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认知能力

2024-05-16

空间认知能力(精选12篇)

空间认知能力 篇1

定向运动是参加者在地理空间环境中去寻找目标点的过程,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讲,定向运动也可以说是参加者从空间环境中获取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有效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对空间环境的认知显得尤为重要。而空间认知是空间信息的表征,是大小、形状和方位以及空间区分和对空间关系的理解等空间概念在人脑中反映。空间认知的程度是通过一定的认知手段由空间能力决定的。空间认知能力,也可称为空间能力,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特殊能力,它是一种认知图形,并运用图形在头脑中表象图形操作的能力,其主要任务是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运用图形表象,它的操作单位是能表现客体空间特征和关系的表象,如构成客体的各种因素的大小、形状、相互位置以及客体的各种构成因素在平面、三维空间上相对于任何特定位置的排列次序[1]。Lonman把空间能力分为三个维度:空间定向、空间关系和空间想象。有研究表示,空间信息获取与空间表象有关,一个好的空间表象是成功完成空间辨向任务的关键。Cornell在1994年对在环境中探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空间能力与探路水平成显著性差异,具有良好的空间表征与空间推理能力的人更容易在陌生的环境中探路。了解定向运动员空间认知能力的状况可以为定向运动的选材和训练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从全国高校选取女子定向运动员及普通人群共46名,分为高水平运动员组、一般水平运动员组和普通人群组:

实验组1:在全国高校选取定向运动员15名,年龄在18-25岁之间,有一年以上的训练经验,并获得过全国定向比赛前八名。

实验组2:在全国高校选取定向运动员15名,年龄在18-25岁之间,并有一年以上的训练经验,从未获得过全国前十名的成绩。

对照组:选取南京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16名,年龄在18-25岁之间,没有经历过任何的定向运动训练。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1.2.2 测量法

1.2.2.1 测量工具:参考国内外心理学专家编制的各种有关空间表征和空间能力的智力测验题,并结合定向运动空间认知特点编制了空间能力测试题。测试题是以幻灯片的形式进行播放。

测试题在预测之前咨询了有关心理学专家和定向专家的意见,并对总测试题进行了内在信度和外在信度的检验。

1.2.2.2 测量程序:被试进行幻灯片集体测试,对被试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操作指导,测试之前让每位被试看清楚测试题,并要求被试在答题时,不允许画图,所有思考只能在头脑中进行操作,每部分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答对一题得1分,错误得0分。每部分的统计数值为该部分每一题的平均得分,空间能力统计数值为每部分的均值之和。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 for Windows 11.5软件统计处理。

2 空间能力及三项空间表象的测试结果

注:— P>0.05;* P<0.05 ,**P<0.01.

从表1、2可以看出女生在空间能力上有着显著性差异, F=3.537,P<0.05。实验组1在空间能力上的测试成绩大于实验组2,但未达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实验组1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2成绩与对照组未达到显著性差异,且对照组表现为较低的空间能力。但在空间能力的各个表象中表现出不同的差异。

各组女生在空间定向和空间想象项目上差异较大,P值均小于0.05,在心理旋转上,三组均未表现出差异性(P>0.05)。其中,实验组1在空间定向上成绩优于实验组2,但未构成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实验组1优于对照组,并成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2在空间定向上的成绩优于对照组,但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实验组1与实验组2在空间想象上未构成显著性差异,实验组1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在统计意义上成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2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表现为较低的空间想象能力。

3 讨论与分析

女子优秀运动员空间能力要强于一般水平运动员和对照组,这可能是层层筛选的结果。已有研究资料表明:具有良好的空间能力与空间推力能力的人更容易在陌生环境中探路[2]。还有研究认为空间能力与方向感有一定的关系,空间能力强的人方向感好,方向感好的人更易完成辨向任务[2]。而空间能力包含了空间定向、心理旋转和空间想象三个方面,从前面的数据分析来看,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并不是同步提高的,运动员在这三个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3.1 女子运动员空间定向的特征

从前面的研究数据来看,虽然女子运动员未能与一般水平运动员在空间定向能力上构成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但前者的成绩却明显高于后者,这也可能说明空间定向能力与运动成绩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空间定向主要是表现人对方向以及人与物体之间方位判断的能力。有资料表明,空间定向能力与方向感有一定的关系[3],方向感好的人能够在空间环境中更好地完成辨向任务,顺利地找到目标点,该测试结果证实了这个结论。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是不相同的,从某个角度来看可能辨认出,但从其他角度就可能很难辨认出参照物,有实验证明飞行员在飞行训练中经常会遇到此类问题[4]。运动员在比赛中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运动员在定向比赛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运动员站立点位置的不断变化,人与各种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在发生变化,由于运动员经常需要利用参照物来判定方位,因此运动员只有在保持正确的空间方位感的情况下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3.2 女子运动员空间旋转的特征

有研究表明人在理解方向时的信息加工与心理旋转有类似之处[5]。人们在城市里寻找目标点时,首先是把城市的地理面貌转化成一张心理地图存储在大脑中,然后依据这张心理地图所提供的线索来寻找目标点,但我们在行进过程中,人面对的方向是在不断地发生改变,这时大脑中储存的心理地图的方向就会与实际地形发生偏差,为了能够保持心理地图与实际地形方向的一致性,大脑就会把心里地图进行旋转,直到与实际地形相吻合。由此可见,心理旋转能力对于地图与实际地形的方向匹配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从测试的结果来看,三个组在心理旋转上的得分非常接近,这与当初的假设不符。这可能与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空间认知方式有关。一、运动员在跑动过程中要不断地旋转地图以保持地图与地形的匹配,这种持图方式可以使运动员在阅读地图时,无需进行心理旋转就可以保证所记忆的心理地图与实际地形相一致。二、虽然每个运动员在心理旋转能力上有所差异,但它所表现出来的反应时间差别对比赛时间的影响很小。有研究表明,只要给予被试充分的时间进行心理旋转,其判断的准确性是非常高的[6]。我们可以认为运动员心理旋转的加工时间对整个比赛成绩的影响很小。

3.3 女子运动员空间想象的特征

空间想象能力主要是反映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通过表象操作相互转换的能力。在定向比赛中主要表现在阅读地图上,地图是反映真实世界的二维图形,地图上每个符号均可视为表象的对象。运动员在理解地图时,把地图上所反映的符号及符号之间的空间关系等信息通过记忆在大脑中形成表象,然后再经过空间想象操作对表象进行加工,最终转化为能够反映三维真实地理空间环境的表象。运动员就是在不断地把周围的地理环境信息转化为二维表象并通过地图匹配来确定行进路线的。

从数据结果来看,定向运动员在空间想象能力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定向训练对空间想象能力的提高可能有所帮助,也可能是由于运动员选材的结果。

优秀运动员与一般水平运动员在空间想象上并未构成显著性差异,这种结果的出现可能是因为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空间想象能力的运用。地图的比例尺是反映实际地形面积大小的,运动员是通过距离感知觉来判断行进路线的长短,但运动员是在三维空间地理环境中进行作业的,除了需要知觉水平距离,还要能够判断出山地的垂直高度。在这里可能是因为不同水平运动员距离感知觉的差异性而造成的结果。高水平运动员和一般水平运动员即使具有相同的空间想象能力,但可能会由于距离知觉的不同而造成比赛成绩的高低,因为运动员是通过自己的身体活动来感知外界地理环境,虽然通过空间想象可以把地图二维信息转换为三维立体表象,但能否更准确地判断出地形的三维结构,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还应该需要具有较强的距离感知觉能力。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高水平女子定向运动员在空间能力上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可以说明运动员的空间能力与比赛成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运动员在空间定向、心理旋转和空间想象三个方面却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心理旋转对比赛成绩的影响较小,而空间定向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影响较大,这两种能力对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阅读地图、判定方向和选择路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2 建议

1.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定向运动员的选材提供帮助。

2.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加强空间能力的训练,尤其是空间想象能力的练习。通过空间想象,加强平面地图和三维立体空间信息转换来不断提高运动员的识图能力。

3.加强运动员绘制地图训练,可以使运动员更深刻地理解空间地理环境中实物地形特征及地物之间的空间几何关系,这对获取空间地理环境信息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要:该研究采用心理测量方法对46名不同水平的女子定向运动员和普通人群进行了空间能力测试,并运用认知心理学关于空间表象的知识原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空间认知能力与运动成绩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尤其是空间定向和空间想象能力对运动员比赛成绩影响较为显著。

关键词:定向运动,运动员,空间,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马荣华.地理空间认知与GIS空间数据组织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02,19.

[2]Eccles,Susannee.The use of heuristics during route planning by expertand novice orienteers.[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2002,20:327-337.

[3]Daniel Bibl;Andy Lai.Spatial Ability vs.Sense of Direction[C].Cal-ifornia State Science Fair,2003,86.

[4]Postma A,Winkel J.Sex differences and menstrual cycle effects in hu-man spatial memory[J].Sychoneu-roendocrinology,1999:106-112.

[5]乐国安.当代美国认识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66.

[6]梁建宁.当代认知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23.

空间认知能力 篇2

一、活动目标

导入——师:小朋友谁能帮我到楼下中三班借剪子(等小朋友回来后)

师:你到中三班时,都经过了哪些地方?比如你下楼梯了吗?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每天从家到幼儿园要经过哪些地方?方向是怎样走的?到哪里要拐个弯再经过什么地点?

2、幼儿操作学具

(1)请幼儿在学具盒中取出路径卡,请幼儿摆弄和观察路径卡的特点。

(2)引导幼儿说一说,每张路径卡上都有什么?(如有数字、箭头和绿色的路)(3)请幼儿观察比较6张路径卡有哪些不同?(有的卡片上是三个出口,有的是两个出口。而且每个出口的位置都不一样,有的出口在中间,有的在上边,有的比较靠近下边。)

3、幼儿用书:(左图练习)教师以嘟嘟牛为起点,指导幼儿每走到一个交叉路口时,按照路口上的数字提示,找出对应的四张路径卡。以排除的方法进行尝试,先拿出一张路径卡试一试,转不同的方向式,哪张可以把路连同据把它的数字圈起来。

4、(右图练习)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练习是什么意思?(用给出的2号和4号路径卡拼出下面的三个连接图)

5、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在拼图时注意拼图组合两边的出口方向是在什么位置?

6、教师注意引导对手中的路径卡进行角度调整,使他们的两端出口及之间的部分相互连接。

7、连接成功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两张路径卡的箭头方向分别是怎样的。

空间认知知多少? 篇3

如今,认知工效学界对空间认知的研究主要分为对心理空间视觉和物理空间视觉的研究。心理空间视觉是指心理表象、心理扫描和心理旋转等信息加工过程。这方面的研究国外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已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仅进行了基本特征和生理机制的分析,还注重了向实际应用接轨;物理空间视觉方面研究的是影响三维物体认知的客观因素和深度视觉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飞行中的空间认知难在何处?

