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希望在民间

2024-12-08

中国教育希望在民间(通用5篇)

中国教育希望在民间 篇1

中国的民间美术起源于广大的人民群众之间,其本身具有较强的艺术特性,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良好体现。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加强民间美术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归属感。

一、中国民间美术特性分析

在中国民间美术之中,由于受到中国几千年的民族文化影响,表现出许多独特的地方,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对民间美术进行教学,能够起到更加显著的教学效果。

1、独特的审美性

中国民间美术在审美性上面有着其独特之处,其往往是通过民间的各种艺术形态来进行表达,其所描绘的图案和所用的颜色等都富含着独特的审美性和意义。如:刺绣中常见的“如意”图案,常常表示吉祥的意思,“在梅花的枝头站着两只喜鹊”的图案常蕴含着喜上眉梢,双喜临门等意思[1]。在颜色上面,常常选用红色作为喜庆的颜色,如过节、结婚时贴的图案都是以红色作为主要颜色。从这些都可以看出民间的美术所蕴含的丰富文化气息,看出其与其它美术艺术所不同的审美性。

2、蕴含丰富的民俗气息

在中国的民间美术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气息,其产生往往是根据当地或者当时的风俗习气而诞生。如:在民间过年的时候,人们都有贴对联的习俗,至今仍然保留着这一习俗,在对联中人们往往能够看到这样一幅图案,一个童子抱着一条鲤鱼,这在表达喜庆的同时也寓意着来年吉祥、富余[2]。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民间玩具”、“爆竹”、“蝙蝠”等都有用于其中的,使民间美术当中蕴含着浓浓的民俗气息。

二、中国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前高校在进行美术教育的时候,其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一批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创新性人才,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并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下面主要针对中国民间美术在当前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展开分析和研究。

1、突出高校的办学特色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加强中国民间美术教育,能够凸显出高校的办学特色,提升高校的知名度。中国的民间美术是经过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而产生的,其有着丰富的文化气息,且贴近中国人民的实际生活,属于一门极为现实的民间艺术。产生了窗花、门神、服饰等独特的民间艺术,这些民间美术作品在高校的美术教育中有着非常高的教学价值[3],因此应当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加强民间美术教学的资源建设,建立专门的民间美术资源库,为高校民间美术教学提供极大的便利,使高校在美术教学上能够更加的全面,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2、促进民间美术研究中心的设立

在当前我国的社会环境下,高校学生的思想处于社会的前列,许多新的思想和想法都是在高校学生中产生。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引入民间美术教学,让高校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可以非常有效的提高和促进高校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研究[4]。当这些高校学生对民间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可以非常有效的促进民间美术研究中心的创建和设立,为更多的人接触中国民间美术和了解其中的精髓提供方便,从而为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播起到巨大的帮助作用,对我国传统文化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也为高校增添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促进高校的发展和进步。

3、能够丰富教学的形式

当在高校美术教育中融入中国的民间美术之后,能够对高校美术教育形式起到丰富作用。如果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单纯的进行美术教育,将会使得教育的形式变得极为单一,教学变得枯燥乏味,高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对此产生厌烦的情绪。但是当将中国民间美术融入到教学中,使得美术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再加上民间美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特性,让高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感兴趣[5]。民间美术教学融入高校美术教学,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各类型民间美术的文化特色,也可以向学生讲解各类型民间美术的含义,还可以让学生实际体验生活中的一些民间美术,能够带给高校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使得高校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时能够更加贴近生活,能够更加富有创意。

三、结束语

中国民间美术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中的一种,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和信息,需要人们去不断的挖掘和发现。在高校美术教育中融入中国民间美术,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巨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美术教学。

参考文献

[1]韦静涛.中国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9:261-262.

[2]李尚可.中国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6,13:151.

[3]袁靖轶.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发展与传承[J].大众文艺,2016,13:235.

[4]张景明.东北民间美术在民族教育中的作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11-16.

[5]王怀儒.浅谈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民族民间美术教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7:369.

