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与考核(共12篇)
实验教学与考核 篇1
摘要: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教育信息化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之一。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技术建立一个简单有效的现代化实验考核系统, 成为高校教学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 本文主要对实验教学考核系统的开发和设计方案进行探讨, 旨在为能够丰富各高校实验教学的考核方式, 为实验教学工作的发展提供借鉴意见。
关键词:B/S结构,考核,实验教学,教育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课程考核范畴,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以网络为媒介的计算机考核模式更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网络考核系统最大的优势在于脱离了传统的纸张考核形式, 简化了考核流程, 降低了人力成本, 同时考核的客观性未被忽略, 也得到了保证。实验教学考核系统的开发应用将实验课程的管理和考核工作信息化, 为高校的教学管理减轻了负担, 为教师的课程考核提供便利, 结结实实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有增强教学质量与达成教学目标的现实意义。
1 系统需求分析研究
高校实验课程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 平时成绩则由课堂考勤和实验报告评定。因此, 实验教学基本上是通过评定考勤成绩、批阅实验报告和举行考试的方式, 完成对实验课学生的考核工作。本文将围绕这三种方式, 按照功能性与非功能性类型, 对整个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探讨。
1.1 功能性需求
通过实验教学课堂的跟踪与调研, 确定实验考核系统的用户分别有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三类角色。用户身份的不同, 所能使用的系统资源也会不同。系统将分为三个子系统, 分别是管理员子系统、教师子系统、学生子系统。具体功能模块如下图1所示:
1.1.1 管理员子系统
管理员子系统主要有三个功能模块:用户管理;教学管理;数据汇总。用户管理功能主要是用户的导入, 相关数据的修改删除查看等。教学管理模块用于添加课程, 确定课程对应的教师与学生。一门课程可由多名教师担任, 一名教师亦可教授多门课程, 课程与教师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一门课程由多名学生学习, 一名学生可修多门课程, 所以课程与学生之间也是多对多的关系。为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 系统还提供有实验相关的数据汇总功能。
1.1.2 教师子系统
教师子系统是考核系统的重要模块, 大部分的系统操作都将由教师角色完成。具体功能如图1所示。
1) 基本信息。即教师本人的基本信息可查看修改。
2) 通知管理。教师可向课程对应的学生发布课程更新信息、重要公告等。
3) 课程管理。管理员添加简单的课程信息后, 教师需对课程信息进行补充, 包括教学计划、实验大纲、实验项目、课程简介、课程代码、实验类型、开课院系等信息。
4) 课堂管理。显示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出勤情况。包括考勤设置和考勤查询、修改等功能。实验课堂中, 由教师发起考勤, 设定标题、开始及结束时间, 学生用户登录后系统将其考勤状态设为正常, 如无登录则为缺席。同时, 为了防止学生课堂外的签到情况, 系统会显示学生机器的IP地址, 自动判定考勤状态。教师亦可手动修改学生考勤状态。系统将记录每次考勤情况, 根据教师设定的考勤在总成绩中的比重, 自动生成考勤成绩。
5) 考试管理。教师可发起考试, 设置考试参数:考试标题、考试班级、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考试提示。考试试卷由教师根据提供的模版进行导入。考试过程中, 教师可查看考生即时考试情况, 考试结束后可对考试条目进行查询、删除。考试结束后, 系统自动完成客观题目的批改, 主管题目由教师进行人工评分, 构成总成绩并写入数据库。
6) 实验报告管理。实验报告与实验项目相对应, 即布置报告需指定实验计划内的项目, 同时填写其他信息:报告标题、实验班级、地点、实验目的及要求、实验环境及相关情况、实验内容, 截止时间等。为使教师轻松便捷地完成实验报告的批阅, 系统提供了友好的操作界面, 例如一份报告被批阅完成, 系统将自动跳转至下一份, 免去重复双击打开的麻烦。在实验报告界面可展示出每个班级每一次的提交情况及批阅后的成绩及评语。系统还提供批量导出实验报告的功能, 方便打印入库保存。
7) 成绩管理。成绩管理模块可展示出所教课程对应所有班级的成绩, 包括考勤、实验报告及考试成绩。教师可对这三类成绩的比重进行设置, 生成总评成绩。发布后学生即可查看, 同时系统还有各类的导出功能, 生成学校要求的格式, 方便教师“一键”完成教务管理归档工作。
1.1.3 学生子系统
学生子系统功能包括:基本信息、课程通知、在线考试、课堂考试、实验报告、成绩管理。除了基本信息的查看修改, 学生子系统的其他功能与教师子系统的许多功能互相关联。例如教师布置实验报告后, 在学生端可查看未提交的报告信息, 教师端即可显示已交及未交情况。考勤、考试模块功能亦然。成绩管理界面可显示学生完整的考勤情况、实验报告成绩、考试成绩以及课程总评成绩。
1.2 非功能性需求
在考核系统设计过程中, 考虑系统作用及后期工作, 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1) 系统的安全性需求
考核系统日常运行时可能会遇到各类攻击或硬件不可预知损坏的情况, 因此, 系统应具有应对各类风险的预警, 以确保系统及其数据的安全。当系统遭到破坏后, 管理员可快速完整地恢复系统。
2) 系统的易用性需求
定位系统的使用者应该多为非计算机专业用户, 系统易用性至关重要。需提供适当的操作提示信息, 界面友好且人性化, 符合普遍用户使用计算机的操作习惯。
3) 系统的可扩展性需求
系统应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随着系统使用的普及, 系统访问量和数据量不断地增大, 运行或响应速度变慢时, 可通过升级硬件条件即可解决问题, 不能修改系统软件。
2 实验课程考核系统设计
2.1 设计思想与原则
系统的设计思想是:对本校实验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了解, 利用目前较主流的开发技术, 设计出一套应用范围广、使用便捷的考核系统, 同时具备以下具体功能:用户可通过互联网完成对实验课程相关信息的汇总统计工作, 完成对实验教学的考核工作, 达成实验课程的学习任务。为保证系统开发的质量, 设计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 考核是系统实现的目标, 需尽量提高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避免遭受破坏。
2) 通过分析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及数据的传递顺序, 在整个系统的运行流程中体现科学规范的理念, 把各个实验教学单元有机结合起来, 从整体上去布局, 形成一个真正行之有效的考核系统。
3) 加强优化系统的流程, 争取课程考核效率的最大化, 形成标准, 为日后实验教学考核系统在其他高校的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4) 满足实验课程的开放性教学要求, 用户可随时随地使用系统进入“教”与“学”。
2.2 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关键技术
考核系统采用B/S三层体系结构, 硬件条件要求低, 只需常用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即可操作, 旨在让用户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参与实验教学。开发采用ASP.NET和SQL Server技术, 可对应用程序的运行和数据处理执行更有效地调度, 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开发基础语言选用更具安全和稳定的C#。
系统的网络结构是星形拓扑结构, 建立在校园网络平台中的实验教学子网之上, 充分利用现有校园资源, 为全校师生提供服务。
数据库管理软件采用SQL Server 2008, 实现对考核系统数据的存储、检索、分类、统计等功能。系统开发的重点是数据库设计, 完善的设计可以减少数据调用的内存, 增加存储效率。结合实验课程考核的流程, 通过对考核系统的各个数据项及数据种类的分析, 确定几个主要实体:管理员、教师、学生、考勤项、考勤结果、实验报告项、实验报告答案、考试项、考试题目、成绩项等。
3 结语
本文主要通过对实验教学考核系统的设计开发进行研究, 根据本校实验教学考核工作的实际情况, 对系统的需求进行具体分析, 利用相关技术开发出一套基于网络以课程为核心数据的考核系统, 旨在能积极地辅助实现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管理及完成。希望系统的应用能有效推动实验教学工作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袁健.基于B/S模式的实验室设备借用管理web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山东工业科技, 2016, (206) :235.
[2]陈艳华.基于web的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
[3]侯淑英.C/S模式与B/S模式优势比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7, 9 (2) :98-100.
[4]马蓉晖, 冯素琴.开发实验室预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 05 (31) :8792-8794.
