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美术场景设计

2024-07-01

电视美术场景设计(精选3篇)

电视美术场景设计 篇1

一概述

所谓创意理念的衍生因缘, 是指创意理念形成的基本依据。

衍生:“演变、发生、产生。” (——商务印书馆《新华汉语词典》最新修订版)

因缘:“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和辅助促成结果的条件和力量。” (——商务印书馆《新华汉语词典》最新修订版)

审美意象: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内心视象。“意象”是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 近代西方艺术理论也有广泛的应用。“意象”中的“意”是指主观的情感, “象”是指客观的物象。“意象”是物象与情感的融合。所谓“审美意象”是指这种“意象”既体现了主体的审美意识, 又体现了客体的审美特征, 是主体的审美意识与客体的审美特征的统一。所谓的“内心视象”就是指存在于设计师内心的视觉形象, 只是这种形象还没有借助于物质手段表现出来。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 是一个十分年轻的专业, 它由起步至今, 从业者们的队伍逐步扩大为目前的规模, 也不过才经历了三十多年功夫, 要形成一支独立而又系统的专业门类所具有的教学、科研、规范和实操理论体系, 确有些勉为其难。作为国内少数院校新增的专业设置, 也才是近几年的事, 据了解, 我们行业内个别的资深从业者, 也曾有过相关的论述, 那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初步的个案探讨, 很难形成系统的专业理论体系。

鉴于此, 关于电视节目场景设计创意理念衍生因缘探讨, 也将是一个极为复杂而艰巨的命题。所以必须进行寻根求源的系统的探讨和研究, 然而, 就这一讨论而言, 也只能仅限于实践的基础上, 对于其表层的议论。这是电视节目场景设计这一行业发展进程的局限。尽管如此, 作为这一行业的从业者, 凭着对这一行业的参与和了解, 对这一行业进行一次理性的反思性的梳理, 也不失一场有益的思辨过程。

所谓设计, 指的是把一种统筹、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 通过审美意象传达的方式体现出来的过程。“即心怀一定的目的, 并以其实现为目标而建立的方案。” (——荊雷《设计概论》) 。它所包含的三个方面:最首要的就是创意理念的形成, 它将决定着其他两个方面的存在与否, 是这两个方面的存在条件。而一个合理的或者是趋于合理的创作理念的形成, 则以形成创意理念的衍生因缘为条件。

以往的实践使我们获知, 创意理念的衍生因缘包括两个内容:其一是物质要件, 客观条件限制;其二是精神要件, 主观的审美意象传达要求。完成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过程就是审美意象的形成过程, 就是创意理念的衍生过程。而主客观的诸多要件, 则是创意理念的根本因缘。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以审美意象传达为目的, 以场景的空间造型为手段。既然如此, 我们的讨论也只有或者说也应该围绕场景设计的相关内容而展开。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 是以营造具有规定性情绪与意义的典型意义空间为目的的空间造型设计, 以营造典型环境为基本手段, 规定和激发人的审美意象的传达和宣泄。

至于典型环境的含义, 欧洲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发现了“环境决定人”的真理, 因而在艺术理论的研究中对典型环境中与人物的关系, 也有许多值得引荐美学思想。狄德罗说:“人物性格是由他们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因此, 电视节目场景的设计中, “情景却应变成主要的对象, 而人物性格则只是次要的”。要表现性格, 首先要表现情景;没有情景, 就没有性格。情景应该是电视节目场景设计的基础。那么, 什么是“情景”呢?就是社会环境, 是人与人之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作为电视节目场景设计, 赋予场景以典型意义, 就是使所营造的场景具有典型意义情景。

关于典型环境的营造, 还可以从舞台动作情节的角度表述, “耳朵满足了, 眼睛也要提出要求。我们听到动作情节的叙述了, 就要看到剧中人物及其面貌姿态的表情以及周围情况等等。眼睛要求的是一幅完整的图景, 而不是一个在私人社交场合里安静地站着或站着的朗诵者” (——余秋雨《舞台哲理》) 。这个完整的图景, 就是人物所处的典型环境。通过这个完整图景, 场景设计的审美意象才得以完整传达。

