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规律

2024-10-15

遵循规律(共12篇)

遵循规律 篇1

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 是为未来的阅读与写作打基础, 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识字方法的培养, 让学生能够具有最基础的识字、写字能力, 这样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

一、要遵循识字规律

1.在传授识字知识的课堂中, 应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并遵循这个规律对学生进行识字写字的训练。 (1) 联系实际生活。在对学生进行识字训练的过程中, 要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学习中增长见识, 了解物与物之间的关联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2)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 每天都与汉字打交道, 所以他们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一些汉字, 教师应该利用儿童强烈的好奇心, 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授课, 保持学生对学习汉字的兴趣。 (3) 汉字是一种有着丰富内涵的文字, 所以在教学生识字的过程中, 要给他们讲述汉字的含义, 这样儿童会更感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根据这些心理学上的规律, 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授课, 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根据汉字规律科学教学。 (1) “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是汉字造字的基本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根据汉字的造字方式, 分析字的结构, 不应不顾字理乱解汉字。 (2) 对于那些结构简单的汉字, 教师就不必为学生讲解字理。那种字字讲“理”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对于一些经过简化的字, 已经很难解释其含义, 就更不应该对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进行深入的探究。 (3) 既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 又要与相应的字理进行结合, 找到能使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新方法。

二、创造趣味性的学习环境

1.在教学中,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学习, 是教师教学的最好方式。我们应该吸收其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好方法, 然后加以灵活运用, 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识字教学, 如分组识字、根据图画进行识字、在一定的情境中识字等。在教学中, 变换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识字训练, 可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联系实际生活识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 更多的是联系生活识字, 而减少写字的时间。低年级学生应该利用更多的时间去识字, 以便尽快地凭借汉字阅读。识写教学要与听话、说话、写话结合, 不能与实际生活脱轨。识字写字与读书相互联系, 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三、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

识字写字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 让学生接受美的感染。《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在写字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汉字的美, 让学生对汉字产生喜爱之情。学生在练习书写中, 可以感受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是一个让学生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在教授写字的过程中, 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负责的精神。

总之, 我们要掌握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性、趣味性、艺术性, 让学生从跨入小学大门的那一刻起, 就真正地热爱学习, 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遵循规律 篇2

通用技术课程作为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中一门充满使命、充满挑战的新课程,有其独特的课程特性与教育价值,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对技术课程的重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用技术课程强调学生由“简单动手做”走向“手脑结合”,由“丰富的感性”走向“深刻的理性”。1.我遵循的规律

要达到心灵的和谐就需要“仁”、“识”、“知”三个方面能力持续的发展和提升。

“仁”就是对他人的关爱;“识”,就是对自然法则的认知和识别;“知”,就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自知和自省。

设术设计要关注技术伦理,关注已有技术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该技术对人类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这种关注就是“仁”——对他人,对人类,对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关爱;

自然科学理论产生技术,技术反过来又成为科学研究的基础,技术要关注环境,关注自然,关注我们的生活世界,这就是“识”——对自然以及我们人类生活世界的认知和识别的能力;

技术设计要关注设计者设计过程中情感上的体验与感悟,在内化这种美好体验与感悟的过程中,达成对自我的自知与自省,这就是“知”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才能促进每一个设计者技能学习与智能发展、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持续和谐发展。2.案例

我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有没有关注过咱们学校的校园文明警示语?有的学生在摇头,有的学生想了想说:进校门的路两旁,后小院墙上好像比较多。于是,我接着问:那谁能记得其中的内容吗?这时,我教的四个班都会说到这样一句话:来也匆匆,去也冲冲。

任务,五人一组搜集学校内的文明警示语,大家想想可以用什么方法?纸笔记下来、手机、照相机„„而这恰好是书上的知识点:采集信息的工具。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我的同事说时常能看到学生在后小院抄录着什么,那些一定是我的学生!在那一个周末,我收获了开学一周的第一个惊喜:每个班都有学生把拍摄的照片做成了PPT,上面注明了地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内容过长、警示语牌不够漂亮等等。于是,我引出我们本学期的一个任务:重新设计我们的文明警示牌,最好内容和设计都是原创。很高兴这个做法得到校长的支持,并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

与他们分享我儿子制作画册的经历:自己完成每个版面的设计,只是拿出去印刷而已,物有所值,而且独具特色!我们就这样开始着我们每一个阶段的设计,每一次呈现给我的作品,都是一份份喜悦,我想这就是宁教授时常说的学生有期待的获得,也只有这样的获得才是幸福的!

最近,我的包里时常背着《教学勇气》、《从信息到转化:为了意识进展的教育》、《教学与社会变革》。我在反复读,之所以要反复读,是因为第一遍实在是有些地方没有看明白,索性就跳过去读后面的内容;再读就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于是,选择读第三遍,希望能对自己有更多的冲击。事实证明,我有种被唤醒的感觉。在教学进入第二十个年头的时候,我又重拾教学勇气。3.特色

为着这样的目标努力:把学科的“宏大故事”跟学生生活的“微小故事”交叉起来,这样可以唤起学科的精神。学生们在着手用Photoshop设计校园警示牌,用word完成了《信息安全》小报的设计,用Photostory讲述着各自不同的故事,用网站记录着整个学习阶段信息素养提升的点点滴滴。为了转化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努力,鼓励我们的学生直接而开放地面对世界和他们自己!还有一个设计让我记忆犹新,它出自我们组张老师。学习Flash动画“添加引导线”一节的第二天,恰逢学校的开放日。她为此调整了教学设计,找到学校的校园平面图,完成了“引导员”的动画。我还清楚地记得那节课,孩子们都快乐的忙碌着,离开机房时意犹未尽。

在对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认识中,一直关注于对“任务”的理解,强调任务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能够使各个任务之间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但是这样算是真正意义上任务驱动的内涵实质吗?

任务驱动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面对任务时,能够先猜想出任务执行后的效果,也就是先建构起任务执行的理论效果,使学生心里有了探究的目标,明确了探究的方向,经过独立的思考和教师的点拨,在任务的驱动下,在探究任务与自主实践的过程中,在讨论与协作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最终独立完成任务,从而验证实践效果是否与先前猜想的理论效果一致。任务驱动法的实质是驱动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的过程。

二、让学生走进生活的语文教师——清华附中邱晓云

1.案例 本课在“亲情”系列的大专题下。亲情专题在初一的时候定为“我的父亲母亲”,所讲篇目见下;初二的续集定为“亲情的美好延伸”,所讲篇目见下。本课是续集中“兄弟情”的定篇,以本篇带起王氏兄弟、苏氏兄弟、曹氏兄弟的相关文本,以锻炼学生诵读浅议文言文的能力,亲近人物形象,感受美好的亲情。初一“我的父亲母亲”专题

定篇:《背影》朱自清,《背影》三毛

选篇:丰子恺的《我的母亲》、张晓风的《母亲的羽衣》、史铁生的《合欢树》、季羡林的《永久的悔》、老舍的《我的母亲》、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郭敬明的《无论走过多少荒芜》,以及我自己写的散文《秋叶》。初二“亲情的美好延续”专题(1)再读父母

定篇:《爸爸的最后两天》舒乙

选篇:《一碗阳春面》栗良平,《儿女》朱自清,《生日卡片》席慕容,《读懂父爱》陆川,《继父节》作者不详,《高老头》(节选)巴尔扎克。(2)祖孙情

定篇:《老海棠书》史铁生 选篇:《童年》(几段节选)高尔基(3)兄弟情

定篇:《人琴俱亡》刘义庆,《风筝》鲁迅 选篇:《手足之情》康震,《七步诗》作者有争议(4)专题总结篇: 《目送》龙应台(5)专题读写结合课:

