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功能

2024-07-24

重要功能(精选12篇)

重要功能 篇1

校训是大学精神和灵魂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大学办学传统和理念特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整体文化中的特殊文化形式,有着统领校园文化的重要功能。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培育大学精神,注重校训育人功能的研究,对于激发正能量,培养和造就新时代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重要作用。

1 校训内涵与特点

1.1 高校校训内涵

校训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集中概括与凝练,寓意深刻,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校训既是砥砺优秀青年的价值尺度和行为标准,也是映射现实社会价值取向的重要内容。

《辞海》中将校训解释为:“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现代汉语词典》等都有类似的解释。从中可以看出校训是对学生的一种训育要求和期望,体现了整个教育过程的价值追求和对培养对象的关注,是大学校训永恒的主题。如云南大学“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的校训,则激励学生追求卓越,鼓励他们敢于拼搏和超越。

总之,从对校训的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到,校训就本质而言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校园文化的体现,是一所大学精神和灵魂的浓缩,更是师生的精神支柱与行为导向,以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力量对大学生起着重要的化育作用。

1.2 高校校训的特点

虽然各个学校校训和所追求的价值观不尽相同,但却都体现出以下特点:

(1)文化的继承性。我国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典藏,大学校训受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较为深远,它的表达内容和表现形式继承并发扬着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体现和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与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如: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等,还有很多学校所用的“明德”、“至善”则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无论是“自强不息”还是“厚德载物”亦或是“明德”“至善”,都是中国传统伦理美德,是人们提炼出来并且传扬千年的至理名言。

(2)“三观”的塑造性。大学校训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与精髓,好的校训内涵不但能够明确反映大学本质,而且能够将大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很好地连接起来,并被广大师生认可,成为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动指导,大学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并会成为一生的行动指南。因此,它对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有重要作用。学校通过对校训的简洁表达能够体现出一所学校所追求的育人观念与倡导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如: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爱国爱校”,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校训以其潜移默化的特征给师生以精神激励,促进学校师生员工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信念和目标。

(3)与时俱进的时代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校训与外界的交换过程中在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方面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随之大学也根据时代发展和大学自身发展需要,对校训进行了修正与创新。如北京理工大学曾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校训,反映了当时的思想潮流和共同价值追求。2010 年将校训改为“德以明理,学以精工”凸显了办学特色和教学理念,新校训是独立思想、精神学术、传统精神与人文内涵的集中体现,引导学子们德学谐进、知行合一,努力成为21 世纪德学兼备的创新型人才,为祖国的国防科技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做出自己的贡献,充分反映了校训与时俱进的时代性特征,突出了校训在社会不断前进中稳步发展。

2 校训的功能

校训在整个学校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2.1 标示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校训就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名片。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说“所谓校训,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认同;不同的传统、精神,不同的校训、校风,是大学展示的‘文化名片’,大学绵延的‘文化基因’,是它构成了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不同‘文化模式’”。因此,一个学校的校训既是对其既往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当前精神表现的显现。在承载学校历史传统的同时也吸收了时代的鲜活因子,以精炼的语言表现出来,将这种抽象性的精神明确化,一定程度上对校训形成认同并表现出校训重要的标示作用。

2.2 激励作用

高校校训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激励着大学人去追求真理,发展知识,勇于实践。是大学生大学期间的行动指南,引导学校文化积极健康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优秀学子,而校训则反映了对学生的目标和要求,例如上海财经大学“厚德博学,经济匡时”,既明确了办学目标,又明确地表达了对学生的殷切期望,从而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学校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导向作用。这种统一的目标或观念使师生产生了共同的价值和行为取向,成为活动的精神纽带,师生在学习生活中为这个目标共同奋斗,表现出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励师生们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践行校训、实现自我。

2.3 导向作用

校训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教风和学风等的形成,自然会具有规范该校师生的行为,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作用,成为师生心中永恒的指南针和启明星。校训所传达的具有巨大精神感召力这种精神文化能对师生们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包括信念引领、培养目标和行为准则的导向功能等,或兼而有之。不断引导校园文化的主体向着校训传达的精神目标发展,通过办学理念的强化作用使师生们更清楚地懂得什么是学校所倡导的,使他们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成就完满的人生添砖加瓦,对新型大学生的培养有更好的导向作用。

3 新时期深化高校校训育人功能的路径创新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加强依法治教,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中提出:充分发掘校规、校训育人内涵,充分发挥教风、学风的育人作用,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独特魅力,努力营造文化育人的浓厚氛围。使我们意识到文化育人的重要性,而校训则是文化育人的一种具体体现。

校训像一面镜子,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然而,由于我国高校校训同质化,校训缺乏特色,不被师生广泛认可等现象,使得校训成为摆设。加强对高校校训的宣传教育使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在社会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觉悟得到提高,让校训在润物无声中对大学生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有力指导,对发挥育人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1)将校训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校训育人功能的发挥,并不是简单的宣传就可以起作用。将校训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不仅是校训发挥育人功能的现实要求,更是校训获得绵绵生命力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要明确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人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以此为切入点,逐步建立和完善校训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校训融入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和综合测评中,切实将校训育人功能现实化。另一方面,着力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校训育人功能的实效性。这就包括校训如何进教材、进教学以及如何内化为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基于当前校训育人作用的现状,必须努力提炼和吸收各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等构成的合力育人作用,切实将校训育人功能推向最大化。

(2)将校训贯穿于高校实践活动全过程。理论都来源于实践,也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实践对于校训育人功能的发挥意义重大。只有将校训贯穿于高校师生的社会实践,才能凸显校训巨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发挥其巨大的导向作用。首先是强化高校师生践行校训的内在意愿,充分利用各种服务项目,志愿活动,增强师生服务他人、成就自我的意识,构建大学生自愿参与,自觉将校训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其次要逐步建立校训,通过实践育人构成的共同体。这就需要充分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共同作用,将其全方位推进,而且必须借助于实践来深化。这些都是校训发挥育人功能不可缺少的实践平台,必须高度重视,充分协调和整合。

(3)将校训渗透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校训本质上就是学校的精神文化,只有渗透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形成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培育机制,才能体现它的整体性。一是利用校园中各种文化载体,努力营造校训育人的文化环境。比如可以通过读书会、朗诵会、歌咏比赛等,并且可以通过大屏幕放映含有校训因子的图片、视频等,在校园中形成人人知校训、人人懂校训、人人学校训、人人践行校训的浓厚氛围。二是要从师生群体中搜集榜样人物,典型事例,发挥校训的榜样育人导向作用,使校园中的每一个人,反复接受校训的熏陶并不断升华对校训的感知,最终达到激励师生创新进取的文化育人效果。

(4)将校训嵌入高校制度建设全过程。制度承载着价值。将校训嵌入高校制度建设全过程,是深化校训育人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结合校训的精神内涵,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建设,特别是高校教师管理规定和大学生守则公约等师生价值行为准则,要让师生将校训内化为其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基本遵循。其次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大学生,都应该建立和完善各自的校训育人功能机制和具体的践行流程,不至于在现实生活中无章可循,尤其是面对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出现,将校训嵌入高校制度建设全过程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摘要:高校校训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植根于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凝聚着师生共同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更表征着一所高校珍重历史、立足当下、开启未来的奋斗目标。它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发挥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校校训,育人功能,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梁云福,向绍兰.中华校训大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

[2]孙雷,丁义浩.大学校训[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3.

[3]冯刚,柯文进.高校校园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

[4]陈晓芬,徐儒宗.论语·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中华书局编译室.辞海[Z].北京:中华书局,1980.

重要功能 篇2

塞罕坝湿地的重要功能作用及保护对策探析

该文根据塞罕坝林场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科学地总结和探讨了塞罕坝生态湿地的功能与作用.

作 者:聂鸿飞 作者单位:河北省塞罕坝省级自然保护区,河北,围场,068466刊 名:河北林业科技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HEBEI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分类号:X24关键词:塞罕坝 湿地 功能 作用 保护 对策

重要功能 篇3

从军医大学毕业后,叶祥柏服从组织安排,前往新疆南部边远地区做了一名部队军医,他的工作基本上是进行一些简单疾病的诊治、保健和预防宣教。在这里,他与战士们生活、工作在一起。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叶祥柏对军人有了新的认识。

作为一名部队军医,需要到边境地区为战士们巡诊。一次在高海拔地区巡诊,因无法适应,叶祥柏身体出现不适,感觉连呼吸都很困难。可是在这种环境下,他看到战士们依然在毫无怨言地修路、站岗。从他们身上,叶祥柏突然有了一种感动:“感觉他们非常伟大,是他们的奉献为我们带来了祖国的安全。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只是在认真完成自己的职责。从那个时候,我才真正理解并热爱我们‘最可爱的人’。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自己有了强烈的愿望——真正学好医学,为战士们服务。”

一年后,叶祥柏被调往南疆的解放军某医院。因条件极为艰苦,只能在空地上搭设帐篷作为病房。在这里的四年中,他真正体会到了边远地区缺医少药的现状,“因为留不住人才,所以医院对我们这些大学生极为重视。也因为医生太少,我们在锻炼一段时间后,就被推向医疗一线。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真的是一边看书一边治病。”叶祥柏说。

医生少病人多,所以这里并没有非常细致的分科。叶祥柏选择了外科,于是他开始诊治包括骨科、泌尿外科、烧伤科、普外科等各种外科疾病。正是在这种超强的一线实现中,他得以历练和快速成长。

在烧伤整形专业勤勉耕耘

1992年,叶祥柏考上兰州军区总医院的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烧伤整形专家。在兰州学习工作的五年,在老师手把手的教导下,让他在烧伤整形专业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知识和技术水平都得到系统、规范化培训。

1997年,叶祥柏主动提出返回新疆,到了兰州军区乌鲁木齐医院烧伤科。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他很快就崭露头角,体现出自己的专业与才华。“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同事们另眼相看,是因为恩师曾对我说过一句话——用美容整形技术去治疗烧伤。在那个年代,大部分烧伤科医生都只注重对烧伤病人生命的救治,而没有考虑太多外观因素。我的老师很早就认识到,除了解除烧伤病痛外,还应让他们的外观变得好看,功能得到最大恢复,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重返社会,心里得到安慰。到了乌鲁木齐后,我以这种标准做的手术与其他医生有很大的差别,给科室带来了新方法新气象,所以很快就被大家所熟知。”叶祥柏说。

2005年,被医院提升为烧伤科主任。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叶祥柏的第一把火就是把烧伤科改为烧伤整形科,把自己对手术的要求提升为科室要求。为了让其他医生掌握技术,叶祥柏加大对年轻医生的培养。迅速让科室医生人数增加,并使科室9名医生拥有副高职称,成为新疆拥有高级职称医生最多的科室,名气也越来越大。

2008年,叶祥柏接诊一位头部巨大肿瘤患者,并为其摘除。2010年,治疗一位有巨大黑痣的小患者。2011年,抢救一名因跌入炉灰而重度烧伤的小男孩。这三个病例难度极大,叶祥柏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做了精心准备,最后均成功完成手术。这三件事除了在当地引起轰动外,中央电视台三次邀请他到北京录制节目。

