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论文

2024-07-25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论文(精选11篇)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论文 篇1

1 病历资料

患儿, 男, 5个月。咳嗽伴喘息4 d于2015年1月3日入院。无异物吸入及呛咳发作, 出生满月以来一直有紫绀, 尤其哭闹时口周和肢体发绀加重。G1P1, 足月剖宫产, 出生体质量2.90 kg, 否认产伤及窒息抢救史;否认遗传性疾病家族史。体温 (T) 37.2℃, 脉搏 (P) 120次/min, 呼吸 (R) 30次/min, 体重6.5 kg。意识清, 反应尚佳;发育正常, 营养良好。颜面及肢体发绀, 无皮疹及出血点。无颈静脉怒张;肺部闻及喘鸣音及细湿啰音;心前区无震颤, 胸骨左缘第3肋间闻及3/6级收缩期及舒张期粗糙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脊柱四肢及外生殖器无畸形, 下肢无肿胀。乙肝五项仅表面抗体 (+) ;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及梅毒螺旋体抗体均为阴性, 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降钙素原0.12 ng/m L, 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尿常规无明显异常;血浆白蛋白36.23 g/L, 总蛋白54.80 g/L;血常规:红细胞5.94×1012/L, 血红蛋白101 g/L, 白细胞11.0×109/L, 中性细胞比率0.46, 淋巴细胞比率0.48, 血小板计数241×109/L。抗感染、维持内环境稳定及对症治疗等;住院治疗的次日, 患儿咳嗽伴喘息症状均有所减轻。做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 (1) 左房内径15.0 mm, 左室内径23.7 mm, 位置正常;右房内径25.2 mm;右室内径25.2 mm, 位置正常;心尖指向左下。 (2) 主动脉开口于右室, 肺动脉开口于左室;主动脉位于肺动脉右前方, 肺动脉瓣口探及花流, PW示收缩期及舒张期连续湍流频谱。 (3) 房间隔中部见8.7 mm连续中断, CDFI:左向右过隔血流束, PW示湍流频谱。 (4) 室间隔中部见13.2 mm连续中断, CDFI:左向右过隔血流束, PW示湍流频谱。超声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 (1)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2) 室间隔缺损。 (3) 房间隔缺损。 (4) 肺动脉狭窄。 (5) 动脉导管未闭。诊断明确后, 建议转诊上级医院手术治疗。

2 讨论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TGA) 合并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或左心室流出道狭窄是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是一种在完全型大动脉错位的病理基础上, 室间隔对位不良而造成的肺动脉瓣和 (或) 瓣下狭窄的复杂畸形[1]。TGA是比较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7%~9%, 自然预后极差;并且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新生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若不早期干预, 80%患儿在2个月内死亡[2]。早期研究发现, 如未及时治疗, 可合并缺氧和严重的心力衰竭, 出生后第1年病死率达90%。手术治疗是对于此类高危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婴儿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3]。根据病程进展和伴发畸形的类型及部位不同, 手术治疗的方式亦各不相同[3]。本病由于体-肺循环之间存在着较大程度的血液混合, 使得TGA伴有某些多发心内结构发育异常的患者, 常常在新生儿早期并没有很明显的紫绀症状[4]。本例由于合并有较大的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间隔缺损, 因此, 出生1个月以后方出现紫绀症状;家长未及时就医。本次因为肺部感染时咳嗽伴喘息引起缺氧症状加重而就诊, 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诊断。大动脉调转术是解剖矫治TGA的有效治疗方法, 但是要求手术在出生后2周内完成[4]。因此, 临床医生应该提高对TGA这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的认识。有作者认为, 对于TGA合并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狭窄的患者, 改良Nikaidoh手术是较理想的纠治方法, 且近期效果满意[1]。家长应当及时就诊, 使临床医生能够早期诊断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而改善患儿的预后。

参考文献

[1]陈良万, 张蕙, 张贵灿, 等.改良Nikaidoh手术2例临床报告[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1, 45 (2) :149-150.

[2]黄玉柱, 姜开军, 崔北勇, 等.先天性右位心并复杂心血管畸形一例[J].中国医药, 2014, 9 (1) :1710.

[3]齐建川, 张泽伟, 郏蓁, 等.完全性大动脉转位275例的外科治疗[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4, 19 (3) :183-186.

[4]陈良万, 卢琳, 吴锡阶, 等.二期动脉调转治疗完全型大动脉转位1例报告[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1, 45 (4) :305-306.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论文 篇2

先天性心血管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轻者无症状,查体时发现,重者可有活动后呼吸困难、紫绀、晕厥等,年长儿可有生长发育迟缓。新生儿心衰被视为一种急症,通常大多数是由于患儿有较严重的心脏缺损。其临床表现是由于肺循环、体循环充血,心输出量减少所致。

先心病的治疗一般取决于畸形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适合手术矫正者的手术时机及术前心功能状况,有无合并症而定。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外科 内科 外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调理营养:

1、饮食以普食,半流质高蛋白低盐高纤维素饮食为主,少量多餐,勿暴饮暴食,限制烟、酒、茶、咖啡及刺激性食物。

2、应注意母亲妊娠期特别是在妊娠早期保健,如积极预防风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避免接触放射线及一些有害物质。

3、注意膳食合理,避免营养缺乏。

室内空气要流通。冬天应定时打开窗户,以加强空气对流。有持续青紫的患儿,应避免室内温度过高,导致患儿出汗、脱水。

4、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体质。进食避免过饱。对青紫型心脏病患儿须给以足够的饮水量,以免脱水而导致血栓形成。

5、避免患儿情绪激动,尽量不使患儿哭闹,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6、保持大便通畅。对青紫型患儿注意大便时勿太用力,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如两天无大便,可用开塞露通便。

先天性心脏病:早治早好 篇3

高纪平主任医师,湖南省儿童医院党委书记、大外科主任、心脏中心主任。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先心病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院协会医疗质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临床小儿外科杂志》编委会副主任,曾任中国科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从事心胸外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1997年底负责筹建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并担任第一任科主任,仅三年时间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量达全省第三。目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年手术量为500台。研宛方向: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什么是先心病

