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碎片化”阅读

2024-10-25

大学生“碎片化”阅读(共12篇)

大学生“碎片化”阅读 篇1

大学生是指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是承担社会建设发展重任的高级专业人才,是掌握社会新技术、新思想代表先进文化的前沿群体。那怎样应用自己充沛的精力、积累丰富的知识,完成自己的使命呢?

一、阅读是大学生成长的利器

2014年五四青年时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座谈时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告诫青年大学生应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应改故向新、弃旧图新,应终身追求美好的理想。可是青年学生怎样才能成为纯善者,拥有纯粹的心呢?

学习的途径有很多种,有阅读、听讲、见闻、沟通、实践、讲授等多种方式,通过阅读可学会10%的知识。当你把阅读当成一种信仰,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方式,你便可以通过阅读来积累经验并创造经验,并体会到精神的愉悦。真可谓莎翁所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叶老在《略谈国文》中说道:从国文科,咱们将得到什么知识,养成什么习惯呢?简括地说,只有两项,一项是阅读,又一项是写作。要从国文科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阅读是“吸收”的事情,通过阅读,可以领受别人的经验,接触别人的心情。大学生们通过阅读可获取信息、增长见闻、陶冶情操、提升思维能力、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是继专业能力、职业技能之后的又一利器。

二、碎片化阅读方式正侵蚀大学生的身心

培根在《谈读书》中提到: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们的阅读变得更加便捷、迅速,校园里刷微博、玩微信、看新闻的低头族无处不在。据调查,大学生阅读表现在看教材居多、盲目性读书多,快餐式阅读多、无纸化阅读多,有阅读计划少、有精读意愿少,普遍追求时尚阅读、轻松阅读,阅读倾向于功利化、浅薄化。

互联网里潜藏着巨大的信息宝库,大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立竿见影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可是这种碎片化阅读传递的是信息、接受的也是信息,是一种表层学习方式、低水平的不恰当的学习过程,他所呈现的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隔断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他所缺乏的是系统性、深度性的知识,夹杂着一种功利性的病态的社会心态,这种碎片化阅读让大学生们变得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思想肤浅、没有主见。

网络中流行“有问题找度娘、万事找度娘”,这让青年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日渐脱离现实社会,性格变得孤独、冷漠、内向、封闭,学习缺乏毅力、失去兴趣,身体素质下降,在各种压力面前变得茫然、焦虑、浮躁。

三、大学生应该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叶老曾说: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教师的教其实是引导学生学,逐渐使其能够自学,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是不能凭空得到的,习惯是不能凭空养成的,必须要有所凭借,阅读就是最好的凭借。

调动自己内在的阅读兴趣和迷恋,增强主人翁意识,多花时间和精力精读教师推荐的材料与书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钻研形成元认知,采用深层学习方式,经过加工、筛选和整理,了解现象、理论、原理,并将知识、技能用在解决新的解题过程,做到反思、推测与应用,重组已知内容并将其与新知进行关联,通过阅读提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技能、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和判断力,通过阅读获取知识、获取智慧、获取经验。使广大青年学生逐渐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并乐在其中。

中国的传统经典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是感悟人生,陶冶情操,完善品格,培育正气的最好途径。要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包括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管理、国际和信息网络等方面的知识,要多读原著和经典,不要满足于快餐性阅读、碎片化阅读,读原著才能全面深刻理解原意,不至于人云亦云,以偏概全。作为先进文化代表的青年学生要读科学理论和专业方面的书籍,做到以学立德,以学增智,以学兴业,以应付今后工作的需要,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要调整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

在《卓越的大学教学》一书中强调,大学教师面临的六项人才培养目标:更高阶的思维技能;获得学术成功的基本技能;某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人文和学术价值观;工作和职业发展;个人发展。为了达到这六项人才培养目标切实需要青年学生引导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摘要:通过阅读可获取信息、增长见闻、陶冶情操、提升思维能力、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的阅读变得更加便捷、迅速,呈现出碎片化阅读、快餐式阅读,传统阅读观念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威胁,大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等正在受到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碎片化阅读,利弊

参考文献

[1]比格斯.卓越的大学教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2]张淑琴.当代大学生阅读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3(11).

大学生“碎片化”阅读 篇2

读书就是修行。在这大数据的信息时代里,自身修养的完善才是真正心之所向,而碎片化不过是形式上的破碎,并不影响人精神素养的完整。

读书,就应该摘掉长篇巨制的有色眼镜,转而去追寻那思想中的成长与感情上的成熟。遨游于书海间,孔夫子的《论语》、泰戈尔的《飞鸟集》、柏拉图的《理想国》这些流传于世的经典,也不全是长篇巨制,甚至也是“碎片化”的,但他们都是短于篇幅,深于内涵的。冰心的散文这般温暖人心,梁文道的短小时评一语中的。我们不必为碎片化的结构篇幅而对其嗤之以鼻,因为如果那样,我们该会遗漏多少经典,多少思想与心灵的升华。

读书,就应该聚沙成塔、细心拾起身边每一块小碎片,注意平日里的点点滴滴的积累。清晨,休息了一夜后,精神焕发,读读推送的几首唐诗宋词,感受一下中华诗词的声韵之美和意境之雅;午间,信手取一份杂志,随意翻阅几篇短小的小趣文,享受一下工作之余后的清闲;夜晚,临睡之前,读览一下孔老夫子的《论语》,咀嚼其中的几个片段,让传统思想精华萦绕在脑海之间,渗入到我们的血液里,直到不知不觉中进入梦乡。这样的修行是零碎的,但却是永恒的,而且是惬意的。

读书,本就是沙中拾贝,残存在你记忆中的也不过是些零碎的片段罢了,但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所有的碎片结合在一起。无关乎饱受争议的阅读模式,而是回归到自我灵魂的修行中去。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孔子那“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壮志;李白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真挚;李清照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怅。我们终是要看遍人生百味,尝尽酸甜苦辣。我们修行,需要沉淀,将一句句的微言精义,终化作胸藏文墨,腹有诗书气自华。

大学生“碎片化”阅读 篇3

关键词:碎片化 大学生 阅读模式

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数字化时代,也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阅读生活,电子阅读逐渐冲击和替代了传统的纸质化阅读,让大家进入到一个“碎片化”时代。无论是课间休息的几分钟,还是坐车,吃饭,晚上睡觉前的各种闲暇等任何一个细碎的时间,都可以快捷地进行阅读,动一动指尖轻轻一点,就可以实现让人们足不出户而尽知天下事。

1.“碎片化”时代的内涵

“碎片化”一词最初是用来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的说法,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其实,我们也可将“碎片化”理解为一种“多元化”,而碎片化在传播本质上是整个社会碎片化的一个体现[1]。就是指通过手机短信、电子书、网络等电子终端接收器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每天从手机、网络等电子终端接收器上,我们能接触到海量信息,似乎一切信息和知识都唾手可得,阅读显得如此轻松、容易实现。因此,毫无疑问,现代人已经进入了碎片化阅读的时代。

2.当代大学生的阅读模式调查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3G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也加快了脚步,如今的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不少同学则以掌中的电子读物为乐,电子读物已成为广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部分,以新乡医学院为例,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中心,近年来纸质图书的流通数量却呈明显下降趋势。那么,电子读物缘何深受欢迎?纸质读物在读者心中的分量还有多少?

2.1图书馆的流通数量统计

为了更加客观的研究大学生的阅读需求变化,笔者又对所在学校图书馆近六年的图书流通数量做了统计,自2008年至2013年,图书借还总数由530083册逐年减少至302546册,其中社科类借还总数由296774册逐年减少至136491册,自然科学类借还总数由233309册逐年减少至166055册。由此数据明显的反映出了大学生对于纸质图书的借阅需求呈快速下降趋势,尤其是社科类图书的流通数量下降幅度较大,与自然科学类的图书相比较,文学类图書的数字化较为容易实现,读者通过终端在网络上进行数字化阅读较为方便,这充分说明数字化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阅读模式。

2.2问卷调查统计

笔者以所在学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的在自习室、寝室、图书馆及广场处发放了150份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为“电子读物与纸质读物你更喜欢哪个”。结果回收问卷130份,经过统计显示:有约61%的学生表示喜欢电子阅读;39%的学生表示坚持喜爱纸质读物。由此看来,电子读物以绝对的优势胜出,原因是与传统的纸质图书相比,电子资源更为丰富和方便获取到,同时也节省了读者的财力和时间,使阅读变得无时无处不在。

3.大学生倾向于电子化阅读模式的原因

电子阅读能如此狂热地吸引读者的眼球,不仅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阅读客体的变化,也是迎合广大读者阅读需求的结果。

3.1网络信息资源丰富

计算机和网络的迅速普及带来了文献资源的的数字化时代,数字化资源信息存储量也比纸质图书要大很多,不仅包括了文字资源,还有大量图像、声音、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多样,特别受到喜欢追求时尚的大学生们的青睐。同时,网络资源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时效性强、各类资讯应有尽有的特点,满足不同学生不同的阅读需求,使学生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有一定的自主性,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

3.2数字化阅读的便捷性

认知心理学认为,对于同一信息的编码越丰富,越有利于信息的存储和提取。配合以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的媒体信息,同等情况下会比单一的文字信息更容易记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阅读的效率[5]。随着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手机的普及,读者的阅读行为逐渐趋向“碎片化”,通过移动网络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便捷的进行文学类图书的阅读,从而导致对受光、书本等客观因素影响较多的纸质图书阅读兴趣不断下降,图书馆的文学类图书的流通量出现了逐年下滑态势。

3.3电子阅读方式繁多

在信息高度膨胀的现代社会中,大学生需要新型阅读来了解更广阔的信息空间。传统的阅读方式要受到阅读环境、光线、书等因素的影响,电子化阅读不同的是阅读方式非常多,比如刷微博,看新闻资讯,读各种网络作品,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和多种网络等电子终端接收器来实现,不再受到传统阅读因素的制约。大学生可随时利用电子书、手机或其他移动阅读设备进入阅读状态,使阅读不再限定在书斋、学校、图书馆,而是渗透到了日常生活之中。

3.4纸质图书更新的滞后性

图书馆对一些文学畅销书和医学类的新版教材更新不够及时,读者渴望看到的新书不能在图书馆借到,而网络上对此类图书的更新非常及时,读者到馆阅读的热情逐渐低落。尤其是对于一些新发行的图书来讲,图书馆在购置图书时要经过学校很多部门的审批、招标以及其他的程序,图书到馆后还要经过采编、典藏和图书额的上架等一系列过程,诸多的因素延长了图书的流通时间,没有数字化信息资源更新及时,这就导致了读者更偏爱电子阅读模式。

4.结语

科技浪潮的席卷使得电脑、手机、电纸书等电子产品成为广大读者的青睐品,有了这些电子设备的协助,每个人就像随身携带着一个小型图书馆,电子阅读着实像一个大黑洞,吸引着大家不由自主地去接受它,让广大读者爱不释手,然而,电子阅读在成就“碎片化阅读”的同时,也让人们的思考变得简单,形成思想上的“碎片化”。我们在体验现代化快节奏的阅读模式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纸墨香味为我们带来的精神享受。文字是抽象的符号,它要求读者在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领悟其内涵,否则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在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时要慎重。

参考文献:

[1]周婕.新媒体时代的大众阅读方式研究[D].广东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4.

