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部门合作

2024-10-24

实务部门合作(共4篇)

实务部门合作 篇1

合作

一、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是高校法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央政法委员会、教育部2011年底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是今后我国法学高等教育今后的教育指导与发展方向。两部委下发这一《意见》的原因显而易见,法律专业作为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也获得了很大发展,目前我国共有623所高校开设法学类本科专业,本科在校生数29万多人。“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累计培养法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36万多人。[1]可谓规模庞大,也为推进国家法治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法律专业毕业生并未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具体体现为法治理念教育不够深入,各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单一,本科阶段教育缺乏特色,同质化严重,学生侧重于法条的记忆和背诵,但处理问题和运用法律的实践能力不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不足。为此,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法学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要完成这一任务,除了在校内强调法学理论的学习和训练外,加强与法律实务部门的联系,建立高校与司法机关关于法律专业学生的实习与训练体制,是当务之急。

二、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合作存在的问题

加强与实务部门的联系是提高法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适用法律的实务部门众多,如拥有执法权的政府各部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都可以作为学生的实习基础。这些实务机构中,政府部门按管理领域进行执法,所运用的法律相对单一;而律师事务所和法院、检察院是较为理想的法律专业实训部门。其中律师事务所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和性质的案件,但缺点是律师办理案件大多是单个人进行,由于涉及律师本人和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律师带学生从事法律实务实践的意愿不强。

从目前来看,最适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务是检察院和法院。检察院行使国家公诉权和法律监督权,其中又以公诉部门工作最为繁忙,除了公诉部门,其他各个处室也承担大量检察工作,法律专业学生的实习可以帮助检察院工作人员完成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减轻检察官的部分工作压力。法院是解决社会纠纷的最后关口,案多人少的矛盾十分突出,而法律专业的学生在法院进行实习,可以了解一个案件从受理到判决、执行的所有环节,通过实习可以熟悉案件流程和法官适用法律的基本思路,因此对提高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适用与实践能力尤其重要。

正因为上述原因,多数高校也在法院、检察院建立了实习基地,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高校与司法机关合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需要建立新的合作模

首先,法律专业学生还没有在司法机关形成固定的实习时间。到法院、检察院进行实习的学生大多数时候都集中在毕业实习阶段,而且具有很强的时段性。按规定,司法考试时间是每年的九月份,而参加考试的一般是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在司法考试之前很少有三年级的学生进行实习,多数是完成司法考试后进入毕业实习,而此时的法院和检察院往往人满为患,实习的学生在办公室有时连坐的地方都没有,也有部分学生在大学四年级寒假的时候进行实习,甚至有的学生根本没有参加实习,而找某个单位盖章应付毕业实习的要求。

其次,法律专业学生在司法机关的实习模式有待改进。目前法律学生在司法机关多参加办公室事务的工作,如打字、复印、整理档案文件、日常接待等工作,真正参与案件办理的并不多。在基层司法机关因案多人少及案件性质的原因,部分学生还能参与案件办理,但到了中级法院或市一级的检察院,由于案件性质和保密的需要,法官或检察官往往不愿意让实习的学生接触案件的处理。因为这些原因,实习的学生往往感觉实习的收获不大。

再次,高校与司法机关的合作多数体现在学生到司法机关实习,但司法机关到高校对法律专业学生的指导还做得不够,交流的单向性明显。虽然部分高校也聘请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作为导师指导学生,但由于本身工作繁忙,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之余很难抽出时间对学生进行实务指导。

最后,高校教师与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合作领域过于狭窄。因为缺乏协调机制,高校教师能够到司法机关挂职锻炼的人数还较少,而且由于司法机关案件质量与责任制的原因,即便高校教师在司法机关挂职,多数情况下也不从事真正的检察或审判工作,对案件流程与法律适用并不完全清楚。

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模式下高校与司法机关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机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的合作,形成联合培养机制,而且这种机制不仅局限在国家层面,地方政府也应建立本级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机制。

