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意识(精选7篇)
主导意识 篇1
摘要:当前高校图书馆主导型服务的时代性缺失、弱化与“失职”,不得不对高校图书馆主导型服务及其主导意识进行重新认识和加以重视与推进。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主导型服务,主导意识
在人类的社会生活,及其革新演进的历史过程中,虽然人在学习生活中不断获取知识是人类不断进取的恒久命题,但是,数据时代的到来,让人们在获取知信息方面的生活行为和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行为发生了与过去的阅读行为和习惯有着很大差异时,高校图书馆及其高校图书馆主导型服务的时代性缺失,或者说是弱化与无可奈何的“失职”,以及主导型服务的主导意识的问题,也就成为了我们高校图书馆,及其图书馆学领域中的一个不得不得面对和值得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主导型服务的主导意识
在高校图书馆领域中,主导型服务及其概念的提出是相对于传统图书馆运作模式,或者说是传统图书馆的被动的,“守株待兔”式的借阅模式而言的。也就是说,这样的概念,即主导型服务的意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被动式服务模式,及其发展与不得不变革的形势下提出来的。
图书馆的社会责任是图书馆面向社会所应尽的职责与义务。校园文化建设就是高校图书馆必须自觉回应、自觉承担、自觉引领的社会责任。1
高校图书馆,它曾经主要以向广大读者提供阅读书籍等资源为主要服务内容。这是一种被动的,以迎合读者对阅读资源的缺失性需求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形式。
然而,由于时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传统的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在读者阅读生活的这种地位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碰撞性偏移。
当然,就读者与图书馆的这种单纯的借阅关系来看,读者不再一定非得在图书馆来看书了。在全媒体开放的信息时代,人们在社会学习生活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已经是丰富多彩的了,而高校图书馆已经不再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唯一渠道。
所以,高校图书馆在广大读者中的那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也就不在了。从图书馆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定位上来看,这是一种“失职”性的缺失或不足。而要让图书馆再次在人类的学习生活中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一定得充分发挥出图书馆的主导型服务及其功效来,才能更好地改变这一尴尬局面。
二、高校图书馆主导型服务意识的缺失及其在当前所面临的尴尬
国家图书馆业务处处长汪东波说“到馆人数减少,这不仅仅是我馆面临的问题,也是世界范围内其他图书馆共同面临的问题。”2
2012年7月,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通过对全球59个城市图书馆的调查发现,相比2009年,2010年全球图书馆读者的实际访问量下降了16.8%,网络虚拟访问量减少了19.1%,而读者对图书馆的信息需求量则降低了23%,也就是说,图书馆对公众的吸引力下降了。3
作者曾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从不同区域的角度选择了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贵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读者服务进行分析,其服务方式与内容基本上都是读者注册、借还、查询以及科技查新、馆内日常工作,以及平时开展的一些零星的读书活动等。
另有研究显示:在图书馆服务所发挥作用的众多要素中,建筑物占5%,信息资源占20%,而馆员占75%。4
随着4G、大数据、云计算服务技术等的多媒体网络的不断发展成熟与升级应用,在人类社会学习生活中所占比例的不断提升,人们在平日里已经不再对单调、乏味的信息资源感兴趣。图书馆不再是读者获取信息资源的唯一,以读者的主动性来弥补图书馆被动式服务模式的生存方式,或者说是其社会角色的价值意识已经越来越淡化了,甚至是衰落到了可有可无的,总有一天得被社会所淘汰的尴尬境地。
三、高校图书馆主导型服务意识的重要性及其对策分析
图书馆治理模式的演进是一个遵循“公众文化权益诉求检验”和“依赖社会环境”原则的被动适应性改变过程,具体的演进过程则受到外部宏观环境的“锁定因素”与图书馆内部的“倒逼因素”的双重影响。5
我们得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到图书馆人数越来越少了,越来出版社出版了各种各样的纸质图书,但是堆积在出版商的库房里的书也越来越多,甚至有不少图书只是经历了作者,编辑,印刷,堆积等过程就直接进入到了销毁的程序。但是,如果我们能正视盛大文学旗下的“起点中文”“言情小说吧”“纵横中文”等网站上,一部小说有着3亿次左右的点阅量,有数千万读者群的盛况,也就不能说,中国人是不爱读书的了。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高校图书馆全国众多的图书馆在人们的社会学习和生活中的不可缺失,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很简单的道理,人类从来都是有着不断获取知识信息的偏好与能力及其需求的。当然,在对人没有吸引力的书籍面前,要让人们在如此多元和丰富多彩的现代社会中,还要去读人们不喜欢的东西,那是不可能的,它只能受到人们的抛弃。
同样的道理,图书馆在当下,如果不在主导型服务上有所作用,那么,传统的图书馆模式的生存也将越来越难,最终会遗憾地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消失。
所以,在图书馆的众多工作中,主导型服务的研究破土而出,也是当前最紧迫和最不可小视的大事。图书馆工作者,我们对高校图书馆主导型服务及其主导意识作为有一个重新认识,并加以重视和推进。
注释
11 .李幼菲.试论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责任[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5):4.
22 .李贺南.关于提高高校图书馆到馆率的思考[J].企业文化(下半月),2012(4):236.
33 .陈萍.试析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社会价值[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3):19.
44 .陈文辉,肖秀阳.加强高职院校图书馆员自身建设之我见[J].图书馆,2009(2):125.
55 .李志慧.图书馆治理模式演进路径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4):25.
