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义务教育

2024-07-18

免费义务教育(精选12篇)

免费义务教育 篇1

“半数以上县财政、教育部门未按规定期限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拨付到学校, 6个省共滞留中央‘两免一补’专项经费1.89亿元”;“八成以上被调查县存在挤占挪用农村义务教育专项经费现象”;部分地区向学生乱收费超过5000万元, 从“赞助”到补课费、考务费、饮水费、体检费, 名目繁多;数千万收费还存在个人账户……

这是审计署刚刚公布的对全国16个省54个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部分调查结果。没有对严重违规者的指名曝光, 也算不上一次“审计风暴”, 只是让公众对于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真实状况有所了解, 其中传达的信息, 却足以让人心惊。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落实, 拖欠、挪用严重, 在教育投入以县、乡镇为主的时代里, 几乎是多数农村学校的生存常态。直到国家修订《义务教育法》, 发布《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 才为农村教育勾勒了一幅崭新图景。近几年里, 这图景正渐变为现实:2007年开始, 中央财政拿出500亿元消化农村学校积欠债务, 还分3年增加470亿元, 用来推进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中西部的教育投入终于变成以国家为主、地方拿小头的结构;农村孩子们先于城镇同龄人享受了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的待遇, 似乎不再有因经济压力而辍学的危险。不少人都为农村孩子的未来长舒一口气:“种田不纳税、上学不交费, 和谐好社会, 农民得实惠”。

审计署的报告却让人重生忧虑:地方配套资金不落实, 国家的钱层层下拨途中, 竟然还有“雁过拔毛”之忧。巨额资金的支出, 如何保证用在刀刃上?义务教育全免费的阳光, 农村孩子究竟有没有感觉到?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 根由何在———是历史欠债过重, 是多年挪用教育经费已成了习惯, 还是个别人私欲膨胀?

也许都有。如果你逐个去调查, 有关学校和有关部门恐怕都会有一长串“不得不”的理由。毕竟, 国家下拨的只是学生“免费”后的部分缺口, 而不是学校全部开销;毕竟, 许多地方财政收入不多养人不少, 处处等着用钱, 别说为教育这样的“软投入”掏腰包时小气, 连上级拨款也难免要打截留、挪用的主意;毕竟, 不少学校都有旧债未偿, 而且, 也很少有严格的经费管理监督机制。

然而, 最根本的原因或许还在观念上。虽然十多年前就人人会说“再穷不能穷教育, 再苦不能苦孩子”, 但直到今天, 在最基层的乡村, 那些面向真正农家子弟的学校, 有不少依然穷困薄弱。一遇意外波折, 苦的, 依然是孩子。

期待以后的义务教育经费审计, 也能掀起一场“风暴”:不只是公布数字, 还要让那些忍心“穷”教育、“苦”孩子的违规者留名显迹。对于那些并不真正懂得教育公平的人, 严查明示, 健全监督机制, 这才是让教育“富”起来的最有效办法。

免费义务教育 篇2

第一条 为充分体现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根据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从秋季开学起,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杂费、讲义费和信息技术费,提倡并逐步推广课本循环使用。对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本市低保家庭、特困家庭子女和残疾儿童同时免收课本费和作业本费。

第三条 免费教育对象包括具有本市常住户籍并在规定施教区内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校学生,以及符合规定的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校就读的外来人员子女。

第四条 确定享受免费教育的对象,由当地公安机关提供学生户口簿,经学校审核,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五条 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校就读的外来人员子女,符合下列规定,提供相应证明,经学校审核,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享受免费义务教育。

(一)在法定监护人监护下在苏州公办学校就读满两年;

(二)符合户籍所在地计划生育政策,提供户籍所在地计划生育部门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或独生子女证;

(三)监护人具有稳定住所、稳定就业和稳定收入来源,提供户口簿、身份证、暂住证,以及经劳动人事部门鉴证或备案的劳动合同或其他合法经营的相关证明。

第六条 在民办公助学校、民办学校、股份制学校、中外合作学校等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其他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借读生,仍按原规定缴纳费用。

第七条 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负责,“以县为主”设立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按时拨付学校。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认真做好义务教育实施免费教育的宣传和督查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措施,探索建立免费教育的良性运行机制。

第九条 本规定自209月1日起施行。

推行免费教育正当其时 篇3

自2014年金秋始,邢台市清河县和广宗县开始实施免费高中教育。这一早在其他部分省市多有实践的举措,悄然试水多年后,在牛城吹起微澜。一个素有“中国羊绒之都”的美誉,一个却有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坚硬现实,经济发展水平殊异的两端,在民生政策指向上,都选择了将九年义务教育扩展至12年免费教育。国家级贫困县广宗县免除高中阶段学生学费及住宿费,平均到每名学生身上,大概是每人1000元,届时,由县财政直接将资金拨付到学校账户。这项政策会让广宗县1600名学生受益。(2014年9月11日《燕赵都市报》)

高中生人数不多,也许是广宗县敢于实行高中免费教育的重要原因。毕竟一年160万元的高中阶段免费教育资金,即使对一个贫困县来说也不是什么大数字。而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各地三公经费大幅下降,客观上也增加了地方政府用于民生特别是教育支出的财力。虽然相比经济发达地区,国家级贫困县的财政收入不高,但对收入偏低的老百姓来说,教育负担无疑沉重,也更需要免费教育。否则,贫困家庭可能因掏不起学费而让孩子辍学出去打工;而教育程度不高,客观上也会影响当地青年的就业与收入。因此,无论是从减轻当地群众的教育负担还是从帮助群众脱贫的角度看,将九年义务教育扩展至12年免费教育,都很有必要。财政收入不高的国家级贫困县都能咬紧牙关实施免费高中教育,那么其他财力更宽裕的地方同样也能够做到。可以说,多数地区大力推行免费教育正当其时。endprint

免费义务教育 篇4

中国的根本问题在农村, 农村的最大问题是教育, 教育的实质问题是体制。在全国呼吁公平教育体制时, 农村教育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2006年3月5号,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 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加速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 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承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此, 免费义务教育在农村落地开花。

滦平县于2005年率先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政策, 比全国试点地区提前一年, 我们在滦平县对中小学校长进行了调查。

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法。主要从学校基本状况, 校长对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态度和评价, 以及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后学校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调查。

本次调查以河北省滦平县中小学校长为调查对象, 采取普查的方法, 对该地区180名正副校长进行调查。问卷通过核查后录入计算机, 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

3 调查结果

3.1 学校基本情况

3.1.1 学校经费情况

经费是学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充足的经费是学校教学设施和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保障。其中基本经费包括专项经费 (基建, 危房改造以及各类修葺费用等) , 公用经费 (教学设备, 教育行政, 公务等费用) , 个人经费 (教师福利奖金, 进修学习, 学生奖学金等) 三部分。

通过调查, 学校的基本经费状况总体都是处于一种短缺状态。其中经费短缺程度从公用经费到专项经费再到个人经费, 短缺状态逐渐严重。大多数学校只是基本保证了学校的运转, 却牺牲了教师的培训和激励, 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的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3.1.2 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

教学条件是保证学生高质量学习的硬件条件, 教学质量和教师配给是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软件条件。调查结果表明: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标准, 学校的教学条件基本上达到标准。但在问及学校负债原因时, 98.1%的校长选择是因为“普九”贷款欠债。由此可见, 学校教学条件达标的现实很大程度上让学校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据研究者在实地考察中发现, 很多学校的教学设施其实并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水平, 甚至还存在部分危房, 学校的教学设施情况不容乐观。

