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2024-07-01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精选12篇)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篇1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旨在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知识, 经过良好的专业实践训练, 能胜任一般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合理的本科教学过程是实现以上目标的前提。实践性教学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基本原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土木工程实践性教学环节中, 课程设计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运算、制图和使用资料能力的初步训练, 也是逐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和方法的重要环节,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协调工作和创新的能力。

近年来部分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在参加工作, 面对具体工程问题时, 表现出实践能力明显不足, 没有一个整体的工程概念, 不能够系统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究其原因, 与在本科学习期间实践性教育环节的设置不合理有很大关系, 尤其是专业课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设置的不合理, 不能使学生形成系统完备的知识体系引起的, 因此如何能够对现有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 更好地适应国家高等教育体质改革, 培养合格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成为一个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青海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共分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及工程管理三个方向, 实践教学环节中共涉及二十三门课程设计。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情况的调查, 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 选题不合理。选题陈旧、单一, 学生彼此之间抄袭现象严重, 最终的设计成果几近相同, 难以做到因材施教;题目范围窄且多为教师杜撰, 没有实际的工程背景, 使得学生很难通过课程设计的完成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题目枯燥, 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影响制约了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 评判标准不统一。尽管学校对针对课程设计制定了详尽的评分标准与配套的课程设计工作检查制度, 但在实施过程中, 仍很大程度上受到任课教师主观性的影响, 不同的课程设计评判标准差异较大, 使得学生很难把握每门课程设计应该做到何种程度, 对不同科目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能力参差不齐。

3) 知识系统性不够。传统教学中, 由于各门专业课程内容相对独立, 任何一门的课程设计内容很难涵盖一个完成的实际工程问题, 学生在课程设计的完成过程中得不到良好的技术、知识连贯性、连续性、系统性和整体意识的训练, 难以将所学专业知识串联起来, 形成一套完备的知识体系。

4) 制约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每门课程设计完成之后, 学生很难再有重新巩固所学知识的机会, 直至毕业设计, 才利用一个实际工程问题, 将以前所完成的各门课程设计的内容、知识串联起来, 做出一套完成的设计, 因此各门课程设计完成的好坏将严重制约着整个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 若能在课程设计阶段就能结合实际工程问题, 做出一整套完成的设计, 那在毕业设计阶段学生将有余力拓展、拓深毕业设计的广度、深度。这无疑对学生今后的工作或继续学习深造有极大的帮助。

此外, 课程设计的实践大多集中在每门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完毕之后, 即每一学期临近期末, 这一时间段, 学生需要复习准备期末考试, 同时多门课程设计的时间也往往集中在这一时间段, 使得学生难以全部投入, 影响课程设计的完成质量。为实现、配合土木工程专业的大类培养, 很多课程设计的教学学时受到严重地压缩, 此外, 每门课程设计所涉及的前序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上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所有这些改变致使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时间仓促, 内容浅显, 达不到教学要求。

二、改革思路

针对上述发现的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提出课程设计一体化的概念, 即针对土木工程专业某一方向的专业课程群, 结合实际工程提出一个大题目, 明确总的目标和任务, 形成一个总的课程设计任务书, 按照不同专业课程涉及到的专业知识, 以一定的先后次序, 分别完成该设计题目的某一部分内容, 且前导课程设计的设计结果需要作为后续课程设计的设计资料, 最终完成一套完整的设计。

三、改革实践

1) 课程设计的选题。课程设计选题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整个课程设计完成质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 一体化课程设计的选题首先需要确定一个有实际工程背景的大题目, 除了需要考虑选题的难易、任务量的轻重, 还需要考虑选题是否能够较容易的拆分成若干个小题目, 用做不同专业课课程设计的选题,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拆分后, 各个小题目的衔接性, 难度是否保持一致。此项工作工作量繁重, 且要求教师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 需要教授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师合作, 最终完成题目的合理选取, 给定原始设计资料。

2) 课程设计的组织。根据本学科不同专业课课程之间知识的相关性, 打通相关课程设计的内容, 明确课程设计的先后衔接顺序, 最初由给定的原始设计资料完成第一门课程设计, 之后, 前导课程设计的设计结果作为后续课程设计的设计资料, 一步步完成整个课程群相关的课程设计。

3) 课程设计的考核。不同与以往的考核方式, 指导教师在对每个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考核时, 在注重学生对本阶段、本课程知识掌握、运用的能力时, 还需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及设计成果质量加以考核, 另外, 教师还需对学生前导课程设计的成果进行复查, 对后续课程设计所涉及的设计所需条件做充分准备, 以保持前后课程的课程设计之间的关联性。在课程设计完成之后, 指导教师酌情给出评阅成绩或要求学生进行答辩, 综合课程设计完成情况和答辩情况给出最终成绩。

四、结束语

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及时发现并改进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影响到整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好坏。课程设计一体化改革能基本解决已发现的存在与课程设计教学中问题, 对课程设计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宝臣, 等.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09.

[2]肖鹏, 李琮琦, 康爱红.基于系列化模式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 2010.

[3]关罡, 郝彤.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与毕业设计改革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 2004.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篇2

课程设计任务书

(某高校教学楼项目设计)

级: 土木2010级 学 号: 201007105219 姓

名: 张光明

指导教师:

二O一二年十月

0

青岛工学院土木工程系课程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高校规模扩大,已有教学楼已不能满足日常教学的要求,因此拟建一综合教学楼,并设置必要的办公、生活和会议等辅助用房。学校位于风光秀丽的三里河畔、青年湖旁,东临胶州湾海滨,环山依势而就。拟建建筑物要考虑与校区已有建筑和规划布局相协调,同时也要突出自身的建筑特点,体现海滨建筑的特色,建筑风格要求结合当地文化、地域环境、前瞻性要求。

二.设计资料

(一)建筑环境和地点

学校次干道40拟建场地10020学校主楼15学校主干道北图书馆

图1 工程选址(场地绝对标高为15米)

(二)建筑规模

总建筑面积5000-7000m2。层数:4~6层。层高:首层4.2~4.5米,标准层3.6~3.9米。

(三)自然条件

1.工程地质勘探资料

工程地质条件剖面图如下所示:

第1页

青岛工学院土木工程系课程设计任务书

+0.000-0.700填 土-2.000亚 粘 土 f=250KPa-3.500中 砂f=320KPa基 岩f=400KPa

图2 地质条件

不考虑地下水位的影响。2.气候条件

(1)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主要风向:冬天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基本风压:0.5 kN/m2;

(2)年平均降雨量为710mm;

(3)年最高温度为42℃,最低温度为-12℃,冻土深度为-0.6m;(4)最大积雪厚度为180mm,基本雪压为0.25 kN/m2。3.地震烈度

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场地类别II类。

三.建筑设计要求

本着“安全、适用、耐久、美观”的建筑设计原则,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创作一个和谐的外部校园空间和舒适的室内学习环境,对教学楼的柱网尺寸、面积、层高以及荷载等设计应有较大适用性和使用的灵活性,符合现代化的教学要求,从分考虑应用网络技术资源、专业设计教室、多媒体教室等功能用房,并且适当考虑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具有调整和改造的可能性。

(一)建筑的组成

1.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与协调 2.建筑组成

(1)教室:普通教室、专业设计教室、多功能大教室、多媒体教室、同时课程网络媒体教室、电教器材储存室等;

(2)实验室、试验准备室;

(3)行政用房:传达值班室、教师办公室、系主任办公室、系秘书办公室、辅导 第2页

青岛工学院土木工程系课程设计任务书

员办公室、学生会及社团活动市、会议室、资料档案室等;

(3)对内部分:服务人员休息室、管理人员办公室、仓库等;(4)公用部分:饮水区、男女厕所等。3.设计内容:功能分区设计(1)空间组织:房间的动静分区;(2)人流组织:上下课时的人流疏散;

