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因与发病机理

2024-09-23

糖尿病病因与发病机理(精选6篇)

糖尿病病因与发病机理 篇1

高原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 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近年来, 此病的发生又呈现上升态势, 牛死亡数不断增多。据初步统计, 五年内青海省祁连县共发病疫情13起, 146头牦牛发病, 发病率为15%, 致死率达75%。笔者参与处理疫情6起, 现将牦牛发生出血性败血症的发病原因与预防简述如下, 以供同行参考。

1 发病病因

1.1 兽医管理方面的主观因素

近年来, 由于国内外重大动物疫情不断发生, 各级兽医工作者将主要精力放在应对禽流感, 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方面, 而对呈地方流行的常发病放松了警惕, 存在麻痹思想, 出现防疫上的漏洞, 增加了“牛出败”突然爆发流行的风险。

1.2 免疫失败

(1) 注射剂量不准。

由于实施注射以民间兽医和牧民群众为主, 剂量掌握不准, 甚至因害怕疫苗反应而人为减少剂量。

(2) 注射密度不高。

由于实际操作中“打飞针”现象普遍存在, 造成漏注现象。另外只给成年牛注射, 而忽视了犊牛和幼年牛的预防注射。

(3) 注射时间不统一和疫苗保存不善。

因疫苗由县乡兽医站统一发放, 而注射时间主要由牧民自行决定, 造成注射时间参差不齐, 有的甚至等到夏季注射, 造成疫苗因保存不善而降低效价甚至失效。个别牧民等到发病时才打疫苗, 从而诱发了疾病的发生。

1.3 饲养管理不善

由于畜草尖锐, 祁连牦牛长年高山放牧, 没有任何补饲, 造成个体营养不良, 加上不断走场放牧, 造成肌体应激反应频发, 巴氏杆菌作为条件致病菌有很多可乘之机, 很多疫情发生在走场放牧途中;由于“人牛抢奶”犊牛自幼没有足够母乳喂养, 营养不良, 成为本病的高发群体。

1.4 综合防治措施不到位

预防工作只依赖于免疫注射, 而忽视了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 牧户没有基本的消毒设施, 病死尸体不能及时无害化处理, 随意丢弃。有的甚至剥食病 (死) 肉, 出售死牛皮, 造成病源扩散。产地检疫不到位也是本病发生的一个因素, 由于私自出售和引进、串换未经检疫的牲畜, 增加了本病传播的机会。

1.5 宣传力度不强

科技宣传工作不到位, 牧民群众文化素质不高, 对本病发生规律认识不足, 造成综合防治措施难以落实。

2 预防措施

(1) 克服主观麻痹思想, 加大常发病疫情监测力度, 常备不懈, 不断提高突发疫情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应对突发疫情的长效机制。

(2) 加强免疫注射的监管力度, 兽医业务人员亲临现场指导, 提高免疫注射质量, 统一免疫注射时间。

(3) 加强科技宣传, 普及综合防治知识, 增加群众综合防治意识, 提高综合防治能力。

(4) 普及科学养畜知识,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增强畜群抵抗力。

(5) 加大产地检疫和运输检疫监督力度, 杜绝病畜流动, 减少本病传播机会;加快兽医体制改革步伐, 完善防疫监督体系建设, 发挥防疫监督职能。

糖尿病的诊断机理与治疗方法概述 篇2

【关键词】糖尿病;诊断;心理治疗;饮食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295-02

一、糖尿病发病机理及诊断原则

美国糖尿病协会工作组1995年推荐的糖尿病定义:糖尿病是指由于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作用或两者兼有的缺陷而毛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慢性高血糖与多个脏器的长期损害,功能异常和衰竭有关,另外心血管病症的发病风险也增高,随着诊断和治疗手段的日益发展,糖尿病治疗已经变得越来越个性化,而新近出现的一系列新药也使得治疗变得越来越容易,同样,对该病的治疗也越来越积极,人们正在试图揭示造成2型糖尿病的早期代谢异常的机理,以期达到预防疾病或减少并发症的目的,现在,许多临床医师面临如何将有关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这一关键性的问题。

二、糖尿病的分类

(一)1型糖尿病。

(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曾被称为胰岛素依赖性或青春期发病糖尿病,特点是常常与自身免疫过程有关的细胞破坏。2型糖尿病曾被称为成人发病或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特别是合并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病,特点是合并存在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特点是合并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妊娠期糖尿病是指于妊娠期发现或进展的糖尿病。

三、糖尿病的诊断

(一)重点筛查人群。(测量空腹血糖)。年龄大于等于45岁,若正常,每隔3个一次。年龄小于45岁,但存在以下高危因素。(1)肥胖(2)一级亲属患有糖尿病。(3)高然人种(4)妊娠糖尿病史或曾分娩。(5)高血压(6)血脂疾病。(7)以前有空腹血糖异常。

