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幼儿(精选9篇)
启发幼儿 篇1
提问是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一种交流形式,是最常见、最直接的一种教育方式,有效性的提问是激活、拓展幼儿思路的重要手段。因此,有效的提问能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如何设计有效性问题
“先有精心的预设,才有精彩的生成”。为了保证提问的有效性,教师事先精心设计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结合普遍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进行设计
以“灰姑娘的故事”为例:
教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普遍性的问题);“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挑战性的问题)……普遍性的问题是面向班级的每一个幼儿的,能让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回答出来,都能找到表现与展示自我的机会。而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引发幼儿思考,这样的提问就给了幼儿较大的思维空间。所以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注重多样性,把普遍性的问题和挑战性的问题结合起来。
2. 结合认知水平问题和非认知水平问题进行设计
从幼儿的心理发展来看,认知水平的发展非常重要。教师设计问题,要尝试提出一些具有较大思维空间的问题,鼓励幼儿积极思维,学会分析与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幼儿情感、态度、价值方面的发展也不能忽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已明确地把情感态度目标放在了首要位置。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还要考虑幼儿的情绪体验、情感态度,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
认知水平问题:教师:“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非认知水平问题:教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二、如何进行有效性提问
1. 提问有一定的目标性和层次性
有效提问是富有弹性的,既面向全体,又能突显个别,满足不同个性幼儿的探索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还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提问时为幼儿建立一个“支架”,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向幼儿抛出问题。
教师:“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学生:“是的,如果我是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教师:“为什么?”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教师通过有层次地连续提问,层层递进,帮助幼儿思考问题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幼儿有条理地学习和思考问题。
2. 处理好开放性和封闭性问题的转变
美国一些研究者发现,在教学活动中,围绕某一内容的提问最好是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的相互转变,而在实际教学中,开放性和封闭性的提问要反复出现多个回合。
教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封闭性问题)不喜欢哪一个?(封闭性问题)为什么?(开放性问题)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开放性问题)……
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是从开放逐步转向封闭,又从封闭转向开放的反复提问。
3. 适当延长问题的解答距
心理学上把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完毕的过程,称为解答距。所以教师应尽量延长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幼儿探索分析,合作交流,然后根据幼儿的所做、所说、所想介入他们的活动,这样可能会更适宜。如美国老师在“灰姑娘的故事”里提出问题后给予了幼儿的等待时间。
教师:“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过了一会儿)学生:“……”教师:“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过了好一会)学生:“……”。
4. 对幼儿的回答做出积极的回应
教师提问后,要对所有幼儿的回答给予积极的反馈,给予幼儿恰当的鼓励和评价。回应幼儿时,要善于接纳幼儿的各种答案,接纳幼儿的答案后继续以幼儿的回答为基础进行追问,为幼儿提供学习的阶梯,使师幼双方形成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动态过程。
教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学生:“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教师的积极回应:“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
总之,关注和掌握有效的提问策略,是教师在长期的实践中应当以更为广阔的视野和谨慎的态度继续探索的问题。
启发幼儿 篇2
它们有的用鼻子玩水,有的在玩球,有的在跳舞,有的看书写字,有的在水里游泳,有的玩沙子,有的散步,有的在水里捡贝壳,有的在挖洞,还有的在睡觉。
有一只老鹰对正在睡觉的大象和小象们说:“你们为什么不去和它们一起玩耍呢?”大象说:“它们太脏了,我们不想和它们一起玩耍。”老鹰说:“你让它们去洗一下澡就可以一起玩耍了呀!”大象听后觉得有道理,快速地把全部大象都叫去洗澡了。
有一只大象看了看自己的身体就说:“我没有那么脏,我不想去洗。”大象首领说:“我们都要去洗身体,不然你们都别想吃到饭。”于是,所有的大象都下河洗澡去了。
结果,大象岛的水都变成了污水。
作者|王恒
幼儿美术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运用 篇3
关键词:幼儿美术;启发式教学;运用
G613.6
启发式教学以有效引导幼儿兴趣為主,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美术教学实践活动,使幼儿能够建立起自身对审美的独特认识,不断发现美,追求美,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最终完成美术创作。
一、幼儿美术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概述
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启发式教学因其自身独特性与重要性,所以备受幼儿教师青睐。这种教学模式借助一定相关的双边活动,能够充分体现教师在其中的主导性作用以及发挥幼儿作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起幼儿对学习的积极性,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手段,使幼儿能够迅速对所学内容及知识产生浓厚兴趣,进而产生思考和探究,能够充分展开其想象空间并利用创造性思维完成美术作品。幼儿展开美术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使其自主与灵活运用知识的过程。总之,美术教学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充分体现着爱与美的教育。通过对幼儿的启发式教学,能够使其观察力、创作力与审美能力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层次,是塑造其正确价值观与世界观的重要途径。
