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观察课堂

2024-07-20

自然观察课堂(精选5篇)

自然观察课堂 篇1

齐齐哈尔市地处松嫩平原西部, 现有草原面积55.07万hm2, 而草原“三化”面积达38.6万hm2, 占现有草原面积的70%以上。草原“三化”严重, 但由于近些年草地畜牧业的发展迅速, 家畜增长速度快, 草原过牧现象严重, 草原改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而国家项目又是杯水车薪, 所以靠自然封育恢复草原植被是最经济可行的方法之一。

封区育草就是将退化草场封起来, 暂时不利用, 给牧草以生长繁殖的机会, 待草场恢复后再进行利用的一种草原改良方法。在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后五家子村和齐齐哈尔种畜场设立二个观测小区, 进行数据采集、观测、分析。经观察实施封育的草地牧草长势普遍转好、增产效果比较明显。

1 小区设置

试验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齐齐哈尔市近郊。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 春季大风干旱、冬季严寒少雪, 夏季高温少雨, 秋季风高气爽, 四季交替明显, 年平均气温3.2℃左右, 平均降水量464.7mm, 无霜期136d。

在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后五家子村和齐齐哈尔种畜场设立两个封育区, 封育区面积分别为130hm2和215hm2。封育期2年。周边相邻未封育草场作为对照区。

1.1 小区Ⅰ

位于昂昂溪区后五家子村, 草原类型为草甸草原类, 植被类型为委陵菜+杂类草, 由于过度放牧, 土壤严重板结。

1.2 小区Ⅱ

位于铁锋区齐齐哈尔种畜场, 属草甸草原类, 植被类型为星星草+羊草+杂类草。由于过度放牧及自然因素影响草场碱化, 碱斑占草场面积的6%。土壤主要是碳酸盐草甸土, pH值8.5。

2 试验方法

2005~2006年对2块试验区草场进行封育并建立了网围栏, 封育当年不放牧不打草, 第2年、第3年分别刈割牧草一次, 实施秋打草。周边的对照区正常进行放牧利用。

3 结果与分析

2005年7月25日、2006年7月26日和2007年7月27日各刈割1次, 留茬高度4~5cm。经观测, 结果如表1。小区Ⅰ:三年植被覆盖度分别为35%、40%、56%, 分别比对照小区提高40%、60%、180%;平均草层高度分别为15cm、25cm、33cm, 分别比对照小区提高3cm、12cm、22cm;每公顷风干草产量分别为585kg、675kg、975kg, 分别增加50%、67.9%、167.1%。牧草较封育前长势茂盛, 草层的郁闭度明显提高。

小区Ⅱ:三年植被覆盖度分别为38%、45%、62%, 分别比对照小区提高18.7%、36.3%、106.6%;平均草层高度分别为19cm、25cm、34cm, 分别比对照小区提高4cm、10cm、21cm;每公顷产草量分别为630kg、750kg、1020kg, 分别增加20%、40.9%、96.9%。碱斑面积没有明显变化, 碱化较轻的突起地块个别地方新长出稀疏的星星草。

4 结论

在草甸草原类的草场上进行封区育草, 使牧草得以自然恢复, 结果表明其覆盖度、高度及产草量都有较明显增加, 覆盖度平均增加18.5%, 高度平均增加12cm, 产草量平均增加317kg/hm2。牧草群落没有改变, 但牧草长势明显好转, 围栏内外反差较大, 说明了封育草场完全可以达到自然恢复植被的作用。各草场的自然特点不同, 植被恢复所需时间长短有较大区别, 如果能在轻度或中度退化时采取及时的封育措施, 其恢复时间要短、恢复效果将会更好。通过试验得出结论:在退化草场上实施封育, 是经济可行的草原改良措施。

单位:cm、%、kg/hm2

小小自然观察者 篇2

冬去春来,万物生长。大地慢慢披上了不同的颜色。当你经过一片草地时,很容易就会发现一颗一颗白色小绒球。那就是蒲公英。俯身用嘴轻轻一吹,无数的“降落伞”立刻各处飞散。但是,你们是否知道几周前的蒲公英的样子?再早些又是怎样呢?如果能够从幼苗萌发、植株生长到开花结果进行连续观察,那么大自然在孩子们的眼中、心中就不仅仅是某一幅静止的美丽画面,而是一段连续的自然体验之旅。