地面上,依靠地平线和参照物体的高度、宽度、明暗度等就可以判断欲识别物体的大小、相对位置及运动情况。当在空中没有更多的参照信息时,人的空间视觉定向能力就显得很重要了。

飞行中,各种仪表和舷窗帮助飞行员判断飞机的位置。在地貌与天空的颜色及亮度差别很大时,即使出现应激(人类和动物在经历和体验某种过度情境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生理状态,又称紧张),飞行员也容易做出反应;当在大海与天空间昼飞或夜航时,舷窗外参考线索太少,倒飞时间过长,飞行员会忘记自身状态,产生飞行错觉,即使座舱中的仪表显示了高度的变化,他仍然坚信自己的感觉,直至飞机贴近海面。沿轨道飞行的航天器,舱外是漆黑的太空,外界可依赖的视觉信息更少。舱内航天员依靠仪表指示来判断飞船的姿态;执行出舱活动时,空间认知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许多航天员在太空作业时,普遍存在着空间定向障碍和信息缺乏的感觉,不过这种症状在返回地面后不久就自行消失。由此可见,空间认知能力是从事飞行职业所必备的,与飞行能力紧密相关,对飞行员和航天员进行空间认知能力的选拔与训练非常必要。

一般认为,空间认知能力包括准确知觉外界的能力、对知觉到的客体进行改造和修正的能力以及重建视觉经验的能力。人的空间认知能力是有个体差异的,受性别、个性、睡眠充分与否、身体姿势、情感和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适当地训练提高。

空间认知的生理机制

生理心理学界对空间认知的生理机制进行了多层次的深入研究。由于人的视网膜是平面的,在平面视网膜的基础上产生深度知觉(一般把物体距观察者距离的知觉和立体知觉合称为深度知觉),必须依靠人体自身和环境提供的各种深度线索。这些线索包括:眼肌调节的线索;凭过去经验形成的单眼线索,如遮光、空气透视、结构级差和运动视差等;以及双眼视差。

在自然环境中观察一个物体时,由于两只眼睛之间相距约65毫米,所以两眼是从不同角度获取信息的,在左眼和右眼视网膜上,分别感受着不完全相同的刺激,形成双眼视差,这样两眼不相应部位的视觉刺激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到大脑皮层,以尚不清楚的方式整合起来,产生一个单一的具有深度感的视觉像,便产生立体知觉(一般把物体各部位相对距离的知觉称为立体知觉)。人对空间对象的立体感觉主要来自双眼视差的横向视差。1970年以前,对于中枢系统在深度视觉产生机制中起何作用还是一个不解之谜。1970年,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两眼不同侧的视网膜刺激必须有大脑两半球的共同活动才能引起双眼融合和深度知觉。两眼鼻侧视网膜的神经纤维在视交叉处交叉后进入异侧两半球皮层;而两眼颞侧视网膜的神经纤维并不交叉,它们各自进入同侧半球的大脑皮层。因此,脑割裂病人对正前方的对象既不能产生双眼融合,也不能有深度视觉,他们只对视野中一侧的刺激有深度知觉。

实际上,我们并不意识到自己是在用两只眼睛进行观察,空间的物体似乎是由一只眼睛知觉到的,两只眼睛的共同活动实现了一个完整的感觉器官的功能,这个假象的眼睛被叫做中央眼。这个中央眼负责知觉方向和距离,并对空间的物体进行定位。中央眼的概念对于我们理解深度视觉的物理学原理和解释立体视觉生理机制大有裨益。

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人们在反映外界三维空间时形成了一个内部的视觉表象空间体系,人们按照这个内部表象体系的空间坐标来调节自己在环境中的活动,确定所知觉物体的空间方向并在心理上对物体的空间关系进行操作。

空间认知研究的应用方兴未艾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美国和欧洲航天计划的不断深入,国际空间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广泛地开展起来。通过分析人类认识三维世界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的机制,用空间认知的概念和计算机技术建立起来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系统在工业、商业、军事领域方兴未艾。航空航天领域内虚拟现实技术在飞机制造、太空仪器修复训练和出舱活动训练方面应用前景也十分看好。因此空间认知问题逐渐成为认知心理学界和工效学界注意的焦点并非意外。目前,空间表象的分析技术既是研究技能本质的前提,又是研究认知及人的心理空间与物理空间关系的一种有效手段。

空间认知能力对于飞行员在应激状态下处理突发事件的灵活性很有帮助。虽然空间认知能力的高低不同有先天的成分,但也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加以提高。这个能力的高低可以通过用各种测验和量表对飞行员打分后获得。目前国内还未出现一套适用于我国飞行员选拔的视觉空间能力调查量表。而国外在飞行员选拔方面,已经制定了多套量表。

在美国约翰逊航天中心,科研人员为航天员在微重力环境下的训练开发了一套仪器及相关程序,目的在于减缓航天运动病的发生。其理论依据就是如果心理旋转对减缓在虚拟环境系统中的运动病和提高训练成绩很重要,那么心理旋转测验可以使得航天员对因虚拟环境系统训练所引起的运动病变得不敏感,并增加其成功操作虚拟环境系统的可能性。

空间定向障碍是飞行员飞行中经常遇到的情况。不过,有困难就会有解决困难的方法,现有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研究影响空间认知的主客观因素,设计出相应的软、硬件设备。再加以生物反馈的方式,模拟空间定向障碍,训练飞行员控制错误的空间知觉,施以正确的操纵能力,降低应激水平。目前已经模拟的空间定向能力训练有仪表视觉空间定向能力训练和海空飞行定向能力训练。我国开展较早的空间视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飞行错觉方面,研究涉及飞行错觉调查、飞行错觉发生机理、地面与空中模拟飞行错觉、心理生理训练、前庭功能与飞行错觉和飞行错觉的鉴定、预防及治疗等。

认知武术生存空间 篇4

当人们为中国队激动、喜悦、欢呼时, 一定有不少人在为中华民族体育沉思!在为武术深思!因为至今中国武术还没有被奥运会接纳, 在这样一个全球性体育文化舞台上, 具备悠悠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体育没有任何国际空间。

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极尽所能地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那仅仅是一种美好的回忆。宏大的太极拳表演, 难以掩饰武术未能进入奥运会的遗憾。过分追忆辉煌过去的开幕式, 忽视今天发展滞后的现状极有可能导致中华民族敝帚自珍, 滋生懒惰与无奈。我们在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 自然是站在西方奥林匹克运动角度来谈地域体育文化所拥有的空间问题, 这是一个立场问题。不过这个立场已经为全球认同, 特别是在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化之后。这里我们穿插一点关于现代化的知识, 现代化的概念是指人类社会从农业向工业转化开始的, 根据韦氏辞典, “现代”指大约公元1500年到当前的这段历史时期。有观点认为从人类诞生到公元2000年, 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分为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等4个时代, 每一个时代都包括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过渡期四个阶段, 整个人类文明进程包括4个时代16个阶段。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是第一次现代化;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是第二次现代化。当今社会正处在第一次现代化阶段,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承认现代化后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成果惊人, 人类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巨大变化。其中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突出表现, 在这种生活方式中人类的文明得到了高度凝聚, 人类的智慧得到了空前的聚变。人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现代化所带给人们的便利和质量。人类就是这样的一群生物, 他们功利性十足, 只要是社会的发展迎合和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那么这种社会现实就被承认, 就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并且慢慢地变为人们的价值观, 进一步引导人们向这个方向挺进。在体育运动中, 西方的竞技体育给人们带来的是在激烈竞争中的竞技, 非常适合于快节奏的社会, 非常适合充满活力的社会主流人群的情趣。西方竞技体育在现代化中得到了现代化的种种恩惠, 它也充分借助现代化所提供的种种便利, 实施了现代化转型, 以极快的速度和极广的范围进行着传播, 以至于使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短短100余年中成为全球化的体育文化。在社会现实存在中, 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成为体育文化的唯一衡量标准、唯一国际平台。

而在这个国际平台上, 中华民族体育为什么就不能与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的民族体育相提并论?难道他们的民族体育文化要比我们的民族体育文化高明?很多人都以此为例, 想从中找出问题的症结。其实, 问题的根本不在于中华民族体育与日韩民族体育之间的差异。其中有两个客观因素更加使我们不能心悦诚服地认可这个现实, 一是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布局中, 实质上是以西方和非西方的文化加以划分的, 只要是属于西方文化范畴的体育, 它们自然就可以比较顺利地被接纳为奥运会项目。另一个客观因素是西方的经济和文化全球化, 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战略, 它们让人们充分感受优越的物质生活, 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 让人们离不开优越的物质生活, 然后将西方的文化价值凌驾于非西方社会价值之上, 以达到西方文化侵略的目的。那么, 他们就开始了对非西方国家文化的全面冲击。我们再认真地看看日本的柔道, 韩国的跆拳道, 会惊讶地发现日本的柔道虽然有一定的量化标准, 但是量化程度并不高, 存在着较大的裁判主观评判的成分。最主要的是这个项目严重缺乏必要的美感, 没有什么美学价值。且在某种程度上与摔跤雷同, 属同一项群, 可以说属于项目的重复设置。韩国的跆拳道, 竞技的含义高出柔道, 能够显示人体运动的技巧。但是, 它也和其他搏击类的运动相同, 是以击中有效部位点数决定胜负的, 也有重复设置嫌疑。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两项运动绝对没有中华民族体育高明的结论。至少中国式摔跤是力与巧的完美结合, 散打是人体机能的高度凝结。这两项运动与武术套路的丰富多彩, 神韵幽远, 美学价值、社会贡献相比更是天壤之别。可惜的是, 体育一刻也没有远离政治, 没有远离意识形态的桎梏。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保持着东方文化的鲜明特征, 而未遵循西方文化的生存法则。这是中华武术没有在这个千载难逢时刻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空间的深层原因。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社会发展逐步开始新的里程, 这个历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人为本。在奥雷利奥·佩西“新人道主义”理论中, 就人的需要理论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观念, 他认为:“人的需要必须附属于使它合理地得到满足的可能性。”由此提出了把以人的需要为中心的发展观转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上来, 对此, 提高人的素质成为今后社会发展的重点, 构成人类新的需要。虽然奥雷利奥佩西依然以人的需要为基础, 但是这种需要是一种高层次需要, 是克服了低层次生理需要泛滥基础上的, 具备人性的, 以人类整体发展为前提的需要。这一观点的提出十分及时, 人类在走过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后, 自认为可以驾驭地球, 驾驭宇宙, 物欲横流, 甚至物欲肆虐, 最终人类自己开始自食其果。作为体育文化唯一平台的西方体育, 其异化问题早已显露, 异化的积累可能有一天会突变, 威胁每一个生命个体。西方竞技体育本身也开始了避免和修正过激的竞技, 比如竞技体操已经准备出台限制难度动作的新规则, 这个信号告诉人们体育不能太远离人群, 特别是不能远离普通人群。西方竞技体育也进行着分化和回归, 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就是构建在竞技体育基础上的休闲体育, 这些内容取材于竞技体育, 回归到娱乐游戏之中。这些运动十分亲民, 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世人享用, 并渐成全球趋势。这才是体育的本质, 体育之所以能够永恒地伴随着人类, 正是由于体育是人类不可分离的重要生活内容。看来, 体育文化平台和衡量标准绝非以奥林匹克运动为唯一。

中华民族体育必须另辟蹊径, 绝对不能集于竞技体育一身。因为竞技体育毕竟不是体育的全部。人类社会却渴望着人本化的生活, 在这个方面东方悠雅的生活方式, 丰富的悠闲体育活动内容, 应该属于全人类。在这个领域, 中华民族体育, 武术可以拥有的空间是巨大的。首先我们看到世界各国面临这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那就是人口的老龄化。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2003年全球北方国家65岁以上人口均在11.4%以上, 其中意大利、日本、希腊、比利时和瑞典都在15.0%以上。预计在2025年, 距今不太长的时间内意大利、日本65岁以上的老龄人将占到总人口的1/4。对于这个特殊的人群, 社会如何对待, 社会福利系统、医疗系统能否保证他们的需要, 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所以, 留给体育系统的空间是巨大的, 特别是中华民族体育。武术是一项非常适合中老年人锻炼、休闲、娱乐的健身运动项目, 其中太极运动、保健养生功法、内家拳拳种最为典型。

不过不能过于激动, 似乎我们的体育拥有了必要的空间。太极运动能够给中老年人群带去生活乐趣, 对于社会主流人群, 也就是中青年人群, 太极运动却明显表现出力不从心。而这个人群是社会中流砥柱, 社会财富的积累, 老年人群的赡养都依托于他们。中华民族体育如何拓展空间就成了十分关键的问题。这需要以武术为龙头的中华民族体育进行城市化改造, 因为世界已经离不开城市, 发端、发展于乡村的中华民族体育, 以及武术必须面对新的形势, 迎合城市人的口味, 进行必要的现代化转型。首先是降低武术惟“打”至上的阈值, 武力难以解决问题, 冷兵器的武术早已失去了武力的基本功效。树立武术健身、健美、娱乐、休闲的发展观, 将武术进行多层次竞技艺术化改造, 使其既有竞技化运动方式, 更有去竞技化运动模式, 使它不仅能够在奥运会这类已被世人充分认同的平台上有展示的可能, 同时又能够适应广泛的社会人群, 特别是满足主流人群的生活需要。其次, 将武术纳入世人的人本生活方式之中, 这是武术发展的文化战略。这就需要充分地利用国内的“文化街”、“民俗村”, 国外的“唐人街”、华人社区和孔子学院, 建立“中华武术民俗文化坊”。在这些地方, 以经过适当改造的, 符合当今社会物质、精神生活要求的, 高度竞技艺术化的, 人文伦理的中华武术为主, 辅以东方式的生活内容, 营造一种人的自然化的悠闲生活方式, 使经过体验后的人们难以割舍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我们的追求目标。在这种生活方式中, 作为主体的武术文化本身就包含着健身、养生、保健、娱乐、休闲、艺术、竞技、修养、道德等多维并存的生活内容体系, 这还不够, 还必须与生活方式高度融合, 使其更加充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必须通过多层次组织结构, 展现文化功能, 以求产生全方位的吸引力, 感染和引导人们对东方生活方式的向往。在武术文化坊中, 通过太极运动引导中老年人体验养生生活, 使他们成为中华武术的倡导者, 通过中国式摔跤、散打、竞技武术等内容吸引青少年体验竞技, 使他们成为中华武术的传播者。通过传统武术使人们品味东方竞技艺术, 通过武术师徒传承方式使人们感悟中华武德和东方伦理。通过生动、形象的动态肢体符号, 高效地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哲学思想, 通过太极、五行、八卦等特色拳种生动简约地向人们灌输相关的哲理。在生活方式中, 以中华武术的传习为生活主线, 辅以茶艺、中餐、戏曲、垂钓、书画、棋琴、儒学和道家知识讲座等生活内容, 使人们全面体验东方悠闲的生活, 感知中华民族文化, 逐步引导人们接受这种能够有效缓解压力, 陶冶情操, 修身养性, 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也通过这种生活方式使世人逐步认知在现代化历程中, 在城市生活中还有多元的生活模式可供人们选择, 除竞技运动外体育文化的空间还很大。

