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规范化

2024-08-21

管理的规范化(共12篇)

管理的规范化 篇1

科技档案是一种重要的科技信息资源, 是记录科技进步的载体, 在科技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所以相关部门对档案的保存、利用和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提高对科技档案的规范性管理, 不仅可以为档案使用者节省更多的档案检索时间, 还可以加快科技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促进人类的进步, 因此要给予科技档案管理更多的重视。

一、科技档案管理的内涵分析

科技档案是在自然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证书、声像资料等科技文件材料。科技档案直接反映了各单位的研究成果和发展状况, 因此科技档案管理日渐受到各单位的重视, 各单位、各部门都建立了相应的科技档案管理部门, 逐渐完善了科技档案的搜集整理、存档以及保管的管理流程, 使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大大提升。

但是目前我们的档案管理制度还不是很完善, 特别是科技档案的管理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还有诸多问题和缺陷亟待解决, 因此急需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体系来加强档案的管理, 才能使科技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得到加强, 进而更好的促进科技的发展。

二、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科技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对科技档案管理的意识关系直接关系到管理工作的成效, 但在实际档案管理工作中, 相关单位和人员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许多部门对科技活动的档案仅仅只是保存活动的立项和验收数据, 而对活动过程中的具体步骤数据却未进行记录存档, 使得科技档案记录存档不够全面, 增加了相关单位科研工作的难度 (1) 。

(二) 缺乏健全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

健全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是加强科技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证, 但是我们这方面的工作是欠缺的。原有的档案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档案管理的需要, 导致档案管理的保密工作难以做到位, 各单位在制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的时候也少有相关的制度可依, 进而影响了对科技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三) 科技档案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科技档案的目的是为需要的单位 (个人) 提供更好的服务, 但是目前我们的科技档案管理还不够规范, 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有的单位对科技档案管理机构的设置不合理、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充分满足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等, 都导致科技档案很难得到有效的利用, 进而影响到科研和社会的发展。

(四) 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加强

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关系到管理工作是否能顺利的进行, 但是目前我国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 有的员工甚至不能熟练的操作计算机, 使得管理工作的效率大大降低, 有的员缺乏认真的工作态度, 都对科技档案的管理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因此员工的科学素质是有待加强的。

三、加强科技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措施

(一) 提高科技档案管理意识

加强科技档案管理意识对相关单位科研项目的展开具有重要的作用, 提高科技档案的管理意识可以进一步促进科研项目的展开, 因此需要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将科技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作为单位的重要工作来处理, 并加强科技档案管理的宣传, 使得单位的每个人都意识到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另外, 单位要加强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 才能为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保障。

(二) 建立健全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

科技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离不开健全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 只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使管理工作顺利的展开 (2) 。因此各单位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单位发展需要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 并尽量细化到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等各方面。还要不断完善奖惩机制, 保证科技档案管理体系的合理性。只有这样, 才能通过健全的管理制度提高科技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水平, 实现科技档案的价值。

(三) 提升科技档案的利用率

科技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对于科技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是相关单位科研记录以及成果的反映, 所以应该加强对科技档案的利用, 使之更好的为科技的进步服务。想要提高科技档案的利用率, 各单位就要充分认识到科技档案的价值, 对科技档案进行更全面收集, 更细致的分类, 并加强对档案内容的了解和掌握, 管理人员还要做好档案的标注工作, 从而使需要的人员能更快的获得准确的信息, 提升科技档案的利用率, 最终使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四) 提高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

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对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比其他的档案, 科技档案涉及的范围更广、技术含量更高, 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更高 (3) 。因此, 各单位要重点关注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比如说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科技档案管理知识的学习、完善奖惩机制等, 以使得员工更能胜任其工作, 进而提升科技档案管理的效率。

四、结语

科技档案的有效管理对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不断提高对科技档管理的认识, 加强科技档案规范化管理措施的研究, 并将档案管理工作提上管理日程, 才能实现科技档案的价值, 达到促进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目的。

注释

1李卫东.新形势下科技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管理科学, 2014, 2 (8) :45-46.

2秦立燕.提常艳.提高认识积极探索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J].黑龙江史志, 2010, 5 (3) :25.

3李长鸣.科技档案管理规范化问题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3, 15 (43) :192.

管理的规范化 篇2

为维护机关食堂正常秩序,给全体机关干部一个优良用餐环境,特制定本机关食堂管理制度。

一、用餐时间

夏:中午:12:00-13:00 下午:18:00-19:00 冬:中午:12:00-13:00 下午:17:30-18:30

二、食堂采购

1、凡外出采购物品,一律使用机关统一设置的实物采购单,购买后由厨师验收签字,每月由主管领导对凭据进行审核签字,方可作为食堂报销单据。

2、食堂采购要精打细算,勤俭节约,严禁购买病、腐、霉变食品,每天登记就餐人员,每月算好就餐人员的餐数,收好餐费。

3、搞好食堂伙食,做到荤素搭配合理、饭莱味香色美,既不超越伙食标准,又使大家满意。

三、餐厅卫生

1、环境卫生由厨房统一管理,保持清洁,无垃圾污物。

2、要做到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3、公用餐具严格执行一冲,二洗,三消毒、四保洁制度。

4、厨房、餐厅要保证室内无蝇、蚊、虫,定期消杀。

5、机关同志要自觉遵守管理制度,爱惜环境卫生,不乱扔、乱倒、乱吐,要将污物及剩饭倒入分类桶内。

四、公务用餐

1、接待上级工作人员的公务用餐一律在机关食堂。由主要接待人及主管领导提前填写公务接待审批单,报由主管领导统一安排方可用餐。严格限制和禁止饮酒,控制用餐人数,与工作无关人员原则不得陪同就餐。

2、严格控制公务用餐标准,原则上每人用餐标准不得超过15元。大型公务用餐实行单餐结算,所有公务餐由办公室派单,饭单核算以派饭人、接待人当日共同签字为准。

五、正常用餐

1、机关工作人员就餐实行报餐制度,就餐人员需在上午10时或下午4时前进行报餐,报餐后没有就餐的,按正常就餐标准扣除费用。

2、机关食堂用餐定为中午和下午用餐。实行机关同志自费和直接补贴到食堂规定,据实补贴。

3、机关干部职工用餐一律不得外捎,要增强节约意识,发现过度浪费现象,一次处罚20元。

4、机关干部中午和下午饭间值班人员就餐免费。

5、村干部开会或观摩会等需要就餐免费。机关干部参加市处活动等加班就餐免费。

6、村级及上级部门人员来机关无公务用餐,应提前报餐,由办公室通知食堂安排,费用自理。

7、机关干部不得随意乱拿食堂碗、碟等物品,确需借用时,有餐后及时归还,否则,食堂有权拒绝。

六、帐目管理

1、中餐2元/人、晚餐1元/人,个人刷卡支付。每月底由食堂负责人将就餐次数汇总,按照财务规定程序报批后,由财政所统一拨付给食堂。享受补贴的只限机关干部、来处办事的村干部、来处办事的上级工作人员。

2、食堂帐务必须每季出榜公布1次,全年由党政办公室组织对食堂帐务清理2次,半年一次,并出榜公布。

厨房管理制度

一、生熟用具分开,不得混用,保持炊具、灶具清洁卫生。

二、厨师要注意节约,杜绝浪费。不得使用腐烂变质的原料制作菜肴,严禁食物中毒。

三、在油锅加热时不准离开,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四、食堂的一切餐具和饮具,一律不准自行外借。