实验教学与考核 篇2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服装结构制图》教学与考核大纲 服装结构制图》教学与考核大纲 与考核
开课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 学时:216 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服装结构制图》是以学习服装结构规律为主要内容的一门课 程,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 正常体型和基本款式的服装结构制图,并能初步掌握特殊体型和 变化款式的服装结构制图。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一般服装的量体、结构制图、裁剪 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初步掌握些服装结构的变化原理、变化规律 和处理特殊体型、款式变化的制图方法。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一)绪论 课程内容 服装的定义方法。分类和作用; 服装结构制图与服装款式的关系; 学习服装结构制图的正确态度、教学要求 1.让学生了解服装在美化人类生活方面起的重要作用。2.让学生了解服装结构制图与服装各部位的密切关系;服装造 型和功能的密切关系 3.使学生树立严谨、规范和科学的学习态度。
(二)服装制图基础知识 课程内容 量体;制图;裁剪。教学要求 1. 了解人体体表特征与服装点、线、面的关系,不同的性别、年龄、体型与服装结构的关系。2.正确掌握量体方法,了解成品规格、服装号型的制定及表达 形式。3.正确使用绘图符号、绘图工具,了解服装的主要部件和线条 名称。4.能识别常用面料的正反、丝绺、色差、等级等。5.了解服装制图的各种方法。(三)西裤结构制图 课程内容 西裤的量体和加放;女西裤制图;男西裤制图;西裤的款式与造 型变化;特殊体型西裤造型分析。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西裤的主要部件和线条名称。2.掌握西裤的量体与加放。3.熟练掌握西裤的制图方法和计算公式。4.掌握西裤的放缝、排料和用料计算。
5.了解西裤各部位的造型变化,组合成新的款式。重点分析如 何处理不同款式的腰臀之差。6.对特殊体型和正常体型作比较分析,在制图相应的部位作出 调整和处理。(四)衬衫结构制图 课程内容 衬衫的量体与加放;女衬衫制图;女衬衫的款式与造型变化;男 式衬衫与款式、造型变化。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上衣服装的主要部件和线条名称。2.掌握衬衫的量体与加放。3.熟练掌握衬衫的制图方法和计算公式。4.掌握衬衫的放缝、排料和用料计算。5. 了解衬衫各部位的造型变化,组合成新的款式。重点分析 胸省的作用及变化、省位的转移、省量的分散和集中处理;初步 了解袖子与袖窿、袖山深与袖肥、关门领与领围的配套关系。(五)女裙结构制图 课程内容 女裙的量体与加放;女裙制图;女裙的变化。教学要求 1.与西裤作比较,掌握女裙的量体与加放。2.熟练掌握常见女裙的制图方法和计算公式。3.掌握女裙的放缝、排料和用料计算。4.了解裙子各部位造型变化,组合成新的款式。5. 结合西裤造型,对裙裤进行造型分析;结合衬衫腰节上
部与裙子的组合对连衣裙进行造型分析。(六)女式上衣结构制图 课程内容 女式上衣的量体与加放;女式两用衫制图;女式上衣的变化。教学要求 1.与女衬衫作比较,掌握女式上衣的量体与加放。2.与女衬衫作比较,熟练掌握女式两用衫的制图方法和计算公 式。3.掌握女式两用衫的放缝、排料和用料计算。4. 了解女式上衣各部位造型变化,组合成新的款式。重点分 析分割部位对造型变化的作用、驳领与领围的配套、一片袖与两 片袖的转换关系和表现形式。(七)男式上衣结构制图 课程内容 男式上衣的量体与加放;男式两用衫制图;男式上衣款式与 变化;特殊体型上衣的造型分析。教学要求 1.掌握男式上衣的量体与加放。
2.对男、女体型进行比较、分析,熟练掌握男式两用衫的制 图方法与计算公式。3.掌握男式两用衫的放缝、排料与用料计算。4.了解男式上衣各部位造型变化,组合形成新的上衣款式。重 点了解衣片分割变化与连肩袖。5.对特殊体型和正常体型进行分析比较,在制图上作相应的调 整和处理。(八)女西服结构制图 课程内容 女西服制图;女西服变化介绍 教学要求 1.掌握女西服的量体与加放。2.掌握女西服的制图方法和计算公式,重点分析合体上衣在平面造型上的处理。3.掌握西服的归拔工艺与平面造型结构的关系。4.掌握女西服的放缝、排料与用料计算。5.掌握女西服夹里与衬布的裁配和用料计算。6.解女西服款式变化。重点分析驳头高低、宽窄,单排纽、双 排纽,翻领宽窄在配领上的相应处理;分析宽松式西服在造型、量体、加放上与合体西服的区别,在制图上作相应的处理。(九)男西服结构制图 课程内容
男西服制图;男西服的款式与造型变化;男西服背心。教学要求 1.掌握男西服、西服背心的量体与加放。2.掌握男西服、西服背心的制图方法和计算公式。3.掌握男西服、西服背心的放缝、单件、两件套、三件套的排 料和用料计算。4.掌握男西服、西服背心的夹里与衬布的裁配和用料计算。5.了解男西服款式变化的特点和一些常见的变化款式。*(十 *(十)中山服结构制图 课程内容 中山服制图;呢中山服与布中山服的区别;中山服变化介绍。教学要求 1.掌握中山服的量体与加放。2.掌握中山服的制图方法和计算公式。3.掌握中山服的放缝、排料和用料计算。4.掌握呢中山服夹里、衬布的裁配和用料计算。5. 了解呢中山服与布中山服的区别及在制图中不同的处理方法。6.了解军便服、青年服、学生服与中山服的区别。*(十一)*(十一)男式大衣结构制图 十一 课程内容 男式大衣的量体与加放; 双排纽长大衣制图; 连肩袖长大衣制图。教学要求 1.了解男式大衣的量体与加放。2.了解男式大衣与男式上衣在结构制图上的密切关系。*(十二)*(十二)女式大衣结构制图 十二 课程内容 女式大衣的量体与加放;直腰、暗门襟长大衣制图;紧腰、波浪 形长大衣制图。教学要求 1.了解女式大衣的量体与加放。2.了解女式大衣与女式上衣在结构制图上的密切关系。*(十三)*(十三)童装结构制图 十三 课程内容 儿童的体型特征与童体测量(简);童装实例介绍。教学要求 1.了解儿童的体型特征和量体方法。2.运用掌握的制图知识对童装制图进行分析、归纳。*
(十四)中式服装结构制图 课程内容 中式服装的量体与加放;中式服装结构制图实例。教学要求 1.了解中式服装量体与加放,特别是了解旗袍量体加放的一些 特殊要求。2.了解中式服装衣片的特殊构成、以及在制图上的处理方法。
*(十五)*(十五)制样板与推挡 十五 课程内容 制样板;制板推挡。教学要求 1. 在掌握了一定的服装结构制图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 上,了解制样板的特殊要求。2.了解各种主要规格推挡差数和经纬公共线。
四、课程考核 《服装结构制图》课程是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必 修课程,它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 课程的任务是解决服装技术入门的问题,学习本课程是使学生掌 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知识、制图方法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有关服装制板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打好基础。为 此,必须充分重视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注意提高学生的动手 能力和结构造型能力
一、本课程的考核对象的学生: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三年制职高学生。
二、考核分三个模块: 基本知识模块:总分 100 分 基本技能模块:总分 100 分 综合应用模块:总分 100 分
基本知识模块(1)本课程的考核形式为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本课程形成性考核为课程平时作业。考核成绩由平时作业成绩和 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考核成绩满分为 100 分,60 分为及 格.其中平时作业成绩占考核成绩的 30%,期末考试成绩占考核 成绩的 7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卷面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2)本课程考核说明是根据《服装结构制图》教学大纲制定的,参考教材是本课程的文字教材《服装结构制图》(第四版)。考 核说明中的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不得超出课程教学大纲的范围 与要求。本考核说明是《服装结构制图》课程期末考试命题的依 据。(3)《服装结构制图》课程的期末考试是自行命题。考试应具 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一定的区分度。试题应符合课程教学大纲 的要求,体现中职职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在注重考核基本 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突出对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考核,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体现《服 装结构制图》与实际应用的密切联系性。(4)期末考试的命题原则是在考核说明所规定的范围内命题,注意考核内容的覆盖面,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5)考核要求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了解是指对所学知识的识记;理解是指对所学
知识能够知道起涵义,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重新表述;掌握是 指能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初步解决实际问题。(6)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其分值在期 末试卷中的比例为:4:4:2.试题中识记与能力考核的基本比例 为:基本知识占 40%;理解能力占 30%;综合运用能力 30%。(7)试题类型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和解答题 五种,解答计算题时,需要写出各主要步骤;解答题需要写出相 应的文字和主要步骤。(8)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人体体型与测量知识、服装制图基 础知识、服装裁剪基础知识,女裙、裤子、衬衫、两用衫、西服 等有关制图公式、要领、方法。基本技能模块(1)考核要求和内容:
1、具备较强的服装制图知识。
2、能熟练的使用服装制图工具。
3、具备较强的心算和目测能力。
4、能熟练绘制各种基本服装款式的结构图。
5、能进行裙、裤、衬衫以及两用衫的款式变化制图。(2)应知内容:
1、各种基本服装的制图公式和数据。
2、各种基本服装的制图要领。
3、省型变化。
4、各种服装的分类和局部变化表现方式。
5、各种基本服装的放缝知识。(3)应会内容:
1、正确使用服装制图工具。
2、能熟练进行一般服装的制图。
3、能进行简单的款式变化制图。
4、能进行简单的服装结构设计。(4)实训安排: 抽取实验项目中任意 2—3 项目作为考核内容,考核取一个 项目进行制图检测或对实训的 2—3 个项目成果进行检测、制图 考核。考核时间为 90—120 分钟。综合应用模块(1)下装制图技能考核评分标准(40 分)考核项目 分值 考核内容 评分标准 女裙变化制图 20 分 一步裙、高腰裙、鱼尾裙、A 字裙、斜 裙制图