中华民族体育, 中华武术的生存空间将会是巨大的, 前景是光明的。我们应该以承办本届奥运会的民族精神、民族热情、民族力量, 为人类文明的继续发展做出贡献。中国加油!中华民族体育加油!武术加油!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 从文化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尤其是武术的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结论认为:作为一种文化, 应将武术纳入人们的人本生活方式之中;以中华武术的传习为生活主线, 辅以茶艺、中餐、戏曲、垂钓、书画、棋琴、儒学和道家知识讲座等中华民族文化内容, 使人们全面体验东方悠闲的生活, 感知武术文化。通过这种生活方式可使世人逐步认知武术文化的生存空间还很大, 从而拓宽武术文化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武术,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空间认知能力 篇5

通过两个实验分别检测20名飞行员和10名老年被试及其相应控制组的视觉空间关系识别中的认知加工水平,旨在探讨视觉空间关系识别中的类别关系和数量关系加工子系统所表现出的认知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参与视觉空间关系判断的两个典型加工子系统中,负责数量(坐标)空间关系判断的加工子系统既可随系统训练而表现出功能增强的`练习效应,也可随年老过程而发生功能衰减的年龄效应.相对而言,涉及类别空间关系判断的加工子系统则较少受到练习和年老化因素的影响.研究提示,由于受大脑神经解剖结构特点以及加工任务性质的影响,数量空间关系加工子系统更多地表现出了认知加工的可塑性和易变性特点,而类别空间关系加工子系统则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或可塑性较低的认知特性.

作 者:游旭群 杨治良 作者单位:游旭群(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西安,710062)

杨治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62)

空间认知能力 篇6

关键词:档案馆;第三空间;社会价值;社会网络

Abstract: Archive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hird space, has the social value of making up for the lack of social exchange platform, promoting the city public cultural construction, highlighting the social existence of archives. Therefore, we should build the architectural brand of the archives third space according to the urban development plan; foster the cultural brand of the archives third space based on the culture development strategy; build the network brand of the archives third space with the support of social media technology, and make archives become worthy of the name of the social third space.

Keywords: Archives; the Third Space;social Value; Social Network

传统认知中,社会公众对档案馆空间的印象是停留在固定形状建筑的物理实体层面,再加上其内敛的性格特征[1][2],致使其呈现给社会公众的是一个被动的、刻板的以及静止的“容器”形象,其向社会传递的角色定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守卷人而非一个文化与信息传播者。最近几年,随着“第三空间”理论的兴起,国内档案界已开启了新的空间思考模式:“社会公共空间”[3]“公共文化空间”[4]“信息共享空间”[5]“休闲娱乐空间”[6]等多视角、多元化阐释已开始在学界兴起,正在赋予档案馆以新的内涵与活力。这种空间转向不仅是档案馆空间概念的转变,更是档案馆空间认知论的升华,它将打破档案馆的传统定位,使其不仅是一个获取档案信息资源的地方,更是一个融合人文精神、历史文化与生活艺术的平台。它体现了社会公众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开始了对文化生活、精神生活及社会存在感的深层次追求,赋予了档案馆全新的使命,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档案馆必须冲破传统认知的束缚,以满足社会公众多元化的文化信息需求。

1 第三空间理论兴起及其与档案馆关系

1.1 第三空间理论的兴起。第三空间理论主要由美国当代著名后现代地理学家爱德华·索亚(Edward W. Sawyer)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美国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Ray Oldenburg)两位学者提出,有学者认为是爱德华·索亚最早提出第三空间概念并做出系统理论构建[7],有学者认为是雷·奥登伯格在1989年出版的《The Great GoodPlace》一书中首先提出[8]。当然,谁是首次提出对于本文的研究没有任何影响,其观点才是本文所关注的着重点所在。爱德华·索亚认为“第一空间”认知侧重于形式科学,认知对象主要是感知的、物质的空间,即作为物质化的实践性空间,是自然事件展开的场所和舞台;“第二空间”则主要是表现为构想的空间,主要表现为反思的、内省的等思维活动,即作为精神意义上的构想性空间,是思想和观念活动的领域;“第三空间”是指不拘泥于任何物理空间的一种空间形态,一个让社会公众能够感受到自由、公平、平等及舒适的空间形态,即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空间形态。可以看到,爱德华·索亚所阐释的第三空间不仅是能触摸到的物理空间中的“真实世界”,也可能是处在无形的虚拟世界,它不仅是一种物质的社会存在空间,也可能是一种文化的“场域”存在空间。而雷·奥登伯格则认为社会空间包括“第一空间”(First place),即家庭生活场所;“第二空间”(Second place),即工作场所;“第三空间”(Third place),即除了家与工作场所之外的其他场所[9]。在“第三空间”这个场所中不仅没有职场的等级意识,也不会有家庭的角色束缚,有的只是自由、宽松、自在的环境及氛围,展现与释放的是一个完全的自我。可以看到,虽然爱德华·索亚与雷·奥登伯格在关于空间认知的表述上有着完全不同的逻辑边界,但是他们在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上有着基本一致的理解,即认为:人是城市空间的创造者,但城市空间也是有“生命的”、有“灵气的”、有“思想的”社会存在,“它决定着我们在干什么,在想什么,以及和谁在一起”[10]。

1.2 第三空间与档案馆。从第三空间理论所论述的范畴可以看到,第三空间不仅包括咖啡店、酒吧、城市公园等这些公众休闲场所,也包括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体育馆、影剧院、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戏剧院等这些具有浓厚文化属性的公共文化场所与平台,而且,也包括一些虚拟世界,如网络世界。可以看到,这些社会空间都包含着诸多用于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文化需求以及情感需求的空间场所。如果把第三空间作为一个“全集”来看待,那么档案馆空间场所就理所应当是这个“全集”中的一个重要文化“子集”。首先,档案馆具有第三空间的一般属性,即档案馆能够给社会公众一个宽松、自由、便利的空间场所,利用者在这个空间中既可以享受着档案信息资源所带来的阅读感,慢慢品味着厚重的历史,又可以体会到无职场压力与家庭束缚的轻松与愉悦,使疲惫的心灵得到短暂的安宁,使漂泊的心灵得以适度的根植。其次,档案馆作为一种社会空间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与文化魅力,其特殊的社会职能赋予了其精神家园的场域属性,这种场域属性又使其拥有了“聚人而成家,聚家而成国”的凝聚力。当然,要想让档案馆这些属性与功能得到合理的发挥,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三空间并为社会公众所向往与接受,成为社会公众的精神驿站,吸引社会公众、留住社会公众并使社会公众对档案馆充满信心,心生向往,档案馆就必须在各个方面不断完善自己,通过以“服务质量”为导向,以“服务文化”为基点,以“服务资源”为根本,使其所拥有的第三空间属性得以释放与展现。

2 档案馆作为社会第三空间的价值阐释

2.1 具有弥补社会交流平台缺失的社会价值。传统社会文化中,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更显亲密与和谐,传统城市中的四合院及胡同居住文化,使家庭邻里之间的关系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种空间构建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氛围,足以让社会公众形成美好的人生记忆。然而,这一切却在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中不断地被消解,邻里关系日趋淡化,点头之交已实属难得,小家庭封闭正取代大家庭开放,每个家庭都封闭在一个狭小空间里。人心的寂寞已使社会公众对手机、互联网等电子产品产生了严重的心理依赖,而这种严重的依赖又进一步加速了人与人之间的隔离,使人际关系变得越发淡漠与隔阂,世间冷暖唯有“自知”,人们彼此之间缺乏信任,道德舆论的约束力正在不断地下降,社会凝聚力逐渐消失。而把档案馆作为社会第三空间来进行建设与规划,将有利于弥补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交流平台严重缺失的尴尬,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与互动发展,推动城市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与消解邻里之间的隔阂,更为关键的是通过这个社会交流平台将进一步促进社会公众之间的思想交流以及推动城市社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而且,也应该看到,人类本性深处蕴藏着一种激情,即“情绪共鸣”,它需要激发需要宣泄,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处于一种正常的“情绪场域”之中并保持一颗健康的心态,而这种激发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场域空间以及有一特定的社会群体。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当前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如此发达的信息时代,还是有那么多的社会公众宁愿花不菲成本去影院看电影、去现场看球赛、去图书馆看纸质版图书,而这些他们本可以一个人安静地在家里通过电视、计算机等实现。为什么?就是因为影院、球场、图书馆等不仅具有物理空间存在的社会意义,更是一个人际交往与思想交流的场域空间意义。在这个空间,你不仅是“你”,你是一个“社会存在”,你不仅是一个心灵孤独的物理存在,而是这个场域中“情绪共鸣”的一个组成部分,你在这种空间中可以与他人产生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碰撞。档案馆作为第三空间“场域”所存在的社会价值就体现在它可以营造出一种气氛,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2 具有促进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根据国家档案局档发[2013]3号《国家档案局关于严格执行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关于取消利用档案收费规定的通知》:“全国各级档案部门(含各级各类档案馆)必须严格按照《通知》要求,立即停止所有利用档案收费,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或者拒绝执行。”这个措施的出台,或许正是对《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的一种回应或补充,不仅为档案馆成为第三空间提供了更好的制度依据,也为档案馆向第三空间转向提供了良好契机。应该看到,倡导全面建立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绝不是一种“口号式”行为,必须有具体可行的落实方案,档案馆作为城市公共文化的组成要素,它具有彰显城市文化的性格特征与社会元素,具有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文化形象的能力。因此,可以相信,随着档案馆免费利用的实施,将会有更多的社会公众走进档案馆,去品味档案中所隐藏的历史故事,去寻求心灵根植的源泉,这不但可以扩充自己的文化视野,了解历史真相,也可以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愉悦精神。可以看到,社会公众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知识、了解过去,提升文化修养,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城市文化、适应城市文化,并形成相应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使自己以一种恰当的方式融入这个不断变化与发展的社会中去。

可以看到,社会公众在走进档案馆这个第三空间的过程,使其文化修养、文化自觉与文化行为得到提升,其实这也是提升城市公共文化的一种方式、一种途径。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作为个体的人的文化修养与文化能力的提升,其实就是作为群体整体的社会文化修养与文化能力的提升。因此,可以看到,把档案馆建设成为社会第三空间,对于促进城市公共文化建设将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

2.3 具有凸显档案馆作为社会存在的社会价值。档案馆作为一个社会存在,其社会影响与社会功能能不能得到凸显,除了政策、制度对其的重视与认可外,其自身的能力与特性有没有得到凸显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从当前来看,档案馆作为一个公益性的文化机构,其独特的文化功能与文化属性并没有很好地得到凸显。其作为城市公共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与生俱来的与政治相关联等原因,造成其文化属性的削弱与政治敏感性的强化,导致其文化服务功能日渐被忽视”[11],其文化机构属性正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档案馆作为第三空间来进行考量,一方面,能继续行使其传统使命,即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提供阅览利用、进行社会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发挥其资政功能等,另一方面,在当前公众权利得到全面保护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其将能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修养,提升其公共服务能力,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丰富、多元、自由、便捷与平等的文化空间,这必将使档案馆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价值得到更好的凸显。