人琴俱亡——授课教师:清华附中 邱晓云

提问1: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伤逝》,请寻找“伤”情之语。扩展阅读(齐声诵读)时二人俱病笃,有术人云:“人命应终,而有生人乐代者,则死者可生。”徽之谓曰:“吾才位不如弟,请以余年代之。”术者曰:“代死者,以己年有余,得以足亡者耳。今君与弟算俱尽,何代也!” 提问2:从子猷奔丧时借琴抒怀你还能读出什么? 扩展阅读(猜词填空)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乃破琴()弦,终身不复()。请寻觅知音之语。

魏晋时代士人独特的情感追求——他们注重真性情,追求个性的自由飞扬,同时又力求能摆脱世俗的一切利害得失、荣辱毁誉,寻求一种超然的风度。为此尽管子猷很悲痛,却还是要强自抑制。

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武子丧时,名士无不至者,子荆后来,临尸恸哭„„哭毕,向灵床曰:“卿常好我作驴鸣,今我为卿作。”

由于时差原因,评委会宣布门罗获奖时,加拿大正是午夜,门罗早已入睡,评委会没能在第一时间与她取得联系。后来,门罗的女儿将她叫醒,激动地告诉她这个消息,门罗不无淡定地说:“现在正是午夜,我早就忘记这件事了。” 延伸阅读

苏轼对苏辙

《满江红 怀子由作》 “夜雨对床” 二苏坟

作者身份? 为何抒怀? 一字诗眼? 作者希望?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馀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104首诗

苏辙对苏轼——扩展阅读(译读)

手足之爱,平生一人,幼学无师,受业先君,兄敏我愚,赖以有闻,寒暑相从,逮壮而分。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蹇裳先之。

兄弟情深

苏辙在《东坡墓志铭》上说:“扶我则兄,诲我则师。”

苏轼在绝命诗两首寄子由时说:“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世未了因。” 苏轼说苏辙:“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

水调歌头——谢屯洋

吾有一妹,现已十岁矣。作此词,忆与之“恩仇”。

长子幸运否?把笔问青天。家有公主一位,降世已十年。吾意总欲揍之,又恐向妈检举。切齿怒目圆。每斗必我错,叫苦却无言。

虽打架,“怨仇”深,亲情绵。怒目含恨,心中却将对方念。平日互帮互助,战时不共戴天。此事古难全。愿她快懂事,闯出一片天!

新七步诗——记我和我的弟弟

山青绕家园,滢滢水浮莲。手捧一片天,足踏一方田。情重意永连,深深铭心间。

注:我叫高江滢,我弟的名字是高江山。这是一首藏头诗哦 儿子们:

五行中木克土,所以名字里带“山(土)”即被“林(木)”压制,可取。又因树在“山”上可成“林”,所以取五岳。同时,起名五岳,也是希望儿子们能像山一样有宽广的胸怀,并像五岳一样成大器。老大:林泰岳 老二:林衡岳 老三:林华岳 老四:林恒岳 老五:林嵩岳 女儿们(不分大小)

因为儿子们的名字中皆以“岳”结尾,所以女儿们的名字,选“玥”字结束。“玥”字,即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珠,也是希望女儿们能像神珠一样发光异彩。中间的字,皆带雨字头,与儿子们的“山”相对,亦为五行中生“木”之物,且这些字字义上也不错。林霜玥 林霞玥 林霓玥 林霏玥 林雯玥 2.特色与规律 1.以文解文,阅读量大——学得带习得 2.温故知新,古今联系——文化传承 3.联系生活,激发兴趣——关注做人 3.语言的哲学取向

遵循规律,有趣有效 篇3

一、抓住矛盾,引发兴趣

在《变色龙》一文中,作者对变色龙有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开始觉得它很迟钝,后来亲眼目睹了它捕食彩蝶的精彩表演,才发现变色龙其实很灵敏。抓住这一矛盾,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例1]

师:同学们,当大家兴致勃勃地端详完变色龙的尊容,他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变色龙表现得很迟钝。

师:此时他们担心的是什么?

学生1:变色龙这么迟钝,它能捕到食物吗?

学生2:它能逃脱得了天敌的追捕吗?

师:其实就是担心它能不能生存下去。他们的担心有没有道理?

学生1:有,书上写道:尽管我们对它大喊大叫,对着它指手画脚,它却依然一动也不动。

学生2:我们一看见它就大叫,指手画脚地端详了它半天,说明它的听觉和视觉都不灵敏,这样的动物怎样活下去啊!

师:那我们赶紧往下看看变色龙有什么生存绝招,好吗?

通过老师的巧妙引导,学生发现了文章中的矛盾点,思维和情感都被激发起来了:呀,它怎么生存啊?带着孩子特有的好奇心和同情心,顺势进入课文变色龙“捕食”和“变色”两大本领的探究环节。

二、品味语言,揣摩表达

杨再隋教授强调“要在课文中走个来回”,即:既要重视对课文情感、内容的感受理解,还要重视对课文表达方式的揣摩。这篇课文表达的特点非常鲜明,即:清晰、准确、生动。可以精选3个例子让学生感受揣摩,起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1.品析描写变色龙外形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清晰性。

由于作者第一次看到变色龙,所以把它从头到脚“端详”了一番。外形写细了,往往给人零乱繁琐的感觉,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多层描述法”:先把变色龙分成全身、头部、身躯3部分。描述头部时着重抓住“眼睛”、“嘴巴”;描述身躯着重抓住“背”、“脚”、“尾”。这种方法层次清楚,化繁为简。教学时,先出示文中的插图,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细致描绘,再和文中的方法比较,体会作者表达的独具匠心。

2.推敲介绍变色龙眼睛的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准确性。

作者在借中非工人的口介绍变色龙的眼睛时,分别用了“单独”、“分别”、“同时”这3个词语。别小看这3个普普通通的词,缺一不可。如果少了前两个,变色龙两只眼睛能单独工作的特点就没讲清;如果少了“同时”这个词,读者就会产生变色龙能同时锁定两个捕猎目标的误解。教学时,运用删减法,让学生读读去掉这些词语后,句子意思有什么变化,从而领会表达准确的重要性。

3.赏析描绘变色龙捕食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生动性。

作者对变色龙捕食的一系列动作的描述非常生动,值得让学生细细品味欣赏。学生读相应段落。

师:变色龙捕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又快又准。

师: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学生1:你看,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雷声来得特别快。都来不及捂耳朵。

师:以生活中现象作比方,让人容易体会。

学生2:还有“唰”,这声音也说明快。

师:让人如闻其声。

学生3:“刹那间”说明时间极短。

师:把手当作变色龙的舌头体会一下。感觉怎样?

学生:(边做动作边体会)真是快如闪电,干脆利索呀!

