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使命

2024-08-03

重要使命(共9篇)

重要使命 篇1

当今, 我们正处于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 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 强调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具有特殊的意义。价值引领是立德树人的根本, 教师是人类德行的守护者, 守护人类值得为之奋斗的三大法宝———真、善、美, 守护那些具有永恒意义的价值。教师无时无刻都不能忘却自己作为学生成长领路人的职责, 对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影响和引领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价值引领和价值观教育

现代知识论告诉我们, 所有学科的知识就其结构而言, 都可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揭示的是知识的表层意义, 即知识 (语言文字符号) 本身的描述性或解释性意义, 它所反映的是“物理世界、社会世界和观念世界的对象、情境和概念”。深层结构则是蕴含在知识中的一种价值倾向, 它揭示的是知识的深层意义, 即知识背后的文化意义和价值态度, 它所反映的是人的精神世界、价值世界。就语文学科而言, 任何文本都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具体实在的文学层面, 叩问作品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另一个层面是博大精深的哲学层面, 揭示人的自我存在, 探索人生的价值意义, 展开对生存世界的理解[1]。”为此, 学科知识的教学过程, 必定同时是意义习得、价值引导的过程,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教学的基本规律。当然不同学科的文化意义和价值指向有所不同, 因而对人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培根对此有过精辟的表述:“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强调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 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 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总之,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 相对于其他学科, 语文 (文本和课程) 所具有的丰富人文、道德、思想、文化内涵, 使其对学生思想的碰撞、价值的澄清、心灵的净化、人格的陶冶是其他学科所难以企及的。教师一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 充分地挖掘语文文本和课程所蕴含的价值观的素材。

二、要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进行价值引领

价值引领不能凭空进行, 它要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有机进行。价值引领从“正面”的角度讲, 就是价值引导, 直接引导学生接受社会认可的主导价值观;从“侧面”的角度讲, 就是价值澄清, 即对学生不正确、片面的价值观进行澄清。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多种理解、对问题的多种解答和对生活的多种体验, 尊重学生的独特思考、见解和表达, 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体认识和看法的局限性、片面性, 因而在文本解读和交流讨论中善于倾听他人意见, 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超越, 汲取他人有益看法和观念。有的教师在尊重多元解读观念的影响下, 对学生的问答要么未置可否, 要么一概肯定, 结果导致了价值观上的混乱。从文本解读的角度讲, 这是一种误读, 即不顾作品的意义 (作者的本意) 和“文本价值”, 而随心所欲的“自由理解”。

那么究竟怎样在文本解读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呢?我们来看看几个案例:

案例一:孙悟空和白骨精的执著[3]。

这是窦桂梅老师执教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三打白骨精》一课的教学片断:

生:我觉得白骨精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她很顽强, 很执著, 很了不起。 (笑)

师:啊 (想了一下) , 那你说说白骨精这么执著的目的是什么?

生:要害唐僧, 要吃唐僧肉。

师:那怎么评价白骨精的这份“执著”呢?

生: (想了想) 反正她是不达目的不罢休。 (笑)

师:好, 你先想想, 一会儿再和你聊这个问题。

(十分钟后, 学生评价孙悟空)

生 (认为白骨精执著的女孩) :孙悟空对师父有求必应, 有情有义, 很执著!

师:你说孙悟空执著的目的和白骨精执著的目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孙悟空的目的是善的, 白骨精是恶的。

师:你真是“善恶分明”啊!那么, 现在请你结合妖精的“无心向善”谈谈妖精的执著。

生:妖精的执著用错了地方, 所以下场罪有应得。

师:妖精的执著, 不是智谋, 而是不择手段的害人阴谋!方向错了, 方式再好, 那也是南辕北辙! (掌声)

案例二:《尊严》[4]。

人教版语文教材有一篇题为《尊严》的课文: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和一群人逃难, 沃尔逊镇的杰克逊大叔开仓救济大家时, 所有逃难者都狼吞虎咽, 唯有哈默坚持先劳动后吃饭。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你别看他现在一无所有, 将来他一定是个富翁, 因为他有尊严。”

带学生细读课文后, 我问道:“哈默有尊严, 请问那些逃难者有没有尊严 ? ”大家脱口 而出 :“没有!”

我吃了一惊。一群骨瘦如柴的逃难者, 不偷, 不抢, 接受了别人的救济, 就没有尊严了吗?乞丐, 是困境中的人, 也有人的尊严。当我追问“你们有没有尊严”时, 大部分孩子都说自己有, 也有些孩子没吭声。我问一个不吭声的孩子:“你为什么没有尊严?”

“因为我成绩很差, 常常被人瞧不起。”

那一次, 我惊呆了半天:一个孩子仅仅因为学习成绩不好, 就认为自己没有尊严。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我无法直接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尊严, 但我那天明确地告诉所有孩子, 所有人都有尊严, 乞丐有尊严, 成绩差的人有尊严, 罪犯也有尊严。

可见, 价值引领的关键在“引领”两字, “灌输”不行, 简单“否定”也不行, 因为, 从学生的角度讲, 价值观的形成毕竟是一个自主建构并自主选择的过程, 价值引领只能以合乎道德的方式进行。而灌输是以不道德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正如柯尔伯格所说的:“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 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说它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 是因为合乎道德的教学意味着尊重儿童正发展着的推理能力和对他们所学内容的评价能力。[5]”道德灌输恰恰是无视儿童正发展着的推理能力和对他们所学内容的评价能力, 毫无选择余地地向学生强行灌输道德原则, 这显然违背了道德自律和自由的基本精神, 因此, 它是不合乎道德的, 是不道德的道德教育[6]。道德的方式是尊重学生的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道德的方式是吸引人的方式, 从学生的特点出发, 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育, 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发展;道德的方式还是文化的方式, 让学生浸润在文化中, 陶冶情操, 培育健康心灵, 从多元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以文化引领学生的道德发展。不可忽略的是, 道德的方式并不排斥严格的要求、必要的批评, 恰恰是严格要求和必要的批评让学生有明确的道德判断和价值澄清[7]。

其次, 价值引领要紧密结合文本内容和意义有机进行, 体现有机性、渗透性和衔接性, 切不可离开文本的主旨进行所谓的“价值引领”。那样, 只能把学科教学中的价值引领引入歧途, 滑向种种“误区”。以语文学科为例, 种种误区表现在:第一, 架空分析。就是弃置课文于一旁, 不是从语言文字内容中去挖掘丰富的价值蕴涵, 而是从课文中抽出一些所谓道理空讲一番, 直接灌输, 这样的价值引领失去了停靠点、着落点, 是没有意义的。第二, 生硬联系。有的教师热衷于借助课文中的人和事借题发挥, 对照、检查、批评班级学生, 让语文课成了变相的班会, 把价值和思想教育变成惩罚学生的手段。第三, 人为拔高。表现为对文本的认识和解读脱离事实和常识, 望文生义、穿凿附会、无限上纲。如一教师在上《卖木雕的少年》一课时, 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他笑了, 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解读为:“这洁白的牙齿, 代表了中非人民深厚的情谊, 也代表着黑人少年纯洁的心。”这样的解读显然是望文生义、人为拔高。它表面上是深层次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 发现文章的“微言大义”, 其实是教师解读教材时的一厢情愿, 是对文本的“误解”[8]。

三、教师要树立全面正确的价值观并着力提高自身的价值判断力

价值引领要结合课文教学有机进行, 但价值引领的主体毕竟是教师, 教师自身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力显然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前提。为了有效地引领学生的价值观, 教师一定要树立全面正确的价值观并着力提高自身的价值判断力。有学者把价值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人道价值, 包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以及人的尊严、自由、权利等, 它是主体自身的内在价值。二是规范价值, 包括社会的民主、平等、正义等, 它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结构性价值。三是效用价值, 包括人的效用价值与物的效用价值, 它是客体对于主体的功能性价值[9]。

教师要充分理解各类价值的内涵和意义, 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和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解、价值准则, 这样才能以鲜明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立场引领学生、启发学生, 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需要强调的是, 在价值多元和社会实践日趋复杂的今天, 要引领学生做出理性的、正当的、合适的价值选择和判断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在这样一个价值多样的时代, 一个人接受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和实践什么样的价值原则已经远远不是他筑她的童年经验或所属的社会群体可以决定的, 他筑她必须在多样的价值观念或原则体系中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与选择, 因此, 他筑她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价值理性[10]。”这里的价值理性实际上就是价值判断力。“未经理性审查的价值是不值得追求和实践的”, 教育教学中如果缺乏理性的观照, 缺乏价值判断的基本能力, 那么价值引领可能沦为一种盲从、失去正确方向, 甚至沦为“非价值”或“反价值”的误区。所以, 就像教师要清晰全面地掌握本学科知识和能力一样, 教师也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各种价值并拥有价值判断能力。

总之, 教师要具有强烈的价值教育的使命感, 将学科教学过程作为重建人的价值理性的育人过程来看待, 既充分挖掘文本蕴含的价值资源, 又言传身教, 发挥示范作用, 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内容, 并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价值分析、判断与选择的能力, 逐步成长为主流的、正确的价值的信仰者和践行者。

参考文献

[1]孙艳, 袁卫星.诗意的呼唤和语文的回归[J].师道, 2002 (12) .