(一)多层次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双向流动的重要性

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法学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制度,支持实务部门专家到高校任教,高校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挂职锻炼。从国家层面实施高校与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选派1000名高校法学骨干教师到实务部门挂职,时间为一至二年,这些教师通过作为实务部门工作人员参与法律实务工作,获得实际法律工作经验,这对于法律理论知识丰富,而适用经验较少的教师具有重要意义,其在工作获得的感知可以更好地,更准确地将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选派1000名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到高校任教一至二年,承担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任务,这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务部门专家可以为学生传授实然状态下的法律运行与适用,其丰富的案件经验将会使学生受益匪浅。

以往高校教师也有到法律实务部门挂职的机会,但这种机会均等更多地是由组织部门选派,挂职人数较少,而实务部门到高校任教的专家更少。现由中央政法委和教育部牵头实施“双千计划”使高校与实务部门实现双向流动,最终受益的是高校法律专业的学生。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列入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才适用“双千计划”,并未惠及数量更多的其他地方高校,为了使其他地方高校法学院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各省级地方也应依照“双千计划”建立地方的法律实务部门和高校教师双向流动机制。《建立人民法院与法学院校双向交流机制指导意见》来自最高法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上半年,14个省、市、区的部分中基层法院,接收过数量不等的法学院校教授、业务骨干挂职副院长、院长助理、庭长助理。28个省市区的法院,有不同数量的法官被有关法学院校聘为兼职教师或研究生导师。[2]

(二)制定高校与司法机关之间的双向交流程序

目前,高校与法院、检察院之间并没有任何合作的规定或条例,二者之间的合作完全是可有可无,可配合也可以不配合的,由于没有规范性义务的约束,不同司法机关对高校学生实习甚至旁听所持态度完全不同。目前高校教师与司法机关之间的人员交流主要依靠组织部门或政法委进行协调,组织部门和政法委也缺乏必要的长期计划进行协调,因此需要制定高校与司法机关之间双向交流的规范和程序。

在2011年,当时的最高院院长王胜俊便提出,人民法院要加强与政法院校的人才和业务交流,充实审判力量,提高司法水平。[3]根据《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全国今后的10年内将选派1000名法学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挂职,每名专家的挂职时间为一至两年。最高法院为了实施这一计划,所下发的《建立人民法院与法学院校双向交流机制指导意见》中提出,经组织部门同意,各高级人民法院可定期选派2至3名优秀专家、学者到本院或下级人民法院挂职锻炼,担任相应领导职务,参与法院的审判或调研工作,具备条件的可列席审判委员会。该指导意见虽然由最高法院下发,但如何执行由各地法院自行决定,更重要的是,这是由法院单独下发的,没有组织部门的配合,该意见仍然无法顺利实施。检察院系统也还没有类似的指导意见,因此解决高校与司法部门之间的协调最好的办法是在国家层面的中央政法委、中组部、教育部、最高法、最高检共同制定并发下高校与司法部门人员双向交流的程序与内容规范,确定各方工作职责与义务,以便交流得以顺利进行。

(三)建设卓越法律人才实践教育培养基地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计划提出要依托“本科教学工程”,支持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重点建设100个共享共用的示范性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其中20个左右为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这是政法委与教育部在国家层面的基地,需要专家委员会对各高校申报方案进行评审,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再根据评审意见,确定参加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

通过推动实践基地的建设与优化,法律专业的学生在这些实践基地实习过程中,通过担任法官和检察官或者律师助理,在这些具有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指导下,接触案件材料,参与讨论、协助起草判决书、起诉书或其他法律文书、接触商务谈判、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庭审过程,从而熟悉法律实务的各种流程,不断的实践操作将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理论,锻炼其法律职业技能。

据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有关负责人说:全国100家公开示范法院都将允许法律专业学生自由申请实习。法院面向法律教育研究机构公开,这是促进司法公开的一次契机。[4]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表态,列入公开示范法院的这些单位对方便学生实习并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大有帮助,在此需要思考的是,除了这100家法院外,因为普遍存在案多人少的局面,全国的其他法院也可以,更需要为法律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和锻炼机会。