当真在这里预设了语言品味活动,就下足力气,让学生通过读、说、做动作,真真切切体会到语言表达的生动,领略到语言的魅力。

三、循序渐进,深化认识

这是篇说明文,我们很容易把它上成知识加表达的课,就是上完后,学生收获的是一些有关变色龙的知识,以及作者怎样表达的一些方法。我觉得还不够。我认为在方法和过程层面,我们更为关键的是引导学生把变色龙放在自然界的大背景中,认识它是怎么去适应环境学会生存的,从而把握一切生物都有它独特的生存本领这一规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去理解自然生物的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性。

教材钻得深了,如何在课堂上去实现它呢?一定得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图文结合认识变色龙的身体特点。第二步抓住“变色龙这么迟钝,它能保护自己,捕到食物吗?”这个问题,展开对变色龙生存能力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变色龙能捕到食物,主要是能变色隐身和捕食能力强。而捕食能力强得益于它的舌头和眼睛长得很有特点:舌头特长且灵活迅捷;眼睛搜索范围大。且能形成立体感,判断与猎物之间的距离。至此学生认识到变色龙虽然行动迟缓,但它善于变色的皮肤能帮助它很好地隐藏自己,它的眼睛和舌头能帮它饮食无忧。有了这样的认识,第三步就是水到渠成了。请看:

师:同学们,还记得变色龙的眼睛长什么样吗?

学生:两眼突起。

师:为什么长成这样呢?

学生1(略作思考):哦,它要观察四面八方的东西,不突起就无法观察到这么大的范围,

学生2(顿悟):老师,变色龙尾巴又细又长,可以缠住树枝,稳定自己。

师:对,你真棒!特别是长舌头出击的时候。可不要“出师未捷身先掉”啊。那它两只短脚不是没进化好吗?要有青蛙那两条健壮的腿多好呀!

学生1:不行,变色龙是在树上活动,主要要能巴住树枝才行。

学生2:变色龙有变色隐身这个绝技。爬慢点也可以生存。

学生3:青蛙没有变色的本领,它只能四处活动寻找食物。再说,它的舌头远远没有变色龙长,它只能用跳跃来弥补一下了。

循着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逐渐从表面深入到本质,从知识上升到规律。这才是引导学生学到了最有用的知识。

四、读写结合,拓展研究

上完课后,学生对课文还有许多疑问,如变色龙为什么会变色?变色龙真的这么迟钝吗?变色龙为什么全身冷冰冰的?这为课后展开语文综合性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拓展阅读,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

在学生解决了这些问题后,老师请同学们利用课文中介绍变色龙外形特征、捕食和变色本领的知识,以及在解决问题时搜集的相关资料,用第一人称“我”的语气来给变色龙作自我介绍,注意把书上的书面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口头语言。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内化语言、加工语言的机会,又能把学生得到的课外新知识展示出来。

遵循认知规律关注学生发展 篇4

(甲课) 研究磁铁的性质

1. 认识南北两个磁极。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看桌上的这些磁铁, 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的磁铁一端是红色, 另一端是蓝色。

生:我们的磁铁一端是白色, 另一端是红色。

生:这些磁铁两头都有字母, 一头是“S”, 一头是“N”。

师: (拿起一块条形磁铁塑料底座) 现在把一块条形磁铁放在塑料底座里, 再将它放在水槽的水中, 让它慢慢地旋转起来, 等到静止后, 看看有什么现象。 (强调这个实验反复做2~3次。)

生:一端指南, 另一端指北。

生:“S”的那端指南, “N”端指北。

师:磁铁都有两个磁极。我们把指南的一端叫南极, 也叫S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 也叫N极。[老师板书:指南 (S极) , 指北 (N极) ]

师:这个实验还可以怎么做?

生:用一根线系在条形磁铁的中间, 然后把它吊起来, 当磁铁静止 (平衡) 后也会一端指南, 另一端指北。

(老师示意学生做这一实验。)

2.比较磁铁不同部分磁力的大小。

师:既然磁铁能吸铁, 下面我们就来玩一玩磁铁吸回形针的游戏。

(学生实验。)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回形针都被磁铁的两极吸去了, 中间好像没有磁力, 因为一根回形针也没吸上。

生:磁铁越往两极靠近, 磁力越强。

(老师板书:两极磁性强, 中间磁性弱)

3.研究磁极间的关系。

师:刚才玩磁铁吸铁的游戏, 同学们做得非常成功。那么磁铁会吸磁铁吗? (会吸) 想研究一下吗? (想!)

师:下面用桌上的材料来研究一下磁铁两极之间的关系。

(学生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两块磁铁靠近的结果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遵循对磁铁性质认知的层次性和逻辑顺序, 即先认识磁铁能够指示南北, 有南北两个磁极, 再比较磁极的磁性与其他部分相关性的强弱, 继而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这一教学设计注重认知上的先后顺序和知识的前后衔接, 即前一个知识点的破解是引入后一知识的基础和前提。研究思路清晰、明朗。但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显得被动, 学生的思维受到很大束缚, 没有发挥自身的潜能和创造性, 活动面小, 思维空间窄, 认知浅薄, 对磁铁的整体感受不全面也不深刻。

(乙课) 研究磁铁的性质

师:想专门研究一下磁铁的特性吗? (想!) 这节课我们就来痛痛快快地玩一玩磁铁, 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但是“玩”的时候不要忘记动脑筋想问题。比比看, 哪些小组玩的花样多, 发现的问题多。

在学生玩磁铁的过程中, 老师不是放手不管, 而是有针对性地点拨。这里, 老师的点拨和指导不是外显的, 而是有机渗透在参与学生的活动过程之中, 在与学生的互动中相机指导, 是一种隐性的活动引领。这种隐性的指导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在参与活动中, 教师作为平等中的一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顺着学生玩 (探究) 的思路, 及时拓宽学生“玩”的方法和视野, 并在学生探究的“淤塞”处及时提供帮助和智力支持。

2. 鼓励学生尝试多种方法, 尽情玩, 反复玩, 待学生玩透后再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小组互动, 彼此交流玩法和研究成果。

此次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前后持续25分钟, 学生玩法新颖, 花样迭出, 认知鲜明, 感受深刻。以下是学生汇报的内容节选 (省去学生具体做法的汇报) 。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磁铁两端磁性强, 越往中间磁性越弱。

(老师板书:两端强, 中间弱)

生:磁铁两端有时相互排斥, 有时相互吸引。

生:相同的两端互相排斥, 不同的两端互相吸引。

师:你怎么知道哪两端相同, 哪两端不同?

生:磁铁两头分别标上红颜色和蓝颜色。

生:也有的两端分别是白色和蓝色。

师:有没有统一的更好的认识办法?

生:磁铁的一端标有“S”, 另一端标有“N”。

师: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生:“S”和“N”接近会吸引, “S”和“S”接近会排斥;“N”和“S”接近会吸引, “N”和“N”接近会排斥。

(老师依照学生的说法板书:同端相斥, 异端相吸)

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S”端指南, “N”端指北。

师:我们把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 也叫S极, 指北的一端叫北极, 也叫N极。

[老师板书:指南北南极 (S) 北极 (N) ]

生:被磁铁吸取的回形针下面还可以吸许多回形针呢!

师:上面的回形针为什么还能吸其他的回形针?

生:回形针也有磁性。

师:它原来有磁性吗? (没有) 我们把原来没有磁性, 现在有磁性的这种现象叫磁化。

(老师板书:磁化)

师:看看黑板上的这些内容, 你有什么要改动的?

