样化、 多层次的餐饮服务, 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为解决旅游旺季住宿难问题, 可以借鉴南非世界杯期间的经验, 新建和改、 扩建家庭小旅馆; 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将游客吸引到郊区住宿, 以缓解市区压力。 建设一批参与性、 体验性强的高档娱乐场所, 积极规划建设咖啡、 酒吧街等特色街区, 丰富夜间的娱乐内容。

2.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区域旅游合作要由旅游企业为主体实现具体的合作。 政府部门为旅行社牵线搭桥, 使青岛旅行社与烟台、威海、 东营等地的旅行社在旅游线路产品的开发、 资金的流动、 资金的共享以及人才的流动等方面展开广泛的合作, 达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效益的最大化。 建立制度化的协作协调机制。成立跨越行政边界的半岛城市群旅游合作委员会, 其权力来自各合作伙伴, 在省旅游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下进行协商和协调; 共同制定旅游宣传促销、旅游资源保护、 旅游人才培养等发展规划; 共同制定各项区域旅游业发展政策, 为合作方提供一个相对公平和平等的竞争环境; 设立区域旅游合作基金, 各方按照开发规模的大小出资, 基金可以为一些旅游项目的发展贷款或者支持旅游人才的培养。

3.打造和谐旅游环境

加强旅游诚信服务建设。 积极开展山东省组织的 “诚信旅游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建立健全旅游诚信体系与运行机制, 树立诚信服务意识, 打造优良和谐的旅游诚信服务环境。 完善旅游安全保障与救助体系。 该体系主要包括旅游安全事故监测处置机制、旅游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机制、 环境灾害预警机制、 旅游突发事件救助机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旅游保险机制。为推进旅游大项目建设, 优化旅游投资环境。 建立项目审批 “绿色通道”, 提高审批效率; 完善招投标程序, 确保整个环节的公开、 公平、 公正; 搭建政府与投资商对话平台, 及时了解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四) 优化决策系统

1. 制定符合旅游发展需要的政策法规

针对目前出现的体育旅游、 会展旅游、 邮轮旅游、 农业生态旅游等新的旅游业态, 相关部门充分调查研究, 制定和出台相应的政策、 措施、 规范和标准, 在财政、 金融、 税收、 奖励等方面对其给予支持, 使之得到规范管理和有效激励, 推动旅游新业态的快速、 健康、 持续发展。 及时修订和完善旅游政策。 为了使旅游政策实用而不过时, 应该注意研究新情况, 及时修订不合时宜的条文, 不断补充和完善, 使旅游政策发挥出最大的支持效益。 可以由过去提供具体的实惠政策, 转变为引导市场投资上; 可以由过去倡导开发建设, 转变为适当加强旅游调控上。

2.提高管理效益

成立市旅游委员会, 并赋予其名至实归的协调管理权限, 主要有: 构筑 “三城两线” 旅游发展新格局和推动旅游业升级, 组织协调有关旅游的海湾、 沙滩、 海岛、 山岳、 宗教文化、海洋文化等旅游资源各类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 负责指导邮轮母港、 海军博物馆、 数字文化体验中心、 藏马山乡村旅游度假区等重点建设项目的规划编制和方案的审查、 审批工作等。通过旅游委员会的组建和运行, 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及其与城市发展的互动相融提供切实有效的制度保证。 推进旅游景点的政企分开。 崂山风景区等景点应逐步实现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 管理部门的职能仅限行政管理。景区经营权则由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旅游集团公司行使, 负责游客服务、 景点维护和市场营销。

摘要:该文按照旅游系统结构理论, 将青岛市城市旅游动力系统分为吸引子系统、需求子系统、保障子系统、决策子系统, 每一个子系统又分为几个更细小的功能模块, 对每一模块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展开深入的分析, 得出青岛市既有旅游资源丰富、城市形象佳、交通便捷等优势, 同时也存在着城市文化挖掘不够深入、旅游季节性明显、管理机制落后等不足。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与优化青岛市城市旅游动力系统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旅游,驱动力,发展,青岛市

参考文献

[1].冯进松, 代媛媛.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以桂林市为例[J].市场论坛, 2006 (2) :65-67.

[2].邓炫.南宁市城市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 2012.

[3].黄志平.青岛旅游客源市场时空结构定量探析[J].商业时代, 2011 (13) :113-114.

[4].周建亮.青岛邮轮母港项目获核准[N].青岛日报, 2013-02-27 (1) .

[5].丁金胜.风景区-景中村协调发展研究---以崂山风景区为例[J].农业经济, 2015 (5) :65-67.

[6].丁金胜.关于发展高端旅游产业的思考---以青岛市为例[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5) :9-13.

[7].隋玉正, 李淑娟, 陈戈.基于GIS的青岛旅游交通网络空间分析[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06, (2) :103-106.

[8].郭舒, 丁培毅, 曹宁.边界旅游中的跨界组织间合作行为研究[J].旅游学刊, 2008 (7) :62-66.

[9].曹玮.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以南通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 2010.

[10].杨泸.四川省天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初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2) :149-152.

旅游驱动力 篇2

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理论在走马镇旅游规划中的实践

在走马镇旅游发展规划的.实践中,运用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理论,设计了走马镇旅游开发动力模型,并对走马镇旅游规划进行了策划创意和项目设计.

作 者:牟红 程乙昕  作者单位:重庆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重庆,400050 刊 名:重庆工学院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年,卷(期): 17(6) 分类号:F590 关键词:动力机制   旅游规划   驱动因素  

循环经济:旅游发展新动力 篇3

“能够把投入风景区的垃圾捡回来实现再利用,这就是实行旅游循环经济的一个典范”。

邹统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同时也是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带头人。荣获“2005年度影响中国旅游业的十大新闻人物”入围奖的他,谈起旅游,一下打开了话匣子。

《经济》:旅游循环经济要求按循环经济理念进行开发和开展,通过资源循环持续利用、清洁生产,以保护旅游资源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请您谈谈循环经济理论对发展旅游的原则要求?

邹统钎:旅游循环经济是按照“3R”原则来要求的。即: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即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产品的再使用(Reuse)原则,即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即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尽可能减少对物质的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以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

《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实施旅游循环经济战略,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要求和重要途径。您如何看待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的关系?

邹统钎:传统经济更多强调的是一种线性的生产方式,也就是说任何的物质和能源都是采取一次性的消耗,变成废弃物。而循环经济更多强调的是环形的经济,重视多次利用,循环利用,尽可能减少对物质方面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

这两个经济方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给自然环境方面的假设完全不同。之前的传统经济认为大自然中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即把整个自然环境当作材料厂,最后作为垃圾场,投回到大自然。而现在的循环经济更多的侧重于大自然中的资源是有一定的限量的,强调要尽可能节约有限的资源,而不是把废弃物投入到大自然中污染环境。这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原来更多强调的是线性经济,而现在强调循环经济,这两个观点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后者比前者要科学,先进很多。

《经济》:实现旅游循环经济需要依靠哪些方面的保障?

邹统钎:一般来说,旅游循环经济的实现需要三个层次方面的保障。1、观念层次:要转变传统的两种观念:一是“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二是“环境投资是旅游企业的负担”。应该认识到旅游发展会对环境产生消极影响,环境投资是旅游业重要的竞争手段。如瑞士流森湖度假村强调的是“享受自然比享受舒适更重要”;奥地利维也纳黑天鹅集团则提出“提供循环与再生物品,减少浪费”;美国的旅游业也形成了“安全、无公害”的共识。举一个非常有名的例子,张家界风景区早些年因为对这些方面不太重视,对森林方面造成破坏以及水污染,世界遗产组织差点把张家界风景区“世界遗产”的牌子给收回。为了挽回损失,风景区方面把新修建的建筑物都拆掉,拆掉的建筑物损失达到3亿多,相当于风景区成为世界遗产之后十多年的门票收入之和。

2、社会经济体制层次:①建立旅游者道德准则:让游客认识到高质量的旅游经历有赖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树立只购买对环境负责的公司的产品的准则。游客方面是最大的参与者,其行为正确与否对于景区的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游客再进入旅游景区后,能够把自己产生的个人垃圾带出景区,那么对于景区的保护无疑能够起到决定的作用。在西方国家的任何旅游景点,都特别强调游客个人对于环境的保护,形成固定的理念。②产业道德准则:旅游企业采用对环境敏感的方式开发与经营,并保护自然环境,决不经营动物皮毛旅游商品。同时,作为旅游企业方面来说,也要求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要遵循“3R”原则,尽量减少原材料的消耗,避免环境破坏,尽量食用可再生能源材料,比如说光能、风能。尽量减少对于一次性能源的使用,比如说煤,比如说石油。③产业指导分针:政府管理上重视多种目标平衡,多种利益协调。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要逐步向公众宣传这种意识,同时在政府税收方面对于采用绿色材料的企业要适当给与优惠和鼓励,对于实行循环经济的企业在社会设施改造方面给与补贴,比如说煤改气、柴改电工程,这对于实行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三,科学技术层次:①实施垃圾冰冻与回收;②建设绿色旅游设施:建设依赖于自然的旅游住宿设施,保存典型建筑风格,少建钢筋水泥高建筑,采用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建筑风格,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应尽量采用可回收建筑材料;③节约能源(使用绿色能源),节约资源:使用可再生资源(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不用煤、不用电、不用油;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以减少石油能耗的增长,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自然资源。在日程经营中节约用水;减少使用洗涤剂,避免造成水污染;纸张回收利用;④开发绿色食品;⑤构造绿色交通。

只有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层次的保障,四个人群的参与,才能保障绿色循环经济的顺利进行。

《经济》:旅游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涵盖旅游的开发活动和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和旅游区的工业、农业等各类社会活动,对于法律、规章制度方面有哪些要求?

邹统钎:在我国,目前对于绿色循环经济在法律法规方面的保障还不是十分完善。相对来说,在一些绿色循环经济发展得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做得比较多的一项活动称为“生产标识运动”,一些绿色组织比如“绿色环球”生态标识运动。这些都需要通过企业,通过认证来进行,以纠正企业的一些行为,保障绿色循环经济顺利进行。

另外,有些国家比如说地中海,尤其是加勒比海岸的一些国家,这些旅游业相对来说比较发达的地方,为了保护环境,对于通过认证的一些企业在税收上给与减免,在能源升级方面给与政府方面的补贴。在英国有一个“绿色企业”计划,这个计划包括好几项内容,比如说“对话平台”,经常召集一些相关人士就“绿色旅游循环经济产业”开展讨论论坛,交流彼此的思想和经验。以期通过从这方面提升人们环保的意识和观念。

现阶段相对来说比较强制的一个措施就是,对于旅游景区之内开设的饭店,必须通过“环境影响评估”,否则不予开设。“环境影响评估”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相应饭店开设之后对环境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此种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影响强度会达到多大,以及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尽量避免负面影响带来的后果。

《经济》:据了解,旅游业是一个依靠自然秉赋和社会遗赠的产业,资源是其出售对象的组成部分。那么在旅游业中分析和探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和价值?