在教学质量方面, 根据调查, 教师的文化程度以大专和本科为主, 中专和高中的所占比例很低, 初中以下和研究生以上的基本没有。由此可见, 教师的文化程度还有待提高, 需要学校给予进修和培训的机会, 进一步提高学校的软件条件, 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3.2 校长对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态度

3.2.1 校长对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总体态度

根据对学校基本状况的调查可知, 学校经费不足是制约学校发展的根本原因。为了保障中小学的运行和发展, 政策利用政府财政统一发放的方式改善学校的经费状况。这一政策是否能够在确保让利于民的条件下同时从根本上解决学校的经费短缺问题, 我们对校长针对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实施后的态度进行了调查。

校长在政策的惠民性上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认为免费义务教育能够在根本上减轻农民的负担, 体现教育公平。

通过量表我们测量了校长对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态度, 其中主要包括校长对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认知, 情感和行动三方面。不论从总体上还是各个维度上看, 校长的态度得分偏向于积极方向, 但仍存在差异。在对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认知上, 校长们都认识到了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积极性, 即其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 也真正体现了政府减轻农民负担、让利于民的大手笔。在对政策的感情上, 校长比较倾向于赞成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 认同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在各个学校实施的实际意义。但是相对与认知方面, 校长对该政策的态度出现了分歧, 不乏对政策持沉默甚至反对态度的校长存在。在政策行动方面, 校长的态度出现了不一致的状态。有一部分校长虽然在认知和感情上支持免费义务教育政策, 但在行动上并不赞同该政策的实施, 或者说并不愿意该政策在他们学校实施。

3.2.2 小学校长和初中校长在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态度上的差异

在这次调查中, 我们调查了小学和初中校长对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态度, 根据调查结果得出, 小学校长对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态度比初中校长更为积极一些, 态度也更为集中, 表现出更多的支持。通过检验, 得出小学校长和初中校长在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态度上出现了显著性差异。

3.2.3 农村和城镇校长对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态度的差异

据调查, 县城的学校在实施免费义务教育过程中的确欠下大量债务, 很多办公开支都是赊账。其原因主要是县城学校的规模都比较大, 设备更新速度快、更新率高, 所以日常开销较大。按照现在的状况运行, 财政没有能力支付县城学校的基本经费需求, 最终只能用教学质量来换取学生数量, 实在是得不偿失。

在对农村学校校长的访谈中, 我们发现大多数校长对免费义务教育政策非常支持。农村校长认为, 一方面该项政策的实施切实保证了学校的财政拨款;另一方面, 在该项政策实施后, 政府为学校偿还了因为“普九”欠下的所有贷款。因此, 农村学校的校长都是一片叫好。

3.3 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出现的问题

根据社会心理学态度一致原理, 态度的认知, 情感, 行动三个维度应该趋于一致。如果认知不能协调一致时, 就会感觉到心里冲突, 因冲突而引起紧张不安, 转而形成一种内在的动机作用, 促使个人放弃或改变认知之一, 而迁就另一认知, 借以消除冲突, 恢复调和一致的心态。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 态度的各个维度不一致会影响对其中一个维度的改变, 即如果校长在行动和认知上不协调, 即使校长在感情和认知上的态度是积极的, 但在行动上出现不一致, 久而久之校长在认知和感情也会出现消极。所以必须弄清楚校长出现行动和认知不一致的原因, 进而提出针对性对策确保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更好地落实。

3.3.1 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实施对学校的影响

根据调查, 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对学校的影响并非像政策实施前所预测的一样乐观, 从部分校长的态度角度分析, 该政策的实施给学校增加了负担。因此, 不可避免存在部分校长在行动取向上对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态度上出现了明显差异。

另外在问及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对学校长远发展的影响时, 有94.9%的校长认为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符合政策制定与实施目的。有55.1%的校长认为该政策的实施虽然会增加学校的负担, 但却能够减轻农民的负担, 这与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初衷——让利于民、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初等教育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相符合的。

3.3.2 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实施前后的新问题

随着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 学校的经费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但学校却遇到了新的问题, 即生源问题。按照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目的, 该政策将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 体现教育公平, 应该会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学, 学校生源应该增加, 为什么统计数字却反映了与此相反的现象呢?一位校长道破了其中原因:“按照本县现在农民的收入, 负担一个孩子读书是没有问题的, 农村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教育质量的问题。现在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了, 学生都往县城小学, 中心小学里钻, 像这样的村小学根本就没有什么学生, 生源严重不足, 这全都是因为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落后。”从校长的这段话可以看出, 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

4 结论与建议

根据调查我们可以看出, 制约学校发展的根本问题还是经费问题。虽然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减轻了学校的负担, 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面临的问题, 特别是学校的教学质量问题。

针对本次调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我们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 合理划分教育内部的投资比例。

不仅要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 同时还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对各级各类教育的经费投入种类、经费投入比例, 严格执行专款专用制度, 特别是要保障义务教育的经费需求。

(2) 明确教育投入的监督体制和法律责任, 切实保障拨发的经费能够保质保量的拨付到各个学校, 确保学校的有效运行。

建立对口审计监察制度, 严防教育乱收费死灰复燃, 严防免费义务教育实施后学校领导干部利用招生职权收受贿赂。

(3) 完善财政拨付制度。

进一步考虑到各个学校的不同情况, 依据学校规模、物价差异等因素建立经费拨付修正指标体系, 为每一所学校拨付额度较为合理的经费, 让每个学校都能够在拨付的经费额度内维持学校正常运转。

(4) 减少教学质量不高的农村学校数量, 集中发展规模较大、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

政府加大投资力度, 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 从硬件上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跨村建设农村小学, 跨乡建设初级中学, 建设跨区域大校区教学点, 集中优势教学资源和优秀教师队伍, 着力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学校生源不足、教学质量不高、教育资源浪费的问题, 让农民的孩子享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资源, 共享教育发展的成果。

(5) 教师资源和教育经费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应该向农村学校和教学力量薄弱学校倾斜。

建立城乡学校教师交流学习制度, 鼓励县城教师到农村支教, 吸纳农村优秀教师定期到县城学校学习、观摩, 逐渐探索并形成城乡教师流动机制, 促进城乡教育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育经费的拨付要优先考虑农村学校, 切实维护农村教师利益, 彻底还清拖欠工资。

(6)

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短、中、长三期教师培训计划, 有组织有系统地组织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活动,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 从软件上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智明.免费义务教育实施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6.

[2]高如峰.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 2004, (5) .

