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传授知识的关系

2024-05-13

德育与传授知识的关系(通用3篇)

德育与传授知识的关系 篇1

当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社会原有的价值体系逐渐失去了话语权威,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价值观的混乱, 道德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危机。作为应对危机的途径, 道德教育现在备受重视, 但是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仍不够高。究其原因, 可能是在道德教育中过于注重道德知识传授, 而忽视了道德教育的根基———信仰。道德知识对人的道德品质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没有一定的道德认知, 道德判断就无从谈起。然而要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就必须有信仰的引导, 因为只有在虔信一种规范所依赖的信仰的情况下, 这种规范才会被认为是道德的。因此, 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应该把道德知识传授与信仰引导加以整合, 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德性。

一、道德知识传授与信仰引导整合的必要性

(一) 对学生进行信仰引导的必要性

人不仅是肉体的存在, 同时也是精神的存在。信仰是对人格精神或某种主义极度信赖的一种情感, 它所形成的是宗教性道德和社会性道德。因而道德教育离不开信仰的引导。

1. 从历史的视角分析中国传统儒教信仰的作用。

中国传统社会的教育以道德教育为主, 讲求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经后世传人继承与发扬, 在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之后成为正统文化, 主宰中国社会两千多年。儒教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力量?这虽然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有关, 但最根本的是儒家学说已成为人们的信仰, 它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仁”的思想是核心, “事实是, 在孔子学说中, 仁作为人的最高‘德性’, 并不是建立在某个客观‘法则’之上的, 而是建立在人的情感之上的”, [1]因而易于被人们接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等级制度极其森严, 每个人在自己的等级范围之内按照心中的信仰生活。这里并不是赞美封建制度,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 儒教使人找到了安身立命的精神依据。

2. 从逻辑视角看信仰对道德教育的根本价值。

(1) 道德教育的主体———人需要信仰。人之所以为人, 正在于精神性, 即人是肉体与精神的完满结合, 人是整体。“教育的整体性奠基于‘人’的整体性之上, 奠基于‘人’对‘人’理解的整体性之上。”[2]要理解教育或道德教育首先要理解人, 因为人是道德教育的主体。人的本质是对精神的追求, 是对价值的追求。而信仰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一个没有信仰的人等于是没有了灵魂。人需要信仰。

(2) 信仰是道德教育的价值根基。道德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完美的德性, 而德性的践行又是在生活之中。对于人的生活而言, 其最高意义在于终极价值的寻求, 信仰就是终极价值的载体, 也是精神家园的居所。“精神家园给人以价值方向和精神寄托, 有了这一家园, 人的生活即是有航向有目标、有‘神性’的, 反之就有一种空无感、疏离感和价值无根感。”[3]离开了信仰的道德教育, 就失去了它的根基性, 如同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二) 道德知识传授和信仰引导整合的必要性

道德知识和信仰应该整合, 因为信仰虽然也包含理性的成分, 但主要是人情感的一种表达。“信仰作为一种精神现象, 有其共性的东西, 但各种信仰形式的特点却是具体而复杂的, 或是现实的, 或是虚幻的;或是理性的, 或是盲目的;或是科学的, 或是错误的。”[4]可见, 信仰如果缺少道德知识, 就会成为非理性的, 甚至有可能走向迷信;道德知识如果没有信仰贯串其中, 就会是被动的僵化的。

1. 从信仰的情感和理性方面来看道德知识对信仰之必要性。

(1) 在信仰的情感方面, 道德知识是正确的道德情感形成的前提。道德知识影响着我们对自然界、人, 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看法。道德包含认知和实践两个层面, 学习道德知识能够提高人的理性认知能力, 促进人的道德情感发展, 才能更好地实践。没有一定的道德知识作基础, 道德认知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也不会培养出适宜的道德情感, 人格也不会得到健全的发展。如对自然界的道德知识, 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念;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知识, 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公共美德。

(2) 在信仰的理性方面, 道德知识是正确的道德判断发展的基础。判断道德行为要以道德原则为依据。道德判断不仅是一种逻辑判断, 而且是价值判断, 即道德判断同时包含理性和价值。理性是对人类生活合理状态的把握, 没有关于人类道德发展的知识, 理性无从谈起。价值同样也离不开道德知识, 尤其是在多元化的今天, 它更需要道德知识的审视。一个人积累的道德知识越丰富, 就越有可能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 选择正确的信仰。

2. 从信仰的终极价值看信仰对道德知识的必要性。

道德知识与道德教育的关系非常密切, 但是二者并不一定是成正比例的。一个拥有很多道德知识却做了令人不齿的事情的人, 或者一个没有受过道德教育而品德高尚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

“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是不同的两件事。有能力做出

正确道德判断的人未必愿意去实践;文化素养高的人未必是德行高的人;而凡夫俗子倒可能是忠实憨厚的。”[5]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道德知识与德性的关系, 不能绝对化。从比道德知识更高的层面上, 从信仰的终极价值上, 对道德知识进行反思, 同时对德性进行观照。

