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作用

2024-10-25

进步作用(精选11篇)

进步作用 篇1

以“羊煤土气”的资源优势而闻名的内蒙古近年来的经济增长速度令人瞩目,到2007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6018.81亿元,在内地31个省市中排第17位。与经济快速增长一致的是,内蒙古科技发展取得很大成就,尤其是“九五”至“十五”期间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有效地推进了科教兴区和科教强区战略目标的实现。那么在内蒙古经济快速发展中,技术进步起了多大的作用呢?本文对此进行了度量。

1 研究方法的选择

技术进步贡献率是反映技术进步作用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指标,也是反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的一项重要标志,国内外学者通常用它来衡量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现有的技术进步贡献率是指科技进步的贡献在各种生产要素贡献的代数和中所占的比重。

技术进步的基本概念源自于经济学家对生产函数的研究。在生产函数中,资本、劳力和科技进步是影响经济产出的主要因素。设Y=A(K,L)为生产函数,其中Y为产出,K为资本投入,L为劳动投入,t为时间,则

undefined(1-1)

式1-1称为技术进步增长率。[1]

由1-1式的定义表达式及偏导数的含义可以看到,技术进步增长率被描述为在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由时间变化而引起的产出增长率。由于在1-1式的定义中产出y的变动包含了所有要素投入变动的综合结果,因此1-1式在经济学中称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西方经济学家测算技术进步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归入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学科——增长经济学。这门学科虽然总共才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是由于经济学家们视经济增长问题为第一等优先的经济论题,因而它发展非常迅速。关于对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目前较流行的测算方法有两种:生产函数法和指数法。各国学者对这两种方法有着不同的认识,但是目前大多数学看倾向于用生产函数法来测算全要素生产率。

自20世纪20年代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简称C-D生产函数)提出以后,国际上逐步发展形成了关于定量测算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理论模型和方法。特别是自索洛测算技术进步的“余值”法问世以来,各国学者纷纷用该方法(或将其与C-D生产函数相结合)去分析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他们的研究结果不但经常为经济学家所引用,也受到了有关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专家学者自80年代后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探索。在对如何定量测算产出增长中未被投入要素的增长所解释的那部分增长——索洛余值,如何确定C-D生产函数中资本产出弹性系数和劳动产出弹性系数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就文献资料看,目前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仍未形成共识。

基于此,目前分析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时常用的方法有生产函数法和增长速度方程法两大类。当目标是分析要素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或者计算技术进步水平时,通常采用生产函数法;若还需分离出各种投入要素对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大小时,通常采用增长速度方程法。由于其它模型中的各项经济数据无法获得,本文将从生产函数的一般定义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一般定义出发,借鉴索洛模型的基本思想构建包含技术进步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同时采用生产函数法和增长速度方程法来分析技术进步和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的关系情况。

2 模型的构建

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任何经济增长模型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之上的,本文也不例外,本文的假设条件为:

(1)资本与劳动这两种生产要素可以任何比例的组合进行相互替代;

(2)技术进步是希克斯中性的,也就是说把生产要素的质量变化全部归于技术进步的范围内;

(3)技术进步是随时间变化的,并按固定的指数增长率增长;

(4)生产函数的形式采用柯布一道路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

(5)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不变,即α+β=1,这就可以避免多重共线性对参数估计的影响。[2]

2.2 基本经济增长模型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参照C-D生产函数得到包含技术进步的经济计量模型:

Y=AoertKaLβeμ (2-1)

其中,Y表示t时期的产出,K是t时期的资本投入,L为t时期的劳动投入,A0是基期的技术水平,γ是技术进步率,t是时间变量,μ为误差项,α是资本的产出弹性,β是劳动的产出弹性。

为方便数据处理,将等式两边取对数,可得线性化的对数回归模型:

InY=InAo+γt+aInK+βInL+μ (2-2)

由于假设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不变,将α+β=1代入上式,得到本文所需的研究内蒙古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本回归模型:

In(Y/L)=InAo+γt+aIn(K/L)+μ (2-3)

2.3 各要素贡献率分析指标

对C-D生产函数Y=AoertKaLβ两边取对数得:lnY=lnA0+γt+αlnK+βlnL,再对两边微分得到:

Y/Y=γ△t+a△K/K+β△L/L (2-4)

取时间增量Δt=1年,则2-4式两边的ΔY/Y、ΔK/K、ΔL/L就表示Y、K、L的相对增长速度,若分别记为y、k、l,则上式可进一步写作:

y=γ+ak+βι (2-5)

这就是著名的增长速度方程。对等式两边同除以y,则有:

l=γ/y+ak/y+βι/y (2-6)

记EA=γ/y×100%,EK=αk/y×100%,EL=βl/y×100%,则EA、EK、EL分别表示技术进步、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3 经济指标的选取及基础数据处理

根据公式2-3,在实际问题分析时需要确定具体的经济产出量(Y),资金投入量(K)和劳动投入量(L)。经济量的确定是分析准确性的关键之一,因此在选择确定这些指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结合测算对象的具体特点和实际情况;(2)统计数据口径一致;(3)数据的收集与现行的统计、财务制度相符合;(4)所选指标取值的可比性等。

下面结合实际情况来讨论三个经济指标的最佳选择。

3.1 经济产出量Y

一般而言,衡量国民经济整体产出的指标应该是按可比价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一年内在本国(地区)领土上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是国际通用的核算产出和经济实力的指标,也是大多数国内外专家、学者在使用索洛“余值”法时最常用的衡量产出量的指标。本文采用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基本指标。

3.2 资本投入量K

在进行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时,资本投入量应为直接或间接构成生产能力的资本总量,它既包括直接生产和提供各种服务产品和劳务的各种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也包括为生活过程服务的各种服务及福利设施的资产,如住房等。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目前关于资本量的确定分歧最大。

首先是资本量除固定资本外是否要加流动资本。笔者认为在中国以固定资产投资反映资本量最合适。正如“资本优先增长规律”所描述的,多年来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故以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资本投入量的指标比较合适。

还有就是用固定资产投资原值还是固定资产投资净值来表示资本量。笔者认为,由于我国的折旧制度不够健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和不同部门即使是同样的设备,其折旧率也很不一样,用净值计算会使企业之间的可比性受到影响。同时,实际资产处理中,固定资产账面净值量与其参加生产过程的实际能力不相符。一方面,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更新周期比较长,有些企业的固定资产值早已折旧完了,但在生产中仍旧在使用,把这部分已折旧的价值再加进去比较接近实际投入的资金量[3]。另一方面,中国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问题,许多早己该报废的设备仍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帐本”上存在,其重估价值很可能仍比原值有所升值。因此,用固定资产原值比固定资产净值能更好地反映资本存量的现状。

综上所述,本文选用“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作为资本投入指标。

3.3 劳动投入量L

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如果严格按照理论的要求,应当是这一时期内要素提供的“服务流量”,它不仅仅取决于要素投入量,而且还与要素的利用效率、要素的质量等因素有关。就劳动投入指标而言,是指生产过程中实际投入的劳动量,用标准劳动程度的劳动时间来衡量。从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来看,劳动量的确定有劳动人数、劳动工资和劳动时间三种方法。

在市场经济国家,劳动的质量、时间、强度一般是与收入水平相联系的,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劳动报酬能够比较合理地反映劳动投入量的变化。在我国,由于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收入分配体制不尽合理,市场调节机制不够完善,有的单位存在滥发奖金、补贴等现象,劳动者报酬不能如实地反映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做的贡献;另外,在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中,劳动者的收入并不以工资形式统计。鉴于此,笔者认为工资不能完全反映劳动者的劳动付出和劳动力的价格。因此,在中国不能以“全社会工资总额”来反映劳动量。而我国对于“劳动时间消耗”这方面的统计资料不够完善,也难以操作。

劳动人数方面,虽然多年来公有制单位(尤其是公有制企业)人浮于事现象一直比较严重,但经过近几年的“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相关问题已经得到了较为有效的解决。中国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全社会从业人数”虽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全社会劳动力配置的实际状态,无法完全客观地反映劳动量投入,但用其反映劳动量在理论上是成立的,较其他统计量(劳动工资和劳动时间)要更合理,目前大多数学者用这一指标来反映中国的劳动量。本文也选取这一统计量来作为劳动投入指标。

最后,就数据采集和处理方面进行说明。本文的基础数据均来自于各年《内蒙古统计年鉴》。由于统计资料中“全社会固定资产额”自1985年开始统计,所以各指标都选取1985-2007年数据,并且为保持可比性,需要按照1985年不变价格进行换算。而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标准化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指标,我国统计自1990年才开始,因此为维持样本数据的数量,统一选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GDP和固定资产投资额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的具体数据见表1。

资料来源:数据均来自历年《内蒙古统计年鉴》,并按1990年不变价格核算。 注:产出为“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资本投入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指标,劳动投入为历年年末“就业人员”指标数据。

4 模型的回归结果及其分析

4.1 产出弹性系数α和β的确定

以表1中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 t取1—23,利用Eviews5.0对我们依据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的回归模型2-3进行回归,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Ln(Y/L)=0.435344Ln(K/L)+0.031707t-0.462242 (4-1)

(14.12444) (7.395691) (-3.974701)

R2=0.984996,AdjustR2=0.983495,F=656.481

我们可以从模型中看出:

(1)拟合优度检验。该回归方程的判定系数R2=0.984996,调整后的判定系数R2=0.983495,充分说明该回归方程对样本数据拟合得很好,各自变量与应变量之间是高度线性相关的。

(2)t检验。T1=14.12444,显著性水平为0.01,自由度为23-2-1=20的t分布临界值为:t0.005(20)=2.528。因为|T1|>2.528,所以认为该参数显著。说明时间资本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作用显著,也说明了内蒙古自治区这二十几年来的经济增长中资本投入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T2=7.395691,显著性水平为0.01,自由度为23-2-1=20的t分布临界值为:t0.005(20)=2.528。因为|T2|>2.528,所以认为该参数显著。说明随着时间的进展,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作用较显著,也说明了内蒙古自治区这二十几年来的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作用是明显的;

T3=-3.974701,显著性水平为0.01,自由度为23-2-1=20的t分布临界值为:t0.005(20)=2.528。因为|T3|>2.528,所以认为该参数显著。注意到模型中LnA0为负值,表示A0是一个很小的数,即相对于总的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及以后的技术进步而言,内蒙古基期(1985年)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很小的量。

(3)F检验。F=656.481,取显著性水平为0.01,两个自由度分别为2和23-2-1=20的F分布临界值为:F0.01(2,20)=5.85。因此F统计量的值大于临界值,表明模型的变量关系总体上是显著的,该回归方程显著成立。

(4)产出弹性系数。由回归模型所得α=0.435,则β=1-0.435=0.565。其中α=0.435为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该数据说明内蒙古固定资产投入有1%的增长,则其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0.435%;β=0.565为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该数据说明内蒙古劳动力投入增加l%时,可以使其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565%。

据国内外专家、学者采取各种方式对发达国家发展初期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数据进行α、β的测算,其结果α大体都在0.2~0.4之间,β大体在0.6~0.8之间,有少数情况超出这一范围[4]。世界银行在测算一部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及中央计划经济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时,对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及计划经济国家根据经验取α=0.4、β=0.6[5]。笔者认为本文的计算结果有些超出前人的经验范围是正常的。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虽在逐步走向集约化,但仍没有摆脱粗放型发展的道路,表现为主要靠扩大投资、增加工人、上新项目、铺摊子来驱动经济增长。地处我国北部内陆边远地区的内蒙古更是如此。特别是近年来国际经济不景气,为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得经济主要依靠投资来拉动。另一方面,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大量农牧业剩余人口,各企业由于长期“大锅饭”的影响,在职不在岗的人员仍然大量存在,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使实际就业不足。因此总体上来说,劳动力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相对较小。这一情况在下面的贡献率分析中也体现得比较明显。

4.2 各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

根据公式2-4、2-5、2-6以及前文中计算出的内蒙古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α和β,利用表2中各要素增长率数据,依次按年计算出了内蒙古1986~2007年间技术进步贡献率(见表2)。并进一步对1986~2007年间技术进步贡献率按照不同年份时间段进行平均得表3。

从总体上看,1985-2007年间,内蒙古经济增长率平均为11.12%,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来实现。生产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高达63.58%,其中以资本为主,达到了56.02%。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为36.42%。

阶段性地来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平均技术进步贡献率最高,达到67.83%;九十年代有所降低,为41.40%;进入本世纪后,平均技术进步贡献率仅为14.48%。这一结果主要是由固定资产的大幅变化造成的。将表2数据进一步作图得到图1,结合表2我们可以发现,在1985-2007年期间,内蒙古就业人员的统计数据波动并不大,增幅基本在0-3%之间,个别年份(如1991年、1993年和2003年)有突出变化,但也没超过8%;但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确有很大变化,最低幅度为2.13%(1990年),最高幅度达到了65.48%(2003年),平均变化率达到21.57%。这主要是由于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的行业分布特别明显,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一直是我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领域,所占份额一直居高不下。而受到国家煤炭以及煤化工行业政策的影响,这些行业投资和生产方面都波动剧烈。

