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财务机制探析管理

2025-01-08

保险财务机制探析管理(共4篇)

保险财务机制探析管理 篇1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是由于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 而保险公司作为特殊的经营主体, 其产品更是体现了对多方负责的保障责任, 涉及了多方利益, 一旦发生重大财务风险, 后果不堪设想。如最近一次金融危机中美国AIG保险集团, 因次贷危机, 导致拥有万亿资产的百年金融巨无霸的被迫分拆, 最后由美国政府注资, 才勉强存活下来。由于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 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 我国越来越重视保险, 出台了很多鼓励发展的政策与制度, 保险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在新时期下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水平也应与发展水平相匹配, 防范重大财务风险的发生。

一、保险企业所存在的财务风险

保险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多样性、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大等特点, 有以下几点需要重点关注。

1.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 面临亏损、倒闭风险。

一些保险公司本身规模小、资金少, 相关业务也只是复制同行业公司的, 加上经营不善, 难以与大保险公司相抗衡。对保险基金管理不善, 造成保险对外投资亏损或者保险基金本息难以收回, 当发生理赔时, 很难支付相关的赔偿金。此外由于对相关的赔付标准、理赔过程缺乏监督、控制, 常出现业务员非法操作的现象, 长此以往, 公司的偿付能力越来越不足, 资金链断裂使企业面临亏损、倒闭的风险。

2. 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 内控缺失、财务管理漏洞危险。

照理说:保险行业越发展, 公司的内控合规管理也应该日趋完善, 经营机制也应该越发规范到位才是。但现实是:随着保险主体的增加, 市场竞争渐入白热化, 为了扩大市场份额, 一些保险公司放松了对企业内控合规的要求, 放任分支机构进行不正当竞争, 不计成本、不计后果地降低费率, 大打价格战, 造成了保险行业盈利能力的整体下降。更有甚者, 利用内控缺陷, 以假保单, 截留保费和挪用退保资金, 制造了中国保险行业最大的非法集资案件:一个小小的地市级保险公司副总, 在短短几年期间, 利用职务之便, 拼凑短险团单当作长期个险产品来做, 截留保费和挪用退保理赔等资金, 非法集资高达近四亿元。在这样一个假保单组织中, 即有公司业务人员还有单位内勤, 以及相应的假保单内控核查人员。从一个侧面反现出该保险公司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严重缺失, 财务风险巨大。

3. 财务核算确认计量风险

(1) 准备金风险。保险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重在保障资金流的畅通, 保险业与一般企业运作经营不同的是, 事先收取的保费只是保险企业的或有资产, 需要等保险期过后才算真正的保险收入, 保险期间短可一年以内, 长可数十年乃至终身。如果保险准备金提取不足, 一旦发生或有事项, 巨额赔付的情况, 保险企业就会出现相应的财务风险, 导致现金流出现问题, 同时影响企业未来的偿付能力, 如果不能按时赔付被保人, 还可能出现被保人解约的问题。

(2) 公允价值评估计量风险。该计量方法本应是新会计准则下公平交易、市场化价格体现的方式, 但一些保险公司, 利用监管在会计准则上的漏洞, 对投资不动产多次再评价估值, 滥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标准, 以达到保证偿付能力不下降的目标。在一段时间内, 这样的做法, 大行其道, 正成为部分保险公司大玩特玩的“管帐游戏”。例如:某保险公司在2013年时不动产价值为12亿元, 而到了年末估值已增值到20亿元, 而到2014年时该保险公司对这项投资的估值又增加到了28亿元, 一年翻了两倍多。这纸面上的财富, 掩盖了保险公司实际资产水平, 一旦不动产进入下行通道, “泡沫”就必将会分裂, 财务风险巨大。

上述相关案例也仅仅是当前保险业财务风险的一部分缩影, 但窥一斑而知全豹, 新时期下保险业财务风险呈多元化、隐蔽性强等特点, 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 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维护企业品牌和声誉。以下是笔者针对保险业财务风险的多样化趋势, 提出相关的风险管理对策, 以期能够在可预见的时间消除化解部分财务风险, 促进中国保险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财务风险管理对策与控制