民间音乐的传承寄希望于教育 篇2

优秀的民族文化不仅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共同财富。尤其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更应保护、传承、发展好优秀的民族文化,使之为造就合格的现代人、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正在全国卓有成效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便是为实现上述目标而实施的国家文化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五十六个民族的民歌、器乐曲、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舞蹈音乐丰富多彩,浩如烟海。这些瑰宝大多产生、流传于口头传播的年代,依靠口口相传到今天。在印刷传播的年代,虽然开始有了各种各样记录音乐的乐谱,但也只是以书面符号的形式保存了部分的音乐形态。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需要表演的艺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应该是以音响的形态通过演唱、演奏来展示的过程。到了电子传播的时代,民族民间音乐得以更大范围的传播,以视频、音频的方式得到了更好的保存。但它也有缺陷,它是工业化一次性生产的产物,而音乐表演是活态的、具有生命力的、非一次性完成的,所以在当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要强调活态传承,就要有切实的传承人。

如今,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生活已经颠覆了产生原始民歌、民间音乐的原生态生存环境。就像蒙古草原上年轻牧民不是骑马放牧,而是骑着摩托车、机动车奔驰,机动车的节奏又如何能对应悠长抒情的长调呢?恐怕迪斯科的节奏、电子鼓的敲击与摩托车的节奏才是吻合的吧。产生长调民歌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已不复存在,优秀的原生态民歌因此更显珍贵。

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改变,一些掌握民族民间音乐的老艺人相继逝去,年轻人则很少有人愿意认真地学习民间音乐。那么,我们又该如何传承民族民间音乐呢?音乐学界的有识之士指出民间音乐传承的出路在于学校音乐教育,这是非常有见地的真知灼见,音乐教育界的精英也正向这个方向努力着。教育部对中小学音乐教材除了规定国家教材外,还规定有一定比例的地方乡土教材,要求在乡土教材的编写中编入本地区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这就保证了民族民间音乐可以进课堂,向广大中小学生传播并使其传承民族民间音乐。一些有能力、有远见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纷纷动手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音乐教材,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有的中小学校将本地区的老艺人请进音乐课堂,使学生直面民间音乐艺人,从而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当地民间音乐,这对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兴趣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试想,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在五十六个民族千千万万个中小学校里,几亿学生都在接触、学习、传播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会断流吗?

中国教育希望在民间 篇3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1月9日出席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发表讲话,指出当今时代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是一切国家紧密联系而相互依存的时代。要把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作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举措,通过开放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尽快缩短我国和世界教育强国的差距;通过开放推动中国教育走向世界,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袁贵仁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间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要深刻理解中央关于外交工作的总体部署,把握好民间外交的方向,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国家外交工作全局服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围绕当前教育部的中心工作,切实做好有关工作。要进一步在“特色、水平、质量、效益”上下功夫,不断开拓民间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领域、新内容、新形式,拓展广度和深度,切实提高质量和水平。

(摘自2010年1月11日《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希望在民间 篇4

遍布中国大地的民间美术,是哺育滋养华夏民族文化艺术的母体艺术,是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她的形态绚丽多彩,种类丰盛繁多,内涵深厚,历史悠久,她是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智慧的结晶。

民间剪纸做为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被传承和保留下来。剪纸的材料是纸张,随处可得,而且成本较低,同时,它千姿百态的样式和生动的形态,更为民众所喜爱。我国各地随处可见剪纸艺术,根据各地不同的地方特色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的流派,它不但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也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它与中华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

一、民间剪纸的历史寻踪

纸的发明远在西汉时期,在此时期以前是不可能有剪纸艺术的出现的。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对镂空透雕的美产生了追求,黄河流域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豆,它的圈足就是镂空的花纹。发现于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中的用银箔镂空刻花的弧形装饰物,发现于湖南长沙黄泥圹的晋代金片装饰物,这些用银箔、金片材料采用镂空技术而成的装饰物品,虽然不能说是剪纸,但在刻制技术和艺术风格上,也已经形成了剪纸艺术的前身。

要谈到真正意义上的用纸剪成的剪纸艺术品,只能等到纸出现之后了。纸张是一种很容易霉烂的材料,在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湿润,长时间存放纸制品就容易发霉而腐烂。民间剪纸是一种大众化的手工劳作,如果弄坏了还可以重新再剪。而在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对纸制品保存提供了很有利的条件。目前最早发现而且有据可查的北朝的五幅团花剪纸,它就是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发现的,这先后出土的5幅剪纸作品,其中有三幅是“花”,形象层次交错,互不遮挡,变化复杂,颇有些韵律感,与今天的民间剪纸的团花剪纸手法有极其相似之处。

“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彭衙行》中提到的诗句,可以看得出来,在唐朝时期用剪纸来招魂的风俗已盛传与民间。剪纸艺术到了宋朝, 由于造纸业的成熟, 纸品名目繁多, 为剪纸在民间普及提供了条件。有的用剪纸来做窗花, 还有被“巫师”用来“驱邪”的, 有的用剪纸来装饰彩灯, “走马灯”就是当时发明出的。当时的剪纸多用于工艺装裱, 而且其行业性质也尤为突出, 较为常见的是吉州窑宋代瓷器上的剪纸纹样。皮影在这个时期是非常盛行的, “纸窗影子”就是由于剪纸被当成皮影来制作而得来的。