这就是自然之于孩子的至高魅力。

孩子从自然中来,他们携带着天真、质朴、纯净的气息,因此与大自然有着灵魂上的契合与天然和谐的关联。当孩子接触大自然之时,完全感受大自然,拥抱大自然,而后才是认识与了解。飞舞的蝴蝶、枝头的瓢虫、被惊扰的蚯蚓,还有路边偶尔路过的毛虫,这些内容在儿童眼里,没有具体的分类,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探索和融合。

著名生物学家、社会生物学的创始人威尔逊(Edward Wilson)在回忆自己是怎样成为一位博物学家时,也回溯到自己丰富的童年自然经历。他谈到他童年时代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时,特别谈到童年的自己是怎样地沉迷在天堂海滩的:“一个小孩来到深水边缘,满心期待地准备迎接新奇事物。他就好像是远古的原始人来到马拉维湖滨或莫桑比克海峡边一样充满了好奇。孩子对整个大自然、自然事物的无意识的探索,都是一次对新世界的开启,一次进入新世界的邀请。因此,儿童被哲学家称为‘对世界的坦率开放’。也正因为这种开放,儿童的世界比成人更加丰富多彩。

当然,自然的知识,获取的渠道很多很多,可以从老师那儿听到,可以从书本里读到,还可以从网络上看到。但是这些对孩子们的影响远远比不上真的走到自然中来。身处大自然中,孩子们会动用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求知欲望会更加强烈。

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早已被大家熟知。他认为除了传统的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外,人的智能还包括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这几方面。每个人所拥有的优势智能组合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处于人生的不同阶段其优势智能也会发生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接受并践行这一理论,从更全面的角度培养孩子,以期孩子能够与自己、与他人、与环境融洽相处,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以积极、坦然、从容的心态迎接未来。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则是对孩子多元智能的培养尤为有效的方法。

进入自然课堂

带着孩子走进自然,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首先根据孩子的年龄不同选择目的地。年龄较小的幼儿,适宜在家附近的公园活动。父母可以指导孩子感受温度、阳光,风、雨和云等气候变化,能够观察到叶、花或果不同的植物,生存于不同环境中的动物,最终认识到生物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五到七岁的孩子,这些事实性内容远远不够了,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要解答心中更多的问题。

父母可以给孩子们准备一些简易的观察工具:放大镜、望远镜、尺子,记录表来进行简单的测量与记录,还可以准备几本常见花鸟虫的图鉴,指导孩子在自己观察之余,利用图鉴辨认生物种类,并尝试通过“找不同”的游戏来逐渐感受和理解分类的原理与方法。随着孩子年龄继续增长,可以指导孩子进行一段时间的连续观察,尝试思考每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当然也可以进一步深入:植入新的户外博物识别课程,如何让孩子对识别博物知识感兴趣。并用多种方式呈现这些课程,如在活动中考虑加入摄影课程、美术写生课程等。用手机拍摄自然题材照片,对于如何用相机、手机等摄影器材拍好这些生物更是兴趣十足。

这是他们的天性

在自然课堂中,孩子们表现出来一种兴趣和热情,这是孩子对自然热爱的天性,也源于我们对课程的设计,在自然中释放天性,但需要在老师指导下,引导他们进入博物领域,激发新的兴趣点。

参与过我们活动的孩子,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六年级,小到五岁,大到12岁。在他们的眼睛里,我们能够读出他们的兴奋与好奇。孩子们特别认真,老师每讲一种植物或动物,大家很快围拢过来听讲解,有的小朋友边听边在本子上记录;有的小朋友热爱摄影,拿着单反相机或卡片机,根据老师的指导选取角度并构图拍摄,时而蹲在地上,时而踮起脚尖;有的小朋友还带着放大镜,蹲在地上专注地拿着放大镜观察细节。

