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客源(共3篇)
韩国客源 篇1
涉外疗养服务贸易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及人力再生产的一种重要手段,而疗养保健客源市场是涉外疗养保健服务贸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韩国经济发达,人均可支配收入远高于我国,但是其特定的人口结构状况及医疗保健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客观上决定了韩国对疗养保健服务存在较强的需求,为我国孕育了巨大的、有待开拓的涉外医疗保健客源市场。
一、人口结构与疗养保健服务需求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根据韩国统计厅发布的《未来人口趋势》,2000年,韩国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已达322万人,占韩国总人口(4700万人)的7.0%,根据联合国对老龄化国家或地区的定义(高龄化社会aging society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7%~14%的社会;高龄社会aged society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4%~20%的社会;超高龄社会super-aged society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4%~20%的社会)韩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韩国老龄人口将会继续增加,至2018年,韩国老龄人口将达到707万人,占总人口(4934万人)的14.3%,从而韩国将进入高龄化社会;预计到2026年韩国老龄人口将达到1021万人,占总人口(4903万人)的20.8%,从而韩国将进入超高龄化社会。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韩国统计厅,《未来人口趋势》,2006.
分析历年来韩国老龄人口数量的变化及老龄人口所占比例,可以发现韩国老龄人口绝对数增加迅速,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也有明显提高,老龄化发展速度非常快。1990年,韩国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达到429万人,占总人口的5.1%。2000年,韩国老龄人口已突破7%,进入高龄化社会,也就是说,韩国只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据韩国统计厅发布的《未来人口趋势》预测2018年,韩国老龄人口将达到707万人,突破14%进入高龄化社会,平均每7个韩国人中就有一位是65岁及以上的老人。2050年预计韩国6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达到1616万人,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将由2010年的11.0%增长为38.2%,这意味着每2.5个韩国人中就有一位老人,这将给韩国年轻人及社会带来巨大压力。
(二)韩国老龄人抚养比与老龄化指数
抚养比越大,表明劳动力人均承担的抚养人数就越多,即意味着劳动力的抚养负担就越严重。老龄人口抚养比则相对更为直接度量了劳动力的养老负担。人口老龄化的结果将直接导致老龄人口抚养比的不断提高,因此老龄人口抚养比是老龄化社会中关注的重点。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与生产可能人口(15~64岁)的比值是老龄人抚养比,2010年,韩国老龄人抚养比为0.15,比10年前(2000年)的0.1增加了0.05,这意味着1名生产可能人口要抚养0.15名老人,也就是说抚养1名老龄人需要6.6名生产可能人口,预计韩国老龄人口抚养比在此后的30年内会急速增加。
老龄化指数又称老少比,是指老龄人口数(65岁及以上)占幼年(0~14岁)人口数的比例,反映人口老龄化的程度。2010年,韩国老龄化指数为0.68,比10年前(2000年)的34.3增加了33.4。由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预计2016年韩国老龄化指数达到1.01,届时,老龄人人口将超过幼年人口。韩国历年老龄人口抚养比及老龄化指数详细情况如图1所示。
资料来源:韩国统计厅,《未来人口趋势》,2006.
图1更清晰地体现出韩国从1990年到2011年老龄化指数逐步快速上升,同时老龄人抚养比也在逐步升高。在未来的30年,韩国老龄化指数比前一阶段上升更快,2030年韩国老龄化指数将达到2.7,也就是说1名0~14岁少年会对应2.7名老龄人。此时的老龄人抚养比将达到0.38,意味着1名韩国生产可能人口将抚养0.38名老龄人。
(三)韩国老龄人口健康状况
自1975年工业化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达,韩国老龄人平均预期寿命有了很大的提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健康寿命”(即从平均寿命中除去疾病或者负伤而受痛苦的期间以外维持健康的生命期间)的新统计,预计韩国人口平均寿命将从2005~2010年的79.1岁提高到2025~2030年的82.7岁、2045~2050年的85.7岁。其中男性平均寿命提高6.9岁,女性平均寿命提高6.2岁。随着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人们关注的不再只是“长命”,而更多地关注“如何健康地活着”。具体情况如下表2所示。
