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中医

2024-08-18

怎样看中医(共6篇)

怎样看中医 篇1

1 华夏民族文化发展

华夏民族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融合。从炎、黄二帝的各部落互相冲突、融合, 是华夏民族发展的基础。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开始的民族大融合, 随后民族融合以更深的程度、更广的范围、更快的速度继续进行着;秦国统一, 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南粤, 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其后, 东北、西北的游牧民族和汉族互相冲突、消长、融合。有的游牧民族曾在军事上十分强大, 如匈奴、蒙古、契丹等。但游牧民族一旦入主中原, 便被汉化。辽、金、元、清等朝代建立的结果, 都使汉族融合进了更多的其他民族成分, 也使农业地区向外扩大了。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的融合, 其突显的阶段是战争。而每次战争、征服后, 各民族间互相消化、吸收彼此的优长, 克服自己的短处, 则是为下一次更大的融合进行量的积累。正是这种一张一弛的波浪式推进, 形成几千年的连续链条。

民族融合、发展的过程也是伴随着文化融合、发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史实, 不仅是战国时期民族融合的实例, 而且是华夏文化吸收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明证。汉民族服饰文化的背后, 包含着原创、融合与冲突, 变化很多种款式, 但宽袍大袖的特点, 虽经风雨也未改变。汉族服饰的主流款式溯源可以追溯到黄帝, 其服饰历经演变, 吸收了其他族的各种领制服饰, 唐朝, 圆领的长衫引入, 女装上也引入鲜卑胡风, 基本脱离了单一服制;清军入关, 要求男子采用满族服制, 经过清代的发展, 汉族服饰长衫虽然是半交领, 但在民间保持了汉族一贯的主流服饰特点, 由于多民族国家的原因, 服饰种类增多, 甚至脱离了汉民族原有的特点, 如马褂, 旗袍等, 但这些服装的广为传播, 成为汉民族的又一服饰形象。

秦朝征服越族后, 中原的铁器和先进生产技术传入珠江流域。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促进了内地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东汉为恢复与西域各国的交往, 派班超出使西域。南北朝时期, 南方各民族人民共同开发江南。隋炀帝曾派人去西域, 不少西域商人到长安和洛阳。唐代, 渤海派人到长安学习, 汉族工匠把精巧的手工业技术传到南诏;回鹘族经常用马匹和皮毛换取汉族的丝和茶;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促进了汉藏交流, 加强了唐蕃联系。北魏时, 契丹族就同汉族交易。耶律阿保机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各项典章制度。澶渊之盟后, 宋辽开展贸易往来和技术文化交流。北宋在雄州、霸州等地设置榷场。西夏元吴仿照宋制, 任用汉族人担任重要官职。宋夏议和后在边境进行贸易。元朝时, 松江农家妇女黄道婆从黎族人民那里学到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鞑靼俺答汗主动与明朝和好, 明政府在边境开设互市, 俺答汗修建了呼和浩特城。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建立北魏政权后, 为了巩固统治, 发展经济, 增强国力, 他顺应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 模仿汉政权建立了封建政治制度, 实行了三长制、均田制, 改胡姓为汉姓, 改胡服为汉服, 提倡胡汉联姻。

2 中医文化的发展

2.1 中医中药的发展

从《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开始, 到《伤寒杂病论》通过八纲辨证和六经论治, 采用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疗方法进行辩证论治, 再到金元四大家个人学说进一步发展, 再到后期的温病学说等。中医特别是在方药方面在不同时期因不同的需要而作出了一定的变革和发展。现时, 在中医药现代化的号召下, 中医方剂方面发展极为缓慢, 而中药利用现代管理和技术发展却极为迅速。例如:GAP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 是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的简称, 是为确保中药材的质量而定。从生态环境、种质到栽培、采收到运输、包装, 每一个环节都要处在严格的控制之下。GMP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中药指纹图谱是指某些中药材或中药制剂经适当处理后, 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 得到的能够标示其化学特征的色谱图或光谱图。建立中药指纹图谱将能较为全面地反映中药及其制剂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与数量, 进而对药品质量进行整体描述和评价。