(学生即刻看出, 并把“两端磁性强, 中间磁性弱”和“同端相斥, 异端相吸”中的“端”改为“极”。)

比较两种教法和教学思路, 有四点不同:

1.“教”磁铁与“玩”磁铁的不同———不同的教学理念。“教”磁铁近似于教教材, 注重事物内在认识规律, 把知识结构有序地呈现给学生, 其间虽有探究活动, 但多是按老师的指令做, 每一项研究活动都有教师“牵”的印迹, 活动单一, 学生思维束缚较大, 缺乏足够的自我发挥空间。“玩”磁铁一个“玩”字, 意味着一切知识点都在学生的玩中化解。其义有二:一是学生尽兴为之, 不受时空的限制, 凡有所想之即有所玩之, 研究全面、彻底、深入。二是学生既然是“玩”, 就没有任何指令性的要求和心理上的定向牵引, 也就玩得自由自在, “随心所欲”, 研究磁铁也就成了轻松愉悦、自我享受的过程。

2. 显性的牵引与隐性的参与———不同的引导方法。甲课“牵引”太多, 对于磁铁的每一个性质的研究, 老师都加以干预并在研究的先后顺序上也作了安排和分配, 学生的研究活动和认知心理完全跟着老师的思路转, 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学生失去了独立的活动空间和自我探究机会。相反, 乙课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 想怎么研究就怎么研究,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教师是课堂的“智力场”, 是学生深入研究的“助推器”, 只是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在的, 不是外显的, 教师的潜在作用体现在参与学生的研究, 并在研究中适时点拨, 拓宽学生探究的思路,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热情, 使学生的认知逐步丰富、全面、细致、深入。

3. 小组交流与大组互动———不同的研讨形式。如何使探究成果在课堂互动中得到全面的展示, 小组交流与大组互动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形式。课堂上常用的交流方式是汇报, 即学生完成研究任务后, 老师点名学生汇报, 不同的汇报使不同的学习成果得以共享。但由于汇报人数有限, 汇报内容就不全面。相比之下, 实行小组交流与大组互动, 能够弥补这一缺陷。在同组交流和组间观摩中, 表面看来整个课堂互动显得无序, 实则对某一学生而言, 认知和交流的每一环节都是严谨有序、务实高效的, 时时刻刻, 学生都在依据自身的认知需求进行必要的交流与互动, 针对性强, 互动面广, 交流的内容丰富。

遵循学习规律,着眼素质提高 篇5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繁重的复习任务,教师要帮助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心中有数,讲究策略。首先应做好两件事:其一、全面梳理,明确复习的范围及重点;其二、制订复习计划,科学安排,确保复习有序、有效地开展。让学生“心中有数,脚下有路,手中有法。”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分布进行严谨的复习计划

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第一轮复习,将涉及到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的知识点,同时也安排一定量的阅读、写作练习;第二阶段,即第二轮复习,这一阶段,主要针对学生前期复习中暴露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同时适当加大综合题目的训练量。在这两个阶段中,阅读与写作训练各成系列贯穿始终。

分计划:除了年级的复习计划,每一个老师也有自己的班级复习计划(包括:班级学情、复习方法、进度内容)。这个计划应大致与学校的计划同步,但是针对自己班的情况,对有关复习的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或强化,或弱化。

三线计划:语文的复习计划应当是三条线并行展开的。这三条线是指语基系列、短文阅读系列、写作系列。教师要具体负责。语基系列,前期侧重于梳理、掌握,后期(尤其是临考前)应侧重于识记性的内容。阅读和写作系列则应当前紧后松,后期复习应当逐步腾出时间去识记。

二、教师在对整个复习过程做到心中有数之后,为学生们归纳语文复习中的几类问题及对策。(按类复习)

[积累运用]基础知识与语言运用的考题,知识点多,能力要求高。纵观几年毕业班考试题型,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把积累与运用的考点大致分为这几类:语音、文字、书写、词语成语、古诗文理解默写欣赏、修辞、病句和句式变换、该背的段落(全默写)。对策:归类整理有关知识,做语基训练本。如常见易错字、常见病句类型、主要修辞、拼音易混淆的、句子的含义理解等。识记有关知识可采用“过筛法”,先将所有东西“过”一遍,“筛”出易错的、印象不深的,并把它们作为识记的重点。识记量大的可以多“筛”几遍,逐步缩小复习范围。

提供学法(背书:找规律记忆、想象记忆、记句首记忆、短时强记比赛、放声朗读记忆)创设情境给学生运用语言。

例:1.我漫步在校园里,看到花园里的景色真美啊!请写出三个描写花园优美的成语。这时,我发现一棵小树苗被风吹倒了,一向顽皮的我忙蹲下身来,把手伸向小树苗。这时值日老师批评我把小树苗弄倒了,不爱护校园的花草树木,我忙向他解释。请写出你是怎样向老师解释的。

[阅读理解]文章阅读有几个特点:1)在选文上,兼顾多类文体,注重文质兼美,体现较强的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感人的故事),记事、写人、散文、科技小品文。2)在设题上,以简答和填空题为主,由侧重静态地考查语文基础知识转向注重整体感知,语言感悟,启发想象。3)在答案设计上,多强调意思对即可,鼓励学生写出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策:语言运用及文章阅读需要一定量的训练材料,选择练习题要有针对性,不要盲目,不在乎练多,而要真正做到“精炼”。一般选近几年毕业班的考试题,每次训练要计时,分析失分的原因,知其所以然。训练时要注意培养良好的习惯,把每次训练都视为考试。(提示方法,例概括段意:四忌:空繁偏缺;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分解词素、换词理解)

[写作]读与写在毕业检测语文试卷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近年来,根据新课改的方向,强调作文贴近学生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鼓励学生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怀,做到“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样才能实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目标。因此,在内容选择上,命题者常着眼于自我与成长、社会与生活、想象与创新能力等三个方面。对策:写作训练一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每写一篇作文,一定要认真总结,同样的错误不可再犯。此外,学生也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做一点儿练习,但需要老师或他人的指导。方式方法:教师指导--自由撰写--教师抽检讲评--学生互改--教师眉批--二次讲评

批改作文三多三少:多面批1/3少背批、多批语少批改(画出)、多褒奖少贬损(数子十过不如奖子)关于写作训练,几点建议:

建议一:分专题安排系列的单项训练。诸如审题、立意、选材、对话、心理活动,描写等片断练写。这是针对自己薄弱环节的训练。写人、叙事、看图作文、读书笔记、阅读续写、书信条子等。

建议二:做一点作文构思训练,从审题始,到拟写作提纲止。这样做可以训练构思文章的能力,而且也是一种省时、高效的训练形式。

建议三:收集作文题目,选择那些自己感到棘手的题目,只思考并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命题训练,一段作文,试着多种命题,看哪个好。题材活用。

建议四:复习期间所写的作文,尽可能广泛地涉及不同的话题。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三、坚持常规

教学管理上:每位教师钻研好一种类型的复习课一节,年级里汇报交流。每周教研例会,解决碰到的问题。建议采取听课日,加强对毕业班听课指导。中心学校都为语数学科出两套模拟卷,进行综合测试。

学生学习上:每日15分钟早读;每日15分钟练字(临帖、仿写),每两天一篇读书摘要赏析(劳于读书,逸于写作)。

遵循规律 示范引领 特色鲜明 篇6

这次江苏省职教教学成果奖(以下简称“成果奖”)的评审是新世纪以来职教教改成果的一次检验与总结。在我省中职层面43个备选项目中推送至教育部参与评选的20项成果,全部入围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成果一、二等奖,此信息在全国职教界引起轰动,这是江苏省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重视并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生动写照。回顾这次成果奖的评审情况,总体上可归结为遵循规律、示范引领和特色鲜明这12个字。

