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众

2024-08-04

电影观众(共9篇)

电影观众 篇1

3D音乐电影现状分析

1.3D音乐电影的现状

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码、从2D到3D, 电影科技的发展又来到了新的关口, 而每一次突破关口不仅有技术上的革新, 更伴随着思想上的辩论。2011年, 在洛杉矶举行的3D峰会中, 讨论的一个重点就是3D的另类内容影视作品, 即3D体育直播和3D音乐会片。3D China播放了其出品制作的崔健3D音乐会纪录片《超越那一天》中的片段“红旗下的蛋”, 这首来自中国的3D摇滚歌曲在众多3D影视作品中独树一帜, 吸引了与会者的极大注意。此片走的是国际路线, 即整个摄制团队来自韩国;摄影总顾问为《阿凡达》的立体摄影总监查克·康米斯基;制片人之一是经验丰富的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教授Michael Peyer。2012年5月9日, 北京万达影院试映《超越那一天》, 现场观众的反应证明了3D音乐电影的尝试是有价值的。

继2011年五月天推出第一部3D音乐电影《五月天3DNA》之后, 其3D音乐电影《诺亚方舟》历经两年拍摄, 由相信音乐出品, 再次以3D形式将电影院化为演唱会现场。从2013今年9月19日中秋节首映零点场到三天小长假期间, 该影片票房一路飘红, 已超过两千万。据不完全统计, 共有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全国40余个城市的歌迷自发组织了近百场包场, 深圳更是举行了千人包场, 与五月天相聚影院同过中秋, 一起大合唱、互动、狂欢, 还有人借着这个机会向女友求婚。而DMAX和4DX的观影效果更获歌迷盛赞, 称就像在现场一样。

与3D音乐电影在国内刚刚萌芽不同, 国外成熟的案例已不少。2008年, 美国一部3D音乐会电影《孟汉娜》即创下票房奇迹。14岁童星麦莉·塞勒斯在全球54个城市巡回演唱中被实拍记录, 以3D电影的形式走入北美影院。虽然“它几乎算不上一部真正的电影”, 却于上映首周以2900万美元赢取了北美票房第一。几乎同档期的另一部U2乐队的《U2·3D》, 80分钟的影片, 摄制、剪辑自U2的Vertigo南美巡演。也许是U2在摇滚界的影响力, 或对3D音乐的尝鲜心态, 《U2·3D》的出场规格颇高, 首映直接搬到戛纳电影节, 但却打了一个有趣的收尾———疯狂的U2歌迷拥入600多家3D影院的同时, 更多的孩子为孟汉娜走进影院。对于歌手来说, 一场演唱会成本在400万到700万之间, 除去演出商费用, 明星每场演唱会所赚不多, 而演唱会拍成电影, 明星只需要演出一次。做3D音乐电影是省时省力的好选择。

2.3D音乐电影的现状分析

通过分析观众选择因素, 可确定3D音乐电影市场的重点, 增加票房收入, 促进我国3D音乐电影的发展。

目前, 我国学者也在关注影响3D电影发展变化的因素。杜梦思通过对影响国产3D电影观影效果因素的调查, 认为有如下几方面:视听感受、立体效果、内容配合、观众期望等。[1]郭燕婷和张辉通过建立数学模型, 研究了3D电影观众选择的影响因素。[2]夏丹则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对我国3D电影投资可行性进行了定量研究。在宏观层面, 分别从影院数、银幕数、票房收入、上演数等方面, 分析了我国3D电影的现状;在微观层面, 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研究了我国3D电影观众的认知态度和消费态度。[3]

上述研究结果说明, 国内学者对电影的研究主要关注于普通内容的3D电影, 但是针对3D音乐电影研究暂时没有。笔者在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将研究对象定为3D音乐电影。

数据来源与模型方法

3D音乐电影的发展取决于观众选择因素。例如, 观看演唱会的时间成本和空间成本、电影院线设计、导演、歌星、3D后期制作等。笔者通过搜集的数据,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来研究这些因素对我国3D音乐电影发展的影响程度。

1.数据来源

鉴于3D音乐电影收看数据的有限性, 笔者自行设计问卷, 确定样本框, 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 在问卷星 (http://www.sojump.com/) 调研平台发放, 收回问卷450份, 有效问卷444份。为了判断问卷调查数据的可靠性, 通过SPSS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效度和信度分析。结果显示, KMO统计量为0.734, 说明数据有效。

2.模型建立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依据相关性将观测变量进行某种分类, 同一类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高, 即联系比较紧密, 而不同类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则较低。那么, 每一类的变量实际上就代表了一个本质因子, 或者一个基本结构。因子分析的理论模型为:

其中, aij是第i个变量xi和第j个因子fi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 也称为载荷。在SPSS软件中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然后到旋转后因子载荷, 如下表所示。

因子分析将影响因素定量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主要是观影和观看演唱会的个人因素, 其中, 看过几场演唱会 (与演唱会类型) 和看过几部3D电影 (3D电影优势) , 可看作是个人对这种娱乐表现形式的认可或认知程度 (就是认为是否值得或是否喜欢) ;第二类是与演唱会相关因素;第三类是与3D演唱会相关因素。

观众选择因素分析

笔者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 发现3D音乐电影面对的男性和女性消费者的市场份额几乎是相同的。但是, 观众的年龄对3D音乐电影的欢迎程度有显著差异。笔者的调查数据从环境和内容效果两方面, 分析了观众对3D音乐电影选择因素。

1.环境因素

(1) 演唱会多在一线二线城市, 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较少, 而观众可接受去看演唱会距离在时间、金钱允许的情况下, 集中在两个小时以内, 实现难度大。但是每个地级市几乎都至少有一所可观看3D电影的影院, 为演唱会进入影院提供了可能。

(2) 不管收入多少, 人们仍旧愿意抱着节约成本的心态观看3D音乐电影, 其价格多选择在200元以下。但是, 高收入人群表示, 如果价格高、效果好, 他们仍旧愿意观看。

2.内容因素

由于人们欣赏角度及喜欢歌手的类型不同, 造成观众对内容选择上的不一致性, 即抒情 (居多) 、古典、摇滚等各有观众选择, 这大多和“迷文化”联系在一起, 一般是谁的粉丝, 就会选择去看谁的3D音乐电影。但是, 好的制作团队制作的3D音乐电影, 不是自己喜欢的明星在许可条件下大多数人也愿意尝试。总体来说, 3D音乐电影的音效、色彩、不输现场的效果, 以及优惠的价格成为人们选择观看3D音乐电影的制约因素。

结论与启示

1.结论

笔者通过对3D音乐电影观众选择因素的研究, 得出如下结论:大部分观众对普通3D电影和现场演唱会都具有浓厚的兴趣, 并对3D电影和演唱会的结合表示不反感, 愿意尝试;虽然观众对普通3D电影和现场演唱会都有浓厚兴趣, 但是时间、空间、资金等方面都限制了观众的观看能力;影院舒服省钱, 演唱会气氛好票价高;在3D音乐电影内容的选择上, 人们对各种类型都有浓厚兴趣, 对制作效果要求较高。

2.启示

本研究对促进我国3D音乐电影发展的启示有:建设高质量的数字3D影院, 保障3D音乐电影的视听效果;加大研究力度和资金投入, 推动数字3D电影节目制作和设备的快速发展, 降低拍摄成本;人才培养是提升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品质的重中之重;丰富3D音乐电影内容;鼓励歌手制作3D音乐电影, 扩大3D音乐电影的影响力, 增加观众观看选择权。

摘要:笔者对我国3D音乐电影观众的选择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 根据调查数据, 利用频数直方图对3D音乐电影观众选择因素的外部环境及内容进行整体分析;然后, 在此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 重点研究了3D音乐电影内容对观众选择的影响。

关键词:3D音乐电影,观众选择,因子分析

参考文献

[1]杜梦思.国产3D电影观影调查.中国电影报, 2010-3-4.

[2]郭燕婷, 张辉.基于数学模型的我国3D电影观众选择因素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12) .

[3]夏丹.我国3D电影投资可行性的实证研究.现代传播, 2012 (4) .

电影观众 篇2

引导观众“去影院看电影”的主要手段——“钓饵”营销

作为“去影院看电影”这种消费方式的唯一终端场所——电影院,到底该如何做才能让观众进来呢?特别是现在随着电影产业的整体发展,终端电影院越来越多,新的影院到底该如何才能很快的发展起来呢?根据笔者的电影终端实践经验,结合上面对“进影院看电影”这种文化娱乐消费行为的分析,在大多数观众都没有看电影习惯的前提下,必须进行的是一种“钓饵”营销方式。

何为钓饵营销呢?顾名思义,就是采取将“钓饵”广泛播撒出去的办法。对于很多电影院来说,让从来都不进电影院的观众进来,无论如何都是很困难的。常规媒体宣传、影片促销只会影响到对“进电影院看电影”有一定兴趣,或者有过消费行为的观众群,而这样的观众群体是有限的。那些根本没有消费需求的普通消费者,如何让这些人产生前往电影院的冲动,才是根本上扩大电影院消费人群的根本解决办法。通过笔者实践,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一句话——把最有价值感的电影票券通过各种渠道手段送到消费者的手上,也就是下“钓饵”。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大批量的“第一次消费”行为。

这句话该怎样理解呢?

“送”其实是充分利用了人们微妙心理反应,试想,如果把一张价值7.8元的电影票,送到了你的手上,有效期是1个月,你会让它浪费吗?即使你从来都不喜欢去影院看电影,但有可能你还是要去试下的。但普通的电影院,也要经营,影片票房还要分账,怎么可能大批量的赠送电影票呢?那岂不是“赔本赚吆喝”!