(二)空腹血糖测定值的意义。

空腹血糖(GLU)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定的血糖值,為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应胰岛β细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四、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方法

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综合中国历代医书大致可归纳为:对病人的教育管理,心理疗法,饮食控制,体育疗法,药物治疗,食疗,针炙,导引,气功,其他疗法,用于实际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一)糖尿病的中药物治疗方法。在中国历代医籍中有关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方药(包括复方,单方,验方,汤剂,散剂,丸剂等十分繁多。如唐代《千金要方》载有治疗糖尿病的处方55首,药物110种,《外台秘要》载方86首,药物119种,清朝《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渴门》载治疗消渴病的复方95首,单方135首,其中最常用的药物一百余种。至今任在用的验方更是不计其数,如李今庸验方,主要由山药30G,花粉30G,银花30G,生地15G,赤芍10G,槐花10G组成。上六味,加水适量,煎汤取汁,去渣,分早晚两次温服,日一剂,主治消渴之血热毒盛,生津亏虚型,适用于糖尿病三多一少症显著者。

(二)西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磺脲类。最早应用的口服降糖药之一,现已发展到第三代,仍是临床上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餐前半小时服药效果最佳。

双胍类。口服降糖药中的元老。降糖作用肯定,不诱发低血糖,具有降糖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如调脂,抗小血板凝集等,但对于有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良的患者,不推荐使用,为减轻双胍类药物的胃肠副作用,一般建设餐后服用。

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苷酶,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故适宜那些单纯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餐前即服或第一口饭同服,且膳食中必须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时才能发挥效果。

噻唑烷二酮。迄今为止最新的口服降糖药,为胰岛素增敏剂,彩云之南产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并能改善与胰岛素低抗有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该类药物应用过程中须密切注意肝功能。

甲基甲胺苯甲酸衍生物。近年开发的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对餐后血糖有效好效果,故又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进餐前服用。(1)根据作用时间分类。(2)根据来源分类。(3)根据胰岛素浓度分类。

(三)糖尿病心理治疗的方法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饮食,运动医籍药物治疗。其实心理治疗对糖尿病的控制非常重要。通过心理治疗的配合,达到有效地控制和防治糖尿病的目的。常用的心理调节治疗方法如下(1)增强健身运动。(2)观赏花草。(3)音乐疗法。(4)多接触自然光线。(5)自我激励法。(6)培养有益的兴趣与爱好。

(四)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方法。传统中医认为,消渴多因嗜酒厚味,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消谷耗津,纵欲伤阴而改阴虚燥热发为本病。(1)因类型,因人制宜,不同病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要求。(2)饮食药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分次进食。(3)合理调整三大营养素的比例,以符合病情需要。(4)增加分食物纤维,延缓葡萄糖的吸收。(5)饮食营养全面,不可偏食。

(五)糖尿病的气功疗法。气功是中华瑰宝之一,练法甚多,且功法各异。糖尿病人比较适合练马礼堂的养气功中的系列功法,如:六字诀等,坚持半年以上康复效果明显。他可以调解各种慢性疾病,马礼堂养气功被国家体育总局筛选推广的四大功法之一也希望我们糖尿病患者认真练此功法,将深深受益。。内养功能练气保健,炼精化气,调整脏腑,平衡阴阳,益气养精。该功法简便易行,无副作用,通过调整呼吸,可改善内外呼吸的交换能力,调整自主神经功能,增强周围神经功能,改善微循环,提高免疫能力等,实际应用中对中后期糖尿病患者可起到明显的改善症状、减少痛苦的功效,对糖尿病已康复者也有很好的保健养生效果。

结束语

糖尿病目前还是一种终生性疾病,尚无根治办法。因此应积极行动起来,规范自己的生活,实现生活方式科学化可调解其它慢性病被国家体育总局所推广。,这条很重要也是最牢固的一条防线。如果你已经是一个糖尿病人,也不必悲观。只要根据自己病情的实际,长期有效控制,是可以防止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发生或发展。假如如果进入了慢性并发症期,那就需要百倍警惕,延缓慢性并发症的恶化。

参考文献:

[1]糖尿病的三道防线。王长柏《解放军健康》2001年第5期。

[2]李赛美,徐鸣,郑海霞等,糖尿病中西医诊疗与调养。[N],200047,197-200.

[3]史琳娜,关阳,赵慧群,许会舒,营养防治糖尿病[N],2005,71,128.