五、机关干部误时未进餐者,厨师不再操作饮食。

六、操作间每天必须保持卫生干净,做到无蝇、无鼠、无蟑螂。厨房卫生每周大扫除一次;操作台、冰箱、和面机、蒸柜保持每天清洁无污物,检查不合格一次扣除50元。

七、要经常检查,保养所有食堂设备。每天要严格检查水阀,油阀,气阀,电闸等安全设施,如有严重失职者,处以100-200元罚款,造成严重后果者,负全部责任。

八、厨师要坚守岗位,尽职尽责。有事必须向主管领导履行请假手续,并妥善安排好灶房的一切事务,保证机关正常用餐。

九、厨师由党政办管理,定期进行评议,连续两次评议不称职者,应予以谈话,连续三次以上的,则予以劝退。

厨师个人卫生制度

一、要自觉做到勤洗手,剪指甲,经常换洗工作服。操作前先洗手,保证食品清洁卫生。

二、要着装穿戴整齐,禁止赤膊和穿拖鞋上班,违者处以20—50元罚款。

三、炊事员必须身体健康,定期检查,生病要积极治疗,康复后方能上岗,得了传染病要主动报告领导。

管理的规范化 篇3

关键词:现代化 整理 财会 作用 课题 部门 护理 管理

医院档案是医院在工作活动中形式的公文、电报、薄册、图表、书信、日记、录音、录像、盘片等各种门类和各种载体档案,它是医院的宝贵财富,加强对这一信息资源管理对医院领导决策科学化和医院现代化建设极为重要,同时也为国家积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档案史料。以前由于受医院职能特殊性的限制和不同种类档案作用特点的表现形式的影响,致使许多重要的珍贵的文件资料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科室,甚至损坏丢失,给医院工作带来诸如多不利。

随着开展评审等级医院活动以后,档案工作逐渐受到医院的重视,泉州市第一医院在实践中逐步提高了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进行了档案工作的基本建设,形成了一定的档案工作体系,使档案管理向着规范化管理发展。

1 档案管理工作的要点

1.1 领导重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 在以医疗为中心的医院管理中,档案工作长期不被重视。近年来由于开展档案目标管理的评审,医院领导开始对档案重视,使档案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成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 加强硬件建设,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 硬件的建设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效,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管理水平,过去由各职能部门设置兼职档案人员管理本部门档案的陈旧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需要。我院档案室用房最初只有1间,2004年在主管院长以及办公室主任的积极争取下,医院修建了符合防盗、防火、防潮、防高温、防尘、防光、防有害气体、防虫要求的3间档案专用库房,设有专门的档案阅览室、办公室。实现了档案室、阅览室、办公室“三分开”,这样我们设立了全院综合档案室。

在医院逐步实现现代化管理的进程中,档案库房内配备了空调机3台、抽湿机2台、温湿度仪、消防灭火器和报警防护设备。

一次投资10万多元,购置国内较先进的轨道式档案案密集架。配备较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有奔腾Ⅲ电脑1台、长城电脑2台、复印机1台、速印机1台、《SD2000年档案管理系统》1套,以及专用于缝制文件的缝纫机1台。这从硬件建设上为我院档案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3 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 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现代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人类社会以惊人的速度跨入“信息时代”。各种管理的日趋规范化,导致了大量文件的产生,使医院档案急剧增多,档案在医院卫生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医院必须广泛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性,重点培训档案从业人员。我院利用召开领导干部会、院周会宣传档案规范和档案目标管理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提高人们的档案管理意识。多次派出业务骨干人员参加档案业务培训班及外出参观,现场取经,还邀请档案局的领导来院讲授档案知识,具体指导业务工作,提高业务水平,这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1.4 建立档案工作网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保证 医院档案管理网络组织建设是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保证。文书档案以机关职能部门为主,其中包括党群工作、行政管理、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基本建设、设备仪器和会计管理,业务管理以临床科室为主体,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等。科技档案以科研教学为主。各部门明确1名负责人兼管档案工作,形成了较完整的医院档案工作网络,让他们收集和接收所在部门管理范围内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并做初步的档案整理工作,使档案管理工作得以保证。

1.5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根本 在认真贯彻《档案法》中,医院把上级的有关规定、标准,作为工作的依据,根据档案目标管理的需要,结合我院情况定出具体规定,重新制定了明确全院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医院档案管理实施细则》,确定了《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完善了档案管理的归档、保管、利用、鉴定、销毁、保密、库房管理制度,使档案工作各环节的运行有章可循,这是使档案得以规范化管理的根本所在。

1.6 档案开发利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 让档案信息 资源在深化医院改革、建设文明行业、提高医疗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几年,医院十分重视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完成了多种通用性编研成果。其中编研了“医院大事记”、“医学论文汇编”、“重点专科资料汇编”、“医院直线加速器文件汇编”、“17层门诊内科综合大楼建设工程文件汇编”等,为医院的机构改革、人事任免、编史修志、职称评定等提供了资料。单纯2011年就利用档案638多卷,通过档案的利用,为医院挽回了15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

医疗设备档案的利用,有力地保证了设备的及时维修,确保了临床工作的正常运转,受到院领导、医护人员和后勤维修人员的好评。档案在院领导科学决策以及其它工作中起到了依据作用和参考作用,医院各级人员充分认识了档案在医院管理及文化建设所具有的其他文献资料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展望

医院在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如何求得发展是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作为地级市的医院,如何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是医院发展的关键。

为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能更好地为医疗卫生改革和医院事业发展服务,应当重视以下两点。

2.1 重视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 医院档案管理人员是整个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具体实施者,是规范化管理的 ,这就要求培养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不但要对医院档案从业人员进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知识培养,了解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具体内容,而且要提高医院社会群体的档案意识和法制观念,对他们进行档案工作的基本法律宣教,使他们遵守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认识到医院档案的潜在价值,及其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觉参与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2.2 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 充分发挥电子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利用电子计算机管理档案信息的收集、传递、开发利用的主要功能。在目前最重要、最基本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之一是计算机管理,将档案内容按党群工作、行政管理、业务管理、科研教学、基本建设、仪器设备、财会等分门别类地输入计算机,这具有检索快捷、方便、高效等优点,使查档案材料费时费力的原始劳动,变得在几分钟甚至数十秒钟便可解决的问题。这样既是人类劳动能力的解决,更是工作质量的飞跃。可以使档案信息在现代化机器设备中迅捷、准确、方便地再现,使档案信息的处理、传输获得前所未有的积极效果。

管理的规范化 篇4

1 水利泵站运行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

1.1 机械设备老化

当前许多国有扬水站老化严重, 一些20世纪60—70年代兴建的泵站, 至今已运行了30余年, 主机组严重老化, 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 安全可靠性明显降低。建筑物工程年久失修, 碳化、裂缝、沉陷、破损严重, 致使泵站效率不断下降, 管理费用不断增长, 有些连配件都难以买到, 一些本来应该淘汰的设备没有淘汰反而还在运行, 在运行中状况频发, 经常是带病运行。这些因素导致泵站维修的周期越来越短, 严重影响着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1,2]。

1.2 技术落后, 自动化程度不高

一些泵站缺乏自动化的监控系统, 设备和信息处理也没有实现现代化。管理手段落后, 现代化水平不高。

1.3 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有些运行管理单位对泵站规范化运行要求不严格、制度不健全、没有制定操作规程或者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对后果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有制度不依, 有规程不遵守, 怕麻烦, 图省事, 导致操作人员不按规程进行相关的操作。

1.4 泵站值守人员不能坚守岗位

在泵站运行期间, 值班人员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有些人甚至在值班时睡觉, 不认真巡回检查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 总认为不会出事, 使机电设备的故障前兆不能及时地发现。

1.5 泵站运行人员业务水平低下

操作运行的人员对泵站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多, 实践经验不足, 在泵站运行期间一旦出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许多泵站运行管理部门缺乏技术工人, 尤其是机电人员。许多单位有经验的老技术工人已经退休, 而新招聘的职工中缺少技术工人, 即使有少数的技术工人, 由于缺乏实际经验, 又缺乏老师傅教, 很难挑起重担。很多单位泵站检修、运行值守都缺乏人手[3,4]。

2 泵站规范化运行管理办法

泵站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根据泵站技术规范和国家的有关规定, 制定泵站的运行、维护、检修、安全等技术规程和规章制度;搞好泵站的机电设备、工程设施、供水、排水等管理工作;完善管理机构, 配备必要的运行管理人员和设施。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制定考核和奖惩制度等。如何使泵站的运行管理更加规范化, 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2.1 完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实行“用制度管人”“用规程约束人”的管理模式。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一是制定全面系统的规章制度。如泵站运行值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工作票制度、事故应急处理制度等, 制定泵站运行操作规程, 要求相关人员熟练掌握。相关制度、规程一律上墙。二是强化各项管理措施, 保障制度落实。加强日常检查和考核, 明确奖惩制度和事故追究制度。要细化岗位责任, 层层落实岗位目标责任, 做到个体分工明确, 整体协调有序。