从各年的具体数据来看,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波动最终导致了计算出的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波动较大。除去2002和2003年的负值不考虑,本世纪内蒙古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平均值为35.04%,与1986-2007年的平均水平基本相同。这一结果表明与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区经济的强力拉动作用相比,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变化并不明显。

资料来源:通过对历年《内蒙古统计年鉴》数据按1985年不变价格核算并进行计算得到。 注: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自1985年才开始,因此1985年的增速指标无法计算,所有指标都选择从1986年开始;所有增长率指标都按照环比增长率算法计算;各指标单位均为%。

注:各指标均为表2中对应指标时间序列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各指标单位均为%。

5 结论

综合来看,二十多年来内蒙古经济增长中劳动投入的作用相对较稳定,资本的产出弹性水平较一般发展中国家高;由于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明显的行业分布趋向,受我国能源化工行业政策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波动幅度较大,使资本投入对经济的贡献率波动较大,进而影响到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波动。但与固定资产投资对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强力拉动作用相比,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在35%-36%间,总体变化并不明显。

摘要:在内蒙古经济快速发展中,技术进步起了多大的作用?针对这一问题,论文从生产函数的一般定义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一般定义出发,借鉴索洛模型的基本思想构建包含技术进步因素在内的内蒙古经济增长模型,同时采用生产函数法和增长速度方程法,测量技术进步、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投入对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技术进步,经济增长,贡献率,全要素生产率

参考文献

[1]SOLOW R M.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7(39):312-320

[2]沈坤荣.1978一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1999(4):14-24

[3]肖辉赞杨艳国王葵红.资源型城市科技进步贡献率定量测算[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1:34-36

[4]史清琪等著.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M].中国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55-56

[5]世界银行:中国工业生产力的增长与技术进步,1984.12

[6]内蒙古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M]各期

进步作用 篇2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进步已成为一国繁荣昌盛的强大动力之源,科技与经济的互动、融合是经济发展的关键。科技经济一体化,既是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客观趋势,又是世界各国竞相追求的重要目标。本文在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科技进步在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的优化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如何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以科技为动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字: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科技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历史经验证明,科技在应对经济危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突出作用。每一次经济危机都带来科学技术的新突破,产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带来新一轮的经济繁荣。可见,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和工业革命带来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一样,目前世界多极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经形成,这给各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面临新一轮的激烈的经济竞争。尤其是近些年来,美国凭借科技优势,率先开发信息产业,加大结构调整和政策创新,并强化全球化的资源配置,在全球科技竞争和经济竞争中独占鳌头。从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一直以来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从紧闭国门到逐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经济格局。科技已经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尤其是随着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基本国策确立,加速科技进步,放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呈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总趋势。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显著,知识、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将更加密切,科学物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中第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率,改变着世界经济结构,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同时,经济的发展使得各国纷纷重视增加对科技要素的投入,投资大规模流向科技领域,强大的社会需求促进与刺激了科技进步,经济积累中分配给科技的份额更为科技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因此,经济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科技进步使投资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二者形成一个循环式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是社会系统的整体的、综合的发展,是科技进步与社会大系统及其内部要素间在有机协调条件下,逐渐进化的发展趋势。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紧接着,在十六届四中全

1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这一系列的重要思想都充分肯定了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二.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新经济增长理论揭示了科技与经济的内在联系,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知识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是经济长期增长的保证。科技进步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不是可有可无、随机出现的外在因素,科技进步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着重表现为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1.科技创新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

科技进步可以缓解资源的稀缺性程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最大可能的产量组合尽可能向生产可能性边界靠近。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使未预见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现实的宝贵资源,使同样的资源投入,就可以使生产可能性从原有的低利用率提高到较高的位置。科技进步使等量资源投入产出更多的产品组合,这为人类突破资源供给的限制带来了希望,从而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张。

从世界科技发展史来看,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20世纪50年代,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超过了生产要素投入量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总和。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现在已达到80%。我国的资源状况决定了经济发展不可能走高耗、浪费、粗放经营的道路,而必须选择低耗、节约、集约经营的道路。虽然要素投入量的增长是有限的,但技术进步则是无限的,所以,经济增长不仅要靠要素投入增加,更加需要科技进步推动的来实现。

2.科技进步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

科技进步主要表现在生产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改善。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生产设备的大型化、生产的自动化等可提高企业生产的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投入产出率。生产工艺水平是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它的高低对生产消耗、产品质量、产品成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劳动者素质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科技进步不仅影响劳动者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改善健康、延长寿命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劳动者的智力、知识、劳动技能等,使之能与先进的设备、先进的工艺相互配合,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经济效益也获得相应提高。此外科技进步也包括宏观和微观决策管理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这是软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与提高设备水平、改善生产工艺等硬技术进步相比,软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更大。这种影响主要是在生产前后实现的,是从更高层次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少投资或不投资就能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的特点。因此,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够有效地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吸收新的技术成果,改善管理的组织过程,促进产业技术结构的合理化,促进产业的高次化和产品的高密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从而实现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

三.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张和经济增长的累积,以粗放经营为主的增长方式带来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矛盾愈显突出。这就客观上要求增长方式由原来的外延式增长,转向主要通过具有高效率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而实现内涵式的增长,而这种转变主要取决于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技术创新可以通过提高在经济增长率中的贡献份额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化。因此,科技进步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还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助推器。

科技进步不但能够提高人类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推动人类对资源的加工不断更深层次的发展,以小投入换取高产出,实现人类的经济原则,只有现代化生产技术装备和生物工程技术的产生,才会使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和优质高效、低耗的集约化经营出现,才能使低技术水平的生产的粗放经营,在科技进步实现投入要素综合利用率的提高下,使产出趋向于最大化。科技进步创造出日益增长的物质财富,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开辟了新技术新产业,不仅为经济增长方式的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突破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各种阻力和困难。同时,由于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存在交互使用,科技成果的应用带来的是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增长又将反过来影响科技的研究和开发,这样科技进步便在科技与经济的互动过程得以扩张,对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带来数倍的影响作用,从而加速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的转变。

四.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科技创新是优化产业结构的主导力量。各国工业化的进程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都依赖于该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的升级意味着高技术的产业化,传统技术得到适当的更替和改造;意味着劳动生产率和产出投入比例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升级,以科技创新为前提和动因,因为每当有科技创新出现和创新不断扩散到生产领域的各个方面,劳动对象、生产手段、生产结果都会发生质的变化,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都要重新组合,其结果会进一步形成积累效应,必然造就、培育出新的高新技术组合,或者取代某些传统部门,从而使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趋于高级化。我国“十一五”《纲要》明确规定今后经济发展要“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主线”,“经济的发展和结构的调整,都要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来推动”。科技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推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推动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在此基础上来影响各产业的投入产出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偏好,进而调节产业结构。

1.科技进步使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革

科技进步是形成产业分工的基础,产业结构的每一次重大变化或调整,都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当科技进步积累到一定程度,使生产能力产生质的变化,使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尤其是当某种新技术将引起若干产业部门的生产效率产生飞跃时,就会使整个产业社会技术体系发生革命,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急剧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的依次出现和重点转移,从农业科技发展到一系列纺织机械的发明和蒸汽机广泛使用,再到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的发展,这样层级递进的变化都说明,科技进步助推着产业结构的变革。

2.科技进步促使新的产业部门的形成科技进步打破了技术体系的内在平衡以及原有技术个体间的联系,使得原有产业和产业部门分解,形成新的产业和产业部门。新产品、新工艺、新能源、新

材料的发明及应用,扩大了社会分工范围,拓宽了生产活动空间,形成了新的生产门类和部门。三次产业革命的历史实践表明,科技进步可以带来一系列的新产业群。新兴技术领域的开拓,必然会导致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导致新产品的不断出现,而随着新产品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就逐渐形成了新的产业部门。

3.科技进步引起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实践证明,科技进步推动现代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效用,已经逐渐超越了依靠资本、劳动力等资源的投入,科技进步成为产业优化升级的强大动力。技术创新使传统产业得到了改进,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通过技术创新,对原有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的更新改造,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延长了原有产品的寿命,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科技进步扩展了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资源要素的能力,提高了原有自然资源的使用效果,改进了劳动力质量,提高了劳动力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提高了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改变了资本的结构和数量,因而改变了产业间生产要素流动的格局,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同时,科技进步使产业结构不断向合理化、高级化发展的这一过程中,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使得宏观结构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

五.以科技的动力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1.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

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各级政府抓科技进步要有战略眼光,要有行之有效的措施。各级领导要把科技工作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在经济发展中采取依靠科技进步的得力措施,在重大技术改造、引进和重要工程建设中发挥了科技部门的作用。各级政府每年都应专门研究科技工作,要把抓科技进步的成效,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业绩的重要指标。科技管理部门要统筹规划,协调好计划、经贸、财政、税收、金融、农业、教育管理部门,使之密切配合,协同发挥好政府对科技进步的宏观管理职能。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形成尊重知识、敢于创新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文化。定期举行技术创新宣传活动,充分发挥科协等单位的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科学知识、创新意识的教育普及工作,加强重点科普基地建设。

2.加速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使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建立和完善有利技术创新、有利于产学研相结合、有利于科研机构走向市场、有利于企业推进科技进步的新型科技体制。科技体制改革要遵循以市场机制为主,宏观管理与市场机制并举的思想。在科技计划管理上要进一步合理划分科技计划调节与市场机制调节的层次、范围、内容和方式,一方面在计划调节中增强竞争机制,强化计划管理的调控力度。另一方面大力推动产学研经济驱动型互动机制的建立,使科研院所与大专院校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加快走向市场,走向联合,真正使武汉市雄厚的科研实力面向产业、面向市场,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科技部、教育部、国资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基金委和中国科协等七部门共同联合组织实施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为实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帮助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改善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水平,构建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为企业培

养技术和管理人才,形成科技人员服务于企业的长效机制。

3.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通过在重点学科、重大专项、高新技术和金融管理领域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建立高素质的科技队伍。从政策和项目上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对科技人才的引进,鼓励跨区域的联合科技研究,制定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吸引出国留学科技活动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为留住科技人才做准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使科技人才成果产权化、资本化有法可依。简化专利中请和授权的审批手续,提高科技人才申请专利的积极性,保护其合法权益。提高科技活动服务效率,充分发挥企业孵化器、技术交易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作用,以提供系统、特色化、专业化的服务来吸引新企业和科技人员。

其次,积极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掌握科技人力资源的个人需要,从需要层次出发,实行人性化的人才使用机制。在现代化建设中,要十分尊重和爱护人才,创造有利于充分发挥科技人员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对承担基础性研究、高技术研究、重大科技攻关等国家重点科技任务者应给予较高津贴,继续扩大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范围。对长期在艰苦条件下工作的科技人员,在收入等方面应给予特殊的照顾和优惠。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应继续给予重奖。要积极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使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放手让他们进入重要岗位,着手建设一支跨世纪的高水平科研队伍。要重视培养一大批懂科技、善经营的现代化管理人才,造就新一代科技企业家。同时,注意在工人、农民中培养各类专门技术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质。

4.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科技投入是生产性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要实现多渠道、多层次增加科技投入。国家财政的投入应主要用于“稳住一头”的工作,加强对生物工程、微电子、新材料、新医药、新农药、专用化学品等领域的创新研究和前期开发工作,以及重大基础性研究的财政支持。各级地方财政对科技的投入也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使省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比例逐步接近国家的水平。努力办好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科技信用社等现有的科技金融机构,使其真正发挥作用。进一步扩大科技贷款额度,用好贷款资金,并在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逐步改革行政分配贷款方式,使银行与科技机构直接见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积极鼓励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拿出更多的资金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政府应加强对重点科技项目转化为生产技术的资金支持,并通过资金的引导,推动企业在联合攻关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自身研究开发实力,从而使企业成长为加速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真正主体。通过改善资金来源渠道,在现有的科技投入基础上拓宽渠道,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以实现科技进步的大跨越,加速经济发展的步伐。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有效地为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和手段,促进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加深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开拓新的可利用的资源领域,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率,提供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通过科技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要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

来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进步作用 篇3

摘 要 自进入工业社会,人类社会前进步伐不断加快,科技进步是促使社会前进的最大动力。为了正确理解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在介绍三次科技革命及其影响的基础上,回顾了经济增长理论历史上对科技进步作用认识的演进,最后分析了经济增长理论变化发展的理论条件。