糖尿病病因与发病机理 篇3

1资料及方法

1.1病例选择

2005年6月至2010年5月入住我院的180例经确诊为维持性血透脑卒中患者进行随访, 男96例, 女84例, 年龄33~77岁, 平均 (59.8±12.2) 岁。本组被随访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发病较为急促, 局灶性神经功能出现缺损 (少数患者为全面神经功能受损) , 症状与体征持续均>24h, 排除肺血管源性病因, 且经过头颅MRI或者CT证实[1]。纳入标准[2]:1发病在2周以内;2年龄超过18周岁;3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排除标准:1伴随恶性肿瘤、血液病以及胶原病等疾病;2出现严重的心、肝、肾脏系统疾病;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2方法

随访以患者发病时间为起点, 至最后1次随访时间为终点。单独设计随访表格, 随访人员对患者入住医院时候的具体情况不了解, 采取电话随访以及信访盲法两种方法同时进行。随访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人史、既往史以及生存情况, 改良Rankin分值评定, 如果患者出现了死亡, 应该对死亡患者死亡的具体时间以及原因进行了解。经过2周的随访, 另一名研究者按照10%的比例抽样对mRS评分进行检查性复查, 复查者对患者入住医院的情况及第一次随访的结果是不了解的, 对两位随访者的Kappa值进行计算、对比。如果两位随访者对患者的预后分类有所不同, 由研究小组讨论来确定。随访工作于2012年6月份结束[3]。

(注:*χ2:检验;+:单因素Logistic回归;a:例数 (%) ;b:均数 (标准差) ;c:中位数 (IQR)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包对数据处理, 基线资料采用KolmogorovSmirnovtest进行正态性检验, 主要运用Logistic回归逐步前进法与Kaplan-Meier法对影响本组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计量资料 以均数± 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影响维持性血透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对本组患者预后的单因素进行分析, 与女性、高龄、教育程度低、有高血压病史、有脑卒中史、Glasgov分值低、NIHSS分值高、OCSP分型, 有并发症、白细胞计数高、纤维蛋白原高、肌酐高等因素有关;与吸烟、心脏病史、舒张压、发病至入住医院时间等方面的因素无关 (表1) 。

2.2脑卒中功能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进一步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 剔除了如下影响因素, 即患者性别、高血压病史、Glasgow分值、OCSP分型、收缩压、白细胞计数、肌酐等因素;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高龄 (OR=3.33;95%CI:2.08~5.77) 、教育程度低 (OR=0.72;95%CI:0.62~0.77) 、有脑卒中史 (OR=2.55;95%CI:1.32~4.09) 、NIHSS评分高 (OR=2.54;95%CI:1.60~4.02) 等。

2.3ROC曲线分析

BinaryLogistic过程中产生含各个体预测概率的新变量为检验变量, 实际的随访结果为状态变量作ROC曲线分析示意图 (图1) 。下述曲线面积为0.828 (95%CI:0.735~0.833) , 标准误差为0.025, P=0.000。

3讨论

中医学认为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因素如下: (1) 年老体衰:肝肾阴虚, 肝阳偏亢;或思虑烦劳过度, 气血亏损或上逆而突发本病。 (2) 饮食不节:嗜酒甘肥, 以致脾胃受损, 聚湿生痰, 痰湿郁久化热, 流窜阻滞经络而致本病。 (3) 情志所伤:心火暴盛或因情志所伤, 肝阳暴动, 引动心火, 气血上逆, 遂至卒倒, 不省人事。 (4) 气虚邪中:气血不足, 风邪乘虚人中经络, 气血痹阻。

本研究主要对180例维持性血透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随访, 经过单因素Logistic分析, 发现患者年龄、性别、并发症、饮酒、血压、高血压、血糖、肌酐、脑卒中发病史等影响因素与脑卒中预后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经过多因素分析, 最终确定影响脑卒中预后的独立因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高龄、教育程度低、有脑卒中史、NIHSS评分高等方面[5]。因此, 得出如下结果: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女性、高龄、教育程度低、有高血压病史、有脑卒中史、Glasgov分值低、NIHSS分值高、OCSP分型, 有并发症、白细胞计数高、纤维蛋白原高、肌酐高等, 与吸烟、心脏病史、舒张压、发病至入住医院时间等方面的因素无关。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有高龄、教育程度低、有脑卒中史、NIHSS评分高等。

陆福明等[4]报道, 尿毒症患者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34倍。脑卒中是继心血管事件导致死亡的第二大危险因素, 也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严重并发症, 患者中75%丧失劳动能力, 40%中度致残[5]。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脑出血时, 病情重、进展快、预后差、治疗困难。因此合理及时的治疗和规范化的护理对这类患者显得至为重要。尿毒症合并脑出血时, 因血压高、凝血机制异常, 导致脑出血加重, 脑出血后机体的抵抗力下降, 治疗过程中某些药物因肾功能衰竭而导致在体内蓄积, 增加死亡率。血液透析本身也可因血压波动和液体失衡而导致脑水肿, 引起脑出血再发[3]。血液透析肝素的常规运用是诱发患者脑出血的重要因素。因此, 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其中控制高血压最为重要, 其次, 在透析过程中, 使用低分子量肝素可简单脑出血的发生率, 不影响血小板功能, 不加重出血, 具有较好的抗凝效果, 或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使用无肝素透析。本研究结果表明, 有效地预防和处理血液透析中出现的脑出血并发症, 采用无肝素透析, 并给予精心护理措施, 能有效的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的死亡率, 值得临床借鉴。

