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思潮

2024-12-02

实用主义思潮(共12篇)

实用主义思潮 篇1

摘要:由晚清到“五四”, 浪漫主义在现代中国一步步发展壮大, 它的萌生和发展为文学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五四”时期, 浪漫主义以其实绩为文学革命作出了贡献, 典型的反映了“五四”的时代特征, 即自恋型浪漫主义和感伤型浪漫主义所代表的两种时代情绪。文学革命之后, 浪漫主义在中国却很快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与中国20世纪救亡主题的一枝独秀有着必然的联系。短暂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却有其独到的价值, 即浪漫主义在现代中国所承载的启蒙任务和为我们带来的文学审美多样化的可能。

关键词:五四,浪漫主义,文学革命

浪漫主义是产生于启蒙运动之后, 人文主义的价值观被重新确立以后的事。它产生于启蒙主义却又超越启蒙主义的。它扬弃了启蒙主义过多的理性精神而追求“自主”、“自由”, 而认为世界是一个可以任主观情思驰骋的无限广阔的空间, 没有了有限时空对人的束缚, 有的只是主观情愫引导的人的全身心的解放。说浪漫主义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是完全符合我们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理解的。产生于2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拥有着一个与西方启蒙运动时相似的文化背景。在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过程中, “人”的发现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浪漫主义者们首先看到的是人的个性张扬、情思丰富, 个人的自由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肯定。

一、狂飙由晚清起, 启蒙由浪漫起

浪漫主义思潮在中国的第一个高潮是在“五四”, 但是我们从一个线性的脉络观察“五四”时期浪漫主义的源头就可以看到这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和理论倡导与晚清有着莫大的联系和渊源关系。浪漫主义标榜民主、自由、平等, 它肯定人的欲望推崇人的力量, 这些在晚清时期就已经得到阐释。浪漫主义是以其呼唤个性自由、情感和思想解放的这些启蒙特质在中国得到了极大地倡导。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实际上在晚清便已萌芽, 晚清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维新变法失败, 梁启超等改良派政治上的失意使得他们把目光转向文化领域, 他们开始在思想领域进行启蒙, 相继提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国民性的努力。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加入到队伍当中。文艺思潮包括浪漫主义的纷繁涌入使得在欧洲几个世纪的变革在中国显得是那么迅速。但现代中国此时的主题依然是启蒙, 所以浪漫主义在中国也必然要受到影响而带上了启蒙的气质。此时的浪漫主义是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与中国传统的主情创作相契合, 再加上同时代的有识之士对于“人”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这样浪漫主义就因这三者而共鸣相生了。浪漫主义提倡人性, 追求个性解放, 它在中国的产生预示着一个大的变革即将诞生。

这一阶段我们不可以忽略的一个人是鲁迅。在他早期的《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还有《破恶声论》等文言论文中鲁迅都关注到了作为人的个体的重要性。鲁迅在《文化偏至论》里大声疾呼“张大个人之人格, 又人生之第一义也。”在这里鲁迅强调要关注人的精神生活, 拓展人的内心世界, 他认为人的生活意义、人格尊严是最重要的。他号召我们追求人的精神层面的价值, 追求人的诗意生存, 这些价值观初步表现了鲁迅身上的浪漫主义文学特质。在《摩罗诗力说》中鲁迅的文艺思想表现的更为透彻。“这篇文章可以看做一篇浪漫主义宣言。鲁迅在这里宣布了他的新的选择, 要做一个作家, 做一个‘精神界之战士’, 希望参加那些叛逆诗人的光辉行列。”1鲁迅在这里第一次向中国民众介绍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 具有首创的价值。在文章中, 鲁迅介绍并推崇了拜伦、雪莱、普希金、莱蒙托夫、裴多菲等几位诗人, 他们“无不刚健不挠, 抱诚守真;不取媚于群, 以随顺旧俗;发为雄声, 以起其国人之新生, 而大其国于天下。”2欧洲的浪漫主义者能如此, 中国将要产生的浪漫主义者也当如此, 呼唤“摩罗诗人”, 便是呼唤“摩罗式”的国民,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鲁迅以“摩罗诗派”为导向, 进行了思想启蒙、破旧立新的努力。

如果说鲁迅是浪漫主义在现代中国萌芽的理论倡导者, 那么有着“情僧”雅号之称的苏曼殊则是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代表。苏曼殊是最早把拜伦、雪莱等作家的作品引入中国的人, 在鲁迅当时的理论创作还没有引起一种潮流的时候, 苏曼殊的翻译就已经很风行了。“五四浪漫派作家对拜伦的认识和接受, 不是从鲁迅那里, 而是从苏曼殊的翻译开始的”。3不止翻译, 他的创作也有其独特性, 他仿佛是“五四”的一个先知先觉者, 充斥着他作品中的孤苦飘零、感伤怀旧情调正契合了“五四”时期浪漫青年梦醒了无处可走的苦闷心境。正如李欧梵所说:“透过风格和技巧, 不但将‘传统古老的中国传统, 以西方清新而振奋的浪漫主义, 幻化成一个全新的组合’, 同时包含着这一过渡时期的一种普遍的情绪, 也就是倦怠、骚乱和迷惑。”4以其小说《断鸿零雁记》为例, 小说以第一人称诉说了三郎的悲惨遭遇和爱情纠葛, 用诗性语言表达了礼教与个性的冲突。作者还有意把抒情和叙述相交融, 更加突出了小说主人公浓郁的悲剧体验。第一人称主观抒情的运用, 独白式语言的选择, 多种体例的交错运用都是现代浪漫主义小说的表现手法, 在“五四”更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这一时期, 无论是鲁迅对浪漫主义的倡导, 还是苏曼殊等人的创作实绩, 都为“五四”浪漫主义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启蒙特质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浪漫主义倡导的个性解放、自由平等都为20世纪的中国带来了新鲜的空气, 也为接下来的更大的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没有晚清, 何来‘五四’”, 观察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 对于“五四”时期浪漫派的主张和其产生不同气质的缘由都有着追本溯源的作用。

二、感伤与“自恋”:两种浪漫主义创作潮流

“五四”时期, 一方面知识分子逢乱世, 面对着民族的危难和传统的败落, 每个人的心里都很容易产生激愤的情绪, 而这正是浪漫主义得以生存的温床。另一方面, “五四”的思想大解放一方面造就了部分知识分子的奋斗激情, 他们斗志昂扬, 对自己对祖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甚至于到了“自恋”的状态。这种倾向的典型代表便是郭沫若。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弱小的中国往往承载不了知识青年们的梦想。弱小的祖国, 现实的环境, 封建礼教、传统的压迫使得被启蒙的知识青年们到了梦醒后无路可走的境地, 这着实可悲可叹, 这一倾向又构成了感伤型浪漫主义, 而相应的代表则是郁达夫。

郁达夫, 无疑是感伤型的代表, 他笔下对的人物基本上都是有着严重忧郁症的“零余者”, 这些人具有自由、个性和人道主义意识, 他们的思想是解放了的, 但当他们面对现实却又是那样的格格不入。他们没有其他路可走, 只能成为社会的漂泊者, 即“多余人”。郁达夫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着一种一以贯之的感伤气质——孤独、内省、敏感、自卑、愤世嫉俗。这种感伤气质一方面显示了浪漫主义在现代中国的流行, 一方面也以其感伤元素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相比之下, 郭沫若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过度自信的世界, 他的创作真正地体现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他的诗有两样新东西, 都是我们传统里没有的:泛神论, 与20世纪的动的和反动的精神。”5郭沫若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 “‘泛神便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 ‘我即是神, 一切自然都是我的表现’”6他以其世界性的眼光推崇“绝端的自主”, “绝端的自由”, 向往自然和神奇之物带来的惊叹。抛却一切形式, 摒弃一切束缚, 对于希望和未来郭沫若把他的自信全都倾泻了出来。“他在这本诗集 (《女神》) 里唱出一个生命奋进的宇宙观, 热情奔放的人生观, 而归结到一个乌托邦主义的信念:旧的污浊的世界就要毁灭, 在这段毁灭的灰烬上, 一个新的光辉而温暖的世界就要涌现。”7新的世界对于郭沫若的吸引和他的奋发激情让他几近于“自恋”的状态。浪漫主义的狂飙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

三、救亡压倒启蒙:浪漫主义末路来临

“五四”时期纷繁涌入的文艺思潮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大多添加了启蒙特质, 由于各种思潮之间的交叉糅合和与西方同名思潮的差异性使得中国这些思潮的定义和区分都有很大难度。所以有学者指出现代中国并没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说法, 这些都不过是启蒙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表现而已8, 王富仁也有类似观点, 他认为应该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9来综合概括“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转型时期的中国, 启蒙才是社会的主题, 鲁迅之所以推崇浪漫主义只不过是因为浪漫主义的思想大解放和其对人性对人生的看法有益于中国的思想启蒙。与其说鲁迅是在呼唤“摩罗诗人”, 还不如说他是在呼唤中国的思想解放了的国民。同样, “五四”时期浪漫派的两大主角, 郭沫若和郁达夫, 也都能从他们的浪漫书写中找到启蒙的论据。这也可以从我们多年的研究现状中管窥一二, 几十年来文学史家观察现代中国的浪漫主义并不是作为浪漫主义的这个事实本身, “而是浪漫主义者们使用何种独特的方式去表现和折射现实 (包括物质的现实性与精神的现实性) 。”10我们从另一个事实也可以证明这个论点, 那就是当“五四”退朝后, 救亡压倒启蒙, 伴随启蒙的退潮, 救亡运动取代了思想启蒙而成为社会主潮, 浪漫主义便失去了最后一个阵地, 浪漫主义作家们也大多开始了向左转。

浪漫主义在现代中国风雨兼程, 从鲁迅呼唤“摩罗诗人”, 苏曼殊进行了初步的浪漫创作起, 浪漫主义在中国一步步风行, 到“五四”时期达到了顶峰, 但是现代中国最迫切的任务终究是救亡而非启蒙, 这对于浪漫主义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尽管如此, 我们不能忽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地位以及它对文学革命的特殊贡献。浪漫主义及时反映了转型时期国民的思想情感;其探索历程也为文学审美上的多种可能性谱写了很有分量的一笔。当救亡与启蒙都不再成为时代主流的时候, 当我们在新时期探索人的价值, 人的个性的时候, 当我们回望那段浪漫岁月的时候, 我们会记住现代文学工作者们为新文学的发展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生根发芽所做的一切。

参考文献

[1]李欧梵著, 尹慧珉译.《铁屋中的呐喊》,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李欧梵著.《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新星出版社2005年。

[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修订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

[4]杨联芬著.《中国现代小说导论》,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年.

[5]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 (第一卷) 》,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6]朱寿桐著.《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7]朱寿桐著.《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史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

[8]夏志清著.《中国现代小说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实用主义思潮 篇2

科学主义思潮小论文一

浅析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

摘要:一流大学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包括政府及学校制定的各项政策与办法。政策与办法的合理制定与实施,能够促进大学的良好发展,继而使得大学促进社会的进步。本文以“985”高校人文社会科研奖励办法作为研究对象,对人文社会科研奖励体系及办法进行研究,找出其中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奖励体系与办法进行补充与完善。

关键词:“985”高校 人文社会科研奖励办法

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在其《沉思录》中庄严宣告了科学研究与人类理性的伟大与光辉。毫无疑问,科学与理性不仅推动并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也将照耀和指引人们继续阔步前行。最近,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报告发现,在近30年的时间里,MIT通过科研所创造的收益相当于世界第十一大经济体的收入,这无疑彰显了科学研究巨大的造富能力。虽然,较之于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文与社会科学不能直接创造经济财富,但它启蒙大众思想,狂掀社会思潮,再造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

同样,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国家政策的引导

1986年11月颁行的《国家教委科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试行)》,而后由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在1992年下达了《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文件,从而保障了我国人文社会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此后,国家教委在1996年、2002年、2006年2011年分别颁行了旨在发展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相关文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分别在1993年、1997年、2001年、2007年颁布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有效的规整了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与发展。另外,教育部在2003年、2008年分别颁行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办法》,极大的提高了研究项目的质量和推广率。

参照相关统计数据,201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标课题有135项,20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共2136项;[1] 2012国家社科基金共受理申报课题25243项,比2011年增加4061项,增幅为19.2%,共有3291项课题获得立项资助,其中重点项目160项,一般项目1806项,青年项目1325项。今年立项总数比去年增加408项,平均立项率为13%,比去年降低了0.6个百分点。重点项目每项资助25万元,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的资助强度均为15万元。在所有立项课题中,高校系统共立2861项,占总数的87%。[2]

尽管如此,但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人文科学研究还处于落后地位,研究领域单

一、科研实力薄弱、发现与创新不足,这就需要加快人文科学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在2000年第一期的《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了由众多专家、学者参与的一篇笔谈,题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科学》,其中包括夏勇、袁行霈、林非、谢冕、茅于轼、孙立平等人。他们分别从自己的学科领域分析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各学科在新世纪需要开拓的新领域、新课题;值得研究、借鉴和采用的新方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学术研究应遵守的学术规范。这些都切合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实际问题,意义非凡,任重而道远。

据此,国家教育部在2002年5月21日颁行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3]其目的在于表彰先进,鼓励创新,进而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教育部在2009年3月12日又重新颁布了《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4]在发展方向、指导思想、奖项设置及评选等内容上作了修改与补充,使得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奖励方式与方法更加科学化。

另外,为贯彻中央精神,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大举措,教育部、财政部自2003年开始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调动了高等学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进一步繁荣发展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在2004年1月5日年中共中央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5]《意见》中共提出六点,分别就任务、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建设工程、体制改革、科学队伍建设到等方面作了说明,随后在5月29日胡同志发表题为《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重大紧迫的战略任务》的讲话,[6]他强调要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其后各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 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于2011年11月7日制定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 年)》。[7]这些充分显示出国家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日益重视。

三、结论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成绩的背后也存在着问题。我国以公共财政为基础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资源分配不均、资源利用率不高、项目与课题至上等问题,这与国家人文社会科研奖励政策的出发点相违背。高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案与奖励措施,没有让相应的科研奖励资源发挥最大效用。所以,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奖励方式、方法乃人文社会科学发展领域的当务之急。

科学主义思潮小论文二

浅议社会科学方法论演进

摘 要:与“科学方法论”相对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学说是一种现代的产物,从纯理论上说,它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最终确立主要得益于莱布尼茨、休谟、康德和韦伯等哲学家以及实证主义和新康德主义两大哲学思潮,莱布尼茨和休谟对不同真理和知识所作的区分,休谟和康德对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自然领域和自由领域所作的著名的勘定,是为社会科学方法论之源起,康德之后,实证主义和新康德主义哲学家从不同的哲学观念和研究进路进一步推进了方法论的研究,奠定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此后,德国哲学家韦伯在前贤的基础上对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使得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得以最终确立。