2.2 经络与针刺的发展

现时比较公认的经络是从黄帝内经得出的十二经络理论。而从马王堆出土了《十一脉灸经》, 它包括《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 反映了当时经脉的概念很原始、很简单, 还没有形成上下纵横联络成网的经络系统的概念, 但是《十一脉灸经》这些记载与《灵枢·经脉》篇中十二经脉的理论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为我们了解在《黄帝内经》成书以前的经络形态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

在现代的一些研究中认为:穴位其实就是周围神经系统中感觉神经纤维即传入神经纤维的病理表现[1]。穴位上起主要作用的感受器大致有游离神经末梢、肌梭、环层小体等几种[2]。

在特定的病理生理条件下, 每根感觉神经纤维都可能产生若干穴位[3]。对于穴位的刺激上, 针刺疗法有可能定量化, 即针刺疗法可以科学化[4]。Kano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 对穴位进行电刺激, 可以产生局部麻醉的效果, 其程度与电刺激量成正比[5]。针灸学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不断地利用触剖学、神经学, 生理学、生物化学、心理学等相关的学科进行深入的研究。

3 总结

从历史资料看, 中国海禁的开端是元朝, 海禁是贯穿整个元朝的始终, 海外贸易衍生许多问题, 令官府无法掌控, 加上海防的顾虑等因素使元朝实施了海禁。明代海禁始于明初, 终于隆庆, 其目的是遏制东南沿海倭寇的侵扰。清朝出于防汉制夷的政治考量, 同时为了打击毁灭反清复明实力。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包围和封锁中国。由于海禁与包围和封锁而使华夏与海外的沟通中断了。相对地日本德川幕府的锁国令与中国不同, 更加变本加厉, 造成了日本的落伍, 但是也保障了日本两个世纪的安宁和稳定。

中医文化是华夏民族文化在医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于中医的地位在西医的"入侵"下显得及及可危。出现这种现象是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 一方面是政治上的闭关锁国和被西方国家的包围和封锁;另一方面是文化上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 提倡新文化, 使旧文化失去了一定的支持, 而现今过分地尊经崇古也会使中医文化的革新和发展受到制约。"世界上没有两种医学", 更准确地说, 应是指"世界上, 不可能有两种同时符合科学真理却又互相矛盾的医学"。人类的医疗文化尽管可以多元, 科学真理却只能有一个[6]。中医与西医 (或者说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 本不是对立的, 双方各有可互相学习的地方。

要发展中医就要以史为鉴, 与华夏文化的发展一样, 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学习, 从民族融合中学习, 每次民族的融合都常伴随着战争、征服后, 各民族间互相消化、吸收彼此的优长, 克服自己的短处。如果只是盲目地尊经崇古, 只会在得到一定时期内"安定", 而后使中医更落后。对现代的先进技术, 本着实事求是和包容的态度, 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并为我所用。选择适合当今的中医技术来发展, 并广泛地应用推广, 才能使中医得到更好、更现代化的发展。

摘要:以华夏文化的发展历程作回顾, 同时以此历史的角度看华夏文明下的医学发展, 以及现今中医这一传统医学的发展现状。以史为鉴的看中医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并解放思想, 以实是求是的态度发展传统医学。

关键词:民族融合,文化融合,技术文化交流,中医传统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厚吉, 马云涛.科学性针刺疗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9, 9, 26.

[2] (美) 金观源, 相嘉嘉, 金雷.临床针灸反射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5, 13.

[3]董厚吉, 马云涛.科学性针刺疗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9, 9, 26.

[4]董厚吉, 马云涛.科学性针刺疗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9, 9, 70.

[5]Kano, T.et al.An Electriacl Probe for the Location of Superficial Sensory Nerves.Am.J.Chinese Med.2:75, 1974.

[6]区结成.当中医遇上西医:历史与省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5.

