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

2024-05-11

管理类(精选11篇)

管理类 篇1

会计政策选择是行为主体采用一定的行为方式对会计政策选择客体所开展的活动过程, 它依存于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 并受制于会计政策选择的内部动因和外部环境。大部分学者都默认会计政策选择的主体是管理者, 这主要源于Watts和Zimmerman (1978) 提出三大假设开创了实证会计研究后, 会计政策选择研究领域呈现重实证研究轻规范研究的现象, 针对上市公司的大样本研究方法使得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主体自动地赋予了管理者。然而这种结论存在两个问题:其一, 管理者凭借经营控制权确实是会计政策选择主体, 但拥有最终控制权的所有者和拥有作业控制权的普通会计人员也应是会计政策选择不可或缺的主体。其二, 即使针对管理者这一会计政策选择主体, 也应注意管理者的异质性。以往对于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大多将焦点放在了同质化的管理者身上, 对于会计类管理者的关注较少。但随着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确定了CFO与CEO同等重要的法律地位, 并赋予CFO相应的监督职能以及参与公司决策的经营管理职能后, CFO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以及地位日益加强, 且更多地从“幕后”走向了“台前”。随着CFO在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能够监督财务报表的生成, 甚至在财务报告生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并对所有其他高管人员决策所用的会计信息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其中包括会计方法的选择与会计调整等, 甚至CFO本身不同的性情、个人情况、任职经验等都会影响到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 (Ge, 2011) 。因此,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主体不应只是同质化的管理者, 至少应该将其区分为会计类管理者和非会计类管理者两类。

一、会计类管理者与非会计类管理者会计政策选择权差异

会计类管理者和非会计类管理者都拥有会计政策选择权, 其权利大小一方面取决于两类管理者会计专业知识的较量, 另一方面取决于两类管理者在企业中地位的高低。

管理者享有源于经营控制权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 但管理者能否有效地运用会计政策选择权则涉及到决策权与知识的匹配问题。在哈耶克看来, 组织效率取决于决策权与对决策起支撑作用的知识之间的匹配关系, 由于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的知识很难转移, 所以决策权会自动转移给具有相关知识的代理人 (Hayek, 1945) 。詹森和麦克林在哈耶克的思想上进一步提出要实现这种匹配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将知识传递给有决策权的人, 另一种是将决策权传递给有知识的人, 究竟选择哪种方式则取决于这两种方式的成本, 前者面临由于劣质信息而产生的信息成本, 后者面临由于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代理成本 (詹森、麦克林, 1992) 。会计的专业性很强, 它不仅仅是古典企业中的一些算账、记账等简单的机械工作, 随着经济业务日益复杂化, 会计这个管理系统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虽然企业的总经理可以通过学习掌握一些会计技术方法, 但对于会计人员拥有的丰富的会计经验和良好的职业判断等属于个人的专门知识, 很难转移给企业的总经理。当然总经理可以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从而掌握这些经验和判断, 但是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无疑是巨大的, 所以现实中的企业管理层会将会计的决策权赋予具有会计知识的会计类管理人员。非会计类管理者源于决策权与知识的匹配问题会将包括会计政策选择权在内的与会计决策相关的控制权转移给会计类管理者, 但权利转移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非会计类管理者是否具备会计专业知识背景以及会计类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如果非会计类管理者具备会计专业知识背景, 则其转移给会计类管理者的会计决策权会相对小一些。如果非会计类管理者不具备会计专业知识背景并且会计类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很强, 则非会计类管理者转移给会计类管理者的会计决策权会相对大一些。

除了会计专业知识背景的较量外, 非会计类管理者转移给会计类管理者的会计政策选择权的大小还受二者在企业中地位的影响。美国一些企业的CFO主要受股东或董事会委派, 他们不仅需要将股东价值相关的业绩指标融入到公司战略中, 并贯穿于公司价值创造的整个过程, 而且还需要向股东报告其价值创造活动的成果, 以便股东作出相应的决策。CFO已从传统的财务功能转变为CEO合作伙伴, 取得了与CEO平等的地位, 掌控着除了销售和生产之外的其他各管理部门。在这样的环境中, 会计政策选择的权利显然归CFO所有, 而不再是CEO, 在会计决策方面CFO不会过多地受CEO的影响, 并能对CEO行为进行有效地监督。而在欧洲一些国家, CFO更多地扮演主计长的角色, 一般直接向CEO报告, 他们更多地关心工会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其控制权与美国企业相比要小一些, 其决策受CEO的影响。而在我国,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06年的一份调查显示, 只有15.18%的CFO认为其对CEO起监督作用, 34.15%的CFO认为其与CEO是合作伙伴关系, 而69.64%的CFO认为其是CEO的下属。这说明我国大部分CFO的地位还低于CEO, 其主要职责还没有从传统的财务功能转变为CEO的合作伙伴。在CFO地位还低于CEO的情况下,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只是部分地从CEO手中转移至CFO手中。因此, 会计类管理者拥有的会计决策权的大小随着其地位高低相应地发生变化, 当会计类管理者地位与非会计类管理者地位相同时, 其可能掌握着全部的会计决策权;当会计类管理者地位低于非会计类管理者并受其领导时, 会计类管理者虽然也拥有一部分会计决策权, 但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有可能要受非会计类管理者的限制与束缚。

二、会计类管理者与非会计类管理者会计政策选择客体差异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体是会计政策, 而会计政策就是会计领域的规则, 包括以会计准则为核心的正式会计规则和以会计惯例为核心的非正式会计规则。一方面,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体边界不能盲目的向外扩展, 另一方面, 其边界也不能仅仅局限在“硬的”会计选择, 即在同等可接受的规则中进行选择, 虽然绝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这一领域, 但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体范围仅仅界定在这一范围内仍显得狭隘。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体范围应包括以下几部分: (1) 在同等可接受的规则中进行选择。这一类选择是企业经常要面对的会计政策选择, 如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都是允许的计量基础;一些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更是举不胜举, 折旧方法的选择、发出存货成本方法的选择、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是采用成本模式还是公允价值模式等都属于这一类的会计政策选择。 (2) 会计估计与会计判断。这是企业在面对一些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时所做的判断, 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服务年限, 资产减值准备, 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确认等都离不开估计和判断。 (3) 分类选择。在将繁杂的经济活动转化为会计信息时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将交易或事项进行恰当的分类, 如企业对金融资产的分类不同, 则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等可能都会有所不同。 (4) 时机选择。此处的时机选择不仅包括企业何时采用新会计准则, 还包括企业何时将经济活动转换到会计系统中。如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需要同时满足五项条件, 而这五项条件需要企业自己判断。 (5) 反映方式及程度的选择。这主要是指会计信息如何反映以及反映的详细程度, 如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如果未满足三个10% (收入、利润和资产) 的重要性标准, 既可以不考虑该分部的规模, 直接将其指定为报告分部, 也可以将该分部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类似的、未满足规定条件的其他分部合并为一个报告分部, 还可以在披露分部信息时, 将其作为其他项目单独披露, 这就属于反映方式及程度的选择。

会计类管理者与非会计类管理者在面对不同类别的会计政策选择客体时存在不同的偏好。由于会计类管理者拥有会计专业知识, 尤其是长期工作经验形成的默会知识, 使得这一类主体做出的有关会计政策选择方面的决策通常是那些需要较高专业性知识的会计政策决策, 如会计方法的选择、计量属性的选择, 以及会计估计和会计判断等。而对于非会计类管理者, 他们通常做出的有关会计政策选择方面的决策并不是那些需要较高专业性知识的会计政策决策, 例如他们很少对会计方法进行决策, 但对于有关收入或费用的入账时间、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及详细程度等方面的决策, 由于与其工作或是绩效考核指标息息相关, 因此非会计类管理者更为偏好于时机选择、反映方式及程度的选择等方面的会计政策客体。

三、会计类管理者与非会计类管理者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差异

(一) 货币利益动因下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差异

在以净利润为主的激励薪酬契约的影响下, 非会计类管理者和会计类管理者都会利用手中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影响当期盈余信息的生成, 而偏好于能够增加企业收益的激进的会计政策还是偏好于能够减少收益的保守的会计政策取决于实际盈余与激励薪酬契约规定的盈余下限与盈余上限的比较。由于会计类管理者具有专业的会计知识背景和职业判断, 在财务报告的生成过程中有很大的自主权, 因而既有能力也有机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为自己谋利。而非会计类管理者对于会计类管理者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通常难以监督。正如Gore等所指出的那样:所有高管都会出现代理问题, 而财务负责人的专业技术背景将导致对其监督的成本更高 (戴璐、汤谷良, 2009) 。因此, 会计类管理者在货币利益动因下, 也会偏好于能够给其带来更高收益的会计政策, 或是保守的会计政策, 或是激进的会计政策, 并由于其具有专业会计知识背景以及其他高管对其难以监督的特征, 使得他们通过会计政策选择影响会计信息的动机可能更加强烈, 手段可能更加隐蔽。

但会计类管理者对于激进的会计政策和保守的会计政策的偏好程度不同。这是因为会计类管理者的一个重要受托责任就是生成财务报告以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萨班斯法案404部分要求CFO必须保证内部控制运行具有完整记录, 必须负责监测财务报告加工过程, 并在公开披露的各项财务数字上承担几乎与CEO相同的法律责任。与非会计类管理者相比, 尤其在非会计类管理者的地位高于会计类管理者的企业中, 非会计类管理者的薪酬激励程度大于会计类管理者, 这使得会计类管理者选择增加收益的会计政策带给非会计类管理者的货币收益要大于自身获得的收益。因此, 会计类管理者在获得的收益小于非会计类管理者, 但可能承担大部分甚至全部风险的情况下, 对于那些能够大幅度增加利润的激进的会计政策存在一定的抵制。而对于降低利润的保守的会计政策, 会计类管理者通常乐于选用, 因为他们可以用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为自己辩解。