在诸多对维持性血透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预测中, 年龄均是一个影响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均认为年龄能较大影响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年龄越大.预后越差。可能因为年龄主要影响日常生活功能方面。年龄愈大身体承受和恢复能力愈差。性别是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 其中女性预后效果较男性差。综上所述可以得知, 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较多, 准确分析这些影响因素, 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摘要: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透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与中医发病病因。方法 我院的180例经确诊为维持性血透脑卒中患者进行随访, 采取电话随访以及信访盲法两种方法同时进行。结果 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女性、高龄、教育程度低、有高血压病史、有脑卒中史、Glasgov分值低、NIHSS分值高、OCSP分型, 有并发症、白细胞计数高、纤维蛋白原高、肌酐高等, 与吸烟、心脏病史、舒张压、发病至入住医院时间等方面的因素无关。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有高龄、教育程度低、有脑卒中史、NIHSS评分高等。结论 有效地预防和处理血液透析中出现的脑出血并发症, 采用无肝素透析, 并给予精心护理措施, 能有效的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的死亡率, 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维持性血透脑卒中,预后,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1]刘宝琴, 毕晓锋, 管癸芬.急性脑出血病人的院前救护[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 8 (6) :64.

[2]毕立雄, 张黔.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4) :135-136.

[3]张莉峰, 刘运海.急性脑梗塞患者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5, 12 (3) :135-137.

[4]陆福明, 邱朝霞.尿毒症患者并发脑血管意外25例临床分析[J].中华肾脏病杂志, 1997, 13 (2) :178.

糖尿病病因与发病机理 篇4

1 发病机理

1.1

尿结石是指尿液中呈溶解状态的盐类物质析出的结晶, 这种矿物质凝集结晶一般沉积在泌尿通道, 如肾盏、肾盂、膀胱、输尿管以及尿道等部位。尿结石分为两部分, 中央为核心物质, 多为粘液、血凝块、上皮细胞、尿圆柱、凝血块、脓汁、纤维蛋白以及坏死组织等, 称为基质;外周为盐类结晶, 如碳酸盐、磷酸盐、硅酸盐、草酸盐和尿酸盐, 以及胶体物质, 如粘蛋白、核酸和粘多糖等, 称为实体。其中盐类结晶约占97%~98%, 胶体物质约占2%~3%。一般认为, 尿结石的形成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因素, 即:结石核心的存在;尿中保护性胶体环境的破坏;尿中盐类结晶物质逐渐析出并凝结。

1.2

尿结石形成的原始部位是肾小管、肾盏和肾盂, 然后随尿液转移到膀胱, 并在膀胱中继续增大、增多, 从而导致出血性膀胱炎。输尿管和尿道是尿路中的狭小部位, 也是尿液通过但不蓄积的通道, 只有当尿结石体积超过这些通道路径时, 或是大量细粒尿石积聚时, 才会发生阻塞。尿石阻塞常见于尿道, 但也可能由于大量细粒 (砂砾) 尿石积聚而形成尿路阻塞。细粒尿结石呈细的砂粒状或粉末状, 堆积和凝结, 中兽医称为“砂石淋”。

1.3

目前, 普遍认为尿结石的形成不是一种简单的矿物质的堆积和阻塞, 而是伴有泌尿器官病理状态的全身矿物质代谢紊乱的结果, 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因此, 在分析尿结石形成的机制中应注意研究饲料及饮水的数量和质量、饲料和饮水中矿物质含量、维生素含量、机体矿物质代谢、水盐调节紊乱、尿的浓度、p H值的变化、肾功能状态以及尿路病理状态。

2 病因分析

2.1 长期饲喂富含矿物质过多的饲料

笔者认为这是发生尿石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犬、猫在饲养过程中, 在日粮中长期超比例给予麸皮或谷物类饲料, 特别是不按比例加入和超量加入矿物质添加剂, 从而易形成高钙血症和高钙尿症, 为碳酸钙尿结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引起本病的发生。

2.2 维生素A缺乏

由于维生素A缺乏, 可使中枢神经调节盐类形成的功能发生紊乱, 导致尿路上皮角化及脱落, 促使尿结石的形成。

2.3 饮水缺乏

炎热的季节, 犬、猫通过大量饮水调节体温变化, 此时如果饮水不足, 就会使尿液变浓, 盐类浓度过高, 容易出现结晶而形成尿结石。

2.4 尿液理化性质的改变

尿液的p H值改变可影响一些盐类的溶解度。当尿液潴留时, 其中尿素分解生成氨, 使尿液变为碱性形成碳酸钙、磷酸钙、磷酸铵镁等尿结石;而酸性尿液容易促进尿酸盐尿结石的形成, 尤其尿中柠檬酸盐的含量下降, 容易发生钙盐沉淀形成尿结石。

