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2024-06-08

BIM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精选12篇)

BIM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篇1

由于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形式具有典型的社会主义特色,建筑行业在近几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中的支柱产业之一,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当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城市规模和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建筑行业所贡献的产值和从业人员数量都在不断地增加,随之而来的便是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安全问题突显。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与项目相关的各种信息,进而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BIM技术可以帮助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正确理解建筑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而做出高效的应对,也可以为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可以帮助施工单位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在成本和工程进度控制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基于BIM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做出研究,首先提出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后根据问题提出基于BIM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应用研究。

1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建筑行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建筑技术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进度。安全目标是建筑工程项目中一个最重要的管理指标,安全管理的质量与相关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施工企业的形象,整个建筑行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也取决于安全管理。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技术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当前的安全管理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

1.1 监管力度不够

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和监理单位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主体,当前我国的监管部门的监管手段的有效性不够,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虽然有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但是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并且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其操作性也不高。此外,各个监管部门的权责并不十分统一,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安全管理的监管力度不够。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之中,施工单位会对监理单位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无法达到工程实际需要的监管力度,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如果相关监管部门不能实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那么工程的安全质量就会存在极大的隐患,面对工程中的安全事故也没有办法实现有效的控制。

1.2 企业安全意识薄弱

我国许多的建筑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施工之中都严重缺乏安全意识,不按照相关的要求制定安全生产的标准,不依据安全规范和相关建筑法规设置安全管理部门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的设置过于形式化,从而造成工程安全存在隐患。当前,很多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认为安全管理可有可无,在意识层面完全没有对安全问题给予重视。许多施工单位形成了许多关于安全问题的书面文件,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完全没有落实,也没有明确责任,这些都会增大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风险,严重制约建筑行业的发展。

1.3 安全投入和教育培训不足

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也使得建筑市场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许多施工单位为了能够中标而不得不花费更多的钱,这就在无形中加大了工程前期的成本,中标单位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只能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安全管理费用的投入。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有合同工期和工程成本的限定,施工单位往往会把有限的资源用在赶进度上,而对安全管理的投入和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远远不够,施工现场杂乱的环境也没有办法得到改变。我国建筑行业的门槛是比较低的,其从业人员的构成非常复杂,而且整体的文化素质不高,如果没有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施工人员缺乏安全管理的意识,而且现在的建筑行业中,普遍存在安全经费投入不足、教育培训的制度过于形式化的现象[2]。

1.4 安全管理方法落后

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方法落后是当前建筑行业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施工企业还是采用传统的人工观测方法进行安全管理,这样的方法不仅耗费时间,并且效率非常低,观测者在进行决策的时候也非常容易出现主观错误,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要求。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模式要与时俱进,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已经受到了各方的重视,但是管理方法的落后是不能通过技术的变革去解决的,必须结合现在的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传统管理方法的不足之处,研究出更加有效的管理模式。

2 基于BIM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2.1 施工场地规划

施工场地是一个有限的特定空间,在这样一个特定空间内进行复杂工艺的施工,还要进行非常多的立体交叉作业,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就不能保证施工工程的安全。BIM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施工单位结合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去模拟施工现场的具体环境,其具体内容包括施工现场主体工程位置、交通路线图、材料堆放和加工棚位置、施工机械停放及行进路线图等。在施工现场三维模型的构建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施工需求,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环境,以确保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运行、材料运输和工人作业的安全[3]。

2.2 施工过程模拟

在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建筑工程项目当中,由于施工空间的局限性,施工方案必然会显得非常复杂。利用BIM虚拟施工技术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可以检验施工方案与设计的合理性,还可以检验施工进度计划的科学性。依据施工过程模拟的结果,对可能会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碰撞、冲突的设计方案进行及时、合理的调整,而后还要再一次进行施工工程的模拟,安全管理只有经过这样反复的模拟实验后,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3D和4D施工过程的模拟能够提供可视化的模拟效果,相关的工程管理者可以更加全面并且及时地掌握项目信息,从而能够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可以通过可视化的信息交流沟通及时解决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2.3 塔吊施工安全管理

塔吊是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大量使用的一种基础设备,尤其在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施工场地内,需要多台塔吊同时运行,塔吊的安装和作用区域规划如果有差错,就会给施工现场的塔吊安全管理工作来很大的隐患。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现场环境模拟,可以帮助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展之前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进行调整,在施工现场模拟环境中,要注意塔吊不仅需要满足施工的需求,还要满足安全管理的要求。塔吊的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明确其运行轨迹和回转半径,通过对塔吊活动范围进行模拟,确定塔吊的回转半径和影响区域及摆动臂在某个施工段可能到达的范围,这样就能避免施工现场出现安全问题,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为塔吊问题而返工的情况。

2.4 临边、洞口防坠落保护

当前,由于城市用地日益紧张,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建筑的主流形式,所以施工人员在很多时候都需要进行高空作业,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许多结构临边和预留洞口,高空作业时非常容易出现坠落和物体打击的安全事故。利用BIM技术为高空作业提供防坠落保护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高空坠落事故的出现,同时也能大大降低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门窗洞口、电梯井、未安装栏杆的楼梯及结构临边等位置是高空坠落事故多发的位置,对于规模比较大的建筑工程项目来说,防坠落管理的难点主要是很难发现所有需要防护的临边、洞口。利用BIM建模和4D虚拟施工技术及其可视化特性,可以在3D模型和4D虚拟施工过程中找出不同施工阶段、不同部位的坠落安全隐患。

3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行业在我国正在经历飞速发展的阶段,建筑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安全管理中还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BIM技术的出现,标志着建筑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将BIM技术引入施工安全管理,解决当前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索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对建筑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强.中国建筑业职业安全规制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杨勤,徐蓉.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应用创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8.

[3]胡慧元.房屋工程安全施工管理的论述[J].大观周刊,2012(34).

BIM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篇2

摘要: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不仅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更是和人民生活水平直接相关。对建筑业的现状、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上的优势以及BIM技术在实际建筑施工管理领域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建筑业;建筑工程;现场管理;BIM

建筑业作为我国的产业支柱,在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之下呈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可以发现,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所以,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建筑业,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结合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特点,积极使用世界先进的BIM技术。BIM虽然只是近年新发展的技术,但是可以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加快建设速度,对现场工作进行标准、规范、精细的管理。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全力推广基于BIM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的使用,并且不断完善传统建筑施工管理手段,发挥企业潜力具有不可或缺重要性。

1建筑业的现状

近几年经济、科技、工业的进步带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工程大国的中国无论是在工程建筑总量上还是最大工程上都具有一席之地,我们具有广阔的建筑工业用地,同时消耗了巨大的工业建材数量、完成了众多建设。然而我国的工业建设水平在世界上也只能说大而不强。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有很多,整体来看包括建设的创新能力、技术应用、质量保证、盈利水平等普遍不高。除此之外,在建筑工程进行的同时无法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秀的人文社会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我国建筑业大而不强的现状。我国开展“一带一路”倡议计划之后,建筑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在建筑工作中如果依旧使用传统施工方式进行作业管理,会因为前期管理不足的因素,引起诸多问题:建筑施工时间不容易预测,重叠作业导致额外成本变多,在质量检测以及HSE管理上投入更多的人力。另外,在建筑工程作业中,依然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存在于各处的安全隐患,难以保证安全生产的工作环境,对工人和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以及财产安全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对传统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的改革更新势在必行,积极发展BIM技术,实现建筑业数据化和工业化,保证建筑产品又好又快的完成,让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大规模、高效性的建设道路上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1]。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上的优势

BIM技术采集了建筑工程的各项数据,同时利用这些数据作为基础,建立信息化的建筑工程模型,达到应用各项数据展示的模型反应出真实的建设效果。利用BIM技术可以进行可视性极高的三维建模设计、进行前期规划,而且BIM技术不仅仅局限于一个方向的应用,同时能够对多种专业、部门的数据进行提取处理[2]。另外,通过三维建模能够进行空间模拟建设,在设计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减少了传统模型管理中常见的错漏失误,同时加快了设计速度和质量,更重要的是,BIM技术具有出图性,能够把三维模型数据转变成传统图纸,具有很高的兼容能力。BIM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建筑施工的管理能力,相比传统方法具有建筑建设效率高、作业工期可预测、施工成本易降低、安全风险好排查等优势。

3BIM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领域的应用

随着BIM技术水平的发展,在建筑设计行业的现场管理工程中一些传统的管理运行方法逐渐被替代,通过BIM技术可以在建筑作业管理工程中进行以下几项应用:

3.1施工进度模拟:

将工程项目完成程度与BIM相结合,将项目的时间信息直观体现,清晰明了的显示出整个项目的完成度,使得工程的完成情况和资源的.利用效果直接体现,可以对整个项目情况了如指掌,有助于缩短工程工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2模拟施工:

将工程项目的重点、难点部分与BIM相结合,进行模拟施工,通过模拟,可以不断对项目的各个部分进行优化设计,尤其是对一些融合新工艺、新技术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模拟,确定是否可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效率。

3.3工程现场各方配合:

BIM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实现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相互沟通,这个平台可以协助各方及时调整、跟进工程的进行,合理的降低了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工程时间,保障了施工质量。综上所述,基于BIM方面的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研究工作符合中国的国情,BIM不仅可以从知识层面上提高设计师、设计企业的设计能力,还可以从项目管理上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但是,鉴于BIM在中国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现状,要想使得BIM发挥其强大的功能,就要将BIM充分应用于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工作中,这就需要整个建筑行业或者是各个企业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姜腾腾.绿色建筑背景下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业化发展机制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56-60.

