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碎片(精选12篇)
教育碎片 篇1
生活在后现代社会的碎片中的我们无法逃离不确定性的负担,在这种背景下的儿童教育必然受到生活碎片化的影响,儿童缺乏应对碎片化的知识基础和理性能力,而且碎片化教育使教育者的责任边界变得模糊和不确定,家长、学校和国家之间相互推脱自身的教育责任。儿童是国家和人类的未来,儿童教育的责任不是家长、学校和国家中任何一方能够独自承担的,为了使教育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教育责任的共担和合作必不可少。
一、儿童教育“碎片化”的实存与流弊
现代社会中充斥着各种形式的多元化,各种传媒的发展使儿童接受教育影响的渠道不再单一,儿童的教育不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儿童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等多个方面的教育影响,而这些影响之间是相互割裂的,就像破碎的镜子每片都有孩子的样貌却照不出孩子整体的形象。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后现代社会中,不存在绝对的真理,知识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知识和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要求孩子们能够更快更多地接受各种信息,就如鲍曼所说的生活“加速”一样,教育也经历着自身的“加速”,过度的加速本身并没有成为一种收获反而成为盲目的动机。[1]在这种疯狂的加速中,完整的系统化教育早已被割裂得支离破碎,原本教育中蕴含的快乐和收获知识的喜悦早已被教育碎片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遗弃,留给孩子的只有教育加速带来的无限负担。原本应该无忧无虑玩耍的童年却是在各种辅导班上度过,压在瘦弱的肩膀上的书包越来越重。这些都是教育加速给孩子带来的痛苦,大量知识的灌输使得孩子成为被动的学习者,在这个碎片化的世界里教育者没有教给孩子如何甄别知识的质量,没有给予本该属于他们的选择自由,而是一味地强调接受。对于孩子而言,教育不是享受知识的伊甸园而是无法摆脱的桎梏。
国家设立的评价体制让学校和家长都把分数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儿童其他方面更为重要品质的培养。成绩这一教育主线串起了儿童其他方面的教育,其他的教育都是为了分数而服务的。现在孩子的教育者不仅是父母、学校教师,还包括其他的校外老师。孩子在课后接受各种短期的子教育,这些子教育固然能给孩子的发展带来益处,作为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儿童可以在这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给儿童过量零碎的教育会使孩子失去成长中更重要的东西:安全感。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安全需要紧随在各种生理需求之后,儿童早期的安全满足尤为重要。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也显示,最初的人格发展就是建立信任感,而缺少安全感的孩子容易对世界产生不信任和怀疑。父母最关注自己的孩子,只有从父母那里孩子才能得到稳定的、高质量的安全感,才能产生信任感以克服对周围世界的不信任,能够与信任的人建立深厚的、稳定的情感联系是儿童获得各种人格素质的前提条件。但儿童教育的碎片化使得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急剧减少,其他的教育者很难与孩子建立深厚的信任关系,这样的教育不利于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此外过量的碎片化教育也增加了儿童的学习负担,原本的学校任务就已经十分沉重了,课外的这些子教育占用了孩子大部分的剩余时间,游戏已经成了奢侈品。但游戏本就是孩子的天性,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就曾提出寓教育于游戏中、让孩子在游戏里快乐地学习。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孩子可以获得与人交往的方法,通过同伴协同影响儿童习得正确的行为方式和道德判断,而与同伴的矛盾冲突也有利于儿童自身道德境界的提高。现在的儿童教育缺少游戏,使孩子之间变得冷漠,缺少合作交流的意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二、儿童教育碎片化下家长、学校和国家教育责任的“渎职”与推脱
家长、学校和国家作为儿童最主要的教育者本应承担各自的教育责任,并且通力合作,共同营造儿童心智发展的良好环境。然而事实上,三方并没有能够很好地承担各自应该承担的教育责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彼此间的责任推脱。学校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家长、国家都把儿童教育出现的问题推给学校;学校又把本该由学校来承担的教学责任推给家长,要求家长来承担这些责任。这些缺少边界的教育责任承担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家长、学校和国家的“渎职”表现。
首先,家长作为孩子的首要负责人和终身教育者没能承担他们的责任。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具有深远的持续性,儿童的早期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幸福尤为重要,心理学家的研究早已表明早期教育对孩子将来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与父母一起生活是父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现在很多孩子都是和祖父母一起度过童年时期,到了上学的年纪才回到父母身边。原本该在父母那所受家庭教育却被隔代教育所取代,而隔代教育所导致的问题不言而喻。大多数家长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教育好孩子,他们认为教育应该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来负责,再加上升学应试的压力,大多数家长都把自己的教育责任推给了学校,学校成为孩子教育的总负责人。此外,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年轻母亲已不愿意继续待在家里做一个家庭主妇,这样直接导致了孩子家庭教育时间的急剧减少。除家庭以外的专门教育机构的大量涌现使得许多家长顺理成章地把孩子的教育责任推给了学校和教育机构,并且认为学校这类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业的教师可以提供比家庭教育更全面、更专业的教育。像现在很多家长都没有办法接送孩子放学回家,一些教育机构就替家长接孩子并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父母只需下班回来把孩子接回去,这样父母与孩子每天相伴的时间屈指可数,更谈不上家庭教育。基本上教育责任都由学校和教育机构来替家长承担,家长的教育责任似乎简化为给孩子的教育付费。而且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不仅仅是指母亲还包括父亲和其他重要的家庭成员,但是很多家庭都把孩子的家庭教育推给母亲,父亲只顾工作,这必然导致孩子家庭教育结构的不完整,尤其是在对男孩的教育上。父亲本该是男孩成长过程中最主要的男性模仿榜样,但现在家庭教育的缺失直接导致了男孩的性别认同出现了问题,难免会出现男孩弱势的现象。
其次,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二教育机构也没能承担好儿童知识教育的责任。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教师都是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者,学校教育更应该按照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来科学合理地安排学校的教学任务、活动以及作业的布置。但是现在的学校却为了自己的发展一味地追求升学率,把所有的重担都压在学生身上,学校教育越来越违背孩子的天性,老师的眼里除了成绩以外,孩子身上其他的优点都消失了,这样的学校教育忽视了太多人性中最美好的内容,这是没有灵魂的教育。学校教育成了工厂的流水线,孩子成了学校的产品,孩子坐在传送带上被迫地接受老师的加工,在这里的检测标准就是成绩,达到分数线的就是成品、没达到的就是没有价值的次品,学校工厂生产的是“物”而非“人”。原本学校应该不仅教授孩子基础知识,而且还应教会孩子怎样适应社会。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都是孩子站在不同角度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但是现在师生之间没有了原本的尊重和信任,学生对老师更多的是畏惧,老师更多的是“不教而罚,以罚代教”,学生一犯错误就用“惩罚”来让学生记住错误。教师现在仍使用机械的行为主义训练方式,仍把孩子当成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没有发现孩子的创造天性;同学之间本该快乐友好地玩耍,但是现在的同学之间更多的是冷漠,成绩也成了择友的重要标准,成绩好的学生能够得到伙伴更多的认同和尊重,孩子变得像圆滑世故的成人。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客观基础知识是学校最主要的教学任务,这些任务本该在课堂上结束而不该带入孩子的课后生活中,学校却把没完成的教学任务推给了家长,让家长督促孩子课后继续学习,让家长来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并帮助孩子巩固复习所学习的知识。
三、走出碎片化:儿童教育责任的担当
现今的孩子拥有许多教育者,因而儿童教育就产生了分工。为了完成使孩子在18岁成年之前获得在社会中生存的“生活能力”这一教育任务,教育被分成了多个子任务,由不同的教育者来完成这些任务。对孩子而言在这些教育者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家长,父母可以说是孩子的终身教育者、精神安慰者、青年领导和训练者。父母要负责孩子总体的教育任务以及与孩子的其他教育者合作。这种合作是借助于所谓的共同目标和共同的伦理道德作为保障,即借助教育任务和所有的教育参与者的责任意识。[2]家长的教育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够通过学习获得独立生存的能力和幸福健康;学校教育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获得好的教育评价,也就是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和入学率;国家希望教育能够培养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合格公民。尽管三者之间的利益要求存在分歧,但他们的教育目的还是存在共同之处的。要想使三者形成最大化的教育合力,首先必须明确各自的分工,避免责任的推诿和冲突,然后再立足于三者利益的共同点,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内外教育环境,协调各自的优势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首先,家长应该承担孩子的道德教育和精神教育,帮助孩子树立自己的信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孩子是父母的延伸,在道德上从属于父母。家长在孩子未成年之前可以根据自己的道德观和精神信仰来教育孩子。孩子的早期教育尤其重要,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育者,孩子的成长更多的是模仿父母的信仰和行为,因而父母应对孩子所确立的信仰负最主要的责任。在这个信仰多元化的社会里,家长应该保护儿童在成长早期不受到这些复杂文化的影响,为他们营造一种有意义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生活情感氛围。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有一定边界的、安全的生活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对于善恶、好坏有一致的信仰。[2]但是这种道德教育并不是持续性的而是阶段性的,家长必须明白孩子从他们出生起就是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完整的人,并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即使孩子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他们仍会有自己的思想和道德标准。家长应该有判断孩子是否具备独立做出道德判断的能力,当孩子逐渐具备理性时家长应该由道德教育者逐渐转化为道德监管者,辅助孩子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道德世界,而不是一味地强迫孩子接纳自己的道德观。给予孩子应有的尊重和信任是家庭教育实现效果最优化的重要前提条件。
