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的双重性(精选12篇)
性格的双重性 篇1
一.前言
《约伯记》出自《希伯来圣经》, 是古希伯来人创作的智慧文学。它借助义人约伯无辜受难又苦尽甘来的故事, 表达了希伯来人的双重哲理探索:其一, 人类悲剧的根源;其二, 上帝的本性和意志。主人公约伯的性格表现出“忍耐”和“探索”的双重特征。作为古希伯来人展现民族精神和文化的民族文学, 约伯性格的双重性与犹太民族的精神和文化有很深刻的联系。因此, 关于约伯性格的双重性的研究不仅是对古希伯来文学的学习, 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充满传奇和神秘色彩的犹太民族也有很大的帮助。
《约伯记》表现出的内涵十分丰富, 对于约伯这个人物形象, 正面、反面都有研究评价。在研究方法上, 不能单独从文本来看, 还应该从文化研究的角度, 结合整个犹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去理解。
二.双重性格:忍耐与探索
主人公约伯的性格表现出“忍耐”和“探索”的双重特征。一方面, 在散文体的开端和结局, 约伯忠义、虔诚, 具有异乎寻常的吃苦耐劳精神。他突然遭遇残酷的考验, 散失全部家产和儿女, 自己周身长疮, 苦不堪言, 但却恪守对上帝的信仰, 而不以口犯罪。上帝嘉许其虔诚而再施恩德, 使他以美满的结局告终。另一方面, 在诗章的主干部分, 约伯又无视传统, 怀疑权威, 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为了追求正义和真理, 弄清楚义人受苦的真正原因, 他不怕皮肉之苦、心灵之痛、亲人疏远、朋友围攻, 甚至至高者的敌视, 显示出不屈不挠、孜孜求索的精神探险家品质。
在《约伯记》的开头, 完全正直的约伯敬畏上帝, 远离恶事, 上帝因此赐福于他, 让他拥有巨大的财富和众多的儿女。但是, 因为撒旦的质疑和挑唆, 上帝放任他对约伯进行考验。先是失去了全部的家产和儿女, 接着自己也周身长疮, 苦不堪言。如果说家产和儿女是身外之物, 可以放弃, 长疮也只是皮肉之苦, 那么妻子的疏远和讥讽则是对约伯心灵上的打击。但是, 约伯仍然恪守对上帝的信仰, 而不以口犯罪, 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忍耐。
然而, 在约伯的友人们来看望他之后, 约伯开始诅咒自己, 渴望死去。随后, 又与三友展开了对话, 在对话中, 约伯向神询问其降灾的原因, 并且非常执着的寻求答案。友人们指责约伯有罪, 控诉他自以为义。约伯从开始的希望自己的冤情得以昭雪到无从向神诉冤, 却坚持要求神为义人受苦给出一个答案。约伯这时表现出的执着抗争追求精神与之前的忍耐大相径庭, 他与友人辩论的勇气, 对权威的挑战都让人敬佩。他的辩论其实是为了给犹太民族的悲剧命运一个合理的解释, 让犹太人能够在苦难中勇敢地活下去。
三.象征:说不尽的民族苦难
我觉得, 约伯的苦难经历正是象征了犹太民族的苦难经历。《约伯记》作为希伯来人的民族文学, 表现出鲜明的民族内容、民族气质, 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 形象地展示出古希伯来民族的文化精神。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犹太民族像约伯一样, 遭受着各种苦难, 肉体的、精神的:宗教的迫害, 种族的歧视, 人身的伤害, 心灵的打击。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民族大流散, 不仅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和故土, 也失去了无数的同胞亲人。正如约伯的妻子所说, 他们有足够的理由去怀疑上帝, 放弃犹太教恒久的信仰。可是他们没有这么做, 而是如约伯一样, 选择了忍耐, 依然对上帝充满了敬畏和虔诚, 把自己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交给上帝。那么, 他们为什么忍耐呢?
首先, 在《约伯记》卷首就给出了一个解释:义人也需受难。“难道我们从神手里得福, 不也受祸吗?”“人生在世必遇患难, 如同火星飞腾。”祸福是相依的, 上帝既然可以赐予我们福, 那么也可以降于我们灾祸, 人不能因此抱怨上帝的公义。而且, 有的时候, 上帝会以苦难来考验和磨砺义人的虔诚之心。犹太人始终认为他们是上帝的选民, “上帝让那些有非凡能力的人去承受一些特殊的负担, 把能力与责任巧妙的连接起来”。这也凸显了犹太人作为上帝的选民, 担负着拯救全人类的责任。
其次, 犹太人相信因果报应, 正如世界上的许多民族一样。“无罪便不会受罚”, 相应的, 罪恶必然招致苦难。约伯三友从传统的神义论出发, 觉得约伯一定是因为他或者他的亲人犯了罪, 才招致苦难。“神岂能偏离公平?全能者岂能偏离公义?”上帝是全能者, 他不会偏离公平公义。说明他们相信神不会让义人无故受苦。所以, 即使如约伯一样无端受苦, 但是, 也如约伯一样, 上帝最后一定会补偿他, 让他重获幸福。
除此之外, 犹太民族是一个饱经磨难的民族, 苦难造就了他们坚毅刚强和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人若死了岂能再活呢?我只要在我一切争战的日子, 等我被释放的时候来到。”苦难已经降临, 现实无法改变, 那么只有更加勇敢坚强地面对, 更加辛勤地工作、努力和奋斗。同时, 经受住苦难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必要步骤, 如同中国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他们认为, 乐观向上是先辈们留给他们战胜困难和迫害的信条, 悲观失望则是弱者的表现。因此, 他们把希望寄托于未来。
从根本上来说, 犹太人对上帝的信仰是不求回报的, 如他们所言, 追求信仰本身就是不纯洁的。所以, 犹太人对苦难的忍受力如同对上帝的信仰一般强大。面对民族的悲剧命运, 对上帝的信仰就是一种精神寄托。我们说是苦难造就了宗教。如果没有了这种精神寄托, 犹太民族恐怕会难以在如此坎坷的命途中幸存下来。所以, 他们不会放弃这唯一能从精神上给他们无限支持的信仰力量, 帮助他们经受住苦难的命运。
四.辩论:坚定信仰
既然如此, 约伯又为什么要“与上帝辩论”呢?我们知道, 能够忍耐是一回事, 然而不是说忍耐就意味着人不会有怨言和不甘。在我看来, 不管是约伯自己对于受难的理解, 还是约伯三友对于受难的解释都是犹太民族自身内部对于本民族悲剧命运根源的探索, 他们更希望从上帝那里得到回答与解释。或者说是, 因为本民族内部的意见得不到统一, 观点很多, 却不能说服每一个人。就像约伯说自己知道友人们给出的那些解释, 然而就是不甘心, 想求个心服口服。所以, 希望在上帝这里得到一个能使所有人信服的答案。他的这种思想是可以理解的。任何人在无端受到苦难的时候都会心有不平。正是通过这种辩论, 使犹太人更加敬畏上帝, 相信上帝, 从而给他们勇气去勇敢地面对苦难。
可以看到, 约伯“与上帝辩论”的焦点始终是“义人受难”这个主题。约伯在他自己所遭受的苦难的态度上是绝对坚强的, 他索求的不过是神对这一切做出解释。约伯认为, 他可以受难, 可以接受死亡, 可是上帝必须回答他“为什么义人要无端受苦, 而恶人反享平康呢?”。如果善恶无分, 都是一样, 那么上帝的公义在哪里?人们对于上帝的信仰也将受到挑战。一旦上帝的权威受到挑战, 人们没有了统一的精神信仰, 那么, 犹太民族就极有可能无法在一次次的灾难中坚持下来, 还保持着统一的民族。所以, 解决了这个问题, 犹太人不管流散到哪里, 也会坚持着, 忍耐着, 直到光明到来的那一天。
上帝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呢?当他显现在约伯和他的友人面前时, 上帝并没有直接回答约伯所问的问题, 而是叙述了他创造天地、开辟洪荒的始末。这表明, 上帝的意志和计划太深奥、太复杂, 远非卑微渺小的人类所能理解把握。约伯终于低下了头, 承认直接的智慧不足以理解上帝。因为他从上帝的回答里体会到:神给他的子民的是他的一切, 而不是他计划中的每一个细节。故而, 义人受难的问题根本不必探究, 上帝的公义是不可怀疑的。
追求真理的过程是痛苦的。约伯在身陷绝境中仍然坚持信仰不变的行为, 也是在鼓励和告诫身受苦难的犹太人, 让他们相信, 不管过程多么痛苦, 代价多么残酷, 只要始终相信上帝, 把一切交给上帝, 上帝终将会赐福给他。《约伯记》最后的结局表明, 唯有善恶相报才与神的全能和公义相一致。对约伯追求真理、坚持信仰的肯定说明, 上帝终将会赐福给义人。这也是《约伯记》要传达告诉犹太人的:只要他们做一个义人, 相信上帝, 幸福终将会到来。
综上所述, 约伯的苦难象征着犹太民族的苦难, 他的忍耐既是出于对现状的无奈, 也是由于对上帝的信仰。探索则是为了让人们更加坚信上帝, 从而在面对苦难时, 更加坚忍、坚强。
摘要:关于《希伯来圣经》中的《约伯记》中一个主要的人物形象约伯, 历来的研究者说法不一, 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约伯性格的双重性, 揭示约伯性格表现出的“忍耐”和“探索”的双重特征背后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约伯,双重性,犹太民族,象征
参考文献
[1]《新旧约全书·旧约·约伯记》。
[2]聂珍钊:《外国文学史 (一)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3]郁龙余, 孟昭毅:《东方文学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4]梁立基、陶德臻:《亚非文学作品选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5]邓双琴:《东方文学50讲》,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7.