[2]培根.培根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8.

[3]赵芹, 袁开文.阅读教学呼唤智慧理答[J].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2 (12) .

[4]刘发建.对无趣的教育充满警惕[N].中国教育报, 2013-9-10.

[5]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5.

[6]杨孝如.道德的道德教育:学校德育的伦理回归[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 (2) .

[7]成尚荣.让道德意义在课堂里流淌[J].人民教育, 2013 (23) .

[8]励常林.语文教学少些“微言大义”.小学语文教学, 2012 (22) .

[9]刘晓明.视觉融合:心理教育中的价值问题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10]石中英.价值教育的时代使命[J].中国民族教育, 2009 (1) .

重要使命 篇2

敬爱的党组织:

20xx 年 xx 月 xx 日我光荣的被党组织吸收,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有收获也有不足。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和工作,现将一年的搜下汇报如下。请同学们和老师们评议。

作为班级的的一员,在班级里我做到了:

第一、在学习上,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做到不旷课、不挂科,做到有事请假、争取做一名优秀学生。首先,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好作息时间,分配好学习、工作、娱乐的时间。其次,要保质保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对待考试,考前认真复习。另外,积极阅读有关书籍和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搞好师生关系,师生相处得融洽和睦。服从班组织安排,积极参与班里及院里的活动。

一、在思想上,我通过对党的知识的学习和积极的参与团内的各项活动,让我更深刻的了解到作为一个预备党员的光荣。我认识到党员负担着为实现我们党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大历史任务,要实现这些任务,目前的阶段主要做的事情是努力学习,积累更多的知识以便将来能够成为共产党员。

二、在生活上,尽量与舍友、同班同学搞好关系。广交朋友,结识一些高年级的师哥师姐,向他们请教学习、工作、生活上的问题。因家庭原因,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不让辛劳父母继续为我的学费、生活费发愁,寒假期间我做过很多的兼职工作,做兼职既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又能接触社会,大大开阔了我的视野,锻炼了我的交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也让我更自信了。

总的来说,做为一个大学生:

第一,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我应该明确的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重要使命,进而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有条件就要努力加快发展自己,充实自己。

第二,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我应该不断地解放自己的思想、更新自己的观念,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思想氛围和舆论环境。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我们要不断的创新,以此来更好的发展和适应当代的不断变化,从而能够更好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的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第三,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我应该更加努力的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多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科学的发展,就是要让我能够从思想上真正的有所觉悟,从行动上真正的有所实践,而不是单一的、片面地去强调科学的重要性,而是通过我的实际行动,来证明科学发展的正确性,同时也能够使我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以上是我对个人观点的阐述,虽然在预备期的一年中我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不多,我也深知自己还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例如在和同学之间进行工作方面的沟通中,我不够的积极主动,并且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并没有更多的严格要求自己,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此致

敬礼!

汇报人:考试吧

重要使命 篇3

人格是指做人的基本准则或品格,良好的人格应该是健康的、合理的,符合人性的。歌德说:“对于每个时代来说,无论是地位卑下的民众或奴仆,还是生活中公认的胜利者,他们作为尘世间的凡人,其最高的幸福仅仅是人格。”人格教育是旨在塑造健康人格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

在社会急剧变革、观念多元化的当今中国,青少年的人格培养变得富有挑战,又充满机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理想信念缺失,缺乏诚信,社会公德意识差,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蔑视生命,抗挫折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影响严重,沉迷于网络等。以上青少年的人格缺失并非其自身造成,深究一下,我们发现造成青少年人格缺失的原因错综复杂,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以求对症下药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

一、青少年人格缺失的原因

1.家庭教育环境因素

家庭因素对子女人格发展、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的巨大影响已成为心理学界和心理卫生领域的共识,一位人格心理学家说过:“家庭对人的塑造是今天我们对人格发展的基石。”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人格特征、行为方式和自我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均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独生子女家庭模式普遍存在,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往往是过度保护,容易导致孩子长大后由于以自我为中心,抗挫能力差而产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其次是离婚率增加,单亲家庭的增加也增加了“问题儿童”出现的可能。此外,因父母外出务工,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也是儿童人格教育的不利因素。

2.社会多元文化因素

当今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势必会推动理想人格的总体进步。理想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的盛行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社会上商家唯利是图、弄虚作假、违法乱纪,作为人民公仆的很多政府官员在民众心中的形象是贪腐奢侈,以上社会现象无疑给了青少年极大的伤害,使青少年的人格塑造步入误区,失去自我。

3.学校教育的原因

应试教育在中国大行其道,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往往导致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理念主导着学校教育行为,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缺乏真正的素质教育是青少年人格不健全的重要原因之一。学校在政治思想、道德认识的教育当中,在目标和方法上偏重于认知的灌输,未将道德品质当作一种内在的人格特征来培养,导致学生知行脱节,缺乏民主的态度与科学的精神,最后出现心理和行为偏差。

二、对青少年进行健康人格养成教育的对策

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小学时期对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雏形具有重要的心理学价值。由于现代学校教育所具有的专业优势,在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的过程中,思想品德课应该将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当成自己的神圣使命,为培养青少年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的人格做贡献。要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1.学校、教师层面

学校及教师应树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转变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质量观,树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展个性特长的质量观,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评价体系,建立一种不仅关心学生成绩,更关心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机制。同时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要加强对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专业水平,让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并积极探索开展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工作方法和机制,发挥应有的示范作用。

2.思想品德课对学生健康人格养成的作用层面

思想品德课作为专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在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塑造健康人格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使命。人格的养成教育是内化与外化的统一,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使知、情、意、行等要素有机地形成合力,就能引导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格。作为思品课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人生的指路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美好的生活。”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多次涉及理想,特别是九年级第四单元第十课,更是专门设置一个框题向学生传授理想作用及实现理想的途径和方法。当代青少年受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普遍缺乏理想和信念。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身先士卒,以课本内容为切入点,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在追求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案例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选中的案例既应该有一些伟人因为有崇高的理想而成就自己人生实现自身价值的事实性描述,又包含着启示学生去思考的问题,用问题去启示学生思考树立正确理想的意义及实现理想的途径。还可以采取以学生为主进行课堂讨论的方式,通过课堂讨论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自由讨论、激烈争辩的气氛中求得共识,提高教学效果。

(2)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也是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所谓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场所、公共事务、公共行为、公共角色和公众关系中的道德,其中特别指人们要共同遵守的那些道德原则和规范。社会公德透过人的言谈举止以及一些“细微末节”映射出一个人、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文明状况。从涉及公德的日常行为方面着手,思想品德课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遵守公共秩序意味着对法律、法规、纪律、习惯、风俗等的尊重,意味着个体与社会的合作态度;第二,从礼貌待人,讲究礼仪,在衣着打扮、言谈举止、人际交往中自尊自爱,并尊重他人,待人以礼、处事文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八年级第四单元第七课专门强调礼貌礼仪的重要性及对学生的具体要求;第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友好相处已成为现代人应有的意识与道德要求;第四,爱护环境,保护生态。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义不容辞的基本公德。思想品德课教师一定要用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手段,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树立环保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落实环保行动,过低碳生活,争取做一个合格的现代社会公民。社会公德的内容还有很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好好抓住教育中的点滴,随时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热点,言传身教,让学生的公德与私德构成有机统一,减少内心冲突,对塑造健康人格大有裨益。

