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

2024-10-26

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精选8篇)

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畸形的诊断意义,提高诊断率,减少出生缺陷。方法 对2006年2月至2009年10月来我院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7316病例,采用多个切面对胎儿心脏进行扫查的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胎儿心脏畸形53例,经引产后胎儿尸体解剖和产后新生儿随访,证实与产前相符合48例,误诊5例,均为复杂性先心病,其结果与产前诊断基本相符。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在产前对胎儿先天性畸形做出正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

1996年至2000年全国出生缺陷检测结果显示,先天性心脏病位于先天畸形发生率的第三位,并且发生率上升幅度较上一个5年增加85.37%,随着唇裂,神经管缺陷的产前诊断,先心病发生率有达到首位的趋势[1]。本文就近3年来发现的胎儿心脏畸形做如下的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6年2月至2009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7316例孕妇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孕期22~30周,年龄21~41岁。

1.2 仪器与方法

应用GE公司的Logiq7,V730超声诊断仪,选择胎儿心脏检查条件,调整仪器获得满意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声像图。对常规检查的孕妇尽可能选用5MHz探头以获得高分辨力的声像图,腹壁脂肪较厚的孕妇则选用3.5MHz探头。由于胎动和胎位因素不能获得满意的声像图时,可嘱孕妇运动一段时间或吸氧或隔日重新检查。

常用切面有:(1)心尖四腔心切面:观察左右房室的位置及大小,房室瓣的位置及形态,十字交叉,房间隔卵圆孔瓣,室间隔,心胸比例。加彩后看血流是否对称,有无返流,有无过隔血流及花色血流。(2)胸骨旁四腔心切面:观察内容同心尖四腔心,但是对室间隔的观察优于心尖四腔心,血流比其显示差。(3)左右室流出道切面:观察大动脉的起源、大小。(4)大动脉交叉切面:观察大动脉起始部位有无交叉。(5)主动脉弓及动脉导管弓切面:观察动脉弓的连续性。(6)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观察右房的连接关系。(7)双心房切面:观察卵圆瓣的形态及位置,测量卵圆孔的大小。(8)双心室切面:观察室间隔的连续性,并注意看有无过隔血流。(9)大动脉短轴切面:观察主动脉与肺动脉、动脉导管的大小,室间隔的连续性。(10)三血管切面:观察各血管的排列及大小。(11)肺动脉分叉切面:观察肺动脉分叉与否及其大小。

2 结果

发现胎儿心脏畸形53例,经引产后胎儿尸体解剖和产后新生儿随访,证实与产前相符合48例,误诊5例,均为复杂性先心病,其结果与产前诊断基本相符。其中,单纯性室间隔缺损16例,永存动脉干8例,法洛四联征6例,右室双出口5例,心内膜垫缺损5例,三尖闭锁狭3例,三尖瓣下移3例,大动脉转位3例,单腔心3例,肿瘤1例。合并心外系统畸形21例,多为如脑积水、全前脑、唇腭裂、多囊肾、胎儿胸腹腔积液等。参考国内文献[2]把先天性心脏畸形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胎儿超声心动图显示单纯性畸形20例,复杂畸形33例。

3 讨论

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约占活产总数的80~100/万[3]。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指胚胎时期心和大血管发育异常,又称先天性心脏畸形。先天性心脏病是新生儿和儿童时期(特别是4岁以下的儿童)最常见的心脏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主要由于胚胎早期(妊娠5~8周,亦即胚胎心脏发育的最重要时期)母体内存在某些有害因素(如病毒感染等),影响了心脏的正常发育所致。有些先天性心脏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所以我认为在发现心脏畸形的时候,建议病人做一下遗传咨询。

随着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技术的发展,胎儿心脏畸形的产前检出率能达90.0%以上[4]。妊娠中期是进行胎儿心脏检查的最佳时间,经腹检查在妊娠16周即可进行,但20~24周时最容易获得满意的图像;经阴道检查在妊娠12~14周即可进行,但一般情况下在我国不提倡应用阴道超声检查胎儿心脏。影响胎儿心脏检查效果的常见因素包括:孕妇的肥胖程度、羊水量、胎儿体位、仪器的质量和检查的孕周等。长期以来,四腔心是筛选和诊断胎儿心脏病的重要切面之一,不仅检查简单方便,而且实用有效。然而,众多研究表明,四腔心观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主要是不能或难以发现心室流出道和大血管畸形诸如大动脉转位、法洛四联征、右室双出口、永存动脉干、主动脉缩窄以及主动脉与肺动脉畸形等大部分胎儿心室流出道和大血管畸形在单纯四腔心观上容易漏诊,而这些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正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克服单纯四腔心切面的这一弱点,许多研究者提出在胎儿心脏病的筛选检查和产前诊断中增加流出道切面筛选胎儿心脏病,此切面增加了心脏大血管的解剖信息,使胎儿心脏病的检出率有了较大改善。故左、右室流出道切面是四腔心切面的重要补充[5~6]。我科仅在这3年多中,就在系统检查中筛出心脏异常或合并心脏发育异常胎儿53例,其中39例在四腔心切面发现异常,14例在进行左、右室流出道检查时发现异常。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室间隔缺损,特别是<5mm的室间隔缺损,在二维图像上不能观察到,但在彩色多普勒上可探及过隔血流故应加彩多切面多角度的扫查。而且多数小室缺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闭合的,所以就需要建议病人随访(图1、2)。

参考文献

[1]陈福美,李恩苗,尹鲁皖,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分析[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6(5):390.

[2]陈灏珠.心脏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94.

[3]Wesley L,Christine H.Comstock prenatal diagnosis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where are we now[J].Ultra Clin,2006,1(2):273~291.

[4]Janette F.Prenatal diagnosis of fetal arrhythmia[sJ].Clin per,2005,32(4):891~912.

[5]Fok WY,Chan LY,Wong JT,et al.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unction during normal pregnancy:assessment by spec-tral tissue doppler imaging[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06,28(6):789~793.

[6]Wong SF,Ward C,Lee-tannock A,et al.Pulmonary ar-tery/aorta ratio in simple screening for fetal outflow tract abnormalities during the second trimeste[r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07,30(3):275~280.

