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息化(精选12篇)
数字信息化 篇1
黄石市民主街小学创办于1948年, 2000年完成整体改造。学校曾被评为“全国书画教育明星学校”、“湖北省绿色学校”、“省级示范家长学校”、“市级文明单位”、“区级示范学校”。
学校现任领导班子年富力强、思想活跃、经验丰富、事业心强, 都是来自一线的优秀教师, 其中两人是省级骨干教师。学校非常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落实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创造条件使信息技术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服务。特别是近年来, 学校积极参与NOC活动, 并以此为契机,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 开创了学校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完善硬件设施建设, 打造数字化校园
学校计算机教室2间共120台计算机, 7间多媒体教室。开通了10M的ADSL专用网络连接, 网络遍布学校教室、办公室。成立了学校信息网络中心, 配有专职和兼职信息技术教师5人。良好的硬件设施使广大师生受益。学校教师能自觉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每位教师都能较好地运用网络技术, 大多数青年教师能自主开发课堂教学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引进课堂使课堂更高效、更生动、更具吸引力。
学校在中、高年级开设了计算机绘画、计算机动画等校本课程。课程的开设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积极参与设计和制作。自2008年学校开始参加NOC活动后, 又成立了网页设计、动漫设计等课后兴趣活动小组, 利用课余时间为计算机小爱好者进行指导。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着力软件和队伍建设, 提升教育教学现代化水平
学校非常重视软件建设。一是搭建网络办公平台, 实现办公数字化。学校结合工作实际和硬件水平, 创建了黄石市民主街小学网站 (http://www.mzjxx89.com) , 并与教育局、教研中心办公系统等网站链接, 以便及时了解教育动态、查阅上级文件, 实现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同时, 学校要求各办公室将学校网站设为主页, 以方便教师随时登录、浏览, 迅速传递学校的各项通知, 及时处理学校的各项工作;并将建立移动“校讯通”, 实现家校互动, 及时交流学生情况, 促进家校沟通。依托网站办公平台, 已初步实现了学校管理和办公的数字化, 大大提升了办事效率, 降低了管理成本。同时, 校本研究网又为教师的日常教学研究活动和集体备课提供了交流、讨论、合作的平台, 初步实现了网络教研的目标, 打破了传统教研活动模式的时空限制, 大大拓展了教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建设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 为师生成长提供保障。在学校网站中, 有大量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素材, 供教师学习和借鉴。同时, 网站中的学生频道也为学生的再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构建起了生生、师生广泛交流的平台。
在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中, 我们在重视软件建设的同时, 进一步加大了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力度。为提高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学校每年派出多位教师参加省、市、区级的信息技术培训。近年来, 更是将信息技术培训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 聘请相关专家对全校教师采取“菜单式——任务驱动、学分制——分层推进”的方式, 开展了Word文字处理、Flash动画制作、课件制作、教师博客建设、专题网站创作和网站建设与管理等多项目、多层次的培训活动。目前, 学校青年教师已能自己动手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部分中年教师能应用简单的课件辅助教学, 并对学习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开创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参加信息技术有关竞赛, 取得了优异成绩。在2008年青少年网上邮票设计比赛中, 柏慧同学获全市唯一的省级二等奖, 万燕、沈奥同学分获市级一、二等奖;在第六届全国小学生书画大赛中, 王琦等10名同学的计算机绘画作品获奖, 指导老师何席萍获得“全国金牌辅导员”称号。
学校参加了2008、2009年第六届、第七届NOC活动。学校专门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依托职能科室, 突出NOC活动与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有机结合。每年都根据实际情况, 精心组织、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做到早计划、早安排, 并落实到相关处室的责任人, 使NOC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活动开展之初, 由信息技术教师向学生宣传介绍活动情况, 以学生自愿报名的形式开展。通过报名情况统一组织项目培训, 安排相应的辅导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 学校根据学生参赛项目报名情况, 成立参赛小组, 每个小组安排一名指导教师。为方便学生学习、创作, 学校微机室定时开放, 学生相互学习、讨论, 教师随堂指导, 在学习的过程中, 师生的创新意识和信息技术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2008、2009年我校组织参加NOC竞赛活动, 参赛率都达到90%, 累计达到1500人次。2008年, 我校冯曼丽老师参加NOC活动教学实践评优赛项获二等奖, 副校长何国强参加NOC活动优秀课件评选赛项, 获一等奖。学生竞赛获市三等奖64人, 二等奖39人, 一等奖26人。
NOC活动推进了我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向更深入开展, 使我校信息化工作开创新的局面。我校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 全力打造数字校园, 改革创新, 提升跨越, 向强校名校大踏步迈进!
数字信息化 篇2
加强信息化,打造数字化修船
文章介绍了广州中船远航文冲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目前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通过利用成本管理系统加强企业成本控制,进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作 者:陈俊发 CHEN Jun-fa 作者单位:广州中船远航文冲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725;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510641刊 名:中国修船英文刊名:CHINA SHIPREPAIR年,卷(期):2009“”(2)分类号:U672关键词:船舶修理 信息化 修船成本管理系统
高扬信息化风帆 打造数字化校园 篇3
与时俱进,以学校信息化建设带动学校现代化建设
1.校园网建设。两年的时间我们建成了高标准的校园网,学校以“千兆独享光缆接入互联网,百兆到桌面;主干千兆交换机,局部主流百兆交换机连接”的形式组成了学校校园网的硬件基础。网管中心现有高配置方正服务器两台,担负着校园网管理、教学资源共享、家校互联网络平台和校园信息发布工作,为校园网的安全运行和教师的教学、家校之间及时交流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硬件保障。
2.常规教学设施配备一步到位。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教室全部配备数字投影机、视频展台、大尺寸投影幕、多媒体音箱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为日常教学提供了优良的硬件设备。
3.多媒体数字互动教学平台。2006年10月,我校建成了多媒体数字互动教学平台,这是我省唯一的集多媒体互动、数字监控、网络监看、实况转播、数字传媒、校园电视台等于一体的多功能、高标准的音视频一体化系统,它实现了校内外优秀教育资源的轻松共享。
4.校园电视台。学校建有8个频道的校园电视台,其中5个频道可以实时播放5个合堂教室的音、视频信号,3个频道是有线电视节目和我校的自办节目频道。
5.数控中心。学校建有数控中心,内设大型电视墙,所有普通教室、合堂教室以及楼道的音、视频信息和校园电视台信息均呈现其中,工作人员可通过在电视墙上的监看,对各信号和设备进行调节和使用,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实现了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的统一管理。
6.微机室。为充分发挥现代化装备的作用,我们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有高标准微机室两个。微机室配有奔4电脑、液晶显示器、耳麦、数字投影机、多媒体音响、音视频采集、红外半球摄像机等设备。微机室集多媒体网络教学、数字监控、实况转播、校园电视台、安全防盗等功能于一体。
7.会务中心。学校还建有大中小会议室6个,内设数字投影机、视频展台、多媒体音响等全套现代化设备,适合各种会议的召开以及举办学术研讨、教师集体备课等各种活动。
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我校近期还将投资建设以下项目:
(1)建设100平方米的高标准机器人实验室,购置30台机器人;
(2)建设高标准航模中心,购置各种先进的航模若干;
(3)建成校园电视台的非线编工作室和电视直播室,购买中高端采访录像机;
(4)在现有音频广播设备的基础上,增加网络寻址设备,将音频广播改造成电脑控制的网络式广播系统。
以人为本,以学校信息化建设带动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
1.基本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适应数字化教学,我们要求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首先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熟悉信息技术的发展史,知晓信息技术发展的未来,激励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增添动力。
其次是引导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我们对教师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能够熟练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基本硬件;二是掌握信息技术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三是掌握网络教育教学资源的搜集方法;四是掌握数字化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源的制作使用方法;五是了解计算机和网络以外的其他信息技术,比如数字视频和音频技术及数字通讯技术等。
