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2024-10-30

麻风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精选4篇)

麻风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篇1

麻风反应是指在麻风病的慢性过程中由于免疫状态的改变而突然发生的病情活跃或加剧, 如原有皮损红肿扩大骤然出现许多新皮损或有剧烈的周围神经肿胀、疼痛, 虹膜睫状体炎、淋巴炎、睾丸炎或发热等全身症状[1]。反应往往增加了患者精神和肉体的痛苦, 若不及时处理, 又常导致患者畸残。我院采用了规则的治疗, 特别是加强了麻风反应的观察和护理,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住我院的麻风患者, 有20例发生过麻风反应。其中Ⅰ型反应3例, Ⅱ型反应16例, 混合型1例, 男15例, 女5例, 年龄14岁~60岁, 平均年龄37岁。20例反应患者均按麻风反应常规用药, 采用整体护理模式, 加强心理护理措施, 注重临床症状的观察及护理。在皮肤反应、神经痛、眼部症状方面突出专科护理特色, 配合健康教育及营养支持, 实行全方位护理照料。最终20例患者麻风反应症状均达到了有效控制, 直至反应消失。20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可见性畸残。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以朋友和亲人的身份, 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 亲近、关心、体贴和安慰患者, 以取得其信任与合作, 消除患者怕反应致残、怕抗麻风病疗效不佳等不良心理状况, 找出麻风反应的诱发因素。耐心细致地给他们讲解有关麻风反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用诚恳的语言使患者相信, 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 麻风反应经早期规则治疗一定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预防畸残的发生, 从而消除其思想顾虑, 信心十足地按时服药, 接受治疗和指导。并鼓励其根据情况积极进行自我锻炼, 激发其克服麻风反应期间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 树立安全度过麻风反应期的信心。

2.2 临床症状的观察及护理

2.2.1 皮肤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仔细观察皮损的颜色、大小、数目多少、有无疼痛、有无感染渗出等。 (1) 对面部、手背、暴露部位皮损, 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每天早晚用温开水清洗, 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2) 躯干、四肢部位皮损, 穿脱衣服时要注意, 要穿柔软舒适的纯棉内衣, 避免刺激, 要勤换勤洗, 保持清洁, 尽量避免水疱形成及结节破溃。 (3) 对水疱形成的皮损, 用无菌注射器, 在水疱低位处抽出积液或刺破引流, 对破溃、糜烂创面可涂龙胆紫或覆盖凡士林纱布, 每天或隔天换药。

2.2.2 神经痛的观察及护理

详细询问疼痛的性质、时间、部位、伴随症状, 观察疼痛肢体的皮肤颜色、有无肿胀情况, 并及时了解肢体末端的感觉运动状态。 (1) 早期用冰袋冷敷和理疗可缓解疼痛。 (2) 必要时给镇痛剂, 夜间疼痛影响睡眠时可适当给予镇静剂, 但不可滥用麻醉剂, 避免其成瘾。 (3) 仔细观察, 当肢体如有一条或多条神经发生急性肿胀、极度疼痛或触痛等神经炎症状时, 应立即报告医生, 及时处理, 并劝导患者配合治疗[2]。肢体用吊带、石膏或支架固定于功能位, 制动, 局部保暖, 使之处于休息状态, 疼痛减轻或消失后, 指导患者主动锻炼, 不能主动锻炼者, 帮助其被动锻炼, 避免关节僵直或挛缩。

2.2.3 眼部症状的观察及护理

当出现虹膜睫状体炎, 有羞明、流泪、眼痛等症状时, 要嘱患者配合检查、治疗和护理。 (1) 予以局部热敷, 改善血液循环, 促进炎症吸收; (2) 予以1%阿托品和泼尼松眼水或抗菌眼药膏交替滴眼或涂眼, 每日1~2次[1]; (3) 指导患者注意用眼卫生, 不可用手或粗糙 (或) 脏的布擦眼。睡觉或外出时戴上防护镜或眼罩, 避免强光刺激, 少看书和电视, 尽量使眼睛休息。定时检查眼睛, 有充血、分泌物、视力下降或异物感等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2.2.4 全身症状的观察及护理

