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竞争力

2024-11-27

低碳竞争力(精选9篇)

低碳竞争力 篇1

按照地理区位和发展水平的差异, 可以将我国分为环渤海、长三角、南部沿海、中部、泛东北、西北、西南七个不同地区 (1) 。从产业竞争力来看, 长三角、南部沿海、环渤海地区在机械制造、化工、纺织、电子信息、电气设备等产业具有优势;中部、泛东北、西北地区在采矿、金属冶炼、食品饮料等产业具有优势;西南地区在烟草、水电等产业具有优势。从低碳竞争力来看, 南部沿海和长三角地区是低碳竞争力最高的地区;西北和泛东北是低碳竞争力最低的地区。

一、全国各地区产业竞争力比较

(一)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 反映了全国不同地区产业的总体规模情况。2010年, 环渤海、长三角和南部沿海地区 (11个省、市) 占据全国 (31个省、市、自治区) GDP总量的比重为60.05%, 甚至高于2005年, 反映了东部沿海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相比之下, 中部地区 (6个省) 占据全国的比重仅仅为16.83%, 相比于2005年有所下降;泛东北地区 (4个省) 占全国的比重为10.34%, 与2005年基本持平;西北和西南地区占全国的比重为12.78%, 低于2005年水平。具体从三次产业在不同区域的分布来看, 全国不同地区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 (如表1所示) 。

1. 环渤海、长三角和南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第一产业增长速度很快, 中部、西南地区等传统农业强省 (市、自治区) 的地位明显下降。2010年, 环渤海、长三角和南部沿海地区第一产业占全国的比重分别增长了3.08、9.06和1.36个百分点。相比之下, 中部和西南地区第一产业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下降了7.23和4.6个百分点。

2. 环渤海、长三角和南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第二产业的规模优势有所减弱, 中部和西南地区第二产业占全国的比重增长十分迅速。2005年, 环渤海、长三角和南部沿海三个地区第二产业占全国的比重为60.03%, 而到2010年这一比重为40.19%, 下滑了接近20个百分点。相比之下, 中部地区第二产业占全国的比重由17.97%增长到27.73%, 增长了接近10个百分点, 成为全国第二产业规模最大的地区;西南地区的比重也由6.86%增长到12.26%, 增长了接近一倍。事实上, 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矿产资源价格的上涨带动了采矿产业的规模扩大和产值增长, 而并非完全是制造业发展的结果。

数据来源:中经数据库。

数据来源:中经数据库。

3. 第三产业规模区域分布变化相对较小, 但总体上是环渤海、长三角和南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比重有所降低, 中部、泛东北、西北、西南地区比重有所增长。然而, 如果从不同区域内部三次产业比重来看, 仍然是环渤海、长三角和南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第三产业比重较高, 而中部、泛东北、西北、西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第三产业比重较低 (如表2所示) 。

(二) 主要工业品市场占有率

一般而言, 一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大小, 首先直观地表现为该地区产业在全国市场上的份额大小。因此, 我们可以用地区的产业市场占有率等指标来考察全国不同地区产业竞争力情况。事实上, 市场占有率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综合实力, 既包括产业发展的规模情况, 也包括产品受到市场认可的程度。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置信度, 我们以全国不同地区第二产业中不同行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来衡量其主要工业品市场占有率 (如表2所示) 。

1. 在采矿业领域, 中部、泛东北、环渤海地区具有综合产业竞争优势。其中, 中部地区在有色金属、煤炭开采和采选业、非金属矿产领域具有竞争优势;泛东北地区在其他采矿业、黑色金属、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环渤海地区在黑色金属、石油和天然气、煤炭领域具有竞争优势。西南和西北地区虽然总体上不具有产业竞争优势, 但在其他采矿业、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同样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2. 在食品、饮料、烟草领域, 中部、环渤海、西南地区具有综合产业竞争优势。其中, 中部地区在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领域均具有竞争优势;环渤海地区在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方面具有竞争优势;西南地区在烟草领域均具有竞争优势。

3. 在纺织、家具、造纸等领域, 长三角、南部沿海地区具有综合产业竞争优势。在很多产品上, 长三角和南部沿海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60%以上, 甚至在某些产品上达到了75%以上。相比于南部沿海, 长三角地区优势最为明显, 在纺织、服装、皮革、木材加工、家具制造、造纸、印刷、文教体育用品中均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南部沿海地区, 在服装、皮革、家具制造、造纸、印刷、文教体育用品中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4. 在化工、医药、金属冶炼等领域, 长三角、环渤海、中部地区具有综合产业竞争优势。环渤海地区在上游产业竞争优势更为明显,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橡胶制品、黑色金属冶炼等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环渤海地区在下游领域, 尤其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化纤制品、塑料等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中部地区在有色金属和非金属制品等产品上市场占有率较高。

5. 在机械制造领域, 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具有综合产业竞争优势。在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上, 长三角和环渤海两个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均达到了50%左右。而就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比较来看, 长三角地区在机械设备制造领域的竞争优势更为明显。

6. 在电子信息、电气设备、仪器仪表领域, 长三角和南部沿海地区具有综合产业竞争优势。在这些产品上, 长三角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0%~80%, 在全国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数据来源:中经数据库。

数据来源:中经数据库。

(三)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RCA)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RCA) 是衡量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地区中, 显示性比较优势又称区位商。一般而言, RCA值接近1表示中性的相对比较利益, 无所谓相对优势或劣势可言;RCA值大于1, 表示该产业增加值在该地区的比重大于在全国的产业增加值比重, 意味着该地区在该产业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RCA值小于1, 则表示该地区在该产业的生产上不具有比较优势。我们对全国不同地区第二产业中不同行业的区位商进行计算, 并认为如果一个地区RCA值大于2, 那么该地区在该产业上就具有较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而该产业也就被称为该地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产业。

1. 环渤海地区不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产业。对环渤海地区不同产业的区位商进行计算, 可以发现没有一个产业的RCA超过2。RCA最大的两个产业分别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橡胶制品业, 分别为1.87和1.81。

2. 长三角地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产业为化纤制造业 (RCA=3.31) 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RCA=2.01) 。另外, 纺织业的RCA为1.91, 也具有一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3. 南部沿海地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产业为皮革、毛皮、羽毛 (绒) 及其制品业 (RCA=2.31)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RCA=2.27)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RCA=2.27)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RCA=2.26)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RCA=2.09) 。

4. 中部地区显示性比较优势产业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RCA=2.28) 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RCA=2.38) 。另外,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RCA为1.94, 非金属矿采选业的RCA为1.81, 也具有一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5. 泛东北地区显示性比较优势产业为其他采矿业 (RCA=2.98)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RCA=2.45) 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RCA=2.31) 。另外, 农副食品加工业的RCA为1.81, 也具有一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6. 西北地区显示性比较优势产业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RCA=6.07) 。另外,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的RCA为1.87, 也具有一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7. 西南地区显示性比较优势产业为其他采矿业 (RCA=4.38) 、烟草制品业 (RCA=3.10) 和饮料制造业 (RCA=2.33) 。

二、全国各地区低碳竞争力比较

(一) 碳排放总量

2006-2009年期间, 中国碳排放总量仍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 但增速处于下降的趋势。2007年,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速为10.61%, 而到了2008年和2009年, 增速分别下降到4.87%和6.93%。2008年,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大量的高能耗、高排放产业增速放缓, 从而导致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速迅速下滑;而到了2009年, 在国家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拉动下, 部分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死灰复燃, 也造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速有所提高。

1. 中部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是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高的地区, 而西北地区和南部沿海是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低的地区。2009年, 中部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别为341839.47万吨和294520.05万吨;相比之下, 西北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别为112598.84万吨和126822.02万吨 (如图2所示) 。

2. 西北和泛东北地区是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速最快的地区, 南部沿海和中部地区是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速最慢的地区。2006-2009年, 西北地区和泛东北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别增长了49.19%和35.05%;相比之下, 南部沿海和中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别增长了15.36%和16.40% (如表4所示) 。

3. 山东、山西、河北是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多的省份, 而海南和青海是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低的省份。2009年, 山东、山西、河北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别为144262.49万吨、111978.04万吨、108681.03万吨;相比之下, 海南和青海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别为6399.47万吨和5772.42万吨 (如图3所示) 。

(二)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

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 中国向世界承诺, 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从目前来看, 要实现这一目标有一定的压力, 但应该可以完成, 而且很可能会提前完成。2006-2009年期间, 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21.20%, 其中2007年和2008年下降幅度较大, 而到了2009年下降幅度明显降低。

1. 西北和泛东北地区是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最高的区域, 而南部沿海和长三角是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最低的区域。2009年, 西北和泛东北地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6.16万吨/亿元人民币和5.96万吨/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 南部沿海和长三角地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2.07万吨/亿元人民币和2.48万吨/亿元人民币 (如图4所示) 。

2. 中部地区是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速度最快的区域, 而西北地区是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速度最慢的区域。中部地区2009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6年下降了28.29%, 其中2009年比2008年下降了5.13%;相比之下, 西北地区2009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6年仅仅下降了6.58%, 其中2009年比2008年反而增长了1.38% (如表5所示) 。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3. 山西、宁夏是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最高的省份 (自治区) ;而北京和广东是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最低的省份 (直辖市) 。2009年, 山西、宁夏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5.22万吨/亿元人民币和13.57万吨/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 北京、广东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67万吨/亿元人民币和1.86万吨/亿元人民币。山西和北京之间相差8倍多。如图5所示。

(三) 碳生产率

一个地区的碳生产率等于该地区GDP除以生产环节二氧化碳排放量 (3) , 表示该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所对应的增加值。碳生产率越高, 表示该地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越具有竞争力。碳生产率在算法上等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倒数, 但区别在于碳生产率使用的是生产环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使用的是地区总体二氧化碳排放量, 因此二者的结果在不同年份可能会有所差异。