(单位:岁)
资料来源:UN,《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4 Revision》,2005,统计机关《未来人口特别趋势》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2002年统计,韩国人口的健康寿命是67.8岁,其中男性65岁,女性71岁,女性比男性高6岁。根据2005年在韩国国民健康营养调查发表的健康寿命,则增加为68.6岁,其中男性67.5岁,女性以69.6岁,女性比男性高两岁。与2005年预期寿命(2005年预期寿命男性75.14岁,女性81.89岁)比较,韩国人大约有十年左右时间生活在疾病痛苦和折磨中,即韩国老龄人需要经历约十年左右的不健康期。
观察韩国老龄人的慢性病患病率顺序可以得知高血压、关节炎、胃炎、糖尿病在是韩国老龄人多发的慢性病。与中国类似,韩国饮食口味也比较重,使用较多盐和味精,摄取大量的纳,在体内过剩积累,引起血压上升,高血压发生率高。关节炎是老龄人常见病,是造成老龄人群丧失劳动能力和活动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病率在韩国列第5位。韩国老龄人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高的主因是:在公司努力工作40~50年,退休之后精神还是处于紧张状态,活动量减少了而饮食却没减少,甚至还增加饮酒的次数。
(四)死亡原因
65岁及以上老龄人的死亡原因依次为癌症、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2008年65岁及以上老龄人死亡原因中排列第一位的是癌症(恶性新生物)造成10万人中885.5人死亡;其他原因及造成的死亡人数依次为脑血管疾病,造成10万人中460.3人死亡;心脏疾病,333.5人死亡;糖尿病,158.0人死亡,慢性下呼吸道疾病,168.5人死亡。与1998年相比较,癌症(恶性新生物)导致的死亡大幅度上升,而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下降很多。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资料来源:韩国统计厅(http://kostat.go.kr),《死亡原因统计》,2009.12,
二、医疗保健与疗养保健服务需求
(一)老龄人医疗保健体系
目前,韩国老龄人保健医疗资源的水平还不是很高,为改善这种状况,政府在扩大全体老龄人医疗保健资源上进行努力。把扩大公共医疗计划的主要目标放在改善老年保健医疗体系上,支持由民间支援设立的老龄人专门医院,政府对老龄人专门医院等民间老龄人福利设施提供支援融资服务。在大学医院或综合医院设置老龄人病房成为支援加强老龄人医疗服务的公共性方案之一,特别是对各市、道别建立收治痴呆病患的专门医院及专门疗养设施提供支援,对中小城市所在的中小医院中转变为痴呆和中风医院的所需费用提供必要支援。
老龄人医疗主要针对很多慢性病和康复治疗的病人,有长期性疗养住院的特性,这对医院的收益是不利的,政府给予政策性支援:对经营管理老龄人专门的医疗服务建立相应的医疗报酬制度,对于家庭护理的老龄人,根据老龄人的护理情况对家庭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对于手术等急性治疗以后承担恢复、疗养及末期病人临终关怀的医院,在医疗报酬中可以反映照顾及疗养治疗的费用等。公共医疗保健服务的扩大就需要改善利用公共医疗保健体系,发展造访保健等的社区服务,建立长期疗养服务体系以便更好地和急救医疗体系相适应,改善对老龄人医疗保健服务的便捷性。设立更多公共保健机关的保健站来开展保健事业,保健站开展的保健事业要渐次扩大对低收入层老龄人的服务,政府要确保对这部分老龄人保健服务的预算支持,通过社区保健站对这部分老龄人积极地施行免费诊疗、诊察、预防接种等老龄人的保健服务。
(二)老龄人医疗保健
2003年,使用健康保险和医疗的65岁及以上老龄人人口达到四百万人,占整体使用者的8.1%。使用健康保险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所占比例持续上升,从使用次数上看,与1992年相比,2003年增加了43%;从费用支出上看,老龄人保险费用支出增加了190%,老龄人医疗费用支出增加了140%。
慢性衰退性疾病老龄人的增加、独居老龄人及老龄人独居时代的增加、“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反映出保健医疗服务的提供对于在家老龄人的重要性。依据2004年的韩国标本调查,90.9%的65岁及以上老龄人患有一种以上的慢性疾病,36%的老龄人在日常活动、认知能力及行动中有一种以上存在困难。对于家庭看护服务的认知度高达49.3%~64.2%,从家庭看护服务使用者的年龄层来看,60.3%是6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这些老龄人中81.3%以死亡的方式终结服务,所以家庭看护主要是为临终的晚期患者提供服务。目前,制度上家居保健医疗服务的供给体系是医院为中心的家庭看护事业和保健所的访问保健事业。
2003年末,每10万人口中,登记的医生有114.7人,牙科医生有42.7人,中医有30.4人。从增长率角度来看,中医的增长率最高,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由老龄人患者的慢性疾病增加导致的。