(3)防火疏散组织:防火分区,疏散距离,疏散楼梯等;(4)门厅和过厅考虑专业展示空间、告示栏。

(二)建筑设计内容

1.设计图纸(1)图纸目录

(2)总平面图:比例 1:500~1:1000(3)楼层平面图和屋面平面图:比例 1:100(4)剖面图:比例 1:100(4)立面图:比例 1:100(6)构造节点详图:比例 1:20(7)功能分析图、内部详细设计图(比例自定);(8)门窗表 2.建筑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要言简意赅、图文并茂,主要阐述设计指导思想,具体内容可参考下列条目:(1)前言:说明拟设计建筑的意义、用途及设计依据。

(2)建筑设计概况:总平面图中场地位置的选择,建筑物规模等。(3)设计方案比较,分析其可行性。

(4)各组成房间的分区、分层、分段以及具体位置,在使用功能、相互联系、交通流线等方面是如何考虑和安排的。

(5)主要房间的采光、通风、朝向、遮阳等问题是如何考虑的。

(6)主次出入口、走廊、楼梯等设计如何满足功能需要、安全疏散和防火规范要求。

(7)建筑各主要部件(如:基础、墙身、框架、楼地板层、楼梯、屋顶、门窗等)的材料选用、构造形式、特点要求及施工方法等必要的文字说明。

(8)建筑物的技术经济指标、设计的优缺点和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第3页

青岛工学院土木工程系课程设计任务书

四.课程设计进度安排(2012年10月-12月课余时间、共12周)

1.方案比较、分析、确定(4周)2.绘制建筑施工图(7周)3.编写建筑设计说明书(1周)

打印2号图幅图纸,按照要求折叠整齐,12月底以前交图。

五、主要参考资料

建筑设计部分

(1)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第1册和第5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6(2)现行建筑规范大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建筑构造图集,山东省标准图集(4)建筑做法说明,山东省标准图集

(5)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视频讲座《文化传承与建筑创新》

六、考察项目(自行安排)

(1)中国石油大学黄岛校区

(2)青岛理工大学四方校区、黄岛校区(其中四方校区建筑学院值得一看)(3)青岛大学校区

(4)山东科技大学(黄岛)(5)胶州职教中心校区

第4页

青岛工学院土木工程系课程设计任务书

简述框架结构体系的结构特征及优缺点

结构特征:

(1)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工明确;

(2)竖向承重结构全部由框架组成,在水平荷载下,结构承载力低、刚度小、水平位移大,故称为柔性结构体系。优点:

(1)房间布置较为方便,空间划分比较灵活;(2)隔墙的形状可以是直线、折线,也可以是曲线;(3)门窗大小和形状也可自由多变;

(4)不仅能适应复杂的建筑功能要求,同时还为丰富建筑空间,充分表达设计意图,提供了有利条件。

缺点: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

力低、刚度较小、水平位移较大、抗侧力能力差,抗震性能差。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篇3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装饰市场也在快速的成长成熟当中。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增长,对于新时期相关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对于现阶段我国土木工程专业中,建筑装饰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工作开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建筑装饰设计本身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综合性,其中包含了设计、创意、制作、技能等多方面的内容,本身教学内容相对系统化和全面化。但是,现阶段我国的装饰设计教学过程中,其教学过程存在着理论与技能不平衡的现象,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艺术素养和技艺水平的教学分配不够合理。这种不平衡与不合理的问题,势必会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并且也难以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中,多变的用人需求。因此,大力开展相关教学改革与实践工作就成为了现阶段装饰设计专业教学中所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

教学方面的改革与实践

在进行教学方面的改革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关注对学生对设计专业兴趣的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设计历史、艺术作品等,让学生对于设计过程逐渐通过感性方面的了解,提高设计兴趣,并且让学生不再对多种多样的设计作品感到陌生。对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设计实例,教师可以结合理论进行讲解,深处浅出的让学生掌握艺术规律。通过结合生活实例,学生也可以感觉到艺术设计与生活的密切性,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可以转化成学生的内在学习的强大动力。在授课方式改革上,教师也要进行合理的创新,通过不同形式教学方法的整合,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例如,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主动的对案例进行探索,提高学生思维活跃度,让学生更好的对知识点进行深化和理解。设计作品的讲评,则可以让学生对于其他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点评,在点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解,并且更好地调整自身的专业学习方向,在点评的过程中也可以提高自身应变能力和交流能力。另外,教师也要关注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装饰设计过程是艺术思想与情感转化的过程,学生如果缺乏足够的创新精神,其设计出的作品也就会千篇一律,显得“无精打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科学的设置练习环节,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激发。

实训方面的改革与实践

实训课是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身实际动手能力的有效环节,也是深化理论知识,巩固基础的过程。在实训课堂上,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小型设计任务,再合理搭配相应的指导与图纸讲解,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一般来说,多媒体授课已经成为当前实训课的主要选择。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对设计图进行提前准备,给予学生布置一些课前任务。学生在进行课前任务准备的过程中,可以对一些具体的设计手法、设计要素搭配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样对于后续实际动手操作有着良好的准备作用。在实训课堂中,教师通过相应的讲解,对学生的实际设计中的问题进行指出,并且肯定学生的一些正确的设计理念,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渗透设计方法的相关知识与规律,让学生在动手和思考中逐渐掌握更多的设计知识。另外,在现阶段装饰设计专业发展中,很多CAD软件、3DMAX建模软件、PS图像处理软件的应用,已经成为学生的必备技能。教师在实训课中,也要有意的引入相应软件的操作教学,让学生实际动手来完成整个设计过程,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日后走入工作岗位中可以第一时间上手来完成设计任务。

考核方面的改革与实践

科学的考核评价,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水平进行界定,有助于后续教学工作的改进和调整。在进行相应考核评价的过程中,要本着全过程、全公开的素质化考核原则,关注学生能力方面的成长,而不是传统考核中只关注学生的纸面成绩。一般来说,考核评价可以采取“五、二、三”的原则。即实训成绩占整体成绩的50%,技能考核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30%。实训成绩考核要关注学生日常实训课的参与情况,并且在每一堂课都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与记录,保证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性。技能考核与期末考试成绩考核上,主要针对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动手设计能力的考核,教师要有所侧重,重视对学生技能掌握深度的考核。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装饰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关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要力争通过合理的教学改革,达到理论知识教学与技能教学平衡的目的,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从而更好地培养出优秀的专业设计人才。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篇4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的主干课,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的课程,该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学生从事在道路设计及施工必修专业主干课程,也顺应培养宽口径复合型人才要求。本课程主要介绍道路路线勘测和设计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但是,在该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实践教学薄弱的条件下如何提高教学与实践的能力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1 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

1998年7月,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第四次修订,在新的土木工程目录中增加了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等专业,本科教学中土木工程专业的调整是满足培养“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适应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内容调整的要求。很多高校中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开设了道路、桥隧、岩土等方向。现在的土木工程涉及领域中的多个方面,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土木”,但各个院校的土木工程专业覆盖范围因自己的特色而定[1]。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在实践模式教学方面,应该有别于其他工科专业。我校刚成立的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的课程实践性教学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因此,必须在课程设置时加强实验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实践)等教学环节,尽可能多得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实际工程的机会,使学生在工作中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的同时,能有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

2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特点

2.1 内容多,课时少

《道路勘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汽车理论、道路等级和技术标准的确定、交通量与通行能力、路线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选线与定线、路线线形质量的评价、道路平面交叉与立体交叉等;而且其与工程地质,测量学、交通工程学、城市交通规划、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路基路面工程等课程关系密切。但随着课程教学改革,我校目前教学学时只有32学时,使学时数少而课程内容多的矛盾日趋加深。因此,在学时紧张的情况下,上好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应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本门课程的实践性教学。

