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性脑损伤

2024-11-02

后天性脑损伤(精选3篇)

后天性脑损伤 篇1

为了探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各种相关因素对心肌损害的影响, 找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过程与心肌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本次研究监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中不同阶段所测得的一些相关指标的变化。这些指标代表着心肌损害程度, 为临床进行心肌保护提供一定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0例, 年龄0~8岁, 术前心功能美国心脏病协会 (AHA) 分级为Ⅱ~Ⅲ级。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I组为CPB阻断时间≤30 min的患儿;II组为CPB阻断时间>30 min的患儿。

1.2 麻醉及体外循环方法

用依托咪酯0.3 mg/kg、芬太尼8~10μg/kg、维库溴胺0.15 mg/kg, 进行麻醉诱导, 术中以芬太尼、维库溴胺、丙泊酚维持麻醉。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包括放置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体外循环采用膜式氧合器, 流量为2.2~2.4 L/ (min·m2) , 鼻咽温度控制在25~28℃, 主动脉根部间断灌注停跳液。

1.3 资料收集及检测方法

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手术前 (T0) 、主动脉阻断后20 min (T1) 、主动脉开放后10 min (T2) 、30 min (T3) 这4个时间点, 抽取中心静脉血测Isoprostane的指标。Isoprostane浓度以酶标放射免疫法 (EIA) 测定。分别于T0、T1、T2、T3时抽取中心静脉血测血清CK-MB、c Tn I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该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在T0、T1、T2、T3这4个时间点的Isoprostane水平比较:I组为: (196.8±42.5) 、 (384.7±35.9) 、 (769.6±89.7) 、 (824.7±62.4) ng/L;II组为 (189.7±60.1) 、 (378.7±82.4) 、 (872.4±127.6) 、 (917.6±174.2) 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两组患儿在T0、T1、T2、T3这4个时间点的CK-MB水平比较:I组: (1.35±0.87) 、 (1.68±1.20) 、 (17.81±11.75) 、 (41.37±19.21) ng/ml, II组: (1.39±0.85) 、 (1.75±0.98) 、 (29.20±15.92) 、 (58.13±12.32) ng/ml, 两组T2、T3时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在T0、T1、T2、T3这4个时间点的c Tn I水平比较:I组: (0.395±0.176) 、 (0.467±0.284) 、 (3.974±0.401) 、 (7.863±1.732) ng/ml, II组: (0.419±0.143) 、 (0.538±0.370) 、 (6.420±0.759) 、 (8.692±1.484) ng/ml。两组T2、T3时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Isoprostane是花生四烯酸在氧自由基催化下形成的过氧化中间产物。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前列腺素样化合物。因其生成过程不需要酶催化, 而且是持续的, 生成后很快代谢并分泌到体液中, 所以它是研究氧化应激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稳定及特异性的标记物。CK-MB、c Tn I是反应心肌损伤程度的指标, c Tn I是较常用的心肌损伤的监测指标, 其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1]。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因其心肌长期缺氧, 心肌的易损性较大, 抗氧化能力减退[2], 在心肌损伤的早期发现对于保护心肌是有意义的。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手术开始到CPB开始前Isoprostane变化无意义, 而当CPB开始后Isoprostane随着CPB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此本次研究认为不同的时间段测定血Isoprostane的浓度可以作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评价心肌损害的早期指标。

本次研究监测这三项指标, 发现术中异构前列腺素高的患儿术后这三项指标的值均明显高于其他患儿。说明了异构前列腺素对于心肌损伤的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 临床可将其作为早期评价心肌损伤程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刘石, 王虹, 王秀英, 等.肌酸激酶质量在小儿心肌损害诊断中的意义.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1, 23 (6) :363-364.

[2]石玉秀, 郭玉坤, 王占友, 等.法洛四联症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电镜观察.电子显微学报, 1994, 5 (4) :401-403.

后天性脑损伤 篇2

病历资料

患者, 男, 35岁, 重体力劳动者。主因“右腹股沟可复性肿物35年, 不能还纳3年”于2014年2月12日入院。患者自幼年时, 右腹股沟就有一肿物, 可以还纳, 未经任何诊治, 肿物逐渐长大并降入阴囊。3年前肿物不能还纳, 肿物生长较前增快, 并伴有坠胀痛。以“右腹股沟斜疝”收入我科。查体:心肺腹未见异常, 右腹股沟区可见一约15.0cm×10.0cm×10.0cm大小的肿物, 降入阴囊, 不能还纳, 阴囊透光试验阴性。入院诊断:右腹股沟难复性斜疝。经术前准备, 行手术治疗。术中打开腹股沟管, 游离精索, 见精索粗大, 直径约5.0cm, 钝性分离, 于前侧找到疝囊并打开, 见疝内容物为大网膜, 还纳大网膜后, 探查腹壁下动脉, 见仍有大网膜下降至腹股沟管内, 继续钝性分离精索, 见精索前内侧仍有一疝囊并打开, 见疝内容物为大网膜, 与囊壁广泛粘连, 分离粘连, 切除部分大网膜, 疝囊下端可见裸露睾丸。探查两个疝囊近端开口均位于内环内, 双疝囊颈均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 证实为“双疝囊腹股沟斜疝”。行“李金斯坦疝修补术”。手术顺利, 住院7天痊愈出院。