性格的双重性 篇2
问题:小孩子正在用望远镜观看,突然发出“咦”的声音,你认为是看见了什么呢?
A、在空中飞的UFO
B、潜入家中的小偷
C、夜空中光亮的流星
D、正被火烧的房子
不
许
偷
看
测试结果:
选A:双面性格度70%。UFO是不被正式证实的不明物体,可以说是有想像的意思。你的内心意外地激昂,即使对人面露善良表情,脑袋中却正在想像着冷酷无情的行为。或许在这竞争激烈、冷酷的社会生存下来,这样的反应也可能是有必要的吧!
选B:双面性格度50%。小偷是罪恶的象征。另一个正直善良的你,常常在内心讨厌着邪恶面的自己,只有在亲近的亲友中,你才能表现出自己的真性情与脆弱的另一面。
选C:双面性格度10%。流星是浪漫的象征。你是拥有真性情的人,如果你真的有双面性格的话,你反而容易被自己的另一面刀刃所伤害呢!
香港:城市的双重性格 篇3
有格,城市亦然。
繁华、喧嚣甚至疯狂,是香港的一面。这里是亚洲金融中心,也是自由贸易的港口,对于许多旅游者来说,这里仅仅是购物和消费的天堂。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香港,它都像一个巨大的信息光缆网络,不夜城不停转,哪怕是艺术,在这里也变化着节奏,创作、展览、拍卖、交易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每年一度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就是典型。而与英国马业一脉相承的香港赛马,也同样因投资、博彩而高速运转。
当然,也有“慢”的一面,比如张爱玲笔下的香港:
“我喜欢听市声。比我较有诗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的。在香港山上,只有冬季里,北风彻夜吹着常青树,还有一点电车的韵味。长年住在闹市里的人大约非得出了城之后才知道他离不了一些什么,城里人的思想,背景是条纹布的幔子,淡淡的白条子便是行驰着的电车——平行的、匀净的、声响的河流,汨汨流入下意识里去。”
比如从未间断的粤剧演出,比如大街小巷的药材店和凉茶铺,比如随处可见的穿马褂的市民……传统与文化,在这座城市里深深扎根。
虚实结合
香港的作家们和导演们着实帮了旅游局的大忙。你可能远在千里之外,从未到过香港,但早已从文字里和影片里熟悉它,了解它。这种游历和体验不仅存在于空间,也存在于时间。宋代文学家孟元老写过一部《东京梦华录》,描述北宋覆亡前都城汴京的繁华,不动声色却写尽声色之极。我一直好奇,想象与现实的重合度能有多高。当我拖着行李箱,走在沉闷拥挤的马路上,身处出镜率最高的维多利亚港之中,看着眼前的街巷坊市、酒楼食肆、奢侈品标志,发现甚至连路人冷漠的表情都那么熟悉,不禁感叹:好一曲烟雨繁华梦。
尽管这个梦只有想象与虚构,没有情节与人物,但是强烈的代入感让我迅速对这个城市熟悉起来。比如,在向第二个人问过路之后我就决定不说普通话而改说英文——尽管街道上充斥着亚洲面孔,但普通话只会换来一脸茫然和不耐烦。
有时候,一个环境里面,不一定会出现跟这个环境同质的东西,反而会出现相反的东西。很多人会觉得香港代表着物质化与现实,是个没有想象力的城市,确实也是这样。但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尤其对艺术家、作家来说,往往会出现一些反弹。很多香港作家都喜欢写香港,西西的《我城》,也斯的《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董启章的长篇《繁胜录》,而他们似乎更擅长虚实结合,在现实中穿插虚构,在严肃的考据中混入想象。
比如董启章在《糖街》一文中,就严肃地考据了这条街道的得名——一间制糖厂,而糖厂的前身是造币厂,城市的殖民历史就这样被一线牵出。对一个习惯文学分类的读者来说,这些作品让人纠结,你很难界定它究竟是小说还是论著。
被鄙视的奢侈
这种虚虚实实同样体现在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过渡之中。这两者就像一对冤家,一方不断追剿,一方苦苦坚守。走在尖沙咀,前一分钟还身处奢侈品包围的光怪陆离中——被豪华酒店门前的限量版绿色兰博基尼吸引,结果和左右手各拎5个大袋子的高跟鞋小姐撞了个满怀,边抱歉边踉跄着后退两步,手中不知不觉被塞了3张传单,身边微笑着的领带西服侍者问我要不要去二楼的路易威登看看新到的走秀包。尴尬地绕过他,一个右拐——刚才的一切仿佛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陈旧的凉茶铺,高低错落的繁体字招牌,旗袍小姐付钱给马褂先生买两钱熬汤用的茯苓和淮山药。恍若隔世。
也斯说过,都市的发展,影响了我们对时空的观念,对速度和距离的估计,也改变了我们的美感经验。小时候,我一直对商场大堂的玻璃帷幕怀有憧憬之情。记得小学的时候家住南京新街口附近,每天放学最爱做的事就是背着书包走到当时的“中国第一高楼”金陵饭店楼下。这个高高矗立的洁白身影与周围灰暗低矮的建筑物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一门之隔的喷泉水似乎都是彩色的,带着白手套的门童拉车门的姿势是那么潇洒,“衣冠不整恕不接待”的标识,只使用外币兑换券的规定……当时能想到的最奢侈的事情,便是在顶楼的璇宫吃上一顿自助餐——90美元一位呢,注意了,货币单位可是美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奢华与享受慢慢成为了被“鄙视”的对象。或者说,鄙视所谓的“奢侈”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我从不买奢侈品”成为了新的格调;出去旅游不能去国际大城市,而要走深山老林或者异域小镇;晒健身房和读书而不是逛街和吃饭才是更为“高大上”的行为……
以至于现在连去香港都被视为一种“Low爆了”的行为,往往会伴随着一个白眼以及忍住没说的内心独白——“又是去扫货的大陆人”。
但是所谓奢侈真的那么Low吗?建筑的美在于它是高楼大厦还是园林景观,还是在于它是否以美学角度和使用需求为出发点;一件衣服或者一个包的美在于它是奢侈大牌还是小众潮牌,还是在于它的設计是否真正尊重了对美和典雅的收藏,是否在质量和手艺上精益求精;酒店饭店的美在于它是国际连锁还是农家小院,还是在于它的口味和服务真正能让人身心愉悦和宾至如归?
许多人讨厌或岐视奢侈品,其实讨厌的不过是奢侈品品牌背后的标签和族群,又想显示出自己的特立独行罢了。就像购买奢侈品的人,其实主要是靠买一件“小东西”,企图进入“比自己阶层更高”的阶层的人。而现在,多亏了社交网络的发展,这个“小东西”开始被“与名人的合影”、“健康的生活方式”、“充实的大脑”所替代。毕竟,人总是想证明自己比真正所在的阶层高。
写在后面
找酒店的途中问路,对方是一位五六十岁的阿姨,吃力地试图用普通话跟我沟通,但是非常耐心而且热情。最后跟我说了一句“祝你旅途愉快”,并露出一个大大的微笑。
去HMV买窦靖童的新唱片,结账的服务员是二十出头的小姑娘。我咨询她有没有附送的海报,她低着头没有搭理我,我以为她不懂普通话,于是用英文又问了一遍,她很不耐烦地说:“有就有,送光就没有了。”末了结完账,转过身就听到她用粤语和同伴交流:“大陆人好烦啊。”
我很喜欢香港,喜欢街头努力卖艺的老伯伯,唱着Beyond的老歌;喜欢古旧但是干净的街道;喜欢形形色色的路边小吃。
我也很害怕香港,害怕用普通话问路的时候年轻小女孩嫌弃的眼神;害怕用英语愉快地挑选好东西之后拿出来内地的信用卡结账时店员一瞬间阴沉的脸;害怕点菜时一副“懒得理你”的服务员。
双重性格的香港。
孔乙己性格的两重性 篇4
一、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而又以读书人的身份自居。
被病态社会扭曲心态的酒客用言语直戕孔乙己的心病和不幸:
“孔乙己, 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 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即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 脸上笼上一层灰色, 嘴里说些让人全然不懂的之乎者也之类的话。
旁人面对“排出九文大钱”、“喝过半碗酒”的孔乙己直呼其姓氏绰号, 明知故问, 竭力讽刺挖苦, 言语就像一根银针, 直刺他的心病, 让“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的他, 从“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的天上, 瞬间跌到“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的十八层地狱。刚才还是读书人的高傲姿态, 猛然间却又是难以掩饰的科举失败的痛苦。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想靠死读经文而进入仕途, 摆明在孔乙己面前的是一条死胡同, 但他却至死不悟。他“身材高大”却“不会营生”, 偏又沾染上“好喝懒做”, 日子“愈过愈穷, 弄到将要讨饭”的地步。经济拮据, 买不起菜肴, 进不了柜台内, 享受不到“长衫主顾”的那份殊遇, 经济地位与“短衣帮”相似, 却又不愿与之为伍;自视清高, 坚守“君子固穷”的戒律, 不肯脱掉那唯独一件“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的竟是读书人身份的标志, 只有时刻穿紧穿好这件长衫才能圆读书人进入仕途的美梦, 精神上才得以安慰。
二、想清白做人, 但又不得不偶尔偷窃。
污浊的社会, 麻木的人们常常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取乐:
“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
“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 吊着打。”
众人的取笑一次比一次尖刻, 孔乙己的反应一次比一次难堪、痛苦。他想清清白白做人, 但迫于维持生存, 无奈又清白不了, 偏死要面子, 自欺欺人:
“凭空污人清白。”死抠窃偷字眼, “窃书不能算偷......”