2.5 泌尿系统发生感染

当肾和尿路发生感染时, 尿中细菌和炎性产物积聚, 可成为盐类结晶的核心, 尤其是肾脏的炎症, 可使尿中晶体和胶体的正常溶解与平衡状态破坏导致盐类晶体易于沉淀而形成尿结石。

2.6 尿道狭窄

尿道狭窄也是发生尿结石的重要病因之一。大多数尿结石是在肾盂或膀胱内形成的, 在不发生尿道阻塞前, 并不表现临床症状。此时如果患犬、患猫尿道狭窄, 则可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笔者对所接诊的犬、猫尿结石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发现, 阉割过的公犬、猫的尿石发病率明显高于未阉过的公犬、猫。

3 预防措施

糖尿病病因与发病机理 篇5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我国5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盲原因, 在西方则成为主要致盲病。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达44%~51.3%。除长期高血糖是产生糖尿病的原因外, 高血压, 高血脂均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病理改变主要是因高血糖致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微血管发生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之一, 它的基本病理改变包括:周细胞的选择性丢失、基底膜增厚、微血管瘤的形成、内皮细胞增生和新生血管形成[1]。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原因

1.1 多元醇代谢通路的异常

多元醇通路, 又称山梨醇通路。它是组织细胞葡萄糖代谢的途径之一。由醛糖还原酶 (aldosereductase, AR) 及山梨醇脱氢酶 (sorbitol dehydrogenase, SDH) 共同构成。AR以还原型辅酶Ⅱ (NADPH) 为辅酶, 将葡萄糖还原为山梨醇, 而后山梨醇在氧化型辅酶I (NAD) 的参与下, 由SDH氧化为果糖。当血糖浓度维持在正常生理水平时, AR并不被激活, 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很少;而在高血糖生理状况下, 催化葡萄糖转化为6-磷酸葡萄糖的己糖激酶饱和, 多元醇通路及AR被激活, 促使体内过量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大量的山梨醇存在于多种组织中。由于山梨醇对细胞膜的通透性较差, 导致细胞内山梨醇和果糖积聚。一方面造成细胞内渗透压显著升高和细胞水肿。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从而诱发糖尿病的并发症。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在这一过程消耗了大量NADPH, 谷胱甘肽 (GSH) 还原酶的作用需要的NADPH减少, 使减少细胞内氧化应激作用的重要物质GSH减少, 细胞内氧化应激作用增加, 进一步造成细胞的损伤[2]。同时由于山梨醇通路的激活, 引起肌醇代谢异常, 肌醇为磷脂酞肌醇的前体, 后者可以在细胞内酶系统的作用下分解为二酯酰甘油 (DG) 和三磷酸肌醇 (IP3) , 而此两种物质为周细胞增殖所必需的第二信使, 使周细胞DNA合成障碍, 导致周细胞增殖活力下降。

1.2 蛋白质非酶性糖基化产物的堆积

糖尿病中的早期病变之一就包括蛋白质的非酶性糖基化。有研究表明, 增殖性糖尿病患者玻璃体中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 含量要比正常人高[3]。 一方面过度蓄积的AGEs在内皮细胞、周细胞和基底膜沉积从而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阻塞, 血管通透性降低, 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改变;另一方面AGEs通过作用于特异性AGE受体上, 引起周细胞的损伤和炎症的反应。糖基化反应依赖于葡萄糖的浓度, 和视网膜病变有关。正常人糖基化血红蛋白 (HbAIc) 只占血红蛋白的3%~6%, 而糖尿病患者高达10%~20%。HbAIc与氧的亲和力增强, 氧的释放和扩散减少, 加重了视网膜组织缺氧。

1.3 蛋白激酶C的作用

蛋白激酶C (PKC) 广泛的存在于机体的组织细胞中, 他们对机体的代谢, 基因表达, 细胞分化和增殖起作用[4]。它对糖尿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当血糖升高后, PKC的这种介导细胞内部信号转导路径磷酸化的过程增强, 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收缩, 血流减少, 血管通透性增加, 内皮细胞增生, 新生血管形成等反应[5];另一方面蛋白激酶C促进并且参与了周细胞的凋亡过程[6]。在这个过程中蛋白激酶C的活化可以加速细胞周期的进行, 同时促进细胞增生, 抑制细胞凋亡。如果抑制了蛋白激酶C的活性就可以使周细胞的凋亡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最早期的改变就是周细胞的丢失, 从而使的眼视网膜的内屏障的破坏, 而导致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个别学者提出糖网早期周细胞的丧失的形式就是凋亡。

1.4 炎症反应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2型糖尿病的两个公认的发病机制。近几年, 医学界认为炎症因子介导的免疫变态反应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媒介作用。这种观点被称为糖尿病的“炎症学说”。Demircan[7]通过实验发现, 糖网患者血清中的白介素-1β和TNF-α的炎症因子水平比对照组要高, 这就证明了炎症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Vincent等[8]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小鼠动物模型注射白介素-1β拮抗剂以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能够减慢糖网病变的视网膜微血管的退化。