[2]胡馨.浅谈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上的应用[J].四川林勘设计,(1):80-82.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篇3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工程施工;应用;特征

中图分类号:TU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0-0055-01

建筑信息模型(BIM)已经成为当前建筑工程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建筑领域中重要的工程施工模式之一,其应用价值也得到了建筑工程行业的普遍认可,同时也受到了政府的重点关注。

虽然当前我国相关建筑信息模型的研究还没有国外的那样成熟,但是却有助于工程施工的开展,因此,需要加大对其的研究和应用,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该技术,促进其技术和工程施工的共同发展。

1 建筑信息模型的含义和特征分析

1.1 BIM的含义

建筑信息模型(BIM)就是在设计和建造建筑物时创建的一种可计算的数码信息,这类数码信息能够通过程序系统被进行自动管理,进而在计算这些数码信息的时候得到各种工程施工所需的文件资料,自动具备一致性,并且具有彼此吻合的特性。它是综合了建筑学、工程学和土木工程的一种新技术,是用来对以三维图形为主、以物件为导向的有关建筑学的电脑辅助设计的展现。利用该模型技术可以将工程施工的整个施工周期显示出来,还可以通过对数位化的建筑元件的利用来展现具体建筑物的实物构件,为工程施工带来了全面可视化的展示。

1.2 BIM的特征

在建筑信息模型中,它能够有效地协调工程施工前期存在的各施工专业的碰撞和摩擦问题,同时对于工程各个空间的设计也能够进行一定的协调,这就是BIM技术的协调性,它对于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工程施工往往会涉及很多环节、很多方面,仅仅依靠人工的方式早已不能满足工程施工规划、设计和实施的要求,而建筑信息模型所具有的优化性则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工程施工各环节的优化工作,例如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优化,施工进度的优化等,这不仅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能够避免一些人为因素所导致的隐患。

以往的工程施工中,通常只能通过平面图纸来了解具体的工程情况,这不能直观的展现出工程结构,而在建筑信息模型中,它能够利用相应的可视化技术,来模拟出真实的工程整体结构,与此同时,还能够模拟出各施工阶段的单位建筑模型,为工程施工的开展提供了专业有效的数据依据。

2 在工程施工中BIM的具体应用分析

2.1 在施工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在建筑信息模型中,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起重的数字化技术将实际建筑工程的全体构建加以展现,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进行三维实体建筑模型的建立,这样工作人员就能够通过该建筑模型全面掌握工程的各方面、各环节,帮助施工人员剖析整个工程的造型与功能的布局,同时也能够直观的观察整个工程的施工状态。即使是在编制一些复杂工程施工结构方案的时候,技术人员也能在其BIM技术基础上利用可视化技术动态的展现出工程结构模型,进而在不断分析和研究其模型的基础上,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施工环节,从而使得工程施工方案更为科学合理。

在设计工程图纸的时候,也能够利用该技术加快工程图纸设计变更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检测所设计的工程项目图纸中存在的潜在质量和安全隐患,进而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有效促进工程设计和施工成本,从而实现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不断提高。在工程施工中结合4D技术的BIM应用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

除此之外,在整个工程施工中,其施工模型的建立和施工方案的设计往往都会涉及到复杂多样的数据信息,以至于其数据信息的应用和存储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在建筑信息模型中,则可以在同一信息数据库中存储整个工程施工的相关图纸和模型数据信息。而在数据库中存在一定参数化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之间具备一定关联性,通过具有双向关联性和全面即时的变更信息传播技术,可以确保数据信息的输出更为可靠、真实,其输出质量也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也就是说,在具体的工程施工中,可以利用信息数据库来提升工程施工的参数化程度,也能够促进数字化施工流程的实现。

2.2 在各施工专业协同合作中的应用

在每一个工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多个施工专业,而要质量得到保障,以及有序的工程施工过程,就需要让各施工专业相互协调合作,在工程施工方案的指导下相互配合。但是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各施工专业都是相互独立的,有的施工专业一般也不会在同一施工阶段同时进行,这就导致各施工专业间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施工信息,有可能对后期施工专业的施工带来一些不便和麻烦,进而影响施工成本、质量和进度。而在BIM模型软件的应用下,各施工专业的工作人员可以基于本施工专业要求和发展进行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并结合工程项目中已设定的中心文件,及时将新建或者已修改的建筑信息添加到中心文件中,让各个施工专业人员都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工程施工动态,并以此为基础积极配合和开展施工流程和工艺的优化,进一步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益。

3 结 语

总而言之,对于工程施工中的BIM技术来说,当前依然存在建模困难和软件不配套的问题,但是其发展前景远大,能够为工程施工带来诸多便利,而且相关实践应用也证明该技术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该不断加强对其的研究和应用,进而不断完善该技术,使其成为符合我国实际工程施工实情的先进技术。

参考文献:

[1] 张建平,李丁,林佳瑞,等.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2,(16).

[2] 马东彪.论究BIM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门窗,2012,(9).

[3] 张建平.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2012,(20).

[4] 杨子玉.BIM技术在设施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4.

BIM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篇4

1 BIM虚拟施工技术的概述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 主要是指对建筑项目物理及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所谓BIM虚拟施工技术就是指将建造过程在计算机上虚拟出来, 然后及时发现存在的各种问题, 以便对施工方案进行改进, 这样能够有效保证后期的施工质量。BIM虚拟施工技术融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虚拟现实等技术, 在高性能计算机硬件等相关设备的基础上, 将工程管理中的各个要素集合到一起,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工程数据模型, 该模型包含了对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所有的信息和知识资源[1]。

2 BIM虚拟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2. 1提高施工质量, 帮助企业实现集约化管理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采用BIM虚拟施工技术能够帮助管理层随时获取现场施工信息, 然后及时、准确的作出施工指导, 不仅避免了信息沟通交流不畅带来的麻烦, 也降低了管理成本, 促进集约化管理模式的实现。同时, 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工程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完成提供良好的基础。

2. 2有利于节约建筑和管理成本

当前的工程建设项目过程更加复杂, 提升了工程管理的难度, 因为设计变更和施工返工而导致的成本增加成为当前建筑行业的普遍问题。据不完全统计, 在建筑总承包工程中, 因为设计和施工方案不合理而导致的经济损失达到10% 到20% 。在这种情况下, 利用BIM虚拟施工技术能够详细的展现工程的空间信息, 正式的施工开始之前, 可以对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进行检验, 大大降低了返工率[2]。

2. 3有利于实现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工程建筑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 尤其是在目前的很多高层和大型建筑中, 施工环节众多且复杂, 对精细化管理的技术和成本投入要求都比较高, 单靠人工和普通的计算机系统难以实现。BIM虚拟施工技术可以提前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模拟, 甚至可以细化到每一构件和管道的位置, 这就为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3 BIM虚拟施工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 1应用原理

以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为基础, 利用BIM软件建立起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模型。在正式的施工开始之前, 检测设计方案, 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对比, 以及优化模拟, 从而制定出施工进度计划以及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发现了设计漏洞, 就可以及时弥补和改进, 避免后期因为设计变更而增加造价成本。同时, 利用3DMAX动画对复杂部位或工艺进行展示, 能够更加直观的对现场施工进行指导, 使得各个施工环节和工序更加协调。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也可以实时的对模型进行维护, 并根据设计变更、技术核定以及实际的施工情况调整模型。工程竣工以后, 也可以利用BIM软件重现施工全过程, 对于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成本的支出情况等进行分析, 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后期改进的依据以及责任追溯的证据。

3. 2操作流程和要点分析

第一, 提供标书文件、图纸、施工合同等虚拟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资料员收集并提供工程《设计图纸》、《标书文件》、《工程施工合同》以及《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等作为《虚拟施工方案》编制的依据。

第二, 组织虚拟施工方案编制工作。根据工程施工合同以及具体的施工要求, 编制虚拟施工方案。

第三, 建模阶段提供技术支持。在建模过程中, 技术部门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如果图纸的表达意思不明确、不同专业的图纸之间产生了冲突等, 就会使得编制人员理解到信息不一致, 影响模型建立的公平公正性, 最终的模型也不能很好的为工程管理提供帮助。因此, 技术人员必须参与整个建模过程, 随时提供技术支持。