[2]郑艳芹.试述“大阅读”的教学理念及理论基础[J].科技信息,2008(31):585.

[3]蔡红,唐秀瑜.浅阅读时代图书馆的深度选择[J].学术论坛,2007(3):41-46.

[4]周蔚华.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兴起与出版转型[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99-106.

大学生“碎片化”阅读 篇4

一、“碎片化”阅读习惯的形成

“碎片化”一词来自于英文单词Fragmentation, 意思为完整的东西变成许多的小碎块。“碎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研究中, 在我国则最早用于传播研究, 解读互联网对受众的传播习惯带来的影响。因而“碎片化”的概念也发生了裂变, 从最初的社会阶层“碎片化”, 发展到媒介和受众行为的“碎片化”, 时至今日, “碎片化”一词已成了小众化、多元化的指代。

这里所说的阅读习惯“碎片化”包含三层含义:

第一, 受众 (即读者) 的阅读时间进一步“碎片化”。从互联网时代发展到以微博、微信主导的微媒体时代, 媒介的便携性更强, 为即时性的、非正式的阅读提供了必要条件, 短时间的阅读成为获取大量消息的主要形式。

第二, 受众的阅读内容呈“碎片化”。因为阅读时间缩短, 受众更愿意依照自身的兴趣阅读较小篇幅、信息量有限的文字资料。

第三, 传播网络的进一步碎片化。互联网已经给社会带来了一个相当长的“去中心化”的过程。网络中的所有人几乎都可以作为传播主体参与到传播活动中。而今日微博和微信的盛行更增强了传播网络“去中心化”的特征, 传者与受者间的界线相当模糊, 传统媒体和专业媒体的权威度面临更大的挑战。

综合以上原因, “碎片化”概念中“碎片”的裂变程度发生了从“小”到“微”的转变。表面看来, “碎片化”带来的是海量杂乱无章的信息, 但从图书策划和销售的角度上, 实际上“碎片”携带读者行为的“痕迹”, 与之对应的数据若能被收集整理, 就成了可以利用的规则数据。对“碎片”信息的利用就是一个分不同层次“逆碎片化”的聚合过程。

二、“碎片化”阅读趋势下图书策划中的革新

(一) “碎片化”在选题策划中的应用

图书是一种商品, 其最终目的也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图书行业也越来越重视需求分析。一般而言, 消费者数据是需求分析的基础。目前图书行业的数据特点是倾向于展示、描述和比较, 比如包含出版社市场份额的排行榜、各类图书的排行榜、某个图书品种的分析销量等, 它更像一份成绩单, 检验着某个出版社的市场表现 (市场占有率、品类优势、上架率) 。基于以下两个事实, 依据描述性数据指导选题策划,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作为文化产品, 读者的很多潜在需求是无法直观获得的, 而是在某种特定情境下被触发, 因此基本上所有的畅销书出现时, 市场上都没有同类产品;二是图书从组稿到出版的生产周期较长, 而读者的热度较短, 参照榜单做出来的书上市时, 读者的兴趣也许已经转到其他方面去了。

另一方面, 针对那些需求比较稳定并且具有持续性的图书, 却可以在策划阶段以“碎片”上附着的信息作为指导, 例如:

1. 对外传播类的图书。

对外传播类图书的策划一直是图书领域的一个难点, 常常是吆喝声大于喝彩声。很大原因是国外读者对于我们出版的内容并不真正感兴趣。这其中的因素非常复杂, 文化差异可以解释大部分原因。相较西方发达国家, 我们处于文化势能较低的位置, 如果希望文化势能较高的一方听取自己的声音, 那么必须说别人想听的, 而非说自己认为别人想听的。互联网和通讯工具将全世界紧密相连, 同时也沉淀着大量的信息“碎片”。国外有什么书在畅销?这些书的读者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这个层面的信息是较大的“碎片”, 是较容易获得的。进一步提取出与中国相关的信息, 便可以有针对性地策划出解答世界范围问题的图书。

2. 专业性较强的图书。

尽管目前图书市场上大量图书品种出现了供过于求、良莠不齐的情况, 但某些专业领域的图书却鲜有精品, 甚至仍有市场的空白。这些编辑曾经不敢轻易尝试的市场盲点, 现在却可以成为分众的蓝海。这类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低竞争度、对应专有渠道、需求稳定、内容精度要求高、需求分析可行。一般市场书的营销发行对基数的要求较高, 有统计显示, 在向曾经购买过同类书的读者推送图书信息时, 能实现的有效转化率一般在1%左右, 在基数足够大的情况下, 产生这个转化率即可以视为发行手段有效。而专业性较强的图书, 读者基数远远小于一般市场书, 但转化率却高于一般市场书, 需求刚性较强。在互联网时代之前, 通过数据分析做到内容精度的匹配和消费者需求分析, 难度较高。而“碎片化”环境却让数据分析机构可以获得大量附着消费者行为数据的信息碎片, 可以分析出专业图书的消费者需要什么内容、在什么渠道购书、对价格是否敏感等相关信息。利用这些信息, 图书从内容设计时即可获得有效指导, 为后期销售的高转化率做好铺垫。

(二) “碎片化”在图书营销发行中的应用

1.“大数据”层面。

亚马逊有一句名言:“最成功的书籍推荐应该只有一本, 就是用户要买的下一本书。”这句话包含的意思其实就是要努力做到精准营销。另外, 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曾以亚马逊为例提出“长尾理论”, 指出亚马逊的销售总额中, 有四分之一来自于排名在10万名之后的冷门书。这个脱胎于图书销售业的理论也传递了一条重要的信息:小众需求的总量是巨大的、可分析的, 在“碎片化”时代, 做到精准营销的可能性已经大大提高。

“大数据” (big data) 又称为“巨量资料”, 由互联网 (包括移动互联网) 进行收集。因此一般商业个体不具备收集大数据的能力。图书行业中的大数据主要集中在大型电商的手中。但是大数据的处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与之相对的概念是“云计算”, “大数据”的概念虽然是时下热点, 但事实上目前的“大数据”公司对“大数据”分析尚在探索阶段, 出版社更是不具备这种能力。

亚马逊等网站不仅仅是图书的销售者, 实际上同时握有图书“大数据”的数据库, 经过多年对读者购买数据的复杂运算, 可以分析读者的爱好及关注点, 可以聚合大量的“碎片”信息。在这个层面, 比较可行的是出版社充分利用电商的直邮推送功能和自动推荐功能。

(1) 电子直邮。好处是非常精准, 出版社可以主动与电商商洽以这种方式推广重点图书。但值得注意的是电子直邮与传统直邮相比, 难以做到图文并茂, 吸引力欠缺, 而且现在许多人对网络广告抱有抵触情绪, 这都不利于实现销售转换。因此在直邮推送中需要加入更多的销售卖点, 如打折促销信息、图书获奖信息、名人推荐信息等。

(2) 自动推荐功能。严格意义上自动推荐不是广告, 而是通过计算图书间内容、作者等信息的关联度, 自动在页面上显示出同类图书。作为出版社, 考虑其中的数据运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用户交互的角度看, 网页上的自动推荐的图书显示中是有优先级的, 如果能够获得高优先级, 则有可能出现在靠前的页面上, 不需要读者继续向下滚动。关联是第一步, 常见的产生关联的条件包括书名、作者、关键字等;接下来优先级排列则按照销量、出版社、搜索率等。与销量高的书关联, 并且排在高优先级, 效果是最好的。以书名关联, 需要考虑到“首因效应”, 同样类别、同样 (或类似) 书名的书, 作者的注意力往往大部分集中在第一本上。作者关联在运作系列图书时效应比较明显。关键字关联则比较隐性, 但是更具操作的余地, 在下面第2点中会详细分析。在第二阶段优先级排序后, 实际上同一出版社关系的可能性非常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 即出版社应该“做专业的事”, 在某一类图书中做出具有“黏性”的精品, 并稳健补充同类产品, 势必事半功倍。

2. 关键字搜索层面。

关键字提取自海量信息, 相当于信息“碎片”中的磁石。在图书编辑及营销中恰当地使用关键字, 以提高搜索的概率 (关键字搜索本身, 也正是某些搜索引擎的盈利之道) , 也相当于提高了图书的曝光率。对关键字的运用可以分步骤进行:

(1) 首先应该获取关键字。利用关键字时应该注意几个原则。一是不能想当然。不少编辑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认为最流行的网络热点词汇就可以作为关键字, 但事实上搜索率最高的关键字往往不是网络流行语, 许多机构都有通过技术手段提取的关键字, 这才是编辑真正需要的。二是准确度要高。同义词可能非常多, 但是最有效的关键字可能只有一个。三是要注意关联度。应对关键字进行分类, 选择与自身选题方向关联度最高的关键字, 否则也会减弱搜索的效果。

(2) 在图书编辑阶段, 即可引入关键字的概念。在封面上印上信息含量较大的广告语, 在网站的营销书名中嵌入相关信息, 是比较常规的做法, 但是目录也应该获得同等的重视。目录不仅是读者了解全书内容框架的重要手段, 也常常被放在电商的销售页面上。一方面嵌入了关键字的目录可以提高网络搜索率, 另一方面习惯于“碎片化”阅读的读者通过目录可以很快判断自己是否对一本书有兴趣, 而这是最终转化出购买行为的关键所在。

