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活动(精选12篇)
劳动实践活动 篇1
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 明确提出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 在家庭中被软化, 在社会中被淡化, 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 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要积极开展劳动教育, 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 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 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 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 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 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一、营造劳动教育的环境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 同样, 环境也创造人。”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建设合理的校园文化, 创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 其“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不言而喻。
(一) 要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
当教育回归到实际的劳动实践, 比如杜威和陶行知所主张的烹饪、缝纫、家用电器维修、农作物种植与培管、小制作、小发明等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而又力所能及的实际操作, 学生的成长也就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他们的创造力被激活, 他们的生命力被唤醒。在这种良性的激发下, 学校朝着“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美好方向发展。
(二) 在校园的环境建设中, 学校需建立“学农基地”, 为学生参加劳动、学习新知提供平台
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在活动中逐渐形成。
二、整合劳动教育的资源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体现在知识上, 也要让学生拥有积极的劳动体验, 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不要让学生成为“只懂不会”的学习机器。所以, 为了让学生进入一个有效的劳动教育中, 可以整合学校及学校周边的劳动资源, 积极、科学、合理地开发实践内容, 引导、带领学生积极参与。
(一) 整合校园文化建设, 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
学校作为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 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极其重要, 也是锻炼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和获得劳动体验的有效场所。所以, 可以将校园内的一些文化建设合理开发利用, 增加学生劳动实践的机会。例如, 教室、操场以及校园内的一些建筑、草地等, 可以进行合理的划分, 让学生对分到的区域进行清理、打扫、布置和管理等, 通过让学生在校园中进行清洁卫生工作、校园环境爱护、植物花卉管理, 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对校园的热爱、对劳动的热爱, 以及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增强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
(二) 整合校外劳动实践基地, 促进学生获得劳动体验
校外也是学生获得劳动体验的重要场所, 由于中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 对于一些校外的实践活动学生很难独自一人去完成。所以,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践体验。首先, 学校要与周边的一些基地建立合作关系, 开展有效的利于学生实践的劳动活动。例如, 对于周边有养殖基地的学校来说, 可以与农业养殖专业户合作, 利用这种丰富的场所, 让学生有实践的机会, 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于一些蔬菜、水果基地, 我们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种植过程, 告诉学生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因素。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蔬菜种植的不易, 有的学生只看见菜场上被洗得较为干净的蔬菜, 就认为蔬菜不是在泥土中成长的。通过这种让学生亲身体验的劳动实践活动, 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三、开展劳动教育专题活动
培养、锻炼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 首先应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劳动体验、促进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次, 劳动教育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单纯地参加一些劳动活动, 而是通过劳动, 让学生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 在劳动实践中获得感触, 以及在接受劳动教育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意识、创造力的增强。而劳动专题活动的开展, 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 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比较善于模仿, 同时对活动类、动手类的教学活动都比较感兴趣, 也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 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不同的劳技教育活动,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其创新意识和思维创造力。例如, 可以建立个人小制作、个人绘画、小发明、黑板报、海报等专题活动,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自己实验、观察与分析,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 拓展学生的思维。当然, 学生在进行这些专题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应当适当地进行引导、帮助, 对学生制作的作品, 教师在给予肯定的同时, 也要让学生知道其不足。中小学生具有大胆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因此,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 动手操作是很好的发散其思维的方式, 也是劳动教育的有效方法。
综上所述, 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 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 让学生获得劳动体验, 提高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 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重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 重视综合实践活动, 创造劳动教育环境, 整合劳动教育资源, 开展劳动教育专题活动, 才能更好地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专题活动
参考文献
林亚辉.综合实践活动视域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研究:以扬州剪纸为例[D].扬州大学, 2009.
劳动实践活动 篇2
为积极实施学校“激活红色基因落实劳动教育”的期中劳动实践课程计划,4月23日,四十八中七(20)班的同学们在班主任陶老师和家委会的精心组织下,前往青松集团研学基地,开展了一次别样的劳动实践活动。
首先,工作人员安排同学们来到实践教室,亲身体验了制作中式面点的全过程。观看面点大师的指导视频后,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饶有兴趣开始制作:揉、捏、搓、卷……看似简单的步骤,对没有经验的`我们来说难度还是不小的。同学们一通“埋头苦干”,有些同学还发挥了自己的创新意识,最终一个个制作精美、造型各异的面点呈现在大伙儿眼前。
目送自己的劳动成果送进蒸炉,同学们接着参观了青松工厂监控室,了解了工厂中严格的食品安全规范和程序――十二道洗手法,两次更衣……严格管理背后是集团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随后,同学们进入青松文化馆,感受了非遗“面塑”的魅力,聆听了各种面食的奇闻轶事。通过文物展品,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面食文化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食光长廊”中,同学们再次近距离感受了青松包子生产线的高效与安全。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亲手制作的包子也带着腾腾热气送到了各自的手中,大家迫不及待地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一张张灿烂的笑容里,饱含着深深的满足感。毕竟,自己做的,才最香嘛!本次劳动实践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在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的同时,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劳动的快乐。通过这次亲身体验,相信“劳动最光荣”这句话,已经深深铭刻在每位同学心中。
劳动实践活动 篇3
【关键词】比学赶帮超劳动竞赛 实践 探索
开展“比学赶帮超”劳动竞赛活动是中国石化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为国家、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有效方法和载体,在新形势下,通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劳动竞赛活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构建和谐团队,提升企业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中坚力量,落实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近年来,五一社区维修站结合实际工作扎实开展“比学赶帮超”劳动竞赛活动,党政工团组织齐参与,先后开展了“春季供电设施大检修”、“夏季百日安全生产”、“迎农运、保运行”等劳动竞赛活动,提升了队伍素质,促进了生产服务任务的圆满完成,得到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理清思路,深化劳动竞赛活动内涵
