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仔猪成活率

2024-06-28

怎样提高仔猪成活率(精选9篇)

怎样提高仔猪成活率 篇1

在养猪生产中, 仔猪年龄越小, 死亡率越高, 尤其出生后7 d内为最多, 死亡的主要原因:白痢、发育不良、压死和冻死。所以, 加强初生仔猪7 d内的保温、防压护理, 这是第一关键时期。从生后10~25 d, 由于母猪泌乳一般在21 d达高峰后就逐渐下降, 而仔猪生长发育却迅速上升, 需乳量不断增加, 如不及时喂料, 以补充母乳之不足, 容易造成仔猪瘦弱得病而死亡, 这是第二关键时期。仔猪一个月后, 死亡较少, 食量增加, 是仔猪由吃乳为主过渡到吃料独立生活的重要准备期, 这是第三个关键时期。

1 提高仔猪初生重的措施

初生体重大的仔猪成活率高, 初生体重小的仔猪成活率低。试验证明:初生重大于1 kg者, 断奶死亡率为4%, 而初生重小于0.50 kg者, 断奶死亡率为97%。

1.1 确定妊娠母猪的预产期, 做好母猪产仔准备

一般母猪怀孕期平均为114 d (3、3、3即3月3周零3天) , 其推算办法, 在配种时间上加上3个月3周零3天即成。例如, 一头母猪在5月10日配种, 那么5月+3月=8月, 10日+3x7日+3日=34日, 以30日为1月, 则预产期是9月4日。

1.2 增加妊娠后期母猪的饲料量

根据母猪体况、大小, 日喂妊娠母猪料为2.50~3 kg, 但在产前1周喂料量开始逐渐减少, 产仔当日降至0.50~1 kg, 以防止母猪泌乳高峰期采食量下降, 初乳脂肪过高而引起仔猪拉稀。

1.3 加强母猪饲养管理

母猪妊娠后期应采用单圈饲养, 严禁饲喂发霉、变质、腐败、冰冻带毒饲料, 夏防暑、冬防寒并保证充足饮水。

2 过好初生关

2.1 做好助产工作

2.1.1 产前3~4 d每日要用温水清洗按摩乳房、以刺激乳腺, 促进产后乳汁分泌。

2.1.2 临产母猪乳房、外阴部用0.10%高锰酸钾水擦试消毒, 并挤掉少量初乳。

2.2 防寒保温、防冻防压

仔猪生后24 h内产房温度要保证35℃。为此一是堵塞风洞 (门窗) , 铺垫草保持室内干燥是基本保温措施。二是设护仔栏、安装红外线灯泡。在母猪圈内靠墙角的地方, 用砖修一个长1m、宽0.80 m、高0.70 m的护仔栏 (下边开有可关开的仔猪出入小洞) , 护仔栏中上方安装一个可调控高低的250 w红外线灯泡, 距地面约50 cm (冬低, 春秋稍高) , 既可取暖又能杀菌消毒。

2.3 固定乳头、吃足初乳

2.3.1 固定乳头。

试验证明母猪前两对乳头的泌乳量约占7对乳头的47%, 后两对仅占13%。因而, 要把弱小仔猪放在前边乳头, 让其吃到充足而营养丰实的初乳, 强壮的放在后边乳头, 这样每次吃奶时都坚持人工辅助固定, 2~3 d即可习惯固定乳头吃奶, 以保证每窝仔猪均衡生长。

2.3.2 吃足初乳。

初乳和常乳比较, 初乳的蛋白质含量是常乳的4倍, 乳脂率是常乳的2倍, 干物质含量比常乳高1.5倍, 且含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 其中大量镁元素可促使胎粪排出。初乳中还含有仔猪建立自身免疫的抗体, 吃足初乳能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保证生长发育良好。

2.4 剪獠牙防止仔猪互相咬伤

仔猪出生时有成对上下门齿和犬齿 (俗称獠齿) 共8枚, 此牙有害无益, 因牙齿发痒互相咬斗, 伤其母猪乳头和同窝仔猪的尾、耳。所以, 在仔猪生后打耳号的同时用尖钳子或指甲剪从牙根部切除獠牙, 以不伤其牙床为好, 大型猪场早已推行这一措施。

2.5 补铁、补硒

2.5.1 补铁。

仔猪生后体内约有50 mg的铁, 而每日就需要7 mg, 母乳中含铁量很少, 仔猪每天从母乳中仅可获1mg的铁, 若不补铁出生后3~4 d即出现贫血。食欲减退、腹泻等证状。生后2~3 d补铁, 每头猪注射“血多素”1 m L或“补铁王”1 m L。

2.5.2 补硒。

对于缺硒地区还应对每头仔猪肌肉注射亚硒酸钠E1 m L或0.10%亚硒酸钠溶液0.50 m L。

3 及早补料

母猪产奶高峰21 d左右, 以后产奶逐渐少, 而仔猪生长较快, 食量日增。试验证明, 初生重越大, 生活力越强生长越快, 断奶体重越高, 育肥增重越快, 饲料消耗少经济效益高 (仔猪饲料报酬最高, 为1.50~2∶1。因此, 给仔猪提前补料至关重要。补料应在生后5 d开始。前3 d应人工强制补料, 购买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的仔猪颗粒料, 用手捏些放入仔猪口中, 连续饲喂2~3d。7 d后可把颗粒料放在护仔栏内让自由采食。也可用炒熟的大麦、玉米、大豆等粉成大颗粒加少量食盐饲喂。仔猪生后5~7 d补料, 60 d断奶重可达20 kg左右, 而20日龄补料仅为15 kg。

4 过好断奶关

正确的断奶方法是减少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的有效措施。一般农村仔猪断奶时间45 d, 大型良种场在35~40 d。断奶时, 应采用“三不变”, 即环境不变, 采用赶母留仔法, 把仔猪放在原圈饲养, 把母猪调圈;饲料不变, 断奶前喂啥料, 断奶时仍喂啥料;饲喂方式不变, 奶断前后饲喂次数方式不变。

5 搞好疫病防治

5.1 20-21日龄猪瘟首免, 60日龄猪瘟二免, 61-65日龄注射猪丹毒与肺疫病苗。

5.2 仔猪排粪呈灰白色时, 可能母猪饲料营养过高, 应减少精料, 加喂青绿料, 多饮水。

5.3 猪舍地面最好用1%~4%火碱消毒。

5.4 每隔3~4 d喂1次0.05%高锰酸钾水。

5.5 保持舍内空气新鲜、温暖、干燥。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篇2

【关键词】仔猪;成活率;技术措施;提高

仔猪出生后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恒温到常温,从被动获取氧气和营养到主动吮乳和呼吸来维持生命,生理上发育不完善,导致哺乳期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生理阶段。因此,这一阶段是幼猪培育的关键环节,而减少仔猪死亡率和增加仔猪体重就成为养好哺乳仔猪的重中之重。