能称得上老龄人专业医疗机关的有疗养医院、老龄人专业医院和痴呆疗养医院,截至2004年末民间疗养医院(包括私立老龄人专业医院)有101个,公立老龄人专业医院(包括市道痴呆医院)有16家。截至2003年末,医院床位有305 287个,其中一般床位占94%,疗养医院的床位仅有8355个,约占0.2%。
2005年老龄人福利相关预算达3301亿韩元,占政府总预算的0.25%,占保健福利部一般会计预算的3.82%。随着韩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特定医疗人力、特定医疗机关都在不断增加,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完善长期疗养服务相关联的医疗部分的基本建设。
三、生存环境与疗养保健服务需求
(一)韩国交通事故现状
韩国交通事故发生的件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都处于减少的趋势。2007年交通事故发生的件数为211 700件,比2006年(213 700)减少1.0%,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分别减少2.5%和1.3%。每10万中,2007年的死亡人数为12.7人,比2006年(13.0人)减少0.3人,每10万人中,受伤人数为693.2人,比2006年(701.5人)减少8.3人。与1997年相比较,交通事故发上件数减少14.1%,死亡人数减少46.9%,受伤人数减少2.1%。
(二)犯罪发生件数
由于贫富差距过大,流动人口众多,多年来,韩国的犯罪案率持续增加。2007年总犯罪发生件数为1 966 000件,比2006年增加7.5%,特别法范围内有1 121 000件,比2006年增加12.0%。2007年刑法中主要犯罪发生件数为420 000件,比2006年(350 000件)增加19.4%,从犯罪种类上来看,盗窃、杀人、强奸、暴力伤害分别增加11.4%、5.6%、0.4%、32.7%,强盗减少4.6%。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资料来源:大检察厅《犯罪分析》,各年度
从表6可以看出,韩国盗窃、杀人、强奸、暴力及伤害的发生率都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且发生率持续增长。上述犯罪行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指向无抵抗能力的老龄人和残疾人,因此韩国老龄人所面临的社会治安问题令人担忧。
(三)家庭环境
韩国男性老龄人口的生活费用主要来源于自己和配偶的工资收入,女性老龄人口的生活费用中从子女获得的支援所占比例更高些。
从2005年关于“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的生活费用的来源”回答的结果来看,男性老龄人口的生活费用来源于自己或配偶工资的占36.7%,女性从子女获得的支援占50.79%,由此可以判断男性和女性老龄人的生活费用来源存在差异。
从表4可以看出,老龄人口经济方面的自立度是非常低的,主要依赖家人支援来解决此问题。
四、市场潜力与发展前景分析
号称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经济发达,人均可支配收入远高于我国和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带来大气和环境污染,高消费的物价指数逐年升高;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给韩国政府和众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压力与家庭负担。上述状况,为我国开展对韩疗养保健服务孕育了巨大的客源市场。
资料来源:《韩国人口居住—人口居住总调查综合分析报告》,2008,11,统计开发院社会统计室
由于受社会制度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同台湾一样,韩国老龄人口和残疾人口出境从事医疗保健服务消费受到本国政府的限制,今后,随着中韩两国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通过两国政府高层的不断协商、沟通,韩国有望成为我国继港、澳、台之后的我国又一重要的境外疗养保健客源市场。
摘要:疗养保健客源市场是发展涉外疗养保健服务贸易的关键所在。早在2000年韩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趋势持续进一步加剧。利用韩国统计厅公布的资料,从韩国的人口结构、医疗保健、社会环境、社会福利分析入手,深入研究韩国疗养保健客源市场,发现韩国特定的人口结构状况及医疗保健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可为我国开发韩国老龄人口疗养保健市场提供可能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养保健,服务贸易,客源市场
参考文献
[1]高恩爱.中韩老龄人口健康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经济学院,2008.5.
[2]韩国社会统计局社会福利统计课,韩国统计厅.2009老龄统计,2009.9:11-19.
[3]韩国保健福利部、疾病管理本部,韩国统计厅.国民健康.营养调查,2005:10-15.
[4]统计厅人口动向科,韩国统计厅.老龄人死亡原因分析结果,2005.79:-15.
[5]统计开发院社会统计室,韩国统计厅.韩国人口居住—人口居住总调查综合分析报告,2008.11:21-27.
[6]朴宗连,姜琳玉.韩国老人医疗保障体系的改善方案,国民健康保险公社,2005,10:243-258.