(二) 非货币利益动因下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差异

在我国独特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下, 政治地位的获得或提升在管理者的个人效用函数中占据着相当的比重, 良好的财务业绩是管理者通向更高政治地位的有力支持。为了获得更高的政治地位, 他们往往偏好于能够带来更高收益的会计政策并在其任期内平滑各期收益, 使其呈现稳中有升的业绩结果。但是, 在追逐政治地位动因下的会计政策行为偏好更适合于非会计类管理者, 只不过他们在追逐权力或地位的过程中对于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偏好需要会计类管理者的配合才能得以完成。而在会计类管理者的地位低于非会计类管理者的企业中, 会计类管理者会迫于非会计类管理者的压力而配合其行动。Guan等也证实了CFO通常是源于来自CEO的压力才突破了GAAP的界限 (Guan, 2005) 。此时, 非会计类管理者在本质上是真正的会计政策选择者, 会计类管理者只是执行者, 因此政治地位的提升并不是会计类管理者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的主要动因, 他们更为关注的非货币利益是职位安全。

好的盈余表现可以使管理者继续保有现有的职位, 较差的盈余数据可能被其他利益相关者作为现任管理者经营无效的证据。因此会计类管理者和非会计类管理者在保有现有职位动机的影响下倾向于平滑各期收益, 通过当期盈余与未来期间盈余的衡量决定选择保守或是激进的会计政策。但会计类管理者对于能够降低收益的保守的会计政策选择可能予以支持, 对于大幅度提升盈余的激进的会计政策选择可能更容易抵制。因为激进的会计政策选择更容易使会计类管理者因没有履行财务报告生成的受托责任而被迫辞职, 使其职位安全受到威胁, 甚至其声誉的下降导致的人力资源价值的损失会使会计类管理者无法在业界立足。

在管理者职位变动过程中, 继任会计类管理者在接任当年与继任非会计类管理者对会计政策的偏好往往也不同。在非会计类管理者职位变动过程中, 继任管理者在接任当年偏好于能够降低收益的保守的会计政策, 甚至出现“洗大澡”现象;在接任的第二年, 通常偏好于能够增加收益的激进的会计政策, 以较好的业绩向外界证明自己的经营能力, 以获得自身声誉的提高。然而继任会计类管理者在接任当年对激进的或保守的会计政策都不会偏好, 其可能更偏好于最能反映企业实际经济活动的会计政策, 这主要源于提供更高质量的财务报告有助于提升其他利益相关者对自己继任后工作业绩的评价。财务报告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与会计类管理者的专业能力相关, 财务负责人的专业能力越强, 其所在企业发生利润重述的可能性越小 (Jagadison, 2005) ;财务负责人的经验越丰富, 专业知识更新程度越高, 其所在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越高 (邱昱芳等, 2011) 。因此, 继任会计类管理者在接任当年更期望通过高质量会计信息的生成向其他利益相关者展示其更强的专业能力, 这会促使其偏好于选择最能接近经济活动实质的会计政策。

四、管理者会计政策选择差异的问卷调查

为了获得经验证据, 笔者发放问卷500份, 实际回收问卷318份, 在剔除了数据缺失、问卷中前后类似问题的回答存在差异等110份无效问卷后, 最终进行分析处理的问卷数量为208份, 其中会计类管理者占29.81%, 非会计类管理者占12.98%, 普通会计人员占56.73%。

(一) 会计政策选择权差异的经验证据

通过调查非会计类管理者对其所负责部门呈报的会计信息是否拥有决定权, 发现40.74%的非会计类管理者拥有最终的决定权, 59.26%的非会计类管理者并不拥有最终的决定权。而对会计类管理者的调查显示, 几乎决定所有有关会计政策选择决策以及没有权利决定任何有关会计政策选择决策的会计类管理者非常少, 均只占3.23%, 而大部分会计类管理者都拥有或多或少的会计政策选择权。这说明会计类管理者和非会计类管理者都拥有会计政策选择权, 因此在研究会计政策选择权时不能将管理者进行同质化处理。

在对非会计类管理者进行分组对比后发现, 拥有决定权并且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非会计类管理者占72.73%, 显著高于不拥有决定权并且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非会计类管理人员所占比重。工作年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非会计类管理者的工作经验, 工作年限越长, 其拥有的会计类专业知识可能越多, 其拥有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就越大。

通过了解会计类管理者与非会计类管理者之间的工作关系可发现, 85.48%的会计类管理者倾向于认为其与非会计类管理者之间是上下级关系而并非合作伙伴关系, 74.19%的会计类管理者认为其对非会计类管理者的监督作用并不明显。在我国会计类管理者的地位还没有上升至CEO、总经理等高管的合作伙伴的背景下, 能够决定大部分有关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会计类管理者所占比重为45.16%, 小于能够决定少部分有关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会计类管理人员所占比重48.39%, 这说明会计类管理者手中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的大小受到其在企业中地位高低的影响, 其地位较低, 则会计政策选择权会越多地保留在非会计类管理者手中。

(二) 会计政策选择客体偏好差异的经验证据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客体的具体范围既不能盲目地向外扩展, 也不能仅仅局限在“硬的”会计选择中。调查结果显示23.08%的被调查者做过有关采用何种会计方法的决策, 即所谓的“硬的”会计选择;而44.23%的被调查者做过有关时机选择的决策;会计估计、会计判断、反映方式及程度的选择、计量属性、分类选择所占比重依次递减, 分别为37.98%、22.60%、18.27%、16.35%和10.10%。可以看出, 会计方法的选择在整个会计政策选择中只占少部分, 其他方面的选择也是被调查者经常面临的决策。

在对会计类管理者所构成的子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 72.58%的会计类管理者面临着会计估计和时机选择方面的决策, 56.45%的会计类管理者需要选择企业的会计方法, 53.23%的会计类管理者进行诸如计提减值等会计判断, 计量属性、反映方式及程度的选择、分类选择所占比重依次递减, 分别为38.71%、35.48%、25.81%。这些具体的会计政策选择决策再次说明会计类管理者在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中是不可忽视的主体之一, 而且拥有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的会计类管理者主要围绕会计估计、会计判断、会计方法等这些需要较高专业知识的会计政策进行决策。

在对非会计类管理者所构成的子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 时机选择决策所占的比重最大, 占比29.63%;其次是会计估计和反映方式及程度的选择, 均占11.11%;计量属性的选择占7.41%, 会计方法和分类选择均占3.70%, 而会计判断所占比重为0。可以看出, 非会计类管理者通常做出的有关会计政策选择方面的决策并不是那些需要较高专业知识的会计政策决策, 会计方法、会计判断和分类选择等方面的决策远远低于时机选择的会计政策决策。

(三) 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差异的经验证据

对非会计类管理者的调查数据显示, 88.89%的非会计类管理者工作业绩考核中存在与会计信息相关的考核指标。88.89%的非会计类管理者十分关注年度奖金的数额, 这说明奖金是影响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的主要动因。37.04%的非会计类管理者关注政治地位的获得或提升, 其中70%来自于国有企业, 10%来自于集体企业, 20%来自于民营企业, 可以看出国有企业的非会计类管理者的政治地位的获得始终是其不可忽视的利益所在。有关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的调查数据显示, 96.30%的非会计类管理者希望其所负责部门的财务业绩呈现“稳中有升”的局面, 即非会计类管理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年度奖金或是政治地位, 其对激进的或是保守的会计政策的偏好取决于其对当期盈余以及未来期间盈余的比较, 而平滑收益有利于其最大化自身利益, 从而获得更多的货币性报酬和非货币性报酬。

对会计类管理者的调查数据显示, 37.10%的会计类管理者不喜欢能够大幅度增加收益的会计政策选择, 进而增加其自身的风险;29.03%的会计类管理者不喜欢能够大幅度降低收益的会计政策选择, 进而降低企业业绩;33.87%的会计类管理者认为二者无区别。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会计类管理者在货币或是非货币利益动因下对激进的或是保守的会计政策的偏好存在一定差别, 会计类管理者自身的职责以及可能承担来自于法律的惩罚, 使其更容易抵制能够大幅度提升盈余的激进的会计政策选择。此外, 当会计类管理者的职位发生变动时, 91.94%的会计类管理者在任职当年偏好于选择能反映企业实际经济活动的会计政策, 以提高财务报告质量从而显示良好的专业能力;6.45%的会计类管理者在任职当年偏好于选择能够带来更低利润或资产的保守的会计政策, 以显示会计核算的稳健性;而只有1.61%的会计类管理者在任职当年偏好于选择能够带来更高利润或资产的激进的会计政策, 以显示业绩的改善。这一方面说明当会计类管理者职位发生变更时, 继任会计类管理者对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偏好明显不同于非会计类管理者;另一方面也更加支持了在研究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时, 即使是同一类利益相关者内部也可能存在异质性, 需要对同一类利益相关者进行进一步的细化研究。

参考文献

[1]邱昱芳、贾宁、吴少凡:《财务负责人的专业能力影响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专项调查的实证研究》, 《会计研究》2011年第4期。

[2]戴璐、汤谷良:《财务负责人的公司治理角色与战略管理角色冲突——基于调查问卷的分析》,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3]詹森、麦克林著, 李风圣译:《契约经济学, “专门知识, 一般知识与组织结构”》,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成为胜任的CFO——〈中国CFO能力框架〉研究报告》,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Weili Ge, Dawn Matsumoto, Jenny Li Zhang.Do CFOs Have Styl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Individual CFOs on Accounting Practices.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2011, 28 (4) .