1. 加快新期中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 (以下简称“偿二代”) 的建立健全

加快偿二代组织实施为核心, 继续加强偿付能力监管力度, 防范行业风险。通过密切监测行业偿付能力变化情况, 及早发现风险, 强化对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及cd类公司的监管力度, 提高监管方法的针对性和及时性, 强化资本约束, 拓宽资本补充渠道, 严守不发生系统性, 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有效防范和化解了各类偿付能力风险。

2. 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体制, 增强保险业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及时发出红色信号, 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规避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制:首先要建立财务预警指标, 包括财务效益指标和运营能力指标等;其次要建立资金监控系统, 加强对资金的有效监管;最后, 要根据实际制定有效的应急策略, 当财务风险发生时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3. 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 并保证内控制度的执行力

一个有效的内控体系, 有助于保证相关制度的执行力, 降低财务风险水平, 在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下, 可以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 降低运营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首先要完善公司的风险控制环境, 主要可以围绕五大目标去构建内控体系: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例如, 优化公司经营理念、完善机构的设置、明确员工岗位职责、人员定时轮换岗等;其次, 进行财务风险评估, 采用相关的风险分析技术对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估, 找出风险点, 制定合理的风险应对策略;最后, 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包括财务风险的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事后评估。遵循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特性, 分步骤、分层次系统化的建设与实施内控体系。

4. 规范会计核算

在任何企业中, 财务管理都是企业的核心, 对于保险企业, 同样也不例外。会计核算工作是财务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会计信息是进行风险分析和财务决策的数据来源和依据。对准备金计提和资产公允价值评估确认要重点关注, 其中, 准备金计提方面:要保持保险企业现金流的稳定, 同时保险企业应当制定一个恰当的准备金提取比例, 每笔保费按照比例提足准备金, 以备危机时候的需要。对资产公允价值评估确认方面:对计提相关责任准备金、房地产、股票、债券等资产公允价值评估标准要保持一贯性、公平性原则, 杜绝虚增、假增行为, 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有效。前不久保监会也下发了《关于清理规范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评估价值增值有关事项的通知》具体要求为, 已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不得再确认新的评估增值;采用成本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改用公允价值计量。从外部监管层面上规范保险业会计核算体系建设, 防范重大财务风险的发生。

综上所述, 在大金融、大数据发展背景下, 新时期下加强保险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 已成为各方共识。王梓木董事长曾说过:“保险是经营风险的, 审慎稳健应该是行业本色。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 市场环境是不断变化和充满竞争的, 保险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也需要依据市场环境以及企业内部的发展做出相应变化, 通过科学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来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降低或有事项的发生概率, 减少重大财务风险的发生次数, 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做好财务预算和规范会计核算;同时建议保险企业也要通过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财务风险管理控制方法与制度。在依法合规经营的前提下追求利润最大化, 创造良好效益价值, 从而推动新时期中国保险业全面健康发展。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机制问题探析 篇2

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出现的问题

在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时, 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在改革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多数的企业管理者缺乏相关的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具体经验, 严重制约了企业改革的步伐, 另外, 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中的诱惑越来越多, 许多企业管理者走上了腐败的道路, 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良好发展, 给社会带来了重大损失, 这说明企业在改革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 责任分工不明确, 法律体制有待完善, 企业中的很多监管部门如监事会, 形同虚设, 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很多涉及到的企业经营问题上, 企业没有自主经营权, 限制了企业的良好发展和改革的步伐。

在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方面, 出资者对企业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 在国有企业的运营出现问题时, 没有人对国有资产的流失负责任, 出资者和企业经营者相互推卸责任, 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漏洞百出。

这些问题都导致国有企业缺乏相关的监督机制, 无法真正的自主经营,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的损失。

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机制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 传统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已经严重滞后, 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目前, 许多国有企业缺乏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机制, 不仅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规模并且严重阻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和提高,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三、建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动力机制

现代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动力机制, 它主要包括物质上的动力激励和精神方面的动力激励, 根据激励对象不同, 也可以分为经营者的动力激励和员工的动力激励。