我看师范生免费教育 篇5

近两年国家试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政策,这一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一部分学生上大学深造的机会,对促进教育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教育的发展应该有很好地推动作用。

为什么要试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第一,是不是高中毕业生不愿报考师范类院校?推出这项优惠政策是为了吸

引学子去报考师范类院校。真要是这样,报考师范院校的学生的一部分是因为贫困或是冲着优惠政策而去的。我从这个角度思考:应该改革师范教育,增加这类学校的办学压力,提升它们自身的素质和竞争力,政策的照顾不能算是长久之计。

第二,是不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如果真是这样,我认为大可不必。

只要国家舍得花银子,大幅度地、大面积地提高教师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谁还会拿着贫困的教师作笑话、调侃的素材,也会有很多人把教师当成可安身立命的职业去用心经营。在经济的时代,在经济的社会,教师只有混得温饱,才能挺起精神的脊梁。

第三,是不是我们的教师太少了?应该是。在一些经济非常发达的区域,教

师可能都超编,甚至有人只拿饷不上岗。在中国更广大的发展中区域,教师缺编现象很普遍,有些地区连基本的课程都不能开展,就因为没有教师。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贫穷、偏远地区的教师资源配备缺口。从长远来看,从宏观上加以调控,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应该是根本之计。

德国大学教育告别免费午餐 篇6

2004年新年刚过,英国政府提高大学学费的法案在惊涛骇浪之中获得议会通过。从2006年起,英国本土大学生每年需要缴纳的学费将从1000英镑上升到3000英镑。值得我们高兴的是,这项法案仅针对英国本国学生,和海外留英学生无关。尽管如此,也引起世人的关注。在仍然实行免费高等教育的德国,尽管大学收取学费还只是朝野讨论的话题,联邦政府也曾在前年立法禁止对“第一学位大学教育”进行收费,但学费问题早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在今天的德国政界和教育界,恐怕谁也不会怀疑,德国免费大学教育的终结是早晚要来临的事情。

高等教育是一种商品

免费的高等教育已在德国施行多年,德国政界和教育界越来越多的人士开始认同这样一种观点:高等教育不是社会福利,而是一种商品。德国大学生在校人数2003年已突破两百万,比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翻了一番。而政府在每名大学生身上的支出却从原来的一万多欧元降到了一万欧元以下,陈旧的大学校舍,平庸的科研水平,不堪重负的大学教授。而改变这一切需要大量资金的注入。

德国大学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各地州政府的教育拨出。以2002年的图宾根大学为例,全校该年的经费总数将近两亿欧元,其中四分之三来自州政府的教育经费,从其它途径获得的科研经费不到四分之一。在各州政府因经济拮据而大砍教育经费时代,开征学费已经成为德国各大学校长眼中必不可免的筹集资金的途径。

为教育经费伤透脑筋的政治家也支持这项变革。基民党执政的巴-符州便是最早公开表态要改革免费高等教育的州政府。由德国知名媒体企业贝塔斯曼基金会资助的“高校发展研究所”(CHE)则成为了德国高校改革的思想库,为大学教改和收费提出了许多实际操作的模式。

在以追求社会公正为立党之本的执政党社民党内,这两年支持大学收费的论点也逐步占据主流。社民党的两名政坛新秀——柏林市长沃弗莱特和前下萨克森州长嘉伯里尔都公开表示支持大学收费。这两名社民党少壮派人物的明确表态,使得社民党内部在学费问题上的力量对比产生了巨大变化。2004年年初,德国外长、绿党主席菲舍尔也表示,免费大学教育在德国不会长期持续下去。

大学收费会影响到低收入家庭的弱势群体,这是反对大学收费者的一个主要论据。反对大学收费派认为,大学一旦开始征收学费,将剥夺大批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的学生的受教育权。支持收费者则认为,在英美等采取收费高等教育的国家,普通家庭子女入大学的比例甚至高于德国。

反对派抢先一步立法

德国联邦教育和科研部长布尔曼女士是反对大学征收学费的领军人物。在学费呼声四起的背景下,这名出身贫寒的社民党部长依然起草了《高校框架法》,读法案2002年4月25日获得联邦议会通过。这个法案规定国立高等院校的“第一学位教育”不允许征收学费。

在分权而治的德国联邦制体系内,德国宪法规定教育大权属于各州政府。《高校框架法》束缚了积极推动大学收费的各州政府的手脚,因此各州对于布尔曼和联邦政府的越权立法十分不满。2003年5月23日,由基民党主政的巴-符、巴伐利亚、汉堡、萨尔、萨克森和萨克森-安哈尔特等州向联邦宪法法院递交了诉状,状告《高校框架法》干涉了各州对教育政策的自决权。2004年联邦宪法法院将对这一起诉进行裁决。

大学收费模式浮出水面

一旦宪法法院裁决该法规违反宪法,将为德国大学收费打开最后一道大门。斯图加特大学校长弗里希对传媒说:2007年开始施行大学收费制度是比较可行的。而一旦学费开征,他相信各州会制定相应的标准,以避免学生因学费的高低而不正常流动。

事实上,德国政界和教育界早已开始为收费做最后的准备,有关收费模式也次第推出。这些模式基本上都是在收费之外辅助一套学生贷款体系,即向大学生提供就读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的低息或无息贷款,由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年薪超过一定底线之后逐步归还。这种做法和目前英国施行的学费制度类似。

争论避开向外国学生收费的话题

英美等国大学对海外留学生的收费普遍远远高于本国学生。其基本理论依据在于,各国高等教育都需要由国家出钱资助——也就是本国纳税人的钱,海外留学生没有在就读国纳税的经历,因此也就无权享受这部分福利。目前尽管外国留学生在德国同样享受免费教育,但德国政府给低收入家庭子女提供的助学金(Bafoeg),外国留学生则无资格申请。理论依据也是如此,如果外国留学生父母一方在德国纳税五年以上,则可具有申请这种助学金的资格。

对于外国学生将来的收费标准问题,在德国大学界的学费讨论中目前尚无人提及。将来是否会参考英美体系,向外国留学生征收比德国学生更高的学费?鉴于德国大学因为语言文化等原因,在吸引外国学生上本来就不具有英语国家的优势,由此估计要求海外学生支付比德国学生更高的学费,至少在学费制度开始之初。不会被提到日程表上。

拿“超龄”和“第二学位”开刀

联邦政府的《高校框架法》只限定了各大学对“第一学位大学教育”不得收费,于是各州便纷纷拿不在法律保护之列的“第二学位学生”和“超长学生”开刀。德国大学和社会普遍向大学生提供各种福利和优惠,大学成为许多人的避风良港,有些学生在大学长期注册而不毕业,提供给大学生的社会福利也常常被滥用。在宪法法院尚未对《高校框架法》做出裁决之前,德国许多州都已经决定将对学习时间超长和从事第二学位学习的大学生进行收费。(见附表)

目前已经开征的“第二学位”学费政策,将如何应用在外国留学生身上,至今还显得模糊不清。许多外国留学生在来德国就读之前,都曾获得本国基础学位,在德国的学习是否属于“第二学位”的学习,至今也没有比较权威的解释。另外,德国大学两种学位制度并行的现状——传统的Diplom,Magister学位体制和新引进的学士硕士学位体制,使得所谓的“第二学位”的认定也困难重重。

首先对第二学位学生进行收费的北-威州在一份文件中说,在2004年4月以后来北-威州大学注册的外国学生,如果在欧盟之外国家曾获得过学位的话,将被认定为第二专业学生,需要缴纳学费。根据这个说法,2004年中国大学的学士学位毕业生在北-威大学交费没商量。但该文件又建议申请者事先向相关人士进行咨询,可见一个完全权威的说法也不存在。

教育不能简单地追求“免费” 篇7

国富民强,国家有钱了,把钱投入到教育上,是最有眼光和价值的选择。为需要的群体提供免费教育,是最大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义务教育免费、贫困生资助、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等举措,带来了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对我国教育总体水平迈入世界中上行列功不可没。