主导意识 篇2
内容摘要:“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意识,它对我国设计师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我国现代设计师的平面设计作品中,我们总能不时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之精神。
关键词:传统文化 “和”意识 现代平面设计
一、中国传统文化“和”意识之概述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意识,“和”与“谐”同义,强调世间万物的和谐。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构成了完备而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和”理论的雏形是“自然之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后演变为“礼乐之和”。“礼乐之和”在夏商周时分化为“礼”与“乐”。“乐”,在远古,主要指音乐的和谐,是乐、歌(诗)、舞的集合。“礼”,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主要是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的总称,也包括礼节仪式。虽然“礼”强调的是“分”“别”“异”,但其最终目的仍在于“和”。礼乐之和一方面用“礼”来制约、规范“乐”,另一方面用“乐”来辅佐、推广“礼”,“和”是两者的和谐统一。自先秦理性精神确立之后,“自然之和”“礼乐之和”逐步让位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强调整体性、和谐性与统一性。它的形成,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入,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由被动地接受发展为主动地适应和能动地改造自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个体生命与宇宙万物生命的和谐融合。
二、现代平面设计视觉三元素之“和”
传统文化中,“和”肯定事物多样性的统一,兼容并包,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现代平面设计的最高境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和”,它从视觉信息传达的立场出发,将各种设计信息如图形、色彩、文字等通过适当的形式转化为视觉语言,处理好美与传达效果的关系的同时,以最具和谐美感的视觉语言的组合方式,实现信息和情感的有效表现传达。这不仅要求画面各视觉元素的高度融合,还要求信息在传达的过程中与受众等各方面的整体和谐,最终使受众在感受和谐美的同时能够迅速获取所需信息,从而实现现代平面设计之目的。
(一)图形之和
图形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艺术符号,在平面设计中,图形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整体效果、信息的准确传达以及与受众的理解和接受。
由于图形是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它不分国家、民族、男女老幼等,都为人所看懂,具有超越国界和语言障碍的优越性,因此,所表达的感情和传达的信息比其他视觉元素更形象、直接,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但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图形设计的表现形式总是与社会的整体审美意识、材料、技术等相适应的,同时还与人们对图形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有很大的关联。因此,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准确有效地把握图形语言的平面视觉化设计,这种设计不是简单地对原有传统图形的再现,而是在现代审美观念、科学技术、传播手段等基础上,从心理――生理――审美结构出发,把可视感、动态感和立体感纳入对传统图形中的感知、辨识和设计的整个运动过程,使再现的图形元素在和谐的`基础上,富有现代特色又体现民族独特个性。其次,还要考虑图形元素在视觉传播过程中与受众的整体关系,是否能够感染受众、引导受众的行为。只有二者的完美结合,图形元素设计和传播的整个过程才能和谐、统一、完整,从而达到迅速准确传达信息以及引导受众行为的目的。
(二)色彩之和
色彩在平面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视觉元素。它是一种主观性设计色彩,与公众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密切相关,在观者的感受中具有很强的情感表现力。当代美国著名的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墨就曾经说过:“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着我们正常的心理感受。”因此,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必须要考虑色彩不同的心理效应,引起色彩心理效应的因素比较复杂,在传统色彩设计中,顾及较多的是引起色彩心理效应的人文因素――观者的群体和个体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社会文化以及民族特征等等。现代的色彩设计在人文因素的基础上,还考虑了造成色彩心理效应的不同技术手段因素,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各方面因素。由于科技的发展,传统印刷色彩的套色方式发展到现在的影视色彩、网络色彩等,色彩在视觉展示方式和技术表现上都有了很大的差异,在报纸杂志上适用的色彩,将之运用到网络上则未必和谐,而网络上的色彩与电视、电影的色彩又有差异。平面设计中的色彩之和,在此时已演变为不仅包含了平面构成中色彩元素本身的各种对比与调和,还包括色彩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运用的和谐与统一。
(三)文字之和
在中国设计师的平面设计作品中,汉字在文字设计中是运用最多的一种语言符号。“和”意识强调整体性、和谐性与统一性,汉字的创造无疑是遵循这一法则的,它用最简洁的设计元素,运用最丰富的设计手段设计出结构完美、内涵丰富的艺术作品。从设计的角度来说,汉字本身就是一件最具和谐美感的平面设计作品。
作为平面设计的视觉元素之一,文字设计要研究诸多方面的内容,如字体表现样式、艺术风格、文字的编排以及文字蕴含的更为潜在的情绪等等。同时还要综合研究与图形、色彩等要素的关联,从而使文字设计从单纯的说明与装饰转向运用字形、图形或结构本身去反映内容,追求“形式以悦目,意美以感心”的理想效果。但不管对文字进行何种艺术加工,都要让受众能够解读,如果设计的文字在表现形式不和谐、不统一,造成“形”和“意”的混淆,受众无法接受和理解所要传达的信息,则失去了文字设计的意义。当代中国设计师有很多都是利用汉字来表达自己的设计观念,从汉字所蕴藏的中国文化深层意义中去探寻一些设计元素和灵感,并从不同的视角去表现以汉字为代表的具有纯正本土文化特色的中国平面艺术,使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发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三、结语
在国际文化的影响下,我国设计师的设计日益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回眸设计发展的历史长河,我们发现,不管我国设计师接受的现代信息和科技程度有多高,我们总是能够从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优秀设计师的作品中,感受到传统文化“和”之韵味、精神、“和”之最美境界。那是在任何的设计环境下都会被一直保持的本民族的独特风格。而在当代,真正优秀的设计师也正是凭着作品中的不同于他国的本民族特色而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和尊敬的。
参考文献:
[1]陈秀萍中国文化画卷[M].海洋出版社.