二、幼儿美术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实际运用
(一)以相关游戏为兴趣点导入教学活动
游戏作为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应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正确认识与创作图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制作出不同形状的手绢,课堂上先播放“丢手绢”的歌曲,并指导幼儿围着圆圈,由老师示范游戏规则,然后依次展开。通过“丢手绢”的游戏使幼儿充分认识到形状的乐趣,进而在头脑中对形状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除了常见图形,还有哪些类似的不规则形状,还可以提问相关问题,例如:太阳是什么形状?五星红旗上的五角星怎样画出,等等,进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讨论与思考氛围,既锻炼了幼儿参与活动与讨论的主动性,又激发了其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借助相关节日活动,展开以爱为主题的教学创作
幼儿作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成员,适时合理的引入相关节日活动,能够激发起创造灵感,极大的拓宽其想象与创作空间。例如,在进行以“团圆”为主题的美术创作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家人欢聚一堂,中秋节赏月”的相关视频以及月饼的相关图片。使幼儿产生置身其中的幸福感,启发幼儿认识到不同形状与颜色的月饼并加以创作,还可以播放月亮的圆缺变化,使幼儿认识到月亮在团圆节日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进而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节日中体会“团圆”的重要意义。还比如,在开展“尊老爱幼”为主题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充分利用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在幼儿家长的陪同下,组织登高爬山活动。同时,还可在途中进行菊花观赏活动。另外还可邀请部分幼儿的爷爷奶奶来园区配合开展“尊老”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充分打开了幼儿看世界的多层次、多角度视野,既可以利用粗线条创作出远山的轮廓,又能够通过细致观赏菊花展开不同形状与角度的花瓣创作。不但丰富了幼儿的课外生活,还增强了其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借助儿歌与相关影像,使幼儿认识更加直观化
鉴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实际特点,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增加对其感官以及直观的认识。例如,在学习“动物简笔画”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小兔子乖乖”、“两只老虎”以及“数鸭子”等耳熟能详的儿歌与影像,使幼儿对常见动物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能在大脑中迅速形成动物简笔图像,同时,教师也可引导幼儿参与儿歌学习与演唱,使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进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美术创作。
(四)合理运用观察与比较,使幼儿展开多角度创作
众所周知,美术创作不能脱离观察。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在最初接触美术时也是通过观察鸡蛋这一静物来实现多角度的创作的。因此,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其建立正确观察与比较的良好习惯,对于其后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对大班幼儿进行“静物认知与创作”这一内容的学习时,可在特定的餐桌上摆放不同静物或模型,教师在一旁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这些静物的排列有何特点?哪些距离我们近,哪些距离远?并引导幼儿近距离观察静物组合的遮挡效应以及由此出现的阴影效果。进而引发其对阴影出现的相关思考,并运用在创作中加以表现,此种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幼儿对于静物的观察能力以及对事物鲜明特征的捕捉能力。
(五)借助相关古诗,增强幼儿对生活的创作体验
对于美术创作而言,不但要具备对于美的感知能力,还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创作源泉。例如,在开展“田园风格创作”的学习时,教师可带领学生朗读“锄禾”这一古诗,并借助多媒体手段放映田园生活画面。不但能使幼儿充分领略田园无限风光和景色,还能体会到“一餐一饭”的来之不易和农民伯伯从播种到收获过程的艰辛。进而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形成“不浪费粮食”
的意识,通过一系列的感知和体验,能够在头脑中展开不同内容的田园风格画面,
在进行美术作品创作时,能够建立起胸有成竹的实物感,运用其独特的思维展开创作。
二、结语
综上,启发式教学作为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模式,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充分运用,既能够建立与培养幼儿审美意识与能力,还能激发其自身创造的无限潜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鉴于幼儿天生的好动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各幼儿特点展开实际教学活动,不断在幼儿美术创作过程中进行积极科学化的引导,使幼儿爱上美术创作,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而为学前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乔卉. 启发式教学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 早期教育(美术版),2013,09:6-7.
[2]景清华. 启发式教学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04:131-132.
学前幼儿舞蹈情感的启发和培养 篇4
一、充分认识幼儿舞蹈的益处, 做启发和保护幼儿舞蹈情感的“护花使者”
1. 适合于生理特征, 有利于促进身体的健康发育
幼儿时期是人的身体素质快速成长时期, 舞蹈是音乐律动下的手足、形体的优美动作, 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习练和表演, 可以增长他们的体力, 促进他们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 加快他们体内的新陈代谢, 使他们的肌体获得更快速、更强壮的生长发育动力。如通过用手臂模仿小燕子在空中飞翔的动作, 可促进腕关节、肘关节的灵活性;学习踵趾小跑步、跑跳步等动作, 可促进腿部肌肉的发育。而整个学习舞蹈的过程中, 呼吸加快, 心跳加速, 胃肠蠕动次数增多, 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也都积极参加活动, 可避免因活动量过少、摄入营养量过多而出现肥胖症, 在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的滋润下获取身体健康发育的“养料”。
2. 创造愉悦的成长环境, 有利于培养审美情感