长期生活在矛盾之中的孔乙己思想迂腐、行为可笑, 成为人们逗乐的可怜虫。思想上受封建文化束缚, 科举制度驱使他追求功名利禄, 鄙弃劳动, 导致行动上以偷窃来维持生存。
三、地位低微、心地善良却又致力向上爬。
作品中的“我”, 是咸亨酒店的小伙计。孔乙己教“我”识字, 可是连一个涉世未深的“我”也爱理不理, 虽不像掌柜等人那样冷酷无情, 但也以鄙视的眼光看待他:“讨饭一样的人, 也配考我么?”12岁的小伙计也有了等级观念。“我”的心理活动, 反映了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之低微, 这正是人们戏弄、鄙视孔乙己的真正原因。作者用少年的心态反映社会, 更显出这个万恶的社会对不幸者的冷酷。
作为下层知识分子的孔乙己, 根植于苦难的社会最低层, 能“恳切”、“高兴”的教“我”识字;喝酒时邻舍孩子豆, 这些足以表明孔乙己具有下层人民心地善良的一面。
但是, 他热衷科举、醉心功名, 一心往上爬, 即使在“四书”、“五经”中耗尽年华, 落到即将讨饭的境地, 也不肯脱下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又脏又破的长衫, 时刻不忘显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读书人。甚至当别人戏弄他时, 还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长期受到封建教育的毒害, 养成好喝懒做、鄙弃劳动的恶习, 整个思想意识形态已站靠到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封建士大夫一边。
孔乙己性格的两重性, 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又穷又懒的他, 至死都不肯放下读书人的架子, 一旦中举当官后, 他又岂肯放下官架子?原本心地善良的孔乙己, 难道就不会变成下一个穷凶极恶、心狠手辣的丁举人、孔举人?
孔乙己性格的两重性, 为鲁迅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的独特艺术风格创造了条件。孔乙己想清白做人, 但又好吃懒做, 不得不偶尔偷窃, 并且自欺欺人, 结果成为人们耻笑的对象, 作品极力描写人们的逗笑和取乐, 以喜剧的形式表现出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深刻地揭露出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淡和无情。
孔乙己性格的两重性, 是他甘于被统治, 不懂得反抗的主要原因。他地位低微, 却又一心往上爬, 想成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 因此, 他至死都没有想到应对残酷地欺侮压迫他的统治阶级进行反抗。
双重性格的我小学生作文 篇5
一张白净的脸,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嘴经常合不拢,嘴的右下角还有一颗痦子。这谁谁呀?对,就是我——许可。班上的同学性格不一,有急性子的`,有慢性子的。而我,嘻嘻,是双重性子。急性子时火上房,慢性子时天塌下来也不急。如:
放学后,苏阳在改错题,我坐在旁边等她。5:00.5:10分.5:30分······她终于改完了,我边帮她收拾书包边催她:
“快点儿!快点儿!”
我也有慢性子的一面:
我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放学后,可以边吃零食边看电视。我每次都“磨洋工”,妈妈每天都唠叨:
“你天天“磨洋工”,时间都快被你“磨”没了。”
急性子,慢性子······这两种性格在生活的“电视剧”中不断出现,比如:计算六人小组成绩时急,做作业慢。比如吃东西急,做家务慢。还比如玩电脑急,背单词慢······ 急性子做什么都急,慢性子做什么都慢。双重性子该急就急,该慢就慢。总之双重性子是最好的。该急就急,该慢就慢。
双重“性格” 篇6
ECO的简单原理
其实它的原理并不复杂,即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对变速模式(变速挡位、换挡离合器等)、发动机运转区域、车辆速度、刹车信号、变速箱油温等对车辆节能方面有影响的配置进行综合统计,然后通过一个叫做ECU控制的装置给发动机提供最佳燃油量,此时,在仪表上会显示绿色的“ECO”字样。
培养良好的驾驶习惯
ECO的其中一个功能是能够培养你养成一个良好的驾驶习惯。术语可以称为ECO经济驾驶模式提示系统。实际上,这个模式更像是一位智能的节油陪驾,在指导车主,提醒车主以合适的方式驾驶。当达到最佳燃油供应量时,仪表盘会同步显示绿色的“ECO”字样,如果大力踩下油门踏板加速,或者遇到爬坡路段,“ECO”字样则会消失。开启ECO模式,首先车辆会自动去匹配最佳的挡位、转速以减少油耗,同时需要车主在驾驶过程中,主动控制油门,制动的配合,才能实现最为理想的燃油量。
ECO这项技术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能源,保证了尽可能少的燃油消耗,成为了一般家庭在用车方面一大省钱利器!
拥有ECO有必要吗?
驾车在匀速状态下,是比较省油的驾驶方式,相信很多车主深谙此道,因此会觉得这个装置显得有些鸡肋,何况既然买的起车还在乎它的油耗吗?但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低碳环保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付出,面对目前节节攀升的“油价”,没有必要做出无谓的浪费,这也凸显了ECO的重要性,而且还能让你养成一个良好的驾驶习惯,这将会让你终身都受益匪浅,如此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享受发动机启停系统
目前在汽车上流行着一种新型环保技术—发动机启停系统。发动机启停系统有通过ECO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类型。自动启停功能(有启停功能,却没有ECO按键)就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临时停车(例如等红灯)的时候,自动熄火。当需要继续前进的时候,系统就会自动重启发动机。而拥有ECO控制键的车型则可以利用它来控制启停功能的开启与关闭。有ECO控制键的好处是可以为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堵车时短时间十分频繁的起步停车)不想利用启停功能时提供便利。
发动机启停系统是这几年来发展最迅猛的汽车环保技术,特别适用于走走停停的城市路况。在今年欧洲新上市的车中有50%配备起步停车系统。这套系统能在城市工况下达到15%的节油能力。
根据汽车专家表示:直喷发动机更适合应用该项技术,所以在使用配有此项配置的车辆时,一定要注意使用高品质的机油,否则将影响该系统的使用。
TIPS
自动启停功能的操作步骤
性格的双重性 篇7
《子夜》中的吴荪甫既仇视工农运动压榨农民, 但是又抵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一心想着发展民族工业做大做强。首先, 进步方面表现在他敢于抵抗帝国主义的控制, 反抗反动政府的统治和对立阶级进行对抗。其次, 他全面发展振兴中国民族工业, 开办丝厂, 成立信托公司, 后期还成立橡胶鞋、灯泡等与生活用品有关的工厂。虽然这个远大的振兴理想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很难实现, 但是他的民族自尊心和热情是非常难得的。再次, 吴荪甫致力于农村事业, 他在镇上设立了电厂、钱庄、米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旧农村的改造。最后, 吴荪甫希望通过建立一个不切实际的“资产阶级王国”完成自己的理想, 对于一个当时闯荡过欧美, 受西方资产阶级影响的一位具有独立精神的中国资本家, 这样的思想为发展民族工业, 打击封建势力有着进步的意义。他有雄心, 要把“半死不活的所谓企业家”全部打倒, 他有魄力, 时时谨记“量小非君子, 无毒不丈夫”的至理名言, 他有智慧, 知道怎样掌握别人的命运 ;他有学识, 在欧美有过很多见识。他还有超出常人的教养、阅历和经验……这些都表现出吴荪甫作为资本家的野心与魄力, 这种野心和魄力使得他的企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一时也可以站稳脚跟。当然可能也是这种当时一般资本家所不具备的东西集于一体, 是吴荪甫个人独有的魅力之所在, 也是读者容易对其产生同情感的原因之一。
二、吴荪甫的消极性
