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教学管理

2024-07-26

规范化教学管理(共12篇)

规范化教学管理 篇1

摘要:综合管理纷繁芜杂, 规范化管理可以变无序为有序、变杂乱为系统、变零散为整体。理顺综合业务, 制定健全的制度, 规范管理流程, 形成有效的企业文化是我们提高工作效率、争取卓越绩效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规范化,综合,管理

0 引言

“采玉者破石拔玉,选士者弃恶取善”,善于摘选,学会优化是综合管理员工把平凡的工作做到卓越的重要能力。综合科业务总体来看可以用五个字概括:“杂”、“繁”、“活”、“随”、“全”。“杂”指工作内容多事务性,多对口部门,涉及各个部门五花八门;“繁”指工作任务繁重,许多工作(如总结、计划等)都必须由综合口汇总把关,肩负责任重大;“活”指工作对象灵活多变,各级要求多样,有些工作可做、可不做,有些工作可以敷衍交差,也可以创新卓越;“随”指工作时间随机,对口部门出的新思路、新任务,都必须在第一时间迎难而上;“全”指工作性质承上启下,起桥梁作用,同时综合科工作业绩优劣映射中心整体管理水平高低。

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做到综合业务管理形散而神不散、杂而有规呢?规范化管理是关键,规范化管理变无序为有序、变杂乱为系统、变零散为整体。让我们的工作日常化、规范化是减少随机、突击事件带来工作压力的重要手段。

规范化管理必须具备四个特征: (1) 系统的思考:贯彻整体统一、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相互制衡、和谐有序、中正有矩六大观念。 (2) 员工的参与:让每一个员工都参与到游戏规则的制定过程中来,以保证其理解、认同和支持。 (3) 体系的完整:有完整的思想理论,对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整合和协调。 (4) 制度的健全:有能构成企业组织运行游戏规则,健全组织成员行为激励诱导机制的管理制度。

1 分门别类、化繁为简;集中精力,精益求精

综合科就像中心的“桥梁”,既要上情下达,又要下情上呈,综合业务上行传达、完成各级领导指示及各处室的工作安排;下行主要为单位各部门及个人;平行与各招商单位沟通、协商谈判。经粗略归纳综合科业务类型主要分为行政管理、党政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计划统计等六大模块,36项常规工作及一部分随机工作。如何摆脱多头领导,多对口管理庞杂、纷乱的工作局面呢?综合管理者需要学会石中拨玉、去繁就简、避虚就实、先紧后松。我想综合管理的重点在于先“理”而后“管”,即:先把工作分类别整理、整顿,理清出业务的轻重缓急,那些事属于常规、那些事属于偶然,然后再来有的放矢、分类而管,集中精力在最重要的事情,用有限的时间、精力来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

1.1 给工作排序

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程度分为四个层次: (1) 重要而且紧迫的事情。这类事情需要优先去做,合理高效地解决能够保证其他业务顺利进行; (2) 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这类事情需要具备更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帮助业绩优异化; (3) 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情。依据事情的紧迫程度和时间空余合理安排完成标准,时间多则精细化提升管理形象,时间紧张则常规处理; (4) 不紧迫不重要的事情。可以放置在工作之余,用来提升自己工作处理能力。

1.2 简化问题

简化问题是简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接受任务先思考,问三个问题:“我曾经做过没有?”“与我手头工作有哪些关联?”“可以用什么简便方案来执行?”找到问题切入点再快速解决问题,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1.3 细节管理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细节决定你所做的工作是否长期有效稳定成长为业绩, 所以做好细节管理是让你能够快速及时找到要用的资料和工具。例一及时整理文件夹 (包括电子的) 和清理办公环境, 做到“物有其位”、标识清晰准确。例二合理利用记事本、备忘录, 及时归类整理一日、一周、一月工作情况, 做到每一项工作在时限完成, 不遗漏、不慌乱。

1.4 避免冗繁

冗繁是效率大忌,用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处理问题是高效前提。因此,汇报工作简单明了、直切主题,避免装饰修辞扰乱视听;制度规范注重可操作行、执行力,让员工明确控制自己的办公行为,自觉按规范执行;流程设计简练、实用,行一遍即可以指导他人行为。

1.5 突出重点

理清工作重点,放重要精力攻克重要工作,力求精益求精,特别是首次任务更要全心做到卓越,为以后同类工作提供范本和思路,利用这些工作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优化工作,创品牌绩效、口碑效益,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2 做个会利用时间的“巧媳妇”

达尔文说:“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时间是有限的,而同一时间的产出却可能是无限的。想要提高工作效率首先就要学会管理时间。我们把可控环节规范化、常规化,节约问题处理的周转、思维时间;把可预计的工作提前计划、规划,提高工作效率和任务质量;把意外的工作条理化、归类化,参照规范模式,避免失误与遗漏。

2.1 学会时间集中化和分散化技术

提高实效的时间管理方法要根据事件特点决定聚焦时间还是分化时间,任务类似、思维顺势的活动任务安排在同一个集中时间点来完成,可以节约来回跑趟的时间和思维转换的时间;而另一类大型任务,在一个时间整点内完成很困难,也不符合综合业务特点,因此分散时间,在某个集中时间点完成相应的工作部分。

2.2 为自己预留时间空白

不能把时间安排的很满、很紧张,特别是领导交办的任务一定要预留时间用来修正和改进工作结果,否则你会产生疲于奔命的感觉,为完成工作不停地加班,这些都会造成压力和紧张感,从而影响身心健康。以办公用品发放为例,对2011年度办公用品的发放记录做了个简单统计,得出二个较明显趋势:一是中心科所领取频次高于各保险事务所;二是人数多的科所领取频次高于人数少的科所。简单归因领取频次取决于领取物品的方便程度和远近度。以平均每月20个工作日,一年240个工作日计算,平均每天至少需要3次发放办公用品,从综合科办公室到库房以极速完成发放一次20分钟计算,那么发放人员每天至少需要1个小时时间来做日常办公用品的发放,一个月则需要20个小时来做这项工作。从发放记录领取项目分析,办公文具的领取频次远远高于其他用品,一方面是文具属于易消耗品,另一方面分析领取人签字可以看出,文具领取基本呈现出单人服务趋势,即:个人领取个人所需(这一特点在中心科室较为明显)。如果我们改变这种随机的发放模式,采用计划配给统一发放模式将会大大减少发放用时,节约时间成本。例如:各科、所填写计划用量表,发放员依据表单每月定时统一发放一次办公用品,如果采用这种模式,发放员利用闲余时间按照表单计划先配给好各科、所所需办公用品,集中时间各科、所统一领取,估计领取时间不会超过2个小时,那么每个月将节约18个小时来完成其他工作项目。

2.3 计划会让工作事半功倍

时间管理是提高一个人工作效率最有效的武器。一个人工作是否有效率,是否能圆满完成任务,很大程度取决于是否能合理计划和利用自己的时间,在最少的时间做好最多的事。有计划的工作,有目的的分配时间是事半功倍的有效手段。计划是变被动执行为主动出击,如何才能在纷繁的综合事务中提前计划好自己的工作呢?任何岗位都需要不断归纳总结工作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部门以及相关活动,找到领导安排工作的规律,这样就可以做到提前预知、提前准备。综合工作计划可以分为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大事件依据油田公司、矿服总体目标以及重大节日庆典活动等,把大事件细化在每一个月中,按计划表提示领导或挑自己空闲的时间来执行、实施。计划实施过程要不断反馈、记录事件进展、问题等,遇到受阻或时间冲突则推延或取消,但要有解释和后期建议(如是否以其他形式开展或者选择其他时间等)。小事件、领导临时安排工作则需要找空余时间,插空办理。这样不至于大事小情同时袭来而手忙脚乱、临阵应付。如此而来,在没有突击事件时,可以集中精力做好计划内事情,把工作做到完美、卓越,成为一年工作的亮点。