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 篇2

孕妇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首先确定胎儿左右方位,再显示胎心四腔观切面,旋转或侧动探头后取得:五腔心、左室长轴、心底短轴、三血管切面、动脉导管弓、主动脉弓、下腔静脉长轴等。观察心脏大小、结构、大血管的位置、走形等。应用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观察心脏内血流情况。结果 共检查出胎心复杂畸形14例,发病率4.5%,敏感性92%,特异性95%。结论 超声心动图技术,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高,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提供了新手段。可作为高危孕妇的常规检查也作为一般孕妇的常规检查。

【关键词】 心脏缺损,先天性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82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801-02

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在活产婴儿的发生率为8‰,居于出生缺陷的首位[1]。因此,在妊娠期尽早发现胎儿心脏异常,可降低畸形胎儿的出生率,减少围产期的死亡率,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对310例高危孕妇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孕妇年龄:21-39岁,平均29岁;胎龄:20-26周246例,27-32周43例,33-40周21例。

1.2 仪器 应用美国PHILIPS HDll及PHILIPS75000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3.5MHz。

1.3 方法 ①孕妇仰卧位或侧卧位,常规对胎儿各部位进行扫查,确定胎方位,和有无心脏外畸形。②对胎儿胸部作横断扫查,显示胎心四腔观切面,然后根据胎儿的脊柱、胃泡与心脏的关系、确定心脏的位置;根据卵圆瓣所在的位置、下腔静脉入口等解剖结构确定左、右心房;根据心尖部有无调节束判断左、右心室;根据大血管分支特征区分主动脉与肺动脉。③用二维超声获得五腔心、左室长轴、大动脉短轴、动脉导管弓、主动脉弓等切面,观察各房、室腔的大小,各房、室腔之间是否呈比例;主动脉及肺动脉的内径和发出部位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观察动脉导管的走行及内径;观察室间隔、房间隔及卵圆孔瓣的状况,四组瓣膜的回声及活动情况。④用频谱、彩色多普勒探测各个瓣膜口的血流速度、各个腔室内大动脉内有无异常的血流信号,资料拍片保留。

2 结 果

胎儿超声心动图的各种切面在中期妊娠时均可容易并能清晰显示,晚期妊娠时显示较困难。共检查出胎心复杂畸形14例,发病率4.5%,所有胎心复杂畸形胎儿出生后复查或引产后病理检查。其中:心内膜垫缺损4例,永存动脉干1例,主动脉瓣闭锁合并左室发育不良1例,肺动脉瓣重度狭窄合并右室发育不良1例,肺动脉瓣轻度狭窄1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1例,室间隔缺损2例,法乐四联症2例。怀疑心肌病变的1例(出生后检查发现右室轻度增大,搏动幅度弥漫性减低,考虑:扩张性心肌病)。14例中作为在孕早期有过药物、放射线等接触史孕妇来检查的只有4例,其余10例均是在常规超声检查中发现有问题后,再来进一步作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

3 讨 论

此次检出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4.5%远远高于以往报道的8‰,是因为我们检查的是高危孕妇以及在常规检查中发现胎儿心脏有问题再进一步检查的孕妇,所以计算出的发病率较高。胎儿超声心动图不同于成人,胎儿体位的不同各个切面的方向就不一样。要打出一个非常清晰的切面就必须对胎儿心脏的解剖结构很清楚。我们看见的是二维图像但在头脑里一定要形成一个立体的胎儿心脏结构,这样才能准确地做出诊断。

胎儿超声心动图的最佳检查时间及切面、方法:Huggon等[2]对478例妊娠10-14周的高危胎儿行腹部或阴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其中60例患有心脏畸形的胎儿得以成功诊断。Haak等报道了早孕期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精确性,在11-14周高危胎儿超声检查中发现其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97%,且在随后的尸检和随访中发现与早期超声诊断无显著差异。我们的体会是在孕24周左右检查最好,可获得清晰的图像,同时一些要经过一定时间发育才能出现的先天性畸形,如:左室发育不良在24周后方可检查出来[3]。如何选择心脏切面对于诊断胎儿心脏是否异常是非常重要的。四腔心切面是心脏超声检查的基础切面,其他切面均是在此切面的基础上加以手法的移动和旋转获得的。在四腔心切面上出现的心脏畸形有:心脏异位,左、右心发育不良,心肌肥厚,心腔缺如,心室双出口,较大的室间隔和房间隔缺损,心内膜垫缺损,房室瓣畸形,主、肺动脉闭锁或严重狭窄,肺静脉连接异常,心脏肿瘤和一些复杂复合畸形等。有研究报道称,以四腔心切面为主要观察切面时,可排除65%以上的先天性心脏病[4],其敏感性为60.3%[5]。但由于四腔心切面不包括大动脉根部,所以会漏掉部分与大动脉相关的心脏病变,如法乐四联症、大动脉转位和轻、中度肺动脉狭窄及微小的室间隔缺损等。也有大样本调查资料表明,单用四腔心切面敏感性不甚令人满意,有些学者认为只有15%[6]。1992年Bromley等选用四腔心加两心室流出道切面,成功发现了83%的胎JL脏畸形。2000年Allan则在四腔心基础上加上对大血管的探查,显示血管的有无、数目、内径及排列走向,可使敏感性大大提高,诊断出90%左右胎儿心脏畸形。我们的体会是综合应用各种切面,如:四腔心切面、两心室流出道切面、左室长轴切面、主动脉弓切面、动脉导管弓切面、上下腔静脉切面等检出的敏感性非常高。

但对于小的室间隔缺损及房间隔缺损还是很难做出准确的诊断。近来研究发现,大约80%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于不具有任何危险因素的孕妇[7]。因此有学者提出仅对高危孕妇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远远不够,应对每一个胎儿选择适宜的孕周,常规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8],我们检查出的14例复查先天性心脏病中作为高危孕妇来检查的只有4例,其余10例均是在常规超声检查中发现有问题后,再来进一步作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因此我们也认为应对每一位孕妇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

参考文献

[1] 夏培,吴瑛.小儿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3.

[2] Huggon I C,Ghi T,Cook A C,et at.Fetal cardiac abnormalitiesidentified prior to 14 weeks’gestation.Ultrasound ObstetGynecol,2002:20-22.

[3] Bardo D M,Frankel D G,Applegate K E,et a1.Hypoplastic left beart syndrome.Radiographics,2001,21.

[4] :705.E41钟晓红,李胜利,陈综瑛,等.法洛四联症的胎儿期超声心动图特征.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21(7):552-554.

[5] Ogge G,Gaglioti P,Maccanti S,et at.Prenatalscreening forconge natal heart disease with four—chamberand outflow—tract views:A multic enterstudy.Ultrasound ObstetGynecol,2006,28(6):779-784.

[6] 陈萍,常才,孙莉.超声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6):830-832.

[7] 周启昌,曹丹鸣,章鸣,等.三血管观在胎儿复杂心脏病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21(12):942-944.

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取在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来本院进行常规超声检查的1486例孕妇, 年龄为21~43岁之间, 平均年龄是 (27±1.5) 岁, 孕周23~39周, 平均孕周是 (27±3.5) 周, 其中有20例为高龄产妇, 孕次1~3次, 平均孕次是1.3次, 有85例孕妇怀孕胎数是双胞胎, 5例三胞胎, 有10例曾经生育过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 45例提示可能出现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情况, 8例孕妇患有心脏病。

1.2 诊断方法

全部孕妇仰卧, 首先进行初步筛查, 有异常情况再进行进一步检查, 采用超声断层显像的诊断方法进行诊断, 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 选择相应的频率、程序, 定位胎儿宫内位置, 判断胎儿方位, 观察其心脏, 逐一分析胎儿心脏相关情况, 了解并且判断胎儿腹主动脉以及腔静脉、内脏以及心房关系, 观察胸腔切面, 对心轴进行测量, 检查心切面房室瓣以及心腔, 左右心室、动脉导管弓、上下腔静脉以及心底短轴切面, 采集图像, 观察声像图特征。