脚要着地扎根

作为海军总医院重点引进人才,叶祥柏已是烧伤整形领域权威专家。从一名普通医生到成为专业领域中的佼佼者,有许多路要走,也有许多苦要吃。

“在新疆边远地区的那几年,对刚毕业的我有重要意义。因为那里医生少,所以我们的实践机会非常多。而现在大型三甲医院中,年轻人没有十年左右的等待,是没有独立主刀机会的。所以,对现在年轻医学生,我不主张都往大城市的三甲医院挤,到那些缺医少药的基层地区,有更多锻炼的机会。即使以后想离开,也有上学、晋升等多种途径选择。从基层做起,脚是着地的,根是扎在土里的。有根了,就不会头重脚轻、眼高手低。面临各种困难,将会有强大的抗压抗逆境能力。”

“要想在某一领域有所突破和成就,必须坚持从点滴做起,一心用于患者,而非朝三暮四地有无数杂念。在这历练的过程中,如果能做到勤奋、甘于寂寞,外加一些灵性,我相信年轻人可以达到他们应有的高度。”叶祥柏像恩师手把手教他那样,去教导培养年轻医生。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海军总医院烧伤整形科这个新科室同样可以取得傲人成就。

医患:互相依存 互相理解

作为一门实践科学,医学的发展进步与医患双方都有密切关系。医生通过临床实践,为患者解决病痛的同时,总结经验提高技艺。这是源于医患双方需要面对共同的“敌人”——疾患。

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长期作用,目前医患关系开始变得紧张。患者和医生需要面对的不再仅仅是解决疾患,医生和患者都互相提防。近年来,“医闹”的恶劣行径,使得多名医务工作者受到人身伤害。少数人的行为放大了整个医患的紧张程度,使得医生和患者都受到巨大伤害。

面对这种情形,叶祥柏说:“患者对医生采用一些极端行为依然存在,那么受伤害的其实还是患者。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医生会保护自己,不得不放弃有难度有挑战性的治疗。除此之外,这些现象对医学进步和医生临床水平的提高都是一种阻碍。医学和医生都需要通过临床经验得以前进,只去治疗那些常见、简单的小问题,医学能进步吗?”

在叶祥柏看来,医患关系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和牵制,只有大家一起做好才能保持和谐的医患关系。因教育、宣传等原因,大众对医学基础知识依然不理解或一知半解。还有些人宁愿相信各种“神医”、“大师”的“活吃泥鳅疗法”,也不愿意接受医生的“合理膳食、戒烟限酒”的健康建议。我们还需要更多真正科学的有意义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大众的医学素养。要做到这一点,可能有漫长的路要走,这需要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

麻醉中呼吸功能监测管理的重要性 篇4

1 麻醉中呼吸抑制的种种情况

(1) 急性上呼吸道梗阻:舌后坠, 呕吐物、分泌物增多, 或凝血块阻塞, 喉痉挛, “鼾鸣”等; (2) 急性下呼吸道梗阻:支气管痉挛, 误吸、慢性支气管炎、麻醉变浅、气管导管插入过深刺激气管隆突;药物过敏, 如硫喷妥钠, P受体阻滞剂的应用; (3) 呼吸停止:应用肌松药、心跳骤停、麻醉过深引起的呼吸停止、浅麻醉呼吸暂停、中枢性及神经肌肉组织引起的呼吸停止; (4) 通气不足和交换气体障碍引起的缺氧及二氧化碳蓄积:吗啡5mg, 度冷丁50mg, 肌松药的应用, 都有可能引起呼吸暂停; (5) 局麻、区域麻醉及椎管内麻醉同样应注意通气不足。如高平面的椎管麻醉 (C2-T6) , 患者手术体位, 如俯卧头低位侧卧加腰桥等; (6) 氯胺铜、芬太尼等药物麻醉, 偶尔出现的胸腹壁肌肉紧张, 单侧支气管麻醉、肺水肿、心脏及心血管手术、慢性肺部疾病开胸手术; (7) 气管脱出声门、血气胸、低温、贫血、离子紊乱等。

2 与呼吸有关的病理生理

2.1 呼吸道主要功能是通气, 从气管到支气管, 到肺叶支气

管, 越分越细, 越分越短, 直到呼吸性支气管即肺泡囊, 从气管到呼吸性支气管均有平滑肌包裹, 平滑肌的收缩与舒张受神经体液调节, 呼吸黏膜上皮间隙中有杯状细胞分泌黏液, 黏膜内有黏液腺, 分泌黏液与浆液, 当分泌过多的黏液时, 可使气道阻力增加, 从呼吸性小支气管以上的呼吸道上皮是纤毛上皮, 每个上皮细胞有200多条纤毛, 有利于呼吸道异物的排除, 当纤毛功能受损时, 气道异物排除困难, 气道易梗阻。

2.2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组成肺泡壁的上皮细胞,

与组成毛细血管壁的细胞以及两层细胞之间的黏膜称为肺泡膜或呼吸膜, 有利于气体交换, 在病理条件下, 如肺水肿, 呼吸膜增厚, 影响气体交换, 肺泡壁的Ⅱ型细胞能分泌一种表面活性物质, 气道维持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 保持大小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 避免肺萎缩, 当病理条件下使其分泌物减少, 可导致肺不张。

2.3 呼吸气管的顺应性呼吸运动引起的胸内压变化→肺内

压变化→肺泡通气肺内压的变化与肺内容量正比关系, 即压力越大, 容量越大。单位压力的变化与容量的变化的比率称为顺应性。反应弹性阻力的顺应性称为静态顺应性, 而气流通过呼吸道的磨擦阻力及胸腔脏器移动遇到的粘性阻力称为非弹性阻力。反应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的综合顺应性, 为动态顺应性。呼吸气管组织弹性越好, 气道阻力越小, 则顺应性就越好, 反之, 如肺纤维化, 肺充血, 肺水肿, 炎症, 及气道梗阻时, 顺应性下降, 影响通气功能。

2.4 氧解离曲线氧分压高代表了溶解在血液中的氧的含量;

氧饱和度代表了氧合血红蛋白。当氧分压升高时, 氧饱和度升高, 反之则下降。氧分压高时, 曲线右移, 氧分压低时, 曲线左移。曲线右移, 有利于解离氧供组织利用, 左移则不利于血红蛋白解离氧。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很多, 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体温升高及2, 3-DPC增加时, 曲线右移, 利于组织利用氧。反之曲线左移, 不利于组织利用氧, 对呼吸衰竭治疗非常有意义。

2.5 静脉血分流与无效腔健康成人静息时, 肺泡通气量V约5L/min, 心排血量Q约为6L/min, V/Q≈0.

8, 是个合适的交换比率。当V/Q<0.8, 部分静脉血未经充分氧合, 进入肺静脉, 同时也有少量的静脉血, 不经肺泡气体交换而直接进入动脉系统, 使分流率增加, 正常值在3%~5%之间;当V/Q>0.8, 肺泡中的氧未经充分交换, 即排出体外, 形成无效腔, 即生理死腔。正常值为2.2ml/kg, 在病理情况下, 无论使分流率增加还是造成死腔增加的因素, 如肺水肿、肺不张、肺纤维化、肺气肿均可影响气体交换, 达到一定程度, 即可发生呼吸衰竭。

2.6 肺量图表示人体在不同深浅的呼吸运动时肺容量的变化。

3 解决通气不足的方法

(1) 维持呼吸通畅, (1) 徒手法:使患者头后仰, 将患者下颌向前向上提起, 保持气道通畅。 (2) 置入导管法:利用喉罩、口咽导气管、鼻咽导气管、防止舌后坠, 引起气道阻塞。 (3) 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 应用负压吸引分泌物、血液、胃液等。 (4) 气管内插管及气管造口, 以确保气道通畅; (2) 氧疗法:吸氧; (3) 手法通气管理: (1) 辅助呼吸 (2) 控制呼吸; (4) 机械通气; (5) 人工肺。

4 常用呼吸功能检测

4.1 氧合功能检测 (1) 动脉血氧分压测定Pa O2, 通过血气分

析仪测出, 也可以通过经皮氧分压测定仪测出, 代表溶解在动脉血中的氧量, 反映了动脉血的氧合状态;正常值10.6~14.7kpa (80~110mm Hg) , 当<10.6k Pa (80mm Hg) 为轻度缺氧, <8k Pa (60mm Hg) 为中度缺氧, <6.6k Pa (50mm Hg) 可诊断为呼吸衰竭, (2) 动脉血氧饱和度测定Sa O2, 可通过无创动脉血氧饱和度检测仪直接读数, 反映了氧合状态, 正常值96%~98%, 低于正常值为缺氧, 低于70%即出现紫绀。

4.2 通气功能检测 (1) 潮气量检测 (VT) :

为静息时一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VT与呼吸频率R的乘积为分钟通气量 (VE) , 其正常值7~8ml/kg, <5ml/kg为呼吸机支持疗法的指标之一, 实质性病变, 阻塞性病变, 及呼吸抑制可使VT减低。 (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测定 (Pa CO2) , 可通过血气分析仪测出, 也可通过无创呼吸末CO2检测仪测得呼吸末CO2Pa CO2正常值为4.7~6.0KPa (35~45mm Hg) , 当>6.0KPa, 说明通气不足, 当<4.7KPa (35mm Hg) 说明通气过度。当>6.6KPa (50mm Hg) 即可诊断为呼吸功能衰竭。

4.3 肺机械特性监测 (1) 肺活量的测定 (VC) 正常值为

65~75ml/kg, 它反映了肺的储备能力和患者自主通气能力, 对患者预后的估测有意义; (2) 肺胸顺应性的测定:包括肺胸综合弹性静态顺应性与综合弹性及气道阻力二者的动态顺应性, 反映了呼吸气管的弹性和气道阻力, 凡是限制性肺疾病, 肺水肿, 肺炎及小气道病变等, 均可使顺应性下降, 它的动态变化可提高治疗效果与预后。

4.4 其它X线胸片, 血液学, 血液生化, 细菌学及心血管功能检测等。

5 呼吸功能诊断与治疗

(1) 氧疗的原则, 当Pa O2<8.0KPa (60mm Hg) 为氧疗指征不正确, 当Pa O2低于正常或缺氧应考虑适当氧疗。 (2) 鼻导管吸氧, 氧流量6L/min。 (3) 面罩吸氧。 (4) 文秋里面罩吸氧。 (5) 紧闭面罩吸氧。 (6) 储备气囊的T型管吸氧。通畅气道方法: (1) 经口气管插管; (2) 经鼻腔气管插管; (3) 气管切开置管。药物治疗方法: (1) 呼吸兴奋剂; (2) 支气管扩张剂; (3) 粘痰溶解剂; (4) 抗生素类; (5) 激素类; (6) 水, 电解质平衡类; (7) 静脉营养类。

6 呼吸功能治疗注意事项

重要功能 篇5

上海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指标

摘要:通过对上海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研究中两个指标的较详细阐述,表明了上海在区划工作中的基本依据.其中,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指标,主要从4个方面入手,即:水环境敏感性,大气环境敏感性,生境敏感性和城市热岛敏感性;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指标则包括:生物多样性维持与保护,饮用水源供给,自然人文景观保护,初级生产功能等.上海属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生态区,根据地貌和生态系统类型全市划分为3个二级区(即生态亚区),再根据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的评价结果划分为8个三级区(即生态功能区).作 者:王敏 黄沈发 鄢忠纯 WANG Min HUANG Shen-fa YAN Zhong-chun 作者单位: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33期 刊:环境科学与技术 ISTICPKU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年,卷(期):,29(11)分类号:X171.1关键词:生态环境 生态功能 区划 敏感性 服务功能 上海市

语文的重要功能是让学生热爱母语 篇6

【语文教材要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念和“正能量”】

张天潘:为什么相较其他科目尤其是理工科而言,语文会成为众矢之的?这背后反映了什么现象?