二衍生电视节目场景设计创意理念的精神和物质基础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 以审美意象传达为目的的创作实践活动。以人为中心的规定性, 缘发了它基于人的生存条件需求的创作理念依据。即精神和物质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满足人的心理、生理需求, 是衍生电视节目场景设计的根本因缘。

为了探讨电视节目场景设计的理性发端的基本依据, 分别从哲学范畴的美学概念的角度、社会学范畴的社会活动概念的角度、比较学范畴的比较造型艺术概念的角度, 来规定电视节目场景设计的基础理论上的属性定义。这是电视节目场景设计创意理念衍生的思想基础。

根据目前国内电视节目场景设计行业实践活动的现实状况, 在总结性的基础上, 展开关于电视节目场景设计创意的体现手段探讨。这是电视节目场景设计的物质基础。这将是这一章节的讨论重点。

1.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的称谓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 是个专业指向性很强的称谓。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末称“美工”;本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 大多称“美术设计”或“电视美术设计”;近阶段在进行业务交流和日常工作中大家感到, 前几种称谓似乎都对此专业难以做出准确的界定, 这对于从业者们来说, 带来不少的困惑和误会, 以至于在临界行业和专业研讨中成为一个纠结的话题。最后经资深同行和姊妹行业以及教研等专家、相关领导讨论后一致认为:“电视节目场景设计”这一称谓, 虽然说起来也许有些绕口, 也似乎有些狭义, 但较之前的称谓, 或许更为恰如其分。专业界定和业务指向明确, 这是这一称谓的优点。

2.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置于空间营造概念下的美学定义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 首先它界定于“电视”这一行业, 是电视事业的附属产品和衍生行业。这是对该行业的物质定义。在全球科技飞速进展, 我国电视事业迅猛崛起的动力推动下,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的从业队伍, 近些年来迅速扩大, 形成我国具有文化素质、专业技术、应用科技很高的行业规模, 并趋于成熟。随着几十年来发展, 诞生了行业协会, 加强了业内的横向联系和凝聚力, 以及同行间的业务交流。通过多年的实践磨合, 由中央电视台以至于全国各省市电视台逐步形成较行之有效的业务运作模式和行业特点, 缘于此, 作为从事这一行业多年的我们, 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及时的总结、反思, 是必要的。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 从哲学的角度来定义的话, 它应归类于美学活动的范畴。这是电视节目场景设计的哲学定义。而在诸多的美学流派和美学理论中, 美学活动基本归结为自然美、艺术美两大类, 其中自然美是客观的, 是物的载体;而艺术美是主观的, 是心的载体;是源于自然美而又高于自然美的主观活动, 然而, 只有在心与物的相互作用下, 互为条件、互为影响, 才能产生既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艺术美, 这是马克思主义美学观。“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强调对立面的辩证统一。把片面唯心和片面唯物叫做抽象唯心和抽象唯物加以否定, 证明了心与物都不可偏废……这个基本原则实质上就是主体 (人) 与对象 (物) , 也就是心与物互相推进” (——朱光潜《美学拾穗》) 。从而强调了人作为美产生的主体作用。而电视节目场景设计的创意理念的形成正如上面所说, 是在主观和客观的相互作用而最终获得统一的思辨活动中展开并形成的。因此, 电视节目的场景设计应属于艺术美活动的范畴。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 是通过设计师一系列的相关艺术活动来实现的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文化艺术活动。这是电视节目场景设计的美学定义。由此产生的美感和审美反应, 使得艺术美在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实践中得以证实, 也就是物与心的相互作用, 从而达到相互统一的例证。从中感悟“概念与客观的统一就是美” (——黑格尔《美学》) , 这一定义的美学认知。