因此,要“送”,就要“送”得巧妙,“送”得讲究方式方法。该如何送呢?一定要借助渠道的力量。“钓饵”营销对于影院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段:

1、开发大客户资源 挖掘整体合作

渠道:具有可深入合作的大客户资源,如银行、电信、百货、餐饮连锁等大型机构。

渠道特点:拥有大量的会员群体或者顾客消费群体,需要投入大笔资金进行客服维护或者市场拓展。

钓饵人群:大型机构的会员以及消费群体

钓饵:实惠电影票以及围绕电影票展开的互动活动

实操实例:假设某家新影院开业,这样影院是肯定要做促销的,如果促销的方式直接就是门市票价5折,这样的方法简单粗暴,但却不太可能有直接效果。因为影院虽然票价便宜了,但是信息仅仅局限在电影院,即使通过媒体传播出去了,也只是对电影感兴趣的观众才会来,没有开拓出新的观影人群。如果换个思路,与通信行业,比如是移动合作进行其会员的积分还礼活动,电影的内容具有广泛吸引力,移动的会员肯定会感兴趣,对移动来说,大量的会员需要维护,本身就有维护费用,两相结合,利用移动的渠道终端优势,广泛的通过移动的营业厅、网站、手机短信、电邮等多种方式告知移动用户,达到了大幅度的媒体宣传作用。而对于这些消费者来说,积分瞬间就可以变成电影票,平时的积累的积分,并没有明确的使用意向,遇到这种作为娱乐方式出现的电影票,自然是具有很强吸引力的,再加上配以影片、明星等特殊的附加内容,又不需要消费者再次付钱,何乐而不为呢。如果用公式来表示的话,那就是:

钓饵模式:影院在合理前提下对影票给予一定程度折扣 渠道付费购买、大幅度传播信息 消费者在免费或者超低价的前提下,通过某种方式直接获得影票

2、深度开发媒体资源 充分利用媒体力量

渠道:在影城当地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媒体

渠道特点:广泛存在于人群生活当中,扮演信息提供者角色,同时参与消费决策

钓饵人群:相应媒体的受众群,忠实读者

钓饵:实惠电影票以及与媒体的互动活动

实操分析:影城在媒体上的投放内容,主要为影城影讯、影城品牌形象两大部分,但其实,可以把媒体的力量深入调动。最简单的媒体深度合作方式,那就是作凭报花优惠观影,也许在报纸上只是寥寥数字,但正是这几个字就是这份报纸具备了几十元的价值,前往观影就可以获得很实惠的票价,这对一部分观众来说,就已足够具有吸引力。如果在与报纸联合推出某些特殊形式的合作,比如“电影评审团”、“电影资讯专栏”等固定板块,在为更多观众创造观影实惠的同时,有丰富的影城宣传的内容,增加了新意,非常容易取得票房与宣传的双重回报。报纸这样合作,其他媒体亦可,如果操作得当,这种合作还将是非常优质的品牌提升方式。

钓饵模式:影城提供新鲜创意以及优惠票价 媒体资讯发布 读者获取信息后反馈、参与

3、充分调动意见领袖积极性 使“拼购”成为团体销售重要渠道

渠道:生活在各个人群聚集地区的意见领袖,比如社区管委会大妈、工会福利负责人等

渠道特点:社会网络资源丰富,人脉广,具有一定号召力

钓饵人群:意见领袖能够传播到的人群

钓饵:团体购票的优惠政策

实操分析:根据一般影城的团体票政策,当购买影票数量达到一定级别后,就会根据相应的折扣。而在机关单位、社区住宅等地,都会见到很多积极主动,愿意张落事的大妈大嫂,或者工会当中总会有有人的同事愿意将大家的购票需求组织起来,这样进行“拼购”。这样的人就成为了意见领袖,他们洞察力敏锐,善于了解周边的人群需要什么样的影片,并结合影城提供的影片信息,进行最到位的宣传。如果影城身边都能有一群这样的意见领袖,那么就能够给予每个月的批票房最低额度的保证了。

钓饵模式:影城将信息发布给意见领袖,意见领袖组织观众上报团体票数量,购票观众前往观影。

拯救电影,从拯救观众开始 篇3

看电影需要启蒙吗?不要说影迷,甚或骨灰级影迷,就算我们不是影迷,无论是60前还是00后,谁没有一些自己的观影经历和记忆?甚或,只要条件允许,谁没有跃跃欲试地拍拍微电影,如果有兴趣的话。在这个全民视频的时代,没有影盲,就如同在这个全民博客的时代没有文盲一样。

不再需要扫盲班是可喜的,但同时也是可怕的,尴尬的。

派珀是一位在大学里教授电影课程达30年之久的老师,自己也拍摄过一些获奖短片,但是这部书,不是讲给修习电影专业的未来电影从业者的讲义,而是面向社会大众,“给成年人讲授的一门叫做‘电影入门的开放性大学课程”,“授课对象无所不包,——15岁的青少年、80岁高龄的老人家、资质平常的普通人、斯坦福的高材生、汉堡店的店员、7-11的店员、家庭主妇、有犯罪前科的人、吸毒者、地产经纪人、郊区中产居民、都市人、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为什么?我的理解是,因为票房和上座率无所不包。

本书第一版前言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说“本书的目的是帮助你辨别生活中出现的‘影片和‘电影。……我们希望能将电影从那些纯为娱乐拍摄的影片中拯救出来。”

当票房越来越成为悬在电影头顶上的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拯救电影,已经不仅仅是电影人的艺术良知和操守的问题了——他们一代代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我们并不知道,就像我们充当了杀手而我们并不知道一样。所以,拯救电影需要重新开始,从启蒙观众开始。但这是否可能?我不绝对悲观,但也并不十分乐观。

无论悲观还是乐观,吉姆·派珀都是可敬的。如果我们有耐心跟随他,从镜头开始认识并熟悉电影语言,从他提供的几百部影片中去尝试着比较和分辨电影与影片的区别,电影艺术创作与影片流水线作业的不同,那么,不妨再进一步,也看看他在第二版时加进去的三个章节:好莱坞电影、独立电影和外国电影。然后,我们可以静静地长久地反思一下我们多年来的好莱坞控……

电影观众 篇4

一、汉译英文电影片名对观众审美心理的顺应

电影观众是消费者, 审美心理是影响和刺激消费的很关键的因素, 尤其是在面对未知的消费品时, 对“美”的衡量占到了更大的比重。对于一部未知内容的英文电影, 决定消费与否时, 电影的片名便成了中国观众所重点依赖的东西。一个英文片名在被翻译成中文后, 既能传递其原有的重要信息, 又能符合中国观众“美”的要求, 这就应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审美因素, 加以顺应。

1. 顺应观众对音律的审美心理

顺应观众对音律的审美心理是指:在汉译英文电影片名时, 考虑到中国观众对文字字音的敏感和喜好, 应当注意使用中文押韵和字音的抑扬顿挫等方法, 使得翻译后的片名发音能够吸引观众、朗朗上口、易于记忆。一部电影的片名能够听起来好听, 念起来顺口, 自然会使观众从心理上产生好感, 同时也会为影片在中国市场上得到更好的宣传提供有利的条件。来看几个例子。一部英文影片, 原名为Speed, 其中文译名为《生死时速》。如果只是简单地按原文翻译成《速度》, 至少在音律上使得这一片名平淡无奇。而译名《生死时速》中, “生”和“时”, “死”和“速”, 分别有相同的声母。这样一来, 片名既能体现影片的精彩性又能读起来朗朗上口。再看一部老电影Singing in the Rain, 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为《雨中曲》。译名传达了影片的关键信息, 并且通过押韵让片名优美而易于记忆。

2. 顺应观众对文字结构的审美心理

电影片名通常都是简洁精炼的, 要用为数不多的字尽量传达丰富的信息和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将英文片名以符合中国观众心理的文字结构呈现出来, 同时又不脱离影片本身的精髓, 这无疑是翻译的成功。在电影片名的汉译中, 采用对称结构和四字结构是很好的选择。对称结构和四字结构是中国传统的文字组成结构, 是中国大众熟悉偏爱并且常用的两种结构。用这两种结构再现英文片名是对中国观众心理的很好顺应。来看以下这些英文片名的汉译:《碟中谍》《速度与激情》《傲慢与偏见》《与狼共舞》《盗梦空间》《亡命天涯》等, 它们都是采用了对称或四字结构来再现片名。

3. 顺应观众对文字艺术性的审美心理

观众从片名中获得影片信息的同时, 也在欣赏片名本身。一个有艺术性的优美的片名无疑会为影片加分。在进行英文电影片名汉译时, 也应考虑到观众这样的心理。通过精心的文字及表达方式的选择, 呈现给观众“美”的片名。片名《廊桥遗梦》是体现这一顺应的经典。电影的原文名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平淡无奇, 若直译便是《麦迪逊县的桥》, 显然远远不及《廊桥遗梦》所带给观众的美的感受。

二、汉译英文电影片名对观众消费心理的顺应

电影是一种消费品, 只有当观众走进影院, 影片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作为这种消费品的标签, 电影片名对观众的吸引力是至关重要的。英文电影要吸引更多的中国消费者, 当然要在翻译片名时考虑顺应观众的消费心理。

1. 顺应观众消费的从众心理

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指的是:个体消费者受到外界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行为影响, 而在自己消费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大多数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为了使翻译过后的英文片名能够吸引更多的中国消费者, 汉译片名时可以采用一些符合中国大众消费者胃口的词汇。电影Star Wars, 原文中的“war”意为“战争”。在翻译时稍作修改, 《星球大战》的“大战”二字显然更能吸引观众眼球。因为“战争”在汉语中是平铺自叙, “大战”则对战争的规模、程度进行了渲染。顺应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就是要想方设法吸引多的观众。在翻译时使用引起消费者兴趣、唤起其好奇心的词汇是有必要的。

