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组织

2024-08-22

区域组织(精选12篇)

区域组织 篇1

能否打造一支富有战斗力的销售队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结构是否合理。销售组织是企业实现销售目标的保障,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

由于各地区的差别很大,所以大部分企业都采用区域型销售组织模式,各区域主管负责该地区企业所有产品的销售,从组织基层开始,经销商向销售人员负责,销售人员则向销售区域主管负责。

案例分析

杭州某食品公司采用的就是区域型销售组织模式,把销售人员派到宁波、温州、台州等地区,作为企业的销售管理者和市场代表,在该地区全权代表企业开展销售业务活动。该公司凭借区域型销售组织模式,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仅用10余年时间就发展为浙江省著名民营企业之一。那么该公司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食品市场上创造良好业绩的?

1. 采用适应企业发展的区域型销售组织模式。

这种模式推动了企业快速发展,其主要优势是:充分了解市场,具备市场预见能力;总部和办事处领导者的判断能力较强,熟悉区域市场,与客户的关系良好。

2. 销售人员责任明确。

一个区域只有一个销售人员,每个销售人员的责任非常明确,须承担因个人因素造成的该区域销售业绩不佳的全部责任,这就迫使他们尽最大的努力提高销售业绩。

3.与顾客关系密切。

销售人员长期在一个区域工作,对该区域的情况了如指掌。对当地中间商而言,销售人员是企业在当地的唯一代表;对销售人员而言,搞好与当地各方面的关系,可帮助他顺利完成本职工作。

4.销售费用较低。

每个销售人员的巡回区域只限于一个很小的范围,交通费等差旅费可相对减少。

5.管理费用较低。

组织结构简单,日常的销售管理费较少。

6.

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对区域市场的营销分支机构进行组织创新,获得了市场竞争力。

存在的问题

构建区域型销售组织模式不是一劳永逸的。在食品市场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消费者需求、产品类别和品种急剧扩充、零售终端格局、竞争对手的区域营销策略等变化,对该公司掌控区域市场的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面对这些变化,一成不变的区域型销售组织模式已难以应对,因为这种模式适用于差异化较小的产品和相对单一的服务对象。如果企业的产品和市场有一定的差异,那么营销效果就会大减。产品种类多、市场结构复杂,销售人员就很难完全了解产品和顾客,难以有效地推动销售工作。因利益驱动,区域之间的协调和统一相对较难,“窜货”现象经常发生。目前,该公司区域市场营销组织在结构设置和职能分工上,存在着亟待改善的问题:

1.营销组织层次职能定位模糊。

总部营销部门直接参与区域市场销售;营销组织的各个层次不清楚自己的责任和权限,许多问题都须返回总部寻求解决;一线销售人员面临销售部、市场部、广告部等多头指挥。

2. 职能分配“头重脚轻”。

办事处缺乏足够的权限,大小决策都要层层报批;信息反馈慢,错失市场良机。办事处经理行使权力受到销售部门的制约;总部管理职能充当“消防员”角色,不能对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政策与区域市场实际情况相左,随意性大,影响了区域市场销售工作。

3. 总部的权力和管理幅度过大。

总部的管理职能、权力和管理幅度过大,在同时面对各层面不同的大量问题时,如销售战略战术、甚至某一客户的具体问题,因其精力有限,远离市场实际,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致使决策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

4. 专业化分工缺位。

办事处同时负责多种产品的销售,资源分配和协调的难度大,阻碍了各细分类别产品的销售,制约了提高营销效率。

5. 营销功能不完善。

总部没有专门负责市场调研、开发和策划部门,无法在市场调查、品牌推广、销售促进、产品上市等方面给予指导和专业培训,新产品设计、开发也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在产品上市过程中缺乏对节奏的准确把握。

区域销售组织创新的建议

该公司的区域营销组织因适应区域市场的特点,再加上营销队伍有较强的能力,得以在浙江市场上创造了辉煌业绩。但是,市场环境的变化要求公司的区域营销组织进一步完善,要从销售转向营销,从销售产品转向经营品牌,转向与客户的关系。区域营销组织创新的方向是:具有较强的市场分析和预测能力,贴近终端和消费者的快速反应能力,功能完善的营销管理体系,强大的产品营销能力和品牌沟通能力。实现这些目标的保障是销售组织模式创新,具体建议是:

1.

对区域市场营销分支机构与公司营销组织进行协调,区域市场营销分支机构应与区域市场战略相吻合。

2.组织变革应充分考虑自身状况。

营销分支机构的创新,不能不顾及企业自身的资源和实力,贪大求全、求新求异,或盲目照搬竞争对手或其他行业企业的组织创新模式,应在考虑自身状况、竞争品牌区域市场战略和营销组织模式、市场变化的基础上,找准竞争对手的弱点,既要适合自身状况,又要具有独特性。

3.注重持续的市场竞争力。

区域市场营销能力应有助于增强企业在区域市场上的整体市场竞争力,包括对市场信息的敏锐觉察能力、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对产品和品牌的超强推广能力、开发客户和保持客户忠诚度的能力等,要能够保障区域市场内品牌推广和品牌形象不断提升,确保在区域市场上的品牌竞争能力不断提高。

4.将营销分支机构的“直线型”管理模式改为“矩阵型”,加强团队合作,职能体系与管理体系要分离,交叉构筑地区平台。

各部门要划定清晰的管理范围,总部要给予支持、提供服务。降低区域营销组织的重心,由原来的营销总部—区域大区—省级办事处—地区业务组,转变为营销总部—省级大区—地区级办事处—县级业务组;将日常性、区域性业务决策权下放;完善营销分支机构业绩考核机制。制定包括各个岗位在内的KPI (关键绩效指标) 体系,将目标管理引入营销考核体系,根据不同的产品,设计不同的奖励提取比例;将销售人员的费用包干到个人,提高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区域组织 篇2

一、区域旅游空间组织结构的概念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是指旅游产业各部门在地理区域空间格局上的相互竞争、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的空间经济关系。是在旅游资源分布相对一致的空间下,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依据自然地域、历史联系和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根据旅游者的需要,经过开发和建设,形成有特点的旅游空间,包括吸引物、交通、住宿、支持设施和基础设施等,即各种类型的旅游区以及吸引旅游者在一定区域内的旅游。

二、区域旅游空间组织结构的表现形式

1、旅游形态的一体化

旅游形态一体化就是统筹规划,要形成组织严密、运转协调的等级体系。按照规划统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金融同城、市场同体、产业同链、科技同兴、环保同步的要求实现宏观形态一体化,不仅城市与腹地的高度统一,合为一体,还要求城市之间在空间上联系紧密,不存在边缘化地区,形成多核心、多要素的高度密集星云状结构的分别地带。

2、旅游市场的一体化

假如没有区域空间市场一体化,那么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无从谈起,因此要消除区域合作的各种障碍,构建实现旅游区域市场与经济的一体化基础,充分保证各种生产要素通过市场的自由流动,对阻碍生产要素、原材料、跨区域的产品予以坚决消除,通过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实现产权、旅游、文化等全方面的专业化市场、一体化市场。

3、旅游产业的一体化 产业一体化就是要构建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区域产业结构分工合作体系。要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从吃、住、行、游、娱、健等方面立足长远做好产业规划与发展,打造一个高效率的产业系统,实现产业更具优势化,区域更加合理化,从而促进整个产业体系的和谐、持续发展。旅游空间产业一体化要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提高其含量,注重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业素质,最终融合形成文化与产业的一体化,形成产业与文化互促、互补、互兴的格局。

4、旅游交通的一体化

交通基础设施犹如人体脉络四通八达,要将区域内的各个交通脉络充分组合贯为一体。假如没有便捷、完善的交通设施网络,区域内的各旅游要素、生产要素、商品要素等都会受到非常大的限制,也必然无法实现区域经济的良好一体化发展。因此,要不断加快区域内省市、乡镇的城市通道、交通设施和配套设施的连接发展,共同完善形成发达的地区交通枢纽,带动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促进交通的飞速发展,实现旅游空间和立体的交通一体化。

5、旅游信息的一体化

随着科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从而旅游空间信息一体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地位和作用中越来越大。要通过现代信息、通信、网络技术,促进旅游智能信息化管理,通过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实现科技化管理和网络化经营,全面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

6、旅游制度的一体化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化经济。要实现旅游区域制度一体化,就要规范各地的政策和制度,要建立健全旅游规章制度,落实旅游政策和规范,制定统一的法律规范、市场规则和政府行为等方式,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提供制度规范和法律保障。

三、区域旅游空间组织结构的特点

1、内容具有丰富性

区域旅游空间组织结构它是以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布为基础,以便利的交通为前提,通过景区间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为原则,实现旅游景点、旅游线路、旅游产品、旅游食宿、客源市场等要素的共同作用,在不均质的地域上形成一个整体有序统一的系统。实现了跨地区、跨部门的旅游资源全面融入、优化组合,达到了资源互补、市场互补、发展互补的目的。有效地促进了旅游业的渗透性、多样性、丰富性,推动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产品具有整体性

区域旅游空间组织结构使区域间旅游资源、产品、服务、交通、设施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较强的综合实体,具有综合性、多样性、完整性、优惠性、服务性。通过有效的整体组合,促进了区域旅游的不断发展与壮大,扩大了综合性接待能力,有效的调动了其他相关行业、产业的积极性,促使其相关行业、产业密切联系起来,通过潜在产品、形式产品、核心产品、延伸产品等形成较大的规模效益。

3、分布具有相对独立性

从区域旅游空间组织结构看,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各旅游市场成分散状态,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从整个区域的角度看,各旅游市场又是一种点、线、面的关系。按其功能分异,通过不同等级和类型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促使各旅游市场形成一个集聚放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总体效益。即是单个的独立分散体,又是综合的统一组合体,大大增强了区域旅游产品的对外吸引力。

4、发展具有持续性

欧盟:大国还是区域国际组织? 篇3

叶 江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

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近读巴里·布赞的《美国与诸大国》,很受启发的同时产生了一个疑问:欧盟是不是大国?于是便想就此谈一些并不很成熟的看法。

欧盟:大国乎?