3.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 在无数的实践活动中得到证实, 人作为活动的主体, 决定着这一艺术美活动的形式和结果。这是电视节目场景设计的人文定义。因此, 人的本质水平高低与否, 才是从事艺术美生产结果的关键。“......正如只有音乐才能唤醒能欣赏音乐的感官, 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 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 就不是它的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某一种本质力量的证实” (——马克思《经济学——第三手稿》) 。因此, 人是决定性因素。鉴于此, 在诸多的关于舞台美术以及与舞台美术相关的专著和文章中, 都不约而同地把设计师作为重要的评价和研究对象。本文把设计师的主观素养放在首要位置讨论, 也是鉴于对此的考量。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 作为新兴的艺术门类, 它滋生于其他姊妹行列。正如戏剧舞台美术、电影电视剧美术、建筑、园艺、展示展览设计等, 有着难以割裂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同属于艺术美美学生产的文化艺术活动范畴。“马克思主义美学首先从实践的观点出发, 证明了文艺活动是一种生产劳动, 和物质生产劳动显出基本一致性。在这种生产劳动中, 人发挥人所特有的本质力量来改造自然.......” (——朱光潜《美学拾穗》)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 作为一种生产劳动形式与社会共进, 并在推进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方面, 发挥着它所特有的本质力量。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定义的话, 它应归类于以服务于大众文化背景为前提, 以审美意象传达为目的艺术体验活动。关于“服务大众”一词的定义, 孙中山做过精辟的概括:“为大多数人服务既为政治”。“政”指众人的事务, “治”指治理众人的事务, 合称为“政治”, 比如“家政”、“邮政”、“市政”等等, 换言之, 把众人的事务推广开来, 所从事的大众化的人文活动, 即为“政治”。而电视节目场景设计作为电视媒体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 它突出社会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缘于此, 我们不妨从政治学的角度, 分析求证作为一个合格的电视节目场景设计师所应有的人格态度和基本素质。

(1) 对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自身修持的认知

在以往的电视节目场景设计实践中, 因为人 (设计师) 本质力量差而导致闭门造车而事倍功半、好大喜功而不知所终、滥竽充数而疲于应付的设计结果是有的。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 设计师就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自我修正, 自我提高, “格物而后知至” (——孔子《大学》本经) 。在长期的实践中, 我们发现有设计师或疲于应付, 或闭门造车, 或好高骛远, 疏于自我修持, 导致专业水准缺失, 在业内一片啧声中而自我陶醉。在当今面对纷纷然激烈而成熟的竞争市场, 这样下去, 是可悲的。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孔子《大学》一章.经) 。大学所说的道理, 现代称为政治哲学, 其主要是讲:所谓政治的含义, 就是为大多数人服务;为此目的主要在凭良心修持自己的德行, 以身作则, 来施展自己的才能。既然要为大多数人服务, 参与众人的事物, 就应该亲近大多数人, 把众人当作亲人般看待。将心比心寻求此时此地最为合理的平衡点。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是大学之道的三达纲领。这是儒学治世根本之所在,

作为电视节目场景设计师, 当然不是所谓政治家, 但所从事的事业, 是大众化、社会化的电视文化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 所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一致的, 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是同一的。因此, 作为设计师, 面对复杂而多元的设计资料和设计要求, 首先要建立止于至善的设计理念;然而, 止于至善的设计理念, 是以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修持目标为条件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项条目, 是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达纲领的行为准备, 又互为条件, 从而形成《大学》所谓“三纲八目”的修持体系。“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而不习乎?” (——曾子《论语˙学而篇》) 。读先贤古训, 看浮世万象。就越来越清楚地发现, 很多符合一般人性的东西, 常常是违反客观规律的, 特别是在利益面前。利益得失的诱惑会扰乱本该理性的心, 以至于影响心 (主体) 与物 (客体) 的交互活动, 最终导致以衰减审美意象传达效果为代价, 使艺术美营造的美学行为难以完美体现。

(2) 对于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哲学认知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 是在社会活动的前提下, 根据审美意象传达经验进行的一场具有规定情绪与意义的空间营造体验活动。

社会活动的行为准则, 是设计师设计思想基础, 是设计师关于审美意象传达的构思 (主观行为) 与社会化的物质条件的体现手段 (客观条件) 交互作用下的体验活动。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师作为人 (心) 的主观主体, 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美学观, 指导电视节目场景设计这一艺术美的营造实践活动, 完成由认识论到实践论的转变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思辨活动, 就会收到理想的艺术美营造结果。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 是艺术美的一场营造活动, 我们不妨继续它所特有的艺术美学的分析, 在希腊语中, 艺术兼有两种涵义:其一, 指美的作品;其二, 是指创造、技巧、技艺。艺, 在古汉语中本义为植, 为治 (——《广雅.释诂》) 。善植善治者有技能, 所以也具有技巧和美的涵义。中西语言中关于艺术的语义, 都从语源上解释了艺术一名的由来, 是十分耐人寻味的。这也是艺术所特有的美的营造活动的同一性的魅力。