3 规范化综合管理细节,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有三个层次,一是规范化,二是精细化,三是个性化。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规范化管理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要追求效率和效益。综合管理规范化、常规化要求使管理体制系统化、常态化、流程化、标准化、专业化、数据化、表单化、信息化,把琐碎的综合业务变成一个个模板,为后面的工作提供便捷的工作思路和操作范本。细化管理规范就是要求把每一项工作都抓细、量化,有利于落实到行动中。综合业务庞杂繁琐,需要用细心、恒心把每一项工作归类细化并标准化,可以节约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更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

3.1 对应于圆满地做好工作的标准条件和资源条件,是组织架构设计管理的规范化。

这也就是通过明确地确定每一个岗位角色所要承担工作的内容、质量要求,以及所能支配的资源,使之按照既定要求和标准,对所授予获得支配、使用权的资源的配置方式进行选择,行使决策权力,并承担相应决策的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

3.2 对应于圆满地做好工作的方法程序条件,是业务流程管理的规范化。

流程管理的最大好处在于系统分析了企业运行的所有事务工作,对企业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衔接做出了非常具体的界定,让管理者不再茫然无序,让员工不再不知所措。事件流程化、标准化不仅可以让主持操作事件人员更快的进入事件发展流程,还可以让事件应对人员很快的接受事件规范并做好准备。减少事件进程中解释、重复、纠错的成本。

3.3 对应于零碎的管理体系,是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的规范化。

“习惯成自然”,把高效而又标准的作业方式变成工作习惯,即通过自主进行企业文化模式的选择和设计、构建,创造一个认同的企业文化,以推动和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员工自觉维护、自主成长。

管理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综合工作随机性强,主控力差,然而我们坚守“甘于平凡,拒绝平庸;积极心态,朴素做事;立足岗位,创造卓越”,把每一件小事做到细致入微,把每一次服务做到周到贴心。通过我们不断地努力、创新、改进,让综合工作如常青之树,春生秋实,年年有新意,日日展新颜。

参考文献

[1]张浩.新编办公室事务管理执行标准.蓝天出版社, 2008, 1.

[2]张学民.没有平凡的岗位, 只有平庸的员工.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9, 1.

[3]吕晓滨, 孟丹.要有一颗进取心[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9, 10.

[4]郭海平.时间是管理出来的.金城出版社, 2008, 7.

[5]杨卓.把工作落到实处.金城出版社, 2009, 1.

规范化教学管理 篇2

目前不少学校和地方的语文教学主管部门为强化语文教学的规范化管理,推进依法执教,规范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克服语文教学的.主观随意性,减少错误、低效或无效的教学行为,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制定了诸如《作文教学常规》,《语文教学常规要求》,《语文教学评估标准》等语文教学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矩”或规定也是学校和上级领导对语文教学是否符合规范进行检查评估所依据的标准。由于用一套“规矩”贯穿统领语文教学,用一套“规矩”规范师生双边活动和检查评估行为,因此,对语文规范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应认真加以研究。

一、语文教学规范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在上级对语文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材内容已有统一规定的情况下,基层在实施语文教学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对语文教学及其管理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

(一)语文教学程序规范化

一些学校和地区在推进语文教学程序规范化的过程中时常遭到非议。语文教学能否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我国当代一些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的经验证明这样做不仅可行,而且非常成功。

如魏书生的六步教学程序,钱梦龙的自读教学五步程序,林伟彤的五环形教学程序,欧阳代娜的阅读教学四步程序和作文教学六步程序等。江苏泰兴洋思中学按四步程序规范(述标、达标导学、测标、补标)组织课堂教学,取得了显著效果。

语文

规范化教学管理 篇3

【关键词】小学;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思考

一、教学管理的不科学、不规范

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往的小学教学管理重点放在一个分、两张卷上面。这种管理思想比较陈旧,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等得不到发展,追求语文、数学两个学科的高分率,这种教学方式增加学生负担,学生素质差,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得不到全面的发展。这种应试教育的管理模式比较顽固。有着不科学、不规范的特点。即只重视语文、数学两门学科的卷面分,忽略了《教学计划》法规、《教学大纲》法令,同时忽略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采取一切可以达到目的的手段与方法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这种思想违背了教学的政策、法规、法令,与科学教学的教学管理不相符,没有遵循教宇,教学管理不规范。德育工作滑坡,美育工作不受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直接忽略,有关语文、数学的复习卷、资料等可以堆成一座小山,学校领导只重视毕业考试科目,教师之间的互相评比等都是教学管理的不科学、不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在日常教育管理时,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科学、规范教学管理的重要性。既要不违背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管理形式,突破创新科学化、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形式。

二、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作用

一所学校办的好坏,取决去这所学校的管理水平。人才质量的培养与办学效益的高低,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准则。科学化、规范化的教学管理能够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从而提高对人才质量的培养和提升办学的效益。

首先,管理好教学,必须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工作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教学秩序,因为,教学秩序不是自然形成的。教学秩序可以通过制定科学的教学规章制度,加强管理教学工作,落实教学计划来实现。这样可以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避免管理工作出现混乱情况,教学工作正常运行。总而言之,只有建立良好的教学管理,使教学工作秩序井然有序,才算搞好了教学管理。

其次,想要搞好教学管理,必须提高教学质量。而衡量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标准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教师团队必须结构合理且素质较高;第二,教学设施设备必须完善;第三,学生素质必须要高;第四,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必须高。教学管理水平决定教学质量,教学管理起来了,教学条件也会随之跟上来,只有搞好教学管理,才能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再次,搞好教学管理,可以提高办学效益,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好的效果,提高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必须提高管理水平来实现提高办学效益,充分发挥学校的教学潜力。

三、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教学管理必须遵循其客观规律,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与技术,提高其管理效能。在管理过程中,应遵循五大原则:

1.科学性原则

首先,进行管理时遵循其客观规律,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与认识能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其次,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学校现代管理理论,应用与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提高教学管理效能,再次,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手段来提高教学管理效能。

2.整体性原则

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科学有效的组织教学管理系统中每一股力量,齐心合力地围绕整体目标高效能的运作,发挥最佳的管理效果。管理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整体观念,科学分工,互相协作。建立良好的岗位责任制度,各尽其责,一级管一级,同时互通信息,互相配合,形成一个合理有效规范统一的整体教学管理系统。

3.民主性原则

教学管理必须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管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全校师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都应该参与到管理中去。时领导必须具备民主作风,积极听取群众意见,鼓励提倡教职工出谋划策。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王牌,是办学的基础,要重视教师意见,发扬民主教学,发挥教师的智慧,用智慧的力量进行教学管理。

4.动态性原则

动态性管理与静态性管理相反,动态性不是通过常规制度来进行管理的,是根据情况的发展和变化来及时有效的进行管理的。动态管理原则要求管理人员有随时掌握管理对象以及一些突发状况时及时调控管理的能力。同时要对管理对象及相关事物可能发生变化有一定的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5.规范性原则

有计划的加强教学工作管理,健全教学规章制度,规格化教材质量,提升教学质量。治校从严,全体师生严格执行教学管理规定,实现其规范性。

四、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必须遵循的基本方法

1.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分为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两个方面。其主要作用是:教学工作井然有序,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只有科学合理的计划,严格执行计划,互相监督,才能实现计划并实施计划管理。

2.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即将工作任务转变为目标,实行责任制,落实到具体每个人,调动全员的积极性,挖掘全员的创造性,开发全员的潜力与智慧,从而实现目标。目标管理强调目的性与自我性。采用目标管理有利于增强教学管理质量。

3.制度管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好的规章制度能够提高管理效能,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实行制度管理必须先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健全的教学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教学规章制度,同时实行岗位责任制,增强管理人员责任感,有效提升整个教学管理的管理质量。

五、结束语

小学学校教学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心。只有科学化、规范化的教学管理,才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工作才会不盲目、不随意、不狭隘、不被动。从而保证了中心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遵循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及基本规律。掌握科学化、规范化教学的基本方法。树立较全面的科学教学观,实施全方位的教学管理模式,培养更多人才,发挥教学管理的最大作用,实现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郑铁军.学校要以教师发展为己任[J].中国教育报,2010