(3) 营销阶段。连载、热点阅读和趣味阅读是非常常见的营销手段, 也正是一种“碎片化”阅读的方式。而好的试读内容配上富有亮点的标题, 是获得点击率和有效阅读的关键所在。之前已经提到, 在电商的自动关联过程中, 关键字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关联度和搜索率上, 都可以帮助图书出现在推荐页面上, 即便是相对冷门的图书, 通过页面上适当的关键字植入, 也可以增加其在电商页面的曝光度。

三、结语

综上可知, “微媒体”的广泛使用使人们习惯于通过“碎片化”阅读获取信息, 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 给图书出版行业带来了挑战, 同时也带来机遇。“碎片化”阅读产生的背景是整个社会阶层的“碎片化”和消费行为的“碎片化”, 消费者更关注消费过程中的体验。出版社核心是做深度阅读产品的机构, 但是图书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到读者手中有一个过程, 曾经这个过程是简短的、单向的。而现在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将“碎片化”阅读, 通过“碎片化”的渠道, 转化为深度阅读的过程。这对选题策划和营销发行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需要编辑和营销发行人员通力合作, 共享经过整合的“碎片”信息, 通过不同层次的数据操作, 达到满足读者需求, 优化读者体验, 拓宽购买渠道, 增强读者与出版社交互的效果, 进而通过优质图书产品的“黏性”, 为下一次购买过程做好铺垫。每次技术革新都会带来资源的重新整合和分配, 因此出版社应积极面对挑战, 打破各环节分工的藩篱, 形成有效的分享与反馈机制, 这样方能树立自身在出版新格局中的地位。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完善, 以及微博、微信等私人化程度更高的即时传播工具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社会结构的“碎片化”进一步加剧, “碎片”发生从“小”到“微”的裂变。“碎片化”阅读也正取代传统深度阅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尚存争议, 但是这一行为所留下的读者“痕迹”却可以成为图书策划和营销发行的重要指导数据来源, 如果出版社能保持创新意识和与时俱进的精神, 在不同的阶段对这些数据进行不同层次的分析和利用, 则能够让图书选题策划变得更加精准, 更加贴近读者的需求。

关键词:“碎片化”,大数据,选题策划,关键字搜索

参考文献

[1]黄升民, 刘珊.“大数据”背景下营销体系的解构与重构[J].现代传播, 2012 (11) .

[2]苗晋诚.大数据背景下图书出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传播与版权, 2014 (9) .

[3]王琪, 姚永春.大数据时代图书选题策划的技术手段[J].编辑学刊, 2013 (5) .

[4]冯志强.大数据时代网上书店信息运维和精准营销[J].科技与出版, 2015 (1) .

[5]王钰.破坏性创新、大数据与图书销售[J].科技与出版, 2013 (6) .

[6]彭兰.碎片化社会背景下的碎片化传播及其价值观[J].今传媒, 2011 (10) .

[7]陈奕, 凌梦丹.微博“碎片化阅读”的传播麻醉功能解读[J].编辑之友, 2014 (5) .

[8]金璐.移动互联网时代报媒应对碎片化阅读的变革之策[J].新闻世界, 2015 (2) .

[9]江晓原.阅读前景, 一个乐观的展望——关于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J].编辑学刊, 2013 (3) .

碎片化阅读作文 篇5

碎片化阅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便捷。当今社会,人们在上、下班、上、下学的过程中,在乘坐地铁或挤公交的时候,因为时间的短暂,人们大多使用手机、电子书等阅读方式,从而取代了纸质阅读,从表面看来,这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使其变得更便捷。

但,碎片化阅读也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得到更好的改变。

碎片化阅读的繁多造就了我们难以分辨事情的.真伪。由于碎片化的阅读,人们大多在网上看到的新闻根本不能确定真假就转发导致了谣言漫天,最终,错误信息在网上愈传愈凶、一发不可收拾。碎片化阅读让我们丧失了辨别真伪的能力,盲目转发,却也导致了在点击量暴增的背后,大笔金钱也随之转入幕后人的口袋。

碎片化阅读让我们在阅读文章中阻碍了完整信息的获取。由于现在人“快”的心态,为了在短时间内得到更多的信息,通常把文章大致看了一遍,网络媒体写作的“碎片化”让信息不够完善,让信息变得简单,粗糙。

碎片化阅读让我们对经典、杰作失去了耐性。想象着,一个人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阅读一部经典之作,那该是多么美好。如今,碎片化阅读已充斥着整个社会,人们的快节奏生活已打破了这静谧的美好,从而替代的却是一些城市的喧闹,人们生活所认为好看的小说,不再是经典著作,而这些杰作也已无人问津,被搁置一旁了。

阅读碎片化现象有待改变 篇6

江苏是文化大省,也是出版大省。江苏出版界也出版了不少好书,为了使读者朋友对江苏的书香文化有一个概略的了解,记者分别采访了江苏、南京出版界的几位资深人士,看看他们怎么说、怎么读书的,或许对我们有一些启发。

记者首先采访了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编审马渭源先生。马渭源不但是一位资深出版人士,还是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专家、活跃于电视与网络等多个媒体的演说家、明史专家和作家。他已在江苏暨南京、安徽、福建及新加坡、美国等国内多地、海外多国演讲过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明文化,并出版了16本明史专著,2015年还有8本新的明史著作陆续出版。

上网刷手机不能代替阅读纸质书

记者:马老师,此次江苏通过全民阅读法规对社会会有什么影响?

马渭源:我对江苏省的这项规定举双手赞成。如今人们的阅读碎片化,动不动上网、刷手机,而不好好阅读纸质书本。我并不反对这些快餐式阅读,但是网上有许多不堪入目的东西,捕风捉影,内容低下,有的是一拍脑袋写成的;有些人年轻气盛,文化不高,乱用词语,而且语言不规范,你说这些东西有多少文化含量?还有“网络暴力”,根本不能代表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而且错别字很多,这对文化底蕴不高的年轻人来说,容易被误导。

而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书籍等是经过审查并多次反复校对后才出版的读物,在出版过程中以及对于印刷厂均有许多保证质量的严格规定。

记者:既然一本书对于读者如此重要,那么您觉得作者以及出版部门怎样对待这本书呢?

马渭源:我不但是出版者,而且也写书,至今为止在东南大学出版社、重庆出版社等出版了20多本书,每次我的书稿写好后,都要沉淀一段时间,然后反复修改五六遍;在正式出版前还要经过三审。

我们搞出版的人,不但是文化工作者,也是文化传承者和文化传播者,要珍惜这件工作,多把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的东西留给后人,而不是“洒向人间都是怨”。

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不好的现象也反映到出版物上,有些出版社对出版物的处理不严肃,本末倒置,瞄准所谓的市场、读者的胃口,而忽视了质量,这是不可取的。

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看民国期间的张元济、王云五等人,他们既是有名的学者,又是著名的出版家。和这些人比一比,您不感到惭愧么?还有些书籍是所谓的戏说,我认为戏说就是对年轻人不负责任。内容涉及严肃问题的书籍应该正襟危坐地说,而绝不能戏说。

还有一些所谓的学者,自己不好好读书,仅凭好恶就得出结论。甚至在提交国际论文时连一条史料出处都没有,真不知道他们是根据什么写出来的。

记者:传承南京文化与全民阅读有什么关系?

马渭源:南京文化底蕴相当深厚,南京人爱读书,又处在吴、楚文化交接地带,阅读资源很是深厚。南京又是一个移民城市,不排外,我到过中国、世界许多地方,最好还是南京。南京不能只搞六朝文化,要搞大一统的明文化、民国文化。明朝的根在南京,要读懂明朝以后的600年历史,首先就要读懂南京。再说民国文化,一部近代史,大半部在南京,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从朱元璋那里继承来的。

记者:您对海外华人的读书有什么观察?

马渭源:海外华人华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渴爱程度甚于国内,我在海外讲学时,来听讲的人就直接用美元买我人民币原价的书。甚至听讲的人中有一半是金发碧眼者。我就问华人:“他们听得懂吗?”有一个外国人答:“我不但听了,还录音录像,以后如有不清楚之处,还可以回放。”

江苏南京作为文化高原理应率先开阅读之风

接着,记者采访了南京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卢海鸣。卢海鸣不但是一位资深出版人、出版社领导,也写过多部专著。对于这样一位专家,他对于全民阅读有什么高见呢?

记者:您对于此次全民阅读法规的公布,有什么看法?

卢海鸣:法规的公布很及时,江苏也好,南京也好,在全国范围来讲是一个文化高原,在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化高峰,四大名著都与江苏有关。全民阅读法规的公布由江苏率先完成,既是时代的选择,也是歷史的必然。

记者: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在此次全民阅读活动中,有没有一些配合的举措?

卢海鸣:实际上,我们集团和出版社从2014年初就已经开始在做这方面的事情了。我们率先在江苏省、南京市成立了南京市全民阅读工作站,开展了诸如出版咨询、免费阅读、图书首发式、读书会等多项活动。

与此同时,我们还开设了两家书吧,即太平门的金陵书苑“墨香缘”书吧和武定门城墙肚中的“垣里书香”书吧。其职能就是免费图书馆,为市民提供免费读书。

此外,为了配合全民阅读,集团所属的报刊如《社区新报》,以及《青春》、《好家长》、《明日风尚》等杂志均开设了相应的专栏。我们还准备在2014年国家公祭读本第一次进课堂的基础上,编写市民读本,并且逐步向全国推广。

为了配合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我社还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作,编写、出版“中国战区受降档案”等书籍。

记者:听说南京出版社正在组织编写、出版一套“书香江苏”丛书?

卢海鸣:这套书是江苏省新闻出版局交办的出版任务,一共16本,江苏省13个城市各一本,另三本分别是《书香江苏》《江苏传世名著》和《江苏阅读遗存》。

记者:您对年轻人的读书有何建议?

卢海鸣:在全媒体时代,获得知识的途径很多,不能认为不看纸质书就是不读书,因为我们毕竟生活在电子时代。现在90后、00后,都喜欢在网络上阅读。当然网上阅读不能代替纸质书本的阅读。我们要与年轻人共勉,静下心来,把生活节奏放慢一点,去掉功利心,将纸质书与电子书结合起来读,这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不无裨益。

海外阅读法规及值得借鉴的做法

杜辛更是一位江苏出版界的资深出版人,曾先后任省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第一任出版部主任,现任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副总,早在2013年,他就关注全民阅读问题,撰写了有分量的探讨文章,而且在自己分管的《长城志》、《大运河志》这两套巨著项目上倾注了许多精力。两套书的出版,将彻底结束有长城无长城志的历史,彻底结束有运河无运河志的历史。《长城志》将在2015年底出齐。

记者:您在世界范围内参加过多次国际书展,能否谈谈海外对于全民阅读的立法以及我们可以借鉴的做法?

