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的应用

2024-07-01

SNS的应用(精选8篇)

SNS的应用 篇1

传统的成人教育定位在“教师、课本、课堂与学生”中。接受成人教育的学生们在其学习过程中受到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往往会比较多,常会因为工作以及其他的事情使学习时间不能得到保障,进而导致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习的连贯性相对较差。大部分成人教育的教师因缺乏“激活”课本的有效辅助教学工具和手段,教学的课本未被充分利用。成人教育的教学设施和设备相对义务教育更为简陋,使得教师无法将自己传授的知识均等地传给所有学生,导致教学效果降低。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通信技术与现代教育密切联系,社会网络服务 (SNS) 将对成人教育事业起到重要的沟通作用,网络辅助将覆盖大片成人教育,对成人教育产生重大影响,有助于解决我国成人教育现在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一、SNS社会网络服务概述

社会网络服务,专指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其思想起源于六度分隔的小世界理论聚合效应。早在20世纪6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就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连锁的信件实验。他在美国的波士顿 (Boston) 和奥马哈 (Omaha) 两个地区随机挑选296人,然后向他们每人寄一封包含一个股票经纪人相关信息的信。这些被挑选出来的人只知道这个股票经纪人的名字、职业以及居住地。斯坦利在实验中要求这些人分别将这封信寄给那些可能会接近那个股票经纪人的朋友,朋友在收到此信后同样按照这种方式寄给下个人,如此环环相扣,进行传递。实验结果是,296封信件中居然有64封成功地到达目标人物即波士顿股票经纪人的手中;而且平均每封成功到达的信只经过了5.2个中转过程。这个发现着实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学术界将这种现象称为“小世界理论”或“六度分隔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你与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超过6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6个人的传递,你就可以结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

按六度分隔理论的解释,个体能通过6次联系结识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因而社会中的社交范围正在不断放大,直到形成一个大型的网络化社会。SNS社交网络盛行表明,虚拟社会化网络与真实的各种社会关系正通过SNS中介进行着大规模联手,SNS社交网站逐渐成为网络文化及社会团体的重要存在场所。社会网络服务可以凭借其自组织、自媒体的“六度空间”来推广成人间的社区教育、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和网络教育等,并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

二、成人教育实施SNS的可行性

社会网络服务的扁平性网络结构理念可能会对成人教育的社交网络沟通教育产生关键性的影响。纵观历史,产生于19世纪的传统教育模式,通常以教育者为教学中心对学生进行集体化的生产教育;在此模式下,学生常常被强加学习的内容和接受信息,受教师左右。目前,大多教育机构运营的传统网站往往以学校为主,提供学校的基本信息给接受者,提供教务信息给教师和基本的论坛服务功能;以被动接受为主要传播方式,“浏览者”通过阅读信息、填写表格、发表留言等一些基本网络行为进行交流。SNS的网络教育可以通网络平台打破目前的局面,通过以学习者为中心建立一个学习模式,根据学生自身的需要配置教育教学及教学计划。同时,教育范围下的社会网络服务还可以凭借其“六度空间”式自组织、自媒体特点,在进行网络教育、数字教育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Praxis Language作为美国知名语言学习公司,利用社会网络服务的自媒体优势,通过“病毒式”传播,充分发挥“人—网交互”、“人—人交互”等方式,引来了大批的语言爱好者,在推广语言学习的网络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从多年来网络发展及社会网络服务的发展趋势看,成人网络教育在SNS理念的影响下有望进一步发展。SNS的精髓与核心是自组织,即某些复杂系统“无需外界特定指令而能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自动地从无序中形成“空间、时间或功能”的有序。这些理论说明,有些秩序有可能是从系统内部,即人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机应变而形成的。由此可见,在SNS网络系统的内部,个体既是信息传播的起点,也是信息传播的终点;我们所接触到的信息,多是由用户产生的内容,即所谓的“微内容”。个体产生的信息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信息源;个体在SNS的活动过程中,能自主选择结交的朋友、教师以及活动团体,进行社区活动、信息过滤以及个人信息设置、分享等操作。自组织最接近无为而治的治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三、成人教育的SNS应用

社会网络服务以其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的网络结构特征,以及强调用户信息的真实性的理念、多样化的传播媒介,实现了互联网的又一次革命。社会网络服务带来了关系建立的新模式和人际网络沟通的新的传播途径,与信息技术联系日益密切的教育领域在此背景下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1.成人教育的网络化服务

社会网络服务在成人教育中发挥作用的机制,首先是把零散的网络个人信息组合起来,将人际关系网络化,然后根据聚合效应形成独特的成人教育社区。社会网络服务中的教育社区可以不限于任一特定的空间或地理区域,它是在网络上形成的虚拟社区,大家的交流与信息的交换以共同的兴趣或经历为基础;以前的教育论坛多以IP地址的形式来对学习者的身份进行标志,具有相当程度的隐匿性,而SNS式社区实行的是真实透明的实名制社交文化,使成人教育的接受者在上面展现的是真实的个人特征,与个体实现生活的联系也更为紧密。同时,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知识资源的传播与交流,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自学兴趣。

2. SNS的传播扁平化

SNS网站以朋友为中介,以信任为基础,形成一张张扁平化且以自组织为中心的网络;在此网络内,个体既是传播的起点又是终点,传播者与接收者不再是线性模式,而是循环模式,接收者会变成传播者,同时传播者也会变成接收者,因此SNS网站的“去中心化”的特点,强调了共享、开放、合作与平等。

在以往的Web1.0条件下以专业媒体机构为主导的网络信息传播中,大多数用户都被边缘化为“浏览者”,不发布信息,没有反映问题的权力,也不可能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兴趣取向形成社群,单向接受信息、通知和命令,无法参与。我们惊喜地看到,这种权力化的结构在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的SNS网络的应用中得到改变。新的Web2.0的基础上形成的SNS网站将参与权给予大众与个体,向其提供信息的生产与信息传播的权力。积累、共享和传播创造了个体的独立化空间,从而在关系编织的过程中充分展示出社会网络服务的自媒体、自组织。

3. SNS微内容帮助成人教育的零散时空整合

由于自媒体和自组织的形成,与传统大众传播领域相比,SNS网站的信息以用户“微内容”为主,个体作为传播的起点和始点,所产生的这些信息成为网络传播的信息源。成人教育的学习者往往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很少能长时间进行学习交流,SNS的微内容特性解决了成人教育的时空限制。SNS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不仅实现了学习者的主动学习和交流沟通扁平化,同时也能将碎片时间进行充分的利用。从传播媒介看,在将SNS融入成人教育的过程中,网站融合了多种网络应用,通过多个媒介进行信息传播。

4. SNS进行病毒式传播的教学

SNS网络信息传播兼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双重特征,同时也表现出病毒式传播的特点,即传播迅速,范围广大,影响深远。SNS是发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可以促进其在教师指导下主动且富有个性地学习。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是学习过程的三个重要方向,通过SNS进行成人教育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主动、探索与社区化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了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和书本为重点的局面,提高教学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其辐射范围,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摘要:基于社会网络服务所建立的网站, 以使用者真实信息, 将人际关系网络化, 按聚合效应机制形成独特的虚拟社区。人际关系网络及信息流动在其中呈现出扁平化、去中心化以及自组织的特点。网络化服务、传播扁平化、整合零散时空、病毒式传播教学是目前成人教育中SNS的重要应用。

关键词:SNS,社会网络服务,成人教育

参考文献

[1]赵德伟, 徐正巧, 赵兴强.基于SNS平台的协作学习探讨[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9, (3) .