2.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力。为进一步提高数字化教学的成效,我们引导教师必须具备三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首先是要求教师具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阅读和制作能力。其次是要求教师具有数字化课程整合和备课能力。再次是要求教师具有数字化教学评价和科研能力。
3.加强校本培训。我们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老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有邀请专家的集体培训,有教师个人的自学探究,有信息技术考试,有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大比武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我校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
以发展为本,以学校信息化建设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发展是硬道理。建校两年多来,我校现代化设施的建设已初见规模,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理念也已深入人心,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达到了发展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的目的,促进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1.对学校管理的促进。在学校管理方面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信息化管理的快捷性和方便性,学校立足于数字化的管理,发挥互联网及校园网功能,进一步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管理精细化。
一是教师管理,我们采用“跟踪培养、有的放矢”的培养模式。学校充分利用多媒体数字互动教学平台对教师上课情况的实录和教师在校园网上的活动情况记录,对每一位教师建立跟踪培养档案,组织专人对教师各种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和教育。
二是学生管理,我们充分利用信息化设施,高效率地做好各方面工作。学校举办规模较大的教学和文化交流活动或某电视台播放的时事新闻、教育教学宣传片等节目,全校的学生都可在教室内通过校园电视台来观看。在学生成绩管理方面,我们要求教师把学生的每一次成绩都录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一则为学校管理提供方便,二则运用成绩管理系统对全体学生成绩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及时找出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自我改进,为学校教学决策提供详实的数据。
三是学校安全管理,我们建成了楼道监控系统。我们在楼道内不同位置安装了多台红外半球摄像机,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楼道内的情况,并通过数字硬盘录像机进行实时录像。
2.对教科研活动的促进。多媒体数字互动教学平台的构建,给我们的教科研活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1)集体备课分散化:我们吸收和借鉴了集体备课的长处,借助数字校园的功能对其进行了改进与发展。老师们只要打开笔记本电脑就可以随时随地参与集体备课,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2)听评课活动随时化:我们借助数字互动教学平台的监看、录像与实时播放功能,教师们随时随地地收看、分析与评论课,并可在网上发帖子或进行实时视频交流。
数字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使我们实现了“教与学的双赢”。教师在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中积累了实践经验,提高了教学技艺,提升了专业水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开发了学习潜能,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了学生数字化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档案管理数字信息化研究 篇4
档案是人类社会各项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 是社会的宝贵财富, 是人类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深深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 与人类社会发展同步, 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社会化已成为这个时代特征, 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 各种信息处理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应用, 在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同时, 也影响并渗透到档案管理工作中, 使现有的档案管理工作发生着深刻变化。加快档案信息数字化系统建设, 实现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的计算机化, 是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 提高档案系统整体功能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档案信息数字化是用计算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 使之转化成为计算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的过程。它既可对各种载体的档案实行系统、全面的管理, 并能为单位的各项活动及社会提供优质快捷的资料查询服务, 为单位档案的利用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档案管理信息数字化需要建立新的管理理论、标准和方法, 采用先进技术, 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 这不仅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水平的手段, 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电子档案是信息时代档案管理信息数字化发展的产物, 电子档案的产生大大降低了档案管理的工作强度, 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 也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维护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有效性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深入思考、探索符合信息化特点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2 档案管理数字信息化的重要性
办公自动化、无纸化等的出现, 使档案的生成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诸如文件的起草、签发、催办、归档等运作过程在计算机和通讯线路中进行, 这样档案的前身必须以机读形式为主要形态, 那么档案也自然以机读形式存在, 这些档案的利用方式与纸质载体档案的利用方式有很大差异。这种变化预示着档案工作者将面对更多的机读形式以磁盘为载体的档案。广大信息检索者关心的是信息的内容, 这些信息可能来自不同的机读形式的档案中, 把这些档案信息综合系统地提供出来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失时机地提供有价值的档案信息, 必须有一个“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的过程, 使得机读形式的档案信息具有系统性、真实性、有价值性, 用户才能获得更为完善的服务。由此看来, 档案信息电子化是档案利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2.1 档案管理数字信息化的优点
档案管理数字信息化发展产生的电子档案不但可以方便地采用网络进行传输, 使人们可以超时空地交流、利用。而且可以方面让编者直接利用机读形式的档案, 从而方便地对档案进行检索、摘录和转录。信息化档案管理可以随着实物的变化方便地进行更改, 同时在产品改造中, 又可以以原产品的电子档案为基础, 进行设计修改, 不但便捷, 也可节省大量的劳动和经费。并且信息电子化存储密度大, 占地少, 还便于人们查阅。
2.2 档案管理数字信息化的现状
(1) 档案软件没有信息管理功能, 缺乏通用性。档案部门使用的计算机型号不一, 规格各异, 各自开发的软件不能互用, 并且没有一个既适用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软件系统, 由于不能互调, 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 不能快捷地出版信息编辑成果, 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进程。
(2) 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有待提高。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和标准化, 但由于历史原因, 馆藏档案业务基础差, 案卷质量不高, 特别是各类档案的著录相容性不强, 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档案自动化工作尚无统一标准, 仅着眼于某一个馆或某个专业系统, 无法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 这也制约了档案管理的数字信息化。
(3) 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 首先要有现代化的人, 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的技术水平, 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从目前看, 许多档案部门现代技术水平偏低, 甚至有现代文盲现象。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 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就谈不上档案信息电子化了。