关键词 科技进步 工业革命 经济增长理论

18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先后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相应的又引发了三次产业革命。自此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得以快速提高,人类社会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次科技革命引发的三次工业革命对人们的经济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1770年到1830年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以蒸汽机的产生为标志,大大刺激了机器制造业、钢铁工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的发展,直接推动西欧各国进入工业社会,使西欧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起来。

从187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了第二次产业革命,此次革命以电力的应用为主要标志。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为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基础。在全社会内,加工工业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采掘工业的发展速度,重工业取代轻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由于工业新兴部门的快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也大大加快。

二战后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标志。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更进一步提高了,特别是国际分工大大加深了。一批新兴的产业部门,如原子能工业、电子工业等部门迅速发展起来。

工业革命不仅是技术上的革命,它对整个人类社会经济生活都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使人类进入到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二、经济增长理论历史上对科技进步作用认识的三个阶段

本文把经济学家对科技进步的认识分为三个阶段:从忽视科技进步,到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再到最后把科技进步内生到经济增长模型中,并仔细研究科技进步的作用和条件。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划分,我们可以明确地区分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演进。

(一)古典学派忽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

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着重强调资本和劳动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没有认识到科技进步的作用,即使遇到资本和劳动不能解释的问题,他们要么归因于分工,要么归因于创新,总之,科技进步没有被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提出来。

一般认为威廉配第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本文以他的思想作为考察经济增长理论的起点。配第详细考察了影响一国财富增长的因素,即主要包括劳动生产率、从事生产性劳动的人数和赋税政策三个因素。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分工的水平和规模,而从事生产性劳动的人数的数量被看作一国财富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以此配第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即“土地是财富之母,而劳动则是致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

斯密是古典学派的集大成者,他认为财富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一国生产性劳动的人数、国民运用劳动的熟练程度和技巧。劳动的熟练程度和技巧主要取决于分工,所以斯密特别强调分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把分工作为《国富论》的第一章,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作为西方经济学历史上的一朵奇葩,马克思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把生产力分为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如果把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看作广义的资本的话,那么马克思的增长理论和配第、斯密等古典学派的劳动和资本决定论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不过马克思强调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能起主导作用,这是马克思的创新之处,也被后来的制度学派所继承。

之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可以说是科技进步决定论的萌芽,虽然熊彼特没有提出科技进步这个概念,不过他强调的创新已经包含了一些科技进步的因子。熊彼特用创新来解释经济增长,并认为创新不能连续,人类社会不可避免会发生周期性的经济波动。

(二)二战后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

二战后,哈罗德,多马等对经济长期增长条件的研究,掀起了对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热潮。哈罗德等人针对凯恩斯理论的局限性,把增长理论建立在长期化和动态化的基础上。这一时期的增长理论,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强调资本积累作用的传统,同时也发现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只是由于模型简化的需要,通常假定技术不变。这一方面是因为衡量科技进步比较困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经济学家认为资本比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因此,这一阶段的增长理论重在解释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新古典增长理论始于索罗和斯旺,新古典增长模型假设技术由外在因素决定,并在此基础上导出人均资本增加率k’=sf(k)/k-n-m,(f(k)/k表示资本的产出效率)。因为m和n不变,人均资本增长率k’就取决于储蓄率和资本的产出效率,从而强调储蓄,也就是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由于资本的边际效用递减,最终各国的增长率会趋于一致。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将科技进步内生化的新增长理论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突出。由于新古典增长理论无法解释科技进步,以及富国和穷国的增长速度趋于收敛的结论和广泛存在的增长差异的事实不符,罗默、卢卡斯等人开始了将科技进步内生到增长模型的研究,有关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又经历了一次新的繁荣。通常,把所有的将科技进步内生化的模型统称为新增长理论。

新增长理论从两个方面将科技进步内化到其模型中。一是引入与非熟练劳动有差别的专业化人力资本,这可以说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术,也是对劳动这一投入要素的质量改进的强调,并同时考虑到知识在生产者之间的扩散和从人力资本投资中得来的外部收益有助于克服资本积累的报酬递减倾向。二是引入有目的的R&D活动,这一活动的结果可能包括独特的创新产品、独特的工艺技术、独特的专用资本设备以及独特的人力资本积累等,这些都是有助于形成事后的某种形式的垄断力量。

新增长理论模型众多,在此只介绍最简单的AK模型。AK模型假设经济中的人口增长率和储蓄率不变,没有技术进步,并且不存在折旧的条件下,人均资本增长率k’/k=sA-n,把技术水平A直接放入经济增长模型中,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这是新增长理论的一大进步,也反映了人们对科技进步作用认识的提高。

三、经济增长理论逐渐强调科技进步的原因解释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发现,经济学家越来越强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经济学家对科技进步因素的不断重视,客观上是由于科技进步不断加快,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突出,使得经济学家再也不能忽视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同时,其他学科(尤其是数学)的发展和经济学分析方法的进步也为经济学家强调并解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科技进步的作用在本文第一部分已做了介绍,在接下来的部分只是着重分析数学的进步和经济学分析方法的进步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影响。

1.凯恩斯总量分析法为分析各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凯恩斯革命的成果之一是创立了一套衡量宏观经济活动的指标体系和总量分析法,用总体分析取代了古典学派一直使用的个体分析,创建了宏观经济学体系。在凯恩斯总量分析的指导下,哈罗德建立了二战后第一个增长模型,该模型试图将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所采取的短期、静态均衡分析方法加以长期化和动态化,研究一个国家在长期内的国民收入和就业的稳定均衡增长需要哪些条件。哈罗德认识到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由于分析方法的限制,只能把科技进步作为外生变量来研究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之后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也都是建立在总量分析的基础上。

2.数学和数理经济学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必要条件。20世纪以后,伴随着经济学的数量化,经济增长理论也不可避免地开始数量化和模型化。在一系列的假设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数学的精确分析,人们可以从量的角度认识到各种生产要素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萨缪尔森就是在借鉴数理经济学中的控制论和非线性函数的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经济最优增长路径的大道理论,该理论描述的是经济系统均衡增长的合理结构与实现过程,证明长期经济发展存在着最有效率的资本积累路径。

3.二战后国民经济统计指标的完善为分解各投入要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提供了第一手原始资料。凯恩斯革命之前,由于此前世界各国长期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政府不干预或很少干预经济活动,也就没有必要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凯恩斯革命之后,政府开始干预经济活动,为了提高干预的效果,政府有必要详细了解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从而开始对各种经济活动的数据进行统计,建立、完善了一整套国民经济指标体系。比如,GDP、投资、就业工人数等的统计数据的出现,才使经济学家从量的方面研究各种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成为可能。正是在拥有大量数据的基础上,索罗才能创立“余值法”,用来衡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2002:156.

[2]江晓原.简明科学技术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3]高德步.世界经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进步作用 篇4

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动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通过有效地利用先进科技、设备、工艺, 通过改善产业技术结构的合理化等方面来实现的, 它提高了整体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并且不断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我国科技发展的特征和内容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也是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 尤其是近几年, 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 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主要体现在:逐步建立了种类齐全、较为完备的产业技术体系, 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建立了学科门类齐全、人才培养规模庞大的科技教育体系。我国的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于西方国家, 相对发达国家还比较薄弱, 但是发展速度快, 近年来我国逐步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培养的人才也逐渐囊括社会发展的各方面, 制定了一系列比较优惠的政策和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吸引大量在国外求学的优秀人才回国, 他们大都带回先进的技术和一些先进的理念, 为其发展配以肥沃的土壤, 必将产生丰硕的果实。

科技的综合工程化能力迅速提高, 能够解决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一系列重大工程的需要, 包括从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以及产品研发、综合集成全过程的大配套、大工程的能力。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载人深海潜水技术等等都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科技发展很大程度上表现在科技创新指标的数量上, 我国的科技创新指标超过很多发展中大国, 甚至赶超一些发达国家, 这就是使得我国有可能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我国研究开发投入和产出在逐年加大。研发产出的论文、专利在国际上占有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 很大的程度上要看科研投入的比重多少。我国近年来, 加大了科研的投入, 论文数量尤其是报道先进科研成果的论文不断产出, 相应的科技转化的论文产出率也比较高。应用于创新性、实用新型等的专利研究开发经费比重不断加大, 同时, 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也很明显。这些对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都是意义重大的。

我国有非常悠久、优秀的历史文化, 同时又具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 这两者相互配合, 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相配合, 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科技进步的内容包括科技活动自身的规模与水平的提高和科技对经济发展及社会环境影响力的增强, 包括农业、工业、安全等方面。

科技进步的历史意义

人类发展的历史上, 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医学、工业、农业、生物、电脑技术的应用等等, 处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很多方面可以说是起决定作用的, 没有现代科技, 就没有现代人的生活。我国的科技进步的速度是惊人的, 更是与人民生活的发展需求同步的, 正是这种同步甚至于超前, 给人们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社会就进步了, 国家就发展壮大了。近十多年, 我国生物科技方面的发展, 解决了我国很多医学上的难题, 挽救了很多生命, 很多疾病的预防疫苗的及时应用, 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随着现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电脑、手机也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信息工具, 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有了电脑, 每个人也几乎都有手机, 这给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很重要的途径的同时, 便利了人与人的沟通。

上述只是科技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影响力的一小部分, 但意义都是巨大的。如果离开了科技进步, 就谈不上现代生活, 科技进步已经充斥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成为检验一个国家是否进步, 是否领先于其他国家的一个重要指标。

提高科技进步的各项举措

一是建立比较细致和全面的科技进步考核指标体系和应用方法。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科技进步工作的发展情况, 要在此基础上配合科技部门建立更加完善和系统的智能体系, 确保科技进步法规和政策实施的制定及落实, 对产生效益较明显的科技进步成果和创新成果要给予奖励和支持, 提高其积极性。

二是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发展农业的意义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提升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空间, 从基础上促进农业的发展;壮大农业技能人员的队伍, 加快农技推广骨干人才的培训, 提升科技服务能力。积极配合农业部的“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养计划”, 围绕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机技术推广等领域, 开展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

三是加大对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的奖赏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增强经济发展实力,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 设立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加大引导、鼓励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 积极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加大对自主创新扶持力度, 设立自主创新专项资金 (含高新技术发展专项资金、专利专项资金、科技合作专项资金) , 并视情况逐年增加。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及重点创新平台建设;专利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专利及相关的奖励;科技合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科技成果在产业化后的配套奖励。强化项目申报, 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凡当年列入国家、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技术创新项目、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和产业结构调整专项的, 按国家、省级实际补贴给予配套补助。加强对技术创新项目、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和产业结构调整专项等的支持力度。奖励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共建项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促进专利成果产业化。

结语

进步作用 篇5

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科技创新能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团组织,要紧紧围绕企业工作的中心,把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团工作的主攻方向,进一步发挥企业团组织在推动企业科技进步中的积极作用。

一.团组织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企业团组织要把竭诚为青年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经常地深入青年,了解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掌握他们的实际需求,反映他们的内心呼声,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根据青年特点,探索创新活动的方式,广泛开展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主题活动,为青年成长成才搭建广阔的实践舞台,引导他们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1、在引导青年创造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上发挥作用。当今企业间的竞争不仅是产品的竞争、资本和技术的竞争,其实质上是企业文化上的竞争,因为创造技术最终需要的是人的智慧、人的积极性及团队精神等共同因素。文化塑造青年,青年创造文化。青年的文化需求日益多样,青年对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也越来越大。要以建立先进青年文化来深化企业文化,要以企业文化来带动青年文化建设,使青年在追求时尚、创造时尚的过程中引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青年全面健康发展,促进公司的经济发展。用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强广大青年对企业的信心,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在促进青年成材、为青年搭建成材平台上发挥作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

源,要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优化企业资本构成,就必须大力开发企业的青年人力资源。开发青年人才资源,必须构筑成才平台,畅通成才渠道。一是坚持全员培训和重点培训相结合,落实培训的资金保障、渠道保障和考核保障,务求培训取得实效.二是建立和完善奖励机制。通过建立和完善奖励制度和职业技能鉴定制度等一系列人才政策,畅通科技和技能人员发展渠道,使广大科技和技能人员能够专注于科技创新事业。三是要给青年压担子,让年轻人有施展才能、建功立业的机会,从而培养一支年富力强、创新进取的科技和技能人才。

3、在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效能力,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上发挥作用。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是引导广大青工积极投身企业技术、管理和服务创新的丰富实践,能够充分地把青年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发挥出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在企业中,大部分青年工作在生产一线,他们最清楚生产存在哪些薄弱环节。要通过创新创效活动,调动青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勇于创新的能力,通过开展技术交流、课题攻关、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二.团组织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该如何发挥作用

企业的共青团组织要结合企业实际,合理系统地设计、开展各种有益的竞赛活动,以活动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来调动青年的工作积极性。