第四, BIM建模。以招投标文件、施工图纸以及招标答疑等资料作为参考依据, 采用BIM软件创建BIM模型, 建立工程土建、钢筋、安装BIM模型[3]。

第五, BIM模型评审。BIM模型建立之后, 要对其所展示的三维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审核, 重点审核设计图纸和模型是否相符, 节点部位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现场的施工条件能否满足。

第六, 对评审过程中发现的设计问题进行汇总, 然后统一改进, 最后再次进行审核。

第七, 编制虚拟施工方案。虚拟施工方案是在BIM模型检测合格的基础上编制的, 然后在结合施工标准和相关的文件资料以及投资方要求的施工进度等, 合理编制工程方案, 保证效率和质量的统一。

第八, 集成数据信息。首先, 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 把构件工艺参数以及影响施工的不同因素进行联系, 然后模拟整个施工过程, 这样就实现了虚拟施工过程各个阶段和各方面信息数据的有效集成。从而全面细致的规划施工工艺, 并对现场施工进行科学指导。然后, 将各个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指标输入到BIM模型中, 并注意设置预警提示, 这样的话当实际成本超过预算就能够及时提醒相关工作人员注意, 避免大幅度的超支。最后, 按照虚拟施工方案中进度计划时间节点的要求, 输入施工项目以及计划施工时间, 通过视觉化3D模型显示, 这样一来, 工程管理人员就能够及时发现那些项目需要赶工以及具体的实行情况。

第九, 模型维护。在实际的工程管理过程中, 要对模型进行及时的更新和维护, 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这样才能为提高工程管理质量提供帮助。根据工程联系单、签证单、技术核定单以及设计变更单等资料对BIM模型进行实时的维护, 从而使工程土建、钢筋、安装个专业BIM模型与现场施工保持一致性[4]。

4如何提高BIM虚拟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

首先, 要实现BIM和ERP ( 企业资源计划) 系统的对接, BIM技术能够为企业提供丰富详实的项目技术数据, 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大力建设三大基础数据库, 及BIM数据库、价格、企业定额。然后将BIM数据和EPR系统进行对接, 构建一个完整的信息管理平台。利用该平台, 能够帮助企业在工程管理过程中节约很多物力和人力资源, 大大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其次,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用BIM虚拟施工技术, 要注意保证各个施工阶段数据的有效流通, 这是实现现BIM在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中有效利用的基础。

5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在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 BIM虚拟施工技术能够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目前的施工项目普遍复杂化, 对施工技术和管理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这种情况下, 更要通过BIM模型来提高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然后据此建立科学的施工方案, 减少设计变更和施工返工, 从而节省工程成本, 从根本上保证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

摘要:本文首先对BIM虚拟施工技术进行了概述, 然后根据以往的工作实践提出了其应用优势以及实际的应用程序和技术要点, 最后还总结了提升BIM虚拟施工技术应用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工程管理,BIM虚拟施工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伍绍君.BIM虚拟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 2015 (09) :45.

[2]蒋爱明, 黄苏.BIM虚拟施工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 2014, 43 (15) :87.

[3]朱昭波.工程管理中BIM虚拟施工技术的应用解析[J].江西建材, 2015 (13) :276.

BIM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篇5

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指的是坚持“严、精、细、准”的原则,在工程各个环节均细化有工程造价管理,让工程造价的阶段性管理得到加强。与此同时,在建设工程项目过程中,全面利用物力、人力、合同与技术的特点来合理配置资源,对工程造价进行科学的控制与管理,进而解决“三超”问题,促进工程项目经理效益的提高。在此过程中,不但要重视管理的关联性,而且还需精细化参与到各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内容,在工程前期就达到控制决策成果的目的。在工程决策阶段,必须要确保项目投资估算为工程总造价的最高限额。其中,投资估算直接控制设计概算,所以准确度更高。因此,施工图预算必须要以施工内容为指导来优化设计概算。在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的核心在于合同价,必须综合考虑项目方案以及实际实施情况来确定预付款与进度款。在竣工结算阶段,需要汇总整体工程费用,并且还需对工程各个阶段进行管控。

BIM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篇6

【关键词】BIM;工程造价;造价管理

一、目前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程造价管理体制落后

造价管理固有模式是将工程总施工成本统一控制,这种模式开展后效率低,统一管理也容易出现遗漏项目。建筑工程行业在工艺与材料上不断进步,但造价管理体系仍处于落后阶段,管理过程中不能结合预算报表来进行,发现施工成本产出预算范围也没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造价管理便失去了意义。材料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仅仅以施工方案、预算结果为造价管理开展的依据,并不能随着施工过程中材料价格变动而改变施工方案。由此可见管理体系落后对造价控制的影响是巨大的。

2、工程造价模式与市场脱节

工程施工过程中,用量多的材料需要结合剩余量随时采购,否则场地不能满足堆放需求。初期预算对建材市场进行调查时只是计算这一阶段的材料价格,后续变化并没有体现在其中。以此为依据开展的造价管理自然缺乏科学性,不能与建材市场对接,目前使用的管理体系是定额控制,市场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但造价管理所应用的数据库通常是五年更新修订一次。脱轨现象对造价管理的成效影响严重,开展过程中一旦市场发生大变动,传统管理方法为工程带来的仅仅是制约,如果材料上涨价格超出预算范围较大,还会造成建筑单位可支配资金不足,工程不能顺利进行。各工程团队参照的管理体系都是由政府统一颁布的,具有广泛性,但并不是所有现场都使用,如果不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做出整改,脱节问题仍得不到解决。

3、工程造价确定方法静态滞后

造价成本预算是基于工程图纸完成的,将图纸中标注的材料使用量结合价格做出计算,施工周期、雇工费用以及设备使用情况也都是结合图纸计算的。工程图纸自身理论性很强,造价管理依据过于静态,尤其是工程规模较大时,会涉及到跨年施工,静态方法并不能将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环境问题引入其中,不具备风险抵御能力。定额管理在小规模建筑工程中能够发生良好效果,对施工各个环节都能起到约束作用,但大规模工程则需要静态与动态方法结合使用,制定出具有长期发展潜质的造价管理方案。

4、工程造价管理方式不完善

造价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各部门配合完成。目前的管理方式是由统一部门管理,根据工程进展各阶段对造价管理人员任务进行划分,深入到基层开展工作。这一方式可避免汇报工作的中间环节出现误差,但管理效果并不明显。工程各项目建设内容不同,由于管理人员对施工内容不了解,工作开展时会浪费大量时间,各部门负责人由于缺少制度约束也不能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5、工程造价管理技术的局限

造价管理需要专业人才来进行,只有将现场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突发问题全部规划到管理方案中才能避免在开展阶段出现遗漏项目。但现有管理技术长时间得不到创新,相关专业人才紧缺,目前投入使用中的先进管理技术也仅仅是单机软件,计算机相关功能并没有完全得到展现。单机软件不能在网络环境中运行,程序也有固定的编写模式,初期应用时能够解决工程造价管理中遇到的实质性问题,帮助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其内容中存在的落后部分不能通过更新、编写修改进行优化,便与实际情况产生冲突,不再实用。虽然在管理理念上多次创新,但技术并没有因此而进步,造价管理仍然处于宏观阶段,不能对施工各个细节有效约束。预算与造价管理是相互关联的,受管理内容局限性影响,这两者之间并没有相互促进,甚至施工中还会出现一些阻碍问题。其本质原因是体制与方法的不实际。

二、BIM概念特点与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关键技术

1、BIM的定义

在工程造价控制环节中引入BIM理念,是基于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真实参数为依据,进行模型的建立。包括施工所用方案以及材料用量,以模型为基准开展的管理工作不会与实际情况相脱离。BIM可以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对建模形式做出优化,具有可协调性,造价管理人员能够直观的观察到各项目建设所需资金。借助计算机软件来完成建模任务,过程简单便于操作,只需要将现场真实数据输入到系统中,软件可自动生成模型。如果需要与设计人员共同分析模型的可优化部分,将图形打印出来可应用在各种会议中。

2、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关键技术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应用在造价管理中的技术要点是信息采集,模式以建筑信息为对象进行建立的,因此要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广泛性,在计算机中构建信息库,结合市场变化定期更新内容。以此来提升建筑信息模型的利用价值。

造价管理任务中涵盖对成本的分析,传统分析方法过于理论性,结果并没有体现出灵活性。借助计算机开展工作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通过观察图形能够判断出具体的造价成本,反之也可以通过造价查找到具体的模型位置。这种灵活性与可控制性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十分重要,模型中的组成板块即表示所需造价。

大部分工程企业会结合不同项目的建筑经验,对信息数据库进行完善,建立模型时可以参考这部分资料。最终得出的造价管理方案更具有可行性,并且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BIM应用在造价控制环节中还能够帮助工程团队快速判断是否有承接项目的实力,优化资金利用形式。

