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是一种能力

2024-05-30

诚实是一种能力(精选5篇)

诚实是一种能力 篇1

诚实是学校德育中一条重要的课目, 《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等均对诚实问题进行了相关规定, 明确提出学生要诚实, 不说谎, 不骗人。学校在一些相应的德育课程中也开辟专题讨论诚实问题。它作为一种道德规范, 古今中外, 仁人志士们认为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应奉行诚实为人这一金科玉律, 即“诚实是一种绝对的道德规范”。然而, 诚实问题绝非这么简单。

一、诚实问题的相关案例

在学校的道德讨论课中, 教师向学生呈现了这样一组案例:

案例一:A是二年级的学生, 在一次语文单元测验的前一天晚上由于生病未能好好复习, 第二天考试时遇到一题不会作, 恰巧那道题在书本的某页提到过。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 朱迪偷偷地翻开书并瞄到了答案。

案例二:B是初三的学生, 为人热情, 学业成绩处于班级上游, 不少同学有问题都会请教他。有一次学校组织一场模拟考, 这次考试关涉到保送重点中学的资格且名额有限。在考试过程中出现一道数学题, 这道题之前有同学向他请教过, 他也向他作了解答。考试的结果是, 那位同学以几分之差与保送资格失之交臂, 而B同学则稳当入围。后来才知道那位同学所差分数恰是前几天向B请教过的那题的分值, 为此他愤慨不已。

案例三:C是一位奴隶, 某天不小心打碎了主人最珍爱的古董, 主人早前便扬言, 谁要打碎了这个古董, 必死无疑。为免遭一死, 当主人盘问时, C撒了谎, 将一切嫁祸于家里不能为自己辩解的小猫。

案例四:D是一名医生, 他有一名重症患者, 家属一直都向他隐瞒病情。有一天这位重症患者终于忍不住, 向他询问自己的病情。他陷入了两难, 因为一般情况下, 如果病人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会加重患者病情。这一情境下, 他面临着这样的难题:“病人有权了解自己的病情, 医生须诚实告知”和“诚实告知病人后, 可能不利于治疗”。经过理性思考, 他最终选择向病人隐瞒病情。

案例五:E是初一的学生, 有一天走在大街上碰到一群衣着怪异、拿着长棍马刀的小青年经过, 他们堵住他询问刚才有没看到一位穿红衣、中等身材、脸庞瘦削的男子经过, 朝哪个方向走的, 并扬言要杀了他。D很害怕, 其实他刚刚确实见到过这样一个人, 考虑再三后他还是指向了相反的方向。

当遭遇以上的伦理问题时, 我们如何评判各种“不诚实”的行为?是否依然坚持诚实是绝对的道德规范?倘若坚持其中至少一个不是绝对的, 这一困难是否可避免?道德规范本是追寻“善”的依据, 当遵循一种规范将引发不良反应时, 是否还有必要坚持下去呢?在此引发的便是关于“诚实是否是一种绝对的道德规范”的争论。要回答这一问题, 首先需厘清诚实和绝对的道德规范的相关含义。

二、诚实和绝对道德规范的意蕴

1. 诚实

何谓诚实?在我国, 如今称谓的“诚实”, 即先秦儒家指称的“诚”。它作为一个具体的课目, 包含着丰富的道德规定。儒家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层面对此进行了剖析:一是在本体论上, “诚”指万事万物的客观实在性, 即天道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故《礼记·中庸》云:“诚者, 天之道也。”诚就是实际存在、真实无妄的意思。二是在认识论的意义上, 指对“天道”的客观真实的反映, 即“人道”效法“天道”的真实性, 尊重客观规律。故《中庸》又道:“诚之者, 人之道也”。三是在价值论的意义上, 指尊重事实和忠实本心的待人接物的态度, 即真实反映事物求真, 诚实无欺, 既不自欺也不欺人。朱熹有云:“诚, 实理也, 亦诚悫也。由汉以来, 专以诚悫言诚。至程子乃以实理言, 后学皆弃诚悫之说不观。《中庸》亦有言实理为诚处, 亦有言诚悫为诚处。不可只以实为诚, 而以诚悫为非诚也”。“诚悫”即“诚实”, “无欺”不仅指不欺骗别人, 同时也指不欺骗自己。由于“诚”的基本含义是“实”, 所以“诚”后来发展为“诚实”。从伦理学角度看, 诚实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可概括为待人处世的一种真实无妄、诚实无欺的态度和品行。[它包括语言和行动两方面, 而属于行为范畴。诚实和欺骗并不取决于所传达的信息在客观实际上的真假, 而取决于传达的信息在传达者的主观动机中之真假。诚实便是动机在于传达真信息的行为。