[6]F.A.Hayek.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45 (4) .

[7]Liming Guan, Meihu Koo, Jenny Teruya.CFO Resignation and Earnings Management.Commercial Lending Review, 2005, 20 (2) .

[8]Jagadison K.Aier., Joseph Comprix., Matthew T.Gunlock., Deanna Lee.The Financial Expertise of CFOs and Accounting Restatements.Accounting Horizons, 2005, 19 (3) .

如何有效管理教育类网站 篇2

关键词:资源;品牌;管理

在快速发展的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信息技术正以独特的方式改变着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教育主题的网站已成为学生对教学资源的重要载体,数字化的学习方式变得越来越普遍,如何用教育类的资源网站进行科学的教学、科研及管理,是当前教学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一、教育网站的教育规划及定位

在教育与网络全面接轨的时代下,要迅速让教育资源与网络技术手段衔接,需要进行系统、科学的工程建设规划。尤其在小学的教学资源基础建设上,必须在内容繁多的教学资源保证的前提下,进行合理规划、加大投入,根据教育资源库建设的需求,以小学课程、学科为契合点,进行教育组织开发建设。同时,小学教育资源网站要以现有小学课程信息为网络资源基础,在吸收新课改的道路上,进行规模化、批量化的网站建设,以先进、实用为特点的软件开发为资源内容,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和兼容性特点,为小学教学资源提供信息化的服务。

二、教育类网站的内容开发建设策略

1.教育类网站必须在栏目策划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建设

首先,教育类网站必须确定明确、适宜的网站主题,再以主题为指导进行教育分类:主栏目和其他栏目,凸现出主栏目的显要地位,加深大家对该网站准确、清晰的关注度,并遵循以体现需要求者关注的价值内容为主的编排原则,使网站能够快捷、迅速地为需求者提供教学信息。

2.教育类网站的教学信息设置

在主题网站的栏目建设之下,教育网站的信息是教学资源的重点内容。首先,要注意教学信息的有序性,由于教学资源信息内容较多,资源量较大,极易使需求者感到无从下手而失去搜寻的兴趣,因此要注意教学信息结合主题进行有序的策划,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失去网站的竞争力。其次,教育类网站教学信息建设要向品牌化发展,要树立自己独特的形象,以品牌名称和标志为教育类网站宣传要素,针对目标受众,系统分析其教学需求和心理,进行网站的准确定位,打造网站品牌。如:可以学生考试动态资料为主、以教育新闻资讯为主、以远程培训、在线视频和辅导为主、以教学课件资源为主等,教育类网站必须在消费者中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才能精准地为其服务。

三、教育类网站的设计建设策略

教育类网站是面向广大普通教师的,目标是为了让教师都能够使用网站界面便捷、功能齐全、操作简易的资源数据库,掌握网站资源库的系统性操作。因而要对教育类网站的设计开发采取模块式的建设。

网络教学资源库主要涵盖软件库、教师备案库、学生学习库、科教研究库、自创资源库等,它必须实现教学资源的管理和应用一体化,具有层次鲜明、结构清晰的设计特点。其各功能模块设计如下:

1.教学资源模块设计

这一模块是包括教学资源的上载、下载、审核、查询和删除为内容的功能模块,在这些模块之中,具有不同的网络功能,网站通过上传和下载模块实现教育工作人员和需求者对资源的使用;在网站审核模块中,主要是由网络管理员对上载资源进行确认和评审,再对其进行发布;在查询和删除模块中,主要是实现用户对教学资源的关键字搜索以及网络管理员对教学资源的更新与替换。

2.网络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这是以网站为对象的系统管理设计,由网络管理员对教学数据库系统进行初始化设计、用户的权限设置、网络安全设计等,并在安全性管理的前提下,实现教学数据库系统的功能升级与扩展。

3.教学资源用户模块设计

教育类网站是以教育为对象和目标的,它主要是针对教育类使用客户进行需求性设计,因而它也对用户的使用权限进行了模块设置:在网站的上端,是网站系统管理员由其通过浏览器对教育类网站进行管理和维护;在网站的中端,是系统教学资源审核管理员,它对上载的教学资源进行资格确认和审核,并实施发布功能;在网站的下端,是教学资源数据库的使用客户,包括教师和学生等,他们通过在使用权限内进行引擎搜索和查询,进行教学资源共享。

如:在小学数学教学资源数据库建设中,可以上载有关数学科学家的故事、自然常识等,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教学案例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说课三类,例如:在“空间与图形”教学领域中,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数学教研活动:教学实践、教学反思、课例征集等;在“统计与概率”专题中,重点突出分类与统计的数据性概念,并研讨统计中的“可能性”问题,使学生在网络数学数据库资源的激发下,感受到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4.教学资源数据库的维护与更新管理

由于教学资源内容的庞大性,因而要做好教育类网站的日常维护与更新管理,可以对资源数据库进行科目章节的顺序设计管理,也可以进行模糊查询,使数学资源与数据库进行属性链接,实现安全、快捷、快速访问的功能性管理;并对于支持网络直接播放的课件,进行超级链接制作,而对于不支持网络播放的大型课件,则利用Winzip进行压缩、链接。

同时,要注重对教学资源库内容的更新管理,首先是教育类网站内容的更新频率要保证,建议进行轻重缓急的分批次更新;在网站的更新数量上,也要教学栏目进行更新,对于可有可无的栏目进行删除,对于访问量高的栏目则要逐步细化,确保教育类网站的更新质量;在教育网站的内容版权问题方面,对于搜集的教学信息,要进行版权注明等。

小学教育类网站的系统建设是时代所趋,是现代化教学策略与科学信息化统一的必由之路。为了改善小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解决教学资源重复建设的诸多问题,需要对教育类网站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借助网络的软件支撑技术,对教学各科目设计进行优化的资源共享管理,并进行长期和持久的系统性维护,为教学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胡玲静.用Web 2.0技术构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教学平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23).

[2]赵喜玲,李友国.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0(03).

[3]韩锡斌,程璐楠,程建钢.MOOCs的教育学视角分析与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4(01).

[4]张妮.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初步研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02).

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初探 篇3

案例教学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 在教学中采用了“问答式”教学法可以看作案例教学的雏形。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此基础上将问答积累的内容编辑成书, 并将一个原理对应于一个例子, 这些例子就是案例的雏形。管理案例教学法为美国哈佛商学院于20世纪二十年代所首创和倡导, 到四十年代, 哈佛已开始有了初具规模的管理案例系统, 案例法用于大多数管理课程的教学中。

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一些高等院校开始引入案例教学法,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日趋规范, 对我国高校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管理案例即是对一个组织及其某一特定管理情景的客观书面描述或介绍。案例分析即是分析者以既定的管理案例为直接对像, 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 对案例进行研究, 揭示案例中各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 寻求有效管理的方法、技巧以至方案。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 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 根据专业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运用典型案例, 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进行案例分析, 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 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教师归纳总结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的方法。

二、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实施过程

1、案例的积累与筛选。

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平时看到好的案例就收集起来作为储备, 这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案例的筛选把握两个基本点: (1) 保证案例的真实性。选择的案例一般是对确已发生过的事实或真实场景的描述或记录, 而不是随意的虚构与杜撰; (2) 保证案例的针对性。根据讲授重点和想要传达的意思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

2、案例的修改。

在讲课之前的准备过程中, 要对案例进行适当的修改。这个主要是因为我们所收集的案例并不是为了我们的授课而编写的, 和课程关系不大的部分可以适当删减, 或者将多个案例资料进行融合、补充。另外, 要提出几个基本的讨论点。这些讨论点起着引导学生思考和避免冷场的作用。

3、案例阅读和讨论。

可以提前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 每组7~8个人, 案例可以通过发邮件的方式提前发给学生, 也可以在课堂上将复印资料给学生。

4、组织学生发言。

为了激励学生发言, 可以提前制定一些规定。比如, 强制性要求每组必须有一位代表来发言, 其他组员可以做出补充。如果学生人数不多, 也可以要求逐个发言。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可以在代表发言完毕后, 类似于本科毕业答辩的形式, 由其他同学来提出问题, 由该发言同学和小组成员共同来回答。

5、评分。

其他组别要对发言组的案例分析成果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需要在案例分析开始之前发给各组。表1是笔者在《企业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教学中曾采用的评分表。 (表1)

6、教师总结。

在一个案例讨论完成后, 教师要对以下内容进行总结:讨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通过案例讨论, 巩固了哪些知识点;提醒学生在以后的具体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类似问题;依据现有信息没有解决的疑问, 鼓励学生深入思考。

三、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需注意问题

1、鼓励学生拓宽思路, 踊跃发言。

在讨论过程中, 将近半数的学生没有特别的新意, 从发言中可以看出学生思路受到限制, 怕出错, 不敢提出自己观点;或者懒于思考, 没有深入、独立地思考。经常会听学生说“就像老师上课时所讲的……”。这样的发言, 一方面说明学生上课听讲了;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遵循了既定的思路来考虑问题, 或者只停留在某一层面, 没有创新。所以, 每次布置完讨论任务后, 教师要提醒学生“开发式思维, 头脑风暴, 不要怕说错, 就算现在大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做出的决策我们也不能肯定是绝对正确的;另外, 任何决策都有其适用的前提条件和背景, 要注意这些先决条件。”

2、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案例教学法似乎改变了角色, 学生成为主角, 教师退居其后, 其实案例教学法首先面对挑战的不是学生, 而是教师, 教师的工作量可能比单纯地讲授理论知识更大。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同时要关注社会的改革和发展, 对现实问题保持高度敏感,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能自如地解答各种问题, 并控制好讨论气氛。运用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都有更高要求。因此, 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高教学水平, 增加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

3、加深对案例教学的理解。

案例教学并不单纯是一种教学方法, 它所涉及到的层面是多样、繁复的。比如, 教师和学生都要将传统的“一方灌输一方被动接受”的观念转变为“双方主动、共同参与”的观念。另外, 对于学生的考核标准也要由传统的“注重理论知识”转变为“知识和能力并重”。

参考文献

[1]张英华等.案例教学法创新研究与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8.