(一)配合企业安全生产开展青年“安康杯”竞赛活动。

开展青年“安康杯”竞赛活动,是为了加强安全工作,维护广大青年的切身利益而开展的一项竞赛活动。我们应该把“安康杯”竞赛活动作为企业创效益、树信誉、塑形象的重要任务来抓,积极配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坚持把“安康杯”

竞赛组织纳入生产现场标准化管理的整体网络,并根据生产任务情况,做到哪里有生产,哪里就设置青年安全监督岗;哪里有青年安全示范岗,哪里的生产就消灭安全事故,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化、交叉型的青年安全示范岗网络体系,力争使活动充分发挥出小投入、大产出的功效,从而降低企业的伤亡事故发生率,配合企业做好青年工人的安全工作,直接参与企业管理,间接地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二)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

“青年文明号”是引导青年树立岗位文明,服务创效的有效载体,重点要在提高创建质量上下功夫。另外,实施青年文明号的动态管理,要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注意整体推进。通过项目管理、文明班组等有效的创建形式,通过建设更多的青年文明号班组、优化企业的基层管理单元,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培养提高青年职工的技术素质,开展“青年岗位能手”活动。

我们要号召青年争做岗位能手,在企业的青年工人中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比武”活动,提高广大青年工人的技术素质,为企业的生产服务。同时,要积极配合企业的生产部门,号召所有的青年岗位长期不间断地开展生产竞赛活动,在企业的生产中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生产热潮,为企业实现创高产做出努力。

进步作用 篇6

摘 要:随着我国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现代服务贸易的推进已成为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优化的目标之一。文章选取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两个重要指标作为影响因素,分析其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作用机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对建筑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的影响比较显著。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存量没有表现出对其它服务部门的显著影响,可见对于运输服务和其它商业服务等传统服务部门,由于服务商品的劳动密集型特征,其占比变动并不受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显著影响。因此,要素积累能够改变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层次以及服务贸易结构。

关键词: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服务贸易结构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3-0140-03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分工的精细化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服务业在一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展速度超过了国际货物贸易,因此日益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服务贸易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服务贸易结构优化也成为各国服务贸易发展中优先考虑的目标。纵观世界以及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和演化历程,不难发现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积累在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1 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影响因素

服务贸易结构的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采用狭义的服务贸易结构概念,即服务贸易商品结构,指各类服务商品出口额在服务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因此我们收集了2002~2014年我国服务出口分类占比数据。

另外,本文应用动态比较优势的分析方法研究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影响因素,即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两种重要的动态要素来分析其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影响,这两种要素也是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重点强调的、加快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1.1 技术进步

1.1.1 技术进步的涵义

从广义的角度看,技术进步是指技术所涵盖的各种形式的知识的积累与增加。技术进步并不是单指某项科学成果的研究或某项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从纯技术角度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是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面体现的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因此,技术进步涵盖两个领域的内容,即自然科学与技术和社会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张雄辉,2010)。

服务业技术进步是指服务业技术在合乎目的性方面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狭义的服务业技术进步包括服务业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技术进步,也就是硬技术进步,比如现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服务领域的应用使服务的提供方式、提供效率等方面更能达到服务接受者的需求。广义的服务业技术进步不仅包括服务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还包括服务业经营管理技术和社会科学的进步(李丹,2010)。

1.1.2 技术进步与服务贸易结构

从世界各国的服务贸易结构演变历程来看,增加现代服务业的出口的份额,特别是高科技含量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现代服务产品出口,是服务贸易结构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服务产业是服务贸易的基础,服务贸易结构优化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服务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可以通过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实现经济的增长(陈燕清,2008)。

许多国家服务贸易结构正在经历着逐渐由以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传统服务贸易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现代服务贸易的转变(杨广,2010)。

1.2 人力资本积累

1.2.1 人力资本的涵义

费雪(1906)在《资本的性质与收入》中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并在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中纳入了人力资本的概念。舒尔茨(1960)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学一门新的分支也始于舒尔茨的研究。

OCED对人力资本的定义为:个人拥有的能够创造个人、社会和经济福祉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而更为普遍接受的定义为:人力资本是通过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途径获得的,凝聚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健康等能够创造更多价值的能力和禀赋。

1.2.2 人力资本与服务贸易结构

将人力资本理论应用于贸易领域源于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萨丕尔(1982)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研究一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发现在运输服务贸易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物质较为丰裕;在保险和其它私人服务贸易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人力资本较为丰裕。

人力资本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溢出效应作用于服务贸易领域:人力资本作为一种投入要素,造成服务业生产技术及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异,产业间服务贸易成为可能;人力资本的增加带动其它生产要素边际产出迅速增加,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产业内服务贸易成为可能(舒燕,2011)。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与技能的人力资本,需要更加复杂的劳动的投入。人力资本有助于优化一国的服务贸易结构,增强服务出口竞争力(李丹,2010)。

因此,人力资本是促进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形成和转换的基础,是影响服务贸易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实证分析

2.1 衡量指标选取

2.1.1 技术进步衡量指标

对于技术进步的衡量指标,普遍采取的一种测量方法是全要素生产率法。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常常被视为科技进步的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邱爱莲等(2014)采用了Fare构建的DEA曼奎斯特(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将Malmquist生产率指数(tfpch,TFP)分解为技术变化(techch,TC)和技术效率变化(effch,EC),又将后者进一步分解成纯技术效率变化(pech,PE)和规模效率变化(sech,SE),通过测算得出2002~2014年中国制造业各年各项生产率指数变动均值。

本文借用各项生产率指数变动均值作为自变量,即影响因素,从而测算各指标之间的关联度。

2.1.2 人力资本衡量指标

人力资本作为经济生产的投入要素,直接参与经济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表现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进而提高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引起各部门产出及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从而使全社会经济总量增加,人力资本的这种经济效应成为人力资本存量的直接效应。付宇(2014)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的思路,结合人力资本的内涵将人力资本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教育类人力资本、卫生类人力资本、科研类人力资本、培训类人力资本和迁移类人力资本。

本文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出2002~2014年我国人力资本存量的估计结果,从而测算各指标之间的关联度。

2.2 模型建立

本文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服务贸易结构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即多个变量的影响,此时本文需要应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来解释因变量的变化,也就是服务贸易结构的变化,因此本文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设y为因变量,x1,x2…xk为自变量,并且本文验证了各分项服务出口额与相关因素间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y=b0+b1x1+b2x2+···+bkxk+ε

其中,b0为常数项,b1,b2…bk为回归系数,b1为x1,x2…xk固定时,x1每增加一个单位对y的效应,即x1对y的偏回归系数;

同理b2为x1,x2…xk固定时,x2每增加一个单位对y的效应,即,x2对y的偏回归系数,等等。

本文使用最小二乘估计法,通过SPSS19.0软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R2越接近1,模型拟合得越好。

一般情况下,当t大于1.5时,回归系数检验通过。

2.3 测算结果

本文根据2002~2014年各影响因素对我国各服务部门出口占比的影响程度进行测算。

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得很好,但是在自变量中,techch、科研类人力资本存量、迁移类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总存量对旅游服务有一定的影响。

其中,techch平均增加1个单位,旅游占比上升8.967%;pech平均增加1,旅游会下降60.503%; 科研类人力资本存量平均增加1个单位,旅游占比增加0.094%;迁移类人力资本存量平均增加1个单位,旅游占比增加0.391%;人力资本存量平均增加1,旅游会下降0.013%;effch、tfpch、sech、教育类人力资本存量、卫生类人力资本存量、培训类人力资本存量对旅游没有影响。

可见,对旅游这样的传统服务出口而言,与其呈较强正相关性的只有技术变化和迁移类人力资本存量。

应用以上同样方法,本文分别测算了各类指标对服务各部门出口占比的影响,结果如下:

①通讯服务:模型拟合得很好,自变量中,Techch对通信服务影响显著。其中,Techch平均增加1,通信服务会增加0.923%。effch、tfpch、sech、pech、教育类人力资本存量、卫生类人力资本存量、培训类人力资本存量、迁移类人力资本存量、科研类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对通信服务没有影响。

②建筑服务:模型拟合得很好,自变量中,effch、pech、tfpch、迁移类人力资本存量对建筑服务都影响显著。其中,effch平均增加1,建筑服务会增加10.854%;pech平均增加1,建筑服务会下降22.076%;tfpch平均增加1,建筑服务会增加88.175%;迁移类人力资本存量平均增加1,建筑服务会增加0.063%。sech、Techch、教育类人力资本存量、卫生类人力资本存量、培训类人力资本存量、科研类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对建筑服务没有影响。

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虽然R2和f的检验都通过,但回归系数的t检验均不通过,因此模型拟合得不是很好,因此可以得出:effch、Techch、pech、sech、tfpch、教育类人力资本存量、卫生类人力资本存量、科研类人力资本存量、培训类人力资本存量、迁移类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对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没有影响。

④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模型拟合得很好,自变量中,effch、pech、tfpch、迁移类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对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都影响显著。其中,effch平均增加1,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会增加1.1%;tfpch平均增加1,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会增加8.123%;迁移类人力资本存量平均增加1,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会增加0.004%。sech、Techch、教育类人力资本存量、卫生类人力资本存量、培训类人力资本存量、科研类人力资本存量对建筑服务没有影响。可见,对于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这样的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现代服务部门,技术效率变化、生产率指数和迁移类人力资本存量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⑤咨询:模型拟合得很好,自变量中,effch、tfpch、科研类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对咨询都影响显著。其中,effch平均增加1,咨询会下降16.359% ;tfpch平均增加1,咨询会下降109.606%;科研类人力资本存量平均增加1,咨询会下降0.049%;人力资本存量平均增加1,咨询会增加0.002%。sech、pech、Techch、教育类人力资本存量、卫生类人力资本存量、培训类人力资本存量、迁移类人力资本存量对咨询没有影响。

⑥广告、宣传:模型拟合得很好,自变量中,effch、Techch、pech、tfpch对广告、宣传都影响显著。其中,effch平均增加1,广告、宣传会下降2.071% ;Techch平均增加1,广告、宣传会增加0.38%;pech平均增加1,广告、宣传会增加2.972%;tfpch平均增加1,广告、宣传会下降17.658%。sech、教育类人力资本存量、卫生类人力资本存量、培训类人力资本存量、迁移类人力资本存量、科研类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对广告、宣传没有影响。

⑦运输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电影、音像、其他商业服务:t和f的检验都不通过,模型拟合得不是很好,因此可以得到effch、Techch、pech、sech、tfpch、教育类人力资本存量、卫生类人力资本存量、科研类人力资本存量、培训类人力资本存量、迁移类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对运输服务等商业服务没有影响。

2.4 结果分析

从以上测算结果可以看出,技术进步对建筑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的影响比较显著,尤其是生产率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标,均与此两项服务出口占比呈正相关。

该相关性一方面表明我国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服务出口以整体的技术进步为支撑和平台 ,体现了技术进步对现代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技术变化指标和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标对广告、宣传服务出口占比具有正面影响,充分体现出现代服务业的特征。虽然,技术变化指标与旅游服务出口占比也呈正相关,但是主要影响因素还是人力资本存量,尤其是迁移类人力资本存量。由于本文选取的因变量是我国各部门服务出口占比,而不是出口额绝对量,受其它部门出口额影响,而且由于某些部门占比较小,即使某个部门出口绝对量增加也可能表现为出口占比的相对量下降,因此可以解释技术变化指标与通讯服务、广告、宣传等服务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在本文研究的年限内,我国咨询服务出口占比迅速增加,从测算结果来看,显然不完全是由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存量增加所导致,但人力资本存量也显现出与咨询服务出口结构的正相关关系。各项指标对于运输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电影、音像、其他商业服务等拟合效果差,影响效果不明显,除运输服务之外,其他服务的较低占比可以用来解释较差的拟合结果。

3 结 语

本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在服务贸易发展进程中,服务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往往受要素积累的影响,其中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较为突出。

其中,技术进步对建筑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的影响比较显著,尤其是生产率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标,均与此两项服务出口占比呈正相关。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存量都没有表现出对其它服务部门的显著影响,可见对于运输服务和其它商业服务这样的传统服务部门,由于其中一些服务商品的劳动密集型特征,所以其占比变动并不明显受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因此也验证了本文最初的假设,即要素的积累能够改变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层次以及服务贸易结构。

参考文献:

[1] 李丹.服务贸易结构优化[D].沈阳:辽宁大学,2010.

[2] 张雄辉. 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基于中国、韩 国比较分析视角[D].济南:山东大学,2010.

[3] 陈燕清.技术进步模式与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优化升级——基于美国 与印度的数据比较[J].中国集体经济, 2008,(18):192-194.

[4] 杨广,韦琦.服务贸易结构演变的世界趋势与中国悖论[J].国际经贸探 索,2010,(7).