1.5 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重要的机制。视网膜是氧摄取量最高的组织, 因此也最容易受到损失。由于氧化应激的作用改变了循环中血细胞与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 从而破坏了视网膜微血管的组织结构。在眼部的主要表现是视网膜血管影细胞及无血管细胞增加及基底膜增厚, 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人体在高血糖的情况下氧化应激明显增强, 自由基清除减少和形成增多, 造成了组织的损伤。因而, 抗氧化的保护酶的活性受损是氧化应激造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原因。

1.6 其他方面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变化的一个方面, 有一种观点认为糖尿病的这种微血管病变与某些遗传基因有关, 因为糖尿病患病长短和微血管变化程度不一定存在相关性。有研究认为AR基因多态性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AR mRNA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相关[9]。而线粒体tRNA基因突变也被认为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10]。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研究进展

2.1 药物治疗

对于早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和治疗, 药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有效得控制高血糖的基础上纠正高血糖引起的代谢紊乱, 改善微循环, 增加视网膜的血流量。

2.1.1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实验和临床证据表明, 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与动物体内多元醇途径的醛糖还原酶的活性增强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11]。动物转基因和基因敲除实验[12]也一致表明, 醛糖还原酶基因的表达与否决定着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因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成为一类很有效的控制糖网的药物。

2.1.2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抑制剂

氨基胍 (aminoguanidin, AG) , 是目前最常用和公认有效的一种药物, 它可以与活性与活性3一脱氧葡萄糖酮醛发生反应阻断非酶性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形成, 从而抑制毛细血管基底膜的增厚和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OPB-919是一种四氢噻唑衍化物, 它能够抑制AGEs形成。它能在动物体内起到交联物沉积的作用。

2.1.3 蛋白激酶C抑制剂

蛋白激酶C抑制剂可阻断内皮细胞的增殖, 新生血管的形成和血管通透性的改变[13]。早期的PKC抑制剂, 由于阻断了所以的PKC亚型, 因而限制了在临床上的应用。近年实验研究证明LY333531是PKCβ的特异抑制剂能有效地阻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变化, 有可能称为有效治疗DR的药物。

2.1.4 抑制炎症反应的药物

近来一些研究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14]。近年Sun等[15]发现中、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以选择性的阻止DR的微血管病变。米诺环素 (minocycline) 是一种半合成四环素, 它能抑制糖尿病诱导的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 减少活化的视网膜小胶质细胞释放炎性介质从而延缓DR造成的视力丧失[16]。

2.1.5 抗氧化剂

丙酮酸是近年来比较受关注的新型抗氧化剂。动物体内试验已反复证明丙酮酸盐对动物脑组织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17], 丙酮酸可以提高视网膜组织中GSH和SOD的水平, 降低MDA的含量, 抑制IL-6、TNF-a等炎性因子, 保护细胞避免过度凋亡[18]。丙酮酸还可以竞争性抑制高糖引起的多元醇代谢通路的激活, 延缓糖尿病患者的的病情的进展。目前丙酮酸对糖尿病的并发症的防治作用还主要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在人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2 激光治疗

国外学者提出在糖网的增生期做全视网膜光凝, 以防止新生血管形成, 并使已形成的新生血管退化, 防止病变继续恶化。对黄斑水肿和黄斑囊样水肿可行氨黄激光格栅光凝, 防止进一步恶化。

据美国眼科研究所研究表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用全视网膜光凝后, 可以使一半的患者免除失明的痛苦。局部光凝可以使视力稳定, 视野缩小不明显。视网膜光凝术的理想时机应该选在患者的视力严重丧失之前。

2.3 玻璃体手术

子痫前期-子痫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篇6

1 妊娠期子宫的特点

(1)胎盘是仅仅存在于妊娠期的特殊器官。绒毛组织和子宫螺旋动脉分别是蜕膜板与绒毛膜板之间和蜕膜板与胎盘床之间的固着组织,同时又是为胎儿等供血的唯一通路,维系着胎儿等的生存。(2)宫腔容积进行性增加,有如卵形自动撑开器,它对宫壁呈持续撑开和压迫作用。(3)胎儿是相对独立的进行性增大的活体,其血供需求量进行性增加。(4)子宫一旦受到外力(包括性生活在内)等刺激,易导致相应强度的宫缩。