2.2 实践性教学薄弱

《道路勘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的主干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尤其是有关道路选线与定线的内容,需要利用道路建设所在地区的大比例尺地形图。而道路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条件复杂。特别在山岭区,地形高低起伏、垭口众多,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路线的技术标准,线形的平顺程度和工程量的大小。路线的选择应通过详细调查与分析各种限制条件对道路路线及其构造物的影响,并综合地研究各项自然条件的发展过程和相互影响,才能正确地进行道路线形及构造物的设计工作。这样的工作是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因此,设计、施工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

我校《道路勘测设计》该课程开设时间不是很长,没有固定的实习基地和实习联合单位。在认识实习中很少涉及到该课程的内容,学生无法对该课程建立感性认识,容易对该课程的定位不准确而错过了在校学习的机会。

2.3 学生对课程兴趣低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为两周时间课程设计,但是由于学生缺乏工程实践和工程意识,对工程认识不够深入,加上道路设计时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时随意性较大,没有综合的考虑设计的各个方面控制因素,为完成任务而简单设计,设计目的不明确。因此,对该课程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增加了难度,导致学生对该课程兴趣降低。

2.4 课程与计算机应用结合较少

工程设计实践中,计算机作为辅助设计工具的作用日益明显。而现在的教学环节中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软件缺乏,当前教学主要以设计原理、方法与设计过程的讲解为主,没有涉及到软件的应用,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造成课程教学与计算机应用严重脱节。

道路本身是一种三维带状的空间结构物,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主要研究道路各几何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过程中既要分别考虑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几何特性。又要综合考虑各几何组成的有机结合。道路勘测设计的成果是通过计算机设计,以图形和计算表格来表达的。图纸主要有《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路基横断面图》、《超高方式图》、《路线透视图》、《道路用地图》等,计算表格主要有《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纵坡及竖曲线表》、《逐桩坐标表》、《路基设计表》、《断面高程表》、《土石方数最计算表》、《占地面积表》等。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方面道路的空间几何特性不容易清楚地表述。另一方面道路设计成果的图形、表格也不容易展示。完全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和学生的空问想象能力不容易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弊端。因此非常有必要将多媒体技术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应用于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3 解决措施

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制订正确的教学策略,采用适宜的教学手段,是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前提。通过以上分析,结合我校土木工程(道桥方向)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计划,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应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精心组织课程,有效利用教学时间

根据课程的目的和要求.精心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在有限的学时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课程的核心是道路的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这一重点,着重介绍设计原理、测设方法、指标要求。而对于“选线”等实践性、经验性较强的内容,则只讲要点和原则,学生通过课程设计乃至毕业设计的交际操作去体验、领悟。同时对道路勘测设计新增加的内容进行调整,把新的研究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便于学生对课程发展方向的掌握。

3.2 加强实践教学

道路勘测实习和课程设计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实践环节。实习和设计的路线宜选择在山岭重丘地形,但是南通地区为平原区,学生至少应该在拓展到平原微丘区。培养学生在复杂地形条件下进行勘测设计的基本能力。整个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操作、使用工具书、查找资料、正确运用规范等能力。掌握道路路线勘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

3.3 提高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是在完成基础课教学以后开设的,它不像基础课那样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该课程内容零散,再加上实习和实践环节少,学生初次接触易感乏味,在加上学生对该课程的地位不高容易使学生失去对该门课程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激发学习自觉性的重要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培养、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包括采用课程CAI软件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投影电化教学和实践、实习的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最好的途径是尽可能多地安排时间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感到专业课学习并不是枯燥无味的,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把教材内容通过教学转化为学生的知识。

3.4 课程设计安排合理

道路勘测设计的课程设计目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理论课结束后,往往设置课程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独立使用工具书、查找资料、正确使用相关规范和标准图集及创新意识的能力,掌握道路路线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课程设计时间为两周。选线的过程是反复调整的过程,而对于学生个体来讲,缺乏实际经验,初期综合考虑问题往往不足,仅仅两周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做的设计很不规范。所以课程设计每一个人单独做不一定合适,应该加强学生之间的学习经验的交流,将班级中的分成几个小组讨论练习,同时做好过程控制,这样既训练合作能力,又使同学之间取长补短,又不觉得时间不够。同时教师应加强设计过程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从而保证课程设计的质量,达到教与学目的。

3.5 加强计算机和课程的结合

传统的设计方法是人工现场测量数据,手工计算、纸上定线、拉坡等,传统的设计方法可以使学生掌握路线各要素计算原理、方法和过程,锻炼其耐心、细致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然而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社会上各设计单位均已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辅助设计作为道路设计的主要手段。因此,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作为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环节的设计工具。两种方法的使用,既使学生掌握了道路要素计算方法,又掌握了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注重计算机设计训练,同时也满足社会的需要。

公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有关内容穿插于道路平、纵、横设计讲授过程中,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演示,既使学生认识道路设计的步骤与方法、直观地了解设计成果的表达形式,又可以认识现代测设技术和CAD技术的发展,教学时间的利用上也更加紧凑。

4 结语

道路勘测设计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因此,必须对此加以重视,需要教师和学生正确对待,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就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50-151.

[2]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M](第三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题目 篇5

要求:设计一座框架结构或混合结构的建筑物,包括:建筑设计(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图和建筑说明);结构设计(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内力组合;结构布置图、结构施工图、结构设计说明),完成结构计算书一份,施工图不少于6张1号图。

2、施工组织设计类:题目任选,每人一题

要求:一个施工项目的组织设计,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施工进度控制措施、施工机械和设备供应、施工安全和工地环境管理措施、施工平面图和进度计划(流水图或网络图)、经济指标。

3、工程预算类:题目任选,每人一题

要求:完成一个施工项目的施工预算:包括预算说明、预算表的编制和计算,计算出工程造价、主要工程材料用量、用工工日,使用机械设备台班总量。

4、论文类:题目任选,每人一题

要求:就土木工程领域有关技术问题或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必须结合本职工作,理论联系实际,文章应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可靠,写作认真规范,文字通顺、条理清楚,不少于1万字。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篇6

[关键词]土木工程 毕业设计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邵莲芬(1974- ),女,河南驻马店人,黄淮学院建筑工程系讲师,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教学;马长波(1975- ),男,河南洛阳人,黄淮学院建筑工程系讲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河南驻马店463000)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1-0148-02

毕业设计是本科生完成四年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这一过程既是对学生四年学习成果、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检验, 也是对教师四年教学质量所进行的全面、综合的检查。本文结合黄淮学院近几年的实际情况,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一、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近几年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及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分析,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毕业设计选题。(1)模拟课题与实际工程存在距离。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内容主要采用模拟课题的形式,即课题大多是由指导教师根据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训练要求而从实际工程图纸中杜撰出来的假想题目,由于受到工程量大小等因素的种种限制,常常使模拟课题与实际工程之间存在差距。这样就使毕业设计局限在就事论事、纸上谈兵的状态,缺乏工程意识训练,图纸脱离工程实际,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2)选题空泛,难以深入。从笔者接触到的毕业设计来看,多数题目选得过大且难度过高,过多地考虑长远性,难以在毕业设计教学阶段完成任务。这样势必影响学生取得成果和完成设计,降低学生对研究的决心和信心。

2.教师的指导。指导教师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参差不齐。毕业设计要求指导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工程阅历。部分学校不少青年教师参加科研、工程设计的训练不够,基本功不扎实,因而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

3.毕业设计评价。以往的考核是对整个毕业设计期间学生的学习态度、设计成果、答辩情况的笼统考核,进而评定出优、良、中、差,缺乏针对性,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设计水平。由于是集中一次考评,学生根本没有改过的机会。此外,更难以控制个别学生抄袭、蒙混过关的现象。

二、教学设计改革的措施及对策

(一)科学选题,提出毕业设计选题指南

1.选题的指导思想。应尽量做到完整、综合、理论联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创新,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毕业设计任务量要饱满,难易要适度,要有合理的进度安排,且保证有阶段性的成果。