2. 顺应观众消费的求异心理

在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更容易被新奇独特的事物所吸引, 在消费的时候这种心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在选择影片时, 片名中的新鲜、有趣、与众不同的元素会吸引更多的人去观看。因此, 翻译英文电影片名时, 可以在不脱离影片内容的前提下使用顺应观众求异心理的文字词汇以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比如以下这些汉译后的英文电影片名:《窈窕奶爸》《修女也疯狂》《这个杀手不太冷》《死亡医生》《电锯惊魂》。这些片名在翻译成中文后, 既能反映影片的内容, 又能让中国观众感到新奇、独特, 想去影院一探究竟。

3. 顺应观众消费的求实心理

消费时的求实心理, 是众多消费者所共有的。简单地说, 就是人们在消费时会衡量消费品是否值得自己去花钱。对于电影观众来讲, 面对现如今不菲的电影票价, “是否值得花这个钱, 花了钱会看到什么”, 这是大多数人会考虑的。因此, 作为电影标签的电影片名还有着一个重要的使命, 那就是向观众传递电影信息。能从片名中得到一些重要的影片信息无疑会鼓励人们去消费。所以, 在汉译英文电影片名时, 片名的新、奇、美都不能完全脱离一个重要的因素———影片内容。正如电影Gone with the Wind, 虽然《飘》这个译名极具美感和艺术性, 但是在内容传达上过于抽象飘渺, 对于观众的吸引力还是不如《乱世佳人》这样的翻译片名。

随着中国和其他国家文化交流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英文电影涌入中国市场, 出现在中国观众的生活当中。电影片名, 是观众对一部电影的第一印象。电影片名虽然只包含有限的字符, 但却有着强大的功能。好的电影片名要让观众印象深刻, 能吸引观众前去观看。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英文电影要吸引中国观众, 好的汉译英文电影片名至关重要。电影片名的翻译不同于其他的翻译, 作为消费品的标签, 在翻译电影片名时必须要考虑观众的心理因素以达到吸引、刺激其消费的目的。对于电影观众来说, 审美心理和消费心理无疑是影响其消费的两个主要心理因素。语境顺应论是顺应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是指:在语言使用时, 对语言的选择要顺应语境。汉译英文电影片名时顺应观众的心理因素, 正符合了顺应论中所提出的对非语言语境的顺应。

摘要:一部英文电影在面对中国观众的时候, 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会使其难以被理解和接受, 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这部影片的片名。让观众被吸引并愿意走进影院观看这部影片, 这是汉译英文片名的目的。因此, 在汉译英文电影片名时应顺应中国观众的心理因素就显得极为重要了。本文围绕汉译英文电影片名时对观众审美和消费这两种主要心理因素的顺应, 讨论分析了其重要性和方法。

关键词:汉译,英文电影片名,顺应,审美心理,消费心理

参考文献

[1]戈玲玲.语境关系顺应论对词义选择的制约[J].中国科技翻译, 2001 (4) .

[2]何跃敏.当前西片译名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翻译, 1997 (4) .

[3]贺莺.电影片名翻译的理论和方法[J].外语教学, 2001 (2) .

[4]李锦, 廖开洪.文化语境顺应与策略[J].语言与翻译, 2005 (2) .

[5]刘立华, 刘艳芹.语境顺应论对写作过程的启示[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6) .

30年代上海电影女性观众研究 篇5

关键词:女性观众;市民妇女;女学生;名媛;女明星

电影是光与影的艺术,同时也是一种大众娱乐形式,可以说娱乐是电影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因此,评价一部电影不仅要从其艺术性出发,也应该参考其被大众所接收的程度。电影的商业性决定了能被大众所接受是电影本身、电影制作方以及电影受众的共同要求。所以对电影观众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早期中国电影女性观众的专门研究甚少,本文主要研究三十年代上海的女性观众。

一、市民妇女

30年代的上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城市娱乐消费体系,如歌舞厅、马戏场、游乐场、电影院、咖啡厅、游泳池、跑马场等等,等级从高到低,几乎可以满足上海所有阶层群体的娱乐需求,即使是处于上海底层的工人阶层,他们也完全可以参与到这种娱乐消费中来。据资料考证,“上海工人的生活娱乐消费支出也比其他地方的要高出 1 倍还多,即使是年收入最低的 200-300元的工人家庭,每年也有 0.63 元的文化娱乐开支,相当于四口之家每人听一次地方戏,逛一次大世界,或看一次电影。”这种文化娱乐的支出既是现代社会人的生活需要,又为上海多层次的文化娱乐市场提供了市场需求。

30年代上海文化氛围开放,1931 年上海全市公私立娱乐场所中,电影院共有37 家,仅次于跳舞场。“电影院有首轮影院、二轮影院和三轮影院之分。首轮放映影片的影院都坐落在租界,一般放映外国片;二轮影院位于虹口等地,放映的是二轮外国片和国产片,这里是中国观众最常去的地方。影院的价格差别很大,首轮影院如南京、大光明、大上海,票价在 1 元左右;二轮影院的票价在 6 角左右;三轮影院的票价在 2 角到 4 角不等,有的影院甚至只有 1 角。”不同价位的影院的建立,使得精英文化向大众普及。电影不再像其他高雅文化一样,被束之高阁,而是一种更为普及和廉价的视听娱乐方式,即使是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普通民众,都有机会享受到这种现代都市娱乐文化的乐趣与快感。1935年的《北洋画报》中曾有这样一篇文章描述当时都市女性观看电影的热潮:“电影院中十分之七是女人的。尤其是在日场中,女子更居多数。并且一个家庭的娱乐方法,常是由女子来最后决定的。妻子们挑选了合意的戏剧,令她们的丈夫带领去看。未婚女子决定了要看的片子,由她们的追求者去买票……女子对电影的着迷,较男子更甚。她们崇拜着个人所爱好的影坛人物,并不斤斤于探问片中的情节。好莱坞每年出片六百部上下,有价值的能有几部?若不是这些影迷的女子作为后盾,电影的影业专靠男子,是要亏累到不可想象的”。可见,随着电影成为大众化的娱乐方式,电影在市民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电影宫里不管那大理石铺的大堂,还是精美的艺术装饰,以及那些舒适无比的座位,都令观众眼花缭乱,将带他们进入了一个无论是在私人还是公共场所都不曾经验过的世界。“这个新奇的世界给看电影本身增加了无与伦比的乐趣。因此看电影对上海的男男女女来说,就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仪式——去电影院。”

二、女学生与名媛

电影也是大学生的挚爱。“电影是我们学生除‘书以外的至好的‘伴侣,同时电影也就是我们学生课余的唯一‘俱乐部。我们学生为着满足我们的欲望和需要,一下了课,或是说一放了假,便立刻跑到戏院里只二三小时之久,然而在这一刹那,一转瞬间,然而静坐在那黑沉沉的戏院里,我们把世事丢列脑后,把功课抛出云外,我们觉得我们已经飘然置身于另一个至上最好的世界了,——是‘梦与‘醉的世界。”有一个大学生调查了自己学校中文、理、商三类学生中看电影的目的,其调查的结果显示出,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看电影主要是为了娱乐与休闲。调查结果如下图。

“到电影院去的目的”调查表

根据调查统计,86 人中,抱着欣赏与学习目的的有36人,而消遣娱乐与约会异性的有 49 人,还有一人未作答。我们很显然能够得出: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看电影就是一项重要的娱乐休闲活动。其中,女学生就占了很大比例。这大概与清末民初就开始兴起的小说和新剧的文艺风潮不无关系,而且电影作为现代化的娱乐工具,比较京剧及其它传统戏曲来说,更容易使得摩登的女学生们对其发生兴趣;更何况女学生们大都兼通中西文,电影中出现的字幕说明对她们来说也构不成观影障碍。丁玲、张爱玲等作家在学生时代就是电影迷己为许多人所知,两人还曾在不同的时期加入过电影公司。

有些女学生甚至成为社交圈中的名媛。在这里,以1932年创刊的一本由女性主编的杂志《女朋友》为例,每期除了开设专栏刊载国内外女明星的最新消息以外,还有一个栏目是《女朋友访问记》,主要是对名媛和女学生的采访,几乎在每一次谈话中,女学生都提到了看电影是她们主要的娱乐和最大的爱好。她们中的代表如智仁勇中学交际花蔡云璧,“她最大的嗜好是电影,大概每星期总要花费几个钟点,沉醉于银幕前的声色间,把她少女的情绪,融化于电影的颤动中,忘却了人世的不幸。”如培成女校的霍笑倩女士说:“我爱好现代艺术的电影,一星期至少得看七张片子,好的坏的一股脑儿都要去看,看到了表演的传达力能够直诉观众的情感的,就细心的研究一下,并且躲在房间里学着。”这些生活细节与休闲方式,说明当时都市女性追逐新潮和时尚的盲目性,同时也正是一种真实的都市女性“现代”生活的写照。

三、女明星

舆论界在大力宣扬电影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同时,也极力提倡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加入电影明星群体。例如周世勋根据对好莱玛电影的印象和中国电影界的现状,“影戏中之女角,宜身家清白,而玲珑活拨者充之,不宜以新戏演员,及一般无耻之交际明星任之。”而电影公司所作出的回应,就是极力打造其公司女演员受过良好教育的形象,例如但杜宇的上海影戏公司在傅文豪主演的《古井重波记》开映之后,声称要“力图改造,演员方面,尤为严重取缔。非身家清白,品行端正,学问高尚者,决不取录。”由顾肯夫、卜万苍、陆洁等创办的大中华影片公司宣传其“所聘男女演员,均受有高尚教育,凡新剧伶人,及所谓‘交际明星者,虽有特长,概从摒绝。”因此在演员的招聘上,往往女学生出身者较受欢迎。以民新公司为例,其所属的影戏学校在招生时就明确提出了要求演员为“中学毕业及有同等学力者”。从早期电影女明星来看,不少女演员都曾是女学生出身。例如“王汉伦曾就读于圣母玛利亚女中,殷明珠曾就读于中西女中,黎明阵曾肆业于两江女子体育师范及国语专修学校,杨耐梅曾肄业于裨文、启明等女校……”可见,多数女明星也是受过电影的专业教育,他们是从热爱电影学习电影的观众逐步转变为明星的。