1.3 临床观察

主要指标是诊断前后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率、畸形主要症状以及其比率、早期以及晚期检出率、漏误诊率、先天性心脏畸形占心脏异常比率、病患满意度指标。观察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彩色多普勒图像, 分析其左右心室的流出道切面, 并观察四腔心。

2 结果

检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35例, 早期以及晚期检出率分别为95.25%以及100%, 早期漏诊率4.55%, 心脏异常共30例, 晚期检出先天性心脏畸形占心脏异常比率为88%。病患满意度为95.13%, 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率为2.49%;在35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中, 声像图显示, 有17例四腔心不对称, 有15例心胸比增大, 有23例室间隔缺失或缺损。另外, 主要症状主要还包括肺动脉狭窄 (10例) 、大动脉转位 (2例) 以及大动脉平行 (9例) 等。见表1和图1、图2。

3 讨论

在胎儿心脏检查中, 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以及四腔心是基本的检查切面, 在我国, 相关文献表明, 四腔心切面的诊断, 敏感性为50%, 特异性为100%, 而在国外, 其检出概率也达到了80%, 本研究检查表明, 胎儿心脏畸形检出率是 (35/1486) , 而、并对其图像特征进行观察, 结果表明, 胎儿先天心脏畸形的主要特征包括四腔心不对称、心胸比增大以及室间隔缺失或缺损、肺动脉狭窄、大动脉转位以及大动脉平行等, 其中, 四腔心不对称, 心胸比增大以及室间隔缺失或缺损等特征是最为主要的, 其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8.6%、42.9%以及65.7%, 胎儿正常心脏中, 一般大血管及房室腔具有较高的对称性, 且四腔心的切面以及左右房室之间比在1以上, 左右心室的壁厚相同, 且主动脉主要是来自左心室, 那么胎儿的心脏是正常的, 或者没有畸形情况存在, 本研究发现有的四腔心是不对称的, 主要是因为血流动力学出现异常, 或者心脏解剖结构出现异常, 说明胎儿可能存在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在胎儿心脏中可单独存在, 但一般是构成畸形心脏的部分。目前, 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 可以发现>5mm的室间隔缺损, 因为其缺损比较大, 所以漏诊的概率也比较低。但是如果<3mm, 则比较难以诊断, 有的室间隔缺损很小, 在产前检查效果差, 因为胎儿时期, 左右心室中具有相似的压力, 并且室间隔缺损的部位不会发生分流, 即使分流, 其速度也是很低的。在胎儿时期, 彩色多普勒图像表明, 室间隔缺损为:在心室的水平收缩期, 从右到左穿隔血流, 并且分流的颜色比较暗淡, 分流速度慢, 还应注意, 在对胎儿心室水平分流进行检测时, 应设置彩色尺标在每秒八十厘米左右, 并在米有彩色噪音信号出现之前, 将彩色提高, 以提高检出率。

本文通过对应用超声断层显像技术对1486例孕妇进行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诊断, 并对其声像图特征等情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应用超声断层显像来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效果好, 其检出率以及诊断精确度高, 对畸形主要症状的判断极好, 漏误诊率相对较低, 病患也对于这种诊断方法比较满意, 因此, 这种诊断方法具有极大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志平, 廖萍, 刘镭, 等.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分析[J].中国医刊, 2010, 45 (8) :31-35.

[2]郑远琴, 姜川, 匡能琼, 等.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中的诊断价值[J].重庆医学, 2012, 41 (8) :802-805.

[3]史建伟, 宋杰东, 王文荣,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产前筛查价值[J].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9, 49 (8) :50-54.

[4]Saxena A, Shrivastava S, Kothari SS.Value of antenatal echocar-diography in hight risk patients to diagnose congenital cardiac defects in fetus[J].Indian J Pediatr, 2005, 62 (5) :575-582.

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 篇4

关键词:超声产前筛选,中孕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

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是诱发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新生儿的发病率已高达0.23%, 给很多家庭带来巨大精神痛苦, 承受高额的治疗费用。因此早期发现处理新生儿心血管异常疾病已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1,2]。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超声诊断仪器的分辨率越来越高, 产前胎儿先心病的超声检测取得了重大突破, 确保了胎儿的健康出生, 为家庭幸福提供保障。本文就本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接受产前超声检测的13580例孕妇出现的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本院接受超声产前检测的13580例孕妇的检测资料并进行分析。孕妇年龄20~45岁, 平均年龄31.2岁, 孕周20~27周, 经产孕妇6580例, 初产孕妇7000例, 其中有325例孕妇是从基层医院转诊过来的患者。

1.2方法选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器, 探头频率3.5 MHz检测胎儿。孕妇以平卧或者侧卧的姿势, 检测胎儿及其附属物, 确定胎儿部位是否发生畸形, 再检测胎儿心脏的情况, 必要时可以采取局部放大。首先观察胎儿的四腔心:在膈肌的水平上切取胎儿四腔心的切面, 并观察心脏的部位, 确定左右心室与心房的具体位置、功能状态及大小, 且观看房室瓣的形态、部位、活动, 观察心内膜垫有无十字交叉, 室间隔有无完整, 是否存有心脏肿瘤或心包积液等状况[3,4]。确定心房、心室的位置, 判断心脏四腔是否对称, 心脏发育情况, 主动脉及动脉导管弓的观察。胎儿心脏结构的检测需要2~3 min, 如发现异常则需再做进一步观察。

对患病胎儿做随访调查, 其中引产胎儿进行尸检, 对分娩的胎儿由高年资儿内科医生进行心脏听诊, 有异常胎儿进行超声波心电图检测, 对手术胎儿的健康恢复进行跟踪随访。

2结果

在本院接受产前超声检测的13580例孕妇中共检出38例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 (不包括心律失常, 三尖瓣的轻度反流等情况) , 检出患病率为0.28%。见表1。随访发现漏诊室缺3例, 法洛四联症1例, 肺动脉狭窄1例。

3讨论

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导致的。据相关数据显示, 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出生率为8%~12%, 意味着我国每年有12~20万先心病胎儿出生, 目前治疗手段尚不能很好的治愈, 在出生的患病胎儿中有60%的患儿不满1周岁就死亡。先心病已经成为危害胎儿与成人健康的头号杀手[5]。先心病会使胎儿机体组织器官供血出现障碍, 组织缺氧, 严重影响胎儿健康发育。血流量异常加重心脏的负担, 引发心律失常, 严重者导致死亡。先心病会使肺部血流增加, 引发肺部感染。除此之外, 先心病破坏家庭幸福, 昂贵的治疗费用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如何避免先心病胎儿的出生成为当今关注的焦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 各种超声波仪器更加精密, 检查结果越来越清晰。孕妇产前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测可排除先心病胎儿出生的可能, 所以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孕妇应在24周以内做检查, 以22~24周检查为宜, 此时胎儿发育基本成型, 图像显示最佳。对胎儿做系统畸形及先心病检查, 影像完整清晰, 如果孕晚期检查, 孕妇羊水少, 影响检查。高龄孕妇先心病胎儿几率高, 合适的年龄生育相当重要, 孕妇在怀孕期间避免生病, 以免吃药影响胎儿健康发育。其次, 遗传因素也是导致胎儿先心病又一重要因素, 所以有心脏病家庭遗传史的孕妇应定期检查, 避免先心病胎儿的出生。

综上所述, 超声产前筛选对中孕期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具有非常高的诊断价值, 此时胎儿基本发育完全, 孕妇羊水较多, 透窗性好, 图像清晰、分辨率高。

参考文献

[1]王金华, 丁晓旭, 詹怡, 等.产前超声筛选妊娠中晚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价值.中华实用与诊断杂志, 2011, 21 (32) :1112-1118.