2.选题的原则。应符合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毕业设计的题目应考虑培养目标的要求。

3.有利于综合能力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因此选题不能太窄,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满足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在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不仅要求学生手工绘制工程图,同时还要求利用Auto CAD或天正建筑等绘图软件进行计算机绘图,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运用计算机绘图能力;鼓励学生在手算基础上利用计算软件进行电算;在毕业设计中使学生注重新型建筑材料的利用、新规范的应用和结构计算方法的演变;考虑到一部分学生即将从事道桥工程方向的工作,我们在毕业设计选题时加入了桥梁设计题目。总之,设计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交通领域、桥梁领域和土木工程领域等的知识,而且还要掌握计算机软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等。

4.因材施教。毕业设计的选题应贯彻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原则,即根据每个学生自身不同的特点设定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课题。毕业设计课题大约可以分为工程设计型、产品开发型、实验研究型三种类型。而一般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已保送或考取研究生的学生,一般可结合指导教师的课题从事研究工作,完成研究型毕业设计,培养和挖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潜能,同时也可尽早地完成本科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过渡。第二类为已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协议或正在联系接收单位的学生,他们可结合就业实习,在用人单位或校外其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这类学生完成的多为工程设计型。第三类学生将在学校进行规范、系统的学习和训练,选题可以是工程设计型、研究型、产品开发型等多种形式。

(二)毕业设计选题指南的确定

专业教研室作为组织、管理、指导本专业毕业设计的功能单位,应及早组织相关指导教师拟定毕业设计题目,编写毕业设计提纲,并由院系成立的专家评审小组对题目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提出毕业设计选题指南,让学生和教师自主进行双向选择。

(三)导师的遴选

1.指导教师的资格与职责。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原则上应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指导教师应认真负责,严格要求,以保证毕业设计的水平和质量,鼓励聘请校外专家担任指导工作。为了保证学生掌握与实际工程贴近的设计、施工方法,首先,指导教师不但要有高深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搞得了设计、下得了工地;其次,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要体现教学互动原则,既要认真负责,定期检查,在关键问题上把好关、作好导向工作,又要对学生放手锻炼,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

2.建立严格的指导教师遴选和评估制度。从提高指导教师队伍的素质出发,彻底消除论资排辈的现象,使每一位指导教师都能够站在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这样一个高度,正确对待毕业设计工作。对年轻指导教师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同时以拓宽年轻教师的思路,提高其带教水平为目的,适时地邀请一些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专家举行讲座。对老指导教师,定期对其教学实践进行考核,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通过评估,对于责任心不强,自身素质较差,指导水平较低的教师,相关管理部门要敢于进行批评,向其提出警告甚至停止其指导资格。这样在逐步扩大指导教师队伍过程中,不仅形成了能上能下的运行机制,同时提高了指导教师质量,优化了指导教师队伍结构。

3.毕业设计的评价。(1)毕业设计评价体系的功能。毕业设计作为工科本科教学中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其在四年本科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成绩评定工作做得好,会营造学校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成绩评定工作做得好,可以真正发现毕业设计工作中,乃至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进一步做好今后学校的毕业设计工作,乃至学校的整个教学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2)构建毕业设计评价体系的原则。针对性:根据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评价要求;导向性:围绕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虑毕业设计应达到的要求;设计指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教学条件、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相结合的原则,重点突出、导向明确的原则,简明性与可操作性原则,通用性与兼容性原则;现实性:从大多数院校实际情况考虑,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专家组评价相结合及模糊判断的评价方法,力争较准确、较完整地提供毕业设计质量状况的信息,以利于各院(系)加强毕业设计工作;科学性: 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应遵循教育规律,符合现代化教育管理的要求。(3)毕业设计评价体系的模块构成。毕业设计的质量评价体系由三个评价指标,15个评价要素组成。评价指标和评价要素的内涵见149页表。每一个指标评价等级标准分为A,B,C,D 四个等级,分别表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为使评价工作简单易行,评价标准中只设计了A级和C级,符合A级标准的定为A级,符合C级标准的定为C级,介于A级与C级标准之间的定为B级,低于C级的标准定为D级。

三、结束语

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各专业方向的毕业设计质量,全面提升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既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只有认真学习、努力探索,才能为国家建设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土木工程的专业人才。也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科学的改革,我们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实现素质和技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从钜,梁炳钊,蓝才武,苏初旺.努力抓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高教论坛,2003(5).

[2]陈岳林.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3(5).

[3]邹永松,徐天茂,杨锡阶,等.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探索与实践[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胡圣军,郑长成,吴晓,等.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5(1).

[5]李文磊,林卫星,刘士荣.在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中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5).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浅议 篇7

毕业设计是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对学生收集资料、综合分析问题、制定建筑方案、结构计算、绘图、撰写计算、规范及相关计算软件的应用能力得到一次全面的锻炼。毕业设计质量的好坏衡量了一个学校的学生素质和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如何针对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提高本科毕业设计水平是一项重要的工作。[1]

2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现状

现阶段毕业设计, 存在诸多问题, 下面从学生、教师和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2.1 从学生角度分析

毕业设计一般是安排在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 学生在这一学期都面临着不同的情况, 有着不同的心态, 一般分为几种情况:一是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 这些学生忙于在校外找单位, 参加招聘会或面试;二是考上研究生的学生, 这些学生则忙于复习研究生复试的科目及到外地参加复试;三是找到工作去单位实习的学生。这三种情况能占到学生的一半以上。还有一些找到工作在校做毕业设计的学生由于受其他学生的影响, 也不能安心用于设计, 把时间荒废了。使得大家到了4月中下旬才开始急于应付毕业设计, 结果设计没思路, 软件不熟悉, 有些学生为了参加求职面试, 频繁往返与学校、家和各用人单位.一些学生对毕业设计不重视, 在思想上往往把它当成老师的任务被迫接受, 而不是出于自己的主动需求, 并且认为毕业设计没什么用。于是不想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以能过关和毕业为目标, 敷衍了事。在时间上保证了毕业设计的时间 (在三个月左右, 考虑扣除其中找工作时间, 需要2个月全力以赴去完成毕业设计) ;因此, 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就不得不罗列的大量数据, 绘制不算规范的设计图纸, 计算书表达也不够完全和规范, 毕业设计成果根本不可能创新.学生对一些专业知识掌握不牢, 一些基本技能在课程学习时未达到相应深度:如:抗震、CAD绘图、PKPM、手绘图等。

2.2 从指导教师角度分析

近几年的扩招使得高校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资源相对紧张, 一些教师的科研和授课的压力较大, 使指导学生的时间不足, 另外有些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 但由于参加实际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经验不足, 使其在指导设计中有局限性。

2.3 从毕业设计管理角度分析

由于学生的情况复杂, 对学生管理的制度不好控制, 如果严格管理, 让设计质量差的学生不及格而延期毕业, 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和深造, 留一些不能毕业的学生在校学习对学校也是个难题。学院对答辩不及格的学生是让其在两三天内进行整改再进行补答辩, 而质量很差的设计在两天内很难整改好, 很多只是稍加改动就参加补答辩, 往往都能通过, 这让下一届的学生认为答辩容易通过而对自己放松要求。

3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改革建议

为了提高毕业生毕业设计质量, 除了对学生加强教育, 使其认识到毕业设计对于自己知识体系完善的重要作用外, 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在时间安排上, 将在最后一个学期开学时下达给学生的毕业设

计任务书提前到大四上学期期末 (或大四上学期期中) , 同时给学生制定参考用书, 讲解毕业设计需要准备哪些知识、参考哪些书籍和规范及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让学生在大四下半学期及假期前和寒假期间进行资料收集、知识准备及设计构思, 整体把设计进程向前推进。