尽管对于这些女学生出身的演员,还应根据其家庭和时代背景进行具体考察,例如不少女学生进入学校只是为了“镀金”式地提高身价,并且入学时间的短长也不可忽视,但总的来说,以女学生的身份进入电影界的演员,无疑地有着不同的自我建构,也使得舆论对于电影明星的建构发生着影响。电影公司在进行宣传时,往往会突出这些女明星“肆业于某校”“学冠侪辈”“中英文并佳”“爱好艺术”等特点。据郑逸梅回忆,“殷明珠肄业于中西女塾。她生性聪颖,中西文都楚楚可观,且善交际,因有校花之号。她样样都来得,如跳舞、游泳、歌唱、骑马、乘自行车、驾‘亨美斯。她常穿西装,有时摹宝莲装束,人们呼之为 FF(Foreign Fashion),意译为外国式的”。当时上海的名门闺秀和女学生学时髦,都以 FF 马首是瞻。程步高撰写的《王汉伦女士小史》:“女士现年二十六……天生聪颖……长于中文,擅操英语,能音乐,善跳舞,装饰方面,深具审美观象。幼时来沪后,即毕业于圣玛丽女校。凡任时评洋行助理员、万国体育会打字员以及教员等职,时在中国电影方在萌芽时代,女士深知此新艺术将来之重要,遂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现在《摘星之夜》片中,大饰要角,表现更为进步,薪金每月三百元,为中国电影女明星之最大者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女学生出身的电影演员会有意识地对所在的这个群体保持疏离感,在自我认同受到来自外界的压力时,也较容易产生主体性的反抗。

四、结语

三十年代,由于上海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的繁荣,以及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化的不断涌入,妇女解放运动的高涨,女性地位得到提升。在这种开放的、包容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催生了第一批早期中国电影女性观众,中国女性以自己的视角来解读电影,完成了中国电影女性观众的建构。

【参考文献】

[1]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熊月之,周武主.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9.

[3]秦丙南.媒体语境下中国早期电影明星研究(1926—1937)——以《北洋画报》为例[D].河北大学,2014(05).

[4][美]李欧梵著;《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M].毛尖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5]上海市地方协会编辑.上海市统计民国二十二年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

[6]胡考.女朋友访问记[J].女朋友, 1932(09).

[7]陈建华.殷明珠与“明星”由来[J].书城,2009(01).

[8]李晓姣.银幕丽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电影女明星的产生与建构[D].复旦大学,2012(04).

[9]郑逸梅.从《海誓》谈到上海影戏公司[J].中国电影,1957(03).

[10]张彩虹.身体政治:百年中国电影女明星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1.

电影观众 篇6

一、求爱心理

人得到生理满足,就会要求爱与被爱,爱是一种博大、宽容,爱可以感化人性的丑陋,观众观影能上升到此层面就说明了一种进步。一般观众或稍有文化积累的观众都可从观影的第一层次上升到第二层面。

求爱心理就是一种电影与观众互置体验的内核。示爱自古就是人们理想的情感表达方式。而至仁至爱、真爱无疆又是中国人所推崇的纲常伦理,怜悯之爱、团圆之爱也是中国的电影创作者乐于表达的方式,早的有《妈妈再爱我一次》、《焦裕禄》、《周恩来》,近的有反映检察题材的《远山》、革命题材的《张思德》、描写新时期记者的《甘远志》等等。

观众愿意从电影中寻找真爱、怜悯苦难者,这在中国是有着悠久的心理传统的。历史上,中华民族长期遭受封建压迫和帝国主义侵略,民族苦难深重,建国后人民当家作主,又赶上十年浩劫,人民过上好日子也是近二十年的光景,所以银幕上每出现苦难深重或命运多舛的人物,常常引起群众的怜惜,从心理学角度,由于观众向银幕的苦难主人公认同投射,那么对银幕主人公的怜悯也是一种自怜行为。还有一个原因是可以上溯到中国文化的仁爱传统。孔、孟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这是孟子于心底对受苦的黎民百姓发出的哀叹。

求爱心理也可以说是一种深层的求美心理。现实中有爱有美,可以到影片中寻找审美认同,现实中得不到爱和美,同样可以到影片中找寻到一种遗失的爱和美。但审美理解在每个人眼中和心中却有所不同,《英雄》中飞雪和残剑的离去是一种凄美,韩国影片《东去春又来》中湖面、孤舟、独僧是唯美,《天下无贼》中的傻根是心灵美,求美至求爱还是为了求善,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是因为它是善。”

二、求胜心理

看电影不光要获得满足与安慰,还要有一种向上的动力,要看到影片反映的社会现实与压力,从而产生动力,人往高处走,求胜的心理不可无。观众能从影片中获得一种向上的动力,然后运用到现实中去,让自己怀揣必胜的信念,永不服输的劲头,这样的一部电影就已经做到了艺术对人的精神的催进作用,这在一些励志电影中体现更为明显,《一球成名》中的桑迪亚戈为了成为足球明星而付出的努力、《死亡诗社》中孩子们打破传统束缚的执著、《小鞋子》中的小哈里为了一双球鞋而奋力冲向终点的顽强,都让人们的心理产生变化,起码在走出影院的一段时间内,精神世界充满阳光。了解了电影艺术的特点,观众还可以抱着目的去寻找让自己不断前行的影片来观看,比如一些面临生意困境地企业家就可以找一些描写在商海崛起的影片,面临高考的学生可以找来一些描写胜利及顽强意志的电影,在问卷中我们发现,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受访者,很多在填写自己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时填的都是励志电影,因为有时精神上的执著追求能够帮助他们勇往直前、战无不胜。

三、求知心理

看电影的确是为了娱乐和消遣,但有时更是要从一部好的电影中汲取一些东西,从观影中获得知识,获得感性与理性思维的交织进化,才能说明电影与观众的同步前进。

这种知识,不是书本里教条和定义化的法则,而是人生的这部大书中林林总总的必修科目,这是电影的制作人员一生的智慧结晶。我们排斥那种纯粹宣传教育类的高大全式的电影,但让我们看到人生百态,承载人们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教会我们做人道理和人生知识的影片还是广受大家欢迎的,影像资料本来就比文字更生动、形象、易懂,有的人说电影看得越多你可能知道的越多,如果你再留意相关知识补充自己不了解的知识再看电影,你就会理解的更多,你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就会有一个飞跃。按照一般的叙事逻辑进行的电影可能大众稍加思维就能明白一些东西,而意识流电影完全需要观者放弃固有思维,按照影片中的人物思维进行跳跃式前进,这就需要你具备一定知识,同时还会促使你进一步求知、求解,了解更多自己生活阅历以外的世界,窥视一下其他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私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进一步完善自我。

四、求根心理

一种风格的电影要有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电影要有自己的风格,描写民族的电影更要有根,文化有根,观众也应该有一种民族根、家庭根。时下,寻根意识盛行,正是因为在物欲横流的现今社会中,人们逐渐迷失了自己的根,找不到自己了,所以拍有文化之根的电影,才能和观众心里的那根藤条连接。

在这方面,台湾导演做得较好,他们多数受着中西合璧式的教育,但流淌的华夏血脉又驱使这些有着近乡情结的导演为迷失自我和方向的人寻找着根和脉,典型代表如李安,在他的《喜宴》、《推手》、《饮食男女》等片中探讨了国人传统的婚恋观、父权观以及家庭伦理,而在他的《卧虎藏龙》、《色·戒》中又有对侠士精神、责任与坚忍的探讨,即使是在《断臂山》这样的美国化电影中也融入了导演对异国文化的熨贴;还有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等一批导演,他们对乡根、新一代台湾人的根的迷失都有很好的探索。

拍电影要有根,说的是要能符合本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相吻合,但并不代表墨守陈规,毕竟电影这门文化产业在中国还不是很发达,向电影业的发达国家学习很有必要。

电影观众 篇7

电影本身就是一种以观众为导向的文化产品, 观众对电影的评价直接决定了电影本身的价值, 尤其是对于商业电影来说, 观众的喜恶决定了其票房的成败。对于外文电影来说, 电影字幕成了观众理解电影的敲门砖, 因此在电影字幕的翻译上更应该做到以观众为中心, 充分考虑观众的理解。那么在翻译过程中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考虑到译入语观众呢?本文以中国观众为通过对近期热门电影字幕翻译的分析提出两大以中国观众为导向的字幕翻译策略。

1 电影字幕的翻译策略

从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来看, 一个好的翻译必须得既忠实于原文又能符合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电影字幕翻译的过程中在做到忠实地传递原文信息的基础上要充分地以观众为导向。在翻译中我们说是以中国观众为导向的, 就是要充分照顾中国观众的语言习惯。

1.1 运用中文四字格翻译

中国人的一大语言习惯就是使用中文四字格, 上至白发老人下至刚上学的小孩, 无论是正式规范的书面语还是随口说出的口头语, 中国人的语言中你总能听到一些四字格词语的表达。中文四字格就是中文四字词语。中文四字格分为成语四字格和非成语四字格。四字词语简洁凝练又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从古至今都深得中国文人墨客的喜爱, 也因此渐渐成为中国人的阅读和语言表达习惯

1.1.1 成语四字格的使用

成语是汉语中的一块光彩夺目的瑰宝, 是长期以来人们将事件、典故、道理等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形成。汉语成语有三字的, 四字的, 也有多字的, 但多数以四字的形式呈现。成语可使语言变得生动形象, 简洁清楚。很多繁复的道理, 冗长的描述都可以通过成语而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电影字幕英译汉的过程中, 在忠实翻译的基础上如果能巧妙地使用成语, 可以使译文形式整齐, 生动简洁, 言简意赅, 使得文章更有感染力, 从而达到充分照顾中国读者阅读习惯的目的。

例1:Pretty soon she started up with goo-goo eyes again.