1. 南部沿海和长三角是碳生产率最高的地区, 而西北和泛东北是碳生产率最低的地区。2009年, 南部沿海和长三角地区碳生产率分别为0.59亿元/万吨和0.49亿元/万吨;相比之下, 西北和泛东北地区碳生产率分别为0.23亿元/万吨和0.22亿元/万吨。如图6所示。

2. 北京和广东是碳生产率最高的省份 (直辖市) ;而山西、宁夏是碳生产率最低的省份 (自治区) 。2009年, 北京、广东的碳生产率分别为0.94亿元/万吨和0.66亿元/万吨;相比之下, 山西、宁夏的碳生产率分别为0.09亿元/万吨和0.10亿元/万吨。如图7所示。

三、“十二五”期间全国各地区低碳竞争力展望

“十二五”将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国家产业政策的作用下, 中国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将出现不同程度的调整, 从而低碳竞争力也将产生变化。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竞争力课题组对2015年和2020年中国各地区产业结构的预测数据, 笔者做出如下判断。

(一) 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低碳竞争力都将得到一定幅度的提高

2015年, 我国大部分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特征都是第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 而且第二产业中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产业升级, 因此全国来看大部分地区的碳生产率都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具体而言, 低碳竞争力提高的区域将主要包括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南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泛东北地区。当然, 这一过程绝不是一帆风顺的, 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 不排除在某些时期里, 某些地区碳生产率不升反降。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二) 西北、西南地区低碳竞争力可能会不升反降

由于西北、西南地区工业化程度较低, 而且作为我国重要的矿产能源基地, 因此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 这两个地区的碳生产率可能会不升反降。从产业结构预测的结果来看, 这两个地区中很多省份中, 第二产业的比重在“十二五”期间仍将继续增加, 尤其是重工业增幅更大, 导致了碳排放增加。

(三) 长三角有可能会取代南部沿海成为我国低碳竞争力最强的区域

从产业结构变化来看, 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速度加快, 而且集约化生产的程度将大大提高, 从而带来碳生产率的提高。相比之下, 目前我国碳生产率最高的南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优化速度相对较慢, 而且从现有的产业来看, 进一步将低碳排放的空间相对较小, 因此有可能被长三角地区取代, 在地区低碳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二。

(四) 环渤海地区有可能成为我国低碳竞争力提高最快的区域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近年来活力最强的区域, 经济增长十分迅速。“十二五”期间, 环渤海地区的产业升级速度将会加快, 生产型服务业的比重将会大大增加。山东、河北两个碳排放大省也会因为第二产业比重的迅速下降而带来碳生产率的大幅提高, 从而带动环渤海地区成为我国低碳竞争力提高最快的区域。

摘要:本文从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主要工业品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RCA) 等方面分析了环渤海、长三角、南部沿海、中部、泛东北、西北、西南等七个不同地区的产业竞争力, 然后从碳排放总量和碳生产率的角度比较了上述各地区的低碳竞争力, 最后指出, “十二五”将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进而对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区低碳竞争力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地区,产业竞争力,低碳竞争力,“十二五”,展望

参考文献

[1]金碚, 吕铁, 邓洲.中国工业结构转型升级:进展、问题与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 2011, (2) .

[2]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行课题组.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展望[J].中国工业经济, 2011 (, 3) .

低碳竞争力 篇2

分100.1、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低碳经济。

2、政府是低碳经济的强力推动者和倡导者。

3、低碳经济实质是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无碳开发。

4、氢能属于二次能源。

5、低碳经济之两低是指节能和高能将、碳捕捉与储存。

6、《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开始生效。

7、循环经济的特点是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流程。

8、《2008地球生命力报告》显示:中国人均生态承载力的最高限为0.91公顷,当今的生态足迹量2.1公

顷是国家生态承载力的2.3倍。

9、《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指出,人类在从根本上,很大程度。。。丧失。

10、2007年6月,中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指出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

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

11、中国利用风力发电的规模表述正确的有不选中国是2009年世界风电增速最快的国家。

12、下列哪些方面说明“地球不能承受之重”?全选

13、低碳经济的特征是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

14、属于《哥本哈根协议》内容的是不选气候变化是我们当今面临的最重大挑战

15、属于气候变化公约的有全选

16、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全选

17、世界各国对低碳经济模式的共识有 不选低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间接手段

18、从微观上的物质流过程来看,低碳经济包括哪些方面的经济活动?不选在经济过程的对比环

节,要通过化石能源消耗相对于经济增长弹性系数来控制相对低碳的经济

19、以下属于低碳能源的是全选

20、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有不选过度依赖

21、通过提高能将和降低碳排放量以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共识。正确

22、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取的商业化目标已实现。错误

23、人类活动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度,通常达到地球历史背景速度的10000倍。错误

24、《哥本哈根协议》认为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消除贫困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仍然是首要的以及更为

重要的目标,不过低碳排放的发展战略对可持续发展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正确

25、我国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决定了快速绝对低碳,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可能。错误

26、美国是世界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错误

27、在以低碳技术和产品为核心的新一轮国家竞争力角逐中,谁领先一步。。正确

28、《千年秣系统评估》指出:2000—2050年间,预计另有10%—20%正确

29、发展低碳经济为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新的市场动力。正确

未来低碳趋势下的企业竞争 篇3

为普及二氧化碳排放标识,使消费者对食品生产过程、人员出差乘坐飞机等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一目了然,日本政府于近日开始拟定准则旨在明确该标识的计算及标注方法。该标识涵盖的商品及服务包括蔬菜等生鲜食品、加工食品、日用品、家具,还涉及快递服务及列车、’飞机等运输业。标识制度旨在借明确二氧化碳排量大小倡导消费者选购低排量产品。英国、法国、德国对此类标识制度也颇为关注,正准备制定国际标准。为在各国磋商过程中发挥领导作用,日本政府计划展开全球最大规模的工作,在超市等行业的协助下,于年底前销售样品。

低碳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迫使全球经济增长方式进行重大调整,发达国家正在寻找新的替代产业,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奠定基础。而低碳产业正是各国甚为关注的重点,并将决定下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产业发展方向,孕育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性的又一轮“新经济”。

低碳不仅是环境问题

虽然“低碳”和“环保”、“绿色”、“生态”有着明显的区别——可以进行清晰、准确的量化,但基于历史的惯性,对大部分人来说“低碳”沦为了谈资而非行动,也很少升级为企业战略视野中的头等命题。

低碳(Low Carbon)的直接释义就是降低二氧化碳,包含降低二氧化碳含量这一结果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这一过程的两重属性。低碳不仅是科学家和环保人士的环境问题,更关系到全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198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多伦多召开会议,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低碳正式得以在联合国和国际主流社会受到重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蒙特利尔行动计划》、《巴厘岛路线图》以及即将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一步步推动着全球低碳领域的发展。

期间,美国通过了《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而英国早在2003年就发表了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国则先后发布《可再生能源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白皮书、《财政补贴政策大力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这些都说明了低碳的经济属性,以及更本质上的能源安全、国家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属性。

以上便是低碳的两条主线:一条是气候,一条是产业,两者密不可分,彼此推动。

从环境拯救到产业拯救

低碳源于环境,作用并取决于产业经济。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抛弃或逐步改变“三高模式”,追求和实践“三低模式”,即更好地做到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

由于日渐恶化的“高碳”趋势将导致立体式污染、部分瘟疫、粮食危机、土地危机、产业结构危机、能源危机、可持续发展危机,世界各国普遍性地给予其高度正视并转化为各种行为、政策。这样的国际大环境无法改变,低碳不会是“一阵风”,它将长期伴随人类的发展需求。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国家纷纷自主、自觉地发展绿色能源以及以绿色能源、节能洁净为支撑点的低碳产业,加快低端产业的淘汰和转移,并进一步对国际碳交易市场加大控制和辐射力度。低碳以及低碳产业正式凝为国际新的强力浪潮,构建新的理念、模式、方法、途径和关系。欧美国家尤其希望通过低碳产业的发展巩固或占据其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拯救其处于衰退状态的产业经济,继续掌握产业主导权和话语权。

甚至,“碳关税”已正式进入美国和法国的政策层面。美国将对入境的外国产品按照美国的碳排放标准核收碳关税;法国则从其国内做起,必然延伸至进口产品。相信很快会有更多的欧美国家跟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出口型经济占GDP很大比例的国家)需要以合适的速度引导本国相关产业和企业跟进。

将眼光从远处收回,面向产业活动的链条,让我们梳理一下低碳产业的实践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从根子上实践低碳,即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规划产业过程的有效循环化,可称之为“做加法”;第二种模式是在原有基础上采取节能减排、技改创新、回收利用等手段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可称之为“做减法”。低碳具体可以在四个方面推进:一是能源利用和原材料选用,二是生产、物流、销售,三是产品服务与跟踪,四是企业的生产与办公环境。

当然,“Low”并非“No”或“Zero”,我一向反对“零碳”的说法,低碳其实是一种过程和相对值,任何人类活动包括产业活动不可能不排碳,我们应该对低碳持有积极而不极端的心态。

低碳产品与低碳消费

低碳产业究竟是什么产业?从事什么或者是生产什么的?其实,低碳产业不是某一种行业分类的阐述,它包括任何行业,是跳出行业仅抽取其中一个特征的方法论。狭义的低碳有一个核心特性,就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单位值,广义的低碳包括了一切与环保、节能、生态、绿色有关的领域。低碳产业可以定义为以降低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节能、节源的所有产业活动过程。

如果从产业活动的结果来看,低碳产业和传统产业有着很大的区别,即产品不仅是产品自身,还包括产品的创意、科研、投资、生产、销售、服务、回收这一系列全过程,以及产生这个产品的各种社会环境,如创造者在创造过程中的低碳程度、创造环境的低碳程度等。低碳产品、低碳项目、低碳技术、低碳创意、低碳消费都是构成低碳产业活动整体的组成部分。