3.2 在选题类型上考虑工程实践、教师自拟和科研课题的基础上, 增添了一部分有难度的框剪结构和钢结构。

同时将往届毕业设计优秀成果和较差有代表性的毕业设计进行匿名展览, 并对学生进行讲解, 有助于学生对整体工作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以便合理安排自己的毕业设计计划, 也有助于借鉴往届的经验和不足, 整体推进毕业设计工作的质量提升。

3.3 有些指导教师从事理论研究及课程教学, 很少参与实际工程, 学

院针对这种情况应鼓励和提供条件让这些教师到设计院、施工单位兼职, 参与实际的工程设计和施工, 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2]在毕业设计中, 在不同设计阶段集中聘请设计院老师进行相应辅导, 同时安排值班组辅导教师以解决随时辅导的难题。值班组的教师在指导时能够加强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扬长避短, 同时也能了解到其他组的情况, 进而对比本组的指导状况, 有助于提高毕业设计的指导质量。

3.4 加强对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 对设计过程中的统一要求及检查组织相关教师进行统一检查;

在答辩之前, 组织学生进行互换盲评;教研室明确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的评价内容及标准;建立客观知识题答辩用题库;同时邀请校外行业专家参加答辩。最终结果由平时成绩和两次答辩的成绩组成。

3.5 针对毕业设计反映出来的工程制图、混凝土结构设计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不足, 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针对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 从相关课程学习过程中严格要求, 明确要求至少达到毕业设计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同时要求学生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授课内容、课程设计、大作业能否建立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进行相关教学改革研究, 如系统编制各门课程的设计任务书, 这样就使学生在进行各课程分项的课程设计时, 就要考虑到后续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 下一步设计能否有效实现, 最大限度地保证设计的整体性。如:首先进行一个难易程度相当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然后进行结构设计和基础工程设计, 最后进行施工组织和概预算课程设计, 将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结合起来考虑, 以便形成建筑、结构、施工、预算等设计的一条龙,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工程意识[3]。

本科毕业设计是一项较复杂教学实践过程, 不仅和学生重视程度和时间安排有关, 还和教师的指导密切相关, 以及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紧密的关系。毕业设计质量的不断提高取决于参与毕业设计各方的共同努力。S

摘要: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对于该专业学生在上岗之前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一次贴近实用的梳理和总结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 毕业设计暴漏出不少问题。依据笔者参与指导毕业设计的经验, 提出自己的改革建议, 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地方本科院校

参考文献

[1]崔新壮, 金青.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 现状调查与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 2009, 18 (1) .

[2]石志晓, 田鲁.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 2010 (7) .

尝试工程力学课程设计 篇8

1 课程设计方案

1.1 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通过工程力学课程设计,将原本孤立的各部分内容系统的连贯起来、将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对工程力学课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理解,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程实际,使古典力学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1.2 课程设计的构成

取工程中常见的简易起重装置为设计对象,主要由电动机、联轴器、各种传动轴、齿轮对、鼓轮、支架、钢丝绳以及被吊重物等多种机械零件组成,如图1所示.

1.3 课程设计的要求及考核的知识点

总的要求:设计是开放式的,任由学生根据自己掌握本课程的程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来进行.具体要求:

(1)设计时可选择以下两条途径之一,一是先给定被吊物的最大重量,再自鼓轮到主动轮,最后确定所需电机功率;二是先给定电机功率,再自主动轮到鼓轮,最后确定能吊起重物的最大重量.

(2)对连接联轴器的螺钉要进行剪切和挤压强度计算(螺钉个数、直径和法兰盘的厚度均可自定或选个别量由强度条件定).该部分主要考核剪切和挤压强度计算.

(3)对主动轴要进行扭转强度或刚度计算(轴径、轴承间距和齿轮传动比等可自定或选个别量由强度或刚度条件定).该部分主要考核扭转强度或刚度计算.

(4)对从动轴要按弯扭组合变形选第三或第四强度理论计算(轴径、轴承间距和鼓轮半径等可自定或选个别量由强度理论定).该部分主要考核弯扭组合变形强度计算.

(5)对支撑杆要按细长压杆进行稳定性计算(杆长及杆与地面间夹角设为相同,并可自定或由稳定性条件定).该部分主要考核压杆稳定性计算.

以上5个方面的内容要求编一个通用程序,并做出至少一个具体的算例.

课程设计可由3~4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完成.同时也鼓励在符合课程设计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学生自选设计对象和自定设计方案.

2 课程设计效果和总结

为了及时了解和听取学生对课程设计的评价、意见和建议,项目组特意设计了“工程力学课程设计问卷调查表”,并于课程设计结束后,向每届试点班发放.调查结果表明,100%的学生赞成在工程力学中开展课程设计.经过近几年来的实践,关于本课程设计的效果可归纳如下几点:

(1)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构建了课程的知识体系.课程设计让学生学到了最实际的东西,巩固和加深了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理解,对诸如应力、剪力、扭矩、挠度、压杆之类的零散知识,通过课程设计串联了起来,使得轻松地构建了课程的知识框架、对知识的掌握趋于全面,对繁多而难记的力学概念和公式,也变得明了清晰.

(2)培养了学习热情和兴趣,为学生大胆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具体分析,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以致用的成就感,从而对此充满学习的兴趣.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为了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同学们都在努力寻求最佳配置,大胆设想,大胆创新.这对于教育来说是件好事,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进步,才能发展.

(3)给团队合作精神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大部分学生4人一组,组内实行具体分工加集体讨论,这样有利于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使之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又很好地解决了时间紧任务相对较重的矛盾.

(4)选题具有代表性,给课程设计带来很好的效果.由于选题基本覆盖了工程力学课程所授知识的重点内容,在课本上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实例,从而使课堂和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加之选题和要求既抓住了知识的大致方向,又给予学生足够大的发挥空间,虽然都是同一份选题,但学生不仅可从强度或刚度校核、截面设计、确定许可载荷等不同方面着手,而且可选择对主动轴、从动轴、支撑杆等零件的横截面面积、长度等诸多参数进行设计,因而使得方案丰富多彩、各具特色,避免了答案的千篇一律.

3 结束语

在工程力学课程中开展课程设计,既梳理了课程内容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又理论联系了工程实际;既增加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既加强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又提升了课程的地位与品位.由此可见,工程力学课程设计的开展可谓一举多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本课程中开展课程设计是新的尝试,这方面的报道少见,我们在这方面的率先工作时间不长,积累的经验还不够,在此介绍我们的做法和产生的效果,一方面说明开展工程力学课程设计深得学生的肯定和欢迎,另一方面旨在抛砖引玉,希望更多从事力学课程教学的同仁也参与其中,共同推进教学改革,为提高力学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铭翔.《工程力学》课程设计选题一例—双翻式折椅的力学计算.海化科技,1994,15(4):36~38

[2]朱伟民,聂玉琴,董心等.材料力学教学与实际工程结合的课程设计.试验技术与试验机,2001,41(1,2):39,60

[3]苏继.浅谈工程力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福建高教研究,2005(4,5):92~93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篇9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也是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通过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综合运用四年来所学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实际训练, 既可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也为进入设计、施工和管理等领域工作奠定基础。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力的发挥, 也是一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1]。本文针对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四年级本科生毕业设计导师制的教学改革, 围绕着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这一主题, 开展四年级本科生毕业设计的问卷调查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1 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截止到2014年年初已有7届毕业生, 在学院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历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成果质量良好。但是由于我院成立时间相对较短, 加上近几年学院发展快、招生多造成师生比过小, 大学生连年扩招导致就业形势严峻等新情况的出现, 使得毕业设计工作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毕业设计选题面狭窄, 其中约80%的学生从事的是多层框架结构或施工类的毕业设计, 且以“命题式”的设计题型居多, 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提供详细的毕业设计任务书, 里面明确了设计内容以及进度安排, 学生普遍感到脱离工程实际, 没有积极性和创新欲望;