1.加强母猪管理

1.1产仔时间的管理

实践证明,母猪最好在每年4-5月和10~11月配种,次年2-3月和8-9月产仔是最佳配种和产仔时期,这样可以降低因寒冷和炎热造成的成活率下降。母猪配种时不要局限于“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的所谓配种原则,应注意观察最佳配种时的特征,即母猪性欲比较高,手压母猪臀部不动,外阴部有较粘稠分泌物排出,阴部外翻内呈桃红色,初配后8-12h再复配一次,这是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仔猪成活率的重要环节。

1.2产前护理

产前准备,首先是按预产期提前一周进入产房,在进入产房前应将母猪全身消毒,以便将体表病菌和寄生虫消灭在怀孕舍,以免仔猪感染。产房要消毒预热,搞好防寒保暖的前期准备。

1.3产后护理

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必须重视对哺乳母猪的管理,使母猪分泌更多的乳汁,以保证仔猪生长发育需要。具体对策一是在分娩前后2天按照母猪膘势而定,对膘势好的适当控料。以免乳汁过多过浓仔猪吃后出现消化不良和母猪乳汁过剩出现乳腺炎,二是到哺乳中后期,随着乳猪的增长要求奶量增加,母猪应不限量饲养。三是夏季搞好防暑降温。冬季和早春搞好保温,保持母猪安静舒适。

1.4哺乳管理

产后如遇母猪产仔多、有效乳头少或个别母猪泌乳不足时,一般对前后3--4d内产出舶仔猪可寄养其他母猪,如在长时间没有分娩母猪,可采用仔猪分组轮流哺乳或人工喂养等方式来提高仔猪成活率。

1.5饲养配合

哺育母猪的饲料蛋白质应占15%一17%(适当考虑动物蛋白质的比例)能量在日粮中保证3200大卡、维生素A300IU、维生素D220IU,维生素 E,维生素B族、还有骨粉、食盐、硫酸亚铁、硫酸铜、都应保证一定比例。

2.仔猪的饲养管理

2.1产后仔猪的管理

首先是要断脐洗胎,断脐的长度与乳猪站立高度基本相等。过长会被踩伤或影响乳猪运动,并在断脐前先结扎再剪断,以免流血过多。同时用稀释好的温高锰酸钾溶液将乳猪身上的胎膜,污渍洗净擦干。其次是进行超免注射和拔牙,再次就是固定乳头,补充初乳,在固定乳头的同时应注意将体弱仔猪固定前排乳头,体质健壮的固定在后排乳头。

2.2早期补料

一般在产后4~7d可以用颗粒料、 311或者青菜等诱食,待学会采食后用稀料逗喂与此同时可将母仔隔离,定时哺乳让乳猪有饥饿感,多接触诱料。这样对促进胃肠发育,提早分泌盐酸,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和抑制细菌繁殖提高抗病力有好处。

2.3哺乳仔猪体温调节机制不完善

防寒能力差,且体温较成年猪高1—2℃,需要的能量亦比成年猪多。因此,应为仔猪创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小气候环境,以满足仔猪对环境温度的特殊要求。因小猪怕冷、大猪怕热,仔猪日龄越低,要求的温度越高;母猪的适应环境温度为15℃。因此,生产中产房温度常控制在15℃,而要用特殊的保温材料或设备来保持仔猪周围的局部环境。

2.4 由于初生仔猪有成对的上下门齿和犬齿(俗称獠牙)共8枚

犬齿对仔猪吮乳没有影响,但若窝产仔数较多,为防止仔猪抢食母乳而咬伤乳头或其他仔猪颊部,避免母猪踩死仔猪事故发生,可在仔猪出生后3天内剪去犬齿。去犬齿的钳子要锐利,用前消毒,从根部剪去,断面要平整,不要弄伤仔猪牙龈。

用作育肥的仔猪,为防止育肥期间的咬尾现象,可在去犬齿的同时断尾。方法是用钳子剪去仔猪尾巴的 1/3,后涂上碘酒以防感染。

2.5防治下痢

首先是要注意防寒保暖和防暑降温。保证乳猪有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其次保持临床卫生。三是喂自配料应加适当比例的抗生素或者每天加少量炭末让其自由舔食。

2.6饲料配合

应保证日粮的蛋白质比例不低于 20%,能量不低于3100大卡,也就是说混合料中80%一 90%应为多种粮饼和动物性饲料,动物蛋白的比例应占 5%~8%,单用植物蛋白效果不好,还要掺入复合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保证生长需要。

2.7加强饲养管理

喂料要定时定量,少给勤添,看槽喂料,少吃多餐。保持栏内卫生,保证仔猪饮水卫生。加强户外运动多晒太阳。

2.8寄养并窝

在多头母猪同期产仔的大场,若母猪产仔数过多,无奶或少奶,或母猪死亡,对其所生仔猪可进行寄养或并窝。寄养是指母猪分娩后因疾病或死亡造成缺乳或无乳的仔猪,或超过母猪正常哺育能力的过多的仔猪寄养给一头或几头同期分娩的母猪哺育。并窝则是指将同窝仔猪数较少的两窝或几窝仔猪,合并起来由一头泌乳能力好、母性强的母猪集中哺育,其余的母猪则可以提前催情配种。寄养和并窝是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充分发挥母猪繁殖潜力的重要措施。

寄养与并窝时应注意:①寄养和并窝仔猪的母猪产仔时间接近,时间相隔在2~ 3天内为宜。②寄養和并窝仔猪之前仔猪吃过初乳为佳,否则不易成活。③仔猪寄养和并窝之前,使仔猪处于饥饿状态,在养母放乳时引入或并入。④所有寄养和并窝仔猪均用养母的乳汁或尿液涂抹,混淆母猪嗅觉,使养母接纳其他仔猪吸乳。⑤寄养于同一母猪的仔猪数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最好控制在2头以内。并窝后仔猪总数不可过多,以免养母带仔过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2.9适时断奶

怎样提高仔猪成活率 篇3

1.1确定妊娠母猪的预产期, 做好母猪产仔准备

一般母猪怀孕期平均为114 d。

1.2增加妊娠后期母猪的饲料量

根据母猪体况、大小, 日喂妊娠母猪料为2.50~3 kg, 但在产前1周喂料量开始逐渐减少, 产仔当日降至0.50~1 kg, 以防止母猪泌乳高峰期采食量下降, 初乳脂肪过高而引起仔猪拉稀。