邹统钎:在我看来,现实意义和价值一共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的重大战略措施。第二,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第三,发展旅游循环经济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商机。举例说明,我最近正好做了一个有关绿色循环旅游经济的项目——“蟹岛”项目。其起源来自开发商希望为北京市民塑造绿色田园生活环境,它最主要强调两个方面,其一,为市民提供绿色食品。其中的绿色项目全部采用“天敌防治法”代替“药物防治”,即不使用化学品,不使用农药,所有的物资都是纯天然的。其二,塑造绿色的田园风光。通过这两点,来满足游客的需求。“蟹岛”项目的重要性在于,循环经济到了最后会变成重要的营销战略和竞争策略。而循环经济同时又对于促进资源持续利用起了重要的作用。

《经济》:您如何评价现阶段我国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邹统钎:现阶段公众对于我国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识可能不是很强,但是游客对于保护环境、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识在逐步增强。公众教育的增强主要依靠道德教育,目前此种情况已有很大改善,比如出境游之前对游客进行短期环保教育可以达到预想之外的效果。

我国旅游循环经济的前景是乐观的,但是道路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其关键在于企业不要把对于环境的投入当作一种负担,而要将其视作企业营销的手段,竞争的砝码。

建立循环经济最害怕的就是“循环不经济”,即花费大量的精力和物质投入,但最后投入却并不产出,达不到平衡的状态。

旅游驱动力 篇4

自2012年以来,我国入境旅游中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外国游客数在持续负增长,而这种低迷态势还将延续数年[1]。同时,面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着力落实“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的转变,这些都使旅游目的地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巨大的挑战。然而,新形势下国际跨境旅游流的结构与行为方式多样,目的地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与城市功能的完善日益复杂,两者既彼此作用,又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具有多重反馈的耦合巨系统[2]。一方面,跨境旅游的发展通过人员流动、经济带动、文化沟通、信息交流等对目的地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冲击影响;另一方面,目的地城市对入境旅游流的进入产生相对响应,做出主动或被动的城市功能调整,这又进一步影响着后续入境旅游的发展。因此,在这种双重作用反馈机制下,有必要研究基于客源地、入境旅游流与旅游目的地“驱动力—状态—响应”关系的旅游目的地发展,以期为旅游目的地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旅游供给与需求平衡才能保持自身健康的发展[3],因此旅游流的驱动与目的地的有效响应实现了旅游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也达成了旅游系统的基本构造。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来,国内外诸多文献陆续展开了探讨。①在研究内容方面,大量研究都聚焦于形象耦合[4]、交通耦合[5,6]、旅游流和目的地城市耦合协调度与时空分异等领域[7,8],研究偏重于对单要素的考虑[9],而缺乏将客源地作为变量的探讨。②在研究方法方面,国内外在对旅游流和旅游需求预测研究时,较多地运用ARIMA模型[10]、时间序列模型[11]、回归模型[12]、面板数据、结构方程模型[13]等方法,而对旅游这样一个涉及甚广的大产业,以系统论的角度进行解读将更为贴切。③在研究视角方面,颇具地理学和社会学特征的“推—拉理论”应用得更为广泛,如Dann[14]、Yuan[15]、Uysal[16]等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与理论梳理,但均着眼于客源地和目的地,缺少以状态量为基本切入点的研究,即将旅游流本体作为重要的表征却没得到相应的强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驱动力模型中,很多研究将客源地推力和目的地拉力笼统地划为旅游驱动力。笔者认为,驱动力实则更倾向于表征内在动力,即客源地推力;而目的地拉力则表征为对客流的响应。鉴于此,本研究将从宏观视角出发,借鉴国内外文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与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参照可持续发展中的“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式,均衡地探讨客源地、旅游流与目的地之间的关系。

2 评价体系构建

参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DSR)模型[17],本文构建了入境旅游流DSR模型。DSR模型的基本结构为:客源地内部驱动促成游客出游欲望(驱动),游客的出游行为形成旅游流(状态),景区相应的做出反映(响应),响应之后的变化又通过旅游流得以表征体现,完成“驱动力—状态—响应”的模式。

基于上述框架,结合指标选取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数据的可获性原则,本文借鉴相关文献,分别对客源地驱动力、旅游流状态与目的地响应建立了指标体系。

2.1 客源地驱动力指标体系的建立

客源地驱动力具体所指为旅游流的需求侧,目前学界有社会宏观视角与个体微观两种阐释视角[18],出于研究体量匹配考虑,以及传统需求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沿用社会宏观视角对入境旅游流的驱动力进行分析。客源地指标主要参考杨兴柱[19]、Ledesma[20]等人的相关指标,选取代表客源地经济能力、需求潜力与人文发展的人均GNI均值、出游率、闲暇时间、人文发展指数等4个指标。其中,人均GNI均值是指人均国民总收入,能反映客源地的居民经济水平;人文发展指数是客源国人文发展成就的总衡量,体现了健康、教育与生活水平,是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带薪假期及公共假期是闲暇时间的重要指标,侧面反应了客源国出游的机会与潜力;出游率则直接体现了整体的旅游出游水平和能力。

2.2 旅游流状态指标体系建立

直接反应旅游流状况的是客流的流质、流量与流速,然而这三者直接制约于客源地的驱动效果与目的地的响应状况。结合相关的文献[7,18],入境旅游流一项选取旅游人次、旅游花费与旅游时间为基本测度指标。其中,入境旅游总人次代表旅游流的流量,主要指入境旅游者和入境“一日游”的游客,既包括外国人又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居民;旅游花费表征了旅游流的流质,反应了旅游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强度,能体现旅游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均衡状态;旅游时间则理解为旅游流的流速,具体是指人均停留天数,可从侧面反应目的地的供给规模、水平和内容的多寡。

2.3 目的地响应指标体系建立

城市在作为旅游目的地提供旅游服务功能的同时,还要兼顾其生产功能、管理功能、协调功能、集散功能和创新功能,这些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本文对目的地城市的响应的考虑,不仅要针对入境旅游识别出目的地城市响应的关键因素,更要将入境旅游流置于目的地城市中进行考量,以期得出目的地针对入境旅游流进行整体性响应的关键要素。

主要是:①城市经济因素。有学者指出,从旅游业中获益最多、发展最快的是那些以庞大多样的经济为基础的城市,这些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不是以旅游业为主要经济依靠[21]。这是城市旅游研究中的悖论,恰好从侧面证明目的地城市自身的经济发展对旅游的影响力。目前,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最直接的标准是GDP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第三产业收入占GDP比、进出口贸易总额、城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星级饭店固定资产、专利授权项。②交通区位因素。旅游区位是指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的相关位置与可达性。城市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优势突出,可吸引大规模旅游客流,以较低的投资获取较高旅游收益,从而推动城市旅游优先快速发展。由于地理位置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在测量一个城市的交通区位时,本研究主要选取交通总客运量、自然区位交通便利度综合指数与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工具三个指标。③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是由与城市整体互相关联的人文条件(如经济、政治、文化、历史、人口、民族、行为等基本要素构成)和自然条件(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土壤等诸要素的总和)综合构成的。因此,为了使代表性与可操作性更强,本文选取城市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可吸入颗粒浓度年平均值、普通本科院校数量、历史文化类场馆数量、城市管理水平、刑事立案数与交通事故发生数为主要评价指标。④旅游资源因素。旅游资源一般包括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国外学者通常将旅游资源称为旅游吸引物,是指旅游地吸引旅游者的所有因素的总和。由于城市所处的地理区位和历史底蕴背景不同,在旅游资源特征和属性上呈现出差异性。本文沿用前人指标,设定3A级及以上景区数量、世界遗产数、资源密度为基本测度内容。⑤服务与设施因素。旅游接待、旅游组织、旅游交通等服务活动与服务设施是旅游活动的支撑系统,也是构成旅游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包括服务质量整体评价水平、三星级以上饭店数、国际旅行社数量、从业人员数、从业人员文化水平等方面。⑥信息与营销因素。信息不对称性、不完全性及其成本会制约市场机制运行及资源配置效率。信息的全面性能让客户在旅游之前就能很好地了解到实地信息,从而刺激他们对旅游地欲望的增长,网络营销减少与客户的直接接触以增强亲和力。研究包括每万人拥有移动电话数、每万人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英文旅游网页信息总量、国内外展会、展览数量。综合上述分析,形成客源地驱动、旅游流状态与目的地响应的指标体系,见表1。

3“驱动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构建

整体旅游流是单个旅游个体行为的最终综合显现,本文兼顾个体微观视角与社会宏观视角,研究“点”(入境旅游流、客源地与目的地城市的接触点)对“面”(目的地城市对入境旅游流整体反应面)的影响。

3.1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考虑到分析数据的可获得性、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选取京津冀区域的北京市、长三角区域的上海市、珠三角的广州市、成渝地区的成都市、西北部的西安市、西南部的昆明市等六大城市为例,对客源地、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城市之间的“驱动力—状态—响应”动力因子进行量化处理分析。

驱动力因素的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2015年的《国际统计年鉴》和2015年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其中,入境旅游总人次等9个指标均来源于2015年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并依据相关数据直接获得或经过运算得到。主体客源国的人均GNI均值、主体客源国的平均人文发展指数、主体客源国的带薪假期均值与主体客源国的公共假期、主体客源国的游客平均出游率4个指标是依据到访六大目的地城市的外籍游客构成比例与该国相应指标乘积的均值。目的地城市的响应因素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和该目的地城市2015年的《城市统计年鉴》。

因子分析是通过降维方式将多个变量归并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在尽量不损失信息的前提下获取更多信息,简化数据结构,避免主观随意性。鉴于指标体系内数据清晰明了且有统计数据支撑,并能有效呈现旅游流与目的地城市的指标归并,因此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评价。

3.2 因子分析结果

我们将上文所构建的因子指标带入SPSS中进行因子分析,以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对系统因子进行提取,因子旋转采用最大方差法。由于“旋转因子后载荷值小于0.4或两个因子上的载荷同时大于0.4者予以删除[22]”。经过因子淬炼,该研究在剔除X5、X7、X12、X19、X21和X30后,目的地响应部分剩余指标共提取出4个公因子。其中,X1、X2、X3、X4、X6、X22、X23、X24、X25、X26归并为一个维度,即原指标体系准则层中的城市经济与社会环境可提炼为一个公因子,共同反应了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此定义为经济社会动力因子;X8、X9、X10、X16、X17、X18与X20归并为第二个维度,即准则层中的旅游资源与交通区位提炼出一个公因子,反应了区位与交通对旅游流的响应,因此可定义为资源区位动力因子;X11、X13、X14与X15在第三个主因子上占有较高载荷,这些指标属于准则层中的服务与设施维度,因此定义为服务设施动力因子;X27、X28、X29体现了信息与技术对城市旅游发展的主导作用,因此命名为信息技术动力因子(表2)。客源地驱动力系统指标归并为一类,旅游流的状态指标剔除Z7后归为一类。该部分的分析指标结果显示,KMO统计值为0.837,方差近似值为1237.217,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水平p值=0.000<0.05,所选指标累计解释变量达到了92.227%,解释效果良好,见表2。