2) 就业影响及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本科阶段的第八学期, 已经顺利签约的学生中, 有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只要成绩合格, 能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就万事大吉, 根本没必要在毕业设计上花太多时间和精力。部分没找到工作的学生忙于参加各种招聘会, 根本不能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做毕业设计。而少数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准备研究生面试和复试工作, 也牵扯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这些方面或多或少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

3) 毕业设计管理和监控不到位, 虽然毕业设计管理制度中明确了对学生的日常考勤和过程管理, 但毕业设计过程中经常有学生参加招聘会、面试、复试等原因不定期缺勤, 使得考勤制度流于形式。而且, 由于毕业设计周期长, 期间指导老师还有其他教学和科研任务, 有时对毕业设计管理和监控不到位, 也使学生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成果无法得到保证。另外, 师生比过小造成指导老师全面逐个辅导时间不足、毕业设计考核方法不科学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毕业设计质量。

针对上述毕业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近三年, 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实行四年级本科生毕业设计导师制的教学改革, 充分发挥指导老师的主导作用, 积极引导和全面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 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为了进一步完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工作, 结合笔者参与的南京工程学院教改课题, 对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2010级土木工程专业四年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 反映他们的要求和呼声, 为教改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2 毕业设计情况问卷调查和分析[2]

2.1 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设计

本次毕业设计情况问卷调查共计13个问题, 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四个方面:实施四年级本科生毕业设计导师制的必要性、对学生工程素质和动手能力的帮助程度、对提高毕业设计整体质量的认可程度;调查学生毕业设计的课题类型、工作量大小、难易程度和工作地点;从学生角度调查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的具体指导次数、指导过程、工作态度和业务水平;调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度、与指导老师的互动情况以及认可毕业设计的重要程度。2014年6月初, 针对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四年级学生, 我们共发放问卷调查表格200份, 回收200份, 回收率达到100%, 调查统计情况如表1~表4所示。

2.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由表1知, 8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实行四年级本科生毕业设计导师制, 83%的学生认为导师制对于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帮助大, 85%的学生认为导师制对于提高毕业设计整体质量帮助大, 说明实行导师制是成功的, 应该继续坚持下去。

毕业设计题目恰当与否, 直接关系到以后的毕业设计进度和毕业设计质量。由表2可知, 毕业设计课题类型遍及设计、施工和管理类, 符合土木工程专业的社会分类需求, 充分体现学校“学以致用”的校训, 毕业设计工作量大小和难易程度总体适当, 大部分学生能保证毕业设计进度要求。从表2中可以看出, 有69%的课题属于“真题真做”, 有31%的课题属于“假题假做”。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意识和成就感, 我们鼓励“真题真做”, 尽量避免“假题假做”。表2中还显示, 有18%左右的学生感觉毕业设计难度和工作量偏大。对于基础薄弱和能力一般的学生, 指导教师可在满足培养目标的前提条件下, 对复杂实际工程适度简化, 精简毕业设计内容, 不至于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压力, 挫伤其积极性。另外, 从表2可以看出, 有近1/3的学生希望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鉴于校外毕业设计能近距离接触实际工程,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 学院也大力鼓励并积极创造学生校外毕业设计的机会。

由表3可知, 绝大多数指导老师认真负责, 指导及时, 采用“启发式”方式循循善诱, 帮助学生处理和解决毕业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能够全面胜任四年级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导师工作。不仅如此, 调查中还发现许多指导老师工作之余还对学生的就业和思想动态等各方面进行关心和指导, 最后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绝少部分指导老师由于教学科研任务繁重, 或者指导人数过多, 或者责任心不太强等因素, 导致其在毕业设计中指导不及时、不到位, 这方面学院要深入进行调查, 找明原因, 对症下药, 以求最大程度地调动指导老师的积极性。

加强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表4表明, 大部分学生重视毕业设计, 能经常和指导老师进行互动, 合理安排时间, 其毕业设计能满足正常进度要求, 但也有23%的学生因为找工作、研究生面试、遇到问题卡住等种种原因导致进度落后, 所以学生应更加积极主动地与指导老师进行沟通交流, 而不是被动消极地“等、靠、要”, 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表中还显示,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毕业设计是走上工作岗位前一次系统的职业培训, 对其帮助很大, 很重要, 特别是认认真真从头至尾做完毕业设计的学生, 感触颇多, 认为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的系统复习与历练,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绝好机会, 因此收获很大。

3 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探索

针对毕业设计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 学院在导师制的教学改革基础上, 从改进选题、合理安排时间、加强过程指导、开展校外毕业设计等方面着手, 进一步推进导师制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工作, 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 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全面有效地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3.1 改进毕业设计选题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选题要密切结合实际工程, 鼓励“真题真做”, 尽量避免“假题假做”。为了保证人手一题, 指导老师要积极开动思维, 多方位多渠道搜集课题, 可以与地方设计院或施工单位合作就实际工程项目进行选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就业去向拟定课题;可以结合指导老师的科研方向和实际项目拟定设计或研究课题等等。选题要求专业知识全面、工作量饱满、实践应用性强, 要切实做到与培养目标、工程实际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

3.2 合理安排毕业设计时间[3]

毕业设计为期16周, 时间安排紧张有序, 为了减少学生刚开始的茫然无措, 更快更好地投身到毕业设计工作中, 可以将毕业设计的任务安排提前至第七学期末, 期间安排指导老师与学生见面, 指导老师提前向学生发放毕业设计任务书, 向学生讲授具体的任务和要求, 学生可以利用假期认真思考, 积极准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前期准备工作充分, 后面遇到研究生复试、参加招聘等等事情时才能从容应付, 不至于影响毕业设计的进度以及质量。毕业设计不提倡“前松后紧”和“前紧后松”, 要求“前紧后紧”。

3.3 提高指导老师综合素质

毕业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指导教师必须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扎实的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胜任。我院近年来补充的师资力量大多是名校的博士或外校引进的教授, 综合能力较强。为进一步加强整体师资队伍建设, 我院还积极采取多种措施, 将富有工程经验的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组成教学梯队, 对青年教师实施“传、帮、带”;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相应的执业资格考试, 承接纵横向科研项目;派遣教师去校外建筑设计院、建筑公司、监理公司等挂职锻炼, 提高他们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只有全面提高指导老师的综合素质,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毕业设计的高质量。

3.4 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

毕业设计始终如一实行“导师负责制”, 指导老师对设计进度、过程管理、质量要求等方面提出明确规定和实施细则。如毕业设计期间必须明确指导的时间和地点;制定详细的考勤制度和日常管理制度, 明确奖惩条例;指导老师及时检查和反馈学生的毕业设计阶段成果等。为了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实施从选题—过程—成果三位一体的三期检查制度。初期主要检查学生的选题和开题。选题在双方互相选择和共同协商的基础上确定。开题则检查学生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拟定的技术路线和进度安排是否合理可行;中期主要检查学生的设计进度和阶段成果是否和任务书一致以及后期的进度安排等;末期则重点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汇总、评阅答辩过程记录以及后期的成果展览和工作总结等。

3.5 鼓励学生开展校外毕业设计工作

因为校外毕业设计能近距离接触实际工程, 使毕业设计理论联系实际,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素质, 我院大力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在校外开展毕业设计工作。一方面学院多渠道与社会上相关专业的企事业单位合作, 为学生积极创造合适的岗位和机会;另一方面, 利用已经签约学生和相应单位都愿意提前接触的契机, 学院也鼓励学生去签约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工作, 以缩短工作磨合期, 为将来更快适应工作打下基础。需要注意的是, 校外毕业设计必须实行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工程师联合指导制度, 重视管理力度, 以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形成良性互动。

4 结语

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 我们的毕业设计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表现在毕业设计过程认真严谨, 工作量饱和, 计算书和图纸完整规范, 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等。但是, 教改实施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 比如可以加大土木工程专业相近学科间的交叉指导, 由不同学科的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做出有一定创新意识的高水平毕业设计;巩固和加强校外毕业设计教学基地建设, 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正式规范、互惠互利的校外教学基地;加强指导老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让工程实践经验匮乏的老师去设计院、施工企业挂职锻炼等。如何进一步提高南京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各方向的毕业设计质量, 使南京工程学院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我们需要不断探索, 勇于实践, 只有这样, 才能贯彻学校“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 才能为国家输送更多更好的土木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

摘要:针对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土木工程专业四年级本科生毕业设计导师制的教学改革作了研究, 围绕着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这一主题, 开展了四年级本科生毕业设计的问卷调查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1]罗臻.提高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 2010, 3 (19) :123.