心脏自主的节律性搏动驱动血液周而复始的循环,这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人的心脏具有非常复杂而又十分精巧的结构,这是人类经过亿万年进化而来的产物;单个个体的心脏从胚胎第三周开始发育,至第八周基本形成,在这短短的几周发育过程中,先后有数千种基因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位点、以不同的强度表达,这种序贯性的基因表达是一种精确的指令,就是在这套基因的指令下,形成了复杂而精巧的心脏及大血管结构。这套基因指令对于正常心脏结构的重要性,就像是完美的设计图纸对于高楼大厦一样。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某些基因的病变,再加上某些特定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可能导致心脏出现不同程度的结构性缺陷,新生儿脱离母体后,其心脏难以高效地驱使血液循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多由遗传、环境及怀孕期间服用某些药物等因素造成。只要能及时诊断,及早进行手术治疗,绝大多数可以治愈,术后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但有不少先心病患儿因种种原因延迟求医,使病情已达晚期,或完全失去手术机会,或并发心肺功能不全,使手术难度加大,风险提高,从而也使治疗费用成倍增加。

我国先心病现状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我国古代《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此病的描述。先心病的发病率约占足月新生婴儿的千分之七至千分之八,如果是早产儿的话,其发病率更高,是成熟儿的2~3倍。我国人口基数巨大,每年出生人口众多。按上述发病率计算,则每年新增各类先心病患儿近20万,此类患儿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1岁以内的自然死亡率为20%~50%;再加上多种原因,真正得到有效治疗的患儿不足1/3,因此,目前先心病已成为5岁以下儿童的最重要死亡原因。

先心病的分类

非紫绀型先心病

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繁多,其中以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最为常见,合起来占到了所有先心病的半数以上,这几种先心病的初始阶段均不会导致患儿缺氧,所以又统称为非紫绀型先心病。

非紫绀型先心病一般表现为患儿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和生长发育滞后等,严重者早期夭折。因此,为了保障患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心脏外科医师越来越强调早期手术,以尽早结束先心病带来的多种不利影响。

当然,也有部分非紫绀型先心病的症状较轻,平时没有特别的异常表现,可存活至学龄前期,个别还能存活至成人期;在这种情况下,同样也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年龄的增长,心脏的负担日益加重、心功能受损,还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形成肺动脉高压;因为患儿家长对此认识不足,加之经济困难,临床上有不少患儿因出现了严重的肺动脉高压而失去手术机会,令人扼腕叹息。

紫绀型先心病

先心病中还有一类叫紫绀型先心病,这样的孩子在出生后立刻或是经过长短不一的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表现,患儿嘴唇呈暗紫色,皮肤、指甲等部位发绀,活动能力极度下降。

缺氧的危害更大,患儿形成低氧代谢,全身所有组织尤其是心肌细胞、中枢神经细胞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缺血缺氧性损害,早期死亡率更高;即使是能存活至学龄期,也往往留有体力、智力等方面的重度缺陷。临床上常见的紫绀型先心病有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等。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不管是何种先心病,都应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只要能做到“三早”,绝大部分先心病是能够根治的,孩子将完全可能成为健康人。

先心病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和介入封堵治疗,其中以外科手术为主,介入封堵治疗一般仅用于少数简单先心病或作为外科手术的辅助治疗手段。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医生吉布森经过反复的实践,发明的体外循环机,其原理是把回归心脏的血液收集到了体外循环机中。并在体外循环机中氧合,再灌回至人体,这样就可以使心脏暂时得到休息,医师可以对心脏畸形进行矫治手术。

体外循环技术的出现是现代心脏外科技术的重要标志,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心脏外科技术已日趋逐步完善,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高度结晶。今天,绝大多数先心病均可经过外科手术得到根治性的矫正。而且。在国内比较先进、系统的心脏中心,婴幼儿先心外科手术总死亡率低于5%,完全达到甚至领先于国际水平。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心脏外科在我国还远不够普及,有实力开展心脏外科手术的医院还不是很多,心脏外科专业技术人员还相对缺乏;这种现象在我国部分相对贫困地区尤为明显,这就导致了相当多的先心病患儿难以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甚至在个别地区,根本就得不到治疗。

提前干预,避免出生缺陷

婴儿出生缺陷排在前5位的是:先天性心脏病、外耳畸形、多指(趾)、唇裂、肾脏畸形。

减少出生缺陷,不仅政府部门和医院要付出努力,每一个家庭也要高度重视。

首先是孕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双方都不要抽烟喝酒,要十分注重身体健康,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少吃或不吃烧烤类食物,怀孕早期孕母适当补充叶酸的不足,避免病毒感染,少用或不用电脑等含电磁波的物品,还要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

预防胜于治疗,大家必须树立计划怀孕观念,将出生缺陷的预防防线前移,做好一级预防工作。

凡具有以下情形的孕妇,在怀孕4~6个月时,一定要进行产前检查和遗传咨询。这些情形为:年龄在35岁以上的孕妇;曾生过无脑儿、脊柱裂或其他畸形胎儿的妇女;有习惯性流产、多次胎死宫内的妇女;家族中有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的患者,或孕妇本人曾生育过代谢性疾病患儿;夫妇双方均为同一种地中海贫血患者;怀孕早期,曾患过风疹、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等病毒感染的孕妇;孕前及孕期饲养宠物并经常接触宠物的孕妇;孕早期曾服用可能致胎儿畸形的药物,或接受过放射线诊断或治疗的孕妇。

先心病治疗三误区

先心病儿长大后自然会好?

有家长认为,孩子出生时心脏有毛病无关大碍。长大后自然会正常。因此,许多心脏有缺陷的孩子就这样失去了治疗机会。确实有极少数患儿可自愈,但专业心脏外科医师都很难为其做出准确判断。

所以,小儿先心病应早诊断、早治疗。虽然大部分先心病儿未有实时生命危险,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负担增大,会造成心功能受损,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会出现缺氧,形成低氧代谢、血液浓缩、血管堵塞,容易导致死亡,而大部分非紫绀型心脏病,只要及时治疗,孩子将完全可以成为健康人。否则,可能形成不可逆转的病变。

治了也白治。花了钱保不了命?

过去,由于技术理论的不成熟,人们对心脏病外科手术存在着许多顾虑。认为先心病的孩子不做手术也许还能多活几年,做了手术也不能和其他人一样正常生活。但现在先心病的手术成功率已提高到97%以上,特别是对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膜狭窄等常见的几种心脏病完全可以治愈。手术后完全可以成为正常人,和其他孩子—样生活、学习、长大成人。

家境贫困等存够钱再治疗?