[2]何灿华.校本教研的文化战略[J].教学月刊,2009

高校系级教学管理规范化的思考 篇4

一、系级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的目的

教学管理规范化是指将体现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标准要求的教学管理体制、程序、方法等, 用制度和条例的形式确定下来, 以指导和管理教学工作。系级教学管理规范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高级人才。系级教学管理的关键就在于通过科学的、合理的运作、协调, 以解决有限的资源投入与高质量、高效率的实现系级办学目标之间的矛盾, 以促进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的提高。为保证系级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系级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首先, 既要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 又要正确处理改革、建设、管理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坚持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其次, 要充分调动本部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立有效的激励与制约机制, 把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加以引导, 并最大限度地集中到教学中去, 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强化教学管理,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系级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核心

系级教学管理规范化的核心问题是对教学计划的科学管理。教学计划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 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文件。因此高等院校系级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 应将教学计划的科学管理作为核心工作。教学计划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 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这是制订教学计划的前提条件, 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为指导思想, 结合专业实际, 体现出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体现出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培养特色, 以此来指导教学工作。其次, 加强对教学计划的制订实施管理。教学计划的制订过程是将培养目标具体化的过程, 既要依据教学计划制订基本原则, 又要依据人才的培养规律;既要充分考虑课程间的结构, 又要充分考虑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的关系;既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又要充分考虑人才培养周期对人才培养超前性的要求。同时也应该充分考虑教学计划的独特性, 以提升专业的竞争力。

三、系级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关键

教学运行管理是系级教学管理规范化的关键。教学运行管理是按教学计划实施对教学活动的最关键、最重要的管理。它包括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师生相互配合的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和以学校、系教学管理部门为主体进行的教学行政管理。其基本点是全校协同, 上下协调, 严格执行教学规范和各项制度, 保持教学工作稳定运行, 保证教学质量。教学运行管理一般来说包括教学计划、教师安排、备课、讲课、考试、实习和实验等环节的全过程, 教学管理实质上是一种信息系统的管理活动, 因此, 建立全面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信息反馈机制是促进教学管理系统有序运行的关键。为了实现教学管理最优控制, 使信息反馈及时、准确、有效, 必须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系统, 来保证反馈的信息量和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此, 系级教学管理应该建立以主管教学系主任为核心的, 以教研室主任为辅助的, 以教师为基础的纵向教学监控和运行机制;还要建立以主管学生工作为核心的, 以年级辅导员为辅助的, 以学生自我管理组织为基础的横向教学反馈机制。两者有机的结合有力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按照学校学籍管理规定, 做好学生的入学注册、升级、留级、休学、退学、毕业和学位授予等工作, 形成严谨和谐的教学秩序。按照学校教学档案的管理规定, 教学档案是教学工作的真实记录, 不仅具有现实的使用价值, 而且具有长期作用, 系级教学单位要把各种与教学有关的教学文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材料、教学过程实施记录、总结、教学检查结果等及时归档, 保证教学档案材料的完整、可靠。教学档案管理要逐步制度化、规范化。还要管理和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室、实验室和其他教学场所应该保持整洁和设备完好, 学习期间应该保持肃静。

四、系级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基础

规范化管理总结 篇5

邻水供电局紧紧围绕“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结合供电局开展的“创一流”工作,强化领导,加大力度,持续开展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到目前为止,已有坛同、高滩两个供电所被省公司授以“供电营业规范化服务窗口”荣誉称号,鼎屏供电所已经达到了规范化管理供电所的要求。现将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定岗定责,制度建设,实现供电所基础管理规范化 全面提升农电队伍综合素质是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建章立制、完善供电所制度管理是规范性建设的关键手段。我局加强农电人员管理,以推进制度建设作为规范化管理的基础。

1.定岗定责,动态考核,为供电所规范化建设提供基础保证 以人为本是提高供电所管理水平的关键。首先,对供电所人员实行了定岗定责,责任到人,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强调工作责任制,充分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实行严格的岗位考核制度,对每个不同岗位制定针对性的考核细则,加大奖金挂钩力度,逐步实现以考核来体现员工的工作实绩,用考核管理取代人情管理,全面提高了职工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2.建立健全制度管理网络,为供电所规范化建设提供管理保证 供电所受传统因素影响,粗放型管理痕迹严重,通过努力,我局供电所基本建成了一套覆盖全面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力和规范性,使其贯彻到各个岗位的每项工作中,大力提倡管理合理化、人性化和科技化,按流程办事,用制度管人,一切事情按章处理,有章可循。同时针对实际情况,简化修订原有工作流程,使管理制度更具有可操作性,动态而严格的制度管理为供电所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证。

3.全员培训,重点突破,为供电所规范化建设提供素质保证 人员素质是供电所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的基础,也是目前职工队伍的一大薄弱环节。首先,我局结合上级供电局的要求,推行全员上岗培训;其次,结合供电所目前工作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道德、技术业务,优质服务等各类专项培训,系统地提高职工的工作素质,第三,大力提倡在岗培训,鼓励员工参与学历教育,并进行计算机等辅助工具方面的培训,扩大员工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扎实工作,细致评价,实现供电所安全管理规范化 夯实农电安全基础,确保农电安全生产无事故是保证农村用户正常供用电和供电所正常生产的基础。我局坚持贯彻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迅速提高农电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农电安全无事故。

1.建立健全农电安全管理网络,层层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 供电局成立组建了农电安全管理网络,并颁发了农电安全网络管理办法。通过各级安全责任制的层层落实,充分发挥农电安全网络的作用,将安全生产作为供电所工作考核的否决性指标,突出农电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唯一性,明确所长是供电所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供电所每个岗位都建立了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安全责任,建立层层把关、人人负责的农电安全生产和安全用电管理网络,将农电安全管理工作渗透到日常各项生产工作中去。其次,针对各供电所农电安全管理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农电安措技措,规范供电所安全管理行为,逐步建立供电所安全管理常态机制。第三,建立健全农电安全监察体系和保证体系,大力开展农电管理人员和供电所骨干人员的安全管理培训,提高人员安全管理水平,同时加大农电安全的检查督促工作,通过检查和考核促进供电所的安全管理工作。

2.多管齐下,提高安全意识,加强供电所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以人为本。提高农电安全管理水平,必须从员工的安全素质抓起。面对人数庞大,知识结构复杂的农电队伍,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全员安全素质,必须上下联手、多管齐下,发挥各方面作用,采取多种形式。第一,加强供电所所长的安全教育。安监科分批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专项培训,提高他们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以及安全管理的水平;另外通过到邻县供电局的交流学习,开拓视野,取长补短,营造农电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第二,加强供电所工作负责人、工作票签发人等生产骨干的安全教育,加深他们对安全规程的理解,提高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心,组织工作票专项培训,规范供电所工作票的使用和现场安全措施的落实,通过落实安全责任制,使他们担负起现场安全管理的责任;第三,开展多种形式的供电所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全员安全素质。首先各单位注重提高供电所安全例会的学习质量,加强学习内容的针对性,结合供电所日常工作,激发农电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使安全例会真正学有所得;其次,通过员工的上岗培训和其他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增强员工的技术技能,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互保能力;另外,还不定期组织安全规程等安全知识的抽查,以笔试、现场考评等形式促使员工加强学习,结合经济考核兑现,变供电所员工“要我学”为“我要学”。

3.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督力度

首先,加强“两票三制”等基本安全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一方面规范供电所日常施工作业的工作票管理,杜绝无票工作,另一方面加强供电所工作票的使用和填写的规范管理,提高工作票的管理水平,使之真正在施工作业中发挥作用。其次,将安全规章制度的各项要求贯彻落实到供电所日常各项工作中,通过教育培训和考核奖惩等多种手段,加大反习惯性违章力度,逐步规范供电所的日常工作的安全行为。第三,进一步加强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加大现场安全检查力度,保证现场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提高现场施工人员互保和自保能力,逐步规范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三、明确责任,专业管理,实现供电所设备管理规范化 农网改造以来,农村供电网络得到了大规模优化和改善,管好、用好农村电网,将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供电所日常工作的中心任务。