工程项目确定后BIM是以系统形式应用的,包括所用的浏览器,都属于总系统中的一部分。造价管理人员可以随时连接网络搜索有用信息,筛选后输入到模型生成软件中,进行分析对比,确定有用信息的范围。

三、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与探讨

1、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造价管理需要结合施工各阶段需求来进行,既要满足结构质量对建设资金的需求,又要体现出成本节约性。传统的造价管理方式很难达到这一标准,而引入BIM技术后能够实现这一要求,管理任务并没有因此而增多。建筑信息模型建立时会在数据库中所搜需要的资料,网络环境中的数据库也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可以捕捉到材料市场价格变动规律。BIM技术具有全生命周期的价值特点,应用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约束,实际工程造价在预算范围内。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具有极强的可视性,非专业造价管理人员,例如图纸设计师,通过观察模型也能直观的了解到工程建设所用成本。全方位立体建模技术,在传统二维技术基础上做出整改,融入现代科技理念,不但图形更立体,所表述的内容也更加全面。建模工程师可以根据建筑物未来的使用方向对模型做出优化,并将独特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全面观测模型中存在的纰漏,在技术上进行弥补。立体的建筑信息模型中还会含有施工材料强度与用量分析,并体现出各结构在整体建筑中的受力形式,实现科学设计、严格管理的目标。

最后是在施工过程中体现出的先进性,现场管理人员经实际材料使用量与设计方案相比较,参照建筑信息模型来开展监管工作。施工周期与设备使用情况也会对造价产生影响,因此也在管理工作范围内,造价管理要在保障结构质量的前提下来进行,不能单纯以节省成本为目的。

2、BIM应用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探讨

2.1、工程造价信息库的分析

建设工程想要在施工阶段降低成本就必须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库。各个数据库、各种要素及不确定因素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既是对立的,也是完整统一的,也正是这种“矛盾”的存在,才推动整个项目的运作。因此,要确保此系统的顺畅运作,必须有强大的技术支撑。而BIM技术恰恰能够满足这些要求。

2.2、BIM是实现造价信息库的技术支持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BIM技术,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提供了新的方式。应用BIM技术可实现现场成本的动态控制,随着工程进度,将现场的实际消耗量和定额消耗量相互对比,及时调整。用动态的方式以各WBS(工作分解结构)单位工程量单价为主要数据进入实际成本控制。传统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造价过程彼此孤立,造价数据无法及时确认等问题,应用BIM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推动工程造价控制水平的提高。以BIM技术作为构建造价信息库的可持续的各种实时信息数据,成为实现造价信息库正常运作的核心。

2.3、BIM技术的工程造价实施

根据以上对建立造价信息库的分析,可以利用相关的建筑工程软件实现造价信息库的搭建,以达到对整个建筑过程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

真正建立起企业级的项目BIM管理,离不开各种咨询服务公司BIM团队的培育,首先是通过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试点,而“合适项目”的选择又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然而现实项目管理中,不管是大项目还是小项目、合适的项目或不太合适的项目、大公司或是中小公司,BIM管理中的某些相对独立的功能是迫切需要的,如在建立模型后的成本管理、材料管理。通过建立项目的基础数据库,可以自动汇总分散在各个项目中和专业中的工程模型,建立企业的工程基础数据,为部门决策做依据。利用得出的5D数据即三维、时间和造价,进行成本分析,更加直观。

另外,真正实施BIM管理的项目是大而难的项目,越大的项目越是存在二级甚至三级分包,总包需求大而全的项目BIM管理、企业级的BIM管理,分包可能只侧重其中的成本控制、材料管控等部分功能。大企业、品牌企业毕竟是少数,有着中小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一定数量的项目试点就可建立起成熟的独立运营的BIM管理团队;而中小企业永远是绝大多数,半生不熟的BIM管理或BIM管理部分功能的运用可能是她们永远的话题,如果将BIM管理分割成多个独立发挥功效的模块,就很难发挥出BIM的强大的造价管理功能。

小结: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提倡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给建筑业赋予了新的内涵。建筑节能环保设计还远远达不到社会发展要求。现在我们可以应用BIM技术建造一个虚拟的建筑模型,在模型中就包含了大量建筑材料的数据信息。在这样一个虚拟的建筑模型中,我们可以得到建筑工程中需要的材料以及施工建造过程中的社会环境影响等,从而实现对设计方案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计算,用来检验设计的效果是否经济节能、是否“生态绿色”。通过对虚拟模型的建筑耗能分析、照明分析、结构分析等,诸多方面有利的指导节能、节水和环保等方面的设计,为实现整个建筑全生命周期可预测、可控制绿色建造和绿色设计理念提供了平台,从而推动建筑业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于惟,张雪,应悦,傅玉贞,沈华婷,孙明磊.BIM在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2).

BIM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篇7

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将BIM技术应用到施工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主要趋势。BIM施工技术就是结合资料数字板块、虚拟施工板块和安全监控板块为一体的数字化安全管理系统,这时顺应当前的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尤其适用于那些技术难度大、安全系数低、施工工艺复杂、建筑材料尺寸变化大、交叉施工作业多的建设项目。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进行阐述。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监管力度不够。有关的政府部门和监理单位作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主体,在质量监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的监管部门采取的监管手段有效性差,管理制度不完善。虽然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是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操作性不高。除此之外,政府监管部门的权责区分不明确,这些因素会直接导致对安全管理的监管力度不够,这对我国的安全监管单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无法实现需要监管力度,这样工程就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问题,对于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就不能实现很好的控制。

2.企业安全意识薄弱。我国许多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都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不能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标准进行施工生产。无法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设置管理人员,对于安全管理制度的设置只注重形式化。一些单位甚至认为安全管理工作不是必要的,因此对于安全问题不予以重视。另外,单位缺乏有关于安全管理的书面指导文件,或者有文件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不能很好的落实,责任分配不明确,这样都会加大企业施工的安全风险,会严重制约建筑行业的发展。

3.投入和培训不足。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对于安全管理的投入成本,为了完成工程进度而进行施工。施工单位对于安全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对于现场的环境不注重保护。我国的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结构复杂,员工整体素质不高,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安全教育,就会致使员工缺乏安全管理意识,这对工程的安全也会留下隐患。

4.安全管理方法落后。目前施工单位普遍存在安全管理方法落后的问题,传统的人工管理和观测方法不仅耗时长,监测时容易出现主观性判断,效率低下,不能适应当前激烈的竞争需求,因此对于工程管理的方法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并且要结合当前的建筑工程特点,总结管理的不足之处,探究一种更有效的管理方法。

二、基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体系

1.识别危害因素。BIM技术可以形成对建筑构成以及进度的信息体系,可以很准确地对现场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以此来进行安全管理和事故规避的处理。

2.划分危险区域。在施工模拟过程中,BIM技术可以根据危险源进行辨认,在工程模拟的不同阶段对不同区域的危险程度进行划分,并将相应的危险评估结果及时进行反馈,用以指导施工,对于超出安全等级的活动禁止进行,以此来减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3.管理施工空间冲突。在施工现场的有限空间里集中了大量的机械、设施、材料和人,同时由于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在相同的工作空间内经常会发生不同工种之间的工作冲突,造成安全事故频发,因此提前预测并且合理安排施工活动所占据的空间,制定计划有效地运用工地资源和工作空间对缩短工期、减少成本浪费、减少安全事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BIM技术可以实现静态检查设计冲突,动态模拟各工序随进度变化的空间需求和边界范围, 很好地解决了施工空间冲突管理与控制, 有效地减少了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事故的发生。

4.制定安全措施。在BIM安全管理系统中,通过对现场施工状况的分析,可以从安全专项方案中提取并形成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来保证建筑活动的安全性或者避免已经识别的危害的发生。

5.安全评价。在BIM虚拟施工中通过对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可以对施工进行安全系数和安全度的分析和评价。

6.安全监控。BIM是以虚拟的施工模型为中心,并结合现有的高技术视频智能监控系统,对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有关政府部门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通过与实际完成的安全活动作对比,进一步对施工计划进行调整,以满足施工需求。

7.安全培训。BIM技术具有可视性、完备性的特点, 将BIM技术作为安全培训的数据库,可以使施工人员在模拟的施工环境中通过认识、掌握、精通施工方法和工序, 进行安全用电培训,进行大型机械使用培训,以此来提高培训的效果,节省施工成本,尤其是对于一些过程复杂的大型项目,效果更为显著。

三、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策略

1.施工场地规划。施工场地规划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进行复杂的施工或者交叉作业,如果不能进行合理、 科学的规划和布局,也就不能保证施工的安全性。BIM技术可以模拟施工现场的具体环境,使施工单位根据施工计划和方案进行模拟施工,具体内容包括施工工程具体位置、材料堆放位置、工棚位置、交通线路、施工机械放置位置和进程线路图。在进行模拟施工时,还要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对现场进行合理规划,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2.施工过程模拟。在一些大型的建筑施工中,由于施工环境复杂,施工空间受限,就会导致施工方案设计比较复杂,而利用BIM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不仅可以对施工计划进行合理性和科学性的试验,还可以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预防和补救,对施工方案随时进行调整,经过反复试验之后,才能实现施工最佳效果。对于一些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也能及时进行管理和控制。