《美国与诸大国》一书的英文原文是United States and the Great Powers。一般而言,将great powers翻译成“大国”应该没错,上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的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就被译成《大国的兴衰》。但是布赞笔下的great powers因为有了“欧洲联盟”,是无法汉译为“欧盟国”的。于是疑问就产生了:欧盟是大国吗?

根据布赞的分析,欧盟已是一个大国了,因为他的书“是一本关于国际社会中主要国家关系在近期及中期未来情形的书。”布赞认为,今天的欧盟已经具有充当大国的物质实力与社会角色。一方面,欧盟具有稳定的、庞大的、高度发展的先进工业化经济,并且欧盟也有能力成为一个可怕的军事力量;另一方面,欧盟也在相当程度上被其他国家所承认具有——并被本国自身领导人和民众认为具有——一定的特殊权利和义务。

然而,欧盟与当今国际体系中的主要行为体——国家不同,它没有主权!主权是现代国家的最为基本和最为主要的特征,它意味着国家在实施其内外政策上具有最高的权威,同时也意味着拥有主权的国家其内部政治是等级制且具有明显的专业分工,而其对外政治则始终保持独立性、连贯性和一致性。迄今为止,在高政治领域比如外交、防务、安全等方面,欧盟尚未有统一的“主权”,这一点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表现尤为明显,其成员国各施其政,有的支持有的反对。

与欧盟本身形成对照的是,其主要的成员国如英国、法国、德国乃至意大利倒是名副其实的大国。由此观之,至少今天我们将欧盟视为大国似乎不太有说服力,因为很难想像,在一个大国之中同时还存在着数个大国。

欧盟:区域组织欤?

其实从50年前《罗马条约》签订开始,欧盟就一直是一个区域国际政府间组织(Regional IGO)。因此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阿盟、非盟乃至上海合作组织等在性质上是相同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欧盟又有明显的个性。最明显的是欧盟的区域一体化水平最高,甚至有向大国发展的主客观倾向。事实上,在经济领域,欧盟的一体化水平已堪与大国相媲美。不仅如此,欧盟还在制订“欧盟宪法条约”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尽管迄今依然困难重重。

另一方面,自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始以来,欧盟内部就存在着联邦主义与政府间主义之争。前者希望将欧盟打造成类似大国的行为体,而后者则强调欧盟应是成员国政府间紧密合作的区域组织。虽然至今难言谁占了上风,但是相当多的欧洲知识分子则依然倾向联邦主义。或许布赞也就是因此而坚持认为欧盟应该在本质上是一个大国。欧盟的这种向大国发展的意向也使得它与通常意义上的区域组织有很大差异。可被视为某种特殊行为体。

欧盟:国际体系中的特殊行为体

实际上,欧盟的存在已经使国际体系的发展演变超越了传统的大国互动模式,今天,不仅大国互动而且大国与非国家行为体,尤其是与欧盟这样的特殊行为体的互动都对国际体系的演变产生直接的影响。国际体系结构中的单元由此变得复杂起来,以国家为主体的“极”的结构因此可能被以性质互异行为体共存的“元”的结构所取代。

如果说过去由于各非国家行为体如国际政府间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等在国际体系中的影响力不足,因此我们可以坚持以“极”即大国作为单一的考量来分析国际体系的走向,那么今天随着欧盟这一特殊行为体影响的不断扩大,我们就需要以多元的视角来考察分析国际体系的发展趋势。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实中,其他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也在日益增强。国际关系研究者和实践者们对“多元”的国际体系是否做好了准备?

幼儿园区域创设与组织感悟 篇4

1 区域设置应科学合理,遵循幼儿年龄特点

区域活动应设置哪些区域,是摆在教师们面前的首要问题。首先区域活动不是对幼儿进行单一的某方面能力培养,而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区域设置既要考虑幼儿语言、艺术、科学、社会、动手等多方面能力培养,同时又要考虑幼儿兴趣。让幼儿主动参与其中,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真正让幼儿在玩玩、耍耍过程中学到知识,培养能力。区域设置时,我们首先从语言、艺术、科学、社会、动手能力几方面入手,进行区域设置。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设置相应的区域。如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相对贫泛,多数是单个独自玩耍,与同伴交流能力欠缺,因此,我们主要设置了“娃娃家”“小超市”“图书角”“涂鸦屋”“汽车组”等四五个主题。而中大班,随着幼儿生活经验的增强,设置的主题通常都是四到七个,而且每个主题的难度在小班基础上,逐一增大。中大班区域设置通常是“医院”“小舞台”“科学角”“建构角”“巧手屋”“图书屋”“美发室”等,这些区域设置,多数要求幼儿在活动中要互动交往,活动难度明显增大,幼儿能力在活动中不断得到培养提升。

2 区域活动材料丰富、有梯度,材料投放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

区域活动离不开适宜的物质材料,物质材料是幼儿游戏的主要物品,是游戏的物质基础。幼儿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因此,区域活动材料一定要丰富,同时,要有梯度。同一年龄段,也应投放有梯度的材料,满足不同能力孩子的需要。孩子间存在个别差异,但他们的天地都是五彩缤纷的,所以我们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同时,材料投放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由少到多原则。例如小班的“涂鸦屋”开始只放两到三种动物或花草让幼儿进行涂色,以后涂色种类逐渐增多,可过渡到三到四种,提高幼儿兴趣。到后来,不仅有涂色的内容,逐渐增加一些添画,甚至粘贴的内容,不断丰富材料,提升幼儿兴趣。同样建构区,开始可只用一到两种建构材料,逐渐丰富,增加到三到四种建构材料。年龄越小,建构材料越大,操作难度越小。年龄越大,建构材料越小,操作精准度越高,难度也越大。只有这样,投放的材料才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需要。

3 注重区域环境的创设,体现环境育人功效,合理利用空间设置区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区域活动中,我们根据区域主题,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丰富、舒适的区域活动环境,吸引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其中。如表演区的环境创设。我们首先与幼儿一起搭建了表演舞台,制作表演广告宣传画,用废旧材料盒制作打击乐器、话筒、制作大量表演服装、头饰、草裙、等放置在表演区,并配备录音机,激发幼儿表演欲望,让幼儿积极参与到表演中。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从而实现了区域活动的教育目标,达到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目标。让孩子看到这样的环境,就有参与其中的愿望,实现了环境育人的教育功效。

其次是各个区域的设置,应考虑安静与吵闹分开原则,如“表演区”“建构区”相对来说较嘈杂,而“图书角”“科学角”“手工区”相对较安静,就应当适当分开,避免互相干扰。做到合理设置区域位置。

4 区域活动中体现幼儿的主体作用,教师始终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身份参与其中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区域设置时,教师尽量做到与孩子们共同商量讨论设置哪些区域。活动中,教师总是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身份参与活动之中,多观察孩子活动状况,适时参与活动中进行支持、引导。如小班幼儿在玩“娃娃家”的游戏中,除了给娃娃煮饭、喂娃娃吃饭,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这时教师发现了,就启发幼儿:平常你爸爸妈妈带你到哪儿去玩了?带你买什么东西啦?孩子一听,哦,我可以带宝宝去逛超市,到图书店看图书,到外面转转。孩子又有了新的游戏内容。教师总是在看到幼儿继续玩游戏有一定的困难,无法继续深入游戏时,适时地出现在幼儿面前,给予恰当的启发、引导,而不是硬性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预设的思路去游戏,使孩子被动的接受安排,失去活动的意义。而是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参与活动,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直接干预幼儿,而是融入到活动中随机地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帮助他们解决棘手的问题,确保活动的正常进行。

5 区域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常规行为习惯

区域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幼儿良好常规行为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因此,在区域活动中,孩子常规习惯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否则区域活动就是乱糟糟,闹哄哄的,达不到区域活动应有的教育目标。首先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孩子一起制定区域活动规则,讨论怎样进入区域,制定各个区域活动里的规则。如怎样取、放、区域活动标识,每个区域进入多少人。什么时候不能再进入该区域,在图书角、科学角,说话声音应怎样,能不能大声喧哗,美工区活动后,材料应怎样摆放等等。通过长时间的引导、培养,孩子们规则意识逐渐加强,区域活动中孩子们都放低声音,小声交流,不去干扰别人。每次活动结束时,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分类收拾整理游戏材料,要是有谁没有把活动材料整理好,就会在游戏评价时受到同伴的批评。因此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达到了应有的教育目标。

6 重视区域活动评价,提升游戏质量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重视积极的活动评价。这种评价并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对活动结果的优与劣的评价。评价同时也要让幼儿获得继续学习的动力。我们说区域活动是孩子的自主学习活动,而老师的每一项决策都应该要促进孩子继续去学习,继续去探究。所以老师的评价应该为达到这一目标而进行。在每次活动评价中,教师都充分让幼儿谈谈自己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和其他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还有自己在区域活动中最感兴趣的事情,遇到什么困难,怎样解决的。如果没有解决,就把问题说出来,发动全班幼儿一起来想办法,出主意,帮助解决。同时幼儿之间互相评价,也是一个幼儿相互学习的过程。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活动评价中,使区域活动的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和深化,游戏得以继续发展,游戏质量得到提升。教师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反思,不断提升区域活动指导质量,达到区域活动目标。

区域组织 篇5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主要是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多种形式引领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而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不可或缺、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形式,变“被动”为“主动”,变“灌输”为“启发”,能让幼儿愉悦轻松、自由活泼的得到发展。那么,幼儿园区域活动有哪些实施策略呢?