有关管理类论文 篇4

【摘要】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激励是其核心要素之一,无论是人力资源的获取,开发,或是整合,激励都贯彻其中。因此,关于企业员工的激励也成为了管理者们颇为关注的一个话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分工与交易的出现带来了激励问题。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激励理论是业绩评价理论的重要依据,它说明了为什么业绩评价能够促进组织业绩的提高,以及什么样的业绩评价机制才能够促进业绩的提高。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激励机制;潜力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了全球经济的脉搏,中国的经济的确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竞争无处不在,我们必须看到,中国企业从规模、技术到营销、人力资源等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都不占绝对优势。那么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成为常胜将军,企业长久的动力怎样获取?

无数经典的案例表明:人力资源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众多手段中,激励问题又是重要内容之一。激励运用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运用的效率。面对企业的人才外流现象,如何留住人才已成为很多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之一。有效的激励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企业管理中为何要引入激励机制

(一)激励机制是企业留住和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以下现象:一方面,员工文化素质相对较差,中学甚至小学学历的员工占了相当的比重,他们中的大多数只能从事一般的、技术含量低的工作,真正懂得经营、管理、技术等全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很少;另一方面,企业中一些有能力、有经验的管理者和技术、业务骨干流失却很严重,由此造成的人才匮乏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由此看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留住和吸引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二)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企业最关心的恰恰是绩效。企业有了好的绩效才能生存。企业要想有较高的整体绩效水平就要求全体员工有较高的个人绩效水平。在企业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才能卓越的员工的绩效却低于一些才能明显不如自己的人。可见好的绩效水平并不一定和员工的个人能力成正比。以往我国的企业过分强调员工

的个人能力,认为企业效益完全由员工素质决定。其实,这个观点并不是十分科学。从“绩效函数”(如下)可以看出,个人绩效还与激励水平、工作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激励水平也是工作行为表现的决定性因素。员工能力再高,如果没有工作积极性,也是不可能有良好的行为表现的。P=f(M×AbX E) P―个人工作绩效;M――激励水平(积极性);Ab――个人能力;E――工作环境。

(三)激励可挖掘人的潜力。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挖掘员工潜力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人的潜力只能发挥出20%~30%,如果受到充分激励,他们的能力发挥可上升至80%一90%。由此可见,激励是挖掘潜力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主旨的激励是人力资源。

二、目前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激励意识落后。有的企业,尤其是我国的一些中小企业,缺乏激励意识,认为有无激励一个样。这些企业就需要革新自己的陈旧观点,把人才当作一种资本来看,挖掘人的潜力,重视激励,否则,必然会遭淘汰。还有的企业,口头上重视人才,行动上却还是以往的一套。这些企业管理思想落后,在这些企业里的员工很难有高的积极性。

2.未能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员工薪酬水平主要依赖职务的提升,未能以价值贡献作为激励标准。中小企业采用基于岗位的薪酬模式,主要依据岗位在企业内的相对价值为员工付酬。岗位的相对价值高,其工资也高,反之亦然。薪酬往往跟高层、中层和基层主管等职务挂钩,员工工资的增长主要依靠职位的晋升。这种激励制度主要以对高中基层管理人员激励为主。这种仅以职务高低确定薪酬高低容易使企业资源错置、浪费人事成本,不能充分发挥员工个人潜力。

3.考核机制不够完善,缺乏严格、系统、科学的评定手段。良好的激励机制需要合理的考核机制配合才能发挥作用,有些企业制度较为粗放,主要凭直觉、印象、随意的观察以及凭简单的成绩记录对工作情况做出评定,因而缺乏严格、系统、科学的评定手段,容易造成评定上的失误。对一般员工而言,因为缺乏对员工日常工作的标准化考核,升迁和裁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个人情感。这样,往往离职的并非是庸才,升迁的也未必就是良将。

4.激励方式单一,缺乏文化、精神激励。中小企业所采用的激励形式主要是物质激励,缺乏文化、精神激励机制,过分强调利益导向及物质激励,不积极了解员工最喜欢什么、最关心什么,没有挖掘员工的内在精神动力。不

能充分满足员工尊重、成就、动力、自我价值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且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如只讲竞争、不讲合作,损人利己、封消、一切向钱看等等,往往得不偿失。

三、企业激励机制的选择路径

(一)改革薪酬分配制度,制定科学均衡的薪酬体系激励是管理的核心,而薪酬激励又是激励机制中最重要的激励手段。而要想真正发挥薪酬管理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就要深化薪酬改革,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首先,要建立一整套规范的职位管理体系。包括规范的职位设置、职位序列、职位说明书等。其次,要运用科学的量化评估系统对职位价值进行评价。即职位评估。再次,员工能力要与职位要求基本匹配。按职位价值确定报酬,可以让员工从注重职位高低转变到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上来,以价值贡献换得报酬。让员工面对了解自身价值的高低并寻求真正的努力目标,有利于个人、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淘汰机制绩效、考核和激励淘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绩效一考核一激励淘汰―绩效”的流程来描绘,由此可以看出,因绩效而考核,因考核而激励淘汰,因激励淘汰而有绩效,彼此间是互动关系。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科学的考核是奖惩的主要依据。企业要运用正式的评价系统,准确、公正、积极地对员工做出考核和评定。考核方法应该有科学性,应该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应该使考核制度化、规范化。能准确地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地判断每个人的功与过,以及每个人贡献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公正地决定奖励谁、惩罚谁。公正和公平的奖惩,必须建立在公正和公平的考核基础上。以“绩效”为主线的员工考核是完善激励机制的核心内容。实施员工绩效考核,不仅能够激发员工比业绩、论贡献的积极性,还能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有效促进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实践证明只有借鉴和参考激励理论的合理成分并根据企业管理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和探索影响我国企业激励工作失效的各种因素及克服办法与对策,才能把握和促进我国企业激励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激励效能。但是没有任何理论可以包治百病,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在实践中应有选择地或变通地采用某一或某几种理论。教条化、盲目性同经验化一样,都是管理者的大忌。理论的价值不在于它的创造了完备的体系而在于它对人类的实践有着工具性价值和对人类的领引作用。

总之,发展新经济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必须采用合理而有效的激励方式,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经久不衰,才能够走出去,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珂,周广亮;《现代企业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

2] 潘马琳;中国人力资源现状分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力学类课程体系优化与管理研究 篇5

关键词:力学 课程体系 平台课程建设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146-01

为改革本科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内容,加速构建应用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学校按“上手快,后劲足”的要求,按学科大类设置平台课程并加速建设,促进平台课程精品化。

1 建设目的

按照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按学科大类进行人才培养和组织教学工作,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夯实和拓宽学生的基础,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

整合与优化校内教学资源,构建学科大类教学平台和实验平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2 建设内容和范围

学科平台课程建设主要针对学科基础课程,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类课程。

纵向平台课程建设包括两大类专业:一是属于不同学院、专业方向不同的专业,如机械工程、船舶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二是同类或相近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土木工程、港口与巷道工程、测绘工程等。建设重点是:一方面要整合不同专业的教学资源,统一教学大纲,统一组织考试等教学环节;另一方面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形成若干统一的模块,形成特色明显的模块化、网络化精品课程。

3 学科平台课程的模块设置及建设目标

3.1 模块设置

建设前基础力学类平台课程由建筑力学、工程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若干门课程组成。

建设后基础力学类平台课程仅由工程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课程组成(见表1)。课程门类、层次明显减少。教学管理、档案管理、资源利用得到优化。

3.2 建设目标

(1)教学条件建设

①建立完善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明确基本要求,突出重点、难点;

②建立齐全的教學文件档案,包括教学任务书、教学日历、教案、多媒体课件、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试题库、历届《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考题等;

③建立和严格执行互相听课、教研活动(每学期2-3次)等制度,包括研讨教育思想和观念、教学法,开发CAI课件,分析考试情况等;

(2)教学改革

①课程内容改革既要注重使学生能建立扎实的力学基础,又能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②在采用多讯道教学手段的同时,根据授课内容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加大教学信息量;

③严格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坚持课程组统一(背靠背)命题、流水作业评分,实现学生整体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并进行考试方法改革和探索,实行闭卷和开卷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

4 建设程序

争取通过学校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加强学科平台课程建设与管理。学科平台课程建设程序如下。