在一次活动中,有个八岁的小姑娘表现得特别出色。她拿着卡片机,紧紧地跟在老师的身后,认真地听老师对于植物和动物的讲解,也努力地学习每一种植物如何拍摄。向老师询问,在老师给出更好的拍摄建议时重新选角度拍照,反复练习。由于她才上二年级,字认得还不全,在拍完每张照片之后,都让妈妈帮忙在本子上记录下她拍摄植物或动物的名字,以便回家后查看。

一次活动,孩子们可以学习到30~40种动植物知识,平均当天可以记住15种左右。对于零摄影基础的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学会如何取景、构图;对于有一定摄影基础的孩子,会学到更多的微距摄影技巧。在活动中,我们也会强调“爬一座山,清一条路”的环保理念,下山的途中,部分孩子可以做到将路上所见的垃圾带下山,增强了环保意识。

当然,在自然课堂里,除了学习植物知识和摄影技巧,还可以爬山、玩水、野餐,这些都是孩子们特别感兴趣的事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尽情地玩耍,释放天性。在自然课堂里,孩子们不仅仅记住了一些植物与动物,我们更注重的,是引领他们如何观察大自然,培养他们对于自然探索的兴趣,让他们觉得自然界的有趣,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乐在其中

在与孩子们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的求知欲与记忆力超乎想像。有时候我会担心我们的导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信息量过大,孩子们记不住,几次活动之后发现,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孩子们对于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尤其印象深刻。

特别喜欢孩子们对我或者其他导师提问,有些问题十分有趣,我知道他们在认真思考。我们会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讲给他们,而他们的问题,有时也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认识某种植物或动物。因为我们的活动身处大自然中,即使是在同一个地点,不同的时期观察到的动物植物也会略有不同。有时在自然活动中,我也会观察到自己不认识的物种,那种兴奋之情和孩子们是一样的。

带孩子们出去,我深刻地感受到城市里的孩子们对于自然的热爱。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我很高兴可以给孩子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利用空余的时间,参与到这种生动有趣的自然课堂中来,一起探索自然。

郑洋

自然摄影师,博物旅行倡导者,北京博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办人。摄影作品及文章发表在《三联生活周刊》、《人民日报》、《中国国家地理》、《影像视觉》、《户外探险》等多家平面媒体上。作为新华社、蚂蜂窝旅游攻略、穷游网、蜂鸟网、绿野户外、自然之友讲堂主讲人,定期为亲子家庭、企业和学校进行自然摄影、博物旅行相关讲座,组织博物旅行探索活动。

慧眼观察自然积累写话素材 篇3

一、循序渐进观察大自然

1.由静到动观察大自然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能够观察静态的大自然, 并能将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写完整, 是培养学生写话能力的第一步。比如:家门口的草坪、公园里的树林、田野里的稻田、连绵的远山等等, 都是学生观察的好素材。在观察静态的景物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景物的特点, 如颜色、形态、大小、数量, 并做到有条理的观察, 可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 由远及近, 由近及远, 由上到下, 由下到上, 从左到右, 从右到左, 等等。

当学生已经具备观察静态大自然的能力之后, 可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观察动态的大自然, 也就是大自然中那些生长、变化的事物和现象, 如太阳的朝升夕落、月亮的阴晴圆缺、海水的潮起潮落等等。在观察动态大自然的时候,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完整的变化过程, 观察下雪的景象, 要按照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的顺序来观察。

2.由整体到局部观察大自然

这就要求学生观察得更认真、更细致、更全面。在观察植物的时候, 可首先引导学生感知植物的整体, 如远望时看到的姿态, 是笔直挺拔, 还是婀娜柔美?是枝叶繁茂, 还是枝少叶疏?如果那植物恰好还有花可以欣赏, 那么就可以再观察花的色彩之美。是大红还是艳红?是浅蓝还是粉蓝?是鲜绿还是碧绿?是杏黄还是金黄?当整体部分都观察得清清楚楚了, 就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植物的茎、叶、花和果实了。观察动物也是同样, 首先观察它的整体模样, 然后从头到脚地观察它的局部。大自然里的动物千奇百怪, 各有各的特点, 在观察动物的时候, 更要仔细找寻并抓住特点。