2. 绝对的道德规范

伊曼努尔·康德 (I.Kant) 认为道德规范是一种绝对命令。要弄清绝对道德规范的含义只要明晰何谓“绝对命令”。从某种程度上说, “绝对命令”是相对于“假言命令”而言的。通常我们所说的“应该”这个词是与道德无关的。例如“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教师, 就应该获取教师资格证”。其模式是:倘若我们有某种欲望, 并认识到某种行为能帮助达成这一愿望, 于是便得出结论:我们应该遵循这些行为规则。康德称这些为“假言命令”。在此, “应该”的约束力依赖于我们有相关的欲望,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拒绝相关的欲望来逃避它的约束力。相反, 绝对命令属于道德义务, 不依赖于我们特定的欲望。其形式不是“如果你想要某个结果, 那么你就应该做某事”, 而是“你应当做某事, 就这样”。因为理性的存在使得人们能接受绝对命令, 不管你的特殊需要和目的是什么。

根据康德的观点, 作为一个有理性道德行为的人, 就意味着被“普遍法则”——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例外地坚持的道德规范所指导, 诚实就是一种绝对的道德规范。[5]这一规范将诚实作为普遍的道德规范, 要求我们在待人做事时毫无例外地做到真实无妄、诚实无欺。

三、案例解析

1. 基于结果论的辩护

在阐明这些有关诚实的问题时可采用结果论的伦理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强调行为的善恶取决于行为的后果, 某种行为道德或不道德由它的结果来决定。其主张是正确的行为是使善最大化的行为。它常见于功利主义 (utilitarianism) 的主张中, 英国哲学家杰尼米·边沁 (J.B.Bentham) 和约翰·斯图亚特·密尔 (J.S.Mill) 提出关于社会公正最有影响力的观点, 其核心理念就是社会政策制定的依据是“为大多数人获得最大利益”的原则。[7]这种推理方式存在这样一种倾向:把一部分人视为达到另一部分人的目的的手段, 即为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少数人的利益, 其最终目的是使“善”的最大化。那么, 何为“善”呢?在柏拉图看来善有许多意义, 它可以述说实体, 如神或努斯;可以说性质, 如德性;可以说数量, 如适度;可以述说时间, 如良机;可以述说地点, 如适宜的住所等等。善的事物有两种:一些是自身即善的事物, 另一些是作为它们的手段而是善的事物。具体运用到诚实与否这一具体事件中, 首先需确定撒谎可能带来的好处, 那就必须在撒谎和诚实分别带来的收益和伤害的多少方面作出权衡。如上文所述, 医生的“不诚实”有助于患者的治疗, E的“不诚实”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 这些“不诚实”都包含有向善的含义, 它们自身虽然难以说就是善的事物, 却因其在特定的情境中作为一种获取善的手段而导致良好的结果, 因此, 它仍是一种德性。

然而, 康德坚持撒谎是错误的。首要理由是:禁止撒谎直接从属于绝对命令。第一, 我们应该只实施这样的行为, 它符合我们能够决意普遍采纳的规范。第二, 如果我们要撒谎, 我们会遵循“撒谎是允许的”这一规范。第三, 这个规范不可能被普遍采纳, 因为它会弄巧成拙:人们将停止彼此信任, 那么, 撒谎就没用了。因此, 我们不应该撒谎。在某些情况下, 诚实的结果是不好的, 而撒谎的结果是好的。然而, 我们不能确定行为的结果会是什么, 好的结果不一定到来, 坏的结果也不一定发生。因而, 最好的策略是避免已知的恶——撒谎, 让可能的结果顺其自然, 即便结果是坏的, 他们也没用错, 我们决意尽我们的责任。因此, 经过全部深思熟虑的诚实是神圣的, 并且是理性要求的绝对命令, 不受任何权宜方案的限制。

针对康德的推理, 哲学家伊丽莎白·安斯康 (E.Anscombe) 提出质疑, 认为康德思维中的撒谎仅仅是撒谎, 而没将它与其他任何的特殊情境结合起来。倘若没有关于行为的适当描述的约定, 他的关于可普遍化准则的规范是无效的。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我们能非常确信诚实的结果会是什么, 此时便无需犹豫要否诚实的问题。虽然我们会承担撒谎的坏结果的道德责任, 但我们不承担诚实的任何坏结果的相似责任。所以, 康德的论证是有待商榷的。

2.“不诚实”的四种类型

上文案例中呈现了不同情境下遭遇的诚实问题, 概而言之, 包含以下四种类型:

案例一:为自身利益, 品德缺陷而不诚实。当“不诚实”后可以得到某些利益 (A为了取得好成绩, 借此获得老师、同学的赞扬以满足自身的虚荣心等) , 主体会倾向选择“不诚实”。“诚实”毕竟不是一种直接可当作“利益”的东西。这种是一般意义上的“不诚实”。

案例二:可能涉及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中B错把那道题的错解当成正解授予他人, 其主观目的并不是误导他人, 而是主体由于感官、知识、能力等的局限性, 而把某些假象当成事实。在说谎者看来, 他们真诚地相信自己的看法是对的。这种“不诚实”十分隐蔽, 且说谎者因自以为是而较容易导致拒绝反省。第二种情况跟案例一中相似, 由于保送重点中学的名额有限, 受利益驱使, B在知晓正解的情况下故意将错解授予他人, 其主观动机在于传递假信息, 目的在于误导他人。