许多先心病患者,特别是生活在农村的贫困患儿,因付不起相对较高的手术费用,而不能接受治疗。一名汨罗的先心病患儿,到医院检查确诊时,病情已非常严重,医院几次发出通知,希望家长能抓紧时间为孩子手术,但因经济困难而未行治疗。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论文 篇4

关键词:64层螺旋CT,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临床价值

先天性心脏病 (CHD) 是指心脏血管发育在胎儿时期存在异常状况, 或应自动在出生后关闭的通道未能完成闭合而导致的一种局部解剖结构异常的畸形, 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多需采取手术的方式矫正, 故评估术前治疗风险, 对畸形特征进行全面了解, 是制定手术方案和术后针对性追踪的依据[1]。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 心脏超声尚存在一定局限性, 随着医疗科技的巨大进步, 多层螺旋CT的研究和应用不断完善, 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价值[2]。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30例, 均为2010年2月-2012年2月到我院门诊就诊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诊断, 并就结果与经胸心脏二维超声 (TTE) 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现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30例, 其中男14例, 女16例, 年龄43天至37岁, 平均 (16.4±2.5) 岁, 采用64层螺旋CT对比剂增强检查加以诊断, 并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临床以反复呼吸道感染、杵状指、紫绀、气促、生长发育落后、心功能衰竭、心脏杂音等为主要表现。均在术前行TTE检查、X线胸片检查, 采用心电门控技术扫描6例。

1.2 方法

1.2.1 64层螺旋CT检查

准备64层螺旋CT扫描仪, 患儿不能有效配合操作者, 给予10%水合氯醛 (0.5~0.8mL/kg体重) 于检查前口服镇静, 入睡后再行64层螺旋CT检查。心率>80次/min及心律明显不齐和 (或) 不能配合屏气的患者, 应用对大血管快速扫描成像的模式, 不采用心电门控, 以使扫描时间显著缩短。扫描参数为:120kV, 100~700mA, 设定螺距为0.375, 准直器宽度为1.25mm, 重建层厚0.625mm, 旋转扫描时间0.35s/r。若患者心律规整, 配合屏气, 心率<80次/min, 心脏成像模式应用心电门控下的内容。扫描参数为:120kV, 设定螺距为0.24, 准直器宽度为0.625mm, 旋转扫描时间0.35s/r, 分别按R-R间期的10%相位、20%相位、30%相位、40%相位、50%相位、60%相位、70%相位、80%相位及90%相位来完成横断面重建操作。对比剂总量为0.2~2.0mL/kg, 浓度为350mgI/mL, 为非离子型Omnipaque, 注射流率为1.0~3.0mL/s, 延迟扫描时间在注射后14~35s。重建后的数据在扫描结束后向AW4.2高级图像处理工作站传送, 对横断面重建图像行多平面重组 (MPR) 、容积再现 (VR) 、最大密度投影重组 (MIP) 等, 对图像行分析和诊断。

1.2.2 TTE检查

准备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 对胸骨上、左室长轴、大动脉短袖、心尖四腔等切面行常规扫描操作。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 计量资料行t检验,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本组30例患者中, 畸形累计共80处, 其中37处为心脏部分畸形, 占46.3%, 64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86.5%, TTE诊断准确率为94.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43处为心脏大血管部分畸形及连接部分畸形, 64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97.7%, TTE诊断准确率为7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6例采用心电门控技术扫描的患者中, 手术病理检查共有19处畸形, 64层螺旋CT无漏诊, 均正确诊断。未采用心电门控技术检查的24例患者中, 手术病理检查共有54处畸形, 64层螺旋CT正确诊断50处, 非心电门控组诊断准确率略低于心电门控组, 但无明显差异 (P>0.05) 。见表1。

2.2 病种分布

多脾综合征及冠状动静脉瘘各1例, Fallot四联症7例, 左心室心尖部憩室1例, 肺静脉异位引流4例, 主肺动脉窗1例, 左侧三房心2例, 主动脉左室通道1例, 主动脉缩窄伴动脉导管未闭和室间隔缺损2例, 房间隔缺损伴有腔静脉畸形1例,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3例, 动脉导管未闭或室间隔缺损伴左室流出道狭窄各1例, 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2例, 主动脉狭窄伴动脉导管未闭或室间隔缺损、主动脉弓离断三联征各1例。

3 讨论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在诊断上比较棘手, 部分患者有腹腔脏器的畸形或异位合并发生, 故上腹部也属扫描范围, 以为观察脾脏数目、下腔静脉、上腹部内脏位置、异位引流的肺静脉等创造条件[3]。儿童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好发群体, 心率较快, 心血管结构细小, 采用CT常规扫描较难达到诊断效果。64层螺旋CT扫描速度较快, 范围大, 仅需2~3s左右即可快速完成胸廓入口至膈下5cm范围的扫描, 应用心电门控也在十几秒内, 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 使呼吸运动及心脏伪影得到较大程度的克服[4]。64层螺旋CT在Z轴上空间分辨率呈较高水平, 可达0.625mm重建层厚, 重组及原始图像均得到良好显示, 使图像呈各向同性, 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在病情、体重、年龄上存在较大差异, 需依据个体情况对注射对比剂流率、总量、扫描延迟时间进行设置。采用一站式扫描, 通常为动脉后期扫描, 约14~35s延迟时间。依据畸形、体重、年龄具体状况决定提前或延迟。患儿年龄越轻, 一般来讲, 左右分流越重, 在延迟扫描时间上呈越短表现, 扫描时间稍提前。但若过早延迟扫描时间, 会使对比剂在心房内浓度呈较高水平, 且对比剂在腔静脉的高浓度对其会产生干扰作用, 有部分伪影形成, 房室瓣、左右心房等结构得不到理想的观察效果, 易导致误诊情况发生[5]。

64层螺旋CT心脏成像的图像质量受心搏、呼吸伪影的影响较大, 需做好充分的检查前准备, 受检者合作依从性较高时, 需向其解释检查的要点。为对64层螺旋CT心脏成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本次结果显示, 非心电门控制技术和心电门控技术在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定性诊断上无明显差异 (P>0.05) , 但因病例少的缘故, 需进一步证实。临床在诊断时, 可不采用心电门控技术, 而给予快速大血管成像模式应用, 即可获得理想的诊断效果。

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 64层螺旋CT横断扫描利于对心脏与大血管的关系及心电解剖结构进行观察, 避免了图像重叠情况的发生。三维重组使复杂的解剖关系更好地显示, 特别是在对大血管畸形及其远端分支具体的发育情况进行显示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在显示主动脉侧枝及腔静脉变异、肺静脉畸形引流、肺动脉发育方面效果显著优于心血管造影, 且价格较低, 在术前诊断及术后治疗随访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6]。患者为重症, 对心导管检查不耐受者, 也可应用。复杂性心脏病手术后采用64层螺旋CT检查, 可对吻合口的通畅情况进行观察, 并确定人造血管的通畅性和位置等, 为异常状况的处理提供了保障。