关键词:社会科学方法论;康德;新康德主义;韦伯

自从苏格拉底提出探求真理的“辩证法”方法以来,方法论就一直是哲学认识论的重大问题,不过,近代以前的哲学家大都是方法论上的统一论者,他们认为人类无论研究自然、研究人、还是研究社会,其研究方法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都是方法论上的一元论者,他们无法想象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会有在原则上根本不同的研究方法。近代以后,一元论受到挑战,这种挑战源自两个背景,一个是科学方面的,另一个则源自哲学。从科学方面说,近代自然科学的崛起和胜利,使得科学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同时也出现了对这种科学方法的反弹,特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也日益凸现;从哲学方面看,近代认识论的特有论说,特别是其有关事实与价值的观点从哲学层面催生了社会科学方法论学说的产生。当然,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本文撇开了科学方面,仅从哲学方面作一些粗略的探讨。从哲学方面说,始于莱布尼茨、休谟等人的知识分类说以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相区别的观点是为社会科学方法论之源起。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源起

哲学家们很早就对各门科学知识进行过分类,比如,亚里士多德就把各门科学分为理论的、实践的和制造的三大类,但它并未促成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诞生,这主要是因为,(1)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知识分类说大都是基于研究对象的;(2)这种分类并未触及价值判断的特殊性问题;(3)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哲学家都是方法论上的一元论者,即都认为各门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宏观上和根本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而自莱布尼茨以来,近代哲学家提出了一种不同于古代的独特的知识分类说,正是这种知识分类说以及相关的价值判断问题成为了社会科学方法论得以成立的前提。

与古代的知识分类说不同,近代的知识分类说不是基于研究对象的不同,而是基于一种判断、一种知识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不同,莱布尼茨率先提出了这种知识论,他说:“有两种真理:推理的真理和事实的真理。推理的真理是必然的,它们的反面是不可能的,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它们的反面是可能的。”①莱布尼茨的“两种真理论”意味着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真理,一种是推理的、必然的知识,这种知识只需要依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即可证明为真,而且必然为真,另一种是事实的、偶然的知识,这种知识则需要借助外在的经验观察才能确定真假,而且这种真只具有或然性。

休谟则提出了与莱布尼茨几乎完全一致的知识分类理论,休谟说,科学知识或者是关于观念关系的知识,如数学和逻辑等形式科学。但与莱布尼茨不同的是,休谟知识分类说的本义是要明确科学知识的定义和范围,以表明什么是科学,什么是非科学,从而把一切非科学的东西从科学领域中清除出去。为此,他更进一步提出了将“是”与“应当”、“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作出严格区分的观点,即人们不可能从“是”推出“应当”来,“是”的判断(事实判断)与“应当”的判断(价值判断)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判断,因此,必须严格区分作为科学研究的事实领域与作为道德研究的价值领域(相当于现在的社会科学)。这样,休谟不仅进一步确定了基于判断之真理性的知识分类说,而且凸现了现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一个核心问题——价值问题。

莱布尼茨和休谟的上述观点在康德哲学中得到进一步的明确和深化,康德将知识分为先天分析知识、后天综合知识以及康德所独创的先天综合知识三大类,前两种知识分别对应于莱布尼茨和休谟的观念关系的必然知识和事实关系的或然知识,由于康德认识论的原意是如何证成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因此在这三种知识中,康德本人更重视第三种知识即先天综合知识,整部《纯粹理性批判》可以说都是对先天综合知识的论证,然而出乎康德意料的是,他的认识论中的前两种知识,先天分析知识和后天综合知识却得到了后世哲学家更多的认同和研究。

另一方面,康德的认识论有一个与休谟相同的目的,即为科学定性和划界,他是通过对人类理性认识能力的分析来进行论证的,康德一方面论证了科学(康德把它叫做“理论理性”)的价值和意义,在经验的范围内,科学真理(理论理性)具有普遍必然性,但若超出了经验的范围则科学(理论理性)必然陷入二律背反,成为一种先验幻象,这说明科学(理论理性)及科学真理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在科学的范围之外还有一片广阔的领域,这就是价值世界(康德把它叫做“实践理性”),康德与休谟一样,敏锐地触及到了科学的有限性和价值问题,但与休谟排拒价值世界不同,康德认为正是因为科学(理论理性)的有限性使得价值(实践理性)成为必要和可能,此所谓“扬弃知识,以便为信仰留下位置。”②在康德哲学中,在科学(理论理性)的范围之外是广阔的价值(实践理性)的领域,而且与科学(理论理性)的经验性、必然性相对应,人类的价值(实践理性)领域则是超验的、自由的王国,其重要性甚至在科学(理论理性)之上。

因之,康德不只是区分了科学和价值,而且从哲学上对这两大领域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此举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极为重大,因为,在康德之前,人们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区别虽然早有认识,但这种区别 “并没有从基础上以哲学的方式建立起来。人们一般认为,一切知识都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由于自然科学的成就,特别是逻辑、数学和物理学知识的确定性,这些科学的规范、原则和哲学基础似乎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一切科学知识的准则。就认识论而言,康德并没有超出这样一种观念。但是,康德的伟大之处在于为人的行为的可能性留出了一块自由的畛域。哲学所要证明的,不仅包括人们达到对于自然的普遍必然的认识的可能性,而且还包括人们意志自由的可能性,也就是独立于自然法则的自由法则的可能性。康德的这一观点虽然尚未涉及文化科学的各种具体学科,也未涉及文化科学一般方法论问题,但是为一切主张文化科学区别于自然科学的思想提供了最基本的哲学根据,这就是人的行为的自由本性,人的行为以及由这种行为构成的社会的历史性。”③

综上所述,莱布尼茨以来的认识论有两个重要的观点,1,基于知识的形式特征(与经验有关还是无关)和真理性(必然真理还是或然真理)的近代特有的知识分类说,这种知识分类说将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经验无关的、具有必然性的逻辑——数学知识,另一类是与经验有关的、只有或然性的经验知识;2,与这种知识分类说密切相关的“价值论”,休谟和康德都区分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在科学领域之外划出了一片价值的领域,“价值论”特别强调了与逻辑和事实判断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不同,价值判断是主体的和主观的领域。近代认识论的第一个观点将包含了价值判断的社会科学排除在自然科学之外,不管作出这种分类的哲学家的主观意图如何,它在客观上确认了存在着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社会研究,导致了社会科学的独立存在。第二个观点以“价值”统摄社会科学,这不仅点出了社会科学的根本特征,而且对“价值判断”的分析讨论日后也成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命题,因此近代认识论的这两个观点事实上构筑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前提。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奠基

康德等人区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观点是社会科学方法论得以建立的起点,也是一个获得今日学术界广泛认同的观点,但进一步而言,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事实与价值之分?特别是应该如何看待包含价值判断的社会科学?则又是一个引发了广泛争议的问题,由是而形成了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潮,因而康德之后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思想是沿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路径发展的,一种是主张社会科学科学化的实证主义,另一种是主张社会科学特殊性的历史主义,两种思潮都建基于休谟和康德的理论之上。

广义的实证主义包括圣西门、孔德、密尔、斯宾塞、马赫及逻辑实证主义等一系列人物和思潮,作为一种具有强烈科学主义倾向的哲学思潮,实证主义继承了休谟和康德哲学中有关只有逻辑和经验研究(自然科学)才是科学,价值判断并非科学的著名观点,从这一基本理念出发,实证主义认为,价值判断和社会科学或者根本就不是科学,或者必须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整合和分析。而自然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除了研究对象上的原因以外,研究方法上的优越性是一个关键因素,这种优越性使得自然科学的原则、规范和方法应该而且事实上是一切知识的准则,因此,社会科学要成为科学,只有使用统一的自然科学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实证主义与古代哲学家一样是方法论上的统一论者,认为只要是真正正确的、科学的方法就既可以认识自然,也可以认识人和社会。实证主义并未承认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社会科学研究有何特殊性,但实证主义仍对社会科学方法论有以下几项贡献:

1、实证主义专门探讨了科学研究(包括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2、实证主义强烈主张社会科学应与自然科学一样具有经验性和科学性;

3、具备了科学性的社会科学同时也应该是客观的、价值中立的。

对社会科学方法论作出了更大贡献的是新康德主义,这主要建基于这样的事实,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自然事实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之间存在着重大的、甚至是本质上的差异。相对于无目的、无意识的自然事实而言,社会事实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意向性,因为社会事实都是人类行为的结果,而人类行为的主观性、能动性、选择性和价值性都是客观的自然事实所不具备的。而且由于这种区别,自然科学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如实验法等实际上也无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加以运用。所以,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除了运用与自然科学相同的一些方法以外,也应该存在不同于自然研究的、社会研究的特定方法,也即有一种所谓“社会科学的逻辑”,新康德主义正是从这里出发,肇始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

首先是狄尔泰,狄尔泰一生的伟大抱负是完成所谓“历史理性批判”,他对历史和历史科学的独到见解开启了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真正建构。他先从存在论的角度区分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在狄尔泰看来,以历史事物和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与以自然事物和现象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有着原则区别,自然科学以外在的物理世界为研究对象,而人文科学则以人的内在生命、人的精神世界为研究对象,自然的物理世界本身没有意义,或者其意义需要人去赋予,而人类生活则是有意义的,由于这种区别,因此,从研究方法上说,“在自然科学中,任何对规律性的认识只有通过可计量的东西才有可能,……在精神科学中,每一抽象原理归根到底都是通过与精神生活的联系获得自己的论证,而这种联系是在体验和理解中获得的。”④这就是说自然科学通过感觉、思维等外在的认识方式来进行,它是用因果关系描述和解释的科学,而人文科学则应通过人的精神活动内在地去领会,它是用将心比心式的心灵交互来体验的理解的科学。“社会事实是被人们从内部理解的。我们可以根据对我们自己状态的观察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它们在我们之中再现。我们理解它们,就可以通过爱和憎,通过我们激情的变换,而使历史世界再现。”⑤

与狄尔泰从存在论角度研究人文科学的特殊性不同,新康德主义西南学派的代表人物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则主要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探讨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社会科学)的区别。文德尔班认为,由于自然“规律”是始终存在、反复出现、不断起作用的东西,因而自然科学使用普遍化的方法,目的在于寻找自然界的“规律”、“齐一性”、“共相”、“不变的形式”,它是“制定规律”的科学。而历史“事件”则只有一次性、个别性和独特性,因而社会历史科学则使用个别化的方法,目的在于把某一过去的事件栩栩如生地再现于当前的观念之中,它是“描述特征”的科学。

李凯尔特进一步从质料和形式两个方面区分了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所谓“质料的分类原则”即从研究对象上来划分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李凯尔特认为自然是那些从自身中生长起来的、自生自长的东西的总和。文化则或者是人们按照预定的目的生产出来的。在这里,价值是区分自然和文化的标准,而所谓价值就是独特性,一切自然的东西都是普遍的、重复的,因而没有价值,都不能从价值的观点加以考察。反之,一切文化产物之所以具有价值,在于它们的独特性,它们的一次性发生过程。⑥ 与“质料的分类原则”相比,李凯尔特更强调“形式的分类原则”,即从研究方法上来对科学进行分类。从研究方法上说,自然科学是试图从事物的普遍因素中形成普遍概念,因此,它必须采取“普遍化的方法”。文化科学所面对的是特殊的、一次性的研究对象,因此,它就只能采用“个别化的方法”。当我们从普遍性的观点来观察现实时,现实就是自然;当我们从个别性和特殊性的观点来观察现实时,现实就是历史和文化。

新康德主义从康德关于自然领域和自由领域相区别的观念出发,论证了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之相互区别在存在论(狄尔泰)和方法论(李凯尔特)上的内在根据,指出了历史事实和文化现象与自然事实相比所具有的诸多特殊性,如价值性、个别性等,第一次明确地从学科类型上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文化科学)区分开来。同时,新康德主义还对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比如:狄尔泰对“意义”的分析、对神入型理解的阐述,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对“价值”的强调、对个别化方法的探讨等等,这些成就一方面正式开启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另一方面,其中的许多观点后来都成为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重要原则。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确立

如果说新康德主义开启了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的话,那么,20世纪德国最伟大的思想家韦伯则把这种研究向纵深推进,并最终确立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框架和研究原则。

韦伯的方法论思想异常丰富,涉及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几乎所有的关键问题,首先是如何界定社会科学,划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界限,在这一点上,韦伯基本上接受了新康德主义的观点,认为社会科学应从存在论和方法论两个方面加以界定,社会科学既有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更由于有着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而有其独特性。

其次,如何看待价值问题。自休谟、康德以来,“价值”乃是不同于“事实”的另一种判断和另一个领域,是社会科学得以成立的基本前提,新康德主义更是以价值论为中心来建构人文社会科学,无论是韦伯时代还是在现代,价值问题都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问题,韦伯在价值问题上的观点是一方面强调价值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反对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反对用寻找“规律”等来取代社会科学在对象和方法上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反对德国唯心主义,坚持社会科学也是一门客观的经验科学,不赞成用直觉等含混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具体而言,韦伯的基本主张是试图将“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在方法论上统一起来。

韦伯认为社会科学首先是“价值关联”的,这表现为价值是社会科学形成的先决条件,也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区别所在,同时,“价值关联”也表明社会科学家必定是在一定的价值观念的背景下去从事研究的,研究课题的选择和目标的确定与研究者的信仰、利益和偏见等密切相关。因此,价值关联既是建立社会科学的前提,又是解释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兴趣的根据,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分析则是价值关联的具体化,它具体地揭示了文化意义之所在,它们是经验分析必不可少的前提,但还不是经验科学本身。

如果说“价值关联”是社会科学得以确立的基本前提的话,那么,“价值中立”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它向社会科学提出了一个客观性的要求,这种要求与自然科学的客观性要求是一致的。区分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将价值判断从科学认识中剔除出去,这个由休谟率先提出的原则在韦伯手上得到了明确而系统地阐述。

韦伯认为,前述价值关联的有效性只限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确立,它不能代替对实在所作的科学分析。韦伯一方面通过一些具体事例,如对当时流行的工团主义理论和信念的分析阐述了科学与价值的分野,另一方面,在《“价值中立”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中的意义》和《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中的客观性》等文中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应把纯粹从逻辑上可推演的断定和经验事实断定与实际的伦理价值判断或哲学价值判断区分开来,这种观点是正确的。”⑦因之,“价值中立”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论原则表达了三种规范,(1)必须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区分开来,(2)价值判断无法取代科学认识,(3)科学知识也无法得出有关价值的结论。“价值中立”表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必须追求真理,必须满足客观性要求,学者不是先知,教师不是宣传家,讲台不是布道所,韦伯反复强调的这个原则如今已成为社会科学界大多数人的共识。

韦伯“价值中立”说的另一个意蕴是社会科学的价值论域没有事实领域那样的客观真理,一切价值都是相对真理,无法在终极的意义上比较高下,价值论域是“诸神彼此之间永无休止的斗争。⑧真、善、美是无法统一的,正所谓“一事物之所以为神圣,不但不因其为不美所妨碍,而且唯其不美,方成其为神圣……一事物之所以为美,不但不因其有不善之处所妨碍,而且唯其有不善之处,方成其为美……一事物之可以为真,不但不因其为不美、不神圣、不善所妨碍,而且唯其为不美、不神圣、不善,方可成其为真……”⑨因此,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和终极信仰都是平等的,哪一个都无权宣称具有绝对的正确性和优先性,禀持不同价值信念的人均应相互理解和宽容。