1、经营者的动力激励机制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现代企业运行的主要特点,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权分立, 相互制约, 又相互促进。经营者在企业中有着特殊的位置和作用, 所以合理的动力激励机制有助于提高经营者的工作效率, 促进企业的良好运行。

经营者的动力激励机制主要是对企业经营者实行年薪报酬, 根据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发展前景, 实行每年一结算的基本薪资报酬形式, 当然还包括企业重效益的奖金发放, 这些都作为经营者的主要动力激励机制。年薪制度有助于调动企业经营的创造性和生产积极性, 而且有助于建立企业内部的利益平衡机制, 企业按劳分配, 不断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2、员工的激励机制

国际劳工组织认为, 通过雇主和工人之间的谈判, 签订劳动合同, 来确定劳动者的工资、劳动条件和劳动内容,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调节劳资关系, 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进行工资集体协商谈判。我国国有企业正处于改革时期, 也在逐步探索员工的激励机制, 合理的工资和奖金分配对员工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 员工的激励机制可以促进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

四、建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约束机制

财务管理约束机制是指企业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 自觉地进行约束和规范企业的财务, 是一种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完成社会责任的有效机制。

1、健全企业领导机制, 提高理财综合素质

现代企业在组织结构上主要分为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财务经理及职工等, 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和财务经理这四者与财务管理密切相关, 因此, 根据不同的管理层次, 通过开展座谈研讨、开班培训等方式, 给各级财务管理者提供发展空间,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建立良好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

2、明确各个财务主体的责任和义务

股东大会作为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 在日常工作中, 股东大会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 股东大会主要参与企业的筹集资金, 审批投资项目;对公司的合并发展或者倒闭清算等事件作出决议;审核批准企业的经营方式、劳动报酬、发展方向;审批企业运行的年度报表和资金预算;对公司发行的债券做出决议。董事会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享有的权利包括:决定企业的经营和投资;制定公司合并、分离、解散和清算的方案;制定企业的年度财务预算规划;决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机制。董事会所附的责任包括:对股东在公司投入的资产有增值保值的责任;接受监事会的监督和检查;如果做出超股东大会授权的决策决定, 由董事会独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总经理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享有的权利:在国家相关经济政策指导下组织实施企业经营计划和各项生产任务;拟定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享有具体的财务审批等日常经营管理的权限。总经理所负的责任包括:接受企业内部和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负责。监事会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的权利和责任主要包括:严格贯彻有关国家财政政策;监督企业的财政预算和审计;科学地调度企业资金;向企业领导人提供合理的发展规划建议。

3、量化约束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

我国的国有企业的特征是国家所有权和国有企业经营权相分离, 在这种两权分离的条件下, 企业经营者决策和执行企业内部的生活经营活动, 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 企业经营者很可能会损害出资者的利益, 经营不善或者对企业经营不负责任, 导致企业倒闭, 投资者的资产流失, 因此要合理的约束机制, 监督和维护出资者的利益。

五、建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机制

合理有效的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稳定快速发展的基础, 是企业进行日常工作的基础。企业财务管理机制是指企业在从从事相关的财务工作时所要遵循的规范制度。

1、建立企业财务筹资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的筹资主要包括:企业开始创立时启动资金的筹集, 和企业在成立之后在经营过程中需要运筹资金, 对所需资金的筹集, 如:筹集企业扩大经营所需的资金、日常资金的调度等。建立合理的企业财务筹资管理制度是建设现代化企业的重要部分。

2、建立企业财务投资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主要有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两种。对内投资主要是指根据企业的经营发展对一些必要的方面进行的投资活动;对外投资主要指利用企业资金向其他单位进行投资, 来获取利润的投资方式。建立合理有效企业财务投资管理制度, 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经营发展, 为企业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3、建立企业财务利益分配制度

企业财务利益分配制度主要是指企业对利润的分配方式、分配比例等做出的有关规定, 主要体现在企业对剩余利润的分配问题上, 合理的企业财务利益分配制度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工作效率。