依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采用64层螺旋CT诊断的总正确率显著高于TTE, 心外血管畸形及连接部血管畸形中效果优于TTE, 在心内畸形的诊断中不具有差异性。64层螺旋CT和TTE联合诊断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单一应用效果, 可获得理想的术前诊断结果。64层螺旋CT除可对心外大血管进行显示的同时, 还可将肺实质及气道的病变同时检查, 利于选择治疗方案[7]。结合研究显示, 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 64层螺旋CT已由解剖形态方面向功能方面发展, 为众多影像学方法中最准确、全面、安全的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 TTE为首选的诊断方法和筛查方法, 其优势在于操作简便、无放射性损害、无创、费用低、可重复应用, 对异常血流方向及血流信号可测出, 在心脏及瓣膜运动的观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心内间隔缺损及瓣膜疾患的患者检查中效果也显著优于其它检测方法。但其缺点为受肺组织及胸廓等解剖结构的干预, 视野小, 依据操作者的经验和技术决定正确率, 较难对外周血管及脉动脉远端显示, 具有较高的心外血管畸形漏诊率。虽目前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前诊断中, 心导管检查仍为金标准, 但操作复杂, 为有创性, 费用较高, 且具有较高的辐射剂量, 可导致心血管并发症发生, 在常规检查中不适用, 心脏与大血管的解剖关系较难有效显示[8]。虽EBCT、MRI也被用于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 但不如螺旋CT普及, 且价格较高, 故仍受到一定限制, 在图像空间分辨力上也低于螺旋CT的效果。

综上, 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 64层螺旋CT为一项无创、迅速、安全的检查手段, 因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 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图像质量较好。对心内、外心脏大血管畸形可兼顾检查, 肺部并存的异常也能较好显示, 具有较显著的诊断价值,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翔, 金朝林, 张树桐, 等.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功能分析预测急性心肌梗塞风险的初步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7, 23 (3) :328-332.

[2]程召平, 武乐斌, 王锡明, 等.64层螺旋CT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8, 24 (2) :190-192.

[3]FUNABASHI N, ASANO M, SEKINE T, et al.Direction, lo-cation, and size of shunt flow i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eval-uated by ECG-gated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J].IntJ Cardiol, 2006, 112:399-404.

[4]黄美萍, 梁长虹, 曾辉, 等.多层螺旋CT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4, 38:726-731.

[5]江一峰, 叶剑定, 吴健, 等.64层螺旋CT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C].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 2008:806-861.

[6]王荣品.多层螺旋CT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7, 26:516-518.

[7]SCHUIJF JD, BAX JJ, SALM LP, et al.Noninvasive coronaryimaging and assessment of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using 16-slic computed tomography[J].Am J Cardiol, 2005, 95:571-574.

先天性心脏病的起因是什么? 篇5

一般认为妊娠早期(5~8周)是胎儿心脏发育最重要的时期,先天性心脏病发病原因很多,遗传因素仅占8%左右,而占92%的绝大多数则为环境因素造成,如妇女妊娠时服用药物、感染病毒、环境污染、射线辐射等都会使胎儿心脏发育异常。尤其妊娠前3个月感染风疹病毒,会使孩子患上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急剧增加。

预防

1.适龄婚育

医学已经证明,35岁以上的孕妇发生胎儿基因异常的风险明显增加。因此最好在35岁以前生育。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么建议高龄孕妇必须接受严格的围产期医学观察与保健。

2.准备要孩子前要做好心理、生理状态的调节

如果准妈妈有吸烟、饮酒等习惯,最好至少在怀孕前半年就要停止。

3.加强对孕妇的保健

特别是在妊娠早期积极预防风疹、流感等风疹病毒性疾病。孕妇应尽量避免服用药物,如必须使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孕期尽量少接触射线、电磁辐射等不良环境因素。

5.孕期避免去高海拔地区旅游

因为已经发现高海拔地区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可能与缺氧有关。

家有孩子患先天性心脏病 篇6

我国每年出生的婴儿中约有7%-11%为先天性心血管异常。大约有1/2的患儿因严重心脏畸形在出生后一年内死亡。幸存者在生长发育的各年龄阶段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发育障碍。轻者早期可无症状,但心前区杂音将影响患儿的升学和就业,若不进行治疗,最终会导致肺动脉高压、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有的还会并发心内膜炎、血管栓塞和高血压等,危及生命。

家长如何判断孩子得了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达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病情表现各不相同。常见的表现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发育差,部分患者出现口唇发紫,即临床上所说的紫绀。绝大部分患儿都能听到心脏杂音。大部分孩子容易患感冒、肺炎。当家长发现孩子有这些表现时,应及时到医院做检查。常用检查为彩超,必要时做心血管造影。

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家长怎么办

一旦确诊孩子为先天性心脏病,应及时就诊。绝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已成为可治愈的疾病。治愈后的儿童能参加正常学习和一般的体育活动。但由于有些患儿的家长疏忽,延迟就医,疾病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或并发心肺功能不全,增加手术的难度和危险性。

对于患有先心病的患儿,家长该怎么办?①不要抱着“等大一点再治”的想法,应及早带着孩子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心脏畸形的性质、程度及适合手术的年龄。②即使孩子仅有心脏杂音而无明显症状,也不能疏忽大意,应定期到医院检查,以了解杂音的变化及心肺负荷的情况。必要时考虑手术,预防心内膜炎的发生。③对于因年龄需要等待手术时机的患儿,要注意预防感冒,培养刷牙的好习惯,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发现蛀牙、扁桃体炎要积极治疗,避免剧烈体育运动。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论文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 男5例, 女2例;年龄9个月至3岁 (1.0岁±1.3岁) ;体重3.5 kg~7.0 kg;右室双出口 (DORV) 3例, 法洛四联症 (TOF) 4例;术前有中重度营养不良5例, 有肺部感染3例。7例病人均在全身麻醉低体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下行一期根治术, 患儿术后入重症监护室 (ICU) 时均行口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采用压控模式同步间歇强制通气加压力支持 (SIMV加PSV) 呼吸模式, 经皮血氧饱和度 (SpO2) 0.95~1.00, 心率120/min~160/min, 血压 (85~110) / (50~80) mmHg (1 mmHg=0.133 kPa) , 中心静脉压8 cmH2O~18 cmH2O (1 cmH2O=0.098 kPa) , 尿量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实验室检查:总蛋白65 g/L~78 g/L, 白蛋白40 g/L~58 g/L。所有患儿入ICU后8 h~24 h出现不明原因血压下降 (收缩压<90 mmHg) , 全身水肿, 尿量减少, 24 h尿量<400 mL, 心率增快>150/min或者心率下降<80/min, SpO2<0.90。经检查后确诊为CLS[3]。