[2]徐宁, 赵呈领.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7, (8) .

[3]肖广德, 高丹阳.应用SNS网站功能构建网络学习环境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 2010, (4) .

[4]傅素英.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探析[J].教育视点, 2008, (3) .

[5]蔡虹.网络环境下学生实施自主学习模式的探讨[J].韶关学院学报, 2006, (5) .

[6]姜有为, 周运海, 等.大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8, (2) .

SNS的应用 篇2

关键词:SNS,高校教学,网络学习体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今天,网络成为人们能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继博客、百科等兴起、发展和稳定之后,以UGC(用户生成内容)为核心、以人际关系为基石、以拓展用户真实生活交际圈为特点的SNS网站成为互联网上新的弄潮儿,对当代大学生影响巨大,因此将SNS引入高校的教学和学习当中,研究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潜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SNS网站应用于高校教学的优势分析

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社交网络服务)专指依据六度关系理论(在人脉网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中间最多只要通过六个朋友就可以达到目的。)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SNS的另一种常用解释(Social Network Site)“社交网站”或“社交网”。社会性网络(Social Networking)是指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这种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系统思想的网站就是社会性网络网站(SNS网站)。SNS网站的本质,即通过网民共同的兴趣爱好结交朋友,并遵守“六度关系理论”建立的网站[1]。

以Face book、人人网、开心网以及QQ空间为典型代表的社交网站在现代混合学习环境下有着其独特的功能和特点,如用户群固定而且庞大、自主性高、交互协作性强、共享度高、真实性强,这些功能特点对高校隐形知识的传播和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SNS网站资源丰富,学生自主参与性高。

社交网络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其使用者以大学生为主,这决定了它在高校隐形知识传播中的优势。社交网络的交互性极强,学生们可以运用好友推荐、好友分享、日志更新、站内短信、状态更新等功能模块直接获得信息和资源,互动和共享不仅仅局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反馈信息,学生也可以请教师答疑解惑,学生之间可以建立虚拟学习小组共同学习,教师之间可以建立教学、科研小组相互交流,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共同开展。同时,社交网络在推广和使用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活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知识进行选择和传递。

(2)SNS网站有利于建立小组合作机制,培养团队精神。

SNS网站具有共享度高,交互性好等特点,可以使来自于世界不同地方,不同高校的学生沟通交流,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发挥各自的个性和特长,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沟通交流能力。同时由于学习资源的共享度高,全世界所有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浏览,评价其观点和结论,可以让学生们接触到当今世界最前沿的消息和最先进的技术,从而让学生们拥有广阔的视野和长远的眼光,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3)SNS网站提供个性化教学,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思想。

社交网络可以方便的对好友进行分组,教师可以将不同的学生按照学院、系别、年级、性别等因素分组,针对不同组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资源和课业指导。学生也可以将教师分组,有选择性的吸收跟自己专业相关、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社会网络的互动性也有利于师生之间一对一的交流,方便教师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

(4)SNS网站有利于建立全程评价机制。

当前高校教学的评价方式主要是结果式评价,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SNS网站一般都有记录学生的学习全过程的功能模块,并且能提供相应的评价工具,学生不仅可以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性评价,通过自我评估、同学互评和分组评价的方式来反映当前学生学习活动、学习过程、学习绩效,并展示学生的学习作品,同时评价结果的表现形式也不再是简单的分数和名次,这样既可以供学生自我管理与反思,也可以供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5)拓展大学教育的服务空间,更好地实现社会服务职能。

传统大学面向学生,而引入了社会网络的新型大学教育可以惠及更多人,只要是注册用户都可以在获得同意后加教师为好友,获得教育资源。或者也可以建立公共主页,上传教学资源,提供一对多的教学模式,将信息方便的传递给学生以及有需要的社会人士。这一模式会更加方便快捷,无需再次确认即可接受公共主页传来的信息。有价值的资源一旦上传,会迅速的被分享,被更多的人看到,拓展了大学教育的服务空间,更好的服务了社会。

2. SNS网站应用于高校教学的途径分析

(1)依托于已有的商业SNS平台。

目前国内外有着众多的商业SNS网站,国外的SNS社区依然以拥有3.5亿用户的Face book为领跑者,但仍然有其他很多国际化的社交网络,如:专注音乐和娱乐领域的My Space、专注于职场人士的Linked In、允许用户发布140个字符短信息的Twitter等[2]。

国内的SNS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根据麦肯锡2012年5月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互联网用户,是美国的2倍多,而且还是全世界最活跃的社交网络媒体。从博客、社交网站,到微博和其他网络群组,超过3亿中国人使用社交媒体,大约相当于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的人口总和。此外,中国网民40%的上网时间花在了社交媒体上,这一比例还在快速增长中。中国的社交网络用户不仅最活跃,而且80%以上的用户拥有多个账户,大多在本土的社交网络上注册(日本只有39%的用户拥有多个账户)。中国人通过移动工具(如智能手机)使用社交网络也越来越普遍:2010年移动社交用户有1亿多人,估计每年的增长率约为30%。另外,中国社交网络用户特别看重社交网络意见领袖的建议。以人人网(前身校内网)为例,人人网是中国大陆最早的基于校园社交关系网络的平台之一[3]。截止2012年第一季度,其注册用户已突破2亿,每月活跃用户超过1.17亿。

这些SNS网站的注册和使用都是免费的,各种功能模块已经颇为成熟,可以直接运用这些SNS网站作为高校网络教学的工具或网络学习的平台。此种途径的优势在于各大商业平台的功能模块成熟稳定,并已经经过实践检测,不需要投入任何开发费用,学生对各平台的功能模块和使用方法也比较熟悉,甚至大部分学生可能已经是这些网站的高黏性用户,无需进行更多的指导和培训。其缺点是教师很难控制学生网络学习的过程,而且商业性SNS网站毕竟是以盈利为目的,当前SNS网站的主要盈利来源就是娱乐类的应用,比如视频,游戏等等,这些功能模块不仅可能对学生的网上学习没有帮助,而且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不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

(2)建立网络学习平台,整合有利于教学和学习的功能模块。

网络学习平台基于Dokeos开源系统修改设计,是一个包括网上教学和教学辅导、网上自学、网上师生交流、网上作业、网上测试以及质量评估等多种服务在内的综合教学服务支持系统,它能为学生提供实时和非实时的教学辅导服务,旨是帮助系统管理者与教师掌控各种教学活动与记录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及进度。凭借该平台,教师可以安排各类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建立一个新的网络学习平台,即将现有SNS网站的有利功能模块,即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功能模块,与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的新需求和发展,进行整合。网络学习平台的最重要的设计思路就是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导向,具有针对性,必须考虑到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不同需求。此种途径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现有SNS网站的部分功能模块与设计思想,同时导入对网络学习的更加有用的功能模块和设计思想,更好地为教学和学习过程提供帮助;不足之处在于重新设计开发一个新的网络学习平台的工作量相当庞大,耗时较长,对技术,人和资金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时新的网络学习平台也存在推广瓶颈。