事实上, 艺术品就是具有审美价值的人工技术品。由这里我们又可以得到一点启示, 当我们称赏一部艺术作品优美时, 往往是蕴含着两层意义;其一, 是浅层的意义, 这一部作品的表现形态非常美;其二, 深层的意义, 这件作品的制作技艺非常优美。

这是两种不同的评价。前者对物, 对作品;后者对人, 对作者——设计师。

这也是对于人 (心) 在艺术美的活动中作用于物 (自然) 的肯定, 随之而来地显现人 (心) 作用于物 (自然) , 即对于艺术美学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换言之, 主观能动性不足的人, 他所从事的艺术美营造活动也必然差强人意。这是人的技能在艺术品制作中的具体体现。

作为艺术的表现又是多方面的, 它不但可以营造美好, 同样可以营造丑恶, 同样能够显示高明的表现技巧, 以至于足以使人们厌恶丑恶, 向往美好。“由此我们可以意识到, 美的价值具有超越性。在自然美中, 它超越于自然, 而达到仿佛拟人化的理性结构。而在人类艺术中, 它又超越了人类, 又仿佛回到了本色的自然” (——何新《艺术分析与美学思辨》)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美学认知。

(3) 经验和积累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 是社会化的人文活动,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从其姊妹艺术中脱离出来, 其原因之一是它伴随于迅猛发展的电视事业, 在突飞猛进中壮大了它, 先于教学, 在实践中逐步丰满羽翼。面对改革浪潮,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者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调整前进中的脚步, 把自己融入到祖国经济腾飞、文化复兴的洪流中去, 并坚持走在文艺战线的最前列, 尤其是中央电视台的场景设计师们, 在领导和相关部门支持和协作下, 第一个实施了同社会接轨, “挂牌服务”、“方案竞标”、“业务管理规范化”的诸多改革措施, 为全台、以至于全行业树立了样板, 并收到良好的改革成效和业务评价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 是以激发人内心情感为中心的创作活动。因此, 我们把它归结为审美意象传达的艺术活动。艺术活动的基本依据是艺术技巧, 而艺术技巧是审美意象传达的手段。所谓艺术技巧就是掌握物质媒介表现审美意象的特殊能力。这个能力包含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关于艺术的能力;其二是关于技术的能力。艺术能力是具有审美和传达美的能力, 比如:构成、节奏、韵律、和谐及排列和组合技巧等。技术能力是脱离审美表象的生产制作能力, 比如:工人做工, 农民种地等作业技巧。这两种能力都需要“艺术创作”,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 即艺术外表的工作, 因为艺术作品纯然是技巧方面, 很接近手工业, 这种熟练的技巧不是从灵感而来的, 它完全要靠思索、勤勉和练习。一个艺术家, 必须具有这种熟练的技巧, 才可以驾驭外在的材料, 不至于因为它们不听命而受到妨碍“ (——黑格尔《美学》) 。

三结论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创意理念的衍生, 不是缘于单纯的主观条件, 也不是缘于单纯的客观条件, 是在主观和客观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最终完成统一的条件为依据, 并由此产生的趋于合理的创意结果。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是一场在理性规划中进行具有艺术美涵义的主观营造活动;同时也是一场服务于大众, 为大众提供生理和精神需求的具有审美意象传达的客观文化活动。

设计理念是设计师在空间作品构思过程中所确立的主导思想, 它赋予作品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作为电视节目场景设计师, 衍生一个切实可行的设计理念的过程, 共性与个性化统一、主观与客观统一是审美意象传达效果的必须要件。所谓共性, 就是把生活中个别的、零散的、偶然的事物, 经过选择提炼、加工、改造, 使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从而揭示出审美意象的某些本质方面。所谓个性, 就是把对象独一无二的个性特征鲜明地表现出来。共性不排斥个性, 共性没有脱离个性,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成了一切学术思想的指导原则” (——朱光潜《美学拾穗》) 。这就是电视节目场景设计创意理念衍生的思想因缘。