[2]卢瑞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调查与剖析[J].理工高教研究, 2008, 2 (1) :96-98.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篇10

1 当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 学校方面办学理念落后, 缺少创新意识。当前很多高等院校由于受到传统、陈旧、封闭式的办学理念影响, 导致培养创新人才目标不够明确。第二,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发展, 导致教育、教学资金资源短缺现象极为严重, 因此培养出的学生人文素养普遍不高, 最终导致创新意识不够完善, 创新能力低下。第三, 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课程设置来说, 由于受到传统办学理念和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教材内容陈旧, 教学中的部分内容在多门学科中重复体现, 反而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再加上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不够创新, 很多教师都在沿袭传统的填鸭式或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 因此, 也会影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2 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 师资队伍整体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主要体现在很多教师都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或是刚从其他学校调过来的教师。这些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具备专业的文化知识素养, 但缺少实际的教学经验。例如, 在教学中,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项应用和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工作, 学生对于所学知识除了牢牢的掌握之外, 还要通过理论与实际联系在一起, 但是教师缺少对学生实践环节的有效训练, 因此, 导致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中的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为了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教师在毕业设计中要抓住每个教学环节, 例如方案设计、结构计算等。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任何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做好有效调控, 同时对毕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任何一个问题都要准备好解决措施。第二, 指导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落后。很多教师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 对学生一直采用牵着鼻子走的毕业设计指引教学方式, 缺少现代指引教学方式的运用。教师只有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指引方式, 才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才能让学生在毕业设计之中的各环节充满激情、激发兴趣, 指导教师良好的指导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 还能引导学生提高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 在毕业设计指导教学中, 教师采用的指导模式落后, 也会导致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意识和观念落后, 很多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工作, 很难抽出一些时间来钻研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再加上教学中的一些琐事居多, 因此, 没有时间钻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1.3 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指导教师采用的教学指引模式不够理想与完善, 进而导致学生施工基本技能训练能力低下。即使有多数学生学习成绩很好, 但是缺少实际的动手能力, 因此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 学生对一些具体细致的工作不能及时进入角色。与此同时, 很多学生自身还有很多问题, 例如, 有些学生在实习期间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 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很少, 前期不够努力, 到最后甚至抄袭, 导致缺少所需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在毕业设计内容中, 个别地方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有一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比较分散, 多以点状形态记忆, 缺乏对工程问题的整体性认识。

2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途径

2.1 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和责任感

高校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对创新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在这方面, 学校应积极鼓励教师充分发挥创新能力, 并带动学生把毕业设计融入到科研项目中。毕业设计不像课堂教学, 它可以巧妙地加入个人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充分理解。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思路灵活, 思维开阔, 不断创新, 才能带动学生有更开阔的思路。

2.2 培养学生时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

在具体制定专业的培养目标时, 在知识结构上, 要注重拓宽知识面;在专业技能上, 注意多种技能结合, 提高人才适应性;在能力方面, 注意理论与实际结合、传授知识与提高素质结合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结合。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宽厚, 综合素质较高, 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敬业精神较强, 具备土木工程设计、研究、施工、教育、工程管理、投资开发等基本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3 结语

随着高校教学规模的扩大与发展,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土木工程专业已经得到了社会很多企业和人士的关注, 因此, 在毕业设计这个环节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回顾当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教师要放眼未来,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响应新课改的需求并符合社会发展形势。由衷地希望在今后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 教师和学生能够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有更多的人士参与进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参考文献

[1]邹吉高, 严赞开.关于提高毕业论文 (设计) 质量的若干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 (04) :93.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篇11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工程设计;测试实验;土建施工图

高职土木工程专业设计是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的体现,是在校期间重要的结合实际的学习实践活动。由于学生对如何在土木工程设计中应用所学基本理论缺乏经验,在土木工程设计中使用规范规程的意识也不强,往往对规范规程中的要求理解不透,土木工程设计中常出现—些貌似细微却导致整个过程失败的错误。总结多次土木工程设计的经验,高职土木工程设计中应该对以下问题加以注意。

1、测试实验设计

在试验设计前要先了解试验的目的,并加以理解,在试验时必须做好记录,每个小组必须要分工明确,要达到每个同学都能操作到仪器,并要知道原理,在实验课后要认真的写好试验报告,千万不要认为我会了,懂了,可以不写实验报告了,这是大错特错的。写实验报告不仅是对数据的整理,重要的是对整个过程的温习和确保下次使用仪器,读写数据的详细掌握。

设计前的归纳总结。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大部分的知识都已经掌握,但是在设计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书本上的知识是不能够完全解释的,所以要对自己的笔记加以详细的归纳整理。如绪论中的核心问题是:

1.1点的位置确定;

1.2点位确定的原理和方法;

1.3基准面认为平面的限度。

这样以来在实现设计的时候哪里有问题不是很明白,拿出笔记查阅一下,就能快速的解决问题,这对将来在工作上遇到问题时,解决起来也是很方便的。

实地设计就好比自我测试,从中找出自己薄弱之处,并加以强化。不理解的问题千万不能逃避,因为这是最后的理解掌握的机会。比如经纬仪为什么要进行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等的道理,教材中有一些内容只叙述方法,不讲为什么的道理。

2、土建施工图设计

2.1平面图与立面图、剖面图的配合

建筑施工图关键是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之间图示内容一致,且相互补充。因为是初次绘制内容复杂的建筑施工图,学生没有全局观,造成平立剖面图的表达不一致。比如,平面图上有个侧窗,而立面图上却没有画出;立面图上有些凸凹的构造,在绘平面图时却忘记了画。在剖面上,不仅应完整表达各空间高度和楼梯间的剖面设计,也要正确反映柱子、主梁、次梁、楼板和墙之间的位置关系。只有平面、立而、剖面三者相互配合,才能完整地反映一幢建筑物的做法和特点。此外,各图所注的标高、尺寸、定位轴线等在每张图纸上都要认真核对无误,作为一项基本要求,要求高职学生务必落实做好。

2.2楼梯的平面图与剖面图设计

楼梯间首层休息平台板下如果有通向室外的门,应注意休息平台板下净高尺寸要能使人通过而不碰头,不能小于2000mm。楼梯顶层的栏杆位置高职学生也易出错。我们有这样一个经验:注意楼梯设计为双跑楼梯时,首层第一跑楼梯从哪儿上,顶层栏杆就应设计在哪一面。同时还要注意楼梯间窗口标高是否与立面图上窗口位置一致。

2.3结构施工图

2.3.1基础图反映的是地面以下结构的平面布置位置、尺寸和做法。基础平面图和基础详图应画在同一张图纸上,而高职学生却常把基础详图画在楼层结构平面图上,造成读图的不便。

2.3.2基础垫层尺寸不应作为设计尺寸,它只是结构构造要求,而有的高职学生所绘制的基础详图(条形基础)无论是埋深,还是基础底面宽度都包括例了混凝土垫层尺寸,使得基础底面宽度不够。