3. SNS网站应用于高校教学的前景分析

(1)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或译为“学习社区”,是支撑以知识建构与意义协商为内涵的学习的平台,成为信息时代知识创生的社会基础,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等等[4]。比如传统的高校教育就是一个典型的学习共同体。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己经成为了人们获取学习资源的重要途径,因此又出现了网络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网络学习共同体又称为在线学习共同体,是指在基于网络的虚拟环境里,一个由学习者(群体)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学习团体。由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关键在于有效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交流和提高能力,并且通过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帮助来完成学习提高的过程,因此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需要维持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与提高SNS网站的用户黏性问题性质类似,一般来说都是使其通过网络媒介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或者情感的共鸣。

通过SNS网站来构建基于特定课程或者学习主题的高校网络学习共同体,主要是利用SNS网站的功能模块,如日志,微博,个人空间等等,来为学生创立一个以学习提高为目的,能够进行资源共享、沟通交流、讨论合作的学习平台。当前由各大门户网站、各大高校所推出的网络课程、名校公开课、精品课程等也都是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表现形式,但是由于在网络平台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有效的交流,学生很少能被其他具有相同兴趣的学习方面的同伴所关注,而学生之间缺少交流、指导,更少有存在协作,因此从应用结果来看,并不能很好地促进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发展。而在基于SNS网站的网络学习平台之上,学生除了可以同教师与同伴共享资料、交换知识、讨论评价、共同学习外,也可以和教师,同学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群组、音乐、电影,从而去结识一些兴趣相投的朋友,而这些共同兴趣也能有效地将团体内的成员凝聚在一起。拥有共同的目的、期望和志向的同伴,往往可以更加轻松地进行人际互动、知识分享、共同探讨有关学习的问题,学生既能利用SNS网站的丰富资源进行知识搜索和学习,又能在知识挖掘的基础上提高原有的认知结构。

(2)发展协作式学习空间。

在SNS平台中建立协作式学习空间,即指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建立学习小组(由学生自主组建),并组织相应的主题活动。教师要为各协作小组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具体的学习内容,以便学习者围绕这个目标开展学习。具体做法,如教师可以将学习的目标在SNS网站中列出,供协作小组来查阅。学习的内容也是按照一定的学习进度逐渐在SNS网站中给出,每次不宜太多。教师在学生能够熟练运用SNS网站这一平台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促使学生全员参与。学生利用平台表述自己对于概念的理解,小组成员间可以互相讨论,统一观点后还可以通过群组去别的协作小组中参加进一步的讨论。当然,学习的开展中也离不开教师的调控和引导,将学生的讨论引入正确的方向。

SNS网站能以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方式方便地实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对话与协作。同学之间可以通过日志、动态、博客等进行非实时讨论,也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聊天室等技术进行在线交流、实时讨论、求助解疑。在讨论学习过程中,最容易出现争论激烈,不分胜负,或者脱离主题的现象,就需要通过邀请教师在线对讨论的内容和问题进行调控。这种协作式学习空间有助于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增强了集体凝聚力,有利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同时有利于教师全程监控小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协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和效率。

(3)建立全程评价机制。

一方面可建立教师教学评价平台,当前高校教师评价机制尚不完善,可以使用SNS平台整合各种有效“评价”机制,这种整合对目前的SNS平台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收集学生空间内容的动态变化,要求学生在SNS网站平台上对教学过程进行匿名评分和评价,通过整合各种形式的评价来获得对教师教学过程的反馈,使得教师可以及时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而从学生角度来看,通过SNS平台匿名对教师和教学进行反馈和评价,不但可以与教师就教学问题进行客观公正的沟通,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可建立学生个人电子学习档案,电子学习档案通过SNS网站平台的各种功能模块,比如资源分享、网络日志、即时通讯等功能,记录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包括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依托所学课程和内容所提出的新观点、新理念、新的设计思想,创新活动,创作作品,知识库,资源链接以及其他学生对这些内容的评价等等。教师可以结合网站访问流量统计和资源使用情况,充分利用这些记录学生学习情况的电子档案,综合了解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简而言之,它和传统教学评价的关注点全然不同,注重的是过程,而非结果,这样便可避免传统只针对学习成绩进行结果式评价方式的片面性,有利于进行过程性评价,可以帮助学生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

4. 结束语

SNS网站作为一种日益成熟的互联网应用技术、新的交流方式,逐渐成为高校教学模式的一个新的发掘点,进一步推动SNS网站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相信能够有效地促进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大学传统职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宋慧宁,张凯.SNS在教学中的应用潜力分析[J].计算机时代,2010(7):62-65.

[2]2011年中国SNS行业调查[EB/OL](2012-12-13).http://www.soft6.com/v9/2011/pldj_1213/166146.html.

[3]薛梅,胡志娟.人人网运营模式探析及启示[J].经济论坛,2010(9):158.

SNS的应用 篇3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草根站长建设sns网站前景一片灰暗呢?站长网admin5.com扬扬认为推广、技术、市场、资金三方面是制约草根站长在sns领域发展的主要原因.

首先说一下技术问题.这点其实也不用多说.草根站长虽说也有技术强人,但是作为个人站长,那点技术用来做sns网站还是显得力不从心.一些站长尝试做sns网站要么找人帮忙,要么就花钱访站.无论是请人做还是访站都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在建站前期就投入如此多的资金,本来银子就不多的草根站长,网站建设出来了也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网站的运营中,自然做起来比较困难.而且访站往往缺乏新意,很难与竞争对手相抗衡.

资金问题,技术上的缺陷就会让站长耗费大量的资金.而推广,运营,网站功能方面的投入都是极其大的.特别是推广需要很高的资金投入.看看开心,校内,花在推广上的钱不在少数.而草根站长只能说要钱没钱,只能靠自己去推广,效果显而易见肯定不会很好.而运营方面更是需要花大量资金维持网站的稳定性.Sns最需要的是什么,就是功能上不断的创新更新,停车位,买卖奴隶,农场,新的组件功能层出不穷,只有不断玩出花样,用户才能留在你的网站.这些功能上的持续更新扩充也需要大量的资金维持,草根站长不能再资金上持续跟进,自然维持网站的人气会步履维艰.

市场问题.现在大型综合性质的sns网站已经被开心,校内等垄断.一些垂直行业的sns也有一些比较大型的站点把持,而门户网站的介入,如搜狐的白社会,更是给本来就竞争激烈的sns市场增加了残酷性.而正因如此,草根站长做sns自然永无出头之日,只能寻求在地方性垂直性的层面上找寻突破口.

SNS的应用 篇4

SNS坡面柔性支护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是处治坡面地质灾害的常用措施之一, 常见于公路边坡的治理工程, 如何保证施工安全, 确保施工质量, 加快工程进度,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1工程概述

省道301线府谷至店塔一级公路是陕西省际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榆林东北部连接山西通往首都北京最便捷的道路。该路于2002年开工建设, 2004年10月建成通车。由于道路建设期间对多处泥岩砂岩互层的山体仅开挖边坡, 未防护, 经过8年的使用, 泥岩风化脱落, 该路段多处出现坠石、剥落、崩塌现象, 对行车安全性造成较大影响, 已不能满足一级公路的运营要求。因此须全面对滑坡进行有效的防治。这里以该省道K6+000-K6+040段工程为例, 提出治理措施。

该工程区内地质构造相对简单, 无大型褶皱和断裂构造, 地质构造相对稳定, 长期以来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地区。区内出露的地层岩性主要为三叠系的砂岩与泥岩互层, 并夹有煤层, 岩层产状近于水平, 坡体上主要为强风化泥岩夹少量薄层砂岩。由于本区地形起伏较大, 降雨量偏小, 岩石破碎, 坡度较陡, 降水多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排泄, 不利于地下水的入渗补给。