韩国客源 篇2
桂林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 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 为适应国家加快桂林的旅游开发、带动西部地区脱贫致富的战略需求, 2010年, 桂林被中国国务院确定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 然而, 近年的统计数字表明, 桂林市区客源国入境游客的人数却呈逐年减少趋势, 其中减少最为明显的是韩国客源, 而韩国曾经一度是桂林最大的客源国, 因此, 考察桂林韩国客源减少的原因、探究新时期背景下的桂林韩国客源市场营销策略, 对于促进桂林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就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从近年研究成果看, 关于桂林国际旅游的研究不少, 亢岫 (2007) 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阐释了客源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入境游客的重要因素, 指出了距离的远近程度、旅游对象国的文化认同度也是入境旅游的影响因素[1];张燕 (2007) 揭示了桂林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的变化规律, 指出桂林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变化主要与国际政治局势、经济环境有关[2];梁旺兵 (2010) 通过调查外国游客对桂林旅游环境的感知与评价, 探讨了旅游要素对提升桂林国际旅游业的重要性[3]。先行研究成果为研究桂林国际客源市场营销提供了重要参考, 但却鲜有从文化视角下针对桂林韩国客源市场策略的研究, 所以, 在新形势和新情况下研究桂林韩国客源市场营销策略就显得十分必要。
2 桂林韩国客源市场分布及韩国客源的变化趋势
90年代, 日本和韩国一直保持着桂林最高入境旅游人数的记录, 1990~1996年及1997-2003年期间, 日本游客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9.4%和0.3%, 韩国游客的年均增长率也呈加速增长态势, 稳定在20%~50%, 日本和韩国一度成为桂林的最主要客源国 (张燕, 2007:166) , 然而, 从近十年的统计数字看 (如图1) , 桂林的主要客源国游客数量呈整体减少趋势, 首先, 美国入境游客的数量从2001年的45, 136人减少至2010年的34, 056人, 日本入境游客的数量则由2001年的78, 356人降至2010年的39, 615人, 而韩国客源数量出现大幅下滑态势, 从2002年的100, 870人锐减至2010年的25, 909人, 入境游客人数排名也由2002年的第一位下滑至2009年的第五位。因此, 立足桂林实际情况, 考察韩国客源日益减少的原因, 对于促进桂林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数据来源:桂林经济社会统计年鉴 (2002-2011) 注:2001年韩国游客数据缺失。
3 基于旅游六要素的韩国游客问卷调查
3.1 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所用语言为韩语, 受调查者为来桂林旅游的韩国旅游团, 调查问卷共分八个问项, 第一问项为旅客年龄选择项:a, 1~20岁b, 20~40岁c, 40~60岁d, 60岁以上;第二问项为来桂林旅游的决定因素选项:a, 旅行社广告b, 朋友推荐或介绍c, 网络信息d, 其它;第三部分到第八部分分别为桂林餐饮环境、桂林住宿环境、桂林交通环境、桂林导游服务、桂林购物环境和桂林娱乐环境调查, 从第二到第八部分, 每部分分为两个调查项, 第一项是满意度选择项:a, 不满意b, 基本满意c, 满意d, 很满意;第二项为填写项:在该项中如果您有不满意, 最不满意的是____。
3.2 调查数据回收
笔者向韩国旅游团发放调查问卷, 按不同的接待时期和不同的旅游团体以及旅游团的实际人数分三次派发, 分发时期分别为2011年5月和2012年10月, 分发地点均在桂林市叠彩山景区, 共发放调查问卷63份, 回收60份, 回收率为95.2%, 扣除2份回答不完整的问卷, 最终取得有效答卷58份, 有效率为92%。
3.3 问卷分析
3.3.1 人口年龄特征
游客的人口特征是影响旅游需求水平和旅游消费系数的重要因素, 外国旅游的人口年龄特征是桂林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从受调查的人口年龄结构看, 韩国游客年龄大部分集中在40-60岁之间 (如图2) , 有27人, 占46%, 也就是说中老年游客是韩国游客来桂林旅游的主体;其次为20-40岁的中青年, 有14人, 占24%;再次为1~20岁之间的青少年, 有12人, 占21%, 最后为60岁以上的老人, 有5人, 占9%。
由图2可知, 旅桂韩国游客中, 中老年人群居多, 表明在韩国, 4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群体休闲时间较多, 而根据休闲时间和收入水平呈反向关系的说法 (张力生, 2010:96) , 虽然韩国在桂林客源国游客中所占比重较大, 但旅游消费能力未必会很高;而休闲时间较少消费能力较高的中青年韩国游客却在韩国入境游客中占据少数。