[2]卢影平面设计艺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门德来表现的突破――图形[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
浅析生命意识主导下的积极旅游 篇3
【关键词】生命意识;积极旅游;旅游开发;旅游理论
生命是独立、自由、积极、能动的存在。生命意识就是独立、自由、积极、能动地认识、实践的自觉。正因为有了生命意识,人才会探寻、发现、创造,才能成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1],才能创造灿烂辉煌的文化。旅游在本质上是文化意识活动,是人的体验、发现、创造,是生命的存在方式。因此,生命意识理应成为旅游的灵魂,贯穿于旅游的整个过程,渗透到旅游的每个角落。生命意识的强弱,决定了旅游活动的质量。拥有强烈生命意识的旅游,才是积极的,具有价值意义的。打造积极旅游,就是要以鲜活的生命意识颠覆让人慵懒乏味的消极旅游。
一、积极旅游的涵义
所谓消极旅游,就是现今通行的那种缺少生命意识或者无有完全生命意识的被动旅游范式。在这种范式下,游客以到过什么地方,看过、吃过、听过、买过、玩过什么为乐趣,而忽视旅游资源丰厚的文化内涵;导游以安排游客吃住行游购娱为己任,景区以吸引尽量多的游客赚取尽量多的利润为目的,旅游管理机构以游客数量多、逗留时间长、消费额度高为追求,漠视游客感受、体验文化的精神需求,只是片面强调休闲;游客生活状态的改变,仅停留于环境的物质的层面,而未达到心灵的精神的高度,是换瓶不换酒的肤浅、消极、被动的休闲;游客事后充其量只是感到身心的放松,而难以留下什么印象,更谈不上心灵的感悟、精神的收获,有的甚至感到很失落,很疲乏,没意思,正所谓“不游,一辈子遗憾;游了,遗憾一辈子”。
积极旅游是以人的生命意识为底色的旅游。以人的生命意识为底色,就是以文化为底色,以思想为底色,富有张力,充满活力。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2],人的生命本质在其认识、实践的活动能力。人的生命价值在其本质所固有的创造性。文化是人留在世间的印痕,是人类思想的积淀。人的价值就在于其能产生思想,就在于其能创造文化。以生命意识为底色,就是以感受、体验、发现、创造文化为主旨、主体、主线,以旅游搭台,让文化唱戏,促进旅游、文化的融合,以此推动游客、旅游从业者、旅游资源、旅游机构的和谐共荣,协调发展。
二、积极旅游的特点
1.自觉性
积极旅游是具有文化自觉的旅游。文化的自觉来自于生命的自觉,来自于生命意识。消极旅游虽也关注文化元素,但由于缺乏清醒的生命意识,其关注只是自发的,被动的,是“要我有文化”。积极旅游则是“我要有文化”。积极是一种自觉的态度,一种进取的精神状态。积极旅游的主体有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彻底的文化觉醒,视旅游为文化的介质,以文化为旅游的灵魂。一方面,积极旅游强调唤醒、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用高雅、鲜活的特色文化感染、滋养游客,让旅游在游客心灵留下印迹,促进游客的精神成长,推动文化的繁荣进步,改善社会的风尚习惯。比如,乡村生态游不只是踏踏青,钓钓鱼,吃吃农家饭,而应让游客在游览中认识简约宁静生活的价值,领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培育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精神,树立返朴归真的生活理念,抛弃浮华、奢靡、考究的习气,并将其自觉体现到日常的生活中去,从而养成新习惯,新风尚。另一方面,积极旅游要求旅游从业者具有强烈的文化责任意识与强大的文化传播、创新能力,以传播文化为己任,以创造文化为使命;要求旅游资源持续不断地释放文化营养,全方位地涵育、滋润游客,砥砺其思想,陶冶其情感,丰富其心灵。如此,旅游就不止是吃喝玩乐,物质享受,感官刺激,而且是文化的传播、弘扬、体验、创造,是思想的锤炼,情感的培育,精神的提升,灵魂的洗礼。如此,旅游就在生命意识的主导下,成为自觉的文化主体。
2.独特性
积极旅游不仅具有清醒的文化自觉,而且强调文化的与众不同。独特意味着价值,价值产生于独特。追求独特,是以文化为灵魂的积极旅游的必然要求。消极旅游没有完全的生命意识,充其量只能在外表形态上揉捏、粉饰出所谓的“独特文化”,常以怪诞、诡异的皮相刺激感官,哗众取宠,制造轰动,而无法深入到内涵精神层面,不能以特色文化来唤醒心灵,滋养精神,化育大众。积极旅游范式下的文化独特性,体现在旅游主体由内而外放射出的遮掩不住的生命意识,不仅在形态,而且在精神,不仅作用于感官,而且作用于心灵。一方面,游客因生命意识的觉醒而充满活力,旅游便不再是游客跟着导游转、顺着风景走的被动接受,而成为独立、自由、积极、能动的情感体验、思想感悟、文化创造——惟其独立,所以有独特别致的感悟;惟其自由,所以能自然本真地体验;惟其积极,所以有踊跃的探索;惟其能动,所以会主动地创造。
另一方面,拥有生命意识的旅游从业者也不再仅是景区、酒店、旅行社的代表,而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创新者,追求独特的服务风格,树立个性化的服务形象,不再以一成不变的服务应对成千上万的游客,而是守规范又不泥于规范,灵活变化,见机而作,事从境迁,话随人异,以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显现出鲜明的独特性;不再是游客感受文化的代理者,而变身为游客探寻文化的引领人,不再将景点的文化内涵灌输给游客,而是充分尊重游客的个人感受、体验、发现,在交谈、服务中,指导、帮助游客自己观赏,独立思考,产生独特的感受。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运作、管理也不再“以我为主”,而是“以游为本”,“以客为主”,将强烈的生命意识、鲜明的特色元素熔铸其中,给游客以独立、自由、积极、能动地体验、感悟、创造的环境,以陌生化的独特景观震撼游客,以舒适的特色服务让游客于陌生与震撼中感受亲切与温馨。
3.和谐性
积极是一种相向而动的合作关系,一种契合状态。积极旅游是文化主体间的合作,是和谐主体间的实现途径,生命是和谐的整体,和谐是生命的固有之义。只有唤醒生命意识,能动地调整主体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和谐合作,完成积极旅游。积极旅游要唤醒的不止是游客的生命意识,还有旅游从业者、旅游资源、旅游管理,乃至整个旅游业的生命意识。消极旅游是无有生命意识或者无有完全生命意识的旅游。如果说消极旅游的理论基础是古代本体论哲学、客体性美学,近代的认识论(反映论)哲学、主体性美学,那么,积极旅游的理论基础则是现代的存在论哲学、主体间性美学。
立足于本体论哲学、客体性美学,旅游便只是美景、美食吸引游客往游的过程。天下熙熙皆为“景”来,天下攘攘皆为“食”往,是一种生命意识缺位的旅游。游客完全为“物欲”所左右,因看到美景而乐,为吃到美食、购到美物而喜,其所谓的“精神享受”完全建立在物质的、感官的层面,纯粹是由“物欲”的满足而引发的快感。由于缺少生命意识,旅游从业者也就不可能立足于文化传播、精神创造的高度,其服务也就成了留声机般的机械重复,就难以积极主动地与游客进行文化交流;景区也就不能关注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更意识不到自身的精神文化价值,也就只是以给游客提供足以引起其快感的物质享受、物质刺激为追求,而不能自觉释放文化效能,凸显人文价值,其开发建设就只能停留于美景、美食等物态层面。于是,种种只求数量不讲质量,或者以数量为质量的机制与现象,也就应运而生,蔓延开来。
