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经济发展

2024-06-16

“一村一品”经济发展(通用12篇)

“一村一品”经济发展 篇1

汾西县位于山西中南部, 国土面积880km2, 总人口14.80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12.60万人, 是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没有农民的富裕, 就谈不上全县的富裕;没有农民的小康, 就没有全县的小康。近年来, 汾西县委、县政府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 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 围绕特色抓产业, 围绕产业建基地, 围绕基地带农户, 强力推进特色农业发展, 扶持洪昌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晋西核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龙荞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三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延伸链条、做大做强, 带动以肉鸡为主的畜牧养殖、以核桃为主的干果经济林、以苦荞为主的特色种植和以丰产玉米为主的坝系农业四大基地发展, 实现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3月21日, 省委书记袁纯清在汾西县调研时, 对“三大龙头带动四大基地建设”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强调指出, 汾西在核桃经济林栽植上, 措施得力, 发展势头很好, 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要求继续大力发展核桃产业, 做强“一村一品”, 走出一条具有汾西特色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汾西是一个以旱作农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县份, 属于高寒山区, 昼夜温差大, 土壤气候条件适宜栽植核桃, 农村也有栽植核桃的传统习惯, 具有发展核桃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此, 县委、县政府把核桃产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产业化为纽带、以农民增收为目标, 大力发展核桃产业, 取得了明显效果。

1 发展核桃产业的主要做法

1.1 领导干部包联, 强化组织保障

产业要发展, 领导是关键。在推进核桃产业发展的进程中, 从强化组织保障、政策引导、监督落实等层面入手, 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的领导机制。在具体工作中实行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产业责任制, 一包几年不变。由县级领导班子成员牵头, 有关职能部门参与, 建立了产业发展协调领导组, 强化产业发展中的具体指导、协调及各种服务工作。包产业领导及时深入一线发现和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深入基地指导工作。各乡镇区都确定专人分管协调此项工作, 做到了任务到人, 责任到人。2012年, 在完善原有领导机制的基础上, 积极发展核桃产业园区, 由县级领导干部牵头负责, 实行“一长一园”, 即建设一个高标准、高效益的“特色产业示范园”, 其规模不少于3.34hm2, 管理标准要高, 经济效益要好;每个乡镇要求发展园区5个~7个, 为核桃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领导和组织保障。

1.2 克服财政困难, 加大资金扶持

推进农业产业发展, 资金扶持是前提, 特别是对于农业基础条件差的山区贫困县来讲, 资金扶持尤为重要。在核桃产业发展上, 每年规划栽植优质核桃667hm2以上, 全部由县财政投资, 保障苗木供应, 每年核桃苗木投入150万元以上。为了加强管理, 尽快受益, 县政府制定了新建核桃经济林补助政策和抚育管理办法, 实行一年栽植、三年管护, 由规模栽植村选拔专业管护人员, 林业部门组织集中培训, 乡镇统一进行管理, 按每亩22株、连续三年财政分别按每株2.5元、3.5元、2.5元给予管护补助。这样, 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核桃经济林的积极性, 提高了管理水平, 使一批农民从管理中直接获得了较高的现金收入, 更重要的是, 形成了一年栽、三年管、第五年交给农民受益的产业发展良性机制。与此同时, 县委、县政府与县农行、邮政储蓄银行沟通, 积极筹备发展资金, 发放支农小额贷款, 帮助种植户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使更多农民从中受益。有的农民群众形象地说:“中央实行种粮直补, 县里给予栽植直补, 事事都为农民着想”。农民用朴实的语言对县委、县政府的做法给予了肯定。

1.3 依靠科技进步, 提供优质服务

在核桃产业发展上, 县政府先后研究出台了《汾西县核桃经济林栽植扶持办法》、《汾西县核桃经济林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措施, 保障了农民群众的种植利益, 激发了他们发展核桃生产的积极性。几年来, 在制定出台扶持政策时, 都坚持把规模栽植户作为政策扶持的重点, 引导广大农户通过股份合作、联户经营、联合发展等形式,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建设优质核桃经济林基地, 实现连片规模发展。在具体工作方法上, 实行县乡村三级专业技术人员包乡、包村、包场、包户、包项目责任制, 跟踪开展规划设计、技术推广、信息咨询等服务, 保障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科学种植水平, 还组织一部分有代表性的规模栽植户到周边省、市、县学习、交流, 聘请专家、教授来县讲课, 培养了一批核桃栽植骨干。与此同时, 启动了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工程, 使大学生村官与科技计划项目对接, 让高科技走近农民, 走进企业, 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带动农民科学致富。一系列服务措施的落实, 有效提高了核桃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1.4 坚持龙头引领, 带动产业发展

为了抓好核桃产业发展, 不断探索“公司+农户”的模式, 政府重点扶持发展核桃加工企业———晋西核桃食品有限公司。公司采用韩国进口核桃露生产线和国产桃仁食品生产线, 主要产品有核桃露、鲜核桃仁和琥珀桃仁, 生产配套设施齐全, 技术力量雄厚, 工艺流程先进, 年产核桃露1.0万t, 桃仁食品200t, 注册商标“晋西核桃王”, 产品远销山东、江苏、广州等地。到2011年底, 该公司资产总额达到3 648万元, 净资产2 622元, 年产品销售收入1 158万元, 消化本地核桃300余t, 带动全县6个乡镇6 000余户、3万余名群众发展核桃产业, 帮助农民人均年增收300元, 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200余人, 有力促进了全县核桃产业的发展。

截止2011年底, 全县核桃经济林建设面积达到0.68万hm2, 在部分乡镇和农村, 核桃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我们的目标是:“十二五”期末全县优质核桃总面积扩大到1.0万hm2, 实现全县人均1亩核桃经济林。

2 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 产业化水平较低

近几年, 核桃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涌现出一批典型村和规模户, 但比重很小, 多数农户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小而全的经营模式, 生产较为分散, 专业化程度不高, 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 难以形成产业化经营, 还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经营模式。另一方面, 虽然在发展核桃产业的同时, 扶持发展了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晋西核桃食品有限公司, 但经营层次不高, 特别是在农产品销售方面, 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不强, 与农户之间没有真正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机制, 导致全县核桃产业的发展整体效益和水平不高。

2.2 农产品竞争力不强

由于基础设施薄弱, 生产条件比较差, 经营效益相对偏低, 多数群众缺少利用农业先进技术的内在动力, 往往以劳动力的投入来替代资金和技术的投入, 凭经验、靠传统, 导致农产品质量不高, 名优品种不多, 缺乏市场竞争力。

2.3 技术人才缺乏

从整个核桃产业的发展来看, 技术人才趋于老化, 且受干部人才体制、单位编制等因素的影响, 技术人才青黄不接, 对推进产业发展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 农民生产缺信息、缺销路的问题依然突出, 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2.4 发展资金短缺

在核桃产业发展中, 广大农民缺乏启动资金。作为山区贫困县, 扶持林业产业发展财力又十分有限, 资金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3 进一步推进核桃产业发展的措施

3.1 提升水平

坚持实行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产业责任制, 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宏观协调。要从市场需要和全县的优势出发, 制定结构调整的长远规划以及农村产业政策, 把农民积极性引导到发展规划的框架之内, 指导核桃产业发展;要规范市场秩序, 完善市场交易规则, 对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 培育和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要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 提高林业综合效益, 积极引进林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 加快发展精深加工。要加强产销衔接, 延长产业链, 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3.2 创优品牌

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需求, 不断优化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特色农副产品, 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形成具有汾西特色的优质核桃产品。走外找市场、内建基地、内产外销、以销促产、农民受益的订单农业的发展路子, 进一步拓宽产业发展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优良品种、先进工艺、设备, 提升全县核桃产业发展的档次。进一步加强涉农部门的服务能力建设, 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培养一批产业发展“经纪人”, 专门从事农产品的推广销售, 让产品及时快捷地走向市场。

3.3 加强管理

变特色为优势, 引进先进农业科技, 扩大规模, 进一步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通过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 使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更多地掌握先进技术和经验, 并通过典型示范、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更新传统的种植栽植办法, 鼓励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加快核桃产业发展进程。

3.4 争取支持

要积极争取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积极申报核桃经济林建设项目, 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支持村镇银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发展支农业务, 引导银企联合, 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

“一村一品”经济发展 篇2

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我县自2003年提出并倡导以来,把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有效地促进了全县特色产业基地的形成及农民收入的增加。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发展“一村一品”是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重要动力。今年以来,我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发展机制,提高发展质量,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推动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企业带村、新格局的尽快形成,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下面就我县发展“一村一品”的基本情况、经验体会、问题困难及发展意见等,报告如下:

一、我县发展“一村一品”的主要成效

从2003年开始,在省、市的直接关怀、支持和帮助下,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绿色农业特色经济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战略定位,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农业支柱产业,激活农村市场经营”为目标,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取得了可喜成效。据统计,从2003年实施“一村一品”以来,全县形成有产业特色的专业乡2个(白莲专业乡一个,烟叶专业乡一个),专业村23个(其中白莲专业村10个,烟叶专业村13个),带动近10237户农户从事“一村一品”生产,农民从中获得纯收入占家庭年经营收入的70%以上。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白莲、烟叶两大基地建设规模壮大,农村经济运行步入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区间。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1280元,增长到现在的1900元左右,增长幅度在48%以上,打破了近几年以来增长幅度在10%左右低水平徘徊的落后局面,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一是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3年以来,我县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壮大规模农业的重要手段,改变以往适应性调整的路子,着力建设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品种做纽带,重新布局产业,充分发掘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我县农业的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白莲种植突出良种繁育,2003年开始,我县分别引进太空莲1号、3号、36号、建选17号,建立了以县农科所为龙头的优质白莲良种繁育基地。白莲种植面积从2001年前的4万亩左右,增至6万亩左右,实现产值8000万元左右。烟叶种植突出推行地膜覆盖、热烘循环烤房等新技术,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实现产值6500万元左右。二是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农业增收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2003年以来,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由过去主要抓产业和产品为主,转向突出抓“一村一品”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加速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产业化经营的格局。从2004年开始,我县分别在**、**两个乡成立烟叶、白莲两个农产品种植示范基地。针对我县**乡农民烤烟技术较差,且白莲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技术水平较高、结合地理环境等优势,我县对**乡5个村大力推行白莲高产节本增效栽培技术,实施了白莲无公害生产技术,进行跟踪服务指导。2006年,龙岗乡种植白莲面积达6077亩,实现白莲总产值1656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43元,超过全县人均纯收入22%。**乡的烟叶种植面积达1073亩,实现烟叶总产值154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01元,超过全县人均纯收入20%以上。由于这两大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加上受农产品市场经济的影响,**、**两个乡纷纷成立烟叶协会和白莲保鲜协会,大大加快了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进程。协会的建立,农产品的质量有了保证,规范了农产品销售市场,扩大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农民收入大大增加,农民种植农业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三是扶持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链条得到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向特色资源、主导产业靠拢,带动了“一村一品”工程的发展,同时,“一村一品”也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优质农产品。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县形成了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布局,真正意义上的龙形架构已初步形成。我县已拥有白莲产品加工企业5个,开发白莲系列产品7个,主要有莲子奶糊、莲子薏仁糊、白莲速溶粉、莲子八宝粥、莲心茶、莲子罐头及白莲速冻保鲜等产品。到2005年白莲产品深加工转化率达到30%以上。实践证明,发展“一村一品”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发挥本地优势,培养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的支柱产业;有利于跳出农业抓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小生产、小产品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有利于跳出农村抓发展,推进产业富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有利于转变思想观念,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做强做大县域经济。

二、我县发展“一村一品”的几点体会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工作,关键在于抓好“四个重点”。

1、关键在于领导的重视和决心。“一村一品”工作能否有效地推进,首先取决于领导认识的高度和工作推进的力度。我县一开始学习推广“一村一品”经验,县委、县政府领导就高度重视,坚持把这项工作作为“执政为民、富裕农民”的重

大举措来抓。实践证明,没有主要领导的重视和决心,没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发展“一村一品”就难以取得明显成效。

2、关键在于培育、引进、壮大一批能够把“一村一品”经验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并努力付诸实践的带头人。我们围绕培育壮大“一村一品”带头人队伍,着重抓了三项工作:一是通过培训村支部书记,带动农民实施“一村一品”。2004年2月,我县对全县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进行集中培训,使刚刚换届的新一届“两委”主干能够迅速进入角色,当好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领头雁,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成为群众打心底里信任的领头人、贴心人。二是支持本县农产品企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实施“一村一品”。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种养龙头企业努力扩大规模,带动优势农产品生产,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三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来农工商企业,带动农民实施“一村一品”。**县是全国主要产莲区之一,港、粤客商纷纷来我县投资兴办白莲保鲜加工厂,启动白莲冷藏保鲜加工项目,形成了年保鲜加工白莲4500吨的生产能力。经过冷冻技术处理和保鲜加工的白莲后,贮藏时间少则15至20天,多的可长达6个月。由于保鲜白莲新鲜如初,保留了鲜莲的鲜味原汁及其内在的营养物质,因此备受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销售价格上扬近一倍,产出效益得到明显增强。美国大成投资公司与**连心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达成协议,投资3000万元开发生产高科技产品“莲心降火清咽含片”,苦莲心因此成为农民眼中值钱的“香饽饽”。县二食品厂通过外引内联,由**黑五类食品公司投资150万元改建100吨的藕粉生产线,生产的精制藕粉远销全国各地并出口日本。**乡红心地瓜种植面积500多亩,年产鲜地瓜370余万公斤,福建客商依托这一农产品资源优势,投资近100万元兴建红心地瓜干脯厂,年加工成地瓜干脯100万公斤左右,创产值250余万元,开发的“小蜜蜂”地瓜干脯荣获“**省绿色食品新产品”称号,产品俏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等城市和港澳台地区。

3、关键在于着力解决市场、技术、信贷等发展难题,不断创新服务体系。发展“一村一品”,必须要有市场、信息、技术、人才、信贷等服务体系作支撑。我们为此主要抓了三项工作:

一是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有效开展互帮互助。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可以有效提高信贷担保能力,协调规范产品市场价格,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增强开拓市场能力,从而促进“一村一品”健康快速发展。实践证明,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灵活务实有效,对破解发展中的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难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深受农民欢迎。我县**乡具有悠久的白莲种植历史,针对当前鲜莲销售市场行情看好,鲜莲倍受消费者青睐的新特点,本着服务莲农、做大做强鲜莲产品销售的宗旨,在县农业部门和乡政府的引导下,于2003年6月筹备发起成立“**县**乡白莲保鲜经营协会”,经营鲜莲、草莲保鲜和销售业务,2004年2月,在县民政局登记注册。三年来,会员人数由成立之初的19人发展到现在的118人,会员分布区域由原来的**乡发展到我县的**、**、**、**、**等乡镇及**市的**乡、**镇,协会带动白莲种植户由原来的1000余户扩大到现在的8000余户,加入协会由当时的动员加入到现在的申请审批加入,基本实现“哪里有白莲生产经营,哪里就有协会的服务活动”。2006年以来,我县大力推进股权科学、管理民主、运行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户、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产业化链条,目前合作组织总数已达到67个,其中规范化发展38个,还有一部分协会正在创建中,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

二是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市场准入水平。2003年开始,我县分别引进太空莲1号、3号、36号、建选17号,建立了优质白莲良种繁育基地。县设立了白莲品牌实施基金,县政府每年安排了20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基地建设、科技攻关、产品开发深加工、品牌申报认证和建立信息网络平台等。组建了白莲专业合作协会,通过招商引资,融集民间资本等形式,全县白莲生产、加工、销售总投入已达到5000万元以上。

三是开展部门定点挂钩服务,帮扶“一村一品”发展。农业部门和县直有关单位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产业指导、市场开拓、资金扶持、银行贷款、引资引智、税收优惠、品牌质量、科技服务等,上下同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支持“一村一品”发展。

4、关键在于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形式,始终将致富农民作为根本出发点。发展“一村一品”,目的是为了致富农民,关键是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突破,要害是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农户与公司的对接。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选择项目、确定产品、培育产业,着重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通过公司、基地带动农户搞特色经营,推动“一村一品”的实施。

三、我县发展“一村一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一村一品”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制约因素。

1、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问题。建设“一村一品”,必然需要大量的投入,尤其是资金的投入,但从调查的情况分析,资金上的短缺严重制约“一村一品”建设。这集中体现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方面。近年来,尽管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总体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尤其是水利建设落后,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

2、农产品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我县70%以上的村民还停留在大田式粗放型蔬菜种植上,农业生产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屡约率较低。

3、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新科技的能力。

四、今后发展“一村一品”的意见建议

1、强化领导体系。继续把发展“一村一品”工作摆在“三农”

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进一步加强领导,建立强有力的推进协调机制,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合力抓,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督查制度,建立“一村一品”工作评优考核机制,通过定期考核,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2、集中抓好典型宣传。建议宣传部门将“一村一品”先进典型列入全年宣传工作重要内容,组织电视、报纸等媒体对在发展“一村一品”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好的经验,进行大力宣传,使“一村一品”更加深入人心,使推广支持“一村一品”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定期召开“一村一品”现场交流会,通过总结交流,从中发现好的典型,推广好的做法,从而达到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目的。

3、建议上级每年拿出一定资金用于技能培训和基地建设,继续加大对基层农业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扶持优质农产品品牌的力度,强化和提高优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引进和配置的“绿色通道”。逐步增加基层农业科研经费,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一村一品”经济发展 篇3

近年来,江西省外国专家局把引进国外智力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连续重点支持了兴国县崇贤乡龙潭畲族村、资溪县乌石镇新月畲族村等5个少数民族村发展“一村一品”产业。累计支持“—村一品”项目资金近百万元,同时选派少数民族地区“一村一品”产业带头人赴国外、省内外培训学习。(江西省外专局吴晓晖供稿)

陕西“海归”企业积极打造激光产业联盟

2010年3月26日,陕西省重点引智项目单位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等三家单位联合发起的“陕西省高功率激光器及应用产业联盟”成立揭牌及项目签约仪式在西安光机所隆重举行。陕西省副省长吴登昌、中国科学院姚建铨院士、中国科学院侯洵院士、中国光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张庆茂副主任共同启动了象征联盟成立的LED触摸器。

在联盟宣告成立后的项目签约仪式上,炬光科技与国投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投资协议;并与美国知名的激光器制造企业阿波罗公司(Apollo Instruments)签署了“光学整形与光纤耦合业务收购协议”;同时,炬光科技还与在陕工业加工、医疗设备、科学研究等激光器应用企事业单位签署了11个产品研发项目,合作总额超亿元。炬光科技由留学回国人员创建,专业从事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研发、生产、销售与应用。从2007年成立至今,不断引进美、德等国的先进人才和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目前已成为国内首家可为客户提供高功率、长寿命、大批量、OEM设计的八大系列100多种激光产品的高科技公司,产品性能及品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张向晨供稿)

部分在济外国专家参加义务植树

春意萌动,大地复苏。3月22日,“山东省水生态建设启动仪式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在济南市北郊黄河大堤上举行。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特别组织了约20名在济外国专家参加了植树活动。外国专家分别来自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

近年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引进了大批外国专家,为山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09年,全省共组织实施引智项目896项,来鲁外国专家总数达1.6万人次,派员出国培训1500多人次,解决管理和技术难题700多个,向周边地区和全国其他省市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00多项。新建国家级引智基地和引智单位8家,总数达到21家,省级引智基地达106家。建设“千村引智示范项目”示范村54个,总数达到113个。(山东省外国专家局供稿)

韩国赵汉珪帮助吉林推广生态养殖

3月30日,韩国专家赵汉珪在夫人、女儿的陪同下,来吉林省进行科学技术交流,赵汉硅夫妇此行受到了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领导的高度重视。30日晚,厅长骆德春、副厅长张延峰专门会见并宴请赵汉珪一行。双方就今后加强生态养殖、种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并就今后合作事宜交换了意见。

“自然养猪法”又称生态养猪、环保养猪、发酵床养猪技术,由中国政府“友谊奖”、吉林省“长白山友谊奖”获得者——韩国自然农业协会会长赵汉珪先生首创,是吉林省最先引进的一项突出的农业引智成果。“自然养猪法”具有零排放、无臭味、省水、省工、节能、提高猪群抗病能力等优点。1997年吉林省引进“自然养猪”技术,在省内专家学者的研究攻关下,现已成功研发适合我国的“生态养猪”技术。2005年至2007年,吉林省外国专家局连续3年举办了生态养猪技术培训班。这项技术现已推广到解放军总后以及辽宁、黑龙江、河北、山东、北京等26个省市区,收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被《人民日报》誉为“猪舍里的低碳经济”。

无锡:张开双臂迎远客

阳春三月,中国无锡外国专家创新创业园如同一颗江南烟雨孕育出的璀璨明珠,引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外国宾朋商客:

3月5日,西门子中国研究院院长徐亚丁一行4人莅临,详细询问了太湖城传感器产业的相关政策、传感技术认定、检查标准及示范工程等方面的问题,表示西门子将进一步加强双方信息沟通,围绕设立西门子无锡物流网研究机构、合作建设太湖新城生态等方面开展技术交流,促进项目合作;

3月17日,富士通株式会社中国区总代表箕田好文、富士通研究所董事长村野和雄、富士通中国研发公司总经理山村毅等一行9人前来,这是富士通近年来第四次来无锡了。他们在传感器、封装测试、通讯网络、系统集成等物联网领域表示有合作的意向;

3月23日,美国霍尼韦尔集团安防及自动识别事业部亚太区副总裁、总经理吴沛毅女士一行来考察。霍尼韦尔集团位居世界500强前列,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传感器、安防、智能建筑等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3月26日,法中企业家与管理者协会主席邱晓晖博士与法国艾意格尔医管信息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爱列克斯·罗佩来考察和洽谈。无锡人介绍了创新园的区位优势、发展理念、产业规划和配套措施。法国人则展示了法国医管信息化的程度和成果,重点介绍了AMI(信息化医疗协助)软件系统将实时监控医院硬件设施的使用消耗情况,跟踪并安排病患预约、候诊、手术、住院等一系列就诊流程。

中方还对外方提出的问题作出了详尽的回答。“筑巢引凤”,是科技园发展的首要条件,作为国家级园区,无锡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融合先进理念的载体建设、完善的配套服务、独特的产业环境作为重点工作。无锡负责人热诚介绍,外国宾朋商客细心倾听,双方希望项目能早日在无锡落地。

中国(曲阜)国际人才招聘会6月底召开

中国(曲阜)国际人才招聘会将于2010年6月23日至25目在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孔子文化会展中心召开。此次大会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山东省人民政府组织举办的第十届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招聘会由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济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国际人才市场、中共济宁市委组织部、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具体承办。

济宁市委、市政府2010年年初出台的《关于加快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实施海外人才引进“511”计划的意见》,拉开了“孔孟之乡”强势引才的序幕。济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坚持“来去自由、按需引进、注重实效、不拘形式”的原则,必要时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策”。调入、柔性引进、人才带项目、带技术来济宁创业的,博士和正高级职称以上引进人才到企业工作的可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待遇。

海外人才引进重点对象是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或曾经担任过相当于副教授以上职务;在国际知名企业、非盈利组织等机构从事研发工作,并担任或曾经担任过中高级职务;有3年以上海外工作经历,拥有市场开发前景广阔、高技术含量科研成果的领军科研型人才。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且其技术成果国际先进,能够填补国内空白、具有市场潜力并能进行产业化生产;能够带团队、带项目、带资金来济宁创业的领头创业型人才。熟悉科技创新创业项目国际化运作模式,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或资本运作经验,在项目孵化、成果转化、技术产业化等方面有丰富实际操作能力的领办项目型人才是济宁重点引进的海外人才。

海外人才在享受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优惠待遇的基础上,视情况可再享受100万元、300万元或者更高的项目专项扶持。此外还将在政府补贴、津贴、孵化器租金、科技计划资金、政府优先采购等方面给予扶持。此次中国国际人才招聘会在曲阜召开,为集中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搭建了平台。受邀参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可享受参会交通补贴,海外人才每人补贴人民币1万元,国内高层次人才每人补贴人民币3000元。

嘉祥镇一村一品工程发展研究 篇4

关键词:“一村一品”工程,问题,对策,山东嘉祥,嘉祥镇

近年来, 嘉祥县嘉祥镇以提高农业经济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 积极引导“全面创业”, 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工程,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创新经济增长方式, 有效地带动了镇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全面激活了全镇农村经济, 使养殖加工、市场建设、吊装运输、煤碳、服装经营等产业形成了一定规模, 农民收益明显提高, 但在工程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现介绍如下。

1 嘉祥镇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的自然基础

“一村一品”是农业和农村经济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促进现代化农业迅猛发展的新型模式。它是以村居为区域单元, 深入挖掘当地资源优势, 通过“一户带多户, 多户带全村, 一村带多村, 多村成基地”的发展思路, 培育形成特色产品业为中心链的产业集群, 从而带动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城区中心驻地, 嘉祥镇具有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独特优势。

1.1 区域优势

嘉祥镇地处城区, 交通便利, 传统农业基础牢固, 新兴加工产业发展迅速, 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 发展“一村一品”的环境条件优越。

1.2 产业优势

全镇已形成以郑庄为中心的大蒜、大葱种植区;以李楼、邱庄、毛李庄为主的无公害瓜菜种植区;以黄李河沟、满庄为中心的城郊反季蔬菜种植区;以北石庄、何庙、上王庄为中心的小麦菠菜满幅种植区等四大特色种植区。规划建设了新河钢管、挂车生产、纺织手套、石雕石材、物流市场等特色产业。

2 嘉祥镇“一村一品”工程发展现状

嘉祥镇辖45个村 (居) , 人口4.5万人。目前, 全镇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产业特色的专业村近20个, 其中蔬菜类专业村10个, 畜禽养殖加工专业村3个, 市场规模建设村3个, 吊装运输规模村2个, 主要形成了五大产业: (1) 蔬菜产业。以护山、章山、满庄等7个村为主的城郊蔬菜种植区已成为城郊蔬菜供应基地, 带动农业就业人员700余人, 实现收入100万元。 (2) 吊装运输业。以孙山头、徐庄为主的吊装运输业已形成规模。其中孙山头现有农户353户, 人口1 560人, 吊装运输户220户, 从业人员460人, 分别占全村户数、人口的62.3%、29.5%, 2009年营业收入1 160万元, 实现利润850万元;徐庄现有农户154户, 人口560人, 吊装运输户92户, 从业人员193人, 分别占全村户数、人口的59.7%、34.5%, 2009年营业收入635万元。 (3) 市场建设。现有护山果蔬市场、西关农贸市场及东关百货副食钢材批发市场, 三大市场共安排经营户870户, 从业人员1 884人, 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4) 鹌鹑养殖加工业, 全镇饲养专业村发展到18个, 专业户800户, 规模养殖场8处, 建设规模养殖小区25处, 郑庄蛋鸡、护山肉鸡、陈庄肉鸭、李楼鹌鹑等都已形成一定规模。 (5) 石雕加工业。石雕城内企业发展到82家, 从业人员达到5 000余人, 年产值超过3亿元。

3 嘉祥镇发展“一村一品”存在的问题

3.1 产业规模较小, 深加工能力偏低

一是在局部区域、部分产业中已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发展格局, 但与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要求还有差距。二是农产品粗放生产, 深加工能力偏低。“一村一品”产业化水平低, 生产聚集度不高, 主导产品链条短, 深加工和多层次增值能力不足, 基地带动能力弱, 农产品市场开拓能力不强[1,2,3]。

3.2 发展氛围不浓, 资金投入不足

“一村一品”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仍处于自发状态, 部分村对“一村一品”发展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升级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建设“一村一品”必然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但从调查的情况分析, 资金上的短缺严重制约了“一村一品”工程的建设水平。

3.3 农户品牌意识薄弱, 农产品增值空间较小

“一村一品”专业村的主导产品规模总体不大, 农产品品牌效益难以体现, 品牌建设积极性不高, 市场竞争力不强。果蔬加工、鹌鹑养殖加工大部分都是在嘉祥县境内销售, 并形成品牌, 没有走向大市场, 影响产品增值、农民增收。

3.4 中介组织作用有待提高, 科技作用带动能力亟待提高

在“一村一品”建设过程中, 农业专业化组织程度低, 尚未形成大范围规模经营, 个体农户经营效益低、风险高。现有的农民专业协会在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目前的发展依靠专业户、依靠龙头企业的多, 与农民关系松散, 带动能力不强,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农户带动能力作用的发挥, 不能全方位地解决农户生产的后顾之忧。在“一村一品”主导产业的形成过程中, 科技兴业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科技创新和应用对增产增效提高品质的作用不明显。

4 嘉祥镇“一村一品”工程发展对策

4.1 完善发展规划, 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实施“一村一品”工程, 就是通过政策引导, 积极推进区域规模经营, 实现传统小农户生产向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转变, 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开展互助合作, 走产、供、销一体化道路;引导农民转变观念, 拓宽发展思路, 开拓发展空间;引导农民充分挖掘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潜力, 实现从资源消耗型生产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 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4.2 扩大招商引资规模, 加强引导、扶持力度

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是促进“一村一品”工程发展的有效途径[4]。突出专业招商, 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扶持一批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并使其做大做强。注重引进与当地主导产业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并且把引资与引企有机结合, 突出主导产品的精深加工, 拉长产业链, 提升附加值, 提高竞争力, 加快培植“一村一品”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4.3 健全科技服务体系

强化科技服务体系, 以为“一村一品”发展提供技术支撑[5]。以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开发为重点, 建立“一村一品”科技支撑体系。组织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示范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 有效整合各种培训教育资源, 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开展技术培训, 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实用技术水平。

4.4 培育市场主体, 着重发展农村专业化组织

把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放在突出位置, 使其成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市场主体[6,7]。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各种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联结, 按照市场需求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 实现产、销一体化,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不断提高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曦.发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J].农业经济, 2010 (10) :24-25.