(3)加强中学生的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中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求人格的独立性、创造性和主动性,需要有独立的自主意识,积极进取精神,勇敢的开拓意识。这些优秀的人格品质,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逐渐形成。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有大量的章节涉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的素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比如利用“做情绪的主人”这一章节,专门对学生进行情绪控制训练,利用“挫折是一把双刃剑”,专门对学生进行耐挫力的训练,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到挫折难以避免,我们应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挫折,用科学的方法、清醒的头脑来战胜挫折。通过专门的心理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

总之,在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必须转变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以人为本,把人格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紧紧地糅合在一起,从而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优势。胡锦涛同志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领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思想品德教学中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也是中学生人格塑造中所要坚持的思想和信念。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首先要做到的是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其次是重视学生的心理和现实需求,帮助学生解决个体需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为学生形成适应社会需求、适应自我发展的知识能力结构提供自我选择的机会和空间,塑造健康人格,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要使命 篇4

一、现代学校重要使命是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教育就是对人的习惯培养, 关系到核心素质的养成。为此, 在让人学会做人的小学阶段, 学校教育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好的行为习惯培养。

1. 培养好习惯, 是学生健康、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培养好习惯是管孩子一辈子的教育。培养一代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是保证他们健康发展、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对于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是一项奠基性的基础工程, 可谓百年大计。少年儿童时期是一生发展的奠基时期, 又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期。人们常说, 忘不掉的是素质, 而习惯就是忘不掉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 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来看待习惯问题, 研究培养好习惯问题, 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 培养好习惯, 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注重品行培养, 激发学习兴趣, 培育健康体魄, 养成良好习惯。”坚持以育人为根本,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以促进公平为重点,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新的目标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就是必须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公民。让现代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既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也是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从小养成好习惯, 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是重中之重。小学生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是他们道德养成的重要标志与终身发展基础。

3. 培养好习惯, 是解决当前学生教育现状的重要课题。

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 目前在小学生中, 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对他人、集体, 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意识, 进而形成了不良的习惯。例如:在校表现出随地吐痰、乱丢垃圾, 懒于改正错漏作业甚至拖拉作业的习惯, 特别是对班集体漠不关心, 自私自利。这就为学生在校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教育中极大的张扬和提升学生的自主性、自主意识, 这并不是要让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 而是针对现阶段学生出现的一系列不利于学习与发展的“症状”、种种不良的习惯, 需要的不是口号式的说教, 而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与之相匹配的教育实践。同时, 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存在, 影响着学校文明教育的实施, 也制约着中国未来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只有在教育中培育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聪明智慧的头脑、高尚道德情操的未来现代人, 才能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和创造精神。

4. 培养好习惯, 是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钱学森同志临终前最最忧心的是———“中国什么时候能培养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急需的创新型杰出人才?”这一问给我国的基础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课题, 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 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 引导学生在师生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不断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等, 其中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 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 获取和完善独立探索中的未知, 矫正自主学习中某些心理偏差和行为偏差更是势在必行。这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也是未来社会的科技化、国际化、民主化与多元化潮流下要求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规格和要求。

二、培养好习惯的工作原则

任何一种教育方式对人才的培养, 都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实事求是、科学灵活地把握条件的变化。小学进行培养好习惯研究工作, 同样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小培养好习惯, 要遵循以下原则:

1. 方向性与时代性的原则。

把培养好习惯与学生的发展、生存、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建立现代的人生观、世界观。网络环境下的新时代, 为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前进, 德育要培养人的好习惯, 及时寻求新的教育内容、新方法、新模式已势在必行。

2. 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培养好习惯的研究要用科学的思想、理论进行指导, 用科学的方法、手段进行操作, 使调查、实验研究等都处于科学严谨的状态中进行。我们研究人的好习惯的形成, 创立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加以推广的“小学培养好习惯”体系, 因而, 在研究中必须显示出较高的易为他人仿效的可操作性。

3. 整合性与循序渐进的原则。

人的素质与好习惯的形成具有全面和谐的特点, 素质的组成部分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整体功能, 处理好各学科之间、各活动之间以及课内、课外之间的关系, 组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教育整体, 有效地影响学生形成好习惯。在实施中, 以“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多反馈”对教育过程多设台阶、分层递进, 稳定有序地完成好习惯的培养。

4. 主体性与激励性的原则。

素质教育把开发人的潜能,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 养成好习惯作为本质特征, 其实质是尊重、发挥、完善学生的主体性, 这就要求我们把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良好习惯的培养转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使学生全面、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同时我们在工作中坚持引导、表扬、鼓励为主, 使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发展的乐趣, 启动学生的内驱力, 树立自信心和进取心, 养成好习惯。

5. 实践性与创新性的原则。

培养好习惯要创造环境和必要的条件, 鼓励师生敢于实践, 勇于实践, 在实践中养成主动思考、认真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同时, 教师尽可能多地提供给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究的机会, 给学生一些富有探索的实践任务, 拓展学生主动探究的时空, 使学生能够大胆质疑问难,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善于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识, 形成比较稳定的探索、创新意识, 养成创新的好习惯。

三、培养好习惯的研究基本内容

“培养好习惯”就是培养学生做人的核心素质的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 综合多种教育方法, 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 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好习惯的内容十分广泛, 重点围绕育人这个中心, 从实际出发, 从小抓起, 从一点一滴做起, 因为好的习惯养成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 却蕴含了足以改一个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

一是小学培养好习惯研究的适应性。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生的价值取判断与取向和行为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就要求我们要适时调整培养好习惯内容, 使其为学生所认可、接受。要将学生个体差异、学校教育现状、学生家庭情况、社会环境变革更新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进行特别关注, 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多渠道、全方位研究, 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业, 更要注重每个学生的品质、情感、个人条件及特长、应变能力、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及个人价值等方面全面的提高, 从而力争在习惯上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教养、有竞争力、有良好心理素质的现代人。

二是小学培养好习惯研究的长期性。培养好习惯研究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需要教育者持之以恒, 需要主题教育有张有弛, 需要活动设计错落有致, 需要工作管理井井有条。要加强教育目标建设, 将小学培养好习惯研究纳入学校规划, 小中有大, 注重学科渗透, 每月一个中心, 每两周一次阶段性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 形成全员辅导制网络;加强制度建设, 使广大教职工进一步明确培养好习惯的重要性、实际性、时代性, 这都是很好地进行小学培养好习惯的方法, 但都需要很长的周期性。

三是小学培养好习惯研究的生活性。事事皆教育, 教育的内涵就在于让学生的人格在一件件生活小事的体验中升华生成。因此, 培养好习惯必须回归学生现实生活, 围绕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特点及社会的实际育德。我们从小学教育实际出发, 着眼师生发展, 在育人中提炼出“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学生健康成长十个基本好习惯”, 即 (1) 诚实守信, 说了就做的习惯; (2) 遵章守纪, 严守规则的习惯; (3) 文明礼貌, 微笑待人的习惯; (4) 尊重他人, 耐心倾听的习惯; (5) 团结友爱, 乐于合作的习惯; (6) 勤俭节约, 不乱花钱的习惯; (7) 科学安排, 计划做事的习惯; (8) 主动学习, 勤思善问的习惯; (9) 热爱运动, 天天锻炼的习惯; (10) 保护环境, 不扔杂物的习惯。

在实践中, 结合学生思想与行为实际, 我们重点抓好做现代人的养成教育和学习、生活、做事等好习惯的培养,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培养好习惯的实施策略

1. 以学生发展为目标, 确立办学育人新理念。

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在办学育人中首先建立“以德立校、和谐育人”的校长理念。以德立校是在尊重、关怀、体贴中, 使教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发挥。将和谐融合在现代学校内涵和办学育人及核心素质目标的构建上, 在促进队伍、方法、环境和谐中, 实现整体上最优化, 建成现代学校教育的生态系统。其二是实施价值领导, 建立以核心价值理念为指导的价值体系。我们形成了系统的“创建现代学校, 奠基幸福人生”核心理念, 培育了“底气、文气、正气、大气”的二实验人气质;提出了“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办学目标, 确定了“培养面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