2 宫腔容积持续性增加、超常增减或宫缩过强皆能借助于胎盘床与蜕膜板之间和蜕膜板与绒毛膜板之间的相对位移实现对子宫螺旋动脉和绒毛组织及其血管内皮细胞的牵拉损伤

在孕产程中,宫腔容积的增减意味着宫腔内表面积同时发生相应的变化。B超检查发现:胎盘表面积在妊娠3个月时,约占宫腔内表面积的1/3,妊娠5个月时占一半,临产时又占1/3[2]。根据胎盘母体面积(简称胎盘面积)与宫腔内壁总面积的比值随妊娠月份(指妊娠5个月以后)增加而逐渐缩小的特点,笔者认为,妊娠以后,随着宫腔容积进行性增加或超常增长,胎盘面积和胎盘着床处宫壁的面积(简称胎盘床面积)都在增大,仅仅因为宫壁伸展比胎盘伸展的更快些,故胎盘床面积比胎盘面积增加的更多些,比胎盘面积多出的那部分,就逐渐远离胎盘的周边或一侧的边缘部分,即形成胎盘床和蜕膜板之间的相对位移(简称相对位移),伸展较快的一方(胎盘床)必将对另一方(蜕膜板)产生牵拉,甚至产生牵拉反应。相对位移的主导方面(原动力方)必然是不断伸展着的胎盘床;因相对位移而受害最著者(受力点)当属胎盘床与蜕膜板之间的子宫螺旋动脉和静脉。同理,当胎盘床面积和蜕膜板面积都比绒毛膜板面积增加的更多些时,同样会形成蜕膜板与绒毛膜板之间的相对位移(简称相对位移),牵拉的主导方面(原动力方)必然是胎盘床和蜕膜板及其间的子宫螺旋动静脉,因相对位移而受害最著者(受力点)当属位于其间的绒毛组织[1]。研究表明:引起相对位移、牵拉损伤的超常增长的宫腔容积可能就是最终导致胎盘床子宫螺旋动脉和绒毛组织及其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的真正原因(原动力),即超常增长的宫腔容积借助于相对位移实现了对胎盘床子宫螺旋动脉和绒毛组织及其VEC的牵拉损伤[1](简称牵拉损伤,下同)。宫缩就意味着宫腔内壁面积的缩小,胎盘床面积也同时缩小;但胎盘面积并不因宫缩而同步缩小。结果,某个局部或全部胎盘床面积小于其对应处胎盘面积。这种变化,与宫腔容积超常增长时胎盘床面积大于胎盘面积的情况正好相反,子宫肌、胎盘床肌肉产生的牵拉力的方向也相反;但其产生相对位移、牵拉损伤的原理相同,受力点相同,而且相对位移更迅速,牵拉损伤更重,血压变化更直观。宫缩缓解,上述的改变复原,血压也随之复原[1]。据研究[3]正常待产妇的宫缩有升高血浆内皮素-1 (ET-1)水平和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作用。这表明宫缩能借助于相对位移实现对子宫螺旋动脉、绒毛组织及其VEC的牵拉损伤,证实了上述推测。正因为子宫肌是平滑肌,是不随意肌,故过强、持续过久的宫缩可能是患者子痫发作的“扳机点”[1]。同理,宫腔容积超常减少(如急性羊水过少)时,同样会引起相对位移和牵拉损伤。

3 相对位移和牵拉损伤导致的牵拉反应

通常,上述的相对位移是一个缓慢的持续性进行的动态变化过程。有相对位移,就会有血管被牵拉损伤及其相应的牵拉反应。这种牵拉损伤和牵拉反应所引起的机体内环境变化,在“正常范围”内,不被视为病变,通常被视作妊娠生理性变化。若超过“正常范围”,就被视为病理改变。

3.1 血管收缩因子增加,血管舒张因子减少。如ET-1/一氧化氮(NO)比值升高等。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脑、肾、心、肝、眼、胎盘等缺血性改变及相应的功能改变。

3.2 凝血因子增加,抗凝血因子减少。“凝血因子的变化始于妊娠中期,体内多种凝血因子的水平开始增高,而纤溶水平开始降低,表现出高凝状态。随着孕期的延长,其程度逐渐增强,至产褥期达高峰,以后才逐渐恢复正常[4]”。据研究:(1)正常人血中没有组织因子(TF),VEC及各种血细胞表面也无TF的活性表达。TF“分布于各种不同的组织细胞中,其中脑、肺、胎盘的含量丰富,VEC及WBC中也含有大量的TF[4]。”组织细胞、VEC破损时即释放大量的TF入血。“TF(在血中)与FⅦ/Ⅶa结合成Ⅶa-TF复合物,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目前认为这是引起DIC最重要的发病途径[5]”。(2)如前所述,妊娠5个月以后,相对位移导致胎盘床子宫螺旋动脉、绒毛组织及其VEC被牵拉损伤。(3) VEC损伤:“损伤的VEC可释放TF,启动凝血系统,促凝作用增强。VEC的抗凝作用降低。VEC产生tPA减少,而PAI-1产生增多,使纤溶活性降低”[5]等等。根据(1)~(3),笔者认为:孕产妇高血凝状态的形成机制可能是:相对位移→牵拉损伤→胎盘处组织细胞、VEC被牵拉损伤同时释放TF入血并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高血凝。正因为胎盘处TF含量丰富、牵拉损伤又持续存在,所以胎盘处的牵拉损伤更易导致高血凝状态且持续存在。孕产妇一旦出现高血凝状态即标志着:胎盘处已经存在着VEC等的牵拉损伤(仅仅是损伤部位和程度的差别)且依赖高血凝以应对(止血、修复)(死胎除外)。这可能是高血凝状态随牵拉损伤的存在、加重(如PE-E)和终止(如产后)而出现、加重和复原的根源。