[5] 舒燕,林龙新. 中国服务贸易结构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经

纬,2011,(4).

[6] 邱爱莲,崔日明,徐晓龙. 生产性服务贸易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 率提升的影响:机理及实证研究——基于价值链规模经济效应角度 [J].国际贸易问题,2014,(06):71-80.

[7] 付宇.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对研究[D].吉林:吉林大 学,2014.

[8] 宋海龙,秦兆婷.基于VAR模型的人力资本与服务贸易关系研究[J].统 计与决策,2014,(2).

[9] 杨广,韦琦.服务贸易结构演变的世界趋势与中国悖论——基于中国 与OECD国家的比较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0,(7):77-82.

浅析生产力进步对劳动就业的作用 篇7

一、生产力进步与劳动就业的理论综述

1.生产力进步理论

生产力(productivity)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客观力量。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力范畴的科学界说是:生产力是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们与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力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基本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2]。

对于生产力进步的理解目前基本分为狭义、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生产力进步主要指在科学技术应用的直接目的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当生产力进步表现为对原有技术和技术体系的改革创新,或在原技术原理或原则的范围内发明创造新技术和新技术体系时,这种技术上的进步就被称之为生产力进化;而当技术进步表现为技术或技术体系发生质的根本性变革时,就称其为科学技术的革命,如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机技术、电力技术。另一方面,广义的生产力进步主要指生产过程中的产出增长中扣除劳动力和资金投入数量增长的因素后,其他所有产生作用的要素的总和,又称为全要素生产率。劳动力、资本等由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的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就是每单位投入量对产出的贡献增大时就是生产力进步。

2.劳动就业理论

就业,就是所谓劳动就业概念的简称。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内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所进行的活动。西方古典就业理论主要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主要代表,从“供给为自己创造需求”的假定出发,提出了以“自动均衡”为核心的就业理论。他们认为生产无限扩大不会受到需求不足的阻碍,市场经济可以自动实现充分就业。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就业理论逐步形成,他认为有效需求就是商品的总供给几个和商品的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社会总需求。这一理论的一个巨大功绩在于系统提出了一套治理非自愿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名单这一理论只能解决经济萧条阶段有效需求不足时的非自愿失业现象,而对经济发展繁荣的阶段有效选修旺盛时的非自愿失业现象不能做出合理解释[3]。

马克思关于劳动就业的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以及资本有机构成变化的趋势的科学分析,进而得出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条件下,人口相对过剩规律与产业后备军的理论。马克思的观点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劳动价值论方面的科学、合理的成分,并加以发展,最终形成了科学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3.生产力进步对就业影响的理论

生产力进步对就业影响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时代。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生产力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它是一把“双刃剑”,即在毁灭旧有工作岗位的同时又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

马克思在历史上首次科学阐述了生产力的科学定义,认为生产力就是劳动生产力,他认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就业总量,而社会生产关系等社会制度的因素又反过来对生产力进步起到了促进或阻碍的作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用很大的篇幅总结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生产力进步的体现及其作用,指出了设备的先进程度、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及生产的管理形式的改进对经济增长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同时指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进步和社会组织形式各自演变发展的结果是必然导致出现失业和无产阶级贫困化,也就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根源所在[4]。马克思关于生产力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理论突破了古典经济学家理论研究上的局限性,最终奠定了研究生产力进步的就业效应的理论基础。

二、生产力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先进的科学技术得到广泛引入和应用,生产力进步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源动力。但从就业的角度来看,由于生产力进步导致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逐渐出现人口“相对过剩”等问题,从而对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效应;另外,生产力进步使生产过程的生产成本降低,以及产品价格的降低所引起的对产品消费需求的大幅增加,都会直接刺激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反过来对就业又产生补偿效应。因此,生产力进步对劳动就业的补偿效应和破坏效应同时存在。

1.生产力进步对劳动就业的补偿效应

事实上,古典经济学家很早就提出了生产力进步对劳动就业的补偿理论。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生产力进步一方面破坏了原有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却又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种补偿机制,认为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这些补偿效应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使得因生产力进步而被排挤的劳动力获得新的就业机会。所谓的传统古典补偿机制理论包括新机器补偿机制、价格下降补偿机制、新投资补偿机制、新产品补偿机制以及工资下降补偿机制五种,其中新资本的形成是关键,其他机制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本供应都会因资本约束而失灵[5]。

新古典经济学家在前任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详尽的数学模型,对“古典”补偿理论的观点进行了更加具体化的分析。与古典经济学家相比,他们更加注重经济体系中有关具体参数的取值,以期通过确定这些可测量的参数的取值范围来证实补偿机制的有效性,以一种更精确的方式重新诠释了古典补偿效应理论,增加了收入增加的补偿效应及新投资激励补偿效应两个新的补偿效应。

2.生产力进步对劳动就业的破坏机制

生产力进步对于劳动就业的破坏机制,则集中表现为就业量减少,主要体现为管理效应、机械化效应、生命周期效应、滞后效应、波动效应等五个方面。下图列出了生产力进步对于劳动就业的破坏机制的形成过程。将生产力进步对就业的破坏机制分解成不同的效应,目的是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生产力进步会直接导致生产过程趋于机械化、劳动力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生命周期缩短、造成经济波动、改变劳动需求以及产业结构,进而使得在生产过程中机器逐步代替部分劳动力、裁剪冗员、减少最初投资、科技进步的效果滞后,最终在劳动需求减少和投资减少的双重作用下,使得劳动就业量下降。

综上分析可以得知,生产力进步对劳动就业量的影响效应是复杂的,将劳动就业的补偿效应和破坏效应交织在一起,最终表现为生产力进步对就业影响的总效应。当生产力进步的破坏效应大于补偿效应时,就业总量减少,失业率上升;生产力进步的破坏效应小于补偿效应时,就业总量增加,失业率下降。

三、依靠生产力进步促进劳动就业的对策建议

生产力进步的演进过程导致劳动就业出现结构性变动和不稳定波动等现象,如果国家从经济制度、宏观经济环境等方面采取扶持生产力进步、促进结构调整、提供宽松政策环境、提高劳动力素质等措施,势必将大大减缓在推进生产力进步中出现的不稳定程度,推动就业总量的增长。因此中国必须大力推进科技体制的改革,促进生产技术的发展进步;制定有利于就业的相关科技政策,加大科技投入资本;优化有利于生产力进步的金融支持体系,拓宽就业渠道;依靠生产力进步调整社会产业结构,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就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利用生产力进步促进劳动就业制度的变革,减少生产力进步对失业率的压力,同时健全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提高生产力进步的就业补偿程度和补偿能力。

四、结语

当提到生产力进步与劳动力就业时,大家很可能就会联想到,在工业革命时代,英国的工人冲进工场捣毁机器的壮烈场面。目前,在中国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一些部门和行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推广技术进步,科技含量显著增加,但却并不能创造和新增就业岗位,反而造成更多劳动力涌入了失业大军之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在片面追求生产力进步的同时,并没有均衡地考虑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关于生产力进步与劳动就业的相关研究就显得很有意义。

进步作用 篇8

江汉采油厂是中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的主要油气生产单位, 肩负着滚动勘探和油田开发重任。近年来, 主力油田大多已进入中高含水期, 面对十分严峻的生产和经营形势, 采油厂充分发挥石油学会平台的优势作用, 围绕生产和科研的主题, 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科普活动, 人才培养、技术交流和技术合作等活动, 大幅提升了科技攻关能力, 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推动了企业科技进步水平的不断提高, 取得显著成绩, 在储量接替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原油产量已连续11年稳产在77万吨以上, 年均科技增储300多万吨, 年均科技增油9万多吨, 学会平台在油田增储稳产中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 不断加强学会组织机构的建设和管理, 构建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发展的优势平台

学会组织的基本任务是:开展学术交流, 出版科技刊物, 促进学科发展和知识更新;对科技发展战略、政策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决策开展科技论证, 提出政策建议;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技政策、法规的制定;接受委托进行科技项目评估、科技成果鉴定等;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开展对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弘扬科学精神, 普及科学知识, 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捍卫科学尊严, 反对迷信愚昧和伪科学;发现并推荐人才;举办为会员服务的事业和活动。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 以及经济建设发展对科技创新要求的日益提升, 学会的主要功能又定位为“三主一家”。“三主”是学术交流的主渠道, 科技交流的主要代表, 科学普及工作的主力军;“一家”即科技工作者之家。根据学会组织的任务要求, 要充分发挥学会“三主一家”的重要功能, 必须从加强学会组织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入手, 才能构建出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快速发展的优势平台。

首先, 是要提高对学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这是学会工作开展的前堤。要深刻认识到学会是密切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 倾听科技工作者建言和献策的十分重要的渠道。要明确学术定位、重视学术价值, 把开展学术活动纳入科技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才能开辟学术新局面。

其次, 各级领导要加强对学会工作的重视程度, 这是学会工作质量高低的关键。积极争取领导对学会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促进学会管理水平的提高, 并在工作计划、人员安排、活动经费等各个方面得到有力的保证。

第三是要认真制定好工作规划, 避免学会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机构建设、制度完善、学术交流、科普活动、人才激励、人才培养、技术合作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和安排, 并认真组织落实和实施。

最后, 是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并有效地进行管理, 这是学会开展活动和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一方面是加强横向单位的联系和沟通, 保证组织机构的正常运行。湖北省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挂靠江汉采油厂管理, 由油田内部江汉采油厂、清河采油厂、坪北经理部、天然气处、钻井处、井下作业处、研究院、采油院等单位组成, 专业领域涉及勘探、地质、物探、采油工程、钻井、测井、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制造等方面。由于单位多、地域分散, 造成专委会的组织工作难度大, 学会克服困难, 加强沟通和联系, 加强专委会组织机构建设, 确保了各种学术活动的大力开展;同时,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湖北省石油学会有关规章制度, 规范学会的管理工作, 确保学会组织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2 围绕油田勘探开发工作重心, 大力开展不同层次和规模、形式灵活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 充分发挥学会平台在企业科技进步中的优势作用

石油学会的突出特点是其柔性化的组织系统和机制, 它的松散交叉式的网络、非行政体制的组织形式是组织学术交流的最佳结构, 其宽松、自由、平等的民主学术气氛十分有利于学术灵感的产生、学术观点的碰撞和学术信息的整合, 这在学院式、体制化的学术交流中往往是很难实现的, 这也是学会平台的优势所在。学术活动是凝聚科技工作者的基础, 在学术交流中,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态度, 追求科学真理, 遵守科学道德, 鼓励学术争鸣, 提倡合作精神, 倡导创新思维, 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学术交流氛围和环境。要掌握学术交流的基本特点, 精心筹划, 完善交流功能, 优化配置资源, 创立活动品牌, 注重交流实效。要避免“注重形式, 轻视内容;重视开会, 忽视积累;以我为中心, 忽视参与者”的现象, 切实提高学术交流水平和质量, 不断增加学会的影响力、凝聚力。

(1) 精心选题, 周密策划, 组织高层次、跨专业的大型综合性学术交流活动, 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水平。

江汉油田经过近四十多年的开发, 储量接潜不足、稳产基础薄弱、成本压力越来越大的矛盾十分突出。面对因难和挑战, 石油工程业委员会充分发挥专业密集、人才荟萃、横向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 准确把握油田勘探开发的发展主旋律, 优选有突破性意义, 具有代表性、前瞻性和综合性的关键难题, 大力开展跨专业、跨学科、跨单位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大型学术活动。