2治理方案

对于该段边坡, 岩层层理水平, 多年内未造成较大灾害, 多发生局部碎落崩塌, 故判断其整体较稳定。但表层经多年风化剥蚀, 垂直节理发育, 多有落石、掉块现象, 本次治理主要对边坡表面进行防护。治理时首先应清除边坡表面破碎松散表层, 尤其应清除顶部悬空的危岩体, 再对软弱泥岩层进行喷射混凝土护壁, 为防止岩层进一步风化降低边坡稳定性, 最后整体采用GPS2型SNS主动防护网进行防护 (见图1) 。

3 SNS防护网设计

在该段范围内, 为了防止边坡表层落石、崩塌, 采用GPS2型SNS主动防护网防护, 以此保证过往车辆的安全。GPS2型SNS主动防护网采用2根Ф16钢绳锚杆制成, 长度为5m, 钻孔孔径为70mm, 灌注强度为M30的水泥浆, 且水灰比为0.4-0.5, 灌浆压力不小于0.3MPa。锚杆间通过Ф16横向钢丝绳及Ф12纵向支撑绳联结, 间距为4.5m, 形成4.5m×4.5m支撑绳网块 (边沿网块根据局部需要可采用4.5m×2.5m) , 网块内有2层防护网, 外层为D0/08/300型钢绳网, 内层为S0/2.2/50格栅网。钢丝绳网尺寸为4m×4m (边沿网块根据局部需要可采用4m×2m) , 缝合绳为Ф10的钢丝绳。从上向下铺挂网, 保证最上一排锚杆设置在坡度小于38°坡上, 最下一排锚杆位于挡墙以上。

4施工要点

施工时应保证施工现场符合相关标准, 要求清除施工现场异物, 比如浮土和浮石等, 同时由于部分地形会对施工或者施工后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应对这些地形进行必要的修整。

采用放线测量的方法确定锚杆孔位时, 结合周围地形地况, 允许孔间距有0.3m的调整量, 在该规范标准内, 选定锚杆孔位时最好选择低凹处;若未发现合适的低凹处, 不得不在非低凹处或者安装后无法满足系统相关要求的位置进行施工, 此时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比如在每一孔位处凿一深度不小于锚杆外露环套长度的凹坑, 通常要求该凹坑口径20cm, 深20cm, 如此可有效保证施工安全。

参考设计深度钻凿锚杆孔并进行清孔, 要求孔径>φ70mm, 孔深>设计锚杆长度40cm;为了达到锚固效果, 通常在施工中会应用到凿岩设备, 当无法满足该条件时, 此时应将每根锚杆的两股钢绳分别锚入两个孔径≥φ35mm的锚孔内, 形成人字形锚杆, 两股钢绳间夹角为15°~30°, 可达到同样的锚固效果;受地形条件影响, 当局部孔位无法成孔时, 可采取置换的方法保证施工, 比如采用断面尺寸≥0.4×0.4m的C15砼基础置换不能成孔的岩土段。

注浆并插入锚杆, 采用标号不低于M30的水泥浆, 不加砂, 且水灰比为0.4~0.5, 灌浆压力不小于0.3MPa, 确保浆液饱满, 在进行下一道工序前注浆体养护不少于三天。

安装纵横向支撑绳时, 张拉紧后两端需要适宜的绳卡与锚杆外露环套固定连接, 绳卡数量的选择是由支撑绳长度决定的, 具体如下:当该长度<15m时, 用两个绳卡;当该长度为15m-30m时, 用三个绳卡;当该长度>30m时, 用四个绳卡。

铺挂格栅网时应依照从上向下的顺序, 要求格栅网间重叠宽度≥5cm, 并用φ1.5铁丝将两张格栅网扎结起来, 当坡度<45°时, 通常要求扎结点间距≦2m, 当坡度>45°时, 通常要求扎结点间距≦1m。

从上向下铺设钢绳网并缝合, 缝合绳为φ8钢绳, 每张钢绳网均用一根长约31m (或27m) 的缝合绳与四周支撑绳进行缝合并预张拉, 呈波浪形缠绕, 缝合绳两端各用两个绳卡与网绳进行固定联结。为保证其形成的网孔尺寸不大于钢丝绳网的网孔尺寸, 即网块边沿与支撑绳间距离不得大于300mm。

5 结语

该段边坡通过SNS防护网处治后, 稳定性有了明显的提高。治理后的边坡功能符合要求、视觉美观, 一次性通过验收组验收。目前经过3年的营运, 边坡稳定性良好, 受到业主的好评 (图2) 。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 介绍采用SNS坡面柔性支护技术治理滑坡地质灾害, 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滑坡,柔性支护,处治

参考文献

[1]JTG D30-200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2]JTJ 018-97,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S].

[3]GBJ 10-8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4]CECS 22-2005, 岩土锚杆 (索) 技术规程[S].

SNS的应用 篇5

关键词:边坡灾害,SNS柔性防护,特点,优势

作为地质灾害常态的地区, 地灾突发后各种道路边坡险情迭出。在灾情发生后如何针对不同的险情选择合理解决方案, 如何快速治理对受灾害隐患的道路形成有效防护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1 传统和SNS防护的时效性

传统的道路防护结构常采用浆砌片石挡土墙和废旧钢轨型钢栅栏等形式, 其结果是必须在存在落石危害的陡峻山坡上建立庞大的拦石结构, 工程进度缓慢, 劳动强度大, 施工安全程度低, 在需要快速完成对道路形成保护的抢险工程中显得过于缓慢。

SNS柔性防护系统为边坡灾害抢险, 它是以高强度柔性网 (钢丝绳网、环形网、高强度钢丝格栅) 作为主要构成部分, 并以覆盖 (主动防护) 和拦截 (被动防护) 两大基本类型来防治各类斜坡坡面崩塌落石、风化剥落等地质灾害的新型柔性防护结构, 集构件设计与加工、系统配置设计与定型、现场设计选型、现场布置与施工设计的系统化技术。其防护结构的轻量化、积木化和安装的快捷性使得该技术在边坡防护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SNS柔性防护系统在宝成线 (青川段) 的应用

5.12地震发生后造成四川的运输大动脉宝成线受损, 物资流通无法正常运行, 相关路段经过的山体受地震影响形成大量危岩和落石隐患。处于对快速有效的考虑, 成都铁路局最终选择SNS柔性防护来治理隐患严重的宝成线青川段。

1) 柔性防护设计的便利性。SNS柔性防护系统本身的结构形式设计已通过其标准定型化来完成, 一是选型, 包括主动防护系统和被动防护系统间的类型选择, 以及这两大类系统中不同型号的选择;二是施工图设计, 即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条件进行合理的现场布置设计。由于系统的标准定型化, 现场可根据实际情况快速完成选型;系统的柔性特征也显示出对地形的较强的适应性, 基本不受地形制备影响。宝成铁路青川段属于地震重灾区, 沿线山体受地震影响当地存在道路瘫痪、山体随时都有落石和崩塌危险等现实情况。如采用传统防护方式需对现场进行较细的勘察设计, 需要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资, 而设计柔性防护在此时显得更为简便和快速, 5.21宝成线青川段抢险任务开始, 5.22前期勘察技术组到位, 对沿线 (上行K408-K422) 十余公里的灾害频发区进行了踏勘, 次日内业工作对现场采集的资料进行了再次验证, 修改和完善了柔性防护设计。2~3日内即完成了沿线十余公里从选型到设置方位的设计。