1、结构图与款式图相符 5 分;
2、线条光滑流畅 分;
3、部位计算准确 5 分;
4、符合人体运动规律 5 分 裤子变化制图 20 分 牛仔裤、西装短裤、低腰裤、宽松裤制 图
1、结构图与款式图相符 5 分;
2、线条光滑流畅
3、部位计算准确 5 分;
4、符合人体运动规律 5 分(2)上装制图技能考核评分标准(60 分)考核项目 分值 考核内容 评分标准 清晰 5 分; 清晰 5 衬衫变化制图 20 分 根据提供的款式图按缩比或等比进行制 图
1、结构图与款式图相符 5 分;
2、线条光滑流畅 清晰 5 分;
3、部位计算准确 5 分;
4、符合人体运动规律 5 分 两用衫变化制图 20 分 根据提供的款式图按缩比或等比进行 制图
1、结构图与款式图相符 5 分;
2、线条光滑流畅 清晰 5 分;
3、部位计算准确 5 分;
4、符合人体运动规律 5 分 西服变化制图 20 分 根据提供的款式图按缩比或等比进行制 图
1、结构图与款式图相符 5 分;
2、线条光滑流畅 清晰 5 分;
3、部位计算准确 5 分;
论考核方法与教学方法改革 篇3
一、考核方法改革
综合性全程跟踪考核法,把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量化到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实现考核方式全程化,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从量变的积累达到质变的飞跃。学生在每一节课,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的表现都与学习成绩的考核有关。综合性全程跟踪考核法用考试这个杠杆来制约、调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何把考核量化到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首先需要缜密地设计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使考核方案既能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考核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基本素质的提高程度。我在物理专业三个课堂、两门课程中改革了考核方法,实行了综合性全程跟踪考核,收到了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
1.转变了学风,改善了考风
考核方案结束了只凭期末一张试卷定高低的状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了过去学生平时不努力,靠期末临时突击通过考试的现象,转变了学风。时刻督促学生把学习时间放在平时,在一点一滴中下功夫,在知识的积累过程中,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同时也减少了平时不努力,到期末靠投机取巧通过考试的概率,改善了考风。
2.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考核方案中的创意分旨在鼓励学生自主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考核方案中对课程论文的考核,也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创意分和课程论文的成绩上不封顶的方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一个学期的教学改革的实践印证了这一考核方案的设计初衷。学生创新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他们敢于对教材、对习题提出质疑;他们写出了有自己见地的论文;他们开始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大自然。 他们被十几年的应试教育磨灭了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又重新焕发出来。
3.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概括能力和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了整合知识、升华知识
考核方案中的5次章总结和1次课程总结,虽然分值不高,1次章总结满分为2分,1次课程总结满分为5分,但这个考核环节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概括能力和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整合知识,升华知识,大有益处。学生由不会写总结、不得不写总结到写出了有自己见解的总结、爱上了写总结,是一章章的总结的量的积累,使学生发生了这样的质的变化。学生在写总结过程得到的锻炼与提高是其他教学环节所无法替代的。
4.提高了学生课堂听课的效率
考核方案将平时成绩与学生的课堂表现联系起来,这使得学生更加重视课堂的听课状态,学生上课听课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不再是被动地听,而是主动地听、主动地想,思维一直跟着老师,与老师的思路共进退,甚至超前老师的思维。大大减少了学生上课走神,人在课堂,心不在课堂的现象。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基本上在课堂解决当堂所学习的内容,提高了课堂听课效率。
二、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达到教与学的目的而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切方式方法的总和。对传统的考试方式作出了改革,相应地也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课堂要求学生积极发言,首先要求教师能提出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先给学生提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知识载体。教学方法要与考核方法相适应。
1.研究型教学法
高水平的教学是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以创新的教学理念调动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既是研究型教学法的出发点,又是研究型教学法的落脚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又可以运用不同方式的研究型教学法,如回归式研究型教学法、融入式研究型教学法、辐射式研究型教学法。
(1)融入式研究型教学法
融入式研究型教学法是将研究性课题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挖掘传统教学内容蕴涵的创新性思维的知识载体,将学科的热点、有争议点的研究课题,将教师的科研课题适时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哪些问题是值得去思考,容易产生新观点的问题,为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埋下伏笔,为学生产生创新思维提供研究课题。
(2)辐射式研究型教学法
科学是发展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会发现传统内容的错误或陈旧部分,提出或补充正确的、新的内容,使教材更好地符合科学发展的真实过程,是教师的职责,有机地加入新内容是必须的。对于新内容的加入,必须首先经历“寻根”的过程,即要找到前沿内容在基础层次上的“根”。在讲授有关基础内容时,把前沿内容辐射出去。这就是辐射式研究型教学法的内涵。
2.整合教学法
知识点可分为孤立知识点和可整合知识点。整合教学法的要点是对可整合知识点进行整合,打破章与章、节与节的界限,以整合后的知识点为载体,表达一定的思想,特别是研究者的思想、语言和方法,也包括教师的理解。
3.师生互动教学法
师生互动教学法主要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把结论直截了当地呈现给学生,启发学生根据实验事实、实验数据、实验曲线、已知的理论等把结论归纳、总结、概括出来。这种教学方法我几乎在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要运用。师生互动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4.反思教学法
实验教学与考核 篇4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考核,实验报告
1 系统开发背景
为满足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要求, 保证每名学生有一套仪器做实验, 原来的一个班级必须分成两个班到两个实验室做实验, 这大大地增加了实验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教师在准备实验、授课、指导实验、维修仪器的同时还要批阅大量的实验报告。而物理实验中心现在的师资严重不足, 物理实验教学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为了走出困境, 我们设计开发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与考核系统”。
2 系统结构及功能
2.1 系统结构
本系统功能主要体现在实验教学和实验考核两大方面。实验教学包括预习和讲授两个模块;实验考核包括数据采集和考核两个模块。该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
2.2 系统功能[1]
预习是学生完成实验十分关键的一步, 但由于种种原因, 长期以来, 预习的重要性常常被忽视, 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为此, 我们编写了各个实验项目的网络教程, 包括实验讲义、电子课件、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对实验进行演示, 让学生在未进行实验室之前对此实验有了一种感官认识。
实验讲授是学生亲手实验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教师讲授, 学生对实验目的、内容、原理、步骤、注意事项更加清楚, 确保能够独立、顺利的完成实验。然而, 这样的讲授过程实验教师每天要重复很多次, 完全一样的内容一学期要讲授上百次。这不仅降低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同时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与考核系统将实验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录制成教学视频。学生课上可以先观看实验视频, 实验中有什么不清楚的还可以到计算机上查阅或重新观看教学视频。借助实验室计算机进行实验教学, 既使得实验教学生动有趣, 又减少了实验教师的大量重复工作。
实验数据采集模块是采集学生的操作成绩、实验原始数据和实验的数据处理结果。学生实验时, 实验教师给每位学生一个操作成绩并录入实验数据采集系统。实验结束后每位学生将自己测得的原始数据录入实验数据采集系统, 并上传到网络服务器;学生在完成实验后, 可以通过校园网再次登录服务器, 下载自己的实验数据;学生无权修改实验数据, 可以保证学生实验的真实性, 提高实验效果;学生在校园网上进行实验报告的写作 (或下次实验课时到实验室计算机上录入数据处理结果) , 完成之后上传到服务器等待隶属教师批阅。