2.2 完善各项基础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操作票、工作票等票据, 并在实际操作中及时填写, 层层审批。二是悬挂各种必要的标识牌和警示牌。三是标明必须巡视的路线和部位。四是配备必要的灭火装置和应急工具等。四是加强档案管理, 设专人负责档案管理, 明确归档内容。

2.3 严格执行调度命令

调度下达部门要充分了解泵站运行实际情况, 合理下达调度命令。调度执行部门要严格执行调度命令, 将执行情况及时反馈, 并做好记录。

2.4 及时进行泵站检修

加强泵站的日常维护保养, 保证设备运行正常。要做到经常打扫站区, 保持机房清洁干净, 保持设备无灰尘, 启闭正常。定期检查电气设备情况, 确保机组完好, 电气设备动作正常, 无漏电、短路现象, 接地可靠。对运转部件定期加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延长工程使用寿命。泵站管理单位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技术状态编制年度检修计划, 及时对设备进修检修。对运行中发生的设备缺陷, 应及时处理。

2.5 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心

加强职工教育, 提高职工的责任心, 使每位职工都能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教育职工将泵站运行管理当作自己的事业与追求目标, 真正做到“爱站如家, 站容我荣”, 使每位职工都有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甘于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

2.6 加强技术练兵

加强技术培训, 开展岗位练兵, 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对泵站运行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和实战操作培训。可以将一些有经验的老职工请回来给新职工进行培训, 也可以组织职工到其他单位进行学习交流。严格运行人员上岗证制度, 通过培训考核, 使每位职工都能持证上岗。针对各站点泵站运行人员不足的问题, 可集中整个单位的泵站运行人员, 成立机电班, 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2.7 提高泵站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

结合泵站的实际情况, 加强信息化建设,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

3 结语

泵站的安全有效运行, 直接关系到降低自然灾害损失, 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水务管理部门应把这项工作高度重视起来, 不断探寻先进的泵站管理模式, 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 提升泵站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最终实现泵站的长期安全有效运行。

摘要:泵站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防汛、抗旱、除涝、供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水务泵站运行管理单位的角度出发, 探索了目前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泵站规范化运行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泵站,运行,规范化,问题,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田喜娟.探讨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J].农业与技术, 2014 (11) :64.

[2]徐跃增, 李端明.泵站设备点检管理体系的研究与构建[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4 (7) :187-190.

[3]孙悦俭.自动化系统在泵站管理中的应用与实施[J].供水技术, 2010 (3) :64-66.

公园规范化管理的情况说明 篇5

时间: 2011-10-27 编辑: 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 来源:

一、公园资源状况

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风景旅游城市,曾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最佳人居范例奖“、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多年来,苏州市委、市政府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的战略,把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步伐,市区每年新增450到500万平方米绿地的实事项目,已连续7年被评为苏州市“十大民心工程”,市民从家中出来,平均300到500米半径就有一个绿色空间,在此过程中,更是建设了一批标准高、规模大、生态效益明显的公园绿地,如三角嘴湿地公园、白洋湾公园等。

目前市区市管绿地面积达800多万平方米,其中公园管护面积达470多万平方米。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载体,市区基本形成了“自然山水园中城,人工山水城中园”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格局,目前我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分别达到37.2%、42.7%和14.9平方米,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公园管理现状

1、公园管理工作内容

(1)公园植物管理。在乔灌木的整形修剪、地被草坪的修剪除杂草、花坛花带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植物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都有统一严格的养护管理质量标准。

(2)对园林建筑、雕塑喷泉、园园路广场等公园绿地基础设施的维护,桌椅、垃圾桶、井盖和指示牌等公园设施的完整、安全,以及日常维护等有严格规范的要求和完善的巡查制度。(3)卫生保洁管理方面要求公园内要做到整洁、无杂物、无白色污染(树挂),杂物、垃圾及时清理外运等。

(4)公园绿地保护方面要求绿地完整,无堆物、堆料、搭棚,树干、园林建筑、小品等上面五钉拴刻画等现象,绿地安保全天候24小时。

(5)配合12345便民服务和110联动工作,强化责任,及时、高效、妥善处理相关工作事项。

2、公园管理工作发展历程 苏州市市区公园管理方式经历了以下三步发展历程:

(1)2000年前市区各类公园、小游园等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区管理,养护管理费用由各区财政负责,如老三香公园等。

(2)2000年至2005年间为迎接国家园林城市创建而在城区主干道两侧建设的公园收归市园林局管理,根据各区绿化队和公园现场分布情况,有市园林局委托各区进行绿化养护管理,费用由市财政承担,如相门公园、寺泾桥公园等。

(3)2005年后,随着城区绿化管养面积的不断扩大,市管绿地全面推行市场化运营模式,除了桐泾公园和三角嘴湿地公园通过政府特例采购的模式进行养护管理外其他各公园绿地全部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养护单位,已经历过三轮养护招标,目前进入第四轮招标养护阶段。通过市场化运作,各公园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公园绿地景观效果越来越好。

3、公园管理工作思路

按照“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的管理要求,根据《苏州市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暂行办法》,积极推行城市绿地养护管理市场化运作机制,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断完善相关规则和办法,构建科学的绿地养护政府采购平台。健全绿化养护检查考核网络,建立“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运作模式,实施绿化养护末位淘汰制,城市公园绿地的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型、突击型向长效型转变。在对各类公园绿地的日常管理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了科学规范的公园管理体制,对绿地养护实行分级管理,以三级管理机制和科学的考评制度为保障,提高工作效能,同时增强与市民游客的互动,积极融入和引入社会监督,不断提高各类公园绿地的养护管理水平。

为适应城市绿地养护任务不断加重的现实,积极推进公园绿地养护市场化管理。从2005年开始,各类公园绿地管理养护进行公开招投标,实现市场化运作。具体操作方式是:由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牵头,成立由市财政、审计、园林、监察等部门及部分技术人员组成招标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绿地养护管理招标事宜。按照相关招标规定,采用公平、公正、合理原则进行竞标,按合理价选择中标单位,与中标单位签订养护合同,明确标准,同时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对中标方的养护质量按照合同约定的养护管理标准和考核办法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考核打分,依据考核分数兑现养护经费。

通过严格、有效管理全面提升市区公园绿化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标准,强化长效管理,更加注重管理质量,努力营造出市区公园“精、细、秀、美”的绿化环境,全面推进市区公园绿化的管护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城市公园绿地的绿化成果,使公园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绿化养护管理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市区各公园的景观质量和服务接待能力不断提升。

4、公园管理现行模式(1)新一轮公园养护管理招标和养护队伍管理

结合从2005年到2010年推行市场化管理方式以来三轮绿化养护管理的经验,在第四轮绿化养护招标前期对方案制定、绿地基数采集、数据资料整理、考核办法完善、技术规范细化、招标方式和内容调整等方面夯实了基础性工作。从“养护管理规模化”角度出发,对养护标段进行了重新划分;从摸清家底、明确范围、精确数量的角度出发,对公园绿地展开基数调查;从加强管理、严格考核的角度出发,研究、细化、完善检查考核办法和具体措施;从提升城市绿化科学管护水平的角度出发,健全和完善技术规范要求;从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角度出发,调整和充实了招标方式和内容;从保障移交接收工作的无缝对接出发,完善制定相应的绿地移交接收办法。

从养护企业的专业资质、人员要求、管理网络要求、养护技术等方面严格把关,通过创新机制、严格养护管理标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优化评标办法,优选出绿化养护管理队伍,同时对养护企业进行专业培训,加强企业自身养护能力建设,规范了养护管理企业行为。采取严格考核、严格奖罚、严格末位淘汰制等措施,确保公园绿化养护管理规范化。(2)实行分级管理机制,推动市区公园绿地养护的规范化管理

将市区内所有绿地含公园、小游园等按其功能、类型、建设标准和植物配置情况分为三个基本等级,有侧重地进行绿化养护管理,并执行不同的养护经费拨付标准和养护管理考核办法。其中一级管理主要为地处市中心,绿化养护要求和受关注度高的城市公园;二级管理为地处市中心和主干道,人流量相对较小,绿化养护要求相对较低的公园及街头小游园;三级管理为地处市郊或次干道,以供市民休闲为主的绿地。目前我市市区各类公园绿地基本上集中在一级和二级,如观前公园、东汇公园、环古城河各公园等绿地为一级养护,三香公园、秋香园、劳动公园等绿地为二级养护。