[2]李德新.做大特色产业增强发展后劲[J].山西政报, 2010 (19) :51-52.

[3]郑宝春.辉南县石道河镇发展特色产业[J].农村科学实验, 2010 (10) :6.

[4]张岩峰.县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以保定市特色农业发展为例[J].时代经贸, 2010 (18) :147.

[5]肖翠华.浅析特色产业的发展——以四川省乡城县为例的实证分析[J].四川农场, 2010 (3) :18-22.

[6]郭渊.商南县五项举措发展五大特色产业加快农民增收步伐[J].陕西林业, 2010 (4) :45.

东坡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 篇5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县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全市干部下乡住村活动为契机,以“三项整治”工作为切入点,突出抓好产业开发扶贫、基础设施改善、干部住村教育、农民素质提升和重点对象帮扶五项工作为重点,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东坡村扶贫发展五年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东坡村共有500户,1600人,劳动力800人,耕地700余亩。人均收入2400元。中共党员30人。小学教师14名,学生223人。经济收入以农业种植、劳务输出、经商为主。

二、“五年”扶贫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县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全市干部下乡住村活动为契机,以“三项整治”工作为切入点,突出抓好产业开发扶贫、基础设施改善、干部住村教育、农民素质提升和重点对象帮扶五项工作为重点,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增加农业基础投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综合产出能力,激发农民内在生产力,加强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推进全村经济发展,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二)总体目标:群众收入持续增加,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素质大力提升。

三、具体目标规划与措施

2011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新一轮定点扶贫工作的关键之年。我单位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积极搞好村庄整治工作。

1、以玉米产业开发为支撑,统筹推进东坡村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的高标准要求和规划,确立产业开发重点。利用各种渠道,主动“争、跑、要、引”各类项目,扶贫资金更多地投向富民产业、富民项目,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在帮助农村发展产业上,实现扶贫工作由整村推进向集中连片开发转变,努力形成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化扶贫新格局。在“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上,尽快使玉米特色产业突出。在农民收入翻番目标上,从实际出发,杜绝盲目推进实施,稳定逐步的推进农民收入,力争达到翻三番。

2、充分利用小额信贷和信用社支农政策,解决玉米栽植以及生产加工中的资金困难,要以扶贫重点村建设为机遇,争取扶贫小额信贷和信用社的资金支持,为农户提供资金保障。

3、以提升素质为基础,切实增强农民脱贫致富的本领。加强技术培训,扩大玉米栽植面积,提高玉米管理水平。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联系,定期组织群众进行科学栽殖技术培训,确保玉米栽植效率。

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进行技术培训,尤其是结合实施的项目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办好集中培训班,提高经营素质,培养自我发展能力,做到培训一人,致富一个家庭,带动一方群众。

临县邮政局

一村一品在西部 篇6

“一村一品”的概念来自日本,虽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被引进到中国,但在全国范围内由政府主导推广,则是进入新世纪之后的事了。

如今,在中国西部地区,一村一品发展迅速,成千上万的农民依靠一村一品走上了致富路。与此同时,过去由政府主导的推广模式历经市场考验之后,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锣鼓村变成首富村

在一个微雨的早上,记者来到陕西杨凌上川口村。

在新修的公路西边,分布有很多家制作锣鼓的厂家,门头上都有颇为显眼的招牌。

因为制作锣鼓,上川口村成为杨凌的首富村。这个村子并不大,千把口人,人均耕地不到一亩,但是,却聚集了23家锣鼓制造厂,每年都有6万件(套)铜鼓乐器从这里运出,是全国铜鼓乐器“四大名家”之一。

记者随意走进一家锣鼓制造厂,老板刘松林不在,他在咸阳上大学的儿子临时接待了我们。

“这就是那面‘天下第一威风鼓’。”小刘指着放在院子西北角的一面大鼓对记者说。这面鼓鼓体最大直径3,96米,鼓面直径3.36米,是工人用28天的时间才生产出来的。刘松林有意将这面鼓送到今年2008北京奥运会上,一展其威风。

刘松林在杨凌是个名人,祖传三代都制作响器,包括铜锣和鼓。刘松林与他的父辈最大的不同是,他生产的响器品种增加了很多。过去,他们只能生产两、三种锣鼓,主要满足当地群众红白喜事以及逢年过节闹社火时用,可专业舞台用的锣鼓,比如秦腔戏中常用的大秦锣,他们是做不出来的,只能到江苏、四川等外省的乐器厂去购买。作为响器传人,刘松林感到很惭愧,也不服气。他想自己生产大秦锣,却遭到很多人反对,因为要给锣定调,他们的工艺根本做不到。

刘松林不想放弃,他买来三面大秦锣,将其烧红,晾凉、再敲碎,研究其中的窍道。“给铜饼加锡,是制锣的一个很关键的步骤。加多了,容易破;加少了,又展不开。”虽说小刘还没有从事这个行当,但从小耳濡目染,讲起来也头头是道。

几经试验,刘松林终于做出了第一面大秦锣。“这就是一锤定音。”小刘领记者在车间参观时介绍说,“工人将加了锡的铜饼,不断地敲打,直到最后一锤,和定音器的调吻合了,这面锣就算做好了。手艺活,全凭的是经验。”

刘松林用同样的办法,研制出了不同的响铜乐器。现在,仅铙钹系列就是七大类56种之多,另外还生产五大类42种牛皮鼓。因做鼓要用很多木材,而生产铜响器又必须见火,所以,制作鼓的车间与制做锣的车间,分居两处。

刘松林的锣鼓厂只是上川口村锣鼓产业的一个缩影。这个村生产锣鼓的历史长达300年,从清朝时就开始了,但真正做成锣鼓专业村,还是改革开放后的事儿。如今,全村年加工原铜175吨,加工牛皮3万多张,生产铜鼓乐器92个品种6万件(套),产品畅销甘肃,青海、西藏、河南,浙江、江苏等26个省(区)和东南亚地区。“女人会烧火,男人精铸铜,老人善做鼓,青年跑经营。”说的就是上川口村的景象。一个300多户的小村子,铜鼓乐器加工的年产值却高达2480万元,提供的收入占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有手艺的村民,不用出门就能挣大钱,在刘松林厂子里干活的工人,挣得多的,月工资在万元左右。

上川口村的锣鼓产业在保持手工加工特色的同时,也引进机械化生产设备,对传统生产工艺加以改造,并由锣鼓乐器加工专业协会规范生产程序和标准,统一产品质量和价格,精心打造品牌。

一个村子,将一个行当做大、做精,这便是典型意义上的一村一品了。

一村一品走进中国

“一村一品”是日本大分县(相当于中国的省)前知事平松守彦先生倡导并推行的一场新农村建设运动。

1979年,大分的经济还很落后,传统的烧酒产业也很不景气,而时任大分知事的平松守彦先生却偏偏看中了烧酒。在他多年的努力下,大分县的烧酒销售后来居世界第一,占据了烧酒销售份额的30%。与此同时,大分县各地又培育出特色产品336种,其中产值达到100万美元以上的有126项,产值达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15项。由此,大分“一村一品”受到国际瞩目。

平松守彦先生曾对一村一品的理念进行了概括:

第一,立足本地,面向国际。越是地区性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越能体现地区特色的东西,越能受到国际上肯定。一村一品不光是指生产某种好的产品,观光旅游、地区文化等都可以是优秀的地方产物。

第二,自主自立,銳意创新。一村一品动力的源泉应该来自民间,重要的是积极性。单纯由政府主导是持久不了的。各地究竟干什么,完全由各地做主,政府所能提供的帮助只能是技术指导和销售服务而已。开展一村一品的目的,是让当地农民了解自己的潜力并最大化自立自主的能力,从而达到激发地区持续发展目的的运动。他认为,我们的社会应该由注重GNP(国民生产总值)向注重GNS(国民满意度)转变。开展一村一品也是这样,不是单纯的生产,关键要看人们是否满意。

第三,人才育成。“造就人才”是一村一品运动的最终目的。一村一品不单纯是指物品的“品”,也是“人品”、“品格”的“品”。一村一品就是要“通过造物造就人,通过造人造就物”。

1983年,平松守彦到上海访问,将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带到了中国。

不过,一村一品作为农民致富的一种手段真正在中国推广,是从2002年才开始的。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已达到41293个,从业农户187058万户,从业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4560元,比全国农民人均收入高出27%。

2005年,杨凌召开的“农博会”首次出现了“一村一品”展台,并举办了国际论坛。会议结束时,与会的19个国家的代表共同发表了《西安宣言》,呼吁积极推动“一村一品”本土化发展与创新。

到2007年,陕西省已有1000多个村发展成为一村一品专业村,这些村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占到将近八成,来自主导产业的收入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在今年陕西“两会”上,袁纯清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陕西要继续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到201 2年,全省近40%的行政村成为一村一品专业村,使一村一品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地域的、特色的、专业的

有一种花草纸,从贵州苗寨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

石桥村,250户人家,而以造纸为生的就高达70余户。前些年,年均销售收入有30多万元,去年的销售收入已达82万元。

石桥村用传统的办法造纸,历史长达上千年,以造白皮纸和彩色皮纸为主。村民从山上采摘野生原料到最后出成品,要经过16道工序,在全国目前民间尚存的手工造纸工艺中工序最多,规格最多,纸张质量也最好,尤其是其中彩色手工纸,在全国绝无仅有。

花草纸是一种很独特的手工纸,可以用来制作贺卡、明信片,名片、屏风、信封,灯罩以及店面装饰等。石桥村生产的花草纸已经有八大系列100多个品种,主要以订单形式销售到海外。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石桥村造纸专家杨大文应邀前往加拿大参加国际抄纸现场献艺,他精湛的技术,娴熟的表演,尤其是手工生产的云龙纸、花草纸、麻丝纸等60多种彩色纸,轰动整个现场。

2007年,石桥村古法造纸术被贵州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丹寨县已将这一传统工艺列入旅游开发的重要项目,使古法造纸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与生态旅游得到结合。仅造纸,旅游两项,全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112元。

甘肃岷县是一个贫困县,但清水乡清水村用传统工艺铸造的铜钟,宝鼎、云板、香炉等铜铁工艺品却盛名远扬,远销省内外风景名胜区;张家坪村烧制的脊兽造型多样,风格迥异,成为远近村民建新房、修大门独树一帜的装饰;北小路村调动村民用祖传手艺打制铁器,加工成结实耐用的铁锨、铡刀,犁等用具,农民人均年收入2400多元,成为全县首批“小康示范村”。

新疆塔城发挥其沿边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经巴克图口岸成功打入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外市场。塔城绿色蔬菜出口基地不仅是塔城盆地的“菜篮子”,也是塔城地区发展外向型设施农业的基地。

额敏县玛热勒苏乡库尔吉拉村,123户村民中70%以上从事打瓜种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00多元。2003年,村民自发组织成立了“打瓜协会”,目前已带动农民增收500多万元,打瓜子畅销国内10多个大中城市。

云南的普洱茶应该是西部地方产业成功营销的范例。

普洱茶被称为“能喝的古董”,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是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地之一,也是茶马古道的源头。但是,普洱人依靠普洱茶致富,同样是近些年才发生的事情。改革开放前,普洱县勐先乡竹山村305户人家中有80余户需吃救济粮,是有名的贫困村。现在,全村种植茶叶3000多亩,户均10.4亩,农户年茶叶收入1万元以上的占全村半数,村民60%的收入来源于茶叶种植。

2004年,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普洱茶的价值,惯于走茶马古道崎岖山路的马帮,却浩浩荡荡地出现在全国密集的公路上,并一步一步地走进了北京。如今,普洱县七乡两镇85个村民委员会均有茶葉生产基地,涉茶农户10万余人,年生产精制普洱茶3000吨,茶叶总产值达1.8亿元,成为普洱县的支柱产业。

由地域的优势、特色的优势、专业的优势,形成竞争的优势,这是西部各地发展一村一品的成功经验。

政府、民间,谁来主导?