怎样看中医 篇2

油性大,有热气,才会长痘痘,即使不怎么吃上火的食物,却因为身体内自己产生的热气而长了痘痘;

油性小,即使有热气,也不会长痘痘,即使总吃热性食物。所以,油性大小,才是长不长痘痘的关键!

油性大,中医叫“湿气”重。

湿气重(油性大)的原因

吃油腻的食物,暑天睡地板,这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但,这些都不是现代人湿气重的最重要原因。

饮食大鱼大肉重油味的人,并不一定就湿气重。为什么?就因为,她体内消化吸收这些湿性营养的能力足够强大。这是一种相对量:只要湿性营养的量超过消化吸收的能力,就会产生湿气。而女性同胞饮食大鱼大肉的,肯定是极少数!所以,更多的是消化吸收的能力差了。

怎样用中医治疗痘痘

只要消化吸收的能力差了,湿气就会产生,从身体内产生,即使不吃油腻。

超过消化吸收的能力而多出的营养,就变成垃圾!

消化吸收的能力差的人,体内垃圾就多,就更容易长痘痘!

消化吸收的能力差的原因

每一种功能都需要消耗能量的,能量消耗的形式是产生热量。就如说话运动甚至思考都会发热,体温升高。体温的消耗意味着能量的消耗。

消化吸收的功能为什么会降低?因为太多太多的人喜欢喝冷饮,喝凉茶,喝苦水,吃消炎药,吃退火片,吹空调,什么是“火”?就是热量!就是能量!第一个受害的就是脾胃!脾胃的热气-能量-阳气受损了,寒胃了,“凉身”了,湿气就产生了。(在脸上叫痘痘;皮肤叫湿疹,皮炎,脚气,关节叫风湿,关节炎,颈椎炎;眼睛叫白内障。)

垃圾产生,并不一定会长痘痘,而是因为原本从大便排走的垃圾,从皮肤排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垃圾排泄的途径

人体最重要的垃圾排泄途径是大小便。大便负责排泄皮肤,表浅的垃圾;小便负责排泄血液,深部的垃圾。

当排便出了问题(便质软,粘,不成形,次数多或几天一次),垃圾就会随着热气循经络(三阳经)往上走,堆积而成痘痘,也就是说,长痘痘的人,排便都有问题!要解决痘痘,必须从排便先解决。而排便问题,实际就是前文脾胃虚寒伴生的问题,就是脾胃虚寒的诊断标。

三 市面上那么多的治疗痘痘的方法、产品为什么都没有持久的疗效?

答:因为那些产品只是解决了表面问题,只是从表面去解决。只能帮助已经形成的痘痘的排除,却无法让痘痘不再产生。

四 痘痘应该怎么治疗?

1 只有内服药才能根治

中医汤剂的原理,是补充脾胃的能量,促进垃圾的排泄,已经堆积在脸上的,只能就近从皮肤排,既是说,开始的时候,痘痘会更多,直到排完,就不会再长了;同时,排便能力会增强,大便的次数会增加,次数越多,排毒越多,直到排出大部分垃圾,次数就会越来越少,并却精神会很好。期间一定要多休息,饿了就放心吃,不必饱,以不饿为度。

2 必须戒除生活中“寒凉伤阳”的因素

否则,疗效必定很差!甚至没有效果。药物补阳气,寒凉泻阳气。

治痘痘妙方

当归四逆理中汤

白术5克、党参5克、炙甘草5克、干姜5克、黑附子6克、当归7克、桂枝8克、白芍3克、细辛3克、通草2克、桃仁3克,加大枣两枚掰开。

每日早七时下午四时开水泡服,八剂一疗程。服到痘痘或大便排出为起效,再继续坚持到光洁的那一天。

不用熬药,只要把药放入一个塑料旅行杯(杯口带滤网的那种)用开水冲泡服用即可。

五 痘痘多久能好?