二、多种感官观察大自然

除了用眼睛看美丽奇妙的大自然, 还要调动多种感官去更全面的感受大自然。例如:可以用耳听, 听声音:春风拂过树梢时是什么声音, 夏雨滴落在树叶上是什么声音, 冬天北风怎样呼啸着穿过街道……可以用鼻嗅, 闻味道:盛开的鲜花是什么味道, 新修剪的草地是什么味道, 湖边是什么味道, 海边又是什么味道……可以用手摸, 摸质地:是坚硬还是柔软?是粗糙还是光滑?是冰冷还是温暖……用嘴巴尝, 尝滋味:甜软的香蕉、香脆的大枣、酸涩的猕猴桃……

三、带着想象观察大自然

来自拉鲁湿地的自然观察 篇4

水系

从水系入手是了解拉鲁湿地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最初,拉鲁湿地的水系除自然雨雪、根培邬孜山山沟水源,以及如今鲁定北路东侧一带的“湿地泉眼”以外,来自娘热沟、夺底沟汇合而成的流沙河水是其主要来源。自上世纪70年代对流沙河沟口河段“自流散漫”状态的改造之后,被水渠约束后的流沙河水变得稳定而充足。但1980年代中期巴尔库村后山“采石风”的兴起以来,大量外来人口、临时工棚区以及废料堆积等原因,又让流沙河进入湿地的河口地段淤积不畅。从长期从事拉鲁湿地观察和报道的索朗平措的介绍中知道,采石场的另一个后果是轰隆的开石爆破声让美丽的黑颈鹤一度弃湿地而去,好在2000年后,随着政府对采石场的关闭并封山绿化,流沙河又恢复了向湿地供水的常态。

1990年代以来,随着拉萨干渠建设的加快,拉鲁湿地的供水源又添加了新力量。这条干渠从位于拉萨市东头纳金村云海山庄附近起源,沿拉萨河北侧分出的一支称为南干渠,顺山脚往北的一支到藏热乡一处突出的山嘴处又一分为二。其中,沿山势往北、经拉萨市赛马场再往西北方向的一条叫北干渠,这条渠最终在巴尔库村东头与流沙河渠相邻并平行,形成拉鲁湿地在东北角的另一水源,这一带是如今拉鲁湿地周边植被最丰盛、水网也最密集的地带。

而另一支往正西方向的水渠即中干渠,该渠经东郊货运站后紧靠着当惹路西进,入当惹西路中段后,中干渠就构成了拉鲁湿地的南缘。但是,集“北郊农田灌溉、城市排污及绿化带、拉鲁湿地供水”等多种使命于一体的中干渠,因地势相对较低、渠坝不固水等原因,最初不但未能实现为拉鲁湿地供水的功能,反而加速了湿地水量的渗透排放。在加固渠坝、分段增建水闸、掘宽湿地入水口,以及北郊城市排污基本实现地下管网化以后,中干渠才真正实现了为拉鲁湿地供水的初衷。

平衡

选择拉萨7月一个晴好的天气,沿当惹西路(也就是俗称的二环路)往西,在经过拉鲁居委会后100米不到的地方,你会看到一个位于中干渠上的水闸。为了在多雨的季节里蓄高水位,并灌入拉鲁湿地东南角的入水口,这个水闸通常是关闭着的。

从入水口经过一座拱桥(通称的济公桥),再到下一个也是关闭着的水闸间,满满的中干渠中明显少了许多异物,那是因为有白琼和她的同事们的打捞。她主要负责撑木筏,在窄窄的水面上,手执那根权称为船篙的长钢管的她,行动起来有些左右不顾,顺利的时候她会帮忙用钢管挑捡漂浮着的垃圾,但那根钝头的钢管明显对她不利。

之所以在入水口以西仍保持中干渠的蓄水,拉鲁湿地管理站站长曲扎是这样解释的:如果把水断在入水口处,灌进拉鲁湿地的水会很快渗透过渠坝,又还回到中干渠里,那基本上就白灌了。所以必须要在渠和湿地间形成一个持平的水位,让湿地吃个饱。管理站站长曲扎特别喜欢把“吃饱”这个词用在湿地身上。他会说:夏天要吃不饱水,来年肯定草长得差;冬天要吃不饱水,草就会绿得特别慢。