根据反应的程度, 患者还可出现不同的全身症状, 如发热、头痛、头晕、全身不适等。当Ⅱ型麻风反应出现高热, 体温达39℃以上, 呈稽留热或不规则热型时要注意: (1) 嘱患者卧床休息; (2) 给予冰袋或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 高热不适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 (3) 退热会大量出汗, 应及时更换衣服, 防止受凉; (4) 补充水分, 防止虚脱和电解质紊乱, 予以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肪和易消化食物; (5) 注意口腔卫生, 必要时用朵贝尔液漱口或护理人员予以口腔护理; (6) 定时观察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

2.2.5 用药的观察及护理

治疗麻风反应根据患者的反应类型及病情轻重选择用药, 给患者讲解所用药物的作用、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说明规则、正确剂量用药的重要性。同时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加强临床观察, 使用雷公藤时, 注意定期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大量用皮质内固醇治疗时, 根据临床症状控制情况, 贯彻逐渐减量疗法。给予低盐饮食, 适当补充钾盐、钙盐, 并注意观察其不良反应, 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3 健康教育

根据不同年龄、文化程度,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深入浅出地给患者讲清麻风反应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科学道理, 讲解麻风反应的诱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方法等基本知识, 教育和引导患者规则服药治疗, 按时检查, 做好自我保护和功能锻炼, 合理饮食, 保持乐观情绪, 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避免或减少麻风反应复发。

4 小结

在20例麻风反应护理实践中, 我们的体会是三分治疗, 七分护理, 充分运用整体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理念, 在心理护理、临床症状护理、健康教育三个方面, 做到及时具体、充分到位, 观察与护理紧紧围绕患者, 观察与护理紧密配合治疗, 有效地解决了麻风反应的护理问题, 实现了: (1) 减轻患者痛苦; (2) 短时间控制麻风反应; (3) 防止畸残发生; (4) 尽力帮助患者实现心理、身体的最大康复目标。

摘要:目的探讨20例麻风反应患者的病情观察方法及护理措施的制定。方法心理护理, 皮肤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神经痛的观察及护理, 眼部症状的观察及护理, 用药的观察及护理, 健康教育。结果20例麻风反应患者, 无1例发生可见性畸残。结论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的实施, 减轻了患者反应期间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 缩短了麻风反应时间, 预防了畸残的发生。

关键词:麻风反应,临床观察,护理

参考文献

[1]陈贤义, 李文忠, 陈家琨.麻风病防治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88、119

[2]沈进军, 陈家琨.新编麻风病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1, 69

麻风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篇2

摘要:随着现代医院感染管理学的发展与要求,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得到认可和应用。临床上预防性抗生素使用越来越普遍,已被作为解决手术切口部位预防感染的辅助性措施[1]。对于抗生素来说,同样也具有两重性,既能杀灭和抑制细菌,同时也能产生不良反应。所以合理应用抗生素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本文针对于术前、术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以及应用抗生素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及预防不良反应发生。只有合理应用抗生素,才能真正有效地预防与控制手术切口感染。

关键词:抗生素;不良反应;观察;预防

现将本院术前、术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1术前、术中合理应用抗生素

1.1术前、术中应用抗生素的原因

1.1.1从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证明,绝大多数的术后伤口感染均可溯源于手术时刻,这是因为手术创伤、出血、手术时间延长、术者的手术技巧、患者免疫水平下降等增加了伤口感染机会[2]。手术患者发生细菌污染的高危期是从手术开始直到术后的一段时间[3],以手术末期的危险性最大。这是由于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手术室内人员频繁走动,造成大量尘埃、细菌降落于手术切口而增加伤口感染机会。

1.1.2手术人员刷手,只能刷掉暂住菌,永久性细菌不能刷掉,而术中所戴橡胶手套并不能完全阻碍细菌通过,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细菌便会通过手套进入伤口。引起术后伤口感染。

1.1.3手术人员术中的各项操作,术中操作动作粗鲁,组织创伤大,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止血方法不对造成组织形成黑焦加从而引起组织过渡损伤或焦加脱落而引起再次出血,血液是细菌的培养基,从而引起术后感染。