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推动更多的教育免费政策,似乎是很好的选择。一些地方政府结合自身财力,增加教育免费项目和年限,同样是高度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发展的表现。但在全国范围畅言免费,还为时过早。

最近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教育局长交流,大家对“免费”声音这么多也颇不赞成。从中国教育的整体发展要求来看,目前最重要的不是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不是增加更多的免费项目,而应侧重提高现有教育质量,稳定和充实优秀教师队伍,把教育深层次的隐忧,如办学机制、教师编制、教师管理等问题逐步解决掉;留守儿童进了校园后,让他们留得住、学得好、玩得高兴,并在更多的学校成为现实……把更多的经费投入到这些地方,才能真正办出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

从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来看,经济下行的压力还很大。在确保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之外,在短期里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还存在实际困难。从中国家庭经济状况看,2015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21966元,相当多的家庭特别是城市家庭完全有能力分担子女的一部分教育费用。“养不教,父之过”,中国人对家庭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的重视,也使普通老百姓认为支付子女教育费用是家庭职责所在,有分担子女教育费用的意愿,这也是曾经带来教育巨变的“人民教育人民办”现象的坚实社会心理基础。

说畅言免费为时过早,是免费不宜过多过滥,但该免费的一定要免,而且要做得更好。当前,免费已经涵盖了义务教育全领域:中等职业教育的免费政策,正在改变着现代农民工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现有资助渠道从理论上已经完全能够实现所有贫困家庭子女全覆盖……这些免费项目要继续坚持、巩固,做得更精准、更细致、更扎实,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失学,不让一个家庭因供子女上学而陷于贫困或重新返贫。

现阶段,对学生和家庭而言,加强供给侧改革,为他们提供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这才是他们的根本需要,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免费。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今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不延长九年义务教育,把重点放在把义务教育办得更好。”正体现的是稳扎稳打、一步步办出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教育的发展思路和路径选择。

我国中职教育免费政策剖析 篇8

关键词:中职教育,免费,价格效应,成本

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无论是在招生规模还是在招生质量上,都呈现出不断的下滑趋势。2001年,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的招生比例达到3:1,此后几年,这个比例更是不断拉大。纵观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无论是外界对它的评价,还是它自身的发展,都与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总体趋势背道而驰,因此,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倾斜,就显得尤为重要。

1 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提出的背景

2002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努力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但是,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受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更多的家长为孩子设计的道路则是:初中→普通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并且由于高中教育不断扩招以及中职教育自身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在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博弈中,中职教育的胜算把握微乎其微。在这样一种严重不平衡的状态下,部分学者提出了中职教育免费的构想,企图通过“免费”来增加中职教育的吸引力,也就是通过财政政策来实施免费的中职教育与适当的生活补助,从而降低学生的就学成本,进而刺激更多的学生来选择中职教育,特别是对于家庭经济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来说,更是解决了他们的一大难题。因此,在充分酝酿之后,中职教育免费的政策就以国家政策的方式正式对外发布。

2 中职教育政策的产生与发展

2009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随后,在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今年先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做起”的要求。2009年12月14日,经国务院同意,四部委联合印发了《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涉农专业学生免费工作的意见》,决定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费。同时,在当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第十七条明确指出“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2010年9月14日,四部委又联合下发了《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政策覆盖范围的通知》,明确规定,把享受免费中职教育的范围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扩大至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012年10月22日,四部委再次联合下发《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意见》,再次把享受此项政策的范围扩大,将所有的农村学生(含城镇)纳入保障的范围。同时,在三次规定中,都规定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除外。

3 中职教育免费政策评价

2009年,在四部委联合下发的文件中明确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逐步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是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继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纵观中职教育免费政策实施三年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和进展,不难发现,它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促进了中职教育的发展,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漏洞,带来了非议。

3.1 中职教育免费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

首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初中毕业生就读中职教育不用缴纳之前的学杂费,并且还可以领取到一定的生活补助金,所有人在继续接收教育上机会均等。以河南西部某市级重点高中为例,在每年的招生上,对于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总成绩排在多少名以内)的学生按正常的收费标准收取学杂费,而对于在此排名之后的学生,则是按照分数等级缴纳部分的“借读费”,这部分借读费从几千到上万不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普通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来说,这部分借读费用将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负担,有可能因此他们的子女无法进入普通高中就读。

其次,中职教育免费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后备技术工人。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普通高中教育以为高等教育培养后备军为主要目标,而中职教育则以培养符合现代化建设,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初,中级技术工人为主要目标,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拥有如此巨大的人口优势,中职教育就是要把这部分人口优势真正地转换为人力资本优势,因此,中职教育免费就会吸引更多的初中毕业生从事技术学习,不仅能自己带来就业优势,也间接地促进了技术工业的发展。

3.2 中职免费政策存在的争议

尽管这个政策的实施只有短短三年的时间,但是对它的争议不绝于耳,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价格效应”是否真正的适应于中职教育?中职免费政策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利用财政政策实施免费的中职教育与适当的生活补助,有效的降低私人就学成本和教育服务价格,从而刺激农村初中后学生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增加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达成政府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目的。 (1)

通过数据(表1)我们不难看出,在2009年实行中职教育免费的政策之后,与普通高中招生情况相比,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在2010年更是超过了普通高中的招生人数和比例,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职免费的“价格效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注:数据来源为教育部官方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200/list.html

但是,同时也应该明确的看到,中职免费政策所假设的前提条件是:价格因素是决定初中毕业生选择上中职还是普通高中的重要因素,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其对中职教育的需求弹性足够高。 (2) 这种假设似乎过于片面,尽管我们无法确切计算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选择中职教育的学生的比例,但是从长远来看,单单想依靠价格因素而忽视其他方面,中职教育会再次跌入低谷。

其次,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财力来负担这一部分的费用?根据政策的有关规定,这部分被免除的学费由各级财政共同分担,中央财政统一按照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与地方财政共同分担,同时根据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中央和地方分担的比例也做了适当的调整。地方财政对中职免费政策的财政保障能力直接关系到这一政策能否顺利实施,根据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几位学者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地方财政对中职教育的总体投入与生均投入都存在明显的差异,省与省之间的差异较大,具体到一省而言,在总量指标上占优势,在生均指标上可能存在劣势,甚至中部地区在此项上的财政压力要大于东部和西部,那么地方财政如何来满足此项费用就成为很大一个难题。 (3) 根据政策中的规定:“对因免除学费导致学校收入减少的部分,通过财政给予补助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及定岗实习解决”,但现实往往是,开展校企合作和定岗实习所获得的报酬微不足道,根本无法弥补学校资金的缺口,特别是近几年经常爆出中职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与企业、学校在实习环境、工资待遇以及工作压力方面冲突不断,也让校企合作和定岗实习被蒙上了“纯利益化”的阴影。

最后,保量更要保质。相对于普通高中教育来说,中职教育的入学门槛往往较低,事实上只要是初中顺利毕业一般都可以进入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学习,因此造成了中职学生本身的素质偏低,学习的积极性也偏低,学生中途退学的现象严重。因此,如何增强职业教育本身的吸引力,才是造就中职教育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总的来说,中职教育以培养符合社会建设的具有高级技术才能的,专业综合素质人员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提升中职教育的吸引力,不能单单依靠免费政策的支持,真正提高中职的教学质量,提升中职学生的素质,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才是中职教育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统计数据[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200/index.html

[2]王蓉.应放缓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J].教育与经济, 2012.2.