其消极方面, 首先, 表现在他对待工农群众的冷漠和仇视态度上, 吴荪甫有残酷地剥削和压榨剥削工人和农民的行为, 在企业经营上受到损失、公债投机中所遭失败的时候, 他要从工人和农民身上寻求补偿。他开始不考虑工农的状况而延长工时、削减工资、裁减人员。在仇视工农的革命中, 为了镇压住反抗的工人, 可恨的在工人中安插坏人, 分化、拉拢工人队伍, 制造内部矛盾。而且利用财务勾结反动势力, 动用警察特务进行残暴的镇压, 亲自出马担任指挥。当双桥镇的暴动最终农民革命军取得胜利时, 他怨恨军队对革命镇压不狠, 破口大骂。最后, 他还具唯利是图投机取巧的剥削本性, 所谓发展民族工业, 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实力不惜乘人之危, 吃掉丝厂, 绸厂, 吞了小工厂。当为了牟取暴利, 不惜与赵伯韬合伙勾结, 吴荪甫在交易所里情绪摇摆不定, 暴露出了他性格的差异。最初吴荪甫对赵伯韬的挑衅是胸有成竹的, 他对赵伯韬的圈套看得十分清楚, 他自己也有一套一一应付的主张, 这时的吴荪甫给人的是种伟人般的气魄, 他镇静自若, 应付自如, 颇有王者风范, 可是客观的时局总是与他开玩笑, 使得他的计谋逐渐落空, 他逐渐陷入困难的境地。吴荪甫和王和甫的密谈, 使我们看到了一个言行反常、孤独无助的吴荪甫。这一过程吴荪甫的情绪经历了“松口气——高兴——镇静地微笑——脸色变了——恐慌”这一戏剧性的变化, 这反映出吴荪甫的心乱如麻, 失了分寸, 他的斗志已严重动摇了。他烦躁的情绪波及吴公馆, 一些平常在他看来不屑一顾的琐事, 他总是找借口来发一通火。工人的罢工对他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像毒蛇一样缠绕着他, 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交易所里的失意, 使得吴荪甫初出场时的镇静茫然无存 ;浦江夜游的纵情戏谑, 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普通的吴荪甫, 长期的压力逼得他在无奈与苦笑中放纵自己的言行, 这表明 :吴荪甫并不是百毒不侵的, 他和其他资本家没有什么区别, 他也会沉浸于资产阶级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之中, 这之前只不过是道貌岸然掩盖了他的虚伪罢了。在这种矛盾状态下, 吴荪甫的沉着冷静再也不能左右他的行为, 他决定把厂和房子抵押, 表面看来, 吴荪甫此举实具魄力, 而这实际上是他无助困境之下的孤注一掷, 是他失去理智之下的痛苦挣扎, 所以交易所里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三、纠结的吴荪甫
他置身于矛盾的中心, 事件的进程使他性格的各个侧面得到充分展示 :他时而果决专断, 时而犹疑惶惑, 时而信心坚定, 时而颓废恐怖, 遇事好像成竹在胸, 实则往往举措乖张。吴荪甫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 正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真实反映。
吴荪甫在家庭生活中最失败也是直接造成他事业彻底失败的, 是他和杜竹斋惟妙惟肖的关系。从伦理关系来说, 他和杜竹斋是“至亲”关系, 杜竹斋是吴荪甫的亲姐夫, 两人本应联合一致对外才对, 可吴把杜看作可信赖的“知己”, 对其推心置腹, 深信不疑, 但是杜却多疑贪利, 狡猾心毒。每次吴荪甫打好算盘, 杜竹斋这粒棋子总是走错, 当吴荪甫与赵伯韬决战之时, 他却背叛了吴荪甫, 不惜落井下石, 改做“多头”, 最终使吴荪甫走向失败, 这不能不说是吴荪甫性格上的缺失。
摘要:《子夜》中的主人公吴荪甫可谓我国现代小说史上一位成功的资本家艺术典型。在我国三十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社会的大背景下, 他的悲剧结局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冯雪峰曾在评论中说:“是茅盾对我们文学的一个贡献, 这个贡献是别人不曾提供过的。”的确, 在文学史上吴荪甫的出现为中国文学史记录中添加了新的艺术元素。
关键词:《子夜》,吴荪甫,分析
参考文献
[1]卜繁燕.论茅盾以民族资本家为主体的英雄叙事[D].山东师范大学.2013, 04.
[2]毛三红.《子夜》中主人公吴荪甫的两面性[J].文学教育 (下) .2012, 10.
性格的双重性 篇8
一、南希的人物形象
在小说的开头, 南希就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贼了, 她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女青年, 并且是十恶不郝的赛克斯的情妇, 显然, 她不是一个传统文化定义的好女人。甚至是一个没有道德底线, 以行窃为生的女贼, 她是为社会所不耻的一类人。
南希是一个社会底层的人物形象。对于她来自于哪, 父母双亲是谁, 她为何会沦为女贼, 作者并没有进行介绍。但是, 我们可以尽情猜测, 她必定有着悲惨的出身, 否则又怎会至如此不堪的地步?但是后来奥利弗的故事上, 我们却可以从中参透些许南希童年时的经历。奥利弗是一个比她还要小的行窃者, 在南希的眼中, 他还是一个孩子, 因而她对奥利弗表现出特别的关爱与照顾。这个小偷头子费金想要把奥利弗训练成一个小偷, 因而第一次将他派出去行窃, 但是奥利弗却因被误以为偷了别人的手绢而被逮捕了。被逮捕的奥利弗得到警察的好心照顾, 这引起了小偷头子的担忧“若是奥利弗将我们一并贡出, 那我们岂不同危险了?”于是费金派南希等人将奥利弗找了回来。
但是令面南希没有想到的是, 费金却对奥利弗这样一个小孩子穷尽猛打, 南希实在无法忍受费金的责打, 她挺身而出, 一下了将费金手中的棒子扔进了火里并与费金争执了起来。于是南希与费金和赛克斯争吵了起来, 南希大骂费金:“你这个无赖!”然后指着奥利弗说:“我不到他一半年纪的时候就替你去偷, 打从那时起干这个臭行当干了十二年!”她看到如此小巧可怜的奥利弗想到了自己痛苦的童年, 这是她对自己悲惨童年的直接性讲叙。我们通过分析可以发现, 奥利弗此时只有十岁左右, 而南希说“不到他一半年纪”, 那么可以推断出, 南希在不到五岁时就已经被迫去开始偷盗了, 由此可见, 南希的童年是极其悲惨的。
在南希后来的哭诉与争吵中, 我们知道:她作女贼已经有十二年了。起初, 她也与奥利弗一样, 不肯去偷, 但是年幼的南希稍有不从, 她就会受到费金的责打。这十二年, 她受尽了折磨, 其中所受到的毒打与辛酸只有她自己知道。当她看到奥利弗受到自己当年的遭遇之后, 她再也不能平静。从作品中故事的发展中, 我们可以找到关于南希身世的一些“证据”, 由此知道, 南希是一个身世悲惨的女性, 她之所以为贼并不她情愿的, 她对自己的行为也十分痛恨。同时, 她有着一颗同情之心, 对于奥利弗这样一个弱小的人, 却能挺身而出, 本性之中的南希也并是一个坏人。
二、双重的人物性格
人是一个复杂的动物, 好与坏的定义是适用于不同场合之内的。南希的性格中存在着两个相反的方向:人性之恶、人性之善。但是, 从这部小说中, 我们可以发现, 南希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围绕着奥利弗而展开的。以下, 本文将以奥利弗为切入点, 来对南希的人物性格进行深入分析, 望能对南希人物性格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1、人性之恶
南希是这个盗窃团体的主力, 她参与了很多起盗窃活动。对于这个盗窃团体里的所有人, 包括费金、她的爱的却最终将她杀害的赛克斯都对她有些许的畏惧。南希虽然仅仅是一个十七岁的女贼, 但是她本性里的“恶”却已经张扬到了一定的程度, 否则当费金责打奥利弗时, 她也不敢公然与之反抗。南希的“人性之恶”主要表现在抓奥利弗回来这件事上。
费金想要奥利弗向南希一样, 变成一个得力的偷窃手, 因而要协他让他与道金斯、贝莎一起去行窃。但是他们行窃失手了之后, 道金斯与贝莎却很聪明的跑了, 只有奥利弗被警察抓到了。但是布朗洛先生向警方澄清了事实, 奥利弗并非是那个行窃的人, 因而奥利弗得到了无罪释放。阴差阳错的, 奥利弗的长相竟与布朗洛先生的一幅女人画像十分相似, 因而好心的布朗洛先生将奥利弗这个孤儿收留了。这时的奥利弗本来已经脱离了这个行窃的团伙, 但是事情却没有如意的发展下去。费金知道了这一切之后, 他十分害怕, 怕被警察收留的奥利弗将他们的事全盘托出, 如果这样, 他们这个团伙可能要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于费金与赛克斯商量怎样处理奥利弗的事情。正在他们无计可施时, 南希与贝齐出现了, 他们有了希望。
南希与贝齐的到来, 让费金与赛克斯看到了希望。费金想让贝齐去探奥利弗的去向, 但是贝齐拒绝了, 她不肯去做这样的伤心害理的事情。费金自然将希望寄托在了南希的身上, 南希因为不想去冒这个险也拒绝了, 但是这时赛克斯出面了, 他软磨硬泡, 对南希进行了用尽了各种办法, 没有给他任何退路, 最后南希答应了。南希的内心深处并不乐意去做这件事情, 但是她仍旧把自己乔装成一个良家妇女的形象来到了教养院, 运用自己的美貌与聪明得到了她想的信息:奥利弗并没受到指控, 而是被一位绅士带走并收留了他, 奥得弗到了彭顿维尔的家中。南希运用自己的聪明顺利的办成了这件事, 但是此时的她心里没有半点愧疚, 甚至有些为自己感到骄傲。在南希的希望之且, 费金他们顺利地将奥利弗抓了回来, 她人性中的“恶”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2、人性之善
当奥利弗被再次抓到这个肮脏的生活环境之后, 费金对他进行责打, 这让南希十分的气愤。她不顾一切地将棒子夺了下来, 并与弗金进行了争吵, 使得奥利弗免受皮肉之苦。但是老尤太却想放狗去追想要逃跑的奥利弗, 南希又一次挺身而出, 她一纵身把门挡住, 关上了门, 并同时说:“不许放狗, 比尔!我不会让狗把那孩子咬死的, 除非你行杀了我!”面对这些人对奥利弗这个不足十岁的孩子的残暴虐行, 她勇敢的挺身而出, 使得奥利弗没有受到伤害。
南希本是将奥利弗抓回来的有功之臣, 但是当她看到费金一伙人对这个孩子进行虐行时, 她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因而不能忍受, 引发了她的同情之心。她是一个窃贼, 做了许多偷盗之事, 但是当她看到弱小之人受到欺侮之时, 她的善良瞬间迸发, 让她为奥利弗阻挡了一场残暴的暴行。
然而她对奥利弗的帮助还不仅仅只有这些, 对于奥利弗的身世, 南希知道了真相之后没有坐视不管, 而是竭尽全力帮助奥利弗, 甚至因此而丧失了自己的性命。奥利弗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蒙克斯, 可是奥利弗却不知道自己有个哥哥。蒙克斯是一个被金钱熏黑了眼睛的人, 他来到伦敦, 不是为了与弟弟相认, 也并没有告诉奥利弗两人的关系。他却为了争夺父亲的遗产而来, 他通过各种途径得知奥利弗生活在贼人费金这时在, 他没有因为弟弟的处境而通过, 相反他还十分高兴。他与费金暗地里联系, 希望费金能够长时间的控制奥利弗, 让他最终成为一个偷东西的惯犯, 而进入监狱。如果费金能做到这些, 他将会给费金一大笔好处费。他想通过这个方法, 让弟弟不与自己争夺财产。