[2]刘海莹, 吕欣, 王红梅, 等.产前重复超声检查在发现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作用.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 23 (1) :1018-1021.

[3]李雪峰, 陈梦云, 陈素华.超声产前筛选对中孕期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应用价值.中医社区医师杂志, 2011, 14 (8) :1469-1480.

[4]黄小荣, 李忠.中晚孕期产前胎儿畸形的应用价值.中国医学杂志, 2011, 3 (4) :645-676.

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 篇5

关键词:三维超声,胎儿畸形,诊断

胎儿畸形是指胚胎发育过程中, 由于胚胎发育障碍导致胎儿结构和功能出现异常, 目前在临床上已成为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 超声检查已成为胎儿畸形产前诊断的首选方法。传统的二维超声图像立体感不强, 且多局限于某个平面, 冠状面成像困难, 因此对胎儿组织结构的观察缺乏全面的了解, 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近年来, 三维超声立体成像技术日益成熟,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二维超声成像技术的不足, 在畸形胎儿的诊断中可提供更为丰富的空间组织结构信息, 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本研究笔者通过对108例合并有胎儿畸形的孕妇的二维及三维超声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 探讨三维超声成像在先天性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8月门诊及住院的108例合并有胎儿畸形的孕妇, 年龄20~41岁, 孕周17~41周, 平均 (22.5±3.6) 周, 单胎妊娠105例, 双胎妊娠3例。对108例孕妇进行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 对比超声检查结果。

1.2 仪器与方法

仪器:PHILIPS-iu22三维彩超诊断仪, 三维容积探头、频率为3.5~5.0MHz。方法:同一操作者先对所有受检者作常规二维超声检查, 再进行三维超声检查。三维图像采集参考有关文献, 采集时应尽量避免胎动及探头移动[3], 成像模式包括透明成像、表面成像及多平面成像。追踪产后或引产后结果, 比较二维及三维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水平。

1.3 评价方法

畸形检出率 (%) =二维 (或三维) 超声检查确诊的畸形数/引产及追踪随访发现的畸形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数据结果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追踪产后或引产后结果, 共确定胎儿先天性畸形118处, 三维超声检查并符合实际畸形情况的共有110处, 诊断准确率为93.2%, 二维超声确诊并与实际符合共有88处, 诊断准确率为74.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三维超声检查准确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检查。

3 讨论

随着围产医学不断发展, 在临床上各种原因导致的胎儿死亡率不断下降, 但胎儿发生先天性畸形的概率却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4]。胎儿发生先天性畸形的原因复杂, 现代研究表明主要与遗传因素或染色体的畸形、病毒和微生物感染、射线、药物、年龄、环境等因素有关, 形成胎儿畸形的时期在胚胎发育的最初8周内, 即细胞、组织、器官和功能的分化期, 且各部位均可发生。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 超声检查已成为胎儿畸形产前诊断的最有效、最方便的诊断方法。传统的二维超声图像多局限于某个平面, 冠状面成像困难, 且图像立体感不强, 对胎儿组织结构的观察缺乏全面的了解。三维超声作为超声诊断的新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二维超声的不足, 它一方面既能够重建胎儿体表及其体内结构, 另一方面又能够实时动态、连续、重复观察胎儿在孕妇宫内的实际生理情况, 清晰展示胎儿的面部、眼睛、鼻子、四肢等部位细小结构[5], 明确胎儿畸形部位、内部结构、大小范围、严重程度等, 为胎儿畸形诊断提供更为丰富的空间组织结构信息, 从而提高胎儿异常发育的检出率。本研究结果显示, 追踪产后或引产后结果, 共确定胎儿先天性畸形118处, 三维超声检查并符合实际畸形情况的共有110处, 诊断准确率为93.2%, 二维超声确诊并与实际符合共有88处, 诊断准确率为74.6%, 再次显示三维超声检查对于胎儿畸形诊断的重要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与二维超声相比, 三维超声直观立体感强, 能够直观地反映胎儿体表结构、立体形态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实时观察宫内胎儿各个器官发育情况, 且具有方法简单, 准确性高的优点, 对临床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瓦迎芳, 陈建华.52例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与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 2009, 39 (4) :44-45.

[2]杜喜莲.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畸形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 2011, 38 (2) :76-77.

[3]杜娟, 张桂云, 金影, 等.产前二维及三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对比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 2010, 17 (4) :576-577.

[4]林娟.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J].海峡预防医学志, 2009, 15 (1) :85-86.

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 篇6

关键词:先天畸形,B型超声检查,孕期,诊断价值

胎儿畸形是产科常见的新生儿缺陷病, 染色体结构异常、孕期受药物及辐射等众多原因影响均可导致胎儿畸形的发生, 若不及时发现早期处理, 则会导致畸形儿的出声, 极大地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B型超声检测具有安全、无害、低廉等特点, 其操作简单, 并可重复多次检测, 已成为产妇孕前检查的常规手段[1]。随着B型超声检查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 超声诊断的精确性也得到不断提升, 并能分辨胎儿畸形的部位和类型[2]。本研究旨在探讨B型超声在孕期胎儿畸形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孕妇2286例, 对所有孕妇进行B型超声检查。孕妇年龄21~43 (26.3±3.5) 岁。>35岁孕妇163例, 所有孕妇均经B型超声检查确诊并随访以记录胎儿实际情况。

1.2 方法

1.2.1 检查设备:

我院使用的B型超声检查仪器为飞利浦HD15彩色超声显像仪, 探头频率设置为3.0~5.0MHz。

1.2.2 检查方法:

嘱孕妇仰卧位, 并充分暴露下腹部, 医护人员将涂有耦合剂的超声探头放在孕妇下腹部, 多方位对胎儿进行扫描。扫描丛胎儿头颅开始, 随后依次检查颜面、颈部、脊柱、胸腔、心脏、腹腔、双肾、四肢等, 测量肢体长度、记录胎心、探测胎盘方位及其厚度和成熟度、测量羊水容量。如有可疑部位则进一步查看, 以减少漏诊误诊。B型超声检查时间在孕12、20、28、37周及产前1周[3]。

1.3 观察指标

观察胎儿有无颜面畸形、先天性心脏病、胸腹畸形、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四肢畸形等。将观察结果与胎儿实际情况相比较, 分析B型超声检查的准确性。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孕期胎儿畸形检出结果

126例畸形胎儿中B型超声检出121例, 产后证实漏检5例, 漏检率为3.97%。126例畸形儿中, 孕20~27周时检出率最高, 达42.97% (52/121) 。孕28~36周及12~19周检出率分别为29.75% (36/121) 和19.83% (24/121) , 孕37~40周胎儿畸形检出率为7.44% (9/121) 。B型超声检出胎儿畸形的数量与实际胎儿畸形数量相比较, 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