作为企业工会应当根据国有企业的特点,善于运用劳动竞赛这一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把企业的中心任务转化为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使“比学赶帮超”劳动竞赛活动更富实效,更具特点。
(一)要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工会工作的重中之中,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参与世界竞争力度不断加强,如果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就很容易产生轻视思想政治工作,以包代管,片面追求个人经济收益和小团体利益。因此,要把劳动竞赛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对职工的形势任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从思想上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二)要立足于提高职工队伍素质。随着竞争上岗机制的形成,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不仅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需要,而且是职工增强岗位竞争能力的需要。要把集团公司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离不开人才高地和一流的职工队伍。因此,劳动竞赛活动必须以提升职工队伍综合素质为目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要致力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科技兴国是党指明的我国经济发展之路、强国之路。要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就必须努力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包括必须大力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改造、技术攻关、QC活动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结合石化发展方向,劳动竞赛就必须由传统的体力型转为现代的智力型,促进企业科技创新。
二、明确目标,落实劳动竞赛活动指标。
一定要站在围绕中心、服从全局的高度,瞄准目标,把劳动竞赛工作目标与员工素质提升、重点工作、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之赛出激情、抓出质量、见到成效。
(一)围绕提升素质开展劳动竞赛。坚持以赛育人、以赛促学,全方位开展技术练兵比武活动,举办“创建学习型团队”推进会,组织开展“比敬业爱岗,看谁自身素质好;比精神风貌,看谁参与积极性高;比工作实绩,看谁进步快、贡献大”的“三比三看”活动,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通过积极传播人企合一的和谐观、人企相通的整体观、人企共进的效果观,实现员工个人愿景与企业愿景的相融共通,使广大员工更加明确劳动竞赛目标,理解个人素质提升的重要性。推动劳动竞赛的持续、稳定、深入开展。
(二)围绕重点工作开展劳动竞赛。根据“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什么,就竞赛什么”的竞赛思路,围绕单位发展的总目标,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作为展示自己实力的“窗口”、“品牌”竞赛项目,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激发员工热情,突破不利因素,确保竞赛目标高标准完成。根据“生产经营的难点是什么,就竞赛什么”的竞赛思路,发动各单位紧密围绕“经营一元钱,节约一分钱”活动开展“比学赶帮超”劳动竞赛,动员广大员工深入开展挖潜增效工作,紧密结合对标评价、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等各项工作,引导广大员工对标世界一流标准,立足岗位,认真查找经营管理“短板”,从我做起,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三)围绕安全生产开展劳动竞赛。通过开展安全文明生产目标赛、我要安全专题竞赛等“比学赶帮超”劳动竞赛活动,制定竞赛目标,全员参与,查找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开设融安全漫画、安全歌谣、安全书法、安全篆刻、安全谜语于一体的“安全文化长廊”,全员“危害分析”等活动,全面推行作业前“五分钟观察法”、“一票一卡”等制度,做到交待工作任务的同时交待安全措施,把防人身伤害、防误操作等落实到每个工作细节中,消除安全生产隐患。
三、措施到位,确保劳动竞赛活动效果
劳动竞赛的有效开展,在于责任的落实、措施的到位。工会要充分认识劳动竞赛中发动、组织、管理、评价、考核等工作的重要性,精心组织,认真谋划,严格考核。
(一)组织领导到位。成立劳动竞赛委员会,党组织、行政、工会、团青组织要全部进入劳动竞赛组织机构,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形成强有力的劳动竞赛组织网络。党组织以“创先争优”为引擎,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作用;行政在竞赛立项、指标确定、项目评价、竞赛考核等方面积极参与,并分别做好人员调配、后勤保障、经费支持等工作,全力保证劳动竞赛方案贯彻执行;共青团组织要结合青年特点,开展各种突击活动,解决竞赛中的急、难、险、重问题,并且营造竞赛氛围。
(二)竞赛指标落实。为保证竞赛结果,按照不同的项目和分项目,分别制定详尽的竞赛指标和考核办法。一是媒体宣传,工会、劳动竞赛委员会要将劳动竞赛承诺的指标等内容在社务公开栏、局域网等显要位置进行公示,并定期上报工会各项劳动竞赛指标完成情况,通过宣传媒体进行公示,接受广大职工的监督评议。二是会议讲评,劳动竞赛委员会通过职工会员代表大会、党群例会、社务公开会等就劳动竞赛重点工作、指标完成情况向广大职工作公开说明。凡未完成竞赛指标的,由相关单位责任人向广大职工群众作说明,并制定具体措施促进达标;凡完成竞赛指标的,鼓励其继续聚智聚力,争当劳动竞赛的先进。
劳动实践活动 篇4
一、业务竞赛活动开展情况
近三年来, 大理中支主要组织开展了以下竞赛活动:
(一) 考试、答题类知识竞赛
每年度都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各种内容的考试、答题类知识竞赛。三年来, 中支共组织开展全辖性的知识答题竞赛活动10多项, 内容包括:“货币信贷与金融稳定”、“‘五五’普法”、“贯彻党代会精神, 推进桥头堡建设”知识竞赛等。“答题人数3000多人次, 大部分竞赛活动, 职工的参赛率均达到90%以上。”
(二) 征文类竞赛
先后组织了内容包括“优秀廉政心得”评比、“支付清算”有奖征文活动、“激情岁月的点滴记忆”、“科学发展成就辉煌”等主题征文比赛活动, 每次活动, 均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进行了表彰。
(三) 考核类竞赛
中支及各专业科室每年度都组织对综合工作和各专业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如中支对各科室、县支行的“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考核评比”、“国库业务考核评比”、“工会工作考核评比”、各类“统计报表评比”等。每年度都分别评选出各类奖项进行表彰。
(四) 调研、研讨类竞赛
近年来组织开展了该类竞赛活动10多次, 如:中支组织的“金融热点问题研究”竞赛活动;人事、纪委、宣传群工等部门联合进行的“央行文化研讨”;调查统计部门组织的“农村金融发展情况调研”等。
(五) 现场竞技类比赛
如:“中华经典诵读比赛”、“读书演讲比赛”、“国库、会计、征信”竞赛、“基础业务”竞赛等。
(六) 岗位练兵类竞赛
如保卫、国库、会计核算、科技等“应急演练”岗位练兵活动等。“全省应急演练劳动竞赛”, “大理钞票处理中心发生突然停断电事件应急演练”活动等。
二、业务竞赛活动成效
(一) 业务竞赛活动助推了业务创新
大理中支以“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为目标, 通过全方位业务竞赛活动的开展, 在工作中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助推了各项业务工作的创新。如:2013年, 一是人事工作中, 非领导职务管理工作迈出新步伐。2名同志竞聘为副处级调研员, 3名同志竞聘为主任科员、6名同志竞聘为副主任科员。二是多项业务工作创新取得新进展。如:宾川县借鉴林权制度改革思路,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开展了以果权证抵押贷款的“金果贷”产品创新, 开全国果权抵押贷款先河;祥云县米甸镇成为云南省首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信用镇”之一。三是创新综合执法检查方式。在全省地州首家实施州县两级“统一领导、分片实施”开展综合执法检查, 这一做法得到了昆明中支充分肯定。
(二) 业务竞赛活动助推了团队协作
中支通过组织开展业务竞赛活动, 加强了广大干部职工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助推了团队协作。通过发挥团队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进一步营造工作合力。如:大理中支举行的保卫干部岗位练兵活动, 通过竞技比赛, 进一步强化了团结协作、团队精神, 为做好岗位工作奠定了基础, 做到了多年无安全事故。
(三) 业务竞赛活动助推了内部管理
1. 健全完善管理制度, 使各项工作规范运行。
如:中支修订完善了中支政务信息工作管理办法、目标管理办法, 制定了中支电视会议管理办法、中支行领导联系县支行工作制度, 规范了重要工作按月报告和通报制度, 促进了制度建设和机关规范运行。并加大了政务信息考核和奖励力度, 创新政务信息工作机制, 信息稿源扩大, 质量提高。
2.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监督审计作用发挥。
采取多项举措推进内控机制建设, 加强对内控责任落实情况的再监督, 形成了“组织领导有保障、目标责任更清晰、加强监督保落实、人人参与促内控”的内控工作格局。开展了履职审计、后续审计、专项审计、审计调查等, 强化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3. 抓好应急管理工作, 应急处置能力增强。
及时修订补充和完善了预案, 建立健全各类业务风险预案31个, 修订完善预案14个, 新建6个, 完成了发行库突发事件、国库应用系统等7项演练, 增强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平安保障能力增强。
健全完善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制, 提高制度执行力。对要害岗位人员进行建档、建卡管理, 防范要害岗位人员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坚持24小时双人武装守库坐班制度。坚持节假日安全保卫保密大检查制度, 近年来对县支行、机关组织了12次安全大检查;统筹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文明小区建设、维稳和信访工作, 辖内无重大责任事故。
(四) 业务竞赛活动助推了素质提升