低碳产品不是某一类特定产品,任何产品都可能成为低碳产品,低碳只是一个相对值。对于同一家企业来说,近阶段生产的产品可以成为低碳产品,而上阶段生产的产品则可能是高碳产品;对于不同企业的同类产品,也可以区分谁更低碳谁更高碳。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工业时代的低碳产品是通过比较得来的。即使是农产品、文化产品、精神性产品、虚拟产品、方案型产品,同样可作比较。而不同类型的产品,自然也不妨碍作比较,但这种比较往往缺少市场的选择性,意义不大。

市场中至高无上的力量是“消费”,只有广大的消费者真正有了低碳消费的意识和行动,低碳产品、低碳企业和低碳产业才能成为主流。随着国家对低碳的重视,媒体和相关部门宣传力度的加大,现在消费者的低碳意识已明显加强,有望在5~10年后空前高涨。

对于低碳政策比较强势、低碳宣传做得比较深入的发达国家来说,

其消费者的低碳消费意识相对来说走在前面,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外贸产品和国家形象。虽然之前我国还没有哪个产品直接因为碳排放均值过高而在外贸活动中受到损失或惩罚,但很快我们就可能看到这样的案例。这对于产业的长期发展来说,或许不全是“坏事”,优秀的企业理应提前应对并取得主动。

由于低碳的前沿性,目前我国还没有大面积地针对低碳产品的政策。比较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领域,产品包括电能、燃料以及外延意义上的汽车。同样可以预计的是,今后的政策面或产品对象将放大,并逐步行至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法制化的全面低碳时代。

低碳战略与低碳资产

国际大环境和人类的需求决定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优秀的企业家们必须前瞻性地规划、建立和实施低碳战略,同时要重视碳资产管理。

所谓低碳战略,就是以低碳作为发展模式、产品标准和无止境目标的宏观架构。低碳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企业使命与理念、产业结构与项目规划、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及其他上下游供应链采购、生产销售与物流、产品服务与回收,企业文化与品牌传播、人才团队与规模控制、建筑节能与资产管理,资本运作与融资模式等。有实力的大企业可以进行低碳战略的整体规划和实践,实力有限的企业可以分阶段、分环节地先做一部分。

那么什么是碳资产呢?一部分人把碳资产过于狭隘地、简单地对等于“CDM”(英文CleanDevelopment Mechanism的缩写,意为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跨界进行温室气体减排三种机制之一)资产了,也就是说只看到一个企业将可能在碳交易中获得的潜在效益。

實际上,碳资产是一个具有价值属性的对象身上体现或潜藏的所有在低碳经济领域可能适用于储存、流通或财富转化的有形和无形资产。这个对象,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城市、地区,甚至可以是一个国家、民族,更可以对应于全球。全球碳资产的流通总量虽然在操作上很难量化,但在逻辑上是完全存在的。

从碳资产的定义来看,它不仅包含今天的资产,也包括未来的资产;不仅包括CDM资产,也包括一切由于实施低碳战略而同比、环比产生出来的增值。

举个例子:某大型发电厂通过技改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并将该排放值成功申请了CDM项目,这笔碳交易产生的资产,毫无疑问属于它的碳资产;而同时,如果该发电厂将厂区内的照明用具全部改装为低耗能率的优质节能灯,在扣除成本后而节省出来的电,虽然没有最后进入CDM项目,也是碳资产的一部分;另外,该发电厂通过和某科研机构携手,研发出碳封存技术,则该技术及相关设备也是该企业碳资产的一部分;如果该发电厂实施低碳战略,通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努力,并基于其各种社会影响和效益影响,股市增值或资产评估值明显上升,则该上升部分同样应作为碳资产来对待。

相对而言,欧美国家的很多企业在低碳方面走在了前头,但中国也有少数企业跻身与国际同步的行列。比如,江苏无锡的尚德集团便是采用了低碳战略而获得了巨大成功。

无锡尚德集团一开始便选择了太阳能行业,2005年,尚德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在纽交所挂牌上市的民营高科技企业,2008年尚德公司成为气候国际组织的首个中国会员。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云席卷下,尚德也被推至风口浪尖,而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后锐意推进绿色能源政策给尚德注入了巨大商机。这是尚德专注于低碳产业、坚持实施低碳战略、坚定地走低碳经济道路的必然性使然,它所收获的也是社会给它的反馈。

另外如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都是试水碳交易融资平台的金融企业。它们实施的低碳战略开拓了银行的经营品种,提升了良性金融产品,也给自己带来更好的产业影响、品牌形象和国际合作空间。

中国企业何去何从

站在低碳时代的中国企业该怎么办?这是中国的企业家将要或正在思考的问题。除了和业界进行深入接触或广泛交流外,关键问题就是决策或者叫“选择的痛苦”。不管是不是要全部转化为低碳企业、创造低碳产品,企业家都应形成低碳思维。低碳思维可以让企业随时应对政策环境与消费需求的转变,应对竞争中的挑战和机会。

企业社会责任与低碳竞争力 篇4

前一则消息凸显出能源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特殊战略地位, 国家能源委成立后, 将更多从能源战略管理角度体现国家的总体布局, 政府将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加有力地协调能源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后一则消息则显示, “低碳”作为一个经济和学术领域的概念, 已经走进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把这两则消息所反映的核心内容相结合, 其实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就是传统能源在我国的需求日趋紧张, 低碳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新方向。

能源世界的新疆域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 我国2009年的石油用量是3.88亿桶, 其中自产1.89亿桶, 进口1.99亿桶, 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我国目前的剩余原油储量仅有160亿桶。煤炭使用的局面也不乐观, 尽管中国是一个富煤国, 煤炭剩余储量有900亿吨, 占世界总储量的16%, 但2009年中国煤炭使用量已突破30亿吨, 其中净进口1.03亿吨, 中国已从煤炭出口国变为煤炭净进口国。这些严峻数据反映出一个结果:发展替代传统能源的新能源已经刻不容缓。

目前, 世界各国都把新能源发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据国际能源署不完全统计, 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激励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澳大利亚公布的新能源立法草案显示, 到2020年, 该国新能源占总能源的比例将升至20%。美国则不惜投入1, 500亿美元发展新能源, 计划用3年时间使美国新能源产量增加1倍, 到2012年, 将新能源发电占总能源发电的比例提高到10%, 2025年这一比例将增至25%。日本经济产业省制定最新计划, 到2030年, 风力、太阳能、水力、生物质能和地热等的发电量将占日本总用电量的20%。韩国将在2030年之前投资1, 030亿美元用于开发新能源, 将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从目前的2.4%提高到11%。印度政府也通过了新的能源安全政策, 其中之一就是倡导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同时, 德国也表示将来新能源领域就业人数要超过汽车领域就业人数。

我国正在制定《新能源发展规划》, 将把新能源放在战略地位, 加强新能源的技术研发, 大力增加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 创新体制, 促进新能源的发展。按照规划, 到2020年, 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总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其中, 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成为新能源振兴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

目前在国际社会公认的可规模开采的新能源中, 太阳能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无运输、无垄断、无采购成本等一系列优点, 被誉为最理想的能源, 并成为常规能源的最佳替代品。在同样亮度下, 太阳能LED灯用电量仅为白炽灯的1/10, 寿命却是白炽灯的10倍, 因此, 占人类消耗电力总量20%的照明系统面临重大技术改革。只要有一半的白炽灯被其取代, 每年就能为国家节省用电近1000亿度,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照明。

近两年来,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作为国家能源替代策略。2007年下半年太阳能发电已经被许多发达国家列入与火电、水电、风电和核电等并列的主要电力能源, 这预示着人类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开始。2008年, 全球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59.5亿千瓦, 比2007年增长了110%, 其中新增量的近九成被欧美国家占有。

2004年以来, 在国际光伏市场的强大需求拉动下, 我国光伏产业迅速发展, 2006年底光伏电池生产能力达到1, 645兆瓦, 全年生产光伏电池500兆瓦, 占全世界产量的10%以上, 仅次于日本和欧洲。但是, 目前我国太阳能行业产值仅有300亿元的规模, 且这些产值还是由6000家以上的企业共同创造的。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表示, 太阳能发电装机总容量在2010年达到30万千瓦, 2020年达到180万千瓦。据此, 有业内机构乐观地预计, 随着成本的不断降低、效率的不断提高、政府补贴的到位, 太阳能发电产业将迎来爆发式的、持续的增长, 未来发展的空间十分巨大, 这也使得太阳能行业充满了创业豪情。

除太阳能外, 风能发电也是备受关注的一个新能源领域。在自然界中, 风是一种可再生、无污染而且储量巨大的能源。随着油价不断上涨, 环境愈加被人们所重视, 随着风电技术的成熟, 近些年来风电不断受到追捧。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的统计, 全球的风力发电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在过去10年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8%, 2007年年底, 全球装机总量达到了9, 400万千瓦, 每年新增2, 000万千瓦, 意味着每年在该领域的投资额达到了200亿欧元。目前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1亿千瓦, 尤其是美国和中国风电产业, 近几年一直保持迅速的发展。

自2003年以来, 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 2004~2007年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增速均超过100%。到2008年, 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第一次超过印度成为亚洲第一, 位居世界第四, 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之一。

核电是清洁高效的能源。核电产生的能量来自于原子结构的变化, 相对于火电而言, 具有显著的清洁特性。一座百万千瓦的火电站需要260万吨煤, 而核电站只需要30吨的铀原料就可以。核电站一年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同等规模燃煤电站排放量的1.6%, 核电站不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发展核电是改善环境的重要途径。此外, 核电发电成本普遍低于燃煤、燃油发电成本。

目前核电占能源结构的比例大约为14%, 核电已经成为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的消息, 预计到2030年全球的核电发电量将实现翻倍。美国能源部2007年宣布, 美国在未来两年内将继续兴建32座核能发电厂;俄罗斯计划在2020年前建造40台核电机组;英国于2008年1月决定恢复建设核电站;印度计划到2020年使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 000万千瓦。预计到2030年全世界在核电站建设的总投资在2, 000亿美元以上。

中国对核电发展的战略也已经由“适度发展”到“积极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国的核电能源将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据数据统计, 截止到2008年末, 我国已投运的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913.6万千瓦。在将要出台的《新能源发展规划》中, 核电2020年发展目标将为8, 600万千瓦。尽管核电发展还面临着铀矿资源的瓶颈和核废料处理以及安全问题, 但是, 总体来看, 核电的开发与利用已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各国也在积极采取措施来处理相关难题。

总的来看, 低碳能源已经成为能源世界当之无愧的新疆域。加大介入这一领域的力度, 不但可以帮助我们应对能源先天不足的劣势, 也可以有效促进实现我国经济的战略转型, 对介入这一领域的中国企业而言, 无疑也会成为把握住低碳商机的赢家。

IT业的碳排放

IT业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46年的2月14日情人节, 那一天, 世界第一台电脑在美国宾州大学研制成功。

很少会有人意识到, IT业的碳排放量是惊人的:一部iphone手机产生的碳排放量会达到55千克, 而用Google进行两次搜索产生的碳排放量, 与烧开一壶水的碳排放量相当!