1.明确管理责任,提高维护水平

农村电网具有覆盖面广、工作量大,供电设备多,管理责任重的特点。首先,各供电所认真落实巡线制度,定期巡视网络,责任到人,任务到人,结合安全性评价工作,对设备进行全面清查,制订详细整改计划,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第三、对用户设备,认真做好周期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各用户提出整改意见。危及电网安全的缺陷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多管齐下,有效地提高了农村电网设备健康水平。

2.健全设备基础资料,实现周期修改与动态管理相结合 为进一步规范供电所电网设备管理,省供电局按照国家电网供电局下发的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考核标准的要求,统一了设备基础台账和各类报表,并要求供电所认真填写,在安评基础上又进一步完善各类设备基础台账,落实责任到人,实行基础资料台账周期修改和动态管理相结合,确保各类资料与现场情况保持一致。

3.加大设备改造,消除农村用电瓶颈

经过农网改造,我县农网得到了较大改善,由于地方经济不断发展,农村电网缺乏长期投入,农网设备逐渐成为农村电网的新瓶颈。为此,我们一方面认真做好负荷测试和预测工作,做好电网规划,早作准备,统筹考虑,另一方面对负荷迅速增长地区,采取紧急措施,加大农网投入。

四、整顿秩序,流程管理,实现供电所营销管理规范化 整顿农村用电秩序,规范农村营销工作,是城乡一体化营销工作的关键。

1.规范营业档案,重整农村营销流程

根据电业局的统一部署,各供电所开展抄核收效能监察及用电营业普查工作,目的是进一步修正健全用户档案。同时全面调整了农村管理流程,在整合过程中使其更具有合理性、方便性,另外通过定期开展农村稽查和反窃电工作,一方面及时做到纠正供电所电费账户的混乱情况,另一方面整顿了农村用电秩序,使农村用电逐步纳入城乡一体化管理轨道。

2.开展专业分析,提高农电营销管理水平

结合规范化管理要求,我局供电所全面开展了包括营销、电费结构、电价等各类营销专业分析,尤其是低压线损分析考核已成为供电所每月营销工作重点之一。供电所根据历史运行情况,指定各配变低压线损指标,按月认真做好分析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分析,采取应对措施,实行闭环管理,将线损管理实绩同人员工资报酬直接挂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真诚服务,常态运行,实现农电优质服务规范化

不断提高供电所优质服务水平,丰富服务内容,保证服务内涵,是塑造供电企业良好形象,实现优质服务的基础工作之一。

1.实行24小时不间断抢修,农电工统一管理,使抢修工作管理更有效和集中

2.不断丰富服务内涵。供电局首创性地实施了大客户经理制度,将我县的重点用电客户分别与供电局领导挂点,并配备客户经理专职服务,开创了我局优质服务的新局面。同时各个供电所还结合自身特点开辟了各种特色服务项目,随着各项举措的不断开展,农电优质服务形象日趋改善,为供电局在农村居民客户中塑造良好形象打下了基础。

六、突出亮点,抓住契机,实现供电所管理现代化

规范化教学管理 篇6

关键词:独立学院 教学管理 规范化

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目前,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正以旺盛的生命力迅速发展。随着独立学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管理已经不能简单的停留在维持教学正常运转的状态上,而应规范化教学管理,探索高效运行模式,提升管理水平。

一、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基本建设管理。

1.教学计划管理是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明确教学工作目标,并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适时进行调整和修订,保证学校教学工作有步骤、有依据、有条不紊地运转的过程。教学计划是由各个学校组织专家制定的,是组织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它既要符合教育规律,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要根据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适时地进行调整和修订。

2.教学运行管理是以执行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实施为主线的一系列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活动,一般来说包括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大纲的制定、课表的编制、教学场地、设备和教师的安排及贯彻实施等内容。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资源为依托,强调师生相互配合,其基本目标是保证教学工作运行稳定,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3.教学质量管理是对教学活动实施过程的情况进行了解监测和评价反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其根本目的是保证和提高每一项教学活动和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最终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教学质量管理主要包括教学质量检查,教学工作评价,教学信息的采集、统计与反馈,考试管理等。

4.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是针对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践教学基地、教学队伍(含教师及管理人员)、教学管理制度等建设内容进行系统的管理,是提高办学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的关键。

二、“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独立学院作为新生事物,其独特的办学机制与模式也注定了它不可盲目参考别的高校已经成型的教学管理经验,近年来独立学院发展迅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场地、设备、教师等教学资源相对有限无法满足需求,很多独立学院大量外聘兼职教师,这些都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1.教学计划管理方面

近年来独立学院新办专业速度明显加快,很多新办专业的教学计划多是在传统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的基础上,糅合进部分新的专业课程后,便开始在实际教学运行中执行,缺乏必要的专家论证过程,可执行性不强。有些学院对教学计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认识不足,或因为师资受限,在执行教学计划过程中变动过于频繁,如随意增减计划内课程、教学计划调整不事先履行报批手续等,这些做法导致学生很难及时了解自己所学专业教学计划的变动情况,不能根据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自主学习。

2.教学运行管理方面

教学运行管理涉及到的管理范围较广,涉及到的管理职能部门也较多,部门之间或是部门内部很容易出现职责不明、职权不清的情况,从而引发管理上的冲突或真空,导致互相推诿、互相扯皮等现象的发生,工作效率也就难以提高。与此同時,由于管理不够规范,各部门工作各行其道,教学运行调度手续十分繁琐,这不仅使教学管理人员花费大量的精力处理不断重复的工作,而且还给教师和学生带来诸多不变,影响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质量管理方面

目前很多学校实施的课堂教学质量测评、教学督导制度已相对完善,特别是近年来实行了网上评教,进一步修改了评教指标,大大提高了评教工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但是从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的运行机制来说还不够,这主要体现在教学评价和反馈环节上,如教学评价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反馈给教师不及时、反馈后整改不到位,不能真正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等等。

4.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方面

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多,在学科、专业的设置和课程、教材的选择方面,只要注意与学生文化素质的配套就基本不会有大的问题,问题多出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队伍建设上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相对忽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在教学管理人员的配备上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管理人员专业、学历结构参差不齐,部分人员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职称相对来说较低,直接影响到了教学管理水平;二是教学管理制度不够规范,独立学院起步较晚且缺乏参考,各项教学管理制度都是在探索中走向成熟,缺乏系统的全面的研究,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各项制度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这些都是普遍的现象。

三、独立学院教学管理规范化和高效运行的对策建议

1.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要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完善教学计划制定的程序和环节,通过更广泛的调研与论证,制定科学合理的、可执行性强的专业教学计划。同时应加强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学计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一经制定就必须一丝不苟的组织实施,如在执行的过程中确实需要变动就必须履行严格的报批手续。

2.建立健全规范化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是教学管理规范化运作的重要保障。教学管理制度应全面、规范并形成体系,使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运行环节均有明确的标准和依据。在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时,首先,要注意“以人为本”,要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价值取向,每项教学规章制度出台前,一定要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组织专家论证等程序,以保证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合情、合理、合法。其次,要完备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把教学管理制度和各个管理部门职责、教师守则、管理人员职责、学生管理办法、设备管理制度等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最后,要严格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来进行教学管理,同时要根据新的教学形势适时变更和完善,最终形成一套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具有自身特色、与时俱进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并保证制度的落实。

3.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服务水平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水平,在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不仅向教学工作要质量、要效益,更要向管理要质量和效益,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服务意识强的教学管理队伍。要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基本技能培训,注重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专业教育管理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适应高校多学科、多专业的管理现状;同时要注重办公自动化技能的学习,以便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在教学资源的调度中尽可能优化组合,为教学活动提供合理的安排和有利的条件,把服务落实于各项管理工作中。

总之,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心所在,是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学管理贯穿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是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和人才培养方案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地规范和加强教学管理,实施动态监控,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颜涛,郑辉.关于高校运行管理的思考[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38-40.