案例三:C由于暴力, 人最基本的权利 (如生命权) 受到威胁而不得不对主人撒谎。在这一情境下, 主体预先知道“诚实”将会招来不利的后果时, 对这种不利后果的恐惧通常会战胜诚实的愿望, 最终选择用“说谎”来摆脱被迫害的后果。

案例四、五可以归类为他人利益指向的“不诚实”。这类谎言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活动指向对象的利益而说的“谎言”, 案例四中医生不告诉重症患者真实病情就属于这种情况。另一类是为了“第三方”的利益而“说谎”。这类谎言是为“说谎”双方以外的其他主体的利益而说的“谎言”, 案例五中E之所以不告诉持长棍马刀小青年他们所追杀的人的具体位置, 就是想挽救那位“第三方”。

中国古代的儒家也认为诚实不是绝对的, 不是无条件的。《论语》记载:

儒家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 曰:宗族称孝焉, 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 曰:言必信, 行必果, 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子路》)

因此, 言信行果不一定能做到孝悌, 也就是说信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孟子也曾说过:“大人者, 言不必信, 行不必果, 惟义所在。[13]信服从义, 义是最高的原则。所以, 儒家并不把诚信看成绝对的, 在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失信的。

第三、四种类型便可纳入儒家所言的特殊情况之中。《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孔子的一句评论:要挟、强迫的盟, 神不会理会的。亦如亚里士多德所言:“面对已预见的危险, 处于判断和逻各斯而做出撒谎的行为是出于品质的”。因而, 何怀宏在《良心论》中否定康德“拒绝一切谎言”说, 认为“我们并不是主张有些谎言是可以提倡的, 而是主张有些谎言是可以原谅的。”介于此, 我们将前两种谎言称为“非必要的谎言”, 后两种称为“必要的谎言”, 且后两者属于可被原谅的范围内。在此, 需当心“谎言”被必要化, 即“非必要的谎言”被当作“必要的谎言”。“诚实”是常态、是缺省值, “必要的谎言”是异态, 是特殊情况, “必要的谎言”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

四、对学校中诚实教育的启示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实践中, 诚实教育的实效性不甚理想, 究其原因, 很大程度上就是学生对诚实问题不求甚解, 各种应避免的不诚实行为屡见不鲜。鉴于诚实并非是一条绝对的道德规范, “对诚实与否一概而论同样会毁灭诚实的德性”。因而, 在诚实教育实践中不仅要教学生“要诚实”, 更重要的是要告知学生“诚实的理由”及“诚实的条件”, 让学生知道在哪些特殊情境下可以选择“不诚实”, 即对待诚实问题要根据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对于适当的人和出于适当的原因进行合理的选择:对于为了自身利益, 而主观动机在于传递假信息的“不诚实”是一种品德缺陷应坚决杜绝;由于感官、知识、能力等的局限性, 将自以为真的假信息传递给他人及主体遭遇暴力威胁的“不诚实”应给予原谅;而为他人指向的利益而“不诚实”应予以提倡。概而述之, 对待诚实与否的困惑, 应持一种不偏不倚的态度, 即恪守中庸的原则, 既无过, 又无不及, 在道德实践中掌握诚实行为的分寸与尺度。这一对待诚实的态度凸显了具有理性的道德主体在具体道德实践中的明智选择。

参考文献

[1]鲁芳.道德的心灵之根——儒家“诚”论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王淑芹.信用伦理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

[3]王海明.道德哲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4]斯图亚特·雷切尔斯.道德的理由.杨宗元,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5]黄向阳.德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6]肯尼思A.教学伦理.洪成文, 等,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廖申白, 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8]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9]何怀宏.良心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4.

诚实是一种能力 篇2

记得小时候的一次,我看到了一个晶莹剔透的许愿瓶,外观小巧玲珑,做工精美,很是喜爱。可是这个许愿瓶的价格要二十多元,这对我来说是很高的价格。怎么办呢,我平时几乎不拿零花钱,都是要买的时候找爸妈拿的。当时年幼无知,我选择了最天真,不,应该说是最傻的方法,偷。其实也不能算偷,我当时只是单纯地想要买到许愿瓶,等以后有钱了再还给妈妈不就行了。

后来,妈妈要买菜的时候发现少了三十元,便随口问我:“宝贝,你有没有看到妈妈包里的三十元钱呀?”我有些心虚,装糊涂地说:“我不知道,你说不定是放在什么地方忘记了,或者是你花掉了。”我说谎了,手心在冒冷汗,小腿在颤抖,心“扑通扑通”跳。唉,我怎么会为了一个许愿瓶搞得这么痛苦,真不值得啊。