1.1.4术前、术中应用全麻药物而引起患者血管扩张,加之手术创伤、术中出血、手术间的温度均可引起患者低体温,血液循环减慢,影响伤口愈合。因此术前、术中应用抗生素可提供血和组织中有效抗菌素的浓度,充分覆盖整个手术过程,在高位污染区能杀死血组织中的细菌。

1.2术前、术中抗生素应用的原则

1.2.1选择杀菌剂,必须针对性强,毒性小的抗生素。

1.2.2剂量需足够,必须保持较高的血药浓度。

1.2.3用药时机要恰当,必须在细菌种植之前应用。以保证在发生污染时组织中的抗生素已达到有效浓度。太早(术前2h以上)或太迟(手术开始后)使用抗生素都不能达到最佳预防效果。给药时间一般在麻醉诱导前20min应用,静脉给药为好,做到手术切皮时为高的。术前预防用药都在临时医嘱单中注明“术前30min”静脉滴注给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4]要求是术前0.5~2 h给药,剖宫产在断脐带后立即给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 h,或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常用的头孢菌素血清半衰期为1~2 h,血清和组织内抗菌药物有效浓度必须能够覆盖手术全过程[5]。因此,必要时还可用第3次。如果选用半衰期长达7~8 h的头孢曲松,则无须追加剂量[6]。手术前一天或手术后才开始应用抗生素是过去的做法,术前一天应用抗生素是无效或浪费的[7]。

2术前、术中预防性抗生素应用不良反应具体表现

2.1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是术前预防性抗生素不良反应最多的病例,占输液不良反应的76%以上,患者具体表现为口苦、恶心呕吐,胃部烧灼感。

2.2过敏性皮疹 过敏性皮疹患者具体表现为皮肤瘙痒,皮肤敏感部位或全身散在出现红色丘疹。

2.3静脉炎 静脉炎患者主要表现为穿刺部位静脉成条索状红、肿、热、痛。

2.4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病人比较少,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昏目眩,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全身大面积皮疹并迅速融合成团块状,并且有结膜水肿,视力模糊,喉头水肿伴呼吸困难。

3术前用药输液反应问题分析

术前心理紧张 绝大多数患者对手术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不安心理,害怕疼痛,担心手术不成功,以及手术室陌生环境都能使患者产生不良情绪,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免疫功能降低诱发抗生素不良反应。

4术前、术中用药输液反应的观察与护理防范措施

4.1避免禁食禁饮时间过长 术前空腹是目前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但要避免过长时间的手术等待,尤其是接台手术,应尽量正确估计时间,避免患者饥饿过度引发各种不良反应;也有人提出要求缩短手术禁食禁饮时间,如丁丽容研究[10]缩短手术禁食禁饮时间对麻醉影响不大却对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然而抗生素所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与麻醉仰卧位低血压所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不易鉴别,麻醉过程中药物的变态反应与类变态反应的发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致敏原第一位即为抗生素[11]。因而使用抗生素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经常被掩盖。易与麻醉、手术期间并并发症相混淆,影响医务人员正确判断处理,但为了确保术前抗生素使用疗效,要求术前预防用药须在手术前30min使用,抗生素应单独使用,避免与麻醉药物同时使用。这样既避免抗生素与麻醉药物相互作用,加重麻醉反应;同时也易于不良反应的区分。

4.2安全使用抗生素 正确掌握用药剂量、浓度、用法、配置方法、选择溶媒及注意事项等。用药前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认真核对皮试结果;正确调节输液速度,根据药物的特性,如克林霉素、喹喏酮、氨基糖甙类应控制滴速,预防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12]。因此用药前要详细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来调节输入速度。防止输液过快,同时要知晓抗生素的常见副作用,估计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有血压下降,首先考虑抗生素过敏可能,积极抗过敏治疗。为了与麻醉药引起的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相区别,抗生素使用应与麻醉诱导用药错时进行。抗生素滴注同时还应注意观察,如有胃肠道反应,应减缓输液速度,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药物。