1.3加强母猪饲养管理

母猪妊娠后期应采用单圈饲养, 严禁饲喂发霉、变质、腐败、冰冻带毒饲料, 夏防暑、冬防寒并保证充足饮水。

2过好仔猪初生关

2.1细致助产

产前34 d每日要用温水清洗按摩乳房、以刺激乳腺, 促进产后乳汁分泌。临产母猪乳房、外阴部用0.10%高锰酸钾水擦试消毒, 并挤掉少量初乳。

2.2保温防压

新生仔猪怕冷, 常被母猪压死或冻死, 对新生仔猪的保温是提高哺育率的重要措施。适宜于新生仔猪的环境温度是35℃, 猪生后24 h内产房要保证35℃左右温度, 为此一要堵塞风洞 (门窗) , 铺垫草保持室内干燥。二要设护仔栏、安装红外线灯泡。在母猪圈内靠墙角的地方, 用砖修一个长1 m、宽0.80 m、高0.70 m的护仔栏 (下边开有可关开的仔猪出入小洞) , 护仔栏中上方安装一个可调控高低的250W红外线灯泡, 距地面约50cm左右 (冬低, 春秋稍高) , 既可取暖又能杀菌消毒。

2.3吃足初乳

首先要固定乳头。要把弱小仔猪放在前边乳头, 让其吃到充足而营养丰实的初乳, 强壮的放在后边乳头, 这样每次吃奶时都坚持人工辅助固定, 2~3 d即可习惯固定乳头吃奶, 以保证每窝仔猪均衡生长。然后要吃足初乳, 初乳中还含有仔猪建立自身免疫的抗体, 吃足初乳能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保证生长发育良好。

2.4剪掉獠牙

仔猪出生时有成对上下门齿和犬齿 (俗称獠齿) 共8枚, 此牙有害无益, 因牙齿发痒互相咬斗, 伤其母猪乳头和同窝仔猪的尾、耳。所以, 在仔猪生后打耳号的同时用尖钳子或指甲剪从牙根部切除獠牙, 以不伤其牙床为好。

2.5补铁、补硒

补铁:新生仔猪体内铁的贮存量一般为50mg, 每日生长代谢约需消耗7 mg, 从100 mL的母乳中仅得到0.2 mg左右的铁, 可见, 仔猪得不到铁的补充, 可于7日龄左右出现缺铁性贫血, 生长发育受阻, 食欲减退, 抵抗力下降, 易患白痢。生后2~3 d补铁。补硒:硒是仔猪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仔猪缺硒时会突然发病, 食欲下降, 精神不振, 关节肿大, 瘫痪, 严重者突然死亡, 剖检时可见肝坏死, 肌肉苍白、萎缩, 心包积水等病变。发病特点是营养状况良好、生长发育快的仔猪最先发病。仔猪3~5日龄肌注亚硒酸钠0.5 mL, 断奶时再注射1 mL。对于缺硒地区还应对每头仔猪肌肉注射亚硒酸钠E 1 mL或0.10%亚硒酸钠溶液0.50mL。

3 及早补料

新生仔猪主要靠母乳维持生存和增重, 母猪的产乳量于分娩后逐渐增加, 至21 d左右达到产奶高峰, 以后产奶逐渐下降, 而仔猪生长迅速, 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与日俱增, 如不及时喂料, 以补充母乳之不足, 容易造成仔猪瘦弱得病而死亡。应适当增加青绿多汁饲料的喂量, 蛋白质饲料种类要多, 必需氨基酸含量要高。补料应在生后5 d开始, 前3 d应人工强制补料, 购买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的仔猪颗粒料, 用手捏些放入仔猪口中, 连续饲喂2~3 d。7日后可把颗粒料放在护仔栏内让其自由采食, 也可用炒熟的大麦、玉米、大豆等粉成大颗粒加少量食盐饲喂, 提高母猪的泌乳力, 促进仔猪生长发育, 增加体重。仔猪生后5~7 d补料, 60 d断奶重可达20 kg左右, 而20日龄补料仅为15 kg。

4 过好断奶关

仔猪一个月后, 死亡较少, 食量增加, 是仔猪由吃乳为主过渡到吃料独立生活的重要准备期。正确的断奶方法是减少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的有效措施。一般农村仔猪断奶时间45 d, 大型良种场约在35~40 d。断奶时, 应采用“三不变”方法:环境不变, 采用赶母留仔法, 把仔猪放在原圈饲养, 把母猪调圈;饲料不变, 断奶前喂啥料, 断奶时仍喂啥料;饲喂方式不变, 奶断前后饲喂次数方式不变。

5 搞好疫病防治

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断奶重, 猪群保健与疫病防制尤为重要, 应做好消毒和免疫, 好的疫苗只有与良好的饲养管理相结合, 才能产生好的免疫应答反应, 对母猪和哺乳仔猪要认真进行免疫。

5.1 20~21日龄猪瘟首免, 60日龄猪瘟二免, 61~65日龄注射猪丹毒与肺疫病苗。猪舍地面最好用1%~4%火碱消毒。

提高仔猪存活率的技术要点 篇4

关键词 仔猪;存活率;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111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养殖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使我国养殖户的数量越来越多;同时,也使养殖市场的竞争逐渐激烈,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养殖户要不断提高养殖技术,进而进一步拓展养殖市场,实现长久发展。提高仔猪存活率是养殖户最大的养殖目标,可以有效实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本文主要探究提高仔猪存活率的技术措施及要点。

1 影响仔猪存活率的重要因素

1.1 消化系统

一般情况下,仔猪的生长速度很快,刚出生的仔猪在10 d后体质量就可以增加2倍以上,30 d后体质量就可以达到6倍以上,在这一层面上看,仔猪的物质代谢相对比较旺盛,尽管如此,仔猪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各项消化机能尚未完善,这时对仔猪进行饲喂要非常谨慎,若饲喂不当很容易会造成仔猪腹泻,甚至会严重阻碍仔猪的迅速发育,从而降低仔猪的存活率[1]。

1.2 免疫能力

新生仔猪的皮毛相对稀疏,在保温抗寒方面就相对较差,对自身体温起到调节作用的调温中枢还没有发育完全,仔猪自身没有保温调温的作用,就需要养猪户进行一定的措施,对仔猪进行保温御寒。相较于成年猪来说,仔猪自身的免疫能力很低,很容易受到病毒和病菌的侵袭进而患病,甚至是死亡。母乳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及免疫球蛋白,仔猪出生要依赖母乳来增加免疫力,养殖户要在仔猪出生后吃初乳,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尽可能避免仔猪因免疫力低而造成的患病或死亡。