韦伯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另一个贡献是提出了“理解”和“理想类型”两个研究范式。韦伯认为,“理解”或是合理性的,即逻辑的或数学的理解;或是神入的,即对他人心理和行为的重新体验。韦伯着重分析了神入性理解。神入性理解的必要性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如价值观念、终极目标、激情行为及所有的非理性行为都很难用逻辑的方法来解释,而只能作神入式的理解。神入性理解的可能性在于在大致相同的环境下,人们会产生大致相同的内心活动,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分析在被理解者所处的情景中将会出现的内心活动来类推他人的内心活动。当然,由于这种神入性理解不具备合理性理解的逻辑明晰、普遍性和规范性,因而其正确性和有效性始终是有争议的,不过,正如安德列斯基所说,尽管神入性理解有种种局限,但若无神入性理解,社会秩序在几秒钟内就会崩溃,因而它是无法从社会科学中排除出去的。⑩

“理想类型”是韦伯提出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另一个范式,韦伯认为,由于研究者面对的社会事实纷繁复杂,要做出接近真实的研究颇为不易,因此需要建构一套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概念系统,它是从历史事件中抽取和归纳出来的一种概念构架,是为了透视实在的因果关系而构造的非实在的因果关系,这就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理想类型”。韦伯的“理想类型”论以及韦伯在他自己的研究中提出的几种“理想类型”:如新教伦理、科层制、三种统治形式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显示了巨大的力量,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因休谟和康德提出事实和价值的分野而肇其始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到韦伯时代已完成了初步建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已经建立起来,并被广泛地运用到社会科学的研究之中。比如,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分离在今天已是学术界的共识,也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分类标准,经济学据此就有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之分。又如,根据价值中立的研究原则,现代社会科学家都力求避免用价值判断来代替科学的实证研究,以求得研究结果的客观公正。另外,价值与事实的不同还表现在价值判断并没有事实判断那样的客观性,各种价值具有不可公度性,而社会科学研究又无法回避价值判断,因此在价值问题上,社会科学家要坚决反对和摒弃唯我独尊的沙文主义,坚持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和平等对话的原则。

总括本文,从休谟到康德、从新康德主义到韦伯,现代社会科学方法论由是得以建立。

引文注释

马克思主义与唯意志主义哲学思潮 篇3

关键词:尼采;意志;强力意志;超人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42-02

唯意志主义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几乎产生于同一时期,然而二者走的却是不同的道路,不仅具有可比性,而且更具借鉴性。之所以选择尼采,是因为他的强力意志及超人哲学更能给人以力量——自强不息的力量。叔本华与尼采开创了西方哲史非理性主义的人本主义思潮,对西方及整个人类哲学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尼采强力意志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黑格尔哲学语境中的理性是某种必然性的、合乎规律性的东西,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其中不乏真理。唯意志主义哲学之所以成为一种思潮,尼采的强力意志之所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必有其合理的一面,而且随着时代的不同,其合理性的程度和范围也将不同。

(一)社会根源

尼采(Friedrich Nietszche 1844—1900)德国哲学家。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资产阶级由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走向了垄断阶段。这是其思想产生的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也是主要根源。此时,资产阶级迫切地需要权力的高度集中,从而能够积极对外扩张,迅速发展势力。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一些资本主义强国便开始了对外扩张,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蔓延,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陆续走上了这条道路,德国就是其中成功的一例,并后来居上,迅速超过了英法等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打破德国当时封建割据的现状,迫切地需要一位强有力的“超人”——能够统治整个国家、并征服他国。因此,尼采的哲学就顺势而生了。

(二)思想根源

任何一种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我们总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尼采因袭叔本华的基本思想,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的本原是意志,但他把意志看作是强力意志而不是生命意志[1]348。这主要是由于二者所处的年代不同,一位处于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一位处于垄断阶段,后者的思想更强大、更具生命力。但二者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意志,却开了西方哲学之先河,使非理性主义的人本主义从此凸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近代哲学的最高峰是经验论与唯理论的极端化怀疑论与独断论之争,最后在黑格尔绝对精神的统治下告终。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东西,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使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步入了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主义就是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基础之上的,它更多地沿袭了自然科学的成就及其研究方法,最直接的是继承了法国的唯物主义。而唯意志主义则看到了另一面——自然科学认识方法的局限及唯物主义的弊端——战争及物质的发展使人们失去了个人尊严及价值,生存成了突出问题[1]337。因而形成了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根本分歧——主要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不同,一个注重其带来的巨大生产力,认为这是人类的伟大胜利,为人的全面发展基石了解释的物质基础;另一个则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弊端,认为它造成了人与物的异化。唯意志主义哲学就在这种分歧中选择了人本主义这条道路。

(三)个人原因

尼采出生于传教士家庭,从小受贵族教育,大学毕业后,主要在大学教书,是一个典型的书斋式人物,他目空一切、自命清高,就像他的“超人”一样铁石心肠、鄙视和憎恨一切下等人。此外,他晚年得了精神病,这也与他诗化的语言有一定的关联,当然不是绝对的,诗化的语言所有的人都爱,因为是一种美的享受,但它的逻辑性不严密或跨越性太大。我们可以欣赏某一句或某一段,但很难从整体上系统地把握。这一切都造就了这样一个“文艺性的哲学家”(罗素语),也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让更多的人或多或少有所了解。

二、尼采强力意志哲学的主要内容

(一)重估一切价值

这里的价值,指的是当时一切传统的价值。西方哲学中完全打破传统、重估价值的人是尼采,他首次抛开以往那些对哲学史加以概括的陈旧框架,而创造性地从古希腊哲学中挖掘出了“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这一对范畴来描述西方哲学的进展 [2],从此以后,非理性主义便逐渐凸显,并开始与理性主义分庭抗礼。这主要是由于当时落后的思想文化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德国,必须寻找一种新的世界观、价值观。

尼采的哲学之所以彻底,就是因为他彻底推翻了上帝。他并不像经院哲学那样从本体论上直接证明上帝的不存在,而是更具一种实用价值,本人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尼采的强力意志更是一种实用主义,因为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创造超人。为了这个目的,把超人从上帝中解脱出来,就必须宣布上帝死了,也必须把上帝存在的基础基督教进行彻底地批判,而对基督教的批判,更突显了其实用价值。他认为,基督教是一种弱者的宗教——事实也是这样的,如果我们从基督教的产生来看,的确是为了普度众生,让每一个人都能与耶稣同在,而最主要的就是弱者,就是普通民众。他指出,基督教的道德是一种奴隶道德,如善恶概念都是从保护弱者的角度来看的,它造成了人的顺从和谦卑的劣根性,使人堕落和颓废,压抑了人的生命力和强力意志 [1]348。上帝死了,不仅指基督教中的上帝死了,也指整个形而上学的上帝死了[3],即整个西方哲学的主流理性主义死了。

如果从现代意义上看,其重估一切价值这种彻底的精神也被后人继承得很好,后现代主义应该可以从这里找到某种源头。不同的只是重估的价值不同,但其精神实质应该是一致的。

(二)强力意志本原论

强力意志本原论超人如何产生?如果外在的环境相同,人与人的不同就主要是自身的原因了。他直接继承叔本华的思想“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的本原始意志。不同的是,他的意志是强力意志而不是生命意志,他不仅要求人的存在,并极力寻找超人的存在。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磁针总是指向南方;树木渴望阳光,野兽要捕取猎物等。意志在无机物到有机物直至人表现为不同的级别[4]233。但存在并不是世界的本原,它没有任何生命的活力,这种意志是低级的,应该将其发展,发现更伟大的、更高级别、更深层次的东西——强力意志。如果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种适者就是超人的代表——因此,他的哲学是一种社会学中的进化论。从生命意志发展到强力意志,更是找到了世界的本原。这一点对于有机界比较好理解,对于无机界,他推断,分解与化合、引力与斥力等都是强力意志的表现。

强力意志的本原论决定了尼采的认识论,这一点继承了叔本华的思想,既然世界的本原是意志,那么“世界是我的表象”。我之外的事物都具有意志,因而构成了其事物本身,但对我们而言只是表象,我们并不能认识,我们只能认识自己的意志,并由此而推断其他的事物,所谓的世界不过是我们眼中的世界而已。“每个自己就是世界,就是小宇宙,并看到这世界的两方面都完整无遗地皆备于整个世界的,大宇宙的本质。所以世界和人自己一样,彻头彻尾都是意志,彻头彻尾都是表象,此外再没有剩下什么东西了。” [1]342唯意志主义之所以伟大,之所以开创了西方现代哲学史的开端也在于此。此刻,世界除了意志,别无他物,这是一种极其彻底的非理性的人本主义,甚至不掺杂任何一丝理性主义的成分。毫无疑问,这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非理性的人本主义已经登上历史的舞台,放射其巨大的光芒了。这种彻底的感觉或沉浸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之中,或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之中,或贝克莱的“存在即被感知”之中,或康德的先验论之中,或黑格尔的绝对理性之中。但与此不同,他们仍是理性主义的,是可以根据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等的思维活动,而在这里,我们不需要任何东西,只需我们作为独立的有生命的人——这似乎接近生物性的人,但又具有主观能动性,是生物性的思维与社会性的思维的一种过渡。或许它在理性思维之前就已发挥作用,只是因为难以准确描述,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被压抑了吧。只有到科学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我们才足以理解。

强力意志与生命意志相比更能催人奋进。伽达默尔曾评论道, 20 世纪初的整整一代思想家和艺术家都在尼采的著作中找到了那些激发了他们富于创造性的作品的观念和意象。弗洛伊德、雅斯贝尔斯、萨特、海德格尔、福柯等都是深受尼采影响的哲学家[3]。

(三)超人哲学

这是其整个哲学的目的与精华。所谓超人,就是具有强力意志的人,他们是少数出类拔萃者,是天生的统治者和天才的艺术家 [1]394。“哲学家不是生来就是为了相互爱戴的,鹰从不结伴飞行,山鹑与椋鸟才这样。在高空翱翔,张牙舞爪,这才是外大天才的一生。”[5]30这里的超人有些人发挥很极端,如希特勒就是典型的例子,法西斯发动的世界大战是本世纪人类的一次最大灾难,而尼采哲学直接成为这场灾难的思想根源[6] 。为此,尼采的哲学曾受到不公正的评价,但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其思想的巨大力量。他的影响并没有停止,如我们熟知的鲁迅、郭沫若等大家就吸收了其中有利的成分。在现代,他又激励了一代代的年轻人。

尼采的超人哲学在现代仍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因为它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它使最底层的人奋发图强,争取任何向上的机会,以待出人头地;使普通人稳中求进,寻找上升的出口,以便鹤立鸡群;使上层的人更具野心、强者更强、超越自我、统治众生。

在物质条件愈加丰富的今天,我们不能仅仅满足生存的需要——生命意志,而要强力意志——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

但我们也应该注意,不能过分夸大这种能力,走向极端。虽然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在不断地提高,但对于每一代人或每一个人来说,生存,尤其是物质条件,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仍然是主要的,即使对某些人来说不是生活的中心,也必须在满足基本的条件之后才可以在强力意志方面加以发展。超人哲学在某种程度上对每个人来说都有其必要性,但并不是在任何阶段都适用,我们应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任厚奎,欧阳荣庆,等.西方哲学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

[2]邓晓芒.西方哲学史中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J].现代哲学,2011,(3).

[3]宋勇,周锋.浅论尼采的“超人哲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5).

[4]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尼采.权力意志[M].贺骥,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7.

[6]姚定一.理性的陨落——论尼采的《权力意志》[J].四川师范大学报,1992,(3).

后现代主义思潮研究透视 篇4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基本特征,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它是一种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 涉及文学、艺术、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这一思潮至今仍处于一种纷繁复杂、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从总体上看, 其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 即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根基、传统等各个方面, 进行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

一、西方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 (post-modernism) 的研究

自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 国外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研究一直在进行。其中影响较大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 主要有法国的后结构主义学者佛朗索瓦·利奥塔、杰姆逊、哈桑、丹尼尔·贝尔、佛克马、福柯、德里达等诸位。

与中国传统哲学以天人合一为主导思想不同, 西方的传统哲学是以主客二分为主导的哲学。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首要特征是反对主客二分, 反对主体性。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就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上的。继黑格尔之后, 西方许多哲学家起而从根本上反对主客二分思想, 其中尼采断言主体不过是一种“虚幻”;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另一主要特征是反普遍性、反整体性。正如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利奥塔的呐喊:“让我们向同一整体开战;让我们成为那不可表现之物的证人;让我们持续开发各种差异并为维护差异性的声誉而努力。”表达了他反整体性、反普遍性的思想。此外, 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哲学还有很多重要特征, 诸如不确定性、内在性等等。

当代西方的心理学存在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取向的对立和冲突。其中后现代主义取向的核心是社会建构主义, 其主要特征为:以批判为先导, 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进行“解构”;把社会建构主义作为认识论基础, 以社会建构的观点解释知识、真理、意义和世界;以四个转变促进心理学实践的发展。

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迄今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众多流派也没有产生共同的理念。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众多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的言说中看到他们都相约在“后现代主义”的旗帜下。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传统建筑的不足之处, 认为出色的建筑应该是矛盾的复杂的, 而不是纯净简单的, 丰盛胜于简洁, 杂乱而有活力胜于统一。王其钧在《后现代建筑语言》一书中从社会变迁、艺术运动、材料和技术的进步、古典建筑语言的引用及地区性差异等方面全方位剖析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萌芽、发展、消亡和转变的全过程。西方学者及建筑师这种否弃、超越、回归与重构的过程及特征, 勾勒出了当代西方建筑学的演变图景, 值得我们肯定和永远珍视。

值得一提的是, 俄罗斯的后现代文学正是在世界范围内后现代语境下发生的, 俄罗斯后现代作家借鉴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解构”[1]和“重构”[2]策略, 开始对俄国经典文学的创作模式和价值观进行解构, 并力求用新的话语系统去创造模拟现实的方法, 重构出一套独具俄罗斯特色的思维模式。可见, 在俄罗斯国土上发展起来的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 已不再是简单地借鉴和模仿西方后现代主义, 而是既借鉴又拒斥, 拒斥了俄罗斯民族和本土上水土不服的成分, 成为与西方后现代主义大为不同的变体, 显示出其带有俄罗斯民族特征的一种异样的后现代主文学。

可以看出, 西方后现代主义学者的创作特点纷繁多样, 各不相同, 其理论规范与法则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也没有一套系统连贯的观点, 只不过是众多观念的无序组合。然而, 从整体上看, 后现代主义仍具有一定的共性与总体特征:学者们有着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指导思想, 他们在创作实践中在思想内容上倾向于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 在表达形式上追求打破常规, 标新立异。