杜辛:在世界范围内,据我所知,全世界很多发达国家都十分注重全民阅读,并提高到民族素质和国家竞争力的高度。美国早在1998年即颁布了《卓越阅读法》,2002年,又颁布了一部《不让一个孩子落后》的法案;韩国早在汉城奥运会前,就强行规定10层以上高楼,投资商必须按比例建公共图书阅览室,在2009年又实施了《读书文化振兴法》;日本2001年颁布了《关于推进儿童读书活动的法律》;俄罗斯则在2012年实施了《民族阅读大纲》。

江苏作为文化大省,自古就有浓郁的读书重教的氛围,全国希望江苏在全民阅读方面带个好头。说起来,这项提案的发起人朱永新还是江苏人呢。

记者:作为出版人,您认为阅读的重要性在哪里?

杜辛:中国现在信息产业发达,电脑、手机早已普及,但网络上获得的知识是碎片化的,不深刻,缺乏系统性。这样的浅阅读对大脑皮层的刺激浅薄,对人的思想、思维激励不足,对形成深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足。现在的年轻人之所以行为偏激、易走偏锋,与大量的浅阅读不无关系。

记者:海外哪些促进阅读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杜辛:我在参加一些国际书展时感触颇深。无论是在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德国法兰克福,还是日本东京国际书展,都可以看到这些國家当地的教育部门组织学校中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们到书展上来参观。幼儿园的孩子们还不完全认字,读不了书,到书展上干什么呢?原来是到书展上感受书文化气氛的。孩子们参加一些诸如玩偶、卡通类的文化活动,聆听观看各种表演,现场翻阅各种少儿图书,潜移默化地培养小孩子对图书的兴趣。这种做法令我感动,但愿国内的教育部门也能学学西方这种有效的做法。

记者:您对年轻人和海外华人华侨以及他们的孩子们在阅读方面还有什么建议?

大学生“碎片化”阅读 篇7

关键词:碎片化时间,体质健康,运动习惯,方法和手段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取决于家、校和社会等综合因素,但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学生个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起决定因素的是个人运动习惯,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和专长都是为了养成学生的运动习惯。

笔者所在的学校为高中,把常态的授课和组织多种课下活动作为培养学生运动习惯的方法。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女生)体质的下滑还是不争的事实。目前环境下,没有办法要求高中学生每天抽出以课时为单位的时间进行体育活动,造成了学生在高中阶段体育运动习惯的下滑或丢失,进而形成体质健康的问题。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在笔者看来就是引导学生用好碎片化的时间锻炼身体,形成运动习惯,提升自身体质健康。

1学生碎片化时间的界定

高中学生的碎片化时间除了正常学习(课上学习、课余学习)和正常生理活动时间之外都可界定为碎片化时间。在校最典型的碎片化时间是课间、大课间和在校不上课的小时间段(如晚饭结束到上晚自习的间隙)。学生在校的可用碎片化时间课间一般5~ 7 min,大课间25~27 min,以及中午午休后到上课和晚上吃饭到晚自习的15~20 min左右时间。

按照教育部规定的阳光体育一小时要求,一般学校大课间为 “一拳两操”,有些学校为阳光大课间“。一拳两操”多带有学校仪式性质,很难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阳光大课间小学和初中开展的明显要好于高中,原因就是老师们常说的“小学、初中学生听话”。高中学生能从理论到实践去认可锻炼身体的益处,但真正具体到个人的实际行动中,多数学生都会找出各种大家了解和熟知的理由。

换位思考,我们给学生的体育教育和学生主动认知的体育知识都过多强调了竞技体育的表象,而忽略群众体育或健康体育的本质——健康在于运动。反思我们对学生的体育教学,都过于强调运动的规范性,比如场地、器械、时间、技术规范等。这些要求让学生对运动的认知模式化,而淡化了运动本质首先在于动,而各种体育项目是动起来的规则化“游戏”。有整块的时间活动叫运动,用好碎片化的时间同样也叫运动,两种都可以促进运动习惯的形成,都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而用好碎片化时间进行运动更符合高中学生的特点。

2做好5~6 min运动,引导和带动学生形成运动习惯

5~6 min运动主要就是用好课间等碎片时间。除了传统的课间活动,从近几年兴起的体能锻炼来看,1~5 min的小练习可以涵盖身体锻炼的方方面面,这些小练习要求场地小,器械简单,间隔短,练习目的指向性明确。比如流行的3 m2健身活动,5~6 min可以完成2~3个动作的包括心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3个目的指向明确的练习。5~6 min的瑜伽练习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完成6~10个动作的练习。5~6 min还可完成8~10节4×8拍的健身操,4~6节以上的现代舞(广场舞);5~6 min还可完成整套的武术套路;5~ 6 min还可以进行一次规模不小的平板支撑比赛;进行3~5个班的蛟龙出海比赛,等等。

5~6 min作为学生在校的最典型的碎片时间,引导学生练习的运动应符合运动强度中小,场地要求限制小,以个人体能练习为主,另外易于组织,便于开展,花样繁多等特点。这种小活动除可调动学生迅速产生兴趣,迅速投入,还安全,针对性强,同时不会影响学生的课上学习以及师生皆宜、师生同乐。最重要是潜移默化地督促学生运动习惯的形成,会用碎片时间,就自然更会用完整时间。

3教师在引导学生用好碎片化时间的反思

首先就是学校教师的思想认识要相对统一。认识统一主要指在碎片化时间运动的推广中不论文化课教师还是体育教师都要有和学生师生同做,师生同乐的参与意识。在调查中,班主任认为学生运动和学习可互补的班,一般每天坚持运动的同学就多一些。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参与起到的以身作则的带动作用要远好于体育教师的发动宣传,学生的向师性也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在目前家长越来越关注学生在校细节的今天,教师的参与还能有效带动家长参与的热情,形成家、校、生三方的合力。这也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的最理想状态。

其次,作为组织、引导、参与的体育教师要有目的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这种知识、技能的更新既是引导学生用好碎片化时间提高体质健康的要求,又是时代发展中对体育教师一专多能,多专多能,善于终身学习,活学活用,勤学勤用的要求。体育教师能够相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性学习和兴趣的要求,引导学生能动会学,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也是体育教师职业的至高要求。如果体育教师给学生的答疑不如学生去查百度或APP更方便,体育教师在学生间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小。

4学校在促进学生用好碎片化时间的反思

个人认为学校层面在促进学生用好碎片化时间的问题上除了做好宣传发动和强调安全外,还要有计划地做好以下几点。

(1)有针对性地布局有利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运动的设施。目前学校的体育设施大都集中在一处,这种设计的初衷是学习和运动的互不干扰。在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促进体质健康的认识上不是把体育场搬到教学区,而是学校要有意识地给学生设计进行便利活动的场所。比如将更适合学生特点的全民健身路径放到教学楼前;辅助性的小阶梯可以和单腿、双腿、上肢练习的小场地进行组合;四肢同时同动的攀爬可以和高低的拉伸檑木进行组合; 还可以设计有利于学生方便取、放小体操垫等器械的器械房,设计有利于学生活动的微型风雨场地;学校对学校体育设施的设计突出的特点就是场地和设施要让学生便于运动、利于运动和目的明确地开展运动,具有针对性强、安全性好等特点。特别是可把目前学生体质健康最关注的肺活量、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爆发力等作为运动设施设计的切入点,结合学校教学区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

(2)引导和组织好教师和学生的示范性和带动性作用。用好碎片化时间带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首先解决的就是学生的“不习惯”。不习惯在课间进行活动,不习惯运动和学习的紧密衔接,不习惯迅速的身体调动等。帮助学生克服这种“不习惯”,前期的重点是培训,而后就是贯穿始终的示范和带动,包括教师和学生。示范和带动的方法更多要依靠小团队的作用,这种团队各班都可以有, 都可以进行有目的地培训。更好的是运动兴趣社团的自发形成,让兴趣社团成为学生中有要求、有目的的运动和运动学习团队。既可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又可自发地去更新运动知识和组织更适合学生特点的运动形式、方法,更利于开展校内和校外的活动,形成运动习惯。

碎片化时间的运动锻炼本质还是促进身体健康和运动习惯的养成;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长本质也是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本质上是希望学生形成健康生活习惯。由此,用好学生在校的碎片化时间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侯乐荣,居媛媛,张艺宏,等.我国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9(4):84-87.

[2]赖小玉,刘海金,刘尚礼.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原因分析及抑制措施[J].体育学刊,2007(5):125-128.