1. 通过开展评选表彰、考评类劳动竞赛, 广大干部职工提高了对岗位建功立业的认识, 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单位 (部门) 工作进一步规范, 并通过劳动竞赛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优化考核标准, 促进了各项业务工作质量的提升。如:中支货币金银科以会计基本制度、会计核算管理、会计档案管理、货币金银管理信息系统操作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落实情况为内容, 以学习、检查、考核的方式进行竞赛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 规范了货币发行业务会计核算行为, 促进了货币金银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工作质量和工作效力得到了提高。近年来, 大理中支及各专业科室每年均组织开展考评 (考核) 工作, 国库、调查统计、会计核算、外汇管理等业务部门多次被昆明中支考评为先进, 中支宣传思想、工会工作连续多年被成都分行宣传部和工会办考评为A级, 大理中支连续多次被成都分行考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2. 通过各类书面答题知识竞赛的开展, 扩大了职工的知识面。大理中支在组织答题类知识竞赛活动中, 注重参与性, 除长期休假、出差职工外, 在岗职工均全员参与, 参赛率大部分在90%以上。
3.通过操作类、岗位练兵等竞赛活动的开展, 职工实际操作能力大幅度提高。如大理中支组织人民币防伪、点钞等知识竞赛、保卫人员的实弹射击、岗位练兵、应急演练等。职工操作能力提高明显。
4. 通过现场类竞赛活动的开展, 彰显了竞赛活动的典型性、示范性及宣传效应。如大理中支全辖“中华经典诵读”比赛, 以“诵中华经典, 咏盛世华章”为主题, 中支机关及各科室通过层层选拔, 28名选手参加了决赛, 在层层选拔过程中, 广大职工积极参与, 参加人数众多, 充分彰显了活动的典型性、示范性及宣传效应。
5. 通过各类调研、征文类竞赛活动, 职工调研能力得到提高。近年来, 中支共组织开展“我与央行共发展”、“我们在一起”、“灾难、责任、感动”、“我与央行内控建设”、“我和我的祖国”等主题征文活动, 共评选出各种奖项100多名。《志愿者》、《泪别亲人》等, 还被总行党委宣传部“我们在一起征文”刊用。近年来, 中支各种课题组拟写的调研论文多次获奖。如:《商业银行信贷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基于大理州农户贷款情况的调研》被总行评为优秀青年论文二等奖, 《构建多元化的农村信用体系———以洱源县农信社为案例》一文获分行团委“青年课题组论文二等奖”。
(五) 业务竞赛活动助推了基层央行发展
大理中支始终坚持把开展业务竞赛活动的落脚点放在全面提升履职水平, 大力促进经济发展上, 助推了基层央行各项业务的发展。如:中支组织开展的“服务创新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竞赛活动, 针对“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利用率不高实际, 联合大理州国税局、地税局, 大理市辖区各国有商业银行、农合行、股份制银行对横向联网电子扣税进行督促, 多次召开国税、地税和商业银行系统协调会, 同时向大理州财政局、大理金融办争取支持和配合。截止2013年7月末, 全州通过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扣税占全部税款入库的96%, 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永平县支行组织辖内金融机构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 以“基地+专业合作社+农头企业”为扶持重点, 不断加大对高原特色农业的信贷投入。截止2013年6月末, 全县涉农贷款余额115460万元、林业贷款余额32609万元、贷免扶补贷款余额5526万元, 创新产品贷款 (林权抵押贷款、经济林木权证抵押贷款、农民工进城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 余额11646万元, 金融信贷的大力支持点亮了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永平县相继荣获“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升级示范基地”、“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等称号。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业务竞赛活动的开展, 其作用和成效是明显的, 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 思想认识参差不齐
由于认识上的差距, 带来效果上的差异。有的单位不但积极组织参与上级行统一组织的业务竞赛, 同时能够结合实际、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长远规划, 自行组织开展各类有特色、有创意、见成效的竞赛活动。而有的单位领导及职工对业务竞赛的认识不准确或不到位, 不同程度存在对参加竞赛活动“应付了事”的情况。
(二) 有的竞赛活动过于集中
由于有的竞赛活动集中在一个时段, 造成竞赛活动多, 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劳动竞赛的效果。
(三) 缺乏规范的管理办法及激励机制
人民银行目前没有统一的业务竞赛方面管理办法及激励机制, 在具体操作中缺乏规范性, 一些竞赛活动层次不高。
(四) 业务竞赛的成果转化有待加强
劳动竞赛的目的是通过竞赛活动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 提高专业技能, 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竞赛的过程既是提高的过程, 也是创造的过程, 竞赛的结果可以促进工作成果。如何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进行转化, 运用到工作中去。目前在这一方面的探索不够, 也缺乏系统的、认真的研究, 竞赛成果的转化有待加强。
四、对基层人民银行开展竞赛活动的建议
(一) 提高思想认识, 充分认识劳动竞赛的重要性
1.要充分认识到业务竞赛活动是更好地履行央行职能、促进业务发展的有效平台。是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有效途径。要充分提高认识, 通过建立业务竞赛活动平台, 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努力提升业务技能和工作水平, 认真履行中央银行职能, 自觉投身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 积极推动和促进单位各项业务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2. 要充分认识到业务竞赛是促进职工素质提高、推动工作上水平的重要手段。
3. 要充分认识到业务竞赛是促进央行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全员参与的业务竞赛活动, 可以将精神文化融入到业务竞赛活动当中, 使央行文化在业务竞赛活动中发扬光大, 成为建设央行文化的重要手段。
4. 要充分认识到劳动竞赛是促进职工团结协作的重要手段。通过组织职工参加竞赛活动, 可以进一步促进各团体之间竞争, 在竞争中促进团体的团结合作, 促进团体的实际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激发团体争先创优、敢于拼搏的意识, 锤炼团队精神、强化团结协作意识, 促进职工互帮互学、互相促进, 共同提高, 进一步营造工作合力。
(二) 建立健全业务竞赛活动制度, 进一步规范管理
竞赛是一项涉及全局性的工作, 必须有规范的管理。一是要加强领导, 健全组织, 做到齐抓共管。要成立党委 (组) 领导, 工会负责, 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劳动竞赛委员会, 充分调动各部门劳动竞赛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做到有组织, 有领导。二是要明确职责, 科学规划。切实发挥竞赛委员会决策、组织、总结作用, 充分利用其成员的分布优势, 掌握各部门的工作特点, 了解业务部门的需求以及职工的素质情况, 制定出既科学规范又切合实际的规划、方案及规则等。三是要建立健全完善业务竞赛相关制度, 从制度上将人员、经费、激励机制等确立下来, 确保业务竞赛活动的有效组织。
(三) 建立劳动竞赛的长效机制
建立业务竞赛活动的长效机制是使业务竞赛活动持之以恒, 取得实效的有效手段。可以从机制上进一步推动辖区人民银行系统业务竞赛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组织辖区广大干部职工深入持久地开展业务竞赛活动, 进一步调动和激发辖区广大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团结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努力营造敬业奉献、勇于创新、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使业务竞赛活动在促进职工认真履行央行职责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 提高职工参与业务竞赛活动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 一个好的业务竞赛活动, 必须要有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 才有生命力。活动中, 要主动与各业务部门联系, 开展调研, 切实了解各业务部门对劳动竞赛项目的需求, 从而贴近一线业务工作实际, 使组织开展的劳动竞赛项目, 得到职工的普遍认可, 从而调动各业务部门和职工的参赛积极性。
(五) 立足基层, 创新竞赛内容、形式, 拓宽劳动竞赛路子
劳动实践活动方案 篇5
设计意图: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浪费现象也在不断地增多。在学生中间,学习用品的浪费,水、电、粮食的浪费,时间的浪费,都不难发现。本课意在通过调查、采访、搜集、学习、表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来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从而,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活动目标:
基础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2、懂得勤俭节约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
3、使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发展目标:
1、培养学生合作、调查、搜集、组织、表演能力。
2、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活动形式:调查、采访、搜集、学习、文艺汇报演出
活动准备:
1、分组搜集资料,向长辈了解,去工厂调查。
2、计算器,照相机。
3、制作头饰,小品排演,整理资料,编写儿歌。
活动过程:
起动阶段:
1、分组、分工,确定活动时间。
2、准备、筹集活动用具。
实践阶段:
1、小队分组合作,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走上社会,寻找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的来历,把它们用文字记下来,用录音机录下来,用照相机、摄象机拍下来。
2、寻找人们的生活中间的浪费现象,也用文字记下来,用录音机录下来,用照相机、摄象机拍下来。
汇报阶段:
一、说一说,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哪些浪费现象?
主持人:勤俭节约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党和政府号召全国人民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制运动,这是利国利民的长期任务。我们少先队员应该发扬勤俭节约的美德,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小记者:感谢班长给我提供了这一个采访和学习的机会。怀着向大家学习的心情赶来参与机会,谢谢大家。
班长:下面请来看一组小品,你肯定会发现,原来在我们身边还真有这样的事呢? 小品A:队员甲站在会场中央,伸出右手做水龙头状。队员乙肩扛书包,大汗淋漓,在龙头上洗手。队员丙踢着小足球上。乙和丙同时洗用一个水龙头,争抢起来,互不相让,后来干脆用手打仗。忽然传来上课铃声,乙和丙欲走,水龙头将他俩拉住,定格
班长:请看,这属于什么行为?
小记者:不象话,这不是浪费水吗?