为保证分级管理机制的顺利实施,结合我单位工作实际,参考兄弟城市的养护经验,完善《苏州市城市绿地养护管理要求》,健全《苏州市市区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检查考核办法》,明确绿化养护考核的范围、方法、标准及养护经费的拨付方式等。

(3)对绿地内所有苗木和设施进行登记造册,完善巡查制度,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要实现市区各类绿地苗木和设施的专业化和市场化管理,一套完善的监督、检查、评价体系不可或缺。但当前我们在绿地内设施的管理上还面对许多难题,这些惟有依靠建立完善的巡查和防护制度予以解决。由工作人员对照养护招标清单定期巡查,逐项检查,全面掌握绿地内苗木和设施数量、完好率等各项情况,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对照标书要求养护单位进行整改落实。从安全管理、操作规范、养护要求等方面细化工作环节,量化评价标准,严格考核程序,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标准对绿地苗木和设施日常养护工作的指导和规范作用。(4)公园绿化管理考评体系日趋完善 根据《苏州市市区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检查考核办法》的相关规定,对照《苏州市市区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检查考核细则》,不断调整和健全检查考核制度和机制,进一步强化考核工作,严格、科学考核评分,整合资源,构建工作网络,畅通信息渠道,正常工作例会,推行“片长负责制”及领导带队、片长负责、专人负责的方式,采取定期、巡检和专项检查的方法,把过程和结果、现场和资料、人员和设备、企业内部管理的检查结合起来,实现全方位的城市公园养护管理的检查考核运行模式,促进养护单位完善企业管理机制,健全制度,提升能力,推动养护水平的提高,以适应新形势下城市公园绿地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新要求,有效保护城市公园的绿化成果。

三、宣传和执法保护情况

1、加强爱绿护绿和绿化法规宣传力度

注重城市爱绿护绿和绿化法规、常识的宣传,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充分利用日常绿化知识宣传、巡逻执法、便民服务进社区和植树节的机会加大力度,积极倡导“爱绿、护绿”意识和绿化法规宣传。每年植树节期间都积极组织城市绿化相关的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现场接待市民家庭养花咨询,发放宣传资料,接收市民绿化违法举报,赠送发花卉肥料等,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推动城市绿化认养活动,近年来,先后与欧尚超市、威克楷(上海)门窗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金阊外国语学校等单位签订了绿地认养协议;加强沟通互动,主动参与“便民服务进社区”活动,扩大宣传层面,深入宣传绿化法规,主动服务市民,服务社会。

2、坚持依法治园护绿。严格贯彻执行《苏州园林保护和管理条例》、《苏州市城市绿化条例》和《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公园绿化成果的保护,坚决制止违章搭建影响景观、侵占绿化、破坏公园绿化成果的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提高市区公园绿化管理水平。同时,杜绝和防止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执法犯法、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的发生,做文明公正的执法者。

3、加强城市绿化监察执法力度

注重公园绿化监管的成效,针对损绿、毁绿行为的突发性,加大巡查和执法力度,对案情多发公园绿地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处,防患于未然,有效保护城市绿化成果。绿化执法主动配合公园养护管理工作,认真展开行政审批绿化移植的跟踪督查,重点对绿地开挖、树木移植、种植现场、绿地恢复等重要环节加强监管,实时跟踪,实施了绿化行政审批件的跟踪督查,有效制止了施工单位“打擦边球”擅自超范围移植树木、占用绿地、不按批复随意处理绿地绿化植物的行为,防止了绿化资源在移植工程中的受损和流失,保证了行政审批的严肃性。

四、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工作展望

1、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保护管理存在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规范公园管理,进一步提高经常性、基础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园设施、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大安全巡查力度。

(2)公园绿化管理社会化参与程度不足,需要集合全社会的力量,加强对公园绿化的管养和绿化监督,提升市民爱绿护绿的意识,更加有效的保护城市公园绿化不受侵害。(3)应急抢险队伍和科研队伍建设存在力量不强、投入不足的现象,公园绿化管理中科技化、机械化、信息化、网络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实际工作任务和人力物力投入的失衡,导致公园绿地日常管养工作存在部分疏漏和欠缺,景观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和影响,直接制约了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2、未来工作展望

(1)在城市公园绿化中大力推进节约型园林建设。加强推广生态型、节约型绿化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提高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以及栽培养护等方面的科技含量,努力在节地、节材、节水、节约资金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探索植物枯枝败叶生物处理、循环利用新路子,使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2)做好养护管理队伍的选择、培养和孕育机制。继续完善招标办法,优选养护队伍,同时重视对养护企业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为养护企业快速、健康成长提供优良的环境。(3)要抓住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机遇,提升公园景观质量,完善公园内的植物景观、建筑小品等以求进一步提升公园景观质量。进一步强化养护管理和园容园貌管理,拆除影响景观和安全的危旧建构筑物,限制进入公园车辆,降低减少噪音,强化游览秩序和经营秩序的管理,公园内的导游图、广告牌、宣传栏、指示牌等设置合理,文字规范,更新及时。(4)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继续开展人性化服务,鼓励市民参与公园管理,广泛听取市民意见,提升公园服务水平。

对高校合同规范化管理的探讨 篇6

一、 高校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同签订主体混乱,缺乏合同管理机构

高校合同管理涉及的多个部门,如基建工程与修缮项目(含设计、监理、施工等)牵涉到基建处与后勤管理处;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牵涉到后勤管理处;物资设备采购、大宗物资采购、低价易耗品的定期采购牵涉到资产设备处;教材和图书资料(含电子图书资源)采购牵涉到图书馆;合作办学牵涉到招生就业管理处;教科研的横向课题牵涉到教科处;校企合作牵涉到各系部等等,造成谁都能以部门名义对外签合同,一旦出现合同纠纷,谁都不承担责任,谁都负不起责任,最后由学校承担责任,同时多部门对外签合同,往往给合同的收集、归档管理造成了难度,给学校财务管理带来了风险和损失。如我校仅中国移动的捐赠合同就分别与学工处、团委、招就处、后勤与产业处、信息中心签订六个不同内容的合同,十分混乱,缺乏合同管理的主体,给学校的利益带来了损失。

(二)合同缺乏流程管理,内部牵制不到位

合同管理是全过程的系统性行为,合同的管理分为制度、流程、表格、文本、档案几个方面的管理,流程管理又分为合同准备阶段管理、合同签约管理、合同履约管理、合同履约后管理。合同从订立前常出现对对方单位资质和履约能力审查不够;合同签署中出现合同没有经过承办部门、财务、基建审计等部门联合会签,重大金额没有经过律师对合同主要条款的审核等;合同签订后出现没有部门能监督合同的履行情况,如合同是否按时完成,完成的质量如何,是否有合同纠纷发生等;合同履行结束后,没有主管部门将合同全部收集归档、妥善保管合同的正本、副本、往来函件、谈判记录、履行记录、解除、变更合同的协议等重要资料等等,结果给学校造成不必要的财务风险、税务风险以及法律纠纷等。

(三)合同文本混乱,缺乏规范化的格式文本

很多高校由于缺乏合同管理主體机构,合同大多由各合同承办部门签订,合同的格式五花八门,专业性差,往往忽视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条款的约定,导致最终给学校带来利益损失。如有些合同仅限于口头搞“君子协议”,不签订书面合同;有的即使是书面合同,也不注意合同中的一些主要条款的约定及违约处理的约定;更有甚者为了便于应付管理部门的审查,对于同一个项目,往往还要签订 “正规合同” 和“私下合同”两份,“正规合同”形式正规,内容合法,但双方并不真正履行, “私下合同”在形式上不完备,实际上属于不平等合同,会给高校的利益带来很大损失,并容易造成合同纠纷。

二、高校合同管理规范化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法制观念,重视合同管理人员的培养

1、高校领导应充分重视学校的合同管理,加强对合同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强化全校教职工的合同意识和法制观念,举办关于《合同法》、《专利法》、《科技合同法》、《商标法》、《建筑法》、《招标投标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讲座,使教职员工能够熟练地使用这些法律法规,这样就能支持和理解合同管理工作,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2、合同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强、知识面宽、法律法规意识要求高、需要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工作,因此对合同管理人员的选择和培养显得尤为的重要。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合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通过培训使合同管理人员掌握合同订立与管理的技巧,培养其职业素养,促使高校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保证合同的签订质量。