一、创设环境―组织区域活动的前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主张凭借有效环境的创设与合理利用,高效地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区域活动凭借创设一种宽松自由、多元开放的环境,提供“既适合于幼儿现有发展水平,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时空,引领幼儿在此特定的环境中积极地与材料、同伴及教师协调作用,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

(一)优化心理环境,拓展幼儿自主表现的时空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形下,最易调动人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人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幼儿之所以喜欢参与区域活动其重要原因在于区域活动环境的开放性与自主性。幼儿能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尽情玩乐,愉悦身心、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尽情玩乐,愉悦身心,释放潜能,唤醒灵性,张扬个性。教师应扮演好“大朋友”“好朋友”的角色,理解幼儿,接受幼儿天真无邪的举动;宽容幼儿,接纳幼儿不够完善甚至错误的尝试;真诚帮助幼儿,使幼儿不断获得发展的力量;夸奖幼儿独特而大胆的探究,给力保护幼儿的天性而不至于摧残幼儿的自主性与创造性,从而让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幼儿自主发展的舞台。

(二)优化物质环境,诱发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思维伴随着活动而发展,而诱发幼儿活动兴趣的刺激物主要是丰富多样的玩具与设备。幼儿园区域活动玩具材料的投放宜遵循动态与静态、层次性与独特性、趣味性与挑战性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幼儿按照自主喜好自由选择,自由结伴,自主游戏,自主发展。臂如在“棋苑”活动区域,可投放“黑白棋”“西瓜棋”等静态玩具,也可投放“好孩子常规棋”“登高棋”等动态玩具;“科学”活动区域的“智慧送客”在幼儿面前展现的是趣味横生的送宫图,极富挑战的半成品:记号笔、磁铁、塑料垫板等等,能诱导幼儿勇闯迷魂阵,同样幼儿还可以自主设计送宫,在画画玩玩的游戏活动中,幼儿既探究了磁铁的性质,又培养了幼儿分析判断能力、推理能力、思维能力,又培养了专注持久、乐于合作的个性品质。

二、科学引领―组织区域活动的关键

新纲要主张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与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教师应以敏感 的洞察力,捕捉幼儿感兴趣的区域活动主题,并应科学引领,热情支持,积极推进区域活动的进程,让幼儿真正成为区域活动的主人。

细致观察,延展动向只有充分细致的观察,才能切实掌握幼儿活动的脉搏。细致的观察既为正确指导幼儿活动提供依据,又能在幼儿学习兴趣与认知发展产生的矛盾冲突处衍生出新的“生长点”。比如“建构区”积木倒塌,大多数幼儿会提出疑问:积木为什么会掉下来?为什么掉下来的积木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有的声音尖,有的声音粗呢?教师可抓住幼儿诸如此类的疑问,引领幼儿开展诸如“有趣的声音”等主题活动,区域主题活动的开展,教师一定会惊奇的发现:幼儿的兴趣只是幼儿自主探索的起点,由幼儿的兴趣点引发的教育才能驱动幼儿主动探究新知的内部动机,而幼儿兴趣需要与教育目标的结合点则必须依靠教师耐心细致的观察与倾听。

三、有效评价―组织区域活动的动力

教育评价是提升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的重要手段。区域活动中教师实行个别化的.、关注幼儿内在变化与情感体验的评价,对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激励功能。

尊重幼儿,关注差异。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幼儿的发展存在着差异性,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区域活动的评价应注重评定幼儿园的个性、特长,以欣赏的眼光评价幼儿,要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鼓舞幼儿,启迪幼儿,发展幼儿。通过及时反馈,让幼儿从内心品位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幼儿变得更自信,更大胆,更主动,更积极,让幼儿得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重视过程,促进发展。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价要伴随着幼儿活动的过程来进行。教师应给力捕捉一切有用的评价信息,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如对幼儿手工作品、记录表格、自制玩具以及区域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动交往、互助合作、大胆创新等,作出适时适当的中肯评价,一个竖起的拇指、一缕赞赏的目光、一句惊叹的表扬定会成为幼儿前进的动力,从而促进幼儿和谐、持续的发展。

四、适时诱导,启迪智慧教师

区域组织 篇6

[关键词]区域内容;区域材料;区域指导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多元、开放、尊重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异、重视实践效果的智能观和教育理念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为我们开展课程改革拓宽了视野。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学习方式的差异主要是由其优势智能决定的,而小组化的区域活动最适合让孩子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凸现其优势智能。为此,我们着力探索了区域活动的内容设置、材料投放与教师指导应如何适应儿童的个体差异,以为每个儿童提供适宜的挑战,促进其个性和谐健康发展。

一、内容设置

从为每个不同个性的幼儿提供活动机会的角度出发,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内容应是全面的,应至少从多元化、主题化、生成化三个角度来考虑。

多元化。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本着动静分开、减少干扰的原则,我们设置了展示区、语言区、运动区、美工区、音乐区、科学区、数学区、建构区和角色区等多个区域,同时每个区域都遵循多元、开放、丰富、有序的原则加以布置,而不同区域则根据主题活动开展的需要实现相互渗透与支持。如在组织实施“小鸟,您好”这一主题活动时,教师就利用了多个区域,如在展示区不仅有孩子与家长一起搜集的有关鸟类的文字和图片,还有全班小朋友共同创作的“百鸟林”;美工区则有孩子们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各种各样的鸟窝;在数学区,孩子们可以按照大小给小鸟排队;在益智区,孩子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给羽毛分类等。孩子们主要按照各自的意愿选择活动的区域,以便他们主动运用自己的优势智能,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同时增强自信心,获得正向的情感体验,并学会把这种在智力强项中表现出来的优势心理迁移至涉及自身智力弱项的学习中,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主题化。这实质就是要求区域活动的内容应主要源自主题活动,成为主题教学内容的延伸和补充。区域活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与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能有效弥补集体教学的不足,实现集体教学、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三者的有效结合,给孩子创造多种表达的途径,提高孩子学习的质量。例如在主题活动“昆虫脚,真奇妙”中,教师不仅在展示区设置了“昆虫脚,真奇妙”专栏,提供多种材料,引导喜欢动手制作的孩子用多种方式记录和表现昆虫脚的作用,同时在科学区饲养昆虫,提供放大镜让喜欢探究的孩子仔细观察,还在语言区提供介绍昆虫的工具书、光盘及各种昆虫卡片等,让喜欢阅读的孩子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的有机融合打破了以传承知识为核心的传统课程观,使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呈现多角度的灵活样式。

生成化。这要求教师善于通过观察适时抓住孩子新的兴趣点,生成新的区域内容。例如在开展“旋转乐园”主题活动时,教师在美工区发现孩子们用连环画的形式记录了老师讲述的故事,于是教师及时地为孩子们提供了制作连环画的工具和材料,“连环画制作中心”也由此成立了。接下来,教师又发现美工区的孩子主要对“画”的过程感兴趣,而不太愿意把自己创作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为此,教师创设了“快乐演播室”,让孩子们可以边画边讲,从而为其多元智能的发展与个性的展示提供更多机会。

二、材料投放

材料是孩子探究、学习和发展的刺激物与中介,是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物化,是教师引发、支持孩子探究的桥梁。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必须注意材料的多样性、层次性与开放性。

多样性。多种多样的材料能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为此,我们不仅发动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材料,打破材料收集渠道的单一性,而且在幼儿园设置了专门的“材料库”,在各班设置了“材料箱”,分类摆放材料,并强调班际资源共享。在坚持适合、实用、安全、卫生的原则下,我们还结合区域活动目标,通过一物多用、废物利用、以物代物的办法,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与教育效益。对于同一区域的材料投放,我们也强调多样性。如在主题活动“有趣的电动玩具”中,教师在科学区投放的电动玩具就可谓多种多样,有的会亮、有的会响、有的会动,提供的电池形状也各异、大小不一,从而为孩子提供了足够的探究空间。

层次性。为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孩子的学习需要,投放的材料必须坚持层次性。如在科学区认识颜色时,可以先为孩子们提供红、黄、蓝三种颜料,让他们自由搅拌,发现颜色混合可以变成另一种颜色。在此基础上,再适时提供记录卡片,让他们去发现和记录颜色固定的搭配关系。最后,才提供水和量杯,让孩子探索颜色深浅与用水稀释程度之间的关系。富有层次性与逻辑性地投放区域材料,有利于孩子发现各种经验的内在联系,促进其对经验的整合和提升,推动其智能结构的完善。

开放性。所谓“开放”,是相对“封闭”而言的,在这里涉及到的是“材料的呈现方式”。面对可以自由选择的开放性材料,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自己喜欢和乐于操作的各种材料。如在益智区中,能力强的孩子可选择12块甚至是20块的拼图,而能力弱的孩子就可以选择容易一些的拼图,如6块、8块的拼图。这种自由选择可以为孩子创造没有压力的操作环境,让孩子们在主动学习中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三、教师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时刻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活动情况,并能根据每个孩子的兴趣、需要与能力,选择恰当的指导策略,给予孩子适宜的指导,从而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地发展。

标记法。标记法是指将区域内容与规则隐含于标记之中,用标记来指导区域活动。我们每个区域都设计了有代表性标记的告示栏,告示栏上标明有多少孩子可以同时在这个区域活动,应该遵守哪些规则等。同时,我们还发给每个孩子一张小卡片,卡片上贴着孩子的照片或由孩子画上自己喜欢的符号,再由教师帮助写下孩子的名字。这样,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张代表自己的“身份证”。孩子在进入区域之前,必须先看一下告示栏,在明确这一区域规则的同时检查这一区域是否有空额,自己可否进去玩。标记的运用使孩子们学会了观察和自律,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从而使游戏规则得到了强化和巩固,促使其亲社会行为得到发展。

档案法。档案法是指教师根据区域活动目标,有意识地将在某一区域中产生的各种有关孩子表现的作品及相关材料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解释,反映孩子的兴趣、态度以及孩子在特定领域中的发展情况。这实质是孩子成长档案的一部分,方便教师及时和家长交流、勾通儿童的表现与发展。档案法在区域活动中的运用使教师对孩子的观察更为明确和有针对性,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深入了解孩子,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孩子发展需要,尽可能为孩子提供更多自由展示与发展的空间,促进孩子潜能充分开发、个性充分发展,从而使每个孩子都得到最佳的发展。

记录法。记录法是指鼓励孩子尝试用图画、符号、图片粘贴和实物呈现等方式记录自己在区域活动中探索、发现的过程和结果。记录可以使孩子多样化的想法与体验形象化,帮助孩子逐渐把零碎的知识经验系统化,最终形成科学概念。如何保管孩子的建构作品原本是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借助“记录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经常鼓励孩子把自己的建构作品记录下来。为了方便孩子记录,我们在建构区的一角设置了专门的记录区,贴上放有各种记录纸的作业袋,供孩子自由取放、记录和更换。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描述在他们制作的记录纸上及时地附上简单的文字说明,注明孩子的姓名、作品的名称、建构的时间以及作品的创意等。记录促使孩子回顾、比较、梳理,有助于深化他们的探索与思考,使其认识更全面和深入。因此,记录不仅是孩子学习的记录,也是他们成长的真实记录。面对孩子们记录下的“一百种语言”,教师可以真实地感受孩子的生活、思想和发展,领略孩子的灵性、智慧和创造,从而竭力为每个孩子的发展尽力创造最好的条件。