5结论

抗生素已越来越多的被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在术前、术中按时、正确地使用抗生素,可有效的降低伤口感染率,手术室护士有责任管理好这些术前、术中用药。而术前、术中用药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容易与麻醉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相混淆。临床表现经常被掩盖。同时抗生素与麻醉药物同时使用,增加麻醉药物毒副作用。因此尽量将抗生素与麻醉药物分开使用。在预防围手术期感染用药过程中,要求各相关医护人员增强责任心,提高自身水平,做到正确、合理、规范的用药。减少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发生的不良情况。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抗生素的作用;另一方面无论医生还是护士要加强无菌观念,严格遵守无菌技术要求。不能期望以预防应用抗生素来替代严格的无菌操作。做好消毒隔离,管理好净化手术间的环境对于控制术后感染是至关重要的。在应用抗生素时还要考虑抗生素的适应证和不良反应,所以熟悉掌握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有助于合理应用抗生素,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二者相辅相成,值得医疗工作者借鉴。

参考文献:

[1]毛利东.临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4):152-153.[2]朱克,曹宏伟.各类抗生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6):150-151.[3]吕茂英,朱莉莉,许平,等.手术医生感染专率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7,7(2):109-110.[4]周新荣,乐正亮,陈开,等.门冬胰岛素30致变态反应1例[J].医药导报,2010,26(11):51-52.[5]王艾娟.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1):243.[6]殷玉剑.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J].实用老年医学,2007,21(1):55.[7]崔少星,陈维静.抗生素在预防胸外科择期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9(4):209.[8]苑艳飞.浅谈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及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10,8(1):64-65.[9]袁云.42例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反应分析[J].中国药业,1998(6):46-47.[10]丁丽容.缩短术前禁食时间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9):38.[11]杜炎芳,肖旺频.全麻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一例[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2,22(9):534

麻风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篇3

【关键词】紫杉醇;不良反应;卵巢癌;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19-01

紫杉醇(Taxol) 是20世纪90年代发明的抗癌新药, 是以红豆杉属植物为主要原料提取的一种双萜类化合物,它具有聚合和稳定微管的作用, 致使快速分裂的肿瘤细胞在有丝分裂阶段被牢牢固定, 使癌细胞复制受阻断而死亡,是一种具有复杂化学结构的新型抗肿瘤药物。 目前已作为卵巢癌的一线用药。紫杉醇对卵巢癌具有特殊疗效,特别是对抗药的晚期卵巢癌患者有显著疗效,2009年2月~2011年11月, 我科应用紫杉醇配合卡铂治疗32例卵巢癌术后患者,疗效令人满意, 提高了卵巢癌病人的生存率,但紫杉醇不良反应也较多,部分不良反应比较严重, 影响治疗的进行。因此对其毒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治疗中对紫杉醇毒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对策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 年龄32~72岁, 中位年龄51.26 岁。所有患者均为手术后患者, 20例为卵巢癌根治术后,12例为卵巢癌减灭术后,有病理诊断证实;患者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均正常, 无化疗禁忌证。

1.2用法用量 联合用药剂量为150mg/m2,为预防发生过敏反应,在紫杉醇治疗前12 h 和3 h均分别口服地塞米松10mg ,治疗前30min 肌注苯海拉明,静脉注射西米替丁。化疗的不良反应按WHO抗癌药物不良反应评价标准评价[1]。

2 结果

本组患者输注紫杉醇中,发生过敏反应1例,骨髓抑制反应32例, 消化系统反应30例, 脱发32例, 神经毒性反应2例, 心血管系统反应1例。

3 护理体会

3.1 心理护理

癌症患者在化疗期间,一般比较紧张或焦躁,甚至存在恐惧感,但他们的求生欲望很强, 亲属及子女非常希望能有办法延长他们的生命并提高生存质量。我们要用温和鼓励开导的语言与之交流,详细介绍紫杉醇这种新型化疗药的优点、作用机理、注意事项、使用方法等,讲解紫杉醇的不良反应及相应措施,使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避免治疗中因药物毒副反应, 引起患者恐慌,影响治疗。使患者感到治疗和预防都具有严密计划性,消除心理顾虑,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为患者提供感情及心理支持 ,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