而且,借助于第三空间理念把档案馆打造成一个平台,必定会使档案馆形成一种全新社会形象。因为如果把档案馆看作是一种“商品”,那么其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名牌”,每个“名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精彩的故事,而档案馆天生就是一个形形色色故事聚集的地方。因此,档案馆完全可以借助于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故事带领社会公众穿越历史、感受共鸣,形成一个合格的第三空间平台。当然,档案馆也可以借助于这种第三空间平台的“场域”功能,使其自己感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与依赖,使其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存在意义得到呈现与彰显。

3 档案馆作为社会第三空间的构建策略

3.1 以城市发展规划为依托,打造档案馆第三空间的建筑品牌。当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大部分城市都在进行新城区的建设规划以及对旧城区的改造建设,这种城市化的建设对于档案馆作为第三空间的建设而言可谓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良机。首先,档案馆要主动出击,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目标。依托城市发展规划理念、规划战略来制定档案馆的发展规划战略,不同的城市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城市传统文化因素以及领导意志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在规划建设中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城市布局、城市空间与城市文化。因此,档案馆在作为第三空间的建设过程中必须与城市规划的总体布局协调一致,使档案馆不管是在建筑外形还是在建设风格等层面都要与整个城市规划建设融为一体。其次,档案馆要积极建言献策,促进档案馆其他相关建筑实现集群化布局。在当前城市化建设的大好形势下,档案馆应该把握机会,联合其他相关部门积极地向当地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建言献策,使其在进行城市建设规划的过程中把这些相关的建筑尽量集中安排,形成一种集群化的布局,以整体的优势、整体的形象呈现给社会。一方面,一个城市各类型的档案馆建筑应该形成集群化布局,不仅是各级综合性的档案馆,也应该包括专门档案甚至部门档案馆、行业档案馆等,另一方面,也可以建议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考虑把其他的相关单位纳入这个集群中来,如图书馆、美术馆、剧院、博物馆、表演艺术中心、文化馆、纪念馆等。这样一来,不仅使档案馆作为社会第三空间的角度扮演好了,而且,也与其他社会第三空间形成了协调发展态势,在扩大自己社会影响与社会功能的同时也受惠于其他社会第三空间的发展所带来的协同效应。

3.2 以文化发展战略为依托,培育档案馆第三空间的文化品牌。自从2001年我国正式批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在我国生效以来,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主题的文化发展战略就成为我国文化领域的主旋律,特别是2006年9 月13 日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以及2011年公布的《公共服务蓝皮书》,更是将这文化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应该看到,档案馆作为第三空间这个全集下的一个子集,要想让这个子集尽量做到与其他子集之间实现无缝连接,成为一个文化品牌,就必须在建设过程中做到连横合纵。因为不同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有不同的资源与空间优势,如档案馆带给社会公众的是一种历史的厚重与难以言说的神秘,而图书馆带给社会公众的则是一种知识的力量,美术馆、剧院、艺术中心等带给社会公众的则是一种陶冶情操的轻松与愉悦。因此,档案馆要通过与这些部门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并且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将这些部门的某些空间引入到档案馆空间来,起到丰富档案服务与资源,以此来提升档案馆空间的公众认知度和影响力,提升档案用户获取资源和使用空间的便捷性,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品牌,不断借助于相关部门的影响力来提高其辐射范围和辐射力。总之,档案馆空间是一个历史文化交流中心,但应该看到,它不仅是一个静态历史文化的交流空间,更重要的是一个动态历史文化的交流空间,即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碰撞,在这种交流与碰撞中形成一种独特的第三空间文化品牌,实现文化化人、文化开智、文化养心以及文化励志的社会意义。

3.3 以社交媒体技术为支撑,构建档案馆第三空间的网络品牌。社交媒体技术不仅为档案馆馆藏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而且,为社会公众对档案馆馆藏的利用提供了更多的途径。档案馆拥有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再加上社交媒体技术的支撑,必将能够构建起一个另样的空间范围,形成档案馆第三空间的一个独特的网络品牌空间。从国外来看,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对档案馆社交媒体技术的运用值得我们学习,一方面,他们充分运用了Facebook、blog、Google+、vlog、wikipedia、podcast、plurk、Twitter、网络论坛等社交媒体,使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任何一种社交媒体来联系或使用他们的各种相关资源,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的档案馆也借助于这些社交媒体技术构建各种社会平台,进行一些专页、项目的推广,如根据《National Archives and Social Media》[12], 截止到2013年5 月,美国国家档案馆(The U.S.National Archives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NARA)已经在13 种社交媒体平台上开设了各种项目至少145 个,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加。另外,还开设了两个更能体现其社交媒体战略核心理念的社会媒体应用平台、板块,即Our Archives Wiki(Our Voices Our History Our National Archives)以及Citizen Archivist Dashboard[13]。加拿大档案馆也开始了社交媒体的大量运用,截止到2012年1月份,在调查的648个档案馆中,有178个档案馆使用了Facebook,140个档案馆使用了Twitter,79个档案馆使用了YouTube,39个档案馆使用了Flickr,34个档案馆使用了Blogs等[14]。英国的Online Social Media Archive(OSMA)项目,也是社交媒体运用的一个典范,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社会公众通过这些网络空间,一方面,激励其积极参与到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中来,另一方面,也为社会公众对档案馆所开展的各种会议、活动以及工作提供了发表意见与看法的机会与空间。可以看到,借助于社交媒体技术,档案网站空间将向社交媒体空间的转向,不仅可以使档案馆作为第三空间的存在意义及其影响力大大提升,使档案馆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极大的提高,而且,可以使档案馆被关注的人群有在瞬间爆棚的机会与可能。另外,由于社交媒体空间能够发表看法、建议以及增加各种注释说明,这将不断地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热情以及活跃的空间氛围,成为档案馆作为第三空间的一个网络品牌。

4 结语

档案馆作为一个非功利性的社会公益性机构,具有自由、平等、便捷的性格特征以及积聚资源、沉淀文化的社会功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社会第三空间载体。不但具有优化社会管理秩序的元素,更具有文化化人、文化开智、文化养心与文化励志等文化服务与文化交流等元素。它使社会公众感受到的不仅没有职场地位的等级差别,也没有家庭角色的束缚与生活的繁琐,有的只是一种自我的释放与心灵的放松,享受的是片刻的和谐与宁静。

参考文献:

[1]苏君华.面向社会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价值取向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3(5):16~19.

[2]张晓玲.基于文化建设的城市档案空间组织优化[J].浙江档案,2015(10):10~12.

[3]郭红解.档案馆的“公共空间”[J].中国档案,2002(5):44.

[4]周林兴等.档案馆公共文化空间的SWOT分析及优化策略[J].档案学通讯,2014(5):79~82.

[5]王梦.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理论视角的公共档案馆建设[J].兰台世界,2009(3):11~12.

[6]张芳霖等.公共档案馆文化空间的构筑——基于休闲学和公共空间论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09(1):29~33.

[7] 段小虎等.重构图书馆空间的认知体系[J].图书与情报,2013(5):35~38.

[8]周芸熠. 基于“第三空间”的图书馆范式转换[J].情报资料工作,2013(3):40~43.

[9] Ray. Oldenburg.The great good place[M]. New York : Paragon Hous,1989.

[10]陆扬.分析索亚“第三空间”理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5(2):32~37.

[11]苏君华.论公共档案馆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浙江档案,2014(2):11~13.

[12] 美国国家档案馆馆长客.[EB/OL].[2015-10-26].http://blogs.archives.gov/aotus/.

[13] SocialMediaStrategy.NARA网站. [BE/OL]. [2015-10-20].http://www.archives.gov/social-media/strategies/.

论空间隐喻的认知思维 篇7

1.1 空间概念喻指范围

范围的概念和地点的概念是不同的。范围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是比较模糊的,而地点是一种具体的概念,是比较确定的。在最初的时候,人们会把范围当作一个空间实体,理所当然的,空间里的每一个点,每一个面,每一个体等概念都可以进行范围的喻指。例如,at,on,in这些词在以下的词组中就可以表示为在某个方面的意思:

(1) bad/good at English

(2) a book/report on English

(3) Specialize in certain subject

我们都知道这几个介词具有空间意义,如果表示在某个英语技术方面精通可以这样说:an expert at English;如果比较笼统地说就可以把介词at改成介词on,表示只是与英语有关;如果只是表示英语这个领域就可以使用介词in,表示的范围更加广泛。无论怎么使用,都是把一个抽象的范围比喻成空间的某个实体。在英语的学习中,还可以使用其他介词表示范围。比如,past,out of,beyond可以用来表示超出什么范围,如果要表示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就可以用within来表示。

(1)如果我们想要表示“他是无可救药的”,可以这样说:He is past remedy.

(2)如果想要表示“眼不见,心不想”,就可以这样说:Out of sight,out of mind.

(3)如果想要表示“你的成绩是赞扬不尽的”,可以这样说:Your work is beyond all praise.

(4)如果想要表示“做它是在我能力所及范围内”,那么可以这样说:It’s within my power to do it.

除此之外,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to也经常被我们使用,用来表示范围的程度或者界限。程度是范围的某一个点,在空间中也指向某个方向或者某个目标。如果我们用介词to表示程度将会非常精确。举几个例子:

(1)如果想要表示“他把钱挥霍一空”,那么可以这样说:He emptied his purse to the last penny.

(2)如果想要表示“他们战至最后”,那么可以这样说:They fought to the last man.

(3)如果想要表示“他尽最大努力做此工作”,那么可以这样说:He did the work to the best of his ability.

(4)如果想要表示“她把这个角色演得十分逼真”,那么可以这样说:She alted the part to perfection.

1.2 空间概念喻指状态

空间概念除了表示程度之外,还可以表示状态。在汉语中,一般会用上、下表示状态,举个例子,我们总会说“上课,下课,上班,下班,上岗,下岗”等。在英语的学习中,除了用上、下表示状态,还用里、外隐喻状态。如果表示一个人的健康情况或者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在英语中一般会使用up和down,举个例子:sad is down,happy is up,sickness is down,healthy is up.我们在表示健康、快乐、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的时候就可以使用up,如果表示伤心、虚弱、消极的状态的时候就会使用down.这与我们的生理状态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我们的状态非常良好,那么整个人都是一种up的状态,反之,我们就会是一种down的状态。举几个例子:

(1)如果想要表示“我今天的状态非常好”,我们可以这样说:I’m feeling up today.

(2)如果想要表示“感冒几乎击垮了我”,我们可以这样说:The bad cold broke me down.

Up和down都是形容词,除了使用形容词之外,我们在表示人的状态的时候,还可以使用副词high和low.举几个例子:

(1)如果想要表示“我今天情绪好/不好”,我们可以这样说:I’m in high/low spirits.

(2)如果想要表示“他品格高尚/品格低下”,我们可以这样说:He is high-minded/low-minded

人们把状态想象成为一种三维空间体,如果要表示“在……状态”,在英语中可以这样使用介词:

(1) at的用法:at school/sleep/work(2) on的用法:on sale/duty/show

(3) in的用法:in sorrow/hand/despair

(4) under的用法:under arrest/pressure/control

这些介词应用在不同的位置,表现出了参与者的主动或者被动。在使用介词at的时候,要注意,at是一个中性介词,无论放在哪一个点都是可以成立的,后面可以加一些活动,表示“在这种活动的状态下”;在使用介词on的时候,要注意on表示的是主动的状态,后面也可以加活动,表示“正在开展的活动”;在使用under的时候要注意,under表示的是被动状态,后面加活动,表示“人们正在受到活动的影响”。除此之外,under还表示“在某个人的影响之下”;在使用介词in的时候要注意,in表示的是被动状态,如果后面加情绪,则表示“被某种情绪包围”,如果后面加状态,则表示“陷入这种状态中”。

1.3 空间概念喻指数量

在人类的语言运用中,也会使用空间概念喻指数量概念,因为这两者之间是存在共通性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果某个事物的数量增加,那么他的高度就会增加,反之则会随之减少。像温度计、国民生产总值等的数量增加就表示“上”,反之则表示“下”。下面举几个例子:

(1) The price will go up.