小品B:一队员带着春游的食品、水壶、面包等,边饮边磕上长,吃不下,摇摇头。把半个面包扔了,定格。
班长:请看,像这样的行为你见过吗?看了有什么想法?(队员自由交流)小品C:一个化妆成铅笔的队员上来,叹息着: 生在森林野山,长在工厂车间,为小学生服务,咱心甘情愿。谁知主人无聊,削铅笔当作好玩。三毛钱一支铅笔,几分钟剩下半段。随手扔进垃圾里。如此浪费现象,实在令人心酸。
班长:这就是一支铅笔的自述,听得叫人脸红。铅笔头到处乱扔,练习本撕下一张又一张,就是丢失一分钱,也是不愿意伸手捡,这种浪费现象十分普遍。班长:请大家想一想,现在国家还不富裕,勤俭节约的传统不能丢。所以,我们少先队员要开展一字节约活动。从自己身边做起,节约一分钱,一粒米,一张纸,一滴水。
小记者:你说得对!一中有百,有千,有万„„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二、看一看,我们的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1、听各小队调查采访的录音。
2、看相关的图片。
3、说调查采访中的小故事。
4、队员谈感想。
三、听一听,一点一滴是多么的重要。
班长:最近我们中队分工对一粒米、一滴水进行了算帐,下面,请队员说一说。第一小队小队长:
我们小队里的队员都在校吃午餐,可是有人经常吃不完,把许多剩菜剩饭倒掉。有人还
说这有什么稀奇,小意思。今天,我带来了50克大米,请大家数一数,(小队队员分了米粒,然后加起来)
第一小队长:如果全国十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有多少千克?(队员拿出计算器计算)第一小队长:一年呢?
中队长:小记者。如果把这些粮食全部给你吃„„ 小记者:啊,大概可以吃上千年吧!第二小队队员:
我们学校里有一个自来水龙头,每天有许多同学在那里洗手,洗抹布,有时,水白白的流掉。总共能流掉多少立方米?让我们也来学学第一小队,算一算用水帐。如果每人浪费50克水,就这些水,全国有一亿三千万少先队员,每人如果浪费50克水,要浪费多少水?
队员甲:我们也算算,啊,有6500吨水。
班长:这些水如果让你喝„„
小记者:哈,你干脆叫我在里面游泳得了。班长:作为一名学生,心中应该时刻有一字。
第三小队长:现在就让我们的队员做个汇报:一度电可以做些什么? 小记者:对对对,现在全国各地都在闹电荒,这个问题提得好!
第三小队长:如果每家没户每天节约一度电,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么样?(小队成员一个一个描绘)第四小队齐声朗诵:《节电倡议书》
小记者:太好了!这则倡议短小精悍,内容扎实,我举双手赞成。(鼓掌)齐:我们坚决响应。
班长: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邓奶奶的话:我希望你们热爱祖国,热爱党,珍惜劳动成果,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荣,以追求奢侈豪华、铺张浪费为耻,并把我的希望变成你们的行动,形成良好校风,这对国家、人民和你们自己都是有益的,你们说对吗?
小记者:太好了!你们牢记老一辈无产革命家的教导,并把它付诸于行动。班长:队员们,让我们勤俭节约,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一做起。齐:对,勤俭节约,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一做起。
四、辅导员讲话
赵场中学开展课外劳动实践活动
4月4日下午,伴着和煦的阳光,赵场茶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赵场中学的学生们。学生们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来这里开展课外劳动实践活动。孩子们的到来,给寂静已久的茶园带来了欢乐的笑声。
学生们在认真聆听了茶园工作人员采茶要点的介绍后,就争先恐后地拿着采茶工具三五成群地跑到茶园里采起了茶。他们个个兴致浓厚,场面热烈。0九级1班的李梦学同学在采茶时,手不小心被茶树枝划破了,但她仍然兴奋地说:“划破了手,有什么关系!以前,只看过别人采茶,今天自己来采了,才知道原来采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采茶虽然很辛苦,但我从中学到了很多!”
校长袁显明告诉记者,学校开展劳动实践基地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形成刻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从而也让学生们在劳动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快乐!
简报
(第三期)
宜宾市翠屏区赵场初级中学校2008年4月25日
赵场中学组织团员清扫街道
4月25日,赵场中学组织部分团员同学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到赵场街道附近“山门口”清扫垃圾,为我市卫生工作出一份微薄之力。
城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探讨 篇6
一、我省中、初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发展情况
1. 我省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进入了稳步发展时期。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高中开设技术类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保证小学生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10天,初中生每学年不少于20天。据此,吉林省城区开始兴建综合性劳动实践场所(学校),集中对城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教育教学活动。2003年,教育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意见》(教财字[2003]6号)文件,指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是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提高教育为农村经济服务能力的有效载体。2005年5月,根据国家文件精神,吉林省教育厅下发了《吉林省中初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实施意见》(吉教校产字[2005]1号),对全省中初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场所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加大投入、注重实效”原则,有效整合现有教育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出地方特色;把城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和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一期部署、同步建设;努力拓宽育人渠道,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场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响应号召,城镇兴建综合性、独立建校的劳动实践场所,农村普遍兴建有育人特色的较大规模的劳动实践教育场所。截止到2009年末,全省已建立城区(含县城)综合性劳动实践场所19所,农村乡镇学校兴建较大规模实践场所460个,数百万学生参加了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能力普遍有了提高。先后涌现出长春市朝阳区素质教育基地校、延吉市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校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在场所(基地),学校组织陶艺、木艺、布艺、电工、钳工、摄影、烹饪、野外生存训练、无线电测向、农作物种植、军训、野炊、垂钓、篝火晚会以及思想道德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国防教育、禁毒教育等活动,深受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普遍欢迎。全省已建成的19所综合性劳动实践场所,年接纳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达30万人次;已建成的460所较大规模的劳动实践场所,年接纳学生参加生产实践活动达120万人次。其中长春市朝阳区素质教育基地校、白城市洮北区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校一次可接纳学生350人和10名指导教师参加综合实践活动。
2. 当前影响我省中、初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尽管我省中初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1)领导认识不到位。有的城区教育局以为有没有劳动实践场所都行,建设学校劳动实践场所的积极性不强。
(2)场所建设数量有待提高。吉林省现有城区22个,有14个区兴建了综合性劳动实践场所,有9个区设有劳动实践场所;县(市)38个,有3个县建了综合性劳动实践场所,大多数县没有建劳动实践场所。较大规模劳动实践场所数量、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提高。不仅场所建设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还没有行动,而且已建成的劳动实践场所设施还简陋,劳动实践场所开设项目也较少。
(3)和新课改衔接不紧密。新课改规定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高中开设技术类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同时予以时间保证。现有的劳动实践场所(学校)课程设置与新课改要求衔接不好,多以简单的军训、手工包饺子等体改综合实践活动,远远不能满足新课改的教育教学要求。
(4)场所建设运行经费短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及教育教学活动没有单独立项列支,也没有纳入到收费项目中,只是场所建设教育教学活动无法正常开展。越是场所建设好、教学内容丰富的场所(学校),经费越是短缺,制约了场所建设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数量不足,尤其是既具有教师资格又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双师型”教师比较缺乏,综合实践教师队伍还很不稳定。
二、城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基本思路
“纲要”中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纳入课程结构中,显示其所担负的责任、目标的重要性。
1. 以“纲要”为依据,确立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发展方向。(1)以学生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初步掌握获得从事基本劳动和劳动技术活动的能力;(2)为素质教育搭建平台,发挥场所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3)学校劳动实践教育研究能力的提高,增添了场所可持续发展的生机和活力;(4)学生“三个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培养多样化、复合型适用人才。同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开展多种模式的场所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2. 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创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新模式。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建设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各地应利用乡校合并的契机,把闲置的学校改建成为城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目前,吉林省城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的建设模式都是通过这一途径来实现的,做到了劳动实践场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根本性改变。
3. 加强场所建设管理。建立学校劳动实践场所是落实“纲要”精神的具体体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和高中通用技术教育,加强中初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这是场所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场所建立后要加强管理,发挥育人效益。目前,综合性实践场所管理基本上采取由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筹措建设资金,实践场所(学校)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由同级人事、财政部门解决编制、人员和经费。这些做法还要坚持下去。按照教学计划要求,每学期初,确定各学校到综合实践场所(学校)参加实践活动时间表,定期安排学生到场所参加劳动、实践、创新等课程内容的教育活动。
三、加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几点的建议
1. 进一步明确学校劳动实践场所性质,落实师资和课程计划。劳动实践场所是为中、初等学校素质教育服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要经一般中小学需要开展却因不具备条件不能或不宜开展的实践活动项目放到劳动实践场所(学校、基地)开展,同时有效整合教育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场所的育人效果。因此说,劳动实践场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它不同于校外教育机构,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享受和其它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城区学校将小雪高年级及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有计划地安排在劳动实践场所,将更有效地利用场所资源。我们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场所更多的关心,协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劳动实践场所(基地)为学校或准教育机构,妥善解决场所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编制问题,尤其是教师待遇问题。像办学那样办好劳动实践场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劳动实践场所的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制定有关场所建设政策和对场所建设予以宏观指导;勤工俭学管理部门作为劳动实践场所管理的牵头部门,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教师进修学校(院)等相关处室同理配合,共同抓好学校劳动实践场所中的校本教材以及教师、管理人员培训;要将场所建设工作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做好本地区场所的规划、建设、管理、协调和运营等项工作。