考核模块负责学生实验报告的批阅和成绩汇总。每位学生实验测得的原始数据各不相同, 而实验报告的批阅必需要以每位学生测得的原始数据为依据。大学物理实验考核系统根据每位学生录入原始数据和实验数据处理公式计算出标准答案。考核系统把学生在校园网上 (或实验室计算机上) 录入的数据处理结果与标准答案进行比对 (比较二者差值和有效数字位数) , 并按照给出数据处理成绩。最后, 系统将采集到的预习成绩、操作成绩和数据处理成绩汇总, 并按照可设的权重求和, 给出学生的总成绩。
系统的四个模块涵盖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 通过计算机和校园网该系统实现了实验教学的现代化。
3 系统特点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与考核系统将高效率的计算机与大量重复的实验教学结合, 开创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新模式。系统将课前预习、教师讲解、操作测量、填写实验报告、教师批改报告和课后复习各实验教学环节结合起来, 实现了实验教学的自动化和网络化。系统中的实验报告自动批阅功能使得实验报告的批阅高效、准确、轻松, 大大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同时, 该系统要求学生在实验课上将测得的原始数据录入系统后才能回去进行数据处理, 这可以防止学生纂改原始数据, 保证实验的真实性。
4 系统的实现[2,3]
目前, 开发教学系统的软件很多, 如Power Poin t, Authorware, Director, Dreamweaver, FrontPage, Flash等。但考虑到Visual Basic具有丰富命令、函数, 同时又可使用大批的外部函数, 无论是图形、图像、动画的处理还是音频、视频的处理都很强大, 我们选择Visual Basic工具制作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与考核系统。系统中的讲义、电子课件、视频、动画等素材我们利用Microsoft Office和Flash工具开发;讲授模块中的视频利用摄像机录制, 用绘声绘影工具
5 结论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与考核系统”的开发, 实现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利用不厌其烦的计算机来辅助重复的实验教学, 更好地减轻教师的负担, 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颜清.PowerPoint课件中基于VBA的习题设计[J].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6.
EDA教学计划与考核标准 篇5
32学时的实验安排(电信与通信工程专业)
32学时共1.5个学分,20学时的理论学习,12学时的实验,实验一:一位全加器(4学时)实验二:LED译码器(2学时)实验三:4位计数器(2学时)
实验四:自由设计综合逻辑电路实验(2学时)EDA测试
(2学时)
考核标准:
实验课程考核为等到级考核,分为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五个等次。
及格要求:能熟练地完成实验一、二、三中的任何一个实验
中等要求:在及格的基础上完成一个复杂的组合与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如数字钟等)
良好要求:在中等到基础上,会下列内容之一
1:会使用FPGA芯片内的RAM资源
2:熟悉掌握Quartus II 9.0 的逻辑分析仪
3:其它一种功能
优秀要求:在中等基础上会良好要求的三种以上,或其它自己独立掌握的DE2-70板载资源功能任意三种以上。
2:熟悉掌握Quartus II 9.0 的逻辑分析仪
3:其它一种ED2-70板载的资源功能。
优秀要求:在中等基础上会良好要求的三种以上,其它自己独立掌握DE2-70板载资源功能四种以上。
实验一:一位全加器实验(4学时)
实验内容:有原理图输入法完成一个一位全加器的实验 实验设备:
硬件:计算机,Altera DE2-70板
软件:Quartus II 9.0(32-Bit)实验要求:
1:预习EDA设计流程
2:预习一位全加器组合逻辑电路 3:掌握Quartus II 原理图输入方法 4:建立工程与原理图设计文档 5:得出仿真波形
6:设置目标器件与引脚绑定方法
7: 配置与下载,并用实验板测试实验电路. 8:完成实验报告。
具体流程见教材
浅谈语文教学的考核与评价 篇6
一、分项考核平时记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兴趣
所谓分项考核就是将字、词、句、篇等语文教学内容单项考核。(这是除笔试之外的平时考核项目)例如一年级只考四项:拼音、识字、抄写、朗诵。二年级五项:朗读、识字、抄写、查字典、作文。三年级以上全面考核,重点是阅读和作文。以我所教的三年级为例,在期末测试卷中平时的朗读、背诵、口语交际、实践活动阅读量占50%,其中朗读15分,背诵10分,阅读量15分,口语交际和实践活动占10分。这50分是平时积累的结果。同学们在知道考试要求之后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平时就能自己找书看,说给同学听,背给老师听,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避免了那种“先松后紧再松”的学习方式。这种平时记录的考核方式督促了学生学习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这样到期末卷面上的那50%也就比较容易得到,在平时已经逐步形成学习能力的情况下就比较轻松了。同时,这种考核评价让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不足一目了然,知道哪项为孩子的弱项,应该在哪一项上多下功夫。
二、多次测试,成为一种激励手段
多次测试是根据学生的要求,考后再复习,再测试,自到学生满意为止。在我进行一次考试之后,本想给那些考得不理想的学生一次让自己满意让家长满意的机会,出乎我意料的是,参加第二次、第三次考试的不仅仅是成绩差的学生,有许多第一次考核就是“良好”“优秀”的学生也踊跃的加入其中。有的第一次为良好,他不满意,第二次考了个优秀才肯罢休;有的学生第一次就考了个优秀,但他的目的是得到优+,经过几次这样的考核,成绩优良的学生越来越多。这是一种难得的现象,學生有那么强烈的好学想学的欲望,我们为什么不把它作为一种激励的手段?我们最终的目的不也是为了学生能真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吗?最关键的是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在这里找到了自信,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我想,这比我们生硬的说上一万遍“你要好好学习,好好考”有用得多。
三、等级评定和鼓励性评语有利于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
等级评定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按正确率来分,“优秀”、“良好”、“合格”、“尚需努力”,这样的等级评价再加上鼓励性的评语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隔阂,在评语中一定坚持“鼓励、鼓励、再鼓励”的原则,多提优点,学生知道老师是怎样看待他的,即使是稍差一点的学生,我们也要挖掘他的闪光点,在老师鼓励中前行。在本学期的评价中我书面谈话的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结合一些名人名言来鼓励启发学生。
例如对那些考试取得成绩不错的学生这样写到:首先祝贺你在这次测试中取得好成绩,这是你努力的结果,但老师还要用巴斯德的一句名言来告诉提醒你,当你做成功一件事,千万不要等待着享受荣誉,应该再做那些需要做的事。
再如,对那些成绩不突出,而且在班级里还有不良行为倾向的孩子我又这样写到:虽然你在这次测试中取得的成绩不理想,但是你别灰心,从失败中总结原因,吸取教训,老师还要告诉你一句话,只要世界还存在就会有错误,如果没有人反叛,这些错误将永远存在下去(达罗语)。
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很有用,孩子们和家长们用不同的方法反馈着消息,有的是用同样的方法回给我一张纸条,有的是趁人少的时候凑到我身边悄悄地说:“老师,你对我们真了解。”还有的同学会精心制作卡片给你写上祝福的话……达到了心与心的沟通,心与心的交融,学生对老师不再那么惧怕,变得愿意和我交流。
实验教学与考核 篇7
一、课程准备
1.专业知识准备。
会计综合模拟实验课程的内容包括:会计核算程序、账务处理方法、成本核算方法(直接材料的归集和分配、应付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实现销售收入、计算利润、进行利润分配和编制会计报表等,所以要求学生必须在学完《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课程之后,才能进行综合模拟实验。
2.师资准备。
要保证会计综合模拟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有一批高素质教员,其中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尤为重要。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 (1) 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具备将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融合和灵活应用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进行会计综合模拟实验的过程中将理论、方法和实践结合起来并融会贯通。 (2) 具备一定的会计实践经验(一般应有三年以上的会计工作经验)和熟练规范的账务处理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特殊会计实践问题能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准绳指导学生正确处理。 (3) 具备严谨治学的作风和严格要求的工作态度。
3.实验场所与实验用品准备。
(1) 实验室应备齐会计凭证、各类账簿、装订机、铁夹子、线绳、胶水等物品。 (2) 发放实验教材和实验用品(记账凭证、账页、会计报表和凭证封皮等)。 (3) 学生应准备实验课堂笔记本和实验日记本。
二、实验指导
1.指导思想。
(1)营造会计工作岗位氛围。指导教师从实验的第一节课起要求学生置身企业财务部门,身临其境做会计。同时,向学生介绍企业的生产经营概况,包括:企业生产产品的种类和品种、生产特点(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成本计算对象和方法、核算和管理要求及其相关规定等。
(2)注重培养思考习惯。启发和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经常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对实验教学深化的要求。对于不常见的业务和繁杂的业务,要用心思考,如对于比较复杂的业务,要引导学生思考用不同方法进行处理,不同的方法各有长处和不足,权衡利弊哪一种账务处理方法更恰当,考虑成熟后再动手操作,以便减少差错,提高工作质量。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各环节业务的前后联系,思考各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各专业课程的相关内容融汇于会计综合模拟实验中去,通过思考拓展知识。