幼儿舞蹈形象优美, 动作有趣, 演绎一个舞蹈就是在表演一个故事, 每个故事都贴近于他们的生活, 惟妙惟肖地反映他们的童心童趣, 让他们处身于自己所熟悉和所喜欢的成长环境中, 用他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来增加审美情感的体验。所不同的是, 他们所要习练和表演的舞蹈是已经具备了成熟的审美经验的成人给他们设计的, 寓教于乐的意味浸透其中, 更具适合他们年龄特点需要的, 启发他们审美情感的元素, 使他们极易在舞蹈中受到感动和启发, 获得健康成长的导向。舞蹈的趣味性感染性极强, 抽象的生活道理寓意具象的审美情趣之中, 幼儿的认识就可直观的被引导, 使他们在愉悦的情感中获得到真善美的启迪。
3. 提高模仿能力和记忆力, 有利于拓展智力
幼儿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爱表现自己的天性, 音乐节奏欢快明朗, 舞蹈动作活泼生动, 这些都能瞬间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 使大脑神经处于愿意参与、愿意模仿、愿意感知的学习状态, 提高模仿能力、表现能力和记忆力。舞蹈的语汇是用肢体语言来表达的, 他们可以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这些动作的内涵, 而这些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 可加深了他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舞蹈所表演的故事生动形象, 富有启发力, 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 训练他们敏锐的观察能力, 使他们的感知、联想、想象、幻想等得以展现和发挥。所以, 幼儿习练舞蹈, 会从舞蹈教师的表情和形体动作中受到启发, 会从小伙伴的表演中受到感染, 要通过动脑、动作来让自己的舞蹈表现更能够获得老师和小伙伴们的好评, 有意识的学习、争取获得好评感的趋使不仅能够培养少儿奋发向上的心理素质, 还有助于少儿集中注意力, 发展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从而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
4. 舞蹈训练需要吃苦和与他人合作, 有利于培养意志品质
舞蹈是一门整体艺术, 幼儿舞蹈往往是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的, 整齐的队形, 划一的动作, 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如果有一个孩子不认真, 动作不协调, 就会影响甚至破坏舞蹈画面的美感, 因而, 教师会引导孩子们不仅要表演好自己的动作, 还需要和小朋友们搞好配合, 动作要整齐, 配合要到位, 要有团结合作的精神等。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 久而久之, 孩子们就会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注意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幼儿舞蹈还能培养孩子们活泼的个性和坚强的毅力。现在的幼儿中独生子女居多, 家庭生活条件好, 长辈们格外地宠爱他们, 娇气任性、不懂得和不习惯礼让他人的毛病是普遍性的。而舞蹈这种艺术活动有着现场即时进行人际交流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舞蹈的外向特征, 激发孩子们进行富有表现力的表演, 孩子们会在与小朋友的合作中看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 会打破对自己的孤芳自赏、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特立独行的不健康心理, 开阔眼界, 培养他们开朗活泼、积极向上、愿意与人相处的性格。另一方面, 舞蹈又是一门刻苦锻炼的艺术, 在舞蹈训练过程中, 会磨炼孩子们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舞蹈又是人体动态造型美的“工匠”, 科学、协调、日久的舞蹈训练, 讲求动作美、形体美、神态美, 会改变他们“驼背”、“抠胸”、“端肩”等不良习惯, 使他们具有姣好的气质。
二、幼儿舞蹈情感启发和培养的方法
1. 选择幼儿易感受的音乐引发情感共鸣
音乐能激发人美好的情感, 陶冶人的性情, 在人类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同样它也是舞蹈活动的关键, 活泼、生动的音乐常常能引起幼儿的共鸣, 带动他们抒发美好的情感。在舞蹈活动中, 播放一些节奏鲜明, 幼儿颇为熟悉的童谣、歌曲, 感染幼儿随着音乐摆动, 让她们把对音乐的感受用动作表现出来。对于孩子们的即兴式自发式的随歌起舞要及时给予赏识性和鼓励性的语言, 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舞蹈表现会得到夸赞, 使得他们的舞蹈兴趣得到激发, 在一次又一次激发的过程中得到强化。千万不要挑剔孩子舞蹈的毛病, 即使是要纠正孩子的舞蹈动作, 也要善于使用关爱性语言和儿童化的表情达意的方法让孩子乐于接受。
2. 通过形象可爱的动作激发表现愿望
幼儿喜欢模仿, 特别喜欢对动物动作和事物声音的模仿, 如模仿小鸭子的摇摆, 模仿小鸡的啄米, 模仿小白兔的跳动, 模仿大灰狼的吼叫, 模仿汽车的鸣笛等, 模仿是孩子们喜欢舞蹈和学习舞蹈情感的主要方式, 那么, 家长和幼儿教师应注意给孩子们多多提供模仿动作和声音的机会, 让他们通过模仿来积累舞蹈表现的情感和经验。如利用歌曲《小鸭子》让幼儿模仿小鸭走路的样子跳舞, 当幼儿有兴趣演着小鸭时, 问问他们:“小鸭子还会干什么?可以做些什么动作呀?”这时有的幼儿就会做出小鸭叫的动作, 小鸭游泳的动作, 小鸭子呱呱叫时的动作, 这些动作虽然很稚嫩, 但却是她们学习思考的结果。就这样, 孩子们在已获得的模仿经验中深入学到更多的本领, 无形中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愿望。
3. 培养幼儿对舞蹈学习的耐心和意志
幼儿教师的职业就是需要付之以爱心和耐心的职业, 因为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天真无邪、视教师如父母的孩子们。教师要培养幼儿对舞蹈学习的耐心和意志, 首先要能够以母亲热爱孩子的情感对待孩子们, 让孩子们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可信, 愿意听教师的活, 愿意按照教师的指教去做。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幼儿对舞蹈的好恶、对于习练舞蹈的耐心和意志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喜欢才可能做到最好, 教师对孩子们的爱心、对舞蹈的热情, 无论在课上或课下都会有不经意的流露, 这些都会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烙印, 或激发孩子们对舞蹈的向往和喜爱, 在充满希望、充满乐趣、不怕困难的情境下习练舞蹈, 亦或厌倦和逆反对舞蹈的学练。从家长对孩子们舞蹈学习的耐心和意志养成说来, 情形也是这样, 家长切不可以主观武断地要求孩子在舞蹈学习中必须做到这样, 必须做到那样, 主观严格要求的结果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们说来, 效果既有可能是让孩子学习舞蹈的耐心和意志力受到消极的影响。
4. 教师要开阔视野, 潜心钻研业务,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幼儿舞蹈教师要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善于启发和培养幼儿习练舞蹈的积极性, 保持孩子们对舞蹈学习的兴趣。教师的示范动作要更适合幼儿的领会和接受, 在做示范动作时要做得细致、形象。对一个动作可多次示范, 以便于孩子们的模仿, 去除孩子们因为舞蹈动作不好学而产生厌学心理。幼儿教育是一门专业, 幼儿舞蹈教学是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参考文献
[1]曹玲.浅谈幼儿舞蹈兴趣的培养[J].课外阅读, 2011 (5) .
[2]杨盈春.舞蹈兴趣培养是幼儿舞蹈教育的关键所在[J].新课程学习, 2011 (4) .