近年来, 先后组织了湖北省石油学会“建南地区储层改造技术研讨会”、“盐间非砂岩油藏开发技术研讨会”、“油田注水开发技术研讨会”、“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研讨会”、“油田难采储量开发技术研讨会”、“江汉油田增储增产技术研讨会”、“江汉油区滚动勘探研讨会”等大型学术会议。这些学术活动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创新了思路、广集了良策、增强了信心、制定了目标、明确了方向, 开阔了科技人员视野, 拓宽了信息交流渠道, 加强了不同专业、不同单位之间的横向技术交流和合作, 形成了多专业、多学科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的良好局面, 大大提高了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 推动了企业科技进步的快速发展, 为油田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其中:“江汉油田增储增产技术研讨会于2009年7月在湖北咸宁召开, 这是一个高规格、高水平的大型学术交流活动。江汉油田分公司、中国地质大学、长江大学等单位的有关领导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指示, 油田勘探处、开发处、科技处、总调等部处室, 江汉采油厂、清河采油厂、坪北经理部、松滋采油厂、研究院、物探院、采油院、钻井处、作业处、测录井公司、井下测试公司、物探公司等13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共13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65篇, 地质大学和长江大学专题报告3篇, 评出特别奖1篇, 一等奖13篇, 二等奖17篇, 优秀奖32篇。大会重点围绕江汉油田增储增产的技术问题, 从滚动勘探、开发地质、钻井、测井、物探、采油工程等方面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 会议主题突出、气氛热烈、发言涌跃、畅所欲言, 充分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民主风气, 展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技兴油、为油奉献”的主人翁风采, 达到了相互学习、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激发灵感、锻炼和培养人才的目的。这次学术研讨会既是近年来油田增储增产技术成果的展示, 也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增储稳产工作安排的动员会;统一了思想, 形成了共识, 增强了信心, 找出了潜力, 明确了目标方向, 提出了措施对策, 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 建立定期定专题学术交流平台, 开展群众性的学术交流活动, 促进油田开发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江汉采油厂有员工5 000多人, 其中:中青年技术人员约400多人, 他们是油田生产和建设的生力军, 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对企业科技进步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力。针对我厂技术人员大多分布在基层单位, 少有参加集中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采油厂充分发挥学会平台凝聚作用, 建立了每年度1月份定期组织召开“油田开发技术座谈会”专题学术交流活动的机制, 发动和鼓励中青年技术人员积极撰写论文并参加交流。这是一个大型研讨会, 内容以总结油田开发工作的成绩和经验为主, 同时进行新工艺新技术的交流和学习。会议代表由优秀技术人员构成, 规模控制在180多人, 论文60多篇, 其中:大会交流20篇左右, 另安排有关专家做勘探、开发、工程方面的专题报告, 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 找准增储稳产的潜力, 统一思想, 形成共识, 明确油田开发目标和方向, 制定具体措施, 并对全年工作进行部署, 为油田开发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 以“增储稳产、降本增效”为核心题材, 组织内容丰富、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提升企业技术竞争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一是从油田开发实际出发, 针对生产和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组织技术专题研讨, 为重点技术的突破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的支持。先后组织了“油田高压注水技术研讨会”、“低效井提高开发效果技术研讨会”、“油田工程建设优化投资研讨会”等专题研讨会。这些专题研讨会针对油田开发中存在的技术瓶颈难题开展研讨, 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明确攻关的方向和思路, 为形成有竞争力、国内领先水平的特色技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积极组织论文和技术人员参加中国石油学会及中石化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 了解掌握国内最新技术信息和发展动态, 拓宽视野, 开阔思路, 提升科技人员创新水平。先后组织技术人员撰写论文并参加了“节能降耗技术交流会”、“低渗透油气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生产测井新技术交流会”、“隐蔽油气气藏勘探技术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同时, 面向基层生产单位技术人员, 大力组织中青年优秀科技论文评选活动, 发现新人才, 选拔新人才, 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

3 大力组织科普活动, 开展人才培养, 不断提高科技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接替力量

结合生产和管理实际情况, 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 加强科普教育和人才培养, 促进科研和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1) 认真办好科技刊物《采油通讯》和《油田开采技术情报信息》, 不断提高办刊水平。《采油通讯》是由湖北省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科技刊物, 从1997年创刊 (季) 以来, 论文质量和编辑出版水平不断提高, 已累计出版发行52期, 刊载论文1600多篇。成为油田内部科技刊物中办刊水平较高、影响广泛的期刊, 受到科技人员的普遍欢迎。《油田开采技术情报信息》是由厂内部科技刊物, 从2002年创刊以来, 已累计出版发行90多期, 为生产管理和科研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新工艺新技术信息渠道。

(2) 为科技人员提供科技期刊学习和信息交流平台。与《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职工大学学报》、《江汉石油科技》等科技刊物签订了协办合同, 推荐优秀论文在这些刊物上发表, 每年江汉采油厂约有40多篇论文在以上刊物上发表。征订了《石油学报》、《石油勘探开发》、《石油天然气文摘》等科技期刊20多种, 订购了清华同方电子期刊, 建立了《采油厂网上科技图书馆》, 促进了科技攻关能力的不断提高。

(3) 根据生产和管理需要积极组织各种培训班和专题技术讲座, 从不同层次加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培养人才, 为油田开发提供了人才保证。一是选送技术人员参加中石化集团公司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二是选送技术人员到大专院校进行短期进修培训;三是根据油田开发需要, 请长江大学、地质大学等高等院校教授举办勘探开发前沿技术专题讲座, 如:“层序地层学原理与应用”、“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方法”等。四是定期举办由基层技术人员参加的地质、采油、注水、输油、计量等专业技术培训班, 并以轮训的方式定期安排一些基层技术员到厂工艺所和地质所等科研单位实习, 加快对技术人员的培养。

(4) 注重实效, 突出特色, 理论联系实际, 组织生动活泼的地质考察和科技人员联谊活动。先后组织了赴九寨沟、神龙架、海南、武夷山、长江三峡等地质考察活动, 使科技人员在得到休整放松的同时增强了感性认识, 加深了对地质新理论的理解, 增强青年技术人员爱油田、奉献油田的意识, 提高了科技创新的自觉性和能力。其中:2008年5月底, 组织了“长江三峡地质剖面学习考察活动”, 有90多名技术人员参加了活动。在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实验室, 参观学习了水槽模拟河道冲刷和沉积过程;参观了长江三峡地层标本长廊, 实地考察了长江心滩、曲流河边滩、长江三峡大剖面冲积扇、河流相的沉积剖面等现代沉积及演变过程。通过这些活动使技术人员进一步了解各种地层沉积特点, 增强了感性认识, 加深了对层序地层学、沉积微相等理论的理解, 促进了地质研究工作水平的提高。

4 充分发挥学会的灵活机制和优势, 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促进科技兴油工作的深入开展

石油学会是连接科技人员的桥梁, 是凝聚科技人员的重要纽带, 学会工作是企业科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出学会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必须不断增强学会实力和凝聚力, 为学会发展提供保障, 为科技兴油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 提供支持。

一方面, 以石油学会为平台, 充分发挥江汉采油厂科技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 通过各种渠道与其它油田和企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积极开展对外技术咨询服务, 增强学会的实力, 为学会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另一方面, 紧密结合油田开发生产实际, 将学会工作与生产管理紧密结合,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设立了科技增效专项奖励基金, 为科技兴油工作开展提供有力的保证。一是通过学术活动和技术培训, 提高科技人员创新能力, 激发科技人员为油田奉献热情。二是制定了《增储上产、科技增效奖励办法》, 对在科技兴油中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予以奖励。三是组织青工“五小”成果竞赛活动, 充分发挥出广大青工的聪明才智。四是积极开展科技人员联谊活动, 组织生产技术骨干、科技项目负责人、优秀论文作者等人员到省内外风景名胜区旅游。通过这些举措, 增强了学会的凝聚力, 充分调动了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 推动了企业的稳定发展。

5 结束语

石油学会平台已成为油田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随着学会组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将对油田企业的科技进步发挥出越来越突出的优势作用, 为油田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文志.科技社团学术交流动机及其机制创新[R].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6年学术交流经验暨理论研讨会, 2006.

进步作用 篇9

西方学者通过对本国经济增长因素的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如索洛[1]运用C- D函数建立经济增长率模型, 将经济增长因素分解为资本投入、劳动投入以及技术进步, 结果表明, 资本和劳动对总增长率的贡献大约为12. 5% , 技术进步对总增长率的贡献约为87. 5% , 因此他认为技术进步决定经济增长。丹尼森1983 年的研究证实了索洛的观点, 但这一结论并不适合所有国家。Chow[2]通过估计了1952 - 1985 年间中国的生产函数, 发现中国总产出年均增长6% , 其中的4. 5% 源于资本 ( 包括土地) 的增长。这体现了两国经济增长方式差异性, 即集约型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也说明了技术进步是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因为技术进步的对经济增长重要性, 很多学者对技术进步的范畴进行扩展, 研究了技术进步范畴中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这里的技术进步是广义的含义, 即涵盖技术范围内各种形式知识的积累和进展。丹尼森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分解为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知识进展的作用, 结果表明知识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明显, 其次是教育, 肯定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力。罗默[3]和Benhabib等证明了一个国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存量。

对于国内学者的研究, 其中关于资本和劳动力的研究结果一致: 资本是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劳动力的作用并不显著。杨飞虎[4]通过对中国1952 - 2008 年经济数据研究, 发现在这期间资本对经济的贡献率为89. 58% , 劳动的贡献率为3. 23% 。

国内学者对于技术进步的贡献率的研究, 由于方法不同, 研究结果差异很大。郭庆旺 ( 2005) [5]运用3 种不同方法测算中国全要素生产率, 其波动趋势一致, 但是索洛残差法估算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波动更为剧烈。李宾等[6]、杨飞虎[4]和杨实君测算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结果分别为19. 8% 、7. 19% 和3. 3% 。其中, 杨实君[7]也强调3. 3% 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不能完全体现技术进步的作用, 因为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先进设备的引进和制造, 被包含在了资本存量中并无法精确地分离出来。

也有学者分析了内蒙古经济增长情况, 成小平[8]和刘媛媛[9]的研究都表明内蒙古经济增长主要由资本拉动, 经济增长中1 /3 有技术进步拉动。二者的研究方法相似, 都将技术进步设定为资本与劳动之外影响经济增长的单一因素。

总体来看, 无论是对我国还是内蒙古的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中, 大多数学者将技术进步设定为单一因素。技术进步相比其他两种因素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更要的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 技术进步的范畴越来越广, 有必要对其范围内的因素分解、进行发散性的研究。故借鉴丹尼森的技术进步分解理论, 将技术进步细分为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和规模经济, 引入C - D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模型, 研究内蒙古技术进步以及技术进步内部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这样能为该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更有效、更具体的思路。

1 模型的选用及构建

1. 1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选用

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美国数学家柯布 ( C. W. Cobb ) 和经济学家保罗 · 道格拉斯 ( Paul H. Douglas) 共同创造的生产函数, 其基本形式为:

其中, 0 < αi< 1, i = 1, 2, … n. Y为产出, A为常数, Xi为第i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αi为第i种要素的产出弹性。

在进行经济增长核算时, 比较常用的是传统的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该函数主要选取资本和劳动2 个变量, 其形式为:

其中A表示技术进步率, K表示资本存量, L表示劳动力数量, α、β 是大于零的常数, 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

此函数将技术进步设定为常数, 即将技术进步这一因素归为经济增长的外生因素, 而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突破要素投入 ( 资本和劳动) 带来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是由于技术进步中一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内生性, 所以技术进步是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虽然技术进步内生性理论已被接受, 但是在实证研究上, 很多研究仍将该因素确定为常数, 笔者认为这样的设定也无法满足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经济发展现实的需求, 故将A进行分解来实现技术进步的内生化。

在进行技术进步分解的时, 首先参考丹尼森、罗默以及我国学者孟凡的研究, 将人力资本作为技术进步的主要分解因素纳入该模型; 其次, 确定科技进步, 即技术和科学上的革新、改进, 为第2 影响因素, 这也是狭义的技术进步, 该因素影响生产效率, 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言而喻; 最后, 将这两个因素之外的能影响经济增长因素确定为规模经济, 同时综合C - D函数的基本形式和传统形式将模型形式设定为:

( 1) 式中Yt、Kt、Lt、Ht、Rt、δt分别表示t时间点上的生产总量、资本投入量、劳动投入量、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和规模经济, t = O, 1, …, n;α、β、φ、v分别表示资本、劳动、人力资本、科技进步的产出弹性。

对 ( l) 式两端取对数, 将函数的线性化, 可得回归模型:

( 2) 为本文内蒙古经济增长的线性计量模型, 其中St = Ln ( δt)

1. 2 索洛增长模型的选用

索洛将技术进步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中, 将人均产出增长中除去资本作用的增长后未被解释部分归于技术进步的作用, 称为技术进步率, 后来也被称为 “索洛余值”, 即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本文不仅测算出了资本、劳动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并进一步计算技术进步中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和规模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对 ( 2) 式方程两边同时对时间t求全微分, 然后两边同时除以y, 整理可得内蒙经济增长速度方程:

即:

( 4) 式中, y表示产出增长率, 即y = △Y/Y;k表示资本投入的增长率, k = △K / K; l表示劳动力投入的增长率, l = △L/L; h为人力资本投入的增长率, h = △H/H ; r为科技进步的增长率, r =△R/R; ( 3) 或 ( 4) 式为本文所用的索洛增长模型的形式。

将 ( 3) 移向整理, 采用 “余值法” 可求得规模经济贡献率, 将规模经济增长率记作 “s”, 即:

则有ES=1-EK-EL-EH-ER, EK、EL、EH、ER、ES分别表示资本、劳动、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和规模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全要素生产率 (TFP) 也就是技术进步的贡献份额为:

2 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1990 - 2011 年内蒙古地区相关的经济统计数据, 数据来源于 《内蒙古统计年鉴》, 具体的经济数据选取以及调整说明如下。