讨论

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又称小儿腹股沟斜疝, 是胚胎期睾丸下降过程中腹膜鞘状突未能闭塞所致。胚胎6个月时, 睾丸在睾丸引带的牵引下降至腹股沟内环, 并逐渐进入腹股沟管向外环及阴囊内下降, 8个月时降入阴囊, 同时覆盖在睾丸前的腹膜也随之下降, 在腹股沟内环处斜向下内穿过腹股沟管形成一袋状突起, 称之为腹膜鞘状突, 腹膜鞘状突随同睾丸继续下降, 最后到达阴囊, 其盲端将睾丸大部包围, 但此时腹膜鞘状突与腹腔仍然保持相通。在出生前, 腹膜鞘状突先从内环处闭塞, 然后靠睾丸上部闭塞, 最后整个精索部闭塞退化成纤维索, 与腹腔不再相通。如果腹膜鞘状突的发育延缓或停顿, 出生时仍未闭塞或部分闭塞仍与腹腔相通, 则腹腔内容物进入其中, 形成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多数在2岁以内发病, 一般在生后数月即出现症状和体征。

后天性腹股沟斜疝又称成人腹股沟斜疝, 是在腹膜鞘状突已经完全闭塞后, 由于内环处薄弱, 腹内压升高, 疝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处突出, 通过腹股沟向内下前方斜行, 再穿出腹股沟管外环并可降入阴囊。其与先天性腹股沟斜疝的不同是疝囊进入腹股沟管是通过其后壁的薄弱点, 而不是先天存在的内口, 所以腹股沟管后壁薄弱是其发病的重要基础。

该患者自幼年时, 右腹股沟处就出现一肿物, 压迫后可以还纳, 松手后出现, 劳力时增大, 未经任何诊治, 肿物逐渐长大。3年前肿物不能还纳, 生长较前增快, 并伴有坠胀感, 术中见腹股沟管内有两个疝囊, 前侧疝囊内容物为大网膜, 没有粘连。前内侧疝囊内容物亦为大网膜, 与囊壁广泛粘连, 疝囊下端可见裸露睾丸。两疝囊颈均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 证实两疝囊均为腹股沟斜疝。患者幼年发病, 腹股沟可复性肿物, 逐渐长大并降入阴囊, 术中见前内侧疝囊下端可见裸露的睾丸, 认定其为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开始时腹股沟斜疝为可复性, 考虑疝内容物游离, 当腹内压增高时, 疝增大可以缓解部分腹腔内压力, 3年前肿物不能还纳, 考虑此时疝内容物大网膜与疝囊发生广泛粘连, 由于疝内容物与囊壁粘连, 当腹内压增高时, 腹腔脏器不再能进一步进入疝囊内, 相当于腹膜鞘状突闭塞, 当患者劳力时, 腹内压骤然升高, 因内环部薄弱, 于是腹腔脏器又从内环处突出至腹股沟管内, 又形成一后天性斜疝。

此病例提醒临床医师, 对于巨大疝, 特别是自幼年发病者, 术中还纳疝内容后, 精索仍粗大时, 应想到双疝囊可能, 以免遗漏。

摘要:目的:腹股沟斜疝是普外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可分为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和后天性腹股沟斜疝, 两者很少在同一患者身上出现。本文通过分析先天性与后天性并存双疝囊腹股沟斜疝1例, 提醒临床医师, 对于巨大疝, 特别是自幼年发病者, 术中还纳疝内容后, 精索仍粗大时, 应想到双疝囊可能, 以免遗漏。

后天性脑损伤 篇3

关键词:眼外肌麻痹,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

眼肌麻痹是指由于支配眼肌运动的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本身器质性病变引起, 可以是单条或多条眼外肌完全性或部分性麻痹, 临床上以部分麻痹为多见[1]。眼肌麻痹有先天和后天两种, 后天性多为急性发病, 特别是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 表现为复视, 伴头晕、恶心、呕吐或视力下降, 发病时间多确切, 可因外伤、炎症、血管性疾病、肿瘤和代谢性疾病所引起, 目前尚无公认的有效药物治疗方法, 早期多采用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及扩血管药物治疗, 疗效欠佳, 且易引起全身并发症。笔者对来院就诊的48例眼外肌麻痹患者采用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 疗效确切,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对来院就诊的48例眼外肌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糖尿病致外直肌麻痹15例, 致提上睑肌麻痹5例, 年龄50~72岁, 男8例, 女12例;脑梗死致提上睑肌及上直肌麻痹5例, 年龄50~69岁, 男3例, 女2例;病毒感染致外直肌麻痹10例, 年龄36~60岁, 男5例, 女5例;外伤致提上睑肌、内直肌、上直肌麻痹共8例, 年龄20~50岁, 男7例, 女1例;不明原因5例, 男2例, 女3例。48例患者中双眼2例, 其余均为单眼。在注射复方樟柳碱前分别根据患者症状进行颅脑MRI排除了颅内占位病变;请神经内科会诊排除了重症肌无力;外伤患者均行眼眶CT排除了骨折肌肉嵌顿, 且所有患者均排除了牵制性斜视。