免费义务教育 篇9

“从今 (2 0 0 9) 年秋季开学起, 政府将全面免除珠海市4.8万外来工子女在珠海接受义务教育的借读费和书本费4 0 8 0万元。”珠海市教育局局长钟以俊2 0 0 9年6月4日上午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目前在珠海接受义务教育的进城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3 4%;在珠海的公办中小学中, 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占6 0.9%, 基本符合国务院规定的“两个为主”要求。

钟以俊说, 珠海近年来通过整合城区教育资源、降低农民工子女入学门槛等措施, 使流动人口子女享有与珠海市户籍少年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权:只要符合在珠海市有固定住址、固定工作和居住半年以上和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等基本条件的农民工子女, 均被纳入珠海市义务教育范畴, 大部分被就近安排在公办中小学读书。从今年秋季开学起, 他们将和珠海市户籍的中小学生一样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在学校报名注册时, 不仅免缴借读费, 而且免缴书杂费。

据了解, 珠海市政府去年出台的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和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表明, 所有民办中小学和民办幼儿园在税费减免、土地无偿划拨以及基建环保、用水用电等方面与公办中小学幼儿园享有同等优惠政策和财政专项资金补贴, 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师培训、职称评聘、工龄教龄计算和评先评优等方面, 与公办学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免费义务教育 篇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对民办教育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然而, 随着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在农村的实施, 不少关注民办义务教育的学者和相关人士, 对该政策实施背景下民办义务教育的发展前景担忧, 并预言, 该政策会对民办义务教育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其理由是, 在免费的公办教育和收费的民办教育之间, 学生及其家长更有可能选择公办学校就读。

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是否会对民办基础教育构成强大的冲击?如果未造成冲击, 那么促使民办教育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笔者借用2005~2009年国家教育统计数据, 呈现了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实施背景下我国农村民办中小学的发展现状, 并从国家、农民教育需求和农村民办教育自身的相对优势三个层面对该现状的成因进行了解析。

二、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下农村民办教育的发展现状

本文以2005~2009年全国农村民办中小学的学校数和在校生数的变化两个指标, 作为农村民办教育发展状况的替代变量, 呈现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实施背景下农村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整体态势。在衡量每个指标时, 分别考察了绝对量和相对量的变化程度, 即农村民办中小学校纵向的变量和横向的对比量 (文中“小学”仅指完全小学, 不包括教学点;“初中”仅指普通初中, 不包括职业初中) 。

(一) 农村民办中小学学校数量的变化

数据来源:根据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 (2005~2009年) 整理。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958/list.html

通过对2005~2009年农村民办中小学校和农村中小学校数量的整理、汇总, 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 如表1所示, 农村民办中小学校总量减少, 且呈逐年下降趋势。2005~2009年农村民办小学减幅为25.74%;农村民办初中减幅为19.92%, 民办初中的减幅小于民办小学。不过, 与民办小学数量呈持续减少的趋势不同, 农村民办初中的变化趋势首先呈现出些微的增加, 然后才出现大幅地减少。在此期间, 农村小学的减幅为26.08%, 农村初中减幅为17.10%。从整体上看, 农村民办中小学校的减幅与农村中小学的减幅较为接近。

第二, 从民办中小学占农村中小学的比重看。如图1所示, 2005~2009年农村民办小学占农村小学的比重明显小于农村民办初中占农村初中的比重;农村民办小学占农村小学的比重较稳定, 而农村民办初中占农村初中的比重却出现了较显著的变化, 其趋势是先增大而后回落到与基年 (2005年) 相似的水平。因此, 从整体上分析, 就学校数量的变动而言, 在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下, 无论是民办小学还是民办初中, 其自身的变化以及其占农村学校的份额并未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二) 农村民办中小学在校生数的变化

在农村学龄人口规模逐年减少的过程中,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生源竞争较为激烈。学校在校生数, 尤其是其占同类学校总的在校生数的比重可以衡量学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资料来源:根据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 (2005~2009年) 整理。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958/list.html

首先, 从农村民办中小学在校生数的变化来看。如表2所示, 2005~2009年间, 农村民办小学在校生数的减幅为6.66%;在此期间, 农村所有小学在校生数减幅为6.12%, 与民办小学在校生数的减幅接近。2005~2009年, 农村民办初中在校生数减幅为13.45%, 且在这5年间, 民办初中在校生数呈平稳减少趋势;而在此时间段, 整个农村初中在校生数减幅为30.53%, 远高于民办初中在校生数的减幅。

其次, 从农村民办中小学在校生数占农村中小学在校生数的比重看。如图2所示, 在2005~2009年, 农村民办小学在校生数占农村所有小学在校生数的比重由1.94%上升至2.23%;农村民办初中在校生数占农村初中所有在校生人数的比重由2.69%上升至3.34%, 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可见, 在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实施的背景下, 就在校生数而言, 农村民办中小学的市场份额相对平稳, 且呈小幅上升趋势。

分析可知, 在2005~2009年, 从绝对量上看, 农村民办中小学校数及在校生数均呈减少趋势, 这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数的减少直接相关;从相对量上看, 农村民办中小学的学校数及在校生数在农村所有中小学中所占比重没有降低反而呈稳步增长的趋势。可见, 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并未对农村民办教育构成较大的冲击, 民办义务教育在农村赢得了份额不大却相对稳定的市场。

三、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下农村民办教育发展的原因分析

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旨归, 在于减轻学生家庭 (尤其是经济困难家庭) 的教育负担, 进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率,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该政策自实施以来, 呈现出明显的成效。有数据表明, 自2007年至2010年底, 全国近1.3亿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并享受免费教科书政策, 中西部地区1228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获得生活费补助;我国小学净入学率达99.5%, 初中毛入学率达98.5%, 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1]。那么, 在该政策实施的背景下, 农村民办基础教育缘何能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

(一) 政府推动——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利好

绝大多数已有研究倾向于:政府未积极推动民办义务教育的发展, 并认为地方政府制定和执行的义务教育财政补偿政策对民办基础教育存在歧视。笔者认为, 这是对政策的一种曲解。仔细分析和梳理近几年的政策文本可以发现, 政府通过制定积极的政策法规, 旨在“引导、规范并鼓励”民办义务教育的良性发展。

第一, 从政策制定层面着力引导、规范和鼓励民办教育的发展。《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及各地制订的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等政策文本, 均充分肯定了民办基础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当前的中国, 政策法规具有高度的导向性, 这些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无疑坚定了民办教育举办者的办学信心;同时, 也有利于引导多渠道的资金向民办基础教育流入, 有助于部分优质民办学校做大做强, 形成品牌。如2011年河南省颁布《关于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教育领域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支持民办学校做大做强, 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发展教育, 保障民办学校在校舍建设、教师进修等方面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优惠政策, 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第二, 从实践层面给予民办基础教育实实在在的支持。这种支持主要体现在着力纠正对民办基础教育的不公平待遇。民办基础教育承担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社会责任,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财政负担。如浙江省温州市2008年民办基础教育为政府分担了近五分之一的财政负担, 当年为政府分担近10亿的公共财政投入。[2]基于对其社会作用的肯定, 部分地方如山东省、河北省已在全省范围内免除了民办中小学学生的杂费, 并将免除部分直接补贴给民办学校;免除了民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费并视财力给予教辅资料补助。重庆市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学生杂费、公用经费与公办学校执行同一政策, 由市和区县按核定标准给予补助, 将民办学校教师职评、培训和校长岗位培训纳入全市培训计划, 统一安排, 享有同等待遇等。