大学生“碎片化”阅读 篇8

碎片化时代以微博、微信等的新兴社会性媒体为载体, 产生了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时间, 体现了快节奏性和即时性, 改变了大学生的阅读学习方式,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社会性媒体不仅仅能够报道和传播发生的某个事件, 也能够记录和分享个人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挖掘碎片化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价值, 能开拓大学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更对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碎片化时代

在互联网信息传播中, 所谓“碎片化”指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强调主体需求性, 主张观点自由性, 体现个性化。互联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模糊了传播者和受众者之间的界限。[1]碎片化时代体现以下几个内容。

1. 时间碎片化

越来越多大学生把移动电源当作自己口袋必备物品, 大学生除了使用手机接听电话和收发短信外, 都在“玩转”手机, 大部分时间都在刷微博、聊微信、聊QQ、浏览网页等, 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 在路上、在吃饭时、在自习时, 没有固定时间, 积少成多。

2. 资源碎片化

个体个性化的需求不同, 导致所需资源分布在不同角落。从海量的信息中挖掘出符合个性化需求有价值的信息比较困难。

3. 信息碎片化

信息传播中, 往往不同来源渠道的信息存在不同的规范, 更没有统一的整理分类及分发渠道, 通过不同的方式在整个互联网传播, 让受众获取的信息杂乱无章、真假难辨。

三、碎片化时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4G手机的普及, 大学生群体运用社交媒体传播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更加多样, 微博、微信等平台成为最受大学生群体欢迎的社交媒体。但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传播的信息往往充满碎片化特征, 带来的是碎片化阅读、碎片化时间和碎片化学习。碎片化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便捷性, 但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得更复杂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给大学生带来复杂的社会心理、文化和舆论环境, 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一, 在微信、微博等虚拟空间中, 碎片化的微言即时性的展示, 提供了一个生活轨迹展示、学生情感宣泄的平台, 更是大学生生活方式和个性的展现, 反映了信息时代大学生更强的社会独立性和融入性。第二, 大学生更强调分享、交流。大学生自身在微信、微博空间里的微言片语, 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评论, 表明了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对于人际关系和人际交流的渴望的更深层次表达。但在自我表达的同时, 极端观点往往被复制, 传播速度飞快。更有甚者, 将微博、微信作为虚荣心展示平台和炫富平台。

2. 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监管变得更困难

微信、微博等平台不仅仅提供了一个私人交流的平台, 更是一个公众舆论平台, 能够迅速聚集, 成为舆论焦点, 引来关注、转发, 产生的社会后果和舆论影响更加难以控制。

负能量的事件更容易被传播, 微信、微博等平台往往被不法分子当成一个散播谣言的平台。一条虚假消息在微信或微博上一经曝光, 转载量瞬间达到几万甚至十几万, 谣言很快就会吸引大众的目光, 使原本不存在的事情弄得人心惶惶。大学生很容易受到这些虚假信息的诱惑, 传播、转发这些信息, 更甚至受到欺骗, 受到精神和心理伤害, 让监管变得更加困难。

四、碎片化时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机遇

碎片化时代形成了碎片化的语言及即时性的信息传播, 构建了大学生更快捷的生活方式, 丰富了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带来了新的机遇。

1. 开创思想交流新环境, 提高大学生非正式学习能力

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环境, 正成为大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碎片化阅读和碎片化学习的工具和平台, 也成为培养大学生协作学习能力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良好渠道。[2]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环境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 人人都可以注册使用, 这为大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开创了思想交流新环境, 让大学生自己有了话语权, 在相互交流、讨论中构建自己的知识, 并在交流协作中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相互合作、共同进步。从传统强迫式、灌输式被动获取知识, 到主动地、有选择性地去获取知识, 改变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模式, 提高了大学生非正式学习能力。

2. 与时俱进, 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

碎片化时代, 知识更新、知识传递具有即时性, 获取信息的途径更便捷。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 纯理论的内容非常枯燥, 学生的学习效率低, 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恰恰是碎片化时代, 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活力, 强调了学生主体的个性化和独立性, 学习效果提高了,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这就要求在新的形势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 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 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主动介入到大学生的网络虚拟空间, 如QQ群、微信、微博平台等, 关注学生的信息状态, 与大学生成为学习协作伙伴, 形成线上分享、交流和协作, 线下实践的良好氛围,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3]

3. 借助碎片化时代网络新素材, 丰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碎片化时代, 网络传播的是海量的信息, 资源庞大, 既有正能量性质的, 也有负能量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正能量性质的、有益于课堂教学的素材, 把这些有意义的素材运用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来。例如, 微信、微博中热议的“大学生爱心接力, 15年照顾瘫汉”的话题, 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让大学生从中认识到什么才是真善美和道德良知。

运用网络不管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热点素材, 都可以引起大学生们的关注、转发和讨论, 在共同讨论中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 能够摆脱传统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 更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展开。[4]若把这些真实的素材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 可以极大丰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 引起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

五、应对碎片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和机遇的新措施

1.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意识

碎片化时代的到来, 信息传播方式被改变, 便捷、快速正成为时代标签。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观念, 主动进入到微信、微博空间, 充分运用微信、微博的思想传播和转发、评论功能, 结合正能量素材, 抢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意识, 将其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课堂教学中来, 引入微信、微博平台,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 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到微信、微博中, 让大学生们在兴趣中主动关注、转发及评论,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丰富案例材料的同时,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从而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倡导文明、共同成长, 形成线上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教学的良好局面。

2. 以微信、微博等平台为新桥梁, 形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

微信、微博等已经成为大学生网络交流中最常用的软件, 改变了大学生交流及学习方式。

第一, 学校层面最好分级建立统一的微博平台和微信公众账号, 通过公众平台搭建起学校和学生相互思想交流的新桥梁。教师层面可以建立“师生微信圈”“班级微博”等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及时沟通, 及时处理学生的思想问题。第二, 微信、微博等平台具有即时性、跨时空性, 尽管带来的是碎片化的交流和阅读, 但简短的信息更方便学生交流、记忆和整理, 微言大义,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微信、微博等平台为新的平台, 倾听和了解学生的所想, 为学生服务, 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学习问题, 搭建起学生和老师交流的纽带, 及时了解学生的行为动态, 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状况, 对症下药, 并进行心理干预, 解决大学生遇到的思想问题, 形成线上和线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补充的新体系。

3. 设立校园舆情监管机构, 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新环境

微信、微博已经实现了要求以实名制的形式进行注册, 但由于微信、微博信息量太大, 监管机制不健全, 造成很多虚假负能量的事件被传播、被转发, 有些信息甚至被转发了成千上万次, 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的发展, 更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层面要建立学校自己的校园舆情监管机构, 制订本校微信、微博等平台信息发布或转发规定, 对于本校学生所发布或转发的信息要有监管机制, 引导学生向健康方向发展。

六、总结

碎片化时代的到来, 存在挑战的同时, 也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是要抛弃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而必须与时俱进, 在工作方式和方法上作出改进, 深入到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中, 与学生分享交流信息, 及时处理学生所遇到的思想问题。

碎片化时代带来碎片化特性, 对于大学生而言, 碎片化的阅读让他们记住大多片段的信息, 而不是完整的信息, 碎片化的信息也是有价值的信息, 只要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正确运用, 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工作方式和新的理念,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兴社会性媒体, 信息的传播呈现明显的“碎片化”特性, 对大学生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念的全面性带来冲击, 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碎片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探讨新形势下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与机遇的新措施。

关键词:新兴社会性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碎片化时代,挑战与机遇

参考文献

[1][3]王静.“微文化”:碎片化时代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学理论, 2013 (03) .

大学生“碎片化”阅读 篇9

贾平凹困惑于当下农村生活的繁乱, 他在自己的作品《秦腔》后记中所说的那样:农村、农民、土地供养了我们一切, 农民是善良和勤劳的, 但农村却一直是最落后的地方。农村没有矿藏, 没有工业, 仅有的土地也在极度发挥了潜力之后, 粮食产量不再提高, 而各种各样的费用迅速上升, 农民再也守不住土地了, 他们一步一步从土地上出走。“体制对治理发生了松弛, 旧的东西稀里哗啦的没了, 像泼出去的水, 新的东西迟迟没再来, 来了也抓不住, 四面八方的风方向不定的吹, 农民是一群鸡, 羽毛翻皱, 脚步趔趄, 无所适从。”贾平凹意识到农村生活整体性的瓦解, 于是“土地从此要消失吗?真的是在城市化, 而农村能真正地消失吗?如果消失不了, 那又该是怎么办?”的问题始终萦绕心间, 于是贾平凹就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来表述这个支离破碎的乡村世界, 展现出混沌的艺术效果。

一、时空的碎片化——疯眼看世界

时空的碎片化, 就是凌乱的时空错位, 模糊过去和现在的界限, 模糊真实和虚幻的界限, 模糊梦和非梦的界限, 直接导致了梦与现实的混乱化;从而构成了时间和空间的凌乱, 把统一完整的时空叙述成支离破碎的片段。

《秦腔》仅仅写了清风街在一年多的时间中所发生的故事, 但是却同时表现了八十年代后期严厉的计划生育制度、九十年代实行的联产承包、世纪交替时期农民大规模进城务工和政府实施退耕还林等历史事件, 跨越了二十年之久。而根据村民生活中还保留着用杀猪水洗脚、点燃蒿草熏蚊子等生活习俗推断故事的年代似乎更加遥远。这样, 作品内容便大大超越了时空逻辑。就是说, 小说中的故事是在某一年当中发生的, 但是其背景却出现了错位, 是多年间发生的。

这不是作者的疏忽, 是在有意使用模糊背景的方法集中地还原自己对乡土生活的丰富体验和记忆。乡土世界的变迁无疑是巨大的, 但是, 每一特定时期的变化却常常是细微的, 细微到难于被人们察觉。也许, 作家认为如果以真实的背景对应当时发生的故事, 无法呈现乡土生活的更多内容, 无法让读者感知到这个世界的沧桑巨变。因此采用了这种时空错位、模糊背景的方式, 将叙写的故事置身于一个纵深的历史环境当中, 将一切变化凸显了出来, 综合表达了作家多年的乡土生活体验。

《秦腔》的叙述者是“疯子”引生, 这就为碎片化的时空叙事打造了基础。引生具有“疯子”的身份, 时常在清风街四处游荡, 从刘新生的果园到三踅的砖厂, 从村委会的所在地大清寺到赵宏声的药店大清堂, 从丁霸槽的万宝楼酒店到夏天义淤地的七里沟, 清风街的大事、小事、好事、孬事全都在引生的那双“疯眼”下赤裸裸地显现, 他的目光所及就是叙述所及, 没有先后的逻辑。而引生受到特殊刺激就会“嘴脸乌青, 口吐白沫”, 出现幻觉进而晕倒的间歇性癫痫, 出现间歇性的失忆, 所以, 他所感知的世界是无序、零散、错乱的, 他眼里的世界, 正是以这样一种非连贯的生活碎片连缀而成的。

此外, 引生具有能与万物感应和幻化的“通灵”特性, 他能与飞鸟走兽、草木虫鱼对话交流。他时而让机灵的老鼠到白雪那儿去透露爱的讯息;时而用恨的咒语使夏风无故而骨折;时而用爱的念祷使白雪连打喷嚏;时而化身为蜘蛛审视君亭开村委会的过程;时而让自己的灵魂出壳, 身在县医院, 魂回清风街;时而天眼大开, 能看到清风街村人头上冒着的火焰, 从而预知人的阳寿和运势。神神秘秘, 奇奇怪怪, 似梦又非梦, 可能真实, 可能虚幻, 如果这是现实与梦境的交替, 那么又何为现实何为梦境呢?这就打破了以往叙事的线性结构, 呈现了《秦腔》叙事的时空碎片化, 彰显了零碎的乡村生活的原生态。“疯子”引生之眼, 透视着乡村杂乱而又琐碎的生活场景, 展示着当下乡村纷繁而不乏活力的现实生活, 乡村生活亦是零碎的拼图。