遵循规律。职业教育承担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有什么样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就有什么样的职业教育,这样的联动机制从江苏中职所获20个国家级成果奖中有18个花落苏南得到验证。将职业教育的一般发展规律与江苏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服务发展、校企合作、能力本位、实践主导等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与探索实践中,我省逐步形成了代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指导与引领作用的一大批教改成果,如由马成荣主持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促进专业技能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周新源主持的“国际化工业园区背景下德国职教教学模式的本土化构建与实践”等成果内涵,就将其特殊性寓于遵循职教规律的一般性之中。

示范引领。江苏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在全国数量最多、建设水平最高。国示范校建设相关改革成果在国家教学成果奖中所占的比重及其选题方向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其在整个中职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与自身改革方向。对本届江苏中职学校获奖项目加以系统梳理,能看出当前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重点及方向。各建设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把工学结合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理实一体的课程改革、“双师”队伍建设、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示范建设成绩斐然,其中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成果占江苏中职总成果的60%。这些示范学校创建的教学成果将为兄弟学校的改革发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也极具借鉴价值。

特色鲜明。江苏所获成果奖的数量与质量与江苏职教的总体实力和水平相当。自2008年以来,在由11个国家部委联合举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江苏已连续5年获团体冠军,与此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为成果获得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在职教领域先行先试,探索宽视野、深层次的职教教改课题,如臧其林主持的“酒店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朱照红主持的“职业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杨晓华主持的“基于工作情境的职业学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研究与实践”等成果为江苏职教的长远发展探索在先,实践在前。职教建设发展面临的需要探索体制机制改革的高难度课题在王稼伟主持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中寻找到了一个成功的案例,探索出了可学习、借鉴、操作的相关理念、方法和工作流程。

在看到江苏省职教教学众多成果获奖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冷静思考。例如在成果的结构上存在问题,教材建设成果、文化基础课建设成果等没有入围,这说明教改重点目前仍主要处于学校层面的中微观阶段,一线微观层面的教学改革亟待我们开展研究与实践;从成果主持人结构分析,校领导占了大多数,这一方面表明近阶段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领导十分重视,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职教教改资源仍比较匮乏,需要领导整合资源与力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走向深入,必须以一线普通教师为主力军,如果这样的群体和政策环境没有形成,则难以实现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根本目的。当然,从成果产出地分析,地区分布不均衡也是一个问题,引导和培育是今后的工作重点之一。

能否给一线工作者提些建议:如何有效地将自己的“教学”转化为“成果”?

客观地分析,大多数教师虽经努力,但难以入围国家教学成果奖。成果奖的设置可分国家、省级、市级和校级等多个层面,经过努力,有志者事竟成,总能在不同的层级上获得成功。将自己的“教学”有效转化为“成果”,这实际上是一个“系统”问题。首先,热爱职教工作是前提,甘于坐“冷板凳”才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其次,观念更新十分重要,需求导向,即问题的发现和探索解决其途径与方法是工作获得成功的重点;第三是团队作战,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任何一个职教改革课题,期望通过一个人的努力就能实现预期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间合作与交流必不可少;第四是实践创新,我国职教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其实不少,难的是实践创新,恰当的资源整合和特色营造才能获取高一层级的成果。建议职教教师不要就教学而“教学”,要关注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关注本专业领域的科技新成果,关注职教政策走向和相关学术争鸣等方面信息,站高望远方能拓视野,扎实工作方能见成效。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断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体系和平台亦是成果评审的基础工作之一。

职教教学成果奖评选之后,如何进一步地推广其价值,增加其效益?

教学成果的推广可采取多种措施,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类推介活动,媒体传播,成果持有者将成果向社会展示等。但这里仍存在着一些具体操作上的问题。如工作基础问题,学习者的工作基础如与成果所处层面存在较大差距,则将较难了解成果内涵,故学习者需要确定学习目标,且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和研究力量,量力而行,对症下药,结合自身实际,这是成果有效推广的关键。另一方面,教学成果也是一种知识产权,成果持有者是否将成果的核心“工艺”介绍给大家?这在实践上也是一个难点;能否通过“市场”转让?也是一种可操作的办法。目前最可行的成果推广办法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出面组织,由出版社等媒体编写成果集,通过纸质或数字化媒体进行面上推广,以增加其效益。

(作者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链接

数学课堂应遵循数学规律 篇7

一、激发学生潜能, 鼓励探索创新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挖掘学生的潜能,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通过实践创造出来的, 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二、转变教育观念, 发扬教学民主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转变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 发展能力。

例如:在学习同类项概念时, 我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 组织“找同类项朋友”的游戏。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把事先准备好的配组同类项卡片发给每个学生, 一个同学找到自己的同类项朋友后, 被“挤”出座位的另一个学生再去找自己的同类项朋友, 比一比谁找得既快又准。这种生动的形式和有趣的方法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确定同类项的方法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三、联系生活实际, 培养学习兴趣

某些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学习, 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枯燥无味, 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则和解题规律记熟, 然后反反复复地做题。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中编排的有关内容, 如:“地砖的铺设”“图标的收集”“打折销售”等等, 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 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关注个体差异, 促使人人发展

教材设计了不少问题, 如:“思考”“探索”“讨论”“观察”“试一试”“做一做”等,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组成员的安排上, 优、中、差各种水平的学生要合理搭配, 以优等生的思维方式来启迪差生, 以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来感染差生。在让学生独立思考时, 要尽量多留一些时间, 不能让优等生的回答剥夺差生的思考。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 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 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数学成绩。

五、媒体辅助教学, 提高教学效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 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

作文教学应遵循合作规律 篇8

一、命题:师生齐心叩心扉

常见到这样的课堂,一些老师随便往黑板上扔下一个题目,让学生写作文去演绎教师的思想,学生无话可说,只得搜索枯肠,敷衍一篇了事。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作文命题不恰当。叶圣陶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积蓄,不吐不快。”作文题应该是一个学生写作思维的原点,学生应该能从这个原点出发,向自己的心灵深处开掘,寻找那曾经心动的瞬间、引发心灵震颤的一刻。教师出的题目不切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触不到他们胸中的“积蓄”,学生当然无话可说。所以教师应走到学生中间去,和学生一道命题,想方法叩开学生的心扉,使之“不吐不快”。

十四五岁的年龄,正是学生从少年走向青年的关键时期。他们不愿待在师长的翅膀下生活,要求“放飞”的愿望特别强烈;他们时常关注自己的长相,为异性之间的交往而困扰,成长的烦恼开始滋生。他们的胸中已“积蓄”了十分丰富的情感。在一次作文中,我抓了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启发道:“在我们的成长中,生活上有父母的悉心照顾,学习、思想上有老师的热情指导,可你的心里还是有些许的烦恼,解决了一个可能又出现一个,烦恼伴随着我们成长,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说到这里,我就问学生:“以烦恼为话题,你会拟怎样的题目?”学生本来就有许多切身的感受、想法,一经触动,就产生了强烈的写作冲动,急于把自己的感情倾吐出来,我与学生一起拟了“______,我想对你说”“沉甸甸的爱”“成长心语”“阳光总在风雨后”“最值得感谢的人”“我能行”“想飞的女孩”“14岁的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十几个题目,学生写得很带劲。