2) 柔性防护材料配送的快速性。在坡面地质灾害问题严重的地方, 由于位置偏远或山高坡陡, 将建筑材料运到施工现场是非常困难的, 而场内材料转运更为困难, 因此, 所用建筑材料应尽可能轻便且便于搬运。柔性防护系统充分利用高强金属材料的质轻和易加工特点来实现系统的轻型化、构件化和空间最小化的特点。以尽可能轻的重量、尽可能多的运输方式和尽可能最小的运输空间来实现材料配送的简单化快速化。宝成线抢险现场受地震影响进出道路受损情况严重, 大规模物资流通已不现实, 如果按照震前惯例利用铁路转运的方式, 不但将对灾后本已到极限的铁路运输造成新的压力, 而且其缓慢的中间环节也将严重制约工程进度。柔性防护原材料特有的配送优势在此时又显示出良好便利性和快速性, 在确定防护类型和到货地点后, 成都到抢险转运中转点。在一个工作日内可完成装货、运输、现场卸货整理的全过程。其后的转运工作, 虽受地点分散、地形复杂、转运受火车运行等因素影响, 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能以尽可能简单的机具 (驮马、手推车、人力、卷扬机) 、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劳动力来实现施工材料快速的快速到位, 保证了后序安装的正常进行。

3) 柔性防护安装的快捷性。边坡地灾防护多为高山峡谷区内的野外高空作业, 作业环境一般比较恶劣, 不确定因素也较多, 这就要求防护工程的实施必须快速而方便。柔性防护的安装充分利用系统的柔性和施工布置的灵活性, 避免或尽可能降低因开挖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和对边坡稳定性的危害, 以及对其他作业和周边正常运营的干扰, 可以同步或超前于土石方主体开挖工程的施工, 即能实现逆作法施工或平行作业, 安装也尽可能简单化。这些都在最大限度节省了施工时间。青川段施工现场震后存在山体危岩分布广数量大、山体坡度大、地形复杂、植被茂盛等实际情况。柔性防护系统良好的地形适应性及独特的防护原理, 决定了施工的实施不需要额外开挖和彻底的清坡, 大大节省了施工时间, 而传统的防护方式是很难做到的;系统是以能够快速施工的锚杆做为主要固定方式, 在满足要求的同时也尽可能将锚杆数量降到最小, 不但有较好的经济性也提高了施工速度;对于主要固定的锚杆施工, 采用手持式轻型凿岩机即可完成锚杆安装的钻孔作业, 这既保证了施工的快速性也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由于结构和构件的轻型化, 以及半成品化构件的积木式安装, 保证了后期的快速安装。在宝成线青川段余震、落石和火车平行作业极端复杂的情况下, 在十余公里的治理路段仅用十余个有效工作日完成以下工作量:RXI-050型被动防护网5550平方米;RX-I-075型被动防护网250平方米;GPS2型主动防护网3240平方米。

4) 柔性防护快速形成后的效果。例一:马鞍塘洞口上方RXI-100被动网, 隧道口上方危石多, 易整体崩塌, 坡度大高度高施工难度大, 下方火车受出洞视线影响, 极易发生危险。快速完成防护后在余震中发生多次落石崩塌, 而设于此处的RXI-100型环形网都对其进行了有效拦截, 保证了下方进出洞口火车的安全。例二:上行K411-k412沿线:边坡植被茂盛, 无通道可利用, 为材料转运设置地点增加了相当的难度, 而SNS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在不破坏坡面状况完成安装, 不但节省了时间也同时达到了防护效果;下方部分挡墙在地震中由于其钢性结构出现裂缝和位移, 形成新的危害, 钢轨格栅在地震中防护能力有限多处被落石直接击穿, 后期抢险治理中不得不在原有防护基础上再增设柔性防护系统。

由于SNS轻量化模块化设计, 在宝成线所有SNS柔性防护施工中全部实现交叉作业, 所在路段火车运行正常, 并未因材料装运、近距离施工造成减速、临时停车的情况, 有效保证了救灾物资的流通效率, 施工也未受车辆过多干扰, 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提高了工程进度。

3 结论与建议

SNS的应用 篇6

关键词:社交网站,网络营销,AIDA,新加坡旅游

一、引言

“社交网站”简称S N S(全称Social Network Site)是2003年3月在美国诞生的一种新兴网络技术,其构想源自于“六度分割理论”,通过关系智能匹配,帮助人们实现网络上的“蛛网式”人际关系扩展。SNS一经推出便迅速走红全球,以中国开心网为例,自2008年3月在中国创立以来,注册用户已超过4000万,日均IP访问量过百万。紧随百度、腾讯、新浪、淘宝,跻身Alexa全球网站流量监测排名的中国前十名。

网络在广告、市场推广、产品发布等信息服务中具有重要作用。旅游活动信息密的本质决定了网络技术会在目的地营销推广过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在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2009年旅游业竞争力报告》中,新加坡位居前十,在目的地推广一项指标中凭借高效营销名列第二。另据新加坡旅游局年报数据,超过50%的旅游者行前会使用互联网了解新加坡,因此新加坡旅游机构一直致力于发展网络平台,并一早将社交网站等新媒体纳入其推广战略,例如在社交网络站Facebook推广“免费遨游新加坡”的网上优惠活动,以及在开心网上建立新加坡旅游局官方群组等。本文选取开心网上新加坡旅游局设立的官方群组“我行由我新加坡”为研究案例,分析信息内容如何吸引、打动乃至影响旅游者,促成消费行为,借此探讨旅游目的地运用社交网络实现网络营销的可行性和成功要素,为其他目的地在线推广提供借鉴。

二、理论回顾

1、互联网与旅游业

因为与其他形式的媒介传播或广告相比价格更低,旅游目的地在网络空间上的营销推广大有可为。一个高效的旅游网站能够触及全球各地的目标群体,24小时不间断地传递信息。研究发现,除了精美的网站首页之外。图片是最受欢迎的网站内容。网站上的目的地照片是营销中最重要的元素。

夏东晓,何忠诚(2005)通过比较中美旅游网站建设后发现,旅游网站也需要建立品牌,当消费者有浏览旅游网站的需求时,会先登录印象较深,知名度高的网站。练红宇(2007)通过调研后发现,提供公众参与服务是政府旅游网站的重要功能,而我国现有的政府旅游网站大多互动功能不足。《08-09中国网上旅游预订服务行业报告》指出,亲友推荐是中国旅游决策的主要信息来源,对亲友的信任给实名制SNS提供了更多机会,大大增加了传播方的可信度。薛薇(2009)专门研究了意见领袖在SNS平台上分享体验行为的传播价值。当然SNS还有其他传播价值和功能,本文不做进一步讨论。

另一方面,对SNS使用群体的研究发现,中国SNS网站的目标受众群体明显,超过半数的中国SNS使用者多集中在20~30岁之间,追求平等、多元、互动和个性化交流方式,对外界信息敏感,最求社会关系的扩张和变化。2009年《第五届中国互联网社区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指出,国内近九成网络社区用户正在或希望使用SNS服务。其中有53.3%的用户正在使用SNS服务,有36%的用户还没有使用但希望使用S N S服务。《2008-2009中国网上旅游预定行业发展报告》中对旅游者行为调查发现,66.6%受访者通过关系网络获取旅游信息,33.1%受访者登陆社区网站获取旅游信息。