二、中国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研究

(一) 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研究

对后现代主义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 它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内涵体现。刘朝阳在《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中提到,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见解分歧或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和文化氛围, 它是对现代、现代性以及现代主义等与现代字眼相关的审视和反思, 它流行于西方社会并带有明显的反政府主义倾向。同时他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特征归纳为:一, 反基础主义;二, 反本质主义;三, 反表象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一书考证了后现代主义的前瞻后顾, 认为1934—1964年是后现代主义开始应用和歧义跌出的阶段;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 后现代主义有着一种反文化和反智性的气质, 表现出一种与现代主义作家的精英意识彻底决裂的精神;1972—1976年, 出现了存在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后现代主义概念日趋综合和更具有包容性。从以上发展轨迹可以看出, 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种特有的风格, 而是旨在超越现代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张国清在《现代性、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一文中根据后现代主义思潮所体现出来的不同倾向和趋势并参考国外学者的态度, 指出后现代主义可以分为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和批判性的后现代主义、热情的后现代主义和“破坏性或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愤世嫉俗、悲观绝望”的后现代主义和“敢于幻想、放浪形骸”的后现代主义。他自身试图把后现代主义大致划分成温和的、积极的、肯定的后现代者和极端的、消极的、否定的后现代主义者。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 但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进行归纳的话, 有以下几点共同点:反对个人主义, 反对主体性, 强调内在关系;反对“同一性”、“整体性”, 主张多元论;批判理性主义, 崇尚非理性, 倡导创造性。

(二) 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影响研究

后现代主义思潮正在当代世界掀起新的影响, 对它的追问关系到其与现实社会的互动。学者蔡鹏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作用与影响》中谈到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的思想和文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其中有应吸取的积极意义。同时, 它的消极作用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他指出后现代主义更新了传统的思维方式, 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角度;它的批判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它提倡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相处;同时后现代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它主张怀疑主义和虚无化, 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悲观失望甚至盲目主张政治观上的多元论以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的“趋同论”;它还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黎琼锋在《后现代主义引发教育反思的思潮》一文中指出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教育产生的影响, 它使教育观念多样化, 进而催生了多元化的教育目的和多元性文化教育。在师生关系上, 它主张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的对话关系, 主张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演进及影响》从文化角度讨论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与挑战, 指出其对中国文化更广泛的影响不是在学术界, 更多的是在文学艺术界。当今很多人在自己的文学艺术作品中贯彻后现代主义的精神, 有些人甚至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体现后现代主义的实质都是这一提法的体现。

可以看出, 产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中国社会各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尤其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当前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研究后现代主义的实质, 寻找对策, 正确地引导广大青年。

三、后现代主义及其评价

(一) 后现代主义内涵的厘定

自后现代主义这一学术术语出现之后, 学者们便从未停止过对它的研究并对其内涵做出了多种多样的解说。法国哲学家利奥塔曾经第一个给出了后现代的定义, 他是这样说的:“用极简要的话说, 我将后现代定义为针对元叙事的怀疑态度。”至今为止, 多数学者经过全面、深入和科学的探究之后, 得出了关于后现代主义比较普遍和公认的解说, 但具体到详细的阐述和应用领域, 依然各不尽相同。“有人将其看做是另外一种‘现代主义’, 有人将其理解为‘一种风格’, 有人将其定义为一种‘革命的力量’, 还有人将其阐发为是一种‘折衷主义’, 一种‘中庸主义’, 还有人将其归因为晚期资本主义的一种‘文化逻辑’。”有人曾说后现代主义是对后现代时期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认识和分析, 也可以说是对后现代社会的各种哲学思潮、艺术观点、建筑风格、社会心态的汇集;美国作家菲得勒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否定、抛弃和超越, 是新的艺术范式对旧的艺术范式的一种取代;德国文学家曾这样描述后现代主义:“它摧毁了现代艺术的常规, 打破了其封闭的自满自足的美学形式, 主张思维方式、表现方法、艺术体裁和语言游戏的彻底多元化。”

尽管后现代主义在不同的语境中被赋予不同的解释, 但作为一种社会思潮, 我们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适度把握其内在特性。

(二)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我们倾向于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审视, 以还原后现代主义立场。

1.无政府主义

后现代主义思潮有着明显的无政府主义取向, 特别向往无政府的原始境况, 主张个体自由和人人平等, 推崇解除政治和经济上的独裁统治, 追求废除政府与所有相关的政府管理机构。无政府主义并非意味着伦理道德的沦丧、时局的混乱和虚无主义的泛滥, 它代表着另一种来自所有自由个体的自愿结合, 最终达到互帮互助、自治自理、无独裁的和谐社会。

其中, 巴枯宁是无政府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 他宣扬绝对的个人自由, 否认任何权威, 反对一切国家, 反对无产阶级专政;主张建立绝对自由的无政府状态的社会。他指出:“要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 建立一个全世界范围的自上而下的人类自由联盟。”

2.反理性主义

哈贝马斯曾经指出, 非理性主义的核心即为知识是社会建构的必然结果, 他认为以社会建构主义为核心的反理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非理性主义则致力于批判和非难传统的理性观念, 致力于揭露理性背后的真相, 告诫人们要避免受到理性主义的束缚, 注重个体个性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从非理性主义的视角出发, 社会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灾难都是理性主义的泛滥导致的。

因此, 后现代主义注重提倡非理性主义, 强调个体的自我直觉和选择, 旨在构建一种充满非理性主义的社会主体。

3.反基础主义

美国学者理查德·罗蒂在提出“基础主义”[3]概念的同时又对传统哲学有着丰富的批判意识, 他在认识论领域则批判基础论, 主张通过教化的哲学对基础进行消解, 消解基础的客体则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真理、善和正义等。反基础主义者之所以主张这种消解, 是因为后工业社会带来了信息和知识的爆炸和膨胀, 面临如此大量的信息, 人们一时之间变得无所适从, 认为支撑人类社会的既有的一切绝对真理和终极本体等基础都已成为一种不确定。因此, 极力主张建立一种无基础主义的社会。

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也不失为一种反基础主义。他主张解构传统的哲学, 认为世界是不存在所谓的根源或源头的, 支持消解世界的本原和中心, 即基础。然而, 德里达的这种解构世界的本原和基础的行为走向了一种极端, 最终导致了虚无主义的产生。

4.反中心主义

传统哲学是一种主张主客二元论的文化体系, 高度弘扬人的主体性, 把人当做世界的主人, 万物的中心。而后现代主义者则恰恰反对传统哲学这种以人为宇宙万物的中心主宰的理论, 极力强调要消解这种人本中心主义, 主张消除主客体之分, 回复到自我与他人、人类与社会的雍容和谐的局面。

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提出了一种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后人学话语。他们着重批评了作为传统人本主义理论基石的启蒙精神:人本中心主义和理性支配理论。他们在推进物质生产力发展中的进程中首次开启了一种后现代和后马克思主义倾向。

5.反本质主义

西方哲学家认为本质高于现象, 认为认识的终极目的即揭示事物的本质,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这是荒谬的。在他们看来, 否定传统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他们否定本质、反对本质, 否认客观真理, 认为传统哲学关于揭示事物本质从而科学把握客观规律的理论是导致形而上学的根源, 正因如此, 才导致了哲学界的黑暗。正是后现代主义者试图否定事物本质、反对真理的动机, 导致人们追逐真理和客观规律的热情被消解的危机。

(三) 后现代主义思潮评介

在信息化时代的催生下,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生俱来与否定和消解挂钩, 它有着浓重的革命色彩, 同时标榜“摧毁”和“否定”, 实质上并未摆脱传统的束缚而开创出新的正确道路。后现代主义学者们反对现代化的认识论体系, 主张以随机性、差异性、非理性和多元性来建构新的认识体系。英国学者阿兰?罗德威曾经对其作出过这样的总结评说:“它是青春的, 同时又是颓废的;它才华横溢, 同时又是邪恶的;它专注于分析, 同时又具有浪漫色彩;它似曾相识, 又新颖入时。总之, 它是自相矛盾的。”

不可置否, 一方面, 后现代主义有其积极的功用, 它可以消解既有理论并摧毁现代文明套在人类身上的枷锁。“在生活中, 它反对男权主义, 反对种族歧视, 反对人类中心主义, 反对父权制度, 反对现代文明的负面毒瘤;在理论上, 它贬低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 企图消除人们对现代理论的依靠。”这无疑是积极的、进步的。

另一方面, 后现代主义思潮使中国传统失去了继承与发展的温床并首当其冲地威胁到中国的教育事业, 对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因此, 教育工作者不可等闲视之。广大青年是国之栋梁, 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中坚, 倘若任由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消极因子侵害其身而置若罔闻, 我们的民族品性和形象最终将被摧毁。因此, 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做到高度戒备, 因势利导, 科学利用并充分发扬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有利因素, 坚决遏制其消极影响, 使该社会思潮能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下, 沿着正确的轨道影响当代中国人。

总之, 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是现实且深远的, 是无法回避的, 必须正确地看待和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双重影响,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公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使主流文化价值观真正占领我国公民的思想阵地, 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张一兵.折断的理性翅膀[M].南京出版社, 1990.

[2]弗·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3]王治河.扑朔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

[4]迈克·费瑟斯通著, 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 2000.

[5]哈贝马斯著, 郭官义, 李黎译, .理论与实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6]石剑文, 周国文.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当代社会的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 2004 (11) :53-55.

[7]张世英.“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1:43-48.

现代西方科学主义哲学思潮评介 篇5

任何一种哲学理论都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它为我们认识历史和人类思想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性,对此我们应有正确的认识.从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思潮兴起的原因、主要思想等几方面入手,分析其历史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性.

作 者:赵华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系,辽宁,沈阳,110016 刊 名: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ENY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4(1) 分类号:B0 关键词:科学主义   理性主义   科学精神   意义  

实用主义思潮 篇6

张维平:是的。然而我以为所有权或财产关系的问题,最好是结合当代社会主义的实践来谈,这样不仅可以获得一种现实感,而且可以为刚才你所说的命题找到经验论证。据我所知,对当代社会主义财产关系的研究虽不乏其人,然而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和系统建树者,当首推南斯拉夫著名政治家、理论家爱德华·卡德尔,其代表作就是一九七六年出版的《公有制在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矛盾》。书里囊括了三十年来他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全部思想。据说该书十几年来已有多种语言的译本出版,引起了世界关注。

伍晓鹰:也许,对世界来说,更富有吸引力的是南斯拉夫的实践,可以说,这是我们这个星球上唯一一块实行全民自治的试验田。你可以说它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你却无法否定它曾是在斯大林模式的高压下,在争取一个民主的社会主义方面进行的最有勇气的实践。

张维平:我想,这种勇气首先是指其对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改革。在这方面,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社会主义的思想家能够象卡德尔那样具有深刻的认识和精辟的见解。也许,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因为他深信:“任何已经创造的东西对于我们都不是神圣得不可超越的,都不是不能让位给更先进、更自由和更具有人性的东西的。”

伍晓鹰:是的,在卡德尔之前,“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是“神圣得不可超越的”。而在南斯拉夫被斯大林“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之后,这一理论仍长期统治着苏联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

张维平:我插一句,应当说明的是,坚持“国家所有制”的理论是以捍卫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名义实现的,因为在理论上“国家所有制”被视为“公有制”,或“公有制”最高的、唯一的表现形式,这样,就把一个本来属于经济范畴的问题变成了政治问题。这恐怕是几十年来社会主义所有制或财产关系问题研究无甚进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伍晓鹰:最糟糕的还是国民经济本身,在“国有化”方面我国是走得远的国家之一。很多人都记得,五十年代中期,“三大改造”的旋风在短短二三百天的时间里就使全国上亿户农民和几百万户私营工商企业在所有制方面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接踵而来的一个又一个“运动”,使我国的财产关系迅速向“一大二公三纯”的目标发展,就这样建立起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整个过程总共不过五年的时间,难怪有人惊叹意识形态的力量有时竟如此之大。

张维平:我并不赞成完全从意识形态上找原因,我以为“国有化”,以及“国家所有制”的出现及发展是有其客观历史条件的。卡德尔并没有彻底否定“国家所有制”。他认为,作为工人阶级完成社会革命的工具,国家曾行使了重要职能,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替代的。依靠国家,工人階级才可能完成对资产者的剥夺,才可能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化。

伍晓鹰:是的,但不仅是剥夺问题,对于中国、苏联来说,更重要的是要运用国家力量迅速完成资本积累过程,实现工业化。而只有国家才能动员全部资源,才能强行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低工资以及限制劳动力流动的办法来保证在短期内大规模工业化所需要的低原料成本和低劳动成本。不如此,就无法在一、二十年中走完西方近百年的发展道路。当然,如果我们看得更全面一些,可能会使这个过程的发展更顺乎自然些,不致埋下那么多隐患。

张维平:你说的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刚刚退热没有几年,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调整”,以克服“比例失调”。而这种隐患一直到今天仍然存在,在某些方面甚至已成痼疾。正如卡德尔所说,宣布“国家所有制”的形式和关系为不可更改的教条,必然背上“沉重的历史包袱”。

伍晓鹰:让我们回到卡德尔。我认为,作为一位社会主义思想家和政治家,卡德尔的过人之处就在于能够从国有化和国家经济职能的强化中看到表现为“国家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深刻矛盾。他曾在分析无产阶级国家的革命作用时指出:正是由于“国家是在实行强制的基础上进行占有的”,所以国家在行使这一职能时,可以起工人阶级的革命工具的作用,但也可能相反,南其辕而北其辙。

张维平:是的。我理解这种南辕北辙可能来自如下事实:本来,工人阶级革命是要将自己从资本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因为资本不外是由劳动,或者确切地说是由过去劳动(剩余劳动)形成的,资本与劳动对立意味着过去劳动与活劳动对立,意味着劳动者的劳动本身创造出压迫自身的条件。然而,如果革命的结果只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占有生产资料,特别是这种“占有”被神圣地固定下来并被不断强化,而劳动者并不能支配、管理他的剩余劳动,从而不能支配他的命运的话,谁能说卡德尔所说的后一种情况不会出现呢?

伍晓鹰:这的确带有某种讽刺意味。本来,剩余劳动是劳动者的利益,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必须把它“自愿奉献”给资本家(马克思语),形成资本家的财产之后,才能生存,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如果劳动者又亲手建立了一个外化于自己去充当自己剩余劳动支配者的角色,这又何谈“解放”呢?