因此, 要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信息化, 需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 必须提高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并且重点地加快数据库建设。
3 电子档案保存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3.1 存在的问题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不同是由模拟方式转变成数字方式。主要的问题有:一是电子档案的长久保存问题。一方面现代存储技术还不可能解决数字档案长期保存问题;另一方面计算机语言层出不穷, 而计算机语言之间的兼容大部分存在问题。另外, 电子档案必须依赖计算机设备才能读出, 这个特征对数字档案长期安全存取带来很多问题, 如设备发生故障、系统瘫痪, 数字档案就读不出来;不同软件环境形成的电子档案存储在载体上有时难以互换、技术设备更新时不及时解决格式转换问题无法读取等。同时, 既熟悉档案管理又能熟练运用并解读计算机语言的档案管理人员, 可否同步达到相对高标准的要求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总之, 数字化信息复杂多样的编码格式、读写方法和载体材料, 都给电子档案的长久保存带来困难。二是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问题。这包含了对数字方式所记录信息的真实性, 以及获取、保持信息真实性方式方法的可行性、可信性问题。综上所述, 电子档案的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是过去纸质载体所没有的。
3.2 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是通过法规约束电子档案格式种类, 尽可能地选择比较通用通行的几种文件格式, 通过减少电子档案格式种类, 使档案管理的操作、档案查询使用的利用率提升, 增加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的可靠性和可控性。
二是通过对电子档案运行系统相关要素的规范设计和过程控制, 保证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包括系统地记录背景数据和规范、控制信息流转环节等。
三是提高载体材料寿命, 或改善对电子档案处理、存储、传递和应用所依赖的软硬件环境及备份的方式。
四是分离数字信息的语义表示与格式表示, 形成不依赖于特定的通用信息存在形式, 避免出现因为数据格式及软硬件环境的变迁而造成电子档案不可使用的情况。
4 档案管理数字信息化安全性问题及对策
4.1 网络环境下的档案安全性问题
档案管理网络是借助计算机网络实现档案业务功能的档案信息系统。电子档案在网络环境下的安全性问题, 是关系到确保档案原件的安全、确保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内容与档案原件相吻合、确保档案信息内容不泄密的原则问题。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开放系统, 许多应用系统往往处于不设防状态, 具有广域性的特点, 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具有密集性、共享性和公用性的特点, 这都为信息窃取、盗用等各种扰乱破坏行为提供可乘之机, 而近年来网络黑客的不道德、不理性侵入也给档案的保密带来极大的风险。同时, 电子档案无论是传阅和批示, 还是归档和利用, 它的整个流转过程均需在网络上进行, 对计算机系统依赖性较强, 因此电子档案面临着严峻的网络安全保密问题。为严格防止档案机密从网络上泄漏, 确保电子档案安全, 应在相关的计算机系统中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
4.2 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是加密技术。加密技术可以确保涉密电子档案内容的非公开性, 是保证电子档案机密性的重要方法, 其目的是采取某种数字方法将涉密信息伪装起来, 使非法入侵者无法了解涉密信息真实含义。
二是访问控制。访问控制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包括档案信息在内的网络资源不被非法访问和非法使用。具体措施包括: (1) 入网访问控制:它控制哪些用户能够登录到服务器并获取网络资源, 控制准许用户的访问时间和准许他们在哪个网站入网。有了这道关卡, 即使是网络合法用户, 也不能从网上获取相关的文档信息。 (2) 权限控制:它控制用户允许访问哪些目录、子目录、文件和其它资源;指定用户对这些文件、目录、设备能够执行哪些操作, 如只读、修改、创建、删除、查找、存取控制等, 而最基本的控制是防止档案信息的拷贝、篡改和打印。 (3) 防火墙控制:它允许用户对其常用的档案信息库进行适当权利的访问, 限制随意删除、修改或拷贝档案信息文件, 是防止网络中黑客访问的屏障, 也可称之为控制进、出两个方向通讯的门槛, 既可以阻止对本机构信息资源的非法访问, 又可以阻止机要信息、专利信息从该机构的网络上非法输出。目前的防火墙主要有“包过滤型”和“应用代理型”两大类防火墙, 分别用于不同的网络层来执行安全控制功能。
三是身份认证。身份认证是通信双方在实质数据传输之前进行审查和证实对方身份的操作, 是给非法入侵者设置的防线。当用户要求进入系统访问时, 需要输入自己的通行字, 通行字是由系统安全保密管理人员集中产生, 供用户选用的, 并有口令更换记录。计算机自动将这个通行字与存储在计算机中有关该用户的其他资料进行比较验证, 如果是合法用户, 可接受其进入系统进行访问, 反之, 将被拒系统之外。身份识别也是访问控制的基础。访问控制技术是对用户访问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权限进行控制的技术。它可以在方便一般用户共享信息资源的同时确保涉密信息的安全, 是防范非法入侵者窃取涉密信息的又一道防线。
5 结论
档案管理数字信息化系统是一项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知识, 多专业配合, 多部门协作, 多环节配套的复杂系统工程, 只有经过不断地实践与探索, 才能更加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它, 使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完善起来。同时档案管理信息数字化的利用与信息安全既是矛盾也是挑战, 档案信息安全还需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加强。总之, 档案管理数字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要认清形势, 正视困难和问题,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只要把握机遇, 增强信心, 克难奋进,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 就一定能实现安全可靠的数字信息化档案管理。
参考文献
[1]陈兆.档案管理学基础[M].中国人民大学生出版社.1996.
[2]邢涛.网络时代计算机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J].档案与社会.2004, 3 (6) :32-33.
[3]郑晓雁.浅谈加强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的重要性[J].长治学院学报.2008, 25 (4) :88-89.
[4]郭冰.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存在的安全问题与对策[J].机电兵船档案.2008 (4) :70-71.
[5]薛四新, 王玉, 孙宇华.数字档案安全应用研究[J].档案学研究.2003 (5) :44-46.
数字与信息教案 篇5
高作小学 夏肖军
教学目标:
1、通过解读数字编码所表示的信息,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认识到数字是刻画现实世界的重要语言。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通过了解编码编排的含义,培养学生自己编码的能力。
3、在探索编码含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观察比较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组织整理能力.教学重点: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尝试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
教学难点:1、探索编码的编排方法,体会编码编排的合理性、科学性,初步学会科学、合理的编码。2、编号时要注意简洁明了和科学性
教学准备:课前学生需要调查:
1、了解自己居住地的邮政编码。
2、了解爸爸、妈妈的身份证号码和各部分表示的含义,了解爸爸、妈妈的出生年月日。
3、了解常用的特殊服务功能电话号码及其作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由数字编成的号码,简称编码,数字经过编码可以表示信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数字与信息。(板书:数字与信息)
二、交流讨论,发现规律。
1、研究电话号码
从下面的数字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同桌先说一说)110 112 114 117 121 122 96121 12315 汇报交流。
提问:这些常用的电话号码你用过哪些?同学们使用起来觉得怎么样?
这些电话号码每一个都表达了一个固定的信息,我们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唉!这里的“112”和“121”三个数字都是相同的,为什么表达的信息却不同呢?
小结:将数字进行有规则的编码后,就能准确地表达信息了。板书:数字——编码——信息)提问:假如将"110"改为"3057439"你感觉怎样?
对了,为了使用方便,编码时要注意简洁(板书)
小结:这些简洁的数字表达了特殊的信息,它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当然,没有需要时,我们不能随便拨打这些号码,以免给工作人员和紧急需要服务的人带来大麻烦。
2、研究邮政编码
谈话:数字编码在信封上能找到吗?请看,这是什么编码?(邮政编码)你想了解这个邮政编码表达的信息吗? 生:(1)自学书本:214206这个邮政编码各部分数字分别表示什么?请看书自学,你从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反馈交流:
21表示什么信息?(所在省)214表示什么?(所在区)2142表示什么?(所在市或县)06表示什么?(表示投递局)师:出示本地投递邮政编码:
221231,谁能说说这个邮政编码各部分表示的实际意义?
板书:规律
3、研究居民身份证号。
课前请大家回去调查了爸爸妈妈的身份证号码,现在,你们来考考老师,你们报号码让老师来猜,老师能猜出是你爸爸或是你妈妈的身份证号码!(学生说号码,教师猜)神奇吧,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猜得这么准吗?因为这些信息就藏在这几个小小的数字里面!身份证号码究竟藏有怎样的信息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师:思考:居民身份证号码的编排规律是什么?(1)请同学拿出调查的信息进行讨论:
①你能从身份证号码中看出一个人出生的日期吗?
②不同的身份证号码里有相同的部分吗?你知道这一部分所包含的信息吗?
请四人小组把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身份证号码的知识在小组内与身边的同学分享下好吗?开始吧!