(3)将会计核算方法融会贯通。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所以,指导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将会计核算各种方法融会贯通,特别要将基本账务处理程序与会计工作岗位实践相结合,即将出纳岗位业务核算、存货岗位业务核算、应付职工薪酬业务核算、成本核算岗位业务核算、销售岗位业务核算和编报会计报表等与基本账务处理程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建立起会计核算工作的整体框架,为他们就业后能够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打好基础。
2.指导步骤和要求。
(1)阅读资料,了解核算要求。在会计综合模拟实验工作开始前,要求学生反复阅读实验资料,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概况、生产特点、管理要求,掌握核算要求和有关会计制度的具体规定,弄清资料中提供的相关核算资料,如现金库存限额、产品产量、分配标准、有关提取比例、存货发出计价和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的方法以及产品成本计算程序和方法等,使进行实验过程中的账务处理方法符合该企业会计核算要求。
(2)严格遵守账务处理程序。严格按照账务的处理程序进行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是顺利完成实验的基本前提。由于大部分数据在程序中自然生成,从专业上讲,按照账务处理程序完成会计核算工作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在指导学生进行会计综合模拟实验过程中,常有不遵守工作程序的情况,如直接根据明细账登记总账、领料单未经划价便根据有关账簿编制材料发出汇总表等。程序混乱致使账务处理工作变得复杂,造成欲速则不达的后果。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会计综合模拟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反复强调核算程序。
(3)提示难点。教材中的难点问题要及时进行提示。例如:在进行材料核算实验中,教师讲明细账的登记依据应提示:数量金额式明细账登记的依据是入库单和领料单;三栏式和多栏式明细账登记的依据是记账凭证。讲材料费用分配可提示以下步骤: (1) 根据数量金额式明细账记录的相关信息计算材料发出单价(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 (2) 依据材料发出单价对领料单逐一划价; (3) 根据领料单按材料的用途和地点汇总编制材料发出汇总分配表。恰当的提示不仅能使实验顺利进行,而且可以起到扩展学生知识面的良好效果。
(4)撰写实验日记和实验报告。实验日记是记录每次实验的过程和感受,在指导学生进行会计综合模拟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对每次实验写一次实验日记,将实验内容、实验程序和步骤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既有利于理清实验程序、明确实验步骤,又可以为撰写实验报告打下基础。
(5)培养专业素养。 (1) 专业规范。严格按照会计工作程序和要求正确无误地编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摘要简练准确,字迹清晰工整、数字准确、凭证装订牢固整洁等都体现了会计专业的规范性。 (2) 细心加耐心。细心加耐心是会计工作人员应具备的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心理素质。在指导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实验资料,掌握资料全部内容和要领,认真审核原始凭证中的数量、单价、金额等信息,准确无误地编制记账凭证,定期逐笔登记有关明细账等。实验过程中出现差错时,应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更正,不怕麻烦,不怕返工,确保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3) 善于思考。引导学生培养思考的习惯,这一点前已述及,不再赘述。
三、实验考核
1.考核方法和内容。
会计综合模拟实验课程的考核,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可以通过试卷考试的形式来进行,与其他专业课程比较,会计综合模拟实验课程的考核过程要复杂一些,要客观、公正地评定学生的会计综合模拟实验课程成绩,应采用现场观察、评定实验报告、对实验作品打分和实验答辩的方法进行综合考核来完成。
(1)现场观察。教师在指导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观察学生对模拟实验各个环节或单元操作的独立性、准确性、规范性的掌握情况。有些同学在模拟实验过程中能够通过思考、查阅资料独立完成实验,还能帮助身边的同学共同完成实验;还有些同学在进行会计综合模拟实验的过程中,某些环节虽出现错误但在指导教师的提示下能够纠正账务处理错误继续完成实验。而另外一些同学在进行实验过程中错误、问题不断,需要指导教师反复讲解,且浪费较多的凭证账页,完成实验比较吃力。另外,还要观察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态度是否认真、是否善于合作等,通过对每一位同学的耐心指导和细心观察,记录成绩。
(2)评定实验报告。根据撰写实验报告的水平,可以看出学生对实验内容、实验程序的把握程度,并从中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正确与否。
(3)对实验作品打分。实验作品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它们是会计信息的载体,正确、规范地填制和记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体现了学生完成会计综合模拟实验的质量。对实验作品打分的项目:账务处理程序正确(30分),凭证、账簿、报表数字正确(20分),资料填写齐全(10分),书写字迹清晰、工整、规范(10分),实验报告内容详尽(10分),装订规范、牢固、整洁、美观(10分),实验过程中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合作精神和专业素养(10分)。
通过对实验作品上述项目打分评定成绩。
(4)实验答辩,在前三项考核的基础上,通过检查实验报告和实验作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实验过程的相关问题进行当场提问,视其答辩的质量,给出成绩。另外,通过实验答辩既可以了解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熟练程度和理解程度,又可以审查实验作品是否有抄袭的情况,如有抄袭的情况,应视情节程度重新评定成绩。
2.成绩评定步骤。
首先,上述四项内容均按百分制评定成绩。再根据各项评定内容所占比例汇总计算综合成绩。最后根据综合成绩确定A、B、C、D、E等级。
例如:对王勇同学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操作实效的考核和评定的成绩如下:
现场观察:在进行会计综合模拟实验的过程中,对于一般程序上的问题,能够通过思考、查阅资料独立操作,在指导教师的提示下能够解决实验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全部实验内容,成绩:90分。
实验报告成绩:80分。
实验作品打分:88分。
实验答辩成绩:75分。
王勇同学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成绩等级为B。
通过上述按照规定的内容和程序进行考核和评定成绩,使整个考核过程做到有序和完整。
参考文献
嵌入式课程教学与考核研究 篇8
一、嵌入式教学与考核的不足
通过近年的教学发现, 传统的嵌入式教学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不能满足目前社会对嵌入式技术人才的需要,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理论教学比重过大:嵌入式技术是一门对动手能力要求非常高的学科, 它要求学生不仅仅掌握理论知识, 还要掌握实用的电路设计知识、 编程知识和相关的元器件使用的知识, 而现在的嵌入式教育无论是从课程安排还是教学内容, 理论学习比重过大, 实际操作训练不足。 2.实践教学无法发挥应有作用:在实践课程中, 由于时间受到限制, 学生只能进行程序下载等简单操作, 而对于程序设计、硬件设计等重要的技术几乎没有训练;3.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 在毕业时真正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学生几乎都是在课下凭兴趣学习的, 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实践。 由此可见, 嵌入式技术人才的培养必须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 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够动手实践的平台, 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掌握这门技术。
嵌入式系统课程的考核也存在问题, 考核结果不能反映学生的真正水平。 目前考核存在的问题有:1.和理论教学相对应, 考核往往以理论为主, 期末考试以一张考卷来评定结果, 根本不能考察出嵌入式技术中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系统调试等技术。 2.实验实践的评定不能体现出学生嵌入式技术的水平, 嵌入式课程的实验多以验证性为主, 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中的综合和设计环节在实验课程中不能真正体现出来, 与嵌入式应用性强的目标不匹配, 达不到考核的目的。
嵌入式技术人才的培养必须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 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够动手实践的平台, 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掌握这门技术。
二、嵌入式教学及考核的建议
(一) 转换教学方法, 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嵌入式课程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实际生活当中通信、测试、控制等各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目的性较强,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知识的应用。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应摒弃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 甚至可以以实践为主, 通过实际项目达到应用教学的目的。
(二) 改革实践课程教学, 加强实践课程的专业特色