2.2 胎儿畸形的类别分析

126例畸形胎儿里有唇裂59例, 占所有先天畸形的46.83%, 其中B型超声检出57例, 漏检2例;先心病16例, 占所有先天畸形的12.70%, 其中B型超声检出15例, 漏检1例;指 (趾) 畸形7例, B型超声检出5例, 漏检2例;其余B型超声检出畸形胎儿与实际结果相一致。见表2。

[例 (%) ]

3 讨论

3.1 B型超声检查的必要性及优势探讨

胎儿在生长过程中, 很多原因均会影响其正常发育, 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畸形。这些畸形的产生不仅有来自遗传方面的缺陷, 同时药物的使用、病毒的感染及放射线的影响等均有可能诱导畸形发生。我国每年有约80~100万的缺陷婴儿出生, 其中身体畸形的胎儿大部分是可在各期孕前检查中发现的[4]。畸形婴儿的出生不仅给相应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及打击, 同时也大量消耗社会资源。随着B型超声检查设备的不断升级及检查者技术能力的提升, B型超声已成为产前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不仅可用于胎儿畸形的筛查, 也可检测胎儿的健康状况和成熟度, 实现优生优育。因此对孕妇定期进行B型超声检查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和价值。同时B型超声检查具有无痛、价格低廉、对母婴影响小、方便易行等优点, 为检查者提供直观动态的信息资料, 并可在妊娠不同时期反复检查, 因此临床上建议孕妇在妊娠20周开始应做9次产前B型超声检查, 以最大程度的提高优生率。

3.2 检查时间及漏诊分析

B型超声检查时间是根据各时期胎儿生长发育特点而制定的。胎儿20周之前已初具雏形, 并可分辨出眼、耳、鼻、生殖器及四肢等, 但12周之前的胎儿易受影响, 故在此之前不对其畸形筛查。18~20周便可筛查胎儿头颅及神经管畸形, 20~36周胎儿开始渐渐成熟, 此时胎儿体积慢慢变大且羊水充足, 胎儿活动增加, 因此可多角度的对胎儿的颜面、肢体、运动等进行观测, 同时胎儿内脏逐渐发育成熟, 心脏、肾脏等方面的疾病均能在B型超声上做出一定的判断。但有时受胎儿体位和B型超声探头角度的影响, 有些畸形仍不能及时发现, 因此临床上妊娠晚期也会有畸形胎儿的检出, 极少数则只有胎儿出生后才发现, 这些畸形以唇裂、先心病及指 (趾) 畸形为主。本次研究中大部分畸形胎儿的筛查正是在20~36周发现的, 正与上诉因素相匹配, 也同其他相关研究相应证[5]。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胎儿畸形发生率及各类胎儿畸形所占比例, 此次研究并未给出相应数据, 可加大样本量进行相关研究, 为临床及科研提供更丰富精确的数据信息。

综上所述, B型超声在诊断胎儿先天畸形时, 具有很高的检出率, 并可准确判断畸形类型, 从而减少畸形胎儿的出生率, 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金燕.B超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探析[J].北方药学, 2013, 10 (5) :130.

[2] 祝燕.B超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2 (2) :179-180.

[3] 隋霜, 朱丽红, 张艳梅.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对先天畸形的筛查效果评价[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4, 25 (4) :319-321, 325.

[4] 黄群.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J].广西医学, 2014, 36 (4) :530-531, 534.

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5月~2010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胎儿CCAM的17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年龄21~37岁,平均(29.2±2.7)岁,孕周18~35周,平均(24±3.1)周。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VOLUSON 730 Expert和GE VO-LUSON E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凸阵探头,经腹扫查,探头频率3.5~5.0 MHz。孕妇取仰卧位,常规产前超声扫查胎儿各系统及胎儿附属结构。发现或可疑胎儿胸腔异常包块时,详细观察包块位置、大小、形态、回声及血供情况等,并进行图象采集,录像存入工作站。引产病例追踪其尸检结果,活产病例,孕期定期进行超声复查,并于产后追踪随访6~12个月。

2 结果

超声诊断的17例CCAM中,病灶均为单侧,均位于胸腔,左侧胸腔15例,右侧胸腔2例;CCAMⅠ型5例,Ⅱ型9例,Ⅲ型3例。

超声表现:肿块呈类圆形或叶状,直径大小1.6~4.7 cm,平均2.9 cm;CCAMⅠ型、CCAMⅡ型表现为囊性回声,内回声不均匀,边界清,内可见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囊泡;3例内见多个囊泡,最大囊泡大小分别为2.7 cmm、3.1 cm、4.2 cm;9例内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的小囊泡,最大囊泡大小约0.7~1.8 cm;4例内可见大量细小囊泡,最大囊泡约0.47 cm。CCAMⅢ型表现为强回声或稍强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病灶局部未见明显血流。其中2例伴有同侧胸腔少量积液,1例伴有胎儿水肿、羊水过多、胸腹水;1例伴有先天心脏病(法洛四联症)。

引产后尸检及随访结果:17例中,8例选择引产(其中尸检证实5例为CCAM,3例未行尸检);余9例活产,活产病例中,产后经CT增强扫描、MRI及手术病理证实,7例为CCAM;1例为隔离肺;1例行CT及MRI检查未发现肺部肿块;经证实的7例CCAM中,4例已行产后外科手术及产时子宫外处理(EXIT)治疗,术后效果较好。

3 讨论

3.1 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病因及病理

呼吸道由气道和气体交换场所组成。这两种器官来源于不同的胚胎组织。气道来源于前肠;呼吸功能的完成依赖于血管、淋巴、结缔组织和软骨、肌肉等,这些组织则来源于间充质。肺囊腺瘤样病变可能是由于气道与间充质未能正常联系,腺体未分化成肺泡而是呈息肉样增生,形成了“腺瘤样”病理改变。本病大多数为单侧性病变,或仅累及一叶肺。病变肺的体积可以很大,造成纵隔移位,挤压正常肺组织。病理上按Stocker标准分型[3],CCAM可分为三种类型:Ⅰ型为囊中型,囊肿直径2~10 cm;Ⅱ型为多个小囊肿,囊肿直径小于1.2 cm;Ⅲ型为实质性肿块。由于病灶的存在使患儿纵隔移位,血管心脏受压,导致胎儿非免疫性水肿的发生。如果食管受压患儿吞咽羊水量会减少,加之病变肺组织产生过多水分,可出现羊水过多。由于正常肺组织受压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产后可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另外,25%的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病变合并其他异常,包括呼吸道其他异常、心血管系统畸形(法洛四联症、永存动脉干)、泌尿系统异常(肾缺如、肾发育不良、巨膀胱)、消化道异常(肠闭锁、肺疝)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脑积水、脊柱畸形)等。