其次,学校作为一个公共教育机构,不可能承担过多的教育责任,无法代替家庭教育作用的,它无法实现对孩子的关爱和心理治疗。因而学校教育应主要承担两项最主要的责任:一是专注于传授客观基础知识和相应的技能;二是专注于在国家宪法和社会基本道德框架内进行价值教育。[2]在传授基础知识上,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教师作为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学校组织的一切教育活动,包括教学内容、课程安排、教学方法应该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学校的学业任务不要带入孩子的日常生活,课后的时间应该为孩子开设兴趣课程,培养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掘自身的潜能。学校教育应该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教育,应该着重关注的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孩子,帮助这类儿童尽可能地掌握基础知识,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儿童可以试图引导他们自学感兴趣的内容。学校开展的价值教育确切地说是儿童的社会化教育,儿童接受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够在社会上生存,因而必须实现自身的社会化。社会作为一个巨大的共同体,有其相应的道德前提和行为准则,儿童必须习得这些规范,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这样他才能成为这个社会的一员。
最后,国家教育更多的是提供公民教育,国家的教育责任更多的是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供平台。国家是教育的服务者,为保障儿童义务教育的实施,国家应该利用其政治权利保障每个孩子的受教育权和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国家承担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辅助责任,它是教育的监察者。国家必须通过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来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顺利开展,避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各种不合理的教育现象。为了能够使家长有足够的时间来教育孩子,国家必须在精神和物质上支持家长,这样家长才不会有理由把教育责任转嫁给学校和国家。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政策控制上,学校教育的走向受制于评价体制,而评价体制又取决于国家政策。学校的教育资源绝大多数来自于国家的财政支持,学校可以说是完全附属于国家。因而为了能使学校教育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教育责任,国家应该制定合理且现实可行的教育政策和教育目的,对教育资源进行相对均衡分配,对于经济薄弱地区的学校教育要给以大力支持。此外,对公共教育设施的完善也是国家的重要教育责任,如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这些都是孩子感受社会氛围、实现自身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家长、学校和国家三方能够承担好各自的教育者责任,没有责任推脱,各自权责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儿童教育实现高效运行,但这还不是儿童教育的实然图景。现在的教育缺少家长、学校和国家之间的合力,很多情况下,家长、学校和国家都是在相互封闭的空间里完成自己的教育责任,彼此之间没有交流合作,这样的教育最容易导致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要实现儿童教育最理想的教育成果,必须实现家长、学校和国家之间的教育合作。在对家长、学校和国家的教育责任进行划分时,可以发现三者的教育责任不是绝对泾渭分明的,他们之间的责任存在共同之处,有些责任必须通过合作才能真正落实。在三者的两两合作中,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具有可控性的部分。
现在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合作仅局限于每年一两次的家长会,而家长会上也只是由老师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成绩情况,家长也把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告诉老师,这并不是真正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有其特点,两者可以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首先,可以通过开通各种家校联系渠道来加强家长和学校的联系。尤其是要加强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个别联系,建立家访制度,让家长和老师能够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充分的沟通,能够因材施教,让教育更好地贴合孩子的个性。其次,建立家长组织,像美国的“家长教师联合会”(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简称PTA)就是家校合作的典范。现在家长在学校教育上的角色更多的是旁观者而非参与者,这也是造成家长和学校之间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PTA认为家长在学校里可以有三种角色:一是支持者和学习者;二是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三是学校决策的参与者。[3]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决策是家校合作的重要途径,家长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选举几位家长代表来参与学校的教育决策,让家长的意见也能得到重视。家长委员会可以充当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桥梁,既能够及时地反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相应的建议,又能够协调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协助学校做好家长工作。最后,就是指导家庭教育。通过指导家庭教育有利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沟通和了解,实现对孩子教育的一致性认识,产生一致的行动。家庭教育由于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而且受制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养,家庭教育常常会与学校教育相矛盾,容易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家长无法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时,学校可以通过指导家庭教育来加强合作实现教育的“统一性”。
摘要:在后现代社会中,从全球视野看各国的儿童教育均不同程度地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碎片化”教育虽然有利于儿童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但却加重了儿童的学习负担并且使孩子失去了安全感,不利于儿童人格的健康成长。其原因在于家长、学校和国家都没能很好地履行自身的教育责任,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异化、国家教育的僵化都使得儿童的教育进一步走向分裂。为了使儿童教育能够回归本真,家长、学校和国家应切实承担起各自的教育责任,并通过合作来使儿童教育保持一定的“统一性”,以达成儿童、家长、学校、教师和国家在教育空间内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教育“碎片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责任
教育碎片 篇2
瘫在床上,嘬一两口外卖的饮料,在淘宝上将第28件商品加入购物车,转眼又切到微信画面,对朋友圈中的段子捧腹大笑。这是现代人的生活。生活被重重击碎了,散落一地,每一个碎片都只是只言片语,却被人当作全部。对50字的`谣言信以为真,又对50字的辟谣深信不疑;对200字的节选感动不已,原著却无人问津。被扑面而来的碎片化信息填满,谁又想去了解复杂的“原本”呢?谁又觉得这“值得”呢?碎片化,使信息更加简短,缩减到只剩寥寥几句,将一切像快餐般递上。人们“吃”得满满当当,觉得能更快了解更多,实为一桩美差,可却不料,自己肚内的东西竟毫无营养!思想家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其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碎片化集结成一个整体,而整体才是这些碎片真正应是的东西。单独的碎片无法代表原本的事物,它什么都不能代表。唯有“原本”二字才是本质,才是人们应当花时间去仔细了解的闪光之物。
郑燮在家书中写道:“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那是因为不精选书籍阅读,一股脑记下,只会让脑内充满“陈词滥调”甚至“胡言乱语”。而今,随着互联网如同“爆炸”般的发展,各种各样,无论是非好歹的言语铺天盖地,让人避之不及。若正巧被颠倒黑白的碎片击中,又食之若饴,自以为快速了解了事实而沾沾自喜,实在是饮鸩止渴!若无法辨明是非,又易被流言蜚语打动,那掉在碎片化的时代,仿佛是掉入了满是玻璃渣的桶中!