3.2 病情观察及护理

过敏反应及护理 主要表现为血压下降、胸闷、支气管痉挛等, 多发生在紫杉醇静脉滴注过程的前30min内,以1~5min最常见, 发生率达25%~30%。紫杉醇严重过敏反应在临床上不多见,一旦发生,如抢救不及时,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为了减轻紫杉醇的过敏反应,,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备好急救用物药物,病床旁随时准备好抗过敏药物(如盐酸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及抢救用品( 如吸氧、吸痰设备等); 使用专用输液器滴注该药,禁用聚氯乙烯材料输液装置,滴注前后使用生理盐水冲管, 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进行心电监护 严格按照用药的最佳程序执行,根据医嘱预防性用药预防过敏反应,在紫杉醇治疗前12h 和3h均分别口服地塞米松10mg ,治疗前30min 肌注苯海拉明,静脉注射西米替丁。注药开始 护士应在床边守护,记录血压、心率、呼吸,严格控制滴速, 输注开始前10min15滴/min, 无过敏反应者逐渐调至50~60滴/min。如患者出现心悸头晕胸前区不适等早期反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氧气吸入 缓输或停药;如严重过敏反应者必须停药 (以后不宜再次应用紫杉醇治疗),并按医嘱给予非那根、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观察患者的意识、脉搏、血压、呼吸、唇周及颜面等。

骨髓抑制及护理 表现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少见,一般在用药后8~10d发生[2], 因此在用药期间,应检测血常规变化注意患者体温变化,查看患者有无皮肤出血点及牙龈出血,静脉采血时有无凝血障碍。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按时紫外线消毒,按时通风,患者使用软毛刷刷牙,避免碰撞皮肤,避免到公共场所,预防感冒。若白细胞过低(白细胞< 30×109/ L,), 应停止化疗, 皮下注射惠尔血, 或口服强力升白片等升白细胞药物。定期复查血常规。执行保护性隔离。

脱发及护理 出现脱发现象相当快,同时伴有体毛脱落 女性本身爱美,这些通常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应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脱发是可逆的,如脱发明显可以戴假发或帽子

胃肠道反应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肝功能损害表现为转氨酶升高, 还有黏膜炎或口腔溃疡。丁有奕等[3]报道, 单药给药剂量为135~175mg/m2时,胃肠道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和口腔粘膜炎, 发生率分别为53%、26%、26%; 彭春燕[4]应用紫杉醇进行化疗100例, 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59%、42%、39%。胃肠道反应是患者主观症状最明显的不良反应,应用盐酸格拉司琼3mg、地塞米松5mg 化疗前30min预防给药。同时嘱患者少量多餐, 进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清淡饮食, 注意口腔卫生。

输注药物的静脉周围炎和药物局部外渗 护士具备高度的责任心, 多巡视防止渗漏造成皮肤组织损伤。一旦出现外渗,立即停止化疗药物输入, 保留针头接注射器, 回抽漏于皮下的药液。 生理盐水冲管5min, 给予利多卡因、生理盐水局部封闭, 外敷硫酸镁纱块。无渗出者, 于输注完毕后给予纱块冰湿敷防止静脉炎的发生。在治疗前对患者外周静脉进行评定,向患者讲解深静脉置管化疗的优点, 尽量建议患者行深静脉置管化疗,防止发生静脉炎及局部药物外渗。

肌肉关节痛及护理 常发生于四肢關节,表现为四肢酸痛乏力症状,发生率为61.3%,且有10%的为重度疼痛,常出现于用药后2~3d, 几天后即可恢复。嘱患者加强营养,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神经毒性及护理 最常见的表现为轻度麻木疲乏和感觉异常,神经毒性的出现与剂量呈相关性。当单药剂量为250mg/m2时, 难以避免此类不良反应。当用药剂量低于170mg/m2时, 周围神经病变较少发生。告知患者出现原因是药物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可多休息,肢体保暖,进行适当的按摩拍打,嘱患者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症状严重,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心血管毒性及护理 紫杉醇可以引起心律失常, 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心动过缓, 多数发生于药物滴注期间。可能与紫杉醇影响心脏的自主节律与心脏传导有关[5]。在治疗前充分了解患者有无高血压、心脏病史,在用药开始时就要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必要时连续心电监护。