3.2 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大部分病例往往在妊娠18周以后声像图才出现异常改变。2000年意大利的妇产科医生提出运用B超产前诊断该病[4]。CCAM声像图表现:Ⅰ型表现为大囊肿型,肺实质内见一个或数个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囊肿大小不一;Ⅱ型显示为多个小囊肿;Ⅲ型声像图上病变呈均匀一致的强回声区,无任何囊肿可见。对于Ⅰ型及Ⅱ型超声往往较难判断病变累及的确切范围,Ⅲ型病变则常能清晰显示病变范围,病变以单侧多见,并常见于左侧。本组病例中,Ⅰ型5例,Ⅱ型9例,Ⅲ型3例。均为单侧,左侧胸腔15例,右侧胸腔2例。由于病变肺体积的膨胀和增大可造成患儿纵隔移位,心脏被推向对侧,严重时心脏被挤压得很小。在纵隔严重移位病例中可出现羊水过多、胎儿水肿,甚至出现胎儿胸水腹水。本组病例中2例伴有同侧胸腔少量积液,1例伴有胎儿水肿、羊水过多、胸腹水这些异常改变表现患儿已出现心力衰竭。当CCAM合并其他异常时,声像图可显示相应的异常改变。本组病例中合并法洛四联症1例。此外,CCAMⅢ型羊水中甲胎蛋白可明显升高。

鉴别诊断包括:(1)肺分离:最容易与CCAMⅢ型相混淆的是肺分离。肺分离的声像图表现也呈均匀一致的强回声,累及一侧肺或一叶肺,也可造成纵隔偏移。但是,病变主要出现在下叶肺,彩超可显示包快滋养血管来自体循环动脉可帮助区分。(2)隔疝:当肠管进入胸腔时,声像图与CCAMⅡ型相似。但仔细观察,隔疝的肠管回声能出现蠕动现象。如果CCAMⅡ型同时合并隔疝,鉴别诊断就会相当困难。(3)支气管囊肿:CCAMⅠ型需要与支气管囊肿相鉴别。一般地说,支气管囊肿多为单发,体积相对较小且靠近中线。(4)纵隔肿瘤、心包肿瘤甚至胸腺发育异常有时也会与CCAM混淆。(5)气管闭锁、喉部闭锁也表现为肺均匀强回声,肺体积增大,容易误诊为双侧CCAMⅢ型。但呼吸道闭锁往往为双肺对称性病变,心脏被挤压在中央、体积很小,且常伴有羊水过少及腹水,有时有胎儿水肿表现。(6)如果支气管囊肿或纵隔肿瘤压迫一侧或某段支气管,造成支气管继发性狭窄或闭锁,该支气管所支配的肺组织也会增大,声像图呈均匀强回声,与CCAMⅢ型表现相似。但是,此时声像图上出现肺部改变之外,还应看到引起支气管压的囊肿或肿块,且此类病灶也多靠近中线。但是,有时也有例外的情况。

3.3 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的预后及临床处理

CCAM的预后与病变严重程度,与是否存在肺发育不良、胸水、水肿、羊水过多、纵隔移位和是否合并其他异常有关。

凡单侧性、病变范围小、纵隔轻度移位、不合并其他异常者,其预后通常较好。在CCAM三种类型中,单纯Ⅰ型、Ⅱ型预后较好,尤其是Ⅰ型。Ⅲ型常易出现胎儿水肿,预后不良[5];一旦胎儿水肿,死亡率极高。CCAM如不发生胎儿水肿,存活率为92%,而发生水肿时,存活率只有21%[6]。但是,笔者发现少数病例在随访过程中,病变严重程度出现逐渐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本组有1例CCAMⅡ于孕21周首次发现,孕29周复查时肿块明显缩小,孕36周复查时发现肿块已完全消失;产后CT及MRI检查均未发现CCAM征象,婴儿一般情况良好。病变发生较迟或继续妊娠者,应作染色体检查并定期超声随访,了解病灶大小,纵隔移位情况和无胎儿水肿、腹水等。无胎儿水肿可等到肺成熟后再分娩。而对于孕晚期肿块依然明显的肿块可选择出生后外科手术治疗或产程中子宫外处理(EXIT)治疗。而病变严重者,即病变范围较大合并肺发育不良、胸水、水肿、羊水过多、纵隔移位以及其它异常情况,预后不良,更严重者往往发生胎死宫内。所以,有必要对CCAM胎儿进行连续动态观察,如果相隔数周复查超声,肿块未继续增大,或未出现其他更坏的临床特征,那么应每隔2~4周对胎儿进行一次超声观察[7]。

因此,对于逐渐缩小且无合并水肿的CCAM胎儿,没有必要进行宫内治疗及其它干预措施,定期复查和随访是最好的选择。随访间隔时间应尽可能短,以及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如胸水、肺发育不良等的出现。

4 结论

超声是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的重要方法。对于肿块小,未合并其它异常的CCAM其预后大多良好,但须重视对其的观察和随访。

参考文献

[1]Andreas R,Axel F,Peter W.Prenatal diagnosis of bilateral cystic adenomatoid malformation of the lung.J Clin Ultrasound,1987,15: 3-8.

[2]Chin KY,Tang MY.Congenital adenomatoid malformation of one lobe of the lung with general anasarca.Arch Pathol,1949,48: 221 -229.

[3]Stocker JT,Madewell JE,Drake RM.Congenital cystic adenomatoid malformation of lung.Classification and morphologic specturm.Hum Pathol,1977,8(2):155-171.

[4]Monnin G,Paladini D,Ibba RM,et al.Prenatal ultrasound diagno- ??sis of congenital cystic adenomatoid malformation of the lung:a report of 26 cas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 gynecology,2000,16:159 - 162.

[5]谢红玲,李丽娟,朱云晓.妇产科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4.

[6]Iraj F.Hydrops fetalis:recent advances.Obstet Gynecol Sur,1997, 52:130-138.

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7—2011年收集我院受检孕妇检出CCAM10例;年龄21~43岁, 孕周15~32周, 9例为单胎妊娠, 1例为双胎妊娠。

1.2 方法

使用仪器为Voluson E8 expert、Hitachi 6000及Philips飞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凸阵探头, 频率为 (3.5~5.0) MHz。

孕妇仰卧位进行二维图像的扫查, 超声检查内容包括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度等生理测量, 并对胎儿内脏结构、脊柱排列等进行详细观察。10例胎儿均于心脏四腔心切面和胸部矢状切面及横切面常规观察胎儿肺实质的回声、两肺大小和心脏、纵隔有无移位, 同时还需观察有无胎儿水肿及其它结构异常的存在。病灶在获得满意二维切面后叠加CDFI, 明确病灶血供情况, 如CDFI显示滋养动脉血供来源于肺动脉, 超声提示为肺囊腺瘤, 如病灶内滋养动脉血供来源于胸主动脉或腹主动脉, 则超声提示为隔离肺。在首次超声发现肺内异常病灶, 无胎儿水肿声像者, 均于4周后复查, 观察病灶的变化情况, 合并胎儿水肿及羊水过多者, 均建议其引产。