张柠:其他学科教材的内容都是固定的。理工科通过公式来表现人对外部世界的看法,而语言文字所呈现出来的作品,却有许多不确定性。而且语言是有时代性的,除了某些古代语言,我们称之为死亡的语言外,当代语言是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人文教育跟科学教育的不一样之处,在于它总是指向当下,最终目标是训练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以及用母语表达当下人的精神状况。尽管我们的语文教材一直在变,但它的总体编排和教学模式没有变。20世纪以来,一百多年的新文化成果,是否在我们的语文教育里得到了落实,这是值得怀疑的。我们很多学生高中毕业后还不会写文章,即便考上了大学,依然不会。要知道在中国文化里,知识分子首先要会写文章,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现行语文教材偏重于应试,应试考试有标准答案,而人文学科尤其是语文,是不应该有标准答案的(语法基础知识的部分除外)。我的孩子从学校回来转述老师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跟我的想法相差太大了,它给出的那套程式化、模式化的东西很可怕。将这套东西灌输给学生,产生的效果就是,本科生在一、二年级时,需要重新清理他们从中学语文教育得到的东西。

张天潘:曾有学者总结语文教材的“几宗罪”,如课文选编的意识形态味太浓、选文水平偏低、教育方式僵化、随意篡改原文文意等,您觉得语文教材最大的问题在哪里?

张柠: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在于语文课本对文章的选择,附带了太多意识形态的东西,不是以文章的美为标准,而是以是否政治正确为标准。古代文学部分可能会选一些比较漂亮的如唐宋八大家的文章,还有《古文观止》里的一些名篇,但一到现当代文学,便偏重于意识形态的灌输和宣传,而实际效果又不一定好。中学教育里有一个顺口溜 “一怕学古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为什么怕?就因为学生不喜欢,但考试又离不开这些。早些年的语文教材里,鲁迅占的篇幅比较大。鲁迅确实是20世纪文学与文化的一个标杆,但他的一些篇目是否适合中学生阅读,仍存在争议。鲁迅的批判性非常强,他的立足点是文明批判和社会批评,他下的是猛药,而非人文营养。将鲁迅的某些文章从教材中抽去,也有其道理。

文章选择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今教材的篇目分为三大块,一为古典文学,二为外国文学,三为20世纪现当代文学,但这三者之间缺乏统一的价值观念。中国古典文学是以古代文化的价值观念作为支撑的,外国文学凸显的是文艺复兴以来“人本”的价值理念,而中国现当代文学,我们习惯于将它定位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逻辑框架里面。这种政治思路导致我们选文章时,一定要选能体现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进步性的文章。但这套价值理念,跟西方文学和古代文学的价值观念又是冲突的,这使得学生高中毕业后,不知道语文到底要学什么,是古代“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念,还是西方传递过来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还是其他?学生不知道,老师也不知道。学生对人文教育没有整体而明晰的概念,于是便对语文课失去了兴趣,仅剩下应付考试。

前些年民国教材的热销,我觉得正是弥补了这个缺憾。我专门研究过民国教材,也买给我儿子看。

张天潘:您看完了民国教科书有什么感受?

张柠:那里面的语言特别精细漂亮,既有古典文學所传递的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念,同时也有现代白话文里的一些“正能量”的东西,比如爱美、尊重老师和长辈,也没有人为地将人分成三六九等,更没有所谓“革命的”和“反革命批判”等内容。我觉得教材特别是小学和中学语文的教材,还是要传递积极的、温柔敦厚的东西。

张天潘:也有一些人说,现在的语文书看下来,感觉跟政治课本差不多,有太多道德说教的东西,这对语文来说应该也是个大问题?

张柠:我们前面所讲,围绕的都是这个问题。“文革”期间对于古典文学的学习,也是为满足意识形态的要求,比如尊法反儒,把法家抬到很高的地位,比如说秦朝的酷吏和酷政是合理、合法的。所有的外国文学、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若都用一套意识形态的话语去解释的话,原著本身的丰富多样性就被阉割了,学生无法读懂一个文本所隐含的价值内容。我们教育的目的,其实是要训练学生面对一个有着多样性信息的文本,能够贴近它、把握它,若是把一个复杂的文本简单化、主题化、中心思想化、意识形态化,那文本可爱的面目全没有了,就变成了干瘪的社论或文件了。教会学生如何把握和呈现语言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是美学规范的基本要求。

【现代人对母语的感情非常薄弱】

张天潘:您觉得什么是语文教育的核心理念?或者说语文教育最本真的职责是什么?

张柠:语文教育首先要培养人对母语的热爱,这个太重要了。在传统农耕文明迅速崩解的今天,我们民族(多民族)的共同性在哪里?能带给人们认同感的,不外是宗教信仰,还有日常使用的母语。所以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让学生热爱母语、使用母语,并能够用母语优雅地表达思想。但我们的学生普遍不怎么喜欢母语,反而喜欢火星文,喜欢游戏语言,喜欢英语。怎样才能让他喜欢?第一,要挑选母语里面最美、最好的文章给他;第二,通过老师讲解激发他的兴趣。如果老师讲完后他喜欢母语了,那说明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如果他本来不喜欢,讲完后依然不喜欢,那教育是失败的;如果他本来喜欢,讲完后反而不喜欢,那就更失败了。

现代人对母语的感情是非常薄弱的,甚至没有感情,仅仅将语言作为信息传递和交际工具而已,我们对母语本质、精华的那一部分没有敏感性,感受不到母语之美,心里没有沉甸甸的东西压住,因此轻轻地飘在这个文化的表层。一个搞笑的段子,一个网络的穿越、盗墓小说,一部庸俗的下三滥的作品,就会把他“拐”走。

nlc202309030726

张天潘:在语文教育中,除了人文素养的培育外,还有基本语法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应如何协调这种人文性和工具性?

张柠:这个问题非常好,其实语言除了刚才讲的人文教育的内涵及审美的东西外,毕竟还是一个工具。当它承担工具的任务时,就涉及对问题判断的清晰性和有效性了,这时的重要性不在于语言的自身魅力,而在于语言使用过程中逻辑的清晰性。对逻辑清晰性和概念周延的培养,是我们教育的一个缺憾。平面几何、三角函数等,实际是在训练逻辑问题,但我们的语文教育却是在拆卸逻辑——当我们需要清晰的逻辑时,要用语言的人文性和审美性来替代;当我们需要审美时,却又要用逻辑来替代,完全是错位的,这个很可怕。

在公民语言培养的过程中,要求讲究语言的逻辑清晰性,即通过语言来呈现公民逻辑的清晰性和准确性,但语文教育又不行。比如说暴力,中学语文教材里有很多关于暴力的内容,暴力又被赋予了革命的合法性,当情感和意识形态的价值判断在不合适的情况下,切入语言的逻辑范畴,就会导致学生价值观念混乱。

张天潘:您如何看待语文教材对原著的删改?删改后对整个文章有无造成破坏?

张柠:这个情况不是今天才有的,民国时就有了。民国时期的小学课文有时会对古典文献里的某个篇章进行缩写,因为编者觉得太深奥了,但这些内容又很重要。像《开明国民教材》也有删节或缩写的方法。现当代的课文里也有删改的,就看你为了什么目的改,如果在不违反原意的基础上,重新创作或缩写一个东西也是可以的。如果仅仅为了某种目的而删改,比如说为了表现一个刚强的人的革命斗志,把他人性中软弱和细腻的一面都删掉了,把作品的原意破坏了,这肯定是不行的。

张天潘:您如何看待网络新词对语文教育的冲击,比如现在流行的“丝”这类语言词汇,对语文是不是构成了一种伤害?

张柠:社会上流行的东西,永远在试图进入话语体制,我觉得这种趋势谁也阻挡不了,它有冲击传统的语言体制的冲动。如今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四通八达,实际上最了解新词汇、最能够掌握它们的是年轻人,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老师不教他,他已经知道了,你何必强调呢?但我觉得作为语文教育和教育本身,还是稍微滞后一点好,不要太急着把一些新鲜的词汇吸收进来。

【诗歌教育在人文教育里非常重要】

张天潘:现在谈谈诗歌,有笑话称如今房地产广告已成为诗歌最后的避难所了,我们的高考作文也一直有排斥诗歌的倾向,您认为应如何在教育里重尋对诗歌的审美或爱好的能力?

张柠:诗歌教育在人文教育里面是非常重要的。诗歌教育本身不是如何解读一首诗,而是在教育中,怎么样让学生具有“诗性”。诗歌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对事件有惊奇、好奇的能力。我们应该首先训练他对符号多样性的敏感和捕捉能力,它是一元N次方程,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再者就是语言抵达现场的速度。诗歌的语言有一个特点,它的速度非常快,当我们一个词汇抵达另一个词汇的意义时,我们要用一般的逻辑推论慢慢地才能推到它,而诗歌的语言不是匀速运动,是加速度,语言到达时一个形象就马上呈现出来了。

因为现在的高考里没有诗歌,诗歌就像盲肠一样地荒废掉了。我觉得中学语文老师在讲诗歌时还是应该花大力气,并且要最好的、对语言最有感觉的老师去讲。

张天潘:其实诗歌应该是语文里最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变成最不重要的一部分了。诗歌都没有了,如何有诗性的生活呢?