事实上,全国高校众多,能够进入100个人才教育培养基础的高校多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得到照顾的部分地方院校,对于为数众多而无法进入100个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地方高校,无疑失去了国家层面的政策与财政支持。但实践教育基础又是必要的,所以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鼓励各地各高校结合实际,建设相应的法学实践教学基地,但这需要地方教育部门与地方政法委相互协调才能使地方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按国家层面的政策模式共建实践教育基地,获得必要的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

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较早的是江苏省。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在2012年11月4日与中国人民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六所高校在南京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启动“合作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江苏高院制订下发了具体实施方案,并向13家“示范性法学实践教学基地”授牌,还确定了高校教师和法官双向交流的名单。[5]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对于提高法律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极其重要,相信也是法学院校之间的一次洗牌,被列入计划的高校无疑获得了一张通向与司法机关固定合作的强大通行证与财政支持,而师资与学生质量相对较差的地方高校更不应自行排除在培养计划之外,各地政府应按国家层面的模式应加强对这些地方院校的支持,否则国家资源将集中于少数的部属高校,将无法促进落后地区的法制建设。通过各个层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所建立的实习基础、双向交流机制,高校教师、学生、司法机关和其他实务部门都将获得共同进步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找准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结合点.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85/201104/116454.html.

[2]袁定波,郭文清.最高法详解双向交流指导意见出台缘由.法制日报,2012-8-14,(第005版).

[3]郭少峰.三名高校法学专家挂职最高法不脱离原教学岗.新京报,2012-12-30.

[4]袁定波,郭文清.最高法详解双向交流指导意见出台缘由.法制日报,2012-8-14,(第005版).

[5]娄银生.江苏高院启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人民法院报,2012-11-4,(第1版).

实务部门合作 篇2

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 是教育部、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于今年7月联合启动实施的。主要任务是, 2013年至2017年, 选聘1000名左右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实务部门专家到高校法学院系兼职或挂职任教, 承担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任务;选聘1000名左右高校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兼职或挂职, 参与法律实务工作。

姜伟强调, 实施“双千计划”是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内容, 是推动法学理论与法律实务深度对接、促进法学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政法机关和高校双方要发挥优势、互惠共赢, 创新工作方法, 完善工作机制, 积极推动双方合作向纵深发展, 确保计划的各项部署和措施落到实处。

实务部门合作 篇3

1基于校企合作的《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改革

1.1课程改革思路。 《运输管理实务》 是学院面向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核心与专业必修课,学院与合作企业昆山柯尔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此课程,按照“校企合作、教学做合一、产学研相结合、理实一体”的改革理念来设计课程教学体系。以就业为导向,依据市场对运输岗位群相应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该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工作项目与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2]。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增加实习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能最终解决物流教学及物流企业发展问题,以实现双赢。

1.2课程内容改革。该课程按照“市场—产业—专业—课程”逻辑进行课程内容设置,以货物运输的工作过程为主线,分解教学项目和工作任务,以项目驱动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从而实现技能培养的有效性。例如:作为运输企业,首先要了解运输市场,为货物制定运输价格;当货主决定托运,要为货主选择运输方式,通过讲述五种运输方式的功能以及特点,结合货物本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从起点到终点有多条线路可供选择,选择最短的运输线路,计算运输费用;签订运输合同,组织运输,与保险公司办理运输保险业务避免出现运输风险。到此,完成整个货物的运输,整个工作过程是以货物运输为主线展开的,实现了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将课程分为五大模块14个项目进行工作任务式的训练,如表1所示。

1.3教学方法改革。在进行《运输管理实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习情景和具体的项目任务,灵活选择适用的教学方法,主要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3.1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将抽象的理论讲授生动化、形象化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增强了教学效果。比如学生对于完成企业运输市场现状调研这一任务,调研成果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上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分析学生在运输市场调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将运输市场涉及到的基础理论知识展示给学生,加强学生的理解。