3.3 胎儿等对血供需求量的进行性增加与胎盘实际供血能力之间借助于相对位移、牵拉损伤、牵拉反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反馈系统。当宫腔容积进行性增长、超常增减或宫缩过强并借助于上述的相对位移、牵拉损伤而导致胎盘缺血、胎儿血供减少时,胎儿生长速度因血供不足而减慢。胎儿生长速度减慢(即由胎儿等组成的宫腔容积增长速度减慢)之后,对胎盘床血管和绒毛血管的牵拉损伤程度减轻,给后者的修复、伸展发育赢得了时间。待后者再次伸展发育之后,胎盘的供血量得以适当增加,使胎儿生长速度得以加快,同时也相应的促使宫腔容积增长速度加快,因此对胎盘床子宫螺旋动脉和绒毛血管等的牵拉损伤也随之加重。反过来又再次限制了胎盘对胎儿的血供。如此往复。可见,宫腔容积超常增减发生的越早越快越多,所造成的相对位移、牵拉损伤、牵拉反应就发生的越早越快越重,对VEC、绒毛组织、子宫螺旋动脉、胎盘、胎儿和母体等带来的危害也越早越快越重。循此视角观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PE-E、死胎等的发生可能皆缘此因。

注:*宫腔容积超常增长时;#宫腔容积超常减少或宫缩过强时;Δ细胞滋养细胞浸润能力低下是指那些已被实验观察到的“滋养细胞表面黏附分子表型转换障碍[6]、血管生成蛋白和抗血管生成蛋白的平衡失调[6]促浸润基因和抑浸润基因平衡失调[6]”等微观现象[7.8]

3.4 有组织损伤就要有修复。母体出现的变化:血管收缩因子增加、血管舒张因子减少和凝血因子增加、抗凝血因子咸少,其真正目的就是使牵拉损伤创面上的血管断端即时收缩、闭塞,创面迅速止血进而修复。但过多的血管收缩因子和凝血因子等既在创面局部起作用,同时又不断地随血流布满全身,并导致全身小动脉痉挛和肝、脑、胎盘等缺血及高血凝状态,却是母体被迫接受的。导致母体被迫接受的原因还有:(1)胎儿等是相对独立存在且呈进行性增大的活体。只要它们活在子宫内继续增大,宫腔容积就随之增大,“相对位移→牵拉损伤→牵拉反应”就随之继续进行下去。即母体对胎儿等体积增减的调控能力有限。(2)正因为妊娠子宫一旦受到刺激即产生相应强度的收缩,所以除了预防外力所致的宫缩过强之外,母体可能无力调控其他原因所致的过强宫缩。

4 宫腔容积超常增减、宫缩过强与PE-E的病因相关性

综上所述,胎盘床和胎盘组织的缺血性(绒毛周围大量纤维蛋白沉积、子宫螺旋动脉蜕膜段或(和)肌层血管生理性变化缺乏、胎盘梗死)和出血性(大小血肿、胎盘剥离)病变都可能是局部血管受上述相对位移、牵拉损伤(痉挛、狭窄、闭塞、断裂)所致,仅只存在损伤的时间、部位、范围和程度上的差别。这些病变就是形成PE-E的病理基础;而宫缩过强是子痫发作的“扳机点”。正是因为宫腔容积进行性增长、超常增减或(和)宫缩过强导致了相对位移、牵拉损伤的形成及其产生的牵拉反应,所以,凡能引起宫腔容积超常增减(如双胎或多胎妊娠、巨大儿、急性羊水过多或过少等)或(和)触发宫缩过强的因素(如包括性生活在内的各种外力刺激等)都应被作为PE-E的病因予以研究和防治。

参考文献

[1]郑道.官腔容积超常增减、宫缩过强与PE-E的病因相关性.中国厂矿医学,2009,22(4):493.

[2]周力学,刘颖琳.妇产科超声监测.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6:121.

[3]郑道.宫缩增高血浆内皮素-1水平和血压的临床研究.中国医学创新,2009,6(34):25.

[4]王振义,李家增,阮长庚,等.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与临床.第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43,88.

[5]殷莲华,钱睿哲.病理生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2.

[6]林其德.子痫前期及子痫的病因学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4.

[7]王美华.子痫患者的急救及护理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08,5 (31):85.

上一篇:眼镜企业下一篇:闭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