张柠:诗意没有之后,导致的一个严重后果是什么呢?学生对诗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古诗里,不能理解现代诗。一直等到进入高校的文学系,受教育以后才开始慢慢接受现代诗。他们理解不了关于古典诗和现代诗的转型的必然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

诗歌的创作,是在世界貌似终止的时候,重新打开一扇窗,展示一个全新的、不一样的世界,它让我们在道路的终点上重新起步。我们要训练学生对语言符号的多重解读能力,这样他才能喜欢诗、写诗。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3年第5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重要功能 篇7

本研究中, 对100例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发现, 在盆底治疗前后以及产后对患者进行盆底功能恢复训练, 与没有接受盆底功能恢复训练的100例患者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 其训练过程轻松、无创伤、无痛苦, 效果显著。这就说明对于产后以及盆底功能障碍的妇女患者进行盆底功能康复锻炼, 对于恢复盆底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住院分娩后的200例妇女,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100例, 两组妇女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同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确诊为轻、中度子宫脱垂50例, 尿失禁50例, 并分别进行盆底康复训练, 对比康复前后的评级变化。

1.2 方法

对照组只做自我锻炼然后定期评判, 研究组自产后42 d按计划进行盆底康复训练, 然后进行定期评判。研究组采用法国PHENIX (盆底康复治疗仪) 进行相关康复治疗。通过盆底电刺激和生物反馈, 对患者阴部神经和盆腔神经进行反射性刺激, 有效将患者的肌肉强度以及弹性加强。产妇从产后42 d开始, 根据自身的评级制定个体化的训练模式, 2次/周, 将6周的训练为一疗程, 20~30 min/次。

1.3 评价标准

主要选择GRRUG (修改的会阴肌肉测试) 对患者进行评分[3]。测试等级主要分为0~5级。其中0级收缩质量无, 保持0 s, 收缩的次数为0次;1级:收缩质量表现为颤动, 保持时间为1 s, 收缩次数为1次;2级收缩质量表现为不完全收缩, 保持时间为2 s, 收缩次数为2次;3级收缩质量为没有对抗的完全收缩, 维持的时间为3 s, 收缩次数是3次;4级为具有轻微对抗的完全收缩, 维持时间为4 s, 收缩次数是4次;5级表示完全收缩, 表现出持续对抗, 保持时间为5 s, 收缩次数为5次。

1.4 疗效判定标准

(1) 有效:肌力升高2级以上; (2) 治愈:恢复至5级, 疲劳度为0, 阴道压力张力正常, 症状消除[4]。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软件构建数据库,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康复效果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治疗后的有效率99.0%和治愈率52.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和36.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

2.2 子宫脱垂组和尿失禁组康复效果比较

尿失禁组治疗后的有效率98.0%和治愈率42.0%和子宫脱垂组的58.0%和34.0%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2。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属于是盆腔脏器位置和盆底功能出现异常性的疾病, 造成疾病的原因有很多, 主要是由于盆底支持结构薄弱所导致的[5], 主要的症状包括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以及性功能障碍等。轻微症状的患者表现为阴道松弛而导致性生活质量下降、小腹有坠胀感, 并有尿频和便秘等症状;病情严重者, 则表现为尿失禁以及膀胱脱垂、子宫脱垂和直肠脱垂等症状, 这些症状发作时很痛苦, 极大地影响了患者身心健康和家庭“性”福, 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6]。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 中国45%已婚已育妇女患有不同程度盆底功能障碍疾病, 78%已育妇女因阴道松弛夫妻生活不满意。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妊娠分娩机械性牵拉, 而使肌肉出现损伤;在分娩的作用下, 使得神经支配力相对降低, 导致盆底肌肉呈现出失神经退行性变, 此外, 也由于衰老或者神经递质有所减少而造成。盆底肌肉受到损伤后会出现盆底血管病变, 此时, 血流灌注不够充足, 而导致肌肉呈现出萎缩变性。有盆底手术史的患者也会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疾病。

盆底功能恢复技术主要是通过生物工程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原理, 利用高科技治疗仪创建合理的治疗方案, 对患者的临床疾病情况进行观察, 对其给予对应点刺激。在此过程中, 需要对频率以及脉宽进行有效调节, 在结合A3反射的时候, 采用不同生物反馈模式。不同的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场景反射训练模式, 将有效地唤醒已经遭受损伤的盆底肌肉。将盆底肌肉具有的肌力以及弹性有效增加, 最终促进患者盆底肌肉功能正常恢复, 有效将阴道紧缩程度提高, 促进盆底肌肉的肌力, 并增加肌肉的弹性, 以恢复盆底肌肉功能到正常状态。最终使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得以有效提高, 同时针对相关患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恢复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7]。

本研究通过观察经过训练治疗的200例产后妇女和10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发现, 产后妇女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后盆底肌肉的强度增大, 且弹性显著提高,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产后妇女盆底肌肉功能得到显著的恢复, 增强阴道紧缩度, 提高性生活质量效果明显, 有效率为99.0%, 治愈率为52.0%。各种尿失禁、子宫脱垂治疗效果良好, 有效率分别为58.0%、98.0%, 治愈率分别为34.0%、42.0%。

据不完全统计, 女性分娩后出现盆底疾病的几率较高, 妊娠或者分娩均会对女性患者的盆底肌肉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因此致使患者的盆底肌力下降, 最终使患者出现了盆底功能障碍等相关性疾病。在没有开展盆底康复术之前, 对于盆底疾病大都采用手术、服食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 有痛感和副作用、治疗时间长、效果差等缺点[8]。而盆底功能康复技术是通过高科技的生物反馈技术, 精确客观地检测、评估盆底肌肉的肌力情况和肌纤维的受损类型, 制定出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采用不同频率、不同能量的电刺激及生物反馈, 以正确的盆底肌肉锻炼相配合, 使盆底肌肉的肌力和弹性均得到有效恢复, 从而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起到了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目前已有多人接受盆底康复治疗, 均有明显效果。患者的治疗过程无创性、无痛苦、不服药, 能够在轻松愉快中增强阴道的缩紧度, 改善性生活质量的同时, 也能够提高病症的预防能力。据了解, 盆底功能康复在欧美等国家早已经广泛开展, 其疗效和方法也早已得到患者的公认。

总而言之, 对盆底疾病患者进行盆底康复训练, 可以促进患者盆底肌肉的力量, 使肌肉的弹性有所增加, 患者的盆底肌肉功能得以恢复。由于患者的阴道紧缩程度会有所提高, 因此能够改善女性患者的性生活质量。此外, 对于一些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包括子宫脱垂、尿失禁等均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敏嫦, 王永莉, 黄惠芳.两种不同腹式全宫手术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14) :31-32.

[2]黄梅.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18) :64-65.

[3]赵飞飞, 江江, 彭娟, 等.生物反馈及电刺激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 (32) :5361-5362.

[4]曹丽, 苏园园, 韩燕华, 等.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对腹式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盆底功能的康复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 (20) :3746-3748.

[5]王雪梅.健康宣教对女性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效果影响[J].吉林医学, 2013, 34 (22) :4582-4583.

[6]王京晨.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近期疗效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13.

[7]孙岚, 文勇, 张源, 等.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诊断及康复治疗效果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0, 31 (10) :121-126.

影响牙周膜干细胞功能的重要因素 篇8

2004 年施松涛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首次证实牙周膜干细胞(PDLSCs)的存在[15]。他们用单克隆培养法发现牙周膜中存在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一样可形成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 fibroblasts, CFU- F)的贴壁生长细胞,而且它们的集落形成能力大于BMSC。此外,PDLSCs比BMSC具有更高的增殖能力和群体倍增次数。这些PDLSCs的干细胞特性是其维持牙周多种组织动态平衡和损伤修复的基础。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施松涛等利用PDLSCs和生物材料制备功能性生物牙根并在大动物颌骨内成功应用。之后利用PDLSCs与生物材料复合物进行的临床前实验成功治疗牙周炎导致的牙周缺损,证明PDLSCs不仅能直接分化和产生基质参与组织再生,而且能通过调节炎症和再生微环境来完成组织修复。然而即使PDLSCs具有较强的扩增和分化能力,这些能力仍然受到各种因素的调控,反映了PDLSCs具有组织特异性成体干细胞的特点。近年来对于PDLSCs生物学行为变化与调控的研究越来越多,这些研究为更好的利用PDLSCs进行牙周组织再生提供了理论指导。

1 微环境对PDLSCs分化的诱导作用

作为成体牙周组织中的未分化间充质干细胞,PDLSCs的功能受到周围微环境的影响。虽然以往研究表明PDLSCs能够在体内形成典型的牙周样结构,但这些结果往往是在特定环境和诱导下才能完成的。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至少有2种微环境在PDLSCs向牙周特定细胞分化的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

1.1 牙本质微环境

PDLSCs的前体细胞——牙囊细胞在牙周发育期穿过断裂的上皮根鞘(Hertwig's epithelial root sheath, HERS)与牙本质接触,从而开始分化和分泌基质形成牙根表面的牙骨质组织[16]。近年研究也发现牙本质非胶原蛋白(dentin noncollagenous proteins, DNCPs)能诱导牙囊细胞向成牙骨质细胞方向分化,表明牙本质微环境对牙周发育期细胞分化的重要诱导作用。另外,从牙周组织再生角度考虑,再生形成的牙周膜和牙骨质结构必须结合于特定的牙本质组织上,才能形成具有功能的牙体牙周结构,因此理论上牙本质微环境对牙周组织再生也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理论,经过DNCPs诱导的PDLSCs增殖和黏附生长能力增强,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矿化相关标志物表达水平上升,在植入体内后附着于脱矿牙本质表面的、经DNCPs诱导的PDLSCs形成了牙周组织特异的矿化组织和沙比纤维结构[17],而未诱导的PDLSCs则不能形成规则的结构。这表明由成牙本质细胞分泌的牙本质基质蛋白能像EMD一样[18]迁移和扩散到牙周组织中,发挥促进牙周矿化基质形成的功能,而这一功能是通过PDLSCs介导完成的。这些结果与以往研究利用PDLSCs与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HA/TCP)材料复合体内植入的结果相一致,说明脱矿牙本质可以作为PDLSCs形成牙周组织的载体完成牙周再生过程。不仅如此,另一项研究表明工程化牙本质也可用于诱导牙周组织再生[19]。首先利用牙乳头细胞和复合TGF- β的诱导性基膜制备工程化牙本质组织,再在牙本质表面接种一定密度PDLSCs,在免疫缺陷鼠皮下形成了类似牙周结构的多层组织。这不仅表明工程化牙本质与天然牙本质在结构功能方面具有相似性,也为今后利用成体牙源性干细胞再生完整的牙体牙周结构提供了颇具参考价值的研究思路。

1.2 发育期根尖微环境

特定的微环境在牙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牙冠的发育中,星网层、啮齿类动物切牙颈环组织等结构的存在被认为是维持成釉细胞分化能力的重要微环境。而在牙根牙周发育过程中,发育期根尖组织发挥着主导作用,同时提供牙周发育的微环境。研究表明发育期根尖组织是由上皮和间充质成分构成、具有整体性的复合体(developing apical complex, DAC),是牙根牙周发育的生长中心[20]。据此我们认为DAC能够提供牙周组织再生的微环境,促进PDLSCs的分化。利用DAC条件培养液进行诱导,经过诱导的PDLSCs表现出较强的增殖和矿化活性,在与煅烧骨(ceramic bovine bone, CBB)复合后植入免疫缺陷鼠皮下, 6 周后在材料表面形成了牙周膜纤维、牙骨质复合结构,而未经诱导的PDLSCs无规则组织形成[21]。因为DAC结构中含有上皮和间充质成分,推测其中的上皮间充质作用的关键因子对间充质源性的PDLSCs发挥了重要的诱导作用,在异位条件下仍然能够模拟牙周发育的环境,使PDLSCs接受牙周发育期的特定信号,从而向牙周特定细胞分化。进一步研究利用经DAC条件培养液诱导的PDLSCs,通过形成具有大量细胞外基质的膜片的方法,已成功构建出牙骨质-牙周膜复合结构[22]。