2、AIDA模型

Kotler认为,当营销的一方确认受众群体后就会开始着手传递信息。理想方式是通过信息传递能够吸引注意(Attention)、留住兴趣(Interest),产生欲望(Desire),并引发行动(Action),即AIDA模型。现实中能够将受众从注意引导至购买的有效信息传递是很少的。但AIDA框架提出了所有传播形式共同的理想目标。

三、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了开心网上名为“我行由我新加坡”的旅游局官方信息平台分析研究发现,SNS社交网络平台上多种功能适用于对话题感兴趣的受众群体进行信息发布、话题讨论、文件共享,有利于目的地形象。该群组成立于2009年5月13日,拥有上万名成员,浏览量过十万。案例中涉及了转帖、话题、相册、共享、成员列表等SNS主要功能。为更加准确地衡量传播效果,本文选取了与新加坡旅游推广信息最核心相关的3个热帖作为样本,对象主题分别关于美食、促销和购物。利用AIDA模型对2010年3月31日前网友对3个样本帖的互动内容进行统计。SNS平台上的信息互动形式较为多元,受众收到信息后既可以通过投票、转帖和留言行为“发表观点”,三种形式的结果皆被纳入统计范畴。

四、研究结果

表1反应出统计结果的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分别统计三个样本的手中反馈信息(投票数),第二部分显示留言众所反馈的信息接受情况。从结果中可以看到,三个样本都从不从程度上起到了吸引注意,提升兴趣,诱发欲望,甚至引发行动的作用。其中样本一中44%表示被吸引甚至在不久将来将去新加坡的意愿。例如部分回复,“第一幅图太震撼了”,“亏大了,以后改去新加坡”。

三个帖子虽然内容角度不同,但都吸引了一定数量的转帖(二次传播),说明这部分受众不仅对信息有认同感,也乐于传递给其他关系圈内的人,从而令信息在更广范围内传递。

五、结论

新加坡旅游局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的推广无疑是一次成功实践,这一平台不仅汇聚了潜在游客群体,提供信息,并以丰富的视觉形式塑造了目的地旅游形象,从浏览反馈可以看到三个样本中受众对新加坡的关注明显得到了提升,甚至从不同程度上触发了出游行为。新加坡旅游的SNS社交网络的成功要素总结为以下几点:

因素一:因素是信息传递针对性。借助部分SNS的实名制,这一平台能辅助发布者对潜在游客群体实施精准营销。以开心网为例,其注册用户主要来自中国一线城市的白领,具有一定消费能力,是新加坡旅游的主要潜在消费群。此外,加入群组成员是注册用户自主行为,使关注某话题的群体更加明确,通过点击量和二次传播(转帖)的追踪,发布者就能轻松分析出阅读者的兴趣领域,使下次信息发布更具针对性。

因素二:信息呈现方式多样。营销推广信息传播的一大要诀就是“简单明了(Keepit Simple)”[14],案例中亦如此,内容只由图片、简短文字及视频要素构成,内容从新加坡明星到美食、札记、购物的攻略帖不等。从回帖内容结果分析,多元视觉效果比文字或图片更加吸引点击率。

因素三:利用不同角度树立权威和可信形象。首先,该官方群组与新加坡官方首页--Your Singapore.com(我行由我)的形象要素保持一致,全球统一的品牌标识易于辨认且提升权威度。其次,群组开放互动式讨论,保证了群组成员的参与度并满足了其平等交流大的心理需求。这也是SNS网站区别于传统B2C营销模式的最大特点;其三,平台上高点击率的发布内容皆为经历描述类,将营销宣传口号“我行由我”的口号以人物亲历的呈现形式带到普通消费者之中,传递了定制化旅游概念,使传播内容更具可信度。

因素四:病毒营销的力量在SNS网站上的呈现。所有的营销行为在本质上都有病毒传播的本质,成功第实现大面积传播主要靠信息源、产生话题、引发关注者共鸣并实现价值传递。新加坡旅游局官方群组正是成功运用了病毒营销的案例:明星、美食等触发话题,大量转帖传递信息,观点交流受众共鸣等。其成功实现病毒营销的另一个原因仍旧是内容因素,与传统广告营销相比,SNS平台上的信息互动主要是由话题驱动而非商业目标驱动的,人们通常会抵触关系网络重所传递的广告信息,但开放平台上的营销作用则更易于接受。率先体验者往往担任草根意见领袖的角色,这种体验则很可能成为他自愿向其他用户进行口碑营销的动力。

因素五:旅游形象建立需要及时全面持续地利用数字传播平台。目前SNS在营销方面的潜力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品牌所认知,不同平台的目标全体不同,但潜在游客的存在很可能存在交叉,可以同时在多个平台推广。从案例我行由我——新加坡群组的热度和反馈也能够看出新加坡旅游局在旅游在线营销方面的积极举措:除开心网外,还有Facebook,51.com等多个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在线推广活动,如“免费遨游新加坡”的网上优惠活动和“斯马特购物”等,随着手机3G技术的推广,最新即时信息发布工具微博(microblogging)也被纳入传播工具之一,与促销活动相结合可以促使虚拟平台信息流动,进一步提升浏览量。

SNS的应用 篇7

边坡柔性防护技术Safty Netting System, 国内简称SNS, 柔性防护技术具有的柔性、开放性、对复杂地形的良好适应性, 并具有施工安装快速、简便的特点, 往往能解决传统技术难于解决的一些边坡防治问题, 它主要抓住“以柔克刚”的思想, 同时也能与环境美化和保护有机结合。

1 SNS工作原理

SNS柔性格栅坝由钢绳网、钢柱、支撑绳、拉锚系统及摩擦式减压环构成, 当泥石流冲击点向绳网系统周边加载途中逐级加载。在该加载途径中, 当冲击荷载超过设计标准荷载时减压环工作, 从而避免绳网系统的破坏。

2 性能指标

绳网尺寸:钢丝网由φ8mm超强热渡锌钢绳编织而成, 菱形网孔, 网孔尺寸20cm×20cm。

消能环:目的是将特定长度的张拉绳盘绕其中, 当冲击能量超过系统弹性变形时, 钢管环缩小, 释放出张拉绳, 达到吸收能量的作用。

锚索尺寸:侧拉、上拉及锚索在选用钢丝绳时应满足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寿命及防腐等要求。

3 工程实例

3.1 工程概况

本工程治理区域属中低山侵蚀沟谷地貌, 地势起伏落差较大, 坡面坡度为40°~70°, 沟谷深切。

3.2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次场地岩土工程勘察, 场区覆盖层厚1.3m~12.7m, 坡高处覆盖层薄, 坡低处覆盖层较厚, 各区地层自上而下分别为:

1) 粉质粘土:褐色, 硬塑—可塑, 光泽反应, 无摇振反应, 干强度中等, 上部分为耕植土, 下部含姜石。坡低层厚最大为5.5m;

2) 卵石土:灰褐色, 稍湿, 中密, 混杂堆积, 局部为园砾, 夹漂石及钙质胶结角砾岩。卵砾石呈次圆形, 成份为灰岩、泥岩等。坡低层厚最大为8.0m;

3) 泥灰岩:灰色, 中厚—厚层夹薄层, 可见泥质花斑, 层状结构块状构造。基岩表面风化溶岩裂隙发育。属强—中风化, 。岩体较完整, 块状、厚层结构。

3.3 主要施工工艺

1) 锚固钻进主要成孔工艺

由于本工程地理条件所限制, 采取了非液体循环介质钻进为主体的潜孔锤钻进基岩, 短螺旋干钻土层的综合技术方法。

锚固孔施工时应注意:

根据坡面测放孔位, 准确安装固定钻机, 钻进达到设计要求时, 要稳钻1min~2min, 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

2) 锚固灌浆工艺

锚固灌浆工艺就是清孔后, 安设锚索和注浆管, 制作早强堵浆塞和砂浆, 用砂浆泵向孔底反向连续压浆, 排出孔内空气或水, 然后封闭堵浆塞排气阀。灌浆压力一般0.3Mpa~0.5Mpa。

3) 格栅坝安装

(1) 按设计并结合实际地形对钢桩进行测量定位;

(2) 基坑开挖:对覆盖层不厚的地方, 当开挖至基岩尚未达到设计深度时, 则在基坑内进行钻凿, 待达到设计深度时将钢柱对准位置安装并灌浆, 然后进行夯实回填;

(3) 基座的安装:将基座套入地脚螺栓并用螺帽拧紧;

(4) 钢柱安装:

将钢柱缓慢抬起并对准基座, 然后将钢柱底部插入基座中, 最后插入连接螺栓杆并拧紧;

(5) 侧拉锚绳的安装:安装方法同上拉锚绳, 只是在上拉锚绳安装好后进行;

(6) 上支撑绳安装:将第一根支撑的挂环端暂时固定于端柱 (分段安装时为每一段的起始刚柱) 的底部, 然后沿平行于系统走向的方向上调直支撑绳并放置于基座的下侧, 并将减压环调节就位, (距钢柱约50cm, 同一根支撑绳上每一跨的减压环相对于钢柱对称布置)

将该支撑绳的挂环于端柱的顶部挂座上, 在第二根钢柱处, 用绳卡将支撑绳固定于挂座的外侧, 在第三根杆钢柱处, 将支撑绳放在挂座内侧, 如此相同安装支撑绳在基座的外侧和内侧直到本段最后一根钢柱并向下统至该钢柱基础的挂座上。当确定减压环全部正确就位后拉紧支撑绳并用绳卡固定;

(7) 底部支撑绳安装

将第一根支撑绳的挂环挂于端柱的基座的挂座上, 然后沿平行于系统走向的方向上, 调整支撑绳并放置于基座的下侧, 并将减压环调节就位 (距钢柱约50cm, 同一根支撑绳上每一跨的减压环相对于钢柱的对称位置。

在第二个基座处, 用绳卡将支撑绳固定于挂座的外侧 (仅用30%标准固力) , 在第二个基座处, 将支撑绳放在挂座内下侧, 如此相同安装支撑绳在基座的外侧和内下侧, 直到本段的最后一个基座并将支撑绳缠绕在该基座的挂座上, 在用绳卡暂时固定;

(8) 钢绳网按组编号, 并在钢柱之间按照对应的位置展开。

(9) 钢绳网的缝合:从系统的一端开始, 先将缝合绳中点固定在每一张网的上缘中点。从中点开始用一半缝合绳向左逐步将网与两根支撑绳缠绕在一起, 直到用绳卡将两根支撑绳联结在一起的地方之后, 用缝合绳将网与不带减压环的一根支撑绳缠绕在一起, 当达到柱顶挂座时, 将缝合绳从挂座的前侧穿地, 并继续转向右缠绕不带减压环的一根支撑绳。最后用绳卡将缝合绳与钢绳网固定在一起;

(10) 格栅网的安装

格栅网铺挂在钢绳网的内侧, 并应叠盖钢绳网上缘并折到网的外侧15cm, 用轧丝将刚绳网与格栅联结在一起。格栅网底部应沿斜坡向上敷设50cm左右, 每张格栅网之间应叠盖10cm, 用扎丝将格栅网固定到钢绳网上。

4结论

1) 采用SNS系统, 施工相对简单, 属于安全型设计, 自身隐患小。SNS柔性防护系统在现场是以组装各构件的形式施工, 最多也仅需数天的时间就能完成, 工程治理效果立竿见影;

2) 施工简单不破坏植被, 占地少, 综合造价低;

3) 泄水效果明显。设置拦挡工程的目的是为了拦截泥石流中的固体物质。SNS柔性防护系统以其网状的形式完全满足了拦挡工程中充分泄水的要求, 效果十分明显。

摘要:边坡柔性防护技术SaftyNettingSystem, 具有柔性、开放性、对复杂地形的良好适应性, 并具有施工安装快速、简便的特点, 往往能解决传统技术难于解决的一些边坡防治问题, 它主要抓住“以柔克刚”的思想, 防治各类斜坡坡面地质灾害和雪崩、泥石流等危害, 同时也能与环境美化和保护有机结合。

关键词:边坡柔性防护技术,泥石流,应用,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

[2]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0239-2004.

SNS的应用 篇8

JG型SNS柔性防护网是采用高强度的钢丝绳柔性防护网和格栅网来治理公路边坡地质变化引起的灾害的柔性安全防护系统, 通过此边坡防护来提高高陡边坡岩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达到增强边坡整体稳定性的目的。

1 工程概况

保德县曹虎—王家岭工业园区运煤专线, 位于保德县境内曹虎村, K3+062.493~K4+200段位于岩石路段, 公路边坡坡高、陡峻、破碎, 该边坡坡度约为70°~90°, 由于开挖边坡基岩裸露, 露岩主要为灰黄色亚砂岩土, 疏松, 容易产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落石体积多在0.2 m3~2 m3范围。该处边坡经过人工爆破开挖之后如果不采取治理措施, 边坡部分裸露区域的岩体, 在受到强风、暴雨等外部影响时, 极有可能发生小块岩体的剥落掉块, 甚至持续诱发深层边坡失稳, 对整条公路的正常营运会造成很大危害。此段边坡治理方案:鉴于经济性考虑, 边坡总坡高小于20 m路段防护以及总坡高大于20 m段15 m以下防护采用格栅网, 总坡高大于20 m段15 m以上采用SNS主动防护JG型+格栅网进行防护。

2 边坡防护措施的基本原则

由于曹虎—王家岭工业园运煤专线公路, 在后期边坡治理过程中须考虑施工作业对公路运营干扰和行车安全等问题, 针对本项目边坡的防护原则, 将制订以下相对应的措施:

1) 为了确保公路稳定、安全、高效的运营, 尽量避免或减少边坡剥落、碎落、滑坍、崩坍及塌坍等灾难的发生, 假使岩体松动或坡面碎石有下落现象, 也要把灾难控制在有效范围内;2) 处理方案要简单且易操作, 施工周期不易太长, 为了减少对边坡稳定性的破坏, 最好减少开挖或不开挖。要保证施工方便且所用建筑材料尽可能轻小、就地取材, 尽量减少对路面施工过往车辆的干扰;3) 要保证边坡防护与公路使用期寿命相协调的原则, 在使用期限内尽量减少或不需要维护, 并且要保证维护和修复工作简单、易操作;4) 从工程环境保护、道路美观方面考虑, 路线边坡的处理方案应尽量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 坡面防护措施与路线周围的环境间不要形成很大的反差。建成后不仅表面美观, 视觉效果好, 而且不影响后期自然或人工绿化植被的生长, 做到绿化与美化相结合, 绿化与行车安全相结合;5) 从经济方面考虑, 在满足实用、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费用。