当南希知道了这一切之后, 她十分气愤。蒙克斯与费金的阴谋一步一步地进行着, 他们为自己的聪明而暗自高兴, 没想到南希却又一次为奥利弗挺身而出, 阻止了这场阴谋的发生。她将她听到的一切告诉了奥利弗的姨妈罗丝, 罗丝为这个突如其来的外甥感到高兴, 于是南希开始了自己的拯救计划。她用鸦片酊偷偷放到酒中让赛克斯喝下, 于赛克斯成功的晕了过去。她顺利找到罗丝, 并经过一番周折将奥利弗救了出来。但是南希也因此得罪了费金、赛克斯等人, 他们并没有顾及旧情, 最终费金利用赛克斯将南希危害了。可以说, 南希的善良是杀害她的真正凶手, 是她的“人性之善”, 让她遭人灭口。
此外, 南希还是一个对爱情忠贞的女子, 这也是她人性之善的表现之处。当南希给布朗罗先生报信时, 梅莱与布朗罗先生对她都十分同情, 想帮助好走出现在的生活, 但是南希拒绝了。她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厌恶至极, 何尝不想早点摆脱, 但是她念及自己的情人赛克斯, 她不能容忍自己背叛与抛弃他。南希曾说: “有一个最心狠手辣的亡命徒, 可是我又离不开他, 不, 即使能让我众现在的苦海中脱离出来, 我也离不开他”。从这段话里, 我们可以看出, 南希对于爱情是十分忠贞的, 她虽然知道赛克斯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 但他是自己的情人, 她不能将他抛弃。她的内心深处, 有一颗柔软的心在为自己的爱情跳动。然而, 她对爱情的忠贞, 却成了她死亡的原因。万恶的赛克斯因为南希曾骗过她, 可最终将她伤害了。南希的人生因为自己的善良而画上了句号。
总而言之, 南希的人物形象, 是将人性之善、人性之恶结合到一起的结晶。作者通过对南希人物性格两方面的塑造, 将社会中的弊端揭示了出来。这是对十九世纪英国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 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猛烈抨击, 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摘要:南希是《雾都孤儿》中的一个复杂的女性形象。这个人物形象的存在, 并不能用好人与坏人来定义, 在不同的环境之下, 南希性格呈现出不同的倾向。以下, 本文将以环境作为切入点, 分析南希性格中的善与恶, 希望能对狄更斯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雾都孤儿,南希,双重性格
参考文献
[1]佐良.英国文学史[M].北京:商务出版社, 1998:52-54.
[2]陈挺.狄更斯[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4:41-43.
[3]罗金国.狄更斯评论集[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19-22.
性格的双重性 篇9
关键词:中国,传统刑事诉讼文化,双重性格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矛盾性, 一方面具有积极向上、源远流长的特点, 另一方面展现的却是消极低沉、晦暗封闭的, 这种两面性体现了文化的包容性。杨宪邦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高度的概括, 它的基础是自然经济, 基本观念是以家族、血缘为主的纲常伦理。相对应的产生了对这种宗法等级的抨击和反对, 这两种文化力量的相互对抗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矛盾。在中国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 形成了我国传统刑事诉讼文化在思想和法律制度上的两重性格。而这种双重性格相互对立统一, 促进了我国传统刑事诉讼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文化的积淀与超越性可以将历史带到现实, 两者相互联系, 理解和分析传统刑事诉讼文化带来的双重性格意义深远, 以史为鉴, 才能构建更完善健全的刑事诉讼结构。
一、法律制度规范与行为肆意的对立性
法律制度的制约使人们按照一定的程序行事, 而刑事诉讼的显著特点就是按照法律程序提起诉讼、审判等, 而在我国历史上却显示出诉讼的低程序化。在古代, 我国就有分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 西周时期, 就有不同的司法机关对这两种类型的诉讼进行处理。分民事诉讼主要包括婚姻、财产等矛盾纠纷问题, 很少使用刑罚询问, 更多的是根据以往积累的经验处理诉讼。刑事诉讼指的是触犯法律具有犯罪行为, 重视口供, 用刑讯较多。
统治者在使制度规范的同时, 出现了镇压百姓、无视程序的制度。在中国古代, 君主专制决定着君王权利的至高无上, 皇族可以无视法律, 肆意妄为, 动摇了刑事诉讼程序化的进程。明朝的厂卫制度直接反映了传统刑事诉讼程序在君权之下的脆弱, 皇帝利用东厂、西厂、锦衣卫等厂卫机构实现监控、收集情报等职能, 体现了古代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强化皇权肆意欺压和控制百姓。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向上回馈的制度下, 用口供审讯和收集物证认真审查的官员一般很少, 多通过酷刑定案, 如此之下, 贿赂和人情使官员恣意判案, 损害了诉讼文化的公正性。刑事诉讼的程序在太平盛世期间往往能得到尊重和执行, 而在王朝没落、硝烟四起的时候, 法律制度是难以制约人们的行为的, 此时的程序更有可能沦为官僚榨取百姓利益的手段, 相互勾结, 用残忍的酷刑逼迫百姓就范, 而这直接冲击了制度下的刑事诉讼程序, 最终促使程序的瓦解。
二、滥用刑罚与精神体恤的双重性
对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的最深感受是中国古代的刑罚类型多、手段残忍, 令人瞠目结舌, 而这是与博大精深、宣扬仁与德的传统文化并行的诉讼文化。但是在折磨人精神与肉体的刑罚之下, 同时存在充满人情味的制度, 体现了我国传统诉讼文化在精神上的体恤, 恤刑是针对不同人所受刑罚的程度而定, 使官员在使用刑罚的时候, 能谨慎用刑。在对待老人、孩子和孕妇等弱势群体时, 会采取减轻或者免除刑罚的待遇。对监狱的犯人, 也有体现体恤的制度程序, 《晋令》指出, 监狱的构造需要安全坚固, 被子需厚实, 犯人可以得到家人的探视, 管理机构有衣服和医药的供给, 保证了罪犯的衣食和健康, 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人文主义, 以及在中国传统诉讼程序中对囚犯的关怀。
刑讯在建立奴隶制国家的时期就已经产生, 通过残忍的刑罚逼迫认罪, 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往往会使无罪的人认罪, 这也是产生冤案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在某种程度之下, 能有效地让罪犯伏法, 成为了古代中国判案的重要手段之一。古代的刑讯手段繁多, 极为变态、极端的酷刑给犯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难以忍受的认罪, 能忍受的坚持到底, 完全打破了查案的合理逻辑, 古代狱卒将快乐建立在犯人的极度痛苦之上, 将人性的丑恶暴露无遗, 以及对生命的亵渎。
三、直觉判案与讲究证据的两面性
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的思维方式结合了直觉与证据的对立统一, 早在西周的时候, 国家就确立了“五听”查案, 通过观察语言、行为、神情等了解人的心理, 直觉判断是否说谎, 在《周礼·秋官·小司寇》中提到“以五声听狱讼”, 一是如果嫌疑人言语错乱, 说明理亏。二是观察面目神情, 如果脸红紧张表示有问题, 三是听呼吸, 如果急促喘息说明有嫌疑, 四是看听觉反应, 如果没有理会说明紧张有鬼, 五是看眼睛, 如果不敢对视, 出现慌乱的神情, 表明恐惧。总而言之, 就是通过人的反应、神态和举动折射出心理活动, 进而判断出是否有犯罪的嫌疑, 这就是古代中国的直觉判案, 凝结了中国古代官员判案的智慧与经验, 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与直觉判案相对照的是讲究证据的理性判断, 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着理性主义, 也折射到了中国传统诉讼文化中去。中国哲学提倡用理性挖掘事实和得出真理, 与西方的理性不同的是, 中国哲学推崇理性渗透到行为中去, 体现了具体的理性, 反应了每个事件后都具有一定的规律。在古代的传统诉讼中, 对杀人案件, 法医会通过尸检收集证据疑点, 对欺诈诬陷其他案件, 会通过他人口供和物证收集证据, 体现了古代的传统诉讼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汇集了中国古代查案的理性经验, 推动了刑事诉讼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上升到对事物背后合理次序和性质的探究。
结束语
中国传统刑事诉讼文化在精神、思维方式和程序等方面产生的双重性格, 归根结底是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产物, 我国传统文化将它的复杂性、两面性渗透到了中国的传统诉讼文化中去。现代人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审视, 需要汲取中国传统刑事诉讼文化的精华, 重视历史上刑事诉讼文化的双重性格对我国诉讼文化今后发展的影响。在这面镜子下, 反思我国当下的刑事诉讼存在的缺陷, 以及需要借鉴的经验, 加强对刑事诉讼文化的合情合理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麒.中国传统刑事诉讼文化的双重性格[J].比较法研究, 2013年02期.