2 结果

在检出的10例CCAM中, 除1例Ⅱ型为双侧发病外, 余9例胎儿均为单侧发病。根据肺内异常病灶的声像特点将其分为3型:Ⅰ型:2例 (左右肺各1例) , 肺内见1个或数个直径>20 mm大囊肿 (图1) , Ⅱ型:5例 (左肺1例, 右肺3例, 双侧肺1例) , 表现为肺内见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散在小暗区 (图2) , 本组5例暗区直径均<10 mm;Ⅲ型:3例 (右肺2例, 左肺1例) , 表现为肺内存在边界清楚的强回声包块 (图3) 。10例CCAM中有3例病灶较大, 占据大部分胸腔, 对同侧和对侧肺产生明显压迫, 心脏及纵隔受压移位, 2例心脏受压明显向左偏移, 1例心脏受压右偏位于胸腔正中, 包块最大直径均>40 mm, 心脏受压最严重者心胸比减小至21%。10例CCAM中有1例合并腹腔积液及胎儿水肿。通过CDFI显示病灶内血供来源于体循环或肺循环可鉴别CCAM及隔离肺, 10例CCAM中CDFI显示病灶内部均未见明显血流信息, 降主动脉全程走行清晰, 均未探及其发出分支向肺内异常回声病灶供血, 当肺内异常强回声病灶内有来自体循环的血流进入, 则超声提示为隔离肺 (图4) 。尚未发现CCAM和隔离肺共存的病例。1例Ⅲ型因首次诊断时病灶较大, 存在心脏、纵隔移位及腹腔积液等水肿声像而引产;1例Ⅱ型及1例Ⅲ型因追踪复查时显示病灶明显增大而引产;1例Ⅰ型及2例Ⅱ型因合并肺外畸形而引产, 其中1例合并唇裂, 1例合并足内翻, 1例合并全前脑, 6例于我院引产后并经病理证实。1例Ⅰ型、2例Ⅱ型及1例Ⅲ型CCAM在首次超声发现异常病灶后, 随后的超声随访显示3例明显缩小, 1例逐渐消失, 胎儿出生后随访均无临床异常症状, 新生儿预后良好。

3 讨论

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是一种肺组织错构畸形, 以支气管样气道异常增生、缺乏正常肺泡为特征, 正常肺泡发育受阻。病理学研究提示其发生率约占胎儿先天肺部畸形的25%, 在胎儿期肺部肿块中有报道CCAM占76%~80%[1]。CCAM具体病因不详, 推测是在胚胎发育早期, 肺内中胚层和外胚层的组成部分出现了生长不协调, 部分组织成熟障碍所致。不过, 有部分病变会在宫内自然消失, 猜测是支气管被黏液栓一过性阻塞所致[2]。胎儿肺组织回声异常在妊娠早期即可用超声确定。病理组织学按Stocker分类分为3型:Ⅰ型 (大囊肿型) :病变最显著, 存在大的厚壁囊腔, 直径>2 cm, 周围可有囊腔, 囊肿内衬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厚壁周围有平滑肌和弹力纤维, 在大囊肿之间或邻近大囊肿中存在像肺泡样结构。Ⅱ型 (多发小囊肿型) :病变以许多平均分隔的囊腔为特征, 囊腔最大直径很少超过1cm, 囊肿内衬立方或高柱状纤毛上皮, 只有很少为假复层。Ⅲ型 (实质性肿块型) :病变大体上类似坚实的肺组织肿块, 产生明显纵隔移位[3]。

正常胎儿肺组织呈对称均匀的中等回声, 较肝脏回声略高, 且随着孕周的发展逐渐增强。在进行胎儿常规超声检查及产前筛查时发现肺内异常病灶, 将病灶回声与肺组织本身回声比较分为3型, 测量并记录病灶在肺内的部位, 当病灶引起心脏、纵隔移位及压迫对侧肺组织时, 测量对侧肺面积, 测量心胸比, 并通过CDFI明确病灶血供情况。本组10例CCAM按声像图表现分为3型:Ⅰ型:胎儿肺内见较大无回声区, 其直径均>20 mm, 囊壁厚, 光滑, 在这些囊肿间可见正常肺实质, 其中1例为双胎妊娠, 一胎儿左肺见约33 mm×24 mm囊性包块, 另一胎儿正常, 经连续数次复查, 该囊性包块逐渐缩小, 至出生前最后一次复查囊肿直径缩小为9 mm, 另一例为右肺不规则囊性包块。CDFI:囊肿壁上及无回声区内均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Ⅱ型:胎儿肺内见数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暗区, 直径均<20 mm, 在囊肿间见不规则肺组织, 5例中最大的无回声区直径约9 mm, 壁薄。1例胎儿双侧肺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散在的小暗区, 呈“落雪”状, 1例位于右肺尖直径仅5 mm小暗区, 如仅观察四腔心水平横切面及左侧胸部矢状切面, 位于右肺尖直径仅5 mm的小病灶极易漏诊。CDFI:无回声区内及囊肿间不规则肺组织内均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Ⅲ型:胎儿肺部见异常强回声, 边界清楚, 内部回声均匀, 周边无明显包膜, 在大多数异常强回声区内至少可检出一个囊肿, 尽管这个囊肿很小。CDFI:3例异常强回声区内均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1例右肺Ⅲ型CCAM病灶巨大, 几乎整个右肺均被异常强回声占据, 心脏、纵隔被推挤明显向左移位, 膈肌下移, 左肺极度受压, 仅为右肺面积的1/4, 心胸比明显减小, 仅为21%;1例Ⅲ型4周后复查, 肿块回声明显减弱, 类似正常肺组织回声, 仅表现为心脏、纵隔轻度受压移位, 若不仔细观察胎儿四腔心切面, 极易漏诊。正常胎儿心脏呈横位, 位于胸腔偏左侧而非正中, 左右两肺之间, 膈肌的上方, 心尖指向左前方。本组10例CCAM中除2例病灶较小外, 余8例心脏及纵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受压, 其中3例包块直径均>40mm, 占据大部分胸腔, 对同侧和对侧肺产生明显压迫, 使正常肺组织回声极少, 心脏及纵隔明显受压移位, 偏向对侧, 2例心脏受压明显左偏, 1例心脏受压右偏位于胸腔正中, 并且压迫腔静脉及食管, 肿块越大, 受压移位越明显, 但心尖位置均正常。50%CCAM的病例伴有羊水过多, 推测是由于食管被畸形压迫引起胎儿吞咽羊水减少所致。本组1例Ⅲ型存在腹腔积液、皮肤水肿及羊水过多。10例CCAM包块内均未探及来源于胸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的滋养血管进入, 其血供均来源于肺动脉。病理上Ⅲ型实质性肿块型与声像图上的强回声型相对应, 二维声像图类似隔离肺, 但CDFI显示均无来自体循环的滋养血管进入包块内部, 且CCAM包块相对较大;而隔离肺可清楚显示来自降主动脉的滋养血管进入包块内部, 通过CDFI可对CCAM和隔离肺两大类最常见的肺内异常病灶给予明确提示。在超声检查时发现从头到脚的顺序检查十分重要, 在观察心脏大小位置和结构时不要遗漏了对肺部的扫查, 胎儿胸腔从位于锁骨的肺尖水平到膈肌水平的顺序横切面及矢状切面的扫查非常重要, 特别是胎儿四腔心水平横切面在诊断胎儿胸腔疾病时最重要, 因心脏位置异常是发现和诊断胸腔病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近年来, 国外许多关于CCAM的结局研究显示其有良好的结局, 约70%病例表现为包块大小较稳定, 约20%随着妊娠发展而逐步萎缩或消失, 仅10%进行性增大, 而只有出现水肿者预后较差。根据CCAM分型及是否合并胎儿水肿可以估计胎儿预后, 目前认为肿块大小、纵隔移位程度、是否出现胎儿水肿和羊水过多, 均与预后有关, 都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若病变范围小, 囊泡直径<5 mm, 预后较好;若病变范围大, 囊泡直径>20 mm, 纵隔移位严重, 合并胎儿水肿者, 预后较差。Ⅰ型并发畸形少, 预后好, 多可成活, 但常在幼儿期出现反复的咳嗽、咳痰、发热等肺部感染症状, 并可发生呼吸困难;Ⅱ型预后取决于伴发畸形的多少及严重程度, 若不合并胎儿水肿、羊水过多、纵隔移位等可存活至出生;Ⅲ型并发畸形较多, 病变常累及整个肺叶, 较易出现胎儿水肿, 往往死于宫内, 预后差。CCAM如不发生水肿, 存活率为92%, 而发生水肿时存活率仅21%[4]。在存活的CCAM人群中, Ⅰ型、Ⅱ型多见, 出现临床症状后, 常需手术。本组2例病灶较小, 无心脏及纵隔移位, 未合并其他畸形, 预后最好。余8例根据病灶的大小及位于肺内的部位, 心脏及纵隔出现不同程度的受压。文献[5]报道有纵隔移位者其结局较无纵隔移位者差。2例包块较大者因复查时病灶随孕周而增大, 最大直径均>4.0 cm, 心脏及纵隔明显受压移位, 偏向对侧, 因此孕妇主动选择引产;1例因首次诊断时病灶较大, 存在心脏、纵隔移位及皮肤水肿、腹腔积液等水肿表现而引产, 符合文献[6]所指预后差的指标;余3例因合并肺外畸形而引产, 6例胎儿在我院引产终止妊娠, 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CCAM。文献[7]报道:Ⅰ型、Ⅱ型患者仅有单侧病变且不伴胎儿水肿或急性羊水过多时, 经超声连续检查可表现为肿块逐渐缩小, 甚至消失。本组病例中有4例CCAM在首次超声发现异常后, 随后的超声随访显示3例明显缩小, 1例Ⅱ型经数次复查, 至孕32周完全消失, 胎儿出生后随访均无临床异常症状, 新生儿预后良好, 4例预后良好者病灶最大直径均<30 mm, 且以位于右肺的病灶为主。除合并肺外畸形者, 临床预后良好者为57% (4/7) 。在诊断及复查时发现:不管CCAM是何种类型的声像图, 如无水肿或 (和) 纵隔移位且病灶稳定或缩小者, 预后良好。随着对CCAM的深入研究和仪器设备的进步, 宫内治疗可能改变部分CCAM的预后, 如胸腔羊膜腔分离术主要用于单个大囊肿, 肺叶切除术适用于多个囊肿或实性成分为主的囊肿[8]。