译文:她很快又开始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我。 (出自美国电影《怦然心动》)

《怦然心动》是一部描写少男少女间懵懂纯洁初恋的电影, 女主人公朱莉单纯地喜欢着男主人公布莱特。在英文中“googoo”一词有”爱慕的“, ”色情的“意思, 无论翻译成哪一种都无法传递出影片中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那种欲说还羞, 青涩质朴的少女情怀。甚至如果将原文翻译成”她色情地注视着我“更是歪曲了电影本身的所想传递的意味。一个”含情脉脉“既忠实了“goo-goo”一词的本意, 传递了原文的意味又符合了中文读者的表达习惯, 简洁形象的语言让中国观众一目了然。

例2:Baskin-Robbins always finds out. (出自美国电影《蚁人》)

译文:芭斯罗缤总是火眼金睛。

《蚁人》中的男主人公有过犯罪前科, 他因偷盗入狱。出狱后的他打算改头换面重新做人, 于是在一家叫芭斯罗缤的冷饮店做售货员。他隐瞒了自己的身份也隐瞒了自己的过往, 不过还是被冷饮店的老板查出了。在原字幕中, 如果把”find out”简单地直译为“查出“, ”发现“这样普通的词语, 不仅使得语言失去了文采, 甚至会造成连语意都表达得模糊不清的结果, ”查出“到底查的是什么呢?而“火眼金睛“一词既表达了老板通过认真调查查出了真相这一过程, 也暗示了所调查的事件并不十分光彩, 从而传递出原文想表达意味的同时又让观众轻松地明白了电影的内容。

例3.You need to desist right now!Your delusions are out of hand.

译文:你现在给我适可而止, 你的妄想已经无法无天了。 (出自美国电影《蚁人》)

在例3中desist的原意为“停止”“断念”, 若翻译为“你现在马上停止”, 译文虽然没有违背原文, 但将其翻译为“适可而止”这个成语则能在没有违背原文的基础上使译文更生动传神, 这个成语充分地表现了警察觉得对方行为太过分已经忍无可忍的态度, 正好照应了后一句形容对方行为太过的成语“无法无天”。而用成语“无法无天”翻译out of hand (失控, 掌握不住的意) 也是相当的惟妙惟肖。

1.1.2 非成语四字格的使用

非成语四字格也是四字的词语。成语多来源于某个典故, 或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表达, 在汉语中是固有的。而非成语四字格则显得随性许多, 它们并非来自某个典故或事件, 一般是中国人为了追求语言的凝练简洁, 生动形象, 声韵整齐而将汉字组成四字形式的词语。汉语中四字的词语比比皆是, 相比成语的固定性, 非成语四字格则显得随性许多, 非成语四字格可以是四个字的词语, 也可以是两个词语对称地组合在一起, 还可以是四字各为一个意思, 然后组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欣赏一下带有四字格词语的文章。

我生在江南一隅, 在江南的温婉情怀里沉醉了二十多栽。江南周遭世事, 沧桑变迁, 喧哗或耳语中流传的故事无法一一讲述得清, 而我对江南的眷恋情怀却千年依旧!

伫立于江南的灵土, 仰望冥冥天空, 风烟俱净, 澄澈得如一汪清水。漫漫岁月中流淌着江南水乡的清秀, 江南古镇的恬静, 江南雨巷的幽深, 江南文杰的灵韵……

小桥, 流水, 人家, 流溢在水墨江南里, 看不明虚实, 分不清究竟;水性的流淌中, 滋润了多少文人豪杰的心胸。品读江南, 凌波水韵, 翰墨流芳。

引用散文中使用的四字格词语能够起到立即将整篇散文的文采气质提升一个层次作用。所以, 四字格词语所带来语言的生动传神, 声韵整齐, 富有文采使得使用四字格已不仅是中国人的语言喜好更是一种语言习惯。

例4.I could go running, and racing, and dancing, and chasing, and leaping and bounding.Hair flying, heart pounding and splashing and reeling. (出自美国电影《长发公主》)

译文:我能奔跑追逐, 肆意舞蹈, 与清风赛跑, 一路跳跃。长发飞舞, 心如鹿撞, 心醉神迷。

在电影《长发公主》中, 主人公瑞旁朵本是公主, 却被巫女觊觎她身上的魔力而将她从皇宫中偷出来并当作自己的孩子来抚养。虽然巫女将瑞旁朵视如己出, 但是为了防止皇宫中的人找到公主, 她将瑞旁朵锁到一个高塔里并且以外边的世界危险为由不让瑞旁朵出门。长大后的瑞旁朵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期待和幻想, 一次机缘巧合她走出了高塔。例4当中的字幕就是瑞旁滋走出高塔后兴奋不已唱出的歌词。原文中出现了数个动词, “run” (跑) , ”race“ (竞赛) , ”dance“ (跳舞) , ”chase” (追逐) , “leap” (跳) , ”bound“ (跳跃) , ”fly“ (飞) , ”pound“ (重击, 敲打) , ”splash“ (溅, 泼) 。译文中分别用了与之意义相关的四字格词语来翻译, 既忠实了原文的意思, 也在语言的格式和韵律方面符合了中国人的表达习惯, 并且翻译的内容属于歌词, 采用四字格对齐的形式翻译, 也符合中国人对歌词诗歌一类文本的语言形式要求严格的语言习惯和语言审美。

例5:Some of us get dipped in flat, some in satin, some in gloss.But every once in a while, you find someone who’s iridescent.And when you do, nothing will ever compare.

译文:我们中的有的人黯淡无光, 有的虽色泽艳丽, 光彩照人却是金玉其外。但是偶尔, 你也会遇到真正绚丽夺目的人。当你真的遇到时, 其他的一切都无与伦比了。 (出自美国电影《怦然心动》)

例5是电影《怦然心动》中男主人公布莱斯外公对他讲的一段人生哲理。原文中几个词“flat” (平的, 平地) , “satin” (绸缎, 似绸缎般的) , “gloss” (光彩) , “iridescent” (彩虹般的, 闪光的) 语“黯淡无光”, “色泽艳丽”, “光彩照人”, “绚丽夺目”。如此翻译的译文既保留了原意又颇有文采, 符合了中国观众的语言审美, 在语言层面上充分地照顾到了中国观众。

1.2 运用网络热词翻译

电影是一种观众趋向性的艺术, 观众的评价和喜好直接影响了电影人的创作。近年来青年观众成为电影市场的主力军, 甚至可以说“得青年观众者得天下”。因此, 满足青年观众的审美需求成为各个电影人为夺得高票房的重要策略。那么对那些以青年观众为导向的海外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便需要充分照顾青年观众的语言习惯。近年来,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达, 网络可以说是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第二社交场所, 一些网络热词或是网络流行语成为年轻人追逐的一种语言时髦。因此在翻译字幕时使用网络热词或网络流行语, 也是使电影以观众为导向的绝妙方法。这个方法充分照顾到了译入语观众的语言习惯, 拉近了观众与电影的距离。

网络热词是来源于网络并流行于网络的热门词汇。它通常是源于当下某个热门的事件或现象, 并通过网络的渠道传播开来成为一种语言时髦。随着网络的发达, 网络热词似乎已成为人们语言使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例如, “白富美”一词用来形容相貌姣好, 身家富裕的女性, 而与之对应的“高富帅”则用来形容有财有貌的男性。“颜值”一词形容人相貌的高低程度。“喜大普奔”是“喜气洋洋, 大快人心, 普天同庆, 奔走相告”这四个词语的缩写, 用来形容遇见高兴的事情时无比激动的心情。“熊孩子”一词本是中国北方用来形容淘气小孩的方言, 后来流行于网络也成了热门词汇。虽然从某方面来讲, 网络热词、网络流行语缺乏了语言的规范, 但却丰富了国人的语言内容, 使用网络热词和网络流行语成为一种被追逐的时髦。对一些不是严肃题材的电影字幕翻译, 使用网络热词不仅无伤大雅, 而且因照顾到了译语观众的语言习惯而使电影变得更亲民, 拉近其与观众的距离。

例6.My apologies is for not worshipping her as Juno upon cloud.

译文:没把她当女神膜拜是我的错。

“女神”一词原本是指在中外神话中女性神明, 西方的雅典娜, 维纳斯, 中国的女娲, 嫘祖, 嫦娥均可称为女神。“女神”一词成为网络热词后用来指因外貌或者才艺出众而成为众多男性倾慕的对象。例如中国的女明星范冰冰, 高圆圆都被称之为女神。原文中出现的“Juno upon cloud”意思是云上的朱诺, 朱诺是罗马神话里的神后, 朱庇特之妻, 是女性、婚姻和母性之神, 集美貌、温柔、慈爱于一身。在西方文化里, 一个女性如果被形容为朱诺, 则说明这个女性则是相貌或其他方面出众而令众多男性倾慕, 这恰好符合了“女神”这一热词的特点。译文中使用了这一热词不仅从意思上贴合了原文也从文化层面照顾到了中国观众。如果把译文直接翻译为“没把她当云上的朱诺膜拜是我的错”就会让中国观众一头雾水, 因为对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对朱诺这一文化概念并不是一个十分熟悉。