[2]高雪.关于独立学院加强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J].教育论丛,2011.159.

规范化教学管理 篇7

关键词:规范,农村财务票据,管理,推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

1 农村财务票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财务票据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属性和收入管理的特殊性, 其收入和票据管理政策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除“云南省农村财务专用收款收据”外, 基本不能适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且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还存在着管理制度缺位, 责任主体不明确等问题, 农村财务票据印制、购领、使用、核销、年检等缺乏统一管理准则, 不利于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

1.2 农村财务票据管理主体、责任主体缺位

在农村财务管理实践中, 仍然存在部分县市区、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行印制发放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农村财务票据。其次, 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难以发挥会计应有的审核、监督、管理、参谋的作用。再次, 管理措施落实不力。据调查, 绝大部分乡镇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 核销票据时均不审核资金是否入账, 导致票据管理与资金管理相互脱节, 造成农村基层组织财务收入管理的混乱, 使村级财务公开流于形式。

1.3 现行农村财务票据远不能使用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的需要

目前可用的合法票据仅有云南省财政厅印制的“云南省农村集体经济专用收款收据”, 使用范围仅限于财政补助资金、“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国家征用土地补偿费、扶贫救灾款、上级部门专项拨款以及财政部门批准的收款项目;集体资源、资产发包收入、集体统一经营收入、投资收益等经营性收入使用税务发票;其它财务会计收支凭证使用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财务制度的规定执行。造成“专用收款收据”、“税务票据”、“其他票据”等多套票据在农村社会流通。农村财务专用收款收据社会认知度较低。

1.4 农村财务支出票据、结算票据规范化管理的道路仍任重道远

尽管《云南省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对农村财务票据的范围作了明确的规定:村级财务票据包括收入凭证、支出凭证、资金申请单、支出报销单、费用审批单、付款证明单。但只对收入票据作出明确的规范。农村结算票据、支出票据尚未纳入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轨道, 因此农村结算票据、支出票据管理的任务仍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广大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群策群力, 共同完成。

2 规范农村财务票据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2.1 进一步完善农村财务票据管理制度

由财政部、农业部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 结合农村经济改革发展情况, 及时修订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财务制度, 完善农村财务票据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定;适时研究制定专项的《农村财务票据管理办法》;研究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农村财务票据管理办法或制度, 积极探索农村财务票据管理使用监督的新办法和新途径, 确实加强农村财务票据管理, 积极推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

2.2 明确农村财务票据管理主体、责任主体

进一步明确各级财政部门为农村财务票据管理的主管部门, 农村财务票据的样式、规格、内容由国家财政部统一制定,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农村财务票据的印制、发放、核销和年检工作;进一步明确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为农村财务票据的管理部门, 确实加强农村财务票据管理;进一步明确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农村财务票据使用的责任主体, 村级会计委托代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覆分工合作的原则, 确实履行工作职责, 加强农村财务票据, 推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

2.3 开展农村财务票据使用情况清理, 杜绝不合法、不合规票据在农村社会流通

严禁不符合规定的农村财务收款票据在农村社会流通;对各县市区、乡镇、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自2009年7月1日以来“云南省农村财务专用收款收据”进行清理、核销和年检, 及时掌握“云南省农村财务专用收款收据”使用、管理情况, 及与其相关的农村集体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对各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的银行账户进行彻底清理销户, 由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中心及时开设新的农村集体资金管理专户, 确实加强农村集体资金管理, 以资金管理促进票据管理, 票据管理强化农村集体资金, 共同推进农村财务规范化建设。

2.4 严格农村财务票据使用范围, 规范农村财务票据使用行为

进一步明确“农村财务专用收款收据”使用范围;税务票据主要用于归集集体资源、资产发包收入、集体统一经营收入、投资收益等经营性收入资金;农村财务结算票据, 主要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外部单位和个人, 内部组织及个人之间的结算资金的管理与核算, 包括代收的水费、电费、新农合、新农保等代收代付资金的管理及结算;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支出票据使用范围。

2.5 强化农村财务票据核销、年检及监督检查力度, 积极推进农村财务规范化建设

浅谈高校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篇8

1 系部教学档案的内容

1.1 综合类

主要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有关文件;学院规划实施计划、教学要点、教学工作会议的记录、简报等材料;学院制定的各种教学制度、规定、办法、条例以及教学工作的文件;教改项目的立项报告;教学工作的数据统计、分析资料;每学期评教评学的相关材料及教学检查的记录、总结。

1.2 教学管理类

教师教学有关规程、教学工作检查、评估有关材料;教师教学任务安排及开课有关资料、教师教学情况调查表、教学质量检查、师资建设规划、实施情况, 教师进修培训材料;学籍管理材料;学籍变更材料;课程安排表、学年校历。

1.3 教学业务类

重点课程及一般课程建设的规划、实施方案、总结等有关材料;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进度计划、教学任务书、教学日志等有关资料;教材建设、教师自编或主编教材及使用教材的目录;教师制作的CAI课件等资料;优秀教师讲课的典型教案、教学模型、标本, 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材料;教学实习有关材料;各种考试试卷及试卷分析材料;学生的毕业论文及评审意见;学生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有关资料, 考研相关材料;教师业务档案;教学仪器设备材料等。

1.4 教学研究类

各类教改项目及科研课题的立项申请书、实施计划、成果及总结以及获奖的申报材料和奖状;获院级以上的教学成果类的申报材料及奖状;教师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目录。

2 教学档案的特点

教学档案是教学活动的客观反映和总结, 故除具有一般档案的属性外它又有自己的特点:

2.1 内容广泛

一方面学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 招生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办学领域不断拓宽, 新学科、新专业不断涌现, 使得教学档案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另, 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 高校除了设置相应的德、智、体几方面的课程外, 随着专业的增多, 多学科互相渗透、交差不断加强, 使的教学内容多学科性越来越明显, 与之相适应, 档案材料也越来越丰富。

2.2 材料来源较分散

高校教学档案来源于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两级教务教学活动, 即有上级和学校下发的有关教育教学的有关文件, 又有主管教学的教务部门形成的关于教学改革、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学科设置、课程安排等方面的材料, 同时还有系部在日常教学中形成的教学档案。

2.3 归档时间不同

文书档案是按年度归档, 而教学档案是按学年度进行归档的, 归档时间从上一年的9月1日到当年的8月31日。

2.4 高校的教学档案统一按国家教委办公厅的《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进行。

3 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材料收集较困难

因部分教学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 认为教学科研成果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取得的, 应该由自己来管理, 担心材料会遗失, 或担心档案部门立卷归档后自己利用不方便。故对上交档案材料有抵触情绪, 使的收集起来, 有一定困难。

3.2 系一级的管理困难

由于系部无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 故材料的收集、整理、移交都是由教学秘书兼着, 由于有些教师不配合, 就会造成资料的不完整和档案材料的不延续性。加上有些系部认为系部的主要工作是教学, 对档案材料只要用时有就可以了, 无须按什么规则整理归档, 导致教学档案整理、分类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 使得教学档案整理、分类缺乏系统性与关联性。

3.3 资金紧缺

系部收集到的材料并不能马上移交, 因经费不足有些系部连一个像样的档案柜都没有, 故造成档案材料收集整理后与移交前这一段时间无处可放, 容易遗失而选成档案材料的遗失。

3.4 人员紧缺

一般高校系部都无专职档案管理员, 由教学秘书兼任, 而教学秘书的主要精力在教学上, 加上大部分没有受过档案专业培训, 因而少有精力去将教学档案收集整理完整, 这样将造成教学档案整理分类缺乏系统性、准确性, 致使移交到档案馆的材料不规范, 给今后的利用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4 加强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4.1 从系部教学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出发, 各系部由于档案工作规范化程度低, 管理不到位, 系、教研室两级档案管理、存档部门职责不明, 归档机制不健全, 导致文件材料重复归档、不归档、漏归档现象较为普遍, 亟需在科学划分系部档案类目的基础上, 明确系、教研室档案的建档、存档和管理职责, 加强对系、教研室档案工作的指导和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定期开展对系部、教研室档案工作的指导与业务培训, 定期开展对系部档案工作的督查, 提高信息服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加速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