电视美术场景设计 篇2

动 画 场 景 设 计 总 结

姓名:许文平学号:1102141125班级:13数码二班

厦门艾乐米动漫设计有限公司

动画场景设计心得

动画场景课已经结束了,通过这几周的学习,感觉到好的构思在场景设计中很是重要。

构思是设计的灵魂。在动画片设计创作中很难制定同定的构思方法和构思程序之类的公式。创作多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在这一过程中肯定一些或否定一些.修改一些或补充一些,是正常的现象。应用适当的设计方法,将有助于在设计中更好地运用自己的知识.权衡不同的设想,并以此形成合理的设计构思。

我们进行场景设计构思时.首先要理解“场景”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场景”往往被简单误解为“背景”,但其实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说来也不复杂.只要我们翻阅一下词典就可以得到答案。词典中解释:背景是指图画上衬托的景物。而场景是指戏剧、电影中的场面。再迸一步分析,背景中“背”是背后的意思.是空间的概念,“景”是景物的意思,也是空间的概念;场景中“场”是戏剧电影中较小的段落,故事中一个片段的意思.是时间的概念。“景”是景物的意思,是卒 厦门艾乐米动漫设计有限公司

问的概念。所以“背景”指的是后面的空间,而“场景”则指的是时间巾的空间。

影视艺术本身就是时空的艺术.所以我们在进行动画片场景设计构思的时候,应采用时问意识思考守间的形式。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就足指动画影片中除角色造型以外的随着时间改变而变化的一切物的造型设计。

动画片的主体是动画角色。其场景足随着情节的展开.嗣绕在主要角色周围,与他们发生关系的生活场所、陈设道具、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这些都是场景设计的范闱,都是场景设计要完成的设汁任务。动画影片的场景是展开剧情、刻画人物的特定空间环境。影片的环境分为数量不等的单元场景进行绘制,我们在动画片总体空间造型的统一构思下对每一个单元场景进行设计。动画片的场景设计既要注重它的创造性。同时又要注重它的艺术性。因此在场景设计中就要充分考虑创造性与艺术性的表现。

厦门艾乐米动漫设计有限公司

(1)场景基调的重要性。动画片巾场景造型的美术风格.决定了它的美术风格。它是动画片的动画造型基础,因为场景中的内容将充满整个镜头。画面中可以没有角色,但一定会有场景。场景占据镜头画面的绝大部分面积,角色虽然是片中的主体,但往往只在画面中占很小的面积。可以说.观众的眼睛始终被场景包围着。,美国动画片《黄金国》,造型热烈奔放、色彩鲜艳、造型夸张;韩围动画影片《美丽密语》。造型清馨恬美、色彩高雅清秀、造型柔和町爱;日本动画影片《干与千寻》,造型神秘诡异、色彩丰富华丽、造型复杂多变。这些都足值得我们在动画片中借鉴的。

电视美术场景设计 篇3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是最普及的电视广播方式,是国家广播电视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卫星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和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以及辅助系统协同为受众提供全面的覆盖,是我国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网中的重要部分。2006年8月18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正式颁布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标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GB20600-2006,该标准于2007年8月起正式强制性实施。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基于地面国标的地面数字电视网络与相关产业发展迅速,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新的低成本、高质量的收视途径,深受群众的喜爱。作为无线广播信号,信号覆盖问题是建立地面数字电视网络的核心技术问题,直接决定了用户收视质量和体验。

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覆盖网络一定会产生信号盲区和弱区,播出机构需要对这些区域进行地面数字电视信号覆盖或增强,使网络运行更加经济可靠,网络和服务质量更高,使现有无线资源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提出室外覆盖场景分类,并分析通过不同技术手段进行覆盖的解决方案。最后本文将重点介绍笔者在河南省新乡市进行信号覆盖的工程经验。

1室外覆盖场景分类

室外覆盖的两个典型场景分别为密集城区和农村地区,其各自的特点如下:

典型场景1:密集城区

密集城区人口分布集中,高楼林立,建筑物之间的物理遮挡严重。选择制高点后采用单频网技术进行覆盖,单频网方案在此不做阐述。个别盲区或者受遮挡区域采用小频率同频直放站进行覆盖。