关于幼儿区角活动给我们的启发 篇5
喜欢玩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多少年来游戏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孩子。生活中,我们对游戏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而区角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游戏活动,同样受到了孩子们的真心喜欢。区角活动重在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选择丰富的内容。而教师在区角活动中只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因此,孩子们学得特别轻松、自然、没有压力,他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当前幼儿园《纲要》中所提出的:“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和满足”的理念。
一、制定区域规则,引导幼儿活动
区角活动中活动区是幼儿自由活动的场所,但自由不等于放任自流,为所欲为。而应该是熟悉规则之后的一种自主游戏,在开展活动前就必须考虑制定规则的问题。而制定区角活动规则的主体应该是教师和幼儿,偏向哪一方都是不科学的。1.区角活动前提出活动规则。
有些区角活动规则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求幼儿在活动中必须要遵守,对于这类规则,我们可以在活动前就向幼儿提出来,比如:使用剪刀时应注意安全问题,游戏结束后需要把物品整理好、放到原来的位置。活动中遇到困难应开动脑筋想办法等等。区角活动规则往往是不可能一步就能到位的,而是需要逐步完善、慢慢增加。2.在日常活动中形成规则。
大班的孩子经常会带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到幼儿园,当区角活动时,他们就在一起看书,有时是看自己的,有时和别的小朋友交换着看。过了一段时间,通过教师和孩子一起讨论,班上就逐渐有了一个全体公认的规则:无论是谁,不一定要将自己的书给别人看,但是在看别人的书籍时,一定要事先征求别人的同意,这样做避免了孩子们之间发生纠纷。3.在解决问题中形成规则。
孩子们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要急着帮助解决问题,而应当引导幼儿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建立起相应的活动规则。比如在构建游戏中,孩子们玩得很高兴,可到结束时没有多少作品展示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当老师问孩子们时,得到了不同的回答。有的说:“我摆了一个好玩的机器人,但被别人捣乱弄坏了”,有的说:“收玩具时我自己拆掉了”,还有的说:“我快搭完时,不小心自己弄倒了”等等。“那怎么才能让老师看到你们的作品呢?下次玩的时候你们来告诉我好吗?”经过多次拼摆之后,孩子们把结果告诉了我:“摆的时候搭结实一点。不要太多人挤在一起,以免撞坏。”在大家的建议下,孩子们掌握了保护作品的方法,同时玩游戏的规则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
其次,在幼儿活动中,我们要关注他们的活动,了解他们当前已有的经验,观察他们对什么感兴趣,是否应在哪方面给予帮助。不能急于用自己心目中的游戏水平做标准来要求孩子。当出现突发情况时,进行随机教育。如颜料打翻了,洒了一桌子。这时,小朋友们都涌向美工区看热闹,教室里一下子乱了起来。面对这一场面,教师不能马上责备孩子,不管是打翻颜料的或是凑热闹的,我们可以轻轻地招呼孩子们一起整理桌子,又可以用游戏的口吻说:“刚才在美工区的小朋友不小心打翻了颜料,以后小朋友可要小心一点,今天这么多热心的小朋友帮助了你们,下次美工区可要好好准备,画出好看的作品,让小朋友们欣赏,表示感谢。”这样闯祸的小朋友紧张的情绪大大减少,其他孩子也稳定下来了。不但教育了孩子们,而且丰富了游戏的情节。
三、关注幼儿的能力差异,安排合适的内容
每一个孩子总会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许多人眼里的乖孩子可能在动手能力方面却差强人意,而一个平时不惹人注意的孩子在建构区可能会有突出的表现。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树立榜样,组织“评特长”活动,让幼儿说说自己哪方面最擅长。并在区角设立成果展示台,随时放上幼儿的得意之作,展示自己的“特长”。这样做,让那些平时“不出众”的孩子在小伙伴面前找回了自信,树立了信心。此外,我们还开展区角内的手拉手活动,鼓励幼儿之间互相帮助,体验同伴间互动学习的快乐。
启发幼儿 篇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有明确的规定:“能初步感受和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 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那么, 幼儿舞蹈教育中就要强调幼儿对舞蹈的体验和欣赏, 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以及对舞蹈表现的热情和自由。
一、关于幼儿的自然天性
老子曰:“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 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界或者自然事物, 强调的是要尊重自然, 按照自然规律进行活动。人的一切发展变化都处于“自然”之中, 幼儿从出生起便与自然建立起了息息相关的联系。他们的身心发展是处于客观规律之中的, 与成人相比, 幼儿还具有他们独特的自然天性———活泼主动, 好奇和充满兴趣, 真实积极, 富有生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等等。
自然主义教育提倡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 顺应幼儿的自然天性予以适合的教育。我们不能把儿童培养成为脱离社会的、完全生物状态的人, 而是要求教育工作者领会这种理论的思想内涵, 尊重幼儿天性, 正确认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从而依其自然本性进行教育, 使幼儿在教育活动中能够顺应其活泼主动、好奇和充满兴趣的天性, 积极自发地进行认知和表达, 从而能够自由、快乐、和谐的发展。“自然”并不等于不作为, 适当的教育才是自然的教育, 才能让幼儿得到“自然”的发展。
二、关注幼儿的自然天性在舞蹈中的体现