张维平:是呵。当然,正如我们不能在资本主义合理存在时,或正在履行它的历史使命时,就论证它的存在不合理一样,我们同样不能在国家所有制合理存在时,马上将其抛弃。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同样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伍晓鹰:对的,卡德尔在指出“国家所有制”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时,又指出所有制或财产关系,并不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永恒的静态的关系,而是发展的动态的关系。在他看来,“国家所有制”只是一种过渡的公有制形式,劳动者必须不失时机地将其送进博物馆,而代之以劳动者直接管理、支配其劳动条件和劳动成果的新型财产关系。

张维平:可能从财产关系上看问题会更深刻些。我们曾经讨论过,财产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利益关系。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看,重要的并不仅是财产在法律上的归属,而还有财产的收益,法律上的财产所有者必然要求其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所以,只有明确的财产关系,才能保证资源的使用效率。

伍晓鹰:是这样。就是说社会必须保证其财产关系的透明度。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尽管资本在根本上是侵犯劳动利益的,但是其财产关系却有足够的透明度,各方的利益是明确的——当然,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为工资所掩盖,所以资源的使用效率非常高。而在“国家所有制”下,其财产关系就缺乏这样的透明度:说生产资料是“公有”的,却只能由国家管理者支配;说生产资料是“全体人民”的,却又不是每个个人的;说你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可你却不能管理它,说你是雇佣劳动者,可是你的雇主在理论上就是你自己。在如此含混不清的关系下,经济效率不可能提高。实际上,这里只有管理者的责、权、利,而没有直接生产者的明确专一的责、权、利。

张维平:而且,前者可能会以某种为了后者“根本利益”的名义来侵占后者的利益。卡德尔就指出过这种情况。

伍晓鹰:事实的可悲之处往往在于:在广大劳动者愿意或不得不为这种或那种“自己的长远利益”而牺牲眼前利益时,计划决策者只消动笔一圈,就会调动多少亿财产,而不管其是否会收益,多少年后会收益,或是否会最终化为乌有。劳动者根本无法干预,甚至无法了解这个过程。

张维平:你谈到这种“国家所有制”下的决策过程,我想,这就可以引出这种财产关系下政治体制的问题。这是“国家所有制”下又一深刻的矛盾。

伍晓鹰:是的。这是一种靠政治和经济官员们自上向下控制和自下向上负责来运转的政治—经济体制。这些官员不但远离市场,而且远离直接劳动者,即使这些官员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人,但是谁能保证在远离市场的条件下,他们总是会做出最合理的计划,在远离劳动者的条件下,总是服从于劳动者的利益呢?

张维平:况且有些官员还有“自私自利”之心,还会有腐化和堕落。卡德尔告诉我们,实现社会主义自治之前的南斯拉夫“连工人对这些社会资金的支配实行最平常的民主监督也不允许,更不用说使这些资金的使用彻底服从于工人的劳动利益和生活利益了”。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管理了全部社会资本,所以国家机关连同与其融为一体的党的机关开始获得空前巨大的、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政治权力。这就是官僚主义的温床。

伍晓鹰:让我打断你一下,我想,卡德尔的过人睿智就在这里,他仅凭苏联的经验和南斯拉夫短短几年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实践,就预见到了整个过程将会出现的历史结局。

张维平:是的,在卡德尔看来,革命时十分必要的组织上的集中,“越来越蜕化为行政官僚的中央集权制,使对国有生产资料的管理变为国家所有制管理者的垄断权”。作为改革的第一步,南斯拉夫首先实行“党政分家”,卡德尔认为,这并不是使经济“摆脱”党的领导,而是使党摆脱官僚主义的压力。只有如此,党才能巩固同基本群众的联系,才能更加自由地反映他们的利益,最终引导他们走上自治之路。

伍晓鹰:我觉得这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所启发。看 来“党政不分”是“政企难分”的根子。南斯拉夫首先解决“党政不分”的问题是个很好的思路。当然,就是在南斯拉夫,这种改革遇到的阻力也是相当大的,因为实际情况往往是:“党政难分”并不是某些党的干部对国民经济具有更强烈的责任感,而是关心“党政分家”后自身所损失的利益。

张维平:这并不奇怪。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之所以步履维艰,其根本原因与其说是意识形态上的,不如说是在旧的“国家所有制”的财产关系后面存在着一个难以撼动的利益结构。我想,就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才说:改革是又一场革命。

伍晓鹰:而且是一场更为深刻的革命。南斯拉夫人就是用工人自治来推动这场革命的,卡德尔指出这是比以往任何社会主义革命更为激烈的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国家将缩回其本不该“延长了的手”,把真正属于劳动者的一切还给劳动者,使劳动者真正成为其劳动条件、劳动资料及劳动成果的主人。卡德尔认为这才是名符其实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因为“公有制必须导致劳动和社会资本的一体化”。

张维平:显然,自治运动所追求的这种“劳动和社会资本的一体化”,并不仅仅是出于对资源使用效率的关心,最根本的还是对人的关心,即对个人的自由、个人的尊严和个人的命运的关心。

伍晓鹰:是的,卡德尔首先就是一位富有民主和人道精神的社会主义者,他著有大量关于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和自治的著作,从他的著作中可以看到他吸收了马克思的很多思想,并把这些思想注入到社会主义自治运动中去,如今,这些思想已是世界性的了。

张维平:可贵的是,当全世界的社会主义者几乎都接受了斯大林模式时,卡德尔却十分冷静,在五十年代初他就做过如下演讲:“如果我们仅仅用数字,仅仅用多少钢、小麦和黄油来衡量社会主义的发展,如果我们不摆脱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偶像,错误还会更大。”社会主义发展的意义首先是对每个个人来说的,而“自由的人的命运既不取决于国家的力量,也不取决于什么神秘的力量,而是取决于他本身和他是其中平等成员的集体。只有这样的自由的人,才能显示出个人的尊严。”

伍晓鹰:我觉得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卡德尔才探讨一条以劳动者的自治为核心的新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出发点,决定了南斯拉夫推进社会主义进程的手段必定是比较民主的。譬如,卡德尔就反对“运动式的土地公有化”,反对象我国“人民公社化”时那种“从数量上追求农村社会主义化”的做法。

张维平:对的,在社会主义改造方法上,南斯拉夫与我们是不同的,卡德尔当时说只有两条道路,要么采取“行政命令上的和政治上的集体化”,要么使“劳动农民逐步地、自愿而民主地加入社会主义经济和生活进程的道路”,南斯拉夫选择了后者,这应当归功于卡德尔的影响。

伍晓鹰:经济民主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我们是在付出惨痛的教训后才意识到的。七十年代末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改革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是同我国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分不开的。据说匈牙利的农业之所以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也主要归功于它的农村自留田經济;而波兰也承认它的个体农户的存在是农业稳定的重要因素。其实,这种农业经济已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个体经济,它已经被纳入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之中,农民已成为这个体系中自主的自由的劳动成员了。

张维平:显然,这种农业经济中的财产关系是明确的。就拿我国农村来说,土地是公有的,但由农民个人承包经营,他经营的好坏完全同其个人利益相连,这时他才会有主人感,才会充分表现他的聪明才智。

伍晓鹰:不过,我国农村改革还得继续深化,目前问题仍不少,譬如:损害地力的掠夺性耕种、宁肯大盖私房也不向土地投资等等。看来得进一步延长承包期,明确利益和责任,否则就无法杜绝这种“只捕捞不保护”的“公海效应”。

张维平:说起“公海效应”,我曾听说西方有学者主张:为了保护公海必须使公海私有化。此论当然不敢苟同,但是其思路同我们前面讨论的并无多大差异,即必须很好地利用个人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伍晓鹰:多年来,我们过多地强调了集体的力量,可却压抑了个人的积极性。其实,在一定条件之下,个人英雄主义有什么不可以?如果个人都是“狗熊”,集体难道可以有力量?但是,谁也不是神仙,可以不食人间烟火,个人的积极性必须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在废除了私有财产关系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社会必须重新确立新的财产关系,找到个人在直接实现个人利益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新途径。

张维平:是的。你可能注意到,卡德尔经常引用马克思这样一段话:“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267页)

伍晓鹰:我知道这段话一直成为南斯拉夫共产党人推行社会主义自治运动的经典论据。卡德尔认为,马克思实际上设想了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财产关系,即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个别劳动者直接地与平等地共同管理和共同占有公有的生产资料的关系,它区别于封建的、资本主义的和“国家所有制”的财产关系。这就是劳动者自治的财产关系,卡德尔希望这种财产关系由于可以使劳动者的劳动直接与其个人利益相关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劳动者个人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

张维平:如果说南斯拉夫人从马克思的这段话中找到了自治的道路,肯定不那么令人信服。虽然在是否实行自治的争论中哪一方都宣称自己是捍卫马克思的,而在实践中,哪一方却都是首先服从自身利益的,当然,事后去找马克思的话似乎并不难。不过,我这样说绝无“马克思是人人都可乘的公共汽车”之意,而是不满这种非科学的论证方法。我倒是从这段语录中受到几点启发:其一,否定资本主义制度后社会仍需有明确的财产关系;其二,这种财产关系的主体应是劳动者个人;其三,因而主客体之间应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其四,在共同的财产面前劳动者都是平等的,因而他们之间亦应是平等的。

伍晓鹰:对这段语录的理解肯定会有各种争议。然而,我以为,不管怎么说,劳动者自治的财产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是最符合财产关系明晰化的原则的。当然,在理论上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确立了这样一种财产关系,从而使社会上每个劳动者都象资本家关心自己的个人资本那样去关心社会资本(劳动者的个人资本),那么,社会主义一定会创造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生产率。但是,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不知还有多少环节,而且,迄今为止,社会主义的实践,包括南斯拉夫的实践,还没有找到实现这个目的的这样一种机制。

张维平:我想,重要的,有意义的还是实践本身。如果比较一下南斯拉夫的自治实践和我国的改革实践,可能会饶有意味。本书以相当的篇幅介绍了南斯拉夫自治发展的道路,值得注意的是,最初国家权力的下放,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并没有使基层劳动组织增加什么权力,地方政府和很多新成立的“自治管理中心”又成了社会资本的管理者。这很象我们的政府放权后,行政性公司纷纷成立,它们和地方政府部门一起,截取了本来应给企业的权力,加强了对企业的控制。

伍晓鹰:根本原因可能还在“政企不分”上,可以说,如果政府不切断同企业的“父子关系”,那么就会出现企业负盈不负亏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把权力过多交给企业,必然会导致“追求短期利益极大化”的企业行为,最后,政府还得插手。当然,对于中国来说,目前还没有理顺财产关系,这是更首要的原因。

张维平: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最早出现企业行为短期化的就是南斯拉夫。虽然,从卡德尔的理论来看似乎不该出现这样的问题,他强调了工人的个人收入同其“过去收入”,即同其劳动组织的积累密切相关。可是问题出在其实现积累的机制上。卡德尔指出:“工人不能毫无限制地从实现的收入中占有个人收入,就是说,不能使占有的个人收入超过其按劳动数量和质量标准应该属于他的部分。”那么怎么办呢?这就要由从事联合劳动的工人“通过自治协议和社会契约”来规定标准,在这里通行的是劳动者之间互相支援、互相负责的精神。我以为,问题就出在这里。

伍晓鹰:是的,这里渗入了伦理因素。它只是建立在如下的假设上:劳动者之间在这样的问题上,即关系到个人利益的问题上,是可以靠“觉悟”和“精神”达成协议的。而这个假设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在自治的财产关系中是不承认这个假设的。如果依靠国家的力量来限制过高的个人收入,同时提高积累,那么显然与“克服剩余劳动异化”的初衷相悖。

张维平:更带有伦理色彩的是所谓“自治利益共同体”,卡德尔企望它能通过协议来完成基层劳动组织所在社区的文教、卫生以及公共福利事业的发展,我想这里肯定有变相的“平调”与“摊派”,它势必会影响资源的使用效率。你说的是有道理的,看来,是没有找到一种客观的经济机制。

伍晓鹰:其实,这种机制是有的,这就是市场。实际上,南斯拉夫被人称为“市场社会主义”,它的市场体系比我们完善多了。但从卡德尔的思想来看,他对市场的认识远不如其对财产关系的认识深刻。他甚至批判了自治的工人联合劳动组织必须通过市场或以市场为中介发生关系的观点,认为这种关系首先得靠相互承担经济责任的制度来实现,劳动者必须意识到他们之间的义务。

张维平:问题就在这里。当实际上存在市场,而且不得不依靠市场(依靠商品货币关系)的时候,限制市场必须付出较大的代价。难道在通过市场追求利润的时候可以不承担经济风险和经济责任吗?如果是想通过限制市场来纠正企业行短期化就错了,这个问题只能靠理顺财产关系和同时完善市场机制来解决。而不能靠劳动者的“意识”来解决,我们说过,在市场上,发生关系的各方只能是“经济人”而不是“慈善家”。

伍晓鹰:我以为,问题的根子恐怕还在某些抽象的“社会主义原则”同市场本身的矛盾上。然而,社会主义毕竟不是在天上,而是在现实中,不是烫金封面下的教条,而是亿万人活生生的实践。当然,原则肯定是有的,但只有一条,那就是邓小平近年来反复指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张维平:是的。社会主义自治本身就是超越教条和原则的产物,尽管它不尽完善,但却有着深远的意义。而且,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接受,已故的苏共中央总书记安德罗波夫在苏共二十七大政治报告中就已明确提出要通过社会主义自治来推动经济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当然,自治的方式同样也不应成为新的教条。在这里我想借用著名存在主义者萨特的一句名言:“存在,就是不断地选择,存在,就是不断地超越现存。”我想,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同样在于不断地选择,不断地超越,不断地否定她的过去。

实用主义思潮 篇7

一、实用主义思潮的概念界定与辨析

实用主义,这个在老一代知识分子中并不陌生但又几乎淡忘的名词,却在今天的大学生中受到青睐。它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现代哲学派别,在20世纪的美国成为一种主流思潮,对法律、政治、教育、社会、宗教和艺术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实用主义(Pragmatism)是从希腊词(行动)派生出来的。因此,实用主义又称为“实践哲学”、“行动哲学”,并以此表明它是一种推崇人类经验,着眼于现实生活,注重效果的哲学。

以詹姆士和皮尔士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推崇主观经验主义,着眼于应付生活环境,强调行动的实际效果,企图用主观经验包括一切,解释一切,是主张用实际效果评判一切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流派。实用主义强调实践、行动,强调经验。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有些人把实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等同、相混淆。马克思主义与实用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认识论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把认识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认识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而实用主义只强调实践,离开认识谈实践,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把实践与认识相对立,靠行动去追求效果,取消认识。在本体论上,马克思主义历来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而实用主义的本体是经验。经验是对世界本原的回答,世界的本原就是经验。在实用主义那里,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及运动规律尺度被看作是“无用的”假设。可见,哲学基本问题上的根本对立,是马克思主义与实用主义全部区别和对立的根源。在真理观上,马克思主义从思维对存在的关系的彻底唯物主义立场出发,主张真理即客观真理。认为客观真理中必须包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实用主义的真理观恰恰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有用即真理,否认客体的客观实在性,把真理变成了顺从主观需要,随意捏造的东西。在真理标准问题上,虽然实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都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马克思主义指的是检验主体与客体的接近和符合,而实用主义是用实践的后果来检验其“真理”,而这个“真理”毫无客观性,只是以“是否有用”为根本,“价值即真理”[2]。