3.3“驱动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解析

旅游流是旅游地理学的经典问题,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是旅游人地关系[23]。斯宾塞和托马斯指出,自然要素、人口、社会组织和技术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探讨人地关系的主要内容[24]。自然要素指人类生存发展提供的空间与资源,人口指区域内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群体,社会组织主要指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环境,而技术主要指实现特定目标的手段[25]。推此即彼,本文所提出的响应模型与上述理论高度吻合:经济社会属于制度文化,主要展现方式是通过社会组织达成;服务设施属于精神文化,直接对象是人,即游客,“客”与所在地“主”的互动要在服务与设施中实现;信息技术则属于物质文化,是目的地实现入境游客青睐的手段,技术发展为目的地提供吸引力保障;资源区位则是旅游形成的基础,是经济社会、服务设施与信息技术的空间承载。与人地关系的模型原理一致,响应要素之间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六对联系带,每对联系带都受到另外两个因素的影响,因此该模型所反映的系统具有复杂的关联。

客源地的驱动力系统与旅游流状态量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具体而言,旅游者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现实和潜在驱动力的有机组合,进入旅游媒介到达目的地,从而促成旅游流流动。借由上述量化分析,可将客源地驱动力、入境旅游流状态与目的地城市的响应模型有效衔接和整合,组成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状态—响应”动力系统。因此,本文构建了“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图1)。

3.4 模型计算结果

由于入境旅游流DSR系统主要作用机理是客源地驱动,旅游流直接反应,目的地城市被动响应,对目的地响应系统的分析对城市调控策略尤有价值,因此本文将重点对各城市响应系统进行探讨。可根据公式F=51.787F1+21.223F2+16.149F3+7.785F4计算出6个城市的目的地响应力得分与排序(表3)。式中,F为城市响应力得分,F1为经济社会因子取值,F2为资源区位因子取值,F3为服务设施因子取值,F4为信息技术因子取值。系数为各个公因子解释方差的比重,其中经济社会因子权重最大,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越好,对入境旅游响应就越强;其次是资源区位因素,体现在资源禀赋和交通区位上,占有较大比重;第三是服务设施因素,服务环境越好,越能吸引入境游客;第四是信息技术因子,所占比重较小。

从表3可知,在入境旅游综合响应方面,居于前三位的是北京、广州和上海,而成都、西安与昆明相对较弱。由此可见,一线城市对入境旅游流的吸引力更大,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社会发展对城市应对入境旅游的作用明显,研究结果印证了王璐璐等人关于城市发展与旅游协调度的研究成果。从经济社会因子来看,广州得分最高,说明它与港澳之间的经济往来与社会文化共通成为其入境吸引的巨大推动力;以资源区位来看,北京居首毋庸置疑,政治经济中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其成为入境旅游的首善之区;从服务设施方面来看,成都的旅游吸引力较强,“休闲之都”服务至上,名副其实;从信息技术来看,上海的得分最高,上海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都市,信息和技术的相关因素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最明显。

4“驱动力—状态—响应”系统动力学模拟

在对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状态—响应”系统的概念模型构建后,有必要对其进行精细化与具体化操作,了解其运作的内在机理。依据前文的指标体系与概念模型,藉由边界界定和模块分析进行机制解读。

4.1 系统边界

系统的构建是需要有明确边界的,这样才能呈现其内部的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26]。如前文所述,入境旅游流即所谓的O-D流,即由客源地到目的地的游客流。因此,研究所搭建的系统范围需要囊括客源地驱动力子系统、旅游流状态子系统与目的地响应子系统。其中,响应子系统包括经济社会、交通区位、服务设施与信息技术。所有上述因素在边界之内彼此连接,互相作用,最终编织成了一个复杂的“驱动力—状态—响应”网络。

4.2 系统动力学模型

系统动力学的研究重点在于自反馈机制的系统动力学问题。为了研究系统的反馈结构,首先要分析系统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进而追索因果与相互关系,然后把它们重新联结一起形成回路。因果关系分析是本文开展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的基础,直观明了,因此对系统及其子系统包含的关键因素进行归并后,以定性逻辑进行分析。由于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发生关联的必然中介是旅游流,因此本研究将分别构建客源地与旅游流,旅游流与目的地之间的关系系统,再进行整体系统的整合。

主要是:①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城市经济社会系统(ITF-ES系统)。在ITF-ES系统中,入境旅游总人次对目的地经济和社会产生现实与潜在驱动力,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使旅游投资总额上涨,在地区旅游接待能力和目的地吸引力方面都有提升,带来更多的入境旅游者,实现旅游外汇收入增多,进一步促进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此外,城市管理水平在地区经济发展下得到提升,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加之城市安全水平为潜在游客到来提供保障,城市旅游需求增加,进一步提升城市旅游接待能力,最终促进地区国民经济发展。②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城市资源区位系统(ITF-RL系统)。在ITF-RL系统中,旅游资源质量引起入境旅游总人次增长与入境旅游人均停留时间延长,使旅游外汇收入增加,促进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上涨。此外,城市交通区位的优势增涨带来了大量游客,对目的地景区资源产生正负向影响,导致纠偏行为出现。③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城市服务设施系统(ITF-SF系统)。在ITF-SF系统中,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发展为旅游投资提供支撑,进一步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接待水平提高。另外,对旅游科研的扶持使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增强,进而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在整体目的地旅游接待水平提高的背景下,入境旅游人次增多,正向反馈地区国民生产总值。④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城市信息技术系统(ITF-IT系统)。在ITF-SF系统中和在目的地城市经济发展推动下,通过对固定资产和旅游业投资,旅游信息化水平与商业环境发展水平得到提升,而城市科研资金投入比重的增加间接或直接促进两者发展,从而吸引入境旅游者到访,增加旅游外汇收入,正向反馈区域国民生产总值。⑤入境旅游流与客源地子系统(ITF-OS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客源地人口的经济收入直接决定了出游能力,人文发展指数很大程度上影响出游需求,这两者决定了潜在游客数,而出游率则直接反应了潜在游客转化为现实游客的比例,多因素共同促成旅游行为发生。

结合分述结果,引入辅助中间变量,以反映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过程,得到“驱动力—状态—响应”动力系统整体的因果关系,见图2。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本文借鉴国内外文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国旅游六大典型城市的统计数据,利用因子分析与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对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进行了探讨,得到以下几条结论:①建立了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的指标体系。该体系由客源地驱动力、入境旅游流状态与目的地响应三个部分构成。其中,客源地驱动力主要包括消费能力、人文发展指数、闲暇时间与出游率,共计4个指标;旅游流状态量包括旅游人次、旅游花费和旅游时间等,共计9个指标;目的地响应主要包括城市经济、旅游资源、服务与设施、交通区位、社会环境、信息与营销等,共计30个指标。②构建了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状态—响应”的概念模型。通过对指标体系进行因子分析,构建了客源地、旅游流和目的地的“驱动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其中,驱动力变量和状态量各归为一个维度,目的地响应则划分为经济社会、资源区位、服务设施与信息技术四个维度;目的地响应模型与“人地关系”模式具有高度的吻合性:经济社会对应社会组织,资源区位对应自然要素,服务设施对应人口,信息技术对应技术。同时,结合六大城市分析发现,指标中经济社会所在权重最大,一线城市响应整体较强,二线城市则相对较弱。③对入境旅游流DSR模型进行了系统动力学模拟。研究通过入境旅游流与经济社会子系统、资源区位子系统、服务设施子系统、信息技术子系统以及客源地驱动力系统的逐一对应,构建了整体动力系统因果回路图。

5.2 讨论

本质上讲,本文所探讨的是旅游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而供给和需求两要素间的相互匹配构成了旅游系统的基本结构[27,28]。以往相关研究过多关注了旅游者与目的地的关系,而本文则将其转换为旅游流与客源地、目的地关系的范畴之内,三者融于同一平台有效克服了量化研究中对象体量不匹配的问题。此外,“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能较好的阐释旅游流的形成与互动过程,可为我国众多城市面对旅游与城市建设“要么供过于求,资源浪费;要么供不应求,环境超载”等难题提供参考与借鉴。

本研究是基于六大城市统计数据计量分析实现的,尽管得到了有意义的发现,但其代表性与普适性有待进一步验证。此外,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入境旅游流,而对—国内旅游占大多数的旅游市场现状,分析国内旅游流与目的地之间的“驱动力—状态—响应”关系,并与本研究结论进行对比具有更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摘要:借鉴国内外旅游流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国旅游六大典型城市的统计数据,利用因子分析与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探讨了客源地驱动力、入境旅游流状态与目的地城市响应的模型。研究发现:1所构建的客源地驱动力、旅游流状态与目的地响应指标体系由3个目标层、13个准则层、43个指标构成。2构建了“驱动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具有很强的理论吻合性。3将入境旅游流与客源地驱动力系统、经济社会子系统、资源区位子系统、服务设施子系统和信息技术子系统逐一对应,构建整体动力系统因果回路图,研究体量匹配并对旅游与城市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

旅游驱动力 篇5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旅游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院(系、部):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工商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专业

成广须 0814090102 张春梅

2012年10月21日

摘要

旅游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其注重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与此不谋而合。在实际教学中,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课堂,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旅游英语;英语导游;任务驱动;课堂教学

新形势下,中国的旅游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形成对比的是,导游人员特别是涉外导游人员极度紧缺。目前,许多大中专院校开设了旅游英语专业或旅游英语课程。旅游英语是旅游专业选修课程之一,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使他们对旅游业及相关领域有一定了解,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该课程重点在于锻炼学生语言技能,使学生通过专题的形式了解旅游英语材料的翻译、英语导游服务、国内外民俗文化、自然人文景观等,从地域差异、民族差异、文化差异的角度来透视旅游文化和相关专业知识,突出中国旅游资源的历史和优势,为学生将来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对于高校学生,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至关重要。

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任务驱动模式在旅游英语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注重学生职业实践技能的培养。笔者认为在教授《旅游英语》这门课程时,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教学中,并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就地取材,将中国的风情地貌、旅游状况融入到任务驱动模式教学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

1、简单介绍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2、基本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学生的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能力。

3、基本环节

(1)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

(2)确定问题(任务):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问题(任务)的解决有可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问题的解决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了理想的平台,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建构知识,正是探索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3)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4)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和意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通过实践发现“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一大败笔。

从学生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从浅显的实例入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一个“任务” 完成了,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伴随着一个跟着一个的成就感,减少学生们以往由于片面追求信息技术课程的“系统性”而导致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法带来的茫然。

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任务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为每一位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民主、充满了个性、充满了人性,课堂氛围真正活跃起来。[5]

三、任务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应用

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合格的英语导游。一名合格的英语导游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又要有熟练的业务素质。这里的知识储备包涵两方面,一是指对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概况、旅游景点典故的掌握;二是指流利的英语表述。英语导游在接待外宾时,要充分地将中国文化介绍给外宾,充当好“讲演者”的角色。此外,导游行业属于服务行业,英语导游除了做好文化的传达者以外,还需安排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活动。在此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情况需应对,导游人员需培养熟练的业务应对素质。旅游英语课堂上,学生的能力培养从这两方面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将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法融入到了导游专业知识和导游业务素质培养中,突出在“练中教,在教中学”。

3.1 导游专业知识培养中的任务驱动(1)素材搜集与主题发言 作为一名英语导游,要有渊博的知识,要努力追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境界。根据职能的划分,导游分为全陪、地陪和领队三种岗位。全陪侧重国家、省份概况讲解,地陪侧重景点介绍,而领队侧重出境旅游国、旅游地概况介绍。针对以上三种岗位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笔者认为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分配了相关资料收集任务,然后拿到课堂上归纳总结。以河北省的旅游资源为例,笔者给学生分配了以下资料搜集任务:河北省概况、清东陵、西柏坡、山海关的景点介绍。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书籍、报纸等途径寻找关于这几个景点的英文资料。