二、写作:师生携手拓思路

作文教学过程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放”与“收”,所谓“放”就是使思想充分发散,所谓“收”就是使思维向中心高度集中。没有“放”,思维就会局限于一点而难以展开,没有“收”思维又会如信马游缰,言不及义。然而作文教学首先要“放”,没有“放”就无所谓“收”,能否有效地“放”对作文成败关系重大。特别是当学生文思闭塞、苦无东西可写时尤是如此,更需要教师在“放”字上做文章。教师在引导时,可以和学生同步前进,为学生指点迷津,帮学生荡开思路。

有一次作文课,我让学生以“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开始我以为这种作文对写法很少限制,可写性强,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情况从不同角度任意作文,有利于各展所长。不料学生竟无动于衷,几分钟之后,仍不见动笔的迹象。于是我便把课前一些想法和自己所知的有关“门”的一些材料提供给学生作参考,以逐步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

我首先提醒学生,这次作文应感到好写才是。因为我们每天都出入门,都同门打交道,把自己所熟悉的也是每天所进出的门写出来就是一篇文章。在这里,可以写有形的门,既指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如前门、屋门等,也指在这些出入口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的能开关的障碍物,如铁门等。布置这次作文的时候,正值我校修筑大门,由原来的封闭式铁门改成电动不锈钢开放大门。当时虽是数九寒天,但整个施工场地热火朝天,井然有序,一派忙碌景象。于是我问学生,围绕这一点是不是可以写一篇文章呢?说到这里,只见学生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不用说,他们已感到确有东西可写了。于是我又问,这样可以写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呢?回答显然是记叙文。然后,我又从另一方面继续提示学生,我们可以用记叙文或散文的形式写,由具体有形的门引发的发生在这扇门里的故事——门里的酸甜苦辣;也可写门的变迁,由无门到有门,到木门,到铁门,以至现在的防盗门,门的变化反映了历史的发展、社会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与人之间真情淡化、隔膜加深的心理变化等。听了这些,同学们颇有感慨,对门的认识逐步深化。我看时机成熟,于是趁机提问:围绕这些又可以写成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呢?学生异口同声说,可以写成一篇议论文。接着我又说,门有种种,有前门,有后门;有木门,有铁门;有一般房门,有豪华的院门……还有球门、闸门。这使学生认识到,同样的题材又可以写成一篇说明文(当然,这需要有科学的资料,包括准确的数字)。最后我又说,如果我们在前边的基础上由此及彼继续驰骋自己的想象,认识还可以有新的升华,由一种具体的门联想到一种抽象的门,即门可以是一个起点,可以是一个界限,也可以是一个终点;门可以是一次启程,可以是一次跨越、腾飞,也可以是一次升华;也可把门看成成长的过程,人生要经历许多门,学东西要入门,不懂时摸不着门,改革开放要开国门……如此充分联想,又可以拓宽或丰富我们对“门”这一概念的内涵的认识。这样又可以启发学生认识到,从这方面又可写成一篇构思新奇、立意高远的散文,一篇体现象征手法的散文。

这时,情况与开始大不相同,我的话刚说完,就见学生兴致勃勃,情不自禁,提笔铺纸,跃跃欲试。显然,经过师生合作,学生的思路已被充分打开,真所谓“精鹜八极、心游万仞”。

三、批改:师生合作攀高峰

鲁迅先生说过:“好文改中来。”先辈们的教诲告诉我们,修改文章的主动权不在别人而在自己的勤奋,老师是包办代替不了的。多年来,我对此感受颇深。过去,作文从写好上交到老师精批细改之后再发下去,往往是两个星期,等学生再拿到作文本时,早已时过境迁,情境淡化,加上老师的评语总是周而复始的几句套话,学生根本不爱看,最多关心一下分数而已。怎么改变这种学生被动、老师徒劳的局面呢?我认为要少批快发,注重讲评,讲究实效,不做表面文章。

常用的形式有:

1. 注重激励,激发热情。

老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部浏览一遍,分出等级类别,写上简单评语,打个分数,找出共性和个别的问题,在备课本上做详细笔录,确定课堂上的讲评重点。在讲评课上有针对性的点评,鼓励优秀的和有亮点的同学,再找出三、五篇各具特色的好文章,由学生当众口头朗读,由同学们点评,共同找出优点、缺点,以此为例点评这次作文的要点,表扬进步快的,帮扶不得法的,一定要褒多贬少,注重激励。

每一次作文讲评课学生都很期待。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期待着老师评出的优秀作品中有他们的名字,期待着自己的作品被朗读。现在班上同学盼着写作文,写时会尽心选材、构思、立意,就是为了能成为这一次的作文之星。有的同学一篇作文哪怕是有一处亮点得到老师的褒奖,从此就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2. 齐评共改和自改结合。

从作文中选印一篇中上等水平的作文,发给大家,老师当主席,同学一齐评改,老师适当点拨、小结。其余文章老师讲些优缺点,举些例证,发给大家自己修改。修改后再交再阅。

3. 互评自改。

老师把浏览、记录过的作文交换发给学生。先由评改者找出其优缺点,写出“评析”;再想出修改办法写出“建议”;然后送交作者本人,作者要认真考虑评改人的“评析”和“建议”;有不同见解时,可以交换意见,待心平气和后,作者自己动手在原文上作修改,直到个人认为满意了为止。最后要把个人修改文章的心得体会写成“后记”,抄在本子上再交。

每次讲评都要一两个重点,讲评要切中要害,不搞面面俱到。在实践中,学生评改作文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他们读得认真,评得仔细,建议也比较妥贴,改得也比较恰当,双方都成了“主人翁”。这种方法,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再教育,再提高,极大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是值得提倡的。

遵循发展规律研究函数关系 篇9

一、用发展的观点研究数列

例1 (2007年天津卷)在数列{an}中,a1=2,an+1=λan+λn+1+(2-λ)2n(n∈N*),其中λ>0.

(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Ⅱ)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

分析:(Ⅰ)由an+1=λan+λn+1+(2-λ)2n(n∈N*),λ>0,可构造新的数列

得是等差数列,其公差为1,首项为0.

所以通项公式为an=(n-1)λn+2n.

(Ⅱ)为了用错项相减法求和,引进一个新的函数:

当λ≠1时,由①-②得

这时,数列{an}的前n项和

当λ=1时,Tn=,这时,数列{an}的前n项和

点评:(1)由递推数列求通项公式,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归纳猜想法;二是构造法.本题的(Ⅰ)是用构造法,适时地构造新的数列.

(2)求通项为等差与等比数列之积的数列的前n项和,一般常用错项相减法,适时地引进新的函数.

例2 (2004年湖南卷)已知数列{an}是首项为a且公比q不等于1的等比数列,a1、2a7、3a4成等差数列,求和Tn=a1+2a4+3a7+…+na3n-2.

分析:由a1、2a7、3a4成等差数列,得4a7=a1+3a4.由此得

根据所求和Tn的各项中a1=a,a4=aq3,a7=aq6,…的特点,以及q3=-,引进一个新的函数:

令x=-,即可求得

点评:本题根据所研究的和式各项的特点,引进一个新的函数,反过来用导数表示,从而求出其和.

二、用发展的观点研究函数关系

例3 (2009年辽宁卷)已知函数

证明:对任意x1,x2∈(0,+∞),x1≠x2,有

分析:由于所要证明的式子是x1,x2两点的函数值的差与自变量的差之比,引入一个新的函数:

由10,得g(x)在(0,+∞)上为增函数.故当x1>x2>0时,有

而当0

点评:由所证的目标是x1,x2两点的函数值的差与自变量的差之比,适时引进了新的函数g(x)=f(x)+x.