有去日本参观归来的朋友说去之前,我理解的一村一品,只是一种单纯的农业生产方式,由各个地方集中人力、物力专攻某个农业品种,从而形成产品特色和产业优势带动农业发展。可是,参观以后才发现,先入为主的观念是有偏差的。

朋友说,日本一村一品的主导力量完全是民间的。2006国际一村一品会议,主办方是大分一村一品国际交流推进协会,当地政府并没有直接参与进来。他参观了一个农舍交易所。这是一家在日本到处都有的农产品小超市,农民上门直接供货,价格由农民自定。为保证供货的安全性,货物不仅必须洗净包装,且必须注明产品名称、产地、出产时间,产品人的住址和姓名等等,甚至产品人的照片都有,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等事件,能很方便地找到事主。

这位朋友感慨地说,参观后,我才感到了日本人的精明所在。生产一样东西容易,生产一样好东西并很方便地销售出去才是最大的难题,只有抓住这两个要害,一村一品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反观中国目前正在发展的一村一品,莫不打有浓厚的政府印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征兵说,目前我们的一村一品运动大多数主要是依靠政府、国家政策引导产生的,缺乏的是农民的主观能动性。王征兵建议,作为政府,需要做的就是把专家咨询的结果告知给农民,至于农民发展还是不发展,由农民自己决定。对农户来说,在选择一村一品项目时,最好与村里其他农户一致,这样可以获得规模效益。同时,销售永远是决定一村一品能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建立农民专业协会就很关键。实践证明,专业协会在销售上具有单个农户所不具有的规模优势,农户要看到协会长远的发展潜力和好处。

事实上,一村一品在中国发展几年之后,一些基层政府已经明白,决定一村一品生命力的关键是市场,而非政府的推动。本刊记者在陕西关中的采访,也有一个明显的感受,经过市场历练的农民对发展一村一品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自主意识,与政府推动比起来,他们更相信市场的力量。

一村一品发展的认识和思考 篇7

关键词:一村一品,认识,思考

一村一品的传统含义是以村为基础, 随着专业区域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市场需求, 一村和一品都有拓展, 进一步扩展到村以上的乡、县或更大;随着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品也从单纯的农业品扩展到加工、运销、手工业等非农领域。

一、一村一品现状

1、产业规模加快聚集

各地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运用发展区域经济的理念, 大力发展支柱产业, 不仅带动了本村、本乡产业发展, 同时, 还带动了其它村、乡镇、甚至周边县 (区) 优势产业的广泛集聚。如继洛川县苹果之后, 新涌现出的泾阳蔬菜、清涧红枣、镇坪生猪等11个产业较集中的县 (区) , 其中包含了16个县在内5个优势产业带的形成, 还有药材、蚕桑、民间手工艺等区域产业模式形成一村一品格局, 优势产业明显, 产业聚集规范。据统计, 2009年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数占农户总数的80%, 农民人均纯收入中79%来自主导产业。充分证明, 一村一品优势产业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和来源。

2、产业链条逐步延伸

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需一村一品规模化为支撑, 一村一品发展空间需农业产业化完整的产业链来推动。各地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和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一村一品经营, 形成产前、产中、产后有机结合的产业链条, 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促进一村一品与市场紧密连接, 实现一村一品产业化经营。

3、品牌观念不断强化

实施品牌战略是一村一品稳步发展的重要标志。各地注重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 大力发挥品牌效应, 以竞争优势替代特色资源优势, 提高市场的覆盖率。如有些果品、蔬菜等产业, 依托合作社、龙头企业注册品牌, 实行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质量安全认证管理, 与大型超市直接建立连接, 服务高端消费群体, 保证了一村一品农产品品质的不断提升。

二、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不足

调查中我们发现, 部分市、县和单位对一村一品发展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缺乏应有的认识, 实践中造成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推进乏力、配套资金空缺, 制约一村一品快速健康发展, 大多数村庄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产业滞后、基础设施设备没有得到及时更新而脆弱、畏难思想严重, 一村一品持续发展后劲欠缺。

2、产业规模小

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 使众多农户在有限且被分割的土地上进行着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 与当前发展一村一品板块式推进、规模化经营格局相悖。加之近年来各种农业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大, 不少农民对土地流转期望价格过高, 惜地意识增强, 不愿轻易流转出去, 带来土地流转成本步步高攀, 许多经营大户, 面对土地流转难, 无奈放弃。

3、标准化程度不高

标准化程度低, 从一定角度来说是质量品牌意识不强。从目前已形成的专业乡镇、专业村看, 无论是主导产品获得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认证基地规模, 还是农产品“三品”质量认证以及商标注册、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水平, 离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4、劳动主体素质有待提高

劳务输出使大量青壮年劳力外流大中城市, 农村剩余劳力素质偏低, 一是文化素质差, 大多是没有受过教育的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 接受能力差, 阻碍了新科技在农村的推广;二是身体素质差, 妇、老、弱、残是农村现有劳力的主力人群, 承受劳动能力的强度偏低, 劳动持续时间低, 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步伐较慢。

三、建议与对策

1、树立新理念

在一定程度上讲, 发展一村一品就是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发展农业块状经济。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和思维方式, 按照现代农业要求, 着重强化“三个意识”, 树立“三个理念”。一要强化创造意识, 坚持用发展当地拳头产业的理念指导一村一品发展, 以集约化发展加快区域经济优势集聚,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步伐;二要强化安全意识, 用发展绿色农产品的理念谋划一村一品市场发展规模, 推动农产品绿色发展途径;三要树立相互合作的意识, 用健全服务体系的理念推动一村一品产业化经营, 形成推动一村一品发展的合力。

2、搭建新平台

各地应把抓好一村一品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 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完善发展机制, 促进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 着力为一村一品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制定优惠政策, 加大扶持力度, 充分利用农业网络系统, 广泛采集事关农村经济发展的国内外市场信息, 把一村一品网上购销平台建成农户与国内外市场连接的信息纽带;积极组织专业村镇参加各种农产品展销展示活动,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形式, 不断加大一村一品宣传推介力度, 提高产品知名度, 推进品牌农业建设, 不断提升我省一村一品农特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3、创立新机制

多部门联动、多方面扶持、多渠道投入、多途径鼓励。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 从税收等各方面予以优惠, 为项目、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的合理有序流动营造良好氛围;继续完善产业奖补政策, 定期考核, 鼓励先进, 鞭策后进;鼓励金融机构在金融信贷方面大力支持一村一品的发展, 努力形成一村一品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

4、培育现代新农民

建立以农业高校、科研院所为龙头, 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为基础, 以网络教育和继续教育为柱, 县乡农民培训学校为骨干, 多层次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 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 提高素质, 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 培训和造就大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和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的懂科技、能致富的新型农民,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才能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莉:《抓“一村一品”建设促现代农业发展—凤翔县发展“一村一品”的实践与思考》, 《宝鸡社会科学》, 2007 (2) :23-25。

“一村一品”经济发展 篇8

一村一品在我国发展已有近2年,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已越来越多地被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和选择。特别是近年来, 一村一品在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作用突出、成效明显。

1.1 强村富民效果显著, 发展一村一品已成为活跃区域经济、带动农民就业致富的重要途径

许多地方立足本地资源, 综合考虑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等因素, 优先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 大力培育专业村镇, 既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 更拓宽了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新的亮点。截至2014年底, 全国各类专业村达到5.5万个, 其中, 经济总收入超亿元的专业村2419个, 超十亿元的214个。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1673元, 比201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8%。不少地方将发展一村一品作为困难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天津市制定了“一村一策”特色产业发展方案, 对经济发展薄弱村进行一村一品产业项目帮扶, 有力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步伐。

1.2 主导产业不断集聚, 发展一村一品已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的重要抓手

许多地方根据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积极引导专业村镇发展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基地, 并辐射带动周边区域, 提高了优势特色产业集聚水平, 呈现出多村一品、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发展格局, 优化了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2014年, 全国专业村种植基地面积、水产养殖面积、牲畜养殖量分别比上年增长4.4%、8.2%和4.5%, 产业集聚效应更加凸显。山西省通过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发展战略, 在三晋大地兴起了许多奶牛村、核桃村、红枣村、肉羊村、小米村等各具特色的专业村, 形成了集中连片的优势特色产业带。陕西省以一村一品为路径, 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不同的区域, 有不同的发展重点, 陕北的苹果, 关中的猕猴桃, 陕南的茶叶, 集中连片, 成为特色优势产业带。

1.3 品牌效益日益显现, 发展一村一品已成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打造特色品牌农业的重要措施

许多地方以质量安全管理和品牌建设带动一村一品发展, 积极开展商标注册和“三品一标”认证, 建立质量追溯体系, 培育知名品牌, 不仅有效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更让特色产品如虎添翼, 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有力提升。截至2014年, 主导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的专业村已达2.3万个, 拥有注册商标、省以上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的专业村, 分别占总数的26.9%、8.1%和17.4%。四川省安岳县通过品牌打造, 安岳柠檬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拥有了“中华名果”“天府十宝”的殊荣。

1.4 组织模式日渐丰富, 发展一村一品已成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重要载体

各地经验证明, 专业村镇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平台, 一村一品的发展催生了新型经营主体的发育, 新型主体的发展壮大又促进了一村一品加快发展。

通过一村一品, 出现了村社互动、村企对接等组织方式,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主体共荣共生、合作发展, 逐步形成了相互交织的运行机制。截至2014年底, 全国成立了农民合作社的专业村达到66.9%, 专业村中加入农民合作社的农户占从业农户总数的近50%, 大大高于一般乡村的比例, 有39.8%的专业村与龙头企业实现了有效对接。

1.5 激发农村内生动力, 发展一村一品已成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平台

通过发展一村一品, 有效激发了农民的创业热情, 让农民更好地认识了当地资源优势和发展潜能, 使农民在开发特色产品过程中, 学到了先进的种养技能、加工技术和营销技巧, 造就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可以讲, 发展一村一品是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农村的生动体现。

1.6 农业功能逐步拓展, 发展一村一品已成为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重要基础

随着一村一品的发展, 有的村镇主导产业逐渐壮大, 有效带动了自身及周边农产品加工、储藏、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 延长了产业链、价值链;有的村镇充分发掘农业的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功能, 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民俗文化产业、生态特色农业;还有的村镇顺应市场销售模式的改变,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新兴业态, 有力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实践证明, 一村一品是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有效模式, 在推动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但是也要看到, 我国一村一品整体发展水平还有待提升, 专业村数量还不够多, 产业层次低、产品档次不高, 农村人才缺乏。一些地方对发展一村一品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重视不够, 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 这些问题应认真解决。

2 准确把握一村一品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农业发展的内外环境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在新的形势下, 发展一村一品, 要有新思路, 明确新要求。

2.1 要更新发展理念

新常态下, 农业发展要由拼资源、拼投入的粗放式增长向集约、高效、环保、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转变;农业结构要由单一生产向市场需求和健全产业链的方向转变。面对新形势, 发展一村一品要着重强化“三个意识”, 树立“三个理念”。要强化效益意识, 用产业化的理念谋划一村一品发展, 加快推进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 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品一社, 一乡一业、一业一企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要强化品牌意识, 更加注重特色产品的品牌打造, 用品牌带动的理念推动一村一品发展, 向品牌经营要效益, 加快推进产业升级。要强化创新意识, 积极利用农产品电子商务、“互联网+农业”等新兴业态, 助推一村一品发展, 实现特色产品优质优价。

2.2 要抓住发展机遇

目前,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7000美元水平, 进入食品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阶段, 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特征, 人们不仅要求吃饱吃好, 而且要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吃得健康, 对优质、安全、生态、特色农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农业生产要在保障农产品总量平衡的基础上, 加快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 丰富产品品种, 提高产品品质。一村一品最大特点就是特和优, 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特。新形势下, 发展一村一品要立足资源禀赋, 根据消费需求, 找准市场定位, 变“生产导向”为“消费导向”, 积极发展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的产品, 丰实“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茶罐子”“奶瓶子”, 适应城乡居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2.3 要加快发展进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欠发达地区抓发展, 更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 做好特色文章, 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发展一村一品是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开发、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发展一村一品, 加快产业帮扶, 引导贫困地区发掘优势资源, 实行整村推进、整体开发, 一村带多村、多村连成片, 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早日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同步进入全面小康。

3 强化政策措施, 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发展

推进一村一品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 发展一村一品要以建设特色现代农业为主线, 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 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人才为支撑, 以特色产业为主攻方向, 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 推动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培育专业村镇、实现强村富民。力争到“十三五”期末, 使更多的村镇主导产业更加突出、品牌优势更加明显、农村经济更具活力、农民生活更加富裕。为实现这一目标, 要努力做到“五个加强”。

3.1 加强组织领导

夯实发展基础要把发展一村一品纳入“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 建立健全一村一品工作推进和协调机制, 形成工作合力, 确保工作顺利推进。要结合贯彻《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13—2020年) 》和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优化, 认真研究本地资源、区位特色和产业布局特点, 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市场供求变化, 因地制宜, 扬长避短, 找准产业和产品的切入点, 进一步明晰本地一村一品发展的目标和重点, 加强指导和服务。

3.2 加强政策扶持

优化发展环境要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 加大对一村一品的支持力度。对一村一品产品的品牌创建和认证应简化手续、减免费用。已经制定和实施的支农惠农政策, 要尽可能把扶持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一村一品纳入其中。整合政策资源, 积极借助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扶贫开发等项目支持一村一品发展。

3.3 加强市场引领

提升发展水平支持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 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 组织农民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村企对接活动, 组织专业村镇与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进行有效对接, 带动专业村镇产品销售和品牌建设, 拓宽一村一品名优产品市场空间。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特色现代种养业, 带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鼓励在条件具备的地方发展电子商务平台服务一村一品, 支持专业村镇积极发展农产品上线营销和市场推广。

3.4 加强宣传推介

营造发展氛围努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专业村镇和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要采取多种方式, 宣传推介示范村镇名优特色产品, 宣传推广示范村镇的经验做法, 示范带动更多的村镇发展一村一品。继续加大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建力度, 各地应结合实际开展相关认定工作, 有重点地抓好典型示范。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交易会、推介会等形式, 展示展销一村一品发展成果, 努力提高一村一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继续营造社会各界关心一村一品发展、支持一村一品发展的良好氛围。

3.5 加强智力支撑

增强发展后劲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进一步激发农民的自强自立和创新意识, 培养农民团结协作精神, 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结合阳光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等项目, 集成利用各种资源, 积极开展一村一品带头人培训, 增强他们发展生产、创业兴业、带头致富的能力, 带动更多农民成为推进一村一品发展的主力军。采取引导、扶持和激励措施, 吸引城镇各类专业人才投身一村一品发展。鼓励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创业, 开发特色资源, 发展优势产业。

朔州市“一村一品”发展情况调研 篇9

一、示范村基本情况及产业发展状况

51个示范村地域总面积487919亩, 其中耕地面积235340亩;总人口数65105人, 其中农业人口数61849人, 占95%;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4703人, 占22.6%。截至2010年底,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946元。从这次调查来看, 以畜牧养殖业为主导的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高于以种植业为主导的示范村, 高出3343元;以蔬菜种植为主导的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高于其他种植业主导的示范村, 高出2265元。51个示范村主导产业有奶牛养殖、肉羊养殖、蔬菜种植、玉米种植、小杂粮、中药材以及观光旅游、农产品加工, 但主要支撑于四大优势产业, 即:奶牛养殖业、肉羊养殖业、蔬菜种植业、小杂粮。山阴县突出奶牛养殖业, 以故驿、东沙堆、古城、八里庄为代表;怀仁县突出肉羊养殖业, 以南小寨为代表, 应县突出蔬菜种植业, 以接马峪、罗庄、大临河为代表, 右玉县突出小杂粮, 以李达窑、二十一村、牛心村为代表, 下面就上述四县区示范村的四大产业发展状况分别予以说明:

(一) 奶牛养殖业。

山阴县依据独特的产业基础、区位优势, 积极发挥奶牛养殖业在全省独占鳌头的优势, 立草为业, 规模养畜, 引导庭院养殖向规模化、现代化养殖转变。这一思路顺应了广大农民群众加速发展奶牛业发家致富的意愿, 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奶牛乳品业的迅速膨胀和快速扩张。山阴县的15个奶牛示范村均已凸显奶产业优势。15个村从事第一产业的4318人, 实现产值17005.95万元, 其中从事种植业的2152人, 实现产值3723万元;从事养殖业的2166人, 实现产值12009万元, 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0.6%。马营庄乡的八里庄村、东沙堆村、故驿村、古城镇的古城村奶牛养殖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0%、72%、78%和61%。