2. 1 产出指标选取

国内生产总值 ( GDP)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内在一国 ( 地区) 领土上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是核算产出和经济实力的通用指标, 也是大多数专家学者计算生产函数或是索洛余值所使用的产出的指标。本文采用内蒙古地区GDP数据作为产出量。

2. 2 资本存量指标选取

对于表示资本存量数据的选取, 国内外通常使用的方法是永续盘存法, 即Kt= It+ ( 1 - δ ) ·Kt - 1, 其中Kt表示第t年年末资本存量, Kt - 1表示第t - 1 年年末资本存量, It表示t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δ 表示折旧率。但是考虑到我国的折旧制度不健全, 且不同的地区、不同设备折旧率都有所不同, 所以此方法不适合分析内蒙古地区资本存量状况, 处于这一原因学者刘媛媛[9]和成小平[8]在研究内蒙古经济增长时使用都使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表征资本投入, 文本亦采取此法。

2. 3 劳动力指标的选取

对于劳动量的度量有劳动人数、劳动时间和劳动工资3 种方法。一般,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 劳动的质量、时间与强度一般可以与收人水平相联系, 因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劳动报酬能够比较合理地反映劳动投入量的变化。但是,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够成熟, 收入分配存在不合理现象, 所以收入水平不能够客观的反应劳动量。除此之外, 对于劳动时间方面的统计也不太完善。年末就业人员数量比起劳动工资和劳动时间相对合理, 所以目前大多数学者用这一指标来反映中国的劳动量, 张静[10]、池仁勇[11]、张军均[12]采用该种方法。本文选取该统计量表征内蒙古劳动力投入指标。

2. 4 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指标的选取

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 故人力资本选取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的支出。笔者原打算用R&D支出费用表示科技进步指标, 但是由于内蒙古统计年鉴中该数据缺失以及和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出入较大, 所以选取内蒙古 “三种专利的批准量”进行表示。贺福珍[13]曾运用该指标衡量技术进步率。本文将这一变量命名为科技进步。

为了使以上数据具有纵向可比性, 对受价格影响的因素以1990 年不变价格进行折算。其中, 使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内蒙古GDP数据进行平减;使用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对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行标准化; 人力资本投入, 即教育支出, 使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核算; 劳动投入量数据、科技进步指标, 即 “三种专利的批准量”的批准数量不作处理。

将调整后的产出 ( Y) 、资本存量 ( K) 、人力资本投入 ( H) 和未调整的劳动投入 ( L) 、科技进步 ( R) 数据汇总见表1。

注: 数据来源于 《内蒙古统计年鉴》, 部分指标按1990 年不变价格核算。

3 模型的实证结果及讨论

3. 1 模型的结果及检验

对 ( 2) 式用Eviews6. 0 进行回归, 结果如下:

根据回归结果进行如下检验:

( 1) 拟合优度检验: 此回归方程的可决系数R2= 0. 996474, 表明Ln Y变化的96. 6% 可由其他4 个变量解释, 调整后的可决系数为0. 996587, 说明该方程拟合的较好。

( 2) 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在5% 的显著性水平下, 查表可知t统计量的临界值t0. 025 ( 17 ) =2. 1098, 4 个因变量的t统计值分别为tk=5. 310944, t1= 15. 69824, te= 5. 950887, tr=2. 149193, 都大于临界值, 这4 个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 说明随着时间推移, 劳动、资本、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对于内蒙古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作用。

( 3) 自相关性与异方差检验: 由回归结果可知D. W. = 0. 0. 799536, 在1% 的显著性水平下, 查表可知du = 1. 54 dl = 0. 75, dl < D. W. < 4 - du, 则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对模型异方差的检验方法采取怀特 ( White) 检验, 检验结果见表2, 可知收尾概率大于显著性水平1% 、5% 或10% , 所以该模型的残差不存在异方差。

( 4) 产出弹性系数的估计: 由回归模型所得资本、劳动、人力资本、科技进步的产出弹性系数分别为 α = 0. 298124, β = 0. 447407, φ = 0. 328407, v= 0. 099428, 说明内蒙古固定资产投入有1% 的增长, 则其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0. 298% ; 劳动量投入增加1% 时, 产出增加0. 447% ; 人力资本投入增加1% 时, 产出增加0. 328% , 科技投入增加1% 时, 产出增加0. 099% 。

( 5) 柯布- 道格拉斯函数的确定:

根据模型回归结果可知内蒙古经济增长模型为:

3. 2 模型实证研究结果的讨论

内蒙古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为0. 298, 对于这一系数国际上以及我国适用范围都是0. 6 ~ 0. 8[14], 刘媛媛[9]和成小平[8]的实证结果分别是: 0. 435 和0. 368, 内蒙古的资本产出弹性并未达到我国或世界的范围, 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 首先, 虽然内蒙古自治区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逐步走向内含式的增长方式, 但还没有摆脱粗放的经济发展道路, 资本的利用效率不高, 使得资本投入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 再者, 内蒙古属于典型的资源拉动经济增长方式, 而资源的消耗并未计入资本投入中, 所以很可能因为资源较高产出弹性减少了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的产出弹性, 这就导致该区资本产出弹性比国际以及我国的资本产出弹性小。

相比而言, 劳动力的产出弹性最大, 国际取值范围0. 2 ~ 0. 4, 我国为0. 2 ~ 0. 3[14], 两位学者的结果分别为0. 565 和0. 632, 高于本文的结果, 这与本文将技术进步分解的研究方法有关。对比内蒙古的其他研究说明, 内蒙古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投入相比于国际以及我国其他地区都相对敏感, 进一步体现内蒙古地区劳动资源并不丰富, 该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仍然有待满足。

此外, 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远大于固定资产和科技进步的产出弹性系数, 说明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 即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科技进步的产出弹性较低, 说明该地区科技进步对产出的影响并不显著, 表明内蒙古地区科技水平有待提高。

3. 3 各生产要素贡献份额的计量和分析

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总产量的增加, 经济增长的程度可以用经济增长率来描述。文本计算有关指标的增长率, 然后运用索洛增长速度模型, 可以得出内蒙古各生产要素贡献率。将资本、劳动力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体现在折线图上 ( 见图1) 。由图1 可直观地体现出劳动力的贡献份额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对较稳定, 资本以及技术进步的产出弹性水平较波动较大, 且二者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从技术进步具体分解结果 ( 见图2 ) 可知, 1990 - 2011 年, 科技进步波动浮动较大, 后期趋于平稳, 人力资本和规模经济的波动较大。

由表4 表5 数据可知, 1990 - 2011 年间, 总体上, 内蒙古生产总值, 以平均经济增长率14. 405%的速度增长。要素 ( 资本和劳动) 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份额占53. 870% , 其中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为48. 324% , 劳动投入为5. 546% ,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份额为46. 13% 。技术进步结果高于刘媛媛[9]和成小平[8]关于内蒙古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36. 42% 的研究结果。一是由于本文数据的更新, 二是因为研究方法的不同, 使得本文技术进步分解的各个份额加总后对经济经济增长作用更加明显。

对技术进步具体分析, 人力资本投资为经济增长贡献了39. 796% , 其份额仅次于资本对经济的贡献率, 进一步说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可忽视, 科技进步增长率15. 750% , 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12. 657% , 小于人力资本的贡献。笔者分析, 这主要与内蒙古地区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小有关, 2011 年内蒙古R&D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的0. 6% , 小于全国水平1. 84% , 更不及发达国家3% ~ 5% , 规模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率- 6. 322% , 这一结果充分说明内蒙古地区产业集群较低、产业经济规模效应低下, 故应加快政策扶持发展产业集群。

注: 计算时各时期的均值为算术平均值

注: 计算时各时期的均值为算术平均值

分阶段, 从1991 - 1995 年经济增长达到8. 241% , 人力资本的增长率为1. 489% , 均为4 个时期最低水平, 资本的贡献率最高为66. 183% , 超过劳动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的作用力, 人力资本对经济贡献率仅为0. 565% 。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7. 09% , 小于技术进步对经济的推动。这一时期是内蒙古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初期, 科技、教育投入较少, 主要是靠资本驱动经济发展的时期。

1996 - 2000 年经济增长趋势较前一阶略有增加, 产出的平均增长率为9. 736% 。资本的平均增长率达到7. 494% , 为4 个时段最低水平, 资本对经济贡献为25. 072% , 少于上期, 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达到71. 951% , 其中人力资本的贡献率最大, 达到41. 730% , 这一时期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为4 个时期的峰值, 这与国家扩大教育投资、普及义务教育和扩大招生规模等政策有关。这一时期是我国 “九五”计划实施期间, 1998 年底我国计划进行高校扩招, 2000 年招生人数比前一年47% 。此外, 2000年, 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85% , 比1995 年的36. 2% 明显提高。

2001 - 2005 年产出比上一期高出近两倍, 资本也大规模增速, 达到4 个时期资本增速最高。可知, 这是内蒙古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 但是产出增长的71. 523% 是由固定资产的投资带来的,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28. 522% , 其中人力资本的贡献份额最大。

2005 - 2011 年, 产出规模继续扩大, 但是资本的增幅减少, 人力资本、科技进步的增幅大幅度提速、超过资本的贡献份额, 规模经济的贡献处于上升阶段, 说明政府及时调整政策, 放缓投资规模, 加大对教育、科技方面的支持, 从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4 结论

本文通过C - D模型和索洛增长模型的拓展, 体现了技术进步的内生性, 更突出了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这一点与现阶段经济发展现实相符。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内蒙古经济增长中48. 324% 是由资本投入带来, 46. 13% 是技术进步带来, 资本投入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大, 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 验证了内蒙古经济增长主要由资本投资推动, 但同时证实了技术进步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而且随着教育和科技发展技术进步的作用会更加明显。具体来看, 技术进步中人力资本贡献份额最大; 科技进步对该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但是该因素对经济持续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需要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和科技队伍的培养; 规模经济的作用不大, 表明内蒙古应加快推进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提高生产效率。

摘要: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重要因素, 其中技术进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若仅将其作为单一因素进行分析, 会忽略技术进步范畴内其他重要因素的影响。因此对技术进步进一步分解为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和规模经济, 通过C-D模型和索洛增长模型分析其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为46.13%, 其中人力资本的贡献为39.796%, 科技进步的贡献为12.657%, 规模经济的作用不大, 表明内蒙古应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进步作用 篇10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技术创新,产业技术联盟,技术进步

一、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进步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转移到了知识和创新两方面。创新是推动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 同时也是每个企业保持繁荣和增长的关键。创新既可以为企业进行现有的各种活动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也可以提升产品或服务的购买价值, 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创新对不同的物资资源投入的需求前所未有的增长, 同时所需的知识和技术也在不断地膨胀。基于以上种种因素, 任何企业都很难在资源和相关技术领域取得绝对优势, 因此, 企业想要有更强的优势去参与市场竞争, 就必须设法去获得外部的技术和知识。在这样的背景下, 产业技术联盟就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 被誉为当代最重要的组织创新。

本文通过系统地分析产业技术联盟对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 以此来表明产业技术联盟在技术进步方面的运行机制, 同时通过分析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与运用产业技术联盟来促进技术的进步, 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以此来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产业技术联盟与技术进步的关系

产业技术联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之间的相互联合, 并且目标是致力于技术创新的组织行为。广义指产业技术联盟既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 同时也包括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之间, 他们为了实现某一技术创新战略目标而以此组建成的一种合作伙伴关系, 它强调的是联盟各方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

产业技术联盟表现出的是一种组织间的关系形式, 不仅可以发挥联盟松散组织的灵活性, 不断地整合内外部的技术力量和技术基础进行创造性发明, 而且还可以依托联盟企业这个强大的后盾以及有效的联盟管理机制, 利用联盟企业各自的科研机构和关系网络, 把握前沿技术, 迅速地整合各种力量, 开发出适用市场与有竞争力的技术, 技术就是在产业技术联盟这个庞大的技术创新体系的R&D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进步。因此, 它们表现出一种依附发展关系, 即联盟的R&D行为以技术创新为手段, 技术进步为目标, 技术进步依托产业技术联盟中的创新体系对它的作用机制得以快速的发展。产业技术联盟对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聚合机制、学习机制、集群机制、协同共生机制、社会资本机制。

三、产业技术联盟对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

(一) 聚合机制

产业技术联盟聚合机制的一般过程表现为:企业之间通过组建产业技术联盟聚合各个企业的创新资源, 使其能够更有效突破技术创新阀值、充分实现技术创新中的规模经济、分担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投资风险, 从而激励技术创新, 进而促进技术进步。