例7.What the heck is that?–Who puts broccoli on pizza? (《出自电影《头脑特工队》》

译文:这是怎么回事?谁会把西兰花放在比萨里?简直是黑暗料理。

“黑暗料理”一词出自日本动漫《中华小当家》, 在动漫中指的是黑暗界制作的料理。后来被网友引申后主要有两个意思, 其一是形容由初学者或厨艺一般的人做出的卖相非常令人难以接受的菜品和食物, 通常为一种幽默的自嘲说法。其二是指食物的材料或做法特别又或者食材搭配标新立异的食物。出现在各大高校各种奇怪的菜式便被网友冠以“黑暗料理”, 如中国人大的“青菜炒橘子”, 福建师范大学的“月饼炒辣椒”, 北京体育大学的“西红柿炒香蕉”。电影主人公莱利从小在明尼苏达州长大, 10岁那年举家搬到了纽约, 即使在同一个国度也有饮食差异, 对莱利来说, 纽约人将西兰花放在比萨里简直是一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搭配。在译文中补充上了“黑暗料理”的翻译, 生动地再现了莱利面对西兰花比萨的心理, 也让观众一下子明白了莱利对西兰花比萨难以忍受的心情。

例8.No, no.Not those three wombats.No way. (出自美国电影《蚁人》)

译文:不, 不。我可不要那三个熊孩子。绝对不行。

“熊孩子”一词来源于北方, 泛指那些惹人讨厌的孩子。经网络传播后, 熊孩子这一热词的定义为那些调皮捣蛋, 经常做一些让人哭笑不得事情的孩子。既然是孩子, 那么肯定要有孩子天真无邪的本性, 所以熊孩子一词变为网络热词后也有对那些虽然性格调皮但本意不坏的人的一种爱称。例8这句台词的是电影中老博士的一句话, 男主提议让他的三个伙伴参与到他们的行动中, 而老博士虽然不看好这三个青年, 但也没有其他更好的人选。所以“熊孩子”一词表现出了老博士无可奈何的调侃情绪, 而“孩子”也表现出了老博士与3位青年的年龄差异。“wombat”的意思是树袋熊, 正好和熊孩子的熊互相呼应。有人也将例8中的“wombat”译为”草包“, 但笔者认为”熊孩子“本身带有一定的幽默语言感, 而”草包“则又充满了攻击性, 而影片的风格是轻松幽默的, 译为”熊孩子“则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2 结束语

正如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中所倡导的优秀译文的标准, 一部优秀的电影字幕翻译必须要做到既准确又传神。准确就是要正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而传神就意味着要得到观众的共鸣。电影字幕的翻译若要做到充分以观众为导向那么就更应该在“传神“上下功夫。上文介绍的使用中文四字格和使用网络热词及网络流行语都能让译文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拉近与中国观众的距离, 充分做到以中国观众为导向。但需要注意的是, 电影字幕翻译中切忌“一招鲜, 吃遍天”的错误。不管是什么方法, 使用过度都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所以要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结合几种方法使用。

摘要: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 越来越多的外国影视作品被引进国内, 在中国观众观影过程中, 电影中字幕的翻译直接决定了观众对电影的理解, 准确形象的字幕翻译能让观众对电影内容一目了然。因此, 外文电影字幕翻译十分重要且不可或缺。电影作为一种以观众为导向的文化产品, 应当全方位地考虑观众的感受。那么在进行电影字幕翻译时又应该怎样考虑观众呢?通过对近年较为热门的英文电影字幕翻译分析, 该文作者提出在进行电影字幕翻译时运用中文四字格和运用中国网络热词两种策略能最大限度地照顾到中国电影观众, 拉近电影与观众的距离, 促进中外文化教交流。

关键词:电影字幕,翻译策略,以观众为导向,文化交流,中文四字格,网络热词

参考文献

[1]Lian Shuneng.A Coursebook o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M].Beijing:Higer Education Press, 2013:25-30.

[2]Ma Huijuan.A Study on Nida’s Translation Theor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3:52-56.

[3]Nida Eugen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21-22.

[4]许南明.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76.

[5]杨洋.电影字幕翻译评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7 (4) :93-97.

[6]邵巍.功能对等理论对电影字幕翻译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9, 17 (2) :89-91.

[7]曹宁.中文四字格在英汉翻译中的作用[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2 (2) :206-209.

电影观众 篇8

一、数字技术的独特艺术形态

当下的时代是信息时代, 种种高新技术产业为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坚实的贡献。电影业集合了高新产业的各种技术, 将科技界的新发明运用到电影制作中。现代社会的发展是飞跃式的, 因而电影的变化也更为神速。拿世界最早的电影来说, 从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到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 再到梅里爱的科幻电影《月球旅行》, 它们与当代电影的技术相比, 变化非常之巨大, 也正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变革, 银幕上的种种视觉奇观才会映入眼帘。

数字电影诞生于本世纪80年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许多传统电影的制作镜头开始需要借助电脑完成, 或者运用了电脑技术会使影片变得更完美。于是传统电影开始引入数字技术。经过初期阶段的摸索, 目前数字电影技术已经很成熟, 创作人员已从过去单纯地运用数字特技逐步转化为将其与传统摄制、传统特技融为一体的表现手法。

当今数字电影有三种制作方式:一是计算机生成;二是用高清晰数字摄像机拍摄;三是用胶片摄影机拍摄完成后, 再数字化到电脑硬盘里。从这三种拍摄方式的效果看, 目前用胶片摄影机拍摄的图像质量远远高于另外两种方式。这是因为胶片的分辨率还远高于数字电影的分辨率。但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提高, 高清晰数字摄像机的分辨率技术指标会逐渐达到胶片摄影机的水平。

二、数字技术的独特视听魅力

数字电影技术的巨大潜能, 使之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1. 与传统电影相比, 数字电影最大的区别是不再以胶片为

载体, 以拷贝为发行方式, 而换之以数字文件形式发行或通过网络、卫星直接传送到影院、家庭等终端用户。以数字方式传输节目, 整部电影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损失。一旦数字电影信号发出, 可以使不同地区的观众同时欣赏到同一个高质量的数字节目。数字电影节目的发行不再需要洗映大量的胶片, 既节约发行成本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2. 数字电影最大程度解决了电影制作和发行过程的损失问题, 即使反复放映也丝毫不影响响音画质量。

数字电影不仅能避免出现胶片老化、退色等问题, 还可以确保影片永远光亮如新, 确保画面没有任何抖动和闪烁, 使观众看不到任何画面的划痕磨损的现象。

3. 数字化电影技术极大地拓宽了艺术家的创作天地, 给正在

衰落的电影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代具有新思维的艺术创作人员和电影产业中的新兴职业, 如数字电影软件设计师、电脑美术设计师、视觉效果设计师等会在今后的电影舞台上成为主角。

4. 数字化电影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数字化电影是电影艺术展开创造翅膀的新天地;

数字化电影对于防盗版技术的突破, 令电影版权拥有了更高的保护技术;数字电影非线性编辑不受时间限制, 可以随时进行编辑;软件、辅助设备、输出系统等技术的飞跃都会带给传统电影新面目;而在电影之外, 发展游戏产品、网络产品等, 都为数字化电影时代的艺术家提供了飞速发展的空间。

三、数字电影技术与观众之间

数字影像从形态上观察, 是借助计算机数字技术制作的影片和影片片段。从美学层面思考, 这是数字技术给电影在制作上带来的新手段, 在观赏中带来的新体验。用商业模式运营, 明确电影的商品属性, 是文化消费品的特性。而文化消费体现的是观众的生活方式, 价值信仰, 生活追求等, 这些都影响着电影的定位, 选题, 制作等方面。如果电影的发展依旧遵循着时代创作情感, 在题材、叙事、影像方面符合观众的情感逻辑、道德标准、审美取向、消费心理以及当代时尚理念的影片, 加以明星制的引导, 便可以吸引更多年龄段的观众回归电影院。现在科技发展迅速, 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使得电影变得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 大大的将电影的影像属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使多数观众因此更留恋电影院观影。

纵观近几年的世界范围内的院线大片, 如果离开了数字技术, 那么影片的投资规模, 制作水准, 市场魅力, 票房收入都要大打折扣。技术在电影史上使得电影产品保持了依旧卓越的品质, 也不断的吸引着当今的观众群体。从90年代初的《真实的谎言》中, 飞机灵活的在摩天大楼中穿梭, 在海上的独桥中直升机与恐怖分子激战等景象, 令观众在观影的时候紧张激动并感同深受。《阿甘正传》中大量的运用了数字技术, 这些影像让人们看到新的影像创造, 阿甘跟美国历届总统握手见面, 使故事的真实和现实的真实相结合起来, 营造出一种亦真亦幻的电影空间。震撼人心的大片《泰坦尼克号》成为数字技术在当代的大赢家, 由500多个数字镜头制作而出,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投入了大量资金用电脑制作出冰海沉船的壮观场面, 创下了全球票房收入18亿美元的最高纪录。凡是看过《泰坦尼克号》的观众, 都会深刻感受到其数字化的特技效果在影片中的惊人效果。在数字特技制作中, 先把电影镜头拍摄出来的图像进行数字化, 尽管这艘巨轮是用模型做出来的, 远景中船上的旅客、海中的海豚, 船行进中激起的浪花乃至远天的背景也都是用电脑合成出来的, 但观众在观影时, 却不会对这些从未真实存在过的景象感到怀疑。电影从制作到放映逐渐实现全面数字化, 在大荧幕上为观众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视觉奇观, 也实现了很多人类想要超越想要实现的梦想。

四、数字电影技术与人文情感

在历史的进程里, 科学技术和人文情感是一直存在, 不可完全调和的矛盾, 无法互相取代, 亦无法统一。数字技术在电影的发展中, 是非常重要的技术飞跃。但也仅仅是电影产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并非全部。更多的创作者, 更多的观众对电影的热爱, 多是关注于电影的人文情感, 叙事结构, 人物塑造。数字技术的发展应当与电影本身的故事因素相结合, 成为电影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而非取而代之。不能只看到技术的高超, 而忽略电影本身要诉说的情感, 审美和人文性。很多成功的影片是将数字电影技术和人文情感很好的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创造出留传影史