远程教育文字教材碎片化设计探析 篇3
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远程教育是一种“教与学可以分离(教师与学生处于分离或准分离状态)、教师和学生也不必直接谋面的教学形式”。远程教育中教学分离的本质决定了远程教育必须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精心设计课程资料,通过各种教学路径实施有效教学。文字教材是基本的课程学习资料,如何围绕远程学生的特点进行教材编写设计,成为影响远程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
一、远程教育成人学习者的特点
远程教育学生中的成人学习者,有工作,一部分已有家庭,在学习中体现出的特征一般表现为:
1.强调实用,功利心强
成人学习者担当一定的社会责任,肩负着社会期望,因此一般都希望通过学习来改变目前的生活状态或者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就使得其学习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学习动机较强。这主要表现为倾向于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即希望学习内容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帮助,如果觉得所学无用那么很容易便放弃。
2.自我做主
成人学习者在学习的主动性上与青少年有显著差异,后者较多表现为依附学校和教师,即以教师的辅导为主;而成人学习者更多表现为自主学习,即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进度等由自己决定,具有较强的个人意识和责任感。
3.带着经验和问题学习
成人学习者在学习中更多借助个体的工作、生活经验理解和掌握知识,不一定完全听从教师的讲授。一方面,成人学习者希望通过学习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他们大多具有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希望能够利用自身经验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而实际上,成人学习者的这种经验往往既利己也利他,当然,某些时候也可能会成为学习新知识的障碍。
4.负担重、自卑,同时很注重提升感
因为年龄、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压力,学习时间和学习环境往往不尽如人意,使得成人学习者常力不从心。远程学员会担心自己学不好,但是又特别希望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针对上述特征,我们在进行远程教育成人学习者教材编写时可尝试碎片化处理。表1体现了教材碎片化设计与远程学习者的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教材碎片化设计的意义
1.对碎片化的理解
进行教材碎片化设计的目的是增强教材的灵活性。英国学者艾伦·克拉克认为,对于远程教材的灵活性应从教材的结构和学习路径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具体看教材是否可以让学习者按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学习内容,按自己喜欢的顺序来学习,按自己的时间和能力来安排每次的学习量和学习时长,按自己的愿望组合学习内容。教材碎片化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设计编写内容时,可进行模块化处理或按照任务中心进行设计。二是,在外观上,“按章造册”。三是,考核可以分段、分次穿插于学习过程中。
2.碎片化设计教材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点
第一,符合人认知事物的规律。分步骤、小步调学习符合认知事物的学习规律。尤其是成人学习者在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碎片化的内容吻合其学习需求。
第二,便于知识阐述的深入和细化,兼顾多元化、多层次的学习需求。分离设计会使得每一部分内容相对细化。成人学习者年龄跨度大,其从业范围大,接受教育程度各异,社会经济地位和价值观念存在差异,这些都决定了他们的学习要求表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碎片化设计可以按照不同需求更加细化和深入阐述某些知识点,兼顾各方学习课程的需求。
第三,更加突出知识的实用性,迎合成人学习的社会性、变动性特点。成人学习者因其社会职责,所以学习具有社会性特征,而社会性特征又会导致学习的变动性特征。碎片化教材更加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各知识点贴近实务的方面会被强化,这样更符合成人学习者的需要。
第四,利于学习者选择,培养学习者的自信心。一是,方便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掌握不好的内容进行学习。例如,学生对个人所得税有兴趣,选择对应分册进行阅读、练习;或者学生对增值税改革的相关知识理解得不是很清晰,可选择增值税分册进行学习并进行相应的测试,这样可以帮助其熟悉、掌握知识点。二是,分册方便携带,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可以对应完成某部分内容的学习和测试,利于学生自主安排学习的重点及先后顺序。三是,选择某分册内容学习时同步可以完成相应的考核,这利于逐步培养学习者的自信心。对于存在自卑心理的成人学员,这是比较好的安排。
第五,方便编著者紧随经济形势发展更新教材,使教材与实务紧密联系。经济类教材的内容需要随着经济政策、生活、法规等的变化而更新,分册编写方便就某分册中某一部分内容进行改动或重新编写。这样做的好处是更新后的教材更贴近实际工作和生活,更具有实用价值,更契合学生需求。
三、教材碎片化设计的具体做法
1.内容“碎片化”——模块化处理或按照任务中心进行设计
以“纳税基础与实务”课程系列教材为例,内容上的碎片化主要表现在按税种(大类)设计内容、各知识点的具体编写及学习时间等的安排上。在设计教材内容时,我们按某一税种安排编写内容,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在编写每一税种相关知识时,以知识点的形式串写,如“第一部分 什么是增值税?”“第二部分 如何计算增值税?”等。每个知识点安排的学习时间约为20分钟。对于自学者来说,用20分钟来完成某个知识点的学习是比较合适的,特别是在成人学习者用于学习的时间原本就比较“细碎”的情况下,更需要碎片化的学习内容。在上述内容中,穿插一些学习活动和小资料,使学习过程更为有效和生动,学习内容更为丰富和实用。
以“消费税”为例,编写内容拟设计如下:
2.外形“碎片化”——“按章造册”
按照知识点或项目(如税种或者税种大类)分册设计编写内容,单册发行。例如:《消费税》分册、《增值税》分册等,或者《流转税》分册、《财产税》分册等。
3.考核“碎片化”——分段、分次穿插于学习过程
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完成相应的学习活动和自测,即可完成课程考核。考核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进行设计。
四、教材碎片化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碎片化的程度
碎片化的程度,即碎片的划分。碎片化是为了更利于学习,但是不能使知识点过于细碎,也就是说,应该考虑知识体系的完整。这要求设计者:第一步,明确教材对应课程的教学目标;第二步,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准确把握教材的整体知识结构;第三步,在整体知识结构框架下,进行碎片化设计。
2. 市场的接受程度
碎片化设计的教材是否有同质化的产品?其市场销售情况是否乐观?针对第一个问题,我们查看了网站显示的市场上税法类书籍,尚未找到设计完全相同的教材。排除传统意义上按章节结构编写的教材,大多数涉税类教材在内容设计上开始考虑碎片化设计。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类教材,在“项目—任务式”的编写体例下,其内容自然会被划分为各个模块,对应碎片化的知识点。但以“按章造册”形式编写成书、单册发行的教材尚未查到。因此,市场的接受程度及销售情况即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但鉴于其“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相信学习者接受这种教材应在情理之中。
在远程教育机构的实践中,为了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应该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实在远程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在教材设计过程中,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应以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判断依据,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生的能力、动机的激发和维持,知识的构建以及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发展。
[1] 陈丽. 远程教育[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 王跃. 远程教材编写方法——基于英国开放大学的实践经验[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教育碎片 篇4