4、建立企业财务信用管理制度

建立企业财务信用管理制度有助于控制企业的赊销行为, 在当前的经济快速发展前景下, 许多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 抢占市场份额, 常常通过赊销手段来扩大进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相关的法律制度也在逐渐健全, 为了避免坏账、死账和现金流失, 需要建立企业财务信用管理制度。

5、建立企业财务现金流转管理制度

企业财务活动中的现金流转是指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现金的支入和支出, 现金流转主要包括两种, 第一种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支入和支出, 第二种是指资本投资决策对未来现金支入和支出。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以资金周转为基础, 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财务现金流转管理制度影响着企业的良好运行。企业财务活动的现金流转关键是要平衡现金的流转和收益, 从而推动企业的良好运行, 优化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财务现金流转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合理控制现金流转周期和苏打, 企业拥有合理的现金持有量, 有效地做好企业现金流转预算规划。

建立企业财务现金流转管理制度, 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企业回避财务风险的能力, 企业通常预留足够的现金来支付员工的工资, 偿付到期的债务、扩大销售活动或者生产规模等, 另一方面, 现金流转预算可以使财务部门提前做好相关准备, 时时关注企业即将到期和未到期的债务, 保留一定偿付能力, 避免在债务到期时, 因为企业无法偿付债务而影响企业的信誉。另外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互助合作, 各部门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 避免自己的短处, 这样促进整个企业各个部门的整体发展, 现金预算主要以各种经营预算为基础, 需要各个经营部门提高有效的数据, 这就加强了内部部门之间的交流, 调动了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为企业搞好财务现金流转管理制度奠定基础。最后, 企业财务现金流转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为企业提供企业绩效评价标准, 便于考核、强化内部的控制。

6、建立企业内部监督机制

企业财务管理机制作为企业运行机制的一个重要部分, 有效的自我监督可以保证其正常稳定的运行, 内部监督机制作为企业财务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着自我防范和监督的作用。建立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可以防范腐败行为, 进行有效的监督, 保证企业的良好运行。

六、结语

我国国有企业是控制着国计民生的主要行业, 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发展, 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 企业需要根据在实践改革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变革, 建立现代化的企业运行机制, 改革财务管理机制, 建立合理有效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 为企业的良好运行和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国有企业是我国主要的经济支柱, 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良好的企业运行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机制, 本文探索了目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出现的问题和改革的必要性, 分析探索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袁中华:现代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机制问题研究[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0 (12) .

[2]王明非、孙俪: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机制探讨化[J].湖北轻工业实业公司, 2012 (7) .

保险财务机制探析管理 篇3

根据“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应以企业财务岗位所需要的财务分析、预测、决策和控制等技能能力为本位、以融资、投资、收益分配和资金日常管理等内容为载体开展课程教学。

而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学生认为财务管理课程很重要,却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学习兴趣不高,在实际工作中所学知识运用困难;如我院会计系对157位会计专业的往届毕业生和在籍生进行了问卷调查,86%的同学认为财务管理非常重要,但学生考核合格率只有70%左右;

另一方面,企业迫切需要高层次的财务管理人才,但发现毕业生的财务能力不强,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如我院会计系对130多家单位进行调查后发现:80%的单位认为投融资决策技能与92%的单位认为财务分析技能非常重要;70%的企业认为我院学生财务管理能力基本满足企业需要,企业专家认为我院课程教学应拓展财务管理能力;颉茂华教授等人对1000家用人单位的调查,80%的用人单位认为财务管理很重要,但用人单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平均赋分只有为3.82分和3.56分(5分制)。

如何解决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相脱节的矛盾,成为财务管理教育工作者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增值力”的理念在人力资本中的运用为财务管理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增值力的概念探析

增值概念来源于经济学,其含义是理性主体想要获得一定经济价值的流入,首先必须放弃或预付一部分既定的经济价值,有投入才有产出(熊楚熊。1996),产出(所得)与投入(所付)之差即为增值,其实质是相对价值的提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对社会的作用越显突出,人力资本的实质表现为人的能力和素质,劳动者通过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素质和技能的不断积累。