这种时空碎片化, 就是时空的混乱, 由于叙述者的“疯子”身份, 真实与虚幻的交叉, 并没有起承转合的关系, 这些片断只是跟随着叙述者引生的感受分散在不同的时空里, 造成了时空的断裂, 每一件事情的发生, 每一个章节的时间, 都好像被切割了, 凌乱的排列着。可以说, 引生的加入, 使《秦腔》没有明显的情节时空叙事意向, 读者只是跟随着作者思绪的神游而漫步。

二、人物的碎片化——叙述者的话语“裂缝”

人物碎片化, 就是人物在不同的章节中幻化成不同的人物,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 以不同的身份, 进行精神探索。这些人物碎片, 随意的拼贴在一起, 若隐若现的构成一种隐性的强大的形象, 探索出一种积极的精神信仰。人物碎片化是不同人物对东西方信仰、对不同文化的一种解构, 一种探寻。

《秦腔》采用一种全新的叙述方式、流水式的语调将鸡零狗碎的日子缓慢的道出。没有固定的叙述对象, 叙述者身份的不断变迁, 场景的移动, 多种矛盾的串联, 所有的一切都是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 像一张密密麻麻的网将纷杂的人物和事件粘连成一个整体, 在整体的背后呈现的是一个残破的乡土世界。

《秦腔》以半痴半疯的叙述者充分地对乡村世界做了碎片化表述。引生幻化成了两个形象, 一个充当一个角色, 参与了故事, 置身于事内, 是清风街的一员;另一个是故事的主要叙述者, 用第三人的语气传达和叙述着他人的故事。在这两者身份的转换间, 贾平凹实现了人物的碎片化。

疯子引生是个人精, 且具有“通灵”与分身术的特异禀赋, 从而叙述者可以自由地驰骋、夸张变形、虚构, 使叙述自由灵活, 获得开阔的创作空间。由于引生无法把握事件间的因果关系和现象间的逻辑联系, 所以清风街的生活在他的眼中是失序、混乱的, 完全由一些琐屑无聊的生活碎片组成。

引生混乱的逻辑与思维、缺失的语言能力决定了他作为“异类”而存在。而异类是与常态社会对立的。在社会规范之外的傻子身上往往呈现出一些向人类原始性复归的生命表征——感官上的超常性, 对人的疏离及对自然与动物的亲近等。贾平凹之所以使用这样一个半痴半疯、连人物形象都破碎的叙述者, 主要是因为他意识到历史的整体性已破裂, 他再也无法整合社会转型期破碎的乡村世界, 当傻子用几乎没有任何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浸染, 没有世间尘埃积存的纯净眼光和心灵去窥探常人的世界, 用傻子的心理和情趣去述说和剖析人的生存困境及常人世界时, 就呈现出了生活的原生态内容和他们对生活的原初体验。

《秦腔》的疯癫视角充分地呈现了乡土中国破碎的现实生活, 正如陈晓明所评述的:“恰恰在回到乡土本真性的写作中, 我们看到, 贾平凹的《秦腔》这种作品在以其回到乡土现实的那种绝对性和淳朴性上, 却是写出了乡土生活解构的状况。这种解构并不是在现实化的意义上的解构, 而是对其想象的解构, 也就是在文学想象的场域中 (维度里) 使乡土生活解构。那是破碎的、零乱的、不可整合的乡土末世论。在文学上的根本意义在于, 贾平凹的叙事再也不可能建构一个完整性的新世纪的乡土叙事, 在回到生活的原生态中去写作, 革命文学在漫长的历史中建构起来的那种美学规范解构了, 只剩下引生那个半痴半疯的人在‘后改革’时代叙述。”

确实, 《秦腔》所叙之人、事的碎片化意味着整体性乡村小说的瓦解与革命化乡土想象的终结, 贾平凹在《秦腔》中没有突兀地臧否人物的道德情感, 也没有刻意去设置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 而是选择“引生”这一疯傻、耿直的农民作为“视点人物”, 借用他的“文化立场、情感指向和价值判断”, 按照生活的‘原生态’展开粗糙的自然主义描写, 在简单得近乎原始的形态下, 与生活保持着消极意义上的相似。

当我们随着引生时而疯癫时而清醒的行状穿梭在《秦腔》中形形色色的众生之间时, 我们看到了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被消解的一幕幕图景, 看到了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很多珍贵的品质在丧失, 满载着作者对乡村城市化给农民带来的生命情感无归宿的叹息和对其前途和命运的关注与焦虑, 和对处于社会变革中的缤纷世象进行反思与评判。

摘要:通过对贾平凹《秦腔》中碎片的整理, 通过这面棱镜折射出当代破碎的乡村生活, 贾平凹的《秦腔》中的碎片化主要表现在时空的碎片化和人物的碎片化。

关键词:碎片化叙事,疯子视角,话语裂缝

参考文献

[1]贾平凹.《秦腔》后记[M].作家出版社, 2004.[1]贾平凹.《秦腔》后记[M].作家出版社, 2004.

“碎片化”时代的公关生存 篇10

公关业务模式的变化

新媒体浪潮带来的影响不仅是业务模式上的转变, 对于公关人才也增加了新的要求。如今社交媒体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 点点鼠标就能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低头刷刷微博就可以了解到最新的话题, 一个好公关的修养, 已不仅仅是写几篇好稿, 安排几场成功的发布会, 与媒体打好交道, 更要懂得数字营销与社交媒体之道。不少公司开始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培训, 让他们在两方面得到更大的提升。

传统媒体时代的消费者如何接触信息。想象一下, 当新的一天开始时, 早上8点, 原来在上班的路上买一份报纸看重要的新闻, 这是第一个媒介阅读习惯。第二个习惯是, 到公司之后, 到门户网站看一些新闻, 如果是球迷就会点击“竞技风暴”栏目, 如果对IT感兴趣, 就会去看看新浪财经等。

媒体时代, 一天下来都是在工作, 也没有大量的娱乐时间, 下班后看一些卫视或央视的节目。

在新媒体时代, 消费者又是如何接触媒介信息的呢?在睁眼前, 整个人被媒介侵入了。早晨7点就刷朋友圈, 看看有没有用户跟我们互动, 看看朋友圈有没有报道一些相关公司的消息, 有没有报道行业的动态, 总之, 起床就被微信占据。

由此可见, 整个新媒体的场景和环境下, 所有的媒介接触习惯已经被微信割裂, 被很多的应用割裂, 这是用户行为习惯最大的变化。

再看看公关总监在新媒体时代是怎样工作的?早上9点, 他们在上班的路上一边查看媒体报道, 电视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 还要看微信公众号、微博, 还要看来自各方面的一些舆论, 以及不知道从哪儿曝出的负面消息。现在的消息碎片化, 东西很多很零散。如果发现微博上加V的用户曝出企业的负面新闻, 老板就会打电话问到底怎么回事, 是哪个企业曝的, 然后一路上电话不断。

到了公司, 人们都会评价该负面报道, 而如何定性和处理, 需统一口径。到了中午, 还不能吃饭, 需要紧急召开媒体发布会, 让公关公司以及公关部同事紧急处理。整个下午, 公关总监也是一直在忙碌与焦虑中度过。

新媒体公关三大挑战及应对

挑战1:企业脆弱化。随着新媒体不断发展, 信息愈加透明, 企业的“罩门”越来越多, 愈加脆弱。

挑战2:传播碎片化。不知道负面新闻到底从什么地方曝出, 也不知其扩散程度, 有时很难找到解决办法。

挑战3:流程时效化。因为局势发展太快, 原来制定的标准化公关流程很可能会失效。

针对上述3大挑战, 公关行业需要构建完整解决体系和解决方案。

一、应对企业脆弱化, 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于全方位的议题管理体系。很多企业并不是全部都有这些问题, 但或多或少会遇到, 比如说劳资纠纷、财报亏损、产品质量、高管离职、竞品诋毁、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动物保护等都是极易被攻击的企业罩门, 在新媒体时代一定会有应对的方法, 把这些公关议题种类梳理一遍, 第一个就是统一口径, 公司统一输出信息。第二个是高管的参与性。360的公关做得特别好, 疏通渠道就是媒介对话, 这个渠道非常复杂, 需要慢慢梳理, 这是一个体力活。第三方意见领袖的力量, 在近年来非常重要, 很多意见领袖也是传媒业专家, 他们一句话会对整个舆论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敏感议题一定要时刻保持警觉, 因为随时可能会受到攻击。

如何应对, 最重要就是全媒体的监测, 在传统时代非常好处理, 比如让梅花网提供一个报告出来, 也没有多少负面的东西, 大家看看就过去了, 但现在可以看到的负面信息实在太多。解决办法靠机器协助, 但真正作为信息判断跟沟通工作, 一定要交给公关人, 因为需要有自主判断能力:是不是危机, 会不会形成大规模的负面影响, 都需要人工进行判断, 并需要对信息进行监测与评估。对行业有洞见, 一定是深入了解、深入理解这个行业后, 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应对传播碎片化, 聚焦目标的“拼凑艺术”。媒体碎片化的东西很多, 要树立清楚的目标。媒体资源比较多, 供应商资源非常多, 客户人脉比较多, 组织起来才能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要解决关键问题, 就要找到最重要的一块拼图。

三、应对作业流程时效化, 就是扁平式、蜂群式的作业流程。扁平式的例子就是小米。公司非常扁平化, 跟公司团队之间的融合度以及各种奇思妙想的发现机制密切相关。蜂群式就是彻底的分布式管理, 是民主管理制度的精髓。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雇佣关系、合作关系变得更加灵活, 因为很多企业负责人会认准你做公关很牛, 你可能做广告很牛, 整合很多东西, 最终聚焦点在于人, 人的价值被发现后, 整个社会生产方式以及分配方式发生微妙的关系, 可能不需要雇佣员工, 可能只是选择合作伙伴, 这其实是新媒体时代的社会生产分工的变化。

新媒体时代公关的机遇

1.技术与大数据。这是无论哪个在互联网论坛或是营销论坛都没有办法避免的话题, 这方面的公司有很多, 做第三方数据, 可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客户叫大姨妈, 其实有非常丰富的女性数据, 它的数据非常值钱, 他可以知道女性在经期的周期中, 每个时点需要什么东西, 可以做精准的女性电商, 所以大数据的电商非常丰富, 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会做什么样的事情, 购买什么样的专业装备, 这就是大数据的机遇。