(2)英语训练与模拟讲解

作为一个英语导游,流利的口语至关重要。在导游英语讲解过程中,涉及到许多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按照导游工作中不同岗位的需求,给学生分配了模拟讲解的任务,鼓励学生多说多练口语。

以Unit13 City Tours 为例,这一单元主要讲述了银川、泸州、成都、重庆、西安等中国旅游发展比较好的城市。在讲述该单元之前,应该将班级分成若干组,每一组对应一个城市。让学生们课下去搜集该城市的相关资料,比如人文地理,历史,发展现状等,在课上的时候按照课本上的顺序。在讲Listening之前,先让银川组的同学用英语讲述关于银川的资料(也可以做成PPt),然后再按正常顺序讲课。这样对于学生来说,让学生有一定的学习任务、学习压力(不宜过重)地学习,既拓展了知识面,又相应地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能更充分的达到课程学习的效果。

3.2 导游业务素质培养中的任务驱动 导游工作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导游人员要有熟练的应对带团过程中吃住行、游购娱问题的业务素质。在课堂上,按照导游服务的流程:机场接待、沿途讲解、行程介绍、酒店入住、景点讲解、机场送别等环节,让学生制定接待计划,并分组模拟演示各个环节。通过该项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实战能力。

(1)接待计划与课堂讨论

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分组完成接待计划。例如,今年是辛亥革命100 周年的纪念,可以给同学们出题目:假定旅行社将接待来武汉参观访问的法籍华人组成的旅游团,请给他们制定一个为期三天的接待计划。在小组任务中,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到其中并通过。最后一个环节的课堂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一一鉴别每种接待计划的合理性。

(2)随机应答与综合素质培养

在实际导游工作中,计划赶不上变化。真正的计划只存在于书中。实际工作中,面临突发状况,我们要有足够的应对能力。比如在去省博的参观途中,遇见堵车该怎么办?有客人对安排的餐不满意,想换餐怎么办?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的各方面问题我们都要了如指掌,这样面对问题时才能不慌不忙地应对。

四、结束语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围绕教学任务,教师尽可能提供真实的情境、典型的案例和海量的信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种活动,相互交流切磋解决问题实现任务的办法。在教学设计时要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原有的经验和知识,通过实践来理解接受新知识并建构相关知识。学生在任务型教学课堂中,自始至终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学习旅游相关知识以及语言表达的情景方式等。在“干”中学,“用”中学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6]。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在应用性实践性强的旅游英语教学中值得推广。

五、参考文献

[1] 黄慧娟,毛亮青.ESP教学方法在高职旅游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马祈春.高职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5).[3] 王方.情景教学法在高职旅游英语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大学学报,2011(3).[4] 朱文翠.“任务驱动”——旅游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6).[5] 来自任务驱动教学法百度百科

黑龙江冰雪旅游成经济新动力 篇6

作为中国开展冰雪旅游最早省份,黑龙江省近年来多措并举打造以“冰雪之冠”为品牌的旅游产业,以此带动“食、住、行、购、娱、文”等相关产业“抱团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全省2015年共接待游客1.3亿人次,同比增长21.89%;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361.43亿元,同比增长27.7%。

“冷资源”走俏成“热产业”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省份,冬季降雪期长达120天,加上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冰雪旅游条件得天独厚,已打造出中国最大的冰雪主题乐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冰灯艺术发源地——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太阳岛雪博会,“中国雪乡”等全国知名冰雪旅游景区。

每当夜幕降临,由上万人施工搭建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到处是流光溢彩的冰雪艺术作品,照亮松花江畔夜空,吸引了来自中外不同肤色的游客。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副总经理王增钰说:“这个景区投入过亿元,虽然只有约70天开园时间,但我们对景区盈利充满信心。2015年景区游客接待数量增长47.25%。”

“黑龙江的冬天就是个童话世界,让我一辈子难忘。”广东佛山游客莫小华说出了千万游客心声。入冬以来,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不断刷新纪录:2016年元旦3天,近10万海内外游客到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迎接新年;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开园40余天接待游客12.46万人,同比增长124%;外省银行卡交易、手机漫游用户、机场吞吐量频创新高,哈尔滨部分酒店一房难求。

冰雪旅游火爆也让从事种粮、伐木、采矿等传统产业的黑龙江人尝到“甜头”。“中国雪乡”周大姐家庭旅店老板樊兆义望着窗外笑着说:“以前下雪是雪灾,现在下雪是‘白金,我家15间客房加上饭店,一年纯收入40多万元。”而在松花江畔采冰的农民刘长义一天也能赚两三百元。“这比以前猫家里打牌、喝酒熬冬强多了。”他说。

黑龙江省旅游局介绍,全省各地把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政策、资金、项目上给予支持。省委、省政府从品牌打造、产品体系、资源合作、营销策略对冰雪旅游进行全新包装和升级,推动冰雪经济蓬勃发展。

让黑龙江冰雪“卖得好”

近年来,黑龙江在冰雪旅游的产品供给和营销两端下功夫,在优化服务质量和强化市场监管上加大力度,发挥整体生态化和冰雪旅游“两大核心优势”,使其成为黑龙江旅游产品叫响全国的“卖点”。

黑龙江也曾有“散乱差”的小雪场和小景点,扰乱了冰雪旅游市场。最混乱时,外地游客甚至被“黑导游”带到哈尔滨市郊的小山丘上滑雪,冒充“亚布力滑雪场”,这给冰雪旅游发展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黑龙江省旅游局监管处处长张孝春说,黑龙江通过开展“治黑”专项行动,肃清“黑社”“黑导”“黑车”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因素。通过旅游产品“化散为整”使黑龙江主体冰雪旅游形象更加突出。新打造的“北极圣诞”“秘境冰湖”等新颖冰雪旅游产品取得较好市场反响。

除在旅游产品供给端发力外,黑龙江省还在产品营销方面自主创新,实施精准营销,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加强与国内外大型旅游集团合作,开发多样化多层次旅游产品,开展跨区域联合营销,不断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

黑龙江省政府负责人认为,黑龙江要在国家这一轮经济调整中保持优势竞争格局,生态化是具有优势的重要领域。旅游业是既有国内总需求增长空间、又有供给优势的产业领域。黑龙江依托整体性生态化发展旅游业,能够突破全省自身繁荣所形成的总需求约束,引入外部需求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业内人士认为,黑龙江冰雪旅游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地方经济转型,还有利于增强中国冰雪产业整体实力,形成国际竞争力。应通过“供给侧改革”促进黑龙江冰雪旅游提档升级。

黑龙江冰雪产业研究院院长张贵海等专家建议,中高端冰雪旅游产品供给不足是黑龙江旅游业的短板,这导致高端游客分流到日韩甚至远赴北欧。应该引导鼓励政府投资和民间资本向中高端旅游产业转移,促进冰雪旅游产品提档升级。

“黑龙江应该合理整合冰雪旅游资源,‘化散为整形成合力。”哈尔滨市社科院旅游发展研究所所长王晶说,应提升冰雪旅游景区整体标准,引入合理竞争合作机制,共享设备资源,除“冰雕、雪雕、冰建筑”这“老三样”外,进一步将当前冰雪旅游线路做整合,提高旅游产品的丰富性、体验性。

旅游驱动力 篇7

周庄旅游资源丰富, 如何开发和利用好这些资源是当前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基于旅游发展背景下周庄古镇物质文化景观变迁的事实, 构建了旅游驱动力对周庄古镇物质文化景观变迁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进而探讨了旅游驱动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 文化景观

自20世纪20年代, 美国地理学家C·O·索尔在其《景观的形态》一文中指出, 文化景观是任何特定时期内形成的构成某一地域特征的自然与人文因素的综合体, 它随人类活动的作用而不断变化。此后, 国内外学者从历史价值、美学概念等方面分别对文化景观进行界定。本文从周庄文化景观变迁的角度出发, 认为文化景观是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 旅游驱动力

旅游驱动力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界定, 本文认为旅游驱动力是促使旅游资源发生变迁的动力机制。

二、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基于周庄物质文化景观变迁的现状,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旅游驱动力的特点, 设计了旅游驱动力对周庄古镇物质文化景观变迁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同时通过专家访谈的形式, 进行指标的选择、添加和删除, 保证了指标的合理性。

该体系设置了旅游景点、古 (石) 桥、土地利用、空间形态、民居5个一级指标, 包括25个二级指标, 其设计如下 (表1) 。

三、问卷设计与调研分析

考虑到当地居民对本地物质文化景观的变迁感受最深刻。本文以周庄的当地居民为调查对象, 于2014年10月12日~16日在周庄由调查者现场通过访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260份, 回收问卷250份, 有效问卷237份, 有效率为94.8%。抽样方式分为两种, 一种是在古镇区的街巷随机调查, 一种是在全旺村、高勇村等沿着交通主干线的村落有选择性的入户调查。根据其性别、职业、年龄、学历分布情况, 被调查的居民基本能够反映整体情况。

(一) 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作为旅游发展的参与者与文化景观改变的主体, 当地居民的人口特征对问卷结果的影响是很大的, 因此对其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表2) 。

分析表2可知, 在性别构成方面, 男性人数略高于女性;在年龄构成方面, 以中青年为主;在学历构成方面, 以高中/中专为主, 其次是初中, 呈现出低学历化特征;在职业构成方面, 以私营业主为主, 周庄大部分居民都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行业。

(二) 样本信度分析

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本文采用SPSS18.0对问卷结构进行信度分析。结果显示, 总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758, 说明本研究的问卷量表具有相当高的信度。

(三) 旅游影响测评指标分析

对旅游驱动力对周庄旅游景点、古 (石) 桥、商店、土地利用、空间形态、民居等物质文化景观变迁的影响的测评指标进行均值分析, 并按照均值对各测评指标进行排序, 得到表3。

均值反映出当地居民对旅游驱动力影响周庄物质文化景观变迁的客观认知。

国外学者Tosun Cevat依据静态统计分析认为均值在1~2.4之间表示不同意;2.5~3.4之间表示中立;3.5~5之间表示同意[3], 这一评测方法得到普遍认同。本文基于此方法对表2进行分析发现:表示不同意的有1项, 表示中立的有9项, 表示同意的有15项。均值最高的是4.2068, 最低的是1.9367, 说明“古民居具有经济价值”受旅游驱动力影响程度最大, 而“古镇区内古桥的数量减少”与旅游驱动力关系不大。

本文以均值在3.5~5之间的测评指标作为主要受旅游驱动力影响而发生变迁的物质文化景观 (表4) 。

四、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指标构建和问卷分析, 总结出旅游驱动力对周庄古镇物质文化景观变迁的影响因素包括:旅游景点数量增加、旅游景点分布范围更广、旅游景点类型增加、商店数量增加、商店主要是为游客服务、桥上的行人主要是游客、农用地面积减少、土地利用类型更多样化、旅游用地面积增加、沿河的街道、水埠、桥头等分布店铺、广场变大了、古民居具有旅游价值、古民居具有经济价值、古民居内住着外地人、古民居被租给外地人开店。为后续旅游驱动力对周庄古镇物质文化景观变迁的影响机制分析奠定基础, 同时为周庄发展旅游提供实际借鉴。

参考文献

[1]周庄旅游网官方网站[EB/O L].http://www.zhouzhuang.net/home.php.