1.3 仔猪应激

仔猪刚出生的阶段属于仔猪的应急时期,其主要原因是刚出生的仔猪在呼吸方式和体感温度变化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仔猪在母体中是通过血液进行呼吸的,而出生后要通过肺部进行呼吸,环境也从恒温转变成变化、从无菌转变成有菌状态,吸收营养是原有的被动吸转化成出生后的主动吸收,这些变化对于仔猪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因此,面对仔猪的应激时期,饲养人员要注重对仔猪进行保护,保证仔猪的存活率,提高仔猪的养殖技术,使养殖户进一步拓展养殖市场,实现长久发展。

2 提高仔猪存活率的技术措施以及要点研究

2.1 仔猪的防寒保暖措施

仔猪无论是组织器官还是身体机能方面都还不完善,具体表现在皮下脂肪、被毛,以及防寒能力都比较薄弱,因此,饲养人员要做好仔猪的防寒保暖措施,特别是在冬季,饲养人员要将猪舍的通风口堵住,定期为仔猪换垫草,保证猪舍环境和空气处于干燥状态。在猪舍的产圈内设置保温室,红外线灯泡在150~250 W,灯泡与床面的实际距离要保持在40~50 cm [2]。

2.2 固定母猪乳头

固定母猪乳头对于提升仔猪存活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是提高仔猪存活率技术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仔猪出生以后,饲养人员就可以训练仔猪固定乳头,这样主要是保证每一个仔猪都可以及时地吸取初乳,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尽可能避免仔猪因免疫力低而造成的患病或死亡,从而有效提升仔猪的存活率。在进行固定母猪乳头的过程中,饲养人员可以让仔猪自主选择乳头的位置,然后根据仔猪的实际体质量和大小及身体综合素质方面进行合理地调整乳头的位置,相对弱小的仔猪要食用中前位置的乳头,强壮一些的仔猪则可以安排到后面的乳头,人工辅助要持续3 d左右,让仔猪形成饮食习惯,促进仔猪的生长均衡[3]。

2.3 补料措施

在母猪生产后的第5天开始,母猪的泌乳量也越来越大,在20 d左右母猪的泌乳量已达到高峰阶段,30 d后泌乳量开始慢慢下降,这时正是仔猪发育得最快阶段,但母猪的泌乳量已经无法满足仔猪的生长需求。因此,饲养人员要在此时对仔猪进行补料,早补料有助于加快仔猪消化系统的发育,有效防止仔猪因乱啃脏物而造成的消化疾病或者是肠道疾病,有效提升仔猪的存活率。在仔猪出生后的第7天左右,饲养人员就要对仔猪进行补料,这种诱导仔猪补料要持续3 d左右,之后饲养人员就可以对仔猪生补充高蛋白和易消化的混合饲养料。另外,在母猪生产后的阶段是母猪身体最脆弱的时期,在母猪生产后4 d左右,饲养人员要对母猪进行加料,要在母猪的饲料中适当增加一些青绿饲料,提高母猪的食欲,使母猪可以快速恢复身体机能。

2.4 重视铁盐的补充

在仔猪出生后,饲养人员要对仔猪进行适当的补充铁盐,这对仔猪的健康成长和快速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而在实际的仔猪喂养过程中,补充铁盐很容易被饲养人员所忽视,这给仔猪的成长发育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严重影响仔猪存活率。因此,饲养人员要重视对仔猪进行铁盐补充,并将铁盐补充纳入到仔猪饲养的实施战略中,促进仔猪的健康成长以及快速发育。在仔猪出生后,针对仔猪的成长情况和身体情况,每天需要10 mg的铁盐,但是在100 g的母乳中铁盐的含量不大于0.2 mg,还没有达到仔猪对鐵盐需求量的5%,因此,依靠母乳对仔猪进行铁盐的补充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饲养人员要在仔猪出生3 d左右,在仔猪的颈部位置肌注约100 mg的铁复合制剂,为仔猪补充铁盐,进而防止仔猪由于贫血而造成下痢,促进仔猪的健康成长与发育,进而有效提升仔猪的存活率。

2.5 预防踏压措施

母猪在生产后一般体型比较大而且笨重,行动也相对比较迟缓,在产圈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踩伤和压伤仔猪的情况,尤其是在仔猪出生不到3 d的时期。在这样的情况下,饲养人员要做好防踏压措施,为仔猪的生命安全提供重要保证。首先,饲养人员可以设置安全的保护栏或者是保育网,利用保护栏和保育网将仔猪和母猪进行有效的隔离,防止母猪踩伤或者是压伤仔猪的情况发生。其次,饲养人员可以对仔猪和母猪采用分开睡的方式,在歇息时将仔猪和母猪分开,进而实现产圈中对踏压事件的有效预防,以达到提高仔猪存活率的饲养目标。

2.6 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良好的生长环境对仔猪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可以有效减少病菌和病毒,进而降低仔猪的患病概率。因此,饲养人员要保证仔猪生长环境的卫生程度,对猪舍进行定期清理和消毒,保证猪舍的洁净和卫生,及时清理仔猪的粪便,在进行卫生清理后还要大规模的消毒,为仔猪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进而提高仔猪的存活率。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提升仔猪存活率技术措施和要点研究的分析,让我们知道了提高仔猪存活率是养殖户最大的养殖目标,可以有效实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有利于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提出仔猪的防寒保暖措施、固定母猪乳头、补料措施、重视铁盐的补充、预防踏压措施及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等措施来提升仔猪的存活率,进而不断提高仔猪养殖技术水平,促进我国养殖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晓明,卫金良,顾新忠,等.提高仔猪存活率的技术措施[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3(1):72.

[2]赵豫旭,龚应高,打三.提高仔猪存活率的技术措施[J].当代畜牧,2013(21):4.