4 讨论

紫杉醇为白色粉沫状药物, 它作用于细胞微管, 通过与微管蛋白N端第31位氨基酸和第217~231位氨基酸结合, 诱导和稳定微管蛋白聚合, 抑制其解聚, 使微管束不能与微蛋白组织中心相互连接, 将细胞周期阻断于G2PM期,导致有丝分裂异常或停止, 使癌细胞无法继续分裂而死亡。但不影响DNA、RNA蛋白质的合成, 是一种有效的广谱抗肿瘤药物[6],紫杉醇虽然具有很强的抗癌活性, 但它的不良反应, 如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心脏毒性、过敏反应、心脏毒性、关节痛、肌肉痛、胃肠道反应、脱发等, 严重影响了紫杉醇的临床使用。

通过积极的心理护理、临床护理,及时观察病情针对各种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确保紫杉醇的疗效, 使化疗如期进行。研究表明, 联合紫杉醇用药较单用紫杉醇治疗效果更好,故临床多采用联合化疗方案。紫杉醇与顺铂联用时, 若先用顺铂会加重紫杉醇的主要毒性; 故联合用药时一定要注意用药的先后顺序,在临床应用中, 只要我们遵医嘱按时、按量给予药物预防和护理干预是可以将不良反应降低到最低限度的, 可以使患者顺利完成化疗, 从而改善卵巢癌患者生存质量, 延长生存期, 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廖子君, 南克俊,韩军.现代肿瘤治疗药物学[J]. 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2: 269.

[2 马蕊.紫杉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J]. 华夏医学,2001 ,14 (5): 590.

[3] 丁有奕, 黄渚, 王延红. 紫杉醇治疗肺癌48例不良反应分析. 海南医学, 2007, 18(7): 74-75.

[4] 彭春艳. 紫杉醇在联合化疗中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当代护士(专科版), 2008, (2): 44-45.

[5] 李文军. 紫杉醇不良反应文献综述.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02, 11(4): 187-188.

麻风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篇4

【关键词】护理干预;静脉采血;疼痛反应;效果观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增高,健康意识在逐年地增加,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呈上升趋势,然而静脉采血是血液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静脉采血是一种侵入性操作,能引起健康体检者身心上的疼痛,而大多数人因为针刺引起的疼痛,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护士的服务态度、静脉穿刺成功率是导致体检人员疼痛反应的主要因素,其中疼痛造成的恐惧是静脉采血中最常见的一种不良的情绪反应,恐惧会导致心悸、晕血、休克等临床反应,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体检者对疼痛的敏感度,从而顺利地配合护士进行采血检查[ 1 ]。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现将我门诊4、5月份参加健康体检的人员7300例,其中男3740例,女3560例,平均年龄32.8岁,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人员年龄、性别、静脉采血方法、静脉采血标本类型、采血环境、接受采血的体位、姿势等做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4]。

1.2 方法

两组体检者均采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头,用真空负压干燥试管,对照组给予静脉采血常规护理;干预组釆血前除给予以上静脉常规护理措施以外,认真做好静脉釆血准备,釆血时与体检者边操作边交谈,适度的交谈,以分散对静脉釆血恐惧的注意力,缓解恐惧紧张情绪[7],并介绍釆血的目的、用途根本依据及釆血后按压釆血部位3~5分钟,预防釆血后出现皮下血肿,耐心解答体检者提出的疑问,使其对釆血有大致了解,抽取用于化验的少量血液不会影响其健康,消除其恐惧及顾虑心理,使体检者对护士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减轻疼痛敏感度。观察两组恐惧所致的疼痛程度和晕厥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6],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分级

根据描述式疼痛评估法:将疼痛分为0~5级,共6个级别,分别代表没有疼痛、轻度、中度、重度、非常严重和无法忍受的疼痛。

2.2 干预前后两组体检者静脉釆血中疼痛程度比较,见表1。

2.3 干预前后两组体检者晕厥率的比较,干预组晕厥0例,晕厥率为0%;对照组晕厥14例,晕厥率为0.011%;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