中医怎样“治未病” 篇3

中医“治未病”之说在现存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被提出来了。《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四气调神大论》中认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可见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是多么超前和精辟。中医“治未病”之说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康复三个方面。所谓“未病”,不仅仅是指机体尚未发生疾病时的状态,还包括疾病在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趋向及在未来某一时段可能表现出的状态,这些可能出现的状态包括微而未显(症状隐而未现)、显而未成(症状明显但尚未形成疾病)、成而未发(已形成疾病但尚未发作)、发而未传(疾病已发作但尚未传播)、传而未变(疾病已传播但尚未恶化)、变而未果(疾病已恶变但尚未有结果)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

那么,中医怎样“治未病”,“治未病”应从哪些环节入手呢?在中医典籍中对此有十分丰富的论述。尽管历代医家对“治未病”的程序和方法不尽相同,但最基本,同时也是最具共性的要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养精调神,铸就健康支柱

精神状态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首要标准。《黄帝内经》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刺激是百病化生之源。因此,中医始终把心理调治作为防病健身、治病疗疾的第一步。中医认为,医生要为患者解决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疾病,还有心理上的疾病。从某种意义上说,治疗心病比治疗身病更为重要。因此,医生要做好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这是治疗身病的基础。此外,医生还应从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入手,针对与患者病情相关的心理及情感障碍,为其开出操作性较强的精神处方,同时运用开导、鼓励、暗示、转移等多种心理疗法为其进行治疗,在帮助其消除精神障碍的基础上,再通过辩证开出药方,治疗其身体的疾病。

二、养护脾胃,打造健康基石

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人之气血、津液均来源于食物及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中医把脾胃称为后天之本。如果脾胃的运化功能出了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损害。所以说,养护脾胃是养生防病的关键,“脾胃和,则可不病或病轻,反之,则多病或病重”。古人对此有很多精妙的论述,如“胃气为养生之王,是以养生家必当以养脾胃为先”、“凡病均应从调理脾胃入手,先食之而后药之”、“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因此,若平日对脾胃养护不利,则药物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尤其是久病之人,若服药太多、太杂,且不知“以护卫脾胃为救”,抓紧时机扶助机体的正气,待到胃气衰败之时,再高明的医生也无计可施。因此,中医无论治疗何种疾病,只要患者出现了饮食欠佳的表现,必重用调理脾胃之药,先使其胃气来复,然后再辨证开方。

三、坚持锻炼,增添健康动力

中医认为“运则立,动则健”。人体正气的强弱、血液循环状况的良恶、新陈代谢质量的高低、抗病能力的大小、疾病治疗和恢复的快慢都与平素是否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有着密切的联系。华佗的五禽戏、孙思邈的导引术及现代各种健身方法都是很好的运动疗法。在人体患病之前,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在患病之后,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又可起到治疗及康复的作用。因此,医生在为患者治病之前常常先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及性别,有针对性地为其制定合适的运动处方。比如,治疗失眠多梦的运动处方有:晨起慢跑、打太极拳、睡前散步、摩擦脚心等。可调整呼吸,治疗肺痿的运动处方有:晨起进行深呼吸、拉长声音大声呼喊等。可预防及治疗老年痴呆的运动处方有:散步时按摩双侧肾俞穴、双手反叉腰倒步走、散步时左右扭转颈项等。这些运动疗法既有利于增强健康人群的身体素质,又可促进患病者的身体机能快速康复,还能对药物治疗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四、科学用药,减少毒副作用

怎样看中医 篇4

中医院的发展变化, 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中医政策的执行情况。中医院的快速发展是不是就意味着中医事业的迅猛发展?现有的中医政策对中医院发展、对中医发展效果如何?课题组长期跟踪研究。本研究曾于2000年开展过针对县级中医院的调查, 并从中推论出中医院综合化倾向。2008年本研究再次进行原样本地区调查, 分析中医院发展变化, 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 以期为促进中医事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 资料的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的来源

课题组于2000年对华东地区3省 (市) 、12县 (市、区) 进行调查, 2008年严格按照2000年最大差异抽样法选取的调研地区分布, 对原样本地区进行了再次调查, 调查内容包含县级中医院的基本情况、手术开展情况、手术设备情况等。