拱桥以西的水闸之后,中干渠显得干涸。渠床上簇生着粗壮的两栖蓼,正利用有限的夏天开出长长的花穗,比它们稍低的是满身白刺的藏蓟,再低的是水蓼、绣线菊和菹草等,伏在细细水流中的是蔓须状的黑藻以及水毛茛等。没水的中干渠确实有些扎眼,但曲扎说这是没办法的事,中干渠水从拉萨河引来,中途还分流一部分给北干渠,如果把水“闸”得太靠西,水量就有些吃力。

走过这段多为干涸着的中干渠后,你就会在纵贯拉鲁湿地的鲁定北路路口外,迎来拉鲁湿地的总出水口。在这里,一个最简单的观察可以让你了解到拉鲁湿地对水体净化的作用。相比于上游流经山体和北郊人口密集区略微黄浊的水色,总出水口的水色,在黑绿色水藻的衬托下格外清亮而丰盈,稍许的水腥味中仿佛有植物的芬芳。经由总面积6.59平方公里的拉鲁湿地沉积、过滤、阻埋和暂时的降解,奇妙的平衡通过水色的明化实现了。

生产力之一

至少可以找到两种最能体现拉鲁湿地丰饶的有形的象征:雨后清晨的蘑菇和归牧时的牛群。但据我有限的接触中知道,有一种很漂亮很粗壮的、菌伞和菌把都比较分明的白菇除外,这种蘑菇一般隐藏在草丛里,很难发现。或者还有一些黄色的块茎般的菌类也行。

还有一种成堆生长的白色的球形蘑菇,常常因体形浑圆巨大而突出在一圈圈草丛间的裸地上,发现它们的诀窍是微眯着眼睛,用余光快速扫掠过拉鲁湿地草原,那些白得有些异常的地方多半没错。对于不了解拉鲁湿地草原的人来说,初见这种蘑菇时难免会引发强烈的诱惑,会感慨拉鲁湿地草原的伟力与赐予。这类新鲜的蘑菇毕竟太可爱了,它们皮实,有弹力,手感不错,极有触体而爆的快感。但不新鲜的蘑菇最好别用来扔人,因为菌皮之下的菌肉极易变质腐黑,打在身上有被“牛粪弹”击中的感觉。

这种白色的圆球状的蘑菇也被归为毒菇之一。采摘过这种蘑菇的人一般都会观察到,它们基本是从“牛粪土壤”(牛粪与草原土板结而成)中钻出来的,要往里了挖,会发现块头更大的菌体。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这种蘑菇新采摘后是可以食用的,方法是尽剥表皮,菌肉切片,用清水加盐浸泡稍许后,混合着蒜瓣与肉片或鱼片清煮,口感还过得去,味微涩,易化渣,嫩比豆腐,鲜如竹笋。

采摘蘑菇的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成是郊游爱好者,或是喜爱孤独与美食的漫游采集者,他们多是租住在拉鲁小区以及雪二、三村的四川人,以妇人居多。当然,其中也有贪婪的,我时常可以在拉鲁湿地东缘被划为缓冲区的树丛间,看见三三两两拎着大袋提着小铲的采菇人,有时候她们会进入湿地,或“爬”或“钻”或光明正大。希望有一天,拉鲁湿地慷慨的丰饶会让游荡于此、取食于此的她们有所感恩,因为比之于偷猎和偷渔的人来说,温柔的她们基本可以划在可忍受范围以内。

生产力之二

没观察过湿地的人可能会认为这里到处是漫漫水泽,至少雨季里是如此吧。但据我在拉鲁湿地北侧根培邬孜山半山腰——那个传说中哲蚌寺与色拉寺的分界石上方——目测,以鲁定北路为界,6.59平方公里的拉鲁湿地核心区被一分为二。路东区域内,除东北角流沙河入口的沉沙池周边,以及东缘那一圈被白墙和高大的白杨围盖着的院子以外,至少有近半的面积并非想像中的湿地“深水区”。这一片交织着水道和土坎的浅丘地域,就是1600头左右牛只的领地。