3.塔吊施工安全管理。塔吊在施工中是一种常用的基础施工设备,尤其是在一些大型施工现场,还需要多台塔吊同时进行工作,因此需要对塔吊进行正确安装和使用, 如果安装错误或者操作不规范,就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问题。利用BIM对施工进行现场模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想出解决办法,对施工策略及时进行调整。对于塔吊的活动范围进行模拟,以确定塔吊的回转半径、影响区域以及摆动臂的摆动范围都在可达到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证安全性,避免出现返工的情形。

4.临边、洞口防坠落保护。现代的建筑施工大部分都要进行高空作业,高空作业极具危险性,很容易发生坠落或者遭受打击的情形。利用BIM技术采取防坠落保护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高空作业的危险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些临边、洞口都是高空危险事故频发地,对于施工工程来说,必须做好这些部分的安全防护工作。

四、结语

BIM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篇8

关键词:工程项目,建筑信息模型,造价管理

1 概述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建筑业正沿着市场化方向飞速的发展, 建设项目规模的扩大, 对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升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提高造价管理质量以及实现信息共享, 是工程造价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和精细化程度不够、水平不高严重制约着我国工程造价水平的提高, 影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信息模型 (BIM) 具有参数化建模、可视化和虚拟施工等强大功能, 并通过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促进了建筑业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进程[1,2], BIM技术的应用给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2 我国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现状

2.1 造价管理模式

目前, 我国普遍采用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模式, 由各地区的主管部门统一编制工程预算定额, 分阶段的调整市场价格, 定期公布指导性系数并将指导价和指定价结合, 再由各地区的工程造价机构编制、审查和确定工程项目的造价[3]。多年以来, 这种管理办法基本适应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现行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并制约着造价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2.2 计价工具

在未普及计算机之前, 造价人员根据图纸结合预算定额和市场行情手工计算工程量, 然后根据计算规则手工编制填写预算报表, 形成工程造价文档资料, 这样的工作方式效率较低且劳动强度较大[4]。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Excel表格、广联达、神机妙算等计价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推动了工程造价的发展。套价软件的普及, 使造价人员在工程量计算上所花费的时间大大减少。工程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 施工工艺越来越复杂, 令传统的手工算量难以胜任[5]。因此, 专业技术人员开始进行三维算量软件的研发与应用, 使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进信息化时代。

3 基于BIM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

3.1 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

在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移交阶段, 都可应用BIM技术来确定和控制工程项目的造价。

在项目立项决策的过程中, 造价人员利用工程师建立的初步BIM模型或以往类似项目的BIM模型, 获取工程量数据并结合一定的指标型数据, 估算出拟建项目的造价信息。在设计阶段, 确定与控制造价最有效方式就是限额设计, 应用BIM技术后, 设计人员可从BIM模型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中提取相关设计指标, 快速的进行限额设计, 以保证设计的经济性、合理性。在招投标阶段, 建设单位或造价咨询单位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包含丰富数据信息的BIM模型, 快速的获取工程量信息, 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编制工程量清单, 有效避免漏项和错算等情况的发生。在招标时, 建设单位可以将拟建工程项目的BIM模型以招标文件的形式发放给投标单位, 方便其核对工程量。在施工阶段, BIM可以进行施工模拟, 提前发现并解决问题, 减少施工变更, 更好的控制建设成本。根据工程项目信息, 施工单位可以将BIM模型与施工进度和材料采购计划进行5D集成, 建立材料统计资料库, 从而减少材料浪费, 有效的控制建设成本。在竣工移交阶段, BIM模型在经过前几个阶段的补充和完善, 信息量已完全能够表达竣工工程实体, BIM模型的完整性、准确性保证了工程结算的效率, 成为节约成本的有效手段。

3.2 造价信息的共享

在完成工程项目的估价和竣工结算后, 相关的数据基本以纸质文档或EXCEL、PDF、WORD等格式的电子文档保存, 给工程技术人员的使用带来了不便。BIM技术可以令工程数据信息形成带有BIM参数的电子资料, 技术人员可以准确的调用和分析, 有利于造价信息的共享。

材料价格在不断变化时, BIM技术可以实现对工程价格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然后发布到共享的信息平台上, 满足各方的使用需求。报价人员利用互联网的及时更新, 在不同阶段都能够获取最新的市场价格, 并且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工程造价的动态追踪。

3.3 资源分配计划

在传统的成本控制模式下, 项目经理或者工程师基本上凭借以往经验来分配资源, 安排工程的进度计划。然而, 现代的工程项目建筑结构复杂, 施工周期长, 凭借工程师的经验已经无法适应项目管理工作, 不仅容易导致延误工期, 甚至会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

利用BIM三维模型, 加入时间维度和成本维度组建5D建筑模型, 能够更加合理的安排资金计划、材料计划、人员计划和机械计划等, 以实现动态实时监控。在5D模型中, 工程人员可以掌握任意时间段的各项工作量, 从而核算该时间段内的造价, 可以更加准确的制定用工计划和资金计划。

3.4 不同维度的多算对比

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的多算对比对于及时发现问题并纠偏工程费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算对比通常上从时间、工序和空间三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 大量的实物消耗量和造价数据需要被拆分、汇总, 仅靠造价人员人工计算是很难完成的。要实现快速、精准的多维度多算对比, 只有使用BIM软件才可以实现。此外, 对BIM-3D模型的各个构件进行统一编码以及赋予工序、时间和空间等信息, 以最少的时间实现4D和5D任意条件的统计、拆分、分析, 保证了不同维度成本分析的高效性、精准性。

4 结束语

BIM技术现已在我国快速的发展起来,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BIM在我国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 在造价管理方面的潜在价值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不同公司开发的软件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 出现不能相互导入的现象, 技术和造价信息得不到共享。为了促进BIM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相关的BIM技术标准体系亟需制定。政府、施工企业和软件商应该协同促进BIM的应用和推广, 使BIM能够尽快在中国的建筑行业普及, 以充分发挥其在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昆鹏.工程造价管理方法的应用研究[D].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1]黄昆鹏.工程造价管理方法的应用研究[D].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

[2]王英, 李阳, 王廷魁.基于BIM的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 2012, 26 (3) :22-27.[2]王英, 李阳, 王廷魁.基于BIM的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 2012, 26 (3) :22-27.

[3]孟森, 刘欣, 张世洋.浅谈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管理[J].工程建设, 2012, 44 (5) :74-78.[3]孟森, 刘欣, 张世洋.浅谈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管理[J].工程建设, 2012, 44 (5) :74-78.

[4]黄华.建设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新方式-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5 (10) :58-61.[4]黄华.建设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新方式-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5 (10) :58-61.

BIM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篇9

随着建筑行业各项技术不断地进步, 我国十二五规划将建筑信息模型 (BIM) 技术写入建筑信息化建设发展纲要, 可见BIM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自身业务拓展的重要性[1]。当前项目管理对建筑成本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不断增强, 工程造价不再是单纯地进行成本核算。利用BIM技术增强造价单位和个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整个行业关注的热点。

1 BIM原理及功能

建筑信息模型英译为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常简称为BIM。20世纪70年代, 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Chuck Eastman博士首先提出BIM概念[2]。随后Jerry Laiserin将BIM技术成功应用于工程建设行业[3]。BIM以数字方式表达工程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 实现目标项目信息地共享。BIM通过创建模型, 利用数字技术来管理和优化建设工程项目设计、建造和运营全过程。业主、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监理等不同参建方在项目进展不同阶段, 可以通过在BIM系统中插入、提取、更新和共享信息数据, 以支持和反应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4]。

BIM具备可视化性、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造价精确性等功能特征。所谓可视化是指整个工程项目过程在BIM建筑信息模型中是可视化的。因此, 基于模拟三维的立体事物, 所有项目设计、建造、运营全过程均可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 有利于参建方沟通、讨论和决策。项目管理过程更透明, 项目问题更易被发现。工程整个寿命周期包含建筑、结构、安装、市政、园林等多个专业参建方。BIM协调功能有助于解决施工过程中各参建方出现的专业间碰撞问题, 降低设计方案变更率, 提高工作效率。BIM在模拟三维的立体事物基础上加上时间维度, 跟工期联系起来实现四维施工模拟。因而不仅可以有序地组织安排施工进度, 指导现场施工, 同时方便建筑管理单位直观高效地控制管理进度。现代工程向着超高层、大跨度、深基坑结构方向发展。工程复杂程度经常超越参建人员人为能力范围。BIM模型化软件及所携带的优化工具能简化项目操作性, 提高建筑工程准确度。BIM的可出图内容主要包括综合管线图、综合结构留洞图、碰撞检测错误报告和建议改进方案等使用的施工图纸。BIM可出图性能展示、协调、优化工程施工过程。BIM搭建的四维模型, 能直接统计生成主要材料的工程量, 为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的概预算提供有效辅助, 提高施工预算的准确性, 同时对预制加工提供支持, 能有效地提高设备参数的准确性和施工协调管理水平。