3 心理干预措施的实施

3.1 注重人文关怀

我们为体检者体检过程中,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把体检者的需要放在首位,为体检者的利益保驾护航[2]。护士应仪表端庄,语气温和,和蔼的态度,热情接待体检者,进行情感式沟通[ 1 ],向体检者表达护士的亲切、友好和关心,表现出对体检者的尊重、安慰和鼓励,护士平时应重视心理学知识以及人际关系学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观察、判断和实践运用能力,从而取得体检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友谊,便于准确评估体检者的心理问题并分析其诱因。

3.2 心理疏导

在静脉釆血过程中,绝大多数存在着紧张恐惧的心理,由于个人经历、职业、家庭、疼痛耐受力等不一样,对静脉釆血的理解和感觉也有所不同,初次釆血者更容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体检者主要表现出精神紧张,主诉疼痛,恐惧,不配合护士的操作。护士次适应耐心倾听体检者主诉,了解其紧张恐惧的原因,给予正确恰当的解释说明,使其获得安全感,从而消除其紧张情绪,配合护士进行操作。对于高度紧张的人员、过去曾有过晕针、晕血史的人员,护士应主动倾听,热情关注其心理需求,鼓励其表达内心感受及情绪,使其感受被重视。同时给予安慰,保证等心理暗示,结合正确的釆血姿势,帮助其顺利完成釆血操作。

3.3 纠正认知不当

我们通过有效的沟通,了解体检者恐惧担心的问题,多数是因为担心多次釆血会影响身体健康或对护士的技术水平持怀疑态度,护士应给予耐心的解释,态度温和热情,切忌表现为不耐烦、生硬,耐心向其解释有关静脉釆血方面的相关知识,告知体检釆血只需几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告知其釆血时有轻微疼痛,但就一下可以忍受,让其做好心理准备。同时放松心情可以减轻釆血时的疼痛。也可使用示范法,让其观看护士娴熟的技术操作,听取其他体检者的感受,让其挑选护士,任选血管等,取得信赖,消除其顾忌心理。

3.4 淡化紧张情绪

帮助体检者取舒适体位,闭上双眼或头偏向一侧避免观看釆血过程、扎止血带,穿刺时与其谈论其感兴趣的话题,有意识地分散其注意力,使不适感减轻或消失。

3.5 安慰鼓励并情感支持

体检者主诉疼痛时,护士应持理解、尊重的态度对待,并嘱其深呼吸、放松心情、采用幽默法、分心法等帮助其进行调节。

同时操作应轻、准、稳、熟练以减轻釆血造成的疼痛。

4 结论

以往研究认为,体检者在接受静脉釆血时自觉疼痛的相关因素有环境因素、操作时的刺激程度、釆血的体位、性别、年龄、体质、心理因素,在接受静脉釆血时,如果体检者情绪过度紧张、恐惧,会反射性地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导致短暂的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下降、脑部血流量急剧减少及脑供血不足,从而发生一系列临床症状。静脉釆血引起的疼痛,除了与体检者客观因素、主观情绪及认识等复杂的心理生理活動有关以外,与护士的服务态度、操作技能也有很大关系,护士态度冷淡、操作动作不轻柔等原因都会导致体检者处于极度紧张状态,而加重对疼痛的敏感度。分散其注意力作为一种减轻疼痛方式,并具有无痛苦、无不良反应、使用简单、方便,是每位护士均可以单独使用的减轻疼痛的护理措施,本文干预组3700例体验者通过护士心理护理干预,体检者自觉疼痛的敏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护士在釆血时态度和蔼、适度与其交谈,分散其对釆血恐惧的注意力,可有效地降低体检者的疼痛敏感度。因此,护士在釆血过程中,心理护理干预可使体检者摆脱不良因素的干扰,从而使预防做到生理、心理上的统一,从而有效提高体检者对疼痛的耐受力,降低其疼痛敏感度,以最佳心态接受釆血检查[4]。

参考文献

[1] 徐春华.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采血负情绪反应病人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2,5,(21)1.

[2] 蒋莹.对静脉采血不良反应行为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1,10(20):5.

[3]罗云睿,刘新凤.护理干预对体检者采血后皮下血肿的影响[J].现代护理,2014,4(7):12.

上一篇:建筑工程监理控制论文下一篇:营销人问营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