立足于认识论(反映论)哲学、主体性美学的旅游批判、颠覆了这种无视人的地位,漠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旅游模式,以人为主体,以物为客体,强调人对物的积极能动的“主宰”作用,但由于太过强调人的主体地位、能动作用,而将其他各方视为消极被动的客体,导致了对其他各方生命权利的漠视、践踏,造成了人与其他各方的对立,旅游也就成了为某一方面所主宰的活动。在这种范式下,或者导游当“羊倌”,游客成“羊群”,景区为“牧场”,景区管理者充任“牧场主”;或者游客为主体,其他皆为客体,一切以博得游客欢心为转移。如此,主体便成为主导、主宰,客体便成为附庸、傀儡,便有了主体对客体的操纵、同化、改造乃至征服,主客体间便失去了平等,而有了人际的对立,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自我的矛盾;也就有了游客在景区随意涂抹刻画、践踏花草、掰折树木、破坏环境,景区为迎合游客而祭出色情、低俗手段,旅行社为招徕游客而大打“零团费”、“负团费”牌之类的怪象。如此,文化传播便异化为文化灌输、文化强制、文化堕落。
积极旅游是立足于存在论哲学、主体间性美学的旅游。主体间性,就是主体之间的关系属性。这就意味着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均为主体。事实上,世界就是由生命主体构成的。生命意识就存在于生命主体间的关系之中,是运动的、联系的意识。而积极旅游的和谐性正体现在主体间关系的运动变化之中。积极旅游总是积极能动地梳理、校正主体间的关系,包括人际关系(比如,游客与旅游从业者的关系,旅行社内部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物间关系(比如,建筑与山水背景的关系,此景与彼景的关系),物人关系(比如,人与自然的关系,客房与游客的关系)在联系与运动中努力实现种种关系的和谐。在积极旅游中,游客不是静止地面对世界,而是在用心灵“仰观宇宙之大”,用生命“俯察品类之盛”[3],时刻感受着其他主体释放的文化信息。其他主体也不是被动地为游客所观所用,而是积极能动地传递着文化信息,彰显着生命价值。旅游从业者不再将解说,将安排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简单地看作工作任务,谋生手段,而是将其当作展现生命价值的方式,将其视为与游客的心灵交流、文化合作与精神共享。景区等旅游资源也都不再是“无情物”,而成为人化了的,情感丰富的生命主体,时刻显露出个体情感,体现着生命意识,与游客交流着生命与生活的意义。在积极旅游的范式下,生命意识不只存在于游客,而且存在于旅游从业者;不只存在于人,而且存在于物,存在于景区、饭店、旅行社,乃至于所有的旅游资源,乃至于“泛旅游综合体”的各个方面。在这种范式下,主客体间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为主体间平等对话的关系所取代,主体间不再是争斗的对手,而变为合作的伙伴,旅游便成为多重主体文化互动、和谐合作的过程。正是在寻求“共赢”的和谐互动过程中,不同的主体赢得了现实语境中的独立、自由、积极、能动,拥有了与现实环境相协和的生命意识,实现了自身与其他主体的共同发展。
4.集约性
积极旅游的集约性,就是其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加强分工、协作,提高资金、资源的使用效率的特性。集约性成为积极旅游的特性,自有其因。首先,积极旅游的主体间性在本质上是文化的、精神的关系。旅游文化精神活动不是抽象的,而是在具体的可以“诗意地栖居”[4]的情境中,依托具象、情节、气氛完成的。文化精神活动以感受、体验、理解为基本的认识方式,是诉诸心灵的,而心灵是感性的,富于情意的,最为细腻敏感的。因而,积极旅游特别注重形象,注重过程,注重细节,注重态度、情感因素,要求热情专注,无微不至,用心谋划,精雕细刻,精益求精,以主动服务取代被动应付,以随机应变取代机械刻板,以细腻精致取代粗糙简陋。这就必然要抛弃粗放的管理方式和落后技术,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科技手段,以精细的管理、周到的服务,不断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精神价值,不断改善旅游的品质,使游客游而有得,不断增强旅游的吸引力,让游客常游常新,提升回游率。
其次,积极旅游是主体间自觉的互动合作,其成功运作不仅取决于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也取决于作为客户的游客。现代管理不仅指产品管理、内部管理,而早已拓展到客户关系管理。以生命意识引导、培育游客,使其旅游变自发为自觉,变盲目为科学,变随意为有序,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探寻,变物质享受为文化体验,变人云亦云为独立思考,在游览时探寻,在快乐中体验,在休闲时感受,在享受中思考,是积极旅游的要义。这就必须借助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科技手段研究游客,服务游客,培育游客,(比如,融合现代科技,借力电子网络平台,创办网络旅行社,开展“智能旅游”[5],实现智慧旅游,提升旅游效率)实施集约化管理。再次,旅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旅游的精心制作更是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本。随着劳动力的减少,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旅游业必然要实行集约化运作,向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要效率。
5.持久性
经典能常读常新,历久弥新。书如此,景亦然。只是读景之人与所读之景都得具有生命意识。读景之人有了生命意识,才能不断发现、创新,才能常读常新,超越自我;所读之景有了生命意识,才能不断释放新内涵,新精神,才能成为经典,历久弥新。旅游是享受物质的快事,也是陶冶精神的乐事。物质易腐,精神不朽。享受物质只能快意于一时,陶冶精神才有恒久的乐趣。积极旅游正是文化主体间的精神互动,是基于生命意识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态。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就是积极旅游所具有的“持久性”。其表现为随游客、旅游从业者素养的不断提升与精神的持续成长而凝聚的生生不竭的创新动力;表现为景区、旅游资源,乃至整个旅游行业不断丰富内涵,持续拓展外延的发展成长;表现为人的精神成长、素质提升对文化繁荣、社会发展的持久推动;更表现为上述主体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旅游业螺旋式良性循环发展的“生态链”。
三、打造积极旅游,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责任
集自觉性、独特性、和谐性、集约性和持久性于一体的积极旅游,有利于提升人的素养,促进人的完善;有利于改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进步;有利于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推动文化的传承、保护、普及、创新与繁荣。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旅游从业人员的成长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旅游新业态,有利于引导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振兴旅游经济,提升旅游经济总量,将旅游业做实做精做强。在“要把旅游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6]的大背景下,打造积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紧迫任务、时代要求与历史责任。
积极旅游是一篇大文章。打造积极旅游,必须在生命意识的主导下,从概念到规律,从规划到营销,从理论架构到实体建设,从人的培训到物的制作,实施旅游业的全方位创新。
参考文献:
[1][英]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M].朱生豪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47
[2][法]帕思卡尔.思想录[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58
[3]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M].于非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19
[4][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98
[5]赵宇茹,师军,王祖正.国内旅游信息系统研究概述[J].桂林: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6):737-740
[6]邵琪伟.在亚太旅游协会成立60周年庆典暨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N].2011.4.13中国旅游报:2版
[7]邵琪伟.推进旅游与文化产业紧密融合共同繁荣——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访谈[N].2011.3.14中国旅游报:1版
[8]杨春时.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西方美学体系的历史演变.烟台: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4,04
[9]刘再复、杨春时.关于文学的主体间性的对话[J].南宁:南方文坛,2002,06
主导意识 篇4
这个领域的创造活动是由构思立意 (意图的确立) 到计划实施直至结果的完成。而在面对着既存物体而展开的造型活动中, 它的意图的建立经常是由既存物体而引发的, 它更多的时候是以现场的既存物体为意图的引发条件, 在多因素下产生附加 (创作者) 的主观意愿。这种创作活动是以客体的存在为主观的直接意图, 呈现出在主客体的相互交融之中, 而主体的话语结构是以一种与客体既存的因由相对接的方式而展开的。我们称这种创造活动为主客体同时性的创造活动。在建筑创造领域中这种性质就比较突出, 大多的建筑师的创作都是首先以地域文脉作为先于创造问题的发生, 所以, 在建筑学中, 地域文脉就成为建筑学的主要问题, 并由此就产生了文脉主义。最经典的创作事例就是贝聿铭的新卢孚尔宫的设计 (图2) , 当贝聿铭先生三次去法国, 每次都以一周的时间徜徉在卢孚尔宫广场的时候, 他在做什么?他在追循法国的文化和历史, 他在追循既存的客观因素, 在一切客观因由的因素构架中, 迸发出新卢孚尔宫建筑的造型思维意识, 这种融合主客观因素, 并以客观因素为创作的前提, 说明了艺术创作在发生学意义上的两个不同领域的性质, 而由此导向了各自创造思维领域的延展不同性质以及各自的发展规律和逻辑系统, 而装饰艺术创作活动就是这样的逻辑系统和活动模式。装饰创作活动是从既定的客体开始, 这种开始的发生, 就蕴涵了这种创造活动的特殊性质和自体规律, 既意涵了它的造型方式的自律系统和自恰结构。
在追循客观既定中, 客体的因由, 既包含了文脉性又包含了现实性。这样, 客体既具有了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属性。文脉性是包含了文化意蕴、历史观念和人文主义, 而现实性是特指为既存的客观现实状态, 这个现实性, 就给了主体思维的现实条件和一切由造型领域所能拓展的因素前提, 它是可被我们运用科学的分解原理进行思量的。
任何一种物质都具有材料特质和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也既是形状和姿态, 由此而构成了物质体。装饰造型中的附加活动即是由这个物质体而生发的。这种活动是依据形状和姿态以及存在的客体情境作为造型中的意识原点, 这个指涉物, 我们一般统称为“载体”。
“载体”的现实性是能给予造型活动的知觉前提, 是因为它是具体的和现实的, 它容含了既存的客观实在和客观的具体性。在这个现实的状态中, 由于它的“实在性”和“具体性”, 它即构成为“单独”的“这个”, 而“这个”即是的“物体”客观具体;又由于它存在在背景之中, 它既与场合发生了情境关系, 由此也就构成了情境关系中的“那个”, 于是关系的意式就产成了。在载体的“这个”、“具体”和“关系”等因素中, 形而上的关系就意定了“载体”的抽象结构属性的, 在建筑中, 这种属性是强烈的。而在造物活动中, 由于“物”的存在场所不具有稳定性, 故而这种关系并不紧跟随现时。
在客体的“这个”、“单独”的现实中 (在既存的真实中) , 它既然是“此在”和“现场”的存在者, 就必然具有了表象的客观性, 这种真实的客观状态, 是它脱离了背景的现场而具体的存在, 这时, 物体的属性就成为现实的具体因素。我们知道, 物质体是可以直觉的, 因为它的直接性是由形态和质料给予的, 形态作为物质体的重要构成要素不仅是它构架实体, 同时也是它的客观存在的真实依据, 这样“物质”和“载体”——这些“真实”的存在, 就既将成为装饰造型所面对的真实问题而蕴涵着造型的逻辑架构和逻辑指向, 它的发展历程也必然地航行在它的指地轨迹中。
客观物质是可以被化解的科学定理, 是从古代的炼丹术开始的, 近代科学给予了这个定理的全面系统化和科学的理论阐述, 物质不灭定律是对物质运动的最终解释, 而客观物体的可分解性是在色彩学中首先得到定理的解释, 于是, 分解性就成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方式, 由分解的原理产生了简化方式, 造就了二十世纪造型艺术的科学基础 (当然, 简化方式在这场造型运动中是以哲学为质义的) , 其实, 可分解性不仅存在于科学定理中, 它久已存在于人们的认识观中, 这从造物的活动中就可以得到证明的, 建造的活动既是这种活动的具体表现。
在直接于客体物质的活动中, 构成直接性的要素既是存在于物体的整体之中, 又是可被分解的独立因素, 由此可被“附加”的“载体”就具有了确定的因素, 而这些因素本身又是造型活动的基本要素, 这样, 客体性既会被造型的要素所统摄, 并最终集约为造型的因素, 既客体成为造型的由因前提和依据。
在被造型所统摄的客体因素中, 被分解的造型因素是造型的逻辑前提的一个方面, 而由真实的客体或整体所构成的系统与结构的因素, 也是附加的造型活动的因由和前提, 并且是重要的前提依据。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 我们暂且不论, 但这两个问题, 却是装饰的附加造型观的发展历程问题, 是装饰造型在主体判断的价值观和艺术观的问题, 是装饰走向艺术的关键问题。
主导意识 篇5
关键词:几何教学;自主意识;空间思维;图形认知
新课标提出,小学几何教学应着重引导学生自主形成空间逻辑推理能力从而建立空间逻辑概念。小学生学习几何最大的障碍就是空间想象力,几何图形对于孩子们过于抽象而难以理解。因此,小学几何数学的方案策划应该把几何知识的学习、数学分析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思想方式的形成等有机地统一起来——构建以学生自主意识为主导的几何图形教学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形成空间感知能力。
一、融入生活体验,增强感性认识
几何图形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对于学生来说,几何图形可能并不陌生,但是将具有几何形状的物体抽象化为几何图形在数学课堂上教授,学生就难以理解,缺少学习的可行性。因而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缩小生活与学习之间的鸿沟,为连接学生生活与学习建立桥梁。