1.2 治疗方法

(1) 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病者, 积极治疗原发病, 控制血压、血糖, 使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 局部治疗, 确定患眼, 在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2ml, 每天1次, 15次为1个疗程, 根据病情连续2~3个疗程, 注射方法:注射过程要“两快一慢”, 于太阳穴处, 用球后针头, 45度快速刺入皮下, 不宜过深, 避开颞浅动脉, 回抽无血即可注射, 此即“一快”;注射过程中, 推药要慢, 边推边观察患者的反应, 此即“一慢”;推药结束后, 快速拔针后用无菌药棉按压注射部位至针眼无出血, 取走棉签, 此即“一快”。整个操作过程要严格无菌, 防止局部感染, 治疗期间每晚太阳穴局部热敷。 (3) 复视明显影响生活者可予交替遮盖一眼, 具体方法为健眼遮盖4~5d, 患眼遮盖2~3d。 (4) 加强眼肌功能锻炼。

1.3 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1) 脑出血及眼出血急性期禁用; (2) 有普鲁卡因过敏史者禁用; (3) 青光眼、心房纤颤患者慎用。

1.4 疗效判定标准

(1) 治愈:复视消失, 眼位正, 眼球运动到位, 双眼运动协调, 上眼睑运动好, 平视时上睑遮盖角膜上缘2mm。 (2) 好转:患眼运动有明显改善, 复视症状明显减轻, 但未能完全消除, 上眼睑运动比发病时好转。 (3) 无效:患眼运动功能无改善, 复视症状无变化, 上眼睑运动无改善。

2 结果

48例患者经过1~3疗程的治疗, 治愈32例, 好转8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83.33%。患病时间越短的患者, 其用药时间就越短, 临床效果就越明显。所有患者在用药期间基本无不良反应。

3 讨论

眼肌麻痹是常见疾病, 以复视为首发症状来眼科就诊的患者较多。患者的病因日趋复杂, 与眼科、神经内科及内分泌科均有密切联系, 多较突然发病。老年患者多有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等全身疾病, 年轻人或有外伤病史, 使眼外肌麻痹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以上各种疾病对血管的损坏, 血黏稠度的增加, 均可导致血管的狭窄或阻塞, 导致支配眼肌或审计的滋养血管血循环障碍, 出现眼肌麻痹、复视、眩晕。尽管有些患者斜视度不大, 但因眼外肌完全或部分麻痹引起眼位偏斜, 正常视网膜对应紊乱而产生的复视,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近几年在眼科的广泛应用已取得了业内人士的肯定。复方樟柳碱 (CA) 是樟柳碱的复方制剂, 是我国发明的抗胆碱新药。研究表明, 本药对眼缺血区血管活性物质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可增加眼局部血流量, 缓解血管痉挛, 改善眼部血供, 促进损伤神经的功能恢复。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含0.05%氢溴酸樟柳碱7.5mg, 维生素B12100mg, 普鲁卡因0.3ml:樟柳碱为M受体阻断剂, 可松弛平滑肌, 改善眼的微循环, 改善支配眼外肌的神经供血, 促进眼外肌功能得以恢复[3]。维生素B12可以维护神经髓鞘的代谢与功能, 是神经系统功能健全不可缺少的维生素;普鲁卡因是典型局麻药, 除可局麻作用外, 还可通过松弛平滑肌来扩张微动脉, 进而改善组织供氧。以上3种药物协同作用, 可以很好地改善支配眼肌的神经及血供, 进而维持神经肌肉组织的正常兴奋性, 起到治疗作用。另外宋琛等[4]也有研究认为复方樟柳碱已不再是单纯的樟柳碱抗胆碱作用, 而是通过注射部位自主神经末梢, 使自主神经调整眼血供活性物质水平和相互比值, , 使之波动于正常范围, 进而缓解眼血管痉挛, 增加眼的血流量, 改善麻痹神经的供血供氧, 促进麻痹眼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 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后天性眼外肌麻痹 (排除眶内肿瘤, 眼眶壁骨折, 颅内占位及肌源性麻痹) 安全有效, 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百交.痛性眼肌麻痹6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院2010.16 (9) :100.

[2] 江萍, 莫纯坚.中老年人复视38例病因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 2005, 16 (4) :58-60.

[3] 林泽贤, 徐道成, 黄楚珠, 等.复方樟柳碱Ⅱ号治疗眼外肌麻痹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 2007, 3 (15) :242.

上一篇:双主体互动式下一篇:抗剪强度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