区域组织 篇7

1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内涵及自组织特征

1.1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内涵及结构

低碳发展背景下,创新系统向生态效率跨越式的功能性转变被认为是必然的发展趋势[3]。为了更有效地挖掘环境问题及其潜在解决方案中的内在联系,Geel等[4]将社会网络与制度框架的低碳转型纳入创新系统概念中。本文认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是在实现“节能、减排、降耗”绿色生态经济目标的低碳发展途径中,由特定区域内,各种与低碳创新相关联的主体要素(低碳型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中介及金融机构等)和环境要素(低碳资源、制度、政策要素等)的相互作用下,为创造、储备、使用和转让低碳创新技术、产品、工艺和服务提供媒介和平台的复杂网络系统。该系统以地域和低碳技术为双系统边界,创新主体要素居于系统核心位置,承担执行功能,环境要素则贯穿于该系统运行中的各个阶段,与主体要素之间相辅相成。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相比于其他创新系统的本质区别是,该系统将传统的系统演化目标从社会、经济价值的实现增加到生态价值3个维度,兼顾更加全面。该系统的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1.2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自组织特征

自组织理论源于自然科学系统领域,目前,该理论的规范与方法论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系统的革新、组织、动态演化等领域[5,6,7,8]。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演化是在一定区域内,多个低碳创新过程的聚合与叠加,是低碳创新集聚发展的过程,该系统演化不但符合自组织复杂适应系统的发展规律,而且具备该系统典型的4大特征。

1.2.1 开放性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区位指向和低碳技术范畴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另外,随着低碳创新项目的完成或参与主体间的优势互补性丧失,部分创新主体的参与是动态的。区域低碳创新系统从外界输入低碳发展趋势、低碳生活理念、低碳生产物资、人才、技术等,通过系统内部的低碳资源整合向外界输出低碳技术、产品、工艺、服务等作用于外部要素,通过“无碳”“减碳”“去碳”等低碳创新技术达到“低污、低排、低能”的生态目标。

1.2.2 远离平衡态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基于时间维度,各低碳创新主体进入系统时间存在差异,且各创新主体要素发展速度不一致;基于空间维度,低碳创新意识的形成、低碳创新知识的获取、低碳创新产品的生产在系统内部分布不均,系统关键环境要素在各创新主体间的聚集程度也不均衡,并产生资源、信息等的流动和动态互换。

1.2.3 非线性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规模增量并非仅是各状态参量投入值的累加。基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系统进行低碳创新政策刺激,或追加低碳研发投资到一定临界值时,系统边际效益产出增速变缓甚至呈递减趋势。同时,系统各主体要素由于所扮演角色、承担职能的不同,以及低碳创新能力的差异,必然存在一定的竞协关系。

1.2.4 随机涨落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作为一个处于非平衡态的复杂开放系统,以能源需求多样化、原材料低耗化、生产过程低排化为指导目标,系统结构调整,产品更新换代,企业重组和政府政策变更等都会引起涨落。这些看似偶然的随机涨落正是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演化的有利影响因子,通过非线性放大形成可导致系统宏观态势改变的巨涨落。

1.3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方式

邵云飞等[6]将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分为原有创新范式下的自稳定和新旧创新范式交替过程中引发的自重组两大阶段。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沿原有创新轨道进行低碳创新活动,一般是直接参与生产的人员局部改进或消费者建议的结果,属于渐进式低碳创新活动,即自稳定。传统低碳创新范式为区域低碳创新过程中各个系统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提供了稳态环境与发展模式,各参量变化在可预测范围内。该方式下的涨落回归,对系统演化产生增强作用。另外,区域低碳创新系统主体要素在新旧创新范式交替下从事低碳创新活动,否定原有局部低碳创新模式,系统结构、性质和功能发生质变,多种新的低碳创新范式形成,实现自创生。通常是低碳创新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活动的结果。此时,系统内部涨落随机性大,对系统未来发展状况预测难度大。区域低碳创新系统在选择机制下,通过非线性作用向符合低碳发展的技术范式演化,即自重组。该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如图2所示。

2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模型

2.1 基本假设

H1:在特定时空内,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受到低碳经济、低碳社会的发展要求,生态环境、资源禀赋的倒逼和约束。系统演化会由于传统型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低碳创新系统内企业的激烈竞争而产生波动;具有协同关系的主体之间,通过互补优势产生的叠加作用对系统演化速度及增长幅度起到增强作用,称之为系统演化的序参量。

H2: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演化程度可用系统演化各阶段的整体发展规模表示。考虑到系统各主体要素自身能力的局限性、低碳资源等环境要素的稀缺性、市场规模的有限性等因素,其整体发展规模存在上限,且忽略到周期性因素,则其演化状态曲线表现为“S”型。

2.2 Logistic改进模型与数理分析

2.2.1 模型构建

Logistic方程由R.Pearl首次提出,现广泛应用于种群数量增长演化的研究中[10]。本文用来表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总体发展规模增长情况。基于以上假设,本文在对Logistic标准原始方程Yx+1=βYx(1-Yx)[11]改进的基础上构建该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模型如下:

其中:Q(x)表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在x时期的整体规模参量;P表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发展规模极限或市场最大承载量;a表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自然增长率或产品扩散率,且a>0;b表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随机涨落项。

2.2.2 模型分析

本文首先对Logistic演化模型式(1)作积分处理,此时令初始值Q(0)=Q0并代入公式,得到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演化方程的初始解为

其中:C为常数,其具体数值由极值P和系统初始规模Q0决定。式(1)表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速度。当a>0,即d Q(x)/dx>0,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演化速度曲线呈现“N”型,式(2)、(3)表示该系统演化曲线呈现“S”型,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x1时刻,系统积聚达到规模经济。随着区域内低碳创新系统规模的扩大,低碳创新资源、信息、人力、资本等出现竞争,负面效应大幅涌现,即x2时刻。之后,系统发展速度迅速减慢,当两者效应等同时,创新系统发展达到均衡,即x3时刻,创新系统的规模不再增长。此时出现3种情况:一是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结构升级,低碳创新环境不断完善,创新系统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容量,研发出新的低碳技术和相应的配套技术,提升了生态环境的承载量,发展路径为S1;二是系统规模趋于稳定,系统内部要素被锁定,发展路径为S;三是系统内部缺乏适度的管制规则,恶性竞争严重,环境要素不能被合理利用,系统整体竞争力降低,加速了系统主体要素的退出,导致系统退化,发展路径为S2。

对式(1)再次求导,进一步研究该系统演化过程及速度变化规律,如下:

此时,该系统在x时刻演化速度的加速度用式(4)来表示。令d2Q(x)/dx2=0,因为0<Q(x)<Px,可得到该系统演化曲线拐点Q(*x)=P/2,将此点带入式(2),则可知:

此时,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演化速度的最大值为

进一步对公式(4)求导,得到Q(x)的三阶导数:

同时,令d3Q(x)/dx3=0,则可得:

将两解带回公式(2),则可得:

这样可得到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规模的增长速度为

2.2.3 结果分析

综合上述计算与推导可知,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演化速度曲线存在2个关于x*对称的拐点,分别是(x1,a P/6)和-(x'1,a P/6)。随时间x的延长,该系统演化曲线存在一条Q(x)=P的渐近线,且演化曲线与速度曲线存在3个拐点。傅首清[12]将区域创新网络演化分为初始、离散、整合、集群以及优势创新五个阶段,分析得出该网络不断向优势创新阶段演化。本文结合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自组织特性,将其自组织演化过程分为4个时期,如表1所示。

3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各时期特征分析

3.1 孕育期

该阶段,新兴的低碳创新技术较为隐蔽,符合低碳化市场需求的产品刚刚入市,通常是若干具有龙头作用的创新型企业为取得低碳领域技术、产品等方面的突破与创新,发起低碳创新活动,是以自身为凝聚源,寻求能力、资源互补的创新参与主体,自发性低碳创新企业、产业开始集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专业的中介服务机构有关低碳创新领域的发展尚不完善,政府开始初步干预,此时区域内低碳创新技术演化轨道多样化。

3.2 成长期

该阶段,区域低碳创新系统内部主体要素之间以及与外部要素之间的共享性和互补性最大化,系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低碳创新技术逐步成熟、完善,低碳产品需求信息越发明确、稳定,各低碳行业标准逐渐形成。系统产生的积聚效应和规模优势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具有较强的“吸虹效应”。高校和科研机构有关低碳创新的研究大量开展,中介服务机构开始向集聚区域集中,低碳创新文化开始形成。

3.3 成熟期

该阶段,区域低碳创新系统内外部低碳创新资源、信息等要素的交流趋向稳定。系统创新主体间以自主、协同创新为主,知识溢出效应明显。系统内部微涨落较多,系统内外部熵流处于平衡对冲。低碳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程度最大化,低碳创新产品实现标准化,低碳创新生产工艺实现规范化,低碳创新服务更加迎合低碳化需求。相关低碳行业竞争态势进入白热化,核心低碳技术潜力不复存在,技术主导转变为价格主导。

3.4 衰退期

该阶段,区域内低碳创新技术趋同,优势互补性消失,低碳产品、工艺和服务供过于求。现有低碳产业亏损局面开始产生,系统内外部关系网络开始解体,低碳发展空间逐渐缩小,大量优质创新型企业外迁,低碳创新环境恶化,低碳环境要素由于稀缺或转移,供给能力下降,低碳创新活力减弱,系统功能衰退。该系统各个时期演化特征,如图4所示。

4 结论与建议

研究表明,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各时期,系统结构、主体职能、创新模式以及文化理念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更。该系统在演化过程中表现出的自组织特性,有利于认清其演化本质,利于系统内部低碳创新主体更好地调配创新环境要素,协调系统内的竞协关系,延长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发展、成熟的作用期,避免或缩小系统衰退风险。

基于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开放性和非线性特征,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多项权衡,动态适宜地协调系统多方利益;系统内部主体要素、环境要素的涨落为系统演化提供能量,可通过引导市场需求低碳化,优化低碳资源要素配置,增加碳减排限制,规范产业低碳生产标准及流程,造就有利的随机涨落,不断寻求打破系统内部平衡的时机。因此,培育区域低碳创新系统,应充分考虑并遵循不同演化阶段下系统发展和演化规律,使各主体要素能为实现系统总体目标达成共识,营造适宜低碳创新系统演化的区域环境,提升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OHMAE K.The rise of the region state[J].Foreign Affairs,1993,72(2):78-87.