例如,在开展“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课堂教学中,就可以构建以学生自主意识为主导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将生活中的实物运用于圆形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圆形的周长来说,可以准备一些圆形的实物供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这些圆形物体的周长,以及半径、直径等因素,并加以记录。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圆和直径的关系,经过对几组数据的研究,当学生们发现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的,再引入圆周率这个概念,同时还可以给同学们讲述国内外关于圆周率的发现故事,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学习兴趣。最后概括推导出如何计算圆形的周长,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圆周长的内涵,并使得其计算公式和概念更容易被记忆。而对于圆形的面积来说,可以采用与教授平行四边形面积相似的对比教学法,鼓励学生们找出他们认为与圆形相似的图形。可以切实运用教科书上设计的小实验,为学生们提供直观感受图形的机会。亲身示范小实验,让孩子们跟着一起动手,在硬纸板上剪下一个圆,并把圆分成若干偶数份,剪开,把剪下的类似于等腰三角形,拼成一个图形,这个图形类似于长方形,由此便可更简单地把圆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授给学生。
构建这种以学生自主意识为主导的几何图形教学法,有助于传授学生数学几何知识。几何知识的获取不仅是认知的结果,更是认知的过程,学生要能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合理应用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吸收新知识并将所学的几何知识运用到实际数学问题的解决中。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方式不是让学生简单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而是让学生自主进行几何知识的分析、探索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索几何规律,同时再思考再分析,经过多次反复的探究和思考,跨越几何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克服几何图形学习中一个个难点,由表及里,最后消化知识,并在生活中加以应用。
二、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增强主动学习能力
几何图形的教授不应局限于新知识的讲解,还应结合原有知识,完成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和知识的扩展,并把科学的数学思维方法融入到学生的认知系统中,使得学生完成对新旧知识的转移,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科学思维方式,增强学生并进行主动学习的能力。一旦学生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知识的积累便水到渠成。当然教师也要注意教学不应该是知识的简单灌输,更重要是学习方法的教授,只有当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加以扩展和应用。
(一)割补转化方法
几何新知识点并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而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推理发展而来,所以在教授几何新图形的时候,应充分利用这种新旧图形之间的联系。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知识点”的一课,教师可以运用这种割补转化法进行新图形的教学。通过观察可以容易得出,平行四边形通过简单割补,可以转变成长方形,换言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长方形的面积,从而推理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与长方形的联系,但需要明确的是,相对于长方形来说,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长,什么是宽,以及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样,使用割补转换法时,梯形的面积计算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联系紧密。至于圆形面积乃至圆锥体和圆柱体的体积,都可以对原有几何图形加以挖掘,寻找到潜在联系。
(二)对比方法
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新旧知识的差异,求同存异,从而巩固共同特点的学习,专注分析差异,达到区别理解和记忆新知识点的目的。在新旧知识的对比中找寻知识点的联系和区别,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另外,对比学习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形成,在寻找知识点的联系和分辨知识的区别的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原有知识的巩固,还有利于新知识的扩展。为了巩固新几何图形的学习,数学老师可以专门为学生创设运用所学的新知识的情况。
例如,学习了圆形、圆柱和圆锥后,可以结合之前所学的基本图形,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等,进行图画创作,或是把这些几何图形很形象地摆出各式各样的物体。还可以鼓励孩子们动手进行剪裁和设计,尝试把长方形剪成正方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等,以帮助学生记忆新学习的几何图形的几何特性。在学习了圆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蛋糕的设计比赛,当然得先控制蛋糕的大小,规定孩子们在一定的圆形周长内发挥想象力并进行蛋糕的设计,以达到在活动中充分挖掘想象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的目的。而在学习了圆形面积是如何计算之后,可以鼓励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组织学生对学校的圆形花坛面积进行估算,进行实地测量,以巩固学生对于圆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记忆和理解。
[参 考 文 献]
[1]叶文军.建立表象,掌握策略,估测结合,动手操作——浅谈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长度估测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4(05).
[2]李贤志.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课程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02).
[3]李星云.小学数学教学培养策略之七 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J].广西教育,2008(16).