2.专注机器做不了的事情。资源整合与有效沟通, 这是公关公司的强项。现在虽然是智能化、机器化时代, 但有一些事情是需要人与人沟通的, 不管是现在还是十年、二十年以后, 公关都是有价值的, 它的价值还是在于沟通, 在于资源整合。

3.与沟通目标谈恋爱。让他们爱上你, 让他们告诉身边的人他们爱你。有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罗辑思维”, 这种运行体系就是深度的社群经济与粉丝经济的结合体。收集身边很多读书人想要的一些东西, 大家一起来分享, 包括他的微信公众号, 每天60秒的马桶时间, 亲近与粉丝交流, 与沟通目标去谈恋爱。

4.助力传统企业转型。通过互联网工具, 建立移动互联时代新型的沟通方式。易观就是典型的案例。虽然不仅仅局限于公关这么一个范畴, 更多的是营销活动, 或者是说其他的东西, 但是助力传统企业转型, 在这个时代, 特别是公关公司有巨大的机遇。

5.未来细分行业的小而美。现在可以发现非常大的趋势就是自媒体, 自媒体联盟以及科技博客, 其实最开始专注于IT行业, 引发整个IT行业媒体变革的东西。但现在发现又有了财经自媒体, 有了美食自媒体, 其他各种各样的自媒体, 每个自媒体联盟都是小型的公关公司, 他们能够集聚一帮牛的人为客户做服务, 未来细分行业的小而美也非常有前景, 包括校园营销, 可能有的公司非常小, 但他们做的校园营销非常棒, 比如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会找专门的校园营销团队来做, 可能就是十几个人的团队, 但做得非常棒。再比如说IT公关, 里面的路数很清晰, 移动互联网营销、财经公关、公益营销, 只要专注里面一个做深做透, 在未来的公关行业还是非常有机会的。

6.新的趋势就是右脑时代。右脑时代里有一个概念, 就是全新思维, 其中包含了创意驱动、设计主导、视觉刺激、通感崛起。

在世界杯期间, 腾讯网运用大量的视觉化设计来做一些东西, 展示腾讯想要输出的一些观点和语境。比如说Ola, 这个词就是Ok的口气词, 放在这里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参与感, 让大家充分互动。

再比如, 世界杯期间支付宝做的营销, 除了图片之外, 还有非常像凡客体和陈欧体, 陈欧体我为自己代言, 通过非常有共鸣的语言以及图片展现精神风貌, 展示整个企业的品牌形象。所以说在创意的时代, 很多时候是用右脑思维, 用情感去打动别人, 原来做律师、做记者、做医生等比较吃香, 但在未来, 整个创意会有一个大规模的迸发, 也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大学生“碎片化”阅读 篇11

在碎片化阅读最流行的微博时代,所有的信息都被压缩到140字,这锻炼了小编们的内容提炼能力,但对读者来说,绝对是智商的大杀器。人的大脑对信息分析和加工的能力会进行相应的配合,对于长文的阅读能力会下降,阅读容忍度越来越低。

然而,当编辑可操控的文字长度有限的时候,关于事件的背景、起因和过程的逻辑推导过程往往就被省略了,而给事件定性的判断式话语便充斥着整个网络。大家习惯于接受编辑直接给出的结论,也因此丧失了思考判断和过滤信息的能力。这让许多突破常识、骇人听闻的新闻也能大行其道,这就是智力中的逻辑推导能力和判断力衰退的表现。微信朋友圈文章火了之后,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对整个社会智商的拯救,因为朋友圈文章没有字数限制,篇幅普遍偏长,出现了很多“深八文”,一定程度上还原了事件的深度和逻辑性。如果微博一直统领江湖,真不敢想象整个社会的智商将会低到何种程度。

朋友圈长文章看多了,也不意味着你的智商能得到拯救。好奇又缺乏深入了解的耐心,是大众媒体实践普及和系统化了之后,人们对于真相的基本态度。震荡了整个春节的“年夜饭”事件被“证伪”,它依然造就了一个空前的舆论奇观,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便是它的全部意义。人们对于新闻事件的判断力更差了。媒体行业不仅丧失了调查记者,更丧失了核对新闻真实性的兴趣和耐心。人们热衷于自己对某个网络事件的个人化想象,铺天盖地的自媒体文章也在就一个原本子虚乌有的事件中自说自话。这正好印证了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下的结论:“我们这个‘消费社会’的特点:在空洞地、大量地了解符号的基础上,否定真相。”网民就是这样一群充满好奇心,却又并不愿意付出思考的群体。他们既有猎奇心态,同时又惰于思考事实的真相,他们愿意阅读情绪化的偏见,对他们来说,重要的是取悦自我的合理化想象。

二、对智商构成威胁的技术逻辑:时间 注意力 自我控制力的丧失

当小编正在对本文这种严肃话题进行深思熟虑的时候,手机突然BB作响,各大新闻客户端弹出推送,打断小编思路,拿起手机一看,居然是“广西16岁新郎迎娶16岁新娘”,这消息比肖钢卸任还无聊啊。然而……然而……我竟然认真翻看了其中的每一张图,而且,我又继续刷了半小时的手机。

这样的情形在小编的工作中经常发生,集中精力持续思考的时间已经很难坚持在半个小时以上了,思路遇到一点卡壳便习惯性地操起手机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不要嘲笑小编的工作量不饱和,你编你也麻;起码我们还在由于工作的原因逼迫自己思考。如果跑去搬砖,呵呵,智商估计就不是阶段性下降,而是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了。

这种日常情形反映了碎片化阅读背后一整套对你智商构成威胁的技术逻辑,它在智能终端个性化推荐越来越成熟之后体现得更加明显。每种APP的安装都伴随着同一种模式——“获取你的个人信息+同步你的当前位置+询问是否允许推送”。一旦你选择“允许”,它便将全面记录你的阅读痕迹,并根据这些数据推测你的喜好和阅读习惯,给你推荐同类内容。这看上去是在尊重用户的过去和选择,其实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用户阅读的未来走向——这意味着你在以后将继续阅读机器为你筛选的方向。这种看似人性化的推荐模式本身,存在着极其有限的内容预设,你其实没什么选择的余地。当你面对着整个图书馆的时候,你可以根据图书目录卡片很明确地知道自己要去哪个书架寻找所需,其他的知识则默默尘封在紧闭的书页之中。然而在智能终端时代,你很难作出选择,或者说在你选择之前,全息图已经展现在你面前,你不得不靠阅读来筛选,这白白耗费了你的时间。

然而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选择,在文字重回你的信息接收系统之后,你的选择依然遵循着电视时代形成的符号化逻辑。图像大于文字,段子大于描述,情绪化的呐喊大于逻辑推理。个性化推荐这种“自愿”的选择恰恰是对你阅读的“诱奸”,也许你某天无意点击了某篇无聊文章,同样无聊的文章便一篇接着一篇涌到你眼前。人们诚实于自己的眼睛和身体,本能地去选择那些关于暴力、色情、八卦娱乐等无聊信息。你明明知道它们无助于智力增长,却又无力去关掉那个“不感兴趣”的叉号,只能任其消磨每天细碎的时间。这种直接化、无逻辑的图片和动画拼接,同样消磨着你的生命和智力。在机器逻辑下,读者按照日趋精准的算法,机械地阅读一篇篇“个性化推荐”的文章,这时人的大脑是无需选择的,只需接受。这意味着平庸与重复,长期被动接受自然会减少大脑皮层受刺激的次数。

三、开阔了低教育群体的眼界 损伤了高知群体的大脑

碎片化阅读的优势也显而易见:作为一种民主的技术实践形式,它极大地缩小整个社会的认知差距,降低社会阶层之间的区别度(人本能地对一些低俗、色情的无聊信息感兴趣,同样又对各种新闻保持好奇)。相比于手机只是通讯工具,信息获得都需借助书报而来的时代,底层民众也能通过智能手机(不同档次的手机型号并不对接收新闻造成影响)迅速了解世界,这比建一万个“农家书屋”都有用。在技术力量的加持下,“知沟”逐渐被弥合,社会迅速实现了社会成员在信息触达方面的平等。

然而,即便碎片化阅读也许造成了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产生了普遍的启蒙作用,但对于希望深入研究或是静下心来阅读的知识分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灾难,它将反过来影响社会中的“最强大脑”所能达到的高度,从而造成智商的不良循环。

移动互联网业界号称“得草根者得天下”,底层民众不再是被文化抛弃的蛮荒群体,而成为被主动拉拢迎合的对象。开拓眼界自然对于开发智力有帮助,但当迎合“草根”的趋势成为大众文化的合理化生产途径,技术和文化的作用所产生的“文化危害”是无法统计的。微信群取代了咖啡馆,成为各个阶层的知识分子们集合讨论的场所,但讨论的内容逐渐崩坏,网络上任何一条来源不明的消息都有可能被转发到微信群里,被大嚼一番随之丢弃。很多学者会在朋友圈里转载未经考据、来源不明的信息,而丧失了他们在撰写论文或学术著作时的严谨性,也不知道整日抱着手机在群里讨论的教授们在什么时候搞学术……长期浸淫在碎片化阅读的网络环境中,高智商人士也难免出现本文以上不适。

结语

“技术控制人生”早已不是新论,每种媒介形式的背后都有其形塑世界的最抽象、最严密的逻辑。碎片化阅读消耗的不仅是逻辑力和判断力,更是你的兴趣和时间,后来发现自己很难在一件事情上集中精力。生产者不再具有民众启蒙的能力,全社会的认知途径和趣味逐渐拉平。你以为天生智商高就不用担心了?不要小看人类大脑进化或退化的能力。技术扫荡的是整个社会,从农民工到学者,无一幸免。