2. 以育人为本开展现代学校的环境文化创设。

一是系统进行学校校牌、校服、校徽、校旗、校标等学校标志性物品的CI设计。二是建设了雕塑、建筑小品、假山水池、蔬菜园、百果园等人性化、园林式的育人环境, 使师生在分享幸福中既注重习惯养成又获得愉悦成长。三是在建设学校行为文化中, 规范了升旗仪式、开学典礼、节日纪念教育活动等, 组建了学生社团, 定期举办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等特色活动。四是建设学校观念形态文化及制度文化, 把师生认可的办学理念、校训、教风、学风等装饰上墙入栏, 使其逐渐化为师生共同的追求与自觉的办学育人行为。

3. 以现代人养成为重点, 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学校加强现代人养成教育研究, 建立了现代人养成教育目标体系。在一人一岗的自主管理实践、道德早餐、对口实践班、城乡手拉手、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评比、“和谐杯”主题班队会评比等常规教育习惯养成中加以落实, 收到很好的教书育人实效。坚持全员德育, 开展德育沙龙、特色班级建设、班主任博客、班主任培训、班主任专业化工程等, 使班主任成为学校育人中的德育主体。通过学生自主管理的“雏鹰淘宝回收公司”和“小小少年气象站”等方式, 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好习惯。发挥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沟通、协调、配合优势和作用, 实现了家校之间的无缝对接。发挥网络德育的优势, “手指尖工程”案例获吉林省德育案例特等奖, 吉林市中小学网络文化建设现场会在我校召开, 推广了我校的经验。

4. 以学习习惯培养为中心, 全面深化教学改革。

现代课程建设是现代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我校在现代学校建设课程设置中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和显性校本课程等。开设经典系列课程, 筑牢学生中国根;深化科技课程,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开发综合实践课程,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进行个性化学科课程, 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重视学科中教书育人, 培养学生的预习、倾听、表达、书写、读书等习惯。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核心进行教学精致化管理创新, 开展了“一听二讲三设计四课”校本教研工作;开发了教师共性平台和个性平台相结合的电子备课系统;开展“优质常态课”评比,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进行现代教学模式创新, 构建了“一主二合三分”教学基本模式;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完善评价体系, 进行教学评价创新。在养成教育中, 坚持不懈地反复抓、抓反复, 在反复中升华, 养成学生良好的读写算的学习习惯。

5. 以“露一手”为平台,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读书活动露一手, 是学校在每年“世界读书日”举行的“同享书韵, 共闻书香”读书活动。数学技能露一手, 以校本训练为载体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劳动技能露一手, 定期开展学生生活技能的展示。体育活动露一手, 学校保持和发扬篮球传统, 开展大课间篮球操、篮球进课堂研究, 校篮球队连续28年参加全国比赛, 成绩优异;乒乓球代表队参加中国和新加坡乒乓球友好文化交流……学校获省体育传统校、全国体育达标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称号。艺术活动露一手, 中央电视台分八期对学生的“露一手”情况 (下转第72页) (上接第56页) 进行播出。

6. 重视教师的习惯教育,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学校以“三学一建一创”为载体, 加强班子的“官德”建设, 强化了价值领导和价值领导力的提升。加强现代教师队伍建设, 依据“全心全意抓队伍, 聚精会神提质量”的要求, 实施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 通过搭台子、铺路子、压担子、做样子和“三功一绝”训练、科研课题成果发表、有效课堂教学、教师基本功竞赛、教材达标测试、外出学习等多种方式促进教师整体的大发展, 收到育人的大功效。学校重视教工文化建设, 开展了和谐团队评比、团队拓展训练, 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坚持为教工体检, 开展跳绳、踢毽、推拍球、演讲、工间操等文体活动, 增强了教师的体质, 提升了教工的幸福指数。还通过《教师师德育建设要求》规范教师的言行, 形成教书育人的好习惯, 使教师做到为人师表。

五、对现代人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再思考

学校经过近几年的研究, 建立了培养好习惯的育人目标体系, 建构起了与学生及其生活紧密相连的培养好习惯课程内容, 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由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 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途径, 有效地培养了现代人的好习惯, 促进了现代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推动了现代学校的建设。培养好习惯是现代学校建设的重要课题, 为了强化改革, 加强现代学校建设, 下一步要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化“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思想, 强化使命感, 把培养好习惯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之中, 进一步细化培养好习惯的目标, 突出培养目标的现代性、与时俱进, 分年级分阶段逐项实施, 实现“三化”要求。

二是把好习惯培养作为现代学校教育研究重点, 强化其实践, 在实践中要不断地反复抓、抓个别, 这是重中之重。开展系列研讨和交流活动, 将研究内容与目标分解, 因材施教, 抓好个性化教育, 具体落实到学校各部门的各项管理与组织活动中, 做到人人都参与、个个有研究内容, 具体落实到人头。

三是加强学习, 开阔视野, 不断提高习惯养成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注意过程资料的积累与升华, 抓好典型引领与深化与发展。

四是建立健全现代学校研究管理的新机制。有了整体的科学管理, 有了健全的评价机制, 才能保障校本培训的顺利进行。学校在培养好习惯中推行全程管理、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和评价管理, 将研究工作纳入到教师、学生等整个评价体系中, 实现系统化。

重要使命 篇5

2008-06-19

大连理工大学召开的“第十四次本科教育教学研讨会”是一次更新教育观念、统一认识、会对我校今后本科教育产生深刻影响的重要会议。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对民族、社会和未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宽厚的知识基础、突出的能力潜质、优秀的综合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成为先进思想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捍卫者和引领者以及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导者”的精英人才。形成基于通识教育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为特征的培养模式,以研究性教学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以较完全学分制为特征的管理模式。站在学校发展的新起点,树立精英教育的科学理念,落实培养精英人才的各项措施,对加快我校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坚持精英教育的科学理念

明确培养精英人才的历史使命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快研究型大学建设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指出,研究型大学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地,是自主创新的国家队,是培育和发展先进的创新文化的发源地。从时代的要求来看,精英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精英教育培养的精英人才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来看,作为孕育科技,集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为一体的高等教育,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人的个性发展的需要来看,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精英教育满足了一部分出类拔萃的学生与杰出教师在宽松的环境中探索高深学问的需要。

精英教育是国家培养英才的一种教育理念和行为模式,是一种优质教育过程,通过整合研究型大学高水平的教师、高水平的学科、高水平的科研、高水平的管理等优质的教育资源,面向全体本科生实施高水平的全面素质教育和个性培养,使学生具备在未来成长为精英人才的潜质。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是我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根本任务和光荣使命。

本次教育教学研讨会明确了精英教育的理念,是广大教职员工认识上的一次升华。在教育观念上,要提高对精英高等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精英高等教育在大众化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坚定不移地推进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要构建学习型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立身社会后能够具备很强的自学能力;要构建素质型教育,培养学生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从容面对社会各种困惑、矛盾和问题,让学生“学会生存”,立身社会后能够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要构建开放型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与人合作、面向社会的能力,共享人类文明成果,共享社会各种资源,让学生“学会合作”,立身社会后能够具备很强的创造能力。要使学生既领会“立人之道”,又精通“做事之法”,更要使学生学会思考、善于创新,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既要注重精英人才共有特质的培养,同时也要给学生留有个性发展的空间。在既有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建立新的人才观,明确新的培养要求。强调精英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先导性和基础性,强调培养精英人才适应国际竞争环境的能力。

培养精英人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的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的载体,在研究型大学这种密集型组织中的作用更显突出。研究型大学的内部特征之一就是汇聚知名学者、一流教师队伍。教师作为教学与科研活动的直接承担者和中坚力量,构成了研究型大学人力资源的主体。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建设一流的学科,也无法提升研究型大学必须具备的创新精神和科研创新能力。因此,创建研究型大学必须还要有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

从总体上看,我校学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师资队伍综合素质高,科研创新能力强,承担了国家许多基础性、战略性、综合性、前瞻性的科研项目,是国家知识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由于研究型大学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创造性人才培养上承担的崇高使命,使得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关键环节。

教师作为教学与科研活动的直接承担者和中坚力量,构成了研究型大学人力资源的主体。

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无法提升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现有基础上,要把培养教师创新能力和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核心竞争力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提升教师学历学位层次、改善学缘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学科交叉,以适应研究型大学对师资建设的需求,也是将学校的科研资源、科研项目和前沿成果更好地融合到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以使高水平科研对教学过程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体现的前提。本次会议也明确了本科教育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基石,本科人才培养是学校的基础性、战略性的首要任务,要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和高水平教学团队在本科教学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为精英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保障。