2 年龄因素对PDLSCs增殖分化功能的影响

牙周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其疾病活动停止后的恢复能力也随之而下降,这说明牙周组织中的细胞存在增龄性变化。研究表明来自高龄人群的牙周膜细胞增殖和矿化能力下降,胶原分泌活动降低而降解酶活性升高[23]。此外,来自于年老个体的PDLSCs表现出比年轻个体来源的PDLSCs低的增殖和分化潜能[24]。此外,若将年轻个体的PDLSCs的条件培养液作用于年老个体的PDLSCs,能够恢复其在体内形成牙周组织结构的能力,这一结果不仅表明不同年龄条件能够对PDLSCs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利用微环境模拟年轻个体条件能够重新给予PDLSCs再生组织的能力,为老年患者牙周组织缺损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3 Wnt通路对PDLSCs分化的调控

Wnt通路是一种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在机体发育和干细胞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信号通路。Wnt通路家族包括19个成员,分别与各自的受体结合可激活胞内经典和非经典Wnt通路。有研究显示不同类型Wnt通路分子在PDLSCs定向分化过程中具有不同作用,经典Wnt信号通路的增强可导致PDLSCs矿化功能受阻,而非经典Wnt通路分子Wnt- 4表达的增强能促进PDLSCs矿化[25]。利用Wnt- 4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PDLSCs后导致其成骨相关基因Osterix表达上升,形成矿化结节数量增多,在与HA复合植入免疫缺陷鼠皮下后形成较未转染组更多的矿化基质。更为重要的是,Wnt- 4的增强表达能提高PDLSCs修复颅骨和牙周缺损的能力,这种作用是通过激活胞内p38/MAPK信号途径产生的。这些发现从机制上揭示了PDLSCs分化的关键调控分子,同时也为将来利用信号通路调控PDLSCs再生牙周组织提供了实验依据。

4 炎症与免疫因素对PDLSCs的影响

近年研究表明导致牙周炎外界因素较为多样,除了菌斑生物膜中含有复杂的细菌构成,一些病毒也可导致牙周炎,甚至患者全身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也与牙周炎发生发展相关[26,27,28]。牙周炎的进展伴随着牙周支持组织的逐渐丧失进而导致牙齿最终脱落,这些病理性变化与患病宿主的免疫反应水平上升有关。研究显示细菌侵入的牙龈龈沟液中血清抗体水平增高,说明机体系统内的免疫因素从一开始就参与了牙周炎的发生发展[29,30]。然而这些机体免疫反应一方面起着清除感染物质的保护性作用,另一方面也通过多种炎性因子和细胞毒性作用产生对牙周组织的破坏性影响,造成胶原纤维降解、牙槽骨吸收等病理性变化。细菌等外界刺激造成炎性因子如IL- 1、TNF- α等在局部产生,活化T、B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产生破坏作用,导致牙周组织中的RANKL/RANK/OPG调节系统失衡,最终造成牙周膜、牙槽骨破坏。所以,牙周炎是外界感染诱发、以局部免疫反应为主的炎症反应,其不可逆转地侵袭破坏牙周组织,导致牙周再生能力丧失,说明局部的免疫反应已极大地影响了组织固有的PDLSCs的再生潜能。笔者正在进行的研究表明炎症环境虽促进PDLSCs的增殖活动,但同时又抑制了其向牙周特定细胞的分化能力,证实牙周炎确实是通过影响PDLSCs的生物学功能造成组织再生受阻。现有牙周炎的治疗手段大多是集中于清除致病菌和消除炎症状态,未从根本上解决炎症侵袭后的牙周组织难以再生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牙周炎过程中的细胞相互作用、信号转导及调控机制,能够为当前基于PDLSCs的治疗方法有效地再生重建炎症侵袭的牙周组织奠定理论基础。

5 小 结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牙周病的防治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近年来干细胞的研究为牙周组织的再生、重建开辟广阔的前景。虽然不断有研究利用骨髓和脂肪等其他组织来源的成体干细胞再生牙周组织[31,32,33,34],PDLSCs仍以其组织来源和分化性能的优势在牙周再生研究中得到最广泛的应用。近来有学者提出分离培养的PDLSCs具有异质性,通过单细胞克隆培养法发现其中包括各种成体牙周细胞的前体细胞[35],说明PDLSCs有可能会有各种亚型之分,有关PDLSCs特性的研究将会不断深入下去。同时,对上述影响PDLSCs功能重要因素的深入研究也会为诱导、利用PDLSCs进行组织再生研究提供指导。目前利用PDLSCs已经在小动物和大动物体内成功再生出牙周结构,相信将来在人牙周缺损的再生治疗中PDLSCs将会大放异彩。

摘要:牙周膜干细胞(PDLSCs)是维持牙周组织动态平衡和缺损修复的关键细胞,也是牙周组织再生治疗新策略的基础。近年来研究证明PDLSCs具有良好的增殖和分化能力,然而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其功能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研究这些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深入认识和发掘PDLSCs的生物学功能,而且对今后基于干细胞的牙周疾病治疗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该文就影响PDLSCs功能的多种重要因素作一叙述,并展望其在牙周缺损再生修复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重要功能 篇9

体育是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 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腾飞, 经济的日益发达, 物质文化的不断丰富和提高, 使体育成为人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体育的重要性和作用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体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而充分体现和展示出体育的巨大潜力和丰富的内涵。

体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完善起来的。原始人类在为生存而同自然界进行的斗争中发展了走、跑、跳、投掷、攀登、游泳以及其它各种技能。这些原始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技能与现代人的体育运动都是身体的活动。其区别主要在于前者主要用于谋生, 后者主要用于锻炼身体。体操作为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是在人类社会的长期实践中, 随着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拓展起来的, 经济的影响和制约, 也为一定的社会经济服务。

在中国, 体育的广义含义与体育运动相同。它包括身体教育 (即狭义体育) 、竞技运动、身体锻炼三个方面。身体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相配合, 成为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增强体质, 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技能, 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强意志的一个教育过程, 竞技运动是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 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其特点是:具有高超技艺, 竞赛性强, 按照严格统一的规则进行竞赛, 成绩得到社会承认。项目包括:田径、体操、游泳、足球、排球、网球、羽毛球、垒球、曲棍球、手球、水球、跳水、拳击、射箭、击剑、摔跤、柔道、马术、在自行车、赛艇、皮艇、划船、滑冰、滑雪等数十个项目。身体锻炼是指以健身、医疗、卫生、娱乐、休息为目的身体活动。这三个方面因目的不同而相互区别, 但又互相联系。它们都是通过身体活动而全面发展身体, 增强体质, 都有教育和教学的作用, 也都有提高技术和竞赛的因素。多年来, 体育发展迅速, 变化甚大, 尤其是竞技体育、娱乐体育和健身运动的发展更加迅速。

体育原本英语是PHYSICALEDUCATION, 指的是以身体运动为教育手段, 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综合性社会活动, 直译为身体的教育, 简称体育。17~18世纪, 在西方的教育中除游戏、角力、体操以外, 又加进了打猎、游泳、爬山、赛跑、跳跃等项活动。18世纪末, 德国的J.C.F, 古茨穆茨曾把这些活动分类综合, 统称为“体操“。进入19世纪一方面是德国形成了新的体操体系, 并广泛传播于欧美各国;另一方面是相继出现了多种新的运动项目, 建立起“体操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这一新概念, 于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体操”和“体育”两词并存, 相互混用, 直到20世纪初才逐渐在世界范围内统一为体育。在我国也把它作为教育的内容之一, 在中国当体育活动在社会上发展起来后, “体育”一词出现了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用法。用于狭义时是指身体教育, 用于广义时是“体育运动”的同义词, 是包括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三个方面内容的总称。

总之, 体育是指人们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遵循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 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 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 达到增强体质, 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丰富社会文化娱乐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是社会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 受到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约。中国体育的任务是: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 体格健壮和体能的全面发展, 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 技术和技能, 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攀登世界体育高峰。一个国家的体育发展水平, 一般从人们的体质水平, 体育普及的程度;体育制度和措施及执行情况;体育的科学理论水平和体育设施状况;运动技术水平和最好的运动成绩等五方面衡量。因此, 现代体育由体育 (狭义的) 、竞技运动、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构成。从长期的历史渊源中不难看出, 劳动创造了人类, 创造了人类文化, 创造了人类文明, 劳动也创造了体育, 而体育又反过来为人类的文明、人类的健美、健身、健康娱乐而服务, 从而充分展示和体现了体育的深刻内涵。

2 体育的功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地提高, 从而体育的功能不再是单一的健身、强身、医疗、保健的自然属性功能, 进而发展为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属性功能, 并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利用, 成为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

2.1 健身与健美的功能

体育成为社会的专门体系是和人们对它增强体质的特殊认识分不开的。健身与健美是体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促进青少年的身体生长和发育的均衡性, 形态结构的完美性;改善了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协调工作能力和功能;提高了机体克服阻力和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发挥了强身健体、推迟衰老、提高工作能力和健康长寿的作用。

体育锻炼可以帮助人们达到更加健与美。发达的肌肉健美的体型和端庄的体态, 可以促使人们身体完美。身体的健康反映了机能的完善程度, 健与美的体型体现了民族的气概和精神面貌,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

2.2 医疗与保健功能

体育具有防病治病和帮助病人改善身体状况等医疗和保健功能, 能起到有病辅助治疗, 无病健身和防病的作用。体育的医疗和保健作用, 远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时代就已经开始了。相传“阴康氏”创造“消肿午”来防治关节病。春秋战国时代已经采用“导引术”“吐纳术”等强身治病。在现代医学中, 体育疗法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特别在康复治疗中, 体育可激发人的意志、毅力, 通过病人所需要的适当得活动, 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 按照循序渐进和科学的方法进行锻炼, 可得到奇特的功效。

2.3 促进心里健康的功能

体育能调解和改善人的心理环境、心理状态、心理素质和心理平衡。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不仅能增强体质, 提高自身健康水平, 也能显著促进人的心理活动, 使人们能保持精力充沛, 心情舒畅和朝气蓬勃,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心理状态, 还能培养和锻炼人的勇敢, 顽强、自信、自制、果断、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2.4 教育功能

体育本身具有很显著的教育功能。体育包括身体教育 (即狭义教育) 、竞技教育、身体锻炼三个方面。身体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相结合, 成为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促使身体全面发展, 增强体质, 传授锻炼身体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强意志的一个教育过程。竞技运动是指为最大限度发展和不断提高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它是在教练员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和指导下进行训练和竞争的过程, 身体锻炼是指以健身、医疗、卫生、娱乐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这三个方面相互区别, 又相互联系。它们都是通过身体教育和教学活动来完成各自的目的的。