(2) The temperature will come down.

(3) The yield of com is down compared with last year.

在英语中,除了使用up和down表示多少或者高低之外,还可以使用一些其他的介词,如above,below,under。

(1)如果想要表示“他六十多岁了”,我们可以这样说:He is above sixty years old.

(2)如果想要表示“这些股票在票面额以下”,我们可以这样说:These shares are below par.

(3)如果想要表示“少于一百元不卖”,我们可以这样说:I won’t sell it under 100.

1.4 空间概念喻指社会地位

社会本来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所说的地位也是代表空间。所以,我们会用上、下表示地位。在英语中,如果表示地位的高低,会使用up和down。举几个例子:

(1)如果想要表示“生活起起落落,充满坎坷”,可以这样说:Life is full of ups and downs.

(2)如果想要表示“他已经家道败落了”,可以这样说:He has come down in the world.

2 结论

人类在学习语言的时候,会大量地使用空间隐喻,可以说,空间隐喻是多门学科综合学习的成果。它已经渗透在人类语言学习的每个方面。在英语的学习中,介词随处可见,这就更加体现出空间隐喻的广泛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我们对于空间隐喻的研究,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宗敏.英语空间隐喻特性的认知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2(3).

[2]戴巧荣.浅析中日时间的空间隐喻对比[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6).

[3]李萍.汉英空间隐喻“前”“后”的认知和表达比较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3(3).

空间认知能力 篇8

一、空间认知能力对幼儿发展影响

(一)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随着时代进步,对于幼儿教育空间设计也不再只是窗明几净。幼儿园每一处布置都可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影响。幼儿在幼儿园中通过看到高低不同组合,产生高与低的概念,在走廊玩耍时通过光束知道明和暗,这些基本认知都会启发幼儿智力,提高其智力。而针对年龄较大儿童,一些幼儿园在走廊天花板设计中运用小兔子、小鸟这种动物形象灯罩,使得幼儿在走廊中玩耍时会通过灯罩联想动物形态,并向老师表述出来,起到了智力开发作用。

(二)促进幼儿感知能力发展

幼师在幼儿教学中,会带领幼儿认识一些色彩、形状、线条。这都是抽象认识,不利于儿童记忆。但是良好的空间设计能很好弥补此方面不足。如一些幼儿园将教室门、窗户设计为圆形,整个教室采用浅蓝色系,既给儿童一种置身海洋的感觉,还提高了空间开阔性。幼儿通过圆形门窗能更好认识到曲线与直线有什么差别,在夏天也能感受到蓝色所营造的清凉之感。

二、基于儿童空间认知能力在幼儿园中设计应用

儿童随着年龄增加其自身安全感会逐渐提高,因此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同需求,良好的空间设计能使幼儿尽早熟悉幼儿园环境,更快融入到新生活中。因此幼儿园在空间设计中,要从三个方面提高幼儿空间认知度。

(一)方位性设计

该设计主要体现于幼儿园走廊、楼梯、室内公共场所设计中。通过不同空间布局所带来的方位感,让儿童形成上、下;高、低;远、近的概念。应用到具体设计中,如走廊部分,可采用半封闭式走廊。一面是教室,一边是外在景观,幼儿在行走过程中就能产生很强里与外的概念,明白进入幼儿园里面就是一个新环境,需要去探究、去认识。还有一种半封闭式走廊,是采用廊柱设计,通过廊柱序列让幼儿感知到前进与后退。

楼梯是最容易让幼儿形成上下、高低概念的建筑了,一些幼儿园会在此基础上进行楼梯创新,采用双排楼梯。一排阶梯层高,一排阶梯层低,是儿童在看到不同楼梯时产生明显高低对比,还方便了不同年龄段儿童上下楼梯。

(二)感知性设计

相比较方位性设计,感知性设计在幼儿园应用中更全面也会更易被幼儿发现。感知性设计从两方面培养了儿童感知能力,一是图形形状、大小、组合;二是指儿童对于空间明暗、延展性、完整性认识。

再具体应用中,如上述提到的玩具教室设计,让幼儿通过观察、接触感受到圆形曲线光滑、无棱角。有些幼儿园是单层结构,幼儿园在教室照明设计中,会采取部分自然光照射,将天窗设计成不同形状如圆形、方形、椭圆形,而教室内部座椅板凳也会设计成对应三种性状,让幼儿找出教室上下相同点,感知对图形的认识,还提高了空间内部相呼应的整体感,采取自然光照射也显得教师愈加明亮。

(三)可变性设计

这是一种更适于高龄儿童空间认知能力设计应用,儿童对于空间有基础认知后就会形成空间概念,会想要有私人空间。这部分设计主要运用于室内设计中。一些幼儿园在教室设施选购中,会选择一些可拆卸可移动设施,在实践课上教儿童自己进行组装,从而改变教室空间设计。还有一些幼儿园会在教室打一排储物柜来增加幼儿园储物空间,在其中添置隔板,给每位幼儿提供私人储物空间。

(四)室外设计

室外活动空间不仅占到幼儿园一般空间,对于幼儿日常生活也是不可或缺一块。幼儿在户外活动中不仅可以活动身体,拓展空间认知范围,还可以接触到大自然,感知自然元素。在室外设计中同样可以体现出方位性设计和感知性设计元素。

一些幼儿园占地面积小,户外活动空间少更应该合理安排,改造传统户外游戏设施,在增加趣味性同时提高儿童认知能力。幼儿园可将攀爬墙与传统滑梯相结合,如某幼儿园将滑梯设计成大象样子,象鼻子和尾巴用来做滑梯,大象身子则设置高低不同。形状不同的凹形踩块。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即可以感受到游戏乐趣,还能加深对上下、高低方位感知。

幼儿园在绿化带道路设计中,可以直路、弯路相结合。利用动物图形或简单几何形状来提高儿童感知能力。让儿童将教师所教的抽象概念具象化,通过对空间认知能力培养提高空间联想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

(五)设计应用中存在不足

一些幼儿园在空间布局中对于方位性设计和感知性设计还存在不足。主要是设计方面归于死板,不能很好利用室内空间,还有误将室内装饰当做空间设计。如一些幼儿园在廊道设计中,还是采用传统方式(封闭式下墙上窗),只是在墙上贴一些手工作品,来提高儿童认知能力。其实完全可以在墙体上侧开一行窗户保证室内明亮后,在墙体其他部分按照高低不同,设置不同窗户,儿童在穿过走廊时,会依据合适自己的身高向外眺望。从而更加了解高低、内外等方位概念,同时还能感觉到室内明暗变化,提高感知能力。

还有一些幼儿园会忽视幼儿对材料本身感知能力。如在室外走廊地板选择上,采用瓷砖地面,虽然易清洁但是比较冰冷不适合儿童接触,且冬天下雪地面较滑,不利于儿童安全。可以换用木质结构,既能起到同样效果,夏天可以直接坐,冬天还防滑安全,方便儿童活动。

我国儿童教育学家孙瑞雪教授认为,在幼儿园设计中应该以儿童们角度去设计,而不是站在成人思考层面上。基于儿童空间认知能力去设计幼儿园,能为幼儿起到更好教育启蒙作用。在一处处空间认知过程中,提高其思维能力、感知能力、与方位感。

参考文献

[1]徐梦琪.基于儿童空间认知的幼儿园空间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2]王玮,王喆.参与式幼儿园空间营造设计框架与实践——基于儿童权利、能力和发展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16(1).

[3]陈西蛟.基于空间认知的幼儿园建筑内部环境设计——以泉州市宝秀幼儿园内部空间设计为例[J].中外建筑,2016(5).

[4]侯明承.浅析儿童心理对幼儿园设计中室内空间色彩的影响作用研究[D].鲁迅美术学院,2015.

我国文化遗产认知的空间扩展历程 篇9

1.金石器物及其铭文

在我国,涉及保护的行为最早可追溯到金石学。北宋统治者鼓励恢复礼制,提倡经学,金石学便是顺应了这一时代思潮而开创,并成为考古学之滥觞。金石学最初是研究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尤其偏重其文字的考证,以辅助证经补史。清代金石学再度成为显学时,研究范畴也扩展到甲骨、简牍、铜镜、兵符、砖瓦、封泥、明器及各种杂器等,不过仍未超出金石器物及其铭文。这也非常贴合上文谈到“文物”一词的最初含义,说明古人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是由金石器物及其铭文为开端的。

在西方 , 与此很相 仿的是铭 刻学(epigraphy),大致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古希腊、古罗马的重新关注。铭刻学学者们在游历古迹时,会特意临摹其铭文,并在回国后印刷发行,为古代文字及历史研究提供素材。

总之,金石器物,尤其是其上纹刻的图文字样,是人们最早关注到的文化遗产空间类型。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毛公鼎就是这类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其内部铭刻的500字金文无论单独的字体、整体的内容、镌刻的书法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2.重要历史建筑

相对于金石器物及其铭文,建筑是较晚得到认知的文化遗产空间类型。根据我国历史上的记载,早年非但没有保护意识,甚至许多历史建筑会被当做前朝统治的象征而遭到刻意的毁坏。1比如秦朝灭亡,项羽入咸阳城时,就对城市与宫殿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致使“大火三月不灭”;再比如北宋灭亡时,金兵把首都汴梁中的皇宫和苑囿全部拆毁,旧料运到北京修筑新的都城;2北京城在后来辽灭金,元灭辽的过程中也都遭到各种彻底的破坏。

总体来讲,最早被认知为文化遗产的建筑一般都是实际功能或象征意义非常重大的类型。比如唐武宗曾想要重修汉代未央宫,目的即“欲存列汉事,悠扬古风耳。”遂动用万余兵士重建殿宇三百四十九间。虽然古人采取的态度不是今日严格意义上的保护,但这个跨越汉唐千年重建宫殿的历史事实折射出明显的保护性动机。这类事件还常发生在寺庙上,比如被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的五台山佛光寺,就是历经多次重修、扩建延续至今的。全寺内现存的一百二十余间殿堂楼阁中,年代最久远的是唐代东大殿和石幢,后又有金代文殊殿,明清及更晚时期的建筑。佛光寺的物质实体虽已不是最初的那个,其重要性和完整性却始终得到认同,古人常说要“重修庙宇,再塑金身”表达的也是相似的想法。

在我国,早期的历史建筑保护往往是寺庙、宫殿、祠堂等,在西方则是教堂、城堡等。简言之,这些得到保护和延续的建筑往往或者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或者在人们的心理世界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他大部分不那么重要的历史建筑则听任其自然破败和损毁。

3.世界遗产

即使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已经发展了相当一段时间以后,保护作为一种有专门人员从事的职业也并未立即形成。1950年成立的国际博物馆藏品保护学会聚集了最初的一批文物保护工作者,主要修复博物馆中的历史性、艺术性作品。1964年著名的《威尼斯宪章》发表后,1965年国际古遗址理事会(ICOMOS)成立,涉及建筑、城市的文化遗产才正式得到独立机构与专业人员的关注。随后相关国际机构纷纷成立,为人才集聚和保护理念快速发展提供了土壤,世界遗产类型和范围也更加丰富起来:

1931年《雅典宪章》颁发时,所针对的是历史纪念物(historic monuments)。而在1964年《威尼斯宪章》中,则为纪念物和遗址(monumentsand sites)。到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时,则至少又增加了建筑群(groups ofbuildings)的类别。31976年的《内罗毕建议》提出了历史地区(historic areas)的概念,认为“历史地区及其周边应被视为不可替代的世界遗产的组成部分。”1987年《华盛顿宪章》将关注点落在了历史城镇与城市地区(historic towns and urban areas)上。1992年,世界文化遗产体系中正式增加了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这一独立于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新类型,强调文化与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2000年以后又出现了更多新概念,比如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2005年《维也纳备忘录》中提出的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landscape)等。

我国自1987年第一次申报世界遗产以来,一直追随响应国际保护理念并积极探索其在本土的适用性。国际上研究组织和专业人员的出现与世界遗产体系的形成无疑极大的推动了对更多类型文化遗产的认知,是人类有史以来遗产认知扩展最为迅速的几十年。

4.城市遗产

近几十年来,遗产认知的进步大多源于世界遗产的框架,其扩展却并不局限于世界遗产,一个重要案例就是“城市遗产”的扩展。城市历史景观的概念是在世界遗产的语境中产生出来,并被认为是同样适用于任何遗产的周边地区及文脉的。“城市遗产(urban heritage)”的概念便是作为“城市历史景观”的关注对象逐渐产生的。顾名思义,城市遗产自然就是坐落于城市环境中的遗产,有时也可能是城市本身。