[2]李蓓.中国传统刑事诉讼模式及政治思想之关联论略——以滋贺秀三《中国法文化的考察》为切入点[J].研究生法学, 2012年12期.
性格的双重性 篇10
一、勇于向男权社会发出挑战
在莎士比亚的笔下,鲍西亚是以为兼具美貌、富有、 高贵、独立、自由的女性,是贝尔蒙特庄园的女主人。 单身的鲍西亚是她自己和自己财产的主人,而绝非任何男人的附属品。她善待每一个人,和她的仆人关系融洽, 和女仆杰西卡更是侵入姐妹。面对众多的求婚者,无论是声名显赫的王公贵族,还是一文不名的平民百姓,她都给予他们一次平等的决定命运的机会。在这个雪狗的世外桃源里,鲍西亚俨然是独立、自由的女王,她对传统的男权社会进行了挑战。在遵循父亲三匣“选”亲的遗嘱是,她和女仆屡施伎俩击退她不中意的求婚者。而对自己倾心的巴萨尼奥,暗中相助,最终得偿所愿。另外, 全剧的另一个高潮,当鲍西亚得知丈夫的婚前好友安东尼奥陷入困境,她马上女扮男装,不顾旅途危险,去威尼斯营救安东尼奥。鲍西亚的行动表现了她的果断与勇敢。在法庭上,鲍西亚首先让夏洛克以慈悲为怀,做善事,并让其拿回三倍的钱,而不是强迫夏洛克改变主意, 每次她都知道自己胜券在握。最终在这场辩论中取得了胜利。鲍西亚的机智、勇敢、才华和胆识在“法庭斗争” 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二、对男权社会妥协
鲍西亚美丽、善良、机智、自信、富有才华和胆识, 证体现了莎士比亚从男性视角出发塑造的理想中的资产阶级新女性,作为新女性的鲍西亚,具有一定的叛逆性格, 不甘于被命运摆布,做逆来顺受的女人,然而,从女性视角来分析,在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鲍西亚绝非真正具有自我意识,而是甘心向父权社会妥协的女性。在选择丈夫和法庭辩论两场戏中,鲍西亚对男权社会的妥协表露无遗。首先,在选择丈夫的那场戏中,鲍西亚虽然对父亲的做法有埋怨,有不满,但是,她还是照着父亲说的做了。如果鲍西亚是一个彻底的觉醒者,一个彻底的坚持女性主义者,不会仍然按照父亲的遗嘱去择婿。“像我这样不能选择,也不能拒绝,不是太叫人难堪了吗”? 鲍西亚虽然摇摆不定,但还是严格地按照了父亲的遗言选择丈夫。
其次,在法庭辩论这场戏中,鲍西亚的耀眼风采和局限性都得到了充分的显现。她女扮男装,成了一位年轻的律师鲍尔萨泽,为挽救丈夫的好友安东尼奥的性命, 作为出庭的法律顾问,判决夏洛克的案件,有胆有识, 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执法如山,又置恶人于死地,大快人心。《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最著名的喜剧之一。她在法庭上挥洒自如,显示出光彩夺目个性。 无论在行动还是在思想方面,她都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与策略。但是人们在为她喝彩的同时,恐怕忘记了此时的她已经失去女性的任何特征:无娇柔之美,多雄健之气。她身着男人的服装,说着男性社会认可的法律语言, 保持着男性律师的身份。因此,无论她如何能言善辩, 都改变不了她作为男性代言人的身份。纵然她可以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冒充法官办案,让安东尼奥反败为胜, 让夏洛克落荒而逃,但是这都是以本协议乔装成男性为前提的。她认为只有扮成男性,她的慷慨陈词才能得到认可,她的宣判才够“男性”。她的宣判才够让人信服。 她通过改变自己的性别,装扮成以为律师,参与男性的压抑力量,至少是无以数当中认同男性的主流文化,对此表现出了顺从。而鲍西亚做的一切全部都是为了以为男性,也就是她的丈夫。
纵观整个故事,男权主义从一开始就无处不在,从鲍西亚要遵循父亲的遗愿选择丈夫,到后来鲍西亚为了自己的丈夫乔装在法庭上帮助安东尼奥摆脱困境,鲍西亚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为男性服务。虽然莎士比亚所塑造的诸多女性形象都重新审视了自身在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中的地位,在追求自身的幸福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她们都努力争取爱激动幸福而不是勉强接受社会强加给女性所谓的幸福,但是这些女性都套不出男权社会的圈子, 她能做的只是在那种社会大环境下运用自己的聪明,采取一些措施,而没有想要打破那种社会的枷锁。早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鲍西亚的抗争和颠覆是渺小的,无法彻底扭转女性的被动地位、从属地位, 注定了女性命运的不可抗争性。
摘要:鲍西亚是莎士比亚极力歌颂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她是一个富豪贵族的孤女。她是博学细心、有修养的新时代的女性,她谈吐文雅、机智勇敢、随机应变、行事果断,在她的身上闪耀着女性觉醒时代的曙光。本文就鲍西亚这个人物的性格进行新的解读。
性格的双重性 篇11
关键词:《无名的裘德》;淑;裘德;两重性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003-02
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1840年——1928年)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他不仅是传统小说的护卫者,更是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驱。现代主义小说追求表现人的精神世界,揭示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哈代在作品《无名的裘德》中塑造的女主人公淑的形象深刻的表现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哈代在刻画淑多变的性格的同时探入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精细入微地剖析了她痛苦的心理变化过程,深刻表现了残酷的资本主义社会宗教道德和社会习俗对人的束缚,造成现代西方人尴尬的精神处境。
哈代创作的一系列威塞克斯小说一方面继承了现实主义传统,即描写了人性格赖以形成发展的社会环境,写人在社会现实中生成的理性;另一方面作品同时积极探索人的本体性,对人性的复杂和矛盾加以剖析和表现。描绘自我、认识自我和评判自我是哈代的重要创作目标之一。哈代认为“小说创作作为一门艺术再也不能往回走了。它已经到了分析的阶段,必须往同一个方向前进,走得更远,这样才能超越。”哈代强调一个作家为了“对人性进行真实描写”,最需要“迅速把握人性中更为微妙的特征”,并且还要“怀有同情心来欣赏生活展示的各个方面内容”。在这样理论的指导下,哈代十分重视对淑性格的双重性和情感的丰富性做真实描写。
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入侵英国农村,社会经济、政治、风俗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文化和思想仍极端保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场极不彻底的革命,尤其在农村地区,传统的宗法制度和道德习俗根深蒂固,与维多利亚时代落后腐朽的文化氛围沆瀣一气,成为毁灭一切新生力量的顽固势力。另一方面,法国启蒙运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赫胥黎和斯宾塞等为传播平等自由思想所做的努力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方封建主义和宗教基础。淑身处保守与进步、落后与先进两种力量激烈交锋的时代,其行为和思想上都具有现代倾向。