意大利著名教育思想家罗里斯·马拉古齐 (Loris Malaguzzi) 在《不, 一百种是在那里》那首诗中所说, 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 他们可以通过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等多种“表达性、沟通性、认知性语言”来探索环境和表达白我。而舞蹈, 作为一种极为突出的用本体感觉进行思考的艺术形式, 更是儿童探索环境、表达自我的一种重要方式。“所谓本体感觉就是依赖于肌肉运动、身体位置、肢体平衡和肌肤触摸等所获得的身体感觉, 它是人类最本原的一种智慧, 是人们用身体进行思考和学习的方式。”因此, 幼儿舞蹈应是幼儿情感与认识的自由表达。幼儿在这种自由舞蹈的状态下往往无所顾及, 自由自在地舞动自己的身体, 有时嘴里哼着歌, 有时还把自己装扮一下。总之, 这是一种自我陶醉与享受的自由舞蹈状态。也只有这种状态才是最接近舞蹈本质的状态, 具有综合性、表情性、即兴、自由等舞蹈本质特征。可见, 自由、表达、情感的真实等正是幼儿在舞蹈中自然天性的表现, 也正是幼儿的这种天性才最能够诠释出舞蹈最本质的涵义。
三、舞蹈教育启发幼儿自
然天性的探索
台湾艺术教育馆主编的《艺术教育教师手册———幼儿舞蹈篇》中, 提出了“创造性舞蹈教学”这种幼儿舞蹈教学方式, 与传统的幼儿舞蹈教育活动不同, 它强调重视舞蹈艺术的多元培养, 以幼儿自发性的肢体为中心, 由教师运用启发的方式引导幼儿, 重视教育过程, 提供了多元丰富的教学素材给幼儿, 并尊重幼儿在观察、想象、思考、创造和情感表达方面的独特性。我们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出, “创造性舞蹈教学”是更符合幼儿天性和发展规律的, 这是对于幼儿舞蹈教育课程的一种突破, 打破了原有的教师讲授模式, 真正的以幼儿为本, 尊重幼儿的自然天性并对其进行有效引导, 将舞蹈教育的价值和功能蕴含到了幼儿的自然天性的发挥之中, 使之实现自我教育, 在这种教育活动中, 幼儿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尊重, 他们的即兴能力、表达能力、艺术统合与创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当今的幼儿舞蹈教育实践中, 常常存在成人化、专业化、盲目追求奖项或者表演的现象, 从而忽略了舞蹈教育的本身意义, 也忽略了教育的对象———幼儿。要想使幼儿能够在舞蹈教育中获得更多的发展, 就要在舞蹈教育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它对于幼儿自然天性的启发, 使幼儿获得适当的自然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刘丽玲.回归自然的幼儿艺术教育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启发幼儿 篇7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幼儿,启发
一、什么是奥尔夫音乐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 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 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 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 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 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 是非常适合儿童的。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对幼儿的启发
现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都把奥尔夫音乐应用到教学当中。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崇贤镇中心幼儿园也是如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深深地体会到奥尔夫音乐带给幼儿的一些启发。
1. 用奥尔夫音乐可以培养多才宝宝
(1) 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和协调能力。由于在上课时, 宝宝耳朵要听、眼睛要看、嘴中要学唱, 还要配合各种动作, 调动了宝宝各个器官都要参与音乐的表现, 从而使宝宝注意力集中, 学习得非常快。同时也锻炼了各器官的协调能力。
(2) 培养宝宝的听力和创造力。0~3岁的宝宝, 是听力发展的关键期, 这个时期让宝宝多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和节奏, 有助于听力的发展。由于宝宝社会经验较少, 创造力的表现不太明显。4岁的宝宝, 是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时如果充分运用宝宝这一时期的特点, 可以开发宝宝的创造力。比如老师启发宝宝:老师唱的是爬到头顶上, 小朋友们还能说出爬到哪儿?有的小朋友说爬到鼻子上、有的说脖子上、有的说屁股上, 老师对他们的回答都表示鼓励, 并带着宝宝们唱一遍。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宝宝:可以是爬, 还可以是什么呢?有的小朋友说飞、有的说飘、有的说走, 总之让宝宝开动脑筋, 自己编创歌词。
(3) 培养宝宝的情感。由于这种活动轻松、愉快, 宝宝一学就会, 不给宝宝带来压力, 因此宝宝情绪饱满、兴奋, 有利于宝宝通过这种途径使情绪得到抒发。
(4) 培养宝宝其他艺术天分。在学习奥尔夫的过程中, 配合了演奏乐器、舞蹈, 有时还可以放一段音乐, 让宝宝用图画来表示音乐, 比如当听到流水潺潺的声音时, 宝宝可能画一条弯弯曲曲的线, 当宝宝听到海浪的声音时, 可能画一条此起彼伏的线, 表现海浪。这就培养了宝宝领悟其他艺术形式的能力。
2. 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不少, 在这些家庭中时常有众多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情景, 这就造成了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使孩子往往忘记或忽略了别人的存在, 也不知道如何与他人交往沟通。如碰上工作繁忙、不善引导的家长,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在人际的交往上问题。或产生孤僻心理, 难以合群, 或个性太强, 听不进不同意见, 不会尊重他人, 难以与人合作完成任务。更有甚者, 为了引人注目或取悦小伙伴, 就故意去挑逗、激怒他人。发展下去, 长大后也难与同事相处, 更不要说配合协同, 合力完成工作了。
奥尔夫教学法要求对小孩的个性特征、心理状态和家庭的教养方式都有充分的了解, 老师根据了解到的情况, 做好充分的准备, 让孩子在上课的时候能够从头到尾跟着老师走。在欢快的歌声和快乐的游戏中, 孩子慢慢地融入这样的音乐环境当中来。利用小小的打击乐器如碰铃、铃鼓, 让孩子用刚学会的基石节奏, 开展一些简单的乐器合奏, 两个声部, 要求孩子互相倾听, 准确配合好。孩子在这个练习中开始注意到有其他小朋友的存在, 知道要与他人好好配合, 就能演奏出好听的音乐来。舞蹈教学也对此有相关的、循序渐进的安排。开始时让两三个小朋友一齐手拉手, 转个圈, 脚碰脚, 跺一下……孩子很快就能做到, 又很快乐。让他们知道, 要与其他小朋友做好朋友, 才能得到这种快乐。各种形式的两人或多人以上的配合竞赛游戏, 隔三岔五就会出现一次, 小朋友从中明白到要取胜就要尊重小伙伴, 就要与他们好好配合, 只有团结大家, 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这种人际交往能力的挖掘和培养, 将使孩子受益终身。