2. 多渠道筹措场所建设费,加大对场所“社会实践活动费”的管理力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应该像学校建设那样,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题,加大投资力度,逐步完善各项措施和活动项目的建设。为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综合实践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应设立中初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专项资金,以保障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可持续发展。针对中、初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教育教学特殊性,需要消耗一定的实践材料的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予以解决。要认识到实践材料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要的辅助材料,也是保障综合实践活动得以有效进行的必备教学手段。所以,为了保证劳动实践场所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保质保量地完成劳动实践课的教学任务,在义务教育保障机制逐步建立的基础上,应把劳动实践场所(学校、基地)的实践材料费纳入义务教育阶段的代收费项目中或纳入到财政保障范围内,纳入到政策体系,确保劳动实践场所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劳动实践课的育人效果探索 篇7
一、劳动实践课的育人效果
1. 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民族和国家最持久、最深层次的力量, 它承载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 是中国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幸福安康[1]。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后备人才, 河西学院组织大学生进行公益劳动实践, 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还填补了日常教学所不具备的德育教育功能的空白, 使劳动实践课成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课堂, 每个学生都受益匪浅[2]。在劳动过程中, 大学生吃苦耐劳、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和谐相处, 充分尊重文明、和谐、平等、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 对他们步入社会后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事实证明, 劳动实践课在立德树人方面的成效是无可替代的[3]。
2.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这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要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道德教育处于首要位置, 是各项素质之魂[4]。河西学院开设劳动实践课是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最有效方法, 不仅能使大学生体验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还培养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助人为乐、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热爱校园、感恩生活的情怀, 从而推动了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 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5]。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河西学院劳动实践课自开设以来, 学生中的一些不良行为得到改正, 环境保护意识也得到提升, 学生们通过辛勤的劳动美化了校园环境, 体会到了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来之不易, 学会了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通过为期一周的劳动实践, 学生体会到了获得成果的喜悦, 认识到了保持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相互协作、互利双赢的良好习惯和品质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6]。
4. 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
通过为期一周的劳动实践课, 大学生用自己辛勤的双手美化了校园环境, 尤其是增强了一些独生子女学生的生活能力, 这些学生的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普遍减弱。通过劳动学生们体会到校园整洁的环境来之不易, 劳动是生活中最光荣的事情, 生活离不开劳动、人类的生产发展离不开劳动, 劳动创造了美、创造了幸福生活、创造了人本身。有了这些体会, 充分表明开设劳动实践课的必要性。
5. 使学校和学生双向受益
近年来, 河西学院遵循地方性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发展规划, 立足河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然人文资源的办学规律, 坚持“转型、提升、发展”的工作方针,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以服务社会为使命”的办学宗旨, 坚持“做河西文章、出特色成果、争同类一流”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理念, 在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工程建设、科研平台和项目建设、美丽校园建设和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 河西学院正处于发展提升阶段, 需要大量资金进行基础建设, 为期一周的值周劳动不仅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也增强了育人效果, 还为学校节省了保洁费用和后勤开支, 为学院的发展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劳动实践课的特色
1. 以人为本,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劳动的过程是个人自我提高的过程, 强调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就是高扬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和科学发展理念。河西学院率先在甘肃省大学中开设为期一周的劳动实践课, 有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也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特别是有助于大学生将书中理论和实际劳动相结合, 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7]。大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知识在劳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和实用, 这正是中国学生普遍缺乏的品质。河西学院开设劳动课, 在一定程度上是破除中国应试教育弊端的重要尝试。同时, 在大学校园里开展劳动实践课, 可以使学生养成劳动的自主性、自觉性、积极性, 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参与意识, 使学生在思想教育和行为教育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实现知行合一。劳动培养了学生追求完美、热爱生活的优良生活习惯, 促使他们在生活上追求精益求精、止于至善。
2. 发扬学院优良传统、做好河西文章
河西学院的前身张掖师范专科学校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且享誉河西走廊的师范类院校, 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和教学名师, 河西学院开设劳动课, 发扬了先贤的优秀传统, 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逐步健全体制机制, 完善劳动实践课管理制度, 凸显了河西特色, 做好了河西文章, 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加强劳动实践课途径方法
1.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继续加强劳动实践课的德育功能
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 是国家未来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以及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情怀, 既是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又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生动体现, 是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重要环节, 更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栋梁之才的重要途径。
2. 积极探索, 选拔和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实践课指导教师
近年来, 河西学院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在“转型、提升、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 积极推进开门办学、开放办学, 努力提升学校自身发展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初步形成东联复旦、向西发展的战略格局, 使学校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在下一步的工作中, 学院将选拔、引进、培养和聘用一批高素质的劳动实践课指导教师。劳动实践课已作为必修课程纳入到学校的整体教学计划中, 规定了为期一周的学时, 并且劳动实践课结束后, 还要进行考核, 计入相应的学分, 因此, 必须建设一支优秀的劳动实践课教师队伍。教师不但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品德修养、教育管理能力, 而且要具有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能够以身示范、身体力行, 使学生信服, 学到真本事。
3. 以人为本,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
一方面, “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 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社会需要的是创造型、创新型人才。有创新的人才才会充满生命力和灵性, 学校通过学生的全面培养, 发挥人的综合能力, 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品位, 培养人格健全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显得尤为重要。受中国传统文化“学而优则仕”的影响, 很多学生只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 而忽略了道德的陶冶、劳动技能的提升。河西学院开设劳动实践课的目的在于弥补这一缺憾, 以人为本, 面向未来, 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劳动实践教书育人。
教育部明确指出: “大学阶段德育目标是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河西学院开展劳动实践课, 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是加强学生的德育, 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今后, 河西学院将继续深入细致地开设劳动实践课,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感恩生活的品质。
劳动实践课能够培育人, 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劳动实践课能够磨炼意志,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劳逸结合, 增强体质; 劳动实践课能够使大学生明白艰辛出才干, 劳动是增长才干和才华的最好平台[8]。公益劳动能够培养学生奉献社会的精神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劳动实践课能够担当育人功能, 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实践证明, 河西学院开设劳动实践课在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 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学校未来应继续加强劳动实践课, 完善劳动实践课机制[9], 深化劳动实践课改革, 健全劳动实践课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 争取办出特色、办出一流。
摘要:大学生劳动实践课是河西学院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劳动实践课自开展以来, 已取得显著成效, 不仅提高大学生的劳动技能, 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同时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 意义深远。劳动实践课应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 并强化其育人效果。
关键词:劳动实践,德育,育人
参考文献
[1]神克洋, 张立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精神灵魂[J].科技信息, 2010, (13) :160—161.