例4 (2007年浙江卷)设f(x)=,对任意实数t,记

求证:当x>0时,f(x)≥gt(x)对任意正实数t成立.

分析:为了用差比法,引进一个新的函数:

当t>0时,由h’(x)=0,得x=.

当x∈(0,)时,h'(x)<0;

当x∈(,+∞)时,h'(x)>0.

所以h(x)在(0,+∞)内的最小值是h()=0.

故当x>0时,f(x)≥gt(x)对任意正实数t成立.

点评:本题为了用差比法,引进一个新的函数.由这个函数的最小值,而得到证明.

例5 (2009年山东卷)已知函数f(x)=ax3+bx2+x+3,如果a>0,且f(x)在区间(0,1]上单调递增,试用a表示出b的取值范围.

分析:由题意f'(x)=ax2+2bx+1≥0在区间(0,1]上恒成立,即b≥对x∈(0,1]恒成立.为了找出b的范围,引进一个新的函数:设g(x)=,x∈(0,1].

①当,即a≥1时,

等号成立的条件是x=∈(0,1].

所以

因此b≥.

②当>1,即0

因此b≥.

综上所述,当a≥1时,。;当0

点评:本题为了找出b的范围,引进一个新的函数.由这个函数的最值,即可得到b的范围.

练习题:

1. 在数列{an}中,a1=3,且对任意大于1的正整数n,点()在直线x+y-=0上,则an+an+1)=______.

2. 设函数f(x)=x2-ln(x+1).证明:对于任意正整数n,不等式ln(+1)>成立.

参考答案:1.3;

遵循思维规律培养感悟能力 篇10

知识的构建立足于科学的思维方法。感悟通常是学生的一种自我活动, 但感悟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 不是放任自流, 胡思乱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上, 注重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及迁移演绎的能力;思维方式上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求异思维、聚敛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等。积极而广泛的思维, 既接收信息, 又传递和加工信息, 诱发感悟的启动, 学生获得感悟后, 就进入新颖别致的思维设计, 最终获得准确而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设置疑惑, 触发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 呈现的教学内容应该在学生可能构建的思维范围内, 并不断地优化和创设合理的学习环境, 适时适量地“制造”困惑, 以目标导引解决“困惑”, 以搭“脚手架”的方法来支撑对困惑的解决。同时, 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 主动构建知识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 由疑问而产生困惑。疑问和困惑是悟性的起点和动因, 着力疑问, 激发思考, 积极探究, 进入“悟”境;以疑问和困惑为核心, 引领学生解决问题, 支撑学生个体对知识的构建。

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什么被称为“回归线上的绿洲”?云南省西双版纳和北非撒哈拉沙漠均被北回归线穿过, 撒哈拉成了世界最大的沙漠, 而西双版纳却成了“动、植物王国”?问题提出后, 可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 既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又使课堂处于外静内动的状态;此外, 给答题学生一定的反思时间, 也给其他学生拥有对照、鉴定、修正的时间, 使“悟”在其中, 学生最后就可得出结论:“绿洲”和“王国”的形成均得益于季风的影响。在此过程中, 思考有梯度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学生容易形成不同层次的成就感, 继而通过教师的因势利导、归谬引申, 从错误中求得真相, 达到豁然开朗的思维高台, 求得顿悟。

3. 创设氛围, 促进感悟

教师是学生知识和能力构建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在引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首先应少一点“师道尊严”、少一些条条框框, 让学生有话敢说;其次, 鼓励学生质疑、思考、交流, 努力营造热烈讨论、交流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有话可说。

例如:在讲述陆地水与水循环时, 结合研究性学习活动, 抓住“滇池水质”问题进行探讨, 鼓励学生围绕该内容可拟订若干课题进行分组调查: (1) 滇池的污染源? (2) 污染的类型? (3) 污染的程度? (4) 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5)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危害? (6) 如何治理? (可设计一个给政府部门提合理化建议) 等等。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头调查→对调查的资料加以记录、整理、分析、统计→得出相关结论→撰写出调查报告。在此过程中, 学生提出大胆创意、设想, 探究过程, 得出结果, 提出倡议、建议等, 这是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从生活中选择和确定问题, 可促进感悟能力的提高。

4.“身临其境”, 体验感悟

学习应发生在真实的场景, 原汁原味的场景最能激发学生去感悟。在驾驭课堂中, 既要利用教师的问题情景, 调度现有的教学材料, 设置一些真实的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的兴趣, 把学生引入到探究未知世界、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又要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情景进行合理整合与引领;既要“制造”知识上的冲突, 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又要引领学生进行反思, 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遵循教学规律 回归教学本质 篇11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个“阵地”,让学生在课堂内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这就取决于我们的方法,即我们在一堂课中所运用的教学模式。就语文教学而言,关于良好的教学模式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我想套用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三种境界来阐述我的观点。

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构建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旨提出:“语文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在考虑构建教学模式时,语文学科性质是纲,其他是目,纲举才能目张。以学科性质统领教学模式的构建,既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又要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培育爱美的情趣,所以在构建教学模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科学性

教学模式只有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才能使学生从被动地学习转入主动地投入,才能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教学模式要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符合儿童学习语文的特点,就应该建立在“充分地读”的基础上,读中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变通性(针对性)

儿童认识事物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世界,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要允许个性的存在,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而不是泯灭个性,强求一律。在教学模式涉及的具体教学方法中,要变指令式为协商式,不能让学生感到是“教师要我学”,而是“我要学”“我乐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在学习环节的设计上,要变确定为部分不确定,部分内容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确定性有利于统一教学要求,不确定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两者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善于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不同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三)和谐性

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以权威自居,让学生心灵自由,思维自由。比如,阅读教学模式的基础是要平等和谐、宽松自由,有利于发挥学生思维主动性的阅读环境。教师要有宽容的心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心理安全,允许学生犯错误,课堂上允许学生讲错话。只有形成宽松自由的氛围,才会形成师生间相互推动的合力。

(四)独创性

科学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方法和结果上应该是独特的。

在教学过程中,科学的教学模式应表现出波澜起伏,环环相扣的严密感,更富有逻辑性和新鲜感。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它应表现出很强的变革性和探索性;在教学结果上,它培养出个性观念,探索出创造性的教学规律。

(五)指导性

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犹如灵丹妙药,能使枯草发芽,使朽木逢春。运用良好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边写的习惯。首先,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的过程中,思维永远处于活跃状态,产生一些有个性、有价值的思考,以提高学生分析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次,边读边想,想象情景和画面,想象既可以立足于现实,又可以跨越时空。学生一旦打开思维之门,阅读教学中的诸多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再次,要注重读写结合,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课文不仅要多读,写也不能忽略,读写结合,才能彰显文本本色。

我认为,在教学模式的构建中,注重以上五点,高屋建瓴,注意模式的科学性,找准基点;讲究模式的针对性和独创性,找到起点;追求模式的和谐性和指导性,找寻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可谓“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才能使得课堂教学落到实处,使课堂更有效。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运用模式

有效课堂的核心,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

学生,把课堂这个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领会。它的指导思想是尊重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尊重语文学习的规律。

首先,成功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交给学生。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做的,教师不代替;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说的,教师不暗示,从而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其次,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有“情”。自然大方的表情,适当的表演,及时的鼓励,耐心的引导,都是有情的具体表现。用教师的情去煽动学生的情,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从感情上去接近教师,使思想产生共鸣,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再次,在教学观念上,牢固树立“教为学服务,教以学为依据”,确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的技能、能力等智力因素获得发展,最终实现语文教学“内化为学生素质,外化为学生能力”的目标。