(二) 家庭推动——农村民办教育发展的需求利好

在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下, 民办义务教育能够在农村继续发展, 这与农村家庭的教育观念转变和教育需求分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1. 农村家庭出现了差异化的教育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转型, 农民群体内部发生了分化, 其同质性的色彩淡化, 异质性显著。陆学艺研究认为农民群体逐渐分化为“利益不同、愿望要求各异的农业劳动者、农民工、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等9个阶层”[3];林坚根据收入水平将农民大致分为上、中上、中下和下四个阶层[4]。农民群体的内部分化和差异性加剧了他们在子女教育方面的差异性需求。所谓差异性教育需求是一种“多元化教育需求”, 体现在为了达到接受优质教育的目的, 对不同教育形式或学校的渴求。这种需求的实现是农民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与期望程度、对公办和民办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高低等多种因素, 在现有的内部甚至外部教育市场中, 为子女选择最有益的学校。通常存在三种途径:

A.就近选择质量一般但免费的公办学校就读, 满足“温饱型教育需求”。

B.尽可能突破限制, 选择跨地区 (主要是城市) 的优质公办学校就读, 满足“择优就读”的需求。但这条途径面临国家政策的封堵, 绝大多数在经济上、社会支持系统上不占优势的农村家庭难以实现。

C.在既不满足于A途径, 又无法实现B途径的条件下, 则出现分化, 部分农村家庭最终可能无奈地被迫选择回到A途径, 也可能在公办教育体制之外寻求优质教育需求的满足, 其前提是农民有能力承担更高的教育成本。如国外学者James的研究证实, 家长为子女选择昂贵的私立学校的原因之一是追求差异性教育需求的实现。[5]

2. 重视教育质量并渴求优质教育资源

不可否认, 农村依然存在“读书无用”消极思想。但从总体上看, 绝大多数农民对教育的期望较高。这可以从许琳对川、鲁、甘、内蒙四省的调查研究得到印证[6]。其中, 尤其以两类农民表现突出:一是曾有过外出务工经历的老一代农民, 他们强烈地认识到物质生活质量提升并未改变“农村人”的身份地位以及依附于身份的社会福利, “城市人”比“农村人”在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方面仍拥有比较优势。而要实现身份转变, 在当兵、招工等途径难以实现的条件下, 惟有考大学方能实现。二是8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 他们对社会转型与生存实际的关系认识更深刻, 出于对自我现状的否定和对于已失去的教育机会的“代偿”心理, 对自己的子女寄予极高的教育期望。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7年发布的报告显示, 89.1%的新生代农民工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拥有大学及以上的学历。[7]正是出于对教育的高期望, 农民心中有一架衡量教育的投入与产出的“天平”——与接受教育所需“费用”相比, 他们更期望子女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免交学费和孩子的未来发展相比, 他们或许会选择后者。而且, 随着农村家庭抚育结构的变迁和抚养子女绝对数量的减少, 对子女接受高质量的义务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然而, 免费的公办义务教育并非都能满足农民的教育需求。以河南省为例, 该省2.8万所农村小学中英语教师仅有8765人, 平均3所学校还不足一名英语教师。[8]与此形成对比的是, 部分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农村民办品牌学校却能打出双语学校的旗号, 迎合了农民的心理期望;部分农村民办学校从师范院校引进了英语专业毕业生, 满足了正常开设英语课程的要求。在现实的对比中, 部分农民自愿让子女从免费的公办义务教育中退出, 进入他们认可的那高升学率或特色显著的“高质量民办学校”就读。

另外, 为改变农村地区公办学校分散办学而形成的低效率、低质量困境而开展的学校布局调整, 在部分地区实际上造成了无法满足农村学生就近入学并间接地提高了农民教育负担等新问题, 尤其是在交通条件极为不便的偏远农村。在这种情况下, 部分简易的农村民办学校应运而生, 既满足了农民子女就近入学的愿望, 又因收费不高而受到“青睐”。

(三) 民办教育:弥补公办义务教育之不足

农村民办学校早在发展之初就已经出现分化。部分位处乡镇、县城的民办学校, 辐射范围广, 升学率高, 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并形成了品牌;而其他民办学校尽管规模不大、质量不高, 却因对“就近入学”的满足和低标准收费, 也存活下来。农村民办教育的稳步发展还得益于民办学校自身的优势 (这主要是针对第一类民办学校而言) 。

1.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的优势

研究农村教育的学者均指出, 近年来我国农村公办学校教师队伍中客观存在着年龄、学科、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水平与综合能力较低等令人堪忧的问题, 尤为突出的是, 教师教学责任心的下降甚至缺失。与此相比, 尽管农村民办学校普遍受到教师队伍不稳定等因素的困扰, 但其教师管理机制仍具有相对的优势。

其一, “公办教师”拥有事业编制和干部身份的保护优势, 在农村社会是一份地位和保险系数较高的职业, 教师编制的刚性化管理, 导致了已进入这种体制的教师易滋生得过且过思想。加上我国相当一部分农村公办中小学教师长期以来担负着教学和农业生产双重劳动, 重复的、缺乏创造性的工作使这部分教师身心疲惫、创造力衰竭, 对工作丧失追求, “搭便车”行为严重。而农村民办学校教师来源多样化——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公办学校退休教师或从公办学校流出的其他教师等, 他们在身份上缺乏体制保障和限制, 因而流动性强, 进出渠道通畅。当教师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或难以胜任工作时, 他 (她) 们会自动退出或被辞退, 新的教师会很快补充进来, 形成有进有出、充满活力的教师进出机制, 尤其是立足乡镇或县城办学的民办学校。

其二, “义务教育新机制”及乱收费整治等措施减少甚至消除了农村公办学校的“集体创收”的机会, 学校惯用的以经济手段激励教师工作热情的做法渐行渐远。近年来, 尽管农村学校开始实行绩效工资制, 然而大多数农村地区“吃饭财政”的现实难以使考核机制大幅拉开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加之刚性的约束教师行为的机制并不健全, 教学质量难以保障。而农村民办学校具有相对自由的办学及用人自主权, 可以将教学质量与分配制度、考核制度、福利待遇等因素衔接起来, 并综合运用拉开收入差距等多种激励手段, 促使教师在有效约束机制下, 提高教学责任心,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 民办学校主动竞争意识强烈

长期以来, 公办中小学独揽农村义务教育的天下。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多等因素, 公办学校生源充足, 无需竞争。然而, 计划生育政策强有力地实施及人们生育意愿的降低, 致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逐年减少。同时, 民办学校的异军突起, 造成了与公办学校的生源之争。但是处于体制的保护之下, 长期垄断农村教育的公办学校普遍还缺乏主动竞争的意识;而农村民办教育处于体制之外, 生源, 尤其是优质生源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它们深谙“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 有较强的主动竞争意识。

近年来, 国家通过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等措施, 加大了对农村公办义务教育的改革力度,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可否认, 这些政策的推动使农村公办学校的建设及硬件设施有了明显的改善。然而, 这种改善并未导致其教育质量的显著提高, 依然难以满足农民对优质义务教育的需求, 使得部分农村公办学校在与民办学校的竞争中优势不足。而农村部分民办学校在竞争中凸显了自身优势, 如它们更擅长学校品牌推广与营销, 通过形象打造工程与教育高额回报显性化、直接化等措施与公办中小学争夺生源 (尤其是优质生源) , 为成绩优异的学生提供公办学校难以匹敌的高额补助, 为考取重点学校的学生发放不菲的奖学金;利用媒体、农村集会等多种形式和场合宣传自身优势, 逐渐在农村建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