二、实用主义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现状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代青年大学生受实用主义影响,价值观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他们或积极或消极地接受了1989年的政治教训,同时他们也被我国新一轮改革大潮及取得的成就所鼓舞,因而下决心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这些客观的实际情况正好给实用主义思潮提供了合适的土壤。如当前实用主义价值观充斥校园,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以“自我”为价值核心的特征

当前相当一部分青年以自身利益为重,在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关系方面,以“自我”为中心,以私利为半径,更多地强调个人价值与个人得失,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逐步使价值核心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相当一部分青年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认为个人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会较多地强调个人的前途,忽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社会发展和集体利益。一部分青年大学生漠视法纪和社会诚信,为了自身利益而我行我素。

(二)以“现实”作为行为方式的指南

不少青年不谈理想只讲实惠,缺乏远大理想,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学习没有动力,不注重打好深厚的理论功底,而是单纯追求“文凭到手”,热衷于谈情说爱、吃喝玩乐;一部分青年大学生重能力轻道德,以才干立身,他们认为,当今社会是适者生存,能力、才干第一,至于道德,不犯法就行;在义利观上,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念受到冲击,少数大学生为了眼前的现实利益,如评先进、奖学金和助学金等,不惜造假、恶语中伤、损人毁誉牺牲人格、疏远同学等等[3]。

三、实用主义思潮对青年影响的原因分析

代表美国精神的实用主义思潮和其他社会思潮一样,它的产生和发展也都是基于社会现实,有其存在的合理因素,下面详细阐述一下实用主义思潮对中国当代青年影响由衰而盛的主要原因。

(一)当前我国社会的现实环境

社会现实环境是影响社会思潮产生和消长的直接因素。当前现实政治情况的主体和社会经济现状对青年的影响是积极的。民主化进程的加大,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城乡面貌的不断变化,这一切成果的取得都归功于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求真务实的工作风格。这些正是实用主义观点中积极的方面。因此一部分人把改革开放的“白猫黑猫论”和实用主义相提并论。此外,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动员机制变为“利益驱动”,青年中出现务实倾向是必然的。但是如果这种倾向走向极端,也容易产生浮躁情绪,甚至产生实用主义和唯利是图的趋向。当前部分青年一味推崇实用主义,在现实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对实用主义照搬照抄,在学习上轻基础理论而重实用技能、交往上看重目的与互利、择业上注重追求报酬导致专业意识淡薄、道德文化日趋世俗性和实用性,这些现象都表明了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念不确定性的增加。此外,青年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片面认识也对实用主义思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前“学历热”、“考研热”、“出国热”和“公务员热”等现象的持续升温就是实用主义思潮对青年影响的一个重要体现。

(二)当前思想理论的现实环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现实思想理论环境的复杂化,使得人们的思想意识不再是单一地接受主旋律的引导,而是有许多复杂的声音。这也为青年大学生接受和传播各种社会思潮铺垫了基础。青年大学生群体生活在这样的思想理论环境里,独立判断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但是思想导向却遇到了多向性的难题。一些极其重要的现象如当前流行的“快闪族”和“自组织”等,我们还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对青年作出合理解释。更有甚者,对青年心理思潮积淀的研究,还没有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对于青年面对的社会新问题,不但要钻研理论,还要创建理论,从理论层面对青年思潮进行有效的指导。

(三)西方文化渗透的结果

随着我国社会进一步开放,西方文化依附于各种载体源源不断地涌入我国。除了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外,互联网和经济社会信息化也加速了其传播的速度。青年大学生被从这些载体中看到的西方实用主义思潮的表面特征和现象所迷惑、所影响,很多人经受不住这些诱惑,逐渐开始将追求享乐作为人生的目标。

(四)当代青年自身生理、心理的现实原因

青年时期作为人生的重要阶段,正处在生理、心理全面发展成长的高峰时期。这些生理和个性心理特征的进一步发展,使得青年时期成为人生中思想最活跃的时期。而社会思潮的主要特点就是易变,正好与青年人求新、求异、求变的天性合拍,以至于它们一经碰撞就注定要发生密不可分的联系。此外,青年往往也由于自身边缘性的社会地位和发展的不成熟性而成了最易受社会思潮影响的一个群体[4]。

四、针对实用主义思潮的对策分析

理论形态的思潮,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还有一种经常被人们所忽视的思潮形态即心理思潮,它是以一定的信念作为主体的,表现为一种观念的冲动,它是用情感去激动人心的。这种思潮心态在心理上的积淀性是非常强的,它会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可见思潮对青年的影响是深远的。青年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所接受的一些消极甚至错误的政治观点、生活方式和伦理道德等,甚至会动摇他们的民族观念、国家观念、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乃至做人的理念基石。因此,如何处理好青年和思潮两者的关系,如何正确引导青年思潮具有急迫性。笔者认为应对青年思潮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对策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青年德育工作的挑战。

(一)加强对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青年对社会思潮的辨别能力

青年之所以会被实用主义思潮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很大原因在于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高,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不够,缺乏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看待问题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因此只有对青年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青年才能全面而又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真正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树立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理论修养,掌握明辨是非的标准,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自觉抵制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因此对于高校中的德育工作者来说一定要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把握当前青年思潮的特点,加强对青年舆论的正确引导

21世纪后青年思潮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流行文化和利益结合在一起;第二,青年思潮的传播方式由20世纪80年代以大众传媒为主导逐步向分众化的方式过渡,特别是向青年的自媒体方向转变,并且日益具备了这种自媒体的功能和系统化传播的特征;第三,从当代青年思潮的感应、接受、认同的状态上看,群体性的特征日益弱化。因此,对当前青年思潮的把握越来越困难。

针对上述特点,笔者认为正确引导当前青年有以下两条主要的途径:第一,高度重视青年的自主能力。青年的自主能力已经成为青年思潮传播、互动、认同的一个主要方式。现在中国的青年自组织每天都在大量生成,这件事情已经到了当前政府各级组织必须加以重视的程度。第二,把握青年的自媒体脉络。青年的自媒体发展速度非常快,今后必须要进一步整合、发展青年传媒资源,特别需要高度重视那些学生自办的校园里的传媒。

把握好上述两条途径,让正确、积极的舆论作为传媒的主流,特别是在思潮传播的过程当中,让青年传媒进一步强大,让它进一步发展,去影响更多的人,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同时各级各类共青团组织和其他教育机构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教育合力,为青年的发展和成长保驾护航。当前由63所国家21 1工程的高校媒体联合建立的中国第一个中国高校传媒联网就是一个很好的举措。此外共青团河北省委员会于2008年7月开办的河北省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学校也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举措。

(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的社会思潮,浓化德育氛围,净化德育环境

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代表,做好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尤其重要。高校管理者要把健康、向上、高雅的校园文化基调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一要扬长避短、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优势,有效消除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不良影响。如组织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进行介绍和评价,帮助青年大学生全面了解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理论体系、精神实质。二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国情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高校校园文化对青年大学生接受新思想、传递新观念和修身明德、立言正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三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西方社会思潮的认识,在实践中反思西方社会思潮在青年大学生中的影响[5]。西方社会思潮的消极方面之所以对青年影响较大,重要原因之一是青年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较少,理想主义色彩与情绪化思维活动较浓,对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认识和理解常常脱离社会现实。因此,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活动,使他们不仅能将自己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加深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理解,而且切身体验社会生活,感受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四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充分挖掘网络上巨大的信息和教育资源,营造全新的网络文化,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积极开展网络活动,吸引学生自觉地接受网络上积极上进的思想道德教育。

(四)加强对青年接受社会思潮心理机制的研究,提高对思潮的评价和接受能力

社会思潮的萌发,有着十分复杂的社会心理基础。社会思潮的传播对象也就是接受者,如果具有良好的接受心态和健康的社会心理,就能够正确地对待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诱惑和侵蚀。因此高校加强对青年大学生接受社会思潮心理机制的研究势在必行。首先要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变化规律,由此可以把握大学生最初接触社会思潮时所持的普遍的基本的态度;其次要研究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态度转变过程,主要是分析从知识、情感、意志、信念到行为的整个转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再次,还要研究阻碍大学生科学评判、正确接受社会思潮的社会心理误区。通过对接受社会思潮的心理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在对待社会思潮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认知协调水平,提高对社会思潮的认识、评价和接受能力[6]。

参考文献

[1]湖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加强对社会思潮的正确引导[N].人民日报,2005-4-22.

[2]邓卓明.当代国外社会思潮专题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蔡福兴.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德育的挑战及对策[J].发展研究,2006,(8).

[4]张建卫,刘玉新.隔膜与消解:中国青年的跨文化交流[J].中国青年研究,1998,(3).

[5]陈洁.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和谐高校校园文化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0).

金融危机催生变革资本主义思潮 篇8

现阶段涌现出的替代新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各种思潮中, 有主张局部改良的金融体制改革派, 有主张全面改良的财富收入改革派, 有提出革命要求的长期国有化改革派, 也有主张“21世纪社会主义”的权力结构改革派。它们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 提出了替代资本主义的理论和现实方案, 并有一部分付诸实践。

金融体制改革派

一些西方左翼人士认为, 应对危机, 只需要对金融体制进行改革, 使金融体系更为健全、谨慎、完善即可。如“致力于金融改革的美国人”和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所和SAFER专家委员会。他们的改良要求对改善工人阶级处境有一定价值, 即使作用有限。这一思潮的优点在于其抨击方向集中于危机中声名狼藉的华尔街金融体制, 可以联合的范围较广, 甚至不少中小产业资本家也站在其统一战线, 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来认识和约束金融垄断资本的危害性。其局限性在于, 这些建议停留在对金融部门改革提出综合详细的建议的层次上, 与众多资本家和凯恩斯主义者所要求的相差不大, 只是稍微前进了一步, 并没有揭示出金融垄断资本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联系, 即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不可能真正约束金融垄断资本的, 只要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 金融垄断资本就必然要兴风作浪, 一切技术上的监管手段都是可以规避甚至立法废除的。

财富收入改革派

美国部分经济学家曾提出一个全面改良的建议清单, 不仅要求改革金融部门, 而且要求整个系统返回到以人为本的目标。其主张主要包括:通过财政政策来恢复经济;使金融部门的救助更公平, 成本更低, 通过提高机构的监督提高效率, 并进一步利用政府杠杆作用, 大大改变这个体制的工作方式;重新调控和重组金融部门, 同时提升公共部门对其监督和管理的能力;扭转社会日益增加的极端不平等状况, 繁荣和提升家庭和社区的力量;改革国际经济治理秩序, 走向一个更为平衡、公正和繁荣的世界经济。和局部改良要求相似, 这一全面改良要求不仅促进和动员了劳动人民, 并且有可能被政府和国会部分接受。

西方资本家中的较开明人士是希望从这些主张中获取改革的思路的, 尽管最后实施的方案可能会大相径庭, 但仍然抱有一些希望。在名义上, 这些要求还是很能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共鸣的, 其中不乏一些大资本家。如股神巴菲特就曾大呼“向我开炮”, 希望政府多向他这样的富人征税, 颇似也积极响应劳动阶级要求财富和收入分配改革的呼声。不过巴菲特的资产早捐给了盖茨基金会, 按照美国法律全部免税, 不知他是否真的希望以后取消盖茨基金会的免税待遇。

尽管如此, 在垄断资本家大多反对的情况下, 还有资本家在名义上支持全面的财富和收入分配改革, 仍值得嘉许。这种渐进的改良要求在部分实现的同时, 原本支持这些要求的左翼势力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 还取决于左翼斗争的策略和危机的严重程度等因素。

长期国有化改革派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围绕对金融企业加强监管还是国有化曾引起很多争论。值得注意的是, 很多资本家支持国有化, 而很多左翼不支持国有化。之所以如此奇怪, 是因为国有化至少分为两种, 一种是短期国有化, 即靠国家财政帮助金融企业度过危机后重新将其私有化;另一种是长期国有化, 即彻底摆脱私人资本家的控制。资本家当然支持前者, 而左翼虽然支持后者, 但又怕最终变成前者。

这一派的学者认为, 要超越资本主义思维, 最重要的过渡性问题是能否实现经济民主化。国有化必须首先是长久的, 更为关键的是控制, 必须明确控制是社会的、民主的, 并包括转变行业, 使其服务于社会福利。金融部门的转型还必须涉及到工人自身相应的转变, 这就涉及到更宽广的范围。

虽然这类国有化改革方案只是过渡性的, 看上去和先前的全面改良方案相差不大, 甚至要求更少, 实际上却远远超出了一般的改良范围, 因为他们开始要求长期稳定的政治权利, 而不仅仅是一时的经济权利。经济权利是随时可以被资本家当权者剥夺的, 而政治权利是相对不容易被夺走的。不过, 这里的政治权利还只是低层次的, 是参与政治的权利, 或者说要求享有政治权利的权利, 而非真正的政治权利。

其实, 方案中的许多内容也是资本主义政府所喊的竞选口号的内容, 这些口号在任何资产阶级政党上台执政后都不了了之。

权力结构改革派

以拉美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墨西哥城市自治大学海因茨·迪特里奇的“21世纪社会主义”为代表之一的权力结构改革派, 强调权力在社会主义改革中的重要性, 也是更为激进的思潮。

实用主义思潮 篇9

关键词:建筑文脉,内涵,西方文脉主义,历史源流

1. 引言

“文脉”(Context)真正受到关注始于后现代建筑思潮,是其作为后现代建筑思潮的标签而出现,这种文脉主义思潮最终由于同历史复古主义的“混淆不清”而逐渐退出了建筑设计的主流舞台。然而这种关注建筑或者城市所处的历史环境价值的理论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自上世纪80年代西方建筑思潮传入国内以来,随着文脉内涵的转译、扩展,其逐渐进入建筑及城市设计研究者的视野之中,并对我国当代建筑理论的建构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文脉一词的“泛化”使得对其内涵特征的认知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文脉”内涵的重新审视及其发展源流的梳理是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的。

2. 文脉释义

国外学者方面,文丘里在其著作《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中通过引述E.W.Sinnott关于动植物形式的描述来说明文脉与建筑形式之间的关系,“植物或动物特有形式不仅决定于有机体的基因……而且还决定与基因组织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知的基因并不能控制特定的性格,但对特定的环境产生特定的反应。”在这里,文丘里将文脉视作建筑外部环境;《建筑大辞典》中关于文脉的解释是:“以文脉主义的立场为基础,对整体环境,或者部分的特征,或者其构造的解读。具体地说,方位、地形、水系、植物、街道模式等空间的基本构造以及从城市整体所见到的建筑位置、建筑样式、建筑群的特性等所规定的相互关系。”[1]

国内学者方面,比如张钦楠先生将“文脉”看成文化环境;段进在《广义文脉与规划设计教育》一文中指出:“‘文脉’的使用应是一个广义、整体的概念。但在目前的阐释中尤其是使用中,由于着重强调历史文脉的传承、历史文化的保护等方面而逐步淡忘了原有的完整含义”,并将“文脉”定义为“介于事物各种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外部联系”。[2]