1.2 治疗方法

CLS的治疗目标是恢复正常血容量、改善循环功能、维持足够的氧供。为达到这一目标, 需采用以下治疗:补充贺斯、万纹, 在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时, 因人血白蛋白的分子量为66 270 D, 可渗漏到组织间隙, 组织间隙胶体渗透压增高, 使更多的水分积聚在组织间隙内, 故要少用白蛋白; 应以人工胶体补充血容量, 如羟乙基淀粉 (贺斯和万纹, 前者分子量为200 kD, 后者为130 kD) , 起到堵漏作用[4], 减少白蛋白的渗漏, 减轻组织水肿。维持适当的胶体渗透压, 每日500 mL~1 000 mL静脉输注, 共用5 d~7 d。加大多巴胺的用量, 5 μg/ (kg·min) ~10 μg/ (kg·min) 持续静脉泵入7 d~12 d, 至循环稳定后逐渐减量。提高吸氧浓度, 应用呼气末正压 (PEEP) 6 cmH2O~12 cmH2O, 维持动脉血氧分压100 mmHg~150 mmHg, 机械通气时间2 d~7 d。应用镇静剂以消除患儿的紧张、焦虑心理, 有效抑制躁动, 以减少肺间质渗出。

1.3 结果

7例患儿除2例因严重低心排出量导致多重要器官衰竭死亡, 其余患儿在治疗5 d~7 d后水肿均减轻, 心率、血压正常, SpO2 0.98~1.00, 尿量正常, 均顺利撤机成功, 病情好转转出ICU, 住院14.6 d±5.7 d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密切观察病情

2.1.1 注意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

CLS因全身渗出引起多种并发症, 严重时可引起有效循环血量降低, 引起休克。故应持续有效监测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左房动脉压、SpO2的变化和四肢末梢情况, 有异常报告医生。

2.1.2 严密监测肾功能

因有效循环不足、心功能差、肾脏灌注不足而出现尿量减少, 严重者出现无尿、全身水肿、急性肾衰竭等。为减轻水肿要常规使用呋塞米或其他的利尿药物等措施, 也会造成肾功能的损害, 因此要严密监测肾功能和尿量, 严格限制液体出入量并准确记录每小时的出入量。

2.1.3 保持输液各管道通畅, 维持有效循环

术后常规保留深静脉和动脉管道, 为保证获取正确的血压、中心静脉压数据, 匀速输注血管活性药, 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以保证有效循环血量及出入液体量平衡。

2.1.4 严密观察腹围及引流量

因大量蛋白质和液体从血管内迅速渗入组织间隙, 术后早期出现中至大量胸腔积液, 最初表现为腹围增大, 在术后8 h~24 h。特别是手术复杂、体外循环时间长者出现时间最早。对该类患儿应每小时监测腹围1次并记录, 有异常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必要时做好腹膜透析的准备。观察胸液量及性质, 出现浆液性质引流液增多时, 要及早抽出胸液, 定时挤管, 保持胸管引流通畅。

2.2 呼吸道的管理

2.2.1 正压通气改善低氧血症

对于严重低氧血症、SpO2下降、呼吸道阻力上升的患儿, 正确选择呼吸机参数, 防止因肺间质渗出而致的气体交换障碍。术后使用PEEP4 cmH2O~6 cmH2O, 必要时可采用8 cmH2O提高氧浓度 (60%以上) , 维持动脉氧分压>80 mmHg, 血氧饱和度>95%。定时查血气分析, 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在使用PEEP过程中, 严密观察患儿气道压力以及双肺呼吸音, 持续监护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等。若血压下降明显, 末梢循环不良, 尿量减少, 按医嘱适当补充液体, 调节补液速度, 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2.2.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预防医源性感染

长时间应用呼吸机、侵入性的吸痰操作、抵抗力低下是引起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有资料显示, 心脏手术后并发肺炎和肺不张的患病率为20%以上[5]。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特别是气管内吸痰, 定期做痰培养, 使用敏感的抗生素, 加强呼吸管道的清洁和消毒。

2.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肺间质渗出使气道分泌物增多, 需及时清除痰液, 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提倡一次性吸引, 吸痰管进出气管插管次数≤3次, 每次吸痰时间≤15 s。痰多、1次不能吸净者, 先吸氧或接呼吸机, SpO2回升至90%后再吸痰。吸痰前后给纯氧吸入, 以避免吸痰时加重缺氧;呼吸机湿化温度控制在34 ℃左右, 避免过凉气体刺激呼吸道黏膜或分泌物干结;呼吸机管道内的积水要及时清除。同时在吸痰过程中要严密监测, 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吸痰。撤机后对不同咳嗽的新生儿、婴幼儿可定时按压胸骨上凹刺激咳嗽用鼻导管吸痰, 吸痰时鼻导管只可下到鼻咽部起到刺激咳嗽的作用即可。非特殊情况勿将鼻导管下到气管内, 更不可保留在气道内[6]。应用呼吸机时需保证吸入气体正常的温湿度。我科使用的呼吸机配备有加热、湿化装置, 吸入气体温度设定为35 ℃~37 ℃。对撤机后痰多不易吸出的患儿给予持续温湿化面罩给氧, 同时静脉应用沐舒坦或雾化吸入, 以稀释痰液。本组4例肺部感染、肺不张患儿, 采取上述处理措施后均治愈。

2.3 加强基础护理

2.3.1 皮肤护理

患儿由于术前营养状况差, 术后长期卧床、皮肤水肿, 极易出现压力性溃疡, 因此做好皮肤护理尤为重要。术后除常规定时翻身, 还应加强对皮肤完整性的观察, 特别是后背、臀部等不易观察之处。保持床单位干净和平整, 必要时加垫棉絮, 以保持松软。

2.3.2 营养支持

此类患儿术前生长发育差, 术后长时间机械通气影响正常进食, 因此营养支持很重要。对术后消化功能正常者尽早给予胃肠营养, 营养液由胃管注入, 每次喂入时间要维持在300 min左右, 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严防误吸发生。另外, 根据医嘱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必要时监测血糖。

2.4 应用镇静剂治疗的护理

将患儿的镇静状态控制在一定的水平, 使患儿有一定程度的睡眠, 但易被唤醒。监护时30 min~60 min评估1次, 并进行药物剂量的相应调整。经常呼唤患儿, 尽可能保持患儿和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需连续数日进行镇静处理的患儿, 每隔24 h降低镇静水平1次, 并经常呼唤患儿, 至患儿正确应答。镇静剂减量困难者, 采取夜间增加患儿的镇静水平, 而在唤醒期、白天减少镇静剂的应用, 以使患儿的睡眠-唤醒周期正常化, 逐步减少用量至顺利撤除。

3 小结

通过对7例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并发CLS 的护理, 认为护理的重点是严密观察病情, 加强呼吸道护理, 及早发现CLS, 及时对症处理, 严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同时加强营养, 防止发生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汪曾炜, 刘维永, 张宝仁.心脏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445.