当我来到商店里的时候,我拿起许愿瓶爱不释手。店员阿姨向我走来问道:“小朋友,你要买吗?”当我准备掏钱的.时候,我犹豫了,手紧紧地握住钱。突然,高尔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坚定地对店员阿姨说:“我不买。”说着跑回了家,把事实的经过告诉妈妈,妈妈笑笑了,原来妈妈早就知道是我拿走的了,就等着我承认了,希望我做个诚实的孩子。

普及,是一种能力 篇3

那日一件蓝得极致的衬衣配着牛仔裤的装束,立在人群之外,是干练的,不失雅致的。我对这身装扮印象很深,在后来德韦恩·韦德等几场新书发布会现场,类似的装扮,不断重叠着我对她的印象。

为“诚惶诚恐”的缓冲

陆志宙于2004年8月入职译林出版社,原是做文字编辑工作的。入职几个月后便接手编辑《逐爱的女人》一书。陆志宙说,这是一种幸运。

当年10月公布的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了时年57岁的奥地利女作家、诗人埃尔里德·耶利内克,是一位德语作家。耶利内克在获得诺奖之前其实并不被国内读者广泛熟知,其最为大众读者知晓的作品大概也仅是《钢琴教师》一本。2004年因得诺奖,她的其他作品才被陆续引进,在次年集中出版。译林出版社便在当时引进了《逐爱的女人》、《美好的美好的时光》,交由德国文学专业的陆志宙编辑。

对于初入出版行业的陆志宙来说,这当然算得上是幸运的。比起幸运,更为巧合的是,当初陆志宙在德国留学期间的导师Karl-Gert Kribben教授正好在国内,同她一起挑选将耶利内克的哪些作品引进到国内。而这位导师的大学同学正巧是耶利内克在柏林出版社的头牌编辑Delf Schmidt博士。耶利内克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交由这位编辑,甚至可以说是他给世人带来了一个“耶利内克”。2005年,陆志宙去德国之时,拜访了Delf Schmidt,并且藉由他采访了一直避世的耶利内克。

《逐爱的女人》是陆志宙做的第一本书。与经验的空白比起来,从文学研习者到编辑身份的转变,对她而言,回首再看时体会更为深刻。“专业转换的问题,当时只有模糊的认识。其实做一个合格的外国文学编辑,精通某种外语,或对文学有或多或少的研究,这仅仅是一个开头,一个必要条件,离专业编辑的距离还很遥远。刚刚开始做编辑,很多环节你还处在一个懵懂空白的状态。好比你在编辑翻译类文学作品时,你可能更关注翻译的准确度,对语言或者文本更看重一些。”加上在德国留学多年,陆志宙对母语有所隔阂,缺少对编辑职业的敏感,使得她怀疑自己能否做好一个编辑。这种“诚惶诚恐”的疑虑,也来自于对于国内社会的陌生感,“我觉得做出版,是陪着社会一起成长的,你会敏锐感觉到社会怎么转型变化,但是我在国外生活了很多年,很多的东西你会有一些脱节。好比说流行文化的东西,比如年轻一代起来了,他们的焦虑是什么、价值取向是什么,你会有一点陌生。但是你做书是给读者看的,你对读者不了解怎么做书呢?这是我的焦虑。”所以,《逐爱的女人》在机缘巧合下,在某种意义上缓冲了陆志宙快速进入这个行业的疑虑、尴尬,“因为它是当年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书,在某种意义上带着不容置疑性,考虑的角度相对单纯一些,为我能融入到行业里头争取了一点时间”。

之后,陆志宙编辑了耶利内克的《美好的美好的时光》;参与编辑了五卷本《德国文学史》;2006年开始独立编辑作品,做了《三个六月》(获“2002年美国全国图书奖”),“卡尔维诺作品集”。陆志宙说,她是随着这些书成长的,这些书给了她再平实不过的锻炼,也锻造了她对书的品位。

“卡尔维诺作品集”是陆志宙2006年编辑出版的图书。译林出版社在2001年出版过一套“卡尔维诺文集”,这是国内首次以文集的形式对卡尔维诺的全面译介。而中国读者对卡尔维诺的认识,很大程度得益于当初王小波、苏童、毛尖、朱天文等人在作品中的不断提及而被逐渐加深,所以2006年,译林出版社决定升级文本,重新修订、打造。陆志宙本以为改版的工作并不大,除却新引进的《为什么读经典》需要翻译,其余译本只需拆开原本的形式重新设定便好,却发现改版过程留有很大的空间。“2001年大家更多的是带着一种获奖书或者文学使命去做的。可是过了四五年,到了2006年,出版环境变了,你肯定希望这个书有一定的市场,有更多的读者去读,能够更接地气,能够代表一定的阅读方向,所以需要从新的出发点来做。” 译林出版社希望通过改版,“将卡尔维诺的文学史形象变得可触摸,变得生动亲切,突出其‘智力写作’、丰沛的想象力、将一生致力于开发小说的无穷可能性的特点”。文集不但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译文也是参照不同版本进行了修订,用陆志宙的话说,“对卡翁的无限趋近的努力,包括理解上的,风格上的”。并且,这一次也将意大利新版卡尔维诺文集中收录的其前言、后记一一翻译,希冀能为读者了解卡尔维诺的每一部作品提供线索和背景知识。“卡翁的前言文字和文本文字风格不同,仿佛是两种颜色。通过这些文字,他变得直观而亲切,比如他在《看不见的城市》的前言里谈他以如何的情怀进入写作,他的焦虑,他的不确定,以至他的工作方式,他的交往……所有这些都在前言中呈现出来。又如《通向蜘蛛巢的小径》的前言,是卡翁对他创作的第一阶段的一个回顾和总结,他的文学主张,他对现实主义的看法都在这篇序言里谈及,可以说是理解卡翁的一个重要文本。”