(二)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1、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是高校对各类合同的签订、履行和管理工作的规范,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切实维护学校合法权益内部合同管理的基本准则。在制度中对合同管理的机构以及合同的起草、谈判、审查、签订、履行、变更、纠纷、责任等每一个工作环节均做出明确规定,明确对于涉及经济内容的合同,达到规定金额的项目必须经过正常的招投标程序后,才能进入合同签订程序,规范签订主体,严禁以职能部门或院系名义对外签订合同。

2、要建立与合同管理制度相配套的一系列制度。除有了合同管理制度是不够的,还必须对合同运行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深入的规定,使每个步骤的开展都有据可依,并处于有效的监控状态。这些配套制度主要包括合同归口管理制度、资信调查制度和信用管理制度、合同授权委托书管理制度、合同履行及纠纷处理制度、合同基础事物管理制度包括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台账登记、合同档案管理等。

(三)建立全过程流程管理和内部监督机制

1、合同准备阶段。首先签约前要对初次签约主体资格进行调查,所有合同在签订前需要重点调查合作方有无签约主体资格,了解其资质、履约能力、既往的履约信誉等。重大合同在签订前需要聘请专业人才进行详细的专项调查并制作调查报告。其次对有过合作关系的单位,平时要建立履约、信用档案,建立不良记录的信息管理制度,对列入不良记录名单的应限制其参与学校的相关经济活动,通过对客户的资信信息、资信档案、信用状况、信用等级进行严格的制度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客户的信用风险。

2、合同签署阶段。合同签订中首先规范合同文本。尽量采用国家相关部门统一印制的格式合同或合同示范文本,规范合同文本,有利于明确合同主体的责任和合同争议的解决,减少合同履约过程中的争议。其次规范合同审批流程。每项合同的签订应由承办部门提出,合同承办部门应就合同主要条款、可行性及风险进行全面审查,合同的审批流程分别经过财务处、纪检审计处、学院办公室等部门审核合同的相关条款,建立合同会签制。重大合同还需经学校法律顾问审阅,主要对合同文本进行合法性、规范性审查。实行合同会签审批流程,对每份合同的签订,层层把关,责任到位。再次规范法人授权委托制度。高校对外签订合同, 应由作为法定代表人的校长或其委托代理人进行。未经授权, 任何人不得以学校名义对外签约,杜绝职能部门或二级院系以本部门、本单位名义对外签约。

3、合同履行阶段。对合同实施动态化全程监控。首先合同签订后,合同承办部门应当对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签约、交货、验收到结算及时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其次合同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抓好执行环节的财务控制,财务部门应该严格按照合同的条款办理结算手续,把好合同结算关,杜绝违反合同规定超进度付款现象的发生。

4、合同履行后阶段。首先做好合同基础事物管理,进行日常的合同台账登记和合同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并及时进行合同评价分析。合同签署后,合同管理部门应及时将合同资料归档,妥善保管合同的正本、副本、往来函件、谈判记录、履行记录、解除、变更合同的协议等重要资料,实现合同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同时适时引进合同的软件化管理、使其能进行网络化审核,规范化的管理,也便于合同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存储、处理、分析和使用。其次纪检监督部门要检查合同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每年对合同进行年检,检查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情况。通过检查可以发现问题,分析寻找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证合同的正确履行,提高合同的履行率,避免和减少合同纠纷。

合同的规范化管理,实际上是把经济监督关口前移,用合同管理的方式去规范、约束经济行为,避免了经济活动中由于缺乏法制观念给学校造成的不必要损失,由于校内各职能部门全方位的参与,形成了监督的机制,增强了经济活动的透明度,有效地抑制了腐败行为,加强了党的廉政建设。学校应当把依法治校与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学校竞争力和维护学校自身合法权益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是高校完善合同管理,依法治校的必然产物。

参考文献:

[1]程秋梅.论法治视域下高校经济合同管理.教育财会研究.2009(4).

新生羔羊的规范化管理 篇7

我场近年来在羔羊的管理上强化改革, 了解和掌握了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先进技术, 促进了羔羊高产, 优质, 经济效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以供参考。

1 加强羔羊胚胎的培育

对怀孕期尤其是怀孕后期的母羊, 饲养上要以优质青、干草为主, 适当搭配营养全面的混合精料;在管理上要精心细致, 搞好卫生, 适当增加活动, 多晒太阳。对膘性不好的怀孕母羊要补饲草、精料、食盐、骨粉等。充足的营养、精心的管理, 能生产出健壮结实的羔羊, 成活率也能提高。

2 加强羔羊出生期的管理

2.1 要使羔羊及早吃好初乳

应保证羔羊在产后30min最迟1h内吃到初乳。

2.2 代乳或人工哺乳

对于缺奶羔和孤羔要采取找保姆羊代乳或人工哺乳的方法。应注意选单羔、营养良好的健康多奶母羊或死去羔羊的母羊为保姆羊;过子接奶前应将保姆羊的羊奶或羊尿涂在过奶羔羊身上, 使母羊难于辨认而给予哺乳。人工哺乳是用新鲜消毒牛、羊奶喂缺奶羔羊或孤羔;也可用奶粉喂养缺奶羔羊或孤羔, 即用1份奶粉加7份水, 其浓度与羊奶基本一致。喂奶要求做到定温、定时、定量。

2.3 加强羔羊的卫生保健工作

冬季产羔要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注意保暖, 防止羔羊受冻;夏季产羔要注意通风, 防暑降温;要进行合理哺乳, 避免饥饱不均;羔棚垫草要勤换, 保持圈内干燥、清洁卫生。

3 加强羔羊哺乳期的饲养管理

3.1 哺乳前期必须喂足够的全奶

因为羔羊在哺乳前期主要依赖母乳获取营养, 母乳充足时, 羔羊发育好、增重快、健康活泼。

适应期5~7d, 主要是让羔羊有一定适应过程。开始仍供给补饲相同的料型, 粗料以优质青草、干草为主。精料的比例可逐渐增大, 在适应期末应增加到40%以上。精料的组成也要慢慢改变, 应逐步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 使羔羊能适应高能催肥日粮的饲喂。在适应期, 羔羊要一日多餐, 防止羊采食过多, 造成胀肚、停食或腹泻。一般最初几天, 每天饲喂5~6次, 经过3~7d后, 可改喂3~4次, 以后便可改为自由采食

3.2 要尽早补饲草、精料

医院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篇8

首先, 应时代的要求, 需要加大硬件投入, 利用网络, 利用信息化的方式, 通过对于医院各个方面, 分门别类档案的收集, 立卷, 旧档的开发利用, 形成网络组织建设。另外, 对于之前公文档案的管理, 需要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 对其中重要的内容进行网络备份, 这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 更是一个繁琐枯燥的工作, 所以这不仅仅需要一个专业人员, 更需要一个心思缜密, 对工作具有奉献精神, 职业素养较高的人来做这件事。其次, 也如上面所说的那样, 专业的, 在某种情况下, 是值得信赖的。再次, 就是需要一个全方位的制度来指导着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不以规矩, 不能成方圆”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 既然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没有达到希望的程度, 那么不能任由其发展下去。这就需要医院的高层管理者, 细化目标任务, 给档案管理者一个明文规定, 而不是一个含糊的概念, 更要健全规章制度。对于一些在管理档案过程中遇到的违法乱纪行为, 定不可姑息养奸。归档和收集制度, 档案利用制度, 档案借用制度, 销毁制度, 保管制度等等, 这些也都需要完善和发展。只有做到有法可依, 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发展:有法必依。最后, 但是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 无论从事什么行业, 都需要怀着热爱, 有着职业精神, 这个企业单位才能健康发展。对于档案管理这种于平常人看来枯燥无味的工作, 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 因为其交接工作也不如其他工作来得容易, 所以一般这种工作, 需要长期的坚持, 需要忍受寂寞。为了让每一个档案管理者都能成为合格的、优秀的, 医院方面还需要经常的对于档案管理者进行培训和学习, 提高整个队伍的素质, 医院需要有计划的对这些人定期, 系统的进行培训, 从而拥有最先进的档案管理思想, 使得档案管理更加与时俱进。