实践性强这一特征是嵌入式决定了嵌入式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嵌入式的应用面向具体领域, 且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 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实践教学项目应该有不同的侧重。 但目前的实践实验课基本采用由仪器开发公司开发的试验箱, 试验箱一般通用于不同的专业, 且有部分代码不开源, 试验箱不完善等问题, 实验基本上都是演示性的, 没有专业特色。
(三) 激发兴趣, 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兴趣为基础, 以实际问题的解决来提升。 目前的嵌入式实验一般都有详细的实验指导书, 学生按实验指导书一步一步完成实验, 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 也不能考核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了所学知识, 这与课程学习的目的背道而驰。 对以应用开发为目的的嵌入式教学,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适应社会需求, 嵌入式的实践课程也需要以和专业相关又是生活中可见的实验实践项目为基础,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利用嵌入式技术改革考核方法, 敦促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传统的一张卷很难真正地考查学生对嵌入式知识掌握的情况, 与改进教学方法相对应, 嵌入式的考核也应该打破传统的考试方法。学生平时的实验实践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体现, 在对学生总体做出评价时应提高比重, 期末考试可从综合实验测评及考卷测评两方面进行, 考卷可以是基本知识的考核, 而综合实验可分为基本考核及发挥两部分, 能力强的同学可通过发挥部分施展自己的才能。这样培养学生能力和考核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末, 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考核得以体现, 敦促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在考核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 实验实践项目的设计应能避免学生的抄袭现象。 目前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丰富, 教师在设计实验项目尤其是综合考核项目的时候, 应该予以考虑。
三、结语
嵌入式系统面向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 目前已经渗透至各行各业, 且更新换代较快。嵌入式的实践教学在学生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适应社会需求, 使学生真正掌握嵌入式的设计思路及开发能力, 应该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顺应嵌入式实践性强的特点, 以实践为主, 加大实践课的比重, 开发实验实践项目。 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 以干促学, 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施昕昕.应用型本科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 (21) .
[2]蔡振.基于互联网方向的嵌入式系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 2014 (12) .
[3]吴建宁.面向实践教学的“嵌入式系统”课程体系构建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 2014 (12) .
[4]姚莉.嵌入式课程教学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14 (12) .
实验教学与考核 篇9
目前国内各高校的许多运筹学与控制论二级学科都把“最优控制”课程作为学位专业课或者学位基础课或者学位必修课。该课程理论性强, 应用范围广, 是研究很多实际优化与控制问题强有力的工具。随着社会的进步, 研究生招生的逐年扩招, 使得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尤其是动手能力强、能活学活用、学得快、上手快的人才更是用人单位急需的。这也逐渐暴露出传统教学与社会需求的不适应[1], 如, 侧重理论教学, 学生被动学习, 没有独立思考的好习惯等。因此, 学校需要调整相关课程的教学, 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针对这些问题, 国内外很多高校已经做出一些尝试性的调整。体现在最优控制课程建设上, 主要着力于课程大纲内容建设、课程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等环节的建设。各高校根据自身培养目标, 在课程建设方面侧重点不同。如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侧重于航天器电子控制系统设计, 美国海军军官学校侧重于最优航天器推力等方面。考核方式上, 清华大学为课堂测验+书面考试;日本防卫大学为专题报告+讨论+考试;美国海军军官学校为作业+课程测试+期末考试等[2, 3]。本文结合辽宁科技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最优控制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 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与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2.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整体教学效果。为此, 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教学内容方面
最优控制课程共32学时, 主要内容包括[4]:变分法、极小值原理、最短时间最优控制、最少燃料控制系统、二次型性能指标最优控制、动态规划、最优控制的数值解法、最优控制的应用实例等。其中变分法是基础, 与泛函分析等课程联系较多, 也是后面理解极小值原理的关键。而极小值原理是最优控制的核心内容, 也是教学的重点。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详细讲解变分法、极小值原理及其相关证明。其他部分弱化证明, 强化课程之间的联系。结合教师的科研实际介绍新知识, 跟踪新技术, 开阔学生视野与思路。
教学手段方面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互结合的方式。对于纯粹的理论证明, 仍然采用板书方式, 按部就班地书写详细的证明过程, 使学生能跟上教师的思路, 理解并掌握整个证明过程。而思路分析、整个证明的脉络介绍, 所需要的基础知识等, 由多媒体课件展示。而介绍了解新知识、教师的科研背景等都由多媒体来完成。最后整堂课的主要结论展示在课件上, 学生一目了然。总之, 多媒体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堂课的内容, 而板书起到慢慢渗透, 帮助学生消化理解的作用。充分发挥板书与多媒体的优势, 取长补短, 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效果。
教学方法方面
采用启发式、交互式教学方式。由于最优控制课程理论与应用同样重要, 因此必要的一些理论推导和一些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都由任课教师讲授。同时, 教师始终发挥着课堂主导作用, 要从整体上介绍整个课程教学内容以及过程安排, 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完全由学生讲述并讨论,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并通过讨论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实践教学与考核方式
在学生完成主要内容的学习之后, 要求学生及早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 联系导师的科研实际, 寻找切入点或者突破口, 用最优控制的思路尝试解决导师研究方向中的一个问题。对问题的深度难度都没有要求, 但是一定是学生独立发现的, 之后形成最优控制问题, 并结合计算机软件解决问题, 最后形成完整的小论文上交。这个教学过程要求教师积极引导, 实际上也是教学内容中最优控制实例的延续。通过实例的选取,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形成问题, 并解决问题。这同时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导师举行的各种教研、科研活动。通过这个环节,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通过前面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 学生对于基本理论应该能掌握的较好, 但是不同学生所选问题应用的基础知识不同, 所以还要对理论进行考核。这部分我们采取闭卷考试, 在学期末进行, 成绩占总成绩的50%。实践教学环节学生上交的小论文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由任课教师进行评定, 成绩占总成绩的50%。
4. 结论
通过在我校运筹学与控制专业2012级研究生最优控制课程的教学改革, 使学生易学易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动手能力。基本改变了以前“纸上谈兵”的状况。大部分学生基础扎实, 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当然, 学无止境, 我们所做的还是一个初步的尝试, 还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 寻找不足, 进一步深入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最优控制课程是很多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研究生的学位专业课程, 既有严谨的理论基础, 又有广泛的实际应用。本文围绕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这一思想, 对最优控制课程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进行研究。经过在研究生中的实际教学, 获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最优控制,教学与考核方式,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田思庆, 吴桂云,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8, 30 (1) , P112-114.