涂尔干 (Emile Durkheim) (1858-1917) , 法国社会学家, 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涂尔干对教育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 这和他早年从事师范教育有关。当时的社会学还未具有公认的独立学科地位, 为此他曾修改波尔多大学的教学计划, 以便能尽可能多地传授社会学知识。在更广的层面上, 涂尔干终身致力于改进教育体制, 以便为法国公民提供一种共有的世俗价值观, 进而防止
博社会混乱的发生, 最终理想的教育可以强化社会团结、览保障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分工。为此, 他建议组织专业社
群
书团, 为成年人提供价值观教育。涂尔干主张教育形态会
随社会的环境而变化, 因为教育制度和社会制度有着密切关联。他也主张教育同时必须考虑到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道德, 对于不同的社会事实会有不同的道德体现。
二、思想碎片要义
任何一种思想或理论, 都是对一定时代特征的反映, 与当时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情况密切相关。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叶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产物。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脱离整个思想体系, 则无法理解道德理论。涂尔干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是以“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的, 而社会团结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事实。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涂尔干的基本社会学理论是以社会团结为主线展开的。社会团结的基础是集体意识, 而集体意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为道德。当涂尔干着手研究道德这一社会事实并构建理性道德时, 他意识到, 道德与宗教之间长期以来确立的密切联系, 对其进行研究发现隐藏在宗教下的道德三大基本要素:纪律精神、自制精神和知性精神。
(一) 纪律精神
在涂尔干看来, 道德的首要要素就是纪律精神。《道德教育》中是这样表述的:在道德生活的根基中, 不仅有对常规性的偏好, 也存在着道德权威的观念。进一步说, 道德的这两个方面是紧密相连的, 两者的统一性来源于一个更为复杂的、能够将两者都涵括在内的观念。这就是纪律的概念。实际上, 纪律就是使行为符合规范。纪律意味着在确定的条件下重复的行为。不过, 倘若没有权威, 没有一种能够起到规定作用的权威, 纪律就不会出现。[1]27在涂尔干看来, 道德的常规性和道德权威实际上就是同一个道德要素的两个方面, “这两个要素基本上就是一个要素。常规的意义与权威的意义构成的只是一种复杂状态的两个方面而已。”[1]29纪律就是使行为符合规范;然而纪律与规范总是表现出令人厌烦的约束性。人们不应该把纪律看作是一种严格的约束, 而应该把它当作是我们正常生活的需要。我们相信纪律之所以必要和有用, 不是因为它压制人性, 而恰恰是因为它是人性本身所需要的。纪律精神作为道德的首要要素, 是涵括和统一道德的常规性和道德权威的重要概念。
(二) 自制精神
自制精神, 也被称做个人对群体或社会的依恋和认同, 作为道德的第二个基本要素, 道德目标是以社会为对象的目标, 而合乎道德地行动, 也就是根据集体利益而行动。重要的是要确立以下原则, 即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生活领域的起点, 就是集体生活的起点。[1]50在涂尔干看来, 社会的起点就是道德的起点。因为除了社会之外, 不会再有任何能够为道德行为提供目的的载体, 也就是说, 道德目标就是以社会为对象而非以个人为对象的目标。涂尔干鲜明地指出, 在个人之外, 存在着一种精神实体, 这就是社会, 亦即一种在经验上可观察到的、能够把我们的意志与之联系起来的道德存在。把社会作为道德行动的目标, 即对社会群体的依恋, 是确定道德教育任务和目标的理论依据。
(三) 知性精神
从根本上说规范是他律的, 与道德意识的实际倾向 (自律) 相反。他说:“强加给我们良知的任何一种限制, 似乎都是不道德的, 因为限制确实对我们个人的自主构成了危害。”[1]80~81他指出, 一个合乎道德的行为, 光靠遵守纪律和忠于社会利益是不够的, 还必须有知识, 要尽可能清楚地意识到我们行为的理由, 只有这种意识才能使行为自律。知识是理性的基本特征, 知识已经变成道德的一个要素。正因如此, 道德的自主性又被称为“知性精神”。在涂尔干看来, 道德原本完全是行动的一种功能, 现在已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知识的重要功能之一, 就是更加深入事物的本性:对规范本身、规范的根源以及存在理由进行符号解释。涂尔干认为“教授道德不是布道, 也不是灌输, 而是解释。”[1]89理性的道德教育, 应是自愿的接受和科学的解释。这表面看起来好像与纪律精神和对群体的依恋相矛盾, 但仔细研究发现, 却与它们有内在的一致性。正因为这种一致性, 才使得道德教育真正符合人性。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是强调社会本位取向而非个人主义的, 他从宗教信仰中揭示出道德教育应该强调外在的纪律精神、内在的自制精神和连接二者的知性精神的培养。在他看来, 这三种精神并非孤立地发挥作用的, 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对纪律的理解越深刻, 认同度也就越高, 对自我要求的克制也就越容易达到。我们看到,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对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强调是居于突出地位的, 因此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不是从培养道德个体的角度出发, 而是从构建秩序社会出发而对人提出的道德要求。
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道德失范现象令人痛心。在思想上究其原因在于“以人为本”思想的误读以及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的泛滥。在此境遇下, 重新审视涂尔干之道德教育思想有着十足的裨益。涂尔干用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分析道德问题和教育问题, 主张通过道德教育拯救社会。他许多关于德育的观点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一) 知性地思考道德的问题
道德是一种社会事实, 是由外在于人的规范组成的总体, 是真实、可经验和观察的。在涂尔干看来, 理性因素就是纪律精神、自制精神和知性精神。只有对道德进行更多的知性思考, 才能更好地理解道德的本质。从教育层面来说, 道德教育要注重学生知性思考的能力, 同时也要求这种思考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避免知性思考使得结果产生大的分歧。因此, 道德教育要统一学校的教育力量, 各科教师的道德影响不能彼此冲突, 相互矛盾, 必须取得协调一致, 才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道德教育体系。
(二) 启发自觉性,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强调为规则而遵守规则, 因而最终是坚持集体主义立场的。他通过强调团体对某成员的权威和把团体当作儿童个人和成人权威之间的媒介来体现出集体主义的特征。这种集体主义道德教育理论的逻辑结论就是集体生活的纪律对道德品质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这种集体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与前苏联学者的道德教育理论之前提和假定有着惊人的相似。
(三)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 适时变换道德教育内容
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所接触的事物简单地分为好与坏两个极端, 对道德问题的理解不如成人那么深刻。在他们的道德意识里分不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行动上往往带有自利性和刻板性。儿童心理处在发展之中, 变化性大, 自我意识不完善, 不会自觉意识到社会对他们的要求, 其行为往往容易越轨。学生们必须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 才会逐渐意识到“自律”的意义, 并对“纪律”产生深刻理解, 成为支配儿童的内在动机。我们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社会所需要的品德, 即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和个体品德社会化。涂尔干认为关于真正生活的科学和历史能导向理解和面向现实, 道德教育过程中, 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情况、理解社会生活和道德的复杂变化。因此, 在选择道德知识的教授过程中, 要根据社会的变迁, 选择能够帮助他们关注和了解社会现实与生活的道德知识, 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四) 加强学校和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 道德教育在社会、学校、家庭三大领域进行和展开。但是, 涂尔干认为, 在这三大领域中, “家庭社会”是一个非常小的人类群体, 且家庭关系非常亲密, 因而一般难以受普遍的、非个人的社会规范的影响;由于家庭中特有的自由自在的气氛, 家庭成员甚至还会抵触严格的社会规范。与“成人社会”最接近的自然就是涂尔干所说的“课堂社会”了, 因为“课堂社会”不是因个人感情或偏好结合起来的, 而是为了普遍和抽象的理由结合起来的, 换言之, 是因教师所履行的社会职能以及学生们不成熟的心理状况而结合在一起的。因此, 涂尔干认为, 学校教育中的教师在道德教育中起着核心的作用。