3.3.2 来桂林旅游的决定因素
在现代社会, 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 调查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的决定因素有利于有的放矢, 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在受调查的58名韩国游客中, 如表1, 选择“旅行社”的人数为18人, 占31%;选择“朋友推荐或介绍”的为23人, 占31%;选择“网络”的有12人, 占20.6%;选择“其它”的有5人, 占8.6%;可以发现, 尽管韩国的网络产业非常发达, 但大部分韩国游客倾向于选择朋友推荐或介绍而决定旅游目的地, 其次是旅行社, 选择网络的只占第三位, 这说明韩国游客很注重别人的说法, 喜欢集体活动, 因此, 加强韩国游客对桂林旅游的文化认同非常重要。
(单位:人)
3.3.3 对桂林旅游六要素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 (图3) , 对于桂林的餐饮、住宿、交通、导游服务、购物及娱乐环境, 多数韩国游客对于桂林的评价呈现两极趋势, 即对餐饮、住宿和交通环境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而对于导游服务、购物和娱乐环境相对较高。如果将“不满意”和“基本满意”两项作为不满意, 而“满意”和“很满意”作为满意, 通过数值分析, 韩国游客对于桂林的餐饮、住宿、交通、导游服务、购物及娱乐环境满意率分别为:18.9%、32.7%、29.3%、56.8%、60.3%、55.1%, 说明了韩国游客对于桂林的整体满意率不高, 特别是在餐饮、住宿、交通环境上。
在文字填写部分, 针对餐饮环境, 23人提到“油腻”, 8人提到“过咸”;针对住宿环境, 有17人提到“缺乏亲切感”, 8人提到“设施陈旧, 有异味”;针对交通环境, 22人提到“无次序”, 9人提到“延时”;针对导游服务环境, 12人提到“不必要购物”;6人提到“景点标牌的韩文标识有误”, 针对购物环境, 12人提到“无次序兜售”;针对娱乐环境, 13人提到“娱乐设施陈旧”, 6人提到“娱乐形式单一, 缺乏体验”。
4 桂林韩国客源市场营销策略
旅游不仅仅涉及到旅游资源, 旅游更具有综合性, 即旅游活动会涉及到食、住、行、游、购、娱, 也就是旅游六要素。对于旅游者即旅游主体来说, 旅游活动更是一种身心的旅游体验, 这种体验集中反映在对旅游六要素的满意程度上, 如果满意度低则会阻碍旅游活动, 反之则促进旅游活动。同时, 旅游又是一个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是影响其旅游资源建设及旅游六要素的重要因素, 也是旅游者感知异地旅游环境、影响其旅游活动的基础[5]。从这种意义上来说, 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的接触, 新的文化接触会让人产生“新奇感”, “愉悦舒适感”抑或是“不适感”, “不适感”来源于对另一种文化产生了非认同性 (参考图4) , 可见, 加入客源国文化元素、提高客源国游客的文化认同度, 对于吸引客源国游客发展国际旅游非常重要。。
从这一层面上来说, 近十年来桂林市区接待韩国游客数量的减少, 跟韩国游客对桂林的认同满意度偏低不无关系。也就是说韩国游客对桂林缺乏文化认同, 因此, 营造保持桂林风格又能顾及韩国文化特征的旅游环境对于桂林韩国客源市场的扩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在桂林特色中创新性地加入韩国文化的元素, 构建具备多元文化特征的韩国客源市场营销模式, 才能更大限度地扩大桂林对韩国客源的影响力, 吸引更多的韩国游客到桂林旅游。
4.1 营造“泡菜”气氛的桂林式餐饮环境
游客用餐就有视频享受和精神享受两个方面的需求[6], 适合游客口味的菜肴和优质的餐饮服务可以使游客得到生理、心理的满足。韩国人喜清淡、忌油腻, 味觉以辣为主, 菜肴以炖煮和烤、煎制为主, 基本上不做炒菜。[7]饭菜种类较多, 但大都是少量而精致。他们喜欢吃面条、牛肉、鸡肉和狗肉, 不喜欢吃馒头、羊肉、鸭肉和鹅肉。做菜时喜欢放些鱼肉、鱼虾酱等调料, 并将白萝卜、洋葱和生菜作为吃肉菜的佐料。汤也是用餐时必不可少的部分, 它通常用蔬菜、山菜、肉类、大酱、咸盐、味素等各种原料烹调而成。另外, 还有就是韩国人每顿饭都离不了的“泡菜”, “泡菜”由大白菜腌制后放些辣椒面而成, 清脆爽口又带辣味, 营养价值及其丰富, [8]按照韩国的说法, “没有泡菜就没有韩国人”, 由此, 泡菜文化对于韩国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桂林饮食种类繁多, 但大都以油腻和咸辣为主, 而作为桂林名菜的“烧鹅”和“烧鸭”颇是油腻, 且“薰”味很浓, 这正是韩国游客反感的, 在笔者调查的旅游团中, 就有很多人表示“不想再吃这些油腻的”, 而更好的选择是在在保持桂林饮食特色的基础上, 加入韩国的饮食文化元素, 比如“泡菜”、“虾酱”之类佐料就能增加韩国游客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新奇感, 从而增强了桂林旅游对它们的吸引力。
4.2 留出韩国游客“盘腿而坐”空间的住宿环境
住宿环境是游客休息住宿的场所, 也是游客进行社交、商务等活动的主要地点, 因此, 游客对客房服务有很高的要求, 对于韩国游客来说, 营造出适合韩国游客的住宿环境至关重要。现代韩国的大多数人在家里仍然保持这“席地而坐”的习惯 (李程梅, 2007:338) ;虽然现在的韩国越来越多的使用床, 但普通韩国人仍然保持着席地而睡的习惯, 特别是有朋友聚在一起的时候更是习惯围坐在地上交谈。