1.3.2角色模拟法[3]。角色模拟法就是根据学生今后可能担任的职务,编制一套与该职务实际相似的任务,将学生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学生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测评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例如在水路运输合同签订过程中,教师首先根据题目设计情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设定不同的角色,比如托运人、承运人、 货运代理,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托运单的填写、合同洽谈直到最终签订合同的全过程。学生明确自己在模拟企业中承担的角色,通过亲身实践整个运输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来验证所学理论,积极探究没有学习的知识,培养学生所需的各种职业能力。

1.3.3案例教学法。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这个过程中学生很少参与,听没听懂、听懂多少,要到期末考试时才知道,而且学到的知识很难与实际结合。在案例教学法中,对于教师提供的案例,学生先要进行消化,通过查阅书中理论知识, 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这一过程学生是主动进行的。经过缜密思考,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给出答案的过程由教师给以引导,也使得教师加深思考,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比如各种运输费用计算这一任务,选择合适的案例, 让学生通过对问题深入剖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手段。

1.3.4团队项目教学法[4]。 整个课程分解为若干项目,在讲完每一个项目后,根据项目涉及的多个任务,教师设计综合实训项目,以团队小组的方式完成,小组完成布置的任务后,由小组代表将成果做成PPT向全班展示,各小组之间就最终成果进行交流,此教学法即可以检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又能增进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和竞争意识。

1.3.5现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就是将课程教学内容由教室搬到实际工作场所的一种教学法,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进行知识的学习,在完成相应的学习或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可以达到使学生提前接触企业,了解岗位工作的目的。首先由企业兼职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组织,向学生演示整个项目执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重点介绍项目的任务是什么,工作完成后需要达到什么效果,然后边操作、边解释,使学生对实际工作岗位流程有所了解。然后学生对有疑惑的地方提出问题,教师答疑。最后根据教师的讲解过程,由学生进行现场操作,教师在一旁观察,评价学生执行的成果。

1.4评价方式改革。课程评价是以科学的方法,通过一定的途径对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活动及其结果作出价值评判的过程, 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反馈作用。在课程评价过程中,首先坚持高职教育的评价理念,树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在课程评价过程中,重视过程性评价,做到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形成让学生、教师、学校、企业等多方真正参与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5]。具体标准如表2、表3、表4、表5所示。

2校企合作方式

该课程通过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平台,调整教学方向以及教学内容,使理论教学更合理、 更系统、更适用,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使学校转变成自己的人才“供应商”,以确保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符合企业岗位人才需求;学生则可以通过该企业平台,增加实习机会与工作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为物流教学与物流企业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最终实现双赢。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专业课程教学与校企合作方式如下:

2.1对企业物流运输部门调研。以昆山柯尔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调研企业,了解从事相关岗位必须具备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了解相关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及技能要求。调研通过调查表及召开座谈会形式完成数据采集,在调研基础上,理清物流运输工作岗位、具体工作任务及技能项目。

2.2深度开发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强物流实训室建设,从人才培养到具体课程安排,全方位的开展校企合作。

借助校外实训基地的资源条件,由专任教师在合作企业任职,进一步提高专任授课教师的企业工作经历。同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教学条件建设与管理,安排一名以上兼职实践指导教师,每年组织兼职实践指导教师培训一次。

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安排学生进企业物流运输部门进行实习,由实战经验丰富的名导、 名师进行辅导,使学生了解行业人才标准,全面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与职业素养[6]。

2.3加强双师教学团队建设:

(1) 在明确了课程教学模式的前提下,由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实训指导的兼职教师集体备课,集体研究并制定 《运输管理实务》 课程的教案,并组织公开课,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2) 组织校内专任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每学期不少于一次,每次至少一周以上,增加专任教师的企业工作经历, 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学。