为吸引感受力强的文学读者,这套书采用了完全不同于2001年版的装帧形式,呈现一个丰富多样、明快跳跃、虚实结合、隐匿着巨大想象空间的卡尔维诺风格。封面设计在饱和度极高的色调下,隐藏着契合内容的图案;内文采用的70克纯质纸,带来柔和的质感。十五册书,像是彩虹,将孕育卡尔维诺的意大利的色彩之魅张力十足地呈现出来。“这种形式感强烈的设计得到了绝大多数卡尔维诺读者的认可,满足了读者对卡尔维诺的想象,并因此为卡尔维诺赢得了年轻读者。当时在设计此套书时,和设计师蒋艳老师做了很多沟通,我们联想到卡翁在《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中》提到的文学理念:‘轻,快,精确,形象,繁复’,认为这五要素也可以当做书的呈现形式的准则。很佩服蒋艳老师在读完卡翁的一本本书后,真的用充满想象力的线条图和色彩把这么抽象的描述具象化。”

在“卡尔维诺作品集”出版的时候,陆志宙制作了一册卡尔维诺特刊,赠送给读者,尤其是豆瓣“谁爱卡尔维诺”小组的资深读者,作为答谢。陆志宙说,因为在2006年年初做这套书时,她接触到了豆瓣,加入了“谁爱卡尔维诺”小组,并且联系了“卡尔维诺中文网站”主人阮一峰先生,和坊间卡尔维诺资深粉丝互动,了解到读者对卡尔维诺作品的期待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给我莫大的帮助和支持。为了感谢这些卡翁真正的读者,我在2006年年底组织制作了‘想象·卡尔维诺’特刊,里面收录了卡尔维诺完整详细的三万字生平资料,还收录了一些名家对他的回忆文章等,比如他的英文译者、曾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翻译奖的William Weaver对卡翁的回忆。这本小册子成为当时出版社和读者之间的感情纽带。”

也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在陆志宙面前不再是模糊的一片。“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过程,透过豆瓣,你的读者不再是那些专家了,这是一个改变。之前你可能会觉得这些书是做给大学老师和少部分精英读者看的,但是我是要做给年轻的读者看,大家一起来学习,一起来感受,一起来讨论,彼此间的互动频繁,让大家觉得我们是一起来做卡尔维诺,产生了那种‘聚众’效应。我觉得理念改变了,你会更接近读者的口味、需求。”

当我们在谈论读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读者,似乎是陆志宙从做第一本书便在寻找的。她在编辑《逐爱的女人》的时候,便一直想“谁来读耶利内克?怎么找到读者?书店怎么做?我非常关注它的传播过程。我希望它能给更多的读者看到,我不能把这本书的读者只界定于某个领域的专家。”作为编辑,与读者保持的遥远的距离所带来的这种疑虑,想来在陆志宙每一次编辑作品时都是会重复出现的。“我觉得,出版是一个环,一个生产链。书就是产品,它每一道工序都有,从最初怎么去构想、研发,进行产品设计,其实编辑都是根据市场来的,编辑也应该要关注市场。那市场到底是什么,在哪里?在很多人心目中是非常模糊的概念。”于是,2006年,陆志宙申请从编辑部门调到了市场营销部门。

有人是疑惑的,对于陆志宙的工作选择,因为多少有些诸如“策划/文字编辑比行销人员更有文化”之类的偏见。细想想,是有点可笑的。其实在当下的出版市场,每一本书的热销,都不是没来由的,必定有着一位好推手。只是在当时,很多传统出版社的编辑更注重案头工作,对于图书出版下游的行销无心也无力顾及。

陆志宙希望这些作品能够让更多的读者看到。“普及是一种能力。怎么把高高在上的书变得是大家能接受的东西的能力,这个不是天生就会有的,需要锻炼。”陆志宙说,“如果脱离了读者和市场,那就是高高在上。现在做书,要知道读者想要什么,读者的焦虑是什么,读者的口味是什么,你要根据这些做好的产品出来。当时我作为一个编辑,觉得我离市场太远了,我离读者太远了。”

所以,陆志宙往出版下游走,寻找每一本的读者、市场;接触到书店,将第一线的信息反馈,制定适当的营销方案,将书有效地传播到它特有的人群中。这个时候,在陆志宙眼里,一本书的成形,在出版意义上才算是完整的。