3. 民办学校办学形式适应农村社会现实需要

相对于政府对公办学校的刚性化管理, 民办学校在办学方面具有比较充分的自主权, 它可以针对教育消费市场的需求而快速做出反应。一个明显的例子 (同时也是农村民办学校最为成功的策略之一) 就是实行低年级寄宿制, 弥补了公办小学阶段寄宿制学校相对不足。近年来,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出现了一个特殊且规模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 据2008年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有3000多万, 且“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占留守儿童的比重高达52.86%[9]。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被作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剂良方, 自2005年起国家投入100亿实施“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仅2004~2007年, 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建成7651所寄宿学校。但是, 进入工程内的学校在农村毕竟是少数, 且集中于西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 而且该工程重点是建设中学 (含高中) 阶段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农村地区公办小学阶段的寄宿制依然严重不足, 仍有数量庞大的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因学校布局调整而导致上学路途较远的儿童不能进入寄宿制小学学习。农村民办学校瞄准了这一现实, 发展寄宿小学, 配备专职生活教师或实行专职教师全天候保姆式服务, 解决了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获得了农村大量且稳定的生源。

摘要: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引起人们对农村民办教育发展前景的担忧。基于对20052009年全国层面数据的整理分析, 本文呈现了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下农村民办义务教育的发展状态——从总体上看, 农村民办教育非但没有受到强大的冲击, 反而保持着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政府对民办教育的推动、农民差异化的教育需求及农村民办教育具备相对竞争优势是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下民办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免费义务教育,农村民办教育,政策研究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EB/OL].http://www.chinanews.com/cj/2011/03-18/2916365.shtml

[2]沈锡权.温州教育显示“民间力量”[EB/OL].http://news.sohu.com/20080708/n258026001.shtml

[3]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393.

[4]林坚等.我国农民的社会分层结构和特征——基于全国1185份调查问卷的分析[J].湘潭大学学报, 2006, (1) .

[5]James, E. (1986) , The Private Nonprofit Provision of Educa-tion:A Theoretical Model and Application to Jap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10, No.3.

[6]许琳.农民教育观念的变化与更新——基于四川、山东、甘肃、内蒙古部分农村地区的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 2007, (7) .

[7]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及代际对比研究报告[EB/OL].http://www.cycs.org/Article.asp?ID=7879

[8]资料来源: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首届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技能竞赛圆满结束[EB/OL].http://www.haedu.gov.cn/2010/4/21/633538064505200000.html

陈伦宝:免费教育的“穷县”逻辑 篇11

1981年,19岁的他从陕西安康市的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白河县下面的一个乡村小学教书。报到那天,他看到了几间摇摇欲坠、用木柱勉强支撑的教室,心就提到了嗓子眼上。

后来,他随校长翻山越岭,去乡政府汇报险情。苦等了3天,乡长却避而不见。

危房最终垮在了夜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农村教育所面临的窘困,却深深铬印在陈伦宝的心中,挥之不去。

30年后的2011年,宁陕县免除幼儿园的学费。此前两年,该县免除了高中学费。至此,该县在中国的贫困地区,率先实现了15年义务教育,比国家的义务教育期间扩大了6年。

该县的县委书记,就是30年前的乡村教师陈伦宝。

从“营养计划”开始

位于秦岭南麓的宁陕县,贫困总是触手可及。

2006年初冬,时任宁陕县县长的陈伦宝,到一个乡镇小学调研。晚饭后散步,发现学校的寄宿生早早就上床睡觉了。校长说,这是为了怕学生们挨饿。因为贫困,这些孩子一天只吃两顿饭:中午12点吃一顿,下午5点吃一顿。由于晚饭吃得早,而且特别清淡,为了避免受饿,就让孩子们早早上床睡觉。

陈伦宝深受触动,“从下午饭到第二天中午饭,相隔近20个小时。孩子们是饿着肚子学习呀。”

回去后,陈伦宝马上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压缩其他支出,安排专门预算,启动“营养计划”,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住宿生,按照初中生每人每天2.5元、小学生每人每天2元的标准,政府向学校拨款,由学校向寄宿学生免费提供一日三餐。

这是宁陕教育最早的“免费”。虽然它不像免除学费那样引人关注,但在这个贫困的山区,这点伙食费与学费一样,都有可能成为压在家长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该县城关镇一位辍学孩子的妈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儿子在高二时,有一回向父母要伙食费,父亲让他扛一袋粮食去卖,儿子觉得无地自容,就此辍学。

“营养计划”后来在陕西全省推广,称为“蛋奶工程”。

“营养计划”的对象,原来只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学前班学生不在计划之内。这就出现了“大孩子在吃、小孩子在看”的现象。陈伦宝让财政局算了个账,感觉可以承受,就把学前班的学生也纳入到“营养计划”之中。

陈伦宝说,宁陕的免费教育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建立在财政能够负担的前提下“步步为营”。“财力好了,就办一件。再好了,就再办一件。这个要谨慎。因为你不是办一年就不办了,而是要一直办下去,这样一来,就要考虑财政的可持续能力。”

后来,初中生的辍学问题,开始进入陈伦宝的视野,并最终促成了高中免费政策的出台。

宁陕县农村实行间隔二胎的计生政策,即第一胎若是女孩,间隔4年后,可以生第二胎。这样,就有一半左右的农村家庭有两个孩子。陈伦宝调研后发现,有些贫困家庭,无法同时供养两个孩子上学,就不得不进行“二选一”,即一个孩子继续上学,一个辍学。

这种情况在第一个孩子考上大学时变得更为突出。由于两个孩子的年龄一般相差4岁,大孩子考上大学时,第二个孩子正在读初二。鉴于大学高昂的学费,再加上大孩子在改变家庭命运中被寄予厚望,辍学就成为很多家庭的第二个孩子在初中毕业时的无奈选择。

陈伦宝说,这种“二选一”的后果是,两个孩子的生活轨迹从此改变。“为以后的家庭不和谐埋下了隐患,也影响了教育公平”。

“这些孩子出去打工不够年龄,农活又干不了,有的人就漂在社会上,成为一个不稳定因素。”在转型期社会矛盾不断涌现、上级又对下级单位维稳“一票否决”的大背景下,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始终是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

另外,宁陕不断减少的人口趋势,也影响到了教育领域。宁陕中学校长赖邦志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该县的初中毕业生有1200人,到了今年,这一数字已经减少到638人。这一数字,已经接近该县正常的招生规模。

随着学生人数的减少,他们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改变:以前是学生求着学校,学校要择优录取,现在是无人可录,学生正在成为“香饽饽”。而免除学费,一方面可以增加对他们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让高中教育向义务教育转化,可以增加教育的强制力。

这样,教育的公平问题就与人口的现实问题合二为一。有人说,人口的减少,在客观上帮助宁陕解决了由贫困引发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但由此引出来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宁陕人口的趋势不变,如何保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接受采访时,宁陕中学校长赖邦志、太山中学校长刘西文都提出了这个问题。