四、与经典对话尚需“给力”
在道德三要素中, 涂尔干花了大量篇幅论述纪律精神和牺牲精神, 而对知性精神着墨不多。纪律精神和牺牲精神从本质上讲就是以社会为本位。涂尔干强调社会规范对个人的制约作用, 认定社会是道德教育的最后根据, 在他那个道德“失范”的时代有其明显的积极意义, 应该给予肯定。然而问题在于他的分析突出了社会的权威, 忽视了人本身的自主、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虽然在《道德教育》一书中涂尔干反复强调学生的自主和自律, 但这种自主是有限的。他所谓的自律只是一种自觉自愿的服从, 是一种类似于条件反射式的或习惯化了的自觉行为。在这种行为中, 没有个人的独立思维和创新意识。要真正了解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 需要了解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特点与由来,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斯宾塞的社会有机本体论、布特鲁的哲学方法论与他的整体观等这些思想与涂尔干的观点有很深的渊源。进一步解读涂尔干的思想可以阅读《教育与社会学》、《教育思想的演进》等相关书籍。
参考文献
温暖的碎片 篇5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句饱含情愫的话,若从私人缱绻延伸到“为身边人牵念祝福”的层面,无疑慰藉人心。
在四川,一场爱心接力正渐次铺开:家在成都淮口的林兆强,因妻子发病时将5万元治病钱撕成碎片,而一筹莫展。在华西都市报的系列报道后,众多市民热心致电,或就“拼碎币”献策,或表示愿垫付救急钱。
可以说,幸与不幸,同时成了这幕“现实剧”的底色:妻子病发,已让林兆强焦灼难安,而治病钱被撕,更是雪上加霜;可他又是幸运的,在媒体关注、网民聚焦后,各方伸出援手,愿助其渡过难关。
网友发博、媒体关照、市民献策、银行竭力帮助,涌动的爱心,凝成了一串温情链条。拳拳心意的传递,责任担当的汇流,纾解着林家的燃眉之急。尽管迄今为止,尚未找到“拼碎币”的合适方法,可爱的浪花的泛起,仍让人感到温暖。公众爱心的喷涌,只因希望林家“安好”,更希望周遭人的“春暖花开”,共同撑起公共生活里的“艳阳天”。这种淳朴的情愫,正是提升道德浓度的驱动力。
最美教师张丽莉
29岁,正是年轻人享受花样年华,实现人生理想的大好时光。但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女教师张丽莉,却因车祸瞬间挽救学生身受重伤,至今躺在重症监护室没有苏醒。“女教师车祸瞬间救学生,自己双腿遭碾压高位截肢”的消息连日来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关注,网友们赞其为“最美女教师”。
碎片时间 碎片阅读 篇6
只爱经典阅读
只爱经典应用的小逸,在资讯类应用的选择上选择了Flipboard这款鼻祖级应用,“独特的界面与内容呈现方式相信是选择它的主要原因,当然在订阅源的本地化与数量上也是选择它的原因之一。”
初次进入Flipboard,系统会提升用户自行设置喜好的资讯内容,完毕后便可开启主界面。事先添加的咨询板块以图片宫格模式的栏目呈现方式。当然了,这其中包含了微博、人人网SNS社区的整合。与其他咨询应用不同的是,Flipboard将订阅成分降到了最低,并且将内容呈现与微博紧密相连接,这对用户速阅读以及碎片时间的填充有了很好的帮助,但过度依靠微博分享,在内容上没有很好地二次编辑和修改,部分新闻在文字上或是图片上的展示就不是那样的完美了,不过不影响阅读。
在手机上阅读Flipboard时,的确能够感受到应用的流畅与翻页的新颖。在内容显示方面,Flipboard的风格与传统的模式有较大的不同,内容缩略页的出现让阅读的节奏更加快,大图片与文字的结合更加适合咨询的快速获取,在几分钟的碎片时间中就能浏览足量的新闻。
资讯就要大集合
刚刚学完驾照的乱哥,在资讯内容的需求上很长一段时间都与车有关。因此他只使用添加海量汽车资讯的ZAKER,“拥有Windows‘磁贴’界面的Zaker有着丰富的本地媒体订阅源,特别是对汽车媒体的支持,每天在地铁上看上一段时间,让我不知道选择那一款车作为代步工具。”
刚刚经历更新改版的ZAKER,首相干掉了Windows“磁贴”界面,新的宫格式界面相比其他的订阅应用,ZAKER仍旧有着不俗的排版效果,特别是宫格排列方式在订阅分类时显得非常方便,简洁的LOGO与文字叙述能让用户在第一时间找到自己需要的板块。
点击界面下方的“+”,在“内容库”中随便选择一项类别,就会发现ZAKER在提供了超过20个分类网站的订阅供你选择。当然,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在精品分页频道中,ZAKER将各类出色站点链接后,在通过自己的二次排版与修改,让我们能获得更加精细的文字图片内容。除了订阅的信息外,点击界面下方工作条中的“推荐”,在此分页中也能找到新鲜趣闻,提供的阅读体验与Flipboard很相似,绝对轻量化。
老不正经的人儿
作为编辑部最不正经的番茄,在资讯类应用的选择上也与其他人有所不同。“抽屉新热榜”是其常年保存在手机中的一款资讯应用,“其实现在的抽屉新热榜与不正经没太大的关系,如果你见过拥有‘公共场合不宜’的抽屉后,那你会和我的观点相同。”
按照传统思想来说,“抽屉新热榜”是一个不太正经的资讯应用,不过它对于喜欢分享和收看热点资讯和重口味段子的人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阅读窗口。“42区”分区板块是一个可以长期阅读的地方,应用的主方向是以新闻段子为主,但评论常常是比新闻更有看点的部分,特别是加推了“你问我答”这个互动交流的区域。如果你想在抽屉er中混得风生水起,那你得需要认识混迹抽屉大咖,比如从善如流马歇尔、郭芙蓉姐姐以及涔涔。
懒人听资讯
喜欢有声小说的小呆,在资讯类应用的选择上与他的阅读软件保持了一致,必须有播音功能。因此“窄播”击败了众多的资讯应用,出现在了他的手机中。“融合了收音机的功能到资讯订阅是阅读新闻的一个新尝试。”
从未听说过的窄播,霸占着挑剔的小呆手机如此长时间,的确有它的过人之处。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改变了用户对资讯类应用的固有印象,它将任何资讯内容都以简短文字概括,点击即可将更加详细的内容以播音的方式展现出来。在资讯的订阅上,窄播与其他的应用相差无几。第一次进入应用后,系统会给出提示选项,让用户自行挑选感兴趣的标签。选择完毕后,在主界面中订阅的内容以列表的形式排列在屏幕中,整个界面简洁且干净,选中任意一段,点击即可播放。
碎片时间说多不多,但是将其整合起来却能占据你生活中相当一部分时间,利用这段时间获得更多的新知识,那么拥有自定义功能的资讯订阅应用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看到这儿,相信你对《电脑迷》众编辑使用的应用有所了解,选择适合你的那一款,开始阅读吧!
教育碎片 篇7
一开始我有些犹豫,因为我知道,学术性书籍由于销量不大,一般出版社不愿出版,学者往往要自己掏钱出书;加上我受一个说法影响,国外很多学者更重视发Paper(论文),而不是出书。
没过多久,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慧敏找到了我,她从黎加厚教授那里要到了我的电话。她说看了我写的关于网络时代学习的一些博文,想约我写一本关于网络时代学习的书,因为这样的书有较大的需求,而“市场上还没有”。这个电话终于促使我下定决心,并迅速行动起来。
此后的两三个月里,我推掉了一切能推掉的社交活动、外出开会、讲课和考察的邀请,甚至一度中断了博客的写作,利用一切空余时间来写这本书。我再一次体会到自己所提出的零存整取学习策略的好处。之前我写的大量论文、博文,做过很多次的讲课、讲座的PPT,都成了这本书的“积件”,这些都是前期的积件式写作和个性化改写,今天,我将《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视为又一次创造性重构。我说过,网络时代的学习就是一个零存整取、不断重构的过程。
在这本书里,我试图以新建构主义为核心,将自己近年来对网络时代教与学方面的全部思考纳入其中,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拆分与重组,使之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个性化思想体系。
一开始,我没有找到合适的框架来整合这些成果的碎片,这些研究与思考的成果散布在我的数十篇论文和数百篇博文中。用什么样的框架结构让它们各安其位,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体系,需要摸索。我采用的依然是零存整取的方法,每写一段就发给出版社编辑看看。她会把自己读后的感想及时反馈给我,在交流互动中,有一天我忽然找到了一个框架,将它们大部分囊括起来,这就是你们看到的《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的样子。效果如何,只有读者才能评判。
为了让这本书适合大多数非本专业的教师和读者阅读,我试图在通俗性、趣味性与专业性、学术性之间取得某种平衡,尽量借助一些故事和案例,对抽象的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娓娓道来的语言讲述自己对网络时代教与学的探索与思考,希望这本书既叫好又叫座。当然这只是个人的希望而已,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我最喜欢的美国诗人惠特曼在他的诗集《草叶集》(正编)结尾的《再见!》一诗中,曾这样向读者袒露心迹:“同志,这不是书本,/谁接触它,就是接触一个人。”这个人便是诗人自己。我也一样,我希望这本《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也像我这个人一样,真实、自然,有思想,有个性,有体温,也有态度;既有突出的长处,也有难以避免的缺陷。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著作,不是教科书、论文集,而是一个人在网络时代学习、思考、实践和探索的经验与教训的结晶。谁读到它,谁就在与我对话和交流,谈到高兴处,我会从书中跳出来拥抱你,在你的额头上印上一个虚拟的,但却是真诚的、同志式的吻!