科学规划

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培养新体系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实施精英教育,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由于在窄口径专业教育体系下的按专业招生、按专业培养的模式,不符合研究型大学精英教育的特点和要求,今后将按照“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要求,实行按大类招生、按大类培养。我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与积累,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而有效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保证学校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由于培养质量也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变化和提高要求,培养体系也将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改进。因此,本次会议提出了“2008-2011级本科专业大类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按照“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实施方案。化工学院近年来在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思考和实

践。学院与时俱进,树立了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理念,建立了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要适应时代要求、适应知识经济要求和适应国际人才市场要求的教育观念,对人才培养体系在操作层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有效的实践。为了适应人才市场的多元化需求,提出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创造了能够按照研究型、复合型以及工程型人才三种模式进行培养的环境和条件,并制定一套合适的教学管理制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然进行分流,都能够按照自身的特长和学习兴趣选择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人才模式。

按照本次会议提出的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因材施教、重点培养”的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以“基于通识教育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为主要特征的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和专业教育三层次培养模式,应从制定实施培养计划入手,制订具体、合理、有效、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对于理工学科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进实验室、早进实验室;同时鉴于目前许多实验室的实验指导队伍层次、素质参差不一的情况,除了学校不断改善实验室人员结构和编制问题以外,还应鼓励让更多的、较高层次教师多投入到指导实验的教学环节中去;在经费上继续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今后按大类招生后,把通识课程打通,有利于学生人文社科和其他“隐性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对学生加强理想道德教育;今后专业课口径要进一步拓宽,到了毕业设计和论文阶段再确定具体方向;考虑专业教育可以与通识课程贯通,可考虑毕业前两年明确学生研究主方向、下发给学生毕业论文题目,并列出相应所需学习的相关课程,可使学生的专业学习有的放矢;为了对学生专业分流加强引导,可考虑利用校内网络资源等手段认识学科、导师等相关内容,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按兴趣、爱好和能力培养。

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充分调动与发挥教师积极性

通常认为研究型大学的三大基本特征体现在资源投入、组织运作和产出三个方面。在组织运作方面要求学校具备和创造适应研究型大学创新和发展的一系列良好的政策环境。学校按照发展目标定位和实施精英教育的要求,转变招生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构建符合精英教育特点、符合学校发展定位、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制定和改进激励教师的相关政策,并有效落实,才能充分调动与发挥广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建设研究型大学、实施精英教育的基本保障。

“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精英教育的通识教育体系和研究型教学模式,对教师队伍的质和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和学院都应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和改进现有的教师激励运行机制。通常来说,学校教师激励机制的运行原则,就是学校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激励机制运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要求。这些原则包括:激励性原则,就是管理上以教师为本,做到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统一和适度平均与奖优罚劣的统一;针对性原则,就是学校和院系必须依据每位教师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激励;合理性原则,在措施合理和程度合理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激励适度与公平;教育性原则,就是不仅要重视采取合理的激励措施与手段,而且要重视采取合理的批评性措施与手段,以培育与养成每位教师或教师群体良好的心理与行为品质。对应建立的机制在操作上要注意技术和方法,采用目标激励、榜样激励、评价激励、感情激励和条件支持激励等具体操作手段,对于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起到实质性作用。

学校在多年的运行和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优化内部环境 构建了研究型大学全方位的动力机制。通过本次会议,又进一步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我校今后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理念。目前,遵循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原则,不断完善教师的聘任、评价制度。如学校设立教学质量奖、化工学院对基础课程教师课时津贴给予配套等。

重要使命 篇6

培育现代民族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

● 章 羽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国民教育结合起来,蕴含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现代民族性的意义指向。培育现代民族性,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终极意义所在,更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在培育现代民族性的问题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凝聚国家意识形态、塑造现代国民、激发民族自觉意识的重要使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民族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是我们党第一次从国民教育的高度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化问题,意味着国民教育进入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的又一个历史新时期。这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基本历史背景。

高校大学生相对于其他年龄阶段有着显著特征:思想活跃、充满活力、易接受新鲜事物;远离父母的监管,处于社会的边缘,虽然在年龄上走向成人,但还没有完全踏入社会。因而,他们是生理上已经成熟,心理上、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待成长的群体。[1]这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群体的特征。

如何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下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对大学生群体开展行之有效的现代国民教育,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本文从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角度,尝试对这一问题加以回应。

如何塑造现代民族性,是当前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重要命题。中央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就是对这一命题的有效回应。从历史经验尤其是从欧洲各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来看,国民教育被看作是培养国民精神、国民意识的手段,是塑造现代民族性乃至现代民族国家的有力工具。因而,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国民教育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也就蕴含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现代民族性的意义指向。或者说,培育现代民族性正是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终极意义所在,更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维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承担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化的重要使命,更理所当然地承担着培育现代民族性乃至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使命。从组织与领导体制来看,比之西方我国的国民教育更具“自上而下”的体制内特征。高校公办的现状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多地承担塑造现代民族性的国家使命,更多地承载如下的教育使命。

一、凝聚国家意识形态

在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经历了一系列政治革命和社会变革的长期过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而以后的现代化建设应看作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延续过程。[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安全的能力显著提高;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整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各级应急预案的制定极大增强了党和政府控制公共领域的能力;三是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现代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四是思想启蒙(解放)与公民社会的成长蔚然壮观。

然而,现代民族国家所应具备的现代民族性还需进一步培育。现代民族性的培育往往具有滞后性,个中原因正如罗荣渠所指出的:“在现代化启动阶段,非经济因素特别是政治因素具有占先性;在转变阶段则是经济与技术因素具有先占性;而在现代化后期特别是社会整合阶段,则是文化因素、生态因素等上升到重要地位。”[3]在社会整合阶段凝聚国家意识形态,就构成培育现代民族性的核心问题。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国民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塑造什么样的国家意识形态及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也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四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统一于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可以说,新时期的国家意识形态呈现出四位一体的结构特征。鲜明回答了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我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来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前进。

四位一体的意识形态,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有了更为明确的内容指向。也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最终形成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如何塑造国家意识形态及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方法创新。如何塑造国家意识形态?在根本上是个实践问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至少要把握如下三个特点:

首先,要把握教育科学的特点。意识形态教育本质上是信仰教育,而不是知识教育,它具有浓厚的社会人文性特征。对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一论断颠覆了以往意识形态教育“冷冰冰”的印象,赋予了意识形态教育鲜活的人文色彩。因而人文精神、人文方法之于意识形态教育具有首要的意义。

其次,要把握教育对象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以后,具有天生的优越感和独立人格意识。这就使得单一的理论灌输和政治说教难以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反倒易生逆反心理。因此,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也就有了双重性质:一方面传统的教师主导模式仍然在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独立人格意识要在教育过程中得到体现。只有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创新教育方法,才能使当代大学生对教育过程产生敬畏之心,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再次,要把握教育内容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改变了过去意识形态理论空泛化的倾向,在内容上有着明确的意义指向,即在指导思想、理想信念、精神支柱、道德规范四个方面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很强,意识形态教育也随之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这对意识形态教育创新的方法论启示在于,要更加突出实践性教育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实践性教育”,不仅是指社会实践的组织与开展,更是指把理论还原为社会实践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真正做到用社会实践的效果来说明理论的科学性。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品性的本质要求。

二、塑造现代国民

现代民族国家是当今世界最为普遍和重要的政治权力形式,它相对于传统社会的王朝国家而言,建立在民族地域、民族经济、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以现代化为载体、以民族共同体的名义实现民族利益。现代民族国家的最终建立,大体赖有以下几个条件:有国定的疆域和至高无上的主权;有现代经济与政治制度;有把政令有效贯彻至国家各个角落和社会各个阶层的行政体系;有现代民族性,诸如统一的国家意识形态、文明的现代国民、理性的民族自觉意识,等等。而不论意识形态还是民族自觉意识都需要现代国民作为承担者。

塑造现代国民,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培育现代民族性的根本落脚点。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任务,它比一般的国民教育有着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的现代国民性也因此具有更高的标准。这些标准较为完整地体现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规定,即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为塑造大学生的现代国民性提供了依据。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对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对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公民道德教育,对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强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提出了基本的道德规范。第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总体上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精神的航标。