[2]刘占柱, 张莉.大学生劳动课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11, (27) :190—191.
[3]郭广生, 王秀彦, 等.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学校育人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 2014, (11) :27—30.
[4]李磊.公益劳动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之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11, (12) :210—211.
[5]郝明莉.大学生公益劳动课程教育的实践与体会[J].高校后勤研究, 2010, (3) :54—55.
[6]梁飞飞.回归生活世界的大学生劳动教育探析[D].长春:吉林大学, 2013.
[7]王志新.劳动教育周的德育功能[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 (1) :32—34.
[8]林美莺.艰辛知人生, 实践长才干——论大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的意义及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2) :15—17.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探索与实践 篇8
一、从机制建设入手, 将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建设纳入企业制度建设
制度是带有根本性的工作措施。在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中, 一是建立了平等协商、全员合同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 并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和职工群众的意见、要求, 对各项制度不断进行修改完善。二是以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为契机, 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劳动合同法》的学习宣传工作, 并且按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 结合本院实际, 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 与院各单位 (分院、所) 、各部门职工签定了全员劳动合同。三是紧紧抓住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环节, 结合院情, 及时对全院劳动用工情况进行摸底, 并配合院机制调整, 重新修订了院《劳动合同管理办法》, 拟定了院《劳动用工指导意见》, 规范了全院的劳动用工管理。四是建立了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长效机制。成立了由院行政、工会、职工代表组成的“院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 有效预防和调解劳动争议, 使许多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近年来, 全院未发生因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引发的重大劳动争议。五是院工会认真履行职责, 协助党政协调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把贯彻《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手段, 深入基层, 调查研究, 不断完善维护稳定的工作机制, 积极做好劳动法律监督和思想政治工作, 为企业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努力实现企业发展和职工受益互利双赢。
二、建立工资分配平等协商制度, 依法参加各项社会保险
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 是建立工资分配平等协商制度, 依法参加各项社会保险。陕西水利研究院在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实践中, 积极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文件精神, 结合院实际, 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原则, 改革薪酬管理制度, 制定出台了院《劳动薪酬管理实施办法》, 并经职代会院部专门工作组反复讨论表决后才正式出台实施。该办法使劳动薪酬分配与岗位技术要求、岗位业绩和岗位贡献有效挂钩, 分配向技术尖子、技术权威、管理骨干倾斜, 同时兼顾其他职工的经济利益, 激励全员争当技术业务尖子、争当有突出贡献专家。由于该办法内容得到了大多数干部职工的认可, 也照顾到了他们的切身利益, 因此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热情, 干部职工心情舒畅, 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根据规定, 为全院职工办理了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 建立了职工住房公积金制度, 能按时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 从无欠缴、漏报社会保险费现象, 使每位职工依法享受的社会保险待遇得到落实。
三、实行民主管理制度, 让员工成为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主体
加强职工民主管理, 保证广大职工依法行使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力的有效途径, 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年来, 陕西院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民主管理和厂务公开的制度和规定, 结合实际, 积极推进民主管理, 深化院务公开, 畅通了全体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渠道, 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职工参与、工会运作的良好格局, 确保职工合理的利益诉求能够得到及时答复和解决, 维护了职工利益, 和谐了干群关系, 避免了矛盾积累, 促进了全院的稳定。一是始终坚持把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作为维护职工民主权利和经济利益的重要制度, 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二是把加强职工参与日常管理作为职代会制度的延伸和补充。三是找准切入口, 有效行使职工民主监督权利。以组织职工代表参与院大宗物资采购和招投标活动为切入口, 积极探索职工参与日常管理活动的有效途径, 根据业务性质和范围, 选派懂业务、责任心强的职工代表, 参加大宗物资采购和招投标活动, 有效发挥了职工民主监督的作用, 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 取得了一定成效。
四、抓好安全理念的建立, 做好各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 保障职工的职业安全与健康
严格按照国家和有关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 积极做好职工劳动保护和安全工作。一是加强领导, 明确职责。建立了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与各单位 (分院、所) 、各部门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明确行政一把手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二是制定了“院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相应程序, 切实维护好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三是加大宣传力度, 不断增强职工职业安全防范意识。四是健全制度, 落实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强化安全生产事故的责任追究。五是定期检查, 严肃整改。对全院重点安全部位和生产单位进行抽查。六是按时为生产一线职工发放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 确保职工的人身安全。七是在参加社会保险的基础上, 每年还额外为职工办理一份意外伤害保险, 对赴边远地区、工作危险性大、从事野外作业的职工还办理了加强险。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 给予一定的劳保补贴, 确保职工身心健康。近年来我院实现了零事故的工作目标, 多次被陕西省水利厅授予“安康杯”竞赛活动优胜企业称号, 保障了全院各项工作稳定有序开展。
五、维护职工的发展权, 不断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维护职工的发展权是对职工最大的爱护。我们结合全院深化改革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围绕院专业化发展方向, 建立激励机制, 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从培养一支有利于专业化发展的人才队伍、增强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等新方向出发, 积极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工程, 在全院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谐有序、协作创新的工作氛围。一是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 引导职工树立“一个意识、两个观点”。即提高职工素质是对职工长远利益最好维护的意识, 大力倡导高素质职工队伍是企业创新源泉和潜在经济效益两个观念。设立专项培训资金, 建立完善了学习保障制度。二是把开展群众性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与重点工程立功竞赛活动紧密结合。围绕我院开展的专业化建设、“项目管理年”、“管理提升年”活动以及承担的省内引汉济渭、新疆下坂地等省内外重点工程, 广泛组织动员职工, 深入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重点工程立功竞赛活动, 在广大职工中努力营造“岗位靠竞争、晋升靠学习、待遇靠能力、收入靠贡献”的良好氛围。
六、大力培育和谐企业文化, 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有力保障
“事成于和谐、力生于团结”, 我们积极探索以多种形式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 大力弘扬企业文化传统, 在深入挖掘企业内涵、创新企业文化上下功夫, 大力构建人文设计院、和谐设计院、温暖设计院。一是围绕尊重人格、注重沟通、启发心智、激励创新的原则, 从培育企业精神、观念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三方面着力培育优秀企业文化。二是加大宣传力度, 用先进文化思想占领职工思想阵地。运用院办刊物、局域网络、专题片、宣传栏、展板、文艺节目等平台大力宣传科学文化思想, 开展“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共建西部强院”宣传教育活动。三是加强“职工书屋”建设, 开展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 品悟书香墨韵, 共享读书乐趣。在全院开展“读好书、强素质、促发展”读书活动, 为确保读书活动取得实效, 院党委把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抓实。四是倡导“创造一个好环境、练就一副好身体、营造一片好心情、干出一番好业绩”的文化理念, 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在职工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组织开展多层次职工文体活动, 以陶冶职工情操为宗旨, 以各类文体活动为平台, 积极营造蓬勃向上的企业职工文化, 形成我院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氛围。五是坚持和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全院大力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营造和谐环境取得显著成效。同时积极实施“温暖工程”, 关心关爱职工。为职工定期体检、办理家财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增加职工住房补贴, 改善办公环境, 逐步提高职工收入。
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 篇9
一、以基地为依托, 为师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搭建舞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变革, 它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职能的变化和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 使教育教学从片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 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笔者结合实际, 确立了《开辟劳动实践基地, 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旨在通过劳动实践基地, 指导教师合理组织并采用多种活动方法,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 在实践中感悟, 在感悟中提高。
(一) 采取分级管理模式, 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
基地菜园18块菜地都分配到每个班级, 每个班分为4个小组, 轮流管理。为了使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真正发挥育人作用, 基地的打理、翻耕、播种、浇水、除草等都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完成, 要求学生每次劳动后都要写日记, 并做好观察、记录蔬菜生长过程, 及时总结经验。
(二) 开展行动研究, 上好研究课
我严格做到:在教学中开展研究, 在研究中深化教学, 认真听取学生意见, 积极进行总结并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研讨, 概括出研究结果, 形成教学反思, 引发新的问题, 使研究具有动态性, 突出指导性。从沙地整理的要求、栽种时要成线、对称、品种种植成片、完工后工具收集摆放等方面加以引导, 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培养学生探索能力方面, 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一次菜地负责人在几次喷药后发现没有效果, 蔬菜一天天枯萎下去。我知道后, 随即组织学生观察、探索, 终于弄清是蜗牛在作怪, 于是学生就去找消灭蜗牛的药剂。虽有但很难买到, 于是又另想他法, 最后根据蜗牛的生活习性, 利用早晚的时间捉了几天, 使蔬菜长势逐渐好转。
二、加强过程指导, 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供熔炉
小学新课程标准在实施意见中指出:“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 教室外才是小学生能大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不要把上课下课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 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 孩子眼中的科学世界永远是妙趣横生的。”劳动实践基地的创建, 更便于学生在种植、观察、体验、交流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在蔬菜基地中培养小学生的劳动习惯, 对开发智力、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健康成长、综合能力的培养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利用基地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劳动教育活动, 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 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动手、动脑的能力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让每个学生都当“菜农”, 种植各种花卉、蔬菜、果树等,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播种、育苗、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花期管理、种子收藏等生长全过程的栽培管理技术。教师可组织学生从播种、发芽、开花到结果长达5个月的亲历种植、观察过程, 学以致用, 学用结合, 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延伸到劳动实践的探究活动中, 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 品味劳动成果的喜悦, 使“劳技”教学真正拥有自己的一片实践空间, 实现教学资源互补之目的。