[2]HEKKERT M P,HARMSEN R,DE JONG A.Explaining the rapid diffusion of Dutch cogeneration by innovation system functioning[J].Energy Policy,2010,35(9):4677-4687.

[3]WEBER M,HEMMELSKAMP J.Towards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systems[M].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12:45-47.

[4]GEELS F W,HEKKERT M P,JACOBSSON S.The dynamics of sustainable innovation journeys[J].Technology Analysi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2008,20(5):521-536.

[5]REN H,HONOLULU H I,JIN F F,et al.Dynamical Self-Organization Processes for NAO[C].21st Conference on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Change,Hawaii.2009:789-798.

[6]王明星.珠三角绿道网建设: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构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8-40.

[7]王莉静.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演进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8):128-132.

[8]刘明广.珠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复杂适应性及演化机理[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34(3):181-184.

[9]邵云飞,谭劲松.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探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6(8):1-11.

[10]王跃伟,陈航.基于Logistic增长模型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流行度分析[J].旅游学刊,2009(4):34.

[11]王雨飞,倪鹏飞.高速铁路影响下的经济增长溢出与区域空间优化[J].中国工业经济,2016(2):21-25.

区域组织 篇8

当前,我国大部分区域正处于旅游空间组织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演进时期,区域整体旅游经济实力有待加强,在空间结构的合理性、有效性以及空间组织的能动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反映到区域旅游空间战略上,基于空间结构的时序安排和空间目标不明确,区域旅游发展时空无序现象比较突出,迫切需要加强对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研究。

纵观十年来旅游发展战略的相关研究,混淆战略与战术之间关系者大有人在。战略是目的、核心和理论;战术是方法、手段和技术。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明确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何种目标。至于如何去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则非战略研究的内容,而是战术关注的对象。吴必虎先生认为区域旅游规划应该区分为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Strategic Planning of Reg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区域旅游发展(开发)总体规划(Master Planning o Reg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以及区域旅游活动管理总体规划(General Management Planning of Regional Tourism Activity)[1],前者主要体现战略,后两者主要体现战术。即便如保继刚先生所认为的旅游发展规划应将战略规划和开发规划合而为一,也不影响同一篇规划巨制中战略和战术的分工定位:旅游发展战略的关键是时空定位,战术的关键是差异化发展。本文提出区域旅游时空战略概念,试图从空间组织系统入手探讨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层面──时空战略。区域旅游时空战略是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时空表现形式,是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或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区域旅游发展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参考依据,它从空间梯度和时间维度两方面入手,从空间结构、发展时序等角度构建一定区域旅游发展的时空目标。

二、旅游空间组织系统

旅游空间组织系统是时间变量和空间变量在旅游地域系统的投影,区域旅游时空战略的相关研究只有立足于旅游空间组织系统的解析,才能把握旅游要素的空间流动规律,确定旅游开发的节点和关键地带,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2]。

(一)旅游要素空间组织

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网络由节点(Nodes)和连接(Links)构成。地理学认为,网络是由点、线、面等区位要素在空间层面上结合而成的地理区位实体[3]。节点、轴线、域面、网络等共同构成旅游空间组织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即旅游要素空间组织,它是一个区域的旅游组织系统健康发育的基本保证,包括地域空间组织以及交通网络和节点空间组织等。地域空间组织是基础,交通网络和节点空间组织既受到前者的制约,又对前者起到连接和贯通作用,两者相互交织,共同作用,是旅游区一体化发展的基本保障。旅游区内各级各类中心城镇起到旅游空间节点或支撑点的作用,它们既是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也是旅游企业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集中地、交通转换节点、旅游流的集散地和旅游活动的依托基地[4]。

(二)空间要素组合

旅游空间组织中的节点要素,通常是旅游空间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地方,可能是局部旅游集散地,也可能是重点景区。节点以其自身吸引力在其周边一定区域内形成一个空间吸引域,即节点区域,是区域旅游经济优先发展(开发)的焦点区域。区域旅游组织中的轴线既可以是中心节点间的连线,也可以是中心节点与次级节点的连线或次级节点之间的连线;此外,还可以构成轴—辐网络中的辐条。无论轴线是否是主要交通线,良好的通达性是构成轴线的基本前提。域面是点的集合体,是节点和轴线影响及辐射的范围。域面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受节点和轴线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域面又是节点及轴线孕育和发展的基础。如果把旅游空间组织诸要素比喻成一辆动力澎湃的跑车,则域面并非简单的空间载体,而是影响车辆高速行驶中安全性、稳定性的底盘。根据点—线—面区位要素组合原理,区域旅游空间组织要素组合可分为节点—节点、节点—轴线、节点—域面、轴线—轴线、轴线—域面、域面—域面、点—线—面等七种组合形式。对应的空间组织系统分别为节点系统、点—轴系统、轴—辐系统、通路系统、线网系统、核心—边缘系统以及空间网络系统。

三、区域旅游时空战略

基于区域旅游空间要素组合及空间组织系统的区域旅游时空战略包括:对应于节点的增长极战略;对应于轴线的等级扩散战略;对应于域面的圈层战略;对应于网络的空间一体化战略。这些战略的递变反映了一定区域旅游发展的时序规律和空间格局。

(一)增长极与空间整合

增长极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1950年在《经济空间:理论与运用》中提出的。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增长极包含了三方面涵义:(1)作为旅游经济空间上的推动型“制高点”;(2)作为旅游地理空间上的产业集聚中心;(3)作为旅游流集散单元。由于区域旅游发展的地区不平衡现象普遍存在,区域旅游经济始终呈现从不平衡到相对平衡的发展趋势。在旅游发展的早期阶段,在开发条件的限制下,各地区总是集中力量优先培植高等级的增长极和生长轴。在类似的旅游发展过程中,核心—边缘结构理论的作用机制得以显现。通常情况下,核心是一个极点,边缘是外围区域,区域中最高级的增长极构成区域核心。尽管如此,不能因此片面地把核心完全等同于一个极点,核心也可能是一个域面———一个由中心节点和生长轴构成的核心域。在区域旅游空间的拓展上,有必要以重要节点为中心点,有意识地选择交通线作为充当区域开发纽带和客流运行通道的生长轴,沿着生长轴的方向进行旅游开发。在旅游增长极的基础上形成旅游发展轴,并整合周边旅游地资源,实现局部地区空间整合。在增长极之间采取“结合式”模式,即增长极相互结合、重新组合,实现区域旅游空间战略重组。为促进区域旅游全面整合和发展,可以采用“交织式”模式,即各个地区无论是增长极之间,还是旅游发展轴之间,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整合[5],最终形成一个代表区域旅游整合体的新型空间战略格局。

(二)一体化与空间组合系统

从增长极战略、等级扩散战略、圈层战略到空间一体化战略,区域旅游空间组织呈现出单极、等级、层级到多极的空间结构变化趋势(表1)。如果点、线、面、网等区位要素在一定的区域空间呈有机结合状态,在功能上就完全融合为空间一体化系统。具体表现为节点相互依存,域面协调发展,通道配套运行,各种空间经济实体的联系交错密集,呈现网络化系统。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空间结构要素的组合系统,也是一种当空间经济进入高度发达阶段的成熟型组合模式[3]。网络一体化是区域旅游时空战略的理想目标。

(三)时空演进

1. 时序演进与时空目标。

旅游空间组织系统是具有一定向心性的圈层式旅游地域系统。按照“点、轴、圈逐级推进,一体化效益最大”的空间发展战略思路,近、中、远期分别实施增长极战略、核心—边缘战略、等级扩散战略、轴—辐网络战略、圈层战略和网络一体化战略,进行点状开发、轴线开发、圈层开发、一体化网络开发,即近期点状极核化、中期轴—辐网络化、远期网络一体化,使整个区域旅游发展最终达成“一极多轴,轴辐辐射,圈层递进,网络交织”的战略目标(表2)。

2.空间网络化演进。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之初,空间网络化发育程度极低,节点城市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迅速成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快速吸引着周边地区的旅游流不断向增长极集中,并在极化效应的推动下迅速演变为“一极集中”的旅游空间结构。伴随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区域内旅游经济联系呈中心城市沿区域交通轴线向外扩展的趋势。旅游空间结构由中心极核型演变为中心—周边双向指向型,呈现点—轴空间结构。区域内点—轴结构的网络化趋势即发展成为轴—辐网络[6],形成区域旅游空间网络化雏形。伴随旅游产业经济活动的功能集聚布局效应,“功能树”在整个区域不断延伸、交织,区域旅游空间组织结构优化重组,旅游空间结构将演变为集散圈层型或多核网络型。在区域空间组织功能、旅游产品喂给功能、交通网络整合功能以及特色节点服务功能等多重功能的支撑下,完善区域旅游空间集聚和辐射扩散功能,共同构建现代空间网络化布局体系,打造区域旅游发展的网络时代。

3.一体化战略目标。

区域旅游空间一体化是区域内各个地区为达成区域旅游发展的最佳状态而力争实现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旅游产品开发一体化、区域旅游形象一体化、旅游市场营销一体化、区域旅游服务一体化等理想状态的空间表现形式,是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的空间组织形式。区域旅游空间一体化的过程就是区域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过程。空间网络化是区域旅游空间组织优化发展的目标与方向,通过旅游交通网络化、旅游产品网络化、旅游产业网络化以及旅游服务网络化,可以在区域内形成多层级、多圈层网络互动发展的立体空间格局。

网络化是一体化的空间组织形式,一体化则是网络化高度发育的产物和区域旅游空间组织的终极战略目标。重组优化旅游空间组织结构,构建区域旅游一体化网络,将在“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城乡布局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优化旅游要素结构的空间组织和布局,既有利于保护各地区的旅游优势,又能避免同质化恶性竞争;既有利于提升整体旅游特色,又能促进区域旅游业在一体化基础上的差异化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旅游空间组织中的点、线、面、网等区位要素在一定的区域空间呈有机组合状态,在功能上的理想状态为空间一体化网络系统。区域旅游时空战略宜从空间梯度和时间维度两方面入手,从空间结构、发展时序等角度构建一定区域旅游发展的时空目标。从近期、中期到远期,从增长极战略、等级扩散战略、圈层战略到空间一体化战略,区域旅游空间组织呈现出单极、等级、层级到多极的空间结构变化趋势,区域旅游时空战略显现出时序渐进的空间目标。