1.2 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所得资料运用Epidata 3.0录入, 通过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整理, 运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方法为一般性描述分析、相关性检验和2008年与2000年调查数据的历史纵向比较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县级中医院开展手术的一般情况

2008年共调查了10家中医院, 其中上海1家, 江苏3家, 山东6家。10家中医院中除山东2家机构未开展手术外, 其余8家中医院均开展了手术项目, 开展手术项目最多的有20种手术项目, 而最少的9种, 平均为13种, 按照地域分析上海、江苏和山东三地中医院开展的手术项目数平均为13种、17种和10种。

2000年共调查了13家中医院, 其中上海1家, 江苏5家, 山东7家。13家中医院中除山东1家外, 其余12家中医院均开展了手术项目, 开展手术项目最多的中医院有20种手术项目, 而最少的仅有3种, 平均为17种, 按照地域分析上海、江苏和山东三地中医院开展的手术项目数平均为18种、19种和16种。

2.2 县级中医院手术普及的情况

本研究中, 按照被调查机构提供最能代表该机构水平的手术项目, 并将所有手术项目按照临床学科归类为20个手术分类, 结果发现按照开展的手术项目数量排序, 2008年排在前4位的是肝胆胰外科、骨关节外科、神经外科和胃肠外科手术。而对比2000年, 排在前4位的手术分类与2008年完全相同, 只是位次发生变化, 依次为骨关节外科、胃肠外科、神经外科、肝胆胰外科。此外, 2008年与2000年开展的其他手术类别也大致相同, 但2008年较2000年增加了内镜科手术、心脏外科手术和血管外科手术。对2000年和2008年中医院手术分类进行相关分析发现, 两者均有统计学意义 (Pearsonχ2=32.99, P=0.024) 。说明县级中医院开展的手术项目逐步多元化, 进一步接近综合性医院。

对已开展手术普及率的调查结果显示, 2008年, 普及率低于50%的项目则多达包含产科、妇科等在内的16类手术。在2000年, 低于50%的手术分类有产科、耳鼻喉科、肛肠外科、甲状腺外科、口腔外科、手足外科、整形外科共7类手术;比较两次调查结果, 普及率出现明显下降的手术分类为脊柱外科、胸外科、眼科和妇科, 分别下降了41.54%、33.85%、33.85%和31.54%。说明中医院的手术利用率不高, 普及率逐渐下降。

同时, 研究对2008年15家西医院开展的手术项目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西医院开展的手术分类中排在前3位的是肝胆胰外科、骨关节外科、胸外科, 这与中医院同期开展的手术分类相比较为相似。对比中西医院2008年手术分类情况, 发现除妇科和胸外科手术在中西医院普及率存在较大差异外, 其他科手术在两类医院的普及率均较为接近 (表1) 。这进一步说明县级中医院的手术分类和手术的普及率上, 进一步攀比综合性医院[5]。

2.3 县级中医院手术相关设备配置情况

仪器设备是医院重要的物质基础, 是医院开展医疗服务必须的保障, 也是医院诊疗能力的标志之一[6]。2008年调查地区设备普及率最高的为彩色超声诊断仪, 10家被调查机构均配备了该设备。排序靠前的设备有自动生化设备、CT、手术显微镜等, 普及率均达到了90%以上。同2000年的调查结果相比, 2008年新增的手术设备有MRI、DSA、阴道镜、直线加速器、电磁波治疗仪等9种设备。说明同2000年的调查结果相比, 2008年新增很多更加高端的仪器设备。同时, 相关手术设备在中医院的普及程度均有较大的提高, 其中血液透析装置和多功能自动呼吸器的普及率均提到了49.23%。

同时研究对2008年20家西医院手术设备配置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除MRI在中西医手术配置普及率上存在较大差异外, 其他设备在中西医医院的普及率几近相同。中医院比西医院多配置了激光治疗机、结肠镜、阴道镜、箍围治疗仪和电脑熏蒸治疗仪5种设备。西医院比中医院多配置了扇型超声诊断仪、SPECT和r照相机3种设备 (表2) 。从2000年到2008年, 县级中医院在仪器设备的配备和利用上逐步增加, 有进一步攀比综合性医院的倾向, 即中医院西医化倾向进一步严重[5,6]。