(3) 组织兼职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共同探讨教学模式,并学习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每学期不少于一次。每学年邀请行业专家为专业学生开设专业讲座二次以上。

(4)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扩大兼职教师比例,构建专兼对接的教学团队[7]。

3总结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符合物流管理应用性的特点,也符合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是我国物流管理教育成功的有效模式。通过对 《运输管理实务》 课程开发尝试,学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本课程组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首先强调的是改变传统的以专任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中心、以掌握理论知识为目的的教育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极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课程在内容选取及安排上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企业需求与学校教育的近距离对接。 与此同时,教师在备课、教学设计等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使其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高[8]。

摘要:高职教学改革正向纵深方向发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日益深化。文章以校企合作为职业教育理念,按照合作企业所需物流运输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实务部门合作 篇4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属于B类课, 即理论+ 实践, 其中实践课时占到总课时的53.13%, 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设计并实施国际物流方案的能力, 具体包括根据贸易合同进行物流的成本核算, 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设计货物的运输包装, 装箱, 安排货物入库仓储, 安排货物报检、报关, 托运、交单结算等内容。目前主要采用项目化教学、课证融合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 课程最后的成绩考核为理论+ 技能考的形式, 由课堂成绩、实训实验成绩、期中测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四部分组成。但由于传统的课程体系不合理, 软硬件不足, 课程与企业岗位对接扔存在很大问题。

总得来说, 原有的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在设计与教学实施中存在以下几个不足:

1.课程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虽然已经将以前的章节式授课改为项目化教学, 但项目化程度严重不足, 只能做到表面的项目化, 并不能和企业的工作过程相对应, 在学生的实践学习上有所忽视。

2.课内实训缺乏场地和软件条件。货代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需要大量的实践来巩固课本知识, 但目前学校虽然有现代物流实训基地, 但基本上都是为传统的物流环节如运输、配送、仓储而建, 没有针对货代这块的;相应的软件也没有, 学校在建立实验室时确实买了一些软件, 但大部分是附赠的, 功能比较少, 有些甚至不能用, 目前本门课程实训使用的是中诺思的货代管理信息系统, 这个系统基本上属于半成品, 很多模块都没有, 只能用来做演示, 学生无法自己操作, 这就使得实训课无法顺利进行。

3.缺乏校外实训基地。本门课程在课时设置时有14 课时的课内试验, 还有20 课时的校外实训, 但目前没有相应的实训基地, 专业目前合作的都是传统的物流企业或零售物流企业, 无法进行货代实训。

可见, 国际货代实务的原有教学模式和教学条件很难满足现代货代业对人才的技能和素质要求, 今年, 专业与新一批物流货代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并“ 建立订单班”, 采用2+1 的教学模式, 即两年校内学习, 一年企业学习, 共同探讨课程体系改革问题,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作为新一批重点课程进行改革试点, 在原有的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融入岗位技能要求和操作准则, 以期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二、课程改革的任务与内容

1.教学内容选取

国际货运代理工作内容大致相同, 但由于不同地区的国际物流环境不同, 国际货代的货运方式也不同;同时, 不同地区的货物种类不一样, 货物进出口的货代服务需求也有所差别, 因此, 课程在内容选取时应充分考虑地域的差异性和实效性, 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选取, 教学内容与国际货运代理岗位职业标准、国际货代从业人员资格考证内容紧密结合, 具体内容设计及课时分配如下: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1) 项目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 以国际货代的具体业务为主线, 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和仿真教学软件, 经过导学及知识准备,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交替进行各种真实业务背景下的货代业务操作与训练, 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置于仿真或全真的项目任务中展开, 项目完成后学生能够牢固掌握相应的国际货代业务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

(2) 课证融合法

本课程深入实施“课证融合”的教育教学改革, 从教材、大纲、授课计划到授课内容、考核方式, 全面融入“双证”教育理念, 以教促考, 以考促教, 使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能较顺利地考取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 实现“双证”毕业, 以保证学生顺利就业和优质就业。