三、激发民族自觉意识

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对此有学者指出:“可以说,民族国家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化的起点,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根本转型都是从这里开始的。民族国家是现代化的载体,没有这个载体,现代化就不能发生。”[4]民族国家作为“朝向以征服自然为目标的,对社会、经济诸过程和组织进行理智化的过程的一部分”[5],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文化凝聚和政治统一的前景”[6],从而培育了国民效忠,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因此激发民族自觉意识,成为培育现代民族性的文化诉求。民族自觉意识是社会成员关于民族振兴的主观能动性,其重要性恰如钱穆先生所言:“中国史之隆污升降,则常在其维系国家社会内部的情感之麻木与觉醒。”[7]理性的民族自觉意识,是现代民族国家崛起的心理和文化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觉意识指明了方向。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培育大学生民族自觉意识的基本原则。民族自觉意识只有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实践中才能得以真正地慰藉,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要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前提。因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培育民族自觉意识的基本原则。

(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大学生民族自觉意识的本质体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就是要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不仅在情感上更能从世界观的高度,理性地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使大学生既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又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从而投身到建设这一事业的历史洪流中去。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大学生民族自觉意识的现实诉求。民族自觉意识的现实指向,便是对民族振兴与国家发展的强烈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大学生的改革创新意识,引导大学生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的伟大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个人成才与服务祖国的高度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是否具有民族自觉意识的重要体现。民族自觉意识,在宏观上指向民族振兴与国家发展,在日常生活的微观领域往往体现为对民族共同体基本行为与道德规范的认同与遵守。而且后者似乎起着更为重要的社会维系作用。塑造什么样的行为与道德规范,关系到民族国家的社会关系纽带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大学生树立了知荣明耻的道德新坐标。“八荣八耻”以“耻”当头,以“荣”对照,为大学生的人格培育提供了正反坐标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明荣辱之分、知荣而勇为之、知耻而力避之,形成奋发向上、文明正义的强大内在动力。可以说,是否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检验大学生是否具有民族自觉意识的一块试金石。

[1]夏学花.试析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1(9).

[2]杨春时.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在中国的断裂和复合[J].学术月刊,2001(1).9.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528.

[4]刘成.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意义[J].历史教学,2008(5).9.

[5]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18.

[6]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2.

[7]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24.

D261

A

1009-928X(2012)09-0042-03

作者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博士后、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讲师

重要使命 篇7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弘扬廉政文化重要性和紧迫性

1. 弘扬廉政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引领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发展进步的伟大事业。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必须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大力弘扬廉政文化。这是因为,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一是干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干扰资源市场配置的有效发挥,损害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二是违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阻碍依法治国进程,损害党和政府的信誉和形象,降低国家政权机关的公信力,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三是动摇理想信念,滋长腐朽落后思想,助长不良社会风气,损害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四是违背社会公平正义,干扰社会管理,侵害人民权益,引发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对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五是违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损害党的形象,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削弱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带来不利影响。宣传思想工作是提高人的思想水平、塑造人的精神风貌、树立人的理想信念、培养人的道德观念的灵魂工程,它要求我们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深刻认识弘扬廉政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弘扬廉政文化,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加安定的政治环境,提供更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营造更为廉洁的社会氛围,确保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形成合力,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2. 弘扬廉政文化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是一个有机整体,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要相互推动、相互促进,哪一个方面不抓紧、不抓好,都会影响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人民民主专政的特征同腐败现象在本质上是不相容的。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年代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我党各个时期的廉政文化内容都是党宣传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走民主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邓小平同志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江泽民同志提出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胡锦涛同志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等等,都是对我党宣传思想工作和廉政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弘扬廉政文化对党的建设的全局尤为紧要。我们必须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全局高度提高认识,用宣传思想工作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指明方向、激励斗志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3. 弘扬廉政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营造健康向上社会氛围的必然要求。

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各种社会思潮空前活跃,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多样化。要在这个背景下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廉政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和廉洁的思想保证。大力弘扬廉政文化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和社会大众对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认同感,提升遵循廉洁规范的自觉意识,使全社会在价值取向上、文化认同方面有较大的共融性和一致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做好廉政文化宣传工作的对策与思考

弘扬廉政文化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职责,也是一项重大挑战,它要求宣传思想工作不断解放思想、不断转变观念、不断实践摸索、不断加大力度、不断提高水平,使广大干部群众在对廉政文化的科学认识上,在运用廉政文化规范自己行为的约束上,在对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上都有新的提高。

1. 要把廉政文化教育纳入宣传工作的大格局,在资源共享上下功夫。

廉政文化教育是以培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廉政理念为目标,以各种廉政理论教育和廉政活动组织为载体,通过事先的、积极的思想教育,将预定目标植入人们思想深处,促进人们共识,激发人们内在力量,最终达到预定目标的实现。虽然宣传工作与廉政文化教育分属两个不同属性的工作范畴,但两者的方向和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达到武装人、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塑造人、鼓舞人的作用。鉴于两者在具体工作中的相通性和交叉性,而可以把廉政文化教育和理论宣传工作有机统一起来,加强两者在宣传资源、教育模式、影响方法上的共享和融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两者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相得益彰,增强廉政文化宣传教育的生动性、实效性。

新形势下,随着人们利益关系、生存样态、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党政领导干部和人们对廉政文化的认识和需求出现多元化,对廉政文化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宣传部门可在宣传教育领域的视野更开阔,办法更多,手段更专业,可以多形式地组织一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廉政文化活动,多种途径、多种层次、多种手段进行廉政文化的宣传渗透;还可以充分立足当地实际、深挖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地方廉政文化精品剧目和品牌,从而增强廉政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2. 要健全廉政文化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在规范与制度上下功夫。

我们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形式上主要是以政府主导为主,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机制方面缺少长期的坚持和贯彻,尤其是对如何保障廉政文化运行的长效机制缺少工作上的探索。从而导致参与者往往只注重形式上的炒作,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热闹一阵子。机制是廉政文化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如果没有切实有效的长效机制来指导廉政文化的建设,就会使廉政文化宣传成为一朵“不结果的花”,工作中难免忽冷忽热,不能取得实效。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活动要得以长期进行,功效要长期发挥,必须从长远着手。

(1)要健全组织领导机制。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宣传思想政治部门、纪检监察部门、教育文化部门以及相关工作部门各司其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各部门联合工作、协同作战,统筹工作职能,合理分配资源,这样才能突出宣传思想工作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优势,得到社会范围的认可和支持,廉政文化做到有组织、有内容、有目标、有效果。

(2)要建立合力发挥机制。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廉政文化教育所产生的效果和作用是一个周期性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廉政文化教育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创新机制,多管齐下,才能形成反腐倡廉的整体合力。要充分发挥“大宣教”格局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依靠全社会综合力量引导推动。充分发挥宣传、文化、广电、报刊、党校、教育、共青团、妇联等各部门的职能优势,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联动,整体推进。

(3)要构建宣教工作的长效机制。要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反腐倡廉理论制度。坚持和完善把廉政文化教育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和其他干部培训机构的教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的制度。坚持和完善对新任领导干部实行廉政文化培训的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廉政文化专题民主生活会制度等等。通过建立和完善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使廉政文化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

(4)要建立继承创新机制。弘扬廉政文化,必须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而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提高文化品位,体现时代特征。一是内容要不断创新。既要注重吸收传统廉政文化中的精华,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振奋民族精神,又要适应新形势,体现时代性,唱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主旋律,逐步建立起既具时代特征又有地域特色的廉政文化体系。二是形式要不断创新。按照“三贴近”原则积极创新廉政文化宣传的开展形式。除发挥传统的板报宣传、公益广告、橱窗宣传外,积极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廉政网页、手机廉政短信、廉政贺卡、廉政文化节目等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使廉政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廉洁观念深入人心。

(5)要建全评比考核机制。把廉政文化宣传纳入反腐倡廉和文化建设的整个工作格局之中,把其考核评比作为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党委、政府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作为宣传思想工作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的重要内容,通过多层次考核,促进各地、各部门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从而扩大廉政文化宣传教育的影响力。逐步实现廉政文化教育在工作上有目标、制度上有保证、群众中有基础、社会上有影响,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真正把弘扬廉政文化落到实处。