麦肯锡研究显示, IT业已经成为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 一年产生的碳排放为8.6亿吨, 且该领域的排放势头还在随着全球对计算、数据存储和通信技术需求的增长快速上升。即使人们大力提高设备、组件等装置和数据中心的能效, 到2020年, 全球IT相关碳排放也将达到15.4亿吨。

世界上所有的电脑厂商全是碳排放大户。去年9月, 苹果公司首度公布了它经测算的碳排放量:公司每年的碳排电, 减少18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这相当于减少了35万辆汽车的运行。

IT业的能源消耗成本极其巨大, 根据IDC的分析, 目前全球3, 500万台服务器每年所消耗的电费为290亿美元, 是每年购买服务器费用的一半。能源消耗成本已经占到了IT行业运营成本的30%到50%, 从2000年到2005年间, 全球网络计算机消耗的能源翻了一倍。

我们来看看Google的能耗, 它是当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IT企业, 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数据中心。人们在使用Google搜索时, 往往会觉得得心应手——只要在Google网站上输入一个关键字, 一放量为1, 020万吨, 其中原料生产环节的碳排量占38%;用户使用环节的排量占53%;其余环节排量占9%。苹果的主要产品中, 每部iphone 3G手机的碳排放量是55公斤;而i Mac的排放量则达到870公斤。事实上, 苹果公司的市场份额远小于惠普、戴尔、联想这样的电脑巨头, 可以想象这些企业的碳排放量会有多大!

很少会有人意识到, IT业的碳排放量是惊人的:一部iphone手机产生的碳排放量会达到55千克, 而用Google进行两次搜索产生的碳排放量, 与烧开一壶水的碳排放量相当!

据气候组织计算, IT工业产生的碳排放量正飞速地超越航空业的碳排放。电脑的碳排放1/4来自于生产制造过程, 剩下的3/4则来自使用过程, 每台电脑使用一年可以排放0.1吨二氧化碳。以美国为例, 如果每一个大学生都开启电脑的节电功能, 每年就可以节省23亿度回车就能马上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一切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他并未意识到, Google后台的服务器要为此次搜索服务耗费多少电?有人曾估算:一个简单的Google搜索所消耗的电能, 足够一个11瓦的节能灯亮15分钟到一小时。

与此相关的是, 一次Google搜索又会产生多少碳排放?我们来看看几种不同的答案。认为两次Google搜索的碳排量相当于烧开一壶水的观点, 是哈佛大学物理学家亚历克斯2009年1月经计算提出的;而环境顾问机构碳足迹公司巴克利认为, 一次Google搜索的碳排放大约在1到10克之间;《拯救地球的十种技术》作者克里斯提出, 这个数字应该是7到10克。

Google公司自己给出的答案是:一次Google搜索只会产生0.2克的二氧化碳。一位Google的副总裁为此提供了一份长长的Google式对照表:汽车行驶一公里产生的排放相当于1, 000次Google搜索;印刷、发行一张报纸产生的排放相当于850次Google搜索;榨一杯橘子汁所产生的排放相当于1, 050次Google搜索;洗碗机洗一次碗产生的排放相当于5, 100次Google搜索;制作一个三明治产生的排放相当于15, 000次Google搜索;一个美国家庭平均每月耗电量所产生的排放相当于3, 100, 000次Google搜索, 等等。

事实上Google采取了一种“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策略:一方面对外公布了自己研究得出的碳排放量数据, 从而减少外界的质疑;另一方面, 花大力气解决自己的巨额能耗问题。

Google在美国俄勒冈州北部的达拉斯建立了一个占地30英亩, 号称世界最大、性能最好的数据中心。中心有四个装备有巨大空调设施的仓库, 里面部署了数万台服务器, 每天处理着数十亿条通过Google网站传递给世界各个角落用户的数据。Google选择在这里建立数据中心有三条理由:一是这里有充足的电力供应, 附近的达拉斯大坝有一个很大的水电站, 发出来的大部分电力都送进了Google这个数据中心;二是这里的电价便宜, 只相当于Google在加州花费的五分之一;三是这里还有足够的河水让数据中心发烧的电脑们冷静下来, 为了冷却数万台电脑发出的热量, Google建造了8座数层楼高的水冷却塔, 冷却用水直接从哥伦比亚河中抽取。

非只Google如此, 受累于IT工业巨大的能耗水平, 硅谷企业被迫纷纷转向能源生产的源头, 开始投资新能源公司, 或者干脆自己研发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硅谷”开始变成“太阳谷”!巧合的是, 生产太阳能电池板的多晶硅和电脑芯片的基础材料都是硅。

2009年10月, Google和微软两家IT巨头不约而同地宣布:将在英国投资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 以提高自己的绿色电力供应, 同时减少其庞大的数据中心产生的碳排放。实际上早在2007年, Google就高调宣布了自己的“追日之旅”:投资上亿美元研发比煤电更便宜的可再生能源。Google的远景目标是利用可再生资源, 生产1兆瓦级的电的同时, 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承担履行社会责任、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福利行动的义务。

无论从世界还是中国的角度来看, 企业社会责任都已经成为21世纪企业价值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据统计, 全球已有2, 500多家企业发布了各种类型的企业社会责任 (CSR) 报告, 包括安全报告、HSE (健康、安全和环境) 报告、企业公民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等等。

国内已有十几个行业的50多家公司陆续发布了年度CSR报告, 受此影响, 在华跨国公司也发布了各种类型的CSR力, 足以满足整个旧金山市的电力需求。2008年, Google公司在其加州总部办公大楼的屋顶上安装了9212块太阳能板。这是全美规模最大的企业太阳能发电系统, 发电功率1600千瓦, 能为Google总部大楼提供三分之一的电力。Google的CEO称公司的目标是到2030年Google将完全不使用煤炭能源。

以美国为例, 如果每一个大学生都开启电脑的节电功能, 每年就可以节省23亿度电, 减少18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这相当于减少了35万辆汽车的运行。

企业社会责任与低碳竞争力

企业社会责任, 即所谓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 是一个在国内越来越流行的概念。通俗地讲, CSR就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报告。近年来在众多跨国公司的CSR报告中, 越来越多地出现“碳排放”的内容。著名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 (中国) 在其所有办事处推出了碳排放量评估, 据称全职员工的碳排放量2008年与2007年相比减少了18.4%。

在中国, 虽然企业社会责任的整体意识还刚刚起步, 其实早在春秋时期, 诸子百家著名的“义利之辩”就已经渗透着“社会责任”思想了。比如在涉及商人的个人私利和社会公益之间的取舍问题上, 墨子所提出的“兼爱”思想主张有财富要和别人去分享, 只有这样才能天下太平, 这可以视为鼓励经营者履行社会责任的最早渊源。

客观地看, 中国的国有企业实际上一直承担着独特的社会责任。改革开放初期, 国有企业从政府机构的一部分转制成为真正的企业, 开始尝试独立核算, 但多数国有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缺乏盈利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国企一直在“办社会”——不仅要负责生产, 还要为职工及其家属提供住房、医疗、教育和其他服务, 承担着大量的社会责任。上世纪90年代, 政府决定将这些责任从国有企业剥离, 例如取消了国企的福利住房制度, 对住房市场进行商品化改革等等。

尽管这些改革目前已基本完成, 但在一些领域中如社会保障领域, 国有企业仍未能完全解脱过重的社会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已逐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但政府仍然对完成转轨后的国有企业不断提出新的社会责任要求。2008年汶川地震, 大量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承担了抗震救灾物资生产和运输的任务;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 国有企业也被要求必须带头想办法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2008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中央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 对利益相关者和环境负责, 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

这些事例表明, 是社会主义公有经济为主体的制度现状, 决定了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转轨阶段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企业必须在经济利益之外承担起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应该看到, 影响和规范企业行为的还有一道看不见的底线, 那就是中国传统社会规范的制约。在中国, 儒家的价值体系占据主导地位两千多年, 它强调统治阶层要以身作则才能取得民众的信赖。尽管一些经济学家对此大加抨击, 认为企业唯一要务就是博取利润最大化而非承担社会责任, 这和欧美国家上世纪60、70年代的舆论氛围颇有几分相似, 但是稍微追究一下我们就会发现, 当今

近些年来, 社会上涌现出很多慈善企业家, 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大量捐赠各种公共设施, 慈善企业排行榜在中国大陆已经举办数届。这种企业慈善虽然并不能替代企业社会责任, 但在刚刚开始提倡企业社会责任的阶段, 企业最初往往会选择慈善捐赠作为对社会履行责任的方式, 这是国际经验, 中国也不例外。当然也有人把这种现象归结为在中国已经存在多年的儒家传统价值观——慷慨解囊和仗义疏财, 这样的归纳总结也有其道理。