(1)学校根据发展规划和教学改革需要,提出建设学科平台课程的需求。相关学院根据建设需求,推荐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一般应为教学团队首席教授)申报学科平台课程建设项目。

(2)项目申报人提出学科平台课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相关教师进行认真论证,论证通过后报学院批准。

(3)学校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申报人提交的平台课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进行审核,经专家审核通过后正式立项。

(4)学校根据《平台课程建设合同书》对建设项目进行进度管理、经费管理和质量管理。

(5)各学院根据学科平台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所设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需要,选择相应的学科平台课程模块,制订所设专业的“本科综合培养计划”。

5 建设成效

教师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原来的单班授课改成合班,既节省了开支,又优化了资源。

硬件资源得到充分调配,教室使用率得到优化,实验设备利用充分,网络教学更加合理。

管理资源趋于规范,教学档案条理清晰,便于操作。

参考文献

[1]钱令希,钱伟长,郑哲敏,等.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2]孙训方,胡增强,金全心.材料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管理类 篇6

现在是信息时代——一个知识成为生产力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企业生存的基本必要条件, 残酷的市场竞争使信息管理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新法则和技能。IDC的研究显示, 财富500强企业中, 信息技术投资超过生产设备投资的企业达到65%, 同时, 企业网络投资的回报率则高达10倍以上。审视这些数字的背后不难发现:能否更快更好的获得和处理信息, 已经成为竞争制胜的关键。现在企业评价的标准已经发生细微却是根本性的转变——强健有力要比规模庞大更具有未来价值。在信息时代, 管理信息系统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管理信息系统涉及信息、信息技术和人这三种重要的组织资源的协调和使用, 它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完成与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相关的一切任务。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的学科, 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 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应用数学、管理理论、运筹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 研究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等一系列过程, 从而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的学科。

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建议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在各大高校的很多专业都有开设, 根据不同的专业背景, 教学内容和要求学生所要达到的程度也有很大的不同。管理类学生将来步入社会主要是从事管理相关工作, 在校学习管理知识和技能, 并能够把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中去, 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针对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中, 偏向于“管”, 偏向于讨论如何从管理者的角度认识与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 讨论如何进行组织的信息化进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把握系统, 控制和协调系统的开发过程, 起到一个管理者的作用, 通过两个学期的实际教学笔者发现, 很多的学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在这门课中的角色, 定位出现偏差, 自然就达不到目标。

1. 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 是课程成功建设的先决条件。目前, 国内对于MIS课程的教学目标普遍是使学生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初步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方法, 懂得人的因素、社会因素在实现和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作用等, 比较注重系统的开发过程和开发方法的教学。国外一些大学管理类专业的MIS课程的教学目标, 比如哈佛大学是理解各种信息技术如何改变工作;麻省理工学院是为更好的做出有关信息系统的决策提供手段和方法;斯坦福大学是理解支撑信息系统的技术学习, 使用提取信息的新手段和新方法等[2]。国外大学MIS课程的教学目标比较偏重于信息技术、方法和手段的使用, 更好的偏向于“管”。针对国内管理类学生的具体情况, 可以在系统的开发过程和开发方法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关于信息技术、决策手段和方法等内容。

对于管理类的学生来讲, 对教学目标也要有明确的认识。刚接触到这门课的时候学生很容易认为这是一门计算机类课程, 管理类学生的计算机相关知识相对较少, 在心理就会产生对这门课的不重视, 在进行教学之前要改变学生的这种观念, 让学生认识到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是“三分靠技术, 七分靠管理”, 明确管理信息系统与人的关系, 人是MIS的主体。明确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的关系, 事实上有了管理就有了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 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管理信息系统, 计算机只是MIS的一个工具, 它满足了信息处理的需要, 又极大的推动了MIS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的神经系统, 是一个人机系统, 是每个企业都具有的系统。

2. 案例与教学结合

案例教学在国外的M IS教学中已经很普遍了, 例如哈佛大学就有一个庞大的案例信息库。它已经成为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 增强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

管理信息系统中涉及到的很多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 建议在开始这门课程之前, 教师能够给学生演示并简单讲解一个管理信息系统, 最好能够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M IS, 比如物流管理专业可以选择库存管理信息系统或者第三方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 企业管理专业可以选择客户关系管理信息系统等。学生带着这样的感性认识, 去学习这门课程就不会那么盲目。

在讲授系统开发的不同阶段, 可以用一个开发案例贯穿整个教学, 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去完成知识的学习, 也为学生上机实验过程打基础。对于不同理论知识的理解时也要结合一些小的案例来进行。教师将自己掌握的实际的MIS开发过程中的经验和常见的问题都要及时准确的传授给学生, 比如企业在准备开发信息系统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有哪些管理人员参与, 主要由哪些人员负责等等。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实际的经验, 这也是学生最想得到的。

3. 上机实验与教学相结合

上机实验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 也是使学生从理论认识到感性认识的一个过程, 加深学生对MIS及其开发过程的理解。M IS开发过程的5个阶段:系统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维护, 上机实验应该在开发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安排, 而且应该尽量地使这五个过程连续, 最后学生得到的是一个完整的M IS。建议可以让学生去开发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学校的食堂管理信息系统等贴近学生生活的, 而且是学生比较熟悉流程的系统, 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 而且有信息把这个系统开发出来。如果让学生去开发一些像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等, 学生对于这样的实际过程并不清楚, 没有通过实践, 工作流程也不清楚, 开发就无从谈起, 即使要求学生去做实际调查, 但是学生还处于上课阶段, 时间安排就成了问题, 效果也不会理想。所以上机实验效果的好坏与所选择的对象系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但是像第三方管理信息系统这类系统可以作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案例, 因为教师对这样的流程是很清楚的。

4. 整体的课程安排

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 并结合管理类学生的专业特点, 建议在大三或大四的上学期来开设这门课程, 因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的、交叉学科, 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之前, 学生要具备管理学、运筹学、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据库等相关知识。建议课时安排见表。

三、结论

信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之一, 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将日益增大, 只有掌握及时有效的信息, 才会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信息管理技术和方法的掌握将是现代知识工作者的基本技能,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讲授和建设也会越来越受到关注。提高教学质量, 是每一位教师努力的方向, 只有教学体系合理, 教学方法适当, 才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本文从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角度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对教学过程的研究将不断的深入下去。

参考文献

[1]斯蒂芬·哈德: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M].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2

经济管理类双语教学探索 篇7

一、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选择《管理沟通》, 于2005年春季学期开始进行了英语教学的改革实践, 到2010年春季学期结束, 进行了6次人数在50人左右的专业班级教学, 2次人数在140人的全校选修课程实践, 包括英文幻灯片演示、英文课堂讲授、英语作业和考试设计。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双语教学的课程实践和学生反馈的信息, 我们意识到了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集中表现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软、硬件环境建设

1、师资严重不足

“双语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既懂得英语又“术业有专攻”的“双语”教师。目前学校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 具有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者, 虽然专业理论水平较高, 但大部分的英语水平达不到国家公共英语四级;而中级职称及其以下的青年教师的英语水平虽达到国家四级或四级以上标准, 但是其专业水平却偏低, 不能适应“双语教学”的实际需要。

2、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不够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 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

受我国传统英语教学方法和测试要求的影响, 我国大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普遍属于“高

分低能”, 虽然高校学生已学习英语多年, 拥有相当的词汇, 但听力和口语水平普遍较低, 加之所学的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之间差距较大

(2) 课时量的限制

学校容易将实行“双语教学”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与专业英语课程相提并论, 在课时安排上将两者混合, 将“双语教学”课程的课时量等同于其他专业课程, 另外, 为了照顾大部分学生听懂, 教师既用英文讲解, 又用中文解释, 没有更多的时间互动, 否则, 教学任务不能顺利完成。

(3) 欠缺合理的教学评估标准和激励监督机制, 部分青年教师积极性不高

“双语教学”本身已经加大了教师的教学任务量, 由于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还处于探索期, 所以会出现“双语”课程教学评估不理想的现象, 导致“双语”任课教师有“出力不讨好”的想法而放弃“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尝试。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监督机制, 部分双语教师满足现状, 积极性不高。

三、应对策略与建议

1、加强师资培训

学校投入了相应的资金加强双语教师的培训工作, 每年定期选派双语教师出国进修, 在“送出去”方面做得较好, 但在“请进来”方面做得较少。学校可以短期聘请外籍教师给双语教师进行短期培训, 进而提高了双语教师的水平。

2、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调动课堂气氛,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为了解决与学生交流少, 课堂气氛沉闷, 学习效率不高等问题, 可根据学生人数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同学的参与逐渐活跃起来。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缓解学生对双语教学困难的畏惧情绪, 并能够更容易地掌握所学内容, 使有限的课堂时间充分发挥效率。同时, 为了解决学生英语水平限制问题, 教师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可灵活运用。通常, 有四种方式可以选择:第一, 外文幻灯片, 中文讲授;第二, 中文幻灯片, 英文讲授;第三, 幻灯片和讲授都用英文;第四, 英文幻灯片, 中英文穿插讲授。

3、完善现有的教学评估标准及激

励监督机制, 提高青年教师的上课水平和积极性

学校可以改革现有授课评优标准, 加大对“双语教学”评优的权重系数, 调动双语教师的授课积极性。同时, 学校也可以结合双语师资培训计划, 运用“比学赶超”的激励机制。主要措施有:

(1) 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安排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指导新教师开展教学工作, 在“一帮一、一带一”的指导下, 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实现优质备课, 把握教学体系, 明确教学重点难点, 创新教学方法, 丰富教学内容。

(2) 实行“新课预讲制”, 帮助青年教师度过授课实战关

青年教师在初次讲授双语课之前, 教案要在教研室展示, 并在教研室内部进行新课预讲, 老教师提出相应意见及建议, 进行有针对性地教案, 讲义修改, 并完善授课过程。

(3) 采取不定期集体备课制。

通过集体备课, 大家互相交流经验, 不仅对新教师起到了带动作用, 同时, 有力地推动了教学资源, 提高了授课质量。

双语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尝试, 同时也是国家重点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今后我们将在该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及时分析学生和专业课教师的反馈意见, 使双语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1]雷丽文等:《“材料概论”课程双语教学初探》, 《材料科学工程改革与研究》, 2003年。

[2]陈立章:《推行“双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2年。

管理类 篇8

根据教育部、人事部综合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2005年达到338万人,2006达到413万,2007年预计达到495万人!然而,据统计,按照历年的就业率,截至2000年6月,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有30万人左右,2001年超过34.5万人,2003年52万人,2004年75.6万人,2005年达到98.2万人,2006年达到123.9万,2007年将达到148.5万!