(3) 工学交替法

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 一方面运用基于工作流程的国际货代仿真教学软件, 通过电脑模拟操作训练, 以案例和仿真任务为实习实训项目, 使学生在校内即可模拟企业工作环境完成货代业务操作,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有效实现专业知识向动手能力的转化;另一方面, 通过安排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的相关岗位进行专业实习及顶岗实习, 实施工学交替, 进行国际货运代理实战训练, 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与应用相结合、思考与操作相结合。

(4) 案例教学法

本课程实施的案例教学分为两类,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一是讲解型案例。即将案例教学融入传统的讲授教学法之中。这类案例通常是针对课程知识体系中的重难点问题设计, 又称“知识点案例”;二是讨论型案例。即将典型案例作为学生讨论的主题, 学生通过对案例的研讨和剖析, 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 教师加以点评。通过案例教学, 引导学生分析和研究国际货代实际案例, 使其能够接触和感受实际工作中将会遇到的真实境况, 有效缩短行业实际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距离, 克服课程教学与实践脱节的弊病,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述能力。

(5) 情景教学法

充分使用虚拟企业、虚拟实验等现代技术手段, 将教学内容以动漫方式展示, 让学生扮演国际货代业务中的不同角色, 模拟开展一些货代工作, 体验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 增加教学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使之能够尽快熟悉国际货运代理工作的全过程, 了解并适应未来所从事的国际货代工作。

3.考试评价方式改革

在理论+ 技能考的基础上, 若学生能取得货代从业资格证, 则可以免考。具体考核方法如下:

4.实验、实践教学改革

课内实验主要侧重单个知识点的熟悉应用, 课外实践则是操作实际的案例, 首先对案例进行作业流程规划, 并缮制所需单证, 其次则是在软件中分角色进行业务模拟。

三、课程特色与创新

1.基于校企合作开发工作任务

课程坚持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指导, 科学进行教学内容改革, 通过校企合作开发工作情境, 使得课程的教学实训能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下进行, 课程内容选取根据行业及地区发展及时更新调整。

2.培养目标体现职业能力目标和职业素养目标

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 严格按照国际货运代理工作任务为主线设计教学环节, 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企业案例中做到“做中学, 学中做”, 重点培养学生熟练操作货代业务的能力, 参与运输合同谈判的能力, 使用专业英语进行沟通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能够承受高节奏的工作状态并对突发事情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

3.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组织

课程建设中除了校企合作开发设计工作情境, 还将大量开发企业真实案例资料、数据, 让学生的学习与企业实际不再脱节, 建立整套的多媒体课件, 收集整理相关的图像、视频、单证案例等资料, 利用多媒体教室、校内模拟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等教学场所和相关教学软件, 通过业务流程模拟和任务完成等教学组织形式, 加深课程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4.建立校企共同考核的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的考核中包含平时、实验实训和期末三个模块, 在实行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同时, 考核方式也将通过学校与企业考核相结合, 理论的部分在校内进行, 主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这一部分体现在期末课程综合考试中, 占50%;而平时成绩则由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决定, 课堂以开放性的案例分析、业务操作等实践性强的课题呈现, 考察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这一部分占20%;而其余30%则由企业给出, 考察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的成效、态度、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职业目标。

摘要:《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为学生在货代企业从事相关工作鉴定了基础, 本文在充分调研货代业务岗位理论及技能需求的基础上, 参考国际货运代理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 确定《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的课程培养目标, 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分析了本门课程的现状及问题, 并进行了教学组织与改革分析。

关键词: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校企合作,课证融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浩军.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改革与实践[J].物流科技, 2013 (8) .

[2]胡文君, 周溪召.基于货代岗位工作的国际货代实务课程教学改革[J].物流科技, 2015 ( (9) .

[3]陈晔.浅谈国际货代实务课程的改革-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J].教研, 2011.04 (上旬刊) .

上一篇:沥青混合料搅拌站下一篇:美术鉴赏课的导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