3 JG型SNS主动防护网系统

SNS防护系统是瑞士布鲁克集团独家拥有的、以钢丝绳网做为主要组成部分, 分为主动防护、被动防护两个基本类型;主要用来防治边坡崩塌落石、泥石流、岩石风化剥落、爆破飞石等等斜坡坡面地质灾害的柔性安全防护系统的技术、产品;主要由钢柱、钢绳网、上 (下) 支撑绳、上拉锚杆、侧拉锚杆、侧拉锚绳等构件组成。本项目采用的是JG型SNS主动防护网。

本项目K3+180~K3+510, K3+555~K3+810, K3+930~K4+200段设计为JG型SNS主动防护+格栅网防护:采用纵横交错的ф16钢绳锚杆, 锚杆间距4.5 m×4.5 m (边沿局部根据需要有时为4.5 m×2.5 m) 布设, 坡顶上部锚孔深度为4 m, 坡顶下沿深度为2 m, 孔径不小于42 mm;支撑绳采用ф16钢绳, 纵横铺设与锚杆联接, 锚固点采用重型鸡芯环 (H5/8) 固结, 支撑绳端头采用绳卡与锚杆头固结, 从而组成骨架网。骨架网形成以后, 按设计要求安装防护网片, 采用ф8高强度的钢绳缝合, 缝合绳起、止端头采用DIN741绳卡固结;网格间距300 mm×300 mm, 每张规格为4.0 m×4.0 m (或4.0 m×2.0 m) 。

本项目K3+062.493~K3+180, K3+510~K3+555, K3+810~K3+930段设计为格栅网防护:锚杆采用直径为16 mm的螺纹钢筋, 长度、间距均为2 m, 梅花形布置;在坡顶层一排锚杆设置长度为4 m。从上向下铺挂格栅网, 锚杆钉在网形的中心, 网格间距50 mm×50 mm, 每张规格为2.4 m×9.2 m。

根据设计计算, 该段需主动防护网17 935.67 m2, 格栅网17 072.04 m2, ф16支撑绳17 936 m, ф8高强度缝合绳28 697 m。

4 施工步骤

结合曹虎—王家岭工业园区运煤专线公路的实际情况, 制定以下施工程序。

4.1 施工准备

1) 清方卸载及临时防护。结合本项目的实际地形、地质、开挖断面形式、现场施工机械的情况, 采用能够保证边坡稳定的方法进行施工。首先对边坡防护修复范围内的浮土、浮石进行彻底清除。

为了保证安全, 在施工时边坡顶部采用绿色安全网铺设临时防护处理。

2) 业主、监理及施工单位, 对现场进行实际勘察, 拟定为:K3+180~K3+510, K3+555~K3+810, K3+930~K4+200段采用格栅网+JG型SNS主动防护, K3+062.493~K3+180, K3+510~K3+555, K3+810~K3+930段采用格栅网防护。

3) 为了保证工期, 积极组织测量技术人员, 用GPS确定锚杆坑的位置 (紧跟地形, 在边坡区域范围内孔间距有0.3 m的误差) , 在孔间距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最好在低凹处选定锚杆坑的位置;对地形起伏较大的地段或不能满足系统安装后尽量紧贴坡面的锚杆孔 (连续悬空面积一般不得大于5 m2) 。

4) 准备施工安装工具, 按设计图纸要求的深度钻凿锚杆孔, 钻好后及时进行清孔, 锚杆孔的深度应大于设计锚杆长度5 cm~10 cm;当个别孔位处因为边坡土质或石质松散、破碎而不能形成固定的孔时, 应考虑改变孔的位置。

4.2 钢绳锚杆施工

1) 一般要求。a.钻锚杆坑前, 应根据设计要求和边坡岩层的性质, 定好坑位, 锚杆与锚杆间的排距为4.5 m×4.5 m (边沿局部根据需要有时为4.5 m×2.5 m) 。b.钢绳锚杆的孔深按标准配置:坡顶为4 m, 一般断面均为2 m。c.实际孔深应该比设计锚杆长度长50 mm~100 mm。d.钢绳锚杆孔的钻孔孔径为不小于42 mm。e.锚杆应进行预埋, 必须做好如下检查工作:钢绳锚杆所用原材料的型号、规格、品种及锚杆各部件质量及技术性能均应满足设计要求;钢绳锚杆孔的位置、直径、深度、布置形式均应满足设计要求。

2) 预埋钢绳锚杆。钢绳锚杆的原材料及砂浆配合比, 应遵守下列规定:a.砂子应采用中细砂, 粒径应小于2.5 mm。b.水泥砂浆配合比:砂浆标号应大于M20, 水泥∶砂比重为1∶1~1∶2, 水灰比应为0.45~0.5, 水泥不宜选标号小于325的。c.施工所用砂浆应随拌随用, 砂浆要在拌和后3 h内用完。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 砂浆应在2 h内使用完毕。硬化后的砂浆不得再加水搅拌使用, 更不得使用过夜砂浆, 如有杂物应及时清除。

注浆应注意的事项:采用人工注浆;注浆时, 注浆管应距孔底5 cm~10 cm, 随注浆量的进入慢慢拔出;锚杆插入后, 孔口若无砂浆流出, 应继续注浆;锚杆安装以后, 不得任意敲击, 7 d内不得挂重物或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3 支撑绳的安装

安装ф16纵横向支撑绳, 安装好后, 进行张拉, 两端分别用2个~4个 (支撑绳的长度小于15 m时用2个, 大于30 m时用4个, 15 m~30 m之间用3个) 绳卡与锚杆外露环套固定连接。在施工铺设钢绳时应按先坡顶后中坡最后坡下的施工顺序, 以防止坡上施工时有落石击伤施工人员。

4.4 格栅网、钢绳网安装

为了安全考虑, 应从上向下铺挂格栅网, 格栅网两两重叠宽度不小于5 cm, 两张格栅网间的缝合、格栅网与支撑绳之间用ф1.2 mm铁丝按1 m的间距进行扎结, 当坡度比45°小时, 扎结点的间距大于2 m, 当坡度比45°大时, 扎结点间距不大于1 m;钢绳网的铺设也应从上向下, 缝合绳采用ф8 mm的钢绳, 每张钢绳网都采用一根大约长31 m的缝合绳与四周的支撑绳进行缝合并且进行预张拉, 缝合绳两端分别用两个绳卡与网绳固定并联结在一起。格栅底部应沿斜面向上铺设50 cm左右, 并且为了使下支撑绳与地面间没有缝隙, 应用石块将格栅底部压住, 防止移动。

5 经济性

本项目施工现场山体高而陡、现场放线、材料运输和施工难度都相当大, 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核实, 对此段工程量进行了计算;预算投资为:JG型SNS主动防护网总面积为17 935.67 m2, 合计364.038 3万元, 每平方米造价为202.97元;格栅网总面积为17 072.04 m2, 合计113.395 2万元, 每平方米造价为66.42元;较以往的护面墙、喷浆防护等刚性防护经济。

6 结语

SNS柔性网防护系统施工简单, 易操作, 防止岩石崩塌效果好, 较传统的全坡面防护方法节约资金, 降低工程造价, 同时又增添了公路景观的美感, 在高边坡落石崩塌等不良地质路段值得推广应用, 在确保公路运营安全方面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JT/T 528—2004, 公路边坡柔性防护系统构件[S].

[2]胡钊光.岩质高边坡SNS柔性防护网及其工程应用技术[Z].

上一篇:城镇图书馆下一篇:嵌入式GUI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