(二) 肉羊养殖业。

近年来, 借助我省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出台优惠政策的有利时机, 怀仁县把肉羊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 因势利导, 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 从组织领导、舆论宣传、技术服务、政策扶持等方面进行保障, 从产、加、销一条龙发展进行培育。目前, 全县肉羊饲养量达到了120万只。南小寨村成为全省的肉羊养殖典型村, 也是全省肉羊养殖的先进村, 全村2269人, 其中劳动力1469人, 均从事肉羊养殖业, 仅此一项年人均纯收入就达8000元, 现该村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1个, 小型屠宰加工车间10个, 冷藏库11个, 冷冻库6个, 全村年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

(三) 蔬菜产业。

应县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 不断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 培育壮大蔬菜产业, 品种有:架豆王、青椒、尖椒、胡萝卜、马铃薯、甜瓜、紫皮大蒜等。播种面积逐年增加, “十一五”期末达到了35万亩, 实现总产值3.15亿元, 占种植业总收入的60%以上, 蔬菜产业已成为12个示范村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应县的接马峪村是“一村一品”蔬菜种植专业示范村, 也是应县蔬菜种植基地。全村现有人口3120人, 其中劳动力1268人, 耕地面积6795亩, 其中大棚蔬菜种植面积1000亩, 户均1.5亩。2010年, 仅设施大棚蔬菜一项, 全村人均纯收入6092元, 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6481元的94%。设施大棚蔬菜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管理, 9个主要菜种顺利通过了国家级产品质量认证, 以“应州绿”注册商标, 并于2007年荣获“山西省著名商标”称号, 该村蔬菜种植已彻底打破了过去传统的生产格局, 逐步走上了面向市场、规模开发的坦途。小石口是应县“一村一品”示范村, 该村的大蒜更是享誉三晋, 远近闻名, 全村2208人, 其中劳动力1037人, 耕地面积9000亩, 80%的耕地种植大蒜, 2010年, 全村仅大蒜一项人均纯收入就达5124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5507元的93%。小石口大蒜是应县名优特产品, 曾获得山西省农业博览会金奖, 2010年, 以小石口为核心产区的“应县紫皮大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四) 小杂粮产业。

右玉县委、县政府立足光照充足, 气候干燥, 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积极探索小杂粮产业化增产增收的新途径, 有效推进了全县优质小杂粮产业的全面发展, 小杂粮基地产业化规模种植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新亮点。牛心乡牛心村、李达窑乡李达窑村和二十一村这3个村均是小杂粮示范村。2010年第一产业实现产值271万元, 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174万元, 养殖业实现产值92万元, 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64.2%;第二产业产值392万元第三产业产值34万元, 第一产业产值占产业总值434万元的62.456%。种植的小杂粮种类主要有:莜麦、荞麦、野豌豆、黑豆。上述3个示范村小杂粮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1%、61%和56%。

二、产业发展主要经验

(一) 借助龙头带基地, 提升“一品村”的产业化水平。

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路将“一村一品”打造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原料基地, 大力推进“企业+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 完善“一村一品”发展机制。山阴县的15个村均与当地企业建立了固定联系, 其中八里庄村与伊利、东沙村与蒙牛、故驿村与蒙牛、后黄台村与伊利和蒙牛、古城村与古城乳业。右玉县4个村与当地企业也建立了固定联系, 牛心村与山西六味斋右玉公司、李达窑与山西六味斋右玉公司、云阳与右玉县祥风薯业公司、二十一村与山西六味斋右玉公司。怀仁县南小寨村与本村5家企业建立了联系。应县的12个村均在本村建有蔬菜批发市场, 蔬菜远销全国各地, 且都在本村办有蔬菜脱水厂、冷库。

朔州市有6家乳品加工企业, 生产能力达50万吨, 系列产品达80多个。山西古城乳业集团总资产近4亿元, 日处理鲜奶1200吨, 年可生产五大系列、40多个品种的乳品32万吨。企业成为国家和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古城商标被评为山西省著名商标, 年销售收入4.5亿元。山西雅士利乳业公司总投资5.5亿元, 建成了亚洲单机生产能力最大和最先进奶粉生产线, 日处理鲜奶1000吨, 年产配方奶粉5万吨, 销售收入达8亿元。右玉县有山西鑫邦燕麦食业有限公司、山西六味斋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山西玉龙土特产有限公司、朔州市佳维粮油加工有限公司等小杂粮加工企业21家, 年可转化小杂粮10万吨, 加工转化率达57.1%。山西六昧斋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右玉公司生产能力为年处理杂粮原粮5万吨、牛羊肉2000吨, 年产杂粮复合粉4万吨。对4万吨杂粮复合粉进行深加工, 年产杂粮馒头7000吨、各类糕点1.2万吨、营养挂面1万吨、速冻食品2.5万吨、休闲食品6400吨、牛羊肉熟制品1000吨。年销售收入达5.87亿元, 上缴税金6762.15万元, 为当地农民建立稳定的小杂粮和牛羊肉销售渠道。年可为当地当地农户户均增收3300多元。同时, 可直接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200多人。大同祥凤薯业公司瞄准右玉丰富的土豆资源和产品质量, 投资600万元, 在右卫镇建起了一座年加工15万吨土豆的淀粉厂。怀仁县建有羊肉产品加工企业5家, 主要生产羊肉卷、羊拐弯等系列产品, 年可屠宰羊肉90—100万只, 引进皮毛购销厂商12家, 年购销羊皮110万张。应县蔬菜批发市场年可交易蔬菜960万吨, 脱水厂年可加工蔬菜320万吨, 冷库贮藏能力达50万吨。

(二)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一村一品”的组织化程度。

通过能人大户牵头领办专业合作组织, 引导示范村以产业、产品为纽带, 以资金、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为投入资本, 开展生产服务、加工增值、市场开拓等多形式、多层次合作, 推进“一品村”以“联合舰队”对接国内外大市场, 形成了抗御市场风险的“合力”。

2010年底, 51个村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21个, 带动1655户农民从事相关产业。形成了“一村一品、一品一社”的良性循环格局。通过合同、订单、服务、购销等形式, 有效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 促进了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保护了农民利益, 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右玉县3个小杂粮示范村以莜麦、胡麻、马铃薯等为主的农作物合同订单面积达到7000亩, 应县12个蔬菜示范村合同订单面积达12000亩, 种植业向以销定产、产销对接方向发展。山阴县组织奶牛规模健康养殖小区成立奶联社, 实现共同抵御鲜奶市场的风险能力, 与乳品加工企业实现订单售奶, 以质论价, 最大限度的实现养牛增收。

(三) 坚持科技创新, 增强“一品村”的科技支撑力。

自实施“一村一品”以来, 右玉县的牛心村、李达窑、二十一村先后引进适宜当地推广的良种小杂粮有:山西农科院品资所培育的“品燕七号”、河北张家口农科院培育的“坝莜一号”、吉林白城农科院培育的“白燕二号”和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培育的“G5”等四个燕麦新品种。其中“坝莜一号”已在大面积推广应用, 2010年平均亩产171公斤, 最高亩产达到224公斤, 农民人均增收1400元。近三年来, 右玉县共举办杂粮生产技术培训班320多场次, 累计培训人数3.2万人次, 开展现场技术指导150场次, 达到了乡有培训学校、村有专业户、户有科技明白人, 建立起了一支由县、乡、村三级技术人才队伍组成的技术支撑体系, 使全县杂粮生产管理水平大幅提高。

山阴有健全的县、乡两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和畜牧技能人才队伍。全县有七个基层畜牧兽医中心站, 一所奶牛医院, 乡级兽医防疫员142名, 村级防疫员252名。县畜牧兽医局下设四站一所, 服务内容涉及防疫、检疫、牧草种植、繁育改良和防疫监督。目前全县建立奶牛电子档案, 实行动态管理。

应县在科技投入上, 以生产无公害、绿色为高起点, 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特色蔬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品质和效益。

(四) 实施品牌战略, 夯实“一村一品”的产业基地。

51个村认识到品牌与产业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没有产业作依托的品牌, 就没有发展的根基, 没有品牌的产业, 是没有生命力的产业。山阴县是一个迅猛发展的品牌大县, 截至2010年, 国家级名牌有:古城牌系列奶粉及液态奶, 省著名商标有:春城牌、康喜牌、溶溶牌奶粉及液态奶。

右玉县借助龙头企业, 创立名牌, 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右玉县的山西臣丰食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3月筹建, 总投资5800万元。公司以国内专家技术为依托, 以优质无污染的丰富小杂粮为原料, 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和设备, 积极开发和生产苦荞系列及小杂粮健康食品, 包含苦荞健茶、荞麦混合粉及杂粮方便冲调食品和苦荞壳为原料的床上用品四大系列30多个品种。年加工苦荞6000吨, 小杂粮4000吨。可间接和直接增加农民收入4000多万元。2010年, 右玉县李达窑乡积极打造北岭梁名优特燕麦品牌, 投资100万元在该乡的李达窑村、二十一村、林家堡等6个村建成了集中连片万亩燕麦科技示范园, 2009年与山西农科院右玉试验站合作, 试验、示范燕麦新品种12个, 优选出了3个适合右玉发展的燕麦新品种, 为发展壮大杂粮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应县的“应州绿”和“应县紫皮大蒜”均为注册商标, 近年来, 大力实施规模效应、市场开发、信息对接, 走上靠品牌扩张道路。

(五) 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 提升现代农业的质量。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 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工作。山阴县采取先重点后带动周边, 再扩张、辐射的办法, 在全县建立起奶牛标准化养殖场78个, 奶牛示范乡镇网点13个, 示范奶农1500多户, 单头奶牛年均收入3000元左右, 仅奶牛一项每年人均收入可达960多元, 占农民人均收入的41.8%。到2010年底, 右玉县有8万亩马铃薯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 其中牛心乡的云阳村有500亩马铃薯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定, 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应县从2010年起, 大力实施设施农业, 现已建成日光温室2323个, 移动大棚3416个, 配套了机井、管灌, 产品实行分级包装、质量检测, 大力提升标准化生产, 为实施“一村一品”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产业规模小, 层次较低、布局分散。

山阴15个村的养殖业大多停留在以户为主的初级养殖阶段。右玉县4个村的小杂粮种植还停留在卖原粮的传统的生产水平。主导产业分散, 产业发展不稳定。种养、加工、储运、销售链条尚未达到有效衔接。尚未形成一业带多业, 多业促一区的战略格局。

(二) 农业技术服务功能不足, 产品标准化程度低。

“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仍然满足不了现实需求。不少群众还没有认识到按照市场需求生产高品质农产品在产业发展、提高收入方面的作用, 对标准化生产、产品认证工作不重视。51个村尚无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产地认定。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离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都有较大差距。

(三) 一村一品带头人缺少, 劳动力素质偏低。

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 留守务农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妇女, 科技文化素质低, 传统务农观念重, 思想守旧, 缺乏一批能够把发展一村一品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 并努力付诸实践的带头人。右玉县李达窑乡的二十一村, 全村80户, 303人。其中劳动力194人, 在194名劳动力中, 外出打工的121人, 常年在村的只有73人, 且年龄都在50岁以上, 作为一村一品带头人的该村党支部书记王义同志也已60岁。

(四) 资金投入不足,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了“一村一品”发展, 信用贷款难度大, 对一些有发展潜力、普遍认同的项目始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李达窑乡经过专家论证拟在当地建设北梁岭牌小杂粮基地, 山阴县晶兴奶牛专业合作社养殖奶牛300多头, 也是由于资金短缺, 致使其规模不能扩大。

(五) 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 专业化生产水平较低。

51个示范村的专业合作组织虽然已发展到121个, 但大多数是以提供产前、产中技术服务为主, 真正搞产品经营和推广, 带领农民闯市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专业合作社没有。

(六) 产业链条短, 产品附加值不高。

“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大多数还处在以种植、养殖为主的生产阶段, 涉及更深层次的农产品加工、营销、观光旅游等产业的较少。产业链条短, 投资节点少, 农产品附加值低。右玉县李达窑乡李达窑村的村民反映, 一斤莜麦原粮只能卖到1.5元, 加工成面粉后可以卖到每斤3元。

(七) 农业科技含量低, 科技应用率不高。

受经费、精力限制, 乡镇农技干部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 推广职能缺位, 对村级技术员、示范户的培训扶持力度不够, 新型农民覆盖面不大, 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科技瓶颈难以打破。山阴县故驿村的奶牛养殖虽然全部进入了养殖小区, 统一管理、统一饲养, 但是, 还基本停留在规模养殖的初级阶段, 奶牛单产水平低, 该村最大的养殖小区驿泽奶牛专业合作社, 奶牛平均单产6000公斤左右, 在全省基本属于中等水平。

四、对策与建议

“一村一品”的发展过程既是一个由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的过程, 又是一个由数量农业向质量农业、粗放农业向精准农业跃升的过程。因此, 加快“一村一品”发展应当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 建立农民为主、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系。

为了保证“一村一品”发展的资金投入, 各级财政要设立“一村一品”专项发展资金, 以工作定项目, 以项目定资金。各级政府应当把此项工作作为发展“一村一品”的重要手段, 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努力拓宽融资渠道, 建立政府扶持, 农民为主, 社会广泛参与的投入新机制。对于确定的示范村, 有关部门要按照“统筹协调、各计其功、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 将本部门的有关涉农资金和项目向示范村倾斜。县级政府要整合各类新农村建设资金, 解决好当地公路、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农户小额贷款业务, 通过担保、入股、订单、抵押等多种形式, 提高“一村一品”资金投入总量, 为“一村一品”发展提供资金保证。切实落实农业保险办法, 着力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 开展农业保险以补偿农业自然灾害损失, 稳定农业生产。尝试探索让科技型人才、市场开拓型人才以技能和信息入股合作社, 参与农业生产,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 大力培植发展示范村的典型引导作用。