[2]Sauer C O.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J].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 in Geography, 1925, (2) :19-54.

旅游驱动力 篇8

关键词: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驱动力,秦皇岛市

一、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的驱动力原理

研究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驱动力机制是探求乡村旅游内部矛盾及其运动发展规律, 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认为乡村旅游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了乡村旅游的运行发展, 系统各动力在不同地域空间上作用效果的差异, 构成乡村旅游地的空间格局。

1、乡村旅游系统

目前学术界关于乡村旅游系统研究的参考文献不多。其中赵玉宗等认为城郊旅游主要由市场力、需求力、支持力三个层面组成。杨军认为我国乡村旅游系统主要由城市居民、农民、旅游业、政府4个子系统构成。潘顺安认为乡村旅游动力系统是由乡村旅游需求子系统、乡村旅游供给子系统、乡村旅游媒介子系统、乡村旅游支持子系统等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

需求是供给的前提, 只有现实的需求才会产生有效的供给,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城市居民产生了乡村旅游需求, 并由此带动了乡村旅游这一旅游类型的产生, 因此由城市居民中的乡村旅游者构成的乡村旅游市场是乡村旅游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了需求就会产生供给, 乡村旅游的供给是依靠农民与旅游开发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改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来实现的, 因此包含乡村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客体) 、农民 (旅游开发主体) 、旅游开发商 (旅游开发参与者) 的乡村旅游地作为乡村旅游产品的供给方必然成为乡村旅游系统的组成部分。乡村旅游产品的异地交换性决定了乡村旅游媒介的重要性, 乡村旅游媒介在乡村旅游系统中起到乡村旅游产品的营销与流通作用, 具体包括旅行社、旅游交通、媒体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并在政策、基础设施、规划编制、营销给予了乡村旅游大力支持, 可以说政府的支持是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条件, 因此政府也成为乡村旅游系统的组成部分。综上所述, 本文认为乡村旅游系统应由乡村旅游市场系统、乡村旅游地系统、乡村旅游媒介系统、政府系统四个子系统及其内部因子构成的复杂系统, 四个子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缺一不可。

2、乡村旅游系统动力

乡村旅游市场系统、乡村旅游地系统、乡村旅游媒介系统、政府四个子系统相互作影响、相互作用, 共同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其作用模型如图1所示:

四个子系统分为基础子系统与辅助子系统两个层次, 其中基础子系统由乡村旅游市场系统与乡村旅游地系统构成, 辅助子系统由乡村旅游媒介系统和政府系统构成。乡村旅游系统动力可以分为主动力、助动力、影响力三个层次, 其中主动力主要指基础子系统之间产生的需求动力、供给动力以及基础子系统对辅助子系统产生的吸引力, 助动力主要指辅助子系统对基础子系统产生的作用力, 影响力是指辅助子系统之间产生的作用力。

2.1主动力作用形式。如上所述, 在乡村旅游系统四个子系统中, 乡村旅游市场系统与乡村旅游地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子系统, 其他系统因其而存在, 二者之间的作用力是整个乡村旅游系统运动的主导动力。因为需求产生供给, 所以乡村旅游市场系统的需求动力是整个系统的启动动力, 其运行直接决定了旅游地系统地的产生, 并推动了整个乡村旅游系统的运动与发展。乡村旅游地系统因乡村旅游市场需求而产生, 但并不是始终被动受力, 在乡村旅游系统运动过程中, 乡村旅游地系统对乡村旅游市场产生供给反作用力, 突出的表现是主动创新供给, 引导市场新的需求产生。

乡村旅游市场系统与乡村旅游地系统共同作用对乡村旅游媒介系统与政府系统产生吸引力, 把乡村旅游媒介系统与政府系统纳入乡村旅游系统中来。乡村旅游自身蕴含的巨大商机使旅游媒介进入乡村旅游领域。乡村旅游因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必然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旅游媒介与政府的加入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具备了商业环境与支持条件, 乡村旅游这一旅游形态发展日益成熟。

2.2助动力作用形式。乡村旅游媒介系统与政府系统发挥自身作用, 对乡村旅游市场系统与乡村旅游地系统的运行施加助动力。在特定条件下, 乡村旅游媒介系统与政府系统的助动力成为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推动力量。

乡村旅游媒介利用自己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实现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其作用形式是通过自身服务, 方便了游客出行, 实现了市场需求信息与产品供给信息的交互式传递, 把乡村旅游市场与乡村旅游地紧密地联系起来。

政府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支持往往体现在政策、资金与旅游地营销方面。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的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 政府往往起到了主要推动作用, 通过规划编制、招商引资、市场宣传等支持方式, 扶持这些乡村发展乡村旅游。

2.3影响力作用形式。乡村旅游媒介系统与政府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乡村旅游媒介在乡村旅游系统中的功能发挥离不开政府的指导与支持, 政府自身职能定位决定它的一些发展意图须要通过旅游媒介来实现。

二、秦皇岛市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驱动力机制分析

1、秦皇岛市乡村地空间分布

本文首先根据秦皇岛市乡村旅游发展实际情况, 选取能够反应乡村旅游地特征的10项指标, 建立秦皇岛市乡村旅游地分类指标体系。然后以《秦皇岛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2 0 0 7——2010年) 统计的24处乡村旅游地为样本, 利用SPSS软件对24处乡村旅游地进行聚类分析, 将24处乡村旅游地分为三种类型。进而对依据乡村旅游地类型对乡村旅游地进行空间分区, 探求秦皇岛市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的规律。

1.2秦皇岛市乡村旅游地分类。参考其他研究成果, 根据秦皇岛市乡村旅游发展实际情况, 确定秦皇岛市乡村旅游地分类指标体系, 如表1所示。

依据以上指标体系, 本文对秦皇岛市2 4处已建成的乡村旅游地进行了调查。所需调查数据主要由秦皇岛市各区县旅游局提供, 其他部分数据由作者通过电话访问和实地调研方式获得。各指标数据如表2所示。

对表2指标数据进行正规化转换, 利用SPSS软件对新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得出分聚类树状图 (见图1)

综合各方面考虑, 在解析图中选择标尺1 0, 则所有乡村旅游地分为三类 (见表3) 。

1.3秦皇岛市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参考影响乡村旅游开发的诸多因素, 根据三种类型的乡村旅游地的特征, 利用平滑曲线, 把秦皇岛市乡村区域分为近距乡村休闲旅游区、中距特色农业与乡村文化旅游区、远距乡村生态与长城文化旅游区。在划分过程中, 近距乡村休闲旅游区与中距特色农业与乡村文化旅游区分界线的确定参考了秦皇岛市沿海地区的地形分界线和北戴河区政区分界线, 中距特色农业与乡村文化旅游区、远距乡村生态与长城文化旅游区分界线的确定参考了秦皇岛市北部山区和低山丘陵区的分界线。

2、秦皇岛市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的驱动力机制分析

2.1近距乡村休闲旅游区驱动力分析。近距乡村休闲旅游区地域范围为秦皇岛市近郊区。凭借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 区域内各乡村经济发展较快, 农民收入普遍高于秦皇岛市其他地区。但是, 由于受城市化影响, 乡村文化特色已不明显。根据游旅游者出游距离递减原则, 本区域是秦皇岛市市区居民进行乡村旅游的首选区域, 因此需求主动力在该区域作用效果最强。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 近郊乡村主动供给能力却相对不足, 这是因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这些乡村逐渐丧失了乡村文化气息, 依托原有的乡村资源很难开发出特色明显的乡村旅游产品。由于客源市场与旅游地直接对接, 政府与旅游媒介在乡村旅游开发的作用不强。综上所述, 在近距乡村休闲旅游区, 需求主动力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最重要的驱动力量, 表现出显著的市场推动效应, 受资源限制, 郊区乡村在开发乡村旅游时, 多选择资源依附性不强的高科技农业园、现代农场等休闲性乡村旅游产品。

2.2中距特色农业与乡村文化旅游区驱动力分析。中距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旅游区地域范围为秦皇岛市低山丘陵、冲击平原区。本区是北部山地向沿海地区的过渡地区, 土地肥沃、气候适宜, 农业基础条件良好, 培育了大樱桃、葡萄等特色优势农业。与近距乡村休闲旅游区相比, 由于距离市区较远, 市区居民出游意愿减弱, 出游频率降低, 市场需求的推动效应较弱, 需求主动力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作用不如后者显著。本区域的乡村旅游表现出明显的供给拉动需求的特征, 通过对特色农业资源、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 形成了竞争力较强的乡村旅游产品。在本区域内, 政府与旅游媒介在政策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交通、旅游信息传播等方面的作用效果明显, 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综上所述, 在中距特色农业与乡村文化旅游区, 供给主动力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最重要的驱动力量, 表现出明显的供给拉动效应。

2.3远距乡村生态与长城文化旅游区驱动力分析。远距乡村生态与长城文化旅游区地域范围为秦皇岛市北部山区。本区域距秦皇岛市区较远, 交通不便, 乡村旅游市场的需求推动作用有限。虽然区域内生态环境良好、长城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但是由于交通闭塞、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 该地区乡村很难凭借旅游地自身力量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旅游投资商考虑到投资风险, 投资兴趣也减弱。在对该区域乡村旅游地的调查中发现, 政府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主导力量, 政府邀请有关专家对乡村旅游进行策划、规划, 并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通过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吸引旅游投资商来此投资置业。由于该区域乡村旅游地距离市区较远, 旅游地在市场上的认知度低, 旅游地还需依靠旅游媒介进行市场开拓。综上所述, 在远距乡村生态与长城文化旅游区, 政府与乡村旅游媒介的助动力成为乡村旅游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量, 在政府与旅游媒介的作用下, 乡村旅游地把自身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 实现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玉宗, 张玉香.城郊旅游开发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34 (2) :115-118

[2]、杨军.中国乡村旅游驱动力因子及其系统优化研究[J].旅游科学2006, 20 (4) :8-11.