典型场景2:农村地区

农村区域人群分布较分散,同频补点方案覆盖距离较近,无法实现长距离覆盖,只能采用异频方案进行覆盖。

2各场景覆盖方案分析与设计

1. 同频补点

通过改变极化方式方案,防止所覆盖区域形成干扰或出现多经现象引起用户正常用户无法收看。同频补点技术框图见图1。

优点:用户不用手动搜台。

缺点:安装复杂,防止自激需要多次进行调试,有可能会给正常用户造成干扰。接收主站点同补点站发射点需要做隔离度的计算。对接收主站信号的位置要求较高。

需要外部支持:制高点、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的垂直差。

技术方案:

为防止自激,接收天线需要采用带有网状抛物面天线,避免接收到补点站发射出来的信号。这样方便保证接收主站信号的MER。网状抛物面天线见图2。

覆盖的距离:采用的功率多为20W,覆盖的距离一般在1.5~2.5km。

适应区域:城市内部受遮挡区域。

2.异频覆盖

异频覆盖顾名思义也是将受干扰的区域所使用的频率通过变频器改变一个频率进行覆盖。

优点:覆盖距离远,搭建方案好实现,不会对其他正常接收用户形成干扰。

缺点:用户需手动搜台,用户需学会对机顶盒的简单操作。

需要的外部环境支持有:联通塔、空频率。

技术方案:

首先必须构建传输网络,即将主站信号传输至补点站。传输网络一般有3种形式,分别为:1)光纤传输网络;2)MMDS微波传输网络;3)异频转发方式。

1)光纤网络,即通过租用移动光纤网络,将前端信号传输至补点站。系统框图见图3。

2)MMDS微波传输网络,即通过MMDS发射机将前端信号上变频至S波,经抛物面发射天线将信号发射出去;补点站处通过抛物面天线接收并经MMDS接收机下变频后,输入至补点站。MMDS微波传输网络结构图见图4。

3)异频转发,即补点站处的高隔离度接收天线直接接收主站信号,将接收的信号输入至异频直放站。异频转发结构图见图5。

异频这三种方案,前两种造价比较高,第三种可能会牺牲MER值,但考虑到覆盖区域的带状线性,建议还是使用第三种方案,使用解调调制一体机。通过前级低噪放改变损差值。

覆盖的距离:衡量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传输质量的主要指标是接收灵敏度和接收载噪比C/N,DTMB(C=1)常用模式传输指标见表1。

计算数据仅供参考,以实际情况为准。DTMB系统传输指标见表2,固定接收12km时的C/N值为31.77d B,大于系统要求值15.6d B,可保证接收图像质量达到5级。

由此计算覆盖距离在12km能满足需求。

系统原理:系统原理图见图6。

适用区域:农村区域。

3试验案例

1.新乡目前信号覆盖情况

新乡市地处河南省北部,90%处于平原地带,北部太行山脉所处辉县市为山区,丘陵地带。新乡市区人口120万,市区面积422平方公里,建成区180平方公里,现辖四区两市五县,两个国家级开发区(新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临郑州,西接焦作市信号发射塔位于新乡市区北16公里山上,海拔200m,塔高160m。有效覆盖距离为35公里。新乡目前信号覆盖情况见图7。

·选用100W数字宽带发射机(室外型),发射频率范围:600MHz�800MHz(每频道带宽8MHz),发射2个频点,发射天线选用120°定向发射天线,标称增益:11dBi。·固定接收天线增益:5dBi。·传输馈线及接头损耗:1dB。·噪声系数:5dB。

农村区域:新乡西南部同频干扰区546MHz受武陟县综合1套模拟同频干扰。

城市区域:市区信号差主要是因为楼房遮挡原因,发射台在市区北部,新乡市区内的建筑考虑到采光北部多为高层,沿路东西成一字型,仿佛一道城墙将信号阻挡到城市外部。想彻底覆盖这些区域只能在市区内找具有绝对高度的制高点,进行单频网覆盖。这样也不能确保全覆盖。小范围的遮挡还是会出现。小范围的遮挡防止和主发射站形成自激只能选择使用小功率同频直放站通过改变极化方式来进行覆盖。

2. 结合新乡实际情况采用的信号覆盖方案

城区里面采用同频方案进行覆盖;农村采取异频方案

方案进行覆盖。

3. 同频方案覆盖设计和测试效果

1)准备建设同频增补点信息

同频补点信息见图8。

2)设计依据

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范》;