阅读与社交的交融:W2.0时代的电子杂志新形态

——从电子社交杂志ZAKER看电子阅读平台的变化

葛婷婷王方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一、ZAKER:W2.0时代电子杂志的新形态

电子杂志是随着互联网80年代BBS热潮中诞生的一种媒体表现形式, 它兼具了平面杂志与互联网的特点, 融入了图像, 文字, 声音、视频、游戏, 利用超链接、及时互动等网络元素, 是一种互动的阅读方式。

近年来, 随着facebook、人人网、微博等社交网站的兴起, 以及苹果i Pad和i Phone等个人智能移动终端的出现, 电子杂志正在从一种早期的电子阅读方式转为一种“电子社交杂志”。所谓“电子社交杂志”就是把用户常用的社交网站或阅读器上的内容整合到一起, 并以整洁美观的屏面展现出来的杂志。“电子社交杂志”的出现和兴起改变了早期电子杂志那种较为单一的阅读功能, 转而成为了一个基于阅读发展为社交群落的网络社交互动平台。

ZAKER, 中文名“扎客”, 是一款个性化阅读社交杂志, 目前面向于i Pad、i Phone和android用户。ZAKER上线仅一周, 就跃居APP Store免费新闻类应用程序排行榜首。ZAKER除基本功能版块, 用户还可按照自己的兴趣个性化定制想要阅读的版块。与Flipboard等纯社交类杂志不同, ZAKER是一款将个性化阅读和社交杂志结合起来的新形态。

二、电子社交杂志的新特点:阅读+社交

ZAKER:个性化阅读+社交

早期的电子杂志, 比如1985年费力克发布的电子杂志, 其形态更接近与纸质杂志的形态, 后来的电子杂志也是一种数据库和海量信息的在机阅读。面对互联网上汹涌如潮的海量信息, 用户难免会有因信息过剩带来的“信息恐惧症”。

ZAKER的“个性化阅读+社交”形式解决了用户的这一困惑。它提供各种丰富的版块供用户选择,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感兴趣的内容, 如在新闻版块中, 用户可以定制所在城市的新闻, 这种个性化阅读聚合的理念将用户所需的信息以用户熟悉且愿意接受的方式展现在用户面前。ZAKER的这种个性化阅读使得用户获得的信息具有及时性、综合性和针对性。ZAKER的用户在个性化阅读的同时, 可以分享阅读内容到社交网站, 形成了即时互动性。“个性化阅读+社交”的新形态带来了电子社交杂志的春天。

静态的阅读+动态的社交

阅读是一种获取信息的过程, 它通常体现出的是静态的特点, 要求阅读者内心安静、心无旁骛、全神贯注, 是一种个人行为。社交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 是人们运用一定的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 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 具有动态性。当今时代, 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显得更加重要, 我们只有不断地与各类人员进行交往和信息沟通, 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发展自己。

在电子社交杂志之前的杂志中, 一个人的静态阅读被放大, 动态的社交受限。ZAKER把静态的阅读和动态的社交进行了有效地结合, 用户不仅可以快速高效地阅读自己制定的阅读版块并且可以通过对阅读内容的分享与评论实现阅读者之间的互动, 甚至还可以绑定新浪微博、人人网等社交媒介进行类似在社交网站上的即时互动。用户在专注的静态阅读的同时, 可以对内容进行评论或者把所看内容分享到社交网站, 并且与网友就所分享内容进行互的经典佳作, 这才是数字技术的最终依靠和存在的目标。

动, 从而形成了静态阅读与动态社交结合的新形态。笔者认为, 这的确是一种新生事物, 是人类社会的进步, 具有重大意义。

阅读的个人性+社交的群体性

阅读是个人行为, 是一个人独自安静的阅读, 具有个人性。社交是一种动态的互动, 是多人的互动行为, 具有群体性。提到个人性, 可能会联想到有独立性、有主见、有自制力, 亦或联想到个人主义、独善其身、闭关锁国等等。个人性是一把双刃剑, 尺度要好好把握。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就过分倾向了个人性, 不管是君主的独裁还是闭关锁国, 都是对个人性的过分重视。提到群体性, 可以联想到团结就是力量、群众基础等积极方面, 也可能会联想到人性的复杂、尔虞我诈等负面影响。个人性与群体性都各有利弊, 若把个人性和群体性用一种最佳状态有效结合, 就会使我们得到最大助益。

ZAKER的一大特点就是把个人性和群体性进行了有效的平衡。它高效个性化的阅读版块就是个人性的体现, 好好运用, 可以提高个人修养。它及时多元化的社交功能就是群体性的表现, 在阅读的同时享受集体的乐趣, 群体对于一个问题的讨论其实就是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文化气息。ZAKER的诞生打破了文化的僵局, 那么如何正确运用ZAKER, 也就是个人性和群体性的平衡问题, 需要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三、ZAKER等电子社交杂志的优势

横向的资讯获取与纵向的深入话题的结合

ZAKER的聚合阅读与个性化定制功能使得用户可以综合性地获取个性化的信息, 与纸质杂志和之前的电子杂志相比, 它的内容有丰富性、综合性, 个性化的优势, 这是横向的资讯获取。纵向的话题深入表现在, 用户可对内容进行评论与分享, 可与ZAKER的其他用户和网友进行即时互动, 这种互动性是纸质杂志和之前的电子杂志无法比拟的。横向的资讯获取与纵向的深入话题的结合, 使用户在个性化阅读, 获得大量有用信息的同时, 有效进行互动, 对信息进行了深加工, 拓展了思维, ZAKER等电子社交杂志的这一优势是之前任何形态的杂志无法企及的。

点的深入与面的互动的结合

ZAKER的评论和分享功能是一种纵向的点与横向的面的关系。评论是点的深入, 分享是面的互动。用户在阅读内容的同时, 可以对内容进行评论, 发表自己的观点, 当其他用户也对同一内容发表见解时, 形成了用户间对某一内容观点的交流, 丰富并开拓了用户的思想, 这就是点的深入。用户在阅读内容的同时, 可以把感兴趣的内容分享到社交网站上, 网友转发其内容, 形成了面的扩散, 网友对内容进行评论形成了互动, 这就是面的互动。点的深入与面的互动相结合, 使用户在阅读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的同时, 有效进行互动与深度思考, 这是一种阅读杂志的新形态, 是电子社交杂志的优势。

结语

ZAKER等电子社交杂志“阅读+社交”的形式给读者带来的不再是杂志的概念, 而是更复杂、更有特点的阅读平台。触摸结合杂志的形式天生符合人们的直觉习惯, 但在外观美化的同时, 实用性和效率也不容忽视, 能否平衡视觉上的美观和内容上的实际效用很有可能会决定这款应用的成败。

摘要:数字技术与新媒体艺术的诞生, 使电影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从而促进新艺术的诞生与成长。随着蓬勃的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高新技术的发展, 这一切都影响着电影业的变化。电影技术数字化的全面来临, 电影无论在艺术创作, 在策划传播上, 在美学观念上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与发展,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观众群体的观影习惯。

关键词:新媒体,数字技术,电影制作

参考文献

[1].刘军.数字电影:中国电影产业在数媒经济时代的机会[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 2002年

[2].陈雯.浅析数字电影特效对编剧的影响[J].数位时尚, 2011年02期

[3].陈子俊.走出数字电影宣传的误区 (上) [J].影视技术, 1997年04期

电影观众 篇9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中国电影如何用文化担当来培养引导观众》。众所周知,中国电影在过去十年所面临的主题是产业和市场,一方面受到好莱坞电影的冲击,另一方面中国自身文化行业的改革,使得市场的突围与产业的崛起成为电影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文化问题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提出来就显得不太合时宜。但是中国电影也的的确确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了产业与市场的奇迹,现在票房成绩是稳稳的“坐二望一”,并且还在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全球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增长速度。放眼世界,美国基本上是稳中略有下降,全球增长率大概只在5%左右,但是中国一直保持着30%以上的增长率,所以刚才毛羽局长提出的“中国是全球电影行业增长的引擎”这一说法是毫不夸张的。去年66部电影过亿,这相当于每个月都有5部以上过亿票房的电影,这是过去所不能想象的辉煌成绩,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上创造出来的票房成绩远高于在美国本土市场。这在客观上也促进了整个好莱坞电影把中国作为它在海外最为重要的可增长市场,在商业战略上作出了很多调整。比如《变形金刚4》增加了差不多半小时的在中国拍摄的戏份,其实这半个小时没有太大必要,并且在播出之后,世界舆论大多对此持负面评价。但是由此可以发现中国市场对于全球来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主要的好莱坞电影企业,比如六大公司基本上跟新闻集团、“时代华纳”、“迪士尼”这些传统的大牌媒体集团融合在一起的,美国电影还是有很多传统电影的气质。有人说要打造中国的“时代华纳”,我觉得这是不太可能出现的情况,因为中国的电影业无法与传统媒体融合,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传统媒体业,特别是对于电影至关重要的电视行业,基本上是事业体制,虽然它的产品参与市场竞争,但是生产产品的主体是一个事业主体,无法在市场上与电影融合,而电影恰恰是在完全市场化条件下运行的。因为传统媒体业与电影的体制完全不同,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新贵——互联网。中国电影其实是最早跟互联网密切联姻的电影行业。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不仅是中国的优质企业,而且是世界级企业。互联网的出现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育起来的,这与电影业在气质上天然吻合。所以这一年互联网企业对于中国电影的渗透和影响是前所未有的,互联网企业不仅自己做电影公司,而且投资电影并对电影的营销起一定影响作用。比如说现在网上售票在电影销售过程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且一定程度上即将扼住我们的咽喉,这是这两个领域之间全面融合的开始。我预计未来几年这种融合对于中国电影业而言所提供的产业升级对于影院是一种挑战,互联网会创造出非常广阔的“后影院”市场。尤其2014年广电总局对视频行业进行了监管,以后没有经过审批的外国电影不能进入视频网站正版推广与观看,这就意味着观众对于国产影视内容的需求会大幅增加,换句话说,将来互联网将用各种方式争夺优质电影资源。因此,电影市场将面临一个巨大的增长空间。