4.2 档案材料应当随时收集、随时整理档

案工作应当形成一种周期性的自查、自评、整改和自建的长效机制, 以此为档案管理日常运作机制提供质量上的监控与保证, 避免把问题都积压到一件中心工作来临前仓促解决。

4.3 完善档案制度建设, 据《高等学校档案

实体分类法》和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统一的档案管理办法和分类体系, 使档案分类走上统一化、标准化。

4.4 归档要求

凡需归档的教学文件材料, 必须遵循教学文件材料的自然形成规律, 保持归档材料之间的联系, 据便于保管和利用的原则进行系统整理;尽量采用原件, 规格相对统一;一般用计算机打印, 不能打印的则要求用碳素墨水或蓝黑墨水书写, 字迹要工整, 图文清晰, 并装订成册, 以利长期保存;教学档案材料一般要求长期保存。教学日历、教学任务书、课程安排表、学生实习有关材料、教学检查座谈记录、听课记录、学生毕业论文 (设计) 、各种考试试卷、实验报告等则要求保存五年以上;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应于每学期期末对本单位的教学档案进行及时的清理与归档。立卷人应按文件材料自然形成的规律和便于利用的要求, 进行系统整理、组卷、并编页号、卷号 (盒号) , 填写卷内目录、备考表, 拟定案卷标题, 注明密级和保管期限, 并于每学年度结束后对所有教学档案进行汇总, 装订后, 按学年度排列进柜管理存档。

4.5 收集工作必须贯彻集中统一管理的原

则, 遵循教学档案的自然形成规律, 按归档范围分类收集;必须保证归档教学文件材料收集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系统性;所收集的教学文件材料按各大类的分别积累, 进行预立卷, 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4.6 利用现代办公技术, 实现教学档案现

代化的管理。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 教学管理人员工作量不断增大, 如果仍依靠长期沿袭的手工方式去处理日常教务工作和管理教学档案, 就不可能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故利用现代办公手段, 实现教务档案的电子化、网络化管理, 有利于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缩短劳动时间, 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责任编辑:王青翠

摘要:教学档案是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学校有价值的材料;从高校教学档案的内容、教学档案的特点、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几方面论述了对高校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规范化教学管理 篇9

1 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组织机构

1.1 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健全

近年来, 学校以《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为基础, 构建了校系“两级”教学管理机制和框架体系。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 教学分管校长具体负责教学管理工作;成立了一把手校长亲自挂帅的教学工作委员会, 全面推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精细化管理。

1.2 教学管理制度完善

学校按照国家、省和联院的有关要求, 根据教学管理内容、模式、要求等变化, 制定了完备的教学管理文件, 完善了各种教学管理制度。近两年来我们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创建和修订了教学管理规范实施细则, 两级教学管理职责条例及分解, 创新教育及创新大赛实施管理规定等。

1.3 规划计划管理, 提高管理实效

依据学校发展建设规划, 依据学校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和总体工作计划, 逐学年、逐学期制定落实教学条线工作计划, 各部门根据计划逐月、逐教学周制定落实部门工作计划, 部门工作任务详细具体, 落实到人, 并利用0A网实行月报和周报制度, 实现动态监控, 相关人全员监控, 责任人全程监控。针对专项重要工作, 制定专项计划和专项工作方案。并根据规划计划, 重视过程检查和结束反馈。事后有反思研讨, 有整改措施;结果有总结奖励, 有问责惩罚。

2 重视专业建设, 确保人才质量

2.1 紧贴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科学合理地专业设置与开发

通过深入学习江苏省和常州市“十二五”规划的科学内涵, 认真分析江苏省建设行业发展趋势和劳动力市场需求, 科学把握建设行业产业升级、服务区域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重点和企业快速成长类型, 树立了学校立足依托建设行业, 服务区域建设产业的办学方针, 围绕建设行业产业链, 构建建设职教专业链。形成了建筑规划、管理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电子工程五大类专业群的高职专业体系。

2.2 科学制订并严格执行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按照指导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依据科学合理的开发程序, 广泛开展社会市场人才需求调研, 准确把握分析岗位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际合作, 坚持做到行业专家、企业专家、教育专家全过程参与, 严格执行专家论证制度, 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科学缜密地制订实施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学校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交替) 、顶岗 (轮岗) 实习、真题真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模块仿真的教学模式以及包括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项目驱动法、仿真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引导文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2.3 动态调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两级管理, 严格执行人才培养方案, 每学期均进行执行落实情况检查。全面实施动态管理, 每学年结合方案实施的实际情况, 对人才培养方案提出适时调整要求的, 须在新一届学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印发之前, 或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时间的前一学期第6周之前进行;正在执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不得随意更改。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意见的基本框架范围内进行的局部修正, 不涉及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指导思想、基本架构、主要指标等方面的调整, 坚持做到“小调要审批、大调要论证”, 确保方案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坚持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对稳定和动态发展。

3 加强课程建设与管理, 规范课程管理, 提高课程质量

3.1 精心制定课程标准, 确保课程质量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 充分理解课程结构体系, 分析把握每个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 并以此为中心, 依据联院课程标准制定的指导性意见和规范要求, 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制定着重把握五个方面:知识结构知识点和能力结构能力点、核心技能和职业技能 (岗位证书) 、重要关键教学环节 (核心知识或核心能力) 的教学设计与指导性 (建议性) 教学实施方案、教学资源、考核评价方案。坚持做到“六要”:要按程序制定、要有企业专家和教学专家参与、要经过专家论证、要严格执行、要严格检查落实、要坚持调研及时修订。

3.2 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 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精品课程建设是学校提升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 是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围绕省、市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发展和重点专业建设, 推进优质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认真建设院校两级精品课程。学校定期召开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会议, 解决建设中的各种问题, 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 保证精品课程高质量建成。

3.3 依据专业特点, 结合学生个性发展, 坚持开设特色选修课

为了充分体现和切实执行学分制, 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依据专业特点, 各专业在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专门开设了任选课, 并严格执行, 同时教务处还组织开设了校级综合素质类的任选课, 学生可自由任意选修。

4 注重教学过程管理, 加强实践环节, 确保毕业实践效果

4.1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推进教学改革

严格执行教学管理规范, 严格落实教学“五认真”制度, 严格过程管理与考核。学校坚持教学过程管理“四结合”:条线内系部自查与校级检查相结合、教学常规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教学条线内部检查与校级督导检查相结合。重视课堂教学环节的管理, 把它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主阵地, 坚持公开课观摩课与“推门听课”“检查性听课”相结合、学生评课与教师评课相结合的形式强化课堂教学检查考核工作。

4.2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重视实践教学, 强化能力培养

严格落实技能教学计划、场地, 提高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切实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强化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工作, 推行“一凭多证书制度”, 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技能考证。重视面向全体学生的技能培养和训练, 积极开展校内技能比赛。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组织, 按要求开足实践性课程, 注重实践教学效果。

4.3 加强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管理, 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

在毕业设计 (论文) 教学环节中特别重视以下几个环节:毕业设计工作的计划性;毕业设计的选题更注重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过程指导要求;学生毕业设计成果的要求;毕业答辩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要求;毕业设计成绩的组成、比例和评定标准。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 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史敏.创新教育下的教学管理[J].理工高教研究, 2004.