在桂林, 韩国游客下榻的住宿场所大都存在装饰暗淡、陈旧、缺乏人性化管理的问题, 大多客房的布局千篇一律, 没有特色, 更没有适合韩国人居住和休息的“盘腿而坐”的空间。这无疑降低了韩国客源的满意度, 而如果能够充分考虑到韩国的居住习惯和文化, 在保持桂林居住特色的基础上, 为韩国游客的住宿空间加入韩国的居住元素, 给他们身在“异乡的家”的文化认同感觉, 则会提高韩国游客对桂林文化的“新奇感”和认同感, 从而提高桂林旅游对韩国客源的吸引力。
4.3 塑造文明新风、构建“谦让、有礼”的安全交通环境
游客对交通环境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对安全的需求, 安全的交通来自有序的环境。韩国人让保持着“谦让、有礼”的礼节文化, 无论是排队候车车站、排队购物, 还是行车。韩国的这种交通文化, 不仅仅是因为完善的交通法规, 更重要是是因为他们这种“谦让、有礼”的行事习惯和文化。同时, 韩国人在“利他”意识下很少“延时、误点”现象。
然而, 桂林交通就给人一种秩序混乱的感觉, 交通工具混杂、乱拉客、乱宰客等不文明现象非常普遍, 当然, 这种状况在全国也较为普遍, 所以国人也司空见惯, 然而, 对于韩国游客来说, 他们“谦让、有礼”的文化意识使他们很难对桂林交通产生“文化认同”, 更多的是厌倦。因此, 塑造文明新风、构建“谦让、有礼”的安全交通环境也必将桂林国际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一项长期而又重要的任务。
4.4 构建细心服务的导游环境
良好的导游服务环境能够加深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印象, 从而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对于韩国游客来说, 更希望有韩语导游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 而目前桂林的韩语导游素质参差不齐, 带领韩国游客进专门场所强制购物等现象仍旧普遍。另外景点标识的韩文误译现象严重, 比如“象鼻山”的标识就反被译成“大象的鼻子”让韩国游客费解, 景点文字标识翻译错误是一种不负责的心态或处事态度所致, 这种缺乏严谨的态度是与韩国最求细腻和细致的文化特征相冲突的, 因此, 营造细心服务的导游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4.5 创造“守规矩”的购物环境
良好的购物环境会带给游客美好的回忆, 游客在异国他乡见到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往往会产生购物需求。韩国物价较高, 生活成本也较高, 而桂林物价水平相对较低, 商品较为廉价, 因此, 来自韩国的游客来到桂林多数有购物需求。
桂林旅游商品种类繁多, 基本上能够满足韩国游客的购物需求, 然而韩国游客所到之处, 满街“兜售”、漫天要价、强制购物等现象十分严重, 这种现象跟韩国“守规矩”的家庭文化特征格格不入, 必然使韩国游客产生厌烦心理。因此, 要想让韩国游客获得文化认同, 让他们更满意于桂林的购物环境, 除加强市场监管和建设外, 更重要的是建设一种“守规矩”的购物环境。
4.6 加强“体验式well-being”休闲生态旅游建设
娱乐是旅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它贯穿旅游活动的始终, 是旅游者的需求之一。韩国的生活节奏很快, 工作压力很大, 相对于传统的“KTV”等娱乐设施, 人们更愿意选择生态和绿色旅游, 让自己自由自在享受自然, 也就是流行“well-being”休闲文化[9], 但由于韩国国内消费成本较高, 加上地域狭小, 韩国游客更愿意出境选择“well-being山水游”。
另外, 桂林具备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山水”资源, 然而, 桂林的旅游娱乐环境还仅停留在形式上, 一些民族活动更多的是让游客围观;而对于韩国游客喜爱的“体验式well-being”娱乐更是少之甚少, 因此, 借助优越的自然环境, 适度开发一些让游客亲身参与的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则是桂林改善娱乐环境的重要课题。
5 总结
桂林作为中国重要的风景旅游胜地, 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然而, 近年的发展趋势表明, 桂林市区主要客源国游客的接待数量都呈逐步减少趋势, 而曾经一直作为桂林最主要客源国之一的韩国, 游客数量大幅减少。通过调查发现, 韩国游客对桂林旅游环境的满意度普遍较低, 尤其是对桂林餐饮、住宿、交通环境的评价较低。在桂林特色中创新性地加入韩国文化的元素, 创建多元文化特征的韩国客源市场营销模式, 才是吸引韩国客源的有效策略, 为此就需要做到:一, 营造“泡菜”气氛的桂林式餐饮环境;二, 留出韩国游客“盘腿而坐”空间的住宿环境;三, 塑造文明新风、构建“谦让、有礼”的安全交通环境;四, 构建细心服务的导游环境;五, 创造“守规矩”的购物环境;六, 加强“体验式well-being”休闲生态旅游建设。
参考文献
[1]亢岫.影响来华旅游客源国因素的多元统计分析[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2007 (4) :344-347.