主导意识 篇6
关键词:西藏高校,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实践性教育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 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新景象, 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 引发相对后进的西藏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多样化发展。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 给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等带来影响。主流社会意识形态是判断主流的社会价值、引导社会发展, 抵制和防御非主流社会意识形态 (特别是反马克思主义思潮) 的锐利武器。如何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主流社会意识形态, 以此来弥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不足, 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复杂社会矛盾和问题, 培养理论思维,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科学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是西藏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西藏高校加强主流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和巩固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 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是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提供了强大动力与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 承担着引导大学生政治方向, 激发服务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调控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任务。
西藏高校是培养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的主阵地, 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强盛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输送。西藏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 具有重大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第一, 西藏大学生是西藏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 关系到西藏民族地区的整体素质, 关系到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加强中华民族精神和公民道德教育, 不断提高西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 促进全面发展, 将他们的知识和能力运用于西藏发展建设, 为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复兴作出贡献。
第二,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 加之身处边疆民族地区, 西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任务、新情况和新问题, 必须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找出有效途径, 解决现实问题, 促进西藏大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 思想政治教育能有效加快民族认同, 增强民族凝聚力, 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加强西藏大学生深入学习了解本民族和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及文化, 学习各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荣辱与共、息息相关的民族融合团结史, 有助于凝聚民族情感, 强化对大学生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 有效增进民族团结, 激发建设本民族地区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巩固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和认同, 从而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养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西藏高校面临的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二、实践性教育是主流社会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必要补充
实践性是社会和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依赖于人们的社会实践, 为实践服务, 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离开了人们的社会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架起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特征和本质属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 是做人的工作, 研究人的一门科学, 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这本身就是一项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研究形成人的思想、观点和立场的诸要素, 人的思想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 以及如何根据这一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目的就是要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 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 人的思想得到升华,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以正确树立, 进而指导实践。
其次,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来源于实践, 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 实践是人们形成正确认识和能力的根本途径, 人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才能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适应实际的思想观点、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实践也是大学生正确思想的来源, 脱离实践就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
最后, 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于实践, 用于对实践中发现和产生的问题的解释、说明和回答。大学生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指导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适应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 摆脱社会边缘角色, 完成对自身社会角色的认知、强化、调试和转换, 实现自身社会角色的适应和构建, 为今后走向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西藏高校主流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实践性的必要性
西藏高校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为西藏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我们也要看到, 思想政治教育仍有一些地方采用传统的灌输为主的教育方法, 教师往往只重视课堂讲授, 而不重视疏导和实践, 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这对加强和巩固主流社会意识形态有不足之处。
随着社会转型和变迁,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要不断进行调整, 与社会实际和社会实践相适应、相协调, 使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们要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必要性, 必须在加强和巩固主流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性上下工夫。
首先, 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的教育内容系统而全面, 包含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政治教育等, 既涉及对受教育者的政治理想、信念的培育, 政治观点、理论的教化, 政治情感的培养, 又涵盖了对教育对象实施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 规范道德行为, 培养高尚德行, 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育过程中, 既要全面又要有所侧重, 不能仅强调政治性, 忽视心理、道德教育。其次, 青年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 缺乏对复杂的社会、对人生价值的正确理解, 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大学时期是他们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求知欲较强, 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的速度更快。由于缺乏比较成熟的判断, 他们对各种社会思潮不容易辨别。我们必须针对这种思想特点, 及时了解社会上各种思潮和思想动向,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这就必然要求我们立足于社会实际,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不能与生活世界相脱离, 即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四、增强西藏高校主流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实践性的途径
西藏大学生肩负着建设西藏, 发展西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 促进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增强民族团结的重任。在思想多元化、教育手段多样化、教育主题个性化的今天, 如何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 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我们必须解决问题。
第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常抓常新, 贴近社会实际, 紧跟时代潮流, 提高教育内容的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的理论教育和行为教育, 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是时常变化的, 因此, 必须对大学生中存在的热点问题, 引导他们客观公正地看待, 针对难点问题解惑, 与他们一同剖析。
第二, 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 开展考察调查活动, 走出课堂, 走向地方、走向社会, 了解国情区情民情, 直接接触现实的人、事、物, 开阔学习视野, 丰富知识。在考察和调查活动中, 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和民情教育,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价值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服务、社区服务和社会服务活动,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优秀品质,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第三, 积极利用各种社会教育力量和教育资源, 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开辟实验基地, 开展社会服务、劳动锻炼、考察调查活动, 让社会实践制度化、规范化, 为学生创造更便利的实践条件。
总之, 要加强西藏高校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实践性教育, 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种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思想素质、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让受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认识和体验社会现状、各种关系的内涵和意义, 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培养和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品质, 使他们在实践中认同、确立和内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91-115.
[2]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13-59.
[3]董娅.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161-163.
[4]胡恒钊.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特点及其借鉴意义.学术论坛, 2010 (5) .71-74.
[5]刘书林.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实践性的基本途径.思想教育研究, 2010 (9) .8-12.