通过资金、项目、技术集中投入和帮扶指导, 尽快把专业示范村变为示范辐射效应明显的典型。对符合国家标准的示范村授予“一村一品”专业村, 对成绩突出的乡镇、有关部门及项目带头人给予表彰, 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导和辐射作用, 带动“一村一品”发展。各级宣传部门要将“一村一品”先进典型列入全年宣传工作重要内容, 组织电视、报纸等媒体对在发展“一村一品”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好的经验进行大力宣传, 使“一村一品”更加深入人心, 使推广支持“一村一品”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通过定期召开“一村一品”现场交流会, 发现好的典型, 推广好的做法, 从而达到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目的。同时, 要加大“一村一品”的政策扶持力度, 省政府要协调有关部门为奶牛养殖区进行引导扶持, 在资金配套、技术指导、硬件实施、手续办理等方面给予大力帮助, 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机制。

(三) 扶持引导农民自主创业和土地流

转入股的发展方式, 加快推进农民收入的增长。扶持引导村里的能人创办实体、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宣传推广他们的创业事迹与经验, 使农民创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与就业的新途径。积极倡导农民以土地入股经营分红, 让农民更多分享增值利润。同时, 大力促进农产品加工、农家乐、生态农业旅游等非种养产业的发展, 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 提高农民增收潜力和空间。

(四) 加大产业带头人的培养力度。

围绕主导产业, 依托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乡镇农民技术学校、各级农民培训中心, 以实用技术、现代农业、市场经济、法律知识为重点, 对示范村的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培养一大批农村经营能人和科技带头人。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农村基层负责人培训计划, 加强对示范村驻村指导员、农民技术骨干和村级领导班子的培训, 带动农民实施“一村一品”, 让他们当好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领头雁。形成全面铺开的、长效的培训机制, 提高农民从业技能。

(五)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技术服务。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在“一村一品”建设领域的转化与应用, 引导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向特色优势产业靠拢, 建立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扶持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注册特色农产品商标, 加快特色农产品包装开发和牛奶、荞麦、燕麦、胡萝卜、大蒜和马铃薯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的财政投入, 解决农业科技推广中的培训、科研、试验、示范、推广经费问题。理顺管理体制, 界定市、县、乡镇农技部门的工作范畴, 明确各级农业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 切实加强各个生产环节的农业技术服务。强化专业培训, 组织专家或聘请教授对乡镇农技五站的工作人员及农民技术员进行业务培训, 提高他们的业务指导能力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疑难问题的能力, 以适应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要求。稳定和优化农业技术人员队伍, 对乡镇农技人员要建立岗位责任制, 原则上农技人员要做到专职专用, 发挥好他们的作用, 并注意从大专毕业生中汲取一批专业人员。

(六) 加快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农业、质监部门要结合实际制订“一村一品”主导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运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 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以示范村为依托, 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 对产地环境、农业投入、生产过程和产后加工、包装全过程实施标准化管理。扶持示范村特色产品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商品标注。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 提升“一村一品”的内在品质。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批发市场、超市和旅游商品经营场所设立产品销售专柜和专卖点, 实行连锁经营、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 开拓农产品市场。

(七) 扶持培育新型农民组织体系。

把规范、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专业大户、农村经纪人、专业市场等放在突出位置, 使其成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市场主体。强化培训, 建立一支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员骨干队伍, 深入到示范村, 帮助建设专业合作社, 并指导其完善章程和各项制度, 规范运作行为, 使其真正成为促进一村一品发展的主要产业组织形式。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和各种农民专业协会联结, 按照市场需求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 龙头带基地, 基地和协会联农户, 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合作经济组织, 通过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 发展“订单农业”, 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

(八) 建设信息通道, 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市场是“一村一品”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 要加大“一村一品”的市场开拓, 扩大“一村一品”的产业规模。健全以县农业信息中心为核心, 以乡镇、村农业信息服务站为基础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 发展电子商务。完善市场服务功能, 拓展市场经营领域, 形成以批发市场为中心, 以集贸市场、零售经营门店和超市为基础, 布局合理、辐射力强的走向全国的农产品流通网络。

(九) 确保“一村一品”的可持续发展。

“一村一品”经济发展 篇10

一、基本情况

1. 长治市基本情况

长治市全市共形成“一村一品”专业村129个, 专业乡镇40个, 特色产业县6个, 涉及6万农户、23万人口, 从业人数17万人。共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139个、注册农产品商标400多个, 认证绿色食品127个、无公害农产品97个、有机食品26个, 有1个出口欧盟免检产品、1个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和2个地理标志登记产品。有屯留玉米良种、长子大青椒、平顺大红袍花椒、黎城核桃、沁县小米、壶关北方旱地西红柿等6个国家特产之乡。

2. 晋城市基本情况

晋城市全市共培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7家, 形成有产业特色的专业村356个, 专业村总人数59 838万人, 专业村主导产业农户数15 245户, 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 300多个, 带动农户17.37万户。阳城的蚕桑, 高平的养殖业等已成为山西省内著名的标志性产品, 厦普赛尔、巴公大葱、鲁村小米、沁水七须黄花菜等特色农产品闻名遐迩。

二、典型观察

1. 壶关县龙泉镇食用菌专业村

龙泉镇依托龙头企业在小山南村、三家村等村庄建立基地, 开展工厂化生产, 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发展秀珍菇、金针菇专业村。特别是该公司利用扶贫片区开发资金2 000万元, 建设200个食用菌温室, 雇佣当地农民发展生产, 人均月收入2 000元以上。

2. 壶关县西川底村石雕专业村

西川底村以石雕工厂为龙头, 组织村民开展佛像、摆件、碑刻、建筑、装饰等多种工艺品制作, 并建立了集石雕、建筑、园林为一体的壶林书院, 荟萃艺术和文化的精华, 其中整体石雕结构的石屋精舍工艺精湛, 集中展示了石雕艺术的魅力。

3. 平顺县北社村设施蔬菜专业村

北社村依托龙头企业龙港科贸公司建立基地, 拟建设100座蔬菜日光温室, 开展蔬菜标准化、无害化生产, 积极认证无公害、有机食品, 逐步建设成为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推进“一村一品”建设。

4. 平顺县清河村旱地西红柿专业村

清河村积极发展旱地西红柿生产, 依托农民经纪人统一购销来推进“一村一品”建设。据了解, 该村旱地西红柿种植规模已经发展到10.05 hm2以上, 每0.067 hm2平均收入可达5 000元以上, 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5. 高平市段家沟村永录乡三军村

山西宇脯钙尔食品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在该村发展“农大钙果”, 种植面积100 hm2, 开发出御脯钙尔系列产品, 年生产钙果果脯系列产品2 000 t, 转化钙果6 000 t。

6. 高平市王报村设施蔬菜专业村

王报村依靠政府补贴, 建设设施蔬菜生产基地33.5 hm2, 发展蔬菜日光温室、春秋大棚300余座。其中, 日光温室单栋政府补贴1万元, 连栋再补贴5 000元;春秋大棚每个补贴2 000元, 100栋以上每个补贴3 000元。

7. 高平市生猪养殖基地

生猪养殖已成为高平市的主导产业之一。其中, 华康猪业有限公司占地33.5 hm2, 有厂房和猪舍989间, 每年可出栏商品猪13 000头、种猪10 000头, 每年为农户外调生猪10万头, 带动农民养猪1 500多户, 覆盖全市16个乡镇、118个村, 增加农民收入6000多万元。

三、主要做法

1. 规划引导, 示范推动

(1) 搞好规划两市都制定了加快“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设的规划, 逐县、逐乡确定优势主导产业, 推进特色产业向区域化、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2) 考察取经长治市分3批组织239个新农村重点推进村的支部书记, 赴陕西渭南市、大荔县、蒲城县和山东寿光市、诸城市等地实地考察学习“一村一品”建设经验。

(3) 培育典型长治市启动实施了“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强村富民工程, 培育树立“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典型。市财政投资500万元, 首批扶持100个有特色产业基础、有创业型带头人、有明显示范作用的示范村;投资313万元, 扶持68个大学生村官领办“一村一品”创业项目。

(4) 园区示范长治市财政投资250万元, 对标准化农业园区建设给予支持, 作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和“一村一品”发展的示范基地。长子方兴、屯留老爷山、潞城西天贡等95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总面积达到1.34万hm2, 示范作用显著。

2. 扶持企业, 龙头带动

通过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向特色资源靠拢、向主导产业靠近、向规模经营推进, 促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设。长治市投资3 000多万元, 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沁州黄小米公司采用订单农业生产模式, 带动形成了漳源、新店2个专业乡和上曲峪、口头、待贤等8个专业村, 全县谷子绿色标准化种植面积达5 360 hm2。晋城市强民乳业在省定贫困县陵川县创立了养殖基地, 带动养牛户46户, 年产鲜牛奶8 000 t, 农户创收2 500余万元。高平市华康猪业积极发挥集团品牌、机制、市场等方面的优势, 已在市内外建立了52个村级订单基地, 带动农民1 500余户, 户均增收1万多元。

3. 强化组织, 中介拉动

两市都很注重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等中介的作用, 着力构建稳定的利益联结纽带。长治市投资500万元, 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武乡县三里湾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监漳镇发展有机花生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达67 hm2, 辐射带动了武乡、襄垣、沁县等3县的12个乡镇、106个行政村。泽州县三里泉养蜂专业合作社在南岭等乡镇建立优质养蜂基地, 由合作社提供蜂箱和蜂群, 无偿提供技术培训, 扶持蜂农特别是贫困地区蜂农发展养蜂业, 并与北京市蜂业出口公司达成长期供货协议, 产品远销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 带动蜂农300多户, 户均增收7 300元。

4. 打造名品, 品牌促动

培育特色产品, 实施品牌经营, 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增加了农民收入。长治市政府拿出1 000万元进行认证费用补助和品牌申报, 鼓励龙头企业争创名牌, 发挥品牌效应, 提高产品的信誉度和知名度。通过建立以煤补农机制, 实行一企帮一村、一矿带一村, 吸引工矿企业参与“一村一品”的品牌开发, 涌现出了长治县信义村花灯、南宋村剪纸、黎城县黎侯村布老虎、襄垣县赤壁村白灵菇、壶关县南平头坞村刺绣、长治郊区长雷村刺绣等。晋城已有阳城蚕桑、高平华康、厦普赛尔、巴公大葱、鲁村小米、沁水七须黄花菜等知名品牌, 特别是阳城蚕桑, 高平养殖已成为省内著名的标志性产品。巴公双峰公司树立“巴公大葱”品牌, 不但做大做强了企业, 还带动农民养猪户34户, 户均增收1.5万元。鲁村小米通过中央电视台报道后, 已是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带动农民500余户。

四、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

1. 存在问题

(1) 规模小一是土地资源分散, 单家独户的生产经营, 既不利于政府提供技术指导等服务, 也无规模效益;二是“一村一品”专业村数量偏少, 示范带动作用不强。

(2) 层次低主要是生产上应用的技术较为落后, 龙头企业加工转化能力不强, 主导产品链条短, 档次差, 精深加工程度低, 专业合作社、协会带动能力弱, 市场建设滞后, 农产品市场开拓能力不强, 价格受市场影响非常大。

(3) 组织差龙头企业、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尚未与农户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经营状态很难与开放的大市场相对接, 导致农户生产市场风险大。产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组织运行不规范, 绝大多数只有形式, 没有内容, 还处于“墙上协会, 纸上会员”的状态, 无法真正起到上挂龙头企业、下联农户的作用。

(4) 品牌弱农民的质量意识、品牌意识不强, 政府职能部门对农产品创品牌重视不够, 缺乏有力的措施, 一些龙头企业也不重视品牌建设。已有的品牌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知名度还不高, 市场占有率还较低。

2. 发展建议

(1) 精心组织要充分发挥行政优势,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推进工作机构, 协调和落实各项工作责任。要加强规划引导, 在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基础上, 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 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目标和措施。要加强学习培训, 组织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到专业村、示范园区或外地观摩学习, 提升建设水平。

(2) 增加投入要加大扶持力度, 积极出台扶持政策, 抓住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给予重点支持。借鉴长治经验, 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示范园区、品牌建设。要整合项目资金, 把用于农业和农村的建设资金捆绑使用。要拓宽融资渠道, 内引外联, 招商引资, 千方百计增加投入。

(3) 规模经营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 必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最难的问题是调地。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推进土地合理流转, 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流转机制, 扩大生产规模。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总结和推行可操作性强、效果好的流转办法。

(4) 创新机制要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和引导工作, 使之成为提高组织程度、创新农技推广方式、农资供应管理、农业项目实施的重要载体, 成为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有生力量。要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与农民形成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 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5) 品牌建设走品牌化发展之路, 用品牌开拓市场, 占领市场。加快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积极引导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 推进农产品认证, 努力打造一批名牌产品, 带动产业规模化、效益最大化。

“一村一品”惠及千家万户 篇11

发展生产是硬道理

在保持产粮大县生产规模不变的条件下,围绕“干村示范。万村推进、一村一品”工程的实施,积极发展以更新手段、改变方式、提升理念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的要求,围绕龙头企业发展,延伸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条,积极构建种、养、加一体化发展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农业产业格局。发展培育了通威、汉宝、高墙果蔬、科忠果蔬、梦思味果汁等农业产业骨干龙头企业;劳务经济已经成为开启非农化之门的金钥匙,以近在园区。远出县境为基本流向的劳务输出年均达到5.5人以上。

二是扩大再生产规模。以建设“万字头”农副产品基地为目标,万栋大棚、万亩黄花菜、万亩露地菜、万亩胡萝卜等蔬菜基地以每年不少于2000亩的速度稳步发展,奶牛、奶羊养殖逐步向专业村、养殖小区和专业大户集中。到2006年底,日光大棚已经达到13000多栋。值得一提的是通远镇的何村,人均大棚1、2栋,大棚提供的人均年纯收入都在7000元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广种大棚菜、小康路上跑得快”的生产发展第一村。

三是推广优良品种。到今年7月底,高陵县已经引进了涉及林果业、蔬菜业、奶畜业等18个品系的100多个优良品种。

四是推行标准化生产。高陵县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主要任务来抓,结合实际制定了农产品地方标准,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多施农家有机土肥,喷酒无公害农药,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标准进行作业。高陵县通远镇的大棚菜、湾子乡的露地菜、张卜乡的胡萝卜、耿镇的黄花莱都获得了省农业厅无公害基地认证。西红柿、菜豆、辣椒、黄瓜、芹菜5种蔬菜被省农业厅认证为无公害产品,“粒粒纯”牌小麦良种、“秦宝”牌鲜食枣、“稞青”牌蔬菜等成为西安市场农产品的知名品牌。

城乡一体化是大方向

高陵县始终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城乡发展,着力将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是抓规划修编。以每年编制20个行政村规划的进度,把科学谋划、合理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向前推进,对村民的新建住房严格按照规划,统一红线、统一地平、统一标高、统一风格设计。