在2005年维也纳“世界遗产与当代建筑”国际会议上城市历史景观概念首次提出时,其对象还集中于世界遗产中的历史城市类型,或市区内拥有建筑类世界遗产的城市,因为当时最主要的矛盾集中在受到保护的核心区域周边的高层或超高层新建筑对遗产地本体视觉上的重大影响,重点关注的是如何更好的处理这些城市中世界遗产与当代建筑的关系。然而在城市历史景观框架下,变化逐渐被接纳为传统,在相关认知深化与研究开展四年后,2009年城市历史景观的预备研究书发表时,“城市遗产”已经开始代替了以往“世界遗产”而成为其核心表述。2011年《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发表时则更加明确指出,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对象是所有的“城市遗产”,保护城市遗产的理念至此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

在我国,阮仪三很早就提出,城市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有四大原则要坚守,即真实性、整体性、可读性、可持续性,虽然彼时城市遗产的含义尚未有十分明确的共识,这些原则仍然不失为很先进的认识。实践方面,以上海的新天地、田子坊等早期的成功实例为榜样,很多拥有一定历史资源的城市争相效仿,后来到城市遗产的概念正式提出后,自然很快深得人心。如同当初建筑被纳入文化遗产的范围,城市遗产理念的产生是文化遗产在空间层面的认知历史上又一次重要扩展,同时,也是人们尝试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介入城市规划与设计问题的一次特别尝试。

综上,相比于世界遗产,城市遗产强调的是在城市中较为普通的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以至于更大范围的城市历史景观所构成的整体性价值。一些原本并不具有为人所共知的突出普遍价值,但确为历史城市的有机构成部分的成片的一般遗产也因此被纳入保护的范畴,体现了保护工作的广泛性、完整性,甚至遗产本身的平民性。

5.小结

综上,在空间方面,人类对于文化遗产的认知持续扩展,经历了从金石器物及其铭文到重要历史建筑,到世界遗产,如今到城市遗产的几个认知阶段。若以北京旧城的钟鼓楼地区为例:假设我们处在对文化遗产的最早期认知阶段,则可能只有钟楼里的大铜钟这类金石器物及其上铭文会在受到认知和保护;假设我们处在稍后的认知阶段,则钟楼和鼓楼两座高大的纪念性历史建筑物同样会受到认知和保护;而在经历过世界文化遗产对认知的多次推进后,则可认知到北京旧城中的城市中轴线是一系列非常有特色的建筑群,甚或城市历史景观,钟楼和鼓楼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当认知扩展到城市遗产时,则不止钟鼓楼,其周边的胡同四合院,甚至其中非物质的文化传统及生活场景都成为保护的对象。

尤嘎·尤基莱托认为,文化遗产保护思想进步的过程是与现代化进程相同步的,而现代社会之所以会对文化遗产越来越感兴趣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原因:一种是基于历史观的,有时表现为对逝去的浪漫性怀旧,有时表现为对某些文化成就的尊重缅怀,有时也表达想要吸取过去的历史经验的愿望;另一种则是剧变所致,比如在某些著名历史性构筑物或伟大艺术作品遭到破坏时,又或者曾经熟悉的地方被突然改变等带来的震惊和痛心。而这两种情愫都是与我们社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的,我们对于文化遗产内涵外延的认知扩展受到整体时代思潮的影响,所以应当认识到,这些林林总总的遗产认同背后的,越来越具有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扩展,才是空间认知扩展的本质原因。

随着历史发展,城市空间不断积累,今日之景观往往呈现出日益复杂化的特征和趋势。而随着对文化遗产内涵外延的不断扩展的理解加深,传统的遗产保护手段也正在随之转型为更加积极的城市管理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认知价值,管理变化,将是城市规划与设计者必要的基本素养。

摘要:“文化遗产”理念古已有之,但其所涵盖范围持续扩展,近一百年尤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目的即揭示这一重要观念在我国的扩展历程。主要采用文献阅读、田野调查、比较研究、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空间角度切入,阐述文化遗产的认知主要经历了从金石器物及其铭文,到重要历史建筑、世界遗产、城市遗产的扩展历程。并指出,这些扩展本质上都是源于价值观念的不断扩展,亦即越来越具包容性和多样性。

从认知角度看空间介词词义扩展 篇10

介词在英语中属于虚词, 主要用于表达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特别是空间关系和存在关系。从宏观上看, 事物间存在着不同的空间关系, 如包含关系, 平行关系, 交叉关系等。然后这种空间关系或存在关系被延伸至人的心理空间, 表示想象空间中的各种其他关系。形成介词的多义现象。表面上看, 介词属于封闭词类, 形式和数量不多, 比较稳定。但由于介词表示个谓项间的关系, 搭配能力强, 使用频率极高, 加之语义繁多, 成为了英语学习中一个非常容易产生问题的环节。

传统语言学理论认为, 介词语义具有高度任意性, 介词任一新词义的出现都是偶然而非必然现象, 认知语言学对语言任意性提出了疑问, 认为语言的共性说明语言决不完全是任意的创造, 而是受认知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 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理据的 (赵艳芳, 2001:35) 。认知语言学力图在理论上对介词多义现象加以分析。近几年的研究都说明表面上近乎混乱的介词用法具有高度组织化特征。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 从认知角度了解并掌握介词的空间意义及其隐喻含义, 将会大大促进他们的英语学习, 并能将他们从“惯用法”的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 空间介词及其词义的隐喻扩展

2.1 空间介词

在人类的认知发展过程中, 人类首先感知的是自身运动和周围的空间环境, 人类根据自身的经验很自然的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空间的概念, 因而大多数介词的初始意义都表达形象的空间关系。一般来说, 介词的空间形象按维度可分为点, 线, 面, 体四种类型。点, 即无维度, 它的形象最简单, 如at the gate;面, 即二维形象, 如:on the desk;体, 即三维形象, 如:in the house.此外, 介词的空间形象还有静态和动态之分。静态介词表示相对稳定的关系和某种静止状态, 常用的有:at, in, on, before, behind, between, near, out under, within等。动态介词表示在空间范围内的变化, 它们一般具有方向性, 常用的有:to, into, onto, out of, across, off, along, towords等。熟悉介词的空间形象是理解和使用一个介词不同意义的基础, 理解它们的空间形象特征是理解其隐喻含义的前提。

2.2 空间介词的词义扩展

认知语言学认为,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 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 它体现了人们赖以思维和行为的概念系统的本质特征, 是人们的认识, 思维, 经历, 甚至行为的基础。隐喻不是语言的表面现象, 它是人们固有的深层的认知机制。随着人们对新事物的认知, 大脑总是在记忆中寻找已存在的, 熟知的概念, 根据新认知事物的表征, 在记忆中搜寻与新事物有联系, 有相似性的事物, 使它们发生关系, 以形成一个新的概念范畴。“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事物” (Lakoff&Johnson, 1980:4)

人们用同一词语表达多个意义, 是因为这些意义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的联系来至同一个深层的意象图式, 图式变体及图式从具体到抽象认知域的隐喻投射。意象图式不是具体的形象, 而是抽象的认知结构。它是我们日常经验中获得的最简单、最基本的认知结构, 是人类认知和理解更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意象图式的形成有其生理和物质基础。首先人的身体是一个三维容器, 人们吃饭, 喝水, 呼吸新鲜空气是“吃进”, “吸入”, 人们住, 行, “坐在椅子上”, “走出房间”。由于人体的特点和地球的引力, 人与外部世界首先形成一种空间关系。我们与外部世界的这种关系的相互作用经过多次反复, 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意象图式。当人的大脑形成了某种意象图式时, 就会不自觉地运用在大脑里已有的图式去认知那些新的、复杂的、抽象的事物或现象。正是由于意象图式的存在, 人们才能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进行隐喻性映射, 隐喻意义就是通过意象图式的映射而产生的。

空间图式是人类最基本的意象图式, 它是理解其他概念的基础。如果我们将这种物理空间图式结构投射到其他的经验上, 使其他抽象经验具有了同样的图式结构, 那么词的意义也就通过投射发生了隐喻含义。如介词“up”的空间意义为“向上”, 通过隐喻性映射可表示“价格上涨” (The price isgoing up) , “心情愉快” (I feel up) 等隐喻含义。由此可见, 介词意义的多元性源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性投射, 人类正是借助于空间概念发展了介词的多义性, 从而产生了大量丰富多彩的隐喻含义。空间介词常用于表时间、数量、社会地位、范围、状态五种抽象概念。

3. 介词的隐喻含义及认知分析

3.1 空间介词表示时间概念

Gluckberg认为人类语言的一个普遍特征, 甚至说, 人类思维的一个普遍特征是系统地使用空间概念和词语来喻指时间概念。空间概念向时间域扩展进而转化为时间概念可以说是人类思维的共性, 也是语言发展的共性。空间与时间的相似性使人们把空间概念的核心属性映射到时间概念中去, 从而完成隐喻式的思维及认知过程。例如:

(1) at 5 o’clock, at present, at that time

(2) on May the first, on Monday, on your birthday

(3) in the twentith century, in 1999, in the summer

这些词组中原本表示空间概念的介词at, on, in被用来表达了时间概念。介词at表示时间的一个定点, on表示特定的日子, in表示较长的一段时间。这三个空间介词之所以能被用来表达时间概念与时空领域的相似性有关系。人们的隐喻思维能力使人们能够认知时间领域与空间领域的相似性, 并能把空间域的概念隐喻投射到时间域, 空间域中的无维度概念, 即点, 投射到时间领域可表示时间的一个特定点。在空间域中表达点概念的at也可以表示时间的一个特定点。空间概念中的一维概念, 面, 映射到时间领域可表示一个特定的日子。空间域中表示一维概念的介词on映射到时间域可表示时间领域中的特定的某一天。三维空间图式经隐喻映射可以表达一段时间这一概念, 因而, 表示在一个三维空间里的空间介词in, 也可用在时间领域表达一段时间内这一概念。由此可见, 空间介词之所以能表达时间概念主要是由于时空概念的相似性和人们的隐喻认知思维模式。

3.2 空间介词表示数量

人类语言用空间概念喻指数量也具有普遍性, 因为数量的多少跟“上下”方位有直接的关系, 如一些东西, 数量越多, 高度就会增加;数量越少, 高度也会跟着降低。生活中各种图式也是数量多就为“上”, 数量少就为“下”, 如温度计, 股价走势图, 国民生产总值表等等。例如:

(1) Prices are still going up.

(2) The noise are dying down.

(3) The employment rate has gone down to 60%.

用空间概念表示数量概念时, 始源域为上下空间域, 目标域为数量。“数量多为上, 数量少为下”隐喻概念的产生是因为人的最初感知源于自身运动和空间环境。地球引力的作用在人的经验中构成了上-下图式结构, 人类进一步的经验发展了图式的结构相关性。当我们在容器中增加物体时, 其平面上升, 当减少物体时, 其平面下降。因此在人们的认知和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发展了“more is up, less is down”隐喻概念。

3.3 空间介词表示状态

空间概念也可用来表示状态, 英语中用up和down表示人的精神状态或健康状态, happy is up, sad is down;conscious is up, unconscious is down;health is up, unhealth is down;good is up, bad is down..up用来表示快乐, 健康, 有控制力, 积极良好的状态。而down正好表示相反的状态, 这跟人的生理状态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当人处于良好的状态时是直立的 (up) , 而处于生病或不好的状态时就倒下了 (down) 。例如:

We should cheer her up.

The disease broke him down.

人类的隐喻思维也将状态想象成一种三维空间体, 英语中用介词at, on, in, under的结构来表示“在……状态”。例如:

(1) She is at school

(2) Who is on duty today?

(3) They fall in love with each other

(4) The machine is under control.