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为700万至800万个,而每年大学毕业生平均人数则大约在300万左右。就这一数字对比而言,大学毕业生理应有比较大的就业空间。但无良好的职业管理意识,不能充分根据社会需求来规划管理自身大学生涯,正是造成现今就业难的罪魁祸首!

2004年4月,北森测评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表明,在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1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75%,比例之高令人震惊;33%的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第一份工作仅仅是由学校到社会的跳板;16.3%的人“没有太多考虑”就“跟着感觉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

一项针对北京市人文经济类综合重点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及工作、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 3%的大学生不明确,只有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设计。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当代大学生面对的问题关键不在于就业,而在于如何去谋职,即通过尽早对自己的大学四年职业生涯进行管理,从而在进入社会时能顺利实现社会需求的对接。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研究现状及理论

1. 美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

美国最著名的职业生涯管理研究专家当属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研究院的E.H.施恩教授。1978年他出版的《职业的有效管理》率先从职业发展观出发,勾勒出了个人与组织相互作用的基本图式,为我们认识个人成长和发展,组织发展与变革,管理角色与管理功能等领域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由于他在书中首次提出职业锚的要领而成为职业生涯管理的经典著作。

美国著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专家、尤他州立大学管理学系教授布鲁克林.德尔1986年出版的《管理新职业者—当代工作者的多种职业生涯成功向导》论述T职业生涯的多样化,将职业生涯定位分为进取型、安全型、自由型、攀登型、平衡型五种类型,并对这五种类型职业者的特点及其管理进行了研究。

2. 法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

让.M.普雷地教授在1990年出版的《人力资源》和1995年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两书中都发表了同样的论述:企业中的职业生涯首先表现为一系列工作职位,而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指企业结构中一个员工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职位连续。这种对职业生涯规划及管理的定义在1995年出版的里昂高等商业学校教授F.丹尼所著《干部管理》一书中被称为传统定义而受到批判:职业生涯的概念不应仅局限于它的客观含义,还应包括个人对其职业生涯发展的见解和期望。职业生涯开辟了实现可以令一些员工满意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新道路。他们要面临各种不断丰富自己知识的职业尝试,其职业生涯与他们和客户关系的发展而非和他们的新职业紧密相关。可见,职业生涯规划及其管理在法国得到重视和积极研究,其定义和内涵的不断更新,向侧重于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转化。

3. 中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及管理理论

在中国,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基本还属于引进、介绍阶段。台湾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黄英忠教授在1997年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专著中论述了职业生涯开发管理的意义,职业生涯规划与人性需求的关系、开发的阶段、影响职业抉择的因素、职业生涯管理等内容。张添洲著的《生涯发展与规划》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可以说,这是中国学者中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研究的开创之举。

我国的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以厦门大学廖泉文教授的“三三三”理论为代表,“三三三”理论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三大阶段:输入阶段、输出阶段和淡出阶段,每一阶段又分为三个子阶段;适应阶段、创新阶段和再适应阶段,而每一个子阶段又可分为三种情况:顺利晋升、原地踏步、降到波谷。按照她的观点,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管理应该属于输入阶段的关键部分,是输入信息、知识、经验、技能为从业做重要准备的;认识环境和社会,锻造自己的各种能力的关键时期。

三、浙江省人力资源的社会需求趋势

2006年,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浙江人才市场大盘较为稳定,人才供需良好。从省人才交流中心2006年度人才交流统计数据来看,共有2.8万家(次)单位发布招聘信息,累计发布各类专业岗位70余万个,有近300万人次求职,供求比例为4.2:1。岗位对学历的要求为:大专学历的占41.0%;本科学历的占22.3%;高中、职高、技校的占14.1%。

2007年浙江地区五大热门行业人才需求强劲。据业内人士预测,2007年根据浙江省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布局的总体需求,将有五大行业成热门:计算机行业、金融投资行业、信息管理咨询行业、新型能源行业、高科农牧行业。

根据省人才交流中心的报告,技术型人才需求量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就业歧视现象不断变化出新形式,但总体有所减少。但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顶替工作经验的重要形式,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训练应该引起更多高校的注意。

同时,专业加外语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这也要求大学生要注意学好专业同时,加强另外一个关联知识的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毕业生.特别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生,在专业之外,加强外语和计算机能力训练,使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管理人才,真正具备管理者的职业素质。

四、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

按职业生涯阶段理论,大学四年处于职业生涯准备阶段,也即是尽量吸收各种知识,信息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做好充分的准备的时期。

从大学校园的一名学生到作为独立的成年个体加入社会之中,这一人生巨大的变化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埃里克森将这一变化称之为“危机”,即发生必要变化的时间。他认为成年期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一危机的处理结果。在大学阶段职业选择在学校经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大学生采取何种方式加以应付未来将向何处去的问题,实际上就取决于大学生如何理性的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管理,如何去完成自己的职业目标。在学习期间,大学生对个人的发展计划并不明确,而职业生涯管理理论能够指导学生规划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督促学生提前准备,准确定位。

我们从职业素质培养这个核心出发,建立一个基于职业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把大学生的大学职业生涯分为四个阶段,个体职业分析、职业认识培养、确立阶段职业目标和职业实践,而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始终,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必备内容。

我们知道社会对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需求中,以职业素质为最重要,职业素质包括熟练的读、说、写能力,应用型计算机、外语能力、敬业素质、团队精神等。因为管理类工作是实践性十分强的职业,在笔者的一次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作需求调查中,47家企业要求工作经验的占了38家,占总数的八成以上,其中人力资源专员平均要求2.1年,人力资源副主管平均3.2年,人力资源主管平均4年。而不做工作经验要求的企业对职业素质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把职业素质培养做大学职业生涯管理的核心的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必然要求。

1. 个体职业分析

从高中选专业是已经初步进行了个体职业分析,但是这还显粗略。进大学后,可以基于学校或社会的专业测评或咨询机构和人员,对自己进行更为专业的个体职业分析,掌握自身的各种信息,了解自己的特质并重点发展,为接下来培养自己核心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2. 职业认识培养

在充分掌握自身信息的基础,也已调整好自己的专业及方向后,可以就目前的专业或方向进行了解,收集相关知识,咨询相关人士,形成对自己将来职业的一个完整直观的认识体系,开始有目的的重点学习相关知识技能。

3. 确立阶段职业目标

在了解自己将来职业信息的基础上,有了职业方向就可以确定职业目标了。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需要进行目标划分阶段,先进行自己个人的职业SWOT分析,根据社会需求,首先确立短期职业目标(即大学毕业时要达到的目标)。

4. 职业实践或深造

确立职业目标后,就要针对性地训练自己的职业素质,按照工作的胜任力模型,有目的参加相关培训和实践,形成自己的核心职业竞争力,以顺利进入社会,融入职业环境。或者感觉知识储备不够,需要进一步充实则可以选择深造。

当然,职业实践是一个过程,不是短期的事情。大学整个期间都要求进行不同形式的职业实践,这即是职业素质培养,需要贯穿整个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始终。

五、总结

大学生职业生涯处于人的整个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也是各种知识信息输入阶段。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的核心是职业素质的累积,以至形成个体核心的职业竞争力,顺利从学生的角色转变成职业角色。作为职业生涯关键阶段的大学四年,有目的地合理进行管理,充分利用和整合校园和社会的资源,为自己的打下坚实的职业基础,才能真正的实现职业目标,迈向职业成功。

参考文献

[1]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234页

[2]杨河清:《职业是生涯规划》,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版163-164页

[3]汪长江:2007浙江人才市场五大行业成热门,浙江日报-浙江在线,2007年02月07日

[4](美)杰弗里.H.格林豪斯,杰勒德.A.卡拉南,维罗妮卡.A.戈德谢克《:职业生涯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管理类 篇9

(一) 我国业内学者的争论

现阶段, 饭店管理教学方向和重点存在争论, 如吴必虎 (2006) 提出要有效地设置操作性课程。刘艳华等 (2006) 提出饭店管理的办学应按照市场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戴斌等 (2008) 也提出饭店管理本科应该是以产业为基础, 以职业为导向。但同时刘亭立 (2003) 批评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饭店管理专业出现了简单地强调与突出“动手能力”、“实践经验”, 一些院校出现了本科教育高职化的倾向。宋振春 (2005) 指出国内饭店管理方面的教学内容偏重于实务操作, 明显缺乏理论深度,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二) 国际成功案例的借鉴