规范化教学管理 篇10

一、规范化管理对教学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规范化管理要求在管理过程中,首先是一种制度化的管理,即管理措施制度化、工作流程标准化。高校教学档案主要包括教学类文件材料和学生类文件材料,它产生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如何规范化管理这些档案材料,确保文件材料齐全完整的归档,这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一定要求。

按照《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在收集整理档案材料前,首先要确定好收集范围,教学类文件材料重点包括各二级学院、教研室和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活动中汇集而成且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文字记录、相关图表及音像资料;学生类文件材料重点收集能直接反映学生学籍的原始材料,包括新生录取简明登记表、学生成绩册、毕业生花名册、学位授予花名册及各级各类奖励处分材料。其次要划分好归档材料的保管期限,保管期限是对档案价值和重要程度的一个标识,也是保障档案安全和档案整理工作质量的重要业务标准,按照国家档案局8号令要求,一般将保管期限标准定为永久和定期两种,其中定期明确为30年和10年两种具体期限。最后根据教学文件材料形成时间的特殊性,规定材料归档时间以学年度为基点按时收集、整理,并及时归档,依据这些要求对教学档案进行分类别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以保证这些记载高校教学发展进程的珍贵材料能完整齐全地保存下来,可以为高校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提供坚实的基础。

目前,高校教学档案运用规范化管理相对比较滞后,进而导致教学档案管理标准不一,材料保管不集中,归档不及时,利用不登记,甚至出现重要材料遗失、丢失和不完整现象。推行规范化管理模式,依照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采用制度化、标准化的手段和方法统一管理高校在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和学生管理等不同阶段中产生的文件材料,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利用,让规范齐全完整的教学档案能真实再现、一目了然地客观记录着高校的教学发展演变,这有利于高校建立有秩序的教学管理工作运作模式,提高高校的整体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满足社会人才培养需求,顺利开展各项工作。

二、规范化管理在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1.相关管理层对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在部分教学管理人员的潜意识中,收集、整理日常教学档案只是教学管理基础性业务工作一部分,短期内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管理好坏也影响不到高校的整体发展。为此,一些领导忽视了对这项工作的管理,意识不到档案在高校整体发展过程中所能产生的长远效应,从而导致了档案管理在政策上得不到支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得不到保障,很难建立起固定的档案管理模式。由于高校档案工作得不到重视,所以作为高校档案工作中占主体部分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不被重视也很常见,相关教学档案材料常常收集欠缺、整理不规范、归档不及时。

2.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国家和教育部还没有专门制定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制度化建设跟不上。绝大部分高校只能参照《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管理,因此高校里占极大比例的教学档案规范化管理制度极不健全。即便少数学校自己制定了相应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也只是粗线条的规定了需要整理归档的教学材料名称、内容,并没有详细、具体地提出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指导,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达不到业务程序化、控制过程化、考核定量化的要求,结果使教学材料归档工作成了一种随意、自发性的行为,材料收集不全、分类和整理杂乱无章的现象成为一种常态。

3.文件材料归档意识薄弱。高校教学事务繁杂,条块众多,分散于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的不同环节,相关教学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各自分享,不少教师对教学档案资料保存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材料及时归档意识薄弱,更有不把档案当回事,存档不积极,甚至有抵触情绪,认为是自己的东西,自己保管,使用起来方便,这给教学档案材料的收集和集中保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在教学档案材料的使用过程中,有的教师即便是借用档案材料也是不及时归还,甚至丢失材料,这种种现象无疑对教学档案资源的流失影响很大。

4.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是兼职性的,他们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管理全面培训,能熟练掌握和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人不多,档案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对较差,导致在教学档案材料的收集和管理上呈现出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这些兼职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大多由各二级学院教学秘书或办公室行政秘书兼任,日常中他们就承担着繁重、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很难保证有充足时间和精力收集、整理教学档案,更谈不上教学档案材料的开发利用,给规范化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

三、规范化管理在教学档案管理中的基本措施

1.建立健全教学档案规范化管理标准,理顺档案管理体制。高校必须依照教育部第27号令,在1993年国家教委办公厅颁布的《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基础上,依据不同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科学制定能够有效规范化管理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把年度教学档案工作纳入各部门年度教学计划,实行各级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确保教学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坚持文件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和集中保管,每学期期末,按文件自然形成的规律和便于利用的原则,进行系统、规范的移交,保证材料完整和准确,避免出现重复归档、不归档、漏归档现象;明确归档材料整理要求,需要保存的教学档案,要求材料分类正确,装订符合要求,整理、组卷和装盒规范化;量化档案工作考核比例,建立专门的教学档案考核责任机制,突出业务流程化、权责明晰化、奖惩有据化、考核定量化。通过建立和健全一系列规范化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使这项工作形成一种常态化长效机制,以此为教学档案管理日常工作提供一种健全、有效的管理模式。

2.强化教学材料及时归档意识。高校职能部门和档案部门可根据教学档案特殊性和重要性,有针对性地对档案管理人员尤其是兼职档案员、教师宣传《档案法》,让其学习并贯彻《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及相关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统一教职员工自觉内化对教学档案及时归档的意识,纠正大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偏见和错误认识,使依法治档的观念深入全校师生员工的脑海[1]71,强调教学档案既是教学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果,也是高校教学环节的见证者,受法律法规保护,必须按规定向档案工作人员移交,在档案管理人员、教职员工中树立大家一致认可的意识体系来协调档案部门与二级学院的管理运行,让每一个参与者都加入到规范化管理的制定过程中来,才能获得大家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从而使教学档案收集工作成为师生的一种自觉常态化行为。

3.注重岗位角色管理的规范化,提高服务意识。规范化管理教学档案的质量好坏与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密切相关。岗位角色管理的规范化需满足三个条件———意志动因条件、能力素质条件和热情耐心条件。高校要促使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具有做好本职工作的意志意愿,开展培训指导,学习档案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通过能力管理保证每一个岗位角色都具备相适应的能力素质,圆满完成本部门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同时,通过情感管理,使档案管理人员在不断获得业务指导部门肯定的同时,强化自身内在激励,不断提升岗位角色的信心和责任感,保持档案工作的热情耐心,提升主动服务意识。

4.加大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创新在线服务模式。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高校整体工作信息化进程的一种趋势,规范化管理教学档案也必须顺应这种现代化办公技术的要求。除保留纸质教学档案外,还需积极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根据档案利用的实际需要,有计划分阶段地将永久、长期保存的档案材料进行数字化处理。日常工作中建立一些常用的专题教学数据库、学生数据库、人才数据库和科研数据库,实现教学档案电子化和网络化管理,创新在线服务模式,提高档案利用率,为教职员工提供更便捷的教学档案信息化服务。

在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中推行规范化管理,对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深化高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评估工作考核定量化。教学档案管理人员依照规范化管理要求,了解教学档案形成的特点,以方便利用为目标,优化管理模式,最终实现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教师和学生。

摘要:文章从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出发点,以规范化管理的具体要求为标准,分析目前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档案管理体制、文件归档意识、档案队伍建设和档案服务模式等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规范化,管理体系,高校,教学档案管理

参考文献

规范化教学管理 篇11

【关键词】 规范化;药房管理;药品服务;应用研究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4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01-02

药房是医院重要的经济职能部门,也是医院面向病人和社会的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它反映了医院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能否做好药房的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1]。同时药房作为医院药品分销的重要部门,规范化管理水平关系着患者用药的安全。医疗机构中药房的设置、各类药品的购买、检查、管理以及储藏等因素均会对患者药品使用的质量带来影响,对药房进行规范化管理既是新医改政策环境下的迫切要求也是医院自身求得发展的必然要求。

1 规范化管理定义

规范化管理也可以叫做标准化管理,是指在医院的管理过程中遵循标准化原则,以规章制度为必要手段,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目的,对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确化、数据化[2]的改变或调整的过程。通过规范化管理可以创造出一种和谐有序的工作环境。

2 目前医院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药房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改进 医学院校药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很少有到医院药房工作的,医院药房的从业人员大多是没有经过系统药学知识学习的人,工作内容一般仅局限于收费发药,对于来咨询药品相关知识的病人他们不能很好的解答疑惑,整个药房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综合知识相对低下。