2.5 经济功能

体育本身不是经济活动。自从人类社会进入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后, 体育的一切活动就进到商品经济的每个活动领域之中, 成为商品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腾飞, 以及体育社会化、商业化、职业化、实体化、市场化的兴起和发达, 体育所具有的经济功能越来越突出的表现出来。体育的经济功能有直接和间接的推动刺激经济活动的作用。

2.6 政治功能

体育与政治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任何一个国家和政治团体都要求体育服从政治需要, 为政治服务。中国70年代最具世界影响的乒乓外交就是通过体育渠道打开了中、美之间封闭了几十年的大门, 为而后的中美建交, 为我国在外交上的一个又一个重大问题的解决, 胜利和成功都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任何一个国家、阶级、民族和政党都不会放弃对体育的需要, 而是更多的利用体育所特有的功能为自己的政治任务和目的服务。

2.7 社会交往功能

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体育休闲娱乐事业的繁荣发展, 为现代人利用体育活动交往提供了更为现实有效地条件和广阔的前景。

它可以消除人们之间由于语言和社会背景所带来的交往障碍, 成为世界文化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之一。体育活动能使人们敞开思想, 消除心理上的障碍, 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为广交朋友创造良好的环境。特别是体育的集体项目,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多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 通过场上身体、动作、表情、手势、眼神等非语言行为的相互交流, 可以超越语言和文字, 对交往的障碍起到相互沟通和交往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8 文化功能

体育是一种文化。它提炼和创造了人类社会最具代表性的形体语言、社会行为和社会文化的精华。在体育文化的背景下所形成的一切体育形式、场地、参加人数、法规、法则和执法等特有的全景, 都是人们用体育能动的把社会的大环境高度浓缩成社会的小环境, 更有利于人类和社会的控制和掌握。人们经常的参加体育活动, 接受体育文化的帮助和教育, 而获得身体、心理、教育、意识、品德、社会等等方面的提高, 推动了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 这便是体育文化所具有的多功能性和多层次性。

2.9 焕发民族精神的功能

体育既是一门学科, 又是一个窗口, 更是一个民族在精神上的展示。特别在现代的国际体育交往中, 它能充分体现民族的精神风貌, 焕发民族的精神。每当赛场上出现紧张、激烈的场面时, 国民的心与运动员紧紧相连。80年代中国女排在体育场上的胜利, 大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的自尊自强的精神。全国上下把女排的精神作为学习的榜样, 激励自己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为祖国的强大和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可见, 体育在焕发民族精神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1 0休闲与娱乐功能

现代化的工业文明减少了人们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强度, 使人们的剩余时间增加这为人类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保持应有的体能提供了条件。最终人们选择了体育作为生活和利用剩余时间的主要形式, 形成了休闲和娱乐体育。人们在休闲娱乐体育中感受到健身的欢快, 心理的满足, 精神的安慰, 交往的幸福, 美的体验和生活的乐趣, 为人们解除了疲劳和烦恼。

摘要:体育是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完善起来的。它有着极其丰富和深刻的内涵及功能。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 物质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体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需要, 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 成为社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要功能 篇10

一、当前舆论监督存在的误区:监督重点偏移, 被降格为吸引眼球的手段

近年来, 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工作在数量上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 质量也不断提高, 但是老百姓对舆论监督的效果却不太令人满意。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代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 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社会纠错机制, 但是, 在实践过程中, 新闻监督的作用被一些媒体误读了, 这些媒体从事舆论监督并不是或者并不主要是为了它的社会意义, 而是冲着它可能吸引来的受众的“眼球”, 进而提高媒体的广告收入。媒体舆论监督的出发点不对, 也就难免出现监督重点的偏移了。当前舆论监督存在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猎奇”式监督, 存在炒作嫌疑

要想提高舆论监督的水平和效果, 首先要科学选题, 要抓住党和政府重视, 人民群众关心, 现阶段有条件解决的问题积极开展舆论监督, 注意把握好解决问题的客观条件和现实可能, 稳妥地选择舆论监督。而实践中, 常常有媒体不能切中要害, 将重点放在与公共利益并无多大关联的个人私德、私事、私情上, 用“狗仔队”的思维来做舆论监督, 不惜篇幅地大肆渲染炒作。如《新京报》就曾以长篇报道的方式报道“深圳罗湖原女公安局长接受男警员性贿赂被双规”。[1]罗湖区的这位原女公安局长接受所谓的“性贿赂”确有其事, 但她被双规并不仅仅也不主要是因为接受“性贿赂”,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在经济和工作上的问题。《新京报》为了吸引眼球, 追求轰动效应, 采用“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 睁着的眼睛只看到监督对象的“生活作风问题”, 而闭着的眼睛则忽视了这位原女公安局长被双规的主要原因, 也就是她的违法、违纪行为。这种“猎奇”式监督以偏概全, 没能处理好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的关系, 其实是打着舆论监督的旗号在搞负面炒作。

(二) 向下监督, 重点出现偏移

舆论监督最重要的是对公权力的监督, 可是, 一些媒体和记者丝毫没有监督公权力的勇气, 天生的一副“软骨病”和“马屁精”, 只会歌功颂德, 拍政府机关的马屁。这些媒体向上监督乏力, 向下监督却有一套, 他们打着“三贴近”或“民生新闻”的旗号, 将舆论监督的焦点对准小人物和弱势群体, 专门报道像哪里的市民酒后醉卧街头、小商贩占道经营影响市容、哪里的井盖丢了等, 将批评的对象对准一些普通的小市民, 却不敢去监督政府部门是怎么监管的、是否有出台长效机制来解决等。即便是对政府进行监督, 也只是局限在乡镇、村一级, 一旦涉及到县以上的级别就畏首畏尾, 而对一些更高级别的所谓“监督”, 往往是法院已经判罚了、纪委部门已经公布的案例。这种“只打苍蝇不打老虎”和打“死老虎”的做法, 实际上是“捡了芝麻, 丢了西瓜”, 是一种监督重点严重偏移的现象。

从以上两种情况可以看出, 本应以公权力为主要监督对象的舆论监督在这里被降格成了吸引受众“眼球”的手段。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 除了经济利益的驱使, 希望通过博取受众“眼球”来增加广告创收外, 很大程度上在于那些新闻媒体的负责人对舆论监督的认识存在误区, 他们已经忘记了舆论监督最重要的使命是对公权力的监督, 舆论监督也就被降格了。

二、重新认识舆论监督的重要功能

“舆论监督”一词是我国特有的。多年来, 国内众多学者对舆论监督进行了定义。在这其中, 笔者认为中国人民大学甘惜分教授对舆论监督的定义比较恰切。甘惜分教授认为, 舆论监督就是公众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 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介, 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利, 表达舆论、影响公共决策的一种社会现象。舆论监督的对象是一切社会权力, 其重点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2]

透过甘惜分教授的这一定义, 我们可以看出:舆论监督的重点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 也就是各级党政机关。为了避免舆论监督“打苍蝇多, 打老虎少;打死老虎多, 打活老虎少”的现象, 新闻媒体应该将监督的主要对象锁定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其他公众人物”以及“他们和社会公共利益相关的活动和行为。”[3]而像哪里丢了井盖啦, 哪个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啦这类与公权力和国家工作人员无关的芝麻小事, 都不能成为舆论监督的重点。一句话, 舆论监督最重要、最本质的功能应该是对公权力的监督。

三、舆论监督在监督公权力运作方面的功能体现

舆论监督在监督公权力运作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舆论监督的反腐败功能

2013年1月22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 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始终是好的。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 一些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 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人民群众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这一点从最近几年来查处的刘志军案、雷政富案和刘铁男案等一系列贪腐案件可以看出一斑。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而舆论监督则是法治社会中抵制腐败的一道有效屏障。2000年, 江泽民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采访时指出, 清除腐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必须用法治的办法、用舆论监督的办法、教育的办法逐步地把它解决。”[4]而“透明国际”主席彼得·艾根先生在2003年度全球腐败问题报告中更是指出的, 记者在反腐败斗争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光有资讯自由并不足以抑制腐败, 如果没有一个时刻警惕的媒体、公民社会、无畏的调查记者和举报者的监督的话, 不管资讯怎样精确地处理, 腐败问题仍然会继续畅行无阻。”[5]

为了让大家对舆论监督的反腐败功能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 笔者绘制了一个舆论监督作用机制流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 舆论监督在反腐败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 就在于任何贪腐行为通过媒体曝光, 可以形成广泛、公开的舆论压力, 从而促进相关部门对贪腐官员进行查处。正如人们常说的:“不怕上告, 只怕见报”。

(二) 舆论监督对制定公共政策和法规的作用

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影响社会公众是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媒体认为重要的事件往往就会成为大众舆论重要的议题。当媒体集中报道一个事件的时候, 大众就会认为这个事件比其他事件更为重要。而当该事件成为全社会的议题时, 往往会从单一事件变成公共事件, 继而影响到整个国家公共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执行。2003年发生在广州的“孙志刚事件”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2003年3月, 在广州打工的大学生孙志刚因未携带暂住证被广州公安局收容。3月20日孙志刚在收容站被殴致死。4月下旬, 随着该事件被《南方都市报》披露, 以及众多媒体的转载和追踪采访, 孙志刚事件很快成为全国新闻热点事件, 并引起了众多法律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和中央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6]2003年6月, 国务院发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饱受社会各界诟病和指责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可以说, 正是“孙志刚事件”改变了中国的收容遣送制度, 而在这过程中, 媒体的舆论监督功不可没。

(三) 媒体的监督还可以成为转型期的“社会安全阀”

笔者从事舆论监督工作至今也有十多年了, 这十多年来, 笔者收到的老百姓寄来的投诉信不下千件。拆阅了这么多信件, 笔者的最大感受就是:老百姓的投诉渠道太少了!按理说, 信访局是群众投诉的地方, 可是, 群众到上一级信访局投诉的结果往往是被直接转到下一级的政府部门去处理, 而下一级政府处理反馈的结果往往是事情已经妥善解决, 可实际上却没有解决!在这些来信中, 不少群众都表示, 他们是实在没有办法才找到我们媒体, 如果我们不能替他们解决问题, 他们将组织大规模上访, 甚至将用暴力手段解决。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利益分配失衡、收入差距拉大、社会阶层固化等严峻考验, 各种社会不稳地因素层出不穷, 维稳的压力空前巨大, 能否维系社会公正, 给公众一个表达意见、宣泄情感的渠道至关重要。而舆论监督就是一个“社会安全阀”, 可以起到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四、舆论监督是对其他监督方式的有效补充

在我国, 对公权力的监督方式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六大类:代议机关监督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行政监督、司法监督 (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政党监督、公民与社团监督和舆论监督。在这六大类监督形式中, 舆论监督虽然排在最后一位, 却拥有其他监督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一是舆论监督对象更广泛;二是具有更大的及时性和灵活性;三是具有更大的公开性;四是监督的效果更具威慑性。

当然, 舆论监督虽然优势很多, 却不能代替其他的监督方式。在监督公权力运作方面, 代议机关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政党监督被称为“刚性监督”, 因为它们具有一定的强制力;而舆论监督则是“柔性监督”, 不具有强制力, 只能是通过对监督对象形成舆论压力, 从而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才能达到监督效果。也就是说, 舆论监督只是其他监督形式的有效补充, 舆论监督只有和其他监督方式配合, 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由“柔”变“刚”。

摘要:舆论监督到底有什么用, 监督的着力点应该在哪里?这是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对当前舆论监督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自己的核心论点, 那就是, 舆论监督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对公权力的监督。在此基础上, 本文对舆论监督在监督公权力方面的功能体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认为舆论监督是一种柔性监督, 是其他监督形式的有效补充。

关键词:舆论监督,公权力,监督形式,作用

参考文献

[1]深圳罗湖原女公安局长接受男警员性贿赂被双规[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4-12-06/02075131881.shtml.