国际上饭店管理专业办学比较成功的案例有美国康奈尔大学、瑞士洛桑饭店管理学院、美国普渡大学、美国休斯敦大学希尔顿学院、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英国萨里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饭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等, 其中康奈尔大学饭店管理学院和瑞士洛桑饭店管理学院基本代表了国际饭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两种趋势, 前者“注重系统理论知识的培养”;后者是“技术应用型的教育”。我国经教育部审批备案具备饭店管理专业本科生招生资格的高校有23所, 除中山大学和华侨大学外, 其他院校皆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性高校。康奈尔模式对于中山大学等部属高校饭店管理专业办学具有重要参照意义;而对我国广大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 行业普遍认为其因“理念落后、思路传统、体制僵化”, 普遍存在着“缺乏清晰定位的培养目标、缺乏有行业经验的师资队伍、缺乏仿真环境的实践教学、缺乏职业规划的课程设置”等问题。以广东商学院、北京联合大学以及上海师范大学三所典型院校为例:三者均立足于培养从事饭店行业经营管理的中高级管理人才;皆依托旅游学科建立, 师资基本与旅游管理专业一套人马两套班子;实践教学皆比较薄弱, 订单式培养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于操作类课程的实际掌握程度。

(三) 我国课程研究的进展

我国高校饭店管理专业必须以旅游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开放式培养体系。基于此, 就课程建设来讲, 我们在整合国内外课程的基础上针对外资高星级饭店做了调研 (邹光勇, 查爱苹, 2012) , 本研究在上述基础上按照重要性超过50%的原则进一步挑选出20门课程, 提出了121课程群划分法, “1”为专业素养类课程群, 以外语、职业礼仪为首, 饭店专业素养类课程为宽口径课程, 为学生提高专业素养打好基础;“2”为部门实操类课程群, 包含操作实务和督导管理实务, 以饭店餐饮及客房管理实务为首, 饭店部门实操类为学生熟悉饭店各岗位工作而设置;“1”为综合管理类课程群, 以饭店经营与管理为首, 饭店决策管理类主要培养“饭店行业长久发展”所需的决策管理能力, 为学生夯实专业理论功底、培养职业经理人素质而设置。具体详见表。本文针对决策管理类课程结构的优化提出进一步思考。

二、饭店决策管理模块体系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饭店决策管理的文献综述研究可以得出:国外饭店决策管理研究主要有管理团队传记特征研究、团队行为整合研究、决策技术研究、决策的外部环境动态影响研究等。国内相关研究主要有决策团队特征研究、团队运作过程研究等, 这些研究也基本上涵盖了决策管理体系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的相关情况, 将饭店决策管理理论体系提炼成五大模块, 即:战略环境模块、决策方法模块、管理艺术模块、执行力模块、文化整合模块, 详见图1:

三、决策管理类课程结构设置

针对决策管理类课程, 根据上述研究, 我们认为其课程群可以设置如下:《饭店业概论》、《饭店督导》、《饭店信息管理》、《饭店经营与管理》、《饭店经营战略》、《饭店成本控制》。其中, 《饭店业概论》与《饭店经营战略》属于饭店战略环境模块, 《饭店督导》、《饭店成本控制》、《饭店公共关系》属于管理艺术模块, 《饭店信息管理》属于决策管理方法模块, 《饭店经营与管理》则是综合实现上述五大模块功能, 见图2。

另外, 根据国际化培养要求, 可以在选择部分课程实行全英语教学, 比如饭店业概论、饭店督导、饭店公共关系以及饭店成本控制。而对于具有较强逻辑思维及理论深度的课程, 可以实行双语教学, 比如饭店信息管理、饭店经营与管理、饭店经营战略, 但假如有更好的深入浅出的教学模式, 这部分课程也可以尝试实行全英语教学。

四、《饭店经营与管理》课程内容优化思考

(一) 现有教材情况

从《饭店经营与管理》课程来看, 目前各种教材名目繁多, 有《现代饭店经营与管理》、《现代饭店经营管理》、《饭店经营与管理》、《饭店管理与经营》、《饭店经营与管理》、《现代饭店经营与管理》、《宾馆饭店经营管理》等等。但不管哪本教材, 都难找到适合我们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

下面以三本典型教材的章节体系为例:

1. 邹益民教授的《饭店整体管理原理与实务》结构体系

本教材以饭店整体经营管理为主线, 在饭店的观念、机制、战略、领导、市场、关系、品牌、质量、人才和效益10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和分析, 试图研究饭店经营管理的基本思路, 总结饭店管理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本书强调在科学的基础上, 注重管理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追求管理的适度性。

从模块划分中可看出, 这本教材较为注重管理艺术, 在战略环境的把握、决策方法等方面阐释不够, 在执行力以及文化整合方面也没有形成系统。

2. 郭强教授的《饭店管理原理与实务》结构体系

本教材具有本书从现代饭店管理的原理入手, 通过分析大量的翔实中外饭店管理的成功案例, 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饭店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实务。全书共分12章, 从饭店概述、发展战略及资本运营、战略管理、信息管理、服务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营销管理、物资与设备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及中外饭店管理比较等方面论述了饭店管理的基本内容。全书基于此可以分为三部分:饭店与饭店管理问题的基本介绍与分析;面向市场的业务经营管理;饭店业务的职能与配套管理。在分析与论述中, 不仅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饭店管理的基本原理, 而且有饭店管理的实务和方法;兼顾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与经验的介绍与中国饭店管理实际的研究。

从模块划分中可看出, 这本教材在体系上注重了战略、文化整合、管理艺术模块, 也与部门实操课起到了衔接作用, 但是在决策方法、执行力方面的阐释不够。

3. 魏卫教授的《现代饭店经营管理》结构体系

教材力求反映当今饭店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涵盖饭店经营管理的一般规律, 并突出饭店管理实务的运用, 具有新颖性、系统性、理论与实务兼备的特点。可以使读者对饭店管理建立起准确全面的概念, 掌握饭店管理的基础和前沿理论, 全面了解饭店横向的职能管理和纵向的业务管理内容, 熟悉饭店管理过程和各阶段的主要工作方法。我们可以基于此将本教材分为四部分:现代饭店及其管理理论和方法;饭店基本组织构成和规章制度;各部门管理和集团战略。

从模块划分中可看出, 教材在体系上注重了战略、管理艺术模块, 也与饭店部门实操课起到了衔接作用, 但在执行力、文化整合、决策方法方面比较欠缺。

(二) 《饭店经营与管理》章节体系思考

中药学类专业毕业实习过程管理 篇10

关键词:中药学;毕业实习;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125-03

中药学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毕业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具有很重要地位。学生通过毕业实习,将所学到的各门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程知识全面地、综合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各种基本实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阶段得到加强和提高。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中药学类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1]因此,科学规范中药学类专业毕业实习过程管理,对培养合格的中药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要强化毕业实习的过程管理,需分别做好毕业生实习前期准备工作、毕业实习阶段和实习考核的管理。并通过工作反馈总结与过程评价,监控管理中药学类专业毕业实习的每一环节。

一、毕业生实习前期准备工作

1.实习前开设综合性实验

在毕业实习之前,通过多学科通力合作,使学生系统地完成某一研究或生产的全过程或主要过程片断,[2]将各门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有机地结合,将孤立的各学科操作技能融为一体。以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生产实践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整体观。为毕业实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实行毕业实习准入制

实习前加强实验技能培训及考核,完善毕业实习准入制。根据中药学类专业特点,实习中要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涉及到大量的基本实验操作。综合性的训练较少,实验操作规范

细节部分学生不够熟悉,有必要在实习前进行实验技能集中强化培训,包括实验基本技能、大型仪器设备的各种基本实验操作,并进行考核,成绩合格者允许进入毕业实习,经再次培训仍不合格者,取消毕业实习资格。

3.讲座

(1)科研讲座。本科应届毕业生已经学习了大量基础课程,但对于如何着手撰写毕业论文仍感到茫然。为此,实习前聘请各学科专家开展相关专题讲座,从而保证取得良好的毕业实习效果。讲座内容须包括开题报告的结构、内容和写作方法;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如何从文献阅读中发现论文写作的创新点;论文写作应达到的目的、注意事项、基本结构、写作方法、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及论文修改的思路方法。

(2)学校就业管理部门的就业指导讲座。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的影响,常常在找工作期间处于迷茫状态,不了解有哪些就业方向,也不知该如何着手。[3]因此聘请学校就业管理部门进行就业指导讲座就显得很有必要了。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等。为学生今后理性择业、顺利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对相关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就业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必须架起毕业实习与就业的桥梁,以实习促就业,建立良性就业平台。学生接触社会之初,不了解工作单位的部门设置、岗位职责,面对求职介绍上的岗位需求,却不知工作内容性质,面试中无法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可聘请实习单位大型医药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开展就业指导讲座,让毕业生了解公司待遇、招聘具体要求、招聘流程、职位发展空间等问题。

(4)精心挑选实习单位。实习单位的管理质量对中药学类专业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稳定的实习基地,[4]具有丰富的实习管理经验,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带教经验丰富并具有一定资质的教师,能提供高水平讲授的实习讲座,等等,可为实现实习效果提供坚实的保障。因此,在前期准备阶段,学校应狠抓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精心选择操作规范,以带教能力强的药厂、研究单位、医院作为校外实习基地,确保学生圆满完成毕业实习要求的各项内容。并且可以为他们的就业提供意向单位。