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念正在觉醒, 而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重要领域, 就是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低碳化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如果时光倒流回发达国家工业革命早期, 没有企业会受到“低碳”概念的束缚;但在今天, 人均GDP尚位居世界后位的中国已经与世界同步感受到低碳发展的压力。企业运营的大环境正在改变, 能源的日益紧张和环境资源的逐步恶化, 已经让很多国家的政策导向和消费观念都在发生着转变, 中国也是如此。

那么, 处于当前发展阶段的中国企业, 会被套上低碳发展的企业社会责任“枷锁”吗?答案是肯定的。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 衡量企业的各类价值标准和评价体系也将发生深刻变化。面对低碳变革时, 可能会有一批今天看起来生气勃勃的企业明天会突然死亡, 因为它所产生的利润不足以抵消其高排放产生的成本;与此同时, 也可能会有一批今天看起来很弱小的企业, 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爆发性的增长, 因为它们能够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

在全球低碳的背景下, 中国的企业要想把握机会, 赢得低碳竞争力, 与世界企业同台竞技, 就必须以超前的意识、敏捷的动作迎头赶上, 努力担负起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进而赢得企业声誉和社会的认同, 为自身发展创造出更好的环境氛围,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念正在觉醒, 而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重要领域, 就是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低碳化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如果时光倒流回发达国家工业革命早期, 没有企业会受到“低碳”概念的束缚;但在今天, 人均GDP尚位居世界后位的中国已经与世界同步感受到低碳发展的压力。

G20国家低碳竞争力研究 篇5

“低碳竞争力(Low-carbon Competitiveness)”一词,最早出现于英国第三代环境主义组织和澳大利亚气候研究机构2009年的研究报告[1],将低碳竞争力定义为:未来低碳发展方式下,各国为其人民创造繁荣的能力。当前有关低碳竞争力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于投入产出理论(Input-Output Theory)的碳排放绩效研究,要旨是定量考察碳排放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从生产率内涵视角来探索提高低碳发展水平的路径;第二类是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冲击-反应(DPSIR)”模型的脱钩(Decoupling)指数研究,主要反映碳排放与经济活动二者之间的脱钩关系。第三类是基于三重底线模型(Triple Bottom Line Model)的综合低碳竞争力研究,主要反映在碳排放约束下,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潜力。

Meng和Niu[2]运用LMDI分解法对中国1998-2007年的碳生产率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显示,与产业结构相比,技术创新更能推动碳生产率的提高。Zhou等[3]考察了2003-2009年中国30个省域地区交通部门的碳排放绩效,发现东中西部地区的绩效呈现阶梯状递减的趋势,说明东部地区绩效改善的空间非常有限。Sorrell和Lehtonen[4]分析了1989-2004年英国公路货运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变动情况,结果显示在此期间二者为相对脱钩关系,表明英国在公路货运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脱钩方面,取得了优于其他欧盟国家的发展效果。Wang等[5]考察了1995-2009年江苏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状况,结果表明,2003-2005年两变量间为复钩关系,1996-1997年为强脱钩关系,其余时段呈现弱脱钩关系。连玉明[6]基于城市价值的低碳城市概念,将影响低碳城市建设的五个核心要素确定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承载、环境保护、生活质量。选取了人均GDP、居民可支配收入、三产比例等共计20个基础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中国35个大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与实证分析。

上述文献从不同层面审视了区域低碳发展的现状与能力,开拓了本文研究的视野。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当前的低碳竞争力研究,尚未突破弱可持续发展思维范式的樊篱,有意无意间夸大了各项资本之间的可替代性,抑或忽视了经济增长的福利门槛问题。本文认为,需要以1990年代崛起的生态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来构建低碳竞争力评价模型,一方面强调碳排放空间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另一方面主张超越增长,从综合福利的视角,强调人人享有共同、平等发展的基本权力。

二、低碳竞争力模型

提高低碳竞争力的关键是在有限的碳排放空间内创造更多的人类福祉,即最大幅度提高碳排放福利绩效(WPCE)。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戴利将生态效率定义为单位自然资本提供服务的效率,它等于以下两项因素的乘积:单位自然资本的人造资本和单位人造资本的服务。循此逻辑,碳排放福利绩效的确切涵义是单位碳排放的经济社会总体福利产出,而且可以将其表示为碳排放经济绩效(EPCE)与经济福利绩效(WPEG)的乘积。鉴于碳排放福利绩效是一个相对效率的概念,单纯用碳排放福利绩效来表征低碳竞争力可能会失之偏颇,例如有些极端贫穷的区域可能拥有较高的碳排放福利绩效,如果据此便断言该地区富有低碳竞争力,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由此,需要从碳排放福利绩效与福利两个维度综合考察,才能更加客观合理地评价不同区域的低碳竞争力。当然,不能由此就简单地给两个变量赋予相同的权重,毕竟碳排放福利绩效是一种更为本源的低碳竞争力,应该赋予更高的权重,而福利变量的权值应该更低。综合以上考虑,低碳竞争力评价模型可以表示如下:

模型中,CE、EG、WB分别表征碳排放、经济增长和福利,LCCI代表低碳竞争力指数。本文拟对G20国家1990-2010年的低碳竞争力进行分析,以人类发展指数HDI作为福利的测度变量。

三、评价结果与分析

(一)G20国家低碳竞争力比较

将所收集的数据代入模型(1),计算得到G20各国的低碳竞争力指数(LCCI)。2010年竞争力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是:法国、巴西、意大利、阿根廷和墨西哥,它们的LCCI值分别为:1.323、1.292、1.253、1.252和1.230;排名靠后的五个国家为:印度、俄罗斯、中国、沙特阿拉伯及南非,它们的LCCI值分别为:1.070、0.959、0.921、0.872及0.737。总体而言,G20的低碳竞争力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1990年各国LCCI均值为0.989,2010年增至1.119。低碳竞争力提高最快的五个国家为德国、法国、土耳其、墨西哥和意大利,LCCI值增量分别为:0.247、0.224、0.220、0.216、0.201。增量排名靠后的五个国家分别为: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南非,相应的LCCI变化量为:0.088、0.074、0.063、0.041和-0.022。从各国历年低碳竞争力平均水平来看,排名前五的国家为:巴西、法国、阿根廷、日本和意大利,1990-2010年LCCI均值分别为:1.254、1.228、1.190、1.165、1.146;排名靠后的五个国家为:土耳其、中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和南非,它们的LCCI均值分别为:0.996、0.893、0.888、0.829和0.748。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法国无论是在竞争力现状还是在改进力度方面都在G20国家中名列前茅,是发达国家低碳转型的表率。在样本考察期间,法国人均碳排放由6.5吨下降到6.1吨。由于能源资源的贫乏,法国从1960年代起就积极实施能源转换政策,大力发展核能及可再生能源,目前其85%以上的电力供应依靠核能,因而碳排放量低于其他发达国家。而在总体福利方面,按照联合国发展署的分类,法国已列居于极高人类发展梯队,HDI值由1990年的0.784增至2010年的0.891。在一个相对低的碳排放量上,继续减少碳排放,同时还能够大幅提高福利水平,真正体现了低碳发展所倡导的“低碳性繁荣”理念。另一个值得效仿的国家是巴西,目前巴西的年人均碳排放只有2.46吨,约为世界均值(4.8吨/人)的一半,而福利水平已位居高人类发展水平层级。巴西生态资源禀赋丰裕,环境保护措施得当,公共医疗和教育制度完善,政府决策公开透明,城市规划布局合理,尤其是库里蒂巴的公交系统堪称世界典范。应该引起关注的是,巴西足球文化的兴隆,将健身、娱乐、社会交往融为一体,对于国民福利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G20国家中,低碳发展表现最不理想的国家是南非,1990年南非的人均碳排放就已高达8.4吨,而福利水平相对较低,HDI值为0.621。到2010年,人均碳排放提高至9.6吨,但福利并没有提高。南非缺乏低碳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是政局不稳,政府缺乏一以贯之、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

(二)中国低碳竞争力分析

中国1990年、1995年、2010年的LCCI值分别为0.806、0.856和0.921,在G20国家中排名倒数第3;2000年和2005年的LCCI值为0.957和0.923,排名倒数第4。1990-2010年间,中国LCCI增量为0.115,排名第11位。可见中国的低碳竞争力在G20国家中处于劣势。虽然1990-2000年中国的低碳竞争力保持了上升的趋势,但是在2000年达到峰值以后竞争力却逐年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2000-2010年中国碳生产率增长乏力———1990-2000年间,碳生产率由504.67元/吨上升到1005.49元/吨,增长将近一倍,相应地,碳排放经济绩效(EPCE)由0.708增加至0.909;而到2010年,碳生产率为1025.47元/吨,EPCE值为0.915,只比2000年略微上升。另一层原因是在整个考察期间,中国的经济福利绩效(WPEG)逐年下降,由1990年的1.439降至2010年的1.139。在1990-2000年,碳排放经济绩效的年均增长率为2.53%,经济福利绩效年均下降1.36%,碳排放福利绩效受碳排放经济绩效主导,能够保持增长的态势。而在2000-2010年间,碳排放经济绩效的年均长率只有0.07%,经济福利绩效年均下降0.97%,故而碳排放福利绩效趋于下降。

评估结果显示,中国低碳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是极为严峻的。碳生产率虽然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但目前中国的碳生产率还不到法国的1/4,在G20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二,仅略优于南非。经济福利绩效的长期下滑表明,经济增长未能有效地促进民生,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自然灾害频仍,2010年人类发展指数为0.689,尚处于中等人类发展水平,而人均碳排放却达到了6.6吨,已超过世界均值。与此同时,中国又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攻坚阶段,要想在短期内进行绝对减排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承受的压力必然与日俱增。可见,中国需要在技术、制度和理念上进行深刻、系统地变革创新,以实现跨越式低碳发展。