3. 在奥尔夫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1) 利用好奇心引导探索, 培养创新精神。创造性活动是人的潜在能力的表现。幼儿同样具有强烈的创造欲望, 受这种欲望的驱使, 他们不停地进行各种寻求和探索。在进行“打击乐”教学活动中, 我发现幼儿对各式各样的乐器十分感兴趣, 他们忍不住好奇心这里摸摸那里敲敲, 弄得活动室里一片噪音。刚开始时我为了将活动任务完成总是把乐器收起来, 讲解示范完了才发给幼儿, 结果我发现幼儿对我的讲解不感兴趣, 注意力始终在乐器上, 教学效果并不好。经过思索后我决定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去掉枯燥的讲解, 活动一开始就放手让幼儿自由地去感觉触摸各种乐器, 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自己探索这些乐器的特点和用法, 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自然会提出问题, 我就鼓励他们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再进行引导, 结果本班的幼儿不仅每次都积极参与“打击乐”活动, 而且对活动内容掌握得很好。这一举动, 不但很好地保护了幼儿的好奇心, 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还为幼儿的下一次创新实践提供了参与的动力, 形成了初步的创新精神。
(2) 创造的关键在于动手实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创造力在他们的手指上。”这充分说明动手实践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传统的音乐教学多是动口不动手, 这就是限制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 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就必须让幼儿养成动手又动口的好习惯。在教学中, 应当引导他们根据对歌曲的认识, 用手打节拍;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想象, 用手表达情感;有时, 还要配上相应的场景与道具, 让幼儿利用这些场景与道具进行表演, 表达歌曲的意思。这些动手的活动, 都不失为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幼儿在这些操作活动中就尝到了创造的乐趣。我通常在教学歌曲的过程中都要求幼儿根据歌词进行动作的创编, 比如在《好妈妈》这一音乐活动中, 由于歌词较长, 幼儿记住较困难, 我就让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妈妈、娃娃, 而且提供了相应的道具, 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很快就记住了歌词, 而且演唱得十分有感情。在这样的练习过程中, 不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还培养了幼儿大无畏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4. 奥尔夫音乐课可开发多元智能
奥尔夫的音乐使每个人都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 在没有困难的压力下学习和掌握原本性的音乐, 并且锻炼其他方面的能力。这种感受和体验的获得不是靠外在的知识灌输和技术训练, 而是通过人们的亲自参与, 自发、自然、无形地获得。
在一次音乐课中, 老师让学生做了一个游戏。首先让学生做深呼吸, 然后边走边发“si”及“yu” (即吹“si”及“yu”走步子) , 深呼吸的时候就停下来, 体验自己的气息是否会越走越保持得久些。然后老师用鼓槌敲鼓, 让学生跟着鼓点的节奏走步子。在跟着节奏走步子的途中, 有速度和力度的变化, 一会儿慢走, 一会儿快跑, 还有根据鼓点的变化向后转等。之后, 老师让学生闭着眼睛先转三圈, 然后两个人互相找伴, 触摸到对方后, 相互说“对不起”。
在完成这一过程之后, 老师又在听鼓走的空拍中加入了“数字”, 在老师的口令中变化数字, 让同学们根据老师口令中的不同数字而相互间迅速地组成相关数字一组的各个小组, 让同学们在游戏中承受“被拒绝”的滋味, 然后寻找新的伙伴为一组。最后在这些游戏的基础上, 老师在自己的口令中加入了“身体部分的认知”, 让学生根据老师口令中的不同身体部位做出相关的动作及加入造型。同学们对这一点兴趣盎然, 都各自摆出了不同的姿势和造型。
通过这个简单而有趣的音乐游戏, 同学们不仅掌握了音乐中的速度和力度的变化等, 而且运用了空间智能及数学逻辑智能, 以及人际关系及自我认识、身体运动智能等。在这个游戏中, 同学们闭上眼睛时什么都看不见, 因此脑海中必须有同学们相互间的空间位置, 然后还得迅速地组成相关数字的各个小组, 这便是对空间智能及数学逻辑智能的开发和运用;在同学们互相找伴和相互凑成几人一组以及摆出身体各种造型时, 让同学们尝试到了被拒绝及相互认可的滋味, 这便是对人际关系智能的开发和运用;在这个游戏过程中, 老师让同学们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摆出相应的造型, 不也正开发和运用了自我认识智能及身体运动智能吗?
在这短小而轻松的一堂音乐游戏课中, 同学们的各方面智能都得到了开发和运用, 使人不得不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魅力而感叹!
5. 奥尔夫音乐让宝宝更快乐
多年前一些家长在课上带孩子玩过音乐游戏以后会问:为什么花这么多时间玩呢?什么时候才开始正式上音乐课呀?在很多家长的观念中, “音乐”是一座山, 早早地, 他们就开始拽着孩子的手往上爬 (学琴, 学五线谱……) , 一路的美景“不许看!”“没时间看!”, 在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山顶”, 只有到了山顶, 才是音乐。那一路烂漫的山花, 叮咚的泉水, 啾啾的鸟鸣都被忽略。然后, 我们就看到很多孩子在这个爬山的过程中累了, 乏了, 家长们也倦了。于是, 他们就停下了脚步。而“音乐”那座山还在那里, 遥不可及。
一切都该是顺应孩子的天性而生——孩子爱动, 他们不满足于安静地坐着听一段陌生的音乐, 他们会编自己的歌;会自然地舞动, 尝试着用自己的身体去把听到音乐时的感觉表达出来;能在家长或老师的巧妙引导下用奥尔夫乐器 (奥尔夫研制的系列打击乐器, 分有音高和无音高两大类, 均无须反复的技巧训练即能演奏) 来尝试演奏, 来营造他们想象中的那个童话世界;能用简单的宣叙调来唱说他们集体创作的故事……这就是孩子, 他们需要这样的一个音乐世界!这样的音乐世界让宝宝觉得非常的快乐!