二、医院档案管理的相关建议

好多医院都存在着档案管理规范化不合格的问题。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应具有整体性, 成套性, 不重复性, 信息性, 记录性和价值性。而需要认识到这一点的首先应该是医院的领导。强化领导意识是第一步, 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的基础之一, 是重要的信息资源, 而档案管理的好坏则是评价一个企业或者单位的标准之一, 从中可以看得出该企业或者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文化程度, 所以领导需要这样的思想指导, 这样才会强化对档案管理的支持, 这样医院的硬件和软件等方面的支持工作也就迎刃而解。

其实无论是哪个单位, 其档案开发才是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医院当然不例外, 为了能更高效, 更合理, 更便捷的进行档案的开发和利用, 建立一套规范化, 系统化的档案管理体制就显得更为重要和及时了。合理有效的档案开发可以为医院建设和发现服务, 对于医院的业务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面对这样的需求, 建立一套科学的检索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档案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对于建立这样一个系统, 首先, 需要认识到, 科学的检索系统是快速查阅档案的基础。投入一批物力财力, 研究出一套符合本医院的档案检索系统, 并要求每个使用者都能熟练掌握,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保证档案利用率的提高。档案工作同时还需要满足档案的各项标准化内容, 包括组卷的方式和格式、分类规则、档案的著录和标引规则、档案文献编纂规则等,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规范化体系。对于过去中医的口传心授, 早就该被淘汰, 因为那种档案的管理方法, 太过原始, 会使得很多有利用价值, 值得传承的医术和技术在不久之后失传, 这对医学界, 或者说对人类, 都是巨大的损失。

三、对于纸质档案的态度及管理措施

在这个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都高速发展的时代, 为了避免医院各部门人员在进行档案利用时的快捷方便, 需要对档案进行系统化处理, 尽量避免档案的重复建立, 而且现如今也不能全盘否认纸质档案的存在, 那毕竟是原始凭证, 有些东西是无法从电子版档案中体现出来的, 所以对于纸质档案的保管更需要规范化, 因为纸不同于其他东西, 它容易受潮, 容易损坏, 更加需要小心呵护, 而且对于纸质档案的借阅需要有很严格的规定, 不然, 很容易遭到破坏。

医院的档案管理是专业化和职业化的产物, 也是医院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所以档案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医院的档案也是一种资源, 如果能够很好的实现医院档案的资源共享, 就能够为医院和社会提供丰富的档案资源和最优质最高端的服务, 使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走向全方位现代化, 使医院管理的规范化在各个医院盛行。

摘要:医院档案是在医院平时建设和医疗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文件、簿册、图表、音像、磁盘等不同种类和载体的信息资料。档案管理工作也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加强档案管理对于医院领导者进行科学的决策, 对于工作人员资料的查找和医院进行现代化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途径,问题,措施,要求,效应

参考文献

[1]丁杰.浅谈医院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及有效途径[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13) .

医院药学的规范化管理 篇9

关键词:药品,医院,管理

进入21世纪, 药师不仅在保证药品供应确保药品质量方面要发挥重要作用, 还应该坚持以患者为中心, 开展以科学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 为患者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药学技术服务, 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药品供应管理

1.1 筛选医院基本用药目录

新建综合型医院有利于引导合理用药, 筛选品种宜少而精, 不选过时品种和剂型, 如抗肿瘤药物和疗法更新较快, 不少品种临床少用或淘汰, 抗菌药物有些品种和剂型也很少使用。除急救药品外, 少用或罕用品种若有需求时, 临时申购一次性数量, 申购医师一次性领用。以500张床位综合型医院为例, 西药500余种、成药200种左右即可基本满足需求。

1.2 药品零售价的制定

处方药按购进价顺加15%, OTC药品参考当地药店价格甚至更低, 让利于民, 总体药价低于当地同等规模的国有医院药价。由于药品质优价廉, 赢得良好的口碑, 也促使一些国有医院药品降价, 最终患者受益。

1.3 杜绝药品回扣

药品回扣一经发现, 无论职位职称高低, 能力、贡献有多大, 一律除名, 这方面已有临床医师被除名的先例。

2 药学部 (科) 管理的规范化

从组织形式上看, 建立药学部是完成医院药学工作任务的组织保证。虽然国内对此尚未达成共识, 且有与医院领导叫板分权之嫌, 其实大可放心, 药学部仍从事自身的医院药学建设, 只为规范管理而设置;象药品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那样建立GMP和GSP, 建立医院药学工作的管理规范, 将有利于医院药学工作的开展。

医院药学学科建设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和加强管理。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是指引进和应用新技术, 加强管理则是充实医院药学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实施规范化管理。所谓管理规范化, 简单地说就是“照章办事”。其实质是一种“行业性自律行为”, 即为了保证质量, 求得发展, 在行业内部提出的行为要求。制订规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由谁来决定?根据什么原则来制订?是规范化管理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在医院药学实践中要处理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 但归根到底是为患者服务的问题。因此药师在药学服务中的态度、行为、承诺、关怀、伦理、职责、知识、责任和技能都是为了患者服务, 为患者健康服务是药师工作的最高准则, 这是制订规范的主导思想。医院药学各部门大部分工作是直接与人打交道, 如调剂、咨询、临床药学等。另外一部分工作则直接与物打交道, 如制剂、药品管理、分装等, 当然最后也是落实到为患者服务。多数医院的调剂、制剂、药政管理、药检等工作均有章可循, 工作数质量指标明确, 相对容易规范化管理;而合理用药咨询、临床药学等则是实施管理规范化的难点与工作重点。

3 药学工作的目标管理及质量指标

目标管理 (MBO) 以美国管理学家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梅奥的行为管理科学两种理论为基础, 是一种管理工作中事先确定工作目标和并规定实现目标方法的的管理方法。它把设定目标和岗位责任制联系在一起, 使每一员工不仅明确“做什么”, 而且规定他们“怎么做”。在医院药学各个部门尤其是药房和制剂室实施这种管理模式将有助于提高管理效能, 实现组织目标。实行目标管理的关键在于确定个岗位工作的数质量指标。长期以来, 多数医院对药剂科只规定了处方量、制剂的生产量等较粗糙的工作指标这此指标很难全面细致地衡量药剂科的实际工作情况, 不利于实现MBO。我们认为, 对于药品供应, 要设置处方量、差错率、帐物相符率、损耗率、库存量、资金占用率、和利润率等指标;对于制剂生产, 应制定生产量, 合格率、人均利润率、设备完好率等指标;对于PC工作, 要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ADR)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TDM) 、处方分析、合理用药咨询、药师下临床等相应的工作数质量指标;对于药学科的全面建设, 应以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采购药品的质量、发表论文情况、经济效益等情况为指标综合评价。总之, 实施目标管理, 抓住MBO中系统、定量和责任三个原则, 结合药学全面工作, 以经济为基础, 技术为核心, 调动员工积极性为措施, 必将推动医院药学工作的发展。

4 讨论

医院药房是医院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集药品供应、管理与药学专业于一体的综合性部门, 是代表医院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以患者为中心”, 确保药物使用的合理、安全、经济、有效, 将成为医院药房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改革方向。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药房的管理工作, 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社会形象及人民群众对医院的信任。有利的方面包括: (1) 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提高, 国家卫生部对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的要求提高, 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医疗及药事管理法规, 医院管理年也有力地促进了医院管理规范化, 使得非国有医院的投资方和管理者更加清醒地认识到, 只有规范化管理才能提高医疗质量, 避免医疗纠纷、事故发生, 才能够生存和发展。尤其新建的大型非国有医院, 有高起点、规范化、有争创一流医院的意识和愿望, 为医院药学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提供了前提条件。 (2) 药学人员来自不同单位或学校, 在新的环境下, 较易接受规范化要求。 (3) 根据医院实际开展创新性工作模式的条件较好。不利的方面有: (1) 招聘的医师来自全国各地, 用药习惯不同;开业初期医师队伍尚不稳定, 临床用药尚未形成规律;处方书写规范化管理有难度, 需要药师不懈地纠正。 (2) 目前国家对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动, 尚未完全放开, 医院药学人员尤其大型国有医院优秀药学人才较少流动到非国有医院, 药学人员层次偏低。 (3) 医院药学长期以来的配角地位, 使药师下临床尚存在阻力等[1,2,3]。

药师群体不论在国有医院或是非国有医院从事药学工作, 都有机会在规范化管理和优质药学服务上创出特色, 提高专业和管理水平, 为医院药学发展和提升药师专业地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S]. (2007-2-14) 第53号令.