空间介词at, on, in, under加上表示活动或情感的名词表示处于某种活动或情感中。其隐喻含义是活动或情感状态在持续, 人在这些活动中处于什么样的具体地位, 暗示以什么样的状态参与到这些活动或情感中。At是无维空间介词, 表示状态时指在状态的任意一点上, 后接活动名词, 内在含义是人处在这个活动状态。 (1) at school表示处于学习这种活动中。On是一维空间介词, 表示“在……上”, 因此on后接活动名词结构基本属于主动含义, 表示人正参与这一活动。 (2) 表示“今天谁值日?”。In表示处于一个包围体中, 所以in后跟情绪类名词表示“被某种情绪包围着”, 属于完全的被动。 (3) 中的in love表示正被爱这种情绪包围着。Under在空间概念中表示垂直下方, 没有接触, 因此, 它的隐喻意义就是指“处于某人或某种影响下”。 (4) 中的under control表示正处于控制下。由此可见, 空间介词的隐喻含义与其空间概念是紧密联系的。

4. 结语

本文从认知角度分析了空间介词词义的扩展。这种扩展主要依靠的是人类的隐喻认知机制。介词的基本意义是表示空间概念, 正是人们的隐喻思维使人们将空间概念投射到时间, 数量, 状态等抽象领域, 使得表示空间实体概念的介词有了多种隐喻含义。而这种隐喻投射不是任意的, 是有理据的, 它与空间概念和这些抽象领域的相似性及人们的身体, 生活经验, 隐喻思维模式相关。这对于我们的英语教学, 尤其是词汇教学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只有掌握了介词的隐喻用法才可以说是真正掌握了这个介词。在过去的英语学习中, 多数学生没能认识到介词词义与隐喻思维的关系, 将介词短语当作固定搭配来死记硬背, 结果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极易记错。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应尽可能教会学生多从认知角度理解语言的内在联系, 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 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摘要:介词在其空间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隐喻性映射发展了其多义性, 产正了大量丰富多彩的隐喻含义。正是由于其多义性, 介词一直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本文试图从认知角度分析介词的词义扩展机制。尤其分析了空间介词用于表示时间, 数量, 状态这三个抽象概念。从认知角度分析介词词义扩展对英语教学, 尤其是词汇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介词,词义扩展,空间概念,隐喻映射

参考文献

[1]Lakoff&Johnson.Metaphor We Live By[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Lakoff,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3]Ungerer&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London:Longman, 1996

[4]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胡壮麟, 认知语言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框架理论视角下的空间认知模型 篇11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空间观念在俄语、英语的言语表述方式,找出空间框架制约言语表达的机制与规律,进而得出反映空间观念的语言认知模型在两种语言层面上的共同点和差异性。

【关键词】观念 空间关系 语言认知 模型

【项目来源】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5040510。

【中图分类号】P283;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29-02

认知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随着认知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欧美,俄罗斯(前苏联)等国家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开始转向了关于意识,认知,知识等人类的心理过程。其中,美国A.N.乔姆斯基(1965)的转换生成语法对早期的语言认知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乔治·雷可夫(George Lakoff,1989)提出的“隐喻是人类日常语言活动中必须的认知能力”为心理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俄罗斯(前苏联)的学者开展了对空间以及空间关系的语义认知研究,发表了大量的文章论述语言世界图景中的空间范畴化等问题。

空间是一种物质存在形式,它有自己的结构和容量,其内部的元素共同作用在一个系统中。人类对空间问题的理解有两大基本阵营,一是以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为代表的实体论学派,他们认为空间是脱离于人的思维之外的一种客观的物质实体,它好比一个舞台,生活中的人和事情都发生在这个舞台上,假设没有演员,没有戏剧,舞台照样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样的空间我们通常称为物理几何空间。另一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物理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Г. В. Лейбниц),他认为空间只不过是客体和过程之间的某种关系,空间不可能脱离这些客体和过程而独立存在,或者说空间的独立存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种空间观念在语言学界称为符号空间(Хайруллин,1997,с24)。

语言学所研究的空间观念实际上是物理空间和符号空间的综合体,具有人类中心范式的典型特征,它结合了牛顿和威廉·莱布尼茨的两种空间模型各自的特点。换言之,语言学的空间观念反映的是作为思维和观察主体的“人”所处的环境和事实,是客体与空间参照物之间的关系。空间观念包含两方面元素:一方面是人类在认知空间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画面,二是符合这些画面的空间符号。

语言学研究的空间模型是人类感知空间在头脑中所形成的画面,具有一定的几何空间模型的特点,是稳定的思维框架模式,它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空间观念的语言学认知模型是人类对空间关系的认知与思考折射在语言符号中的产物,是人们在认知事物、理解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定型的心智结构,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模型,由概念及概念之间相对固定的联系构成。在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根据典型的空间场景,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激活头脑中的空间框架,形成意义完整,逻辑合理的空间言语表述。

容器空间框架:是指客体A在空间参照物L的内部或外部等空间情景。俄语用в, внутри, вне 等前置词与L连用。容器框架被激活的情景可以是:

1)人创造的外部环境里;例如,在房间里(俄语:в комнате, 英语:in the room);在走廊里(俄语:в коридоре, 英语:in the corridor);在楼里(俄语:в доме,英语:in the building)。在街道上(俄语:на улице,英语:on the street)。英语和俄语在表达《在...里面》的时候,都会激活空间容器的框架,选用前置词《in》和《в》。

2)国家,省,市,地区等行政区划单位:在中国(俄语:в Китае英语:in China);在河北(俄语:в провинции Хэбэй,英语:in Hebei);在唐山(俄语:в городе英语:in Tangshan,);在岛上(俄语:на острове英语:on the island);在美国 (俄语:в США英语:in the USA),在日本 (俄语:в Японе英语:in Japan)。在国家、省、市以及地区行政区划中俄语和英语在表述客体A位于某个地区时都会观念化L为容器的概念,即容器空间框架被激活。

3)人将自身观念化为一种拥有“灵魂”,“智慧”和“心情”的容器。如, 在心里(俄语:в душе英语:in the heart)“人”作为一个整体可以沉浸在某种情感中,如,他沉浸在悲痛之中(俄语он в глубокой печали英语:he is immersing in grief)

4)某些抽象概念是被观念化为容器的形象:例如,在生活中(俄语:в жизни英语:in life);爱情中(俄语:в любви英语:fall in love);快乐中(俄语:в радости英语:in happiness);喧嚣中 (俄语в шуме英语:in hustle)。这些抽象的概念两种语言都无一例外地观念化为容器的框架。

5)某些时间范畴可以被观念化为容器的框架。例如,在某年(俄语:в...году英语:in one year);在某月(俄语в месяце英语:in one month);一周有七天 (俄语:в неделе семь дней,英语:there are 7 days in a week);

6)自然界中的某些地形和某些现象可能被观念化为“容器”的概念。例如:空气中 (俄语:в воздухе英语:in the air);水中(俄语:в воде英语:under the water);地里(俄语:в земле,英语:under the earth);火中(俄语:в огне英语:in the fire);天空中(俄语:в небе英语:in the sky);河里 (俄语:в реке英语:in the river);海里(俄语:в море英语:in the sea,);森林里(俄语:в лесу英语:in the forest);沙漠里(俄语:в пустыне英语:in the desert,)风里(俄语:в ветру英语:in the wind),雨里(俄语:под дождем英语:in the rain);雪里(俄语:в снегу英语:in the snow);雾里(俄语:в тумане英语:in the mist)。

7)社会团体,机关等组织机构被观念化为容器框架。例如,学校(俄语:в школе英语:at school);银行(俄语:в банке英语:in the bank),医院(俄语:в больнице英语:in the hospital)。

平面空间框架:是指客体A处在空间参照物L的表面。前面提到的高山,海洋,河流等自然地形地貌,在俄语和英语中既可以由容器框架,也可以由平面框架激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前置词。

自然河流,平原等地形,如河, 平原, 海洋等强调处于其表面,而不是在其内部。俄语和英语中客体A是否与参照物L的表面接触是选择前置词的核心问题。俄语中如果A接触到参照物L,用前置词на, 如果,没有接触到表面,则用前置词над表示在其上空,用前置词у或рядом 表示在其旁边、附近,英语亦是如此。

俄语、英语和日语对纸张,卡片以及人体的某个器官表面都观念化为平面容器。如:地图上(俄语:на карте英语:on the map);脸上(俄语:на лице英语:on the face);额头上(俄语:на лбу,英语:on the forehead);鬓角上(俄语:на висках,英语:on the temples)。

此外,平面框架还可以在下面情况下被激活:1)客体A在参照物L的正面,侧面。2)客体A贯穿参照物L其中。3)客体A沿着参照物L移动。

平面的空间框架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观念化为不同的框架,俄语中很少说“在门前”,而说在门旁边(у входа),这是因为俄语把门观念化为房子的一部分,是空间容器框架的填充部分。俄语中说一个人在书桌后写作业(за столом),而不说“在书桌前”,而英语观念化为书桌的“前面”。

空间观念是人们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模式。框架作为一种观念的结构在空间关系言语的表述中体现出了制约性和稳定性。俄语和英语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欧洲语言,它们在空间关系的言语表述中形成了A+V+r+L 动态语言认知模型。在现实的言语表述中空间观念反映在了不同语言代表者认知中空间框架结构中,包括容器的空间框架和平面空间框架。总体来说俄语和英语的空间框架结构清晰,界限分明,对空间位置关系作出了明确的判断,它们的相似点较多。不同点在于两种语言在容器空间框架和平面空间框架观念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前置词的选用上。

参考文献:

空间认知能力 篇12

语言的空间认知研究起源于心理学的空间知觉研究。人们对客观事物空间关系的认知主要包括形状知觉、方位知觉和空间定向等。在空间定向时, 人们通常采用各种客观参照物来判断具体的空间方位。

20世纪20年代, 格式塔心理学提出了图形和背景理论。这一理论认为, 在特定的知觉领域里, 对象并不是同等重要的。有些对象轮廓分明, 凸显出来形成能被明显感知的图形;而另一些对象则退居其次, 成为背景。Talmy率先将格式塔心理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引入到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他认为, 知觉场可以被分为图形和背景两部分, 图形有高度结构、能引起知觉者的注意, 而背景与图形相对、不易引起知觉者的注意。Langacker使用射体 (trajectory) 和界标 (landmark) 来表达与Talmy同样的含义。此外, 对空间参照框架进行了二分法的还有Fillmore, Miller&Johnson-Laird等学者 (齐振海, 2007:104) 。

Levinson (1996) 把空间表达的参照系分为内在参照系统、相对参照系统和绝对参照系统三类。内在参照系是通过参照物自身的方位特征表达空间位置;相对参照系用源于观察者身体坐标的方位角度表达空间位置:绝对参照系使用“东西南北”表达空间位置。Levinson (2003) 的空间参照框架理论极大地推动了语言的空间认知研究的进程, 拓宽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视野 (马林, 2005) 。

本文旨在运用Levinson的参照框架三分法及Talmy的图形背景理论对空间关系的语言表达进行认知的阐释。

2. 空间与空间关系

“空间是人类认知系统和语言系统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因为每个人都必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感觉到自身的空间方位” (Kryk-Kastovsky, 1996:329-244) 。空间可以分为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自然空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没有始终和边际, 永恒地存在着。然而, 社会空间是建立在人类对客观世界感知的基础之上, 是人类主体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固有的本质形式, 具有超自然性。空间的价值在于它的社会性, 它涉及人的能动参与, 是人类在观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对事物的属性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概念化和范畴化的结果。

人对空间的观察、认识和感知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 人类的空间思维本质上是相对的 (relative) , 而非绝对的 (absolute) 。当谈论一个物体的空间位置时, 人们总是指该物体与其他物体的相对位置;当谈论一个物体在某一空间中移动时, 人们是指该物体与其他物体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 (林为民, 2003:58-63) 。可见, 在谈论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存在时, 都必须以另一个物体为参照;其次, 人类的空间思维从根本上讲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最后, 人类的空间思维带有明显的人的属性 (anthropomorphic) 。空间坐标系 (spatial coordinates) 的建立是以人自身为参照, 从而形成了“左右、前后、上下”等空间概念 (Levinson, 2003:10-11) 。

Lakoff和Johnson指出空间关系概念是人类概念系统中的核心概念 (Lakoff, 1999) 。空间关系是建立在人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认识的基础上, 它是人对客观事物在空间中的方位、存现或运动状态的能动认知的结果。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需要通过观察者来进行识解。但是, 由于人的认识具有主观性, 人们对空间关系的识解同样具有主观性。例如:

(1) The church is near the house.

(2) The house is near the church.

(3) The house is on the right of the church.

(4) The church is on the left of the house.