明清时期,剪纸艺术已逐步走向成熟,并达到高超的艺术水平。“梅雀报春图”是1965年在江苏出土的一把明代折扇在素色扇面的双层纸间夹着的一幅剪纸工艺品,别致、精美。又据记载,著名的佛山剪纸,在那时已经远销东南亚一带,博得海内外人民的一片赞誉。

二、民间剪纸与民俗文化的渊源

剪纸扎根于民众,与人民生活密切相联,它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民间传承的文化活动,它以民俗为基础,与民俗活动有紧密的联系。

(一)用于岁时节日的剪纸。

“春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其时家里家外都要进行一番好的布置,贴门神、挂对联、帖窗花,一派喜庆气氛。“元宵节”,闹花灯,家家门前悬挂彩灯,灯的造型千姿百态,灯上的剪纸更是丰富多彩、绚丽引人。“二月二,龙抬头”,妇女剪龙,家家门上贴龙,祈求龙王降雨。端午节,人们为了辟邪,除了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外,还有的地方贴上“虎除五毒”,来获得精神上的安慰。

(二)用于人生礼仪上的剪纸。

山西民间剪纸《抓鸡娃娃》系列纹样就体现了人们对祈子求孙、生殖繁衍的原始观念,中央美院靳之林教授说过:“抓髻娃娃是中华民族的保护神、繁衍之神”。在办婚礼时,通常要将大红“囍”字帖在大门上,在现代婚礼中,剪纸艺术的传承更是成为独一无二重要的配件元素:环保主义者的婚礼上,放弃了用花,而改用漂亮的硬纸剪艺做成门的花扣;日渐一样的糖盒,为了显出与众不同,在每个纸盒上搭配了剪纸蝴蝶的造型,翩翩起舞的样子很是爱人;同样的一组蝴蝶造型亦可出现在餐巾扣上,活泼的造型营造的是十足的中式喜感。这样的简单而大方,又成传统的婚礼,把充沛的浪漫与喜庆呈现在宾客眼前,让宾客印象深刻。剪纸在寿礼中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形式,“五福捧寿”、“八仙贺寿”、“松林鹤寿”等,都是用红纸剪在图案中剪出一个寿字以来表示祝福。民间殡葬礼仪是件极为琐碎而又繁杂的事,殉葬之物都是用纸剪出的,有“金山”、“银山”、“摇钱树”、“聚宝盆”、“童男童女”、“高楼别墅”,可谓是要什么有什么,名堂多得很。这些民间习俗的由来,是从古代奴隶殉葬和陶器物品殉葬的礼制延续下来的。

结束语

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而剪纸艺术作为民俗文化的陪衬,在民间顽强地生长,延续到了今天,显示了它生命力的旺盛不衰,也显示出中华民族的恢弘气度和深邃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杨学芹.安琪著.民间美术概论.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年.

[2]许之敏著.民间剪纸.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

教育理想:在希望与守望之间 篇5

关键词:教育理想,乌托邦,希望

“诗人爱的双眸, 心灵的渴望……如果完全加以取消, 那么, 还会剩下什么其他东西来使得生命值得一活”, 朗格在《唯物主义的历史》中用如此诗意的话来表述关于精神向往的问题。这就是理想的光, 那么, 理想是什么?理想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如何用这种身在其中, 心在其外的意境来关照今天的教育?

一、面对理想的两种境界

在个体主义世界观和道德观从隐性走向显性的时代, 在这个思想日趋多元的社会, 似乎畅谈理想的声音渐渐趋于平淡。尽管如此, 在思索理想的时候我们依旧徘徊在各种权衡之间, 担心我们的思想会假乘着理想的翅膀而忘了方向;担心伸向天空的藩篱会遮拦住理想的飞翔。但是, 我们有必要为其画一个小小的休止符, 做一些简单的澄清。笔者认为, 对待理想的态度, 可分为两种境界, 一是超越各种枷锁对信念的守望, 二是对于“尚未”的希望。

1、超越乌托邦

理想的第一种境界即是超越乌托邦, 此种状态借鉴了卡尔·曼海姆的定义, 卡尔·曼海姆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表述为“我们不应当把不符合或超越现实状况的每一种思想状态都看作是乌托邦的 (在这种意义上是‘脱离现实’) 。只有转此为行动并部分或全部地动摇现存统治秩序的时候, 它们才被看作是乌托邦的。”回顾乌托邦的发展史, 总有先驱为了那飘渺的状态付之行动, 甚至不惜生命的代价,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先驱们坚持的是“乌托邦的”, 而理想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这个层面。