x

8月的傍晚,云缝中的太阳还挂在哲蚌寺的后山上,斜射的阳光正好把拉鲁湿地东缘的草地披染上一层绿亮。在那光亮的中间,黑色的种公牛“小马”,正被拴牛铁钉固定在一个半径十余米的“绿草餐桌”上,伴随它每一次的移步和啃嚼,拖地的牛绳便扫出一道道草痕。“小马”一边吃草,一边望向远处正等待着归牧的奶牛群,那是它足以为傲的妻妾阵容。当女主人桑吉打开草场围栏的出口并陆续让过奶牛们时,“小马”开始焦躁。当我将拴牛钉拔起并试图控制时,“小马”开始小跑。当我收紧牛绳想勒住它时,这头绝对够得上“吨位级”的公牛,便撒开四蹄,用鼻环带着我狂奔。其实我只想说:没领教过“小马”的强大,你就不知道拉鲁湿地草场的肥沃。

牛群之于拉鲁湿地的意义是多重的,首先牛群们构成拉鲁湿地的景观,在湿地与草场混合的环境里面,牛群是食物链中必要的一环,只要它不过量。其次,牛群不单作为草场的“消费者”,它同时也是“生产者”。牛群对草场的“消费”有利于植被的轮生,奶制品可构成商品供市场所用,牛粪既可作为燃料,也构成草场土壤肥力的来源。

关于生产力其实还有很多,湿地“制氧”以及对空气的净化,微生物、植物与动物间相互关联的食物链供应关系等等,都是拉鲁湿地提供的丰富的生产力。

守望者

每次漫走拉鲁湿地最累最渴的时候,钻进济公桥边那处公共厕所旁的帐篷里,白琼都会给我泡上一杯绿茶。这处帐篷是拉鲁湿地5处观察点之一,其他4处分别位于鲁定北路桥头、党校旁边、巴尔库村西头和雪二村。

济公桥观察点位于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入口处,在这个“门面”似的观察点驻守并非易事,除了时常打捞中干渠中的垃圾,白琼还要监看中干渠与湿地的水情,保持主入口周边的清洁,接待经上面同意进入的旅游团队,阻止试图溜进来的观光者,给成群的放生鸭投放食物,驱逐从东北方向进入的牛群,甚至半夜起来追赶偷渔者。为此白琼学会了吹尖锐的口哨,扔“乌朵(放牧用的投石器)”和义正词严的训斥。白琼说:“我比较坐得住,能24小时驻守,所以就调来这个点了。”坐得住的结果之一是:白琼基本都是在自己的工作地盘里与女儿见面。9岁的白央还在墨竹工卡上学,利用暑假来拉萨陪妈妈的她,天天带着大檐软帽,为的是遮住自己的光头。白琼不说自己女儿光头的原因,她只是笑,旁边的央宗解释说:白央一个人在墨竹工卡学校里寄宿,但头发浓密的她没人帮着梳理,老师便给她剃了光头。

这个观察点同时也是曲扎站长常常召集管理员开会的地方,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叫做天天现场办公。在曲扎眼里拉鲁湿地有点像个拟人化的对象,饥时关闸灌水,饱时开闸断粮,垃圾多就必须清淤,污水太肥了就得控制排放,牲畜和人越界了就得驱赶,等等。9年拉鲁湿地的守望经验让他学会了怎样用直观经验去判断,并宏观把控。

随着拉鲁湿地管理站升级为管理局的迫近,曲扎心中的计划正一天天增多。去内地湿地公园学习湿地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拉鲁湿地每年额外的生物能产出——包括可用作青饲料的芦苇等,在缓冲区建立以循环经济为基准的多功能饲养基地,等等。对于拉鲁湿地的未来,曲扎和他的队员充满了期待。

小道理:没错,作为城市湿地,

不论拉鲁湿地是否海拔最高,

是否面积最大,

承受城市排污并净化它们,

都注定是它的命运。

小道理:让拉鲁湿地永续而不至衰竭的办法,

自然课堂的魅力 篇5

他们的课堂风格迥异,但又有一些相同的特点:不矫揉、不造作,没有纷繁的课件,也没有热闹喧哗的表演。他们的课堂静静的,师生时而会心一笑。如果说三位“大侠”功夫高超,正是高在自然。