2.2 药品管理秩序混乱 药房对普通药品、特殊药品、贵重药品、医院自制药品分类保管不善,入库检查出现疏漏,药品存放清点记录不清,对于新入药、过期药、储备药等都没有详细可查的记录,保管责任人不明确,在后期工作中就容易出现错误,出现错误责任追究不清。

2.3 药房管理制度不完善 药房处方制度、库存管理制度、绩效评审制度等对于规范药房管理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制度中不完善的地方会导致药房管理无序、事故发生概率增加,同时影响着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4 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药房采用原始的窗口模式不仅使医务人员取调用药品复杂,难以精确快速掌握新药品信息,而且对前来查询的患者及家属造成了大量时间的浪费,因此使整个药房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2.5 药房硬件设施落后 虽然药房是医院一个重要的职能部门,但对于要考虑经济效益的医院来说更换增加新设备也不是容易的事。很多药房的设备已经老化,影响了一些需要特殊保管的药品的临床疗效和质量。

3 药房进行规范化管理的策略

首先,在人员管理上要积极提高药房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素质。加强对药学人员的教育培训学习,鼓励支持进修或者学术交流,提高药学人员的专业技能素质和综合业务素质,针对不同的药房工作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努力打造一支技术优良、道德教育良好的专业药师队伍[3]。比如,可以选派药房人员到国内外著名药品生产企业进行培训,或到大医院进修,同时通过参加学术交流等活动,了解国内外医药学的最新信息和发展动态,积极吸纳药学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来医院工作[4]。

在加强专业知识和技术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职业道德的建设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因为药房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将直接影响药房的服务质量和持续发展,医务人员缺乏相关的药事法律知识,对工作中出现的法律纠纷就不能妥善处理。

其次,在制度建设上药房要在遵循国家基本药品政策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已有的规章制度,如药品库存管理、药品价格管理、药品采购管理、人员责任管理等制度,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制度,把“药品、服务质量第一”的理念融入到各项制度中去,并把各项制度整理成规范性的文件积极落实[5]。定期检查汇报制度落实情况并进行督促和监管,防止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制定公平、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规范奖惩制度,尽量使一些指标量化考核,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药房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

再次,在管理手段上药房要更加重视信息化管理、一体化管理[6]。网络具有快速、准确、集成等优点,能快速实现药品信息的共享和可得,不仅能减少差错的产生也能提高管理的效率。但药房的网络化管理不能流于形式,要切实的发挥网络的作用,做到实际与网络相一致。注重流程化管理,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强化各岗位人员的团结分工合作[7],以病人为中心推行一体化、一站式服务。对不合理的工作流程大胆进行流程再造,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整体水平。

最后,在环境设备上,要合理布局药房结构,根据药品出入数量决定药房规模大小,中药房、西药房、门诊药房、住院药房要划分清晰、标志清楚。对存储药品的设备要定时检查,必要时要及时更新,对每个药房要做好温度、湿度的检测,做好防虫防鼠工作,保证药品质量[8]。

4 小 结

药房的工作流程和服务模式必須规范化、科学化,包括人员管理、制度创建、信息化平台利用、药品的采购和库存、设备管理、服务流程等,从各个方面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是药房形成一个规范化的整体运作系统[9],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卫生服务产品,让群众满意。

参考文献

[1] 林由文.规范化管理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5):153-154.

[2] 阿不都热合曼·库尔兹,关于医院规范化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1:74-75.

[3] 郭元春.规范化管理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7):689-690.

[4] 谢光辉.药房实施规范化药品管理效果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5):9-10.

[5] 韩庆礼.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J].当代医学,2011,10(7):34-35.

[6] 杨潜.中心药房实施药品调剂工作规范化管理的体会[J].海峡药学,2004,16(03):116-118.

[7] 林由文.规范化管理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1011,18(35):153-154.

[8] 韩冬茹,席云飞,潘靓辉.我院规范化管理中心药房的措施与体会[J].北方药学,2013,09(06):149-149.

规范化教学管理 篇12

企业档案管理的难题:

第一, 企业档案管理缺乏后续更新。在企业中, 档案管理部门在刚开始进行档案管理的时候非常认真, 还能及时的对企业人员档案以及设备档案等进行及时的分类和整理、更新。这个时候的档案管理是比较到位的, 也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但是,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 企业的管理人员趋于稳定的时候, 这时候档案管理的更新就显得有些乏力。

第二, 企业档案管理制度有待规范。其不规范的表现主要由几个方面:首先是档案更新不是特别规范;其次是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再是是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制度不是特别合理, 领导的重视度有待加强。

第三, 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随着信息化在各个行业的深入, 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但是企业的档案管理没有很好的适应企业的网络化管理, 这就阻碍了档案管理的持续更新。

1. 档案管理责任的规范化

企业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就需要不断明确企业中涉及到档案管理的领导层、部门管理人员以及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 要针对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逐个分析, 保证责任到人, 形成良好的档案管理体系, 要以档案专职管理人员为主要骨干, 企业主管领导为负责人。要明确责任体系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做个每个环节都有专人管理, 明确考核办法, 对于工作达标的人员给于奖励, 出现差错的人员给于处罚。除此之外,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电子档案也变得越来越多, 是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前传统的归档范围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 企业档案工作人员需要重新装核定新的归档范围, 只有结构合理, 门类齐全的档案资源才能更好的满足信息使用者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这些工作的开展都要具体到人。因此, 建立档案管理责任体系, 是进行档案管理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档案管理制度的规范化

由于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 就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要对企业档案实施综合管理, 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制度, 实施统一保管, 这样能更全面的开发利用档案, 保证档案是完整的。在档案管理人员的配置上和硬件设施的配备上都要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要求, 这样能提高每一个部门对于档案管理的精确度, 避免设施的浪费。企业要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在文件归档和移交的时候要明确, 保证资料的完整性。要建立严格的档案借阅制度, 这样能防止丢失和损坏档案。还要加强档案室管理制度, 要保持档案室里面干净、温度和湿度都适宜, 建立防水防盗措施, 从根本上保证企业档案的安全。企业要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 对于那些不认真提交相关档案信息的部门, 要给于相应的处罚, 这样的规章制度, 就从细节上保证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3. 实施档案网络化管理

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档案管理要建立新型服务管理,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给传统的档案管理带了一系列挑战, 档案管理要走一条创新制度, 管理人员要具备创新意识, 实施档案工作的网络化管理, 这是企业档案管理发展的一个必由之路。档案信息检索的现代化, 是信息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手段, 检索工具越先进, 就越能节省检索时间, 档案的利用价值就能越高。档案实施网络化管理能很好的解决档案管理比企业日常工作需要落后的矛盾, 能不断适应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信息技术为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从而使企业的档案管理更加科学化。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属于一项专业技术比较强的工作, 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具备了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 还要掌握一定的现代化技术。企业档案整理工作相对比较繁琐, 劳动的强度比较大, 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服务档案整理工作, 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 可以针对档案整理的时间进行排序, 这样方便以后的检索。因此, 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学习和培训, 增加自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熟练运用新技术和新知识来加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企业面临着残酷的市场竞争。档案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增加决策的科学性, 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 档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而信息化的发展又给传统的管理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 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重视档案管理, 认清形势, 实施科学有效的措施, 进行规范化管理, 解决档案管理中的难题, 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摘要:企业档案管理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原始记录, 也是一个最权威的凭证, 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研究当前形势, 根据档案的种类, 调整归档范围, 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档案, 为档案使用者开展特色服务, 从而更好进行企业档案管理, 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本文就规范化档案管理的相关内容作了阐述。

关键词: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内容

参考文献

[1]马素萍.关于加强新时期档案人员专业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J].北京档案, 2011 (9) [1]马素萍.关于加强新时期档案人员专业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J].北京档案, 2011 (9)

[2]金立荣.王丽华.浅谈数字影像技术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档案, 2010 (6) [2]金立荣.王丽华.浅谈数字影像技术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档案, 2010 (6)

上一篇:班级文化建设分析下一篇:检验历史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