二、道德知识传授与信仰引导整合的途径

加强信仰教育, 对学生进行信仰引导, 必然要选择与时代相适应的信仰。在我国, 马克思主义是最进步的信仰, 象征着时代的精神。我们要把传授道德知识与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整合起来。

1.在道德知识的传授中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要以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前提。在以往的品德课堂上, 学生只是被灌输了一些死的教条, 必须这样做, 不准那样做。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必须, 为什么不准。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填补这块空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当然这些理论都是系统性的、理论性的, 为了不至于变成空洞的说教, 就要改变教学方法, 变直接灌输为启发引导。在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时,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在道德知识的传授中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渗透。

坚定的信仰离不开情感的参与。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 不能只有理论性的阐述和分析, 还必须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 注入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 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马克思主义的巨大价值。有了情感上的共鸣, 学生才会自愿接受马克思主义, 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总之, 道德教育既要建立在一定的道德知识积累的基础上, 又离不开信仰对它的引导作用。只有把道德知识传授与信仰引导整合起来, 共同作用于学校道德教育, 才能改变道德教育实效性不佳的现状。

摘要: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不佳的原因可能在于道德教育太注重道德知识传授而忽视了信仰引导。因此, 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应该做到道德知识传授与信仰引导的整合。

关键词:道德知识,信仰,信仰引导,学校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蒙培元.情感与理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72.

[2]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39.

[3]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23.

[4]刘梅.加强信仰教育应正确认识和理解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2. (8) .

[5]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9, 28.

德育与传授知识的关系 篇2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主要结合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方便各位考生快速简单的对教学考试分析有个简单的认识,这次介绍内容主要是结合客观题型,便于各位考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一、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首先我们需要掌握这条规律的别称,有两个:

(1)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规律;

(2)教育性规律。

其次,这条规律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第三,我们需要识记,这条规律对应的教学原则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二、关于出题考察点

单选喜欢考察的第一点:这条规律的提出者是谁?

在教育学开篇我们学过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提过教育性原则。

赫尔巴特对这一问题作了较系统的阐述,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赫尔巴特认为道德品质的培养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但在实现这一目的的同时,却不能放松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因此,道德培养和知识传授构成了学校教育的两个基本内容,形成了实施学校教育的两条基本途径,即通过情感和意志的训练陶冶道德情操;通过系统知识的传授启发。

拓展:简述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

(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以掌握知识为基础。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推动了他们积极的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互规律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正确处理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的关系,既要避免单纯传授知识忽视思想教育的偏向,又要避免脱离知识的传授而另搞一套思想教育的偏向。

拓展:思想品德教育总结

一日常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

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工作不是单独的说教,它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晨间活动:我们教会幼儿简单的礼貌用语,如早晚跟老师说“早上好”“再见”,。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增强文明意识。课间活动:在这时,我们教育孩子要相互关心、互相照顾,帮助他们复习课上所学的内容;要学会谦让,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进餐:进餐时,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指导幼儿独立进餐,吃饭时不掉米粒、不剩饭菜,吃完后能自觉地将餐具放好,让幼儿克服“饭来张口、衣来生手”的不良习惯。午睡:教育幼儿睡前将脱下的衣服叠整齐,并迅速入睡。离园活动:要求幼儿不追逐、不吵闹,安安静静等父母来接。

二教育活动中的品德教育

1.培养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让他们感受到周围成人的关心爱护。学期初,为了使小班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我们首先组织他们参观幼儿园,故事《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使幼儿尽快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2.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虽让他们能够独立进餐,但由于家长的过渡爱护,大部分幼儿都不会独立进餐,独立性较差,因此,我们针对幼儿的这些特点,在语言活动《大公鸡和漏嘴巴》、看图讲述《吃得真干净》常识《认识餐具》,音乐歌曲《好娃娃》。等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幼儿独立的进餐、盥洗、睡觉等良好的自理能力。

3.学会简单的礼貌用语,进行礼貌教育。礼貌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在语言《有礼貌的好宝宝》故事《两只羊》歌曲《我的好妈妈》《好娃娃》认识《老师》。认识《家庭》,向幼儿进行礼貌教育。

三节日中的品德教育

九月十日”教师节”让幼儿绘画<红花>送给老师,让幼儿知道老师的辛苦劳动,教育幼儿热爱老师,尊重老师。十月一日“国庆节”让幼儿了解国庆节的来历,知道我们中国的历史,要热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一月一日“元旦”通过家园同乐庆新年联欢活动,让幼儿感受到新年的快乐,培养爱父母的情感。增进家庭成员的感情。鼓励幼儿大胆参加集体活动,感受新年的乐趣。

四家园联系共同教育

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需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因此,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各方面都要加强对幼儿思想品德的教育,保护幼儿健康成长。我们通过家园联系站及家园联欢活动来进行教育活动。

1.现在的孩子自私、任性、霸道的有很多。于是,我们通过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多给孩子有利增强集体观念、劳动观念的实践机会,培养幼儿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热爱集体、艰苦朴素的好思想,及初步的劳动习惯。