[3]彭小波.提高仔猪存活率的技术保健措施[J].湖南畜牧兽医,2005(5):26

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 篇5

仔猪生活环境要温暖、干燥、卫生。温度要求:仔猪初生至7日龄32~35℃, 8~14日龄30~32℃, 15日龄至断奶28~30℃。在冬季产仔, 特别要做好猪舍的保温工作, 可在猪舍内为仔猪设置保温箱并安装红外线保温灯或加热板, 保持舍内恒温。要采取半封闭式的饲养方式, 在保持舍内干燥的同时利于维持舍内温度。同时, 还要及时更换垫草, 保证相对湿度在60~70%, 使用菌毒灭、百毒杀等无刺激性的消毒剂, 每周进行1次喷雾消毒。

2 产床产仔

采用母猪产床产仔, 便于管理, 可有效改善母猪踩压仔猪及仔猪环境卫生条件, 可有效减少仔猪伤亡和疾病发生。

3 防止窒息

仔猪产出后应迅速擦干口内粘液, 以免窒息而死。受冻暂时窒息的可在温度30~37℃中抢救。

4 早吃初乳

由于猪胎盘的构造特殊, 初生仔猪不具备先天免疫能力, 必须以经过吃初乳获得免疫能力。初乳具有刺激消化器官活动, 促进胎便排出, 增加营养产热, 提高对寒冷的抵抗能力等作用。另外, 初乳中富含免疫球蛋白, 所以, 具有抗病的能力。仔猪出生后1h, 必须吃上初乳。初生仔猪若吃不到初乳, 则成活率很低。

5 固定乳头

仔猪出生1h内实行第1次人工辅助吃奶, 固定乳头, 采取强仔固定后乳头、弱仔固定前乳头的办法, 使每头初生仔猪都能尽早吃足初乳。仔猪出生后每2h左右哺乳1次, 7d后可让仔猪任意吃奶。

6 及时补铁

仔猪生长快, 铁元素需求量大, 仔猪铁元素缺乏很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缺铁仔猪常常表现为精神不振、生长缓慢、诱食困难、易发白痢、肺炎等。预防仔猪贫血最有效的方法是取2.5g硫酸亚铁和1g硫酸铜, 溶于1000ml热水中, 过滤后给用奶瓶喂给仔猪, 在3、5、7、10、15日龄时, 每日2次, 每次10ml。也可使用牲血素, 2日龄时肌注1ml, 10日龄时肌注2ml。

7 及早补料

早期补料仔猪的生长快速, 适应性强, 在断奶时应激小。可根据仔猪消化器官发育的特点, 配制适口性强、营养全价饲料, 在仔猪出生3~5d训练饮水, 5~7日龄训练吃料, 诱食时在仔猪最活跃时进行, 效果最佳, 一般为下午到傍晚。每次补料做到少量、新鲜、干净, 每天6~7次。

8 寄养

当仔猪吃奶不够时需采取寄养, 寄养时需选择两头产仔时间间隔不超过3d的母猪, 且仔猪均由人工辅助吃1~2d的初乳。仔猪并窝前, 要将寄养的仔猪和本栏的仔猪涂上同一种有强烈异味的药液, 如碘酊, 防止嗅觉灵敏的母猪因别窝仔猪气味不同而将其咬死或拒绝哺乳。

9 适时断奶

时间可以定在3~4周龄, 在仔猪断奶前5d, 把母猪赶离原圈, 再定时赶回让仔猪哺乳, 哺乳次数逐日减少, 补料量逐日增加, 至预定日期停止哺乳。断奶后, 仔猪应留在原圈饲养10d左右, 然后再转圈或分群。

1 0 做好预防

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 篇6

1 提高仔猪初生重

要提高仔猪初生重, 关键在于控制好怀孕期母猪的营养水平。

母猪怀孕中前期 (配种后4周至产前4周) 是胚胎细胞减数分裂、分化和早期生长时期, 通常只需维持母猪每天增长45g即可, 此阶段应以中等偏低营养水平的饲料 (粗蛋白≤14.5%、能量≤12.97兆焦/kg) , 每日2.2~2.5kg即可。

产前4周至分娩怀孕母猪营养水平, 这一阶段为胚胎迅速生长期, 因此, 要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及日饲喂量: (粗蛋白≥16%、能量≥13.39兆焦/kg) , 日饲喂量从2.5kg逐渐增加至3.5kg左右。另外, 应根据母猪的体况适当增加或减少料量, 保持适中的肥瘦度 (如果把母猪的肥瘦度按5分评分, 那么最佳肥瘦度为3分) 。

2 做好接产护理和防寒保温工作

安全接产是减少出生死亡提高仔猪存活率的有效措施, 新生仔猪怕冷, 常被母猪压死或冻死, 适宜于新生仔猪的环境温度是35℃, 生后至3日龄可控制在32℃, 4~7日龄30~28℃, 15~30日龄26~22℃, 对新生仔猪的保温是提高哺育率的重要措施。在正常情况下, 仔猪生后靠触觉寻找乳头吮乳, 并具有固定奶头吮乳习性, 自行固定需时较长, 弱小仔猪常被健壮仔猪挤掉, 母猪的乳房没有乳池, 不能随时排乳, 且放乳时间很短, 仔猪因争斗而影响哺乳, 宜于仔猪出生后自选并加以人工辅助, 尽快固定奶头吃奶。初乳中含有免疫抗体, 母猪分娩后24h以内乳汁中免疫抗体和抗蛋白分解酶含量最高, 人工辅助固定奶头, 让仔猪尽快吃到初乳, 得免疫抗体, 提高抵抗力, 摄取营养, 补充水分, 增强体力, 恢复体温。

3 预防仔猪腹泻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黄、白痢, 还有其他细菌、病毒引起的腹泻在产房都是很常见的。大肠杆菌、病毒性腹泻可在母猪产前21~30d注射疫苗, 使母乳中达到一定的抗体水平。对发生病原性腹泻的仔猪, 可通过药敏试验, 筛选敏感抗菌素对症治疗:一般有恩诺沙星、头孢菌素、环丙沙星、痢菌净、阿莫西林、磺胺类药、卡那霉素、氟哌酸等。另外, 腹泻严重的可以用达诺先10ml+电解质多维10g+葡萄糖粉20g+生理盐水1000ml灌服。

4 及时补料

及时补铁、硒, 铁是造血和防止营养性贫血的营养物质, 新生仔猪要及时补铁;硒是仔猪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仔猪缺硒时突然发病, 食欲下降, 精神不振, 关节肿大, 瘫痪, 严重者突然死亡。最后要适时补料, 母猪的泌乳量于分娩后逐渐增加, 至21d左右达到泌乳高峰, 后逐渐下降, 哺乳仔猪生长迅速, 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与日俱增, 母猪的奶水已不能满足需要, 对哺乳仔猪必须进行补料, 提前补料具有促长的作用。在配制仔猪料时, 应注意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有机酸、香味剂、益生素等的添加。