2.4 住院手术人次情况

2008年的调查显示, 在2003-2007年间, 8家中医院的住院手术人次数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 其均数从3 122人次升至2007年的4 872人次。同时, 住院手术人次数占总诊疗人次数的比例出现上升趋势, 五年间从1.44%上升至1.72%, 而按照地域分析, 该比例在山东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幅度从2003年1.12%上升到2007年的2.07%, 江苏表现较为稳定, 维持在3%左右, 上海则体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 从2003年的0.74%下降到2007年的0.47%。

2000年的调查中, 1995-1999年间, 12家中医院的住院手术人次数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 其均数从1 184人次升至1999年的2 341人次。同时, 住院手术人次数占总诊疗人次数的比例也出现上升趋势, 5年间从0.58%上升至0.97%, 而按照地域分析, 该比例在江苏和上海均呈现上升趋势, 幅度分别从1995年的0.18%、0.65%上升到1999年的0.58%和1.27%, 而山东则表现较为稳定, 维持在0.7%左右。

比较两次调查数据发现, 从被调查对象的住院手术人次数和住院手术人次数占总诊疗人次数的比例上看, 最近10多年, 中医院不论是住院手术人次数还是住院手术人次数占总诊疗人次数的比例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这说明县级中医院服务能力主要是西医服务能力在不断提高。

3 讨论与建议

3.1 中医院的服务能力提高, 但提高的主要是西医的服务能力

自从1982年的衡阳会议、1986年的沙市会议以来, 国家相继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中医院的发展。新医改政策、市场竞争机制等都对中医院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本研究发现, 中医院手术类别的变迁和设备变迁, 说明了中医院追求的目标和办院的意愿就是综合化。中医具有明显的门诊服务优势, 但住院和急诊服务欠缺, 这样努力的结果却使县中医院具有明显的西医色彩。中医院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但提高的主要是西医的服务能力[7]。这和办中医院的初衷相违背, 也造成了中医生存和发展的危机。提醒我们要进一步思考, 现有的中医院政策扶持的重点和鼓励方式是否有利于中医的发展。

3.2 在市场经济下中医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中医院若要在新医改浪潮中可持续发展, 必须清楚其立院之本: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而相应的政策也应考虑, 现有的补偿机制下, 中医院比西医院更加艰难[8], 中医院首先需要生存, 然后是医院发展, 最后才是发展中医。政策的支持和鼓励还应该包括中医药人才培养、临床推广应用的中医诊疗设备、中医理论研究[9,10]等几个方面, 使其系统化、科学化、现代化。

3.3 本文的不足

中医发展的危机必然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和作用机制, 本研究没有涉及这一方面, 只是用数据描述了中医院的手术和设备变迁这个表象, 但是其变化也说明了中医院发展的趋势。而这种发展和繁荣是否会影响中医政策进一步的调整, 从而影响中医的前提和命运, 将成为本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希望能为中医找到改革和发展出路[11]。

摘要:通过对2000年样本地区的再次调查, 比较2008年与2000年的调查数据, 分析县级中医院手术开展情况的变迁。研究发现, 县级中医院开展手术的项目越来越多, 手术相关的设备配置也越来越多, 越来越高级, 效仿和攀比县级西医院的趋势更加明显。研究提示, 中医发展任重而道远, 如何更好发挥政策优势, 鼓励中医药人才培养, 推广中医适宜设备和技术, 进行中医理论研究非常重要。

关键词:县级中医院,手术开展,中医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M].上海: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294.

[2]梁万年, 郝模.卫生事业管理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4.

[3]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卫生改革与发展相关文件汇编 (2008-2009年度) [R].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9.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EB/OL].[2013-09-29].http://www.satcm.gov.cn/1987-2010/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atog/2011/A19.htm.

[5]郝模, 林子华, 沈杰.县级中医院发展方向析[J].中国社会医学, 1990 (6) :22-28.