对待理想的最高层次是源自内心的守望。这是一个近乎把面对理想的态度视为信仰的解读。康德把信仰解读为“视其为真”的一种模式, 这种“信”有个体行为也有群体行为, 但是不论从个体还是群体谈理想, 没有这种态度的理想总是缺少些精神的动力!这里的信仰又不同于宗教信仰, “我们可以区分出两种信仰:宗教信仰和世界观信仰。”理想的信仰属于后者, 是守望。

2、超越现实

理想从一开始就是针对现实而言的, 理想之所以成为理想是因为其超现实性, 不少学者在分析理想时会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 认为与现实结合密切的理想才是真正的理想、有用的理想, 这不免陷入了理想的工具主义窠臼。如若非要从理性来分析理想的现实性, 那么妥协的理想也是超越现实的希望, 一种正在形成的“尚未”。在现实性方面, 理想的自由以遵循现实的必然为前提, 超越现实但又不和现实脱节。

二、教育理想的限定

在实用主义视角下, 理想的超越乌托邦境界和超越现实的境界已经不再限制在关于理想的简单抽象解读之中。教育——需要用心去体会的事业——存在着理想, 特别是今天的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理想以及清晰的教育理想观念。

1、视为信仰的教育理想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这样的教育理想——坚信自己或他人会成为什么样;也许, 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信仰, 共同守望着人类的明天。信仰不是别的, 而是对待教育理想的一种思想态度。关于信仰和信念, 有学者曾说过“没有坚信, 怎么教育”, 这是在说教师, 也是在说学生, 这就是教育理想的信仰层面!

作为信仰的教育理想是面向人文精神的。科学的方法可以获得真理, 但科学的方法却不能提供世界观。在现代社会, 理性主义泛滥让我们阈于现实的藩篱, 把客观的认识作为唯一来传播, 这种传播愈广, 陷入精神困苦、焦虑空虚的人就愈多。教育理想若不失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等的信仰, 那么受教育者会更好的面对科学和人的关系, 不再孤独和陌生。

2、视为希望的教育理想

作为希望的教育理想, 似乎很多替代的名词, 但这些都没有脱离现实的层次, 理想的希望只有在精神的境界中才能体现理想的真实, 只不过这个精神的产生有着现实的渊源。《尚书》中记“若射之有志”, “志”的本意是射箭的靶子, 寓意为修身的目标, 箭靶在远处, 志在心中。作为希望的教育理想, 就如同垂天之云的双翼, 借助它可扶摇直上。

康德的哲学领域包括四个问题: (1) 我能知道什么; (2) 我必须做什么; (3) 我能够希望什么; (4) 人是什么。笔者认为, 康德哲学发展的顺序倒过来也许对我们的教育理想更有价值。基于本文的论域, 让我们借着康德的问题, 对 (1) (2) 做一些解读。

人是什么?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舍勒提到“人是一种如此广阔, 如此丰富, 如此多样性的存在者, 任何一种定义都表明他自身是非常有限的, 人所具有的方面太丰富了”。也许, 正是因为如此, 才吸引众多贤哲对它进行着锲而不舍的探求。教育是面向人的, 人的问题是教育的前提。在此, 只能重申“人是丰富的人而不是简单的人, 因此, 教育也就是丰富的教育而不是简单的教育。”

我能够希望什么?这是问题的关键。希望是在人这一基础之上的, 人的丰富性决定了我们希望的丰富性, 人的潜能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希望的多样性。底线是, 不能希望的东西变成了我们的方向, 更不愿看到的是, 把信仰当成乌托邦来实行, 让希望演变成了噩梦。

三、小结

把教育理想视为信仰, 这属于上限, 在这个守望的领域有着对信念的坚持, 对嘈杂声音的排斥, 让教育保有属于自己的追求和心灵归宿。守望或许是永远的守望, 这是教育的乡愁, 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只要我们守望着, 她就一直在到达!而当某个希望达成时, 往往会有莫名的失落感, “多少艘艨艟一起发, 白帆蓬拜倒于风涛, 英雄们求的金羊毛, 终成了海伦的秀发”。信仰的教育理想在这个时候让我们更靠近精神的故乡。一方面我们向往精神家园;另一方面我们又执着于现实的困扰和追寻, 这是教育的二律背反。面对这些, 教育理想的不同境界可以让我们在希望与守望之间不断的走下去!

参考文献

[1][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9:182.

[2][德]沃夫冈.布雷钦卡.信仰、道德和教育:规范哲学的考察[M].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37.

[3]江灏, 钱宗武.今古文尚书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9.

[4][意]莫迪恩.哲学人类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4:11.

[5][德]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2:13.

上一篇:多元智能计算机教育下一篇:城市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