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使劳动者的能力和素质不断增值,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增值的理念用于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如曹健、惠善康等学者将增值评价方法运用于基础教育之中,边玉芳、林志红将增值评价方法运用对高考升学率的评价之中,周燕、边玉芳研究了增值评价方法对美国教师进行效能评价,朱文博运用了增值评价方法对美国学生评价研究。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机构,其中心任务是技能能力培养,课程科学应围绕如何提高人的技能能力增值这个中心任务设计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学生能力变化正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体现。所谓增值力:就是学生从开设课程前的能力基线与开设课程后所体现出来的能力变化,如图1所示。

三、增值力的衡量指标

增值力作为对学生综合能力增值的评价指标,应细化为学习力、技能力、胜任力、创新力和发展力等“五个”二级指标进行衡量。所谓学习力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具体又可分为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等三个三级指标;技能力就是掌握和运用特定技术,完成特定岗位任务和职能的能力。该能力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核心能力体现,是高职院校区分于本科院校的显著特征,主要体现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习力和技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能力增值的基础能力;胜任力是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提出的,是指影响一个人大部分工作的(角色和职责)的一些相关知识、技能和态度。1993年Spencer认该能力是区分优异者和平庸者的潜在深层特征能力。高职学生作为“高端”人才,首先是高素质,高素质正是表现优异和平庸的潜在深层特征能力,具体又分为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等四个三级指标;创新力是高职院校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各种生产实践活动中能够创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发明的潜在心理品质;发展力就是学生在将来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持续创造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和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能力,是增值力中最高层次的能力。具体“五力”关系如下图2所示:

四、增值力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嵌合性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教育机构,柴福洪教授认为从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高端”是指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队伍中的高端层次,但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准职业人,体现的是对隐形知识与隐形技术的精确掌握以及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隐形知识和隐形技术的精确掌握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创新性运用能力,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反映出学生未来的发展能力,因此,“高端”可通过“发展力”和“创新力”这两个指标来衡量;所谓技能,陈运保认为技能是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人作为社会的能动主体,对社会的技能能力主要表现为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三个方面,认识社会体现人所具有的智慧技能,可通过“学习力”指标来衡量;改造社会体现人的动作技能,可通过“技能力”指标来衡量;适应社会是任务、身体和社会的协调性,也就是动作技能与智慧技能的协调能力,可通过“胜任力”指标来衡量。因此,技能型人才可通过“胜任力”、“技能力”和“学习力”这三个指标来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可通过反映“增值力”五个二级指标衡量。具体模型如图3所示:

五、构建《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思路一增值力为导向,“五力”为模型

(一)进行社会调查,发现“能力增殖空间”

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能力增值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是学生能力能够增值,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必须进行社会调查,发现“学生能力增值空间:具体步骤为:第一,设计“五力”评价指标体系,形成调查问卷,对用人单位对财务岗位的能力要求进行调查,形成能力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制定财务管理的课程标准;第二,对会计专业开设《财务管理》前的学生能力基准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能力现状,作为课程教学的基础;第三,比较用人单位的能力需求和学生的能力现状,发现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力增值空间”。

(二)设计教学内容,凸显能力增值

根据财务管理岗位的具体要求和“能力增值空间”,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凸显学生能力的增值。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如下:

1. 注重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力注重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具体通过设计上课迟到率、作业自主完成率、财务管理基础原理和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指标来衡量。

2. 技能力重点体现财务管理技能的培养

如学习货币时间价值要求学生根据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制定购房计划;学习风险和报酬时要求学生计算股市股票的β值;在学习项目投资时要求学生撰写某公司的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在学习财务分析时要求学生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等,通过具体的任务提高学生的财务预算、决策和控制能力。

3. 胜任力主要衡量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和企业责任

如在教学过程中,以宿舍为单位,通以ERP平台为背景,学生模拟企业角色,根据企业运营过程衡量同学们的相互合作、分工和沟通能力;此外;还可通过上台演讲、汇报等手段衡量学生在团队的责任意识。

(三)组织课堂教学,实现能力增值

在具体组织课堂教学时,按照“教学做一体”为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组织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将启发式、案例分析教学模式、情境教案模式运用到教学环节中,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学生能力增值。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1. 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提高教师技能教学能力