[6]朱旭红, 刘建民, 黄慧玲.综合性中医院发展战略的思考[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1) :1358-1360.

[7]郝模, 朱乃苏, 林子华.县级中医院仪器配备析[J].中国医院管理, 1991 (1) :37-40.

[8]吴高贤, 蔡毅, 刘君.新医改背景下中医医院发展思路探索[J].湖北中医杂志, 2011, 33 (8) :69-71.

[9]张静波.管理者的处方[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0:202.

[10]唐乾利, 桂华“.治未病”对中医院发展机遇及问题探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 15 (6) :4-6.

中医怎样辨汗识病 篇5

出汗,是由于阳气蒸发阴液所致。正常的汗出,能引领暑热之邪外出,是防止热邪伤身的一条途径。而出汗过多则是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中医学理论认为,汗属津液,其生成和排泄涉及人体的多个脏腑。饮食水谷入胃,经脾的运化传输,将生成的津液输送到全身。肝主疏泄,使气行正常,促进了津液在体内的循环运行。心主行血,津血同源,因此心脏功能的正常与否,决定了津液在体内能否正常运行。随年龄增长,机体的功能逐渐减弱,会导致津液运行及代谢的失常,容易引起汗出异常。

出汗太多会导致精气耗损,造成脏腑功能的损伤,出现一系列阴阳失调的症状。如肺气虚则出现精神倦怠、容易感冒;心血虚则脸色苍白、失眠多梦;脾胃虚则不思饮食、腹胀便溏;肝血虚则心烦易怒、眼干模糊;肾阴虚则腰酸腿软、气短乏力。以下就是从传统中医学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自 汗→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

←盗 汗→

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盗汗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阴不御阳,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咽干燥等症状。常见于肺结核浸润期患者。

←战 汗→

即全身战栗后汗出,是热性病过程中正邪抗争的一种表现。如战汗后热退,脉静身凉,表示邪去正安,元气恢复,是一种好现象。若汗出后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表示正不胜邪,正气随着虚弱下去,则是危重症候。战汗多见于各种传染病的初、中期。绝汗指病情危重,正气衰弱、阳气欲脱时,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象微弱,时有时无等危症,是阳气将绝之象,多见于心衰、虚脱的病人。

←头 汗→

出汗仅限头部。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多见于阳明热症和湿热症。若见于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喘而头额汗出,则多为虚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额汗大出,是属虚阴上越,阴虚不能附阳,阴津随气而脱的危象。但小孩睡觉时也常常头部出汗,若无其他症状,则不属病象。

←偏 汗→

俗称“半身汗”。它见于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皆为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周,或气血不和所致。多见于风湿或偏瘫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

←冷 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

中医认为,正常的出汗,可以调节体温,排除体内的废物,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而当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时则会出现异常的出汗,所以,中医常常根据出汗的时间、部位、多少和特点来判断身体的状况。

首先要排除是否疾病所致。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甲亢、高血压、充血性心衰、偏瘫脊柱外伤、肿瘤、结核等都会导致异常出汗,并伴随明显的相应症状。然而,更多的情况是没有明显疾病症状的异常出汗,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按出汗时间分〗

一种是白天出汗过多。无论冬夏,在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常汗出不止。这些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是气虚的表现。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或腔骨,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还可通过动作舒缓、动静结合的运动增强体质,如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

另一种是晚上出汗。睡着出汗,醒来汗止,中医称为“盗汗”。这些人常有手脚心热、心烦、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等特点,中医认为是阴虚表现。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也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

〖按出汗部位分〗

一为头汗过多,若暴饮暴食后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上腹胀满、口渴、不想吃饭,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缓解,也可吃点消化药;若伴随肢体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想呕吐,身体发热,舌苔厚而黄腻,是脾胃有湿热的表现,应注意清淡饮食。孩子睡眠时出现轻微头汗属正常现象;但若伴有睡眠不实、烦躁不安、易惊吓、头发稀少等表现,要及时诊治。