2.家长、教师必需行为正确,做幼儿的榜样。家长和老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要求幼儿做到的事,自己要先做到,不许孩子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要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创造一个文明健康的环境,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总之,我们会抓住每一个有利的时机,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他们以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拓展: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及措施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未来,现在正处于成长阶段,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这个阶段实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小学生现在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是很重要的。本文主要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从而找出提升小学生道德情操的方法。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忽略了学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体

在现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很多教师都是采取灌输的教育方法。只是注重说教教育以及典型事例的宣传,而忽略了教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方式。教师队伍缺乏对思想品德教育系统的研究,没有掌握思想品德教育发展的规律,只是通过自身的教育经验对学生实行硬性教育,因此,影响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性。

2、对于学生思想道德情感的激发不够重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个地区的学习教材都有很大的区别,内容上也有很大差别,但是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只是局限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教学,而是要通过引导学生的情感激发,从而使道德教育对学生起到教育的作用。

3、缺乏对学生课外活动的理解

思想道德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意识,只有让学生亲身体会才能够使思想道德教育发挥出重要的作用。目前在现实的教育体制中,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就会担心是否是改革方案出现问题。因此,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思想情操的提升起不了很大作用。

二、提升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

1、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学习兴趣可以提升学生对某个事物产生心理倾向,能够促使学生观察和学习这个事物,因此,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果。要想提升思想品德教育的教育质量,就必须采取措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个学生都想要被表扬,因此,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成就感,那么教师就要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发光点,对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从而使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2、建立完善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在目前,国内的教育体制非常重视应试教育的发展,过分地强调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以及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把学生的学习局限于课本上,从而使老师和家长忽略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因此,教育部门应该设立完整的教育体系,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等方面能力能够得到提升,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3、注重教学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德育与传授知识的关系 篇3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知识传授;历史素养

前言

在一个民族的发展和崛起的过程中,前辈不断的向后代传授历史以求其能够从历史的发展长河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在我国,历史教学已被明确要求,即在传授过去历史史实的同时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与趋势。由此可见,历史对于个人、社会、甚至整个国家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之一。

一、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着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表现为单纯的将历史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灌输,而忽略了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即过分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历史素养的培养。于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学者和学生都往往将“历史”视为在选拔性考试中与其利益有着密切关系的众多必修学科之一。

然而,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和“绿色教育”等先进理念的逐渐推广和实施,更多的教育学者、专家开始将历史知识的传授和历史素养的培养之间的密切联系列为主要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二、如何在授课过程中将历史知识与历史素养紧密联系

(一)关于历史素养的概念

历史素养是指人在不断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所培养出的自有的、个体化的能力意识和价值体系,也可以说,历史素养是人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个体意识与情感价值观有机构成的一种深层次的学科反应。

(二)如何在我国教学过程中将历史素养与历史知识紧密相连

1.尊重历史史实,建构切实的历史氛围

夯实的掌握历史学科知识是对历史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求授课教师尊重历史史实,这是对历史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为了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对历史史实产生真实的情感反应,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教学语言进行正确使用,即无论是在课程导入还是在对主要和重点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都要通过自己的语言来为学生描述历史史实,形成与教学相关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氛围。例如,教师在讲述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历史时,教师在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为学生列举战争时期各个事件、战役,并以此来形成一个详细的,具有代表性的“抗日战争大事年表”,同时以“年表”为基础通过语言进行富有感染力和代入感的描述,从而使学生这个主体融入教师授课过程中所建构的历史大环境,从而对学生的历史素养进行培养。

2.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明确教学目标是进行整个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在中学历史教学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各个教学目标的性质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这就涉及到了教学方法的问题。例如,在讲授“中国古文化发展”时,可以通过古代文化鉴赏的方式让学生对于古代文化进行直观性的接触和感受。又例如,在讲授“抗日战争”时,可以将参观抗日纪念馆等设定为主要教学活动,以引发学生对历史进行深刻思考,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有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认识和感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3.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关注各个学生个体

在中学历史学科的课堂上,学生和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互动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在过程中时刻对学生的各种反应进行关注,并随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方法。从学生的整体性来讲,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即学生为一个整体。因而在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对班级这个小环境进行时刻的注意,找到适合班级主体的教学方法,更好的为学生历史知识的传授和历史素养的培养服务。与此同时,不同的学生又是各个不同的个体,每个个体所处的社会、家庭等环境的不同,也导致各个个体具有自己的特征。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班级主体对学科的感受,又要关注各个学生个体对于学科的接受能力。

(三)历史知识传授与历史素养培养相融合的重要意义

任何的改革和实践都具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在中学历史学科的改革实践中,历史知识的传授与历史素养的培养之间的相互融合使学生在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形成了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这些价值观的正确树立于国家、民族、个人都是百益而无害的,是符合人类的发展规律的。

三、结论

总之,历史知识的传授与历史素养得以在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有机的融合,就中国教育的改革而言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实践活动。同时,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历史素养的正确培养也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其他学科的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启示。

参考文献:

[1]何成刚.中学历史教学问题三点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1,09(09):51-54

[2]彭德恩.中学历史“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探研[D].河南大学,2013

[3]马文燕.立足学生发展提高历史素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1,04(04):48-49

上一篇:太阳的结构下一篇:耕地保护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