小说一出场,淑就在一家圣物作坊做着极理性的事,用教堂写经文的字体往锌片上描字,这是“多么美妙、神圣的宗教工作。”第二次见到淑时,裘德却在她身上找不到庄严的优美,只感受到淑举止中流露的焦躁不安的气质。在一个休假的午后,淑来到乡下遇上了一卖雕像的外国人,她拒绝买国王、王后的半身像,也拒绝买唱诗人和丘比特的雕像,却买了维纳斯和阿波罗的雕像,并“如得珍宝似地将它们抱在怀里。”她认为这两个雕像好过教堂里那些没完没了的东西;她阅读吉本写的关于叛教者尤利安的书,这一切都背着她的雇主,即圣物作坊的店主,一个忠实的基督教徒。在爱情上,淑不顾世俗非议,与裘德自由恋爱,并以跳窗涉水过河逃离师范学校的惊世骇俗的举动来反抗学校禁止男女正常交往的严厉规章。她就是裘德眼中的“天真无邪,不阿世随俗。”作为一个具有个性解放追求的女性,淑代表了一部分维多利亚女性对自由的思考与反叛,反映了英国社会当时到处涌动的反对神权,追求男女平等的思潮。
尽管淑蔑视并挑战传统世俗观念,但毕竟潜移默化地受到宗教教义和传统道德的影响,天性已被扭曲,在碰到现实石壁时,就显出性格中前后矛盾,犹疑不定的软弱一面。哈代一开始就将她性格中矛盾的极端呈现在读者面前。淑虽然受艺术热情的驱使买了维纳斯和阿波罗的雕像,可为怕人看见,她用树叶和牛皮纸将雕像包起来,在这一过程她的身子不停地在颤抖,以至于她真希望自己没有买这两个东西。由于违背了师范学校禁止男女正常交往的规章制度,淑被处以一周的紧闭。淑用跳窗涉水过河逃到裘德的寓所来表示反抗。但第二天早上她对裘德说“恐怕我不该从学校里跑出来。清晨曙光里的东西,跟夜里有很大不同,是不是?”很明显,淑后悔违反了校规,并为自己的莽撞之舉难过。她希望学校能原谅她、允许她回去。这两个例子虽小,淑性格上自相矛盾的两重性由此可见一斑。
哈代从两个阶段来展示淑复杂多变的心理流程。第一阶段当淑离开费劳孙,与裘德建立恋爱关系时,理智与情感、灵与肉的激烈冲突。在哈代生活的维多利亚时代充斥着传统的女性观念,女性处于男性的附属地位,忠贞成为衡量女性好坏的首要标准。淑反对传统的婚姻观。她认为只有出于个人情爱和欲望的自由结合才是真正的爱情。由于感激和敬重,答应了费劳孙的求婚,后又迫于世俗的压力跟费劳孙结了婚,但她始终不爱费劳孙。婚后的生活沉闷压抑,由于害怕费劳孙的亲近,淑选择睡衣橱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跳窗。在费劳孙的眼中淑的言行是在“犯罪”。面对丈夫的质问,淑发出了心底的呐喊“这些法令、法律让你感到痛苦,那它们有什么用呢?”最后费劳孙无奈地答应与她分居,但在分离的时候淑流了泪,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合法家庭的逃亡者。然而淑是一个个性反常的人,即使逃离费劳孙、本该与裘德热烈地陷入爱河时,她的种种乖张怪举却时常表现出来,她这种似爱非爱的行为使裘德大为恼火。当裘德的前妻艾拉贝拉来找裘德时,淑醋意大发,趴在床上大哭。裘德大惑不解,说“我从没见过你这样的不讲理,就像狗跑去霸占马槽似的不讲理。我不能接近你,还不许我去接近别人啦!”不久后,淑与裘德都与各自的配偶离婚,此时俩人本可以正式结合、光明正大地生活在一起,但淑一面担心结婚会葬送爱情,一面又迷信弗立家族的婚姻总是不幸,她宁愿和裘德自由同居,并生育了子女。淑这种前后矛盾、瞻前顾后的个性为第二阶段的心理畸变打下了伏笔。
到了淑心理发展的第二阶段,哈代抽丝剥茧地将她灵与肉的痛苦斗争过程描绘出来。由于未婚同居并育有子女受人指责与排挤,裘德与淑被迫带着三个孩子离开居住了近三年的地方重回基督寺。在基督寺,他们同样不受欢迎、遭人白眼,生活的艰辛令淑身心疲惫。绝望中,裘德的长子同弱妹幼弟一起吊死。亲子的夭亡给了淑致命的一击。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在现实中为维护表面的尊严,往往把生命的强烈冲动(人的本能情欲,即“本我”)压入内心的最底层,而维护这种表面尊严的就是千百年来形成的社会道德规范、人格思想、善恶观念和良心原则,这些被视为“理性的东西”,即“超我”。在亲子夭亡前,淑身上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人格倾向,即有一个私我欲念强烈的“本我”。本性的冲动使淑敢于冲破世俗的樊篱与费劳孙分开,并与裘德同居生育子女。但亲子的夭亡彻底摧毁了淑的推理机能,模糊了她曾经敏锐的目光。私我的欲念要在超我的控制下,努力使“本我”按理性原则行事,并与社会道德相一致。在精神崩溃之际她拼命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宗教。原本厌恶教堂的她这时却时常去教堂做礼拜,去向上帝忏悔,她趴在十字架下痛苦地呜咽。淑那以真爱为基础铸就的看似坚固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她认为悲剧的根源在于她和裘德蔑视了上帝的威力。此时的淑被内心的矛盾压得快崩溃了。超我的强烈意念使她古怪地认为自己仍是费劳孙的太太,且永远只属于费劳孙一人。她苦苦地哀求裘德让她回到费劳孙的身边。就是在这一关键时刻,哈代那非凡的想象力和洞察力才得以最充分的体现。因为只有在此时,我们才能领悟到淑的本性其实从头到尾都是前后矛盾,反复无常的。淑凭借“纯粹的理性”与裘德分手后,却无休止受到理智和情感两种力量的牵扯,又累又苦。淑走后,裘德对她始终未能忘情,贫病交加,郁郁成疾。年未30就含恨而终。由于无法逃脱社会伦理与宗教道德造成的心理枷锁,淑伤害了裘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自己建构了痛苦的心狱。读者对裘德的不幸遭遇抱以同情的泪水,却又真切地感受到淑无法言喻的精神创痛。
纵观20世纪初的西方文学创作,我们不难发现类似哈代笔下描绘的淑这种由于理性自我和本能自我之间冲突而造成性格分裂、饱受心灵创伤的人物形象。《德伯家的苔丝》中那位具有自然冲动与欲望,却受到世俗观念束缚的安玑·克莱;莫里亚克在《爱的荒漠》中那个觉得被活埋在“内心深处却又苦苦挣扎”的库雷热大夫;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中受着欲望煎熬的伊本,乃至卡夫卡塑造的在社会和自我夹缝中求生存的小人物等等。他们的痛苦与自身本质无关,而是由于与社会环境抗争造成的。冲突的根源已潜入这些经受苦难的人的内心,成为人性的一部分。他们总是处于一种自我与非自我之间的矛盾冲突之中,是在自我这个范畴内你争我夺,甚至你死我活地斗争。社会剧变中的各种矛盾的尖锐化冲垮了人们对现存秩序的稳定感与对传统制度的自信心。哈代亲眼目睹了资本主义像毒瘤般破坏人们心灵内部原来的纯真、善良、自然本能和思想感情方面的东西,人性的自然本性遭到了压抑和扭曲。正是哈代给予了人性更多的深刻思考和极致关怀,并在此基础上展现了现代人面临的精神危机,才使我们对他的创作成就有如此高的评价。
参考文献:
[1]R.semarySumner,Th.masHardy:Psych.l.gical.IN.velistBasingst.ke,TheMacmillanPressLtd.1981.
[2]刘炳善.A Short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449.
[3]托马斯·哈代著,黄杏 方敏译.无名的裘德[M].新疆:伊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68.
[4]周秀敏.哈代悲剧小说的现代精神[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5(1):47.
[5]Alastair Fowler.A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M].Americ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Massachusetts,1991.311.