教育碎片 篇8
我将这次报告主要分三个部分:一是对外国教育史研究“碎片化”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基础的探讨;二是从斯宾格勒到麦克尼尔, 谈谈对全球史观的一些认识;三是对外国教育史研究进行“碎片整合”的可能的尝试做一个探讨。
首先对于外国教育史研究的“碎片化”, 我的一个基本的界定与解释就是:在外国教育史研究中关注具体的教育历史事实 (如教育改革运动、教育历史事件、教育法案的颁布与实施、民族国家教育政策与教育体制等) 与教育人物 (如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政治界的教育事功以及哲学家、宗教领袖的教育立场) , 而未能潜入人类教育历史潮流的浪底, 探索教育历史发展的那些摆脱具体历史时空因素限制的稳定的发展因素与普遍的发展规律。
涉及其理论基础的话, 主要有全球化理论、后现代理论, 以及微观史学、系列史。关于全球史观, 有很多学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研究与探索。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提出“文化形态史观”, 将“文化”确定为历史研究单位, 将西方文化视为与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古典 (古希腊罗马文化) 、阿拉伯、墨西哥文化等享有同等地位的八大文化系统之一, 并主张以“文化形态学”的方法, 考察和探究“把一种文化的各个部门的表现形式内在地联系起来的形态关系”。年鉴学派的费弗尔和布洛赫提倡综合性的全面史学, 主张历史学家再不能像以前那样仅仅关注个别的历史人物, 而应该将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历史中的“相似性、重复性和同一性”。布罗代尔把个人与具体的历史事件理解为历史长河中表层的动荡的水, 是历史长河“表面的动荡, 历史的潮流负在背上的泡沫尖”, 不值得轻信, 欲真正地理解历史, 历史学家必须一头扎进历史长河的深处, 从浪底寻找历史的奥秘。另外包括汤因比、巴勒克拉夫、威廉·麦克尼尔等在对人类历史整体性的尊重, 对人类历史普遍的、稳定的、全局的探索方面, 也存在一致性。
碎片 篇9
2由老马想到了黄健翔。他在上届世界杯上解说意大利队的一场比赛近乎疯狂的声嘶力竭犹在耳畔。如果是在一个开放、包容、多元的文化环境里, 这事就不算是个事, 怎么会上纲上线到国际关系上去呢。充满激情的吼叫, 焕发出男人的荷尔蒙, 才是真球迷、真汉子、真解说, 才是四年一度的球迷的节日应有的狂欢气息。南非世界杯, 几十场球赛乏味的多, 又少了黄健翔, 不那么好玩, 好在还有刘建宏激情万丈的“进了进了……”大弦嘈嘈如急雨, 有“诗人”贺炜的抒情“等我们老去的时候, 在壁炉边抱着自己的孙子, 一定会跟他讲起今天的英德大战”, 让人窃笑这个文艺青年的酸溜溜, 还不算太沉闷。
3新版《红楼梦》, 骂的多不骂的少, 网民笑说87版的黛玉是从天上来到人间, 新版黛玉是从天上人间来的。我瞄了几眼, 实在难以进入观看的情境。新版宝黛的烟火气太重, 风尘味太浓, 从他们的眼神里难以找到纯真。完全责怪导演李少红和这帮孩子, 有失公允。如今这个物欲横流、人心不古的年代, 哪里还有宝黛气质的生成土壤。上世纪80年代, 是建国后罕有的思想解放时期, 国人读书习气浓郁, 理想主义的旗帜高扬在共和国的上空, 企图挣脱束缚、天真纯情的宝黛的形象很容易在欧阳奋强和陈晓旭的心中生根发芽, 于是,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拍87版时, 导演王扶林把孩子们关了四年, 相当于办了个红学本科班。现在你把这帮浮躁的巴不得一夜成名的孩子关上十年, 恐怕也是收效甚微。
4“改造电视”这个选题酝酿了一段时间了, 推出的理由至少有:年轻人与电视正渐行渐远, 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呈老龄化、“穷人”化趋势;与纸质媒体相比, 电视观照社会、监测环境、引领舆论的功能日渐萎缩, 好新闻成了稀缺品种;与网络媒体的开放性、互动性、个性、多元性、即时性、草根性、海量相比, 电视相形见绌;收视率考核逼得业界急功近利, 不愿静下心来研发原创节目, 赤裸裸的克隆习以为常。
5改造电视, 主要是改造业界思维的方式, 而思维的方式, 很多时候受制于语言, 或者说两者之间互为影响互为牵制。什么样的思维决定了什么样的语言, 反之亦然。
江苏睢宁县评选当地官员最差会议讲话稿, 获评的是《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抓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标题很大, 讲完各种意义之后, 工作打算只有280字。在我们的电视新闻中, 亦不乏类似的大话、空话、官话、套话、老话、格式化了的话。惟陈言之务去, 说了几十年了, 新闻语言的改观还是难得一见, 那些僵硬的、固化的、空洞的、做作的、虚张声势的、言之无物的、居高临下的、沿袭了战争年代的、打上了“文化革命”烙印的语言, 依然充斥于我们的电视媒体。在网络上泡大的80后、90后, 怎么会愿意接受这些陈词滥调。
思想的碎片 篇10
画画的人每天想的大多是有关画画的问题。有的艺术家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评艺文章,也有的只愿用画笔记录思想。由于自己不擅文采,也没有评职称的压力,至今没写下长篇大论。但是,毕竟天天想着画画这点事,经常会有记录思想火花的冲动。所以,留下的都是些思想的碎片。
一、粗粝的精致
在艺术道路上行走,对“美”的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变化。刚开始学画时,对古典的唯美的很有兴趣,对自然美进行提升,使之更加理想化,自以为在这方面是可塑之才,这种审美取向比较容易被大众所欣赏和接受。然而,渐渐地,唯美主义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了,它美化了生活,却放弃了对生活的反思和批判,而对于一个艺术工作者,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要对生活做出自己的判断,发出自己的声音,使自己的劳动能够融入到人类精神建构的整体之中,不仅仅是画几张美女图挂客厅而已。
鉴于以上的认识,久而久之,自己的审美趣味也由唯美转向表现。心中敬重的艺术家也由安格尔、大卫、布格罗变为了伦勃朗、戈雅、柯勒惠支、巴巴、基弗、佩尔梅克等。对于精细、平滑、腻乎乎的作品不再欣赏,而对那些不拘小节,手法概括、简练、粗犷,直奔精神而去的作品神往痴迷。往往,这类作品有一个特质:粗粝的精致。
粗粝是表象,就是在语言上,不再注重客观物象的精细描绘,取而代之的是粗犷而概括的手法,看上去似乎过于草率,但是,作品的感情和精神表达却非常精致。由粗粝终达到精致,这是我神往的艺术。
二、合理的荒诞
艺术不是真正的生活,艺术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荒诞在生活中被人嗤笑,但是,在艺术中荒诞有时可以变得合理,甚至能够带来某种独特的意味。
最具荒诞性的当然是超现实主义了,似乎越怎么离谱越怎么来,给人奇特之感。一块钟表绵软地挂在树枝上,一个人体也是一座山,人可以独步青云……有一种说法,艺术追求的就是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
荒诞本身可以给人新奇之感,但这并不是艺术的真正目的,一不小心,它也可以演变成一种好玩的游戏。游戏哪怕可以拓宽人的思维,让人享受到快乐,终究偏离了轨道。艺术中的荒诞,是通过某种不合常理的组合暗示出一个艺术家思考的问题,或者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意味。刘小东就深谙荒诞的趣味。一个戴着大墨镜的盲人、拄着拐杖、手上提着一块猪肉走在大街上,远处一辆军车满载着一车军人……两个年轻人在河边烧耗子……一辆装满赤裸男人体和液化气瓶的货车……这些也许来源于生活,但是荒诞味十足。
汪鹏飞/右卫37号布面油画100cm×80cm 2014年
荒诞的情趣大多是逆向思维,不按常理出牌。通常现实生活中根本不会在一起的事物,经艺术家的巧妙组合,奇迹般地合理共存了,而且生发出一种别样的趣味,值得观者慢慢品味。高级的荒诞是艺术家对生活深刻思考的体悟,目的不是让人惊奇,是让欣赏者久久回味。低级的荒诞只是逗人一笑,仅此而已。
三、精神的质感