三、拓展探究,尝试编号:
1、编房间号码:
师:这是一个宾馆的两幢大楼,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给这些房间编上号码吗?以两幢楼的第二层第6个房间为例,自己试一试。
2、编码,设计学号 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做个小小设计师,设计一个编学号的方案,给我们学校今年秋季要招收200名一年级新生编排学籍号。课件出示
提问:大家想一下,号码中应该包括哪些信息?谁来说说?学生自由说:年级、班级、性别、座号……
师:这些信息你认为哪些是一定要的,哪些是可以删减的?
小组汇报:我们认为……,因为……。
师:我们已经确定了编码中要包含的信息,如何用数字来体现这些信息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后完成设计方案。
学生交流后,老师点拨:怎么不写年级号,去写入学时间? 师:来设计吧!看谁设计得科学、又有创意。小组讨论,交流(小组内说一说)
师: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你这个号码的含义吗?
谁还想来介绍一下你所编的学号?
五、全课总结:
从课前收集到课上的交流,再到自编号码,你们能用一句说说你的体会或感受吗?
数字与信息教学实录 篇6
关键词:信息教学;内容;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196-01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32~35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实际的调查、分析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知“信息数字化”的最基本方法和作用,初步形成数字符号性的认识,培养对应思想和符号化思想。
2.在具体情境中,尝试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获得一些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创设情境。我们先来欣赏一首诗,学过吗?那我们有感情地朗诵一遍。读后有何感受?
生:有常见的数字。(板:数字)
(2)了解电话号码。
出示交通指示牌110。看这是什么?
生:交通限速牌,限速110千米。
出示图片110。这呢?
生:报警电话110。
师:为什么不读一百一十?
生:这是电话号码。
师:对,这是数字组成的电话号码。这还有一些电话号码,你了解它们吗?
119 (火警 );114(本地固定电话查询); 120(急救)……
师:观察一下,这些电话号码与固定电话比有什么区别?
生:短些、更容易记、使用更方便……
(3)、揭示课题。
师:比较这两个电话号码,数字怎么样?表达的信息呢?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的排列顺序不同。
师:非常好,编码顺序不同,表达的信息也不相同。(板书:信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字与信息。(同时板:与)读。
2、展开
(1)了解邮政编码的信息。
师:在现代社会,数字可以表达很多信息。看,这是一个信封(出示),除了文字,信封上还有什么?
生:邮政编码。
师:看邮政编码和信封上的地址,你能猜到什么?
生:我估计21是……
师:到底表达什么信息?一起来看一看。课件逐一显示。
那不同的地区,邮政编码应该也不同。
师:我们学校所在地的邮政编码是多少?(板书:223002)你能试着说说这个邮政编码表达什么信息?
生:22—江苏苏北地区
3—淮安市邮区
0—淮安市区邮局
02—投递局
师:这两个邮政编码数字不同,但它们的编排——规律是一样的。
(2)了解邮政编码的作用。
师:关于邮政编码,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已经有地址了,干吗还要写邮政编码呢?
师:这个问题有同学课前做过调查吗?
生:分拣信件更快一些,递信更快些。
3、练习
(1)编房间号。(出示题目)
师:看了这么多,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些数字编码?请人把题目读一遍。就给一楼的第5个房间编号。自己试着编一编。谁来说一下。
生:0105
师:你为什么用0开头?
生:一共有12层,是两位数,要用0来占位。
师:对,要考虑编码对象的总体数量。还有不同编法吗?
生:105
师:比较一下哪个更科学?
1003,看这个编号,能找到是哪个房间吗?
如果还有一幢14层的客房大楼呢?一楼的第5个房间有几间?分别给它们编号。
生:10105、20105
A0105、B0105……
师:用数字、字母把两幢楼区分开来。
4、总结
师:回想一下,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这节课的感受。
生:数字真奇妙。
没想到小小的数字有这么大用处。
数字表达的信息真多呀。
生活中离不开数学。
论我国数字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篇7
1 数字档案信息化的简单介绍
1.1 数字档案信息的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 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引发了一场新的全球性的产业革命, 就是信息产业革命。现在信息化的发展史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而我国政府对于数字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也非常重视,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谈到了关于数字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促进工业由大变强。”而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 这一段时间之内, 我国的数字档案馆建设已经处于萌芽时期, 而到了1996年的时候, 我国更是对数字档案极其重视, 已经把电子文件研究项目列入了科技计划, 这更进一步使得数字档案信息化的建设更加完善。2000年5月国家档案局把“数字档案馆工程研究与开发”作为本年度全国重点档案科技功关计划, 下达给深圳市档案局与国家档案局科研所共同承担, 并将其纳入国家档案局的“十五”规划, 这也是中国第一个数字档案馆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直到现在, 数字档案的信息化已经相对成熟, 数字档案作为重要的信息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1.2 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含义以及特性。
虽然数字档案现在是非常普遍的, 但是许多人对于数字档案信息的理解不是非常准确。下面将简单介绍信息资源的含义。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是通通过网络, 有现在的电子文件替代了纸质版的信息, 将信息通过网络环境相互传递, 与此同时, 利用计算机将信息文献等材料上传、利用并储存。而数字档案信息资源也有它自身的特点。一般传统的信息资源大多是纸质版的, 而且较难储存, 材料越多纸质的用量也就越大, 这会占用许多的空间, 消耗很多的资源。而数字档案就不存在这些问题。数字档案是通过网络来进行储存、传播的, 因此, 只需要一张小小的硬盘或者是储存卡就可以储存大量的信息资源, 通常一张只读光盘的储存量就达到了3.4亿文字, 更何况其他的高密度光盘。因此, 数字档案的信息资源的储存量更大, 而且不易像纸质版的信息一样容易损坏, 还大大减少了用纸的费用。其次, 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传播途径多, 传播速度快。一般的纸质档案要查阅的时候, 还需要进行查找, 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而数字档案的建立, 使得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搜索到所需要的信息。在互联网正常运行的情况下, 只需要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一片几千字的文件材料。除此之外, 通过数字档案, 使得信息资源更加多样化。人们不再像以前只能够图书上看到文字与图画, 更可以通过数字档案的信息资源看到视频、听到音频等多种多样的信息资源。这极大的丰富了信息, 使人们了解的信息更加全面, 广阔。
1.3 数字档案信息化对工作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数字化成为了发展的趋势。其中, 数字档案信息化的发展, 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工作方面的积极影响。数字档案的信息化使得人们的工作方式以及管理方法与时俱进, 更加现代化。在以前, 一个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复杂, 工作量非常大。但是, 随着数字档案的信息化的发展, 人们不再需要员工自己手写记录数据, 管理档案, 传统的信息管理对于管理这一方面, 效率低下, 且消耗的资源很大。而数字档案的信息化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将企业各个部门的信息档案输入到计算机中, 通过计算机技术与网络的配合来进行信息的管理, 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工作负担, 并且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除此之外, 数字档案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工作的, 是使得管理的工作更加智能化。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对信息进行收集、积累以及管理, 靠计算机网络自动完成, 这更加方便了管理工作, 为企业带来了极大方便, 间接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在以前企业在信息的管理上, 又由于在获得信息的速度上, 速度过慢, 消息接受滞后, 因此, 有些需要处理的事情就会推后, 延误, 导致了在处理事情的效率上变得缓慢。而在处理事情上要经过多个步骤和程序, 比较繁琐。总而言之, 旧式的信息管理方法的工作效率低下, 不如数字化信息的建设。