[2]冯志刚, 汪赵新, 方昌华, 国内外航天器最优控制课程建设的比较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7, 04:73-75.
[3]王青, 张颖昕, “最优控制”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C], 2011Academic and Teaching Seminar o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2011:155-158.
实验教学与考核 篇10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对象为2004级-2007级临床医学8个专科班276名学生, 其中2004级和2005级4个班 (143人) 为对照组, 2006级和2007级4个班 (133人) 为实验组。
1.2 方法
实验组实验成绩考核采用新的实验考试办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考试办法。进行一学期的实验教学考试成绩分析, 采用u检验。
2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考试改革的方法
2.1 采用多种考试形式
对人体解剖学的实验考试形式采用了多种方法:如抽签考试、标签考试。抽签考试是在考试之前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出好题签, 考试时学生随机抽题, 按照题签的内容在尸体上找出相应的结构, 并且指出, 每签10个结构名称, 题签的数量为40-50张。标签考试是选10个标本或模型, 每个标本模型上选一个结构名称, 提前在模型和标本的具体结构上贴上标签号, 然后发给学生答题卡, 要求学生把标本模型上的结构名称分别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分组考试, 每组10名学生。
2.2 采用分段考试的办法
对一学期的实验教学考试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分段考试的方法, 即分运动、内脏、脉管和神经三个阶段。对运动系统的骨和肌肉采用抽签考试的方法, 在考试时首先准备足量的标本和模型,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出好题签, 每题签10个结构名称, 每个名称1分总共10分。其中骨学部分7分, 让学生在准备好的骨标本中找到名称所在的骨, 并指出名称 ;肌学部分3分, 让学生在尸体上准确找到并指出, 逐人次考核。内脏采用标签考试的方法, 每个结构名称1分, 共10分。脉管、感官和神经系统采用标签和抽签相结合的办法, 共10分。其中5分利用标签考试法分组考, 另外5分利用抽签考试法在尸体上具体找到并准确指出。考试成绩以满分30分计入总成绩。
3 结果
*p<0.01
*p<0.01
4 讨论
由表1可以看出, 实验考试成绩实验组的及格率为93.98%, 优秀率15.78%;对照组的实验及格率为86.71%, 优秀率为6.93%;实验组的实验平均成绩为82.15分, 对照组的实验平均成绩为71.02分, 实验组平均成绩比对照组高出11.02分, P<0.01, 有显著性差异。从表2可以看出, 理论考试成绩实验组及格率93.23%, 优秀率14.28%, 对照组及格率86.01%, 优秀率4.89%, 实验组平均成绩为80.00分, 对照组的平均成绩为70.81分。平均成绩比以前高出9.19分, P<0.01, 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实验教学考试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实验成绩和理论成绩都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
医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是为学习其它基础课和临床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因此, 形象的、直观的教学就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2]。由于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课程, 接触大量的尸体和标本, 难闻的气味和对尸体恐惧, 使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解剖实验室的环境不适应, 实验学习不积极。在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 利用实验教学考试这个“指挥棒”引导学生, 把学生学习解剖学的注意力引向实验教学, 通过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 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以前学生除了上实验课的时间到实验室学习外, 课余时间很少到实验室自己观察尸体、标本和模型, 出现了考理论, 成绩很优秀, 在尸体上找结构就摸不着头脑。自从实验教学考核改革以后, 加大了实验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 同时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 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不用教师督促, 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自学的学生多了, 找教师辅导的学生多了, 有的学生还参与到了实验室的管理当中, 参与尸体解剖, 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解剖学的积极性。同时, 抽签考试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胆量, 回想刚开始采用抽签考试时, 大部分学生都显得很紧张, 有的学生抽到签后, 手在颤抖, 用镊子夹不准结构;有的学生平时能找到的结构由于紧张而忘记了, 但经过几轮抽签考试以后, 学生的紧张情绪基本都消失了, 也熟悉和适应了实验室的环境, 能很自然的回答和操作。由此可见, 更好的设计解剖实验教学的考核办法, 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会在观察中思考, 通过思考剖析所观察到的现象, 这对医学生能力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3]。
参考文献
[1]荆小莉, 王东平.医学本科生急救技能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6) :4-5.
[2]樊宇兵, 张兴和.加强小班教学增强医学生对人体结构的认知能力[J].解剖学杂志, 2003, 26 (4) :411-412.
实验教学与考核 篇11
关键词: 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多元化;操作模式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英语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评价应能使教师获得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一、背景知识
对职校生的学习评价是职校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及时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状况做出价值判断和量化评估,而且对课堂教学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职校生在初中、高中时就是被忽视的群体,相当部分的学生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对立情绪,所以,他们的学习是被动的,是消极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职校英语教师除了要掌握适当的教学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评价方式的使用,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仅能改善职校生的自卑心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而且能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的不断进步。实践表明,变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为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不断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可行的。
二、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比较
传统的评价方式,即终结性评价,是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学习能力 和教学质量,是在一个学习阶段末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它强调对学生外显语言行为的评价,它评价的是学习内容中易于量化的方面,例如,知识和技能等。评价结果多以精确的百分制来体现。这种评价是在一种正式的、封闭的和严肃的氛围中进行的,易使学生产生焦虑感和紧张感。这样的学习评价不易激发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更不用说保持其学习兴趣的持久性。而且这种结果性的评定方式更助长了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马虎应付的心理,忽视了学习的积累以及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更不能适应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对于职校英语教师来说,这种评价方式也大大挫伤和遏制了他们教学的积极性,不利于教育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观察、座谈、活动记录、问卷调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等进行的持续性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每个学生设立“Footmark of growing up,” 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荣誉与收获,课堂上每个学生的情绪反应,包括课堂举手,回答问题的次数都由专人负责统计;然后以星期为单位进行累计表扬。把每学期结果同平时测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结合起来,作为对该生的学期整体评价。这是重过程、轻结果的评价方式,而且在实施评价时,学生个体、同伴、教师可以共同参加评价。评价结果可采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定或评分等形式来体现。形成性评价是在一种开放的、宽松的和非正式的氛围中进行的,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其合作精神,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形成性评价的实践操作
职校生源的特殊性,使得我们英语老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实施形成性评价,结合终结性评价,建立一套切实可行、适合职校生发展的评价手段。
1、教师日常观察记录
观察是评价学生学习行为的基本方式。对于职校生来说,由于他们的自信心不足,自控力弱,教师的观察记录可以激励他们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观察学生日常学习的各种方面。比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反应,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次数,在小组活动中如何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与合作,如何有效地展示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通过观察,教师可以全面和客观地获取教与学的信息,并及时用课堂活动记录表和评价表记录观察结果。
2、课堂笔记
为了鼓励学生上课注意听讲,我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课堂笔记,并对笔记内容做自我评价,如:对课堂纪律有什么看法,学习内容理解得怎样,自我反思存在的不足等,课堂笔记如实地记载着学生每节课的学习情况,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反思学习,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最佳手段;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和反馈教学信息的有效途径。
3、调查
观察是在活动过程中同步采集信息,调查则是在活动之后采集信息。行之有效的调查方法有问卷和访或座谈两种。教师与学生间的访谈或座谈有利于评价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和需求。交谈的内容可根据学生个人的需要和教学要求来定,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感觉和看法。这样做,有助于加深师生间的感情,消除师生间的隔阂,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4、建立学生档案袋
学生档案袋也可以称为成长纪录袋,包括一段时期内与学生学习有关的全部资料,这些资料能显示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学生档案以学生为中心,从多方面反映一段时间内学生在教师,家长以及学校共同教育下的成长过程,是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自我评价的重要参考,也是教师观察学生学习成果和学习进步过程的依据。学生通过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可以自主参与对学习档案内容的选择,并对档案内容随时进行自我反思,自己确定选择内容的评价标准,不断改进它们,从而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5、期末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
对学生期末学习的评价,可以通过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只是比分权重要有所更动,分别为40%和60%。即终结性评价占40%,形成性评价占60%。其中终结性评价期末笔试成绩的分数及评分;形成性评价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参与讨论和表演的情况、学习态度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定,并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定等多种手段来完成。
由上论述可看出,形成性评价的内容是多方位的,方法是多样化的,因而对职校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也是比较准确和客观的,这无疑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智力水平的提高,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这也有助于教师反思,不断修正教学过程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当然,实施评价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模仿,教师不能一味采用诸如问卷调查等单一的模式,也不要过于频繁地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而因结合职校生的个性心理需要以及各专业的特点,因材施教,点面结合,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模式,以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北京教科院教研中心外语教研室课题组:“对中小学外语学习
评价的初步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年8月。
[2]蔡永红.对多元化学生评价的理论基础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
[3]李建平.评价的跟进[J].新华文摘,2003,(8).