初学素描,老师要求画出物品的质感,铁皮有铁皮的硬度,酒瓶有酒瓶的透明,苹果有苹果的香脆,衬布有衬布的绵软……当时眼前一亮,原来画画还有这么多讲究!很长一段时间,都以画出物象的质感为乐,感觉像是掌握了一门绝活,不过这都是骗骗小孩的把戏,时间长了就不过瘾了,终究这是画画最基本的基本功,在艺术表达里并不是最重要的内容。写这个题目是看了俞晓夫的文章,发现了“质感”新的内涵。俞晓夫不仅画画让我折服,文章也足够犀利,常有匪夷所思之语。他说:“难的是你要画出你自己精神品质的质感。”这种表达道出了我久违的思考。
汪鹏飞/右卫38号布面油画90cm×80cm 2014年
一个成熟的艺术家,无论他画什么,怎么画,一看,就是他的作品,似乎上面做了标记。从前,我认为是形式促成了一个艺术家的独特风格,又不见得准确,也想不出更好的表述。“精神品质的质感”很是精辟的表达。一个艺术家所画的题材可以变,画法可以变,唯独有一种东西必须贯穿始终,那就是精神品质的质感。这种质感是你画面上所独有的,它来自你精神世界的深处。如果你的画没有辨识度,说明你没有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精神架构。这种精神架构的形成,是多方面学养的化学反应。画人物也好,画风景也罢,都将是你精神品质的外化。只要用心去感悟和表达,终将彰显出你独有的精神品质的质感。
四、绘画与材料
自从公元15世纪早期,尼德兰画家凡·艾克兄弟发明调色油技法以来,油画已经走过了600年的发展历程。在漫长的发展中,从语言到审美积累了庞大而丰富的传统,这是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对它展开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了解不同流派与不同主义的各种艺术主张,主义与主义之间是如何反叛而革新的,掌握了期间的发展脉络,就像寻得了打开一扇扇艺术迷宫之门的钥匙。学习和继承是我们的手段,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理所当然要创造出属于我们时代的艺术。这时,你也许可以在大师如林的传统绘画生态中找到一片生存之地。但是,如果你既深深地喜爱着绘画又对油画的表现潜力感到不满,其他材料媒介的介入也许可以激活画面的视觉能量。
汪鹏飞/右卫39号布面油画100cm×80cm 2014年
选择本身是自由的,一旦进入了选择的领地,就必须尊重它的规范。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性能,需要通过大量的试验来了解。在当代,我们还得有这样的胸怀:传统的绘画语言我们要悉心研究和学习,以为创作服务,同时,新的材料媒介也可以积极地吸收进来,只要是精神表达的需要,是我们的兴趣所致。
汪鹏飞/晚归布面油画50cm×180cm 2013年
汪鹏飞 / 归 布面油画 150cm×200cm 2013年
汪鹏飞 / 墙里墙外 布面油画 150cm×200cm 2014年
五、严谨
一次,邢啸声先生给我们讲西班牙艺术,介绍到洛佩兹时说:他一张作品经常要画好几年,比如一幅春天写生的风景,随着季节的变化,景色也随之而变,他就把这幅半成品搁置起来,等来年的春天再去原地接着写生,要是还没画完,隔年再来,直到完成。画一棵树,为了使树枝树叶的位置不变,把每根树枝固定起来,以便写生。可谓严谨到刻板。
印象派画家们为了真实地记录某个特定时间的景色,一幅画经常许多天只在特定时间段去画。莫奈为了画鲁昂大教堂,在教堂对面租了一间房,天天细心观察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光线下教堂的色彩变化,画出了50 多幅别样多彩的组画,叹为观止。乌格罗的作品每个造型都是用尺子量出来的,即使是完成的作品,也会留下许多丈量的痕迹。欧洲许多画家有一种很了不起的特质——严谨,有时严谨到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他们有发达的感觉,更有高度的理性。
当浮躁变成现实的主流,严谨就愈发变得可贵。严谨是一种画画的态度,人生的态度。
六、野性与圈养
可以这样说,艺术有两种,一种是野性的艺术,一种是圈养的艺术。野性不是要装疯卖傻,故作疯狂,而是总带着点不走寻常路的意思。圈养的艺术像个新兵一样只会正步走,生怕走偏了道。
碎片虽然构不成宏大的整体,但是,他们像是黑夜里的点点星光,照亮着我前行的道路。
汪鹏飞/我心飞翔布面油画150cm×200cm 2013年
汪鹏飞/西口古道布面油画170cm×220cm 2014年
汪鹏飞/船布面油画90cm×120cm 2013年
穿越时光的碎片 篇11
“落雨咯,打烊咯,小八辣子开会咯。”记得每当下雨的时候,我们那些在幼儿园里的孩子就会这样地唱,一边跑到户外吧嗒啪嗒踩起大片大片的水花,那些不安分的孩子还用当时常用的长柄伞打来打去呢。
孩提时代,我们家在江浙的一个小镇上,尽管在现在看来,小镇距离市区也就半个多小时的车程,而那个时候,在一个年幼孩子的眼里,这确是条好长好长的道路。那时,小镇到市区有两条路好走,一条是公路,是那种铺满碎石子的那种;还有,那就是那飘飘遥遥的水路了。
孩提时候最开心的事儿就是去城里了,每次,都好像过节日一样。城市的楼是那样的高,城市的道路是那样的宽,城市的人是那样的多,还有,我的大妈妈在城里,她会领着我和妈妈到商场扯布子,到城隍庙吃小吃。我的表哥表姐也在城里……
那时,小镇到市区已经有公共汽车了,但我们家都不怎么乘,因为生活清贫吧,当时我们家和全国人民一样,一样的艰苦朴素,一样的勤俭节约。也许因为不乘车,我和妈妈都晕车,于是,就又多了一条不乘车的理由。
我们家到市区去有两条路子,乘车,还有乘船。先说说乘车吧,呵呵,别误会了,这可不是乘公共汽车,我们乘的那是“二八老爷车”——老自行车,还是父母结婚时候买的呢,看那黑黑的样子,特别结实,或许那真有二十八寸呢。骑车去市区,那得赶大清早就出发,而确切地说,那应该是坐车,我坐在前面,母亲坐在后面,父亲就是我们的动力。对于年幼的我看来,这可不是一件很好的选择,但去城里的诱惑实在太大了,于是就什么都能忍着。去市区的公路不好,全是一块一块蓝中带灰的石头,而且公路上灰多,汽车一过就满面是尘。小时候不懂事,坐在车上就一个劲地催父亲快骑,而另外就大声地嚷着:“颠着了,颠着了。”当屁股颠痛的时候,市区也到了。
现在想来,一家子“乘车”到城里去,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呀,我在前头,母亲在后头,清苦,却是苦涩里的温馨,那辆见证了父亲辛勤付出的“老爷车”还在,静静地躺在杂货间里面,尽管它早已退休。
其实我最向往的还是乘船去城里了。我们老家在水乡的一个湖畔,父亲以前打过鱼,也许是生来对水的喜爱吧,凡是有水的地方,我都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感;凡是生活在水中的生物,我都有种特别的喜爱。而乘船去市区,带给我的则是一种别样的情致。长大以后,我曾在西湖泛过舟,也曾在家乡的湖里划过船,乘过绍兴的乌篷船,也聆听过周庄双桥下的水声,但不管在哪里,我总忘不了开往市区的航船机器轰鸣、桨片破开水面的声音。
航船码头在我们家后面,每天下午五点钟的时候,我就听到水面上传来呜呜的声音,然后便是一长串的吆喝声:“航船到嘞……”,“阿二的东西带下来嘞……”这样的声音拖得很长很长。
航船从我们家到市区要近三个小时,对于这样的交通工具,父亲当然是不屑的。那往往是我和母亲娘儿俩过去,每当听到妈妈对我说明天去城里吧,那天晚上我就会特别地兴奋,早早地上床睡觉,在梦里编织着五彩的幻境。第二天的五点钟,妈妈就会早早地将我唤醒。听妈妈在耳边急促地唤着“当心”,小心地张开双臂从窄窄的木板上下得船内,还故作老成地对妈妈说:“我才不怕呢,妈妈你当心,我扶你。”然后就在船内找到一个靠窗的最好的位子。“呜呜”,船开了,船尾搅起大块大块浓重的水波,船缓缓地掉了个头,慢慢开始了旅程,在两岸留下层层的波浪。在航船上,玩水是免不了的,小小的身子探出窗外,小手划开水面,多惬意的事情。那背后却是妈妈夸张的训斥声,抱紧我,赶紧把我拽进舱内。那会儿,妈妈会编一些和水有关的故事吓我,比如说“河水鬼”什么的,“妞妞不听话的话,河水鬼会把妞妞拖下水的。”其实我当时什么都不怕,但我也会装着很怕的样子钻到妈妈的怀里去的,真的,妈妈的怀里很温暖。
回来的时候,航船会经过一座桥,这是一座石结构的古桥,上面写着大大的红字“凤凰桥”。小时候和爸爸一道到河边捕鱼到得最远的地方就是这里,有时候妈妈会对我说,在她还是小姑娘的时候到爸爸的老家去就要经过这座桥,于是,我就对此特别地神往。同时,“凤凰桥”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过了这座桥,我的家也快到了。
一次到外婆家的那个村子里去,偶然间听外公说城里过来的航船快到了,于是我就特别地惊异,还非要拖着外公一道去看航船,因为我一直以为,航船只有我们家才有,真的在另一条小河上看到了另一条航船,记得我当时特别的不是滋味,或者说是失望吧,仿佛就是我手里的玩具被人拿走了那样。