2 影响数字档案信息化的因素以及解决对策
2.1 影响数字档案信息化的因素。
我们都知道, 数字档案的信息化的基础就是网络, 但是现在在网络方面会出现多种多样的问题。首先就是安全方面的问题。数字档案本身就是通过计算机的自动化来对信息进行储存、管理的, 由于储存体自身的原因, 光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丢失。比如受到化学氧化的作用, 或者是磁场的影响, 最终导致光盘里的信息播放不出来从而使得大部分信息丢失或者被破坏。还有就是现在网络极为不安全, 出现了许多的黑客等盗取信息的不法分子, 使得企业或者格纹的重要信息丢失, 造成财产甚至生命安全的问题出现。除此之外, 现在网络上的病毒非常多, 随着人们使用计算机增加, 病毒的产生以及种类也越来越多, 因此, 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是很难彻底清除的, 病毒的更新、变异速度会永远领先于杀毒技术, 况且杀毒软件从研制到应用有一个过程, 而病毒的传播则完全不需要任何过程。因此, 置于网络环境中的数字档案信息会经常面临病毒的侵害。因此, 安全因素是影响数字档案的信息化的因素之一。其次就是熟悉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导致数字档案的信息化发展较慢。
2.2 影响数字档案信息化的解决对策。
为了使数字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更好, 首先就一定要做到信息的安全问题。为防止信息被破坏, 可以采用备份系统, 比如云同步, 将数字档案的信息进行完整的储存, 防止数据信息的丢失。还有就是要研制出较强加密技术, 科研人员以及IT经营应该大力研制加密技术, 防止黑客的入侵。还有就是设置一些访问权限以及防火墙技术, 严格控制访问者的身份, 以防止信息的丢失造成重大的损失。创造出更强的杀毒软件来防止病毒的侵袭, 最终保证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而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也要注意。大力培养和引进数字档案管理能力强的员工, 以促进数字档案的信息化的发展与完善。
结束语
数字档案的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代人们管理信息的最主要的方式。要想更好地完善数字档案的信息化, 就应该认真学习计算机技术, 从而更好地为数字档案的发展服务。相信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数字档案的信息化也会发展的更好。
参考文献
[1]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 信息安全标准与法律法规[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数字信息化 篇8
关键词:一网,四库,八项关键技术,五平台,一个门户
1 概述
苏州独墅湖高教区, 地处苏州工业园区南部, 结合地区教育产业系统的发展和特殊的滨湖区地理条件, 形成以高等教育为主体, 包括科研教学、生活居住、文化服务、旅游休闲等多种职能的城市新区。
1.1 建设目标
根据苏州独墅湖高教区自身的特点和数字城市的概念, 我们提出以教研为特色的“数字高教区”信息化建设总体设想和规划方案。
建成后的苏州独墅湖高教区, 将具有在一网、四库、八项关键技术、五平台、一个门户支撑下的具有丰富应用 (包括管理、教研、社区和商务四大方面) 的数字化高等教研城区。
1.2 建设标准
建成后的苏州独墅湖高教区, 将达到以下城市信息化建设指标:
◆具备网上“一站式”新型电子政务系统;
◆数字化的城市规划管理;
◆高度的信息共享;
◆全城100%的一卡通应用;
◆各研究生院100%上网;
◆计算机普及率达90%;
◆社区宽带网接入率达100%;
◆各大楼宽带接入率达100%。
2“数字高教区”总体规划
“数字高教区”总体规划包括总体架构规划、基础网络规划和应用平台规划三部分。
2.1 总体架构规划
总体架构是“数字高教区”建设总的指导, 根据“数字城市”和独墅湖高教区的信息化建设目标, 数字高教区的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一个基础网络:它是整个“数字高教区”信息化的通信平台, 为“数字高教区”信息的获取与传输以及独墅湖高教区与外部的信息交流提供硬件支撑。它包括数据、语音、有线和无线等各种网络。
四大信息库:四个信息库包括管理资源信息库、教研资源信息库、公共资源信息库和地理基础信息库等, 为各种支撑平台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提供信息支持。
八项关键技术:八项关键技术包括CA认证授权技术、工作流引擎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全文检索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智能卡技术和播存网格技术, 是实现各应用支撑平台的基础技术。
五个支撑平台:五个支撑平台包括网络与信息安全平台、管理平台、教研平台、社区平台和商务平台分别为独墅湖高教区的管理、教研、社区和商务四大类综合应用提供支撑。
一个门户:门户网站是所有应用系统的入囗, 通过门户网站把各应用系统统一到一个入口, 方便了广大用户;同时它也是独墅湖高教区向外宣传发布独墅湖高教区相关信息的主要窗口。
2.2 基础网络规划
基础网络包括数据、语音、有线和无线网络等, 这些是“数字高教区”的基础, 此处主要对独墅湖高教区城域网 (即数据网) 进行规划, 使得建成后的城域网能够覆盖整个独墅湖高教区的目标, 保证独墅湖高教区内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的信息化应用。
独墅湖高教区城域网同时支持IPV4和IPV6技术, 以保证独墅湖高教区城域网能够向下一代网络无缝演进。苏州独墅湖高教区城域网的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城域网逻辑拓扑设计、城域网物理分布设计两部分。
2.2.1 城域网逻辑拓扑规划
独墅湖高教区城域网拓扑规划采用分层设计的方法进行, 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和广域网连接四个部分组成, 它的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
◆核心层:核心层是独墅湖高教区城域网的骨干, 主要为独墅湖高教区提供高速的数据交换服务功能, 保证数据传输的高速性和可靠性。
◆汇聚层:汇聚层的功能是负责把独墅湖高教区内各研究生院、住宅小区、公共设施等处网络的数据进行汇聚送入核心层以及把核心层的数据分发到各研究生院、住宅小区、公共设施等处网络。
◆接入层:接入层主要负责各研究生院、住宅小区、公共设施等各大楼的网络接入, 使得独墅湖高教区内用户都能连接到网络, 实现100%的覆盖。
◆广域网连接:广域网连接是独墅湖高教区城域网与外部进行交流的通道, 广域网连接一方面需要提供高速的数据交换能力, 另一方面需要充分保证独墅湖高教区城域网数据交换的安全性。
2.3 平台及应用规划
信息化应用是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信息的安全是信息化应用的安全保障, 独墅湖高教区应用平台的规划根据独墅湖高教区的特点和特色进行。
2.3.1 网络与信息安全平台
网络与信息安全平台基于信息安全技术, 包括: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病毒防范技术、PKI/CA认证与授权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的有效结合, 为独墅湖高教区各应用提供信息安全保障, 确保独墅湖高教区内管理、教研、社区、商务应用的安全顺利进行。
2.3.2 管理平台
管理平台是“数字高教区”实现网上一站式政务、城市数字化规划管理、办公自动化等功能的平台。管理平台基于管理信息库、地理信息库以及工作流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数据仓库技术、CA授权认证技术等实现。
◆网上一站式政务:根据独墅湖高教区的具体情况, 独墅湖高教区不独立建设网上一站式政务, 可与苏州工业园区政务系统集成, 实现网上一站式审批功能。
◆城市数字化规划管理:城市的规划与管理主要通过GIS技术, 结合相关GIS信息库 (GIS信息库可直接利用苏州工业园区或苏州市的GIS信息库) 实现, 提供城市规划管理的数字化、可视化支持。
◆应急预案管理:应急预案管理是提高独墅湖高教区应对和处理紧急突发事件能力的系统。系统建立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和重大活动等方面的应急预案, 当发生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突发事故等情况和举行重大活动时, 及时调出相关预案, 集结相关部门和人员, 按预案对紧急突发事件进行处理, 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保护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目的。