教师应紧密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开展产学研活动,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利用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课题研究的机会,积极参与和研究解决行业企业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鼓励教师承担与专业有关的各类社会兼职,以丰富他们的实践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与有关单位广泛建立联系与合作的基础上,聘请一些资深专家和生产一线的业务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加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

2. 以案例教学为模式,强化学生基础能力

案例教学通常被认为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在讲授货币时间价值时,可通过学生制定购房计划进行讲授;在讲授财务分析时,利用上市公司的年报进行分析,在讲授存货管理时,以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模式为基础进行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基础能力。

3. 以ERP平台为载体,提升学生决策创新能力

ERP沙盘平台寓学生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于游戏的教学方法,通过沙盘的模拟操作,学生将经营过程和成果展示在沙盘盘面上,是将复杂、抽象的财务理论转化为学生能力的展现;通过ERP平台的仿真教学,既培养学生筹集和运用资金的决策能力,又通过团队的协作展现学生的胜任能力和经营的创新能力。

评价教学效果,弥补能力缺口:在对学生能力进行考核时,以“实践能力考核为核心、加大过程考核力度”为原则,具体做到“四”结合,即专项技能能力与创新能力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技能能力与学习能力考核相结合、职业能力考核与胜任能力(职业素质)考核相结合。具体的考核项目如下表2所示:在考核过程中,以五力为标准发现学生能力增值的不足,并及时通过教学环节来弥补能力的差距。

摘要:《财务管理》作为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教学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增值力为导向、“五力”为模型构建《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设想,为《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增值力,“五力”模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颉茂华,吴倩.财务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调查与研究[J].财会通讯,2013(3):121-125.

[2]边玉芳,林志红.增值评价:一种绿色升学率理念下的学校评价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3]曹健.惠善康.李庆龙.两种增值评价方法在基础教育评价中的应用[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8).

[4]朱文博.美国学校增值法学生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

军队财务监控机制改革探析 篇4

一、财务监控机制的定义

所谓军队财务监控机制是军队系统对财务活动进行监察、督导和控制的机制。它包括决策监控机制、执行监控机制、信息反馈机制、偏差纠正机制。决策监控机制是决策者在各种监控手段、方法、步骤、程序的选择和对重大事项的处理方式的决定并对监控行为制定的法律上的依据和规章制度, 决策监控机制要遵循民主决策方便监控的原则, 它是整个监控机制的基础。执行监控机制是监控部门和机构依据监控决策和监控规章制度在军队财务监控过程中形成的程序、步骤, 它是整个监控过程的中心环节, 监控效果的高低好坏, 直接决定于执行监控机制是否顺畅, 而在执行监控的过程中, 必须贯彻实事求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讲求效率的原则。信息反馈机制是通过调查研究, 对监控执行效果进行评价, 总结经验教训, 在进一步提高监控力的过程中形成的程序和步骤, 它是监控过程评价的重要环节, 只有确保信息反馈机制的确定, 才能保证监控者随时掌握监控过程和监控动态, 以利于进一步决策。偏差纠正机制是监控者根据信息反馈的结果, 调整监控过程中不符合实际情况和不利于监控效果的方法、手段和行为, 通过纠正监控偏差来不断改进监控制度, 提高效果的程序和步骤, 它是整个监控制度在改革和创新上的标志性环节, 只有通过对偏差的不断纠正, 整个监控机制才具有勃勃的生命力。

二、现行军队财务监控机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 军队经济也不断的出现一些新情况和问题, 在这种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 要保持军队健康稳定的发展, 实现“保障有力”的总要求, 除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外, 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完善力度大、覆盖面广、操作性强的军队财务监控机制。纵观军队财务管理改革的全过程, 军队财务监控无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它为军队健康有序运行提供了有效的保证。然而, 相对于国家经济改革深入发展的要求, 相对于“两个根本性转变”, 军队财务监控无论是范围和力度都是不够的, 主要表现在:

(一) 监控机构的缺位影响了财务监控的力度

当前对经费的监控主要依靠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实施, 财务部门主要通过预算和决算两个环节实施监控;审计部门由于受编制的局限, 难以对众多的审计对象、巨额资金和纷繁复杂的经费收支活动进行全程有力监控, 只能重点完成年度经费预算和大的专项审计, 而部队经费使用过程中的跟踪审计无力进行。