[2]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37.

[3]王强华, 魏永征.舆论监督与新闻纠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6.

[4]江泽民主席接受美国记者采访[EB/OL].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0-12/03/content_494826.htm.

[5]转引自展江, 张金玺.新闻舆论监督与全球政治文明——一种公民社会的进路[M].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95.

重要功能 篇11

关键词:职业教育;美育;人文素养

我国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大发展时期,发展职业教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职业院校不但要培养高技能人才,更要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人才。在新的教育和社会背景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而切实地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面前。美术属于人文性质的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蔡元培先生在20世纪初就说过:“美育者,与智者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通过美术的学习可以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启发情感,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一、美术学科教学的特点

高职美术学科教育是一门知识面广的综合性学科。首先,美术学科教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有着直接的和间接的关系。然后,教学内容丰富性和多元化。美术学科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可分为欣赏课、绘画技能课和专业造型设计课等等。其次,注重经典与时尚相结合。通过中外经典的美术文化及遗产,诠释美术的重要价值在于人类文明的传承。最后,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基础,注重趣味性、新颖与多样相结合。形式上达到形象、直观、易行等特点,符合高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二、美术教学中美育间接功能的重要性

(一)在欣赏课教学中重视美育间接功能

欣赏课教学是高职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从哲学、美学、美术学社会学等角度对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艺术技巧、思想内容、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批评后所做出的价值判断,侧重于对作品的理性分析、鉴别和判断。以美术鉴赏课程为例。美术鉴赏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艺术课程。对学生审美观念的正确树立,高雅审美品位的培养,人文素养的提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美术鉴赏”课程主要的学习目的就是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使学生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以净化,品格得以完善,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在教学中要紧密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揭示美术规律、介绍美术知识、剖析美术作品、指导美术鉴赏。选择贴近生活并设计趣味性强的课堂活动,不仅从理论上讲授美术鉴赏知识,而且还特别注重提高学生自身的理解、欣赏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会美术的价值,着力于使学生快乐地学习美术,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使美术素养真正潜移默化为自身的素质。

(二)在绘画技能课教学中重视美育间接功能

以“室内手绘效果图”课程为例,一幅绘画习作的完成,需要有一丝不苟和不畏困难与挫折的精神。所以要求学生进行绘画时要一丝不苟,踏踏实实,認真专注,不能只画一半就半途而废。教导学生不论做什么都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执著追求的精神,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对别人和自己负责的人。使学生在提高绘画水平的同时,接受到了意志品质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三)在专业造型设计课教学中重视美育间接功能

诚信是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以“广告设计”课程为例。对于即将从事广告设计工作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它尤其重要。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指出:“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第五条还要求广告活动应当“遵循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商品广告的基本功能是传播商品的信息,而商品的信息必须是诚实可信的。如果这种信息是夸大其词的,甚至是虚假的,消费者就会上当受骗。消费者吃亏以后不再相信这种商品及其广告,该商品和广告就会失去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广告投资者和广告工作者获得了一时性的蝇头小利,而终究要以失败告终。因此,在广告设计课堂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必须在自己未来从事广告工作的岗位上恪守诚信的职责,以对广告信息高度负责的精神,实事求是地宣传商品,使商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建立起高度的信誉,商品才能赢得市场,广告工作者唯此才能出色地完成社会赋予广告事业的各项任务。

三、美术教师应以身示教重视美育间接功能

作为美术教师应深刻理解“美育”的含义,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不仅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要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优秀品质潜移默化学生。殊不知美术教师的教学态度不严谨、业务上的不精湛往往会给学生带来非常消极的影响。从而也就忽视了美育的间接功能。所以,作为美术教师更应该对自己严格要求,加强修养、身正为范、为人师表,用自己精湛的技艺、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感染和启迪学生,教其艺更教其做人、做事。唯有此才能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在他们心目中建立好的形象和声誉。从而赢得他们对老师的信赖感和崇敬心。美育的间接功能才能发挥到最佳效果。

结语

总之,高职美术学科教学,教师在对学生实施美育的同时一定不要忽视美育的间接功能,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高度备课,使学生即能学到美术专业知识、提高本专业技能又能接受高尚情操、人文素养的熏陶,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备独立、创造、自信、拼博进取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质。这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需要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实践和反思。

作者简介:李鹏(1980.2—)女,汉,唐山,职务:教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职称:讲师,硕士,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 :数字艺术

重要功能 篇12

1 被动、伸展及抗阻功能训练的特点及作用

1.1 特点

1.1.1能够对肢体的内翻、内旋及内收, 韧带的拉伸产生良好的作用, 但不会对外展肌群产生作用。如:人体手指的踝关节只能作伸屈运动, 而髋关节、肘关节则能够作内、外旋转运动。所有的肢体伸展运动中都多多少少伴随旋、翻运动, 从理论上来说都可实施被动、伸展及抗阻功能训练[1]。

1.1.2被动伸展运动的表现特点为在远端肢体和机体躯干较远的地方进行运动, 但抗阻功能训练在远端肢体与机体躯干十分接近。但二者都是以近端肢体与远端肢体间相互连接的关节作为圆心进行的。

1.1.3肌肉的向心、离心工作会直接引起远端肢体的内屈、伸展。

1.2 作用

被动、伸展及抗阻功能训练的专项针对性作用很强, 可以有效提升关节肢体内翻、内旋及内收方向的负荷力量、运动功能, 增大关节屈曲运动的开合角度。可用来预防运动创伤, 且具有一定的医疗康复效果。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肢体功能运动障碍, 发挥牵引挛缩肌肉、韧带, 消除肌肉痉挛, 帮助关节恢复活动幅度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拉伸强健韧带、提升肌力、提高关节活动承受力, 进一步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降低运动创伤的发生概率[2]。

2 被动、伸展及抗阻功能训练的原理及分类

2.1 原理

首先, 被动伸展运动主要以近端肢体、关节作为支点, 保持稳定, 再以远端肢体作为可动体, 并将远端肢体的顶端当作受力端, 促使内翻、内旋及内收等内屈力低于外翻、外旋及外展等各种外力, 确保远端肢体充分伸展。可固定近端的肢体, 调控外力强度, 将与之相连的关节当作支点, 并设置相应的助力支持, 确保机体的韧带、肌肉及关节充分展开[3]。

其次, 抗阻内收的功能训练原理和被动伸展运动相似, 不同的是其肢体内翻、内旋及内收等内屈力高于外翻、外旋及外展等各种外力进行一系列内屈运动。外力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 既能用砂袋、弹簧、哑铃、橡皮筋及实心球、肋木等各种外力训练;又能借助自身重量训练, 训练之后, 肢体往复的动作应力会达到关节最大活动力度, 并且慢慢抗阻外力会增加[4]。

2.2 分类

2.2.1被动、伸展及抗阻功能训练可以用在肢体的颈部、肘部、肩部、腰部、踝部、足部、腕部、指部、腿部等各个部位。根据固定肢体的器械及物体种类进行分类, 虽然对肢体哪个部位实施被动、伸展抗阻功能训练, 使用的器械、负重种类大相径庭。但都存在一个相同点即:均需要固定肢体近端关节, 在确保近端关节稳定的条件下开展功能训练。稳定肢体需用固定类型的器材, 而实施被动、伸展抗阻功能训练所用的固定类型器材有:滚栓、绳带及床椅等工具进行外力固定, 同时借助受训练本人自己的力量进行固定[5]。

2.2.2根据肢体运动形式进行分类, 主要从肢体内、外翻, 内、外旋等运动形式进行分类。按照肢体运动形式进行分类实际上揭示了肢体运动的实质原理, 可以很好地利用运动解剖学原理进行训练。

2.2.3依据被伸展肢体的负重物进行分类, 可以分成弹性拉力类型、综合器械辅助类型、重物重力类型及人工辅助类型等[6]。

2.2.4根据肢体训练的具体部位进行分类, 可以分成颈部、肘部、肩部、腰部、踝部、足部、腕部、指部、腿部等各个部位。在被动、伸展及抗阻功能训练的整个过程中, 通常借助肢体运动形式指导训练方法来进行分类, 这样的话能进一步确定需要被训练的部位, 是韧带、关节还是肌肉。并且可以用上述几种分类方法指导相关器材的准备与场地的布置。

3 被动、伸展及抗阻功能训练的方法

3.1 竖脊肌

接受训练的人员需要在训练床上面保持侧卧状态, 其腿部需用带子固定, 腰部以上部位顺着床边沿固定。将附加重力或者上身的重力当作外力, 朝着外力方向侧弯, 促使竖脊肌别动充分伸展, 再通过受训练本人向着另一侧主动抗阻, 开展往复抗阻训练。训练过程中, 通常是向着受力方向一侧弯曲, 停留约 (5~10) s, 与此同时向着另一侧侧弯停留约 (3~5) s[7]。当竖脊肌主动抗阻并恢复至竖脊肌主动伸展时, 竖脊肌开始保持有抵抗的缓慢型伸展运动, 通常一组为 (5~10) 次的往复动作, (5~10) 组是一个训练单元。

3.2 膝关节训练

3.2.1 膝关节、大腿后肌群肌肉

接受训练的人员在训练床上面保持俯卧状态, 臀部、大腿部位需要用带子固定在训练床上面, 膝部要露出床边沿, 踝跟部位拴套橡胶绳, 借助橡胶绳的拉力固定, 顺着腿部方向伸展约45度, 促使腿部与小腿部位在拉力作用下被动伸展。进行来回几次的抗阻训练之后, 伸展停留 (5~10) s左右, 而屈曲停留 (3~5) s左右, 若屈曲还原成伸展, 小腿需要进行有抵抗的缓慢伸展运动, 通常一组为 (5~10) 次的往复动作, (5~10) 组成一个训练单元。