技术创新的要义是在能源流的各个环节提高能源生产率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在能源流的进口环节,用低碳的可再生能源,或清洁能源替代高碳化石能源;在能源流的转化环节,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网和智慧通网,提高工业、建筑、交通,以及电力等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在能源流的出口环节,通过开发利用碳捕捉储存技术以及加强森林、水面积等碳汇建设,吸收和固定经济系统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制度创新的要义在于:首先对传统化石能源制定相对较高的价格,对可持续清洁能源制定较低的价格,为能源消费部门或个人进行能源替代提供激励机制;二是要在碳排放空间既定的前提下,使得碳排放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让节能部门和个人通过将节能减排量转换为收益,实现灵活的减排。与此对应,可以借鉴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低碳制度设计———主要有碳税和限量排放交易许可两种机制,分别通过价格和总量控制实现减排目标。

技术上的创新有利于外推型的碳排放控制,制度创新有利于倒逼型的碳排放控制,但这两者都是在既定的理念之下所进行的创新。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主要缘于人类不恰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要想实现真正的低碳发展,必须变革现有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变革城市空间布局和治理模式。生产消费模式由产品经济向功能经济转型,城市空间由蔓延向紧凑化发展转型,治理模式由政府单一主体管理向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合作治理结构转型。

摘要:构建以福利为导向的低碳竞争力模型,并对G20国家1990-2010年的低碳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发达国家行列中,法国的低碳竞争力具有静态和动态的双重优势;巴西是发展中国家低碳发展的标杆;中国的低碳竞争力在G20国家中处于劣势,未来中国需要在技术、制度和理念上进行系统性的变革创新,以实现跨越式的低碳发展。

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篇6

1 评价原则

作为比较典型的非线性复杂系统, 企业低碳竞争力很难用单个指标来衡量、计算, 需要构建出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对其进行测度, 这一指标体系应具备一定的结构层次, 能够反映企业低碳竞争力的主要特征。具体来讲, 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 即指标体系能综合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资源状况、制度建设以及污染物排放等信息, 涵盖多方面的信息;二是科学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评价指标体系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即指标体系涵盖的指标应有一定的科学内涵;三是系统性原则, 企业低碳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实质上是企业低碳发展过程中各种特征的聚合体现[2], 指标的组合应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和内在联系, 围绕一共同的主题或核心, 并且尽可能去除信息上的相关和重叠;四是可操作性原则, 主要是指相关资料、数据的可获得性, 指标体系中既包括定性指标, 也包括定量指标, 其中, 定性指标要充分考虑其指标量化问题, 定量指标则应注意其数据的易得性、可靠性, 一般应以权威统计口径的统计数据为主, 以增加指标体系计算结果的说服力;五是动态适用性原则, 企业低碳竞争力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动态发展的过程, 在不同的时间区间和企业的不同阶段, 企业低碳竞争力必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其相应的评价标准也必然不同, 因此, 设计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满足动态实用性的基本特征。

2 评价流程

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尤其明显的目的性, 即为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业提供决策参考[3], 促进其低碳竞争力的提升。因此, 低碳竞争力评价的流程必须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目的。其基本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成立评价组

评价组的成员可以是企业代表、相关政府部门人员、行业专家等人员, 综合各自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共同作为实施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的主体。

2.2 制定评价方案

评价组在全面了解企业生产运营、环境治理基础后, 制定初步评价方案。评价方案应包括评价目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内容。

2.3 实施具体评价

评价组结合各方面提供的统计数据, 使用合理的评价方法, 得出评价结果。在评价过程中, 要注意结合实际, 修正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2.4 撰写评价报告

根据评价结果, 撰写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报告, 交由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代表、大学或科研机构代表、企业家代表审阅, 通过各方面交流, 审查报告的合理性和完善性, 以此为基础, 进一步修订, 形成最终评价报告, 供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业参考。

3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是反映系统要素或现象的数量概念和具体数值, 它包括指标的名称和指标数值两部分。根据上述评价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考虑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以及数据可获得性。本节的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四个维度设置, 包括:第一, 运营竞争力指标。作为企业低碳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营竞争力能够为企业的低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因此, 我们在指标选取的过程中, 主要选取与企业日常运营紧密相关的规模水平、生产水平和成本水平方面的指标;第二, 环境竞争力指标。反映的是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对于其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处理以及利用水平, 一般而言, 环境竞争力越强, 其低碳竞争力就越强;第三, 资源竞争力指标。资源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够加以利用的各种物质、关系等的集合, 是其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 具有基础性和可实现性, 根据不同资源的物理属性, 大致可将其分为科技资源和人力资源;第四, 管理竞争力指标。是指在多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企业在以低成本、高效率从事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同时, 大幅度提升管理水平的能力, 是运营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以及资源竞争力提升的基础和保障, 由低碳管理制度水平和低碳管理理念水平组成。

4 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一般可分为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 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客观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种, 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主要为DEA数据包络分析、灰色综合评价法等;而主观评价的方法则主要由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组成。以上方法各有优劣, 在分析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之后, 本文提出将主观评价的两个主要方法相结合, 综合运用于对企业低碳竞争力的评价。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的基础上,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在层次分析结构模型中, 对于每一级要素而言, 都应该是相互独立的, 同时还应具备差异性的下级要素, 此外, 在确定各级要素相对于目标层、准则层的权重值时, 一般可采用专家估计法或层次分析法。

(2) 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 构建有效的评价结论集。设V={v1, v2…vn}为刻画每一因素所处状态的评价等级, 其中, n为评语的个数。根据本文的评价目标确定五级评价制, 相应的评价集为:v={很高、较高、一般、较低、低}。

(3) 构建模糊评价矩阵。成立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组,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因素进行评价, 最终构建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

其中, m为评价因素集中ui中元素的个数, n为评价结论集中评语的个数。

(4) 综合评价。由评价因素权重集以及模糊评价矩阵, 进行综合评判。Ui=Ai×Ri, 其中, “×”表示广义合成运算。

摘要:在国家发展低碳经济中, 企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地位, 企业想要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并且增强市场竞争力就需要发展企业的低碳竞争力。本文从评价原则、评价流程、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方法入手, 构建系统的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旨在为政府及企业界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皓.企业低碳竞争力指数的构建[J].商业时代, 2010 (30) .

[2]徐建中, 袁小量.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企业低碳竞争力网络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 (12) .

低碳竞争力 篇7

1 城市低碳竞争力的研究理论基础

1.1 竞争优势理论

(1) 市场竞争力优势理论。其代表有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李嘉图的相对成本优势、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以及马歇尔的集聚优势理论。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成本优势理论, 认为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是否占有和控制世界上的资源产地, 是否具有生产上的高效率技术和组织方式。马歇尔认为当企业集聚时, 由于大量生产要素集聚所产生的相互积极影响, 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从而提高竞争力。 (2) 体制竞争力优势理论。在资源禀赋意义逐渐下降的情况下, 竞争优势的研究转向更深层的体制性层面, 主要以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观点为代表。他们认为竞争力指一国的企业或企业家在目前和未来各自的环境中, 以比他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与劳务的能力, 或认为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 (3) 其他竞争力优势理论。以波特为代表的产业竞争优势理论, 强调一个国家的优势, 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 一国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其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高低;以熊彼特为代表的技术创新理论, 认为竞争力优势主要是以技术及组织的不断创新为依托;以道格拉斯·诺思为代表的制度创新理论, 认为竞争力在于通过制度创新营造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潜能发挥的环境, 强调竞争优势是制度安排的产物。

1.2 低碳经济理论

低碳经济一经提出, 便受到各种政府和学者的高度关注, 学术界从多种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 此处重点阐述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排放关系的相关研究。 (1) 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关于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的研究, 主要有两个观点, 即“脱钩发展”和“环境库兹涅兹曲线”。脱钩发展认为, 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最终途径是切断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联系, 也就是“脱钩”。Grossman于1991年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格鲁斯曼认为环境质量同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 即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 环境污染程度增大, 达到某个临界点后, 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 环境污染程度下降, 环境得以改善和恢复。 (2) 减排成本。部分人对发展低碳经济存有顾虑, 认为会额外增大社会成本, 得不偿失。但英国能源白皮书认为, 有效处理气候变化所需的成本其实很小, 仅相当于2050年全球GDP的0.5%-2%。尼古拉斯·斯特恩发布的《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中, 定量评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 认为不断加剧的温室效应将会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发展, 指出如果目前全球每年投入1%GDP的减排成本, 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的GDP损失。

2 城市低碳竞争力概念

澳大利亚气候研究机构与英国第三代环境主义组织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20国集团低碳竞争力》中, 将低碳竞争力定义为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能力。本文认为, 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不仅仅是经济增长。因此, 城市低碳竞争力指城市在低碳排放的约束下, 与其他城市相比较具有的为其居民创造物质财富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即实现碳排放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脱钩的能力。其核心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量, 目的在于平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低碳竞争力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其中, 经济竞争力指促进经济增长, 为居民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社会竞争力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环境竞争力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能力。三者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如图1所示, 模型底部表示人类发展所依赖的三个资本之间的限制性关系, 即环境容量限制着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制约着经济发展;三个支柱分别代表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竞争力, 上部的三角形表示城市低碳竞争力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水平的一种竞争优势能力。

3 城市低碳竞争力特征

3.1 系统性。

城市低碳竞争力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竞争力, 是由产业结构、价值观念、技术水平和政策制度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创造和维持的。其强弱取决于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不能仅注重某一因素或几个因素, 导致盲目性和片面性, 产生短板效应。必须从整体出发, 始终把握系统的整体特性和功能, 才能增强城市的低碳竞争力。

3.2 动态性。

城市竞争力是自身资源与外部环境通过制度与机制发生综合作用的结果, 自身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处在动态变化之中, 而外部环境因素更是瞬息万变。因此, 城市低碳竞争力是个动态的系统, 不仅其大小会变化, 其内涵也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 必须从发展和联系的角度来研究城市的低碳竞争力。