性格的双重性 篇12
一、作者通过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思想
在《呼啸山庄》这部小说中, 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在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身上融入了自己的思想, 并在他身上倾注自己的孤独与反抗, 也表达了他不满和蔑视资本主义社会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说, 复仇的希斯克利夫是一个极具悲情色彩的人物形象, 同时也引发了人们深深的同情, 通过塑造这一形象, 强烈地控诉了19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 而主人公最后复苏的人性则反映出了作者所具有的人道主义思想。因此可以这么认为, 在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身上折射出了艾米莉·勃朗特全部的激情、力量、愤慨、同情和理想。
作者艾米丽·勃朗特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相容相系。在小说的开头部分, 作者描写了呼啸山庄的自然环境, 这对于作者塑造人物和表达小说主题进行了恰当的铺垫和渲染。“呼啸”一词的英文是当地的方言, 其含义是席卷而来的暴风使大自然发出的咆哮的声音。在山庄, 北风常年不断而且十分猛烈, 迫使所有的树木不能像天空生长, 而是倾倒向一边, 树木的这种不正常的发育, 使他们失去了本该拥有的优雅体形, 被狂风吹得萎靡不振、树形扭曲, 这一状态显然是象征了终年不断地承受压力摧残而扭曲的人性。
爱情具有排他性, 在爱的反面则是恨。当人性因社会环境的恶劣而扭曲时, 人本能地就会选择低层次的残忍和报复。在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身上, 艾米丽表现了变态和扭曲的人性, 同时作者又对扭曲人性的回归充满了信心, 强调了在其中爱所具有的主导作用。
二、希斯克利夫性格的双重性分析
小说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之所以被认为是具有双重性格, 主要因为在他的身上集中展现了爱的强烈和恨的痛彻, 他深爱着凯瑟琳, 而且胜过爱他自己, 但是却又在爱的过程中表现得十分扭曲残暴。当凯瑟琳背叛了他的时候, 希斯克利夫消失殆尽了他生命中最后的一点儿爱, 并且由爱而生恨, 而强烈的恨又激发出了他强烈的不屈、坚硬、残忍的个性, 这种爱把他的一切都扭曲了, 使他变成了一个怪物和恶棍, 世界观的扭曲令他到死都不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综上所述, 可以说希斯克利夫具有复杂矛盾的性格。希斯克利夫用两个词来概括他的未来, 那就是死亡和地狱。他认为失去了凯瑟琳, 活着也是在地狱里。对希斯克利夫来说, 凯瑟琳就是他的全部, 比他自己重要得多。
可以说, 希斯克利夫的感情始终被凯瑟琳控制着, 他说: “但愿我能一直揪住你, 直到我们两个都死了为止! 我可不管你受着什么样的罪。”不论是活着的凯瑟琳还是死去的凯瑟琳, 都同样深深地影响着希斯克利夫。他带着泪水、痛苦和绝望咒骂凯瑟琳, 对凯瑟琳不予宽恕, 甚至在凯瑟琳死去18年之后, 希斯克利夫还要把坟墓掘开, 以便自己能够查看她的脸, 当他看到凯瑟琳在坟墓中安静地躺着时, 希斯克利夫感到一种深深的安慰。他诅咒凯瑟琳的灵魂永无宁日, 永远追随、纠缠、折磨他, 直到他自己死去。最终希斯克利夫由人蜕变为魔, 他的人性彻底地被扭曲了, 也彻底地堕落了。而在这种变态的过程中, 疯狂的爱和强烈的恨哪一个的作用更大呢? 是发自灵魂地对凯瑟琳的爱, 同时又是痛彻心扉的对凯瑟琳的恨, 把他折磨得由人变成了魔。可以说, 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之间互相地纠缠着、折磨着, 甚至彼此在相互谋杀, 他们之间的爱与恨没有终结。
三、解读希斯克利夫的悲剧命运
小说《呼啸山庄》的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是一名弃儿, 后来被山庄的老庄主恩萧收养。因此, 希斯克利夫从小就受到恩萧家族其他成员的侮辱与歧视。老庄主恩萧的夫人、少庄主亨德利都厌弃、记恨他, 甚至山庄的仆人都敢对他进行欺辱。当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彼此深沉而强烈地相恋的时候, 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与同情彼此的命运。但是, 受门第观念深刻影响的凯瑟琳最后选择要与画眉山庄的继承人埃德加结婚时, 希斯克利夫顿时感觉自己失去凯瑟琳后就一无所有了。凯瑟琳最终的婚姻选择, 把她自己推到了背叛者的一边, 在她的生命中丢掉了最宝贵的东西, 她对于世俗选择了屈从, 不仅背叛个人的感情, 而且违背个人本来拥有的天性, 挣扎在自己编织的罗网中直到最终死去。而凯瑟琳的背叛更是把希斯克利夫推上了复仇的不归之路, 而且不能回头、无法自我救赎。于是, 希斯克利夫火山喷发一般实施着自己酝酿已久的复仇计划, 而且又如天上的暴雨般不可控制。由于他心中的希望被彻底地摧毁了, 他变得什么都不顾忌, 因此必然会有他出走后重新回来进行疯狂的报复。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 ( AbrahamHarold Maslow) 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 在人健康发展的过程中, 他的基本需要具有不同的层次, 而其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和归属需要, 人只有天生的需求得到满足后, 才能完成自我的最终实现。因此, 人类会不遗余力地去争取实现基本需求的满足, 而且在这个世界上他会把这一目标看得比一切别的东西都要高。在小说中, 原来的希斯克利夫是一个正常的人, 他之所以选择忍耐亨得利对自己的屈辱待遇, 是因为有对凯瑟琳强烈的爱支撑着他。但是在这一切都不存在了的时候, 必然会彻底地改变他的精神世界。
读者大多会同情希斯克利夫的复仇动机, 同时更无限惋惜其复仇的悲剧性。他采取压迫者的手段与标准报复压迫他的人, 同时他也选择背叛抛弃了自己原有的人性, 把自己与曾经的恋人凯瑟琳的联系彻底地割断了。最终的结果是他用来复仇的武器诅咒了他的一生。
作者之所以把备受社会摧残的希斯克利夫作为主人公, 并将其放到小说的核心位置, 是因为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出小说的主题思想, 具体说就是当时的人们虽然渴求友谊、爱情和知识, 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孤独以及道德的沦丧。作者艾米丽·勃朗特在小说中为读者展现了男女主人公处于挣扎中的心灵历程, 并深切地同情他们悲剧的爱情, 更是对纯真美好的爱情被冷酷的社会制度所扼杀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可以说, 希斯克利夫命运的悲剧性, 充分揭示了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以及冷酷的门第观念摧残、扭曲了原本善良的人性。
最终大多数读者选择谅解希斯克利夫残忍恶毒的复仇行为, 主要是因为读者们深刻地认识到希斯克利夫不单单有复仇者残忍的一面, 他更有作为恋人无比痴情的一面, 正是由于他的爱备受挫折, 才导致他憎恨和报复周围的一切人。在恋人凯瑟琳死去18年以后, 他把自己的老情敌逼死了, 并把其全部的财产据为己有, 直到他亲手打开凯瑟琳的坟墓, 亲眼察看她在坟墓里躺着才作罢。但是希斯克利夫的复仇并没有带给他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以及精神的宁静, 他始终回忆着自己的唯一的一次爱情, 并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因此, 他经常深夜在附近的庄园徘徊, 期待着能看到凯瑟琳和自己的幻影, 可以说他这是在有意识地一步步把自己引向精神幻觉、疯狂和死亡之路。在小说的最后, 他最终得以摆脱复仇的心理重压, 因为哈里顿和小凯瑟琳具有相似的天性, 并在画眉山庄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而呼啸山庄留给了男女主人公的灵魂, 从此他们的灵魂得以安宁, 重新建立起了新的和谐。
四、结语
《呼啸山庄》这部小说在作者生前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积淀, 《呼啸山庄》由于其魅力独特而引发了方兴未艾的研究热潮, 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喜爱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小说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悲剧命运, 集中展现了当时英国资本主义激化的社会矛盾和复杂残酷的社会现实。出于人的天性, 人类渴求现实的幸福, 但是残酷的社会现实却压抑扭曲了人的欲望, 使之变得畸形, 那些原本健康的、积极的人性因而变得消极和病态。其中希斯克利夫的灵魂就是这样被资本主义社会扭曲了, 正是当时社会的摧残, 导致了他命运的悲剧性。
摘要:英国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唯一代表作小说《呼啸山庄》, 写作于19世纪, 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奇特的小说。作者在这部作品中, 向读者展现了男女主人公颇为挣扎的心灵历程, 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同时对于社会制度的冷酷及其扼杀纯真爱情的行为, 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通过分析小说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性格, 阐述在社会扭曲的情况下人性所发生的扭曲、折裂和毁灭。换言之, 正是因为特殊的社会和自然环境, 造成了人物的特殊性格, 进而导致命运的悲剧。
关键词:《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环境,双重性格,悲剧命运
参考文献
[1]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M].王惠君, 王惠玲, 译.伊犁:伊犁人民出版社, 2001:54-60.
[2]袁翠珍.一个扭曲的灵魂——简评《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思克历夫[J].淮阴师专学报, 1992, (2) :15-17.
[3]张薇.环境、性格、命运——《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漫谈[J].时代文学, 2011, (12) :29-31.
[4]李小鹏.从心理学角度浅谈《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J].职业圈, 2007, (16) :32-33.
【性格的双重性】推荐阅读:
阅读者的双重性格06-26
双重性格11-09
双重性的对待事物高三作文11-18
双重性06-01
天使的双重生命06-02
事故的严重性06-11
音乐教育的双重价值09-06
殖民主义的双重作用11-16
人的价值的二重性05-20
中国式增长的双重内涵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