[2]龙村.体外循环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603.

[3]Marx G, Vangerow B, Burczyk C, et al.Evaluation of noninvasive de-terminants for capillary leakage syndrome in septic shock patients[J].Inten Care Med, 2000, 26 (9) :1252-1258.

[4]郭加强, 吴清玉.心脏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03-104.

[5]诸记华, 杨淑娟, 傅藏藏, 等.30例低体重危重先心病婴幼儿的术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3) :237.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论文 篇8

关键词: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复杂先心病,外科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 其中的复杂先心病死率极高, 又无有效根治方法。全腔静脉一肺动脉连接术 (TCPC) 又称改良Fontan手术所取代, 其外科治疗复杂先心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第一代Fontan手术, 但术后患者恢复风险较高, 临床常应用双向Glenn术, 双向Glenn分流术广泛适用于肺血减少的复杂先心患者[1]。本研究报道6例复杂先心病病儿在我院一期进行TCPC的治疗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6例患者, 男4例, 女2例, 年龄4~20岁, 体重15~60kg。所有患者均经心脏彩超、胸片及加强CT检查明确诊断, 其中完全型大动脉转位 (TGA) 并单心室3例,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1例, 三尖瓣闭锁2例。所有病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瓣或右室流出道狭窄或闭锁, 患者均有紫绀、活动后心悸、气促。术前检查示:RBC 520~689×1012/L, Hb150~210g/L, SPO260%~80%。心脏射血分数0.60~0.72。6例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行TCPC术。

1.2 手术方法

所有病者均在全麻下进行手术, 胸部正中切口, 必要时切除胸腺, 利于显露无名静脉、心包内探查 (是否合并PDA及左上腔静脉, 并了解肺动脉发育情况和体肺静脉有无畸形) 、测肺动脉压 (以进一步确定手术适应证) 。术前肺动脉测压均在15mm Hg以下。先充分游离右肺动脉及上、下腔静脉, 插入直角上、下腔静脉引流管建立体外循环, 经右上肺静脉置左心引流管, 阻断上、下腔静脉, 并行循环下在上腔静脉汇入右房处5mm将其横断, 4/0 Prolene线将近心端缝闭, 右肺动脉阻断后, 在其上缘做切口, 切口保证足够大, 利用5/0 Prolene线以连续或间断缝合法将上腔静脉远心端与右肺动脉作端侧吻合。若存在粗大的永存左上腔静脉, 则同时施行左侧的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2例患者用20mm GoreTex人工血管将下腔静脉与右肺动脉下缘行端侧吻合, 并在人工血管与右心房间做一5mm分流口减压, 下腔静脉近心端直接用滑线缝闭, 主肺动脉直接结扎闭合。4例患者采用阻断主动脉后灌注冷心肌保护液, 横断主肺动脉, 用20~22mmGore ̄Tex人工血管分别与下腔静脉及主肺动脉横断后的远心端作端端吻合, 主肺动脉及下腔静脉近心端均直接用滑线连续往返缝合。

2 结果

手术组均痊愈出院, 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8~65 (20±8.6) h, 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稳定, 中心静脉压维持12~20mm Hg。1例患者术后胸引多而二次开胸, 1例患者术后伤口愈合不良而再次清创缝合, 无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术后给以小剂量多巴胺、硝普钠、白蛋白、利尿剂、血浆等治疗。术后患者平均胸引量约4800ml, 术后心包及胸腔引流管放置15~23d, 无大量腹水患者。术后患者紫绀均明显改善, 血氧饱和度均有明显增加, 达92%以上, 活动能力明显增加。

3 讨论

Fontan类手术主要原理就是通过手术引导腔静脉的血直接注入肺动脉, 进行氧合后再回到心脏并泵出到体循环动脉系统, 以供应全身的需要, 实现功能上的畸形纠正[2]。TCPC作为公认的矫治紫绀型复杂先心的手术方式, 其优越性被广泛接受。但TCPC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做好充分的术前评估, 需要有满意的肺动脉大小, Mc Goon比值>1.8;可修复的局部肺动脉狭窄, 且远端肺动脉发育好;肺动脉压<18mm Hg;无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不超过中度的房室瓣返流[3]。本组患者术前均通过加强CT肺动脉重建测量左右肺动脉、Mc Goon值, 通过心脏彩超评估房室瓣返流情况, 均符合标准, 故采用TCPC手术, 本研究均采用心外管道可以达到满意的血流动力学要求, 并可明显减少TCPC术后心律紊乱的发生, 降低心肌缺血的发生率。TCPC术中应该注意:上腔插管要尽量高达无名静脉水平, 腔肺吻合口要足够大, 吻合口可加用心包片, 防止肺动脉扭曲, 上、下腔静脉分别与肺动脉上吻合位置均影响血流导向和肺血流分别, 据解剖位置直接下腔静脉直接与主肺动脉吻合, 或下腔静脉吻合口在上腔静脉吻合口的左侧可以有效防止上腔静脉牵拉和扭曲, 且利于吻合口的扩大[4~7]。术后浆膜腔大量渗出容易引起血容量不足, 需大量补充白蛋白、血浆, 为提高回心血量, 可取半坐卧位同时抬高下肢30度有利于静脉回流, 呼吸机使用时间不宜太长, 及时纠正心律失常。本组患者均严格做好术前评估, 术中操作精细, 术后注意补充胶体, 保证足够的血容量, 术后恢复较好, 缺氧改善明显, 运动能力明显提高, 手术效果满意。

全腔静脉 ̄肺动脉连接术手术操作相对简捷, 能有效改善部分复杂先心患者的血流动力学, 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及术后生活质量, 并有效减轻心脏容量负荷, 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 值得推广。但该术式需要术前充分评估, 认真分析患者是否符合TCPC手术指征, 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AboulHosn JA, Shavelle DM, Castellon Y, et al.Fontan operation and the single ventricle[J].Congenital Heart Dis, 2007, 2 (l) :2-11.

[2]Backer CL, Deal BJ, Kaushal S, et a1.Extracardiac versus intra-atrial lateral tunnel:extracardiac is better[J].Semin Thorac Cardiovase Surg Pediatric Card Surg Annu, 2011, 14 (1) :4-10.

[3]Ganigoara M, Prabhu A, Varghese R, et a1.Extracardiac Fontan operation after late bidirectional Glenn shunt[J].Asian Cardiovaac Thorac Ann, 2010, 18 (3) :253-259.