3.3 相对性。

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 从某一时点去观察不同城市的低碳竞争力现状, 是可比的。另一方面, 从不同的时点去观察同一城市的低碳竞争力发展变化状况, 同样具有可比性。只有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 才能体现城市竞争力的大小, 并分析其发展演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因此,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4 开放性。

根据系统论观点,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必须与外界进行物质、能力和信息的交换, 通过不断吸收新的要素, 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变化, 并将城市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优势“输出”到周边地区甚至更大的区域, 占有或支配更广范围内的资源, 带动区域的发展, 才能具有竞争力。开放性反映了城市的集聚和扩散的功能。

3.5 差异性。

不同城市自身条件不一样, 城市政府的政策手段等因素也不一样, 导致城市低碳竞争力呈现差异性。培育城市低碳竞争力可以从城市的差别优势出发, 权衡自身在区域的角色定位, 把城市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为竞争一合作关系, 形成优势互补,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4 城市低碳竞争力理论模型

基于低碳经济和城市低碳竞争力内涵及特征, 借鉴波特[3]、IMD[4]、和倪鹏飞[5]等学者或机构的城市竞争力模型, 本文认为城市低碳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低碳竞争力, 并且受区位禀赋、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城市文化、政策制度和技术创新等因素的支撑, 见图2。经济竞争力指促进经济增长, 为居民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社会竞争力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环境竞争力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能力。三者相互影响、制约和加强, 只有综合提高三者的竞争力, 才能提高城市的低碳竞争力。

模型中, 产业结构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是决定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 也是影响节能减排的重要因子。区域禀赋指专属于一个特定区域、基本上不可转移的地域性特征, 如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区位交通、土地资源和城市印象等。基础设施指既为物质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 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包括能源、给排水、道路交通、邮电通讯和防灾系统等。城市文化指城市居民在长期生活过程中, 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 包括城市生活环境、方式和习俗。政策制度是城市管理者制定的发展方向和行为准则。发展低碳经济, 需制定合理、正确的政策和制度, 倡导低碳生活理念, 鼓励开发和应用节能减排技术。技术创新指改进现有或创造新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 重大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经济社会系统的巨大变革。低碳发展离不开先进科技支撑, 须重点开展新能源和节能减排产品的研发工作。

5 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城市低碳竞争力内涵及理论模型, 遵循科学性、层次性、可比性和动态性等指标遴选原则, 本文采用三层框架体系, 目标层为城市低碳竞争力指数, 准则层包括经济低碳竞争力、社会低碳竞争力和环境低碳竞争力, 指标层则为具体的指标, 见表1。

6 结语

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 城市消耗全球85%的资源和能源, 排除85%的废物和CO2[6], 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 关键在于城市的低碳化发展。通过研究城市低碳竞争力, 有助于城市客观清晰地认识自身在未来低碳模式下的发展状况和优劣势, 科学制定低碳发展战略。此外, 研究不同城市的低碳竞争力, 有助于整体把握我国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状况和方向, 为国家制定宏观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

摘要:低碳竞争力将决定城市的未来发展力度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从低碳经济角度研究城市的竞争力, 梳理相关研究成果, 界定和把握城市低碳竞争力内涵及特征, 构建城市低碳竞争力理论模型及评价体系。研究有助于城市科学制定低碳发展策略, 加速我国城市低碳化发展。

关键词:城市低碳竞争力,理论模型,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崔健.日本产业低碳竞争力辨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105-110.

[2]潘家华.走低碳之路提高国际竞争力[N].人民日报, 2010-4-12, (23) .

[3]MichaelE·Porte.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M].Th eFreePres s, 1990.

[4]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MD) .The World Competitivenes s Yearbook (Z) .1997.

[5]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湖北省低碳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 篇8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 以降低人类生产生活中的碳排放量为目的的低碳发展模式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在未来的低碳社会里, 培育低碳竞争力将成为企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关键。就企业而言, 低碳竞争力是指在节能减排目标的指导下, 通过采用可持续发展战略、低碳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 率先生产、开发、利用比其竞争对手具有更低污染、更低排放、更低能耗的产品与服务, 从而持续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1]。因此, 开展湖北省低碳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 对发展湖北省省域低碳经济至关重要。

1 湖北省低碳发展情况

湖北是经济大省、能源小省, “缺煤、少油、乏气”是全省现状, 同时湖北处于工业化中期, 是一个重耗能省份, 能源供需矛盾突出[2]。2010年7月, 国家启动“五省八市”低碳试点工作, 湖北成为首批试点省份之一。下面就从国家“十一五”时期全省的碳排放现状、主要成就、机遇和挑战3个方面分析湖北省的低碳发展情况, 其中涉及到的数据来自于“湖北省低碳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

1.1 碳排放现状

(1) 排放总量不断攀升, 位居全国中游行列。2010年, 全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以煤、油、气为基础的碳排放) 为28 667.5万吨, 比上年增长14.55%, 2005-2010年期间, 年均增长率为8.71%。

(2) 人均碳排放小幅增长,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5.005吨/人, 比上年增长14.4%, 2005-2010年期间, 年均增长率为8.64%。

(3) 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 处于全国中等水平。2010年, 全省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269吨/万元, 比上年下降0.21%, 在全国各省 (区、市) 中居于第18位。2005-2010年期间, 年均下降率为4.56%。

(4) 产业上相对集中, 高能耗行业占比较大。2010年, 全省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电力、化学原料及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食品制造及农副产品加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等行业。

(5) 空间上相对集中, 重点区域排放量大。2010年, 全省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地区分别是武汉、宜昌和襄阳, 其二氧化碳排放超过全省排放总量的一半。

1.2 主要成就

(1)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湖北省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成效明显。湖北省在“十一五”期间,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 800万吨, 全社会节能3 300万吨标煤,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1.67%。同时, 全省碳汇建设加强, 森林植被碳汇量达到1.4亿吨, 相当于固定二氧化碳5.2亿吨。

(3) 制度框架体系逐步形成。湖北省先后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和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 形成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参与、专家咨询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4) 国际合作不断加强。湖北省有效推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积极推进与欧盟等地区和国家的合作, 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低碳技术、成熟的管理经验和碳排放交易机制。

(5) 低碳生活理念逐渐普及。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环保世纪行及节能减排典型宣传活动, 启动“低碳家庭·时尚生活”和“酷中国—全民低碳行动”湖北巡回展活动等, 低碳生活方式走进千家万户。

1.3 机遇和挑战

国家“十二五”时期是湖北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也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时期。低碳发展既有诸多机遇, 也面临严峻挑战。

从国际看, 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发展可再生能源、制定法律法规、综合运用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等诸多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 有利于湖北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成熟的政策手段, 促进低碳技术和项目的引进, 推进低碳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从国内看, 国家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 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 国际及沿海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加快向内陆地区转移, 新一轮技术创新加速推进, 均为湖北省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湖北省完全有条件推动低碳发展再上新台阶。

从省内看, 湖北省积极推进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 推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低碳试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等国家重大改革试验, 带来了政策的叠加和机遇的放大, 为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综上分析, 湖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不仅要面对能源紧缺的现状, 而且要完成各种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硬性约束指标。这些对湖北的经济发展而言是严峻的挑战, 但湖北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全年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丰沛、雨热同季, 湖北可依托地理位置优势, 后发赶超低碳竞争力。

2 湖北省低碳竞争力的评价

2.1 湖北省低碳竞争力的优势

(1) 发展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建设的根本要求一致。2007年12月, 党中央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 以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目的, 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

(2) 相对国内其他地区, 湖北建设生态文明的条件和基础较好,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较协调, 特别是湖北拥有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这个平台, 中央给了湖北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面先行先试的权力, 具有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区的良好基础和先决条件[3]。

(3) 武汉城市圈逐步成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域。武汉城市圈的产业调整, 正逐步向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三高”产业方向发展, 产业结构的低碳特征明显。湖北省具有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基础, 作为湖北低碳技术产业的龙头, 武汉凯迪电力和东湖高新, 已形成了以脱硫、生物发电、生物柴油、环保工程为核心的产业链。

(4) 科教人才优势明显。湖北省聚集了一大批科研机构、高等院校, 具备研发、实施低碳经济的人才基础。

2.2 湖北省低碳竞争力的劣势

(1) 湖北能源资源相对贫乏。湖北是一个能源资源相对短缺的省份, 煤炭、石油等能源产品供给主要依靠从外省调入, 水电资源虽然较为丰富, 但电力的支配权在国家电网, 电力由国家统一调配, 从而形成了能源消费对外依赖性强的格局。

(2) 湖北经济结构中重化工业比重大。2007年, 全省规模以上重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3.8%, 比全国高3.3%。2008年,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6大高耗能行业完成的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7.6%, 而能源消费共计5 264万吨标准煤, 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的82.5%。

(3) 湖北环境形势严峻。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湖北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主要表现为污染物存量大、增量多, 一些地区环境容量小。同时, 随着湖北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 环境恶化的趋势仍将存在, 环境风险防范任务很艰巨。

3 提升低碳竞争力的建议

3.1 提高能源利用率, 降低能源强度

(1) 加快节能降耗技术开发与推广运用。对重点行业现有生产能力进行调整和改造, 找准行业节能的关键点, 用高新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生产工艺, 提高现有生产能力的能源利用水平。

(2)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搞好和总结第一批工业循环经济试点的基础上, 尽快启动第二批试点, 逐步完善企业、产业园区和区域3个层面的循环链条, 形成一批循环经济优秀示范企业、工业园区和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3) 形成有效的工业节能降耗激励约束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配置和价格改革, 加大对黄磷、电石、铁合金、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实施差别电价的力度, 贯彻落实国家促进节能降耗的财税、金融、价格、准入等政策措施。