大学英语教学与考核模式的优化 篇12
目前各高校英语课的的考试模式还没有从普通教育应试教育中完全摆脱出来, 至今仍沿用传统的期末总结性考试和闭卷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 考试方法单一, 没有充分体现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考试测试的内容侧重课本上的语言知识, 与专业课程结合度低, 实用性差, 没有能够客观地体现出《高校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的“以实用为主, 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为了全面、系统、客观公正地评价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效果, 以考促教, 我们有必要对现行的高职英语考试方法进行改进, 设计出相对完整、切实可行的、能充分发挥考试功能和实现高校英语教学目标的考试模式。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 学习考查或考试对于教和学都有促进作用。信息工程学研究也已表明, 评定能够反馈信息, 这种反馈信息有调节行为的功能, 即调整教与学的活动, 改进教师工作,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另外, 反馈信息还有动机功能。学习动机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反馈信息越多, 动机强度就越大。对学生外语技能情况的考核, 应有利于学生积极提高自己, 改正不足。
2 大学英语教学与考核的优化模式
2.1 口头反馈式小测验
口头反馈小测验范围限于学习小组内, 教师指导进行, 但不参与其中, 可以使使学生及时发现错误, 自我纠正。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敏感意识, 提高语言的准确度, 又可以保护学生自尊, 使他们在适度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自然交际, 每当学生稍有进步, 就鼓励表扬, 让他们时常有成就感, 学起来也就会更加有趣。并将组内讨论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作为平时成绩纳入期末考试总评。
2.2 教师提问测验
提问是练习的一种形式, 也是一种语言实践的手段。在学生把握了课文的环境结构后, 教师就可以借助学生记忆中储存的知识, 对文本的内容提出一系列假设。假设的产生可以是直接的。但是, 当直接提出假设有困难时,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法间接提出假设。也就是说, 在学生读完标题等其他信息后先对文本提出几个问题 (这些问题必须是针对阅读目的的) , 然后利用感官信息和原有知识来预测问题的答案, 最后通过阅读全篇文本来验证自己的预测或假设是否准确。这种方法特别适宜于小说、童话、寓言故事等文本的阅读。这种阅读方法的最大好处是, 它能唤起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充分锻炼阅读者的联想能力, 让他们觉得阅读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 而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并将提问回答情况, 积极度和学习效果作为平时成绩纳入期末考试总评。
2.3 布置检查作业
作业的功用就是运用语言知识, 复习与巩固语言知识的过程。作业往往是的重复性脑力劳动。对于这类重复劳动, 有的学生表现出的心理特点是懒于完成作业;一部分学生以为会了, 没必要再做, 耽误时间;另一部分学生感到完成作业是个负担, 懒于思考。针对这些心理状况, 必须在作业上实行“半强制半启发诱导”的做法。教师要将作业作为考核的一种形式, 不交作业者, 或作业完成不好者, 期末从考试成绩中扣分;抄袭者重做并给予批评。当然, 针对学生对重复事物不感兴趣的心理状态, 作业形式宜多样化。并将作业完成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纳入期末考试总评。
2.4 口语考察测试
口语考试突出测试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灵活运用能力, 一般分三种模式进行, 即个人讲演 (Oralpresentation) 、小组讨论 (Group-tutorial) 和个人面试 (Interview) 。首先, 个人演讲要求学生从给定的若干题目 (topic) 中选出一个来进行材料收集、组织、提炼和演示, 学生可用电教仪器 (如幻灯机、电脑、CD机等和自己制作的演示课件 (如Power-point等) 来辅助发言。教师则依据大纲要求列出评分细则, 逐项评审。其次, 进行小组讨论测试时, 学生被分为4~5人一组, 就给定的一个题目进行规定时间内的讨论, 教师依据评分细则分别就每个人的表现进行打分。最后个人面试, 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教师负责创设交际语境。时间3~5分钟就可。思维活跃, 应变力强的学生肯定说的多, 得分就高。
2.5 期中期末考试
按照四级考试板块设计试题模板。听力和口语的分数要偏重, 建议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四个板块比例配置为:30%:30%:20%:20%。分数输入电脑, 按从高到低把某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排序, 把学生分数分成四个等级ABCD。得A的学生占40%, 得B的学生占30%, 得C的学生占20%, 得D的学生占10%。然后再按一定比例给与学生相应的学分, 建立等级学分制, 体现差别。也可以借助网络考试系统完成期中期末考试, 有助于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的转变, 即从传统的纸笔模式转变为以电子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和网络化评估为表现形式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从学生注册到最终成绩上报教务处, 整个过程做到一体化、流程化和自动化。大学英语的每一次考试都能自动生成相关的试卷分析, 帮助教师和学生改进教学、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并且考试的投入使用可以大大减少教师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
3 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包括专业素质80%和非专业素质20%。专业素质是按一定比例汇总期中期末分数60%和口语测试分数20%, 得出学生的总体分数。非专业素质的评分主要依靠教师平时的检查积累。例如, 学生是否有迟到早退现象, 有否逃课, 作业情况如何, 课堂互动情况如何, 这个就得依赖任课老师的平时成绩记载表, 学期末汇总所有任课老师的记载表, 给学生一定分数。这样当学生毕业的时候, 成绩单上不是每门课程的具体分值, 而只是两部分-专业素质学分和非专业素质学分。这既体现了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也有利于用人单位选拔人才。
4 结论
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涉及到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 特别是心理学在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外语课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美国外语教学专家指出, “对第二语言的调查研究工作很清楚地表明, 学习者的态度、动力和兴趣是决定他的成绩的决定性的重要因素。不管什么原因, 教师必须意识到任何消极态度所导致的实际后果, 必须提供必要的动力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这将是他们学习英语所必需的。”这就要求教师重视运用心理学科学管理和考核, 针对学生的心理因素和情绪变化来制订自己的教学计划;要求教师运用自己的所有授课技巧, 以及举止、仪表、手势、气度、声调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使自己的授课风格富有特色, 有吸引力, 以启发思维, 激发动机, 培养兴趣, 使用合理科学的测试手段辅助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大学英语教学, 考核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 如书面小测验、口头小测验、黑板示范测验、个别抽查测验等。日常评定与考核, 可加深学生对自己外语水平的了解, 敦促其努力学习, 奋起直进。考核形式多种多样, 充分利用学生接受考核的心理特点, 会使学生处在长期而稳定的自觉努力学习的状态中, 避免考试临时突击, 出现大幅度偏差, 对学生的学习水平的测试有失公允。因此, 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应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中。
参考文献
[1]王雪梅.自主学习理论与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J].外语界, 2008 (3) .
[2]Littlewood W.Defining and developing au-tonomy in EastAsian contexts[J].Applied Lin-guistics, 1999, 20, (1) :71-94.
[3]井升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原因[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1) :22.
[4]牛强.现行高校英语测试中的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2) :40-143.
【实验教学与考核】推荐阅读:
胜利小学实验教学考核办法11-03
2023年学校实验教学工作考核评比办法05-27
教学与考核方法10-31
教学与实验教学一体06-25
目标教学与化学实验09-13
实验教学与物理化学05-14
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05-19
实验教学与小学教育05-20
语文教学的考核与评价05-17
化学实验的教学与创新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