总之, 在奥尔夫教学的过程当中, 时时能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惊奇。孩子们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 而且语言能力、理解力、表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时时刻刻感受着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陈淑宜.奥尔夫音乐亲子教学实用课例精选[M/CD].北京: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 2009.
地理启发式教学中启发点的选择 篇8
一、地理启发式教学
(一) 何为启发式教学
“启发”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的思想, 但现在所讲的启发式教学不同于以孔子理论为依据的传统启发, 而是在传统理论精华吸取了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实践、创新、发展而形成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启发”首先是一种教学思想, 是一种调控手段。其次“启发”又是方法和形式, 而且是一种多样化的方法和形式。
(二) 启发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早在1965年, 褚绍唐先生就在《试谈启发式教授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一文中提到:“事实证明, 在教学过程中, 凡是运用启发式的方法, 教学的效果也就优良;反之, 用注人式的方法, 学习的空气就死气沉沉的, 学生即使勉强能记住一些知识, 但学完、考完以后, 也就忘记了。”可见启发式教学的优势早就被地理教学界所认可。
二、地理教学中“启发点”的选择
提问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三者联系的主渠道和“铺路石”。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和讲究提问的艺术, 将提问作为启发点。如何选好紧扣教材、突出重点的启发点, 一般需要考虑的有以下几方面。
(一) 在知识重点处寻找启发点
心理学家罗素指出:“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课堂上经常出现“对不对”、“是不是”等一些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不能启迪思维。正确的做法是把启发点指向教材的重点, 让学生有所思, 思有所得。
(二) 在新旧知识衔接处选择启发点
启发的价值主要看能否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在知识的衔接点上选择启发点, 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延长点”上有序展开, 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例如, 学习“时区和日界线”时, 讲清时区和区时的概念后, 教师和学生一起用板图将全球画成24个时区的简单示意图, 然后让学生来计算:
(1) 从中时区向东进入东八区, 时间应向前拨快几小时?
(2) 有人从北京到华盛顿出差, 他的手表应怎么拨?拨动几小时?
(3) 有一艘游轮在太平洋上向东行驶, 在某一时刻船上一位怀有双胞胎的孕妇生下来了一个男婴, 过半个小时后, 她又生下一个男婴, 可前面出生的男婴却管后出生的婴儿叫哥哥, 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对前两个问题的回答没什么问题, 到第三问题时, 感觉有点棘手了, 这时教师启发学生看地图, 这艘船有没有经过非常重要的经线?这时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迫切愿望看书、查地图, 很快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并很快悟出“国际日期变更线”这一重要地理知识点。
(三) 从回答问题的“卡壳处”挖掘启发点
在学生回答问题“卡壳处”寻找的启发点称之为“动态”启发点, 它是伴随着教学的动态过程出现的, 如果启发得当, 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 思维顺畅。
如学习“陆地环境的组成———地貌”时, 讲到褶皱的两种基本形态时, 根据褶皱形成的原理, 学生都能理解“背斜成岭, 向斜成谷”的地貌特征, 这时教师可出示一张向斜山峰示意图让学生判读属向斜还是背斜, 有的学生认为是背斜, 因为图上的特征是一座山岭。这时教师让学生仔细分析该山岭岩层的新旧排列次序, 然后分析:这应该是什么褶皱?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在“卡壳”之后, 经老师点拨, 悟出这是一个向斜构造, 因为背料顶部受张力影响, 容易被侵性成谷地, 而向斜槽部受到挤压, 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反而成为山岭了。
在“卡壳处”设置启发点, 可以使学生找到思维的落脚点, 也寻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四) 从错误之处探寻启发点
在错误之处探寻启发点, 不仅可以及时纠错, 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开启心智, 启发思维, 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
例如, 老师在讲完初中地理“经纬网”的知识后, 布置一道思考题:有一架飞机, 在赤道上空起飞, 保持向正东 (西) 方向不变, 向前飞行, 最终能回到起飞点吗?如果保持向正北 (正南) 方向不变, 向前飞行, 最终能回到起飞点吗?许多学生都认为可以, 因为地球是圆的。这时教师不需要忙于更正, 而是抓住机会进行启发, 引导学生自纠:
师:纬线圈是一个圆圈吗?它指示什么方向?
生:纬线圈是圆圈, 它指示东西方向。
师:飞机在赤道某地起飞, 保持向正东方向飞, 最终能回到起飞点吗?
(教师边说, 可以边在地球仪上用红粉笔在赤道上画圈)
生:完全可以。
师:我们再来看经线, 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
生:我来, 一条经线是半个圆, 它指示的是南北方向, 所以又叫子午线。
师:很好。现在我们请看地球仪, 我用粉笔画线表示飞机飞行过程。
(教师在地球仪指示飞机飞行路线)
师:现在飞机向北飞, 最北到达哪里?
生:北极点。
师:到了北极点但并未到目的地, 所以飞机还往前飞, 这时不管飞机朝哪里飞, 它的方怎样?
(教师用手不断比划, 朝南方向示意)
生:向南。
师:到了这里, 大家注意到飞机改变方向了吗?
生:改变了。
师:所以我们说飞机沿经线保持正北 (正南) 方向不变, 能最终到起飞点吗?
生:不能。一定要改变方向的。
启发幼儿 篇9
一、地理教学中启发点的选择
1.在知识的衔接处选择启发点
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就是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的过程。中学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连贯性, 大多数的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的, 前面知识的掌握对于后续知识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 教师要善于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处, 选准学习新知识的切入点, 通过启发, 间接向学生提供学习新知识的思维支点。
例如, 学习“时区与日界线”时, 讲清时区与区时的概念后, 教师让学生计算:
(1) 从东一区向东进入东八区, 时间应向前拨快几小时?
(2) 有人从纽约到北京出差, 他的手表应怎么拨?拨动几小时?