文脉并非建筑界的独创,其最早来自语言学领域的探讨,费雷格在《算术基础》一书中写道:“应该将语言的意思放在与句子相关联的问题当中来进行讨论,而不能将其视为一个孤立的问题去对待”,其认为不应将某个独立的单词词意作为语言去理解,而应当将其置于文章的之中,句子在文章中才具有意义,正是这一观点产生了文脉。文脉一词源自英文“context”,拉丁文为“contextus”,意为文章的前后关系、与事物相关的背景和状况,通俗地讲,“文脉”就是人类创造的事物内部之间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所有关联的综合。

综上所述,可以梳理出建筑“文脉”内涵的两条认知主线:一是空间向度,指的是建筑所处的物质空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其中人工环境为人类所创造,在不同程度上是与其相关的意识文化的载体,属于文化范畴;二是时间向度,指的是建筑产生、发展所依赖的社会、文化背景。

3. 西方文脉主义思潮发展历史源流

西方文脉主义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萌芽时期(20世纪60年代初期之前)、全面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转折时期(始于20世纪80年代)。

3.1 萌芽时期

在工业时代,处在现代主义宣扬与历史决裂、旨在创造一种复合工业化时代精神的美学艺术形式的局面之中,即便在那个最微弱的年代,“回归历史”的声音却从未停止过。一次大战后,美国诗人艾略特在其著作《传统和个人的才能》一文中指出个人的创作才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基于对传统的认知之上,不能无视历史,而应该充分地感受存在于现代的“历史”,艾略特的“历史感”在这一时期的建筑界得到了继承和发扬。[3]1947年,Colin Rowe在《理想别墅的数学》一书中将帕拉迪奥和柯布西耶的别墅做了比较,并从中指出对于历史的模仿和引用之间的区别,开始关注建筑形式中的“历史”性;[4]1950年,文丘里在其硕士论文《关于建筑构成的文脉》一文中认为建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同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相关,“含义产生于文脉,文脉如果变化,含义也将发生变化”;1961年,美国城市理论家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对于以功能分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以及现代乌托邦式的城市规划方法进行了批判,同时指出了城市建设过程中原有历史文脉和地域性的重要意义;[5]此外,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历史环境保护指出历史环境的保护应当基于历史遗产保护的基础上,并通过了《国家历史保护法》,再次将公众视线引入对于城市历史环境的保护方面。随着上述理论著作的陆续发表,西方基于文脉主义的研究已经呼之欲出。

3.2 全面发展时期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是文脉主义思潮全面爆发的时期,在这期间,许多建筑师、理论家基于不同视角和研究方法对文脉主义进行了研究,鉴于研究内容繁杂,特以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流派为线索,梳理这一时期文脉主义思潮的理论研究成果。

Colin Rowe和康奈尔学派。Colin Rowe的学生Stuart Cohen最先提出文脉主义,在其著作《The Tall Office Building Urbanistically Reconsidered》、《From Urbanism to a Theory of Appropriate Form》中对自己的文脉主义理念进行了充分地说明,并和Steven Hurtt一起提出了将康奈尔学派共同的设计理念称之为文脉主义,该学派设计理念认为城市设计中新建区域应当与文脉相呼应,以此获得城市的整体感。1974年,Stuart Cohen在《物理的文脉和文化的文脉》一文中将文脉概念分为“物理文脉”(physical context)和“文化文脉”(cultural context)两部分,前者指的是建筑意义通过具有含义性的形式具象地表现出来,后者则指的是观察者通过建筑的类型特征来理解建筑的含义;[6]1978年,Colin Rowe所著的《拼贴城市》则是康奈尔学派进行文脉研究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其在书中关注城市的历时性特征,认为城市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城市风貌格局是由各个历史时期的形态拼贴而成,城市是历史的集合。Colin Rowe认为城市设计应当从历史元素中获取灵感,并对其进行重构,以形成连续的、富有历史感的城市区域。[7]

文丘里和后现代主义。文丘里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所著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和《向拉斯韦加斯学习》成为后现代主义思潮乃至文脉主义的代表作。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批判了现代主义所提倡的技术论,认为建筑设计应当建立在城市历史和环境的基础之上,建筑形态是对特定城市文脉所做出的反应;[8]《向拉斯韦加斯学习》一书通过对拉斯韦加斯商业地段景观的调查,文丘里赞赏那些受到现代主义所排斥的大众喜欢的象征性建筑,比如挂满各式各样广告牌的商业建筑却成为拉斯韦加斯典型的城市形态。文丘里认为建筑形式所包含的象征性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认为通俗文化应当被视为文脉而受到尊重。詹克斯在其著作《后现代建筑语言》中提出建筑形式所蕴含的符号学含义是建筑表达其意义的重要方式,提倡建筑的多价值属性,詹克斯将文脉定义为“特定性+都市化”,即文脉包含城市历史结构和城市环境两方面;[9]1977年,罗伯特·斯特恩在《现代主义运动之后》一书中提出现代主义思潮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后现代主义,并且将其主要特征归纳为文脉主义、装饰主义和引喻主义,这是文脉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标签第一次被明确地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文脉主义,罗伯特·斯特恩认为,“建筑是全体的一部分”“新的建筑要同环境相适应”,并提出了对历史建筑的正确参照等观点,有意将后现代主义同复古思潮区别开来。总之,后现代主义运动关注的是建筑形式的符号学含义,即通过对历史元素的引用,发挥其象征作用,来表达建筑内涵。

Aldo Rossi和新理性主义。新理性主义运动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意大利,战后的意大利城市空间的发展难以表现出稳定性,成郊社区甚至出现了混乱无序的状态。面对这样的局面,以罗西和G.格拉西为代表的意大利建筑师开始了对恢复城市秩序的探索,其方法就是运用类型学寻找城市文脉中的原型(prototype)特征。罗西在《城市建筑学》一书中认为建筑是“文化习俗的产物,文化的一部分通过编译进入表现的形式中,绝大部分编译进类型中……类型是深层结构”“类型可以从历史中的建筑抽取……类型不同于历史上某一建筑形式,而又具有历史因素,至少在本质上同历史相联系。”[10]在这里,罗西将文脉认为是历史文化习俗,将建筑对于历史文脉的表达分为两个部分,即建筑形式及其类型。类型源自历史,但区别于历史建筑的形式,而是其深层结构,类型比建筑形式对于文脉的理解更加重要。不难看出,后现代主义运动和新理性主义运动的相同点在于对现代主义均持有批判性,认为建筑设计不是孤立的,应当将建筑置入文脉之中,从历史中探寻新建筑的答案;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前者认为文脉可以通过建筑形式的符号学含义来表达,后者则认为文脉则存在于历史建筑的深层结构(类型)之中。

3.3 转折时期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是西方国家文脉主义运动的全面发展时期,然而,进入80年代,这股思潮则出现了衰退的迹象,究其原因,则是“文脉主义”内涵理解的偏差和僵化所导致的。文脉主义同现代主义相比,正是由于其将建筑置于文脉之中,且对于文脉的表达方式有着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随着后现代主义运动的盛行,加之罗伯特·斯特恩将后现代主义运动的特征描述为文脉主义倾向,更加造成了文脉主义等同于后现代主义的印象.因此,建筑的文脉主义观被固化成为仅注重建筑形式的象征性(符号学含义)作用,关注与现存环境的一致性、连续性以及对历史元素的引用和转译。严格地说,罗伯特·斯特恩将文脉主义置于后现代主义的范畴,是混淆了“文脉”和“历史元素符号”这两个概念。这一时期对于文脉主义的批评声音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文脉的概念很模糊,而城市环境自身的结构和格局则十分清晰,将建筑置于环境之中比将其置于文脉中更加有效;第二,此类批评主要针对的是那些简单模仿相邻历史建筑的基于文脉主义的建筑作品。随着文脉主义内涵的不断僵化,建筑与其周围环境的“类似性”关系逐渐被认为是文脉主义的内涵,正如欧洲建筑史库哈斯所说的那样,“欧洲城市具有历史性……所以历史的保全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这种保存城市的概念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话,那就会造成一种制约,也就是说文脉会舒服建筑师的手脚”,此后,随着对单一文脉主义观的批评不断增加,文脉主义逐渐从建筑思潮的主流中淡去。同时,我们不可以否认的是文脉主义的观点却仍然存在于当今的思想潮流之中,并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11]

4. 结语

西方建筑文脉主义思潮对于建筑文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脉内涵及其发展源流的认知是构建文脉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我国正经历文化趋同影响的背景之下,文脉理论为建筑地域性以及本土特色的保持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叶毅,吴钦照.建筑大辞典[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2].段进.广义文脉与规划设计教育[J].规划师,2005(7):14-17.

[3].(英)托·斯·艾略特著.卞之琳等译.传统和个人才能[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4].Colin Rowe.The Mathematics of the Ideal Villa and Other Essays[M].The MIT Press,1947.

[5].(美)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江苏:译林出版社,2006.

[6].(日)秋元馨著.周博译.现代建筑文脉主义[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7].(美)柯林·罗,弗瑞德·科特著.童明译.拼贴城市[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8].(美)罗伯特·文丘里著.徐怡芳,王健译.向拉斯维加斯学习[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9].C.詹克斯著.李大夏译.后现代建筑语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10].阿尔多·罗西著,黄士钧译.城市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实用主义思潮 篇10

关键词:实用主义思潮,新时期青年大学生,影响,对策

改革开放以后, 众多的西方社会思潮传入中国, 对新时期中国青年大学生产生了十分复杂的双重影响。比如, 自由主义思潮鼓励年轻人更加追求自由, 挣脱社会的束缚, 导致青年人过度地追求个人的自由, 忽视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 对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近年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以网络等方式迅速在我国传播, 对于新时期青年大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实用主义思潮的主要内容

19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下, 在自由的学术氛围中, 产生了实用主义思潮。实用主义思潮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众多的哲学家进行研究, 并在社会上传播, 影响了西方许多国家, 二十世纪初在美国和西欧大量流行。顾名思义, 实用主义的原意是实践、行为和行动, 表明它是一种着眼于现实生活, 推崇人类经验, 注重效果的哲学, 它又被称为行为或行动哲学。

实用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强调经验的重要性。实用主义反对传统哲学观点, 认为不应该把认知的经验、对象同认知的主体、经验者分开, 把物质和精神分成两个独立的领域。它强调以心理学或生物学的某种观点解释经验, 同时认为经验中包含理性的因素, 因此反对经验和理性相对立。第二, 强调人类认识和行为中的工具主义价值关系。认为强调知识是控制现实的工具, 现实是可以改变的, 把知识归结为行动的工具。将认识中的价值关系、效用关系置于事实关系之上, 甚至以把认识的主观效果当做真理的标准, 以人的主观需要满足的程度排斥认识的客观性。第三, 强调有用性。所谓真理就要是有用, 有用即是真理。反之, 没有用则不是真理, 体现了实用主义是一种不讲原则, 只讲效果的哲学。

二、实用主义思潮对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的影响

1. 积极影响

(1) 有利于进取意识的弘扬。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相类似, 实用主义认为, 世界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认为人们自己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 而不是由神创造的。这种观点激励新时期青年大学生, 积极进取, 大胆尝试, 勇于创新, 不拘泥于传统, 不墨守成规。实用主义的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引起新时期青年大学生强烈的共鸣, 成为新时期青年大学生们的共同心声。新时期青年大学生们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积极进取, 奋斗学习, 打破了各种权威和教条的束缚, 勇于接受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用永不停歇的奋斗书写人生的辉煌。在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新时期青年大学生们不仅仅满足于从书本上获得自己的专业知识, 还希望从社会实践中获得经验和知识。比如, 参加暑期实践、各级学生会、团委、广播站、校报活动以及各种社团组织的活动等等, 增长了知识, 锻炼了能力, 从而为走上社会做了充分的准备。

(2) 有利于实干精神的培养。实用主义认为, 人不仅仅是单纯的认识主体, 事件不仅满足人的认识需要, 必须也要满足人的现实需要。也就是说人不止是认识的主体, 而且也是行为的主体, 也是利益的主体, 人们想要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意义就必须要行动大胆、创造努力。由此可以看出, 实用主义比较注重现实, 鼓舞人们要大胆地蔑视教条和权威, 大胆勇敢地面对现实, 奋斗进取, 立志成才。实用主义用行动和实干实现人生成就, 注重行动和实干, 在新时期青年大学生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也成了新时期青年大学生奋斗的目标。在实用主义思潮的鼓舞下, 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怀着强烈的事业进取心, 希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施展自己的才华, 学习热情高涨, “考研热”“考公务员热”“托福热”等各种热潮此起彼伏。越来越多的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比较注重人际交往等实用性的知识, 反对空谈注重实干, 已经成为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的共识。

2. 消极影响

(1) 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动摇。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 学术氛围更加自由,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日益激烈, 众多的西方社会思潮传入中国, 使新时期青年大学生十分茫然, 不知道要选择哪一种, 也不知道如何判断各种思潮的优劣。在此背景下, 实用主义思潮的传入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更为简单、实用的方法。人们判断某种理论只需要看它是否适用于人们的需要即可, 只要适用于人们的需要则接受。此后, 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把实用主义作为工具, 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同时, 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之后, 广大青年大学生们更多追逐的是实际的利益, 做任何事都是以实际的利益为标准。许多青年大学生不愿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不感兴趣, 认为马克思主义早已过时, 不能给人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 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严重的信仰危机。这些情况都使新时期广大青年大学生们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动摇。

(2) 功利主义过于泛滥化。实用主义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注重实践, 强调时间必须是对自己有切实效用的。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 青年大学生们在实践中减弱了对于中国传统美德, 比如, 诚信等的重视, 松懈了自己对于国家、社会的责任, 过多地追逐自己的利益, 做任何事只讲功利不讲信义。实用主义注重效用, 但是一些学生理解失误, 认为只是片面地追求物质价值, 只关注眼前的物质利益和经济利益, 脱离精神价值的追求。受这种思潮的影响, 一些大学生偏重于物质方面的追求, 不惜背信弃义, 为了私利, 看重行为的直接利益和直接效果。

(3) 人际关系过于实用化。受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 近年来, 新时期青年大学生过多地注重自己的切实的利益, 这种标准也蔓延到人际交往中。他们在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时候, 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交往行为是否给自己带来利益以及利益的多少。很多青年大学生交友的目的性、针对性越来越强。一些人为了能当上班干部, 给老师学生送礼, 认为是值得的, 因为他们当上班干部之后, 将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是当这些人当上班干部之后, 就对同学不再那么热情了, 对同学不关心, 选前选后判若两人, 损害了学生的利益, 不能做到真正地为人民服务。现代校园中弥漫的实用主义人际关系, 不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不利于新时期青年大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三、针对实用主义思潮消极影响的应对之策

1.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育

新时期青年大学生对于学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感兴趣, 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是很高, 不太能够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看待问题, 缺乏坚定的正确立场,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的程度也不够深入。西方实用主义思潮传入中国, 使许多青年大学生被迷惑, 陷入实用主义思潮的漩涡。必须加强对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育, 加强其辨别能力, 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只有这样, 才能坚定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念, 提高其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使青年大学生形成坚定的立场, 从而在遇到事情时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思考问题, 抵制实用主义思潮带来的消极影响。

2. 针对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的特点加强德育

新时期青年大学生具有重理论轻实践, 生活离不开网络、反感灌输式的教育方法等特点。同时, 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也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高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教育, 要把德育渗透到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第一, 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隐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对于学生抵制实用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 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使校园文化建设充满人文关怀, 把传统美德也要融入其中, 以引导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第二,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成为了新时期青年大学生获得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 网络文化对于青年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必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网络文化教育等资源, 使青年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活动的同时, 受到网络文化的熏陶。第三, 开展广泛的实践活动。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对人们的认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高校必须开展广泛的实践活动。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理想化色彩比较浓厚, 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他们加深对于实用主义思潮的认识, 抵制实用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

3. 加强实用主义思潮理论教育活动

新时期青年大学生之所以被实用主义思潮所迷惑, 就是因为他们对于当代西方实用主义思潮在理论上有一些误读和曲解。因此, 高校必须要扬长避短, 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优势, 通过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理论争鸣活动和学术研讨, 对其进行正确的解读, 帮助新时期青年大学生全面正确地了解实用主义社会思潮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论体系、精神实质和理论根源, 从理论认识上当代西方实用主义思潮的危害性, 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批判的重要性, 从而有效消除实用主义社会思潮对我国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产生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周国丽, 周彩霞.实用主义思潮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9 (03) .