[2]高清芳, 刘高峰, 白秀萍.临床药师工作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外来器械的规范化管理 篇10

外来医疗器械指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 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1], 此手术器械价格昂贵, 医院大多是从公司租借满足手术需求。手术器械在不同地区, 不同医院周转使用, 给医院感染带来隐患。为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对外来器械的交接、清洗、检查打包、灭菌发放进行了规范化管理, 效果显著, 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医院通过公开招标, 选择信誉高, 质量好, 技术力量雄厚的医疗器械公司作为供应商,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供应室对3家供应商的外来器械共计300余套进行规范化管理。

1.2 制定规范化管理制度

依据卫生部2009年12月1日实施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三项标准, 制定外来器械的交接、清洗、检查打包、灭菌发放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使每一环节有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依据, 并严格执行。

1.3 外来器械的交接

有手术通知, 公司业务员把外来器械送到供应室, 与供应室洗涤工作人员当面清点手术器械的件收并分类填写。如器械件数, 空心钉枚数, 植入物件数, 电钻把数等。并填写手术器械名称, 公司名称, 品牌, 手术名称, 使用科室手术医师, 患者姓名, 性别, 手术时间, 双方签名, 以便追溯。

1.4 外来器械的清洗

外来器械拆卸至最小单位, 在流动水下冲刷洗污迹、血迹, 再放入超声机+多酶液中 (1∶270) 超声清洗, 后置于全自动消毒清洗机清洗, 全自动消毒清洗机设置消毒温度90°C, 时间≥5min, 以达到高作用水平消毒法, 确保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电锯不能浸于水中清洗, 用软性清洁工具擦净后, 用75%酒精擦拭消毒, 精密细小类器械加多酶浸泡后手工清洁, 包装盒擦拭除尘。

1.5 外来器械检查打包

清洗完毕, 打包者检查器械的清洗质量及器械性能, 并再次清点清洗后器械的数目与交接时数目是否符合。清洗质量合格及数目相符者打包。无血渍, 污迹, 表面洁净, 关节齿牙无锈迹, 无黑色腐蚀斑点为清洗合格, 清洗不合格者重新清洗。打包清点器械数目由两人核对并签名。我院使用脉动真空高压蒸汽灭菌法, 打包时器械包重量≤7kg, 体积≤30cm×30cm×50cm, 包内放置5类化学爬行卡, 因爬行卡它能监测整个灭菌过程的所有参数, 而且不受蒸汽及放置位置的影响, 可作为摸拟生物监测对检入器械紧急情况不提前放行的依据、超重大包进行分包包装, 包外贴化学指示胶带, 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 失效日期, 包装者, 灭菌的编号, 灭菌批次, 填写项目齐全, 以便追溯。低温灭菌法, 包内放置相应的化学提示卡, 外包贴相应的化学提示胶带, 注明项目同高压灭菌法。

1.6 外来器械灭菌、发放

对外来器械灭菌过程均进行物理监测, 化学监测, 生物监测。注明日期, 时间, 操作者, 结果。并记录存档, 生物监测合格, 外来器械可放行, 否则不以放行, 为了在术前得到生物监测结果, 控制医院感染, 我们使用了1292生物管+生物阅读器, 3h出生物监测结果, 效果满意。此方法值得推广。植入物每批次均需进行生物监测, 如手术紧急使用, 放置5类化学爬行卡, 爬行卡灭菌合格作为提前放行的依据, 生物监测不合格通知手术部门停止使用, 书面上报管理部门。发放时, 发放人员与接收人员进行双方签名, 记录发放时间, 保证外来器械送到科室。

2 结果

自从规范管理外来器械的交接, 清洗, 检查打包, 灭菌发放后, 未出现器械遗失, 质量控制过程记录完整, 记录是有可追溯性, 确保手术使用安全, 提高了手术质量, 无医院感染发生。

3 讨论

医院外来器械管理是医疗安全和质量的重要保证[2,3], 清洗是灭菌成功的关键, 清洗不彻底, 器械上附着的有机物不能被彻底的清洗干净一方面会使细菌在器械表层或内腔形成一层生物膜, 阻止灭菌因子的穿透导致灭菌失败[4], 另一方面有机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腐蚀器械表面镀层使器械受到锈蚀, 依据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三项标准, 制定规范化管理制度, 使外来器械的交接清洗, 检查打包, 灭菌发放, 有法可依, 作为法律原件以备查证, 同时清洗、灭菌、质量得到保证, 记录有追溯性。而且做到了清洗, 消毒监测资料和记录保全期≥6个月, 灭菌质量监制资料和记录保全期≥3年[5]。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管理规范[S].2009.

[2]赵筠, 易江陵, 伍红炉.租赁手术器械灭菌湿包率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10) :1233-1234.

[3]胡小素, 郭莉, 文英.手术室进口外来骨科手术器械消毒及管理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 2007, 7 (11) :73-74.

[4]黄靖雄.清洗[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13 (6) :558-559.

医院麻醉药品的规范化管理刍议 篇11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4-0502-02

中图分类号:R 95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09.04.073

麻醉药品系指吗啡、可待因、阿片之类的毒剧药品,它们与临床应用的乙醚、普鲁卡因等具有麻醉作用的麻醉剂不同,因为此类药物具有成瘾性,国务院颁布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1],对其生产、运输、出售、管理、使用等均有明确的规定。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吸毒贩毒又有兴起之势,成为艾滋病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我国政府采取严格的整治措施,禁毒力度不断加大,阻断市场毒品的来源,吸毒贩毒人员就将麻醉药品视为毒品的替代品,麻醉药品流失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是肿瘤发病率在不断的上升,运用麻醉药品镇痛的几率也在增加。因此,麻醉药品成为医院药房药品管理的重中之重。为保证临床用药合理、安全,防止麻醉药品的滥用和流失,现结合医院实际,浅谈麻醉药品管理实践和规范的使用流程。

把好麻醉药品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关

麻醉药品的管理是医院安全医疗及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为保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的贯彻落实,首先把好专业人员素质关,一是对麻醉药品管理相关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强化法律观念,更新药品知识;制定本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规定》,把麻醉药品管理列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专项检查制度,定期组织检查,使麻醉药品进入规范化管理。二是医院的麻醉药品统一由中心药房调配,由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熟悉的药学专业人员负责,要求具有药师资格,接受麻醉药品管理培训,经考核取得合格证书,方得从事麻醉药品管理工作。本院药师以上药学专业人员均通过培训考核,持有麻醉药品调配的合格证。三是强化麻醉药品处方权资格,开方医师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经过麻醉药品临床使用与规范化管理培训考核合格后,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规定对有麻醉药品处方权的医师,必须在《麻醉、精一药品处方权医师签字留样本》上签字备案,以便查询核对,强调书写麻醉药品处方规范,准确无误。

认真落实麻醉药品“五专”管理

按《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五专”管理指的是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在“五专”管理原则指导下,各医院的实施都有各自的经验。我们的具体做法是:①专人负责。按要求指定具有药师资格,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管理业务,工作责任心强的药学专业人员,具体负责麻醉药品年度的购药申请,入库的登记,科室配备基数、补充的审核,签字备查等等,这些过程都要双人核对,防范失误。②专柜加锁。为确保麻醉药品储存安全,防范坏人行盗的事件发生,存放的库房或药房要安装防盗装置,设有专用的保险柜存放,实行双人双锁,互相制约,杜绝药品无故流失。有条件最好安装报警装置,联入医院安全网络。③专用帐册。中心药房通过微机管理,在麻醉药品专用账册中,录入麻醉药品名称、规格、批号、储存数量等资料,并实行双人复核,对药品入、出库房,每日消耗记录盘点清楚,做到账目与药品相符,同时打印一份存入麻醉药品专柜中,微机存档与账目相符,确保安全。④专用处方。开具麻醉药品必须使用专用处方,印制处方用纸的颜色为淡红色,右上角标有“麻”字样,以区别于普通处方。专管麻醉药品的药师必须严格审核,处方上签字的医师姓名应与处方权医师签字留样相符,查看处方前记、正文药品书写合格后方予以调配,发出药品,并行使职责,做到双签字,杜绝差错事故发生。⑤专册登记。专册登记与专用处方都是麻醉药品使用的重要文书,是评价麻醉药品使用是否合理,判断是否滥用及成瘾的重要参考依据[3]。因此登记必须详细,内容包括:日期、用药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病历号等一般情况,以及疾病名称、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开方医师、处方编号、发药人、核对人、取药人姓名及其身份证号。处方的管理,遵循处方计数管理,每日按顺序将麻醉药品处方进行编号。