以上四个例句表明, 观察者对房子和教堂之间的空间关系的识解具有主观性。

3. 空间关系的语言表达

人们要用语言谈论空间和空间关系, 就得使用空间标记词。这些空间标记并不是一个开放的类, 而是一个封闭的类, 因而空间标记属于语法范畴中的封闭词类 (文旭, 2004) 。

空间标记可以是简单的单语素形式, 如英语中的介词in, on, at, over, above等, 现代汉语的东、南、西、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也可以是复杂的多语素形式, 例如英语中的in front of, in back of等, 现代汉语中的单语素形式的空间标记前边加上“以”或“之”或后边加上“边”、“面”、“头”就构成了复杂的多语素形式的空间标记。空间标记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 这种复杂性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些空间标记所编码的空间关系的认知复杂性。简单的拓扑关系, 如附着关系和包容关系, 采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式;投影关系, 即依靠一个物体来确定另一物体的空间位置, 就有复杂的语言表达式。

由于认知是语言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中间层次, 语言成分要依靠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才有意义。经验主义的语义观认为, 空间标记的语义结构是受认知机制、文化信仰等支配, 而且, 这些机制具有普遍性 (文旭, 2004) 。例如, 英语的in front of-in back of, above-below, 汉语的“前后, 上下”等, 都有其经验基础和认知机制。前和后的对立是由于人的不对称性。而上和下的对立可归因于万有引力的不对称性。在日常语言中, 我们看到的、描写的世界里, 人是宇宙的中心、万物的尺度。人类中心说的观点体现在人类语言的结构中:语言结构反映了人的生物结构、人的自然环境、人的运动方式, 甚至人体的形状与特征。人类通常在以一种直立的姿势在地球表面生存和运动, 这使我们获得了识别垂直维度的方式。垂直维度的方向, 即“上下”的不同, 是由我们对万有引力的经验建立起来的, 也是由人体在垂直维度上的不对称性建立起来的。所以, 垂直性在身体上和心理上是空间维度里最显著的特征, 垂直维度是基本的维度。然而, 横向的前后维度并不是由万有引力引起的, 而是由人的前后不对称性导致的。人有一前一后, 人通常是向面朝前的方向运动, 不对称的前后维度不像垂直维度那么显著, 因而是从属的。

如果我们把空间概念看成是一个连续固定的三维容器, 看成这个关系的理想化的认知模型, 那么一个几何图形就会有以下九个空间方位:上、下、前、后、里、外、左、右、附着。在这九个空间方位中, “里外”和“附着”方位属于拓扑性质的空间方位, 即不管理想立方体发生什么变化, 这些空间方位都是恒定不变的, 即它们不随观察者视角的变化而变化;其它六个空间方位“上、下、前、后、左、右”属于投影性质的空间方位, 这五个空间方位随观察者视角的变化而变化。

在表达拓扑性质的空间方位时, 英语一般按维度把界标分为三类, 并用不同的空间标记来表达空间方位关系 (Leech, 1969) :

维度0 (点) :at, to

维度1/2 (线/面) :on

维度2/3 (域/体) :in, into

“面”和“域”都是二维的, 但是“域”有周围的边界, 而“面”没有。界标的维度并非恒定不变, 具有主观性。其维度往往是由观察者主观赋予的。同一界标会因人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过程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维度的表达式。这种现象在同一语言中也有。例如:

(5) Our plane refueled at Paris on it’s way to Rio.

(6) This building is one of the tallest in Paris.

在以上两例中, 同是一个巴黎, 例 (5) 把它视为一个“点”, 而例 (6) 却视其为一个“域”, 这是由不同的感知所致。

这种现象在不同的语言中是不足为奇, 因为不同的民族往往有不同的心理, 其认知方式和认知过程也不尽相同。正如霍克斯所说:“空间和时间事实上是一个连续统, 没有固定的、不可变的界限或划分, 每种语言都根据其自身的特殊结构趋划分时间和空间。” (Hawkes, 1977:31) 英语与汉语就有明显的区别:

(7) I left it at home.

(8) 我把它放在家里了。

在这里, 英语把家看作“点”, 而汉语却看作“域”或“体”。

4. Levinson的空间参照框架理论

与之前学者不同, Levinson采用了三分法对空间关系进行分类。他认为空间参照系可分为:内在参照系、相对参照系和绝对参照系。

首先, 内在参照系是从地标物体的“前 (front) 、后 (back) 、侧 (side) 、上 (top) 、下 (bottom) ”等固有特征的方位出发来观察图像。例如:

(9) He’s in front of the house. (他站在房子的前面。)

例 (9) 中的背景是房子, 房子有门的一侧为前面, 由此可以推测出房子的两侧和后面。通过这种内在的空间关系, 句子中“他”的位置就可以确定了。

内在参照框架的基本特征为:内在空间关系是二元的, 带有自变量图形和背景;起源点与参照物是同一个物体。如果找到该物体的前面, 顺时针旋转90度就能得到物体的两个侧面, 旋转180度就得到物体的后面。

其次, 相对参照框架是从观察者的视角出发, 如“左、右、前、后”等来观察图像。例如:

(10) He’s to the left of the house. (他站在房子的左面。)

例 (10) 中观察者的位置决定了房子左面的位置。以观察者为中心的协调系统是以观察者身体平面为基准来确定前后左右的位置。此外, 观察者平面上的坐标可能映射到背景平面上, 这种映射涉及180度转动和背景方位的确认。如下例所示:

(11) The ball is in front of the tree. (球在树的前面。)

图形 (ball) 存在于观察者与背景 (tree) 之间。通过把观察者平面上的坐标映射到背景的平面上, 背景就有了前面, 然后才能确定图形的位置。

相对参照框架涉及观察者、图形和背景三个因素, 构成三元空间关系。图形和背景可以是不同的物体;观察者一定要以自身为中心, 起主导作用的协调系统永远是观察者的视点。

最后, 绝对参照框架是以太阳的位置和地球磁场所提供的固定方向为背景来观察图像的, 如“东、南、西、北”等方位词。例如:

(12) He’s north of the house. (他站在房子的北面。)

可见, 绝对参照框架表达的是一种二元空间关系, 它要求人们始终保持固定的方位。图形和背景是自变量, 协调体系基于固定方向, 其起源点总是以背景为准从而确定体系的方位。

Levinson的空间参照框架理论中, 绝对参照框架与内在参照框架都表达了一个二元空间关系。但是, 绝对参照空间可以确定一种非对称性的转换关系, 而内在参照空间却不可以。绝对参照框架和内在参照框架比较容易解读;然而相对参照框架是包括观察者、图形和背景的三元空间关系, 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作出合情合理的判断 (齐振海, 2007) 。

5. 图形背景理论与空间关系语言表达

Talmy从认知的角度对图形背景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 图形和背景具有不同的本质特征和联想特征。图形具有未知的、需要确定的时空特征, 而背景则具有可以标明图形的未知性的已知特征;图形的联想特征包括可动、较小、较简单、较晚进入场景或意识、受到较多关注、凸显性强、依赖性强等, 而背景则具有较固定、较大、较复杂、较熟悉、受到较少关注、背景性强、独立性强等联想特征 (Talmy, 1978:625-649) 。他还指出图形是有特定位的概念, 背景则是实施定位的概念。这对概念可以充分解释某一移动或方位事件中两个相关物体的空间关系 (Talmy, 2000:311) 。自然语言可以表达所有空间关系, Talmy的图形背景理论对自然语言如何表达空间关系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在空间关系中, 目的物可以被视为图形, 参照物可以被视为背景。例如:

(13) Lucy is in the room.

(14) Tom is between Jack and Lisa.

在 (13) 中, the room为背景, Lucy为图形, 后者的空间位置以前者为参照而得以确定。由于介词in所具有的空间性质, 此例说明后者处于in和the room所构成的有界空间域内。在例 (14) 中Jack和Lisa一起构成背景, Tom为图形, Tom的空间位置以Jack和Lisa为参照而得以确定的。根据between的空间性质, 上例说明Tom在Jack和Lisa之间。

空间移动关系是一种动态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中的空间参照框架为起点—路径—终点框架 (Lackoff&Johnson, 1999:32-34) , 说明的是某一目的物从起点开始, 沿着或经过某一路径移动到终点的动态运动过程。例如:

(15) The apple fell from the tree into the grass.

在此例中, the apple为图形, 从the apple在树上的位置到草丛为空间参照框架。此例描写了图形经过树冠到地面, 落入草丛, 经历了起点—路径—终点的移动过程。

人们在运用语言表达事物的空间关系时, 总是要把符合背景的本质特征和联想特征的事物视为参照物, 把符合图形的本质特征和联想特征的事物视为目的物, 并以此为依据来确定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例 (16) — (19) 中, a句是可以接受的表达式, 而b句则不可接受。

(16) a.The pen is on the table.

*b.The table is under the pen.

(17) a.The bike is near the house.

*b.The house is near the bike.

(18) a.There is a desert in Northern Africa.

*b.There is Northern Africa in the desert.

(19) a.The car ran into the garage.

*b.The garage ran into the car.

如果某一空间关系中的两个事物所具有的图形特征和背景特征相同, 则二者可互为参照来确定两者之间的空间关系, 例如 (20) 中的a和b均为可以接受的表达式。

(20) a.The notebook is on the textbook.

b.The textbook is under the notebook.

由此可见, 空间关系中的两个事物, 如果所具有的图形特征和背景特征明显不同, 则具有图形特征的物体往往被识解为目的物, 而具有背景特征的事物往往被识解为参照物;如果所具有的图形特征和背景特征相同, 则均可被识解为目的物和参照物。在后一种情况下, 图形和背景是相互转换的。

6. 结语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空间关系、空间参照框架和空间关系的语言表达, 并运用图形—背景关系理论对空间语言表达方式进行了认知解释。空间关系并非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自然之物, 而是人们能动识解的必然结果。Levinson的空间框架理论和Talmy得图形—背景关系理论对空间表达的认知解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各类空间关系的语言表达中, 目的物作为图形是说话人要确定其空间方位的对象, 也是说话人注意的焦点;参照物作为背景是说话人用以确定目的物的空间方位的衬托。因此目的物具有未知性和凸显性, 参照物具有已知性和确定性, 说话人以参照物为衬托来突出强调目的物。

摘要:空间关系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空间中的位置、方向、运动状态等的能动认知的必然结果。当人们在识解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时, 习惯于以一事物为参照点从而确定另一事物的空间方位。本文运用Levinson的空间参照理论及Talmy的图形背景理论探讨空间关系及其语言表达。Levinson采用三分法来分析空间参照框架, 是一个非凡的创举。他认为空间参照框架可分为:内在参照框架、相对参照框架、绝对参照框架。此外, 人们在运用语言表达空间关系时, 总是把参照物视为背景, 把目的物视为图形, 并根据参照物来确定目的物的空间位置。

关键词:认知,空间关系,语言表达,参照框架,图形背景

参考文献

[1]Hawkes, T.Structuralism and Semiotics[M].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2]Kryk-Kastovsky, Barbara.The linguistic, cognitive and cultural variables of conceptualization of space[A].In Pütz, Martin and RenéDirven (eds.) .The Construal of S pace in Language and Thought[C].Berlin:Mouton de Gruyter, 1996.

[3]Lakoff, George, and Mark 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 1999.

[4]Leech, G.N.Towards a Semantic Description of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69.

[5]Levinson, S.C.Frame of reference and molyneux’s ques-tions:Cross-linguistic evidence[C]//Bloom, P., M.A.Peterson, L.Nadel&M.F.Garrett.Language and Space.Cambridge and Lon-don:The MIT Press, 1996.

[6]Levinson, S.C.Space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Explo-rations in Cognitive Diversit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7]Talmy, Leonard, Figure and ground in complex sentences[A].In Joseph H.Greenberg, Charles A.Ferguson and Edith A.Moravcsik (eds.) .Universals of Human Language, Vol.4:Syntax[C].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8]Talmy, Leonard.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s.I&II, 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s[M].Cambridge, Mass:The MIT Press, 2000.

[9]晋小涵, 齐振海.论汉语“面”的空间隐喻[J].外语研究, 2007, (4) .

[10]林为民.图说相对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3.

[11]马林, 李洁红.空间参照框架:语言与认知研究的新理论[J].外语学刊, 2005, (4) .

上一篇:备播系统下一篇:汽车空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