(二) 监控时间的滞后影响了经费监控的时效性

以近几年的情况看, 应该说监控机制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但也要看到, 监控机制的调整步子迈得还不够大, 还不能有针对性地实行有效监控, 如部队财务管理中截留上交经费、收不入账、设立“小金库”, 收不抵支, 严重超支现象和报销假发票等违纪行为屡禁不止, 不能得到有力遏制, 其原因在于监控在时间上的滞后性, 有部分单位, 等出了问题或收到举报之后, 才去调查处理。

(三) 监控效能的弱化降低了经费使用的整体效益

从目前情况看, 预算外经费并没有完全实行集中统管, 预算内经费分割切块的分散趋势也未得到有效的控制, 司令部门、政治部门和业务部门各占一定比例的经费, 事业部门作为该经费的管理部门, 对经费的使用各有各的规划, 而且各级党委的调制权小, 结果导致了“优质”工作有人评, 上项目有人抓, 出现超支无人管, 急难问题无人解决的情况。

(四) 监控的间断性影响了监控效力的持续发挥

监控应当伴随经费运行全过程发挥连续、持久的作用, 但在实际工作中, 常常出现间断性的突击式检查, 影响了监控效力的持续发挥, 难以保证经费的正确合理的使用, 如财务大检查、清查“小金库”等运动式监控的效果难以巩固的问题, 究其原因, 是监控未能制度化, 缺乏连续性。监控的间断性还表现在平时不抓, 出了问题有关部门一拥而上, 调查整顿, 事情一过问题又冒出来了。

三、改革军队财务监控机制的设想

(一) 适应形势, 重视对预算经费支出的全程监控

首先, 在经费投向投量上实行决策监控。投向投量上的决策监控是指财务人员参与单位对经费使用方向和使用数量方向的决策论证, 通过决策论证, 编制好单位的经费支出预算, 使经费的使用符合客观需要, 切实用在部队建设上。要防止花钱办事不讲经费使用效益, 不经过科学论证, 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盲目定案, 给军队和单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现象。所以, 财务人员在经费的投向投量上要进行科学论证, 进行可行性分析与研究, 要根据掌握的信息资料和有关政策, 提出有理有据的决策分析报告和方案, 提出自己的意见, 积极参与和监督决策过程, 为领导和各事业部门当好参谋。

经费使用方向与经费使用数量是两个方面的问题, 经费使用方向是钱用在什么地方, 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 必须首先确定。财务监控是要重点论证经费支出是否符合部队当前的中心工作、主要任务和部队实际需要, 做到该花的钱要花, 以保证部队各项事业任务的完成, 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 以杜绝浪费。要遵循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原则, 防止乱开口子和乱上项目。经费使用数量是关于钱用多少, 它是在经费支出项目确定了之后从量上把握的问题, 财务监控要重点论证经费支出与完成任务需要的平衡性, 使经费支出数量与完成任务的需要量相一致, 防止铺张浪费乱花钱, 以讲求经济效益。

其次, 在经费支出报销上实行把关监控。在经费支出报销上实行把关监控是财务人员在办理经费支出时严格按规定来审核, 按程序进行结算。经费支出报销是一项大量的日常工作, 财务人员在办理经费支出报销时不仅要为部队, 为机关服好务, 同时还要把好关。一是把好拨、借款关;二是把好审核关。

再次, 在经费使用上实行跟踪监控。在经费使用上实行跟踪监控, 实际上是一种经费使用效果的考评监控, 对经费支出进行跟踪监控, 可根据经费支出的不同情况分为两类:一类是经费支出之后事业任务也就完成了, 除了在经费报销时对开支单据内容和手续进行审核之外, 可实行跟踪监控, 看事情办了没有, 完成情况如何。另一类是经费支出分次进行, 周期较长, 跟踪监控一般在事业任务完成之后或在年终进行, 通过监控查事业任务办完了没有, 办好了没有。以防止光花钱不办事、或花钱办不成事的现象。