“好比你要捕捉《剥洋葱》作者群在哪里?哪边多发一点?应该发到哪些有效人群集中的书店?你对量的估计,你怎么介绍才能让你的客户会接受?……”陆志宙说,行销环节的诸多问题其实都是一门学问,而从文字编辑转至行销部门工作的她,也是一个转变。“关于格拉斯及《剥洋葱》的资料很多,但我讲给客户听,不会讲《剥洋葱》的浅文本和深文本问题,因为这对大家来说这是过度信息。而是告诉人家他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是他在八十岁以后写的揭秘性的自传等等。你的信息选取会不一样,你的语言的组织也会不一样,你可以讲得很学术,但是你需要换一种通俗的语言,对你的语言转换能力也是一种考验。”陆志宙在2008年推出格拉斯《剥洋葱》之时,在格拉斯的“德国文豪”的大众认知形象之外,寻找到了新的点来塑造。比如“他八十岁时内心的挣扎;他作为艺术家非常鲜明的柔软的一面;他在战俘营的青年时代,等等。所以在宣传的时候,也是呈现他的往事被一一剥开的样子。”格拉斯,包括此前的卡尔维诺,此后推出的吴念真,以及即将推出的朱学恒的作品,似乎都是基于“先做人,再做书,书随人舞”的营销思路的尝试。“这样做的前提是,这几位作者,都有着深厚的生活、创作积淀,他们本身都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鲜明的创作特色和丰富的人生故事,把他们呈现出来,有益于获得读者的认同和关注,也更容易深入人心,增强亲和力,而不再是拘泥于文学史壁龛里的一个形象。”

同时,当陆志宙将从行销经历获得的经验带往策划、编辑等出版上游时,也有了更多的考虑。“好比说在判断选题时,心里始终的一杆称是‘是否能找到让读者翻开这本书的理由’,选题的不可替代性在哪里。在筹划一本书时,你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定位,在准备文案、封面的时候会考虑所选取的方案是否能打动你心中的目标群体。你一开始做的时候,你会更有节奏感,你对时间点的控制比较好,你放哪些信息给公众为这个书进入市场来铺垫,会控制得更好一些。”所以在推出“卡尔维诺作品集”时最先推出《为什么读经典》、《看不见的城市》、《帕洛马尔》三部作品,陆志宙当初也是有着一番考虑的:“我们当初选择先做《为什么读经典》,因为首先是新书,而且它能树立卡尔维诺的经典形象、读书人的形象、引导读书的形象。《看不见的城市》是最有可能引起大家对城市对生活的关注的,卡尔维诺说这是献给城市的爱情诗,而且他本身写作的形式感很强,非常代表他写作的特点。还选了《帕洛马尔》这一本哲理性的作品,这是他的精神自传。”而《盒式相机》,正因为一些原因,错过了最佳的宣传期,影响了此书的销售成绩。“前期太短,准备不够充分,使得这本书出来的时候,难度没有被降下来,虽然它确实也很难降下来。”未免可惜。

陆志宙说,“书是一种产品。产品是一个产品链的问题。每一个环节:策划、编辑、印刷,到宣传、发行、销售,一本书就是一个项目,这个过程需要有个人来控制、协调。我们将来的走向会更多倾向于一个项目组的操作。”陆志宙现在的工作重心也在这里,所以少了些精力来编辑更多的作品,近来也只编辑了《盒式相机》、《女人,房子,一部小说》、《收集世界的人》几部作品。但藉由有力的营销,使得译林出版社更多的作品与读者走得更近。

冯塔纳的女儿

在豆瓣上,陆志宙曾用的网名是“冯塔纳的女儿”。冯塔纳,是她挚爱的一位德国作家,一位十九世纪末总以没落普鲁士贵族为主角的德国文豪。冯塔纳作品玄机暗藏,典故隐射巧妙隐于文中,没有内行人的指引,很难欣赏到其中风景。所以当陆志宙读到以色列作家奥兹的文学随笔《故事开始了》时,她激动不已。因为《故事开始了》的开篇即讨论了冯塔纳名作《艾菲·布里斯特》的开头部分,一字一句分析了冯塔纳的精妙。直到今日,德语文学相比英美文学仍称不上主流,这一份感动却是持续的。

陆志宙说,译林出版社这些年来卖得最好的德语书是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施林克写完这本书后,并未选择先出德文版,而是拿到美国先出了英文版,在美国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后才有了德文版,可见作者是希望获得超越德国国界的成功。”这本书的热销其实很难说明什么,因为后来译林出版社引进的本哈德·施林克的其他作品,都是销售平平。不过陆志宙编辑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德语文学的作品,她的专业在这里,兴趣出发点也在此处。