教育是立足于长远的事业

在贫困辍学和人口减少两个因素的推动下,高中免费已箭在弦上。陈伦宝又让财政局算一笔账。“他们说(高中免费)没问题。”

宁陕现有高中生1600人,按每人每年免除2000元算,一年的开支是320万元。

宁陕县财政局副局长周康礼说,2011年,该县的财政收入是3000多万元,加上上级的转移支付1.9亿元左右,该县可以支配的财政预算为2.2亿元左右。免费高中教育所需的320万元,在这个盘子里占比1.45%左右。

很多人认为,对其他地区来说,这是一组“不可复制”的数字。

果真如此吗?在这里,不妨拿全国的情况算一笔账。2009年,中国在校的高中生共有4640万人,若按每人1年免除2000元的标准计算,这个支出总额是928亿元。当年中国的财政收入是68518亿元。也就是说,高中教育支出占财政收1.35%左右。

由此看来,即便中国普遍实行高中免费(姑且以每年每人2000元的标准计算),这笔支出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也没有赶上宁陕。那些以财政压力为由拒绝提供免费教育的,大多数是言不由衷。

问题或许出在投入方向的选择上。陈伦宝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宁陕可以支配的这2.2亿元,主要投入在民生方向。他的排序是教育、医疗和养老保险。“对一个农民来说,孩子有学上了,生病能看得起了,老了有社会保障,他的最基本的问题就解决了。”

陈伦宝说,即便在宁陕这样的贫困地区,他也没指望教育能解决脱贫问题。他对教育的定位是立足于致富,而不是脱贫。“今天上学,让家庭明天就脱贫是不现实的。脱贫还要靠项目,比如培训、劳务输出等。但长期的致富,要靠教育。教育解决的是宁陕以后的出路问题”。

陈伦宝说,宁陕对教育的“偏爱”,还有一个背景:宁陕的官员,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教育系统转过来的。这一构成,有利于做出倾向于教育领域的决策。

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在宁陕上一届县委常委中,至少一半有过当老师的经历。他们当中除了陈伦宝以外,还有县长邹成燕、常务副县长唐新成、政法委书记雷子霖、县委办公室主任蒋军和副县长吴大芒。

这一趋势还在延续。宁陕中学校长赖邦志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截至10月份,从教育系统转到党政系统的,已有20多人。“如果按照规定,一年只能转两到三人。”

陈伦宝说,这一状况,与宁陕县人才选拔的范围过于狭窄有关。“出去的不想回来,外人也不想进来,只能‘体内循环。而在宁陕,能拿得出手的人才,大都在教育系统。”

获奖理由★

2011年,宁陕县免除了幼儿园的学费。此前两年,该县已经免除了高中学费。至此,该县在中国的贫困地区率先实现了15年义务教育,比国家的义务教育时间扩大了6年。宁陕县的中共县委书记,就是30年前的乡村教师陈伦宝。

简介:

陈伦宝,陕西宁陕县县委书记。生于1962年,陕西白河县人,毕业于安康师范学校。历任陕西白河县中、小学教师、岚皋县委副书记、宁陕县县长、宁陕县委书记。

言论:

免费义务教育 篇12

古巴《哈瓦那时报》称,古巴的教育体系正试图脚踏实地,接受贫穷国家的事实,使其教育计划更好地适应资源匮乏的现实。

古巴公共教育围绕“国家需要”

教室的墙壁需要粉刷,桌子破烂, 黑板也很难用,但所有的古巴孩子都能接受完全免费的学校教育和素质教育, 即使是那些生活在偏远地区、非常贫困或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孩子。

正如《哈瓦那时报》所说,古巴的教育成果在南美大陆堪称奇迹,古巴声称其教育标准位居全球最高之列。相比之下,在别的拉美国家,很多孩子从没见过校服,甚至需要整晚去餐厅乞讨剩饭剩菜。

事实上,早在古巴革命以前,教育就一直是该国政治辩论的主要问题。古巴军事领导人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1940年颁布的宪法,要求教育占政府预算的最大部分,6~14岁的学生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然而,美国《大西洋月刊》称,1953年革命前的最后一次全面普查结果显示,只有44%的6~14岁孩子能上学。上世纪50年代,古巴整体的文盲率为23%,农村高达53% ,教育的不平等在彼时的巴西就已出现。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选择教育作为重大革命课题时,面临的正是这样的状况。在革命宣言中,他宣称要提高教师工资、改善农村教育;掌权后,他认为教育是巩固革命的关键因素。

在苏联的大规模资助下,古巴政府普及全民教育,积极着手扫盲运动, 1961年是最鼎盛时期。上世纪60年代末,古巴的技术学校有3万多名学生, 大学有4万名学生,政府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开设了许多新学校。

然而,卡斯特罗本人并非教育的盲目信徒,他对教育的设想是,革命建立在实际工作中而非大学课堂上。

随着古巴正式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政府关闭了所有私立学校,公共教育系统的所有课程都经过政府检验,不容忍任何批评社会主义的言论。学生随时随地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格言,政府分配给学生务农、料理花园等工作,工程技术教育优先于文艺。青少年被送往寄宿制学校一段时间,以确保他们对革命的忠诚。

1966年,卡斯特罗指责大学生的 “革命意识”不如农民。1968年,他预测所有的古巴大学都可被废除,因为没什么活动需要更高层次的研究,在未来, “几乎每个工厂、每座农场、每家医院都将是一所大学”。

使教育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卡斯特罗的梦想没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后的古巴政府建立了带有浓厚意识色彩的公共教育体系,但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的崩溃,意味着古巴不再拥有无限的资源。

据《哈瓦那时报》报道,目前古巴的教育系统存在许多问题,而其根源都是经济匮乏。

1989年,大学教授和医生的收入位于社会顶端。但苏联解体后,知识分子的收入远低于小型农场主和黑市上的“自由职业者”。由于工资太低,许多教师去做家教或到私人辅导班赚“外快”,甚至离开教育行业。在大学里,教师和学生缺勤越来越普遍。

据美国“Angel Fire”网站报道, 1997~1998年,古巴已拥有超过1.26万所学校、26.3万名教师、234.4万名学生和425个特殊教育中心。这些花费占据了整个国家超过10%的支出,但政府依然宣称“不关闭一所学校,不让一个孩子失学”。

2008年,经济危机波及古巴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教育。学生人数继续增长,尽管大学教育仍免费,但学校提高了入学门槛,开始拒收部分学生。

目前,古巴60%的女性教师正在经受裁员的冲击,大量的社区大学和农村学校已关闭,大学入学人数在2008~ 2011年间下降了36%。

《大西洋月刊》指出,非正式的民意调查显示,古巴人仍支持革命时期发展起来的免费公共教育体系,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防止学校关闭和维护教师利益。

美国雅虎新闻网报道称,为了节省资源,古巴政府在城市设立高中,关闭农村寄宿学校。过去,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在寄宿学校学习、住宿、享用一日三餐和24小时的免费医疗服务。

另一方面,古巴努力改造高等教育,使其满足经济需求。如今,计算机、 旅游、医药学等与政治、军事相关的课程仍意味着更高报酬的工作,很多学习语言或新闻的学生毕业后别无选择,只能做服务员。

目前,古巴社会急需高素质的农学家、医生、木匠、石匠等,更多的职业学校正在试图为国家提供合格劳动力。

上一篇:做好企业培训工作下一篇:幼儿教师人格适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