3. 要突出廉政文化宣传实效性,在喜闻乐见上下功夫。

弘扬廉政文化不能以死板的说教面孔出现, 或者以缺乏人情味的标语口号强行向领导干部和群众进行填鸭式的灌输。它应当是一种体现人性化的、充满人情味的柔性教育, 这样, 才能吸引人、感染人、鼓励人, 发挥出廉政文化教育的感化功能。

(1)不断丰富廉政文化宣传产品。廉政文化的传播需要有一个载体,选好并用好载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润物无声的效果。要针对不同阶层的群体采用不同的文化宣传产品的形式,在各种会议、讲座、报告会等传统的理论宣传形式的基础上,紧扣廉政文化教育主题,适时开展廉政警句创作、廉政文艺演出、廉政文化丛书、廉政漫画巡回展、廉政书法比赛、赠送廉政春联、挂历……等活动。将廉政文化宣传融入到歌舞、小品、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中,在愉悦干部群众的同时,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增强了廉政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2)加强廉政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并充分运用这些阵地不定期、多形式地组织一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廉政文化活动,多种途径、多种层次、多种手段进行廉政文化的宣传渗透。要加强传统宣传阵地建设。党校、党团活动室、宣传栏、板报、墙报、电视、广播和报刊等都是重要的宣传阵地,充分运用互联网、党政网、校园网、远程教育网、手机短信等开辟新的廉政文化宣传阵地,不断提高廉政文化的渗透力和覆盖面。

(3)推进廉政文化大众化。弘扬廉政文化,必须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要坚决杜绝形式上“热”,基层群众“冷”的现象。群众是实践廉政文化的主体力量。弘扬廉政文化的工作有没有质量、有没有旺盛的生命力,唯一的检验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能扎根群众、感召群众。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适应廉政文化大众化这个时代要求,深入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不断延伸廉政文化的触角,扩大廉正文化的实践基础,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群众乐于接受,自觉参与,这样才能给腐败分子以震摄、给腐败现象以监督,在全社会形成尊廉、崇廉、爱廉、颂廉、守廉的良好文化环境。

(4)突出廉政文化宣传主题。这是把握好廉政文化宣传导向的重要举措。廉政文化宣传教育要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入耳、入脑、入心,应该突出宣传主题与理念。例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以“树廉洁家风,建幸福家庭”为主题,推进廉政文化进家庭,以“敬廉、崇洁、尚俭”为主题,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这些主题既提出了廉政文化的要求,又明确了目标,成为廉政文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的先导。

(5)加强重要时段的廉政文化宣传教育。重要时段主要是指“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节日,这些节日往往是不廉洁现象易发多发期,加强这些时段的廉洁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各级领导要借此做出“双节”廉洁承诺。同时,还可通过发送廉政祝福手机短信、贺卡,组织领导干部及其家属召开廉洁从政茶话会,签订家庭廉洁承诺书等方式,在传递温馨祝福的同时,也要时刻牢记廉洁自律的新要求,使这些举措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4. 要狠抓廉政文化宣传教育的重点,在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和文化修养上下功夫。

廉政文化宣传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抓好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所处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廉政文化教育必须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只有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教育,才能增强其免疫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重要使命 篇8

中国的发展依靠创新驱动,教育的发展有赖于大批创新型人的培养。党的历届大会都十分重视创新型人才这一领域。党的十八大曾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指出要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党和国家所高度重视的问题,各地方政府和各所高等学校更是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

创新驱动依赖于创新型人才。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竞争时代,科技进步日益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创新型人才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代表国家的教育领域发展是否完善,代表出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军事科技实力。我国把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各重大会议和国家战略部署方面都曾视为国家高校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领域,是国家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曾强调:“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大力培养……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①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②由此可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部署、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和实现科教兴国的必要手段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成为各所高校的一项重要使命。教育是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条件,是发展科学技术、增强各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正如林坚描述道:“教育的产品——知识、学问和人才是当今竞争力的实质性体现。”③我们只有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广大人民和高等学校的教育水平,不断为现代化建设培养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进一步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领导人多次强调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特别关心和支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人才培养体制、现代学校制度和办学体制和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特别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做出了重大部署,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列举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促进我国教育领域科学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可见,推进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是高等学校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手段,是实现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的重要环节。

2 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

2.1 取得的成绩

目前,在我国高等学校里已经培养和聚集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带动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发展了一批重要科技领域创新平台。高等教院校以独特的人文环境在知识创新的基础研究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条件,高等院校作为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教育建设基地,已经逐步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高等学校办学的主要目标和方向。首先,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转为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通过“211工程”、“985 工程”和其他高等学校的建设,推动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提高。其次,部分高等学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也逐步形成,一些高校推进了创新机制体制,针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于建构培养体系框架,经过探究、实践、发展和最终的完善过程,都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再次,高校大量建设和完善实验基地,培养创新团队积极参与新项目。近年来,许多高校把重点放在建设实验基地上,提倡科研课题与实践教学的统一结合,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技书的研发过程研发和创新活动中去,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由此看来,这是发展中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成功之路,是我国参与国际上更加激烈的全球化人才竞争的选择。

2.2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各所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也存在相应的问题。第一,现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比较倾向于学历教育,即以掌握专业学科知识为人才培养目标,以简单的知识传授为主要教学模式。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教师主导,学生只是简单地进行接受式学习,教师很少要求学生展开具有创新意义的讨论,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就更加不具备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只是机械化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这种教育方式培样出来的学生仅仅靠记忆力就能完成高等教育学业,毕业后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薄弱,制约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第二,教育内容创新进展较缓慢,不能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部分学校在教学内容上的改革创新力度不足,原有的旧知识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在教学过程中应大力深究教学内容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底蕴,以此促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深刻反映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思想内涵和科学发展的规律,这也成为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之一。第三,分科带来的知识分化也极为严重。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朱永新曾指出我国现行教育中的三大顽症,其中有一条就指出,文理分科会降低民族的整体素质,从而导致了我国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虽说“术业有专攻”,但是知识体系的构建是由多方面的支点构成的,学校更不能随意牵制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否则长此以往会制约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 学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应采取的对策

3.1 转变观念,树立新理念

学校教育教学思想的转变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基础,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前提。创新需要创造新观念与新思维,我们必须改变传统学校教育观念中的人才观,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改为创新型学习方式,真正意义上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过渡。同时,必须改变传统的知识满堂灌的方法,大力倡导向知识、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等在内的全面素质质量观的转变,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大胆创新,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好前提准备。

3.2 转变人才培养方式和模式

如何转变人才培养方式将成为学校转型的重要难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从教学课程设置的角度来看,应加强实践性教强的教学环节。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各种专业技能也会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学校在加强学生实践性课程时,要抓好课程实验、社会调查、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大实践力度,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从考试制度角度看,应进行适当改革。现如今我国的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认定大多来源于考试成绩,考试成为检测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这种考试制度使教师因考施教,学生因考而学,抹杀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要改革考试制度,不单纯以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易度和分数来作为评价标准,要兼顾学生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等方面的知识空缺,摒弃重知识、轻发展,重考试,轻能力的旧式传统观念。

3.3 加大教育投入,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社会保障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跨越式发展基本满足了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凸显出来。高校普遍开始实行扩大招生,学生人数增多的同时,教育经费的投入也随之增加,尽管教育科研经费增长的幅度与招生人数大致相符,但是这些经费的大部分都投入了重点科研院校,其他的高校在国家教育经费投入已经持续几年的缓慢下降,这无疑增添了高校的经费负担。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保证每位学生都享受到较高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必须保证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不间断,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由此可见,只有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促进国民整体素质提高,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才能使我国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4 加大职业技术人才培养,造就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培养创新型实用性人才的重要基地,要加大高等职业技术的建设,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自主选择课程,由相关职业院校安排学习进程,有针对性地对相关人员进行教学,因材施教,将基础知识课程与专业技术课程有机结合,使学生真正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这不仅使学生明确了未来就业的发展方向,为社会缓解了就业压力,还缓解了相关产业劳动力紧缺问题,使社会上从事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增多,促进职业教育逐步成为受社会普遍认可的教育形式,从而实现我国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亦无止境。高等学校要跟上时代步伐,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积极探索和改变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有赖于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成为国家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也成为各地高校的一项重要使命。尽管近年来我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在教学模式上存在一定问题,教育内容创新进展较缓慢。为此,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新的理念;转变人才培养方式,要在课程设置和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加大教育投入,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条件;加大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不断加大对专业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高等学校,使命

注释

11王云海,王宇航.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2):54.