自2004年算起,陆志宙已进入出版业八九年。而若以与德语文学的相交算起,几近二十年。当初陆志宙为了不违背家人的意愿,留在了南京,报考了南京大学,选择了颇具盛名的德国文学专业。陆志宙笑说,她年少的时候并不是一个文艺青年,只是对语言比较感兴趣,对新的东西抱有强烈的好奇心罢了。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后,逐渐走进了歌德、冯塔纳、施尼茨勒、托马斯·曼、黑塞的世界。“德语文学中有个很重要的文学类型即‘成长小说’,或称‘教育小说’(Bildungsroman)。歌德笔下的威廉·迈斯特系列,黑塞的《德米安》,甚至托马斯·曼的《魔山》在一定意义上都是成长小说,他们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完善过程,如何成为一个完全的人,学习年代之后的漫游时代成为一个必须的阶段,这个传统一直继承下来,变成欧洲年轻人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在这种德国文学传统的影响下,临毕业之际,她放弃了去学校当老师的机会,走出象牙塔,选择去企业工作,想见识现实生活的真模样。后又到国家纺织部国际合作司工作,一晃几年,却在某一个当口,她把弓又拉回了原点。

在某一次与德国外商洽谈业务的休息时间,一同在喝咖啡的空隙聊起在读什么书。德国外商说的那句“歌德永远比数字有趣”,对旁人来说莫名的不痛不痒的一句话,触动到她,让她意识到,漫游时代结束了,现在可以回到兴趣的原初来。在27岁,人生将要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关口的时候,放弃稳定的工作,决意去往德国深造,选择的仍旧是德国语言文学专业。之后几年在德国获得的,想来也绝不仅仅是学识、眼界,那些意料之外带给她的,是另一番心境和经历吧。比如,在汉堡一家小型出版社的兼职经历,让她希望自己日后能做一份喜欢并且能够沉下心来做的工作,所以便在回国后选择做了编辑,一路走来。

愤怒是一种能力 篇4

近年流行王小波一句话: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这句话很深沉,但欠痛快,欠究竟。究竟的说法:愤怒本身就是对无能的否定。愤怒是一种能力。上天给了我一双手,我就可以打出拳。不打架归不打架,爱和平归爱和平,但打架的能力,要有。

所谓喜怒不形于色,并不是修养高。修养高的人,是喜怒不滞于心。儿子做错事了,不生气,那就不是亲爹了。生气归生气,生完气,把这事忘掉,不要记恨谁。弘一法师李叔同,出家前,有次给学生上音乐课,正在演奏,不知谁放了个屁。不响,但奇臭。全班人都掩鼻。上完课,李叔同鞠了一躬,表示散课。学生正要走,他说:大家请等一等,我还有一句话。学生肃立。李叔同严肃而轻和地说:以后放屁,到门外去,不要放在室内。

這种脾气,就发得很得体。既传达了自己的情绪,又不失对对方的尊重。愤怒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生来就有许多情绪必须通过愤怒来表达。愤怒是一个健全的人应该具备的机能。和喜悦、哀伤、快乐,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一个不能愤怒的人,就好比断了左胳膊;不能喜悦的人,又好比断了右胳膊。喜怒哀乐都没有,就是块木头,我们谓之“面瘫”。你之所以愿意跟一个人亲近,乃在于他是个活物,有足够丰富的喜怒哀乐。猫狗比鱼虫更可爱,就在于人类能观察到的地方,猫狗的情绪比虫鱼更丰富。

照佛家的说法,愤怒也是大机大用。痛苦是被动的,但愤怒是主动的。一个人愤怒,就表明他不是全然无能,他至少还有愤怒的能力。

愤怒是一个人表达对这世界不满的手段。许多时候,一个人之所以臣服于另一个人,在于那个人有资格有能力向他表露自己的不满。《月亮和六便士》里,爱塔要嫁给思特里克兰德,思氏说,我会打你的。旁边的老女人就跳出来说,那她就太爱你不过了,我的前夫总是用鞭子抽我,我对他爱得死去活来,他死了,我不知道有多伤心,我又嫁给另一个男人,他对我彬彬有礼,从来都不发脾气,我却一点也不爱他。

当你对一个人发脾气,是在表示他并非完美,是你在揭露他的缺陷,否定他的价值。如果对方在意你发脾气,说明他承认了这种否定。无论他是和你争吵,还是顺从于你,本质上,都是在为重树自己的价值而努力。如果两个人的关系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一方总对另一方发脾气,另一方总是接受他发脾气,前者就实现了对后者的权威。如果是相互的,这两个人之间,就树立了相互的权威,以及依赖。

快乐是一种能力 篇5

找一找,你很棒

有一部美国电影《快乐大脚》,讲了这样的故事: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深处,有一个庞大的帝企鹅王国,这里的每一只帝企鹅都必须靠美妙的歌声找到自己的心灵伴侣。小企鹅曼波却从生下来就“与众不同”,他天生就不是唱歌的料,却酷爱跳踢踏舞。虽然曼波的妈妈觉得他的爱好还算可爱,可爸爸却认为这简直不是帝企鹅所为,王国的严厉首领更是看这个帝企鹅里的另类举止不顺眼。