根据现场电磁环境和业务需求;

根据现场勘察资料及测试数据;

终端解调门限见图9。

3)信源及设备选型

信源选择:上述各站点均无线接收新乡发射台信号。

系统覆盖方式:上述各站点通过抛物面天线接收拜泉发射塔信号,经过同频直放站放大后,通过板状天线发射信号,无线覆盖各村屯区域。

直放站:根据覆盖区域范围及覆盖距离,利用已有基础设施,上述站点各采用1套10W同频直放站。

接收天线:参照接收来自发射机的信号强度大小,上述站点各采用1副高增益、方向性好的抛物面天线。

发射天线:结合投资成本,考虑覆盖范围,直站点各采用1面1.2m板状天线发射数字电视信号。

4)隔离度的计算

按垂直隔离计算公式:Iv=28.0+40lg10(d/λ)+C-b式中:Iv为两天线的垂直隔离度(单位:d B);

d为两天线垂直距离(单位:m);

λ为天线工作波长(单位:m);

C为阻挡物体损耗;

b为信号正反馈环路保护比。

得:Iv=28.0+40lg10(35/0.375)+C-b=28+76.1+C-B=104.1+c-b=101.8

注:d取35m,f取798MHz;遮拦损耗10d B,b取15d B,直放站增益100d B,由计算结果知101.8>100,隔离度可满足建站要求。

5)系统覆盖效果估算

上述站点以2面发射天线、覆盖距离最远站点计算

单频道功率=设备总输出功率÷频道数=10W÷5≈2W(33d Bm)

采用Okumura模型计算

注:5个频道总功率10W,单频道功率约2W,下表中系统损耗为馈线损耗加上器件损耗;

798MHz覆盖距离估算见表3。

从以上计算可得:站点建后欲覆盖区信号可满足用户的正常使用。

从以上计算可得:此站点建立后边缘接收场强-77.5d Bm>终端最低解调电平-79d Bm,因此:可得上述各站点建立后可以满足欲覆盖区域内终端用户的正常使用。

因此,距离就是2km。当然如果接收强度更好,那么MER效果质量会更好。

4.异频方案覆盖设计和测试效果

1)准备建设异频增补点信息

获嘉县大辛庄位于新乡低于西南,和焦作武陟县相邻,因546频点合武陟县新闻频道同频造成获嘉县冯庄镇、亢村、徐营无法正常收看。

2)使用设备清单

(1)国际调制解调一体机(信号再生带增益)2套。

(2)100W发射机1台。

(3)面包板发射天线2面。

3)补点模式

经过测试在大辛庄处546不受干扰,经测试和需要覆盖区域的距离为9km,大辛庄点测试主站信号强度为77d BμV MER 27又对被覆盖区域进行空频测试。经测试发现722信号强度都在35d BμV以下,并且是模拟信号。

考虑到覆盖的距离较远,只能选择变频补点:

频点:原频点546MHz变频后频点为722MHz。

4)安装过程

安装地点:大辛庄张庄村联通塔,塔高50m。

通过覆盖距离软件大致计算需要至少50W能满足要求,考虑到雨量最后选择了100W发射机。采用120°发射天线发射。变频器采用解调再调制型老保证信号质量。发射机、变频器完全放倒铁塔上面。可以减少馈线的衰减。

5)效果测试

测试情况:

路测示意图见图10,路测需要保证和主站方向一定要一致,避免用户因天线方向不同不能正常搜索到变频后的节目。

4总结

按照上述覆盖方案进行补点以后,组织了一次完备的覆盖效果测试,用以评估采用此种覆盖方式的效果,为下一步的网络建设和优化工作提供科学的测试数据,为下一步的实施、推广和普及积累相关经验。

覆盖效果如下:定点测试结果:共测试50点,其中信号功率高于-75d Bm的占总体的82%,低于-75d Bm的占总体的18%改进覆盖后的总体覆盖率可以达到90%以上。

无线信号受空间影响过大,一个单独的主站很难做到全覆盖,通过对覆盖场景进行分类,采用多种形式的覆盖方案,可以满足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GB/T 26666-2011,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系统实施指南[S].2011.

上一篇:调车监控系统下一篇:反应基本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