责任编辑 张颐雯

香港刑侦剧片头的娱乐化与碎片化 篇12

网络舆情娱乐化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原初表露, [2]是一种零散的、非体系化的东西, 不需要得到多数人认同, 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集合。目前, 学术界对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新闻中, 如个别政府官员的违法乱纪行为、涉及司法系统法制建设的社会事件、群众最关心的衣食住行等民生问题和企业舆情热点事件等。但是, 对热播影视剧引发的网络舆情研究不足, 热播影视剧可以成为网民追捧的对象和谈论的焦点, 如TVB2011年的收视之冠《法证先锋3》全剧平均收视率33点, 观众人数约211万, 而据新华网报道, 2011年香港人口数为710.81万人, 也就是说, 在香港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1人收看了该剧, 内地观众通过网络观看该剧, 仅奇艺一家视频网站的播放次数就达到88889779次, 评论有300多页, 百度贴吧中的“法证先锋3吧”发帖数有249088篇, 百度搜索“法证先锋3”可找到相关结果约2120000个, 而搜索2010年热门社会事件“药家鑫”时可找到的相关结果是1730000个。由此可见, 热播影视剧可以在网络上引发大范围的关注与讨论, 网民的参与度甚至要高于最热点的社会新闻, 因此, 对热播影视剧引发的网络舆情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香港刑侦剧是一类具有浓郁香港味道的职业剧, 多为香港TVB公司出品, 讲述从事警察、法证、法医、律师等职业的人, 逐一侦破案件、缉获凶手、维护正义的过程, 以及在这一过程中, 发生在各个角色间的情感经历、生活故事。香港刑侦剧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涌现出了很多部受观众欢迎的作品, 如《壹号皇庭1、2、3、4、5》《刑事侦缉档案1、2、3、4》《鉴证实录1、2》《古灵精探1、2》《陀枪师姐1、2、3、4》《法证先锋1、2、3》《扫黄先锋》《学警出更》《学警狙击》《原来爱上贼》《谈情说案》《读心神探》《囧探查过界》《怒火街头》《真相》《潜行狙击》等等。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网络成为香港刑侦剧宣传的必要手段, 各类贴吧、论坛、博客、公共主页、微博等, 成为刑侦剧粉丝们聚集讨论、畅所欲言的地方, 也是网络舆情的诞生地。仅在人人网就有近十个以TVB命名的公共主页, 如TVB经典剧、TVB警匪剧、TVB警察剧、TVB剧、TVB发烧友等, 其中, 部分公共主页拥有粉丝数近20万。

网民对于刑侦剧的讨论带有明显的娱乐化特点, 幕后、八卦、恶搞、预测获奖名单、盘点经典角色、寻找好看造型、汇总经典对白、改写悲惨结局等, 对剧中演员的评论要多于对剧情的关注, 毫不起眼的配角也遭到网民的大范围搜索, 越来越注重角色的长相和画面的美感。网民的这些兴趣点对电视剧片头的制作产生影响, 片头是一部电视剧的开场, 要起到吸引观众眼球、引起观众兴趣的作用, 那么, 观众的兴趣点是什么呢?其实, 热播影视剧的网络舆情就体现出了观众的兴趣点, 观众喜欢谈论的东西就是观众最感兴趣的方面, 娱乐化的网络舆情使电视剧的片头画面也产生了明显的娱乐化趋势。

片头凸显娱乐化倾向

影响力较大的热点明星的重大事件是目前网络舆情的十大热点之一, [3]随着网民的增加和网络应用的发展, 一些网民开始借助互联网的影响力来制造舆论, 争取“出名”, 以各种影视明星或想成为明星的人的自我营销为主, 只有那些受到极大关注的娱乐明星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因此, 娱乐明星们因职业需要“主动”制造着各种网络话题, 经网络推手的炒作成为“红”人。[4]与此同时, 娱乐明星也“被动”地成为人们的关注对象, 娱乐明星对有些人来说是信仰与寄托, 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把精神全部寄托在了荧屏偶像上, 那种出现在大众面前的, 或影视剧中创作出的, 或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刻意做给大家看的形象, 成为观众内心美好的梦想。观众关注这些明星偶像的方方面面, 台前、幕后、八卦、绯闻, 因为一部电视剧而喜欢上一位明星, 也因为一位明星而收看其主演的电视剧。

演员、歌手是娱乐化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职业, 娱乐明星们成为这个时代最受关注和追捧的对象:娱乐新闻成为浏览量最大的一类新闻, 人们的偶像从“鲁迅”变成了“周迅”, 最受关注的博主是徐静蕾, 姚晨则成为全民力捧的“微博女王”, 人们对娱乐明星的崇拜与热情是前所未有的。观众在选择观看哪部影视作品时, “参演明星是谁”这一点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如小成本电影《孤岛惊魂》成为当年的票房“黑马”, 主演杨幂功不可没, 她主演的电视剧《宫》积累的“幂粉”人气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带动作用。同时, 网民对一部电视剧的评价不是围绕剧情、主题、灯光、服装等专业问题, 而是对演员个人的评价。如热播剧《法证先锋3》的百度贴吧中, “张可颐笑起来很甜美我喜欢”“吴卓曦怎么开始演打酱油的角色了”“法证3之胡定欣人气区”“有木有人觉得陈茵薇和萧正楠在局里面超配”等帖子, 清楚地表明娱乐明星成为网民讨论的焦点, “谁主演”对于一部电视剧的受关注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娱乐明星的个人号召力对影视收视率的影响空前提高。这使企业在宣传一部影视作品时, 越来越注重凸显明星个人的地位, 不论是电视剧片头还是电影预告片, 对主演明星的介绍甚至要多于对剧情的介绍。

因此, 在香港刑侦剧的片头中, 娱乐明星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介绍明星的镜头增多, 二是明星摆拍镜头的出现。举例来说, 20世纪90年代的《鉴证实录1》、2006年的《法证先锋1》和最近热播的《法证先锋3》都是以法医、法证为主的电视剧。在《鉴证实录1》的片头中, 一直到第10秒钟才出现剧中5位主角的介绍镜头 (如图1) , 且每位主角镜头时长一秒钟, 从电视剧主体部分简单剪辑而来。所谓明星摆拍镜头, 就是这个镜头在电视剧成品中是没有的, 是为了宣传该剧而专门拍摄的镜头, 与剧情无关, 重点是凸显参演明星。该剧的明星摆拍镜头共有四个, 包括3位主角的感情纠葛镜头和演员集体镜头。在集体镜头中 (如图2) , 剧中演员均身着黑色西装, 成排站立, 表情严肃冷酷, 表现出了这些警务人员的正气与严谨。在《法证先锋3》的片头中, 从第15秒钟开始一一介绍8位主角, 每位主角时长1秒钟, 镜头时长虽然短, 但内容丰富, 每帧画面中有四个小视窗 (如图3) , 大视窗是主角近景, 呈静止状态, 三个辅助的小视窗是包含主角的电视剧片断, 呈运动状态, 一大一小、一静一动, 使画面内容丰富, 主次分明, 尤其是近景的主角头像使观众可以非常清晰地辨认出各位参演明星。同时, 该剧片头也有明星摆拍镜头, 由该剧全体演员在一停车场内拍摄而成, 片头的前15秒钟, 明星摆拍镜头与剧情介绍镜头交叉剪辑, 画面变化节奏快, 视觉冲击力强。与《法证先锋1》相比, 该剧片头的娱乐化特点更明显, 表现在:明星摆拍镜头时长增加了一倍;明星所穿服装与剧中角色相符合, 不再是统一的黑色西装, 个性化明显;出现了运动的明星摆拍镜头, 明星不再只是原地站立不动, 开始面朝镜头走来, 非常有气势和震撼力, 使得明星的个人魅力更突出。

片头信息碎片化

娱乐化时代, 媒体传达给受众的是零散的、破碎的信息, “它带给我们的是支离破碎的时间和被割裂的注意力”, 信息处于永不停止的流动之中, 人们已经习惯了这个碎片拼装的世界。碎片拼装的信息形式对网民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以对电视剧的网络讨论为例, 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网民对人物角色的分析更加多角度、全方位, 力求“拼装”出最为真实的人物;二是开始关注细小的“碎片”即配角, 如天涯论坛中关于香港刑侦剧《潜行狙击》的讨论, 有对角色的多角度、碎片化分析, 网友们支离破碎的个人言论, 拼装组合出一个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还有对剧中配角的关注, 网民开始将视角转向不起眼的配角, 对组成整体的各个“碎片”产生兴趣。一部电视剧只有满足了观众的兴趣才能受到欢迎, 而那些热衷于讨论的网民也是电视剧的忠实观众, 网民的喜好影响了电视剧制作的方向。因此, 娱乐化、碎片化的网络舆情影响了电视剧的片头画面制作, 使其产生了相似的娱乐化、碎片化趋势。

以香港刑侦剧的片头画面为例, 呈现出内容丰富的特点, 具体表现在:一是介绍人物角色时采用多视窗;二是介绍配角的镜头增多。如从20世纪90年代的《刑事侦缉档案1》, 到2008年的《原来爱上贼》, 再发展到2011年的热播剧《法制先锋3》。在《刑事侦缉档案1》的片头中, 几乎都是单视窗画面, 每帧画面只能展示人物的一个方面 (如图4) , 显得单调、平板, 而且片头只介绍各个正面角色即主角, 缺乏对配角的介绍。在《原来爱上贼》的片头中, 对主角的介绍均以3~5个视窗的形式来展示, 如对剧中角色长脚蟹 (如图5) 的介绍中, 用3个小视窗展现了她的三个方面———执行任务时靠美色迷惑敌人、精通枪械射击、个人爱好是当演员, 塑造出了一个全面、鲜活、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同时, 片头对剧中12位主演进行一一介绍, 正面的警察、邪恶的犯罪者、众多人物出场的集体镜头, 表现角度更加多样化。在《法制先锋3》的片头中, 以四视窗的形式介绍了剧中的多位配角, 如图6所示, 只有一两句台词的化验师, 杀害丈夫的富家太太, 谋害好朋友的夫妻, 正在吵架的岳父和女婿, 这些只有很少戏份的小角色甚至是反面角色出现在片头中, 拓宽了片头的叙事视角, 使片头不再局限于表现主角, 开始关注众多的小人物, 发挥各位性格迥异、经历不同的配角的作用, 使片头更加包罗万象、丰富精彩, 创造了更多可以引发网友讨论的争议点。

网络舆情的娱乐化, 代表了观众的观看兴趣, 促使电视剧片头画面朝着娱乐化、碎片化的方向发展, 醒目的娱乐明星、碎片化的拼装画面, 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满足了网民的兴趣, 成为热播影视剧的网络舆情聚集点。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09 (18) .

[3]百度百科.网络舆情[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143779.htm.

上一篇:二代野战卫生装备下一篇:关于酒店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