最终因为太另类而被赶出了王国的曼波,遇见了一群拉丁裔企鹅——由雷蒙领头的阿德烈家族。活泼开朗的阿德烈家族一见就喜欢上了曼波自创的特殊舞步,他们可不在乎什么美妙歌声,热情地邀请他同行。从此,在曼波眼里,寒冷的冰原也焕发出了不一样的活力……

我们每个人降生的时候,上苍都要送给我们一些特别的礼物,那就是我们各自具有的不同天分和长处,要想使自己感到快乐,首先要找到这些天分和长处在哪里,找一找自己怎样做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它们。小企鹅曼波起初的不快乐,就是因为它没有找到自己天分释放的地方。快乐,首先隐藏在自己能够释放自己潜能、实现自己价值的地方。

越简单,越快乐

儿子的生日到了,妈妈带儿子去游乐场庆祝。可是很不巧,到达游乐场后不久,就开始下雨,很多孩子喜欢的项目不能玩了。妈妈很沮丧,一直抱怨天气破坏了原本的好心情。可是孩子却在雨地里发现了新的乐趣,他发现游乐场正在整修的一个场地边有个沙土坑,于是,在沙土坑里玩起了泥巴,玩得不亦乐乎。回家以后孩子兴奋地告诉爸爸说这是他最快乐的一个生日,因为玩泥巴玩得很开心。原来快乐和金钱无关,不是花钱就能买来孩子的快乐。

快乐,就是适当的时候学会简单化。把自己的欲望简单化,不去无谓地和别人攀比面子和名利;把自己的烦恼简单化,不去为此消耗难得的好年华;把自己的生存简单化,不去为了物质的驱赶,而把自己变成金钱的奴隶……

会放大,才快乐

有位农妇一不小心打破了个鸡蛋,这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可农妇却沿这条思路一路想下去了:一个鸡蛋可以孵出一只小鸡,小鸡长大后可能长成母鸡,母鸡又会下很多蛋,蛋又可以孵出很多母鸡。想到这里,农妇不禁惊叫道:“天哪!我打破了一个养鸡场!”可以想象农妇将会怎样地痛苦下去。

失去一个鸡蛋的小过失,一经放大,竟成了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在常人看来的确有点荒诞,但生活中这种人大有人在。

该放大的,恰恰是那些偶尔来拜访你生命的快乐。一次小小的事业成功、一次愉快的旅行、一次开心的聚会,都是生命中最美好的瞬间。如果记忆可以被装到一个盒子里储存,那么,就把这些快乐,珍藏到一个安上了放大镜的盒子里,让这些快乐的情绪时时被点燃、被重温和升值,装点我们平凡的生活。放大了快乐,更多的快乐才会尾随而来,因为快乐总是喜欢光顾懂得珍惜它的人。

我重要,我快乐

一位著名的画家,由于得罪了教皇,被派到很偏僻的一个教区去为教堂修整壁画。他觉得很委屈,自己的同行都在创作能够流传后世的鸿篇巨制,唯独他自己做着这么微不足道的事情,因而感到很沮丧。那一段时间里,他每天都会看到一个农夫,按时来打扫教堂的卫生。而且,农夫总是一边干活,一边快乐地哼着歌,干完活就同样哼着歌,很高兴地回家去。画家很纳闷,就问农夫为什么这么快乐。农夫回答说:“村子里那么多人,只有我被派来打扫教堂,要是我不来,教堂就不会保持整洁,就会对我们的上帝不敬,我做的事情多重要啊;每天傍晚的时候,只有我回到家,我的妻子和孩子们才能和我一起祈祷和吃晚饭,我对于家人来说多重要啊,我觉得无论是教堂还是我的家人都依赖我,所以我感到快乐。”

的确,与那位失意的画家相比,这位农夫是拿到了快乐钥匙的聪明人。按照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层次理论,农夫给了自己自我实现的价值,一种成就感,一种比物质满足更高级的精神满足,这自然会带来积极健康的快乐。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唯一的存在,他的生命都是不可替代的。对他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来说,对他所承担的那份具体工作来说,他都是唯一的,都是重要的。明白了这一点,普通人就会在一切平常事务中得到价值感,自然,快乐就会跟随而至。

快乐是一种能力

快乐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能够在众多的人生态度中权衡利弊、做出明智选择的能力。即使我们看透了生命本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感悟到每个人一生经历的本质上都是微不足道的一个肉体的物理过程,发觉个人无限渺小,痛苦将伴随生命始终,那我们也要看不透地生活,并给自己寻找到快乐的理由。

快乐像一面镜子,如果我们心里装了这面镜子,那么镜子里照出来的世界都会被抹上快乐的色彩。而且,快乐是生命力最顽强的种子,越是在艰难和痛苦中,它的力量越能拯救人的意志。

让自己快乐吧,快乐不需要理由,只需要我们有一颗期望快乐的心灵。

上一篇:职业院校团队下一篇:玉米单粒点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