5 适时断奶

仔猪断奶时间可以定在4~5周龄, 预定断奶前4d, 把母猪赶离原圈, 再定时赶回让仔猪哺乳, 哺乳次数逐日减少, 补料量逐日增加, 至预定日期停止哺乳。断奶仔猪饲养的重点是由母乳到饲料的过渡, 断奶前4d应逐渐减小母猪的喂料量, 2周内不改变仔猪饲料, 并添加适量的抗生素、维生素和氨基酸。

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 篇7

1 提高仔猪初生重

要提高仔猪初生重, 关键在于控制好怀孕期母猪的营养水平。

1.1 控制怀孕母猪中前期营养水平, 中前期 (配种后4周至产前4周) 是胚胎细胞减数分裂、分化和早期生长时期, 通常只需维持母猪每天增长45 g即可, 此阶段应以中等偏低营养水平的饲料 (粗蛋白≤14.5%、能量≤12.97MJ/kg) , 每日喂量2.2~2.5 kg即可。

1.2 控制产前4周至分娩怀孕母猪营养水平, 这一阶段为胚胎迅速生长期, 因此, 要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及日饲喂量: (粗蛋白≥16%、能量≥13.39MJ/kg) , 日饲喂量从2.5 kg逐渐增加至3.5 kg左右。另外, 应根据母猪的体况适当增加或减少料量, 保持适中的肥瘦度 (如果把母猪的肥瘦度按5分评分, 那么最佳肥瘦度为3分) 。

2 提高母猪泌乳力

母猪产后无乳或泌乳力低, 可造成仔猪饥饿、低血塘、生长发育受阻或有的形成奶僵甚至死亡。影响母猪泌乳力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2.1 饲粮营养水平

哺乳母猪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平衡的条件下, 影响泌乳力主要因素为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只有消化能为13.39~13.81 MJ/kg、粗蛋白为17.0%~17.5%的饲粮才能满足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 为提高母猪饲粮能量水平, 可在哺乳母猪料中添加2%~4%的植物油。

2.2 哺乳母猪采食量

导致母猪产后采食量小的主要原因有: (1) 妊娠母猪没有按妊娠前、中、后各阶段的饲喂量进行饲养, 导致母猪过肥; (2) 母猪产前产后没有适当限饲, 导致胃肠功能下降而影响采食量 (3) 由于产房温度过高, 特别是夏天, 所以要做好防暑降温的措施。

因此, 妊娠母猪在分娩前3 d逐渐减料至1.5 kg左右, 分娩当天0.5 kg或只喂少量稀食, 产后应逐渐增加至4~5 d才满饲。另外, 夏季高温可采取多餐以增加母猪的采食量, 每吨饲料另添加维生素C 100~150 g、苏打粉3 kg, 可有效地促进母猪泌乳和减少便秘。

3 防止母猪产后综合征

母猪产后综合征包括产后热、乳房炎、无奶、子宫炎, 可采取以下措施预防:

3.1 母猪临产前进行限饲, 产后也应逐渐增加至第五天才满饲。

3.2 母猪赶入产房前体表要清洗干净、消毒, 选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药, 如季铵盐、复合碘等喷雾消毒。

3.3 在饲料中添加药物, 产前、产后各1周连用14 d, 可用阿莫西林100 g/或磺胺400 g/t+TMP 100 g/t。

3.4 母猪产后肌注长效抗菌剂或静注5%葡萄糖+抗生素, 并用5%宫炎清100 mL冲洗子宫或用达力朗、宫炎净直接塞入子宫用药。

4 做好仔猪防寒保温工作

仔猪刚出生时的温度应保持28~32℃, 以后每周递减到26℃左右, 如果冬天生产, 保温措施不到位, 就会增加仔猪的死亡。断奶的几天内也应注意加强保温。因此, 在寒冷季节要做好仔猪的保温工作, 可用红外线保温灯或保温板来提高仔猪小环境的温度。

5 预防仔猪腹泻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黄白痢, 还有其他细菌、病毒引起的腹泻在产房都是很常见的, 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有产房温度低、产床潮湿 (湿度过大) 、栏舍消毒不严、大肠杆菌感染、腹泻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

前3个问题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如严格消毒、实行全进全出等措施来解决。大肠杆菌、病毒性腹泻还可在母猪产前21~30 d注射疫苗, 使母乳中达到一定的抗体水平。仔猪的寄生虫大多是由母猪垂直感染给仔猪的, 可在母猪产前2周进行驱虫,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蝇净2 kg/t或肯维灭700 g/t, 也可肌注通灭0.03 mL/ (kg体重) ;针对由球虫引起仔猪腹泻的可肌注百球清或其他球虫药。对发生病原性腹泻的仔猪, 可通过药敏试验, 筛选敏感抗菌素对症治疗:一般有恩诺沙星、头孢菌素、环丙沙星、痢菌净、阿莫西林、磺胺类药、卡那霉素、氟哌酸等。另外, 腹泻严重的可以用达诺先10 mL+电解质多维10 g+葡萄糖粉20 g+生理盐水1 000 m L灌服。

6 降低仔猪断奶应激

主要是仔猪断奶后离开母猪的精神应激、改变环境引起的环境应激及饲料改变引起的应激, 预防的措施有: (1) 精神应激:采取间断性断奶, 让仔猪逐渐适应离开母猪后独自生活; (2) 环境应激:仔猪断奶后仍在原产床停留5~7 d再转走, 并缩小断奶后的环境差异, 给予最佳温度; (3) 饲料应激:仔猪5~7日龄开始补料, 断奶后暂时不更换饲料, 并在饲料中添加消化酶、酸化剂。仔猪分泌消化酶的机能发育尚未成熟, 分泌消化酶量较少, 易引起消化不良, 因而要添加适量消化酶如蛋白酶、淀粉酶等。加酸化剂是为了降低胃肠pH值, 仔猪胃肠在酸性环境下, 消化酶的活力更强, 促进对饲料的消化, 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柠檬酸800 g/t。另外, 采用饲料加水拌成湿料饲喂仔猪能有效降低应激及促进仔猪的采食量。

7 加强仔猪的护理

初生重在1.0 kg以下的仔猪成活率偏低, 主要原因是吃不到足够的初乳, 因此, 要做好固定乳头的工作, 尽量让那些较为弱小的仔猪吃前面的乳头。另外, 可适当喂一些人工乳促进瘦弱仔猪的生长, 缩小与同窝猪个头的差距。加强对仔猪的剪齿、剪尾的消毒及出生后及时补铁 (可肌注富来血1mL/头) 。对患病的母猪应及时治疗, 治疗效果差的要及时将仔猪寄养。