◆办公自动化:办公自动化是提高独墅湖高教区办公效率的应用系统, 通过办公自动化, 实现日常办公的数字化、网络化, 充分提高办事效率。
2.3.3 教研平台
教研平台是独墅湖高教区特色平台, 是区别于其它“数字高教园区”的最大特点。教研平台通过教研信息资源库、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全文检索技术等实现, 教研平台的特色是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不仅是独墅湖高教区内部的院校、研究机构间的共享, 还是与苏州工业园区及苏州市各企业、机构间的共享, 通过教研平台可实现独墅湖高教区教研资源的充分利用、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与企业和机构间的合作研究等, 它为苏州工业园区发展、苏州市的发展以及独墅湖高教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多媒体远程教研:多媒体远程教研包括:独墅湖高教区内的各学校内部、学校之间的网上多媒体教学直播、教学点播;通过互联网的多媒体远程教学直播、教学点播、远程多媒体教学研究讨论会、远程多媒体研究合作等, 例如:可为工业园区及苏州市的人才培养提供服务。
教研资源共享:资源共享通过建立教研资源共享信息库以及相应的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实现。其中教研资源共享信息库包含的信息类型主要包括:师资 (姓名、专业、职称等) 、研究人员 (姓名、专业、研究项目、职称等) 、专用仪器 (名称、型号、功能等) 、实验室 (名称、类型、功能、设备等) 、资料 (名称、专业、主题词、关键词等) ;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提供共享资源信息的录入、共享资源的使用状态查询、共享资源的申请与回收、沟通与回复等功能。
网络虚拟实验室:网络虚拟实验室是为独墅湖高教区以及工业园区及苏州市的企业的研究人员、师生等提供的通过网络进行虚拟实验的智能化、虚拟现实的应用系统, 基于网络的虚拟实验室能够提供一个便捷而又出色的实验环境, 让在此环境之上操作实验的师生、研究人员实现可视化的实验流程定制、仪器设备选择、实验参数设定、实验流程控制、实验结果的反馈及分析等功能, 以便于师生、研究人员进行学习和研究工作的开展。
研究项目管理:研究项目管理是对独墅湖高教区内各研究项目进行网上项目管理的应用系统, 提供的主要功能包括: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员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沟通管理以及项目综合管理等。
网格计算:网格计算是为独墅湖高教区师生、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高性能计算的平台, 通过构建“网络虚拟超级计算机”或“元计算机”来获得超强的计算能力。它提供统一的管理、单一的分配机制和协调应用程序, 使任务可以透明地按需要分配到系统内的各种结构的计算机中, 包括向量机、标量机、SIMD和MIMD型的各类计算机。它通过网络连接地理上分布的各类计算机 (包括机群) 、数据库、各类设备和存储设备等, 形成对用户相对透明的虚拟的高性能计算环境, 应用包括了分布式计算、高吞吐量计算、协同工程和数据查询等诸多功能。
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针对独墅湖高教区内研究生院、研究所等数量多, 规模小的特点, 通过建立网上数字图书信息资源库及图书信息发布系统, 为独墅湖高教区内各教师、学生、研究人员等提供各种图书资料信息查询、阅读功能。
学生就业指导:独墅湖高教区是苏州地区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实现学生的就业和企业人才招聘的信息交流与共享, 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这是人才战略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3.4 社区平台
独墅湖高教区的构成除了研究生院、研究所等以外, 还有很多住宅小区, 独墅湖高教区又是一个大的社区, 因此, 为广大居民提供信息服务的社区平台也是“数字高教区”建设的重要部分。社区平台提供的功能以社区服务、社区管理以及社区安保等功能, 其中以社区服务为重点。
社区服务:社区服务包括:网上家政服务、家教服务、维修服务、救助服务、预订服务、网上娱乐等功能, 方便社区居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社区管理:社区管理包括:网上党建管理、活动管理、人员管理、设施管理、停车管理等功能。
社区安保:社区安保是社区安全的保障, 通过网络实现可视化、统一化的安保管理, 可以实现统一监控、安保联动, 大大提高了安保管理的水平, 充分保障独墅湖高教区社区的安全。
2.3.5 商务平台
商务平台为独墅湖高教区提供的主要功能包括网上商城、一卡通等功能。
网上商城:网上商城是为独墅湖高教区内的学生、教师、员工、居民服务的系统, 用户只需要通过网络就可以远程浏览商城中的商品, 并可以随时订购, 订购的商品直接送到用户家中, 为独墅湖高教区内生活的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一卡通:一卡通是为独墅湖高教区消费等提供的, 通过一卡通系统, 用户只需持有一张IC卡, 就可以在独墅湖高教区内的任何地方消费, 包括交通、购物、娱乐、餐饮、缴费等多个方面, 方便了独墅湖高教区内广大用户, 并且为各商家提供统一结算功能, 为商家带来商机。
3“数字高教园区”的主体工程与关键技术
3.1 主体工程
根据支撑“数字高教区”建设的系统架构与功能平台, 需要建设的主体工程包括:
3.1.1 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数字高教区”信息获取与传输的硬件支撑系统, 包括:
高速骨干网络, 包括宽带广域网接口, 城域骨干网, 综合接入网 (无线局域网接入、Ethernet接入、Cable接入、ADSL接入、FTTB接入......) 等。
综合信息实时监测与采集系统, 包括监测信息、交通信息、地理信息、生活服务信息等。
3.1.2 应用支撑平台
利用应用支撑技术, 构造按服务类型划分的应用支撑平台, 包括教研平台、商务平台、管理平台、社区平台等。
3.1.3 综合应用系统
在应用支撑平台基础上, 为服务对象 (学生、教师、员工、居民、政府...) 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包括数字校园、数字消费、数字家庭、数字社区、电子政务系统等。
3.2 为实现上述主体工程, 需要的关键技术主要有
3.2.1 高速骨干网络
网络技术在苏州“数字高教区”的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确保“数字高教区”的信息畅通和共享的必要条件。
3.2.2 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是数字城市空间信息的基础, 为庞大的城市数据提供了管理、存储和维护的有效手段。城市地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城市管理信息技术相比, 具有较多的优势。如:它能够把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结合, 不仅使用户知道一个物体是什么, 而且能知道一个物体在哪里。此外, GIS具有把时间和空间信息结合起来的能力, 它可以对不同时间序列中的空间信息做出直观的描述, 并可以把查询与分析结果以声、图、文一体化的方式展现在用户面前。
3.2.3 工作流引擎技术
工作流引擎技术是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流程控制与管理的关键技术。
工作流引擎是基于Wf MC标准的流程再造技术, 主要用于设计、改善政府部门日常办公的业务流程, 并通过流程建模、流程发起、流程监控等功能实现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工作流引擎技术是应用中间件平台主要支撑技术, 它是在过程模型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Wf MC标准而开发的。
3.2.4 全文检索技术
全文检索技术是实现电子政务、数字图书馆的关键技术。作为应用支撑技术的全文检索技术是基于内容管理的资料信息库的检索技术, 包含了关系数据库内容搜索引擎、内容检索服务器以及站点检索引擎等。
3.2.5 PKI/CA认证与授权技术
PKI/CA认证与授权技术是保证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安全的关键技术。PKI (公钥基础设施) 技术采用证书管理公钥, 通过第三方的可信任机构认证中心CA (Certificate Authority) , 把用户的公钥和用户的其他标识信息 (如名称、Email、身份证号等) 捆绑在一起, 用于验证用户的身份。通用的办法是采用建立在PKI基础之上的数字证书, 通过把要传输的数字信息进行加密和签名, 保证信息传输的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 从而保证信息的安全传输。
PKI基础设施采用证书管理公钥, 通过第三方的可信任机构认证中心, 把用户的公钥和用户的其他标识信息捆绑在一起, 在Internet网上验证用户的身份。PKI基础设施把公钥密码和对称密码结合起来, 在Internet网上实现密钥的自动管理, 保证网上数据的安全传输。