主导意识 篇7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 在各个方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网络传播所具有的即时性、海量性、全球性、互动性等特点, 对于意识形态传播来讲这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 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技术, 为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传播构建了新的渠道;另一方面, 互联网使“人人拥有麦克风”成为现实, 各种思想观念、文化形式、价值取向都可以成为互联网上的主角, 这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造成极大冲击。
大学生群体历来是思想最活跃的群体之一, 同时也是意识形态争夺的主要对象, 当久经考验的老一辈革命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时,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能否继续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扛在肩头,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情况、新问题, 绝不能放任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在各种意识形态的冲击下随波逐流, 必须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巩固高校党组织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2 网络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面临的挑战
网络信息化发展深刻地改变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 造成信息选择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极大地弱化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和导向力, 具体表现在:
首先, 网络传播削弱了传统的信息壁垒, 增加了非主流意识形态浸染大学生思想的途径。在以往只有书籍、报纸等传统媒介的时代, 通过审查即可以控制信息的传播, 然而, 这种信息控制壁垒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被打破, 网络信息可以自由的跨越国界, 在校园里, 随时随地都能连接到互联网,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会利用互联网的传播特性, 进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 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网络监控的相关机制, 然而, 在海量的网络信息面前, 任何种手段都难以实现对网络信息的全面管理和控制。在网络空间中信息壁垒被肢解的支离破碎, 这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其次, 信息网络化使高校党组织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信息中心地位被弱化。在传统纸质媒体时代, 学校可以运用行政手段来确立信息中心地位, 而在如今的网络时代, 没有人可以主动设置一个信息中心。普通大学生可以和教授一样在网络上公开发表言论, 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意识形态代言人也可以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言论, 学生可在网络上自由选择所需要的信息, 如果一名大学生想要搜索西方意识形态的相关内容, 是很难有效阻止他去获取那些信息。去中心、无中心已经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之一, 这极大动摇了高校党组织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主导地位。
再次, 网络信息的控制难度加大, 可靠性、真实性无法保证。在网络中, 当一个信息传播结束后, 信息会被立即复制, 进入下一个传播过程, 然后不断重复, 形成一个信息被传播、复制、再传播的循环。在这一循环中, 传播者会根据自己的意志将信息含义不断丰富, 这是无法人为控制的, 而且在传播中与个人相关身份、职业等信息都会被掩盖, 当信息源不明时, 信息的真实性就很难保证。这种匿名性、碎片化的特点极易为各种敌对势力所利用, 伪装成任何身份在网络中随意传播而不被发现, 比如一些人可以随意伪装成大学教授或知名学者, 以意见领袖的姿态歪曲主流意识形态, 这些消极的思想经过不断曲解后, 被推销到大学生中, 从而动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中的主导地位。
3 保定学院加强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探索和实践
保定学院近年来从体制机制建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应用、校史文化熏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第一, 加强组织领导,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党在网络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 必须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宏观领导。保定学院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在干部任用过程中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有效管理、基层党组织密切配合的管理体制, 创建了保定学院大学生思想动态预警机制和调研机制, 随时掌握校园和社会舆情动态, 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倾向性问题。组织了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调查”、“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查”、“大学生生活质量调查”等问卷调查, 对社会热点、舆论焦点及校内重点工作通过座谈、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及QQ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 对于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不良苗头, 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 有的放矢开展工作, 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学生,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了解决意识形态领域突发情况的能力。
第二, 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学生具有明显的向师性,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不仅是学生的知识上的老师, 而且也是学生的人格上的老师, 只有当老师具有坚定的信仰时, 学生才能信服老师所讲的信仰。不可否认, 现阶段有个别教师政治责任感不够强, 在课堂上 (或课下) 言行举止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甚至发牢骚, 讲怪话, 这些现象对于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都是极其危险的。因此, 学院非常重视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训工作, 规定每周三下午为学院各部门集体学习时间, 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培训,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使广大教师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这样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才能理直气壮, 才能真正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信仰。
第三, 推进网络文明传播, 开拓校园新媒体舆论宣传阵地。加强党在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 积极建设“红色”专题网站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题教育网站, 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网络传播平台, 构建高校网上意识形态传播新地。为此, 保定学院重点打造了“三网、一平台”即:“旗帜”党建主题网站、德育主题网站、校园文化主题网站和大学生思想与信息交流网上平台, 还建立了辅导员博客、网络评论员队伍、网络专职管理员队伍, 形成了保定学院系统网络文化宣传的整体合力。同时, 根据大学生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 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等特点, 通过手机传递信息、拍照摄像、上网聊天、发微博的等特点, 创办了“信息e站”手机报。利用手机报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 通过手机报载体开展健康向上、活泼生动的手机文化活动。如举办“红色短信大赛”、“手机摄影比赛”、“手机音乐大赛”等时尚活动, 从而为加强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工作开拓新的渠道。
第四, 挖掘校史文化精髓, 拓展意识形态教育的文化路径。意识形态所倡导的价值、信仰与意义的表达可以釆用校史文化方式融进大学生教育中, 通过其潜在的熏陶, 使党的意识形态如“润物细无声”般慢慢地渗透到人的思想深处, 使其教化、接受和认同。保定学院是一所具有百余年办学历史的学校, 创建于1904年, 前身是“保定初级师范学堂”, 著名的“七六”爱国护校斗争就发生在此, 在百余年的办学过程中, 保定学院秉承严修先生“启鈅民智, 砥砺贤才, 胸怀国事, 献身真理”的办学理念, 积淀了厚重文化底蕴和优良革命传统, 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为学校独特鲜明的校史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注重挖掘和整理, 相继编辑、出版《七六护校革命斗争纪略》、《保定学院史话》等一批校本教育丛书, 拍摄《丹心》、《到西部教书去》等电视专题片, 积累了独特的校史文化资源, 并把这些文史资源作为校本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列为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的重要内容。学院还开设“严修讲堂”、“名家论坛”、综合素质大课堂, 邀请传统文化名家进校园, 发挥校史馆、图书馆、学科陈列馆等独特的文化育人作用。
第五, 开展多种形式校园活动, 培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加强意识形态主导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定学院利用国庆、建党、五四青年节等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节庆日, 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活动, 加强对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通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节日庆典和保定学院年度人物评选等活动, 使学生受到教育, 坚定理想信念,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几年来, 保定学院涌现出了“河北省见义勇为英雄”张腾, “拾金不昧优秀大学生”牛紫蒙, “最美大学生姐姐”李苏等榜样人物, 特别是“保定学院西部支教优秀群体”的事迹, 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这些先进人物和事迹都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爱国、理想、责任、创新”的核心价值观, 而更多的青年学生在先进典型的精神感召下成长, 加入到先进行列中来, 进一步彰显和放大了学院榜样“群星效应”, 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 为巩固党的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摘要:加强高校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 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互联网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也给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带来强烈冲击, 面对网络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新问题, 新挑战, 保定学院坚持传统与创新结合, 管控与引导结合, 从体制机制建设、教师政治素质教育、新媒体应用、校史文化熏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高校,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魏晓文, 邵芳强.论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 2014 (6) .
[2]赵晓芳.网络环境下高校党组织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重要性探讨[J].科技信息, 2012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