2 工程造价行业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行业存在信息滞后, 标准不高等若干问题, 行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首要原因归结为工程造价自身体制发展滞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应用模式一直沿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改革开放后, 即便国家对计划经济的体制模式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但是其根本模式以及主要内容并未发生质变。正是因为这样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程度与建筑产业发展速度不匹配, 严重阻碍建筑产业整体地发展。

其次是工程造价管理方式不完善。受计划经济定额管理模式影响, 工程造价管理方式沿用传统方法, 没有考虑不同项目对工程造价确定起根本作用的技术方法、水平以及组织方法等的差异。当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之后, 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方式缺陷以及与建筑产业现状不适应性逐渐体现出来。

再者工程计价存在区域局限问题。当前我国工程造价采用地区定额计价的方式, 因而造价计算方式带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工程计价区域性导致各地计价标准出现差异, 随之而来的结果是一个造价单位或造价人员在一个地方积累的造价经验和很多重要相关数据也产生区域性。当该造价机构承接其他地区的工程项目估价时, 本区域工作经验或数据将不适用于异地项目。而对于一个造价单位来说, 项目过程中积累的历史造价指标、经验数据是业务生存的立足根本[5]。

3 BIM影响工程造价管理机理

BIM技术的核心是采用计算机建立三维模型数据库。在工程全寿命周期中, 数据库信息随着工程施工及市场变化而不断更新。相比于传统方法的手工计算及软件计算, BIM由于其高效的工程量计算效率和准确的工程量自动计算功能, 可以使工程量计算工作摆脱人为因素的影响, 得到更加客观的数据。所以BIM的应用分担造价工程师繁琐的工作任务, 节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提高造价数据的精确性。

BIM的应用有利于解决设计变更问题。在工程全寿命周期中, 项目投资策划、设计、施工相关造价数据资料存储在基于BIM系统的后台服务器中。当发生设计变更时, 将设计变更内容关联到BIM模型中, 只要简单调整模型, 相关的工程量变化就会自动反映出来, 而不需要重复地计算。同时造价人员通过反馈得到由于设计变更引起的造价变化结果, 能更清楚地了解设计方案的变化对工程造价产生的具体影响[6]。

近十余年来, 我国通过改革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以将政府定价转变为市场定价。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承包模式下, 利用BIM技术建立企业定额是当务之急。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程度要想与建筑产业发展速度相匹配, 企业定额必须保持定额与现实的生产水平相适应。采用BIM技术建立的工程关系数据库能掌握实时变化的信息, 动态管理和及时调整修改定额, 迅速捕捉超额或完不成定额的原因[7]。

利用BIM技术可积累与共享造价数据。通常情况下, 建设管理单位、造价机构、施工单位等参建方在完成项目的估价及竣工结算后, 采用纸质或EXCEL、WORD、PDF等工具保存相关数据。数据存档形式较为孤立, 不利于获取和使用。BIM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将工程数据形成带有BIM参数的电子资料, 一方面能快速存储数据, 一方面可以及时调用和分析, 以利于共享数据和借鉴经验[8]。

BIM通过其储存的数据所建立的模型并结合其可视化技术, 可以估测与拟建工程相似的造价数据。基于此功能, BIM可以通过一个地区的人工劳务费、建筑材料费、机械设备租赁费用、动力油耗等, 输出与已以往建设类似工程单位平方米的造价, 进而精确估算出拟建项目规划总投资额, 为工程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随着BIM技术研究应用不断成熟, 造价审核人员可以通过调用BIM中类似项目的大量详细的历史数据, 采用BIM的多维计算模型模拟施工过程, 快速准确地整个项目各项费用, 实现工程造价成本高效合理控制。

4 结论

BIM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处于初级阶段, 尚未形成统一的软件及系统。BIM在工程造价方面的应用极具潜在价值。BIM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将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 提高造价精准度, 突破传统施工模式, 解决工程造价行业存在问题, 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节能环保效益。

摘要:本文介绍了建筑信息模型BIM基本原理和功能及工程造价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 探析了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作用机理。

关键词:BIM,工程造价管理,影响机理

参考文献

[1]石晓波, 张冬燕, 赵朋举, 等.基于BIM的造价咨询企业发展方向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院, 2014, 14 (60) :31-34.

[2]Eastman C N.Spatial synthesis in computer-aided building design[M].Elsevier Science Inc., 1975.

[3]Laiserin J.Comparing pommes and naranjas[J].2002.

[4]单巨杰, 袁月.BIM引入对工程造价行业的影响[J].中国建材科技, 2014 (5) :259-260, 262.

[5]张树捷.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经济, 2012 (12) :20-24.

[6]韩学才.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施工技术, 2014, 43 (18) :97-99.

[7]许丽芳.BIM技术对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J].中国招标, 2015 (2) :39-41.

BIM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篇10

1 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合同管理现状

1.1 总承包方的合同管理存在较大的难度

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是一种涉及多个环节的复杂工程,从总承包企业与业主签订总承包合同起,就要对整个工程中的工期进度、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安全负责,而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的合同管理对于总承包方来说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各分包方不按照总承包方的标准进行,一般都是按照自己的方案来进行工程项目的管理,而每个分包方在遇到工程问题时,都需要总承包方来协调,造成在工程管理上的诸多不便。另一方面,各个分包方在工程管理上出现问题时,经常会延迟上报,信息不能及时沟通,使得在信息交流上存在着重大缺陷。

1.2 合同类型与合同数量众多不便于管理

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一般涉及设计、咨询、施工承包、劳务分包、采购等各种合同类型,合同数量众多,如何有效地对这些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一直是目前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管理的重要难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益,利用计算机进行合同管理、跟踪与执行已成为行业的大趋势,各种各样的合同管理软件也相继涌向市场。然而,由于受行业传统思维影响加之法制观念淡薄,对合同管理的信息化管理也仅停留在合同数据的存储与读取功能层面,对合同内容的理解、合同执行情况及其他有关内容的读取还是需要通过人来进行,与真正意义上信息化的合同管理还有很大的差距,更无法对项目合同实现整体联动控制。

1.3 合同主体双方对法律认识不够全面

建设工程合同明确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双方必须依据合同进行工程建设。但是,由于合同主体双方对法律认识不够全面,以及建筑业买方市场的市场导向,导致许多行为依据经验和习惯行事,而非依据合同、法律来执行。在传统的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中合作过程中业主与承包商签订合同,写出完全有效的合同是不可能的,而且建筑业法律不健全,无法完全依靠法律来保障合同的顺利执行;研究发现,一次性的交易当中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往往表现得更为突出。在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当中,往往会与众多的承包商与业主建立合同关系,如果单纯依靠一次合作当中的合同来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那么基于法律不健全以及人的有限理性,合作者一旦发现合作当中合同中的漏洞,理性的选择就是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产生预料之外的交易费用以及成本、质量、工期上的损失,严重影响工程的绩效。综上所述,在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中若仅仅依靠传统的合同治理,很多问题都不能很好地从根本上解决。

2 BIM在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使用的优势

2.1 可视化

BIM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设计、施工、规划、运营管理等各阶段的信息,通过模型把信息进行集成,然后,根据项目管理需求进行功能设定,将模型与项目管理行为结合,从而实现管理目标的新型项目管理技术。在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中,业主对工程的设计要求已经越来越高,难以想象出建筑构件的具体布置情况。不过,如果将BIM技术引入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的设计过程,将项目可视化模拟呈现出来,随时随地能直观快速地将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展进行对比,同时进行有效协同,使各参与方对所在工程项目的各种问题和情况都能非常了解。同时,BIM技术能够提供全方面的建筑信息,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都可以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沟通与决策。

2.2 实现合同信息的全面共享与实时沟通

在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项目整个进程中,工期是否能被有效推进是面临的重要难点之一。BIM技术模型是一个动态完善的过程,前一阶段的模型会成为后一阶段模型构建的基础与原型,经过信息的补充与对模型的再开发,为自己所用,项目信息在此过程中的传递不间断,而且还需强调前一阶段的模型构建者在发现错误时及时反馈到当前的模型构建责任方,由其对模型进行调整、修改,防止错误积累或回避而使得模型失去实际指导意义。这种新型的信息流动方式,改变了传统的项目信息管理流程,避免人为地将项目割裂为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而是始终将项目看成一个整体。项目参建各方人员可以随时了解到项目各个阶段的信息,增进对项目的全面认识,有效地解决“信息断层”和“信息孤岛”问题。在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项目竣工结束后,BIM技术可以向业主在进行项目的日常维修时提供实时的模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项目的整个周期的信息模拟,有效地解决了项目管理中信息不统一的问题,提高了项目的协同合作能力。BIM技术的信息流可以有效地防止项目合同执行冲突与合同内容重叠,实现合同信息的全面共享与实时沟通。