过去几年,几大视频网站培养的付费用户每年都在成倍数地增长,中国用户都已经习惯从电视或互联网上接收观看免费视频内容,但最近两年已经逐渐培养出优质用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愿意在互联网上付费观看电影。而且最近也启动了一些电视院线,这对于整个电影行业来讲,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后影院”的升级。每年的电影收入的统计口径基本上还是十年前的模式,版权转让与版权销售的收入也需要统计到电影行业中去,这是电影行业的辉煌业绩,其实“后电影”的市场随着互联网的介入一定会成几何级数的增长,如果再不进行这项统计,以后将逐渐看不到它的发展脉络和过程。

2014年“网生代”这个词语非常流行,其实这个称谓一方面是指互联网IT进入了电影,比如说网络游戏、网络小说,2015年可能一大批网络小说将被改编成电影,也包括动画电影,大部分票房好的动画电影都是从互联网IT改编过来的,大量互联网素材、元素会进入电影作为主要内容出现。当然,还有一个所谓的“网生代”是指在互联网上“活”起来的人纷纷成为电影人,比如说肖央最开始是做“微电影”,现在成为大电影导演,其实包括韩寒、郭敬明等一群虽然是以小说起家,但是后来他们的粉丝群都建立在互联网上,所以这样一群人都会进入电影行业。其实“网生代”还有一个概念,它就是“网生观众”的指称。2014年是互联网全面进入中国20年,在这20年中,从十多岁开始玩互联网游戏的人,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互联网电影的核心受众,互联网伴随着他们长大,在他们身上拥有天然的“互联网”气质。

其实互联网在中小城市中的普及和利用长期以来一直被低估了。大城市由于人们信息获取的多元化、消费方式的多元化相对而言对于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还十分有限,但是在中小城市,互联网基本上就是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方式,所以实际上中小城市的人们对于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超过了大城市。有时候大家会觉得互联网的某些内容好像比较低俗、低质,因为这些内容本来就不是为城市白领、中产和精英以上的观众准备的,是为广大二三线城市的“屌丝”青年准备的。因此它天然的带有向下沉的取向,这样一种精神气质进入互联网、进入电影行业之后,电影发生了很多改变。老导演基本上败走卖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是受互联网气质浸染长大的一代人。过去中国的电影市场是大城市白领的趣味决定着票房的走向,那个时候的电影看起来就像是电影,至少要有大牌明星,甚至要有一定的国际化程度在里面,一直是《英雄》那种气质的电影有票房。但是从《失恋33天》开始,再到后来的《泰囧》,以及2014年两部票房过十亿的电影《大闹天空》《心花路放》,八部票房过五亿的电影,大家会发现一个新趋势决定着电影趣味的不再是城市白领,而是二三线城市的小镇青年。我看到一个数据,说女青年更重要,小镇女青年决定了电影的趣味。这一点可能是跟过去的电影完全不一样的地方,整体上的电影趣味在这几年发生了重要改变。那种大制作的、精良考究的、投入成本很高、偏历史偏硬派的电影基本上不太能够创造非常高的票房,即便像《智取威虎山》口碑一边倒的好,但是在票房上并没有赢过《心花路放》。

nlc202309011538

伴随着“新增长”、“新突破”一起出现的是“新市场”、“新观众”。市场变了、观众变了、趣味变了,那么给电影文化带了一个很大的改变,电影可以不那么像“电影”了,甚至粗糙更容易引起一批电影观众的共鸣。而且还有一个现象,这一批高票房的电影受到来自大城市的主要媒体舆论方面的广泛批评,但这些批评完全挡不住其“心花怒放”的结果,票房一路高歌,这个就可以看出审美趣味之间巨大的差异。正是因为一大批二三线城市的普通老百姓、普通青年观众在决定着票房,电影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为了迎合这种需要,放下身段去讨好这些观众。近两年有几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墙内开花,墙外一点都不香”,基本上高票房电影在国内受到批评,而且跨不出国门;二是“叫好”和“叫座”之间出现巨大的矛盾,“叫好”的都不“叫座”,“叫座”的几乎都不“叫好”。大部分电影基本处于这种矛盾之中。

中国电影面临一个特别严峻的危机,如果单从市场来看,可能还感受不到,但是对于未来要有清醒的预判:第一,今天中国电影的票房成绩是在对市场有一定有形或无形把握的前提下取得的,因此不能高估这个成绩的绝对含金量;第二,现在的观众在观看国内电影的同时还在看好莱坞电影,他们今天接受这样的电影不意味着他们明天仍然接受。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由于中国电影刚刚开始商业化,其实那时候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录像厅基本不放美国电影,因为没有人能看得懂,基本上所有的录像厅都放的是港台电影,主要是香港电影。刚才提到的,大量二三线城市的影院都是最近三年左右建起来的,换句话说这批观众在过去二十年左右根本没机会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因此互联网和电视台培育了他们的审美趣味。但是当今天他们在电影院里面既能看到国产电影,也能看到好莱坞电影的时候,这种趣味一定会发生改变。就跟当年的香港一样,香港有一段时间拍摄了各种类型、非常商业但又简单粗糙的娱乐电影,曾在整个东南亚地区一统江山。但是随着新一代电影观众的诞生,也就是三五年时间,香港电影一下就失去其霸主地位,倒下去是非常快的,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国家,观众要成熟起来也是挺快的。现在是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所以不能满足于这种低俗、简单、粗暴的娱乐占领了市场,就可以不思进取,受批评时就用市场作挡箭牌。现在的批评主要形成两种态度,一种是批评改革,一种就是在改革过程当中为了保护改革就不能批评电影。这其实是有待商榷的,现在出现的问题不是改革带来的问题,而是改革不彻底或者说是改革不够深刻所带来的问题。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解决文化的提升,而文化问题当中最核心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认为只有两个:

第一,娱乐文化要解决好宣泄与净化的关系问题。我从一开始研究电影,就是娱乐片、商业片的拥护者,而且是推动者,而娱乐文化当中有一个基本的伦理,就是宣泄与净化的统一——不能够只有娱乐,没有净化。中国电影、电视剧中有很多值得批评的现象,这不是针对改革而言的,娱乐本身没有问题,但是所有的娱乐都是有度的。电影里面出现过很多案例,比如说一些丑恶的东西不加拯救、不受惩罚,就能得到该得到的利益,或者说过度地去表现一些对于女性的不尊重,甚至有些电影大段大段地表现生活中的负能量,而最终又没有得到有效的挽回。不能说这些电影一定会带坏什么人,但是不能助长这种趋势。这就跟添加剂一样,放在食品里面可口,但是如果一味地加添加剂,这个民族一定会生病。食品如此,精神也是如此。娱乐是有尺度的,全世界都如此。

第二,应该拍摄更多的正能量的电影,其实不是正能量就一定得不到票房。好莱坞电影跟政府没有直接关系,全部都是市场化运作,但是除了大家看到的“爆米花”商业电影《蝙蝠侠》《蜘蛛侠》《变形金刚》等,其实这些年还有一大批非常优秀的关注人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的电影,比如《林肯》《为奴十二年》《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等等,而且这些电影都是美国的主流电影。那么,我们如何创造自己的主流电影呢?我觉得其核心关键在于“现代意识”,这其中有两个关键:1.如何得到老百姓的认可?答案一定是以人为本,以个体关怀为本。现在很多主旋律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永远把整体性绝对凌驾于个体之上,但是现代意识的一个核心就是国家为人服务。关怀个体命运其实也是《中国合伙人》中最典型的特点,个人心与国家心是连在一起的,不是个人无条件依附国家、贡献国家,国家是靠个人创造出来的,就跟《幸福来敲门》一样,《中国合伙人》从这个意义上给我们的启示是非常大的。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认真研究它的创作规律,它究竟跟这个时代是什么关系。我觉得它是价值观的一个重大转折,表现在个体对于这个社会贡献的创造。2.价值观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含义丰富,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又是什么东西获得社会普遍性认可?其实无非就是几个特别核心的东西——“自由”“平等”“尊严”“爱”,这些是会跟社会产生共鸣的价值观,而且这中间也可能产生推动社会进步的故事。比如韩国电影《辩护人》改编自真人真事,推动了韩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变革。去年的奥斯卡电影《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也是真人故事改编,就因为一个艾滋病人的故事最后影响到美国卫生部改变了自己的法规。其实这些都是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一种个体力量的表现。包括《亲爱的》这部电影播出之后,公安局也开始告诉大家其实孩子失踪以后四个小时之内也可以报案。中国也有许许多多靠个体公民为了自己的利益的追求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这些故事是很有趣的,也亟待发掘,它有正面价值。其实中国人特别关心自由、平等、尊严有关的东西,只要抱着一种诚意的态度,文化空间的表达还是很大的,《中国合伙人》《亲爱的》的出现说明了这个空间的存在。甚至我们在总结这些电影经验的同时,需要找到更妥当的表达方式来表现我们的生活。

电影是娱乐,但是它不完全是娱乐。即便电影是一个商品,它终究还是一个文化的商品,而不是一个普通的商品。所以我们讲电影需要产业化,但产业化的电影必须有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电影才会有自己的品牌。换句话说,中国电影要想走出去,如果不跨过文化价值观的这个关口,是走不出去的。中国电影现在在海外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制作困境,同样也是创作困境。我近两年接触过很多关心、热爱中国电影的外国人,他们对中国电影的表达不太容易接受,所以实际上从“文化”的角度来讲,这既是一个社会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产业的需要,是这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上观点纯属我的个人意见,欢迎大家批评。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陈熙根据录音整理,未经发言者校订)

上一篇:教育教学平等下一篇:空间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