3.2.2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大腿内侧肌群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大腿内侧肌群属于双向内、外旋类型。接受训练的人坐在床上, 小腿自然下垂, 膝关节放置在床边沿外部, 左右膝关节需要分开, 并且和肩部保持同等宽度[8]。分别在左小腿、右小腿的腿踝腕部位拴套一根橡胶带, 和地面保持平行, 向右或者左方向设置拉力固定点。在牵拉拉力作用下, 促使左膝关节、右膝关节与小腿外旋, 大腿可能发生内旋, 再通过训练小腿、膝关节内、外旋进行不断的抗阻训练。训练过程中, 同上内旋 (3~5) s, 外旋 (5~10) s, 从内旋恢复至外旋的过程中, 小腿需要开展有抵抗的慢速外旋活动, 将每隔 (5~10) 次的往复动作定义为一组, 将 (5~10) 组定义为一个训练单元。

3.2.3 膝关节、外侧副韧带、大腿内侧肌群

这种训练方法又可称作“双向内、外旋类型”。接受训练的人坐在床上, 膝关节处于床边缘外, 小腿保持下垂状态, 左膝盖与右膝盖的分开程度和肩部同宽, 同时固定左膝盖、右膝盖, 固定左膝盖关节、右膝盖关节的辅助器械可发挥助力支撑的功能。用一条橡胶带拴套在受训练者的腿踝脚腕位置, 需要留一定的拉伸距离。在训练过程中, 受训练者需要尽最大限度克服橡胶带子的拉力作用而让两种脚分开[9]。确保左膝关节、右膝关节和小腿进行充分内旋, 而此时大腿可能有出现相应的外旋, 由受训练者自己开始重复性的抗阻训练。整个训练过程中, 内旋时间为 (5~10) s, 外旋时间为 (3~5) s, 当从外旋状态恢复至内旋状态时, 小腿需同步做有一定抵抗性慢速内旋运动, 通常 (5~10) 次的往复动作是一组, 而 (5~10) 组是一个整体性的训练单元。受训练者的阻力设定, 内、外旋旋转时间、往复次数主要由指导训练的教练员决定。

3.3 踝关节训练

3.3.1 内侧副韧带、胫骨肌以及踝关节

实施训练的人员脚部着地, 小腿外侧和脚跟部需要固定在柱子上面, 脚的中上方部位需要拴套一根橡胶绳, 这根绳子的拉力固定方式向即足部外旋方向, 和脚保持平行[10]。让脚部的中前位置在绳子的拉力作用下被动旋转, 接受训练的人员实施内翻、外翻的往复性抗阻训练。训练过程中, 外翻停留时间达到 (5~10) s, 内旋为 (3~5) s, 当从内旋恢复至外旋动作时, 足踝部位需要维持有抵抗的慢速外旋活动。 (5~10) 次重复性动作为1组, (5~10) 组为1个训练周期。

3.3.2 外侧副韧带、腓骨肌以及踝关节

外侧副韧带的被动伸展主要是指内翻、内旋, 而抗阻主要是指外翻、外旋, 腓骨肌主要指外翻肌、外旋肌。接受训练的人员小腿内侧、足底部需要同时固定在柱子上, 确保足底部着地起到助力支撑的效果。足中前方用橡胶绳子拴套, 橡胶绳子的拉力固定方向即为足部内旋方向, 其和足部处于同一条平行线上, 促使足中前部位在一定的拉力作用下作被动内旋动作。接受训练的人员需实施外旋-内旋, 外翻-内翻的往复抗阻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 外翻与外旋保持 (3~5) s, 而内翻与内旋保持 (5~10) s, 当外翻以及外旋动作恢复至内旋、内翻动作时, 足踝部位需要开始作有抵抗性的慢速外旋动作。通常 (5~10) 次的重复动作时一个组, 而 (5~10) 个组则是一个训练小单元[11]。受训练的运动时间、阻力设定以及往复次数主要由教练指导员制定的训练计划决定。

3.3.3 踝关节

实施训练的人员要在训练床上面保持仰卧状态, 脚踝部露出床沿, 膝盖部位用带子固定在训练床上面, 脚尖部位用拴套橡胶带固定, 橡胶带的拉力方向和腿部伸展方向呈45度夹角。脚踝部在拉力作用下被动拉伸, 训练者本人的背部曲向一侧进行来回往复的抗阻训练。在训练时背伸展时间约 (5~10) s, 背部屈曲时间约为 (3~5) s, 当背部屈曲动作恢复至背部伸展动作时, 脚踝部位应该实施有抵抗的慢速背伸运动。 (5~10) 次重复性动作为1组, (5~10) 组为1个训练周期。

4 膝关节创伤类型及注意事项

4.1 膝关节创伤类型

膝关节作为下肢的中间关节, 其是一个有一定自由度的关节, 准许肢体远端从根部靠近或者远离, 可在重力作用下承受纵轴压缩工作。膝关节部位附加了第二自由度, 即小腿延长期限长轴旋转, 但只是出现在膝关节屈曲位置。膝关节的主要作用是伸站、屈曲一定度数, 并且在一伸一屈过程中胫骨会出现轻微旋转, 伸直时外旋, 屈膝时内旋。

膝盖部位骨主要由胫骨、腓骨、股骨、髌骨组成, 上下的杠杆较长, 而附近肌肉较少, 是所有运动创伤中最容易发生损伤的关节。膝关节可能发生的运动创伤有:半月板损伤、骨折、韧带断裂等。但是大多数属于慢性劳动损伤导致的滑囊、韧带、软骨及腱膜损伤。在滑雪运动、篮球运动、田径运动、排球运动等相关运动中较为常见。

4.2 膝关节被动、伸展及抗阻功能训练注意事项

首先要明确训练对象, 依照训练对象的不同决定是实施以预防运动创伤的素质功能训练, 亦或是实施运动创伤的康复性训练。二者在训练过程中训练强度、训练时间以及助力支持大相径庭, 需要重视个体检查、评价, 并严格遵照指导教练、保健康复指导人员的要求进行。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4.2.1 依照受训练对象的训练水平是否有所提高, 决定是否增加训练强度、训练数量。

4.2.2需要依据受训练人员的反应开展训练活动, 通常是在受训练人员无明显疼痛感的条件下实施, 初步动作缓慢, 随后慢慢增加活动幅度, 坚决杜绝使用猛烈的暴力运动, 或者冲击运动。

4.2.3训练指导人员要密切观察被固定受训练人员的安全情况, 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4.2.4膝关节的被动、伸展及抗阻功能训练作为防止运动创伤、有助于运动创伤快速康复的体疗方法之一, 其并非唯一康复疗法。训练指导人员完全可以结合其它训练方法开展训练活动, 进而全方位提升受训练人员的运动能力。

5 踝关节创伤类型及注意事项

5.1 踝关节创伤类型

踝关节又被称作“距上关节”, 他距离下肢关节最远, 是一个屈戍关节, 可以伸屈且有一定自由活动度, 平均为 (78±26) 度的活动范围。其矢状面可以控制小腿对于足部的相对运动。因踝关节背部伸展时有较宽的距鞍进入踝穴, 并且胫腓两个骨关节分开, 张开度约是1.5mm, 弯屈非常相近, 所以距鞍很窄的踝关节会出现轻微的松动, 极易导致运动损伤。踝关节的运动创伤从整体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踝部位滑囊炎;踝关节韧带创伤;距骨肌腱外伤性脱位;运动员内踝性疲劳骨折;腓骨肌腱弹响;踝关节骨折脱位;距骨剥脱性骨软骨炎;腓骨肌腱外伤性脱位;距骨骨软骨切线滑折[12]。

踝关节损伤在运动损伤中非常重要, 该伤虽然小, 但却对训练效果产生长期、严重的影响。足踝结构和手部结构相同, 都非常复杂, 由于目前对其解剖、生理功能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楚, 所以对少数伤病也不能彻底了解, 相应地对有效预防、治疗带来障碍。依照现阶段统计分析的足踝部伤发病情况可知, 足踝部位的韧带最易发生损伤, 约占整个足踝部位创伤的78%左右。可以说踝关节运动创伤的多发部位是足踝内、外侧韧带部位, 其中外侧韧带损伤要多于内侧韧带损伤。而关于足踝关节运动创伤的发生部位问题一直是踝关节被动、伸展及抗阻功能训练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5.2 在训练过程中踝关节被动、伸展及抗阻功能训练注意事项

5, 2.1要明确训练对象, 依照具体的训练对象决定对其是采用运动创伤康复训练, 还是以预防运动创伤为主的素质功能训练。因为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法在训练过程中训练强度、训练时间以及助力支持方面区别很大。同时还需重视个体化的检查、评价, 严格遵照指导教练的相关要求展开训练活动。

5.2.2依据受训练人员的反应决定训练动作的速度、如果接受训练的人员有明显痛感, 则训练时动作易轻柔, 随后慢慢提高训练速度、训练幅度。

5.2.3需要在保证被固定受训者安全的前提条件下, 参照受训练对象的实际训练水平不断增加训练数量、训练强度。

6 结束语

在按照上述的各种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时, 受训练者的阻力设定、往复次数以及训练时间主要是由康复保健人员、教练员等人依照受训练者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科学的训练计划、定期检查训评价练效果, 在此基础上, 根据体育治疗、运动医学等相关教科书的规定开展的。当前国内很多人士研究运动创伤的治疗、康复, 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关于防止运动创伤, 进一步提升运动功能的研究著作较少。本文主要阐述了膝关节、踝关节被动、伸展及抗阻功能训练方法, 能够有效锻炼膝关节、踝关节肌力, 拉伸强健的韧带, 提升其内旋、内翻, 外旋、外翻的运动功能, 负载重量以及伸屈开合的角度, 进而提升膝关节、踝关节的自我保护能力, 有效预防运动创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方灿.康复性体能训练的理念和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 2006, 1 (3) :56-57.

[2]张献辉, 李娟.有氧运动、抗阻训练与2型糖尿病康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0, 4 (5) :72-73.

[3]常莉伟.康复性体能训练的理念和方法[J].东方企业文化, 2012, 5 (22) :176.

[4]张路萍.被动伸展与抗阻功能相结合的训练方法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7 (5) :216-217.

[5]李明, 何玲.篮球运动中膝关节髌骨劳损的体育康复方法[J].科技资讯, 2007, 3 (8) :96-97.

[6]王丽, 马嵘.抗阻训练运动处方研究进展[J].中国体育科技, 2007, 4 (3) :107-108.

[7]张路萍.膝关节被动伸展性抗阻功能训练方法的特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8 (30) :113-114.

[8]王惠.城镇中学体育特长生运动损伤及其处理对策[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9, 3 (5) :133-135.

[9]张路萍.踝关节被动伸展性抗阻功能训练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4, 6 (3) :85-86.

[10]李贺龙.山西师大体育学院篮球专修运动损伤现状的调查研究[J].科技风, 2009, 3 (4) :133-134.

[11]郭长林.田径百米项目训练方法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4 (21) :141-142.

上一篇:故障处理办法下一篇:高新科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