(5)做好毕业实习动员。这是搞好中药学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实习动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七学期初,召开实习准备会。同时下发实习计划任务书,要求学生提前查阅资料。通过动员,使学生充分认识毕业实习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学习相关的管理办法和考核制度,明确各自的任务,做到心中有数。第二阶段:第七学期末,召开实习工作会。聘请相关实习单位实习负责人,并要求相关实习指导教师和全体学生参加。发放毕业实习手册,让学生了解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中应该完成的各个步骤。实习管理教师介绍实习计划、时间安排、实习单位、实习内容、实习要求、实习岗位等方面的情况。[5]特别要强调实习期间安全、纪律方面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务必以安全为第一要务,做到实习安全两不误。

二、毕业实习阶段

1.强化开题报告环节

强化开题报告环节,要求中药学类专业实习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开题报告,并组织开题报告会。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报告课题内容,由相关方向专家进行论证、把关。一方面,开始便对课题进行质量监控;另一方面,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有所裨益,为论文答辩作好准备。

2.严格中期检查制度

中期检查采取学生自查、学院与校督导组抽查的方式。实习学生对前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自查,对照开题报告中研究进度与内容安排,认真填写中期检查表,并经指导教师审查、签字确认。[7]校督导专家组与学院毕业实习领导小组领导、主管实习工作的领导、实习秘书及毕业班辅导员组成的检查组,对各个实习单位进行查访和巡视检查,了解实习环境,与指导教师座谈,听取实习学位管理负责人建议和要求;充分发挥各学科专家在检查指导中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专业性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各类问题,并检查督促实验完成情况及论文书写的进度,掌握毕业设计(论文)及实习教学工作情况,了解和解决毕业实习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相互反馈,从而加强实习工作管理,确保毕业实习教学质量。同时,也拉近了学校与实习单位的距离,加强了沟通与联系。

nlc202309010644

3.建立毕业实习信息反馈制度

分散式毕业实习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指导教师跟踪了解学生的实习过程难度较大。在学校教务系统基础上开发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网络化管理系统,利用教务系统学生信息库建立毕业实习信息反馈网进行实习过程网络化指导和管理。[7]包括学生和导师互选,开题报告提交及审核、实习日志的提交及审核、论文及相关资料的提交审核,等等。严格按照毕业设计与实习流程控制教师、学生和管理员的操作。例如,只有教师为学生填写了毕业设计题目,学生才能够上传开题报告等材料。同样,只有当学生上交开题报告、实习周记、中期检查表并经指导教师签字确认后,实习管理员才能为学生指定毕业论文答辩小组。网络化管理系统解决了人员分散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问题,使用户能够在异地异时查看毕业设计的最新公告和实习单位的最新招聘信息,管理毕业实习材料与毕业设计相关文档。

三、实习考核

1.日常工作考核

实习期间的日常工作考核包括工作态度、学习态度、考勤考纪;对专题相关文献资料及研究进展的检索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对所作实习专题的研究思路的理解与思考,对专题实验设计方案的理解与思考,对于专题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专题实验过程中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核,等等,由实习单位和带教教师主要负责。日常考核对学生实习期间起到必要的约束作用。比如在考核成绩评定表中,每项都有评分并由带教教师填写评语栏,记录该生此段时间的表现与业务能力等内容,并将其列入评选优秀毕业实习生的条件之一。由于有了这些措施,使每个学生都能圆满完成实习任务,做到无论从道德修养和业务能力方面都有提高。

2.毕业论文成绩

毕业论文的成绩由评审成绩和答辩成绩组成,其中评审成绩是导师、评阅人分别评分,然后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折合。毕业论文答辩是评价毕业实习质量的重要手段,按照毕业论文不同的方向分为不同答辩组,答辩委员会由答辩组长、答辩委员与答辩秘书组成。每位学生答辩后,答辩委员会按照统一的评分标准给予评分,然后折合形成答辩成绩。评分标准包括仪态仪表、语言流畅程度、重点突出程度、多媒体应用程度、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3.优秀毕业论文答辩

优秀毕业论文答辩与毕业答辩不同,是在毕业答辩的基础上针对中药学类所属的二级学科选拔出来工作量大、幻灯片现场表现效果好、展示性及观赏性强的优秀论文。参加优秀论文报告会的学生,为了有较好的表现而精心准备,思路清晰、图文并茂地展示实验原理、实验路线,回答问题时引经据典、准确到位,为即将进入毕业班学生的毕业实习、论文工作打下基础,起到示范作用。

四、工作反馈总结

科学的总结和反馈是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的重要手段,实习教学的改革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多渠道收集实习情况的反馈意见,通过学生、理论教学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效果、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等3方面对整体实习情况及时总结。有关前期的教学问题向学校相关部门反馈。通过加强教学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等,进一步解决存在问题;实习单位的问题,反馈至各实习单位,并将各实习单位存在的问题列入下年度检查重点

同时,应该增加过程评价的内容。如仅以毕业实践环节的结果作为主要衡量对象,显然有失偏颇。评价的意义在于监督,如果仅以结果为主要的衡量对象,则以偏概全,有悖于管理的思想。因此增加过程评价的内容,不仅对结果进行监督管理,更重要地是监控每一个过程。

毕业实习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注重毕业生实习前期准备工作、毕业实习阶段和实习考核的管理,强化过程管理与过程评价,是提高中药学类毕业实习质量的重要手段与保障。

参考文献:

[1]龙湘俊.毕业专题实习的组织与管理[J].药学教育,2001,17(3).

[2]林晓等.中药专业开设中药制药综合性实验的实践与思考[J].中医教育,2011,30(3).

[3]加强与改进实习教育管理的对策与建议[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4).

[4]何新荣,项中.高校扩招背景下加强教学基地建设的探讨[J].南方医学教育,2009,(2).

[5]郭庆梅等.新形势下对药学类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

[6]欧胜彬,陈军.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O(10).

[7]杨川.网络教学管理平台辅助加强临床实习过程管理的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2).

温室观赏类苗木的生产与管理 篇11

关键词:温室,苗木,生产,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 我国居民对观赏类苗木的需求也日趋增高。但普通种植方式时间长、见效慢, 难以满足市场需要, 而温室种植正好解决了这些难题。

1 温室大棚的材料

大棚的组成是用竹木杆、水泥杆、轻型钢管或管材等材料做骨架, 做成立柱、拉杆、拱杆及压杆, 覆盖塑料薄膜而成为拱圆形的料棚。塑料大棚一般覆盖的面积为0.07~0.2hm2, 管理方便, 可进行多个棚大面积的覆盖。由于棚体高大不便用草帘防寒, 可在棚内用多层薄膜进行防寒, 棚内的温度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冬季气温在-15℃以上的地区, 可种植一些耐寒性强的苗木, 或用火炉进行临时性的补充加温。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 因其质量轻、透光保温性能好、可塑性强、价格低廉, 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可使用轻便的骨架材料, 容易建造和造形, 可就地取格, 建筑投资较少, 经济效益较高。

2 温室土壤的管理

新建好的大棚熟化土壤稀少, 植物不能很好地成活, 应适时施用有机肥, 然后深翻30~40cm, 一方面可疏松施工机械所压实的土壤, 便于水分下渗, 另一方面可将土壤与有机肥充分混匀, 减少因施肥不均造成烧苗。有机肥在施用时一定要充分地发酵, 否则肥料中可能会携带大量的病菌和虫卵。如不能充分发酵, 可采用高温闷棚的方法对土壤消毒杀菌。具体做法是:在夏季高温阶段 (6月中、下旬或7月份) , 放水灌溉, 进地劳作时, 将棚室内土壤南北向开挖深30cm相间的垄沟, 在垄沟上面覆盖地膜, 然后密闭大棚8~10天进行高温消毒 (棚、室内温度达50℃以上) 。此方法对根结线虫病防治效果可达到100%, 同时能有效防治多种难以防治的土传病害。经高温处理的棚室第3年对根结线虫病的控制效果仍达95%以上。

3 苗木的栽植与养护

植物的繁殖方式一般分为2种, 一种为营养繁殖, 一种为有性繁殖。所谓有性繁殖即为种子繁殖, 栽植前应挑选子大饱满的种子, 经高锰酸钾消毒杀菌后再进行播种。播种前种子先用冷水或温水进行浸种处理, 一般为2~20小时, 浸种时间与水温成反比, 有利于催芽, 可用0.55%的Na OH浸泡24小时, 清水洗净晾干再播。种子撒播要均匀, 种植时应追施复合肥作基肥, 供给幼苗养分, 促进根系发达, 增强肥水能力, 提高苗期抗旱抗寒能力。播种后用小喷头喷水, 水速较缓, 播种后1个星期内保持地面湿润。大约3~7天后, 苗木开始发芽, 这时要适当控水, 见干见湿, 水以5~10天浇1次为宜, 水要渗透到土10cm处。当幼芽呈暗绿色时浇水, 应避免高温时浇水。有些苗木, 光周期是制约其开花机理的主导因素, 因此, 控制光照是使这些苗木按要求生长开花的关键, 最主要的是短日照法 (遮阳法) 、长日照法 (增光法) 2种。在棚内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控制苗木生长的一种有效办法, 目前常用药剂有赤霉素、乙烯利、矮壮素、多效唑、缩节胺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使植物矮化、促进生根、防止落花落果、催熟果实及田间除草的作用。

4 温室苗木的病虫害管理

上一篇:土地违法下一篇:健康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