鉴于现阶段我国多数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偏弱,区域内旅游经济首位度最高的城市对其周边地区产生较大的旅游集聚效应,整个区域的旅游发展呈增长极的点状极化态势,区域旅游近期宜采取增长极战略和核心—边缘战略,以中心城市为一级增长极,增强中心节点的集聚能力和推动效力,逐渐培育次级节点;中期应沿主要交通走廊,形成旅游交通带、旅游经济带,呈现沿旅游交通走廊的轴向扩展态势,形成旅游开发的等级扩散轴线,并使之形成轴—辐网络;远期随着区域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设施一体化进程加快,各地区应着手构建交通路网一体化、产品游线一体化、市场营销一体化以及旅游服务一体化,以促成一体化网络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摘要:旅游空间组织中的点、线、面、网等区位要素在一定的区域空间呈有机组合状态,在功能上的理想状态为空间一体化网络系统。区域旅游时空战略宜从空间梯度和时间维度两方面入手,从空间结构、发展时序等角度构建一定区域旅游发展的时空目标。从近期、中期到远期,从增长极战略、等级扩散战略、圈层战略到空间一体化战略,区域旅游空间组织呈现出单极、等级、层级到多极的空间结构变化趋势,区域旅游时空战略显现出时序渐进的空间目标。

关键词:时空战略,旅游空间组织,空间网络化

参考文献

[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梁滨,刘承良,郝华勇.区域旅游空间组织:时序演变与功能区划[J].经济问题,2009,(7):110-113.

[3]曾菊新.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75.

[4]李瑞,郭影影.伏牛山旅游发展空间组织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2):170-173.

[5]牟红,杨梅.区域旅游合作联动的空间组织──以重庆区域旅游合作为例[J].企业经济,2006,(4):117-118.

区域组织 篇9

一、当前CTF组织架构及发展瓶颈

CTF品牌悠久, 已有近百年发展历史, 在漫长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带有自身特色的组织架构。目前, CTF采用直线职能型组织架构和区域型结构组织架构, 如图1所示。

在CTF发展初期, 这样的组织架构以自身高效的行政效率、简单的组织层次等优势为生产为导向型的企业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 才有了几十年快速发展的辉煌。但是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 以往的组织架构已经难以满足实际经营管理需求, 不能真正适应区域分销策略。从实际情况看, CTF组织架构运作中表现出了一些不足, 具体如下:

第一, 组织架构与企业发展需求不相符。总部及区域组织架构设计基本都按照典型的职能、区域型进行的, 横纵职能交错考虑不足, 相互权责划分不清。

第二, 总部及区域管理模式不清晰。中国运营管理中心对区域运营管理中心的管控模式未做明确规定, 无法厘清相互权责, 造成管理水平无法持续提升。

第三, 关键运作流程、业务支撑管理流程不明晰。企业中的关键运作流程、业务管理支撑流程没有整理清晰, 造成关键职能不清, 跨区域、跨部门协调工作不畅, 影响行政运行效率提升。

第四, 职能划分标准不明。根据图1所示, 企业现有8个部门、44个科室, 各部门、各科室岗位职能划分和设置缺乏工作定性、定量分析, 需要根据职能级别划分和工作分析构建完善的岗位管理体系。

第五, 缺乏评估机制及审批流程。在部门、科室、岗位绩效等方面缺乏科学的评估机制, 难以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二、区域分销策略对CTF组织架构的期望

当前, CTF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又力争转型突破的关键阶段。“平稳”, 指的是稳健、高效发展;“转型突破”, 指的是勇于迎接挑战、敢于创新、突破局限, 开创企业经营发展的新局面。这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是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条件。CTF在全国有六大经营分区, 长期采用区域分销策略, 要求组织架构设置合理、权责利明确、职能明细, 否则难以适应区域分销策略。区域分销要求CTF组织架构能够协助管理层制定决策, 明确各部门、各科室的权责利, 为区域分销策略的执行提供支持。为满足这些要求, 企业应当根据整合和优化组织架构。

三、CTF组织架构整合与优化

根据区域分销策略对CTF组织架构的期望和当前CTF组织架构运行中表现出来的不足, 对CTF组织架构整合与优化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组织结构。企业当前正处于发展的第三阶段, 以直线职能为主的组织架构已经难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且缺陷日益突出, 以引起高层决策堆积、科层超负荷, 降低各部门、各科室之间横向协调工作效率, 使员工对组织目标缺乏清楚认识。为了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 对八大部门进行了针对性现场访谈和工作流程、职能诊断, 发现营业部与区域中心的权责利划分不清、人力资源管理部分职能缺失、采取管理缺少预算管理等。为此, 结合以上表现采用相应的完善措施。充分考虑横向职能、纵向职能交错, 以提升企业行政运行效率为目标, 建立完善的总部对区域中心控制的组织架构, 明确总部与区域中心、各部门、各科室的职能, 做到权责利明晰, 确保各项工作高效展开。

第二, 采用分层管理模式。分层管理模式是与区域分销策略相适应的一种管理方法, CTF应当持续完善分层管理模式, 将总部决策权下放至各部门, 各部门承接决策权, 实行分层管理, 协助总部决策和各区域中心个性化运营, 负责各区域的管理、监督、执行等工作。在总部权利下放前提下, 区域中心承接统筹、管理、前线监督、执行、市场拓展等权限, 提高行政运行效率的同时为客户提供优质客服服务。

第三, 加强企业关键运作流程、业务支撑流程及关键职能模块、需求能力分析。通过对企业关键运作流程、业务支撑流程及关键职能模块、需求能力分析, 整理清楚关键职能, 厘清各部门工作范围、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 避免权责利不清不楚, 以确保跨区域、跨部门工作协调展开。

第四, 强调工作分析及建立健全的岗位管理系统。为做好岗位职能划分工作, 应当建立注重各个工作岗位分析, 建立健全的岗位管理系统, 使岗位管理和职能划分高质量的展开, 避免出现职能交叉不清等情况。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组织架构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形式, 反映着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体现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为此, 在CTF发展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组织架构体系, 建构与企业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相适应的组织架构, 支撑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高效、有效展开。对于CTF而言, 应当建立以业务核心的分层管理体系, 明确各层管理人员的权责利, 将权限层层下放, 并切实落实到位, 进而提升行政运行效率, 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适应区域分销策略。

参考文献

[1]袁菲.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研究[J].品牌月刊, 2014, (11) :129-130.

区域组织 篇10

近几年来, SARS、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H1N1猪流感等野生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的频繁发生, 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建立野生动物疫病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司长张希武对与会各国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并指出, 国家林业局一直致力于野生动物疫病的监测和防控, 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有关野生动物疫病的研究和国际合作。在谈到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时,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局长张知彬指出, 野生动物组织、动植物卫生检疫组织、美国农业部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过去几年中在动物疫源性疾病的监测、控制及其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合作, 希望通过此次会议, 进一步加深加强亚太各国与地区间的交流和合作。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孟安明院士、美国农业部Dale Nolte博士也分别做了重要发言。

本次会议议题涵盖了病原的遗传变异及其进化与生态的关系、建立疫病的早期预警系统及疫病监测的区域网络、寻找病原与宿主的相互关系为疫病防控提供帮助等方面, 特别关注与高致病性禽流感 (HPAI) 、狂犬、西尼罗河热、日本乙型脑炎、鼠疫、野猪相关疾病及其他野生动物疫病相关的研究。重点研讨了亚太地区重要野生动物源疫病在野生动物的流行病学、监控策略与实践以及全球范围内长期防控策略等议题。与会的各国科学家就本国在重要野生动物疫病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汇报, 通过对重要野生动物疫病发生、发展、流行与防控形势的分析及相关国家重要野生动物疫病防控战略、应对措施和经验的交流, 为我国重要野生动物疫病防控政策的完善提供了技术支持并确定了中长期防控的优先领域。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著名野生动物疫病专家何宏轩研究员指出, 在了解主要疾病疫源地生态和主要宿主迁徙动态、生境利用及其与家畜和人类活动关系的基础上, 开展病原的检测和溯源研究, 探讨病原在野生宿主和自然环境中的分布, 评估病原对野生动物、家畜以及人类的威胁, 建立疾病发生和扩散模型, 提出相应的疾病爆发预测指标, 可以为国家主要疫病的防控和生物安全预警提供科学依据。科学研究表明, 病原多样性以及病原与宿主的协同进化关系从人兽共患病病原体和宿主的关系入手, 根据生物信息学原理和协同进化理论, 运用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调查野生动物病原多样性, 探讨病原的宿主适应性以及与宿主的协同进化关系, 进一步寻找病原的科学分类方法, 可以为该病的致病机理和免疫逃避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依据。

区域组织 篇11

幼儿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是对幼儿园基本的体育活动形式的补充,强调将单纯、机械的训练幼儿的基本动作转向使幼儿喜欢并积极参加的体育活动。

一、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的目标

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体现整体性、层次性、发展性及主动性等特点。

1.总体目标

(1)通过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2)通过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促进幼儿交往、合作、评价、分享等社会性能力的发展。

(3)让幼儿在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中学会理解、关心、帮助他人,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体验分享成功的快乐。

(4)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幼儿良好的适应能力。

2.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目标

(1)小班

情绪:愿意参加各班的混龄区域活动;在活动中情绪稳定,不哭闹。

交往:愿意和比自己大的幼儿一起结伴活动,能对比自己大的幼儿的指示做出反应。

合作:学习分享、轮流、等待,能够和他人一起活动。

评价:愿意参与自我评价活动。

整理:能在老师及比自己大的幼儿的帮助下将玩具放到指定位置。

规则意识:能在老师及比自己大的幼儿的提醒下学习遵守活动规则。

(2)中班

情绪:乐意参加各班的混龄区域活动,在活动中保持愉快情绪。

交往:能主动结伴参与活动,能在老师的提醒下与不同年龄的幼儿交往。

合作:学习结伴、商量、谦让,分享整体合作中的成果,有初步的合作意识。

评价: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自我评价。

整理:能将自己玩过的玩具整理好,放到指定的位置。

规则意识:能遵守活动规则,学习提醒他人遵守活动规则。

(3)大班

情绪: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班的混龄区域活动,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情绪,感受活动的快乐。