二为手足心多汗,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脚心热、口咽干燥等,多属于阴虚有热;若手足心多汗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可服用通便药;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随口干、牙龈肿痛等,多属于胃热,可服用清胃热的中药,如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等。

三为心窝、胸口多汗,多见于一些脑力工作者,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梦的表现,属于思虑过度,导致心脾虚,可通过适当的运动,缓解压力,调节心身。

〖按气味辨别〗

正常的汗没有明显的腥臭味,如果汗味腥臭,多与热证或湿热证有关,属肝热,这种情况可通过清淡饮食,或用菊花、茵陈等泡水饮用;若腥臭明显,应找大夫诊治。此外,若在夏季闷热的环境中,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胸闷、恶心、心慌、四肢无力、耳鸣、注意力不集中,体温升高的情况,一般属于中暑先兆,应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补充一些淡盐水,短时间内可恢复正常,症状不能恢复或严重者,要及时就医。

除上述情况,还有一些出汗表现,如汗液颜色的改变,有黄汗、红汗、黑汗等,这种情况需由医生综合判断后诊治。如果重病的病人突然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或大汗、呼吸急促等,则预示着病情的凶险。

中医怎样治疗跖筋膜炎 篇6

我今年61岁,体形较胖,但身体状况一直很好。半年前,我突然出现了脚跟痛的症状。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认为我患的是跖筋膜炎,建议我服用消炎止痛药,并使用激素类药物进行局部封闭治疗。请问,除此之外,我可以使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吗?

浙江 王谷军

王谷军读者:

跖筋膜炎也叫跟痛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在人的足趾后面,有5块构成脚掌的小型长骨。这5块长骨叫做跖骨。它连着脚趾和脚后跟,是维持足弓形态及其功能的主要骨骼。跖骨上面覆有一层筋膜,即跖筋膜。人到中年以后,跖筋膜会出现退行性改变,筋膜内的纤维组织会逐渐失去弹性,因此很容易受损。体形较胖、脚部承受力较大的老年人若长时间地走路,更容易造成跖筋膜损伤。跖筋膜在发生损伤后,患处可出现无菌性炎症,从而导致脚跟痛。临床实践证实,跖筋膜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持续得越久,引起骨质增生的几率就越大。因此,该病患者应尽早进行治疗。

中医认为,跖筋膜炎多由气滞血瘀,局部血流不畅所致。疼痛症状较轻的该病患者可采取用中药泡脚的办法进行治疗。下面就介绍一个可治疗跖筋膜炎的泡脚药方:取丹参、伸筋草、透骨草各30克,当归、红花、桃仁、桂枝、威灵仙、元胡、香附、羌活、独活、秦艽、防风、制没药、制乳香各10克。将上述药物放入搪瓷盆中加适量的清水(以药液可以没过脚面为度)浸泡30分钟,用小火煎煮25分钟即成,可每天泡脚2~3次,每次泡脚20~30分钟。每剂药可连续使用3天,在使用前应先加热煮沸,待水温降至能够耐受时再泡脚。

跖筋膜炎患者的疼痛症状若较重或使用上述方药治疗效果不佳,可在泡脚的同时服用汤药来增强疗效。该病患者可服用以下汤药进行治疗:取黄芪、丹参、伸筋草、透骨草各30克,当归、党参、红花、三棱、莪术、桂枝、威灵仙、元胡、香附、全虫、乌蛇各10克,蜈蚣3条,三七3克(冲服)。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一剂,分3次服下。此方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理气止痛、补益气血的功效,对久痛不愈的患者疗效甚佳。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讲究个体化治疗和辨证施治,因此跖筋膜炎患者应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此方。

此外,像王先生这样体形偏胖的人,在进行身体锻炼时要循序渐进,避免进行强度较大的跳、跑、走等足部运动。老年人在运动时最好选用较松软的鞋(如运动鞋等),鞋穿久了要及时更换。皮鞋在使用多年后往往会缺乏避震作用,容易损伤跖筋膜。

上一篇:皮肤中毒的罪魁下一篇:形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