(二) 加强军队财务监控, 实行财务人员委派制

军队会计具有内部监督职能, 而军队财权划分之后, 单位自行掌握经费开支权限, 财务人员只顾小集体利益, 而缺乏从整体和全局考虑, 从而经常出现“对外一本账, 对内一本账”以及私设“小金库”现象,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弱化了财务人员的内部监督职能, 做假账的行为时有发生, 实行了军队财务人员委派制, 实际上就是要强化财务人员的内部监督职能, 使财务行为不但要维护本单位的利益, 还要对上级负责,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 提高军队财务监督的效率, 防止私账、假账, 杜绝为小集体利益而损害整体利益的行为。

推行军队财务人员委派制,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军队财务人员由总后财务部定期进行教育培训和考评;二是军队财务人员是上级部门派驻到下级单位的财务管理干部, 它应对上级主管机关负责, 并受其直接监控;三是各级单位应尊重委派财务人员的权利, 同时应拥有财经法规所赋予的财务管理权责。财务人员应对本单位的财务活动负有直接的完全的责任。

(三) 改革经费审批制度, 应实行“集体联审会签”

我军过去一直实行的是“一支笔”经费审批制度,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该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过于集中的权力给部分人员利用职权中饱私囊提供了条件, 非专业性使审批的合理合法性受到了考验, 这都对军队财务监控制度的完善与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所以近几年来为了提高经费使用效能, 建议实行联审会签经费审批制度。所谓联审会签就是各级领导、事业部门和财务部门依据本单位的年度经费预算计划对所需开支的经费项目、经费计划和开支后的报销按工作进度和实际需要, 定期以会议的形式进行联合审查, 再按权限签批。通过实施联审会签, 能消除“一支笔”经费审批制度的弊端, 提高了经费开支的透明度, 强化了管理监控机制, 促进了财经法规制度的落实。

(四) 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加强采购经费管理

政府采购, 也称公共采购, 是各级部队在财务监督前提下, 利用集中资金, 从市场上购买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行为, 俗称“阳光下的交易”。政府采购制度是长期的政府采购实践中形成的, 旨在规范、控制政府采购行为而制定的, 一般包括采购政策, 采购方法和采购程序、采购的组织管理和挽救制度。

必须尽快出台科学的政府采购财务监控制度, 以配合采购制度改革。既要从采购程序的各个环节对采购行为进行全程监控, 又要从大局出发, 对政府采购的经济效益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控。

(五) 完善基层审计监控, 加强军队财务监控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军以上单位审计工作已逐渐走向成熟, 其审计监督力度得到了明显地加强, 而军以下单位由于审计机构的缺位, 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 特别是基层经济管理的监控力度不够。因此, 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 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审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寻找加强基层审计监控的有效措施。

(六) 强化财务人员思想教育, 预防经济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一是加强政治建设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思想政治建设必须坚持不懈地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要紧紧抓住人员的思想脉搏, 抑制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蚀, 解决有业务针对性的深层次思想问题, 大力加强财务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 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 纯洁思想, 用上级的指示要求指导工作, 规范言行, 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堂堂正正做人, 踏踏实实做官, 努力做一名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淡泊名利、廉洁守纪的优秀财务干部。

二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各级财务人员要严守职业道德准则, 在钱物面前, 要经得起考验, 做到奉公守法, 秉公办事。第一, 坚持抓经常, 经常抓, 加大勤政廉政教育力度, 增强廉政自觉性;第二, 坚持抓重点, 重点抓, 抓好重点人员的教育,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

三是加强财经法纪教育。各级部门要加大规章制度学习、宣传和教育的力度, 在抓落实上早下功夫。第一, 要把教育摆在突出位置, 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 一项财务法规出台后, 学习教育不能停留在几个“不准”上, 重点解决“知”和“行”的关系, 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第二, 要严格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 教育财务人员不能把违反规章制度看作是一般的工作行为, 要当作政治素质高不高的问题来认识, 一旦发现违纪行为, 必须严肃查处。

上一篇:地板玩出新花样下一篇:民事诉讼证据立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