1. 产业技术联盟通过有效的突破技术创新阀值来促进技术进步

阀值理论表明, 如果企业的创新活动要产生创新成果, 其中, R&D的人员与投入必须超过某一阀值 (临界值) 。一个企业通过寻求合作伙伴同其他企业组建成产业技术联盟, 聚合联盟内各企业的创新资源包括资金投入、技术积累以及专用设备等, 帮助企业突破技术创新阀值, 进而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促进技术的进步。

2. 产业技术联盟通过实现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的规模经济来促进技术进步

如果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想要有更高的经济效率, 必须要使它的研究开发活动达到一定的规模。产业技术联盟能够通过聚合联盟内各个企业的研究与开发的力量, 使联盟内伙伴的创新资源能在更高层次上、更大范围内得到有效资源配置。在产业技术联盟这个创新体系主体下, 研究开发的规模扩大, 有效发挥了专业化分工的优势, 增强了技术创新的效率, 实现技术创新中的规模经济, 促进技术进步。

3. 产业技术联盟通过分担技术创新中的投资风险来促进技术进步

一项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成本很

大, 而且伴随着极大的技术创新风险, 尤其是一些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不得不支付庞大的产品开发费用和固定的资产投资, 这就使许多企业面对这种情形都对技术创新活动望而止步, 使得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始终停留在低迷状态, 导致技术进步缓慢。产业技术联盟通过分担庞大的产品开发费用和固定的资产投资, 降低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使原本低迷的创新活动变得活跃起来, 在创新的进程中不断地促进着技术进步。

(二) 学习机制

产业技术联盟的学习机制主要过程为:企业之间通过优势互补, 实现技术创新中的组织学习, 并实现学习的速度效应。

1. 产业技术联盟企业通过优势互补来促进技术进步

新技术的突破需要多种学科知识的融合, 单个企业不可能同时拥有所有学科的关键技术, 企业面对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将会产生技术瓶颈, 使得技术创新进展缓慢或者停滞不前。企业在产业技术联盟这个体系下, 就能够互相利用各自的技术优势, 相互学习弥补各自的技术弱点, 顺利地突破在创新活动中产生的技术瓶颈, 实现技术进步。

2. 产业技术联盟通过实现技术创新中的组织学习来促进技术进步

一种技术不仅包括显性的, 还包括隐性的。

尤其当企业拥有隐性技术的时候, 其他企业想要获得这种隐性技术是相当困难的或者说获取成本极大。产业技术联盟通过使不同企业组织之间的密切联系与研究人员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 进行广泛的共同磋商和实践, 从而使合作企业从中获得通过外部市场交易而难以获取的技术。通过组织学习为其他企业的创新过程提供新的理念、新的活力和新的技术, 使企业的技术得到进步。

3. 产业技术联盟通过实现学习中的速度效应来促进技术进步

科学技术的革新速度很快, 企业要想使自己的创新活动快速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不至于使自己的创新活动成果跟不上市场需求,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注重技术创新的速度。产业技术联盟创造了一个便于知识分享与技术交流的宽松环境, 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加强联盟成员的联系。这就加快了企业获取知识与技能的速度, 为自己的技术创新创新活动提供了及时有效资源, 加快了各自的技术创新活动, 促进了技术进步。

(三) 集群机制

产业技术联盟集群机制的过程是指:各个企业之间通过组建产业技术联盟有效地将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外部效应的内部化, 增强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使联盟企业能够以更高的效率从事技术创新活动, 从而引起技术的进步。

技术创新活动的外部性也被称之为溢出效应, 即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的成本与收益并不完全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反应出来, 而是可能自动地外溢到其他生产企业或者消费者手中。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质其实就是技术知识的投入产出过程, 创新的产出:技术成果。由于技术创新活动中产生的技术成果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外部性效应, 使其他企业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 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打击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在产业技术联盟这个共同主体下, 可以将外部性内部化, 使得每个企业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不仅发动了联盟各企业发挥各自的优势, 而且还通过使创新收益上升、创新成本下降、创新周期缩短、创新风险降低, 使技术创新活动的效率得到提高, 进一步激励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 引起技术进步。

(四) 协同共生机制

产业技术联盟的协调共生机制过程主要为:由于企业、科研机构、大学由于创新能力的不足与创新资源的匮乏, 通过组建产业技术联盟, 实现资源共享与技术整合, 以此来进行技术创新, 进而促进技术进步。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 企业的资源具有异质性和非完全流动性的特征, 所以不同企业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现实中, 每一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都是有限的, 如果单纯地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技术创新是十分艰难的。产业技术联盟体系能够解决创新能力不足和创新资源缺乏的问题, 使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之间资源共享, 同时联盟体系能够不断地进行技整合, 使它们能够利用各自的资源, 协同共生地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同时在联盟的创新体系下, 通过技术创新活动突破技术的新阀值, 使新系统产生1+1〉2的协调效应, 促进技术进步。

(五) 社会资本机制

产业技术联盟的社会资本机制主要是指:产业技术联盟与企业、其他产业技术联盟之间的技术知识的转移机制, 通过科研人员的流动或社会关系网络的联系, 从而获得相关的技术, 并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 进而促进技术的再次进步。

所谓社会资本指的是建立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网络的总和, 它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产业技术联盟在促进技术进步的过程中, 其他产业技术联盟或企业通过社会资本方式获取产业技术联盟的技术创新成果, 在这个基础上依靠自身的研究能力进行二次创新, 使得技术进一步得到提高。由于产业技术联盟拥有比单个企业更多的社会资本, 它能够很快地获取单个企业二次创新中的技术成果, 并进一步进行新的二次创新, 进而又一步推进技术进步。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产业技术联盟对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的系统分析, 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产业技术联盟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在激励技术创新活动, 促进技术进步方面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效应。它在技术创新方面展现出了比任何单个企业都具有的独特的创新活力, 因此产业技术联盟应该得到我国政府及企业的高度重视, 切实地运用好它对技术进步方面的作用机制, 将会引起我国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产业技术联盟因有强大的创新动力与丰富的创新成果, 受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然而要充分地发挥产业技术联盟的优势, 必须加强产业技术联盟的管理机制。联盟的组建是以一种松散式的组织形式存在的, 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牵扯的风险承担、利益分配等企业关注的问题, 在组建产业技术联盟的过程中应该处理好这方面得问题, 尽量能使每个企业都能以最大的积极性参与到技术创新活动中去。同时并不是任何的企业之间都能组建成产业技术联盟, 而是互相之间应该有一定的各自基础等。因此在产业技术联盟伙伴的选择上必须要充分的考虑与综合企业各方面因素, 这样才能使产业技术联盟达到一个被充分利用的状态。

参考文献

[1].生延超.技术联盟创新系统理论与实证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2].李万斌.产业技术联盟的成因与自主创新[J].创新科技, 2008 (6) .

[3].吕键.我国产业技术联盟形成的主要成因与风险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8 (34) .

进步作用 篇11

1 使交通运输效率不断提高

交通运输效率是指运输活动中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效果的比率, 即要素投入与有效产出的比率。

运输装备的改进运输装备是物化了的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都反映在运输设备、运输工具的改进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各种特种车辆、船舶、专用车辆、现代化装卸机构和检测保修设备应运而生, 使运输方式逐渐增多, 运输规模从小到大, 运输工具从落后到先进, 运输效率从低到高, 充分满足了社会各阶层对运输质量的需求。此外, 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对运输对象进行规范, 从而实现装卸、运送的全盘机械化。集装箱运输使运输能力增大, 运输数量增多;集装箱运输不仅提高了装卸效率, 加快了运输工具周转, 还减少了货损货差。

运输结构的改变运输结构指的是交通运输行业内外, 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和环节的有机比例和构成。根据耗散结构理论, 各种运输方式的竞争主要是指各个行业科学技术之间的竞争, 这种竞争的加剧最终会改变原有的运输结构, 打破原有平衡, 建立一种新的运输结构。高速铁路的修建、磁悬浮技术的运用使得铁路恢复了生机。在现代海运技术中, 涡轮增压技术和水上喷汽发动机的应用将大大提高船舶的航行速度, 促进海上快速货运业的发展。4万多公里的高速公路也正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便捷、高效的运输服务, 已经体现出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可以说, 各种运输方式都在不断采用新技术, 必然会影响到运输结构的改变。

交通运输体系的形成科技进步使运输方式日益多样化, 水运、公路、航空使得客、货位移的替代性增强, 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加大, 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存在着激烈竞争。但由于它们提供的都是运输劳务, 因而能将它们组合起来, 使其发挥各自的技术经济优势, 产生互为补充或互相加强的作用, 构成统一、协调的综合运输网。通过优势互补, 取得1+1>2的协同效用, 为社会提供方便、经济、及时的运输劳务。可以说, 科技进步是综合运输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2 使交通管理效能不断加强

交通管理是对人的交通行为的管理, 是为了安全、通畅、快速、高速、低公害的目标, 控制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交通运输管理的难度与水平、要求及其手段,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要求, 需要科技进步的支撑。如今, 现代科学技术在交通管理中的运用, 使交通管理的效能大大提高。这主要表现在:

电视系统的使用电视系统的使用, 使交通信息的获取更快捷, 管理更直观、方便。第一, 监视交通流量及道路状况, 及时得到交通阻滞状况及原因。第二, 信号显示终端的直观确认, 作为计算机确认信号的辅助手段。第三, 交通流量调查, 为计算机考察、试验、调整各交通方案提供依据。第四, 地图板的辅导显示, 提高交通指挥中心的应变能力。第五, 对特种车辆的监视, 保证其安全畅通。第六, 配合其它公安业务工作, 提供现场信息等。

模拟技术的运用模拟技术在交通管理中的运用, 有利于提高交通规划、组织和管理研究的效益。利用交通仿真模型能动态逼真的模拟各种交通现象, 从而有效地进行交通规划、交通组织和管理, 交通能源节约及物质运输流量合理化等方面的研究, 而且可以避免周期较长的交通调查和现场实验, 以很小的代价获得各种数据, 再现多种交通现象, 从而在大范围、深层次上对交通问题进行研究。

智能交通系统的产生智能交通系统 (ITS)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 一般包括智能导航系统、安全驾驶系统、交通管理系统、行人帮助系统、公路高效管理系统、公共交通管理系统和运输车辆管理系统以及车辆紧急支援系统等子系统。它将信息、通信、控制和计算机技术及其它现代技术集成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 使人、运输工具、运输线路密切结合, 建立起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运输管理系统, 实现对运输网络的现代化管理和对运输工具的服务, 同时, 也为交通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3 使交通经济增长日趋合理

科技进步使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是运输企业的投入与产出之比。就交通运输而论, 提高经济效益表现为:在投入的资金和人力一定的情况下, 产出的运量、周转量越多, 运输收入越高;或者是在产出的运量、周转量, 以及运输收入一定的情况下, 投入的人力、资金越少。提高交通运输经济效益的关键在于转换阶段, 其根本途径在于降低劳动 (活劳动和物化劳动) 消耗和提高生产效率, 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消耗的根本途径在于科学技术。随着经济发展和生产率水平的提高, 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可能会放慢, 但技术进步对生产率的增长的贡献份额将会逐步提高。

科技进步使交通运输的经营方式转变。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 是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不单是交通运输规模和场所的扩大, 更重要的是依靠高科技, 以高效率和高质量作为其生存、发展的方向。国外著名的物流企业 (如UPS、DHL、TNT等) 不单是具有一定的规模, 更重要的是结构的优良, 具备一体化作业能力, 物流资源得到较好地利用, 服务质量和效率也有根本保证。因此, 现代交通运输不是依靠单纯的数量增长和场所的扩大, 而是利用高科技, 通过加强管理来实现的。科技进步是集约型经营的核心, 是降低能耗和各种物资消耗的最有效的途径。

科技进步使交通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由于科学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 产品结构也向短小轻薄化、小批量多品种化和高技术化发展。与之相适应的, 在客运结构上, 生产性旅行的比重下降, 消费性旅游的比重增长;货运上产品重量趋向轻型, 原材料用料下降, 集约化产品逐渐增加。以上变化要求运输行业提高运输工具的档次, 增加专用车和特种车辆, 并增开直达列车等, 提高运送速度, 以满足社会各阶层的不同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 运输需求发生较大的变化, 人们对交通运输的条件和运输及时性的要求日益提高。科学技术是交通运输的生命和未来, 交通运输业要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就必须重视科技进步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

摘要:由于科学技术进步, 使得运输工具的运输速度、装载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经济运距不断地延长, 运输范围日益扩大。结合实际, 针对科技进步对交通运输业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科技进步,交通经济,交通发展

参考文献

[1]綦佳.科技进步对交通行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进步作用】推荐阅读:

进步思想10-16

进步标准10-20

进步05-10

知识进步06-11

社会进步07-12

共同进步07-24

教育进步07-28

进步话语07-28

科学进步07-30

成长进步09-14

上一篇: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下一篇:反季节栽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