二是抓道路建设。近年来高陵县共修建县乡道路110公里,村中路、出村路260公里,全县7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了村中路、出村路的水泥化,100%的行政村实现了村道与乡道、乡道与县道、县道与国道的有效连接。2006年,高陵县被评为“全省通村路建设先进县”。

三是抓集中供水。一方面积极实施人饮解困、氟病改水、改苦咸水等饮水项目,短期内重点解决部分群众的吃水难问题;另一方面,着眼长远把农村集中供水项目纳入“十一五”规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目前,全县55个自然村实现了集中供水,两万多户7万群众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四是抓好文化信息网络建设。按照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关要求,各乡镇建起了文化站,配备了电视、碟机等电教设施,全县20%的行政村建起了篮球场、乒乓球场等文化活动场所,50%以上的行政村建起了村级文化活动室。农村有线电视、电话“村村通”工程也稳步推进,全县300多个自然村接通了有线电视信号,手机和电话的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

服务“三衣”真抓实干

按照“多予不取”的原则,从2005年开始,高陵县每年拿出500多万元对群众发展生产予以补贴。每发展1亩林杂果补贴50元;每建1栋日光温室大棚补贴600元;每发展1亩黄花菜补助200元:每新建 口沼气池补助400元;每新建一个青贮窖每立方米补助20元。同时,县上每年拿出近百万元用于动物疫病防治,保证了畜牧业的安全生产和健康发展。

自2005年起,县上每年拿出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去年以来,累计投入400多万元加强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给每个行政村的卫生室按照300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落实了每村一人的公共卫生人员待遇,面向社会公开招选了30名专业医务人员。计生工作实现了由处罚多生向奖励少生的转变,对主动放弃二胎生育指标的农村家庭按照每户2000元的标准应奖尽奖、即有即奖。从2006年开始,我们推行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县参合率达到93.3%,2007年达到96.3%以上,每年有1200多万元的公共财政通过新合疗间接和直接惠及广大农民群众。从2007年起,我们提高了对农村低保户的生活补助标准,加大了对农村贫困户、残疾人员帮扶和救助的力度,并实施了广厦工程。今年8月8日,我县遭受百年不遇的暴雨灾害后,县上对受灾较重的25户特困户按照每户5000元的标准帮其尽快建房,保证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高陵县把群众发展生产最关心的技术,资金和销售等问题作为作好提供服务工作的重点,全县每年举办不同层次的农业新技术培训1500多场次,培训人数4万余人次,免费发放科技图书两万余册。

目前,高陵全县上下正在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建设西部强省”的战略部署,围绕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的发展目标,突出“强工、稳农、荣城、和谐,创新”的工作重点,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实现地方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人民群众收入的有效增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向前进位的“三增一进”目标,尽最大努力把高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村一品”经济发展 篇12

一、当前“一村一品”发展情况

山西南北横跨7条纬度, 气候差异大, 虽在全国属农业小省, 但农业资源丰富, 特色农产品在全国更具有优势, 完全具备了发展“一村一品”的现实基础。

(一) 各调查县“一村一品”推进概况。

山西省发展“一村一品”, 主要包括小杂粮、蔬菜、干鲜果、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中药材、蚕桑、民间工艺、观光农业、农村服务业等。这次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全省各地已经涌现出了许多极具特色的乡镇、村庄。

2011年至2012年, 静乐县共确定“一村一品”专业村29个, 其中2012年确定了6个省级示范村。在去年推行“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小杂粮种植发展模式上, 今年静乐县继续扩大莜麦、胡麻、杂豆、红芸豆等小杂粮的种植。新建玫瑰加工厂1个, 种植黄花菜333.33公顷、文冠果133.33公顷、中药材66.67公顷、藜麦66.67公顷, 并努力打造特色品牌加工业, 发展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业6个。以静丰园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 组合全县加工企业, 统一品牌, 进入市场, 扩大产品效应。全县特色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生态畜牧业初具规模, 一批条件较好的乡村走上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道路。

岚县抓住全省发展“一村一品”的机遇, 发挥地域优势, 发展蔬菜产业, 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近两年, 岚县共确定了18个“一村一品”专业村。2011年确定“一村一品”专业村6个, 2012年规划“一村一品”专业村12个, 以马铃薯、设施蔬菜及杂粮加工为主。特别是被确定为全省“一县一业”马铃薯示范基地县后, 全县抓住发展的机遇, 发挥地域优势, 大力发展马铃薯和蔬菜产业, 带动农民脱贫致富。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850.72元, 其中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1217.8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72%。

近年来, 古交市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 发展壮大特色主导产业, 现已初步形成了十大特色种养殖基地, 主导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30%以上的村有15个, 其中龙子村和温家山村主导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分别达96%和85%, 分别被确立为全省2011年“一村一品”示范村和专业村。2012年全市又申报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10个村, 即岔口乡关头村蔬菜、河口镇大坡村脱毒马铃薯种薯、原相乡兆峰村茶叶、东曲街道马连岩村休闲农业、镇城底镇上雁门村、镇城底镇山头村及河口镇大南坪村的干果、原相乡寺行村食用菌、原相乡白岸村蔬菜、常安乡曲坪村肉鸡。

榆次区围绕建设都市农业示范区的目标, 力争把榆次打造成为全国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休闲观光旅游基地, 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按照“粮食集约化、蔬菜设施化、畜牧园区化、果品优质化、花卉特色化”的思路, 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在扩规模、增效益上做文章, 扎实推进“一村一品”。重点实施了10个万亩特色种植基地和10个规模化标准养殖园区建设工程, 主要是双万亩玉米生产基地 (张庆、修文) , 双万亩设施蔬菜基地 (东阳、乌金山) , 双万亩优质水果基地 (北田、庄子) , 万亩杂粮基地 (什贴) , 万亩露地菜基地 (东阳) , 万亩优质核桃基地 (源高线) 和万亩优质红枣基地 (庄子) 。榆次区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发展, 以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为主要内容, 大力发展“一村一品”,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平定县实施以畜牧、干果、蔬菜为主导产业, 以生态林业、小杂粮为潜力产业的“3+2”农业产业化富民工程, 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到目前, 全县共有“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50个, 占到全县总村数的15.7%。全县培植了6个杂粮生产、加工专业村的发展, 优质小杂粮基地达到0.53万公顷。全县优质核桃基地达到0.45万公顷, 分别建成了石门口、柏井、东回3个万亩优质核桃基地乡镇和25个千亩优质核桃基地村。在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方面, 主要有万和油脂、西回小杂粮、川玉豆制品、乱安糯玉米、半沟烤红薯、金得蜂蜜等。据初步统计, 全县被列入“一村一品”的专业村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8500元, 高于全县去年人均纯收入水平7204元的18.0%, 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 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武乡县立足实际, 把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 全县“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39个, 涉及农户5128户, 主导产业从业农户3539户, 从业人数达到8339人, 全县小米小杂粮、马铃薯、旱地西红柿、梅杏、特色食用菌、反季节设施蔬菜、规模健康养殖、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迅猛, 有效带动了农畜产品加工、运销、市场及相关服务业的良性发展, 成为推动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引擎。

乡宁县已形成“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专业村40个, 其中:规模达千亩以上的核桃专业村18个、苹果专业村14个、长山药专业村1个、乌山药专业村1个、花椒专业村6个。形成了以枣岭乡谭坪垣为主的3万亩苹果基地, 以昌宁镇东廒村为中心的266.67公顷葡萄基地, 以东南部石山森林区为主0.53万公顷的核桃基地, 以枣岭、尉庄、西交口、西坡、关王庙5乡镇19村为主的0.2万公顷翅果油树基地。乡宁县发挥优势, 突出特色, 扩大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推动全县农业转型升级, 有效推动了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2011年阳高县被省农业厅确定了32个“一村一品”专业村, 其中蔬菜专业村9个, 养殖专业村10个, 水果专业村9个, 杂粮专业村4个。32个专业村中, 被市级确定“一村一品”示范村的有20个。2012年阳高县上报“一村一品”专业村17个, 涉及蔬菜、养羊、养猪、养牛、金瓜、香瓜、水果等七个专业。阳高县围绕蔬菜、畜牧、杏果三大主导特色产业, 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 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 发展壮大特色主导产业, “一村一品”建设已初见成效。

应县进一步放大地域特色, 拓展“一村一品”内涵。目前, 在南河种、下社、大临河等7个井灌区乡镇, 共发展“一村一品”蔬菜专业村94个。其中:青椒专业村29个、土豆专业村16个、架豆专业村14个、胡萝卜专业村17个;在臧寨、义井、大黄巍等5个河灌区乡镇, 共发展甜菜专业村12个、高产玉米专业村10个;在臧寨、杏寨等滩涂地广阔的乡镇, 共发展奶牛专业村18个、肉羊专业村8个。2011年应县建设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29个, 2012年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20个。应县“一村一品”模式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增加了农民收入, 经济优势日益凸显。

泽州县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 规划出“五大基地”, 号召广大农民建蔬菜园、打养殖牌、发菌类财, 走出了一条具有泽州地域特色的产业新路。2011年泽州县确立了1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 其中38个村被推荐为省“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和推进村, 16个村被推荐为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通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主导产业, 打造特色品牌, 促进农民增收, 以此推进全县“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 实现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左权县围绕杂粮优质化、蔬菜设施化、养殖工厂化、干果集约化、生态产业化五大主导产业, 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切入点, 壮大产业规模, 实施重点突破。2011年打造省、市、县“一村一品”专业村28个, 着力培育县级“一村一品”专业村22个, 重点完成20个达标村的任务, 年度计划投资1790万元。到“十二五”末, 全县“一村一品”专业村要达到100个, 专业村参与主导产业发展的农户要占到总户数的60%以上, 主导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浑源县委、县政府立足地貌特征和比较优势, 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 有效推动了高效特色农业快速发展, 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黄芪、仁用杏种植加工、蔬菜生产销售、黄芪羊养殖等一大批基地建设规模不断壮大, 目前已形成特色产业15项、专业村50个 (其中:玉米1个、油料1个、马铃薯1个、蔬菜9个、黄芪8个、干鲜果2个、食用菌1个、畜牧6个、生猪3个、羊8个、奶牛1个、肉牛1个、蛋鸡1个、农产品加工6个、乡村旅游1个) , 带动了近10500户农民从中获得纯收入占家庭年经营收入的60%以上。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到, 目前, 全省“一村一品”建设正在不断推进, 多数已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并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色和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 各地“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链不断延伸。

当前, 山西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载体, 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呈现出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单一型向多样型、由原料型向加工型、由常规型向绿色型转变的特点。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东西两山杂粮干果区、中南部无公害果菜区正在大力建设, 优质杂粮、草食畜、干鲜果、反季节菜四大主导产业和林果苗木、农作物制种、特种养殖、中药材四大亮点产业着力壮大。2011年,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大关, 增幅达18.3%, 2012年上半年, 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331.13元, 增幅达17.52%, 农民收入的增加与发展特色农业密切相关。

1. 水果生产已成为全省农村经济中的一项支柱产业。

山西是全国果品生产的重要产区, 运城、临汾、晋中等地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业带, 苹果产业被列为山西农业的十大特色产业。不仅如此, 在晋中市榆次区庄子乡牛村调查时得知, 全村共有223户, 735口人, 耕地面积为218公顷, 仅苹果树面积就已达到166.67公顷, 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76%, 人均果园面积达到了0.23公顷, 果品总收入达到1500万元, 人均果品纯收入达到了1.6万元, 占到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0%以上。近年来, 该村以苹果为主产业, 走出了一条发展“一村一品”, 致富全村群众的路子。武乡县权店梅杏种植园区, 以权店村为中心, 将梅杏作为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强力打造“万亩梅杏种植基地”。现该村种植梅杏达110公顷, 户均0.83公顷, 人均0.21公顷。为了将梅杏产业做大做强, 权店村成立了梅杏种植专业合作社, 统一管理, 分户实施, 设计精美包装, 统一订购销售, 打造梅杏品牌, 并沿国道建设交易市场700平方米。全村通过这一项产业收入可达500万元, 人均1万元。目前, 权店梅杏基地已辐射带动周边16多个村发展梅杏333.33公顷, 走出了一条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的“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2. 蔬菜生产已成为山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部, 气候条件非常独特, 光热资源充沛, 是最适合发展蔬菜的区域, 与周边省市比较, 蔬菜市场有着明显的季节与品种互补优势。近几年, 山西通过实施“高效园艺建设计划”“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县建设”和“设施蔬菜百万棚计划”等, 推动了蔬菜产业区域化, 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 建立、形成了一批专业蔬菜生产基地。应县南河种镇北河种村, 现有居民2975人, 耕地面积500公顷, 近年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种植无公害蔬菜266.67公顷, 建起日光温室大棚97座。2011年, 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347元。岚县普明镇丁家山村, 70户, 221人, 土地面积57.33公顷, 是岚县最小的行政村, 该村57.33公顷土地中40公顷用来种植大葱, 大葱成本投资约为1000元/亩, 成本主要集中在买种苗和肥料上。2011年虽遭受冰雹的影响, 每亩产量也达到3000公斤, 大葱的地头收购价为0.25元/公斤, 实现了3000元/亩的毛收入, 2000元/亩的纯收入。古交市邢家社乡龙子村地处大川中段, 水源充足, 地势平坦, 交通便利, 全村53户, 286人, 有耕地34公顷, 以蔬菜生产为主, 专业菜田32.33公顷, 日光节能温室2000间, 年产鲜菜250万公斤, 仅蔬菜一项人均收入9800元, 占人均收入10500元的95.47%, 是古交远近闻名的蔬菜村。该村依托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技术攻关, “紫球葱头高产栽培”创古交高产纪录。保护地“黄瓜冬春茬生产”技术进一步完善, 通过增施有机肥和改变环境条件控制病害发生与漫延等措施, 保护地亩产值达到3.8万元以上, 在古交地区处于领先水平。龙子村依靠标准化发展蔬菜产业走上了致富路。

3. 小杂粮生产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山西拥有得天独厚的小杂粮生产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在国内外享有“小杂粮王国”之美誉。小杂粮生产在山西农业生产结构中占有特殊地位, 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产区乃至全省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今年以来, 山西省启动实施杂粮产业振兴计划, 重点发展谷子、荞麦、燕麦、马铃薯、红芸豆、绿豆、高粱等7种优势杂粮。小杂粮振兴计划的实施, 将对山西省的小杂粮生产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促进农民增收潜力巨大。静乐县在推行“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小杂粮种植发展模式上, 继续扩大莜麦、胡麻、杂豆、红芸豆等小杂粮种植示范区5个, 种植面积达到0.67万公顷。依托汾河川地高效种植, 巩固发展以覆膜玉米、张杂谷为主的高效农业丰产田0.53万公顷, 新上年产7500吨的马铃薯精淀粉生产线, 力争发展优质马铃薯0.67万公顷。左权县龙泉乡连壁村位于龙泉乡西南部, 和武乡接壤, 气候温和, 是小杂粮生产的优势产区, 小杂粮面积占到全村粮播面积73.33公顷的80%以上, 小杂粮收入占全村农民总收入的60%。龙鑫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 所有农户全部参与。“莲鑫源”牌6个杂粮系列产品已通过有机认证, 现正在准备QS认证, 产品已打入太原、北京等市场, 品牌效应日益显现。