8 加强仔猪的保健

为了提高刚出生仔猪的抵抗力, 可在仔猪出生后注射长效抗菌剂, 如出生后2、7、21 d各肌注得米先0.5 mL/头或保命针1 mL/头。针对猪呼吸道病, 可在仔猪断奶前后各1周的饲料中添加10%氟苯尼考400 g/t或泰农1.25kg/t+磺胺二甲嘧啶110 g/t或利高霉素1.5 kg/t, 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9 强化卫生防疫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措施 篇8

1 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

1.1 确定预产期

一般母猪妊娠期为114 d, 俗称“333”, 即3月3周零3 d。妊娠母猪预产期的推算方法为:在配种时间上加3个月3周零3 d。例如:一头母猪在5月10日配种, 那么5月+3月=8月、10日+3×7 d+3 d=34日, 以30 d为1月, 则预产期是9月4日。

1.2 注重饲喂管理

严禁喂给母猪发霉、变质、腐败、冰冻或带毒的饲料, 供给充足饮水, 单圈饲养, 并做好防暑防寒工作。应根据母猪大小和体况来确定饲喂量, 一般妊娠母猪的饲喂量为2.50~3.00 kg/d;产前1周饲喂量应开始逐渐减少, 产仔当日降至0.50~1.00 kg, 以防母猪泌乳高峰期采食量下降及初乳中脂肪含量过高而引起仔猪拉稀。

2 抓好仔猪的初生关

2.1 及早吃足初乳

要让仔猪尽早吃到初乳 (需注意的是, 要先用0.1%高锰酸钾溶液擦拭消毒乳房, 并挤掉少量初乳后, 再让仔猪吮吸) , 因为初乳中含有较多的免疫球蛋白。据测定, 100 mL初乳中含有510.5 mg免疫球蛋白, 而100 mL常乳中只含有0.1~0.6 mg免疫球蛋白。仔猪出生后, 每天每千克体重需摄入810.0 g免疫球蛋白才能有效预防病菌侵入, 所以让仔猪及早吃到初乳, 可获得防止饥饿和预防疫病的效果。另外, 初乳的蛋白质含量是常乳的4.0倍、乳脂率是常乳的2.0倍、干物质含量比常乳高1.5倍, 且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 其中大量镁可促使胎粪排出;初乳中还含有仔猪建立自身免疫的抗体, 所以及早吃足初乳能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并保证其生长发育良好。

2.2 固定乳头吮乳

正常情况下, 仔猪靠触觉寻找乳头吮乳, 并具有固定乳头吮乳的习性, 但其自行固定需时较长;加之, 母猪的乳房没有乳池, 不能随时排乳, 且放乳时间很短, 而弱小仔猪常被健壮仔猪挤掉或仔猪因争抢乳头而影响吮乳。因此, 应于仔猪出生后让其自选并加以人工辅助, 尽快固定乳头吮乳。从吃初乳起, 就要人工辅助固定乳头, 使每个仔猪在母猪放乳时都能及时吃到母乳。

试验证明, 母猪前2对乳头的泌乳量约占7对乳头的47%, 后2对乳头的泌乳量约占13%。因此, 最好把弱小仔猪放在前边乳头吃奶, 让其吃到充足且营养丰富的母乳, 而强壮的仔猪可放在后边乳头吃奶, 每次吃奶时都坚持人工辅助固定, 2~3 d仔猪即可养成固定乳头吃奶的习惯。固定乳头吮乳, 可以保证每窝仔猪生长发育均衡, 是提高仔猪成活率最主要、最简单的措施之一。

2.3 防寒保温

由于仔猪较怕冷, 常挤在母猪身旁或身下取暖, 以致被压死;或由于温度不适宜而被冻死, 所以做好仔猪的保温工作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措施。初生仔猪的适宜温度是35 ℃左右, 出生至3日龄可控制在32 ℃左右, 4~7日龄可控制在28~30 ℃, 15~30日龄可控制在22~26 ℃。仔猪出生24 h内, 产房温度要保持在35 ℃左右;采用全年分娩制的猪场, 宜用封闭式产房, 以火炉、暖气供暖。适合母猪的环境温度, 并不符合仔猪的要求, 为此, 应给仔猪增加保暖设施 (如保温灯、暖床、电热板等) 。

2.4 提高母猪的泌乳力

仔猪主要靠母乳维持生存和增重, 提高母猪的泌乳力对促进仔猪生长发育和提高成活率起重要作用。产前3~4 d, 每天要用温水清洗、按摩母猪乳房, 以刺激乳腺, 促进产后乳汁分泌。饲料品质、营养成分以及饮用水数量和质量是影响母猪泌乳的重要因素, 因此要按母猪营养需求进行饲养。泌乳母猪应适当增加青绿多汁饲料的喂量, 同时蛋白质饲料种类要多, 必需氨基酸含量要高。泌乳母猪的管理要有条不紊, 以保证其正常泌乳;还要注意母猪乳房卫生, 经常供给清洁的饮水, 适当增加日喂次数, 切忌突然更换饲料;并且, 要为泌乳母猪创造安静的环境, 保持圈舍清洁、干燥。

2.5 及时剪牙

仔猪出生时有成对上下门齿和犬齿 (俗称“獠牙”) 共8枚, 此牙有害无益。因为獠牙发痒时, 易使仔猪互相撕咬甚或伤及母猪的乳头。所以, 仔猪出生后在打耳号的同时用仔猪剪牙钳从牙根部切除獠牙, 以不伤其牙床为好。

2.6 适时补铁、补硒

1) 补铁。

仔猪出生后, 体内仅有约50 mg的铁且缺少造血元素, 加之母乳中含铁量很少, 而仔猪每日需要7 mg铁, 缺铁的仔猪常表现贫血症状且生长缓慢、诱食困难、易并发白痢或肺炎, 因此为仔猪补铁非常重要。可在仔猪出生后2~3 d, 为每头仔猪肌肉注射“血多素”1 mL或“补铁王”1 mL。

2) 补硒。

对于缺硒地区, 还应为每头仔猪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溶液0.5 mL。

2.7 及早补料

在适宜的环境和温度下, 仔猪生长发育很快, 而随着日龄的增长, 单靠母乳是远远不够的;加之, 母猪产奶高峰在产后21 d左右, 以后产奶逐渐减少, 而仔猪生长较快、食量日增, 因此在栏中设置补料栏为仔猪提前补料至关重要。为使仔猪早日认料, 可于7日龄前后以全价料进行诱食。可购买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的仔猪颗粒料, 用手捏一些放入仔猪口中, 连续饲喂2~3 d;3 d后可把颗粒料 (也可将炒熟的大麦、玉米、大豆等粉碎成大颗粒加少量食盐) 放在补料栏内, 让仔猪自由采食。仔猪出生后5~7 d补料, 60日龄断奶重可达20 kg左右;而20日龄补料, 60日龄断奶重仅为15 kg。因此, 早期补料, 有利于仔猪生长, 对增强仔猪生命力、提高其成活率起很大作用。