旅游驱动力 篇9

智慧旅游,打造的是集旅游体验、电子商务、政务办公、产业发展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是运用了高科技实现旅游数据资源共享,整合了与旅游相关的各要素。我省《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一个龙头、二个中心、五个支撑城市、一条廊道、四条精品带、六大功能区”构建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旅游就是利用大数据与新的信息技术的相融合,提升旅游业的全面发展水平、相关产业地位、行业专业能力,进而推动旅游业对智慧旅游的全面应用。

二、湖南的智慧旅游的发展

大湘西地区包括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怀化市、永州和邵阳的部分县市,是湖南西部地区的统称。该地区拥有的纯净原始的生态环境和雄奇独特的自然景观,是多小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拥有独特的民族风情,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大成,深得中外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需要。

2013年, “数字新宁,智慧崀山” 智慧旅游试点景区已经开始投入使用,这是湖南省的首个数字智慧景区。在2014年,“湖南旅游监管网”获全国智慧旅游创新成果奖。2014年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智慧旅游年”。2015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任务分解表》正式对外公布,要求“制定旅游信息化标准,加快智慧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建设,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在2015年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2015年月3日,湖南旅游电商平台上线运营,只需轻点鼠标搜索平台或用手机下载云端,就可在平台上轻松搞定旅行中的吃住行游购娱预订,放心消费。

三、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发展的驱动力分析

我省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来源于外部推动力和内部推动力。需求的总量和需求的结构变化受外部推动力影响。大湘西旅游圈总体增长的趋势受其需求总量的增长趋势影响。影响大湘西旅游圈目的地地位变化的主要外部因素是需求结构的变化。随着新的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移动物联网消费终端的便捷化,人们的旅游消费理念的发生了变化,消费者的出游呈现个性化的趋势。同时,旅游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旅游的市场之中,某些细分市场会渐渐的失去吸引力,而某些细分市场会慢慢的壮大。旅游新市场的旅游目的地出现了较快的增长趋势,因为这些新市场迎合了消费者的口味。保持原状的旅游细分市场的旅游目的地则会停滞发展和衰落。

我省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内部推动力由资源、区域、经济等因素构成。随着大湘西旅游经济圈政府政策的变化和旅游市场需求结构的改变,大湘西旅游圈发展动力推动的主导因素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驱动力的转变,使旅游目的地的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

四、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智慧旅游动力的大小与驱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密切相关。驱动力与阻力这两者力量的壮大与消弱与智慧旅游发展的进程有直接的关系。以下将从智慧旅游的推力、智慧旅游的拉力、智慧旅游的阻力来对大湘西旅游圈的智慧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

(一)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发展的推力

1、消费者智慧旅游方式的驱动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旅游的要求越来越高。智慧旅游发展的最原始动力是旅游市场对智慧旅游的需求。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信息化建设逐渐加速,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些更加推动了智慧旅游的发展。很多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开始起步并且有了一定的规模,制定了智慧旅游建设方案。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建设逐步进行,智慧旅游景区也遍地开花。旅游者的智慧旅游消费也倾向与大湘西旅游圈的蓬勃发展,使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的发展具有巨大潜力。

2、智慧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驱动

2006年,湖南省就把旅游产业定位为湖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9年-2012年,三年时间湖南的总收入翻番,实现了既定目标,靠的是“锦绣潇湘,快乐湖南”不断的提升旅游品牌影响力。2012年,湖南省的旅游收入等指标不断提高,旅游产业所创造的GDP占整个湖南GDP的10.08%。湖南旅游业的产业体系、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产品结构等得到了不断的完善。湖南的交通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493公里,形成了以长沙为中心的四小时高速经济圈。2015年11月底,岳阳三荷机场将开工建设,力争3年内建成投入使用。目前,湖南建成投入使用的民用机场有长沙机场、张家界机场、常德机场、怀化机场、永州机场和衡阳机场等。交通的发展,扩大了旅游市场的容量。六要素相结合的“食、住、行、游、购、娱”产业体系已经逐步形成。智慧旅游要求旅游发展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数据化,景区门票、酒店,足不出户就能预订;三维地图,让我们做自己的导游;实时路况,告别烦心的交通拥堵;免费WIFI,随时与朋友分享一路美景与心情,科技的进步,让更多的智能应用出现在人们的旅行中。智慧旅游在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3、智慧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

景区拥堵、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是大湘西旅游圈的旅游产业大规模发展的负面影响。湘西凤凰沱江水质下降,张家界珍贵动植物数量减少,景区空气品质下降、植被遭到破坏和环境卫生被污染,民族文化被破坏,湖南的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智慧旅游的发展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因为融合了绿色旅游和低碳经济旅游,能有效的对游客进行疏导,规避拥堵,绿色出行,保护环境。

(二)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发展的拉力

1、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的资源驱动

2015年2月3日,由湖南省旅游局牵头打造的平台湖南旅游电商平台上线运营,只需轻点鼠标搜索平台或用手机下载云端,就可轻松搞定旅行中的吃住行游购娱预订,放心消费。线上所有发布的产品都经过了筛选、审核、把关,信息准确、可靠。确保了产品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公信力。而且围绕目的地进行关联产品推荐,游客只要搜索目的地,平台将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关联信息查询,避免了信息的零散和碎片式,目前,湖南旅游电商平台已整合全省600多家旅游关联企业。平台独特的国家专利技术的采用,无需依赖数据平台和宽带,也方便了湘西地区的旅游企业在线销售产品。它还为游客和企业提供定位、产品溯源、无线WIFI、建网店、支付结算、远程监控等服务。大湘西旅游圈的核心目的地张家界,已经开通了掌上轻松智游,可享受优惠价格购买景区门票和预订酒店住宿。吃、住、娱、天气等这些困扰自助行游客的问题,在此应用上都能有效解决。未来,湖南的更多的景区都会开通此应用。

2、湖南旅游业竞争压力驱动

2014年,湖南省旅游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达到3046.19亿元,同比增长13.58%。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总人数为4.12亿人次。但是全国旅游市场份额还是低于江苏、浙江、广东、湖北、福建等省。在湖南,四大经济区域长株潭、环洞庭湖、大湘西、泛湘南的旅游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旅游资源禀赋存在着差异。长株潭区域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区位优势较好的区域,旅游产业具有很明显的优势。大湘西虽然有张家界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对周边的旅游市场的辐射作用不强。四大经济区域旅游业发展不均衡,发达地区对周边地区的旅游业也没有起到辐射作用。因此,加强各企业的旅游业的合作,是湖南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而智慧旅游对于湖南,特别是大湘西旅游圈可以形成缓解竞争压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的契机。

3、湖南地区智慧旅游建设契机驱动

进入十三五时期,移动互联消费终端消费的便捷化和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未来会产生新的消费理念。80后90后这些后消费群体的兴起和新的旅游消费市场共同萌生新的消费模式。例如,自助旅游者可以借助旅游信息平台或搜素渠道,自行定制个性化旅游线路,通过社交媒体、微博微信分享旅游的喜悦。移动智能终端(手机、平板电脑)和大数据的提供可以让旅游消费便民化。旅游者可以个性化定制旅游、在线支付(门票、餐饮、住宿)以及分享点评。游客可以在途中通过扫描目的地或景区的二维码轻松实现自助旅游。十三五期间游客在旅游全过程中呈现明显的智能化和自助化特征。湖南的旅游消费市场呈现出新的景象,把握新的消费理念和新的消费走向,是促进湖南地区智慧旅游建设契机的驱动力。

(三)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发展的阻力

1、政府的智慧旅游管理水平不高

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要加强完善的方面。在智慧旅游大的坏境下,政府承担的是服务性管理的角色。针对现阶段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建设的脱节,散客主流化的趋势,政府的任务是加强高铁、车站、机场与目的地城市、景区之间的交通衔接,引导规划沿江的码头建设。政府的主要精力是放在对市场主体的合作与引导上,定位于公益旅游咨询,加大对综合性旅游服务咨询平台、游客的满意度检测和投诉建议处理等公共性服务的投入与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化服务的水平。实现动态检测游客的满意情况,及时反应游客的询问,快速处理游客的投诉。

2、智慧旅游技术门槛高

目前,全国统一的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和景区门票预订系统还不够完备。未来可用市场化的机制,加快推动智慧旅游服务,包含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上预定、网上支付等服务功能。政府可以引导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景区门票预定系统和综合性在线旅游服务平台。以5A级景区为重点推动智慧旅游景区标准的制定。以点带面,实行智慧旅游景区的试点,带动智慧旅游企业和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

3、智慧景区所需建设资金压力大

建设智慧旅游的初始投资资金比较大,智慧旅游的系统的开发与引进、日常维护的成本,都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湖南大湘西地区经济不发达,政府对大湘西旅游产业在资金方面的投入有限,资金短缺构成了对湖南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发展的瓶颈,旅游业的投资者考虑风险和回报率等问题也是谨慎投资。

智慧旅游发展推力、智慧旅游发展拉力和智慧旅游发展阻力都是智慧旅游发展中的影响因素,这三方面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政府、景区、旅游公司在建设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过程中要密切关注三者的发展趋势,由此来制定相应的智慧旅游发展的策略。

我国公益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篇10

公益旅游 (Voluntourism) , 顾名思义, 是由志愿者“volunteer”与旅游“tourism”组合而成, 是一种将志愿服务与旅游有机结合的旅游形式。国外的研究学者视公益旅游为最有价值的旅游形式之一, 区别与大众旅游的是公益旅游的利他性、公益性和效益性, 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旅游目的地更好地发展。公益旅游被看作强调可持续性、负责性和教育性的可替代性旅游的一种新兴旅游休闲方式。Mark Rogers认为公益旅游是旅游者在参观旅行的同时对目的地社会作出贡献。目前, 中外学者对于公益旅游的定义没有形成统一, 但综合而言, 研究学者对于公益旅游都有相同的认识:公益旅游是志愿服务与旅游的有机结合, 并且以利他主义为动机, 以旅游为形式载体, 包含志愿服务的内容或项目, 以帮助目的地更好地发展为目的, 从而维持和促进自然、社会和文化多样性。本文认为, 公益旅游是以旅游为目的, 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 基于利他主义思想同时能够为个人带来身心发展, 为目的地带来经济、文化、环境、社会等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旅游休闲方式。

二、文献回顾

通过查阅 (CNKI) 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 键入关键词“公益旅游”和“志愿者旅游”, 共查到与此相关的论文有33篇, 其中硕士论文4篇。经过对文献逐年度的分析发现, 近五年, 与“公益旅游”有关的学术论文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 见表1。

从列表中可以看出, 国内公益旅游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研究成果也仅限于最近五年发表的相关论文, 在研究内容上主要侧重于对公益旅游的概念探讨、参与者行为模式、动机等行为特征及公益旅游的宏观影响方面的研究, 涉及较多的是公益旅游在我国的发展研究, 主要包括公益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发展机制、发展模式、发展的主体动机和制约因素及利益相关者研究等。还有一些学者进行了其他方面的研究, 涉及公益旅游行为模式、公益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公益旅游市场、公益旅游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但对于公益旅游动力机制的研究为数不多。虽然有学者研究了公益旅游发展的动力系统, 但也只是进行了简单的研究。本文主要应用系统理论研究公益旅游的动力机制, 为未来公益旅游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公益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所谓动力机制就是指在事物运动与发展过程中各种动力的作用原理与传导过程, 是动力要素发生效用的过程、规律与机理。公益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就是促进公益旅游发展的各要素的协调互动过程, 其主要依赖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本文根据系统学理论, 结合我国公益旅游目前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研究, 将我国公益旅游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如图1所示。

(一) 内力

目前我国落后的农村现状需要解决的问题及依然客观存在的精神上和经济上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成为发展公益旅游的内因,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问题

我国东西差距、城乡差距等已成为当下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 日渐扩大的区域差距为公益旅游的兴起提供了可能。长期以来, 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的相对滞后形成了二元经济结构。在二元经济结构下, 城乡居民的差距扩大, 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 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 每年约有6000万以上的灾民需要救济, 还有7500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需要帮忙, 各地区贫困的现状必然会形成对志愿者和公益项目的需求。

2.生态失衡造成的各种自然灾害频生

注:数据来源于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

我国贫困乡村的自然生态系统脆弱。随着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不易恢复, 通过温和而又延续的公益旅游活动对灾区人民进行医疗援助、心理辅导及经济支持等是必需的。