4. 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增强。

山西地处华北黄土高原, 山多川少, 地形和生态环境复杂, 气候差异大, 饲草饲料资源和畜禽种质丰富, 是全国畜禽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畜牧业逐步发展成为山西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增强。近年来, 全省特色养殖业逐年发展壮大, 一大批特色养殖户迈上规模化、园区化养殖之路。浑源县西留乡泉头村位居浑源西北坡, 自然地理条件差, 但坡多宜草面积较广, 适宜发展养殖业。为了帮助奶农走出困境, 村支书石生广经过市场调查, 外出取经, 成立了“浑源县西留乡恒泉奶牛养殖奶业专业合作社”, 办起一个占地2.33公顷可容纳500头奶牛的养殖场, 并与蒙牛乳业公司签订了长期售奶合同。目前全场有奶牛350多头, 日产鲜奶近3吨。全村户均养奶牛17.5头, 年纯收入近8万元。

二、“一村一品”发展成效显著

(一) 农民人均收入显著提高。

在“一村一品”推进示范村, 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一般非专业村高, 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榆次区庄子乡牛村“一村一品”的开展让农民尝到了甜头, 生产投入积极性提高, 获得了更大收益, 形成投入产出良性循环。2011年, 全村果树总产量已经达到500万公斤, 平均亩产达到2100公斤, 果品总收入达到1500万元, 人均果品纯收入达到了1.6万元, 占到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0%以上, 是典型的“一村一品”果树专业村。古交市河口镇大坡村, 是古交市的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全村153户中有121户农民从事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工作, 占全村总户数的65.2%, 全村年经济总收入745万元, 脱毒马铃薯种薯收入600余万元, 占全村总收入的80.5%, 2011年全村人均收入就突破了10000元大关。

(二) 返乡创业人员明显增多。

随着“一村一品”产业经济效益的逐步显现和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 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开始返乡创业。他们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 回乡后, 依托本地自然优势, 兴建特色种养基地和科技示范园等, 有的还成为农业产业龙头企业, 发展了一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群, 有效推动了全省“一村一品”产业的发展。浑源县下韩乡麻庄村先后吸引返乡能人, 办起了万寿菊加工厂、面粉加工厂、黄芪加工厂和皮毛加工厂, 走一工一农的道路, 并以专业合作社生产运营的模式, 极大地提高了组织化、市场化程度, 实现了小生产、小产品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目前, 合作社已发展到300余户, 2000多人, 总产值达到5500万元, 实现利润900万元。仅加工业一项实现入社农民纯收入2000元, 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0%多。

(三) 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优化调整。

随着“一村一品”的不断推进, 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了甜头, 开始加入到了“一村一品”发展队伍中来。使全省农业发展呈现出特色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趋势, 特色农畜产品产销能力得到提高, 不少特色农产品已经形成产业化规模, 集中连片的现代农业布局开始出现, 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武乡县涌泉乡庄头村结合村情实际, 挖掘本村发展现代农业和科学养殖业的优势, 调整产业布局, 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业和舍饲圈科学养殖业。经过几年努力, 现已建成蔬菜温室大棚和生贵式大棚150余座;科学养殖小区规模达到一次性生猪存栏8000余头, 年出栏生猪达15000头以上, 人均出栏生猪达30头以上。并建起沼气145座, 户均沼气、大棚1.3座以上, 初步形成养殖--沼气--大棚“三位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2011年, 大棚蔬菜总产值达到155万元以上, 养猪总产值达到1500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880元增加到2011年的4600元。大棚蔬菜种植和科学养猪业真正成为全村农民的主导支柱型产业和致富产业。庄头村成为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一村一品”循环经济的典型村。山西农业结构调整正朝着有特色、有品质、重品种、重市场、重效益的方向发展, 继续向更深、更高层次迈进。

三、各地推进“一村一品”中的主要做法

(一) 坚持政策引导, 找准支持服务的着力点。

各地根据不同的发展时期, 适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在充分尊重各地方特别是广大农民意愿的同时, 正确引导农民发展“一村一品”的积极性。

一是在资金扶持上, 在不折不扣的落实国家、省各项补贴的基础上, 加大资金、项目整合力度, 集中财力, 重点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在整合现有农业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的基础上, 统筹安排专项资金, 采取多种形式对重点项目给予重点扶持。特别在土地流转、税收优惠、基础设施等方面给出优惠政策, 鼓励引导资源型企业转型, 投资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特色农业。应县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设施蔬菜基地建设项目、能繁母猪补贴项目、万头生猪示范村建设项目等的实施, 注入发展资金, 带动产业发展, 扩大主导产业规模, 提高产业科技含量, 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二是在金融服务上, 各级各类金融机构创造优良服务环境, 出台了“信贷惠农”措施, 优先扶持龙头企业、专业村、专业户的起步和发展。左权县拐儿镇寺坪村是以核桃生产为主的专业村, 1998—2003年, 利用世行贷款三期林业项目和国家退耕还林项目, 在九龙岗荒山、荒坡、荒地上建立核桃示范园77.27公顷, 栽植优质丰产核桃3万余株;2010年, 利用世行贷款五期林业项目在河滩地建设“林粮”间作示范园80公顷, 栽植核桃4万余株, 逐步形成以九龙岗为中心, 集试验、示范、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核桃产业基地, 总面积157.27公顷。

三是在信息服务上, 建起了“农业信息网”和“农产品交易网”, 适时发布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价格、供求和运行情况, 为本地农业和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打开了网络通道。榆次区建立农业信息网, 及时发布农业动态, 提供农产品价格信息, 指导农民掌握市场运行情况。

四是在科技服务上, 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 坚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农科“活动月”、“活动周”以及农业科技人才包乡、包村活动等, 将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等毫不保留地送到农民手中, 为广大农民群众致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为“一村一品”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应县依托县级农技推广单位技术力量, 由驻村科技指导员牵头, 围绕示范村产业发展规划, 根据产业生产的技术要求, 认真制订培训计划, 定期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 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 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 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大力提高示范村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和作业水平, 提高产业科技含量, 促进产业生产大发展。

(二) 创新发展模式, 夯实产业化经营的支撑点。

各地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 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村一品”的基本组织形式, 在加快发展的同时, 着力在提高质量、拓宽领域、完善机制上下工夫。同时, 积极引导发展股份合作社、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跨区域联合社。一是“龙头企业+基地”型, 就是有稳定的原料基地, 有规模化的生产加工企业, 企业和基地是有机的利益共同体。泽州县以"彤康"公司为中心, 在高都、李寨、山河、柳树口等7个纯农山区乡镇建立了有机农产品种植示范基地, 形成产、加、销一条龙, 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式。二是“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型, 就是在适宜某种种养业发展的一定区域内, 由一家一户分散的原料生产而形成基地, 农户、基地为龙头企业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原料, 企业和农户是有机的利益共同体, 通过订单合同来约束双方。阳高县东小村镇大嘴窑村依托地域资源特色, 抢抓新农村建设发展机遇, 做大做强杏果产业, 全村种植杏树56.67公顷, 占到全村耕地面积的90%左右。该村多年来先后引进滑县大接杏和凯特、香白等多个杏树新品种, 成功研究杏树入棚新技术, 并建起了年加工能力40吨的杏产品加工厂这个龙头企业, 既提高了大接杏的附加值, 又把本来只有一个月收益的时间延长到了近半年,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使全村经济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是“合作社+农户”型, 就是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与农村种养专业户进行产销挂钩, 订单生产, 订单收购, 利益共享。武乡县故城镇权店村成立了梅杏种植专业合作社, 统一管理, 分户实施, 设计精美包装, 统一订购销售, 打造梅杏品牌, 并沿国道建设交易市场700平方米。全村通过这一项产业收入可达500万元, 人均1万元。目前, 权店梅杏基地已辐射带动周边16多个村发展梅杏333.33公顷, 走出了一条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上述三种模式的共同特点是产业发展特色化、生产经营规模化、利益联结紧密化、带动农户市场化, 探索出了一条农村稳定、高效发展的新路子。

(三) 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

实施名牌战略, 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定认证和生产, 加快绿色食品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推动产地、销地农产品市场建设。扶持建设了一批现代农业物流中心, 建设改造了一批蔬菜、水果和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实行农超对接, 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支持大型连锁超市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对接, 发展订单农业。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直接领办连锁配送、专卖、超市等现代流通企业。加强流通队伍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整合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支持各专业村开展“三品一标”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鼓励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的产品申报注册商标和名牌产品。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山西省著名商标和国家级名牌产品。开展多种形式的展示展销活动, 提高产品知名度, 扩大品牌影响力。浑源县“岳壮牌”饲料、“恒山牌”黄芪羊肉、恒山正北芪、北岳仁用杏、“大瑞”盒装凉粉等“农”字号品牌脱颖而出, 叫响全国。

四、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 全省“一村一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同时我们也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发展中存的困难和问题。

(一) 产业化层次较低, 突出表现为“散、小、短、杂”。

由于受地理环境、资源分布等因素制约, 大部分主导产业还未形成规模;产业规模和产品规模小, 又缺少龙头企业的牵引带动, 致使产业发展不稳定, 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再就是生产环节的链条还不完善, 产品加工、储运、销售链条还未最终形成, 产业链短;另外产业种类杂, 产业之间又无有机结合, 难以形成一业带多业, 多业促一业的战略格局。同时, 限于政策、人才、组织化程度等方面的条件,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亟须健全完善。

(二) 品牌建设相对滞后。

“一村一品”发展的标准化程度不高, 农民群众的质量品牌意识还不强, 在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 提高农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等方面, 还没有成为农民的必然选择和自觉行动。从目前已形成的专业乡 (镇) 、专业村看, 无论是主导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规模, 还是农产品质量认证水平, 离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都有较大差距。有的专业村虽然注册了一些农产品品牌, 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使用, 宣传力度不够, 各个农产品品牌还限于小范围使用, 品牌市场的知名度和带动力还处于初期发展状态, 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还不多,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规模化发展, 品牌建设已经成为全县农业上档升级的“短板”。

(三) 科技人才资源不足。

“一村一品”产业普遍存在技术力量比较薄弱, 尤其是乡村技术人员欠缺, 技术服务难以到位, 知识劳动力素质不高。部分村级基层组织中缺少发动群众、积聚力量、带头发展的“能人”。

(四) 市场信息不畅, 存在盲目生产。

农民缺乏科学引导, 新品种、新技术不能及时引进推广, 市场销售渠道单一, 不能及时准确把握市场需求, 虽然农产品获得了大丰收, 但农民的收入却不一定好, 原因是农业产业没有形成规避市场风险的有效服务体系。

(五) 资金紧缺发展后劲不足。主要表现

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和扶持力度不够。由于受扶持资金少、农业产业融资困难、自我积累能力弱等的影响, 一些前景看好的产业项目难以起步生根, 即使已经起步, 也难以迅速发展壮大。

(六) 协调发展合力不足。

“一村一品”与过去发展起来的专业村不同, 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是“产、加、销”和“贸、工、农”的有机结合体, 具有新的内涵和新的时代特征。由于一些相关部门对其认识程度不高、参与程度不够, 还没有将该项工作建设放在农村经济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

五、几点建议

坚持“一村一品”发展模式, 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 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 就一定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业经营效益, 迅速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农民富裕、农村繁荣。实践证明省委、省政府推行“一村一品”的路子是对的, 需要继续坚持下去, 不断改进、完善。下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 加强组织领导, 发挥政府推动作用。

农民脱贫致富、农村产业发展, 必须依靠党委政府推动力、农民内生力和市场拉动力的共同作用。一是完善区域规划, 优化整体布局。立足当地区域、资源优势, 选准主导产品, 实施并完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模特色农业布局、品牌效益农业布局, 有目标有重点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基地建设, 促进农业规模化, 以规模化带动产业化。二是优化发展环境, 抓好招商引资。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宽松的投资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安全的社会环境, 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 借助外力, 为“一村一品”发展输入动力。三是增加投入, 强化扶持。增加财政资金投入, 把重心向“一村一品”发展上倾斜, 提高“一村一品”发展能力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依托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增加金融资金投入, 各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金融机构, 要把支持“一村一品”发展作为支农突出重点, 增加投放额度, 适度降低门槛;制定优惠政策, 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向“一村一品”发展。

(二) 打造强势品牌, 提升竞争能力。

要结合品牌农业建设, 立足资源优势, 制定发展规划, 明确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突出品牌重点, 着重选择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势项目, 将已形成的规模较大、品质较高的主导产业以及新兴产品作为品牌重点加以培育, 努力打造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名优农副产品。

(三) 宣传发动, 典型示范。

加强宣传工作力度, 使“一村一品”深入人心, 让群众了解“一村一品”、理解“一村一品”、积极主动实施“一村一品”, 着力营造“一村一品”发展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 对已经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要进一步培育壮大, 通过资金、项目、技术集中投入和帮扶指导, 加快培植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有竞争力的示范村、示范乡镇, 定期召开“一村一品”现场交流会, 通过总结交流, 从中发现好的典型, 推广好的做法, 从而达到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目的, 并对发展“一村一品”中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好的经验, 进行大力宣传。

(四) 健全服务机制, 拓展发展空间。

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市场、信息、技术、人才、金融等服务体系, 依托完善的体系支撑, 确保“一村一品”步入健康道路。目前要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培育新型农民。一是整合现有的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 使各产业都有与之对应的技术服务机构和技术人员。二是加大乡土技术人才培训力度, 满足农民群众发展“一村一品”的技术服务需求。三是加强村组干部和农民培训, 提高农民实施“一村一品”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等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力度, 提升“一村一品”科技含量。五是要健全市场信息体系建设, 加快农村信息服务站和“一村一品”信息平台建设, 着力解决信息站、信息平台有效运营问题, 让群众得到真正、有效的信息和技术。六是通过能人大户带动, 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中介服务组织等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有效规避和降低市场经营风险。

(五) 培植龙头企业, 完善产业体系。

上一篇:公司瑕疵设立制度下一篇:艺术应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