麻醉药品使用流程的管理措施

管理的目的是切实保障药品的合法、合理和安全使用,避免患者直接接触麻醉药品,消除中间环节的不安全隐患[4]。我们的管理流程是:①严格审方:接到麻醉药品处方后,药师必须按照专用处方和专册登记相关项目逐一审查,如处方书写项目齐全、规范,开方医师处方权确认,调配人员可按程序给予调配,否则拒绝发药。对于夜间值班又无麻醉药品处方权的医师,在急需使用麻醉药品的情况下,可暂凭其开具的处方取药,事后由所在科室的主任补签处方,由相关护士来药房换取原处方。②处方限量:门(急)诊处方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3日量;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镇痛,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7日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医师要注明理由并在剂量处签名。住院患者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1日常用量。③调配程序:按《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剂人员不得直接把药品实物发给患者,而是交给领药护士,本院规定,门(急)诊注射用药由注射室护士领取,住院病人由科室护士领药,护士收到实物后在处方背面签收,并在麻醉药品使用记录本的取药项签名。护士注射完毕后及时将空安瓿及残余量处理登记表一同交回药房,并再次在处方背面签字,以确认返还。其他剂型门诊病人可以直接到药房取药,但必须确认取药人姓名和身份证明,住院病人则由科室护士领取并记录签名备查。④科室用药:手术室用麻醉药品由手术室直接从药房领取,根据临床需要,手术室配备一定基数,每次补充基数时由科室专管人员根据实际消耗,凭处方及使用过的空安瓿到药房办理补充手续。至于余量的消匿,按“五专”管理的相关内容依次登记处理,以备追踪检查。手术室建立有残余量处理登记本,由药师定期核查。临床科室基数的配备,由科室指定人员负责维护和管理,并协助科室负责人进行检查和质量控制。

通过上述规范化管理,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条理有序,出现良性循环,杜绝了浪费和流失现象,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S].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2007.

[3]吴晓放,蒋 李.医院麻醉药品管理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01):127-128.[4]侯庆源,刘建荣,王际传.加强麻醉药品使用流程管理的体会[J].中国药房,2008,19(25):1962-1963.

(收稿日期:2009-07-21 修回日期:2009-08-15)

管理的规范化 篇12

在高校独立学院管理中, 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有助于独立学院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 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现如今我国高校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制度从制定之日起就存在着不合理、不规范等问题, 严重阻碍了高校独立学院的发展。

二、高校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财务经费来源单一

高校独立学院日常的财务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学费、住宿费、奖助学金拨款、利息收入等, 其中奖助学金拨款, 利息收入只是很少的部分, 学校经费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费, 占到全部财务经费的90%以上, 财务经费来源单一。

2. 不注重对风险进行监控与管理

高校独立学院作为一种社会性质的公益性组织, 其财务经费及支出均由主办方及合作方承担, 容易造成管理不善导致独立学院亏本经营, 同时政府不会对高校独立学院的亏损伸出任何援助之手, 加大了高校独立学院的风险。另外, 独立学院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学生的学费, 如果独立学院没有按时招收到预期的学生, 就会影响独立学院的正常办学及经费支出, 也会增加其财务风险。

3. 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

独立学院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学生缴纳的学费, 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 独立学院经费来源与使用的基本流程为: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学费首先要上缴财政, 或者上缴主办方管理费, 由主办方上缴财政, 剩余的经费供学校日常经营管理使用, 但一般上缴财政后剩余的经费数量很少, 加之独立学院在收支的安排上还要听从母校的意见, 受主办方、合作方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不能建立独立的编审、执行、分析、考核等预算管理体制。独立学院内部各部门使用经费流程较为繁琐, 需要各级领导层层审批, 还未完全建立完善的预算指标控制体系。

4. 财务会计制度不统一

高校独立学院属于民间非盈利的公益性组织。现行的高校会计制度及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均不适用于独立学院进行会计核算, 但由于没有专门针对独立学院的会计制度, 当前我国部分独立学院采用高校会计制度, 也有部分采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采用高校会计制度进行财会核算的独立学院无法使用实收资本科目对学院投入的各类资产进行核算, 无法将固定资产或是无形资产等按照实际使用情况划拨入教育成本, 不能按期归纳结余, 进而也就无法给予投资者合理的投资回报。而采用民间非营利性组织会计制度适用于不以盈利为目的, 不取得合理回报的会计主体, 不适用于独立学院进行会计核算, 因此在确认结余、分配投资回报上也不尽合理。综上, 当前我国高校独立学院尚未建立统一的财务会计核算制度, 各个独立学院之间的财务会计科目不统一, 核算制度有待规范。

5.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由于我国独立学院建立及发展时间较短, 绝大多数独立学院尚未建立健全的监督机构及财务监督机制, 很多独立学院的监督意识较为淡薄, 导致本就不健全的财务监督机制流于形式。加之很多独立学院不会对财务状况进行专门审查, 不仅会导致会计信息虚假, 还会引起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甚至诱发腐败。

三、对高校独立学院财务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1. 拓宽现有的经费来源渠道

稳定的经费来源对高校独立学院的正常运转尤为重要, 在当前独立学院经费主要来自于学费的现状下, 首先高校独立学院应在学生的学费及住宿费收取中采取激励机制, 降低学生的欠费率;其次, 高校独立学院要拓宽现有的经费来源渠道, 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 在师资、硬件设施、校园文化等方面提高竞争力, 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就读, 从而提高学校知名度, 再利用品牌效应, 更多的吸引社会投资;再次, 政府应给予高校独立学院更多的税收优惠、贷款补贴、教育经费拨款等, 为高校独立学院经费来源的拓展提供较好的条件。

2. 加强财务分析, 防范财务风险

为降低高校独立学院的财务风险, 独立学院自身要加强财务分析, 做好财务预算制度, 在投资决策前进行详细分析, 避免投资失误, 同时为避免出现债务危机, 应严格控制贷款规模。银行、独立学院的母校、其他相关社会组织等应从外部做好独立学院的财务监管工作, 定期对独立学院的财务运行状况进行审核及科学评估, 确保将独立学院的财务风险控制在降低的范围内。

3. 健全预算管理体制

要健全当前的预算管理体制, 首先, 高校独立学院应采用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预算;其次, 应在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 将拟实施的预算管理方案报请独立学院董事会批准, 此后, 将该预算管理方案作为基础, 奖励预算管理指标控制体系, 并监督各部门严格执行, 把握好预算执行的进度,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4. 完善独立学院现有的会计制度

完善独立学院现有会计制度的可行做法建议:首先, 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独立学院真实的收入、支出等, 如学费收入、国家科研项目、某些专业项目的建设补贴等仍沿用收付实现制;对于日常的收支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 其次, 应建立资本金制度, 明确独立学院的产权和收益, 按独立学院各投资人的投资明细设立明细科目;再次, 应加强资产核算, 注重对应收款项和对外投资的管理, 定期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并按时进行无形资产的摊销等。总之, 建立一套介于公立高校与民办高校两者之间的适用于独立学院的、独特的、统一的会计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5. 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

独立学院要加强内部控制, 根据自身的特点, 选择适宜的内控方式, 使财务部分切实发挥财务控制职能。此外, 政府、社会等应注重对独立学院的审计监督, 定期对独立学院的经济状况、财务活动等进行审计监督, 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提高审计监督的质量,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四、总结

健全现有财务核算制度, 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注重内部控制与审计监督是高校独立学院进行规范化财务管理的迫切要求。各高校独立学院应切实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提高办学质量, 促进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独立学院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就其规范化管理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财务管理,现状,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周燕.我国独立学院会计核算制度构建的探讨[J].商业会计, 2013, (22) :77-78.

[2]高洁.对高等教育会计核算制度几个问题的思考[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1) :48-50.

[3]戴兮.浅谈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制度改革—负债部分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 2013, (5) :13-17.

上一篇:税收流失的对策下一篇:经络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