鉴别诊断:CCAM主要与隔离肺、先天性膈疝、纵隔畸胎瘤、先天性支气管囊肿、气管闭锁、喉部闭锁、神经源性肿块、食管重复畸形等相鉴别。隔离肺又称肺隔离症, 它的病理基础是以血管发育异常为基础的胚胎发育缺陷, 指胚胎的前原肠, 额外发育的气管和支气管肺芽接受体循环的血液供应而形成的无功能肺组织团块, 几乎所有胎儿型隔离肺的动脉供血均来自体循环动脉, 约80%的供血动脉来自胸主动脉或腹主动脉的单一血管, 其静脉汇流通常引流到奇静脉、半奇静脉、腔静脉。80%~90%位于左肺基底部, 即左肺与膈肌之间[1]。其声像特点以楔形强回声型多见, 表现为左肺基底部强回声包块, 边界清楚, 内部回声分布均匀, CDFI可清楚显示自胸主动脉或穿过膈肌来自腹主动脉的滋养血管进入包块内部, 而CCAM的滋养血管来自肺动脉, CDFI检出此种声像特征可帮助区分CCAM及隔离肺;先天性膈疝是膈的发育缺陷导致腹腔内容物疝入胸腔, 以左侧多见, 超声声像图可见胸腔内疝入的胃及肠管回声, 动态观察时可见疝入的胃泡大小的变化及肠管的蠕动, 心脏可被推挤向右侧, 右侧膈疝主要是部分肝脏突入胸腔, 可探及门静脉血流;纵隔畸胎瘤的超声表现多样, 单纯囊性的畸胎瘤不易与CCAM鉴别;支气管囊肿与气管、支气管相连, 超声图像表现为肺实质内孤立的囊状结构, 沿纵隔与气管相连, 单从声像图很难与Ⅰ型CCAM相鉴别, 确诊需经病理诊断;气管闭锁、喉部闭锁表现为肺均匀高回声, 肺体积增大, 但往往为双肺对称性病变, 心脏被挤压在中央, 体积很小, 且常伴有羊水过少及腹腔积液;神经源性肿块、食管重复畸形的肿块主要位于后纵隔。

在诊断过程中发现:病灶大的CCAM诊断容易, 病灶小的CCAM易漏诊。因小的病灶不会影响到胎儿肺的发育, 部分病例随访过程中可能消失, 因此临床处理应慎重。

综上所述, 产前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胎儿CCAM并可对预后作出评估, 能及时干预, 对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质量至关重要。

摘要:目的 探讨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 (CCAM) 的超声诊断价值及预后分析。方法 10例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是从2007年至2011年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孕龄为15~32周的孕妇中检出的。常规二维超声扫查胎儿双侧肺, 发现异常声像时, 再用彩色多普勒显示病灶血供情况并注意观察有无胎儿水肿和其他结构异常。结果 在检出的10例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中, Ⅰ型2例, Ⅱ型5例, Ⅲ型3例, 4例追踪复查显示病灶缩小或消失, 新生儿结局良好, 6例终止妊娠后均经引产后病理证实。结论 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发现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和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胎儿,囊腺瘤样畸形, 肺, 先天性,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参考文献

[1]李胜利.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240-242.

[2]赵文秋, 扬孜.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的宫内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 27 (4) , 243.

[3]Stocker JJ, Madwell JE, Drake RM.Congenital cystic adenoma-tiod malformation of lung classification and morphologic spectrum[J].Hum Pathol, 1977, 8:155-171.

[4]Iraj F.Hydrops fetalis:recent advances[J].Obstet Gynecol Sur, 1997, 52:130-138.

[5]Barret J, Chitayat D, Sermer M, et al.The prognostic factors inthe prenatal diagnosis of the echogenic fetal lung[J].Prenat Diag, 1995, 15:849-853.

[6]Illanes S, Hunter A, Evans M, et al.Prenatal diagnosis of e-chogenic lung:evolution and outcome[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2005, 26:145-149.

[7]Monni G, Paladini D, Ibba RM, et al.Prenatal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congenital cystic adenomatiod malformation of the lung:areport of 26 cas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2000, 16:159-162.

上一篇:节能地源热泵应用论文下一篇:电子病历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