交往:能主动带领比自己小的孩子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尊重他人的需要、意见、感受并做出合适的反应。

合作:会与他人沟通、谦让、商量。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主张,友好、愉快地进行合作。

评价:能独立、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整理:能主动整理玩具,并将玩具分类放好。能提醒弟弟妹妹整理玩具。

规则意识:能主动遵守活动规则。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制定活动规则并提醒他人遵守活动规则。

二、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开发活动场地,合理创设区域

我们首先为幼儿创设了塑胶软化地面、人工草坪等不同质地的户外活动场地,继而充分挖掘各种场地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活动器械的功效。以基本动作作为划分区域的标准。区域的划分、内容的选择还充分考虑幼儿之间的有效互动。经过反复的研讨和尝试,我们最终选择了平衡区、投掷区、蹦跳区、综合区。根据幼儿使用运动器械的特点,我们又增设了车类区和球类区。在设置区域时我们考虑到活动性质的合理搭配,既有活动量大的,也有活动量小的;既有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又有锻炼幼儿综合身体素质的。

2.合理投放器材,物化活动目标

器材的投放是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活动的工具。器材投放得是否恰当对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经过多次实践研究,我园的户外体育游戏器材是这样投放的:

由于混龄活动中幼儿存在年龄差异、个体差异,我们在各个活动区创设了适合不同水平幼儿的游戏情境和活动材料。如平衡区,在入口处我们设置了高矮、宽窄各不相同的平衡木,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能力选择不同的道路。

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不同于日常的集体游戏,只有最大限度地将活动的规则和目标物化在材料中,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在区域的创设中设置不同的标记、符号给幼儿以引领与提示。如车类区画上车道、人行横道线、停车场等,幼儿无需教师过多提示便可按规则进行游戏。

3.定期定时开展,建立常态机制

每周二、周四上午10:00—10:40固定开放活动区。我们用不同颜色的手腕花作为区域标志,以控制各区域活动人数,从而保证幼儿活动的空间与密度。不同年龄班的幼儿佩戴不同颜色的丝带参加混龄活动。教师通过不同颜色的丝带分辨幼儿的年龄段,以便有针对性地去指导,并定期进行区域轮换。

全园幼儿听音乐统一进入活动区,活动中有一次听音乐统一换区,以保证幼儿活动内容的相对稳定和及时调整。

三、形成了部分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内容

四、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是放开幼儿的手脚,而不是放弃教师的指导。活动前教师应对幼儿想做什么、有可能怎样做有心理准备,在活动中以观察为前提,采用有效的指导策略给幼儿以适时的引导与帮助。幼儿活动前,教师应组织幼儿做好身体各关节的准备活动,活动后应有放松环节,以保护他们的身体安全。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看似简单的体育活动,用游戏情境加以包装,往往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如蹦跳区的“袋鼠跳”“青蛙跳”,平衡区的“小扁担”都很吸引幼儿。

2.提供支持性的材料

有的幼儿平衡能力较强,单独走过“高桩”对他来讲难度相对较小,于是“双人小汽车”“小扁担”“小油桶”等材料的加入为他的活动增加了难度与挑战。

3.教师、同伴的示范

有许多器械、玩法是小龄幼儿不曾接触过的,这就让异龄之间的合作出现了困难。为了实现合作,大龄幼儿承担“小老师”的工作。如玩平衡区的踩接沙包的游戏,大龄幼儿边讲解边示范,直到小龄幼儿也能将沙包弹起,两人能够一踩一接地合作玩。

4.教师的语言指导

当大龄幼儿当不好哥哥姐姐时,教师要多鼓励,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责任心。当幼儿出现玩厌或想不出更好的玩法时,教师要及时帮助和启发。

5.教师肢体语言的支持

如有的幼儿想走梅花桩,但又缺乏勇气,教师可伸出一只手,给幼儿一个鼓励的眼神,便会大大增加他们的勇气和信心。

五、思考

区域组织 篇12

WICHE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成为推动美国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协调组织。WICHE的成员来自西部15个州, 每州推选3名代表, 分别来自立法机构、高等教育领域和社区。WICHE的定位是发现西部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以政策或者法案形式统筹规划西部州际高等教育发展。本文以WICHE为个案, 解读其40年来的发展历程及工作重点, 以期为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组织工作开展提供启示。

一、艾纳森时期 (1954~1960年)

1954~1960年, WICHE的主席是哈罗德·艾纳森 (Harold Enarson) 。这一时期, WICHE的主要任务是:1.全面调查西部高等教育需求, 并且制定详细的方案满足这些需求;2.签署服务区域高等教育的州际协议, 同时将这一协议付诸实践;3.力争使该机构成为西部高等教育信息交流中心;4.开展提高西部区域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5.为教育工作者搭建一个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的平台;6.搭建高校与联邦政府、国家基金会、企业界合作的平台;7.搭建大学教师与社会人士相互交流的平台, 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6]为了完成这些任务, 艾纳森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推行心理健康与护理项目。随着西部经济快速发展, 人们的心理问题和身体疾病成为困扰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体现, WICHE特别关注这个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 艾纳森吸收SREB在心理健康和护理领域研究的经验, 同时推进WICHE与凯洛格基金会 (W.K.Kellogg Foundation) 和美国公共健康服务局 (U.S.Public Health Service) 的合作。该合作取得重要成效:1955年, 凯洛格基金会对WICHE提供了资金, 美国公共健康服务局为该项目提供了专家。参加该项目的高校都能得到资金支持和专家帮助。

二是支持大学之间的合作。首先, 为了更好地开发自然资源, WICHE加强大学之间的合作, 开发新技术并预测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其次, 随着学生人数的急剧增长, 大量补充高校教师是WICHE关注的焦点。1955年, 艾纳森提出高校教师培养应与研究生培养紧密挂钩, 各高校之间应共同合作, 提高高校教师后备人才的教学能力。[7]

三是开展学生交换项目。随着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 高校的场地、设施等都捉襟见肘, 同时学费的增长也让一部分学生难以完成学业,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上学并上好学, 艾纳森推行了学生交换项目 (Student Exchange Program, 以下简称SEP) 。最初SEP只限于医学、牙科、兽医领域。为了让SEP顺利进行, 1955年WICHE制定了SEP规则:1.依据各高校的受欢迎程度对高校进行排名, 方便学生进入他们心目中理想的高校;2.接收学校应确定各学科能接纳的人数;3.派遣学校应确定所要派遣的各学科人数。这一规则的确立方便了接收州、派遣州和WICHE之间更好地开展此项目。1959年夏天, 9个州的300名学生参加了SEP项目。[8]

四是开展调查研究。艾纳森接受了卡内基公司提出的建议, 通过举办政策研讨会和讲习班, 聘请专家和工作人员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 收集和分享有关高等教育问题的信息, 并制定能使西部各州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1957年, 卡内基公司宣布提供为期四年的25万美元的资助后, WICHE在以下两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1.进行“院校研究”, 以确定西部高等教育系统运行所需人、财和物的资源;2.与斯坦福大学合作, 创建了可持续教育项目, 使得一些研究成果广泛运用于教育实践中。[9]

五是开拓资助渠道。为了解决WICHE的资金短缺问题, 1958年, 艾纳森召开了以“资助高等教育”为主题的“立法工作会议”。该会议主题包括:1.各州要缴纳更多的会费;2.增加资助心理健康与护理项目的资金;3.与各类基金委员会保持良好的关系, 以便得到更多的资助。[10]

艾纳森的工作成效有目共睹。从内部看, 新墨西哥、蒙大拿、亚利桑那、犹他、俄勒冈、科罗拉多、怀俄明、爱达荷、阿拉斯加、华盛顿、加利福尼亚、内华达、夏威夷加入契约后运作良好;WICHE的项目和工作人员的数量都在增长;WICHE的预算是1953年的10倍。[11]从外部看, WICHE的项目得到联邦政府的支持;州长和立法者对投资WICHE的回报很满意。

二、克洛浦许时期 (1960~1976年)

1960~1976年, WICHE的主席是罗伯特·克洛浦许 (Robert Kroepsch) 。克洛浦许将WICHE的目标定位为:通过区域合作, 增加西部13个州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从而提高该地区教育、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12]克洛浦许对WICHE的目标作了进一步阐述:1.提高该地区高等教育质量;2.扩大受教育机会, 特别是扩大西部专业化人才的受教育机会, 因为西部社会经济发展急需这方面的人才;3.协调各州间和机构间的合作, 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从而避免产生重复;提高区域高等教育管理和效率;4.提高公众的认识水平, 使人们认识到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 以及认识到高等教育需要充足的财政支持;5.帮助高校评估和应对不断变化的西部教育和社会需求。[13]为了达成目标, 克洛浦许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推进学生交换项目。1960年的学生交换项目集中于医学、牙科和兽医三个领域, 共招收了334名学生。[14]学生交换项目仍然是WICHE的核心活动。除此之外, 克洛浦许还创设了一些新的学生交换项目, 包括:西部地区学生项目 (Western Regional Student Program) 、社区学院学生交换计划 (an Exchange among a Number of Community Colleges) 、专业学生交换项目 (Professional Student Exchange Program) 等。[15]这些项目每年都会吸引众多学生参加。

二是促进教师发展项目。为保证交换学生能够得到优质的教育, WICHE更加注重提高高校教师能力, 但1961年调查显示高等教育仍面临严重的师资短缺问题。为改变这种现状, WICHE与1959年成立的西部大学研究生院协会 (Western Association of Graduate Schools, 以下简称WAGS) [16]保持密切的合作, 并争取到卡内基基金的资助, 开展对西部研究生教育的广泛调查, 致力于提高高校教师后备人才教学质量, 增加教师人数。