[4]Lacour-Gayet FG, Lanning CJ, Stoica S, et a1.An artifical right ventricle for failing Fontan:in vitro and computational study[J].Ann Thorac Surg, 2009, 88 (1) :170-176.

[5]Robbers-Visser D, Miedema M, Nijveld A, et a1.Results of staged 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 for functionally univentricular hearts;comparison of intra-atrial lateral tunnel and extracardiac conduit[J].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10, 37 (4) :934-941.

[6]Backer CL.The Fontan procedure our Odyssey continues[J].J Am Coll Cardiol, 2008, 52 (2) :114-116.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论文 篇9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体肺分流术,围术期护理

随着收治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数量的增多, 行体肺分流手术的例数也随之增加, 且临床上已取得良好的近期效果。2006年7月—2010年4月我科成功为21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体肺分流手术, 取得了一期姑息手术的良好效果, 为再次根治手术创造了有利条件。现将体肺分流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6年7月—2010年4月我科收治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1例, 男9例, 女12例;年龄2个月至5岁;体重5 kg~18 kg;三尖瓣闭锁、肺动脉闭锁合并动脉导管未闭9例, 右心室双出口合并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7例, 大动脉转位合并单心室5例;术前均出现发绀, 活动后心悸、气促、杵状指、喜蹲踞、反复频发上呼吸道感染史, 血氧饱和度 (SaO2) 70%~81%, 智力、体力较同龄儿童差;均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体肺分流手术。

1.2 结果

21例患儿均顺利手术, 术后恢复顺利, 监护2 d~5 d, 呼吸机辅助4 h~20 h, 全部存活;术后SaO2达到90%~95%, 较术前明显提高, 21例患儿均痊愈出院。

2 围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本组病人均为婴幼儿, 护士应注重与患儿家属沟通[1], 告知体肺分流术仅是一期手术, 不是根治术, 以取得家属的理解与配合。①加强心理护理。病房护士应尽快与患儿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以取得患儿的信赖。充分了解患儿的生活习惯, 做好患儿和家属的思想工作, 解释疾病治疗的过程, 消除患儿及家属的紧张心理, 教会一些年长患儿的配合动作 (包括呼吸、咳嗽、四肢活动等) , 以便使护理工作更好地进行。②常规进行胸部X线片、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心血管造影检查, 全面了解心脏解剖畸形, 了解肺血管分布情况, 评估肺高压和心功能状态。③积极改善心肺功能, 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剂给予双鼻导管吸氧, 流量为2 L/min~3 L/min, 在此基础上选择患儿心肺功能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手术。④术前需测体重 (尤其是小婴儿) , 体重<5 kg在术前1 d还需复测体重, 便于准确计算各种用药量, 如麻醉药、镇静剂、抗生素等;同时检查各种实验室资料是否完善、有无异常值。⑤保持病室内适宜的湿度、温度, 定时开窗通风, 保持病室空气清新, 通风时注意患儿保暖, 避免患儿受凉, 发生感冒。⑥保持患儿的清洁卫生, 一般患儿可洗澡, 病重或卧床患儿可进行床上擦浴, 衣服应经常保持清洁、干燥。术前1 d进行手术野备皮, 保持手术部位皮肤清洁, 预防术后切口感染。⑦术前6 h禁食水, 以防术中呕吐而引起误吸以致窒息。⑧术前晚用软皂水清洁灌肠1次。

2.2 术后护理

2.2.1 呼吸机辅助呼吸

分流术后肺血增加, 如肺的灌注血流过多, 则肺出现渗出性改变, 造成肺间质水肿[2]。故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要长, 一般需48 h~72 h, 以后再考虑撤离呼吸机。术后过早撤离呼吸机, 气道正压突然下降, 将加重肺内渗出并出现血痰。若胸部X线片显示肺内有渗出性改变、咳血痰时, 呼吸机可设呼气末正压通气 (PEEP) 4 cmH2O~6 cmH2O (1 cmH2O=0.098 kPa) , 甚至可达到8 cmH2O, 同时静脉输入白蛋白, 利尿 (4 h 1次) , 以减轻肺淤血[3]。

2.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采取积极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以利于通气, 防止缺氧。

2.2.3 末梢 (指端) 氧饱和度的监测

术后病人返室应监测末梢SaO2。护士应询问并记录术终病人的末梢氧饱和度以便于参考。由于此手术为姑息手术, 故末梢氧饱和度不可能达到饱和, 一般维持在80%~90%,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60 mmHg (1 mmHg=0.133 kPa) 即可。若SaO2突然降低, 应考虑分流血管阻塞的可能, 应调节呼吸机通气量, 紧急行胸部X线片。

2.2.4 肝素的应用

因为静脉系统压力低, 血流速度缓慢, 分流血管易阻塞, 故术后当日即开始静脉输入肝素。一般采取半量或1/4量, 每日4次。术后第3天可停用肝素, 改用口服阿司匹林, 但一定要注意肝素与阿司匹林不可同时应用, 以防止出血。应用抗凝药期间护士应严密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征象, 若有可疑的出血指证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4]。

2.2.5 血压的监测

血压应维持在正常稍偏低水平, 收缩压80 mmHg~90 mmHg, 平均在60 mmHg左右。血压过高, 吻合口易出血;血压过低, 分流血管易阻塞。

2.2.6 保持引流管通畅

间断挤压引流管, 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质, 如血性引流液多且持续2 h均>4 mL/ (kg·h) , 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做好二次开胸止血准备。为防止分流血管阻塞, 分流手术给止血药要十分慎重, 特别是鱼精蛋白的量不可过多[5]。

2.2.7 其他

补充胶体溶液时应注意血红蛋白不可过高, 血红蛋白过高或血液黏稠度高则血流缓慢, 分流管易阻塞, 血红蛋白应维持在12 g/L~14 g/L。

总之, 严密的术后监护、精心细致的围术期护理, 是保证手术成功、有效防治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傅丽娟, 徐卓明.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术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7) :515.

[2]于成涛, 刘迎龙, 朱晓东, 等.肺血减少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血液动力学观察[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2, 18 (1) :79.

[3]魏丁, 龙建平, 熊卫民.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临床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 2006, 23 (7) :1036-1037.