总之,不管何种教学模式,在运用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得找准切入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引导是顾全大局的,瞻前顾后的,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献身精神,全身心地投入,方能在每个教学环节的运用中,“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突破模式

教学模式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探索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它的长处,当然也有它的局限性。因此,语文教学不应该,也不可能使用某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而要区别情况,灵活对待,常教常新。我们教师要做教学有心人,对教学模式的运用,要在“活”字上下工夫,把他人的模式中的科学教育思想,活化成自己所特有的模式。

遵循认知规律 培养思维能力 篇12

一、在感知和理解阶段中,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知和理解这两个阶段的认知分别是“认识起始”发现问题和“认识入门”探求知识的过程.这两个阶段的教学要求是激发兴趣, 明确授课目标, 巩固知识基础, 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和辩证的思维方法.教师在备课中应围绕引导学生怎样学习来设计教学过程, 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入手, 把教学目标放在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求知的本领, 启发学生质疑, 释疑上.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一是让学生先提出自己听、看不懂的地方, 阅读时学会在无疑处生疑, 多问几个为什么;二是提供思维的材料.进行巧妙的设疑布阵, 进而让学生质疑,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凡是学生中能解答的, 就让他们去回答, 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 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 如果学生找不出答案, 教师应给予点拨, 再引导、启发, 做到有的放矢, 画龙点睛.

二、巩固阶段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知识巩固阶段是认识深化的过程.此阶段的教学要求是使教学目标具有引申性,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综合思考的能力.在这个阶段.都是要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数学命题的一般规律以及所学知识网络, 并具体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 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途径简举几点:

1. 新旧知识比较, 理解和掌握知识, 发展思维能力

(1) 比较同类, 促进迁移.

引导学生把所要学的新知识和与之有关的旧知识进行比较, 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特点和规律.

(2) 比较异同, 化异为同.

教学中许多例题或习题, 其间大同小异, 解题目标相同, 又各有特点.对这样的题组, 可引导学生在每解一题时, 均与前面的题目作比较.首先把握它们的“同”, 即一般的解题步骤;其次又思索如何化异为同, 使题目顺利得解.

2. 挖掘例题、习题的潜能, 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授课中我们应注意到一些例题、习题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教学中要把它的应有功能挖掘出来, 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使学生加强知识间的横纵联系, 开拓思路, 在探索中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如对于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 (下) 教材中的习题:“求证: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我们可引导学生探索, 若把题中的“四边形”依次改变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梯形、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后结论又是怎样, 有什么规律?又可进一步再引导学生思考:要使得到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原来的四边形应是什么样的四边形?又如解这样一道习题“已知的值.”教师可先让学生用一般方法, 即直接代入, 经约分、分母有理化等运算后, 求得其值为96;然后再引导学生改用新方法, 即先将式子作适当变形:, 又算出x+y, xy的值再代入计算.相比之下, 新法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这样, 就能帮助学生有效地认识所要研究的对象, 把握它们的属性、特征和相互关系, 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 激发思维能力的作用.

3. 引导学生分析、综合, 组成知识链

知识链的组成, 是复习总结的结果, 需要通过多向思维, 既需分析, 又需综合, 有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如在“四边形”的有关内容学完后, 可引导根据定义类比, 然后通过列表绘制各种四边形相互关系的分类图, 引导学生将内涵相同或相容的概念进行类比, 找逻辑层次, 寻内在联系.

三、运用阶段思维能力的培养

知识运用阶段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此阶段的教要求是着眼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专题探讨数学命题和多渠道培养多种思维的应用能力.培养的途径应从多方面进行, 这里只举两点说明:

1.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灵活论证、运算

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 寻求变异, 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 向不同方向, 用不同方法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教学中我们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 也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如证以下题目:

【例】矩形ABCD中, AB=a.BC=b, M是BC的中点, DE⊥AM于E.求证:.

先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给予证明, 然后引寻学生归纳不同的有创造性的解法: (1) 找三角形相似法.如图1.证明△ABM∽△DEA, 则有DE∶AD=AB∶AM; (2) 面积法:如图1, 连结DM, 知矩形ABCD面积等于△ADM的面积的2倍, 得DE∶AM=AB∶BC; (3) 补形法.如图2, 把梯形ADCM补形成直角△ADF, 则△MAB≌△MFC.∵DE⊥AM, ∴DE·AF=AD·DF, 由CF=AB, MF=AM可使问题获证.

在学生的思维获得发散时, 再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变式,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创造性发展, 问学生: (1) 当DE的垂直位置在AM的延长线上时 (如图3) .其他条件不变, 问题的结论成立吗?若成立将如何证明; (2) 如果原题中的条件BH=MC改为BM∶MC=2∶3 (等) , 结论又是怎样呢?这些提问都是不难的, 但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探索研究问题的条件, 促使思维不断地横向与纵向发展.

2. 精心设计练习题, 促进思维转化

练习题的设计要以教材内容的重难点为主线, 以学生现有认识水平为基础, 以发展思维为核心, 做到:精———突出教材重难点;巧———灵活运用已学知识:新———让学生觉得有新鲜感;深———有一定的坡度, 让学生有“跳一跳, 摘苹果”的味道.练习题的设计可以从四个方面考虑: (1) 基本练习题:形成稳定的思维模式,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 (2) 对比训练题:促进知识网络的形成, 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判断性; (3) 多向训练题 (一题多变、多解) 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 (4) 深化训练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

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 在教学中我们要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 充分运用学生掌握知识的心理规律, 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 开展有效的思维活动, 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李毅红等主编.创造力的培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一般的解题步骤;其次又思索如何化异为同, 使题目顺利得解.

[2].挖掘例题、习题的潜能, 提高学生探究能力授课中我们应注意到一些例题、习题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教学中要把它的应有功能挖掘出来, 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使学生加强知识间的横纵联系, 开拓思路, 在探索中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如对于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 (下) 教材中的习题:“求证: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我们可引导学生探索, 若把题中的“四边形”依次改变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梯形、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后结论又是怎样, 有什么规律?又可进一步再引导学生思考:要使得到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原来的四边形应是什么样的四边形?又如解这样一道习题“已知【math10z】, 求代数式【math11z】的值.”教师可先让学生用一般方法, 即直接代入, 经约分、分母有理化等运算后, 求得其值为96;然后再引导学生改用新方法, 即先将式子作适当变形:【math12z】, 又算出x+y, xy的值再代入计算.相比之下, 新法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这样, 就能帮助学生有效地认识所要研究的对象, 把握它们的属性、特征和相互关系, 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 激发思维能力的作用.

[3].引导学生分析、综合, 组成知识链知识链的组成, 是复习总结的结果, 需要通过多向思维, 既需分析, 又需综合, 有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如在“四边形”的有关内容学完后, 可引导根据定义类比, 然后通过列表绘制各种四边形相互关系的分类图, 引导学生将内涵相同或相容的概念进行类比, 找逻辑层次, 寻内在联系.三、运用阶段思维能力的培养知识运用阶段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此阶段的教要求是着眼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专题探讨数学命题和多渠道培养多种思维的应用能力.培养的途径应从多方面进行, 这里只举两点说明:

上一篇:基于Palm硬件平台下一篇:化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