3 BIM在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的作用

通过对BIM模型的特点及功能分析,可以归纳BIM在项目合同管理中的主要作用。

3.1 有助于降低合同的管理成本

合同作为项目执行的依据,其重要性无需赘述,BIM技术的信息流可以有效地防止项目合同执行冲突与合同内容重叠,实现合同信息的全面共享与实时沟通。BIM模型能将项目的所有信息集合在一起,在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如果各个参与方能达成协议,共同使用同一个模型,这样不但能保证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传递的一致性,而且还降低了交流成本。在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一般都难以避免出现一些信息交叉现象,特别是对于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这种工程信息范围较广、内容复杂的界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碰撞的可能性更大,从而耽搁了工期的顺利推进。而BIM技术的一体化功能不但能很好地抵住来自外界的阻碍,而且能够十分准确地提取参与双方的原始信息,这样能使双方共享同一个模型,从而确保项目中工程信息在工程进程中的一致性。另外,BIM模型能够实现工程量统计、成本测算、工期计划等一系列功能,可以节约相当一部分人力、物力、财力,从而降低项目建设成本。将BIM模型应用于项目全过程管理,能够实现集成式管理,加快决策进度,提高决策质量,助力于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

3.2 有助于合同索赔的抗干扰

合同索赔对于承包商来说是一种避免损失的方法。传统的索赔多是通过对索赔事件的手工计算,确定补偿额度,工程很复杂,同时在较多时期可能会很难划去分清楚到底是哪方的责任,从而导致索赔事件均已失败告终。甚至在许多时候,承包商还会面临着来自建设单位的反索赔。因为在传统项目管理过程中,承包商可能对一些过程资料没有在意而进行了忽略,导致在多数情况下的索赔事件不成立。而BIM技术能够改善传统的索赔工作,对索赔事件能够快速分析、记录并且能够快速计算索赔损失,使承包商能够及时掌握索赔事件并能有理有据地处理索赔事件。

3.3 有助于加强合同的有效管理

合同管理是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是明确和规定合同参与方义务和权利的重要依据。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签署合同来保证工程项目的管理,合同的数目繁多、内容复杂,从而整个工程周期的管理十分繁琐,一些传统的项目中合同管理已经很难满足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合同的履行。由于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不但整个过程历时比较长,而且施工环境一般比较复杂,这需要业主、分包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各个参与方的极力配合。所以,在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中加强合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在管理过程中能不断地加强合同文件的有效管理,就能有效的防止“扯皮”现象、避免索赔现象的发生。根据上述所知,在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的合同管理过程中引入BIM技术,不但可以有效缩短签约时间,减少失误;而且可以节约资源,提高效率,从而提高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的工程绩效。

4 结语

合同管理贯穿于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管理的全周期,在工程管理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引进和使用BIM技术,使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项目各参与方(包括业主、咨询单位、施工单位)均可通过BIM技术信息,为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提供所需信息,优化项目绩效。因此,对将BIM技术引入项目合同管理的关注也越来越高。BIM技术在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能够推动BIM技术在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项目的发展,有利于促进BIM技术在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领域的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的推广。

摘要:分析目前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合同管理的现状,继而分析BIM在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中使用的优势及对合同管理的作用。研究发现BIM能促进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推进工程进度、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的绩效。

关键词:BIM,工程合同,施工总承包,成本绩效

参考文献

[1]王婷,肖莉萍.国内外BIM标准综述与探讨[J].建筑经济,2014(5):108-111.

[2]过俊.运用BIM技术打造绿色、亲民、节能-上海世博会国家电网企业馆[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0(2):63-67.

[3]刘文平,郭红领,等.BIM在EPC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模式研究[J].建筑经济,2014(9):31-34.

[4]杨婷婷.基于关系契约的大中型施工总承包企业成本绩效优化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5]何晨琛,王晓鸣,吴晶霞,等.基于BIM的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研究[J].建筑经济,2015(2):33-35.

[6]何佰洲,张姝.基于BIM技术的项目合同管理前景分析[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1)49-52.

BIM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篇11

【关键词】BIM;工程造价;功能

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一直是近年来很多施工企业追求的目标,但信息的不透明,管理制度严重滞后,都无形中增加了施工成本,使得企业的利润率达不到合理的水平。

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造价模式与市场脱节

我国工程造价模式采用了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即由各地区主管部门统一采用单价法编制反映地区平均成本价的工程预算定额,实行价格管理;同时与分阶段调整市场动态价格相配合,形成指导价与指定价结合,定期不定期公布造价指导性系数,再确定工程造价。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现行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计划特色依旧明显,制约了造价行业的发展。

(二)工程计价的区域性问题

我国工程造价采用地区定额计价的方式,区域特色明显。导致一个造价机构或人员在一个地方积累的造价经验和很多重要相关数据也有了区域性,当造价机构对其他地区的工程项目进行估价时,这些经验或数据大部分不再适用了。而这些工作上积累的历史造价指标、数据是造价机构业务生存的根本。

(三)难以实现数据共享与协同

造价工程师所获得的数据还没有办法共享给内部人员。一方面是因为技术手段。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所提供的数据其他人无法直接使用,需要进行拆分和加工。例如进行项目的多算对比,成本分析,需要财务数据、仓库数据、材料数据等。这些就涉及到多岗位的协同。由于部门之间大家是平级,沟通协调成了主要问题,往往效率非常低,而且拿到的数据也很难保证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价格数据统计量大

目前一些定额站以及一些企业对价格信息的收集处理方法,还停留在询价员向供应商寻求价格信息,然后放在网上或印成册子供查询。以这样的方法提供数据,与实际的市场行情相比,价格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都有严重问题。同一地区、不同的造价机构分别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无疑增加了行业的整体成本。

二、BIM技术简介

基于BIM 技术的代表性软件有Autodesk 公司的Revit 系列软件、Bentley 公司的 TriForma 和匈牙利Graphisoft 公司的ArchiCAD 软件和中国的Lubansoft 系列软件等,其特点是面向对象的设计方式、直接用三维模型设计,支持数据格式开放,便于不同软件间数据交换。

基于BIM 技术的造价控制是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新思维、新概念、新方法,它不仅解决了海量数据处理难题而且是造价管理流程再造,从管理一个点扩展到一个大型“矩阵”,工具+流程=BIM 价值。投资顾问团队主要是以Lubansoft 系列为工具软件,Lubansoft 软件系列基于BIM 技术,由算量软件、建材询价平台、造价管理软件、LubanPDS 云计算数据中心等组成,为造价控制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专业算量软件完成各专业工程量的计算和统计分析;造价软件作为造价管理平台,更多的日常造价管理活动将在此平台上展开;建材询价平台鲁班通完全基于互联网的SNS 模式,实现对海量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的收集和积累;LubanPDS 完成工程造价数据的采集、汇总、整理和分析。

三、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优势

BIM 就是平台和系统,根据系统论原理,系统大于各子系统之和,即集成的大系统所承载的信息和产生的价值要大于各子系统的简单相加,因为整合后的系统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和信息共享及重复利用所带来的增值。

传统的基于二维设计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低级错误,也很难表达和还原空间的三维复杂形态。建筑信息模型就是通过参数化实体造型技术使计算机可以表达真实建筑所具有的信息,真实再现未来建筑的空间布局、管线走向及位置,让设计师与业主、工程师直接通过建筑信息模型完成信息的表达、传递和交换,使业主、设计师、建造师、咨询师之间的信息交流更方便。

BIM 是个五维关联数据模型,建立建筑信息模型后,可以很方便地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在虚拟建筑中的漫游,可进入虚拟建筑中的任何一个空间。借助3D 动画技术,可以演示建筑成长的过程。可以实现协同设计、碰撞检查、虚拟施工和智能化管理等从设计到施工到运维工程生命的全过程的可视化,可以精确测算实物量从而进行成本控制,可以把目标值精确地分解到每个时间节点和空间部位,可以进行可视化精细化智能化集约化管理,这必将取代低效的传统模式。

四、BIM 技术的主要功能

(一)虚拟建造

比如实施IPD(Iniegrated Project Delivery,集成项目交付)模式,即业主、设计、总包、分包、咨询等参与方在设计阶段就参与项目中,通过BIM 技术进行虚拟建造,共同对设计进行改进,通过合同约束文本形式,实现利益分享,风险共担。

(二)计量和工程量分解

用户对BIM 的专业分析工具最青睐,因为它从设计模型中提取数据和强大的分析能力。各种分析工具如工程量估算、结构分析、项目管理、设备管理等使用率极高,工程量估算位居首位,工程量是工程最关键性要素,它是项目进行造价测算、工程招标、商务谈判、合同签订、进度款支付等一切造价管理活动的基础。不过BIM 的专业分析工具与专业的三维算量软件不能相提并论,要获得更精确的工程量数据必须辅之以专业的算量软件,因为专业算量软件融合了各种国家标准规范和计算规则,而不仅仅是几何量如长度面积体积的提取。

(三)提高效率,各专业可以共享BIM 模型

土建、钢筋和安装不必重复建模,避免数据的重复录入,也能加强各专业的交流、协同和融合,把节省的人力投入到更有价值的造价控制领域,如商务谈判、工程招标和合同管理中。一些大型工程都采用了BIM 技术,如全球第二高楼的上海中心、世界第三高楼武汉中心等标志性建筑,一些知名房地产企业包括万科金地等也在应用BIM 技术以提升管理水平,它是投资控制重要的辅助工具。

五、结语

任何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都需要统一的规则,要促进和实现BIM技术在我国快速发展和应用,BIM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还有待确定。目前,中国BIM标准正在积极筹划中,应用于BIM的造价软件也在不断的尝试摸索,但不管怎样,BIM的时代已经来临,我国有必要着力推进BIM技术的应用,以便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的更新换代。

【参考文献】

[1]曹祥军.基于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研究[J].安徽建筑,2012第6期.