[2]邓卓明.当代国外社会思潮专题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高峰.美国实用主义教育观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学科版) , 2010 (08) .

[4]张建卫, 刘玉新.隔膜与消解:中国青年的跨文化交流[J].中国青年研究, 2008 (3) .

[5]彭玉旺, 周艳华.实用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15) .

[6]贾敬远.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机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4) .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 篇11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思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措施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新自由主义思潮以经济理论、政策主张、文化理念和消费观念等方式在我国广泛传播,而掩盖了其意识形态的本质。大学生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通过各种途径对新自由主义有了一定接触和了解,受其影响,一些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淡化,出现了理想信念危机,崇尚私有制和无政府主义,滋长了实用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公平和正义观发生偏移,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巨大挑战,急需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

新自由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是 20 世纪 30 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以后形成的理论体系。新自由主义是在继承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新自由主义主张私有制,反对公有制,认为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没有人能够对个人的行为加以限制,因此私有制最大的好处是更能保障个人的自由,并能够让人们享有自由的权利。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否定国家干预理论。新自由主义思潮代表了资本和富人的利益,是国际垄断资本利益集团为维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现其占有资源、积累财富和主控全球资本市场、建立全球新秩序、攫取垄断利润的重要手段,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由来已久。在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的时期,新自由主义正好在资本主义世界大行其道,在那个时期出国留学的学生、考察的学者和官员看到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巨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并带回了新自由主义思想。之后,国内激进的新自由主义代言人,在高校通过报告会、演讲等形式大力宣传新自由主义关于"极端个人主义"、"全盘私有化"、"全面市场化"、"否定国家干预"的主张,推荐西方有关新自由主义著作。当前,网络在为人们提供便捷资讯的同时,也为极具隐蔽性的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在校大学生是中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视野开阔,理解和接受能力强,善于接纳新文化和新思想,但同时也存在社会经验欠缺,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迷惑等特点,新自由主义思潮包裹着自由与平等的外衣乘机潜入,引起大学生对其某些观点的关注和兴趣。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主张及实践的误导下,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误认为苏东社会主义的失败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要确立市场经济体制、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就是要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转而发展私有制。

(1)新自由主义思潮扭曲大学生的集体观念。个人主义是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其核心是一切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的需要出发,把先天地拥有自我的个人看作是比人类社会及其制度更为基本的存在。在新自由主义看来,个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个人自由和个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个人可以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界约束。在政治上,个人的权利至高无上,表现为个人自由,政府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个人的权利,政府权威的合法性由公民的意愿决定;在经济上,它要求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强调由追求经济利益的个人通过市场和竞争来实现对经济的调控。新自由主义的这一论断,扭曲了部分大学生的集体观念,使得他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移,滋生了极端个人主义观念。在这些青年学生心目中,集体主义、奉献精神受到冷落由于部分大学生缺乏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严重脱节。

(2)新自由主义思潮动摇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仰。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主张及其实践影响,导致一些大学生对我国对外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错误认识,他们盲目听信西方别有用心的学者和国内新自由主义盲目崇拜者的观点,误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社会主义的经济状况不如资本主义,中国经济要发展,唯一的出路是搞私有化的市场经济,苏东社会主义的失败就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就要建立私有制。在这一错误思想的侵蚀下,这些学生出现了低级化发展趋势和庸俗化现象,滋生出崇尚私有制的思想。

(3)新自由主义思潮放大了大学生的个人利益,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导致了大学生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的滋生。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绝对自由理念助长了一部分大学生的自由散漫;而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上唯功利化和实用化倾向,也完全是受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的结果。表现出学习上实用知识的偏重,择业尤其对功利的热衷。无政府主义是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基本主张,认为追求个人利益是自由的唯一宗旨。近年来,自由和民主成为大学生最为关心的政治问题。实际上,大部分大学生要求的所谓绝对自由,是一种盲目的不可能实现的空洞的自由,其核心是追求个人利益。他们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否认集体和社会利益的客观存在,错误地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集体主义原则以及各种法律、法规、制度阻碍了个人自由的实现。这使得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要求自由和个性解放不但成为青年大学生的普遍口号,而且成为他们行动的具体指南,发展下去,校纪校规就会形同虚设,其权威性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于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上课是学生的权利,不上课是学生的自由,大学课堂俨然演变成为自由市场,学生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严重的干扰和影响了校园的正常秩序。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当前我国正处于历史转型时期,各种思潮不断涌现,异常活跃。为多种思想学说和理论观点提供了滋生的土壤,这就使社会思潮的传播和影响呈现出多变性和多样性。仅仅有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不够的,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我們要适应这一现象,就不能不注重社会思潮的研究。如果对这些消极、反动的社会思潮不加以抵制,任其传播的话,那么,这些错误的社会思潮就会在全社会泛滥开来,后患无穷。由此可见,新时期高校针对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调整是刻不容缓的。高校需充分认识到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展开针对性教育,让广大学生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导向,塑造新时期大学生远大的人生理想,弘扬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另外,高校必须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潮及时给予有力的警示和批判,决不能给它们保留舆论阵地。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去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马列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师生的头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时,不仅要使学生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更要使他们明确自己是社会的主人,在个体社会化的同时,正确引导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科院"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新自由主义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6).

[2] 吴易风.略论新自由主义及其影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2).

实用主义思潮 篇12

( 一) 部分大学生对革命历史的产生错误认识

由于时间的推移以及自身领悟能力等差异, 导致了部分大学生不能够全面掌握我国的革命历史, 再加上西方和平演变策略的进一步推动和种种社会思潮的相互作用, 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历史价值观, 对革命历史的评判角度也发生了一定的偏移, 产生了种种难以想象的错误历史观, 而其中对大学生革命历史观影响最大的当属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学校对大学生的正确革命历史观教育的效果, 部分学生存在错误的革命历史观, 一部分学生对我国的革命历史不闻不问甚至变相做出抵触的错误行为。部分大学生否定革命历史, 否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领导作用、决定作用, 忽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了革命事业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和巨大贡献, 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不当言论, 如: “告别革命论”、“拒绝壮烈论”等一系列的低俗言论和反历史观念, 更有甚者借助弘扬历史的大旗做一些危害社会稳定、影响和平的事情, 如支持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给甲级战犯平反的一系列活动, 这本是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极力抵触的事情, 但却有一些不良学生打着这一旗号煽动暴乱, 进行打砸等违法犯罪活动。更有甚者由于受到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错误影响, 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 认为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是正义的行为。由此可见, 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对当前部分大学生的渗透作用是多么的明显, 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多么严重, 造成的错误现状若不及时改善, 只会愈演愈烈, 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 二) 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信仰危机

部分当代大学生长期受不良社会思潮, 特别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 发生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危机。一些学生极力贬损革命, 质疑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战争的正义性, 否定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社会发展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所起的指导作用, 进而否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在推崇保守主义的名义下, 否定革命, 歌颂改良。当代大学生作为引领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若不能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含义并将其不断与中国的社会现实相结合, 不断产生适应中国发展的新务实理论, 将受到极大的阻碍我国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发展始终告诉我们一个真理那就是只有马克思主义救中国, 才能发展中国。

( 三) 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产生怀疑

当前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因而不断放大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以及当前我国社会上存在的贪污腐败等丑恶的现象, 进而不断批判中国共产党, 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这些言论不仅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同时也使一些思想清白的大学生产生了困惑和迷茫, 在历史虚无主义者的鼓吹下, 部分大学生产生了抵触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不良情绪, 更有甚者部分大学生出现了反党反社会倾向, 并付诸行动, 策划组织反党反社会活动, 给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同时, 历史虚无主义者到处散布入党无用论等反党论调, 甚至利用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 立场不坚定的学生, 不断打击、排斥、诽谤入党的学生, 产生大学生退党的现象。如果当代大学生不能坚定自己的思想理论根基, 一旦让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钻了空子并且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普遍意识, 无视自己身上的责任, 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就无从谈起。

二、形成历史虚无主义危害的原因

历史虚无主义已经对中国的部分大学生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 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甚至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 动摇国之根本。如果不能及早解决这一问题, 放任自流, 任其发展, 其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伤害将不可估量。所以, 为进一步找出应对此错误思潮的方法及早解决相应问题, 我们就应该深挖问题实质, 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 对症下药, 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不留后患。深入研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演进、表现和特征, 总结起来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供与参考:

( 一)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利用网络、文学作品等各种形式对高校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改革开放之初, 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 危害展现, 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现状使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能像现在一样快速发展。但到了当代社会, 高校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思想影响力, 已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断侵蚀, 渗透的主要目标。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存在两种途径, 一种是显性的, 一种是隐形的, 现行的主要是通过讲学、讲座、著作等显而易见的途径对当代师生进行渗透, 但这种方式过于明显, 在具有一定的思想抵御能力的高校学生面前难以起到作用。但另一种隐形途径的危害对高校师生的危害可就不能小觑了。隐形途径主要包括, 影视、网络、自媒体等。当代社会言论自由度高, 网络高度发达, 信息传递快、内容传播广、形式新颖多样, 使得高校学生乐于通过互联网来获取信息。由于高校学生接触社会的途径丰富多样并深受网络“毒瘾”的影响, 对网络有着难以理解的依赖性, 这就使得一些别有用心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利用网络自由传播不合适宜的历史虚无主义言论, 这些言论在网络上、影视剧里到处散播, 由于其标题夺目, 内容奇特吸引了不少大学生的眼球, 这就使得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的网络休闲中不自觉的、潜移默化的接受了不应有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熏陶, 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作了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受众。高校学生做为拥有知识、文化较多的群体, 又因为其入世未深, 自身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还没能够健全和定型, 这就使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能够对高校学生产生较大影响, 污染了校园大环境, 影响社会主旋律的发展, 最终使得部分大学生远离“正道”走向歧途。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设置失当

目前, 我国的教育理念主要是培养适合社会需要与祖国发展的高能人才,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我国将现有的教育分为学前、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等几个部分, 但在这几个部分中应试教育还是占了主角, 这就导致我国的教育往往注重基础学科的教育, 对于思想的教育不够重视。进入大学以后, 学校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就业, 尽快适应社会, 也更多的注重专业课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 忽略了思想教育, 政治理论课设置的不多, 甚至处于停摆状态或者是根本不设置, 导致部分大学生存在思想上的迷茫, 不能够正确认识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 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 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渗透的对象。另一方面, 目前高校政治理论课所教授的内容也不够新颖, 不注重实践, 缺乏说服性, 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没有积极性, 同时, 很多高校的政治理论课并不是考试课, 一般都是设置为考查课, 学生根本不重视。这些就导致当前部分大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的效率低下, 对不良社会思潮抵制力不强。

( 三) 部分当代大学生自身意志薄弱

当代大学生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内因起到了重大作用。当代大学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应试教育的局限, 网络媒体的渗透, 加之自身的一些问题, 往往思想迷茫, 缺乏共产主义信仰, 而恰恰是这些问题被历史虚无主义者找到缺口, 进而进行不良渗透。

( 四) 西方敌对势力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领域的进行大量渗透

西方敌对势力认为西方的价值是代表人类的“普世价值”, 并且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异类, 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大一统, 所以自社会主义诞生之初, 西方敌对势力就从未放弃对社会主义的扼杀。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优势, 打着“和平演变”旗号, 利用在国际交往中的强势话语权, 不断扩宽意识形态渗透的辐射面, 加强对我国意识形态渗透。

种种原因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部分大学生的思想领域造成了恶劣影响, 并导致了部分大学生产生了反党反社会的思想, 参与了一些反党反社会的违法犯罪活动, 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社会的稳定发展, 国家的长治久安, 我们应努力想出应对策略, 积极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防止其在我国的蔓延。

三、矫正历史虚无主义危害当代大学生的对策

( 一) 加强网络监管, 管控文化影响

首先, 若要及时矫正历史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 就必须要进一步强化相关国家监督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 对执法效果进行监督, 对网络上的相关不良信息时刻跟踪, 及时管控, 对于一些否定社会主义, 否定中国共产党的“知道分子”, 要严厉教育并施以惩罚, 绝不手软。同时积极利用网络 ( 博客、论坛、微博) 等相关媒介对网络“知道分子”以及受其蒙骗的广大高校学生进行及时的宣传与指导, 让受蒙蔽大学生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拥护党, 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其次, 要适度加大对文学作品的审核力度, 对于一些具有反党、反社会倾向的文学作品要及时制止。同时要用优秀的影视文学作品去鼓舞人, 例如用反映抗战生活、反映领导人生平的作品去鼓舞人心, 引导当代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 二) 改进高校课程设置, 明确教学目标

首先, 大力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授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与科学辩证法去思考认识当代社会现象与我党的历史。同时学校可以开展专门的有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课程, 剖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与危害, 并适当开展情景教学, 让学生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在中国革命过程中无数先烈奋勇战斗的光辉历史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巨大进步。

其次, 开办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相关课程, 让学生思想上有信仰,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 坚定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与信心, 凝聚共识。

( 三) 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积累阅历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高校应鼓励大学生多去参加关于认知历史虚无主义的相关实践, 在实践中培养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价值观。让学生们走出校门, 走进社会亲眼目睹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从而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 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生活与实践, 在源头上“上锁”, 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摘要:近年来,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学术研究”的面目出现, 在“重新评价”、“重写历史”的名义下, 设置“理论陷阱”, 宣扬“告别革命论”, 竭力贬损和否定中国革命。不断向大学生群体渗透, 波及层面越发扩大, 波及程度越发深入, 并在高校中也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发生种种思想问题, 本文着重阐述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及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及解决对策, 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大学生,影响

参考文献

[1]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分布式人工智能下一篇:广电数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