3.2.6 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仓库 (Data Warehouse) 是一个面向主题的 (Subject Oriented) 、集成的 (Integrate) 、相对稳定的 (Non-Volatile) 、反映历史变化 (Time Variant) 的数据集合, 用于支持管理决策。对于数据仓库的概念我们可以从两个层次予以理解, 首先, 数据仓库用于支持决策, 面向分析型数据处理, 它不同于企业现有的操作型数据库;其次, 数据仓库是对多个异构的数据源有效集成, 集成后按照主题进行了重组, 并包含历史数据, 而且存放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一般不再修改。
数据挖掘技术是从数据仓库中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 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包含:数据准备、数据挖掘、表述及知识评价四个阶段。数据挖掘也是采用机器学习、统计等方法进行知识学习的阶段。
3.2.7 智能卡技术
智能卡技术是实现独墅湖高教区一卡通的基础, 智能卡技术集成了数据加密、数据交换、数据存储等多种技术, 通过智能卡技术保证独墅湖高教区消费、缴费、结算的安全可靠运行。
3.2.8 播存网格技术
随着Internet的发展, 其在信息资源共享上的弱点越来越明显。尽管网络所能提供的带宽资源在不断扩大, 但是实际上真正能够提供的网络资源却增长缓慢, 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数量和信息资源需求。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网络资源使用缺乏合理性以及“独占”的信息资源共享方式。“播存网格”是借助数据广播创建一种语义预先沟通的机制, 通过全国广播主动把大量信息资源的语义通知给足够多的用户, 让计算机帮助主人大致判断信息资源的可用性。用户借助计算机事先筛选过的信息资源的语义清单, 精细地引导自己的阅读进程。
基于以上需求, 提出了“统一内容定位符” (UCL) 和“个人内容需求定位符” (PCL) 的理论。与“统一资源定位符” (URL) 相类似, 根据所取信息在语义学上的定义而获得的UCL信息, 可以确定网络上某一个具备相应内容语义的信息资源。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 指定相应的UCL配置信息文件, 根据文件提供的UCL信息, 并很方便地对接收下来的信息进行对比, 将相符的信息接收、存储, 实现“预存”的功能。PCL信息作为UCL的辅助信息, 以其灵活、可扩展的特点, 提供为用户个人信息需求进行具体定位的功能, 即完成“预读”的功能。
根据以上原理, 我们计划实现基于数据广播和内容语义相结合的“播存网格”系统, 完成一下功能:
(1) 利用现有数据广播网络实现信息内容的无冲突广播。
(2) 接收终端根据对资源内容需求的不同, 来选择性地接收广播的信息数据, 并将信息根据不同的需求保存在接收端。
3.2.9 多媒体信息技术
多媒体信息技术是实现研究生数字化教学的关键技术, 多媒体信息技术是对多媒体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和发布的技术, 主要包括多媒体信息压缩技术、多媒体信息编辑技术、多媒体课件技术、多媒体信息管理技术、多媒体信息发布技术等, 通过这几技术的有机结合, 实现网上多媒体教学直播、多媒体教学点播、视频会议、远程教学等应用功能。
4 结束语
数字信息 篇9
陕西省决定从2010年起, 启动“十百千”生态创建工程, 在10个生态县 (市、区) 建设100个环境优美乡镇和1000个生态村。2010年, 陕西要求省内10个设区市均启动1个生态县 (市、区) 、每1个县 (市、区) 均启动10个环境优美乡镇和100个生态村创建工作。列入创建计划的县 (市、区) 、乡 (镇) 、行政村要编制专门的环境建设工作规划, 重点做好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垃圾污水等生活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面源污染控制、清洁能源推广等工作。
辽宁辽宁县域经济占GDP比重提高6%
数字信息 篇10
拉动投资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东营加快农房建设和危房改造
日前, 东营市政府召开会议, 部署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旧房屋改造任务, 并与各县区签订了“责任状”。该市将在今后3年时间里建设农村住房3.6万户, 改造农村危旧房屋1.2万户,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预计拉动投资50多亿元, 以进一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
据了解, 从今年开始, 该市在农村住房建设方面, 通过政策激励、资金支持, 激发农民的建房需求和积极性, 加快农村住房建设速度, 连续3年时间, 每年确保新建农村住房1万户, 力争达到1.2万户, 3年直接拉动投资36亿元左右。在农村危旧房改造方面, 力争用3年时间, 基本完成全市农村危旧房改造任务, 每年改造完成4000户, 今年优先改造需要拆除重新建设的一级危房。
数字信息化 篇11
关键词:数字化测绘;信息化测绘;关系
在我国,测绘事业经过很多次的改变,从当初的手工操作发展到模拟操作。解释测绘阶段也逐步向数字化测绘阶段发展, 数字化测绘发展到信息化测绘,不仅实现了测绘学科的改革,也推动了测绘学科的新发展。信息化测绘技术是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技术上新的提升,这给我国测绘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了在某工程项目中分别运用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两种测绘方法为实例进行了如下分析:
一、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相关定义与特点
(一)数字化测绘其实是一种比较广义的测绘技术,以前多以简单的线条进行测量与勾画,而现在却是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手段进行多维度测绘,从手动描绘到利用电脑技术进行喷绘测绘的方法被大范围应用,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数字化测绘主要体现在使用过程的自动化、测绘数据储存的磁介质化、测绘产品形式上的数字化与设备的多功能化等。正是因为以上的特点数字化测绘才能在市场能够长期的发展。
(二)信息化测绘是数字化测绘的一个提升,信息化测绘大都应用在工程领域中,信息化测绘大都采用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信息化测绘能将多种测绘工程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开发进行有效的利用[1],进而在测绘行业的未来发展与信息化的改革提供方向指导与技术支持。信息化测绘主要应用于测量的信息化、測绘产品的数字化、测绘数据的获取、测绘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的全自动化以及介质化与信息传播的网络化等,在未来发展中,信息化测绘会逐渐成为整个测绘行业的主要导向。
二、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关系
信息化测绘是数字化测绘的一个提升,信息化测绘技术是依据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对技术与各项理论进行优化。然后经过数字化测绘仪器与设备的变革,最终形成了信息化测绘技术。
(一)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理论关系
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关系,从理论上说,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进而有助于接下来的加工与处理等[2]。信息化测绘技术与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其实都有共同的理论基础,然而信息化测绘却会把测绘得到的结果进行公开,在网络中都可以将所有的信息进行处理,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之间基本都有相同的理论,使信息交换更具有序性,从根本上加强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紧密联系。
(二)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技术关系
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关系,在技术方面来看,我国大部分的测绘都在使用数字化测绘,主要是采用距离测量与地面三角测量。从而对微型定位起到了推动了作用。数字化测绘是将原有的使用过的纸质测图进行数字化处理,使自动化的技术得到更好的普及,使我国的测绘事业向信息化发展。
三、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差异性
(一) 信息采集技术的差异性
数字化测绘的数字化不仅体现在输出结果,还在体现在信息的采集上,数字化测绘在测绘时不但能采用传统的信息数据还能采用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所以,数字化测绘对信息采集技术没有过多的要求,只需要输出的结果能够标准数字化的特点。数字化测绘的信息与信息化测绘在采集信息技术上有很大不同,信息化测绘在采集信息方面主要是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进行此采集,比如航空航天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与稳定定位技术等,从而在采集信息上实现了快速准确的采集,最终提高测绘的工作效率。