[2]张利歌.基于BIM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第18期.

[3]李静,方后春,罗春贺.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2第9期

BIM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篇12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建筑业正沿着市场化方向飞速的发展, 而与之对应的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却存在诸多问题, 如:工程造价管理的各个阶段相互脱节;技术与经济分离现象较为严重;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没有真正监控, 缺乏造价监理;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高估冒算现象较为严重;信息化程度不高。

因此, 有必要对工程项目, 尤其是大、中型工程项目进行全面造价管理, 而全面造价管理的顺利实施需要以大量准确可靠的信息作为基础保障, 实现造价管理信息化是全面造价管理的关键。

1 全面造价管理

全面造价管理思想是由美国造价工程师协会的R.E.Westney先生于1991年5月在西雅图召开的春季研讨会上提出, 于1992年10月提出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理论 (Principal of Project Total Cost Management) [1]。

全面造价管理 (Project Total Cost Management) 是一种用于管理任何企业、作业、设施、项目、产品或服务的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系统方法。全面造价管理包括4个方面:全过程造价管理、全要素造价管理、全团队造价管理、全风险造价管理。

2 建筑信息模型BIM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的简称, 即推行建设工程设计、施工以及管理工作的工程信息模型化和参数化, 被众多国内外设计师称之为“革命性”的技术[2]。

BIM被提出以来, 应用范围已十分广泛, 除主要被应用于设计阶段之外, 还被应用到建筑结构设计、文档管理、造价管理、施工管理、可视化、冲突测试等建筑业的多个方面。

3 基于BIM的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可行性分析

由于BIM能够储存海量的数据信息, 同时可进行不同相关软件间信息交换, 为全面造价管理提供准确可靠、可支持、可验证的信息环境;BIM可以对建筑构件及建筑管理行为进行模型化和智能数字化的表述, 为全面造价管理提供直观、可视化的管理工具;BIM是一种协作过程, 包含自动化的处理能力, 能够维护信息的关联性, 可以为全面造价管理提供各个阶段, 以及各个专业间的协同管理;BIM作为多维的建筑信息模型, 可以连续、实时地提供准确可靠的项目设计规模、进度和成本等信息, 同时可以形成完整的非图形数据的报告。

4 基于BIM的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

4.1 BIM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4.1.1 项目投资决策阶段

在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 利用BIM的参数化、构件可运算性、模型可视化、模拟建设的特点, 造价工程师利用建筑师或工程师建立的初步模型, 便可以快速统计工程量信息, 再结合造价类软件, 完成估算编制;或利用BIM调取以往类似项目的模型, 获取粗略的工程量数据, 结合所掌握的指标型数据, 就可以在不需要图纸或精确模型的情况下, 完成项目投资估算的编制工作[3]。

4.1.2 项目设计阶段

目前, BIM已经由3D模型的创建智能发展到了4D (3D+进度) 建造模拟职能, 以及5D (3D+进度+成本) 施工管理的职能, 已形成了有关4D以及5D甚至n D的理论[4]。5D模型能实现对造价管理的实时模拟和核算, 同时利用Navisworks碰撞检查软件提前发现不同系统的管件碰撞问题, 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变更, 很好地避免了设计与造价控制环节脱节、设计与施工脱节等问题。运用BIM, 设计人员可以从模型数据库中提取相关设计指标, 对成本费用进行实时模拟和核算, 为进行限额设计和应用价值工程进行方案的优化提供了动态、可视化的高效分析方法。

4.1.3 项目招投标阶段

在招投标阶段, 招标单位可以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富含丰富数据信息的BIM模型快速抽调出工程量信息, 利用BIM造价软件结合项目具体特征编制准确的工程量清单, 投标单位利用BIM造价软件套取企业定额等, 进而编制出投标报价。BIM的利用实现了预算编制的信息化管理, 为顺利开展招标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1.4 项目施工阶段

BIM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主要用于工程计量、动态成本分析、工程变更、工程进度款支付管理等方面。

4.1.4. 1 工程计量

利用BIM模型的参数化特点, 按照所需条件筛选工程信息, 计算机即可自动完成相关构件的工程量统计并汇总形成报表。

4.1.4. 2 动态成本分析

BIM软件可以对所建模型框图进行成本分析, 并且可以随着建造时间的进展进行动态成本分析, 可以对人、材、机各类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进行多算对比。

4.1.4. 3 工程变更

由于BIM支持构件几何运算和空间拓扑关系, 造价工程师可修改BIM模型中相关构件的属性, 或是增加、删除相关构件, 系统将自动修改相应工程量, 快速汇总工程造价的变化。

4.1.4. 4 工程进度款支付管理

在工程进度款支付时, 可选择相对应的BIM模型进行框图数据调取, 被选中的构件就可进行数据的分类以及汇总统计。

4.1.5 项目竣工决算阶段

BIM利用构件的几何尺寸、自由属性特点和空间的扣减关系进行竣工决算, 对于提高决算质量, 加快决算进度, 减轻造价工程师的工作量, 增强审核透明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2 BIM在全要素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 BIM已经从3D模型发展出4D (3D+进度) 建造模拟功能, 让项目相关人员都能够更加轻松地查看项目施工建设的进度计划。实际施工进度调整后, 相关联的BIM进度安排也会自动变化, 并在4D施工模拟时体现。有了这个关联关系模型为基础, 进一步进行集成管理, 形成5D (3D+进度+成本) 系统, 这种5D的模型功能已经实现。进而可以进一步进行集成, 形成6D (3D+进度+成本+质量) , 目前6D的功能模型正在开发中, 不久的将来定能运用到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

4.3 BIM在全团队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在一个工程项目的实现过程中, 涉及多个不同主体, 各个主体间有着固定的组织边界, 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等相互隔绝, 缺少一种共同的交互平台, 造成信息流失、信息传递失误。

BIM的运用可以改变这一局面, 业主、建筑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师、施工方在各个阶段能够在BIM平台上进行协同管理, 方便地协调项目方案, 论证项目的可造性, 进行限额设计、开展价值工程, 能够真实预见到施工阶段的费用与建设的时间进度, 及时排除风险隐患, 实时跟踪管理成本、进度、质量等要素, 从而缩短施工时间, 降低由于设计变更造成的成本增加, 提高施工现场生产效率。

4.4 BIM在全风险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在全风险造价管理中必须考虑风险性造价和完全不确定性造价对项目造价的影响。BIM作为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技术方法和先进工具, 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应用BIM技术, 可以储存提取海量数据[5], 准确可靠的数据来源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前提。BIM技术的应用, 让项目参与者可以协同作业管理, 减少风险的产生。BIM技术的应用,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利用BIM数据库可快速准确地编制估算, 在设计阶段利用BIM可进行专业间协同设计、碰撞检查, 避免后期设计变更, 在施工阶段利用BIM的5D模型进行造价监理, 从而避免结算、决算期预算超支的问题。

5 结语

如何将BIM技术应用于造价管理过程, 是当前国内学术界和相关企业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提出的基于BIM的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研究为我国的造价管理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现方法, 促进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实现全面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 解决目前造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摘要:鉴于我国目前造价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提出基于BIM的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 研究BIM在全过程造价管理、全要素造价管理、全团队造价管理、全风险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提供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实现方法。

关键词:BIM,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孙剑.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实施[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3 (1) :86-88.

[2]张建平, 李丁, 林佳瑞, 等.0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 2012 (16) :10-17.

[3]Ricardo Jardim-Goncalves.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and interoperability[J].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10 (19) :387

[4]马智亮.BIM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问题和对策[J].中国建设信息, 2010 (2) .

上一篇:有机硅杂化下一篇:材料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