三是开展心理健康项目。西部乡村地区从事心理健康保健人员一直数量不足, 而且还有继续减少的趋势。面对该问题, 克洛浦许进一步完善了心理健康项目, 其工作重点包括: (1) 提高现有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受教育水平; (2) 招收更多有志于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学生。[17]为此, 克洛浦许一方面与各协会合作开展培训, 如美国心理学协会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美国惩教协会 (American Correctional Association) ;[18]另一方面, 多方筹款, 保障项目顺利运行, 如争取到国家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ental Health, 简称NIMH) 的资助。NIMH对精神发育迟滞人员发展项目 (Staff Development Program in Mental Retardation) 投入了153, 469美元, 用于举办会议、开展讲习班, 帮助心理健康工作人员提升专业能力。[19]

四是推动护理项目。护理项目是克洛浦许工作的中心。克洛浦许推动的护理项目包括如下方面:1.制定了护理项目五年计划, 包括更新西部护理教育总体规划;调查西部护理教育实践的实效性;对护理人员在职培训做出全新规划;收集护理教育数据;定期评估护理教育。2.确定并颁布了护理学位和教学的标准。3.强调了临床实习的重要性。随着这些项目的推进, 1966年, 大约1, 350名护士参加了这个项目, 且效果良好。[20]这在美国引起了轰动, 凯洛格基金会对此项目的评价是, “WICHE所做出的努力促进了护理专业的发展”[21]。

五是推进医药类学校建设项目。1960年, 美国西部13个州只有5个州有医药类学校, 阿拉斯加、亚利桑那、夏威夷、爱达荷、蒙大拿、内华达、新墨西哥和怀俄明等8个州没有医药类学校。[22]西部地区医生和药师的后备人才匮乏可见一斑。为此, 克洛浦许采取了如下的措施:1.定期发布《西部医学人力需求》 (The West’s Medical Manpower Needs) , 客观地描绘西部地区医学教育的现状, 呼吁社会重视医药类学校和学科的建设;2.多方筹集资金, 如1962年联邦基金 (Commonwealth Fund) 宣布给WICHE拨款, 用于研究整个地区对于医学教育需求和医学教育成功的可能性;3.积极与各州的医学项目合作, 如为配合爱达荷、蒙大拿、内华达和怀俄明等州的“山区州区域医学项目” (Mountain States Regional Medical Program) 的运行, WICHE建立区域项目和医学教育咨询理事会 (Advisory Council on Medical Education) ;4.建设新的医科大学或者在原有的大学增加医学院。如在阿拉斯加、华盛顿、怀俄明、蒙大拿和爱达荷等州创建了医药类大学, 在夏威夷、内华达、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等州原有的大学内建立医学系。

六是研发信息管理系统。WICHE所有的项目都依据一定的准则, 即贯彻国家和区域的规划和政策;提高高等教育系统运行效率;提供更多的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23]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些准则, WICHE主动邀请来自美国教育理事会、大学理事会、美国教育部和其他感兴趣的国家及专业团体, 研发并推广信息管理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以下简称MIS) 。后来, 该系统成为全国高等教育管理系统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以下简称NCHEMS) 。MIS在西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了解西部各高校信息;能够获得该区域内合作伙伴的信息;了解高校财政运行状况。

在克洛浦许任职期间, WICHE发展迅速。一是工作人员和项目数量不断增加。克洛浦许刚接任时, WICHE的员工只有19名, 运行的项目才15个。10年之后, WICHE的员工上升到141名, 运行的项目有38个。二是教育投入增加。在艾纳森时期, WICHE的年度预算为350, 000美元, 而在克洛浦许时期, WICHE的年度预算上升为3, 903, 376美元 (不包括交换学生计划的1, 372, 734美元) 。三是会费增加。1974年克洛浦许使会费增加了87%。

三、斯若特肯时期 (1976~1990年)

1976~1990年, WICHE的主席是菲利普·斯若特肯 (Phillip Sirotkin) 。斯若特肯的目标有:1.改善和保持WICHE与州长和州立法者的合作关系是WICHE的首要目标;2.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化成长, 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3.确定“高等教育” (Higher Education) 和“中学后教育”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的概念, 并确定WICHE对两者的作用;4.WICHE需每年提交其规划、项目和发展的报告, 其中包括一个需求评估和一个四年战略规划及财政计划; (5) 建议每一个州任命一名立法者为WICHE的委员。斯若特肯为完成自己的使命, 作出了如下努力。

一是推行兽医项目。为改变西部地区兽医领域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 斯若特肯采取了如下措施:1.推广运行良好的兽医学校的经验;2.鼓励没有兽医学校的各州建立自己的兽医学校;3.安排学生到有兽医专业的州进行学习, 如科罗拉多州每年有65名学习兽医专业的名额;4.通过试点个案, 引领兽医项目的区域合作。“从真正意义上说, 现在是一个‘区域’兽医学院。”[24]5.WICHE还协助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和爱达荷州的正式计划——“WOI” (Washington, Oregon and Idaho) , 使其不仅满足本州学生的需求, 还满足其他州学生的需求。这一举措缓解了其他还未建立兽医学校的州的压力;6.拟定兽医专业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提升兽医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

二是推进本科生交换项目。为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使学生可以到州际内的任何一所大学学习, 斯若特肯于1988年开展西部本科生交换 (The Western Undergraduate Exchange) 项目。参与该项目的州外学生支付的学费为州内学生的150%。[25]这个项目发展迅速, 最初吸引了640名学生, 10年之后人数接近14, 000名。[26]为保证本科生交换项目顺利进行, WICHE对相关专业的大学教师进行了系统的培训。

三是创设远程教育组织。为使学生的学习不受时空局限, 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斯若特肯创设了西部远程教育合作组织 (The Western Cooperative for Educ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以下简称WCET) 。如今, WCET有246个成员机构, 其中大约有一半是研究生学院和大学, 另外一半是30个州立高等教育系统的两年制学院。[27]WCET不仅为决策者、大学教师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平台, 而且还不断地总结技术交流项目运作良好的经验, 这些经验已通过实践检验, 且效果良好, 已被应用于其他国家。最重要的是WCET与NCHEMS合作, 建立了高等教育技术成本分析标准。这个标准协助很多州和学校评估他们远程学习的需求和可用资源。

四是开展信息和政策分析。政策分析工作一直是WICHE的一个工作重点。斯若特肯上任后, 建立信息中心 (Information Clearinghouse) 。其工作重点包括:1.收集国家和各州的相关政策;2.为当地社区提供信息服务;3.出版与西部高等教育相关的图书和调研报告;4.与其他组织共同致力于信息和政策分析, 制定有利于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1989年信息中心发表了10项研究, 包括教师的供给与需求、学生的资助、西部州的人口结构变化等。[28]

事实证明, 斯若特肯是这一时期WICHE的“船长”。怀俄明州的委员之一威廉校长曾说, “很明显, 斯若特肯已获得州长们的尊重, 他是WICHE的新希望。”[29]在他任职期间, WICHE处于极度扩张时期。斯若特肯追求创新, 在一些领域取得优异成就, 如西部本科生交换、西部远程教育合作、兽医以及其他领域。在他的领导下, WICHE的成员又增加了三个“附属州”——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明尼苏达州。14年间斯若特肯塑造和引导了这些州在高等教育方面的积极合作。

四、启示

尽管WICHE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工作重点, 但归纳这些工作重点, 基本上围绕如下方面展开:1.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才, 让区域内的学生有学上、上好学;2.注重教师培养,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3.多方合作,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4.通过调研摸清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5.利用高科技加强管理, 实现信息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和人才培养等任务。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战略部署, 探索高校合作发展机制、建设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之一。近阶段, 我国也建立了一些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组织, 如重庆市大学联盟、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由于这些组织建立时间不长, 很多工作都处于摸索阶段。根据WICHE的工作重点,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组织在将来的工作中应在如下方面下功夫。

一是努力实现区域内所有学生有学上、能上学、上好学。尽管WICHE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重点, 但这些重点都是通过制定政策促进区域内所有学生有学上、能上学、上好学开展的。这是WICHE的生命力所在, 也是其在半个多世纪能不断发展的立足点。纵观我国当前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组织的工作重点, 虽然对此要点有所涉猎, 但主要是围绕学生互派开展, 而且选派的学生往往是本校最优秀的学生, 大部分学生往往享受不到校外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如何让更多的学生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 需要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组织做更深入的筹划。

二是以教师为主导, 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百年大计, 教育为先。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抓手就是提高大学教师专业化水平。WICHE推动高校重视并落实教师培养任务, 做出了努力。在职前培养方面, 将高校教师培养与研究生培养紧密挂钩, 努力提高高校教师后备人才的教学能力。同时颁布教学的标准, 严格把关, 提高教师教学的水平。在职后培训方面, 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沟通渠道, 促进他们相互沟通, 同时搭建教育工作者与社会人士相互交流的平台。当前, 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任务任重道远。[30]从美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类型看, 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大体上具有两个维度:一是个体的发展, 即强调大学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提高, 关注大学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专业精神、知识、技能、专业心理品质等。二是群体的发展, 即强调大学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水平的提升。[31]为此,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组织应注重区域内大学教师的职前和职后培养, 一方面为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创造各种条件, 另一方面与社会各界精诚合作, 逐步提高教师群体的社会地位。

三是促进多方合作, 共享优质资源。区域高等教育合作是高校、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以及社会团体为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的相互协调的活动, 从而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共赢局面。WICHE的三个发展阶段都很注重合作, 包括校校合作、校企合作, 高校与科研机构合作, 州与州合作, 州与联邦政府合作等。WICHE通过多方合作,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促进了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为此,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绝不仅仅是区域内高校之间的合作, 而是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社会各界良性互动的过程。它不仅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更需要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参与。

四是开展调研, 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培养相应的人才。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科学的调研不仅能客观地反映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还能集思广益, 探寻破解这些问题的方案。为了更好地促进西部高等教育发展, WICHE非常注重调研, 实事求是地反映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WICHE采取的调研工作包括:1.全面调查西部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人才, 并且制定详细的方案培养这些人才;2.开展提高西部区域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3.帮助高校评估和应对不断变化的西部教育和社会需求;4.出版与西部高等教育相关的图书和调研报告;5.与其他组织共同致力于信息和政策分析, 制定有利于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当前,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组织更需要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调研, 不仅要培养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人才, 还要面向国家和区域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调整专业结构,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急缺人才。

上一篇:准则比较下一篇:基于招投标的合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