(二)信息产品的差异性
数字化测绘主要是利用自动化测绘技术来实现测绘,只限在局域网范围内生产信息产品,是生产的范围较窄。信息化测绘主要利用自动化测绘技术,能在全网络范围内生产信息产品,生产的范围较广[3]。所以,信息化测绘在信息采集上能够获得较多的信息资源,然后将其进行整合。最终在信息产品质量上得到明显的改善。数字化测绘在产品生产上更多注重单机处理,而信息化测绘信息在产品生产上更多注重全网络资源的集中选择,将好的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从而提高测绘的质量。
四、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应用
(一)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测绘也逐步向信息化测绘发展。现在,随着数字测绘技术的不断普及,我国对民用化推广越来越重视,为了让测绘技术等到更好的发展,我们要依据社会公众群体的空间地理信息需要来进行地理空间模型产品的大众化。在数字化测绘转变信息化测绘的过程中,需要现代化的测绘体系作为测绘的基础,然后通过理信息来获得大量信息资料,在重力、高程、空间位置等环节上提高对信息数据的安全控制[4]。还需要重力、高程与空间位置等作为主要判断地理信息的依据。其信息的安全对于空间地理信息的判断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数信息化测绘的主要框架一般都选择统一的参考坐标体系,其中,信息化测绘在参考坐标体系主要采用三维立体坐标系或者二维坐标来作为测绘坐标所有的体系的基准都是选用大地控网。
(二)在现代的测量当中,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在图像收集方法上多数使用遥感测量技术与摄影测量技术,他们都可以通过遥感测量技术或者摄影测量技术都能得出相关的信息数据,遥感测量技术或摄影测量技术都支持信息化测绘与数字化测绘输入,都能通过信息化测绘与数字化测绘的加工与处理在地理空间模型进行信息产品的生产。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可以利用遥感测量技术与摄影测量技术采集到相关的信息数据,然后利用电脑的视觉处理,形成一个比较直观、立体的图像,将收集的数据进行数据的整合与分析,利用电脑系统的储存与处理,使相应的数据能在输出的地理空间模型上进行精确,同时还要利用多种技术支持,最后将信息产品绘制出来并将产品供给社会各个领域进行使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相关定义与特点出发,对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关系以及差异进行探讨,并从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展开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完全建议,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
参考文献:
[1]顾曙红. 试论从数字化测绘到信息化测绘的测绘学科新进展[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8:286.
[2]张澄,马静. 从数字化测绘到信息化测绘的测绘学科新进展[J]. 测绘技术装备,2014,02:75-76+24.
[3]张维立,李飞. 浅析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关系[J]. 黑龙江科学,2014,08:271.
[4]聂亮,应惟辉. 当前测绘学科新进展探讨——基于数字化测绘到信息化测绘的转变[J]. 科技与企业,2015,20:115.
城建档案数字信息化建设管理探讨 篇12
关键词:城建档案,数字化,信息化,人才建设,信息管理系统
一、城建档案数字化及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城建档案工作的人力资源薄弱。
调查数据显示, 目前城建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中仅有48%的本科生, 相近专业的高水平人才仅有38.5%, 普遍存在学历偏低问题且数字化、信息化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不到3%。这就导致很多城建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思想观念和整体水平跟不上日新变化的信息时代的脚步。人力资源缺乏必要的素质和活力, 直接影响整个城建档案数字化及信息化的进程。人手不足, 工作量与人员配备不成正比, 这必然导致城建档案工作数字化及信息化发展缓慢和滞后, 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更不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优良服务。
2. 实现城建档案数字化及信息化的资金条件不足。
在一些不发达地区, 由于资金条件有限, 直接导致城建档案信息化进程中的硬件软件设备投入都不足, 因为在21世纪的今天, 高配置的计算机、打印机、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扫描仪等设备室城建档案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和维护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现状是很多地方在上述设备的投入中力度不大, 没有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3. 城建档案工作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
前期准备工作是城建档案数字化及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 而现阶段城建档案的前期准备工作仍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之处。尤其是在纸质档案的资料不完善、资料质量偏低、保存不安全等方面, 城建档案管理的专业要求较高, 因为档案涉及社会的各行各业, 这就需要拥有较强综合能力的专业人员负责工作。很多城建档案部门过于重视文本文件的资料收集, 而忽略了视频、音频、图片等电子文件档案的收集。
二、实现城建档案数字化及信息化的具体措施
1. 着力打造专业城建档案建设人才队伍。
首先, 要构建一个高素质水平的人才队伍。培养一个优秀的专业城建档案建设人才队伍是城建档案工作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基础, 只有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才能使城建档案工作有效顺利的开展。
其次, 要严格要求, 科学管理。《南通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中提到对于在工作中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人员, 不仅要给其所在单位和上级主管行政处分, 还要上报司法部门追求其刑事责任。这样严格的要求, 不仅利于人员的管理, 更利于城建档案工作的科学开展。
再次, 要强化人才队伍的专业素质, 提升城建档案数字化管理技术。一是要明确工作范围, 工作职责。江苏南通的城建档案数字化信息建设包括城乡建设规划、管理中涉及的图表、文字、图片、影音声像、图纸等多种形式的承载着历史记录的档案资料。二是要提升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
2. 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城建档案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
城建档案数字化及信息化需要技术力量和物质条件作为支撑, 无论是在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信息系统的开发, 还是先进设备的引进、系统网站的维护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和维护。因此, 相关部门首先要对城建档案数字化及信息机化建设管理引起重视, 要将其纳入议事议程并付诸行动, 加大其资金的投入力度。
以江苏某城建档案馆为例, 管内配置了档案密集架、底图柜、声像档案防磁柜等档案装具, 并配备2台服务器, 1TB容量的数字档案存储磁盘阵列, 25台计算机, 20台空调, 10台去湿机, 为该市规划、建设、城建执法、解决房产纠纷和房改等工作提供了依据和凭证。
3. 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档案信息。
目前我国档案工作还缺乏一套完整、切实可行的系统化、标准化的规则, 以此来保证城建档案的规范统一以及完善, 从而达到资源的充分共享和有效利用。
三、结论
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 避免急于求成, 要循序渐进, 统揽全局, 实现档案管理历史性的跨越, 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提供快捷有效的档案信息服务, 并对后世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阴子芬.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J].城建档案, 2011 (12) :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