例如, 在进行地瓜“翻秧”的教学实践时, 开始学生们争论不休, 因为有的学生说不用翻秧, 有的说必须翻秧, 否则就会影响产量。为了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精神, 我让学生多咨询农民再下结论。几天后, 学生进行交流后才知道:原来在水分充足的情况, 茎节处有次生根生成, 次生根能大量吸收养分和水分, 从而造成红薯产量低, 在这种情况下, 红薯藤蔓就要经常翻动。而在干旱缺水的情况下, 要少翻动或不翻动红薯藤蔓, 让茎节处的次生根生成, 为植株的生长提供更多的水分和养分, 这有利于植株生长和生存。学生在了解到正确的知识后, 在教师的带领下小心翼翼地开始了翻秧实践。
(二) 形成良好品质,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卢梭曾说过:“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 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人的生活。”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是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的, 是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探索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型载体;是集教育性、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科研性于一体的特殊教育资源;是凝聚学生体验生活、感悟文化、开阔视野、培育意志、提高素质, 沟通理论教学与客观实际的重要平台。学生通过对生活环境和劳动环境的体验, 能增强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磨砺吃苦耐劳的精神, 锤炼坚韧的品性和坚强的意志;通过与人、事、物的接触, 学生能体验到劳动的价值与社会的意义, 逐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他人、尊重社会、融入社会、奉献社会的良好品德。通过实际体验, 学生的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科技素质、艺术素质以及环保意识、法制意识、安全意识都得到了提高, 学习与创新能力、合作与社会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强化等。在蔬菜种植区、育秧大棚区、苗区、稻田、鱼塘、瓜架棚区、花卉种植区的劳动实践基地, 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课堂之外的探索, 促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总之, 综合实践基地使学生看到了蔬菜作物从播种、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的全过程, 在培养了学生劳动素质和动手能力的同时, 还能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发展实践能力, 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并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 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条值得我们去探索的特色化育人之路。
摘要: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是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开发劳动实践校本教材, 开辟劳动实践基地, 给学生一个锻炼平台, 让学生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 从而把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 既能培养小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径。
劳动实践活动 篇10
从教育部在学科目录中增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至今已有11年, 一些财经类高校纷纷设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但发展到目前为止, 现代意义上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育, 在我国大部分财经类高校尚未形成相对完善的专业教学模式, 加之财经类高等院校长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课程体系中处于附属地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目前轻实践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 如何培养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市场需求向现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迫切要求。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国内学者刘苇江 (2008) 从课程实践环节设计、实践基地建设、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学生参与几个方面, 探讨了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思路。曾煜 (2008) 探讨了社会保障课程教学形式及方法存在的问题。如何改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的现状, 从根本上解决学用脱节的问题;如何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践实训过程与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的一致性;如何实现课程设置与劳动社会保障行业核心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的同步, 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取并提高。围绕上述主题, 本文依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性质、内容、适合实践教学的程度, 将现有实践教学课程进行分类, 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 对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传统教学主要偏重于介绍社会保障理论及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 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从目前情况来看, 我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实践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1.实践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混淆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概念, 教学内容的选取过多依附于某门理论课或现有教材, 缺乏实际岗位所需要的实用性、先进性内容;教学手段保守落后等。
2.实践教学主体的考核方式单一
由于不同专业的实验实训课程结构和要求不同, 同一专业不同年级的实验实训内容的覆盖面不同, 对学生采用单一的考核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各种需求, 也不够科学和合理。因此,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从考核的形式到内容, 都不应该忽略实验实训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规律。
3.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落后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重视理论教学或课堂教学的环节, 轻视实践教学过程, 尚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和质量评价体系, 或虽有相应的实施方案, 但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和监控措施, 使得原有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程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以上问题的存在, 是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缺少科学的分类。
三、实践教学课程分类
实践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形式, 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实践设置要注意内容更新, 体系设计科学合理, 实践项目名称要准确规范。实践课程分类主要依据课程的性质、内容、适合实践教学的程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别, 各类别独特的教学要求决定了其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的独特性。
1.基本实践课程
基本实践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占课程教学课时的30%, 这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对课程内容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验证实验, 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等课程, 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
2.专业技能实践课程
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占课程教学课时的50%, 这类课程与现实对接紧密, 实践性较强, 需要通过模拟操作或现实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专业技能实践课程使学生熟练掌握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技巧有利于学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综合性实践课程
综合性实践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占课程教学课时的20%, 这类课程需要综合性的实训环境,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综合技巧。如学年实习、专业实习等, 突出对学生创新性、探索性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能力。综合性实践课程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基地来完成。
四、对策与建议
(一) 基本实践课程突出典型案例教学
对于基本试验课程常见的方式有案例分析教学、讨论式教学、观摩性教学等。其中, 案例分析教学精心挑选合适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和分析, 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式教学即对课程的某一内容或观点在课堂中进行讨论, 学生在讨论中分别扮演正方和反方的角色, 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陈述并辨论;观摩性教学即由教师选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多媒体信息, 向学生播放媒体内容等, 这些实践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形式, 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 专业技能实践课程重在模拟教学
1. 加强模拟操作。
包括: (1) 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模拟实习。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与生育保险等各种业务模拟实习、社会保障会计模拟实习、社会保障软件操作模拟实习等。 (2) 企事业员工福利管理模拟实习。包括:劳动力计划与招聘职位模拟实习、工资福利管理职位模拟实习、劳动力培训职位模拟实习、绩效考评职位模拟实习等。
2. 重在现实操作。
现实操作教学环节主要是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开展教学参观,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以丰富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如学习医疗保险时, 组织学生教学参观医疗保险中心, 请医保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中心的工作职能及医保政策等, 并参观该中心的工作现场。讲到农村保障时, 组织参观郊区的社保局, 了解农村养老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 或者到城郊参观农村的农村保障、村民福利、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学习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时, 组织参观附近街道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和社区服务中心, 了解社保所的工作职能、社会保险的现行政策及操作流程。学习国际劳务合作时, 组织学生到经济技术合作企业参观劳务输出的流程。
(三) 综合性实践课程在实践教学基地完成是关键
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在综合性实践教学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在社会保险大厅实习, 学习向各企业发放国家调整的红头文件和本单位的调整明细;熟悉了社会保险基金内部管理系统和操作程序, 运用所学的知识, 帮助做咨询服务。在医疗保险大厅实习, 熟练掌握整理、发放条形码;增员、减员数据输入、输出;了解办理医疗保险整个工作流程等业务工作;运用所学的知识接听解答咨询电话。在职业介绍中心实习, 了解进行失业登记、职业介绍、招聘备案、转失业档案的程序等。组织学生到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合资企业等不同所有制企业实习, 了解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 及一般合同制工人和临时工、农民工缴费及待遇发放的差别等流程。了解职工福利项目、职工技能培训种类、企业年金、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否举办、企业劳动保护等情况。通过综合性实践教学使学生接触了社会、企业, 参与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作, 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摘要:财经类高等院校长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课程体系中处于附属地位, 新增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也面临上述境遇, 并在长期发展中也表现出管理缺乏科学性、主体的考核方式单一、质量评价体系落后的现状, 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依据课程的性质、内容、适合实践教学的程度, 将现有实践教学课程进行分类, 划分为基本实践课程、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综合性实践课程, 通过实践课程的科学分类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科学分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苇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初探[J].商业文化, 2008, (11) .