2.8 重视补水

水是动物血液和体液的重要组成成分, 是运送、消化、吸收养分及排出废物的溶剂, 对调节体温和调节体液电解质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仔猪体温高、呼吸快、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 且母猪乳汁浓 (乳脂率7%左右) , 故仔猪需水量较大;如得不到补充, 会造成仔猪食欲下降、脱水、消化功能减弱, 且仔猪会因口渴而饮污水或尿液, 从而危害健康、引起下痢。

3 严把仔猪的断奶关

3.1 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喂管理

仔猪断奶后, 最好保持原来的饲料半个月不变, 以免影响其食欲甚或引发疾病;半个月后, 逐渐更换饲料。断奶仔猪正处于迅速生长阶段, 需要高蛋白质、高能量且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日粮, 应限制饲喂含粗纤维过多的饲料, 注意添加剂的补充。同时, 仔猪断奶后半个月内, 每天饲喂的次数应比哺乳期多1~2次 (主要是加喂夜餐) , 以免仔猪因饥饿而不安;每次喂量不宜过多, 以7~8成饱为度, 以使仔猪保持旺盛的食欲。需注意的是, 仔猪采食大量饲料后, 应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 以免供水不足或不及时, 致使仔猪饮用污水或尿液而造成下痢。

3.2 做好环境适应和调教工作

仔猪断奶的最初几天, 常表现为精神不安、嘶叫、寻找母猪。为了缓解仔猪的不安, 最好将仔猪留在原圈;待断奶半个月后仔猪的表现基本稳定时, 方可调圈并窝。在调圈并窝的前3~5 d, 让仔猪同槽吃食、一起运动, 促其相互熟悉;然后, 根据性别、大小、吃食情况等进行分群, 每群的数量视猪圈大小而定。另外, 要确保圈内清洁、干燥, 并对仔猪进行固定地点排泄粪尿的调教, 保证仔猪有充分的室外运动时间。

4 搞好母仔的疫病防治

近年来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疾病较多, 导致母猪受孕率低、流产率高、产死胎或弱胎等, 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 要想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搞好母猪和仔猪的疫病防治尤为重要。危及仔猪健康的早期疫病主要有黄、白痢, 因此初产母猪在产前1个月和半个月左右应分别注射相应疫苗 (经产母猪只在产前半个月左右注射1次即可) , 这样可有效防止黄、白痢的发生, 从而提高仔猪成活率。若仔猪缺硒等微量元素, 会严重影响其成活率, 因此适时给妊娠母猪补充微量元素十分重要, 可在产前1周内给妊娠母猪注射含硒制剂。另外, 要定期给母猪接种猪瘟疫苗、猪蓝耳病疫苗、猪丹毒疫苗、猪肺疫疫苗等;仔猪20~21日龄时进行猪瘟首免, 60日龄时进行猪瘟二免, 61~65日龄注射猪丹毒疫苗、猪肺疫疫苗等。

好的疫苗只有与良好的饲养管理相结合, 才能产生好的免疫应答、发挥较强的保护作用, 因此日常管理也很重要。如:做好母猪产后的临床检查工作, 防止母猪因发生无乳症、阴道炎、产褥热、产后瘫痪、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等疾患而影响泌乳量或乳质, 进而使仔猪缺奶或因吃了变质奶而导致腹泻;发现仔猪排灰白色粪便时, 要及时找出原因, 若原因是母猪饲料营养水平过高, 应减少精料、加喂青绿料, 并供足饮水;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干燥, 定期或不定期用1%~4%火碱对猪舍地面进行消毒, 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每隔3~4 d给仔猪喂1次0.05%的高锰酸钾溶液, 杀灭其肠道内的病原菌, 减少发病的机会。

5 小 结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措施 篇9

一、做好保温工作

新生仔猪的体温调节能力差, 必须采取保温措施。仔猪生后6小时内最适宜的温度为35℃;2日龄~4日龄为34℃;7日龄为30℃;8日龄~14日龄为26~28℃。新生仔猪组织器官和机能处于不成熟状态, 被毛稀少, 皮薄, 皮下脂少, 低温环境很容易造成冻死, 冻伤;特别要注意猪舍的保温工作, 可在猪舍内放置保温箱, 安装红外线灯泡或加热板, 保持猪舍内恒温。

二、采用产床产仔

母猪采用产床产仔便于管理, 可有效改善母猪踩压仔猪及改善仔猪环境卫生条件, 可有效减少仔猪伤亡和疾病的发生, 培育出健壮的仔猪。

三、固定乳头吃好初乳

仔猪出生后2~3天内让仔猪及时吃上初乳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产后及时哺乳可使仔猪获得母源抗体, 产生免疫力。人工帮助仔猪固定乳头吮乳, 让体重小的仔猪吃前面的乳头, 体重大的吃后面的乳头, 因前面的乳头较后面的乳头产乳量大。这样可以提高仔猪的整齐度和成活率。

四、及时补铁

新生仔猪补铁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一项重要措施。仔猪生长快, 铁元素需要量大, 母猪在哺乳期间供给仔猪的铁量不足5%时, 仔猪出生后很容易发生缺铁性皮贫血。因此, 在仔猪3~10日龄内肌肉注射牲血素补充铁剂及早补料早期补料的仔猪生长快、适应能力强, 在断奶时应激小。可根据仔猪消化器官的特点, 配制适口性强、营养全价的饲料, 在5~7日龄是开始补料, 仔猪早期觅食可促进胃酸的形成, 从而激活胃蛋白酶消化饲料, 为提前断奶提供良好的基础。

五、实施早期断奶技术

早期断奶可以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 增加年产仔数和窝数, 提高饲料利用率, 减少仔猪死亡。仔猪1个月龄时食量增加, 是由吃奶过度到全部采食饲料独立生活的关键时期, 在此期间, 要逐渐过渡, 循序渐进的改变。

六、寄养

当仔猪吃奶不足时可采取寄养, 寄养时必须选择两头母畜产仔时间间隔不超过3天, 且仔猪均由人工吃1~2天初乳的。仔猪并窝前要将寄养的的仔猪与本栏的仔猪同一种有强烈异味的药液。

七、做好预防工作

上一篇:高校舞蹈课教学下一篇:农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