22 人民日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14(2).

重要使命 篇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严格教师资质, 提升教师素质, 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 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从实际出发,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 使他们学会心理调适, 增强应对能力, 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教师心理健康维护是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体说来, 我国教师爱岗、敬业、奉献, 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 关于教师自我伤害、伤害他人、师德失范等负面报道频见媒体报端。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研究也表明, 在现代各类不同的职业中, 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往往高于其他职业。教师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及其家庭幸福, 更是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深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促进教师的身心和谐发展, 以身心健康的教师去培养和成就一批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品质高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服务于社会发展, 是新时期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尤其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作为教育使命直接承载者的教师, 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势必对教师心理健康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如果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工作不能有效展开, 教师的心理素质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那么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专业发展、能力提升成效必然大打折扣。

就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现实状况来看, 虽然近年来各界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逐渐提高, 但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状况依然堪忧。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对教师人本属性的相对忽略和对教师心理健康维护意义的认识相对不足

一方面, “春蚕”“蜡烛”等关于教师的各种隐喻及角色暗示, 在颂扬教师崇高职业角色的同时, 无形中强化了教师作为一种职业的“社会属性”, 而弱化了其作为自然人的“人本属性”, 强调“超我”而忽略“本我”和“自我”。大众对教师的关注更多体现于对教师的社会需求而非教师的个体需要。另一方面, 伴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 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师生面临更大的压力。在有限的时间精力条件下, 社会各界将心理健康维护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学生身上, 对教师的关注则主要体现于师德建设、业务水平等方面。在整个社会大背景意识状态的影响及学校精力成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经济成本的限制下, 学校往往也忽略了对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关注和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2. 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组织力量的显著缺乏和相应体制机制保障明显不足

当前社会各界对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各种呼声, 最终主要落脚到倡导教师自我维护, 没有明确开展教师心理健康维护工作的组织力量, 也未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保障。实际上,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是个体内外诸方面因素综合长期作用的结果, 其维护也应是有意识、有针对性的自我维护和系统、深入、持久的外在力量维护共同结合, 才能更具实效。单纯强调教师的自我维护和缺乏实施组织载体的呼吁, 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难以起到实质性作用。

3. 对教师心理特征的了解不够充分和维护方法策略流于表面形式

部分学校对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价值和作用有一定认识, 开展心理健康维护系列讲座, 开设教师心理咨询室, 组织教师开展心理拓展、读书、郊游等活动。这些活动对在学校内营造关爱教师心理的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实际上成效并不显著。其原因有三:一是有限的活动仅是停留于表面, 难以触及教师心灵深处, 未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教师心理问题的根源, 也未从本质上满足教师的深层心理需要;二是教师是对个人尊严和形象相当看重的职业群体, 并不乐意主动接受心理咨询或有意识的心理辅导;三是在教育教学压力和身心疲劳度已经较强的情况下, 教师反而会把这些活动看作新的压力来源和额外负担。

二、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优先组织

学校是教师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之一, 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源, 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直接受益体。本着谁受益谁努力的原则, 结合学校作为正式组织所具有的系统性、目的性和计划性优势, 学校应该成为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优先组织, 肩负起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使命。

1. 学校因素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源

笔者的一项调查显示, 学校领导行为、组织行为、群体氛围、环境设施、工作的稳定性等对教师心理健康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师的部分心理健康问题直接源于工作事件, 如与学生沟通不畅、教育教学成效不佳、课堂教学效果不满意、教育方法缺乏艺术性、评优晋升未果等, 这些心理困扰的产生多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情境性, 事情本身没有解决, 心理困扰就难以消除。一些学者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结论, 认为学校的组织因素如工作要求过高、教室氛围、角色冲突、自主与做决策、孤立、公平、冲突的价值观、努力与回报之间的差距, 学校领导与管理因素, 如校长的支持不够、学校管理混乱、压抑的学校等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学校因素。还有的研究认为角色冲突、工作任务繁重、缺乏教学自主权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因此, 学校有必要有意识地降低或消除学校本身因素对教师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减少校源性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这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实效。

2. 学校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最有效的组织力量

虽然教师身处各种不同的正式和非正式组织, 但相比较而言, 学校更具有系统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优势。首先, 学校具有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组织优势。学校是一个正式组织, 能为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提供稳定的制度保障, 能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工作, 诸如理念引领、整体规划、文化熏陶及各种活动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其次, 学校具有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时空优势。学校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场所, 不少教师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 只有学校才能真正有时间和空间借助组织优势将教师心理健康维护工作落到实处, 避免空头关注。

3. 学校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直接受益体

就“教师”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讨论是基于其职业基础的, 也即我们撇开纯粹个体心理健康的讨论而提出教师心理健康, 这在很大意义上为教师心理健康维护赋予了强烈的社会意义。即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不仅于其个人, 更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乃至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教育使命承担者的学校, 自然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直接受益体。

首先, 教师的情绪反应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 处于高焦虑水平状态下的教师会对学生更多地采用任务取向的行为, 而较少地使用积极反馈, 从而会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情绪发展和学业技能水平的提高;教师的人格特征可以通过影响班级的心理环境和社会氛围, 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行为发展和成绩结果;教师的不良言行或问题行为往往会给学生造成师源性心理伤害或心理行为问题。教师的个体因素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发展, 还可以作为环境因素和学校因素的中介变量影响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发展。

其次,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会使其在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有良好的发展, 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能够优化学校组织承诺, 增强教师在组织中的幸福感受;能够提高教师各项满意度指标, 增进教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能够改善学校组织氛围, 提高教师士气;能够降低各项关联管理成本, 如离职率、缺勤率所导致的损失等;能够通过对心理变量的干预改善学校组织绩效;能够提升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心理资本。

本着谁受益谁努力的原则, 学校需要积极主动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以便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让教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提升学校管理效益作出更卓越的贡献。

三、管理——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主要路径

在学校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工作中, 有的学校也重视开展专门的教师心理辅导活动, 如:有的学校配备心理咨询师, 针对教师开设个体或团体心理咨询, 对此教师往往是“有感动而无行动”, 即感激学校有心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但或因戒于同事关系不敢敞开心扉诉说衷肠, 或因心理咨询师年轻而难以信任, 或因怕人猜忌有“心理问题”而充满顾虑, 最终导致教师心理咨询室门可罗雀。有的学校对教师开展一些专门减压调适讲座、心理拓展训练, 这虽然教给了教师一些心理调适的普遍原理, 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是两个概念, 很多教师出现“懂道理而不懂处理”的现象。虽然教师在现场的调适活动中感到心情舒畅, 也明白其中的道理, 但当回到工作情境的时候, 原来遇到的各项问题及惯有的解决方式依旧冒出来, 个人状态也自然恢复原状, 对种种心理困扰并不能真正有效调适和解决。有的学校与校外心理辅导机构联系, 由校外专业人员为教师提供咨询辅导, 但很多教师又感叹无时间去消化吸收。

因而, 抽离于职场事件的教师心理健康维护无疑是隔靴搔痒, 难以真正走进教师内心, 也难以真正促进教师有所改变。与学校管理相结合的教师心理健康维护措施才是真正有基点和生命力的, 才是持久和深入的。通过学校管理, 在职场中降低或消除学校管理因素本身对教师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并将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融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 才能让教师心理健康维护工作拥有稳固的组织载体和平台, 才能真正将教师心理健康维护落到实处并形成长效机制。融入学校管理的非专门化的教师心理健康维护因其生活化、无痕化、全面性、持久性、深入性而具有一定的优势, 具体表现在:有助于促进学校实现日常管理与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两维一体”, 增强学校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的积极性和易操作性;有助于学校追求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无声胜有声”, 增强学校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的被接纳性和实效性;有助于融合方法, 避免教师心理健康维护工作与学校主体工作、教育教学工作争夺时间、精力、人力资本, 实现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和学校管理成效提升的双赢格局。

上一篇:循环经济研究管理下一篇:针药结合手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