[2]曾煜.社会保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8) .
[3]谭彦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6, (10) .
[4]陈淑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计与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 (4) .
劳动实践活动 篇11
槟榔小学一直以“体验教育”为办学特色。上学期,该校举办的七大体验场活动获得各界一致好评,特别是“稻草人体验场”,让许多同学体验了种植的艰辛和乐趣。
去年9月开始,该校利用校园荒地设立了“梦想·田园”校园实践基地。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责任田,为了保护劳动成果,孩子们还亲手制作了形态各异的稻草人对菜地进行保护。收割下来的菜,孩子们亲手送到社区的孤寡老人家中,送到生病的同学家中。
走进“梦想·田园”,你看到的是学生亲手栽种的各种果蔬。当天的活动中,六年级的林同学把收获的香葱和生菜种子,赠送給四年级的学弟学妹,她说:“希望你们继续种植更多更好的蔬菜,送给需要的人,把爱心传递下去。”学校还请来专业人士为同学们介绍无土栽培的科技知识。
来自思明区各个学校的德育主任、少先队总辅导员们,也现场观摩了同学们的种植成果。他们表示,利用校园荒地开发校园劳动实践基地,给予学生体验劳动的平台和空间,值得其它学校借鉴和在全区推广。
相关新闻
槟榔小学成立“梦想·田园”小学生当“菜农”
槟榔小学教学楼后的荒地成了一片丰收的果园,空心菜、地瓜叶、玉米……在孩子们的精心照料下,各种农作物在这里“欢快”地成长。22日,思明区槟榔小学被授予“梦想·田园”校园劳动实践基地示范点,全区50余所中小学校的老师们一起前来“取经”。
“梦想·田园”校园劳动实践基地是思明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又一创新举措。
如何让孩子们从书本中走向社会、生活的大课堂,如何让孩子们在实践和学习中走向未来?这是思明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一直在思考的课题。槟榔小学的“稻草人体验场”成了一次生动的实践。
在这个体验场里,孩子们体验了种植的艰辛、收获的乐趣。看似简单的劳动,却实实在在教会了孩子们如何“做人”:参加种植的孩子与家长一同品尝劳动成果,带着蔬菜看望生病的老师和同学,参加思明区组织的“小义工”活动,定期将蔬菜送给社区的孤寡老人。
五年级的沈欣语拿着刚刚摘下的空心菜说:“每天我们都要到地里看一看,隔三天浇一次水,有杂草就赶紧拔掉,前几天下大雨,每天早上来学校第一件事就是把积水舀干净。看着空心菜一天天长大,特别有成就感。”
这几天,菜地边搭起了一个个小架子,架子上长满了蔬菜。原来槟榔小学又引进了科学种植——无土栽培技术,让这片田园融进科技创新的元素。校方说,力求在这里,让孩子们了解传统农耕和现代农耕的不同特点。
前来观摩的老师们纷纷表示,利用校园荒地开发“梦想·田园”校园劳动实践基地,给予学生体验劳动的平台和空间,效果良好,值得其他学校借鉴,值得在全区推广。
劳动实践活动 篇12
一、吕梁学院劳动教育实践
(一)劳动教育与教学管理相结合。劳动教育分基本劳动教育与团体劳动教育两种形式进行。基本劳动教育时间为期半年,培养对象为大一新生,在第一学年的上学期或下学期利用课余时间集中进行,周一至周六每天安排半小时左右,清理教室卫生、公共区域等,此外特设置劳动教育周,劳动期间停课,按照学校划分的劳动责任区域劳动,进行除草、捡石子、扫落叶。
团体劳动教育是基本劳动教育的巩固与延伸,对于大二以上的学生,劳动教育主要通过团体劳动开展,每学期每班均需按要求完成一定时间的团体劳动。由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带领,按照各教学系劳动责任区卫生清理,整地、锄地、拔草、修剪及绿化维护,巩固劳动教育成果。
基本劳动教育期间由辅导员、班主任不定期督促抽查,学长辅导员、劳动教育督查员、巡查员、监查员和协管员负责每日检查、考勤、评分等。学期结束后,由班主任结合劳动态度、劳动任务完成情况、出勤等给出劳动教育成绩,未获得劳动教育2学分的需要根据学校安排进行重修或者补修,直到完成劳动教育。对于劳动教育期间积极参与劳动教育、守时、爱惜公物、合作能力强、工作成效好,表现优秀的同学,进一步推广劳动教育成果,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每学期由班级推荐→班主任审核推荐→教学系(部)审核推荐→学生工作部(处)审批,
按照学生处和系部制定的评定细则公平、公正的选出学期劳动教育优质奖、劳动教育管理奖的获奖人选以资鼓励。
(二)劳动教育和日常管理相结合。充分把劳动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通过劳动教育尊重劳动者,体会劳动带来的自我尊重,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和健康的生活习惯,爱护劳动者的劳动成果,自觉维护校园、公寓、教室卫生和整洁。将劳动教育与学生公寓管理相结合,突出学生党员、优秀积极分子的先锋带头作用,使得学生能保证个人卫生、宿舍卫生和公共卫生的整洁。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不定期检查,每周学生公寓自管会定期按照评分细则检查宿舍,学期内评比优秀文明宿舍。劳动教育促进校园志愿活动,学校每学期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岗位,招募选拔一批品学兼优的志愿者,协助参与校内部分岗位工作。提供的志愿服务岗位有校园文明监督团队、伙食自我管理委员会、大学生事务中心管理团、教室管理团队中心、学生公寓自我管理团队、心理导航、助教助管、学业门诊、劳动教育管理委员会,对在志愿服务活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认定并在新学期的勤工俭学中优先录取。通过志愿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服务的成就感。
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探索
(一)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劳动教育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观”教育,树立正确劳动的劳动观,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体现了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根本要求。
通过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科学教育与引导,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内涵,逐步塑造大学生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良好品质[2];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劳动价值观、劳动品德等方面的理解,进而增强劳动教育的教育效果。
(二)改进和完善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劳动教育的内容不单指体力劳动,还应该包括理论讲授、实践活动等,大学生劳动教育既要重视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也要强调以实践为主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锻炼[3]。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形式,使大学生在课堂上学的显性知识通过劳动教育转化为隐性知识而内化。进一步拓展社会劳动时间,如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参加社会活动,如勤工俭学、科研、“三下乡”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等。
(三)通过劳动教育促进大学身劳动精神和意识的形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下,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打下坚实基础;逐步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形成具有战胜困难、坚持不懈、努力完成劳动任务的劳动精神和积极主动、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劳动意识。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发展意义重大,是吕梁学院环境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大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重要途径。
摘要:吕梁学院将劳动教育作为环境育人系列“四大板块八个项目”的重要项目,将劳动教育和教学管理、日常管理相结合,积极探索出一种具有吕院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滕青,杨汝奎,方美君.关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10).
[2]李文云.恢复劳动实践课有利于培育核心价值观[J].社会主义论坛,2015(10).
【劳动实践活动】推荐阅读:
初中劳动实践活动方案05-24
劳动实践活动的感悟05-27
家庭劳动教育实践活动10-16
校园劳动实践活动心得体会07-03
学校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方案05-13
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实践、经验与思考11-05
劳动实践简报07-03
劳动实践周总结10-26
劳动教育实践成果06-07
劳动实践基地实施方案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