(3) 有一艘游轮在太平洋上向西行驶, 在某一时刻船上一位怀有双胞胎的孕妇生下来了一个男婴, 过半小时后, 她又生下一个男婴, 可前面出生的男婴却管后面出生的婴儿叫哥哥, 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对前两个问题的回答没有什么问题, 到第三个问题时, 就感觉有点棘手了。此时教师启发学生看地图, 观察这艘船有没有经过非常重要的经线。这时学生带着教师的启迪和解决问题的迫切愿望看书、查地图, 很快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并很快悟出“国际日期变更线”这一重要地理知识点。
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选择启发点, 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识的固定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新知识的生长点”上有序展开, 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2.在知识的难点处选择启发点
教学难点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学习障碍的知识点, 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存在一定困难的内容。由教材内容本身形成的难点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因为有些知识综合性强, 涉及大量的理论知识, 需要同时运用多种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二是因为有些知识相对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 理论性强、较为抽象或本质属性比较隐蔽;三是因为有些知识相似或相近, 学生容易误解、混淆。如果教学中难点不能讲透, 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给学生今后的学习造成障碍。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 教师要善于准确把握知识内容的难点, 通过问题分解、直观演示、反复对比等引导启发, 降低知识难度, 使学生顺利突破难点。
3.在学生思维的“卡壳处”选择启发点
在课堂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由于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往往一时难以回答或回答错误, 这就是经常所说的思维“卡壳”。当学生回答问题“卡壳”时, 他们的心理是很复杂的, 一方面, 学生会因为一时难以回答或回答错误而感到羞愧;另一方面, 他们强烈地希望了解自己错误的原因以及知晓正确的答案。如果教师自己说出答案或请别的学生回答问题, 就会使第一个学生可能挨了批评还是不知道正确的答案, 或者虽然知道了正确的答案, 但是不知道正确答案的由来, 自己为什么错了。这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基础, 提出一系列比较简单的、层层深入的问题, 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4.在学生认识的偏差处选择启发点
学生认识的偏差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某个事物或现象产生的错误认识。如果在学生的答问、练习中发现了学生认识的偏差, 教师最好不要直接指正, 一定要询问学生, 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答案。经过一系列的启发策略, 学生就能够自己意识到自己认识的偏差, 并及时进行纠正。
5.在学生观点的相异处选择启发点
对于某个事物或现象, 由于看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 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观点或者见解, 有时候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观点。在发表自己观点的过程中, 他们往往会发生争辩, 在争辩的过程中, 他们会尽力为自己支持的观点寻求支撑, 会列举原理、别人的观点或者举例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此时, 教师不要轻易地将结论施加给学生, 而要先让学生说出自己支持这种观点的原因, 然后提出一种与学生的观点相反的事实, 让学生自己理解, 去思考, 最后形成对某一种正确观点的认同, 而自主地放弃自己原先所持有的不正确观点[1]。
在学生观点的相异处选择启发点, 对于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观点, 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看法有很大的帮助。同时, 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挖掘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积极作用。
二、地理教学中启发形式的设计
1.归纳启发式
归纳启发式是地理启发式教学的最主要形式, 是指教学中教师不直接给出知识的结论, 而是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和阅读、读图、观察、实验、观测、考察、调查等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和思考, 自己得出知识的结论[2]。
2.演绎启发式
演绎启发式是指教师在讲解一些较难的概念、原理时, 举一些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实例来进行分析, 为学生创造出一个熟悉的环境, 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来理解新知识, 进而将复杂知识简单化。演绎启发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复杂的知识, 又有助于培养学生从新知识到实例, 再从实例到新知识的思维方式与习惯。例如, 教师在讲解恒星知识时可以举出太阳的实例, 讲解卫星知识时可以举出月亮的实例, 讲解岩浆岩知识时可以举出花岗岩的实例, 讲解沉积岩知识时可以举出石灰岩的实例, 讲解变质岩知识时可以举出大理岩的实例。
3.综合启发式
综合启发式是指教师在讲解比较复杂的地理事象时, 引导学生对复杂地理事象的组成要素和组成部分的特征、规律与成因进行综合, 进而得出复杂地理事象的特征、规律与成因。
例如, 在学习我国气候的特征时, 可以先给学生呈现中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中国降水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的特点, 然后引导学生据此总结、概括、综合出我国气候的特征。因为气候特征的主要内容就是气温、降水的组合关系, 由气温、降水的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特点, 学生很容易概括出气候的特征。
4.类比启发式
类比启发式是指教师在讲解性质、特征相似或相反的几种同类地理事象或同一地理事象的不同方面时, 只讲一类地理事象或地理事象的某一个方面的性质、特征等, 而通过相似或相反的提示, 引导学生推理出另一类地理事象或地理事象的另一方面的性质、特征等。相似类比启发, 如南极与北极、西亚与北非、俄罗斯与加拿大、蒙古与老挝、日本与英国、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海洋气候等。相反类比启发, 如冷锋与暖锋、气旋与反气旋、背斜与向斜、地垒与地堑、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等。
5.比拟启发式
比拟启发式是指在讲解比较复杂的地理事象时, 用性质与特征相似但不同类的事物与现象打比方, 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地理知识。
例如, 在讲时差的计算时, 可先让学生回忆数轴上计算两点之间距离的方法, 然后把东时区比作数轴的正半轴, 把西时区比作数轴的负半轴, 则东时区可表示为1、2、……12, 零时区可表示为0, 西时区可表示为-1、-2、……-12, 时差的计算即为数轴上两点之间距离的计算。时差的计算对初中生来说是新知识, 比较抽象, 直接讲述计算方法, 学生一时难以弄懂。让学生从计算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的角度来计算时差, 由熟悉的事物到新事物,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便于学生掌握。
参考文献
[1]刘丽群等.课堂教授策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