2.3.3基础平面图上应标注基础墙的厚度、基槽的宽度及其定位尺寸,而高职学生所绘图上往往只标注定位轴线间尺寸。

2.4结构施工图只是用来表示房屋内各种承重构件的位置、尺寸和做法,并不涉及它的帖面、抹灰等。有的高职学生概念不清,常在结构施工图中出现建筑标高,还有高职学生在结构施工图中根本就不注写标高,使得构件无法定位。针对这种情况,应提醒高职学生在绘制结构施工图时,注意定位轴线位置的准确性。核对轴线距离是否与建筑施工图相一致,保证构配件的正确位置及结构构造处理时尺度量值的准确性。

2.5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构件详图主要是配筋图,最容易出差错的是钢筋的位置。在不同的削切位置,构件剖面图中钢筋的位置是不相同的。例如,梁的支座断面图与跨中断面图中钢筋的位置由于钢筋弯起而发生了变化。

3、土木工程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3.1建筑设计与结构平面布置问题

在建筑设计时高职学生需要考虑结构平面布置问题,例如,土木工程设计常用的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在平面上力求柱网简洁、规整,柱距或梁的跨度尺寸要尽量统一,还要注意梁的经济跨度问题(有特殊要求者除外)。高职学生在进行柱网布置时,往往不注意基本要求,随意布置柱网。

3.2图面质量问题

有高职学生绘图基本功不扎实,对每种线型的适用范围不了解,图面质量较差。如钢筋线应采用粗实线,构件轮廓线应采用细实线,而有的高职学生把构件轮廓线也画为粗实线,主次不分。还有一些符号的画法不按“国标”规定,而是自己随意去画,如详图索引符号、标高符号等。

对构件编号及钢筋编号概念不清,常出现漏号或一号多示的现象,应分清构件编号与钢筋编号的不同表示方法.采用两种表示方式,这样就能使构件编号与钢筋编号区分开,从而使图面清楚.表示完整。

还有其他一些问题.如在构件详图中未注明分布钢筋、构造柱未伸入到屋顶女儿墙等等。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虽属细枝末节,但关系全局,直接影响高职学生土木工程设计的质量。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特别强调并认真把关,使学生在综合训练过程中掌握在校所学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参考文献:

[1]杨志勇.工民建专业毕业设计手册[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2]李必瑜,王雪松.房屋建筑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篇12

一、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如下。

1. 学生方面情况复杂, 进度不一。

毕业设计安排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 不同学生面临就业、考研复试等不同出路, 甚至少部分学生要进行毕业前大补考。学生心里状态和压力不同, 影响到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和投入状态, 进而影响到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设计中前期, 学生对毕业设计这样一个“大”的综合性的任务不知如何下手, 不能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毕业设计选题顺利结合, 遇到问题不会及时反映解决, 存在“等”、“拖”、“靠”的依赖心理, 也会影响设计进度。

2. 指导教师自身缺乏工程设计实践经验和知识更新。

毕业设计要求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部分指导教师一直从事理论研究或课程教学工作, 工程实践经验不足甚至没有, 对整个工程设计过程缺乏了解和认识, 对新规范、新的计算方法、新的施工技术的更新缺少关注。这样在指导毕业设计时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难以做到与时俱进,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质量。

3. 毕业设计过程监管不力。

通常, 有些高校毕业设计管理制度不甚健全, 或者制度健全但执行不到位, 对学生日常不考勤或者考勤不严格, 导致部分学生长期缺席, 当然不能高质高量地完成毕业设计。另外,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 指导教师不重视对设计各阶段的进度检查, 不了解学生的设计进度, 也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 从而导致学生在毕业设计前期比较松散, 后期又加班追赶, 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成果根本无法得到保证。

4. 师生间缺乏沟通, 不能及时发现设计问题。

设计过程中, 很多学生不在设计室而去其他教室或宿舍, 导致有问题不能及时询问解决。老师辅导时, 因见不到学生而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疑问或错误, 从而将问题遗留到最后进行大修改甚至无法修改, 致使设计质量严重下降。

5. 计算机辅助设计利用不合理, 学生收益不多。

毕业设计阶段学生利用专业软件PKPM对一榀框架进行计算并绘施工图, 这一工作只需学生一个上午即可完成。但学生对计算结果不分析、不调整, 对图纸的表达不思考、不判断, 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 对很多构造不明所以, 似是而非[2], 学生收获甚少。

二、具体解决方法

解决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关键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指导老师丰富工程经验、提高指导水平的问题;毕业设计过程中手算、手绘与电算、电绘的比例与配合问题;毕业设计过程中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与监管监控问题;毕业设计的考核评估问题。下面具体讨论。

1. 提高指导教师素质、利用产学研用基地合作指导。

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建设部组织的相关职业资格考试, 鼓励并组织指导教师积极参与工程实践, 与生产、设计单位合作, 聘请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与校内指导老师合作, 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并把关。学校可以建立产学研教学基地, 除了服务于学生的实践实习外, 还可用于指导教师的工程经验学习与提高, 进一步加强高校与工程设计部门、企业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 从而提高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水平。

2. 坚持手算、手绘及软件计算、计算机出图并重。

为处理好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计算机技术的关系, 采用手算、手绘及软件计算、计算机出图并重的手段。在结构计算中“手算”和“电算”必须兼顾。“手算”应该占主导地位, 在“手算”阶段, 应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 从而巩固理论知识, 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另外, 在绘制施工图时, 要坚持手工画图和计算机绘图相结合的原则。手工画图主要锻炼学生的绘图基本功、对构造要求的掌握以及对规范的学习和熟悉[3,4]。计算机辅助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同时熟悉社会上常用的工程商业软件, 做到就业时具备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动手解决能力。因此, 在计算机辅助毕业设计过程中结构计算部分要求学生手算与电算并行, 两者互为校核并完成对软件的深入了解。绘图主要由CAD软件完成, 部分节点详图与构造采用手工制图, 以加深学生的基本概念, 熟悉结构细部构造, 并能对计算成果和手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

3. 针对学生不同水平分类指导方法。

对不同程度、不同进度的学生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对理解能力好、认真负责进度快的学生, 要提前讲解设计内容和方法, 要求其有探索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自己独立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与毕业设计课题相联系的能力, 培养其主动查阅有关设计资料的能力等综合专业素质, 让其在毕业设计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也对学困生形成一定的压力和激励作用, 敦促他们加快进度, 认真设计。指导老师要有意培养1~3个模范生以加快整个小组的设计进度、提高小组的设计质量。对学习成绩差、进度慢的学生, 指导老师要付出更多耐心进行讲解, 让其理解并最终掌握设计方法、步骤和过程, 促其赶上整个设计进度。

4. 考核制度严格, 全面具体。

对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应包括多个方面:考勤、设计进度、建筑设计部分、结构设计部分、计算书内容以及答辩情况等。应加强毕业设计的学生考勤和指导教师的考勤, 加强设计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考核, 对学生出勤率、设计进度、设计阶段成绩及最后答辩成绩等各个考核方面分别进行评分。这样既可以引起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 也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发现问题, 总结经验和教训, 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后续设计工作[5]。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课程特点, 结合本专业最新的社会发展状况, 针对有关毕业设计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及改革内容, 以期培养出能快速适应工程需要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 以及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新时期工程人才。通过毕业设计, 学生可以较为系统的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 熟悉相关规范、规定, 了解本专业商业软件的运用操作, 达到对学生各类工种综合能力的训练, 满足工程界、企业界对适应面广、通用性强的人才需求。

摘要:根据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课程特点, 结合本专业最新的社会发展状况, 针对有关毕业设计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及改革内容, 以期培养出能快速适应工程需要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 以及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新时期工程人才。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舒赣平, 卢瑞华, 吴京, 等.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07, (2) :105-112.

[2]周俐俐, 张志强, 苏有文.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应用于毕业设计的利与弊[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5, (5) :162-164.

[3]罗臻, 邓敏, 叶雁冰.提高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 2010, (3) :123-126.

[4]朱江, 韦爱凤, 付赣清, 等.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合理利用计算机问题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6) :228-229.

上一篇:城市集中度下一篇:时尚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