3.2 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升级

(1) 用低碳经济的理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促进传统产业节能减排。汽车、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电力、建材、纺织等多为湖北高耗能、高排放的传统支柱产业, 这些产业是节能减排的压力所在, 必须运用低碳经济的新理念和新发展模式来谋划传统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2)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教优势是湖北最大的优势, 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推动科研人员进入国民经济主战场,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移, 努力把科技能量、科教优势转化为新的资源财富、产能和市场需求, 把科教实力转化为经济实力。

(3) 完善智力资本股权激励政策。建议加大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 加快培育、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切实用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生物和光电子信息产业专项扶持资金、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和创新投资引导基金, 发挥财政科技投入资金的作用。

3.3 调整能源结构, 开发低碳可再生资源

(1) 积极发展核电。核能是一种安全、清洁、可靠的经济能源, 与火电相比, 核电不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等氮氧化物。对于缺煤、少油、乏气的湖北来说, 发展核电其经济意义更为显著。

(2) 大力开发风力发电。湖北风能资源较丰富, 合理开发风力发电, 可以有效缓解全省水电丰枯矛盾, 实现风电水电互补。风电是环保型能源, 没有废气排放, 且建设周期短、见效快。

(3) 加快发展太阳能产业。太阳能能量大、利用范围广、清洁安全。湖北太阳能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 开发利用潜力大, 除鄂西南外, 大部分地区均具有较好的太阳能光能资源, 年平均太阳辐射能大于100千卡/平方厘米。

3.4 政府强化监督, 实施经济引导

(1) 成立省低碳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为了统筹全省低碳经济发展, 建议成立省低碳经济工作领导小组, 研究全省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 研究低碳经济开发、推广、对外合作、技术引进等重大政策, 组织协调解决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

(2) 着手建立湖北低碳经济试验区。为了把握低碳经济发展机遇, 建议设立低碳经济试验区。对于试验区, 省里可安排一些低碳经济重点开发项目, 并从资金、技术、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倾斜。

(3) 加大低碳经济宣传力度。低碳经济是一项新生事物, 为使广大民众了解低碳经济发展的好处, 并变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 广泛宣传发展低碳经济的作用、意义和好处, 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摘要:本文首先从开展低碳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的目的入手, 其次对近年来湖北省低碳竞争力的发展情况进行了阐释, 然后对湖北省低碳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最后提出了提高湖北省低碳竞争力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湖北省,低碳竞争力,评价,建议

参考文献

[1]陈晓春, 陈思果.中国低碳竞争力评析与提升途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4 (5) :1.

[2]冯碧梅.湖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3) .

低碳竞争力 篇9

1 低碳产业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芮明杰提出的新钻石模型,产业竞争力包括五个基本要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及同业竞争、知识吸收和创新能力以及两个附加因素:机遇、政府[6]。低碳产业区别于其他的传统产业,更注重与生态环境的包容性,因此新钻石模型并不能够涵盖低碳产业发展竞争力评价的各个方面。为兼顾低碳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包容性,本文在新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增加“生态效益因素”。基于上述描述,基于新钻石模型的低碳产业发展竞争力评价模型包括7个一级要素。为便于进行低碳产业发展竞争力的评价,需要将一级要素细化并给出量化指标或模糊语言描述。本文还将给出量化指标的数值期望方向。

1)生产要素的指标体系:低碳产业的核心是技术创新[7],其关键途径是开发和使用低碳技术[8],因此相较于其他传统的产业而言,低碳产业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基于波特的钻石理论,在低碳产业中,其生产要素除了技术之外,还包括人才、资金、设备。本文给出生产要素二级评价指标因素。

注:精确值是指该指标的值是可以通过数据资料得到准确的数值,而模糊值是指该指标是一个定性指标,因此无数值期望方向。下同。

2)需求条件要素的指标体系:有需求才有市场,市场需求是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市场对低碳产品的需求可以促进低碳产业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更新、人才的引进等。低碳产业的市场需求大小与经济发展水平、低碳产品的认可度。

3)企业战略要素的指标体系:企业的战略应能够适应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企业能否在资源、能力与环境之间保持平衡决定了在竞争中的成败[9]。本文将企业战略要素分为资源、管理、组织、文化四个二级要素。

4)相关及支持性产业要素的指标体系:低碳产业的相关产业是指与低碳产业在技术、营销渠道等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产业。低碳产业的支持性产业是指为低碳产业提供人力、资本、信息、原材料、技术或设备支持的产业[10]。在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任何一个产业都不可能独立存在而不受其他产业的影响。与低碳产业相关的及支持性产业可以促进低碳产业创新[11]及降低成本,因此低碳产业发展竞争力的提高有赖于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的发展,从而产生产业集群效应,形成良性互动的低碳产业链,包括低碳产品的发布、生产、加工、销售[12]等。低碳产业的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包括节能产业、新能源与可再生产业、碳捕获与存储与碳减排产业。

5)生态效益要素的指标体系:低碳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键差别在于对生态效益要素的考虑。传统产业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正是低碳产业与之不同的地方。低碳产业通过消碳技术、零碳技术、降碳技术等实现低排放、低能耗。生态效益要素的二级指标可以分为: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能源消耗。

6)政府要素的指标体系:政府因素是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政府通过给予低碳产业的税收抵免、直接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等,促使企业转型,吸引人才,鼓励技术发展,从而增加低碳产业竞争力。2015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节能低碳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统一了我国的节能低碳产品的认证制度,极大地推动节能低碳产品的认证活动,并且会使得获得节能低碳认证的产品的广泛使用[13]。本文将政府要素分为产业政策和技术保护两个二级要素。

7)低碳产业机遇的指标体系:全球经济发展至今,能源短缺、气候变化等问题促使经济转型,各国都在尽力抓住眼下经济转型的重要机会,谋求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国共产党十八次代表大会就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层面,因此对于低碳产业来说,当前即是低碳产业发展的机遇。

2 评价方法步骤

基于前述所建模型,运用模糊熵-熵权法的步骤:

设指标多属性的可行项目集为X={x1,x2,…,xm},属性集为Y={y1,y2,…,yn}。则决策矩阵可以表示为:A=(aij)m×n,其中aij的表达式可以是精确值、区间数,直觉模糊数以及模糊语言变量(如:重要、一般、不重要等)。决策矩阵可表示如下:

其中,属性权重为:B={b1,b2,…,bn},满足bj≥0(j=1,2,…,n),b1+b2+…+bn=1。

1)规范化处理决策矩阵,就是将决策矩阵中的精确值、区间数、模糊语言变量等转化成直觉模糊数,从使得决策矩阵中的信息统一化。在各指标属性统一化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效益型的指标和成本型的指标处理方式不同。

精确值规范化公式:

效益型:

成本型:

将规范化后的精确值转化为直觉模糊数:

区间数规范化公式:

效益型:

成本型:

将规范化后的区间数转化为直觉模糊数:

模糊语言变量:根据文献《A multi-criteria intuitionistic fuzzy group decision making for supplier selection with TOPSIS method》Boran F E.10标度的语言变量与直觉模糊数的对应关系,对于其他标度的语言变量也可以得到相应的直觉模糊数。

经过以上过程便可以得到统一的区间数决策矩阵Cij和直觉模糊决策矩阵Hij。

2)确定属性客观权重区间。将区间数决策矩阵标准化以修正各属性的权重。对于第i个项目的第j个属性,区间数决策矩阵的标准化如公式(1)和(2)所示。

根据熵值计算公式,可得第i个项目的第j个属性的信息熵值为:

对得出的信息熵进行归一化处理,可得第i个项目的第j个属性的的熵权取值区间为:

3)根据以上步骤确定属性客观权重。根据直觉模糊矩阵Hij,利用直觉模糊熵公式计算各属性的直觉模糊熵,第i个项目的第j个属性的直接模糊熵计算公式为:

按照使属性评价信息模糊程度最小的基本思路,建立规划模型,如下所示,求解出最优化的客观属性权重:

其中β是一个不为0的足够小的实数。

4)确定属性的主观权重。决策者根据经验及当前所处环境,给出主观权重,主观权重若为实数或权重语言变量(如:很重要,一般,不重要),可根据步骤一中的方法,将其转换成直觉模糊决策矩阵。设主观权重的直觉模糊决策矩阵中,第j个属性的直觉模糊数为:Gj=μij,vij,πij),则各个属性的主观权重可根据如下公式求出:

对于每一个属性来说,如果主观权重为0,即使客观权重为1,那么这个属性的重要程度也不是最重要。同样的,客观权重为0,主观权重为1时,也不能说明这个属性的重要程度最大。只有当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同样大时,wj才最大,因此wj的权重可表示为:

5)基于前述工作,对项目进行评价排序。在这里运用基于相对熵的混合多属性决策排序方法,步骤如下:

设正负理想解分别为N+,N-。

根据前述得到的直觉模糊决策矩阵,求各方案与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这里要用到模糊相对熵距离,模糊相对熵的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计算各方案与理想解的相对接近程度:

αj越大,表明备选方案与正理想解的距离越小,与负理想解的距离越大,方案越好。

本文基于波特的钻石理论,结合低碳产业特有的环境效益性,构建了涵盖生态效益要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该指标体系中,不仅有二级指标进行详细分析,还将二级进一步量化,从定量和定性方面尽可能全面的涵盖低碳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方方面面。运用模糊熵-熵权法进行评价,由于同时考虑了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使整个评价既能够利用已有的经验,又能够保持客观的评价。基于含有33个量化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便于操作,实用性强。

摘要: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及其他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谋求经济新的增长点,必须摈弃传统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模式,低碳产业应运而生。未来社会经济的竞争将是低碳产业之间的竞争。运用新钻石模型,基于低碳产业对生态环境的特殊影响,构建涵盖了生态效益影响的多属性低碳产业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以及33个量化指标,并运用模糊熵-熵权法进行评价。

上一篇:阀冷系统下一篇:信息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