而今,从小镇到城市的石子路早已改成了水泥路,那条穿越我幼年时光的老航船也早已消失了,镇上的老人难道不乘航船么?“都什么年代了。”想想,失望地笑笑。
“碎片化”时代的公关生存 篇12
公关业务模式的变化
新媒体浪潮带来的影响不仅是业务模式上的转变, 对于公关人才也增加了新的要求。如今社交媒体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 点点鼠标就能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低头刷刷微博就可以了解到最新的话题, 一个好公关的修养, 已不仅仅是写几篇好稿, 安排几场成功的发布会, 与媒体打好交道, 更要懂得数字营销与社交媒体之道。不少公司开始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培训, 让他们在两方面得到更大的提升。
传统媒体时代的消费者如何接触信息。想象一下, 当新的一天开始时, 早上8点, 原来在上班的路上买一份报纸看重要的新闻, 这是第一个媒介阅读习惯。第二个习惯是, 到公司之后, 到门户网站看一些新闻, 如果是球迷就会点击“竞技风暴”栏目, 如果对IT感兴趣, 就会去看看新浪财经等。
媒体时代, 一天下来都是在工作, 也没有大量的娱乐时间, 下班后看一些卫视或央视的节目。
在新媒体时代, 消费者又是如何接触媒介信息的呢?在睁眼前, 整个人被媒介侵入了。早晨7点就刷朋友圈, 看看有没有用户跟我们互动, 看看朋友圈有没有报道一些相关公司的消息, 有没有报道行业的动态, 总之, 起床就被微信占据。
由此可见, 整个新媒体的场景和环境下, 所有的媒介接触习惯已经被微信割裂, 被很多的应用割裂, 这是用户行为习惯最大的变化。
再看看公关总监在新媒体时代是怎样工作的?早上9点, 他们在上班的路上一边查看媒体报道, 电视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 还要看微信公众号、微博, 还要看来自各方面的一些舆论, 以及不知道从哪儿曝出的负面消息。现在的消息碎片化, 东西很多很零散。如果发现微博上加V的用户曝出企业的负面新闻, 老板就会打电话问到底怎么回事, 是哪个企业曝的, 然后一路上电话不断。
到了公司, 人们都会评价该负面报道, 而如何定性和处理, 需统一口径。到了中午, 还不能吃饭, 需要紧急召开媒体发布会, 让公关公司以及公关部同事紧急处理。整个下午, 公关总监也是一直在忙碌与焦虑中度过。
新媒体公关三大挑战及应对
挑战1:企业脆弱化。随着新媒体不断发展, 信息愈加透明, 企业的“罩门”越来越多, 愈加脆弱。
挑战2:传播碎片化。不知道负面新闻到底从什么地方曝出, 也不知其扩散程度, 有时很难找到解决办法。
挑战3:流程时效化。因为局势发展太快, 原来制定的标准化公关流程很可能会失效。
针对上述3大挑战, 公关行业需要构建完整解决体系和解决方案。
一、应对企业脆弱化, 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于全方位的议题管理体系。很多企业并不是全部都有这些问题, 但或多或少会遇到, 比如说劳资纠纷、财报亏损、产品质量、高管离职、竞品诋毁、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动物保护等都是极易被攻击的企业罩门, 在新媒体时代一定会有应对的方法, 把这些公关议题种类梳理一遍, 第一个就是统一口径, 公司统一输出信息。第二个是高管的参与性。360的公关做得特别好, 疏通渠道就是媒介对话, 这个渠道非常复杂, 需要慢慢梳理, 这是一个体力活。第三方意见领袖的力量, 在近年来非常重要, 很多意见领袖也是传媒业专家, 他们一句话会对整个舆论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敏感议题一定要时刻保持警觉, 因为随时可能会受到攻击。
如何应对, 最重要就是全媒体的监测, 在传统时代非常好处理, 比如让梅花网提供一个报告出来, 也没有多少负面的东西, 大家看看就过去了, 但现在可以看到的负面信息实在太多。解决办法靠机器协助, 但真正作为信息判断跟沟通工作, 一定要交给公关人, 因为需要有自主判断能力:是不是危机, 会不会形成大规模的负面影响, 都需要人工进行判断, 并需要对信息进行监测与评估。对行业有洞见, 一定是深入了解、深入理解这个行业后, 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应对传播碎片化, 聚焦目标的“拼凑艺术”。媒体碎片化的东西很多, 要树立清楚的目标。媒体资源比较多, 供应商资源非常多, 客户人脉比较多, 组织起来才能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要解决关键问题, 就要找到最重要的一块拼图。
三、应对作业流程时效化, 就是扁平式、蜂群式的作业流程。扁平式的例子就是小米。公司非常扁平化, 跟公司团队之间的融合度以及各种奇思妙想的发现机制密切相关。蜂群式就是彻底的分布式管理, 是民主管理制度的精髓。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雇佣关系、合作关系变得更加灵活, 因为很多企业负责人会认准你做公关很牛, 你可能做广告很牛, 整合很多东西, 最终聚焦点在于人, 人的价值被发现后, 整个社会生产方式以及分配方式发生微妙的关系, 可能不需要雇佣员工, 可能只是选择合作伙伴, 这其实是新媒体时代的社会生产分工的变化。
新媒体时代公关的机遇
1.技术与大数据。这是无论哪个在互联网论坛或是营销论坛都没有办法避免的话题, 这方面的公司有很多, 做第三方数据, 可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客户叫大姨妈, 其实有非常丰富的女性数据, 它的数据非常值钱, 他可以知道女性在经期的周期中, 每个时点需要什么东西, 可以做精准的女性电商, 所以大数据的电商非常丰富, 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会做什么样的事情, 购买什么样的专业装备, 这就是大数据的机遇。
2.专注机器做不了的事情。资源整合与有效沟通, 这是公关公司的强项。现在虽然是智能化、机器化时代, 但有一些事情是需要人与人沟通的, 不管是现在还是十年、二十年以后, 公关都是有价值的, 它的价值还是在于沟通, 在于资源整合。
3.与沟通目标谈恋爱。让他们爱上你, 让他们告诉身边的人他们爱你。有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罗辑思维”, 这种运行体系就是深度的社群经济与粉丝经济的结合体。收集身边很多读书人想要的一些东西, 大家一起来分享, 包括他的微信公众号, 每天60秒的马桶时间, 亲近与粉丝交流, 与沟通目标去谈恋爱。
4.助力传统企业转型。通过互联网工具, 建立移动互联时代新型的沟通方式。易观就是典型的案例。虽然不仅仅局限于公关这么一个范畴, 更多的是营销活动, 或者是说其他的东西, 但是助力传统企业转型, 在这个时代, 特别是公关公司有巨大的机遇。
5.未来细分行业的小而美。现在可以发现非常大的趋势就是自媒体, 自媒体联盟以及科技博客, 其实最开始专注于IT行业, 引发整个IT行业媒体变革的东西。但现在发现又有了财经自媒体, 有了美食自媒体, 其他各种各样的自媒体, 每个自媒体联盟都是小型的公关公司, 他们能够集聚一帮牛的人为客户做服务, 未来细分行业的小而美也非常有前景, 包括校园营销, 可能有的公司非常小, 但他们做的校园营销非常棒, 比如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会找专门的校园营销团队来做, 可能就是十几个人的团队, 但做得非常棒。再比如说IT公关, 里面的路数很清晰, 移动互联网营销、财经公关、公益营销, 只要专注里面一个做深做透, 在未来的公关行业还是非常有机会的。
6.新的趋势就是右脑时代。右脑时代里有一个概念, 就是全新思维, 其中包含了创意驱动、设计主导、视觉刺激、通感崛起。
在世界杯期间, 腾讯网运用大量的视觉化设计来做一些东西, 展示腾讯想要输出的一些观点和语境。比如说Ola, 这个词就是Ok的口气词, 放在这里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参与感, 让大家充分互动。
再比如, 世界杯期间支付宝做的营销, 除了图片之外, 还有非常像凡客体和陈欧体, 陈欧体我为自己代言, 通过非常有共鸣的语言以及图片展现精神风貌, 展示整个企业的品牌形象。所以说在创意的时代, 很多时候是用右脑思维, 用情感去打动别人, 原来做律师、做记者、做医生等比较吃香, 但在未来, 整个创意会有一个大规模的迸发, 也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