3.贫困地区教育落后的问题亟待解决

农村教育设施的落后, 加上师资力量缺乏, 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依然未得到很好解决。公益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方式, 能够组织公益旅游者到边远的贫困地区帮助当地的学校传播知识、文化, 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一份力量。

4.旅游消费意识的转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人的消费观念和模式正悄然发生变化。旅游消费观念逐渐从福特主义转向个性化消费的后福特主义消费形式。后福特主义消费主张人们根据个人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消费, 公益旅游活动的消费正符合后福特主义消费观念, 使游客在深度体验旅游的同时满足其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二) 外力

1.原动力 (引力系统)

旅游原动力也就是吸引力。吸引力存在的基础在于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差异性。对于公益旅游者而言, 公益旅游的吸引力主要包括物质性吸引和非物质性吸引。

物质性吸引主要指的是公益旅游目的地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特色建筑等。我国的公益旅游目的地大多是边远的乡村贫困地区, 这些地区往往是生态环境脆弱或是经济贫困地区。然而, 大多数贫困地区与旅游资源富集又有一定的叠加性, 秀美的自然风光、风格迥异的民居建筑、别有韵味的人文景观等有形资源对于公益旅游者来说都有着强烈的吸引力。非物质性吸引主要指的是公益旅游者自身的心理动机, 如出于热心帮助他人的利他主义动机及学习交流、精神放松与净化的动机。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经历对于公益旅游者来说最具吸引力。旅游者不仅希望能感受到公益旅游目的地真实的风景、当地的人文及独特的民俗风情等无形资源, 而且希望通过自己的公益行为帮助当地的社区、居民和环境。

2.驱动力 (需求系统)

(1) 个性化旅游市场需求的推动。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 游客对旅游的需求逐渐增多, 由最初的大众形式旅游到可替代性旅游, 传统的以观光为主的大众式旅游方式和商业化开发模式的旅游线路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 旅游者更加在乎旅游过程中能否获得一种有意义的深度体验。公益旅游的产生正是对旅游体验的深层次需求的反应。公益旅游在我国主要是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城市向农村之间的流动过程, 也是城市居民寻求不同于城市生活的个性化旅游方式, 这便为公益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2) 经济发展推动公益旅游。首先,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加强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越来越多的人具备“有钱有闲”的条件, 这使得公益旅游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其次, 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志愿服务。在我国, 国民的生活和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旅游消费者。这对于推动个性化旅游休闲方式、鼓励国民旅游消费具有很大的催化作用。

(3) 政府推动公益旅游需求的产生。为了提高公众的志愿服务意识,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公民参与公益旅游活动。20世纪90年代, 全国性的青年志愿者组织出现, 公益旅游开始分散于不同类型的志愿活动之中。2007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标志着政府已经将志愿服务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2008年, 更多的公益旅游活动因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而逐渐兴起。2010年, 上海世博会再次延续以节事会赛为主题的志愿者的公益旅游。

3.诱导力 (中介系统)

公益旅游发展的诱导力主要指的是各种传媒及其各种宣传品对公益旅游发展的推动, 主要包括各种传媒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 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旅行社及其组织工作等。

(1) 媒体参与。我国公益旅游的兴起和流行首先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公益旅游依托网络技术、网络论坛、公益网站等媒介平台进行产品推介、沟通交流和组织服务。目前一些知名度高的网站, 如华声论坛、中国公益旅游网等都设有专题的公益旅游项目, 可以说互联网是推广我国公益旅游发展的加速器。我国的公益旅游处于亟待宣传和进行普及的阶段。公益旅游广告通过借助相关媒体进行宣传推介公益旅游产品和品牌, 从而提高公益旅游的市场形象, 获得更多旅游者的关注和认可, 最终吸引旅游者前来消费。

(2) 旅行社参与。除了有关的媒体进行公益旅游的宣传外, 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开始参与到发展公益旅游当中, 为有意于既旅游又公益的游客设计公益旅游产品, 或者跟已经具有一定品牌的公益旅游组织合作, 提供公益旅游线路。例如, 2007年12月, 上海推出首个公益旅游线路“黄果树瀑布、天龙屯堡、红枫湖双飞5日游”, 游客在游览景点的同时, 有机会去周边的学校和孩子们互动交流等, 公益旅游作为旅游产品正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旅行社凭借着企业本身组织宣传能力强、信息传播广泛、深刻了解旅游者需求、市场意识敏感等优势针对旅游者需求设计公益旅游线路, 参与公益旅游的产品推广, 从而推动了公益旅游市场和规模的发展。

(3) 非营利组织的宣传推广。非营利组织主要指的是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公益组织、慈善组织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国外绝大多数的公益旅游组织属于非政府组织 (NGO) , 如全球志愿者组织 (Global Volunteer) , 地球守望者组织 (Earth Watch) 等。作为公益旅游活动开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的民间公益组织 (NGO/NPO) 中比较成功的就是“多背一公斤”, 它是一个开放的、自助式的公益旅游形式, 鼓励旅游者在旅途中参加举手之劳的公益活动以帮助贫困落后地区的孩子。目前, 已有近万人次参与了“多背一公斤”的活动实践, 间接影响的人群保守地估计也已超过了百万。可见, NPO组织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从而也会推动公益旅游的发展。

4.助推力 (支持系统)

(1) 基础设施条件的完善。在我国, 公益旅游活动的目的地一般都是可进入性差, 基础设施条件差, 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非热点的边缘乡村地区。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更好地推动公益旅游的发展。目前, 在公益旅游线路上建立的负责接待公益旅游者的乡村“益栈”为乡村公益活动的开展搭建了平台。这些乡村“益栈”主要是在偏远贫困地区或是灾后重建地区甄选出的具有自然或人文等旅游资源的村落, 同时结合当地情况, 设计不同公益主题, 从而开展不同的公益旅游活动。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将会有力地推动公益旅游的发展。

(2) 企业介入。现如今,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介入社会公益领域。企业的介入推进了我国公益旅游由自发行为向有组织方向的发展。发展公益旅游对于旅游企业来说, 其主要意义在于企业形象的塑造及随之而来的经济效益。一方面, 旅游企业联合公益机构进行公益旅游产品的开发, 在规范产品的同时, 利用公益机构的信誉组织大型的公益旅游活动, 并且能够更好地提升公益旅游的知名度, 较好地推广公益旅游, 开拓市场空间。另一方面, 其他外来企业加入公益旅游活动中, 发展自己的公益旅游事业, 很大程度上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深化企业文化、加强企业员工凝聚力、减小员工的工作压力等为目的而开展的。此举均有助于推动我国公益旅游的规模发展。

(3) 政府及慈善机构等相关部门的支持。目前, 公益旅游在我国发展的主体形式主要是由政府主导支持的扶贫旅游, 贫困旅游目的地政府通过规划、开发、宣传、促销发展公益旅游, 鼓励旅游者前来旅游。然而, 政府又往往对公益旅游的发展政策起着制约的作用。政府对公益旅游活动的支持与认可及对公益旅游市场和组织的合理规范将会积极地促进公益旅游的发展。同时, 慈善公益事业在我国已日渐掀起热潮,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贫困弱势群体及贫困地区少年儿童的成长, 这是公益旅游的催化动力。

四、小结

旅游驱动力 篇11

张家界市作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城市,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速度非常的快,旅游产业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同时旅游业的综合实力也不断增强。2014年是张家界市旅游发展可以说是蹄疾步稳、亮点频现。2014年全年张家界工接待国内外游客388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6%。其中,过夜游客同比增长近两成,达1644万人次。在张家界的五年行动计划中,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其中的重点,而在旅游产业的转型中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发展更是其中的核心。因此本文针对当前张家界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求更进一步的推动张家界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农业及其他产业的有机融合,推动张家界旅游产品创新、主题创新、科技创新。

二、张家界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内在动力

1、旅游业的产业相关性强。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服务行业,其本身就是一个关联度非常高的产业,我们都知道旅游的几个要素:“食、住、行、游、购、娱”,这其中的每一个要素都与其他的一下相关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食”,就与餐饮行业、农业有着密切联系;“行”就与交通运输行业密不可分。可以说旅游产业的发展依托于其它产业和部门的支持,但同时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周边其它产业和部门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与广阔的市场。

旅游业是一个复合型产业,它与其他一些产业有着很强的关联,这种关联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之间的关联越强,他们的资源利用率也就越高。例如旅游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联,往往有很多旅游产品的生产与消费都是建立在文化产业之上的,反之,在文化产业中,给旅游者提供游览鉴赏的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企业,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又是扮演者旅游业的角色。因此,旅游业发展的状况,能直接对周边其它产业带来影响,他们之间是一种相互相成的关系。正是这种产业间内部的关联性,才为产业间的融合提供了内部的动力。

2、旅游业的无边界性。前面有说到,旅游业是一个与周边其它产业有着很强关联性的产业,它有着很广阔的内涵与外延,只要是为旅游者外出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都属于旅游业,从这可以看出,旅游业他的产业范围很大,使得它呈现出一种无边界的特点。从旅游资源和游客的需求上来看,游客的旅游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根据这些需求的变化,使得从旅游资源上,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等不断与周边其它产业相结合从而形成了新的业态。这样的一个过程使得旅游产业进一步得到了拓展,也使得旅游业的产业边界更进一步的趋向于模糊。

3、游客观念上的转变。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如今人们的旅游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人们所意识到的旅游也仅仅停留在了自然景观这个层面上,到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正是在这样一种需求的推动下,旅游资源的范畴开始逐渐扩宽,例如由文化所衍生出来的旅游节庆,主题公园,民族村寨等等。正是这种“旅游业+”的产业融合模式使得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推成出新。由此可见,正是由于旅游者对旅游观念的转变,从而加速了旅游业与周边产业的融合。

(二)外在动力

1、市场需求的作用。市场可以说是一切经济行为背后的主要推动力,这当中自然也包括了产业融合。现如今随着游客旅游需求的多元化与个性化,张家界的一些传统的观光旅游项目以及开始逐渐的不能满足游客的游览需求了。在这种市场需求的变化之下,旅游者开始要求更加综合性或者是夸行业的“一站式”游览,这对之前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来说是很难满足的,正是在这种需求之下,从而推动了旅游业与其他不同产业的融合,从而形成了一批新型的跨界旅游产品。例如张家界以“天门狐仙”为代表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旅游项目,以石堰坪为代表的民族特色乡村旅游项目,以老道湾为代表的休闲娱乐度假旅游项目等。并形成新型的旅游房地产发展模式;通过与携程、途牛等网络电商合作形成了旅游电子商务的新业态,从而极大的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正是在这种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下,不断的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

2、创新的拉动力。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不断推陈出新的新技术,促进了技术的融合。可以说技术上的创新是产业融合的源泉。新技术的出现并传播到相关产业,使得这些产业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从中降低了开拓市场所需的成本,打破了原有的产业边界,从而实现了产业的融合。技术的创新能使旅游产品不断的升级更新换代,从而满足旅游者个性化的旅游需求。例如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旅游产品的设计与营销带来了便利,从前的一些很偏僻的小山村能够通过网络的渠道一夜成名,游客蜂拥而至。旅游企业与网络技术融合,建立起网上在线旅游服务,不但降低了运营成本,并且拓宽了旅游市场,促使旅游企业获得了竞争的主动与优势。