我第一次端着相机,近距离欣赏了三堂堪称经典的语文课。在拉近的镜头中,教师、学生的动作、神情更为清晰生动,也更打动我。

陆老师:《人生的开关》

陆常波老师语言幽默,课堂也就有了更多灵动而丰富的瞬间。选择《人生的开关》这样的课文是冒着一定风险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听课者也有一千种不同的人生见解,这类带有明显人生哲理的文章,解读起来,分寸不易拿捏。

《人生的开关》看似简单,其实富含人生哲理。怎样让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揣摩人物的心理,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见解,很不容易。陆老师在课堂上于不经意间解决了这两个难题,足见他的语文教学功力非常深厚。他避开教导性的说教,运用教材教语文。陆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生在交流碰撞中一次次提出改进意见,也一次比一次概括得好。在这个过程中,陆老师板书“穷、特地、好差事、唯一”“光明、黑暗”“蛊惑、钱、财、权”等关键字词,相机教学多音字、近义词和反义词,扩充词语。这些环节有机地融进整堂课的教学流程,一点儿也不突兀,整篇课文的哲理也渐渐自然地显现。

课堂上,陆老师经常鼓励学生:“没关系,说出你的真实想法。”教师态度谦和地说真话,学生当然也就说真话了;教师教得自然,学生学得也就自然了。这真与真的碰撞,碰撞出了最美的智慧火花。在平等和谐的对话中,学生随着对课文的理解,对自己的“人生开关”有了感悟,不夸大、有冲突、有思考,这是自然的收获。

在我的镜头里,陆老师的课堂“台上是高举的小手,台下是会心的笑声”,自然而美好。

吴老师:《林冲棒打洪教头》

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吴福雷老师于文本和学生之间游刃有余、气定神闲,与学生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思维碰撞。睿智的师生共悟激起了全场听课教师的热情。

吴老师功力高超,一是高在选材上。这样的经典文字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值得反复品味的。这也正是“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的一个佐证。二是高在对于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小说教学重在人物形象分析,吴老师抓住一个“逼”字绘出了洪教头之蛮,一个“让”字写出了林冲为人之谦和。三是高在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教师起着文本语言文字与学生运用之间很好的媒介作用,并渐渐地隐到文本和学生之后。他的这节课充分激发了学生读、说、写的愿望,在寥寥几句的点拨后,学生们一个比一个读得精彩、说得畅快,吴老师的自然而隐成就了一个个表现优异的语文学习者。这节课后,“这个班的孩子真厉害!”“这个班谁教的?”成了听课老师相互探寻的问题。可见吴老师教学功力之深。

吴老师常说“但问耕耘,不求收获”。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完全投入课堂,课又怎能不精彩?

贾老师:《爸爸的老师》

贾志敏老师的《爸爸的老师》的教学让我充分感知了课堂的神圣、师生治学的严谨及其功力的炉火纯青。

贾老师的课堂有一个“怪现象”:课堂上教师是严谨的,甚至有些严肃;学生是认真的,甚至有点胆怯。然而听众席上却是笑声连着一串笑声。贾老师听不见,他已经功力深厚;孩子们也听不见,他们的眼里只有贾老师,只有《爸爸的老师》。

课看起来很简单,从课题导入,词的解释,再到反复读文,文中感知。就是这么简单的流程,听者却觉得妙趣横生,学生们也学得带劲儿,我认为这与贾老师要求讲话的自然和朗读的自然密不可分。

贾老师教学功力的高深,不仅仅在于课堂上给予我们的享受,还在于他的影响力。可以说,贾老师这节课以及课后的讲座改变了我的日常教学。从那天开始,我才真正深入理解什么叫作“自然地朗读”“像说话一样地读书”。在课堂实践中,我更感知到自然朗读是多么的舒服,再听评课时,也才真正感受到拿腔拿调地读书听着有多难受。长期坚持训练下来,我所带的班级、所在的学校一改课堂上拖音、造作的朗读,似乎整个学校都变得更清爽美好了。在我校举行的几次大型活动中,学生的朗读得到了薛法根等小学语文教学专家的称赞,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自然地朗读、说话”在整个区域里得以辐射推广。

上一篇:财务报告体系下一篇:数学与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