[2]张燕.桂林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演变规律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2) :165-168.
[3]梁旺兵.外国游客对桂林旅游环境的感知与评价[J].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2) :319-322.
[4]桂林市统计局, 桂林经济社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2011.
[5]张力生, 等.旅游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35.
[6]马继兴, 等.旅游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299.
[7]李程梅, 等.韩国社会与文化[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7:334.
[8]Mi hua, Li.Korean culture for foreigner[M].Seoul:bakyizeng, 2010:35-37.
韩国客源 篇3
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 来华旅游人数高速增长。2003年, 韩国来华游客达到156.1万人次, 在韩国出境游目的地前4名中超过日本、泰国、美国居第一位。随后又连续两年大幅度增长, 其中2004年来华游客达233.4万人次, 占出境总人数的26.5%, 净增近80万人次;2005年达到354.53万人次, 同比增长51.9%, 净增121.13万人次。来华游市场继续压倒日本, 在前4大出境游市场中居第一位。在韩国出境游客当中每三、四位就有一位是去中国的。这样的旅游市场扩张速度和旅游目的地集中度在世界旅游市场的发展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1989年, 黑龙江省开始对韩国旅游市场进行统计, 当年黑龙江省共接待韩国游客165人次, 占外国人比例的1.25%。1996年开始, 来黑龙江省旅游考察的韩国游客超过1万人, 韩国入境旅游步入快速发展期。由于受到1998
资料来源:根据1996-2007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整理年金融危机和2003年“非典“的影响, 韩国游客有所下降 (见上图) , 呈现负增长的态势, 其余年份都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2004年黑龙江省共接待韩国入境旅游者19870人次, 占外国人比例的2.87%, 为第三大旅游客源
二、影响韩国游客来黑龙江旅游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一) 有利因素
1. 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韩国本国土地面积狭小, 70%的国土是山地, 缺少复杂的地貌和热带风光, 文化也比较单一, 因此更多的韩国人愿意到国外去旅游。黑龙江省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品种齐全, 分布广泛, 特色鲜明。其中, 冰雪、森林、湿地等资源堪称中国之最, 资源的丰度、品位、空间等特征在国内均属一流。黑龙江、乌苏里江两条大界江, 长达2300多公里, 沿江而行, 既可以饱览沿岸秀美景色, 又可以欣赏异国风情, 在全国边境省区独一无二。对韩国游客, 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2. 历史渊源。
黑龙江省同韩国的旅游合作具有一定的历史基础。尤其是省会城市哈尔滨在近代历史上与韩国义士有着密切的联系。哈尔滨是安重根事件的发生地, 1909年10月26日上午, 韩国义兵参谋中将安重根在哈尔滨火车站击毙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元凶伊藤博文, 这在中韩抗日斗争史上是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的一次历史事件。如今, 韩国人民提到哈尔滨自然就会联想到安重根义士, 想到安重根义士同样会联想到哈尔滨, 想到黑龙江。另外, 在哈尔滨的阿城区、宾县、双城市等地区的抗日活动中也有为数较多的韩国人参加了战斗。
3. 亲缘优势。
截至2004年, 黑龙江省有朝鲜族居民388458人, 朝鲜民族乡镇20个;还有朝鲜小学、朝鲜中学和民族中专等。朝鲜族居民主要居住在哈尔滨、牡丹江、五常、东宁等地。多年来, 黑龙江省的朝鲜族利用语言和风俗习惯相同的优势, 为黑龙江省与韩国的经贸、旅游合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中许多朝鲜族原籍在韩国, 并与韩国企业界人士有着亲戚、同乡、同学等关系, 在长期的中韩交往中, 他们充当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4. 经济贸易及旅游合作交流。
黑龙江省是在中韩建交之后, 第一个赴韩国招商引资的省级代表团。1995年11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韩国富川市;1996年9月, 黑龙江省—韩国忠清北道;1998年4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韩国高阳市分别结成了友好省市。黑龙江省与韩国人民的友谊十分深厚, 这是黑龙江省全方位利用韩国投资的不可多得的宝贵条件。牡丹江市于2005年、2008年两次赴韩召开旅游推介会, 促进了与韩国的沟通和跨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007年12月, 省旅游局局长薄喜如亲自随黑龙江省代表团赴韩推进对韩旅游合作战略升级, 加大与韩国的旅游合作力度, 拓展合作领域。到2009年10月, 第四届“韩国周”活动的举办, 更是集中了韩国国内重要的经贸单位来哈尔滨进行投资、考察等合作, 同时也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商机。