[4]郭加强, 吴清玉.心脏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62-363.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论文 篇10

关键词:中孕期胎儿,产前超声筛查,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诊断价值

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作为新生儿死亡的重要诱因, 对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 尽早发现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胎儿并对其做出相应举措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超声影像学诊断技术也得到了发展, 其中对中孕期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的筛查准确率也逐渐升高[1,2]。该研究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进行产前超声筛查的5 800例妊娠中期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了产妇产前超声筛查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影像学资料,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整群选取在该院进行产前超声筛查的5 800例妊娠中期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年龄分布为20~43岁;初产妇有3 268例, 经产妇有2 532例;孕周分布为20~28周。所有孕妇均自愿参与该研究, 均已签署由该院自行编写的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该研究所有孕妇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产前胎儿筛查, 其探头频率为5.3 MHz。首先对胎儿及其附属物进行检查与测量, 对其胎儿畸形的有无进行确认。然后对其四腔心进行观察, 即在其隔肌水平将胎儿的四腔心切面进行切取并确定左右心房和心室的位置, 对其心房和心室的大小及功能状态进行分析, 并观察其相互间的位置关系及对称关系, 对其房室瓣的位置、形态及其活动情况进行观察, 同时观察其心脏肿瘤的有无、心内膜垫的十字交叉情况、室间隔的完整性及心包积液的发生情况。另外, 还需对其左右心室流出通道进行观察, 确定其主动脉与肺动脉的起源及分支情况, 观察主动脉的起源部位与前后壁的连接情况、主动脉和肺动脉的起源与其分支的连接情况以及主动脉与动脉导管弓的情况[3,4]。

该研究所有孕妇均接受了产后跟踪随访, 对引产胎儿进行解剖, 对分娩的新生儿进行心脏听诊等检查[5]。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 (%) 表示, 并采用χ2检验, 将P<0.05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 800例孕妇中共检查出32例胎儿患有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 检出率为0.5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单心房或单心室、大动脉转位、心内膜垫缺损、主动脉弓中断、永存动脉干、左心或右心发育不良、合并心外畸形、法洛四联征、左室横纹肌瘤和室间隔缺损进行筛查时, 通过比较其检出率和随访记录, 经统计分析,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漏诊率为0.05% (3/5800) , 漏诊的患儿分别为法洛四联征1例和室间隔缺损2例, 见表1。

3讨论

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是指孕妇在妊娠时期胎儿的心脏胚胎期异常发育, 但妊娠时间低于18周时其胎心较小, 胎动较频繁, 心脏超声不易对其获得正确的检查结果, 所以临床上常选取胎位固定、肋骨、羊水和脊柱的声影影响较小的中孕期作为超声筛查的主要时期。此时期孕妇还没有进入围产期, 如经检查胎儿患有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则可及时给予终止妊娠[6,7]。

该研究的5 800例孕妇中共有32例患有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胎儿被检出, 检出率为0.55%, 与文献报道相符[8]。产前超声诊断的结果与产后跟踪随访的记录基本一致, 由此可见在中孕期对孕妇及胎儿进行超声筛查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该研究漏诊率为0.05% (3/5 800) , 分别为肺动脉狭窄、法洛四联征和室间隔缺损各1例。推测原因是由于室间隔和房间隔的缺损较小, 常规性超声检查时较易出现漏诊的情况。

综上所述, 中孕期胎儿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可使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胎儿出生率明显降低, 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雪伟, 黄小云, 郭卫红, 等.超声产前筛查对中孕期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 (24) :221-222.

[2]夏曦, 周芬芳, 陈宏, 等.产前超声筛查对妊娠中期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 22 (10) :75-76.

[3]杨宁.超声产前筛查对中孕期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诊断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 (2) :145.

[4]荆春丽, 孙寒冰, 沙恩波, 等.中孕期系统超声筛查对检出异常胎儿的临床价值及产前超声筛查漏检病例初步分析[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1, 8 (8) :18-23.

[5]张怀香.中晚孕期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J].大家健康2015, 6 (2) :353-354.

[6]王海英, 于岚.胎儿心脏畸形超声筛查诊断模式现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 21 (11) :869-873.

[7]王琳琳, 张鑫.产前超声对筛查中孕期胎儿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 (9) :995-997.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 篇11

1临床资料

2008月6月至2011月6月, 我科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0例, 其中男8例, 女12例, 年龄4~10岁, 平均年龄6岁。室间隔缺损5例, 房间隔缺损11例, 动脉导管未闭4例, 给予先心封堵介入治疗。术后生命体征平稳, 给予相应的护理与观察, 恢复良好, 治愈出院, 按时回院复查。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及家属对手术不了解, 对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存在担忧而产生心理压力。护士于术前应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耐心、细致地讲解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越性, 讲解手术的方法, 参加手术人员及环境设备等, 使患者及家属对其治疗充满信心, 以最佳的心态面对手术。

2.1.2 术前准备

术前1天做碘过敏试验, 并于左上肢留置静脉留置针。观察患儿足背动脉搏动及四肢循环情况, 便于术后对照。给予双侧腹股沟备皮, 保持皮肤清洁。术前保证充足睡眠, 告知家属术前6~8 h禁食、水以及重要性。术日晨进导管室前排空大小便。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

术后患儿返回病房后给予去枕平卧12~24 h, 给予心电监护, 观察并记录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 并同时注意观察神志、面色。要注意是否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室速等心电变化。保持静脉液路的通畅, 注意有无心前区疼痛及恶心、呕吐等不适。

2.2.2 穿刺部位的观察与护理

患儿术后去枕平卧位12~24 h, 患肢伸直制动, 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局部沙袋压迫6 h, 观察伤口处有无渗血、肿胀、皮肤青紫、瘀斑等, 如有异常, 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色泽、温度, 双腿皮肤颜色、温度是否一致, 是否有循环障碍, 及时调整止血带力度。告知患者及家属尽量避免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 如有上述行为须用手按压伤口, 避免术肢弯曲, 造成出血[1]。对于哭闹、烦躁不安的病人, 给予水合氯醛口服或灌肠或使用镇静剂, 保持术肢的制动, 避免出血。

2.2.3 饮食及心理护理

先给予少量饮水, 如无腹胀、恶心后可给予半流质饮食, 鼓励流质饮食, 禁食牛奶、鸡蛋等易引起腹胀的食物, 鼓励患者多饮水, 促进造影剂通过肾脏排出, 24 h后给予普通饮食。由于手术时间和制动时间较长, 病人可出现紧张、穿刺处疼痛、哭闹等, 要避免谈话时间过长, 严禁探视。做好健康教育, 幼儿可采用看鲜艳图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法分散其注意力。

3出院指导

做好健康教育, 强调合理饮食, 多食蔬菜水果, 保持大便通畅及劳逸结合在康复中的重要性。嘱患者及家属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抗凝药物。出院后3~6个月避免剧烈运动、身体的碰撞、外伤, 注意观察牙龈、皮肤黏膜及呕吐物, 如有出血及时就诊。注意保暖, 防止感冒, 定期随诊复查, 使患者身心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上一篇:说什么下一篇:班主任应学会倾听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