3、竞争合作的压力。如今的旅游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同时行业内部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旅游企业需要寻求新的开发亮点,通过与其他相关产业进行产业融合就是一条很好选择,通过产业融合可以创新发展,同时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提高利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三、张家界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业融合不够深入

在旅游产业融合的创新上虽然张家界是走在前列的,如张家界退出的山水实景舞台剧《天门狐仙》,民族文化晚会《魅力湘西》,民族村寨旅游,农家乐形式的休闲度假旅游等等,但是从发展层次来看大多还是处在粗放的发展方式,旅游产业融合还是停留于表面, 不够深入,缺少深度和内涵。张家界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以及人文资源都是非常丰富的,是一个有着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因此在旅游产业融合的过程中要注重张家界的地区差异性、资源特色以及发展潜力,结合当地的情况在实践过程中展开不同的旅游产业融合模式,使旅游产业融合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从而提升张家界的旅游产业竞争实力。

(二)统一协调合作不够

正式因为没有统一的协调合作体制,使得整个张家界在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重复开发或者是同类的旅游产品。没有一个整体的开发规划以及体制上的问题是制约张家界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旅游业与周边其它产业分别属于不同的系统,产业融合所涉及到的部门很广,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在体制管理与运行的机制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别,它们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调合作机制。另外,各个部门之间由于职责的不同,在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是从各自的角度去出发来看的,缺乏部门间的互动,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协调运作模式。

(三)产业融合创新不够

在张家界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开发者的传统旅游观念还是有着很大影响,认为只要有资源优势就能换来市场优势,在产业融合上模式单一,创意不足,特别是缺乏高端的旅游创意项目,大多数的旅游产品都是相互模仿的,市场吸引力不足。

四、张家界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

(一)政府牵头建立统一协调机制

1、建立由政府牵头其他各个相关产业管理部门参与的组织结构。比如张家界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成立,将张家界旅游部门单一的行政管理职能转化为多个部门协调发展的综合管理,这种方法能够很好的解决协调不到位管理交叉的问题,这样便于多个产业部门遇到问题时及时的协商合理的解决,这样不仅能带来便利还能减少行政管理中的障碍,同时将分散的资源如人力、市场、资本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很好的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2、成立第三方行业协会进行辅助管理的机制。比如农业旅游行业协会,或各行业的行业协会协调机制,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市场自主调节机制。作为第三方的行业协会它有着较大的自主权利,它可以灵活的根据行业的发展状况,行业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对张家界旅游产业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予以支持与建议,使其可以在发展过程中实现自我调节,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可以增强旅游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可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创新。

(二)优化张家界产业融合的环境

1、大力培养和吸收旅游产业融合需要的一大批复合型创新人才。张家界要建立专业人才的管理与培养,同时可以与高校合作,开展多种类型的专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培养出具有多方面综合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2、加大对互联网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形成一个覆盖面广的为产业融合提供帮助的技术平台。

(三)推动旅游产业融合技术创新

张家界应加快旅游产业的信息化发展,关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的高效率、低成本、短周期的优势,进而改进旅游企业的管理体系,从而发展出新的服务、新的管理方式与经营方法,进而取得低成本的优势,差异化优势,获得高额利润,获得更好的竞争优势。

1、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有着明显的技术优势,它们融入到旅游产业能够优化张家界旅游产业结构。如张家界民族旅游资源数量众多,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参与性不强,体验不足的问题,通过产业融合可以发挥文化产业的优势,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制作方式以及虚拟技术,使传统旅游产品发挥创意元素优势,从而丰富旅游产品的内容,提升旅游产业的内涵。

2、信息技术可以催生创意理念,推进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如旅游产业赋予影视基地、农业、工业、会展等基地或产业以旅游功能,提升了相关产业进入市场的速度。

参考文献

[1] 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动因及其效应分析[J].西南金融,2007(4):10-11

[2] 郭峦.基于产业融合路径的旅游创新产生机理[J].江苏商论,2011(11):110-114

构建旅游城市的四轮驱动战略 篇12

坚持理念驱动, 突出旅游主体地位

旅游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产业链长, 是极具潜力的朝阳产业。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 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我市在广泛开展旅游专题调研、深刻认识市情的基础上, 理清思路, 明确目标, 突出重点, 统筹谋划, 将旅游业纳入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培育”的指导思想, 确立了“一年起好步、三年大突破、十年争一流”的战略目标和“以完善旅游城市功能配套为重点, 以强化核心景区建设为突破口, 以创新机制为动力, 以强化宣传促销、拓宽旅游市场为主导, 加快完善旅游产业体系, 全面夯实旅游产业基础, 软件、硬件齐抓, 管理、服务并举, 整合资源, 突出特色, 合力攻坚, 推动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工作思路, 进一步凸显了旅游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地位和引领作用。

坚持投入驱动, 增强旅游服务功能

近年来, 我市针对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不断加大科学投入, 全市的旅游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一是加大旅游景区建设力度, 着力增强旅游业吸引力。

聘请国内知名专家重新编制了《寿光市旅游总体规划》和《重点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同时, 将旅游规划纳入建设、国土、林业等相关部门的专业规划中, 保证了旅游规划应有的长期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加快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 投资3.5亿元建设了弥河生态农业观光园一期工程, 该景区以农圣贾思勰故里为内涵, 以生态农业文化为特色, 形成了“绿色植物, 蓝色水体, 彩色蔬菜”的锦绣风貌。良好的环境资源, 吸引了广大投资者的踊跃加盟。香港霍氏实业有限公司将投资6.2亿元, 在西岸建设国际一流的划艇俱乐部项目, 项目包括俱乐部会所、五星级酒店、高级汽车旅馆、商业中心、娱乐中心、孔子研究院、划艇培训学校及相关配套设施, 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 两年投资4000多万元, 建设了2个室内展厅和4个高标准大棚, 新增展示面积35000平方米。去年, 又新启动了总投资2.5亿元、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现代农业展览馆, 今年4月份即可投用。清河生态旅游度假区已完成投资6000多万元, 黄海博物馆、游艇码头及与项目配套的跨河大桥均已建成。林海生态博览园以举办“荷花节”为契机, 两年筹集资金7000万元, 对景区进行了完善、扩容和功能配套, 景区建设档次进一步提高。其中, 蔬菜高科技示范园、林海生态博览园被评为潍坊市十大重点旅游建设项目, 林海生态博览园被确定为省旅游局重点扶持项目。

二是加大中心城市建设力度, 着力完善旅游服务功能。

坚持把城市建设作为改善旅游环境的基础工作来抓, 在巩固原有创建成果的基础上, 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生态城市”为总抓手, 着力提升城市功能, 努力改善人居环境, 城市道路、供水、排水、绿化、环卫等基础设施配套日益完善。两年来, 启动建设了展览馆、温泉、银海路中段等城市六大片区, 开工了圣城小区、东城全福元等重点城建项目120多个, 新修改造城区道路20多条、100多公里, 并全部按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复核检查标准, 设置了交通指示牌和宣传广告牌等旅游标志。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100%。定期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建立了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城市环境面貌显著改观, 城市化水平达到46.5%, 为加快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三是加大旅游接待能力建设, 着力扩大游客的容纳量。

加大星级宾馆酒店的建设力度, 投资2.5亿元, 建设了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的五星级晨鸣国际大酒店;规划、开工了北苑华府、天福、寿光大酒店等3家四星级酒店;新认定了富华、东方海纳等5家三星级酒店和5家星级餐馆。目前, 全市高、中、低档宾馆、饭店配套合理, 完全能够满足海内外游客的需求。新购进12辆旅游专用大中巴, 更新了50辆公交车辆, 规范了出租车队伍, 增强了运力, 提高了档次。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 旅游定点生产企业发展到6家, 在景点及游客出入密集处设置了旅游购物专营商店, 集中销售旅游纪念品。投资2亿元, 启动了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青少年宫等文化场馆建设, 丰富了城市旅游文化内涵。投资4200多万元, 改造建设了渤海路等四条商业特色街, 增强了集聚效应, 吸引了麦当劳、肯德基等一批知名品牌店落户我市。大力发展旅行社和导游员队伍, 全市旅行社发展到10家, 获得全国导游员资格证书的导游48人。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日臻完善, 基本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的旅游消费需要。

坚持宣传驱动, 彰显寿光旅游魅力

一是扩大对外宣传。

每年利用菜博会、荷花节召开的有利时机, 在北京、济南、东营等地召开新闻发布会, 重点围绕生态农业观光游、滨海湿地逍遥游、海上观光休闲游等三条精品线路和全市四大重点旅游景区进行多角度、深层次宣传。2006年5月, 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来寿光重点拍摄了“寿光蔬菜”旅游文化专题片, 系统介绍了寿光的人文历史和旅游资源, 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和轰动效应。第八届菜博会和第三届荷花节期间, 前来我市旅游观光的人数分别达到146万人次和20万人次。

二是强化产品促销。

每年都精心组织两次以上中外百家旅行社寿光行活动, 累计邀请境内外400余家旅行社负责人对全市主要景区进行踏线考察, 推介寿光旅游系列产品。积极参加潍坊·福州旅游合作恳谈会、山东赴天津及东三省宣传促销旅游专列等一系列旅游宣传促销活动, 先后组织多家涉旅单位到杭州、安庆、淮南、阜阳、南山、长岛等地进行旅游宣传推介, 制作了反映全市旅游资源概貌的宣传光盘, 出版了寿光旅游宣传册、寿光旅游招商项目册等宣传资料, 建成了“寿光旅游”网站, 寿光旅游半径进一步扩大。

三是推进区域联合。

主动与周边地区进行对接, 自觉把寿光旅游融入到“山水圣人、黄金海岸”的全省大旅游格局, 分别与毗邻的东营、淄博、青州等城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初步形成了“大开放、大联合、大市场”的旅游资源开发格局。去年青岛潍坊周活动期间, 我市积极与青岛旅游行业进行对接, 多层次、多角度向青岛市民展示了寿光旅游资源, 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半岛都市报等多家媒体对我市旅游板块作了重点介绍。同时, 我市组织涉旅单位充分借助这一平台, 积极开展业务洽谈, 分别与崂山区旅游局和多家旅行社达成了游客互送协议, 为寿光旅游业的提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坚持机制驱动, 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一是建立政府主导机制。

坚持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全市突破性重点工作之一, 与工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奖惩。先后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部门联席会, 研究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市旅游工作会议, 对旅游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部署。成立了全市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和旅游管理委员会, 对全市各旅游景区实行行业管理, 进一步理顺了旅游管理体制。

二是建立政策支持机制。

本着能放则放、能降则降的原则, 对部门政策进行了全面清理, 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寿光市重点旅游景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一些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性文件, 坚决取消了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各种规定。特别是从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旅游产业开发等方面出台了具体的鼓励优惠政策, 在全市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格局, 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建立行业管理机制。

加强旅游队伍建设, 市旅游局编制增加到15人, 进一步强化了其综合、协调和管理职能。建立完善了旅游、公安、工商、交通等部门参与的旅游发展联席会议制度, 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积极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顿工作, 每年菜博会、荷花节和“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 集中对全市旅游景区、宾馆酒店、旅行社等涉旅单位进行整顿, 旅游投诉处结率、满意率一直保持在100%。

四是建立督查落实机制。

上一篇:用户移动行为论文下一篇:舒利迭干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