(二) 不利因素
在韩国旅华市场迅速扩大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问题:据2004年在北京、上海、西安、广州、昆明和桂林6大热点旅游城市对646名韩国游客进行的抽样调查, 韩国游客对我国旅游环境满意度最低的是邮电、通讯和交通, 其次是购物。韩国游客在黑龙江省旅游过程中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例如, 在多数旅游景点、饭店和交通指示图上缺少韩语导游图或介绍。韩国人讲究卫生, 一些景区环境、交通环境、餐饮环境, 与韩国游客的要求相差甚远。另外, 个别已推出的旅游产品老化, 而适合于散客的旅游产品相对缺乏。
三、开发韩国旅游客源市场的对策
(一) 加大促销力度, 扩大市场占有率
近年来, 黑龙江省在对韩国旅游客源市场的促销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 但力度远远不够。首先, 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 进一步强化对韩国客源市场的促销。“走出去”就是说省旅游部门除应积极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对韩旅华市场的整体促销外, 还应积极组团或派员到韩国或利用韩国代理商进行促销, 在条件成熟时还可以在韩国一些大城市设立旅游咨询服务机构, 直接为韩国游客来黑龙江省旅游提供服务, “请进来”就是要定期或不定期邀请韩国旅游部门来黑龙江省参观、考察和洽谈, 采取优惠政策吸引韩国旅游部门来黑龙江省设立办事处, 以加深韩国人对黑龙江省的了解, 并为韩国人来黑龙江省旅游提供服务。其次, 加强网络营销。黑龙江省要加强网络营销以开拓韩国市场, 建立官方旅游网站, 并用韩语提供旅游资讯, 还要建立和完善目的地营销系统, 充分发挥网上旅游的作用。要加强与国家旅游局网站以及国内外知名旅游网站如携程旅游网、艺龙旅游网等的联系, 借助这些网站宣传黑龙江。
(二) 培养专业人才, 提高管理水平
随着韩国来黑龙江省游客的大量增加, 对韩语翻译和导游的需求增加。因此, 培养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的韩语导游队伍成为开发韩国客源市场的一个关键。为此, 应加强对现有韩语翻译和导游人员的业务培训与职业道德教育, 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同时, 要加快对韩语翻译和导游的培养力度, 培养既懂韩语又懂旅游的翻译和导游人员, 并使其尽快上岗。要充分利用黑龙江省朝鲜族这一重要资源, 通过导游人员考试、继续教育等途径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服务意识, 使其成为韩语导游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三)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旅游环境
黑龙江省应该在主要景区景点建立符合韩国游客生活习惯的设施和服务, 如在标识系统和咨询系统中增加韩语等。应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 完善旅游地的软硬件设施。黑龙江省与韩国应根据旅游客源市场发展的需要, 积极争取增加国际、国内空中航线;搞好景区 (点) 的道路建设, 提高各个旅游景点的可进入性。如在旅游景点、饭店以及城市街道上, 增加韩语导游图或介绍, 在餐厅增加韩语菜单等。应治理市场中存在的经营企业杂乱、严重削价竞争、违规操作等问题, 为韩国游客创造更好、更规范的旅游环境。
(四) 更新产品, 开发多元化的产品组合
针对韩国游客的新变化, 大力开发更丰富的旅游产品。如适合青年口味的修学旅游、运动旅游、冒险旅游和适合女青年的购物游旅游产品;适合老年游客的保健旅游、观光型旅游等。
除了开发新的旅游产品, 还应该改变产品的组合形式。目前, 多样化、个性化、选择性和参与性正日益成为国际旅游的新潮。散客旅游作为一种基本形式正日益成为主流, 观光旅游应推陈出新, 专项旅游应突出趣味性、娱乐性和参与性。如充分利用黑龙江与韩国的经济文化和民族间的密切关系, 开发哈尔滨—牡丹江“缅怀之旅”;积极开发中韩俄跨国游;韩国政策鼓励经贸考察旅游, 企业界对其职工搞奖励旅游顺带经贸考察任务的情况也比较普遍。因此, 大力发展商务旅游, 把观光、经贸和投资环境考察结合起来, 开发“商务+观光”, “商务+度假”等组合式产品;充分利用黑龙江省的资源优势开发漂流旅游、森林探险、湿地旅游、驾车旅游等具有挑战性和冒险性的产品。
(五) 完善管理制度, 提高管理水平
目前, 国内旅游行业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 各级旅游管理和执法部门应尽快制定出细致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措施, 加强对旅游市场的宏观管理和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净化和规范旅游市场, 努力实现长效管理。要建立更多的行业协会, 制定价格标准, 使各个旅游公司都能在规定的价格范围内进行有序竞争, 对违反价格规定的旅游公司, 行业协会应当给予相应的制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年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8: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